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16: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字】優(yōu)質護理;術前訪視;應用
【中圖分類號】R25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322-01
“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程”的開展,對醫(yī)院衛(wèi)生服務系統(tǒng)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1]。“優(yōu)質護理服務”體現的是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把護理程序人性化、規(guī)范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中,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手術對于患者來說是應激事件,往往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而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患者術后病情轉歸有著消極的影響[2]。我科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自2013年1月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術前訪視中,減輕了患者焦慮恐懼心理,提升了患者滿意度?,F報告如下:
1 訪視內容
1.1收集資料:手術前一日下午,由擔任該手術的手術室護士查閱病人電子病歷,了解病人病情,完善術前訪視單上的病人信息,詳細了解病人的既往史、手術史、過敏史、月經史及術前病人實驗室檢查數據,此次術前診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與病房責任護士進行交流,詢問病人在手術治療前的心理情緒反應,更全面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動態(tài)。
1.2.訪視宣教:手術室護士著裝整齊,深入病房對手術病人進行術前訪視。態(tài)度和藹語氣柔和的進行自我介紹,仔細核對病人信息后,選擇合適的稱呼與病人親切交流,交代術前胃腸道準備要求,不要化妝不要涂抹指甲油,將首飾、手表等貴重物品交家屬保管,佩戴假牙者須摘除假牙,告知次日手術的大概時間,排空膀胱更換好手術衣褲在病房等候,手術室有專人專車來接。檢查病人手術野皮膚準備情況及受壓部位皮膚是否完整,了解病人體內有無金屬植入物,簡單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注意事項及所需實施的麻醉方法、手術等,告知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士都會陪伴其左右,有任何不適都可以告訴我們,我們都會盡力解決。
1.3.與手術醫(yī)師交流:熟悉手術切口選擇、手術方式、術中配合要點以及是否需要特殊的手術器械、耗材,做到心中有數,提前準備。
1.4.訪視結束:訪視完成后認真做好訪視記錄,遇有特殊情況需立即向手術醫(yī)師匯報,發(fā)現有與手術相關的護理難點問題要及時匯報手術室護士長,共同切磋,提出防范措辭,制訂護理計劃,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2.1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以來,我科在術前訪視增加發(fā)放了病人及家屬宣教單,宣教單中圖文并茂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監(jiān)護儀、電外科設備在使用中發(fā)出的聲音,詳細說明禁食禁飲、去除假牙飾物不化妝的原因,使單純的口頭講解變得較為生動,病人及家屬有利于理解。
2.2在手術訪視中也要注重對家屬的心理撫慰,告知手術室的具體樓層位置,手術室外家屬等候區(qū)的電子顯示屏會及時公布病人在手術室內的進行狀態(tài),減輕家屬的焦慮、擔心。
2.3手術病人入室后都會采取必要的約束,很大程度上對病人自尊心造成一定影響。我科在術前訪視工作中增加了約束帶的介紹,提前把手術約束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告知病人,使之在心理上提前認知、接受,并且簽署使用同意書,使病人感覺到來自手術室護士的人文關懷。
2.4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后我科專科分組進一步細化,分層次培訓落到實處,大力提高了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科內加強護理心理學和溝通能力技巧的培訓,提升了護士的內涵。
3 討論
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滲透到手術室的術前訪視中,激勵了手術室護士??茦I(yè)務知識和溝通技巧的學習,提升了自身水平,有效提高了醫(yī)護之間的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深入病房的術前訪視,減輕了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保證了手術順利進行,有利于病人病情恢復。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術前訪視中充分體現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工作宗旨,保證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了醫(yī)生、病人滿意度,營造了和諧的醫(yī)療環(huán)境,促進醫(yī)學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洪君,楊美玲,蘇春燕,等.對“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實施意義與落實方案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4):22-23
[2] 張云萍,薛小玲。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與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62-1064
【摘要】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衛(wèi)生部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簡稱,是衛(wèi)生系統(tǒng)護理模式改變的核心。其目的是進一步規(guī)范臨床護理工作,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yōu)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我院手術室于2010年5月組織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 手術室 體會
