時間:2023-08-04 17:24: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婦科病人術后護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049-01
1 飲食指導:
1.1.1 術后6-8小時,病人清醒狀態下可飲水,應少量、多次。
1.1.2 術后第一日晨至排氣,可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含糖量很少的新鮮果汁,清淡肉湯等;禁食牛奶、乳制品及糖水,因為牛奶、乳制品和糖水被消化時容易產氣,并抑制腸蠕動,同時引起腹脹,易造成切口裂開;同時飲用糖水,使人體處于高糖狀態,不易于切口愈合。
1.1.3 排氣后,給予半流質飲食,如各種易消化的粥類食物、含糖量少且被稀釋的水果泥、蔬菜肉泥湯等,每次食用量是平時食量的半量,每日進餐4~5次。
1.1.4 進食品半流質飲食2~3天后,可進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軟食,并添加水果,每次進食以不覺得飽為宜,每日進餐4~5次。
1.1.5 術后一周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要以高營養的易消化飲食為主,且少量多餐,每次發不過飽為宜。
1.2 婦科合并闌尾手術病人的飲食指導
1.2.1 病人未排氣前禁食水。
1.2.2 病人排氣后飲食指導同單純婦科手術后飲食。
2 術后臥床指導
2.1 硬膜外麻醉的病人術后去枕平臥6~8小時后枕枕頭;全麻術后病人未清醒給予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醒后枕枕頭。
2.2 術后撤掉沙袋后可改為側臥位。
2.3 術后第一日晨給予半坐臥位,半臥位的優點:可使腹腔內的血性液體流向盆腔,盆腔對異物的吸收功能最強,減少術后的全身反應;減輕腹部疼痛,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尿道口處于膀胱最低位,減少膀胱殘余尿量,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
3 術后活動指導
3.1 術后麻醉清醒,肢體的感覺恢復后即可自主進行小范圍的肢體活動。每兩小時指導或協助患者翻身,同時給予按摩受壓部位,偏瘦患者相應增加翻身及按摩次數。
3.2 病情允許術后第一日輸液完畢,撥除尿管后即可離床活動。(1)、下床活動前,床上半坐臥位30分鐘左右后,雙腿著地,繼續坐在床邊30分鐘左右,然后緩慢直立站起,防止忽然離床站起發生性低血壓造成暈厥;沒有特殊感覺首先進行床邊活動,根據自身情況逐漸增加無能運動量,切不可強迫練習。(2)、年老體弱、癌癥晚期、多重手術后或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應延遲下床活動時間,適當增加床上翻身運動次數。
3.3 早期活動的好處:增加腸蠕動,縮短排氣時間,預防腸粘連;促進切口愈合,縮短康復時間;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盡早恢復膀胱功能,預防尿路感染。
4 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
下肢靜脈動血栓是婦科手術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血栓形成部位局部皮溫升高、發紅、脹痛感。
4.1 三早一多預防方針:術后早期翻身、早期進行肢體主動或被動運動、早期離床活動;多行床上翻身及離床運動。
4.2 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
4.2.1 早期給予冷敷,后期給予熱敷或理療。
4.2.2 患肢抬高與床面呈30度;患肢制動;防止靜脈血栓脫落,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等其他心腦肺意外。
4.2.3 臨床給予溶栓藥物治療,觀察有無牙齦、鼻腔、切口或皮下出血,防止溶栓藥物引起的內出血反應,防止在溶栓的過程中發生腦出血等意外。
4.2.4 待皮溫、皮色恢復正常,脹痛癥狀消失,B超下確定溶栓成功后,指導患者由少到多、漸進式離床活動;老年患者首先指導床上翻身及肢體主動或被動運動,逐漸增加活動量,1~2日后逐漸離床運動,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5 術后咳痰指導
婦科手術尤其全麻患者,由于麻醉需要給予氣管內插管易造成氣道損傷,因此,術后2~3天后易出現咳嗽,屬正常機體反應。
5.1 患者病人自己或家屬用雙手同切口成平行方向用力壓住切口兩側,深吸一口氣,輕輕將痰咳出。雙手按壓切口可減少切口疼痛,度防止用力過猛切口裂開。
5.2 如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給予霧化吸入、抗生素或化痰藥,同時多飲水等使痰液稀釋后易于咯出。
5.3 拍背輔助法:五指并攏,手背隆起,手心呈空心狀,由下至上,自外向內用力拍背,頻率1次/2~3秒,反復操作5次左右,且每兩小時重復操作。
5.4 不食用刺激性及多鹽食物,防止誘發咳嗽。
5.5 術后第一日盡早給予半坐臥位,撥除尿管后盡早離床運動,增加肺活量,減輕肺部負擔,預防肺部感染。
6 術后尿管護理
6.1 尿管經尿道口插入膀胱后,從尿管末端向內注入10毫升的氣體或生理鹽水,在膀胱內中形成一球形囊,將尿管掛于膀胱內,因此,不必擔心尿管脫落的問題。
6.2 普通婦科手術后尿管需留置24~48小時后即可撥除,注意尿管不要打結、扭曲,防止尿液潴留在膀胱內,造成膀胱括約肌失調或膀胱破裂。
6.3 需長時間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多取坐位或離床運動,使尿道外口處于最低位,同時不要使尿袋的位置高于尿道口位置,防止尿液倒流,引起尿路感染。
[關鍵詞]婦科; 手術; 護理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346-01
婦科是醫療機構的一個診療科目,婦科是婦產科的一個分支專業,是以診療女性婦科病為診療的專業科室,分為西醫婦科與中醫婦科。婦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即為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1.醫學中以婦女病為研究對象的科目,如:婦科學。
2.指醫院中專治婦女病的一科。
女性生殖系統所患的疾病才叫婦科疾病。婦科疾病的種類可分很多種,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盆腔炎、附件炎、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疾病、不孕癥、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白帶異常等等。女性從青年期開始,就應該懂得月經、生育、妊娠、分娩、絕經等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并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這樣就能避免或減少某些婦產科疾病的發生。
手術是指以刀、剪、針等器械在人體局部進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療方法,俗稱“開刀”。目的是醫治或診斷疾病,如去除病變組織、修復損傷、移植器官、改善機體的功能和形態等。?早期手術僅限于用簡單的手工方法,在體表進行切、割、縫,如膿腫引流、腫物切除、外傷縫合等。故手術是一種破壞組織完整性(切開),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壞的組織復原(縫合)的操作。隨著外科學的發展,手術領域不斷擴大,已能在人體任何部位進行。應用的器械也不斷更新,如手術刀即有電刀、微波刀、超聲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種。
現對筆者所在醫院護理婦科手術病人的體會報告如下:
1心理護理,要關心和體貼病人,讓病人和家屬了解手術的意義和必要性,糾正病人對手術的錯誤認識,使病人和家屬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而配合手術,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和術后康復。
(1)心理護理的具體措施是:a指派專人擔任心理護理,積極與病人交談,鼓勵說出自己的感受,探討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b主管醫生與病人進行心理交談解釋病情和手術方式,傾聽病人的訴說,及時給予心理、精神支持。c與陪護人交談,了解陪護人和病人的關系,陪護人的年齡、職業等,進行針對性的有關生殖器官腫瘤知識的教育。d手術室麻醉師,護士手術前一日到病房向主管醫生及護士了解即將手術的病人的情況并檢查和接觸病人,進行一定的交談,使病人在術前和手術室人就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e心理護理后病人的精神狀態,信任醫院的醫護人員,對手術治療充滿期待,希望和信心。
2術前護理
(1)術前化驗檢查:血、尿、大便常規化驗,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B超及術前的會診記錄,交叉配血及備血。
(2)飲食①刮宮手術無特殊要求②附件手術前一日晚流食,術前晚10:00后禁食禁水。
(3)術前生命體征的觀察,術前每天測T、P、R、三次,連續查3天,術前3天每日測血壓2次,如有提問升高,血壓波動不平穩,月經來潮應及時向醫生通報,應延遲手術,而且要向病人及家屬說明原因,取得理解和 和配合。
(4)術前衛生準備及備皮:術前一日應沐浴,尤其是臍部清潔,更衣、剪指甲做好被術病人的個人衛生清潔準備,同時對手術區域的皮膚上自劍突,下達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刮去汗毛及。
(5)術前藥敏實驗,術前一日行頭孢西丁、普魯卡因皮試,并記錄皮試結果,以便術中物使用及術后抗生素的應用。
(6)術前腸道準備,術前腸道清潔是為了避免麻醉后括約肌松弛大便排出污染手術臺,并可使腸道排空有利于手術中手術視野的暴露及術后避免腸脹氣的發生。不同的手術,準備不同。①吸刮宮術無特殊腸道準備。②附件手術,術前一日給緩瀉劑口服,病人能自解大便3次即可。③子宮全切、次全切,宮頸癌的根治術,卵巢癌切除術腸道準備應術前3日進食無渣半流飲食。術前晚10:00和術前當日晨清潔灌腸。
