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7:09: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風景園林工程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教學;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I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12-0026-04
信息化代表了一種信息技術被高度應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從而使得人的智能潛力以及社會物質資源潛力被充分發揮,個人行為、組織決策和社會運行趨于合理化的理想狀態 [1]。通過信息化可以極大的提高生產力,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并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模式產生極大的改變。當前,我國正以教育信息化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國務院提出了“切實推進職業教育廣泛、深入和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全面加強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等理念。作為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園林規劃設計,具有很強實踐性和極廣涉及面,是專業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領域[2]。該課程教學側重與實踐緊密結合,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大量實踐設計訓練提升學生專業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力與企業需求零距離接軌。通過將本課程教學和實踐與信息化技術深度整合,力圖在此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提升課程教學和實踐的效率和效果。
一、課程信息化建設目的和原則
課程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即在課程中通過引入信息化理念、手段和方法,在與傳統教學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課程內容并獲得更高的學習質量,使教學效果和效率得以提升,實現學習方式、教學模式、實踐形式的優化。通過實際教學中的不斷摸索,根據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和反饋,逐步明晰了課程信息化建設的原則。
1.學習的全過程覆蓋
課程信息化在內容方面不僅僅是針對數個知識點的信息化,而應根據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將信息化全面嵌入課堂教學、學生自學、項目實踐等整個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起到服務和支撐全過程學習的作用。
2.高度共享、易于使用
課程信息化成果應易于教師和學生獲取和使用。即使信息化采用的技術相對復雜,但針對最終使用者的教師和學生其交互性仍應盡量簡潔和易于接受。即最大限度降低信息化資源的學習成本,讓使用者能將精力更多的集中于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上。
3.內容的持續更新
每個學科領域都是在不斷進步發展的,課程教學應緊跟其學科和行業發展前沿,而相應的信息化內容也應同步進行。形象的比喻“信息化建設并非‘一錘子買賣’”,而應根據課程教學的調整持續的擴展和優化。
4.根據課程特點充分利用各類信息化技術
信息化技術是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其包括的具體技術類別十分龐雜,信息化建設中應根據課程具體內容特點選用相對最佳的技術,使信息化建設效果達到最優。此外,各學科與信息技術相關學科間的交叉合作在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5.提升學生學習和實踐的信息化水平
在課程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相關的信息技術水平,將信息技術應用融入其學習、項目實踐和未來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二、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信息化框架與特色
通過建立“園林景觀設計信息化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實現園林規劃設計課程實踐教學信息化()(見圖1)。平臺立足學生學習園林景觀設計從入門到能獨立完成中小型園林設計的漸進學習要求,提供涵蓋課內外學習、實訓、項目實踐以及對外交流的全學習過程支持(見圖2)。
平臺以“園林設計信息化學習模塊”為核心、以“園林專業數字化資源共享模塊”和“網絡在線交流模塊”為支撐,形成校內外互通的數字化教學板塊。在此基礎上構建滿足專業實踐和創新創業訓練需求并與行業和市場實時接軌的“園林規劃設計實踐模塊”。最終通過“對外宣傳展示模塊”進一步擴大本平臺影響力、將學生和教師的視野延伸到行業最前沿。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信息化建設主要突出以下3方面特色:
1.內容層次遞進、緊貼學生需求:課程各信息化模塊緊貼學生從入學到畢業乃至工作后各個階段學習的切實需求(見表1)。從最初入學時提供最基礎的自學支持到有一定專業能力后的實踐提升,完整的覆蓋園林景觀設計職業化教育全過程。
2.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使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老師面對面的講授,引入微課、反轉課堂等教學手段和形式,使學生只要有網的電腦或智能手機即可訪問課程所有內容。特別是虛擬現實教學軟件和技術更可使教學擺脫園林建筑工程類實訓由于投入過大而無法開展或練習類設計方案無法落地的尷尬,使學生有機會在虛擬空間進行驗證或實踐。
3.跨單機、網絡的系統化教學平臺:課程信息化建設不局限于單機或網絡范疇(見表2),而是根據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各開發平臺的技術特點,綜合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以系統的微創新來構建服務園林景觀設計全過程學習和實際工作的支持體系。
三、信息化內容建設和應用
根據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信息化體系中各模塊的功能和需求,自2010年至今開發或建立了5個模塊共13個子項目,具體如下:
1.園林設計信息化學習模塊