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衛(wèi)生部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簡稱,是衛(wèi)生系統(tǒng)護理模式改變的核心。其目的是進一步規(guī)范臨床護理工作,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yōu)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我院于2010年5月在全院組織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手術室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與病房不同,手術室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不僅體現在醫(yī)患關系,還有醫(yī)護關系。我院手術室自從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以來,取得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加強培訓,使護理人員轉變服務觀念 組織手術室全體同仁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學習衛(wèi)生部及醫(yī)院下發(fā)的各種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相關文件,深入理解、領會關于開展優(yōu)質護理活動的主題與意義,號召手術室全體工作人員積極行動做好本職工作,以促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全面提高。
2 開展圍手術期護理,改善醫(yī)患關系 手術對病員來講是一種壓力源,會對病員身心方面產生影響。手術室全期護理旨在通過手術前、中、后期的各項專業(yè)及持續(xù)性的護理活動,為病員提供安全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2.1 改變訪視模式,提高訪視工作質量
2.1.1 術前訪視 從2010年5月份以來采取了專人專項管理訪視工作的措施。由具有豐富手術室護理經驗、掌握較好溝通技巧的高年資護士術前一日的下午到病房訪視病員,面對面的語言交流,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解答病員最關心注和最擔憂的問題,讓患者感覺到手術準備是充分的,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去迎接手術。該項工作的實施保證了術前訪視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嚴把了質量安全關,從而提高了病員滿意度。
2.1.2 術后隨訪,主動反饋提升服務內涵 每天由健康教育護士對術后3~4d的病人進行隨訪,了解病人真實心聲以及對我們工作、服務的滿意度;每季度手術室護士長參與一次術后回訪工作,真實了解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之處,為進一步提高和改進護理工作質量起到了良好促進作用。
2.2 術中注重良好的護患溝通,細微之處顯現溫馨的優(yōu)質服務
2.2.1 術前溫馨告知,溫暖手術患者不安的心 音樂療法是集音樂、醫(yī)學、心理學于一體的系統(tǒng)干預過程,能夠促進人體內的穩(wěn)態(tài),減少緊張焦慮,促進放松,產生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我科采用了用專業(yè)語音音樂播放告知的方法。為手術間病員送上伴著優(yōu)美音樂而動聽的“溫馨告知”。該措施讓手術患者從陌生、緊張與不安中很快的平靜下來,大大提高了病員的滿意度。
2.2.2 術中人文關懷 當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手術開始時,護士應給予周到細致的關懷,注意調節(jié)室溫,防止患者著涼,嚴密觀察病情。術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隨便談論患者的病情,同時進行操作時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3 互相支持、協(xié)作,取得良好的醫(yī)護關系 手術室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不僅體現在對待病員,還要體現在對醫(yī)生態(tài)度方面。醫(yī)護配合默契、操作熟練是手術室質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證。
3.1 自我剖析科室護理文化的內涵與缺陷,分析影響手術室醫(yī)護關系的原因。
3.1.1 手術安排不及時 大多數手術醫(yī)生都希望自己的手術安排在第1臺,若是較復雜的手術排為接臺或未能按照醫(yī)生意愿安排手術時間和臺次則產生不滿情緒。
3.1.2 手術配合不熟練 手術類別繁多、手術醫(yī)生的性格及操作習慣各有不同,特別是由于工作量的增加,科室低年資護士增多,外科各專業(yè)開展新手術、新技術業(yè)務,如果配合不熟練、缺乏默契,容易影響醫(yī)護關系。 轉貼于
3.1.3 物品準備不全、器械設備操作不熟練 部分護士因醫(yī)學知識及專業(yè)技術不足,手術器械準備不足或設備操作不熟練,造成護士與醫(yī)生配合不協(xié)調,影響手術的速度與質量,易導致醫(yī)護關系緊張。
3.2 針對影響手術室醫(yī)護關系的因素,積極整改。
3.2.1 合理安排手術。手術室管理者與外科部管理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協(xié)商,制定外科手術安排基本原則,并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下發(fā)各手術科室。手術室每日嚴格依據手術的種類、感染類別、手術醫(yī)生的??茣r間以及手術中使用的手術器械、儀器設備情況安排相應的手術間和接連臺手術順序,避免了因醫(yī)療設備周轉的安排不當和醫(yī)生工作矛盾而延長手術時間。
3.2.2 在同樣時間消耗的情況下,提高手術室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加強手術室效率管理措施,最大化的使用手術室資源,縮短手術醫(yī)生接臺等待時間。
3.2.2.1 手術室主動做好各方面的協(xié)調配合工作。在手術實施時間上作出詳細的制度,制定手術時間的標準和準確率,做到各項工作有明確的目標、步驟和方法,從而提高手術室的時間利用率。
3.2.2.2 準時開臺手術。由于第一臺手術的準時開臺地手術室的利用效率很重要。在安排完次日手術的當天下午,手術室主動打電話通知次日開臺手術的醫(yī)生,保障了每一臺手術的醫(yī)生均能按時到手術室參加手術。
3.2.3 護理人員科學管理
3.2.3.1 進行提高護士專業(yè)技術素質的培訓:結合??瓢l(fā)展要求,針對護士的悟性、個性、專業(yè)精神有意識實施專長培養(yǎng),縮短了??茦I(yè)務培訓周期,促進護士崗位速成,提高了手術配合的效率和質量。
3.2.3.2 合理搭配工作人員進行帶教工作:在本科內把工作時間長,護理經驗豐富的人員與年輕缺乏臨床經驗的人員進行合理搭配,使年輕護士有充分學習機會和得到鍛煉。在工作許可的情況下及時選派人員到先進的醫(yī)院外出進行專業(yè)學習,取長補短,提高科室的整體業(yè)務水平。
3.2.3.3 環(huán)境激勵 為護理人員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實行工作量和工作質量量化打分制,加上相應的激勵與之互補,達到心里服人的效果,用情感化管理解決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難,激發(fā)職工的積極性,發(fā)揮職工的最大潛能,同時也使手術室形成了一人有難大家齊幫忙的融洽氛圍。