(7)陰道準備,對于子宮全切和宮頸癌根治術的病人,于術前3日,每日用1:1000的新潔爾滅或1/20的碘伏陰道、宮頸進行消毒,消毒后用大棉球或敷料擦干陰道,尤其是穹隆部,在陰道穹隆部涂以紫藥水,以在術中判定陰道壁切除的范圍程度。
(8)術前留置導尿,避免膀胱充盈影響手術視野的暴露及避免打開腹部時損傷膀胱。
3術中護理
⑴子宮肌瘤①經腹腔鏡手術肌瘤剔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子宮全切除術。②經陰道手術,陰式子宮切除術,經陰道行粘膜下子宮肌瘤摘除術。
⑵子宮頸癌①非典型增生,子宮頸錐形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②原位癌和Ⅰa期子宮切除術或擴大的子宮切除術,切除宮旁組織及陰道組織2cm以內。③Ⅰb期及Ⅱa期宮頸癌根治術。Ⅱb期及其以后,放療和手術治療幾乎相同,也可先放療再手術,采取綜合處理措施。
⑶子宮沒內膜癌,可采用放療,在放療后手術綜合處理,對年齡大,體質差,不能耐受以上方法的病人,可采用口服孕激素的方法處理。
⑷卵巢腫瘤,手術治療是卵巢良性腫瘤的唯一方法。①良性腫瘤,對年輕病人及生育期婦女患側卵巢切除術,保留對策正常卵巢;如雙側卵巢腫瘤病變,保留部分卵巢組織;對圍絕經期的病人可行雙側卵巢切除及子宮切除術。同時術中應肉眼觀察腫瘤的良、惡性,摘除后可剖開觀察腫瘤的性質,對可疑病人,立即冰凍切片,行組織學檢查,以指導手術范圍。②惡性腫瘤一旦確診盡快手術,術中全面檢查腹腔及盆腔的肝臟,腎臟,脾臟有無轉移灶;腹膜,大網膜,橫膜,腸系膜,盆腔腹膜及盆腔淋巴結有無轉移。Ⅰ期可行雙側附件子宮切除及大網膜切除;Ⅱ期除切除雙側附件,子宮及大網膜外,對肉眼可見之轉移灶盡量切除,術后輔以化療,放療,卵巢惡性腫瘤對化療敏感,可作為術前局限腫瘤為手術創造條件和術后輔助治療.
4術后護理
⑴護士接待及安置患者,并了解手術過程,做好24h護理記錄。
(2)室內保持安靜,空氣新鮮舒適,床鋪清潔,做好各種心電監護。
(3)執行麻醉后護理常規。
(4)禁食、水6h后按醫囑給流質飲食,再根據腸功能恢復情況給半流質、軟飯或普通飯,禁奶、禁糖2-3天。
(5)測血壓、脈搏、呼吸每30min 1次,到血壓平穩后按常規測試。
(6)留置導尿管期間,注意尿管通暢,觀察尿的顏色和量,每天2次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每天更換引尿袋。術后24-48h拔除導尿管,協助患者排尿。
(7)觀察腹部切口敷料處有無滲血,如有引流管者,觀察引流液量是否通暢,有無陰道出血,若傷口疼痛,遵醫囑給予鎮靜劑。
(8)做好晨晚間護理,保持皮膚、口腔、頭發、會陰、床單的清潔。
(9)鼓勵患者咳嗽并協助排痰,勤翻身,早下床活動,觀察患者排氣時間。
術前病人心理反應
以手術做為一種治療手段,無論它對治病多重要,對病人都是一種強刺激,由于病人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所以對手術缺乏足夠的認識。
婦科手術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均是女性所特有的內分泌和生殖器官,有些病人認為,這些器官是女人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寧可保留病變器官在體內,也不原意清除隱患,如子宮肌瘤患者,寧可忍受不規則出血,甚至達到貧血的狀態,也不愿意做子宮切除手術。
擔心手術后會影響女性激素的分泌,失去女性生理功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及影響等問題。擔心改變女人的形象,影響夫妻感情,如未婚女性則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
心理護理
制定護理內容,詳細察看病人病歷,了解病情及其他情況。了解病人對手術的顧慮、耐心,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前準備,麻醉情況,以便病人對手術有簡單了解。以和善的態度、溫柔的表情、穩重的舉止,接待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有安全感,給與足夠的心理支持,盡可能排除病人的心理負擔,滿足其心理需要。
術前之日巡回護士通過與病人接觸、觀察和交談,了解病人對手術的期望和憂慮,端正病人對手術的態度,對于危險性手術、復雜的手術、心理負擔較重的病人,介紹手術有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以及手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讓病人滿意放心,有心理準備。
術后病人怕疼、怕傷口裂開,不敢下床活動,這種心理狀態,如不能及時排除,勢必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術后腸管粘連,鼓勵病人適當的下床活動和功能鍛煉,對身體康復很重要。術后短時間了解病人情況,盡量適時給藥,以幫助病人減輕病痛。
術后由于麻醉長期臥床,腸蠕動減慢,往往出現腹脹,護士應鼓勵病人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盡早排便。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7-0283-01
近來隨著改革開放,一些人的道德及性觀念正在發生著悄悄的變化,加之一些不法商人對某些藥品的夸大和虛假宣傳,誤導了一些育齡婦女,使得陰道炎、宮頸糜爛、宮頸癌等婦科疾病正向低齡化發展。為使來院就診的婦女不再受疾病的困擾,懂得如何正確的進行生殖系統的保健和護理,我們對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婦科病人及計劃生育術前、術后進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婦科門診共治療婦科疾病21974例,人工流產及藥物流產2953例,其中人工流產術后護理不當引起急性盆腔炎8例,術后出血淋漓不盡23例,因不當陰道灌洗造成念珠球菌感染34例,在院外服用藥物流產造成持續陰道出血16例,因不當使用緊急避孕藥造成月經不調12例。93例全部治愈。
1.2方法:因人而異進行多樣化教育,包括護士直接講授、集中講座、個別答疑,觀看宣傳片、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及計劃生育術前、術后注意事項。
2健康教育
2.1心理護理:來我院就診的育齡婦女以農村患者居多,而婦科疾病對許多農村患者依然是難以啟齒之事。首先了解患者的思想情況,與患者多交流,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況,利用溝通技巧幫助解除思想顧慮,使其能說出生病原因,并能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2個別教育:針對宮頸糜爛低齡的嚴重趨勢,告之其性生活過頻、過早及過多的危害。使其能自覺抵制不當行為并打消顧慮講解配合醫生的治療,以期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防止復發。
2.3特殊教育:個別病員計劃生育術后因過早的性生活及陰道灌洗引起宮腔內感染及急性盆腔炎,告之患者過早性生活及陰道灌洗引起感染的原因,講授正確的術后護理方式,并使其能夠絕對掌握,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2.4普遍教育:目前電視和報紙對某些藥物的夸大及虛假廣告宣傳,誤導了廣大育齡婦女使其采用了不當的護理及治療,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婦科疾病如念珠球菌陰道炎等,應認真細致地講解陰道的自凈能力及保持陰道弱酸環境的重要性,以避免產生不良后果。
2.5避孕藥的使用:目前各大藥店均有緊急避孕藥物銷售,許多育齡婦女把緊急避孕藥當常規避孕藥使用,甚至每次性生活后均使用緊急避孕藥,從而導致月經不調等并發癥。用通俗易通的方式告訴育齡婦女緊急避孕藥的藥理作用及使用此類藥物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并使其掌握正確的避孕方法。
2.6藥物流產:現在仍然有一些不法商販在藥店銷售藥物流產的藥物,有部分婦女嫌進醫院麻煩而選擇在藥店買藥,導致一些婦女陰道持續流血,造成貧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等情況的發生。告之院外藥物流產的危害性及利害關系,使廣大育齡婦女能自覺遠離院外藥物流產。
2.7隨著無痛人工流產的普遍開展和經濟條件的提高,許多育齡婦女不再重視避孕工作,甚至把無痛人工流產當成了避孕的手段之一。半年內二次人流和人工流產大于三次的婦女不斷增加。告知人工流產可能造成的后果如宮外孕、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炎、繼發不孕、胎盤植入等情況的發生。利用多種方式使廣大育齡婦女明白避孕的重要性,并告知其正確的避孕方法,使其掌握并正確使用。對需要者配合醫生完成宮內節育器的放置。
2.8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的宣傳和教育也是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宣傳片和宣傳資料及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的形式告知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及預防。告訴廣大婦女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性道德的重要性,使之自覺遠離不潔性生活。
[關鍵詞]護理管理;優質護理干預;風險因素;護理不良事件;護理質量;滿意度