(1)園林規劃設計網絡課程:不僅包括“園林規劃設計”也涵蓋“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景觀設計創意實踐”等課程教學核心內容,包含11個欄目:教學文件、課程內容、教學課件、電子教案、學生設計作品、畢業生作品集、方案集錦、視頻庫、學習參考、素材下載和學習活動等(見圖3)。學生可根據課程進度從網站中同步獲取課程相關所有信息,方便其課下查閱和自學。
(2)園林植物數據庫:根據學生在園林植物造景等相關領域學習需要,開發網絡版的常用園林植物數據庫[3](見圖4),包含三百余種常見園林植物各類信息,可根據綱、科、屬進行層級瀏覽或根據特定信息進行檢索,學生隨時隨地可查詢使用。
(3)園林景觀虛擬現實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基于unity3d平_的園林景觀虛擬現實開發路徑,并提供園林景觀項目交互展示、園林景觀要素施工虛擬現實展示、園林建筑虛擬化施工展示等多個園林景觀虛擬現實教學軟件,包括鋪裝、砌筑、園建和水景等6類25個典型園林要素建設場景、綜合性園林建設以及園林古建建設的虛擬展示[4][5]。學生也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自己設計作品轉換為交互漫游的場景,使設計方案得以全面優化并更具可行性。通過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和教學軟件,不僅實現學生為主體的信息雙向流動的教學和表現模式,也彌補了教學條件和場地的不足。
2.數字化資源共享模塊
(1)資源共享服務:為課程教學、設計項目實踐、學生自學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由專兼職教師、校企合作企業共同匯集課程相關各類資源,目前總資源量近2TB(見圖5),包括電子圖書、設計素材、園林設計方案、教學視頻、園林景觀施工圖、常用設計軟件和教程以及大量專業課程相關資料和設計實踐項目文件等。服務7*24小時在線,學生在校內外均可隨時訪問各類資源。資源共享服務月均下載流量約2500G,月均訪問量約2000人次,該服務已經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的重要支撐。此外,為了使資源可持續擴充,面向畢業生開放資源上傳權限,專業歷屆畢業生不僅可與在校生一樣使用資源,更可將自己的高質量資源上傳分享,進而形成資源的良性擴展,目前月均上傳約20G。
(2)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和云共享:在學校統一規劃的教學資源平臺和百度云等平臺上,共享課程核心教學資源和資料,并與資源共享服務實時同步,使資源使用覆蓋面更廣,方便畢業生及合作企業在校外網絡使用。
3.網絡在線交流模塊
為了提高學生設計項目實踐溝通的效率和質量,建立園林規劃設計項目組QQ群和微信討論組。利用網絡交流平臺不僅可以擴展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渠道,方便教師實時跟蹤設計項目進度和質量,更能加強在校學生與本專業已畢業師兄師姐聯系,為學生學習、就業提供實時、開放的交流機會。
4.園林規劃設計實踐模塊
為提升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并將實踐教學與行業發展前沿緊密銜接,建立“豬八戒威客網店”、“淘寶網店”和“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室網站”。學生利用這些網絡平臺承攬真實園林設計項目,通過項目的承接、設計和溝通交流實踐真實工作氛圍,幫助學生盡早完成從學生到設計師的角色轉換、促使學生設計制圖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工作效率并為開展校企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5.對外宣傳展示模塊
建設課程微信公眾號(gqyuanlin)將學生優秀作業、設計項目作品等分享其中,擴大專業和學生設計工作室的知名度,提升專業和課程在行業內的存在感。此外,建立學生工作室QQ號(),統一對外宣傳形象,提升學生業務交流、項目承攬等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建設成效與總結
通過以上信息化建設,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全面實現了信息化,教學效果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課程實踐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三年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項目團隊完成各類園林景觀設計項目數十項,自本專業走出去的畢業生深受行業企業歡迎。學生參加園林景觀設計相關職業技能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等獲國家和省級獎項7個,本課程也獲得省級教育軟件評審一等獎和信息化教學大賽二等獎。在教學改革、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動及專業教師不懈努力下,我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成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省級高水平建設專業,專業教學團隊成為省級高職教育教學團隊。
課程信息化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作用,但構建在課程信息化基礎上的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優化和提升才是根本。即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建立企業模式的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室形式的設計團隊,進行大量真實項目訓練,豐富學生工作經驗、強化學生專業技能,使其綜合素質與未來工作崗位需求零距離接軌。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全面融入信息化理念,從而使人才培養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 信息化[DB/OL]. http:///link?url=P23aszFxJEMhZfsGfQwqL0oNvhYGjZsCtIFCtXvrolvwc76_MTG_UhAvtfq40fN46_bKa461IeI8cClGT 1g3ccx- Polvr -HFV64aRELYM9apUL2qUjocPWQMChuaZLlf, 2015.7.
[2] 莎仁圖雅.高職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有效教學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9.
[3]徐潔. 園林植物形態分析與景觀應用的研究[D]. 河南農業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