3.2.4 建立手術用物配送制度 對手術術中所用的一次性物質和手術器械等用物有專人負責,有專人直接將手術物品配送到手術間,避免了洗手護士因準備手術物品而延遲了連臺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效率。同時對手術過程中需要的物品也由相關負責人員主動將物品送至手術間,并做好登記。此舉有效提高了巡回護士在崗率,也提高了醫(yī)護滿意度。
3.2.5 溫馨的后勤服務 手術接連臺間隙,手術醫(yī)生由于長時間手術工作,易疲憊,手術室積極采取關愛措施提供休息區(qū),以緩解醫(yī)生的壓力和疲憊,融洽了醫(yī)護之間的關系。讓醫(yī)生在手術后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離開手術室。
4 體會
手術室通過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程序,樹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強化了護理人員優(yōu)質護理服務意識。科學的管理方法激發(fā)了全科護理人員業(yè)務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專業(yè)技術水平及綜合素質,增強了醫(yī)護間的協(xié)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手術病員的安全與利益。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手術室護理;臨床效果
手術室是醫(yī)院搶救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不僅需要嚴格保證手術室的情節(jié)環(huán)境,同時也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以便在患者病情劇變時能夠及時作出迅速反應,此外,手術室中醫(yī)療事故發(fā)生率較高,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手術室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1]。本文主要研究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并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手術室收治的82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所選患者均無精神障礙,能夠配合相關調查。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組均41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21~76歲之間,平均(37±1.25)歲;胃腸部位手術7例,肝膽部位手術11例,心肺部位手術10例,卵巢部位手術6例,子宮部位手術5例,腦部手術2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在19~78歲之間,平均(38±1.54)歲;胃腸部位手術10例,肝膽部位手術8例,心肺部位手術9例,卵巢部位手術6例,子宮部位手術6例,腦部手術2例;給予實驗組患者組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監(jiān)測、健康宣傳等;實驗組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優(yōu)質護理。由于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許多患者在術前會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針對此情況,護理人員對患者詳細講解相關手術知識,使患者了解開展手術的重要性,在提高其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其手術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護理人員同患者的溝通交流能夠獲取患者信任,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術中優(yōu)質護理。在安排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當實現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與濕度,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在手術開始前幾小時,護理人員訪問患者,事先進行手術溝通構建和諧關系,同時,護理人員為患者幫助患者執(zhí)行導尿、吸氧以及輸液等必要操作;護理人員在護送患者進入手術室的過程中,應當盡量保障運送速度的均勻性、保持平穩(wěn),避免出現碰撞等情況;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全程陪同患者手術,實時監(jiān)控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便與相關醫(yī)師積極溝通,并良好配合醫(yī)師工作,確保手術的順利完成。3)術后優(yōu)質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積極為其擦拭或者清洗皮膚,更換患者的衣物、床單,保障病房的干燥、舒適。另外,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也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狀況,出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報告給相關醫(yī)師。同時,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同患者家屬共同叮囑其飲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項,以親切的態(tài)度獲取認可。
1.3效果評定
采用我院自制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定,得分越高代表焦慮度越高。同時,對兩組護理后的滿意度進行調查,≥85分為基本滿意,65分≤滿意<85分,<65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基本滿意率+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珔x±s),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例數/百分比,(n/%)],當P<0.05時,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為(41±1.23)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為(67±1.65)分,實驗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備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后基本滿意有19例、滿意有20例、不滿意有2例,總滿意度為95.12%;對照組護理后基本滿意有11例、滿意有23例、不滿意有7例,總滿意度為82.93%;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醫(yī)院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手術患者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手術恢復時間長,因此,對于手術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2]。