婦科病房主要收治對象包括孕產婦、生殖系統腫瘤、婦科炎癥等疾病患者,此類患者在住院期間存在風險因素較多、患者擔憂疾病預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且婦科疾病會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質量較差,并存在復發可能。常見婦科炎癥疾病均與患者生活衛生習慣、飲食等因素存在密切聯系,因此加強科室護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研究為婦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旨在為患者提供常規院內護理基礎上,依據其身心需求制定護理計劃,積極滿足患者生活需要,提供疾病??谱o理服務,促進患者康復,在患者住院期間為其提供治療、協助檢查、圍手術期護理、康復鍛煉、心理溝通等[1-2],注重為患者加強健康指導,重點強調疾病誘因、告知出院后家庭康復護理要點,進行生活指導?,F將本研究婦科病房實施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應用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4年3~12月間收治的30例婦科病患者,作為普通組,患者年齡21~66歲,平均(40.2±9.2)歲,患者疾病類型包括異位妊娠11例、子宮肌瘤15例、卵巢囊腫4例;于2015年2~11月間收治的3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患者年齡22~67歲,平均(41.0±9.1)歲,上述疾病類型分別為10、14、6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所有患者均同意進行本次研究;均因疾病住院治療;患者具有較好溝通能力,可配合調查;需排除機體合并嚴重并發癥患者;排除生存期限<1個月的患者。
1.2護理管理
普通組患者接受臨床一般護理服務,包括及時為入院患者提供檢查服務,協助辦理入院手續,整理床單位,介紹院內環境,明確診斷結果后及時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傾聽患者主訴,告知治療方式,評估患者現存及潛在風險因素,做好安全評估工作。加強護患溝通,及時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對于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加強圍手術期護理服務,包括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及并發癥預防等,協助完成相關檢查,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為患者做好出院指導工作[4]。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服務,包括:(1)科室護士長應成立科室管理小組,組內成員包括科室骨干醫護工作者,圍繞護理服務全過程十四條,建立分級護理責任制度,做到分層管理,護士長應合理安排科室值班,保證每個班次工作人員實力均衡,保證護士有足夠休息時間,護士長應在科室宣傳24h負責的工作理念,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由責任護士負責一對一護理,提供入院-出院期間全程護理服務。護士長應定期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宣傳人文關懷護理精神,鼓勵護士多與患者保持溝通;護士長定期檢查護理文書記錄情況,要求按照標準填寫,避免失誤[5-6]。(2)在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應及時詢問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生活護理,包括飲食指導、變換、傷口護理、用藥指導,及時協助患者離床活動,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積極評估患者病情表現提供對應護理服務。鼓勵患者術后早期活動,運動療法、中藥泡腳等方法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用藥時護士應做好三查七對工作,避免出現給藥錯誤等情況,為存在不良情緒患者進行語言疏導,同時與家屬保持聯系,保護患者隱私,做好出院指導,及時為患者提供隨訪服務。
1.3觀察指標
1.3.1兩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管理制度滿意度評價
統計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患者對于科室護理管理制度表示滿意,主訴身心需求得到滿足;一般:提出改進意見;不滿意: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產生醫療糾紛;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7]。
1.3.2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價
科室應自制質量評分表,主要指標包括基礎護理服務、安全防護工作、護理文書、溝通及健康教育等,單項指標均為100分,得分較高者表示對護理質量評價較高[8-9]。
1.3.3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發生護理不良事件情況
科室常見護理不良事件包括墜床、用藥錯誤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價比較
普通組患者對科室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3.33%,研究組為96.67%,研究組滿意度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
普通組患者對于臨床提供的基礎護理服務、安全防護工作、護理文書、溝通及健康教育等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出現護理不良事件情況比較
普通組患者出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3.33%),研究組為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評估
普通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10.31±2.03)d,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8.53±2.10)d,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少于普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38,P<0.05)。
3討論
分析婦科患者住院期間可能發生不良事件的因素有以下內容:(1)患者年齡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出現墜床等,與家屬看護不周及醫護人員巡視次數較少等因素有關,另與醫護人員自身護理責任心不強、患者疾病健康知識掌握度較低、遵醫意識較差、因疾病治療導致的不良情緒、醫患溝通較少有關。(2)治療手段,因患者體質、手術因素、治療效果、住院時間、患者心理情緒[10-12]。針對上述因素及時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此種護理模式是一種個性化、全面無縫隙護理過程,以患者機體健康及身心感受等作為護理目標,做好院內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治療環境,改善患者住院期間焦慮情緒,提高滿意度,幫助患者住院期間提供治療服務,加強護患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本次研究中在科室實施分級責任制護理管理制度,護士長實施層級管理,合理安排工作,為患者提供整體責任制護理,針對患者病情特點,入院后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加強健康指導,提出護理診斷,分析患者內心不良情緒,注重提高圍手術期心理干預,重視患者主訴,提高優質護理,積極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加強安全管理,護士應按照標準記錄護理文書,提供生活護理,護士長應定期監督科室工作環節,提出護理改進意見,科室人員增加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在科室增加安全設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13-1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概念意指護士不斷進行科室常見疾病、專業技能、操作能力、溝通方法等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患者提供全方位護理服務,及時了解并滿足患者住院期間主要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中為婦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包括科室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加強巡視次數,及時為入院患者分配責任護士,提供全程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安全評估,了解其疾病現狀,根據治療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心理現狀等制定護理計劃,加強護患溝通,做好健康指導,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為婦產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針對科室疾病患者加強護理管理,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疾病恢復作為護理目標,護士長針對婦科患者疾病特點、年齡、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健康需求等因素,加強管理,了解患者住院期間需求,醫護人員共同為患者提供疾病治療期間優質護理,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且大部分患者均對科室護理質量評價較高。
作者:鄭麗娜 葉巧儀 巫麗娟 陳施方 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
[參考文獻]
[1]張陽凡,范植蓉,肖正安,等.小組周負責制在婦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下旬刊,2014,11(6):98-99,102.
[2]楊智敬,羅捷,鄧媛,等.優質護理在婦科病房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6):2233-2236.
[3]朱芳霞,張華偉,王素俠等.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用于子宮脫垂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40-2043.
[4]徐顯.優質護理服務在婦產科病房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6):133-134.
[5]郭雅梅,曾曉萍,馮志英,等.優質護理對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相關并發癥的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3):148-149.
[6]李芳琳.老年婦科腫瘤手術患者術前合并癥與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326-328.
[7]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優質護理服務在基層醫院婦產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7(18):3095-3096.
[8]戎明梅,侯櫻.自主一體化全程護理排班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22):2781-2782.
[9]崔榮琦.新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9):102-104.
[10]徐冬艷,趙敏,惠蘭,等.基于認知理念為導向的護理模式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情感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9):658-660.
[11]陳紅梅,彭燕,張瑩,等.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績效考核在婦科病房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81-82.
[12]張宏艷.綜合預防管理在降低婦科手術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應用[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6):747-749.
[13]田小娟,劉霞.品管圈在降低婦科術后患者出院滯留時間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2):1686-1688.
【關鍵詞】婦科腫瘤; 術前術后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359-01
婦科手術患者由于病情各異,社會地位及對疾病的認識不同等情況,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最多的心理反應是恐懼和焦慮,是護理工作應該重點解除的心理問題?;颊咝g前對手術的恐懼往往會超過對疾病的恐懼,表現出緊張、焦慮,同時也可因患者的丈夫、朋友、同事的影響而加重憂慮、悲觀的心理。為了探索在對婦科手術患者護理工作特別是心理護理環節中的新措施、新對策 ,以最理想、高效率的方法使腫瘤病人在施行手術前、后的心理憂慮和恐懼降至最低限度或消失,我院對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婦科腫瘤病人隨機分為Ⅰ組(n=36)、Ⅱ組(n=36)分別為心理護理組和對照組,現將護理效果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心理護理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共診治了72例婦科腫瘤患者,其中子宮肌瘤58例,宮頸癌前病變1例、子宮內膜癌2例、卵巢囊腫5例、畸胎瘤3例,宮頸癌3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隨機分為Ⅰ組(n=36)、Ⅱ組(n=36)分別為心理護理組和對照組,
1.2焦慮的評定方法: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定患者的焦慮值:總分>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總分21~28分,肯定有明顯焦慮;總分14~20分,肯定有焦慮;總分8~13分,可能有焦慮;總分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P
2 結果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的焦慮程度評定結果如表1、表2、表3所示,兩組患者入院第二天焦慮值對比無顯著差異,術前2小時及術后24小時患者焦慮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P
3 討論
3.1婦科病人焦慮原因分析:焦慮作為個體或集體對一個模糊的非特異的威脅作出反應時所經受的不適感和自主神經系統激活狀態,它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并逐漸加重。從對婦科手術病人引起焦慮原因的調查分析,可見絕大多數病人對子宮、卵巢切除缺乏正確認識是引起焦慮的主要原因,從表1提示確診擬手術的患者手術前大多數焦慮值在8-29間,心理狀態表現焦慮或比較焦慮,同時也說明婦科手術有別于一般外科手術,一般手術病人隨著病灶清除,焦慮程度會自然消失或減輕,而婦科手術病人的心理問題會延續到術后并影響今后的正常生活。表2、表3說明如果能及時對引起病人焦慮的原因進行疏導,往往能改變病人的感受、認識、情緒、態度和行為,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減輕或消除焦慮。
3.2 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的因素:(1)、患者自身的影響:性格是人對客觀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日常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特征。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不同性格的人由于疾病的折磨,其性格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如有的患者生病前性格直率、爽快、熱情,病后卻變得煩燥、易怒;病前性格安祥、文靜、辦事迅速、細致的人,病后可能變得郁悶、淡漠,行動遲緩,辦事拖拉。(2)、環境的影響: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無噪聲的病室環境,會使患者的情緒基本穩定;而污濁的空氣、嘈雜的噪音、混亂的設施,都是對患者的惡性刺激,會引起患者情緒上的不安和煩燥。病室墻壁的顏色好,呈白、淡藍、淡黃等淺色,可使患者感到潔凈、淡雅、舒適,因而情緒安定。反之,深灰、棕色、深黃等深色,則會使患者感到壓抑,易導情緒波動。(3)、其他人對患者的態度:來探視患者的親友,對患者表示的態度,常使患者情緒受到很大影響。親友們的談話可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也可以使得患者情緒低沉、悲觀失望。對于某些患有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損傷所致身體某部發生畸形的患者,社會上各類輿論與對待他們的態度給予他們心理上的影響更大。這類患者的自尊心與自卑感往往會同時存在,極為敏感,所以對他們要表示更多的尊重與同情。
3.3 護理措施:(1)手術前的心理護理:針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前的恐懼心理和焦慮思想狀態, 我們特別在手術前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反復解釋工作,盡量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和恐懼的心理我們增加了術前訪視工作,向她們作一些必要的解釋。比如,對那些怕手術疼痛或麻醉意外的患者,我們向她們解釋麻醉的作用、性質,告訴她們根據不同的手術選用的不同麻醉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沒有疼痛感覺的,是安全的。通過解釋,一般能基本上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配合好手術和麻醉。對那些顧慮手術做不好的患者,告訴她們手術醫生和護士的技術對病人是高度負責的,特別是講我們已經做過同樣的手術都是成功的,從而使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得以放松。患者及家屬對病情有知情權,我們應以適當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屬解釋病情,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穩定情緒,使他們了解病情及將要采取的治療方法,為手術的成功做好準備,使患者以最佳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去接受手術。(2) 手術后的心理護理:實施心理護理對手術后的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使患者以比較好的心態面對現實,增強她們對健康恢復的信心[2]。手術后,由于患者缺乏醫學知識,擔心手術不成功,影響健康的恢復,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因此,術后醫護人員要經常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況,多與她們溝通,認真檢查切口,告訴她們一些有利于身體健康和促進健康恢復的知識,并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患者出院前還要對其進行必要的自我保健知識的宣傳,消除患者因對康復知識缺乏所產生的疑慮心理。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兩組病例各個時間點的焦慮值比較發現:在做好臨床技術護理的同時根據每個婦科腫瘤病人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能使患者減少或消除各個時段的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 ,預防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使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王艷,王淑萍,劉新萍,等. 臨床心理護理技術使用情況調查[J]. 現代護理,2007,13(10):949-950.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33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1489-01