近年來,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于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且獲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的護理特點為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具備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常來說,優(yōu)質護理模式包括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的護理,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對患者實行人性化干預措施,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病情狀況,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比較,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時間跨度較大。本次研究中,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的實驗組,其護理后SAS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桑梅芳等[3]研究結果相符;提示,在手術室患者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提升護理水平。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了,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高達95.12%,與對照組的82.93%比較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而改善護患關系。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確切,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楊勇 單位: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yī)院
參考文獻:
[1]秦洪波,高文燕,黃彩紅.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模式開展的臨床意義及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09(15):181-182.
關鍵詞:績效考核管理;手術室護理;手術室護理管理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of Basic Level Hospital
WEI Hai-hua
(Operation Room,Liuzhou Tanzhong People's Hospital,Liuzhou 545000,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grass-roots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January 2011~January 2015, a total of four years in the operating room, 4806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in January 2011~January 2013 adopt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working as a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in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5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urgery nursing quality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unctuality rate, began surgery instrument processing pipe, the normal standby mode frequency for the operating room, operating room visit rat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ritten correctly,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to carry out a variety of form and so 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The operating room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agement, give play to the employee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nd work efficiency in our rapid development provid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agemen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績效考核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的評價、績效結果的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xù)循環(huán)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xù)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1-2]。在手術室有效的績效管理能夠引導醫(yī)院各手術部門及員工不斷改進自己的行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績效,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進行的手術室全面護理管理工作的質量分析比較,將2011年1月~2013年1月作為對照組,2013年2月~2015年1月作為觀察組,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1.2方法