子宮肌瘤是女性婦科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良性肌瘤,雖然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宮肌瘤根據生長位置的不同,有些肌瘤對女性朋友還是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及時手術?,F就子宮肌瘤手術前后護理談幾點體會。1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改變,護理人員不僅是關心疾病本身的護理者,也是醫療護理措施的提供者,更是健康教育和心理問題的疏導者?,F代女性在婦科手術前后會出現特殊的心理特征,如緊張、恐懼、及對手術的不配合等。她們會擔心手術會引起疼痛、或恐懼麻醉意外會奪去生命的危險、擔心切除子宮會引起早衰、影響夫妻關系,擔心卵巢手術會使自己男性化、擔心被家人及社會歧視、擔心腫瘤會惡性化給家里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等等。針對這些心理特征,護士要認真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針對病人存在的心理特征給予正確的護理。首先要與病人進行溝通,向病人講解手術的過程、麻醉方式、麻醉師的水平、為其手術的醫生、責任護士等,告知她們即使切除卵巢,其它內分泌器官也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還可以以口服的方式補充雌激素,從而維持女性特征及等。向她們講解手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并進行健康指導,消除她們的心理負擔,配合醫生手術。
1.2 術前評估 首先測病人的生命體征,了解病人的全身情況,調節飲食,曾強體質,對體質較弱者,指導她們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于貧血較重的病人,應先輸血,待糾正貧血后再行手術。
1.3 消化道準備 對于全子宮切及子宮癌等病人,術前三日做好陰道準備,可用1:20的碘伏或1:6000的高錳酸鉀棉球擦洗陰道,每日二次。陰道出血時,遵醫囑給止血藥及子宮收縮劑。術前一日灌腸1-2次,或服緩瀉劑。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
1.4 皮膚準備 術前一日對手術區皮膚進行剃毛備皮,上至劍突,下至兩大腿上1/3,包括外,兩側至腋中線。備皮完畢用溫水洗凈、拭干,以消毒治療巾包裹手術野。
1.5 手術日的護理 手術日晨,護士盡早看望病人,核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詢問病人的自我感覺,取下病人活動的義齒、發夾、首飾、及貴重物品交家屬或護士長保管,常規安置導尿管,術前半小時給基礎,如苯巴比妥和阿托品,攜帶病志送病人去手術室。
1.6 休息與睡眠 手術前一日晚上,護士要經常巡視病房,注意動作輕巧,說話低聲,避免影響病人休息。必要時應用鎮靜劑,為病人提供安靜、舒適、有助于保證病人獲得充分休息和睡眠的環境。2 術后護理
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手術后24小時內病情變化快,護士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測量生命體征并準確記錄。全麻未清醒的病人還應注意觀察瞳孔、意識及神經反射。每15-30分鐘測量一次直至血壓平穩后,改為每4小時一次,以后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3-4次,直至正常后3天。
2.2 尿量的觀察 術后要保持通暢、勿折、勿壓,注意觀察尿量及性質,如發現尿液為鮮紅色則考慮有可能損傷輸尿管或膀胱;術后尿量至少每小時在50ml以上,如尿量過少,應檢查導尿管是否堵塞、脫落、打折、被壓,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慮病人是否入量不足或有內出血休克的可能,及時通知醫生及早處理。常規婦科手術于術后第一天晨拔除尿管,婦科惡性腫瘤及陰道手術病人保留尿管的時間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及手術情況而定。在保留尿管期間病人每天測量體溫3-4次,每日沖洗會陰并更換尿袋,操作時要注意無菌,防止逆行感染。在拔除尿管的前1-2天,將尿管夾閉定時開放,一般3-4小時開放一次,夜間持續開放以訓練和恢復膀胱功能,必要拔除尿管后測殘余尿。
2.3 引流管的觀察和護理 婦科手術后多置陰道引流和(或)腹腔引流,目的是引流出腹腔及盆腔內滲血、滲液、防止感染及觀察有無內出血和吻合口愈合情況。應保持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及量,術后24小時內若引流液每小時大于lOOml并為鮮紅色時,應考慮有內出血須立即報告醫生,同時保證靜脈通路通暢,必要時測量腹圍,以估計有無腹腔內出血及出血量。注意保持引流管適宜的長度。引流管及引流瓶應每日更換并要嚴格無菌操作,沖洗會陰每日2次,同時每日測體溫3次,以及早發現感染征兆。每日應認真記錄引流液的量及性狀,如病人同時有多支引流時,引流管上要有標記并分別記錄,切忌混淆。如發現引流液為膿性且病人體溫升高,則考慮有感染;如引流量逐漸增加,色淡黃要分析是否有漏尿,報告醫生給予處理。一般情況下24小時引流液小于lOml且病人體溫正??煽紤]拔除引流管。
2.4 術后止痛 一般術后24小時內可用哌替啶50rug加異丙嗪25rug肌內注射,可有效的緩解傷口疼痛。6-8小時可重復一次。也可應用病人自控止痛泵。術后12-24小時病人應半坐臥位,其不僅有利于引流防止感染,而且半臥位時腹肌松弛張力下降可減輕傷口疼痛,由于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減少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2.5 術后惡心、嘔吐及腹脹的觀察和護理 一般術后嘔吐不需要處理,使病人頭偏向一側,嘴邊接好彎盤,及時清理嘔吐物,清潔口腔,保持床單位干凈整潔。嚴重的嘔吐要通知醫生給予藥物治療。術后腹脹是由于腸管暫時麻痹而使過多氣體積于腸腔而又不能從排出造成。術后要勸慰病人不要、抽涕,未排氣之前不要食用奶制品及甜食,以免增加腸內積氣。并鼓勵、幫助病人早期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通常術后48小時后可恢復正常腸蠕動,一經排氣,腹脹可減輕。48小時后若病人仍未排氣,腹脹嚴重應及時查找原因,排除腸梗阻后,可給予肛管排氣或艾灸中腕穴等措施,刺激腸蠕動恢復,以減輕癥狀。
【關鍵詞】護理干預;婦科;惡性腫瘤;骨髓抑制
化療是腫瘤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然而,多數抗癌藥物在殺傷或抑制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害正常組織細胞[1]"抗腫瘤藥物具有較強的毒性,其中骨髓抑制是化療最常見反應,骨髓抑制不僅延緩化療的進行而影響療效,還能引起貧血、感染和出血等并發癥,有時患者不會很快死于腫瘤本身,卻可能因嚴重骨髓抑制致命,因此, 本文分析了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婦科惡性腫瘤骨髓抑制的程度。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自 2008 年 6 月~2010年 6 月入住我院婦科病房接受術后化學藥物治療的患者 62例,年齡 28~78 歲,平均年齡(42.3)歲,其中卵巢癌14例,子宮內膜癌16例,子宮頸癌26例,惡性葡萄胎6例"全部患者均經病理確診,應用化療藥物有順鉑,環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等。
1.2分組 將62例化療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28例,對照組34例,兩組患者化療前后均給予昂丹司瓊、地塞米止!吐治療,兩組在年齡,疾病構成,臨床用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組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由責任護士負責給予全程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1.3護理干預措施:心理疏導、松馳療法、社會支持、飲食指導等。
2結果
兩組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程度比較情況, 從表1可見,干預組患者化療后惡骨髓抑制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
表1兩組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程度比較
3討論
3.1心理護理 癌癥病人中,有61.3%和66.3%的病人分別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許多病人出現恐懼、緊張、抑郁或焦慮等不良心理,護士要主動接近病人,耐心傾聽其主訴,了解病人的心理,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心理干預[2],制訂適合病人的護理方案,耐心向病人解釋化療的有關知識及預后情況,使病人對化療有初步了解,消除其恐懼心理,讓病人體驗生活的美好,享受家庭的溫暖,激發生存欲望,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樂觀的態度配合治療。通過心理疏導能使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達到接受治療和康復所需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
3.2 松弛療法人體內多種生理活動具有音樂旋律,音樂作用于人體可產生有益的共振,使器官協調一致,起到治療作用[3]"音樂治療可以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反應,本研究采用松弛療法,通過肌肉的放松,雜念的消除,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訓練的意志方面,從而使軀體不適癥狀、焦慮得到改善,緩解了患者的精神緊張,增強了患者對疾病的自控感。
3.3社會支持 潘芳等[4]的研究提示,癌癥患者獲得的社會支持狀況與其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的關系,社會支持能有效降低應激反應的嚴重程度,家
屬是患者的最主要看護者和社會支持來源,利用家庭、親屬、同事和朋友等比較親密的關系,給予患者精神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減輕或緩解其某些情緒或
精神上的壓力,本研究表明,有效的社會支持能減輕患者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3.4飲食起居指導: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減少探視陪住, 選擇高熱量、高蛋白、易于消化的飲食, 如牛奶、雞蛋、豆腐等, 保持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 并教育患者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本研究表明,根據患者可以耐受的食物配方,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 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提高免疫力,從而減輕骨髓抑制程度。
參考文獻
[1]溫善祿,李斌和,王麗輝,等.化療誘發惡心嘔吐的機制及護理;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4):1652167.
[2] 安焦利.婦科腫瘤的化療)))現今的治療方法和新的治療策略[M].向陽,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742275.
[3]崔 焱,丁亞萍,陳明霞.癌癥患者負性情緒反應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護理雜志,2005,22(2):28229.
【關鍵詞】 婦科腫瘤手術;下肢深靜脈栓塞;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242-02
深靜脈栓塞(DVT)是外科手術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婦科腹部術后靜脈血栓發生率近年來明顯增高,其發生率為45%。對婦科腹部術后患者加強預預防措施,是防止DVT發生的關鍵。我院對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間術后188例高?;颊哌M行了預防性干預,降低了DVT的發生率,效果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行婦科腫瘤盆腔手術648例,伴有高危狀態的188例患者為:患惡性腫瘤者102例,子宮肌瘤21例,其它65例;身體肥胖、合并有高血脂、高血糖者87例;圍手術期使用止血藥及輸血者32例。其中占有上述2種以上者共28例。平均年齡(41.9+12.3)歲。所有患者均行經腹手術,手術時間2~7h,平均4.5h。術前輸血26例,術中輸血47例。手術時間1~3h者83例(44.15%),>3h者105例(55.85%)。
1.2診斷方法 早期癥狀多為患側小腿不同程度疼痛,活動時加重,查體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小腿腫脹增粗,皮溫升高,腓腸肌壓痛,Homan征陽性(足背屈時小腿疼痛),確診依靠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顯示下肢靜脈管腔內無彩色血流信號及頻譜信號。對腓腸肌血栓及彩色多普勒超聲不能肯定時應作靜脈造影確診,阻塞處充盈缺損,遠端靜脈擴張,近端靜脈狹窄,周圍可見增生的側支血管。
1.3 預防
1.3.1 詳細講解發生DVT的病因、危險因素及后果,術后早期活動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的活動方法;DVT常見的癥狀,進食富含維生素飲食,給予低脂富含纖維素飲食,避免高膽固醇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對于有高危因素者,特別是惡性腫瘤患者、老年患者、肥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者,特別是惡性腫瘤患者、老年患者、肥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動脈化者,術前詳細查體,常規化驗血液流變學及凝血功能,有問題及時糾正或延緩手術。
1.3.2術后護理措施術后治療期間患者需嚴格臥床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動,通常患肢抬高15~30。,高于心臟水平20~30。,膝關節屈曲10~15。。
1.3.3重點監護手術時間長>4h者;惡性腫瘤高血凝狀態及既往有血栓病史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肥胖高齡患者;圍手術期輸血及靜脈輸注刺激性藥物造成血管內膜損傷者。
1.3.4圍手術期嚴格控制誘因術前全面檢查,對合并貧血的患者輸入新鮮血或成分輸血,避免輸庫存全血,術中操作應輕柔,減少組織損傷和血管的擠壓、挫傷。創面大時,應徹底止血后關腹。術中術后慎用止血藥,盡量避免下肢輸液,避免在同一靜脈進行多次穿刺,防止靜脈內膜損傷。
1.2.5機械性干預婦科病人手術后臥床、活動明顯減少,失去肌泵的作用,血流緩慢,易使靜脈血流淤滯在骼股靜脈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靜脈叢內,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要增加下肢活動,術后注意下肢保暖,防止冷刺激引起靜脈痙攣及血液瘀積,在術后按摩患者下肢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并做足踝被動運動。方法[1]:左手固定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關節屈伸運動,足內外翻運動和內屈、內翻、伸、外翻組合而成的“環轉”運動,10~15次/d。被動按摩和主動活動交替進行。患者體力恢復后作主動運動,足做屈伸,內外翻運動30~35次/min,“環轉”運動15~20次/min,5~6次/d。對有DVT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早采取藥物干預,以預防DVT的形成,從而降低腫瘤患者術后并發癥和病死率。
1.2.6藥物預防 術后第2日靜脈輸入足量液體,補充血容量,術后第3日靜脈加輸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與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合用,靜脈滴入,用藥3~5d。
1.2.7出院后預防指導 DVT發病時間為術后2~16d。患者出院后應持續使用長筒彈力襪,繼續主動活動和被動按摩,避免久坐、久蹲、久站,多飲水,進食低脂、高維生素、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如有輕度不適可電話咨詢,4周后返院復查。
1.4早期被動肢體鍛煉方法 術后2 h操作者單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環形按摩并輕捏小腿肌肉,持續2min;雙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拍腓腸肌及比目魚肌,持續2min;術后3~4 h,病人肢體麻醉狀態逐漸消失,肢體功能逐漸恢復時,操作者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握四趾做足趾的屈伸運動,連續。做20次。并鼓勵病人主動參與足背及下肢肌肉的等長收縮;術后6h,增加翻身次數,取側臥屈膝位,手掌環形按摩大腿,并協助做膝關節的屈伸活動,連續做20次。
2 結果
本組188例高危患者中,1例術后第2日自感左下肢腓腸肌有壓痛,在應用右旋糖酐、丹參、尿激酶10d后痊愈。2例在術后第12天,出院第5天出現左骼股靜脈栓塞,原因是出院后長時間坐位未活動造成。上述3例均行超聲多普勒檢查確診。其余均安全度過術后恢復期,DVT發病率降為1.6%。
3 討論
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相關因素,目前公認的主要原因為靜脈血流緩慢[2]、血液高凝狀態及靜脈內膜損傷,而手術中麻醉作用,使肌肉松弛失去收縮功能;周圍靜脈的擴張,術后長時間的臥床;切口疼痛使活動受限等等原因均致使靜脈回流緩慢淤滯[3]。另外,肥胖、輸血也與血栓形成相關。婦科腹部術后患者是DVT高危人群,如果沒有預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機會為40%~80%,下肢近側DVT的機會為10%~20%,致命性肺栓塞(PE)的機會為1%~5%[4]。要通過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和家屬的高度重視。由于臨床上深靜脈栓塞無明顯臨床癥狀,也難以及時發現肺栓塞的發生,致使患者處于隨時發生致命并發癥的危險中。因此預防性干預非常重要。由于我院重視了對病人圍術期的相關教育,使病人能理解、配合,并采取了有效預防措施等多種干預方法,使深靜脈血栓發病率有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1] 姜文軒,婦科腫瘤術后下肢靜脈栓塞的預防性護理[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9,7(7):59.
[2] 周繼珍,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栓塞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0:254-254.
[關鍵詞] 婦科手術;麻醉;留置尿管;時機選擇
[中圖分類號] R7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8(a)-060-02
留置尿管是婦科腹部手術術前準備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避免手術時損傷膀胱,開闊視野,防止術后尿潴留。一般于術晨由病房護士操作,這樣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情緒上的不安,增加了患者對手術焦慮、恐懼的心理。為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筆者選擇了30例在手術室硬膜外麻醉狀態下留置尿管,取得了良好效果?,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7年2~12月在我院住院的婦科擇期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實驗組年齡19~47歲,平均(29.96±6.33)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初中6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8例;對照組年齡16~62歲,平均(36.66±9.35)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7例,初中6例,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6例。均無泌尿系統疾病,無感覺障礙和精神癥狀,均適合硬膜外麻醉,經統計學處理比較,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留置尿管時間 兩組患者均已做好術前準備和心理護理,解釋留置尿管的目的意義及過程,可能產生的不適,以取得患者有效的配合。均采用一次性導尿包,16號雙腔導尿管。按女患者留置導尿方法[1]留置尿管,在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8 ml,以內固定,避免回拉,以免損傷尿道黏膜。對照組在病房于術前非麻醉狀態下由病房護士留置尿管。實驗組采取進手術室后在硬膜外麻醉狀態下,由手術室護士留置尿管。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留置尿管前焦慮緊張情況,留置尿管時尿道口疼痛和膀胱刺激征、術后泌尿系統感染以及留置尿管的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緊張情緒、膀胱刺激征、泌尿系統感染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緊張情緒、膀胱刺激征、泌尿系統感染比較
從表1可見,兩組患者插尿管前焦慮情緒、尿道口疼痛和膀胱刺激征等不適有顯著性差異(P
2.2 兩組患者術后留置尿管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留置尿管時間比較(x±s,d)
從表2可見,兩組患者術后留置尿管的時間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3.1 兩組患者焦慮情緒、尿道口疼痛和膀胱刺激征對比結果分析
手術和術前準備本身是應激源,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2]。且應激反應隨著手術時間的逼近逐漸加劇,導致患者對各種刺激更加敏感。往往微弱的刺激也會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反應,從對照組可看出,在病房手術前非麻醉狀態下留置尿管所引起的不適癥狀,可增加患者的焦慮程度。而實驗組采取進手術室后由手術室護士插尿管,之后手術室護士一直在患者身邊巡視或施械,可以繼續和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由表1可見,對照組30例患者插尿管前均有焦慮、緊張情緒,而實驗組僅有6例產生焦慮、緊張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30例,故兩組患者生產焦慮的例數有顯著性差異(P
3.2 兩組患者留置尿管時間及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對比分析
尿管刺激是留置尿管術后患者疼痛及不適的主要原因[4]。如何將這種不適降至最小是臨床護理工作者一直想解決的問題。留置尿管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原因有損傷尿道黏膜,破壞機體防御屏障。尿管接頭處污染及尿袋高于膀胱區引起的逆行感染,尿管與尿道黏膜間的空隙也是微生物入侵的門戶,留置尿管的時間長感染的機會多等。實驗組采取進手術室后在硬膜外麻醉狀態下留置尿管,避免了患者轉床時不慎牽拉引起的尿管連接處脫落或尿袋高于膀胱區所致的逆行感染,以及引起尿道黏膜的損傷,相對縮短了留置尿管的時間。表2觀察結果說明了兩組留置尿管時間有顯著性差異(P
[參考文獻]
[1]崔焱.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84-287.
[2]項春英.婦科病人術前插尿管時機的轉變[J].安徽醫學,2008,(4):469-470.
[3]葉辛群.尿流改造和膀胱替代成型術[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9-72.
[4]劉淑嬌,王宏濤.全麻手術留置導尿者拔管時間的探討[J].齊魯護理雜志,2002,8(8):619-620.
[5]李蘭芝,王東,李堅.手術病人麻醉后放置尿管臨床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3,18(4):285.
1 子宮切除原因
1.1 產科某些嚴重的并發癥,如子宮破裂、胎盤早剝、胎盤植入子宮壁,甚至造成穿孔,以及產后子宮收縮不良、對藥物無效的大出血等。在這些緊急狀況下,為了避免持續的大出血或嚴重感染,不得不進行子宮切除。又如婦科癌癥,包括子宮頸癌、子宮體癌、以及大多數的卵巢癌等,都需要做根治性子宮切除手術。鄰近器官如直腸或膀胱的癌癥,因為很容易侵犯到子宮周圍,為了防止癌癥可能的擴散,有時候必須同時進行子宮切除[1-2]。
1.2 有一些疾病雖然不會構成對患者的致命威脅,在臨床上和治療時也往往需要進行子宮切除,最常遇到的原因包括:
1.2.1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只有以下的情況才需要考慮手術:肌瘤較大,子宮體積有如妊娠12周大小,出現較明顯的臨床癥狀,如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繼發貧血,對膀胱及直腸的壓迫癥狀等,以致影響患者的生活。
1.2.2 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腺肌病是一種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痛經和月經過多的最常見原因。當子宮內膜異位癥造成嚴重的痛經,或嚴重的盆腔粘連時,為將病灶完整去除,必須將子宮全切除。
1.2.3 子宮脫垂 嚴重的子宮脫垂通常會合并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失禁等癥狀。應按照脫垂的程度和癥狀、是否需生育等,決定手術矯治的方法,以及是否需同時切除子宮。
1.2.4 嚴重感染 某些嚴重的感染,如化膿性的盆腔炎,會造成慢性盆腔疼痛,當藥物對炎癥的控制難以奏效,或因長期用藥產生較嚴重的副作用時,為除去感染的病灶,必須做子宮全切除。
2 心理問題[3]
2.1 生育問題 子宮切除使患者失去了一個女性特有的重要器官,給患者帶來了精神壓力,尤其是未生育者,失去了生育的權力,她們擔心自己不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將失去女人的一切,改變今后的人生,會被丈夫拋棄,她們恐懼、失望甚至絕望。
2.2 問題 子宮切除后婦女性生活質量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年輕患者,擔心子宮切除后會影響夫妻生活,她們憂慮或自責,渴望獲得有關知識,但多不愿啟齒。有調查顯示有93.32%的患者擔心子宮切除后會影響到夫妻性生活而導致夫妻感情不和。
2.3 手術問題 手術對每個不同性格不同修養的人都是一個較大的心理刺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表現為恐懼和焦慮不安,擔心手術質量,對醫師技術有疑慮,甚至擔心會發生手術意外。
2.4 自卑心理 有許多患者認為自己病了,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而產生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常見于對家庭對事業有強烈責任感的婦女,尤其當同事來探望提及工作的事情時,這種自卑心理表現得更為明顯;另外,還有很多患者認為自己的子宮切除了,自己變得“不完整”了,而且錯誤地認為切除子宮會引起早衰,會減少自己的女性特征,影響夫妻生活而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
2.5 失落感或不完整感 很多女性視子宮為產生性感和保持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認為切除了子宮,自己不完整了,是“廢人”了,從而產生悲哀、憂愁和自我評價的降低。如果這種不健康心理得不到正確的支持與疏導,病人就會產生無價值感,會感到生命價值的喪失,由此而產生孤獨感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3 心理護理
3.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自卑心理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使心理護理取得成效的關鍵。護理人員的一言一行,一個微笑,一個神態都可影響患者。護士態度和藹,尊重患者的人格,鼓勵她們說出心里話,并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解釋開導。通過在治療護理中的主動積極配合,使其提高自我評價,對未來充滿自信。對于擔心夫妻關系而產生自卑心理的婦女,護士需應用醫學知識耐心回答病人的提問,為其提供有關術后性生活的資料,使病人相信在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她將得到最好的治療和護理,會盡快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3.2 認真做好宣教工作,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子宮切除術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關鍵 對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影響著病人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病人的病情和癥狀,深入淺出地向病人講解有關該項手術的知識。手術后由于切除了子宮,月經將不再出現,這一點在術前就應讓患者了解,以使她們能做好心理準備,更好地應對手術及手術后的生理改變,變消極被動狀態為主動和疾病作斗爭的積極狀態。
3.3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鉆研心理護理的技巧 護理人員應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尊重病人,把病人置于同自己平等的地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解決困難。另外,心理護理的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護理人員應熟練應用語言交流方式和非語言交流方式與病人溝通,針對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對待病人一定要真誠,切忌虛假或一般性的安慰。
4 隨訪
根據隨訪,提示婦科病房內的各級護理人員,對患者手術前和出院的各種癥狀普及防治方法,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有關的生理病理變化,解除其心理壓力,告知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調理和保持個人衛生,傳授一些處理自覺癥狀的簡單方法[4];患者根據自己體力恢復情況,適當增加活動量,調節情緒;必要時在醫師指導下應用激素替代治療,以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有條件時,也上門指導,努力為子宮切除術婦女提供生理、心理護理,給予更多的關懷。
參考文獻
[1] 蘭鷹. 保留單、雙側卵巢的子宮切除術后卵巢功能的比較[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1998,15(3):80.
[2] 楊丹,于傳鑫. 全子宮切除術對婦女的影響[J]. 中華醫學雜志,1999,79(6):441-442.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生活質量;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75.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2-0255-01
在手術患者中,其康復不僅僅以軀體性治療為首要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心理社會因素進行相應的多方面干預[1]。而護理健康教育是我國醫療體制和護理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很多健康教育內容缺乏護理學科特色,其實施也缺乏系統性,科學性,患者對教育的效果很多并不滿意[2]。而當前臨床路徑可為患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醫療服務模式,減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診療行為,也可以提高醫療質量[3]。本文觀察了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60例,入選標準:擇期手術治療,都順利完成手術;個體知曉病情,年齡30-60歲;研究對象精神正常,神志清醒,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急癥手術病人。年齡最小32歲,最大60歲,平均年齡45.85±2.14歲;男88例,女72例;文化程度:小學以下60例,初中35例,高中中專40例,大專以上25例。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健康教育,其以時間為橫軸,以檢查、用藥、治療,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一個日程表。在護理內容中,向病人介紹有關疾病、生殖系統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知識,使病人對術后生活有正確的認識,消除病人對手術的緊張、恐懼心理;要向病人耐心講解,解除病人的焦慮,增加對手術的安全感;指導術后、飲食、術后翻身、肢體活動;營養支持促進傷口愈合。囑病人心情愉快,加強營養,隨訪指導。干預周期為持續到出院時。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出院時進行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分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個子量表。所有患者在出院時也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問卷》的調查,分為滿意、比較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級別。
1.4 統計方法
采用SA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及配對t檢驗,P
2結果
2.1 生活質量對比
經過調查,護理后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護理滿意度
經過調查,160例患者對于護理滿意120例,比較滿意34例,不滿意6例,滿意度為96.25%。
3 討論
我們知道,手術患者能否獲得身心康復或其恢復進程順利與否,雖不只取決于護理方式,但護理人員卻可以運用護理手段,給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4]。
臨床路徑管理是一套由醫療、護理和相關專業人員針對某個手術制定的具有科學性、時間順序性的患者照顧計劃[5]。臨床路徑使ISO9001質量體系更加適用于醫療、護理服務,是管理的一種延伸。其可以選擇最佳的照顧模式,通過對病人及家屬的說明,改善病人教育,提高其參與治療過程的主動性;有利于加強學科間、醫護間、部門間的交流,提高了醫護個體的醫療護理技術水平;其也是一種診療標準化方法,規范代替了隨意,因而改善了醫療質量。而系統的健康教育能使人們自覺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維持和促進個體健康,其能使患者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方式消除或減輕所面臨的危險因素,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6-7】。
在本文的健康教育中,我們積極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于參與制訂術后恢復計劃,尋求控制疼痛的方法,護理人員應有足夠的耐心,認真的幫助患者及家屬意識到摒棄不健康行為,建立健康行為的重要性,正確的理解并接受知識。本文護理后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江,左俊英,程茂金.手術患者的心理問題與健康教育[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11,10(5):519-520.
[2] 楊菊賢.A型行為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J].美國中華健康衛生雜志,2008,1(7):181-182.
[3] 包家明,尹萍,李劍嬡.健康教育評價標準在腹部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3,12(18):937-938.
[4] 唐弋.對健康教育技能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02,14(7):24-25.
[5] 莫艷芳.婦科病人術前健康教育的實施與探討[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1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