1.2.1嚴格落實手術室績效考核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崗位規(guī)范,說明崗位目的、崗位職責,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以崗位說明書為依據,確定崗位方案,手術室層級護理等方面的學習,進一步做好手術室各人員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
1.2.2在手術室開展優(yōu)質護理措施,做到每個手術患者做到訪視、在手術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期間麻醉開始前給予聽輕音樂以緩解緊張心理,據不完全統(tǒng)計,進入手術室的手術患者估我們手術室護理人員給予聽耳麥,大部分手術患者緊張心理引起的心跳加速有所緩解,能讓其放松心情,抑郁不良情緒得到了有效改善最終能積極配合手術室各項操作。
1.2.3利用計算機制定各種表格及統(tǒng)計 手術室手術患者質控登記本;手術室護士加班登記本;手術室護士考核登記本;手術器械處理清點完好準確交接登記本;手術患者訪視登記本。
2 結果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為了更好順應醫(yī)院的發(fā)展和積極配合手術醫(yī)生完成各項手術,順應患者生活質量的要求,傳統(tǒng)的醫(y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發(fā)生了改變,護理工作的中心以轉變?yōu)?以人為本",在手術室更加關注如何給予患者舒適、人性的護理而制定和實施在手術室開展的優(yōu)質護理工作能更好的持續(xù)有效發(fā)展??冃Э己斯芾碓诨鶎邮中g室實施以來,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積極主動性更高,個人的專業(yè)手術進步發(fā)展得到有效提高,解決了醫(yī)院手術間接臺手術的效率,和各科室手術醫(yī)生更加有效的配合減少矛盾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衛(wèi)國.淺淡事業(yè)單位人員激勵問題[J].醫(yī)學信息,2014,4(27):34-35.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服務;護理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239-01
“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指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yè)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1]為貫徹衛(wèi)生部優(yōu)質護理示范工程,我院自2011年以來,在護理部的帶領下,各護理單元全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為了積極參與這一活動,手術室秉承我院“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標準,積極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
1.術前訪視
1.1 術前評估
手術前一天下午,巡回護士先到病房查閱病歷,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及術前準備情況,同時向手術醫(yī)師了解術中所需的特殊物品等。根據病人的基本情況進行準確評估,制定術中相應的護理措施。
1.2 術前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
首先到病房進行自我介紹,告知其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颊咝g前一般都非常緊張、害怕,有的甚至恐懼。護士要根據評估內容,了解病人對手術的認識及顧慮,善于分析每位手術患者的心理反應,針對不同職業(yè)、文化背景、心理素質以及對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認識對癥下藥,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服務。其次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及術中的注意事項。通過健康宣教,讓病人及家屬對手術有所了解,增強患者的信心,得到患者的積極配合。術前訪視時,護士言語要表達清晰,態(tài)度要嚴謹認真,讓病人真正依賴信任我們,同時要獲得病人的真實信息,訪視記錄單正確填寫,確保真實性,便于手術的順利開展。
2.術中護理
2.1 營造舒適的手術氛圍
手術間溫度控制在22-26℃,濕度50-60%,為患者營造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手術當日,訪視護士要在手術室門口迎接,給予親切的問候,讓患者感到有親切感,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
2.2 嚴格無菌操作,取合適的手術
患者入手術間后,注重與患者的溝通,進行每項操作前要征得同意后方可進行,各項操作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器械護士術前先要熟悉手術步驟,手術物品及器械要準備充足,術中嚴格查對制度,避免差錯事故發(fā)生,確保手術安全。協(xié)助手術醫(yī)師及麻醉師擺合適的手術,進行麻醉穿刺時,告知患者做好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手術中除按要求擺好手術還要保護患者,防止因為手術時間過長損傷患者局部,特別注意保護小兒及年老體弱患者。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告知手術醫(yī)師及麻醉師。
2.3 術中有效的溝通
術中除優(yōu)質的手術配合外,同時積極開展溫馨的護理服務。手術室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此時護士的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影響患者對手術的認識。對于術中清醒的病人,巡回護士要與患者做到有效的溝通。如站在患者的頭部一側,摸一下患者的額頭,握住患者的手,詢問有無不適感,告知手術的進展情況等,都會讓患者滿意甚至感動。同時術中所有手術人員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全身心投入到手術中,讓患者相信我們重視她,使其有安全感。對術中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疼痛等不適要及時做好解釋,囑其深呼吸,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不適感。
3.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要一直守護在患者身旁,詢問有無不適,告知手術非常成功,術后只要好好休息,積極配合治療,很快就會康復。配合醫(yī)師做好傷口的包扎,同時注意保暖。術畢與麻醉師一同將患者送出手術室,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告知術后如有不適請及時通知醫(yī)師及病房護士。
4.術后訪視
術后48-72小時到病房進行術后訪視,詢問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有無疼痛感,了解傷口愈合情況。在做好術后訪視的同時,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征求病人的意見或建議,針對病人提出的問題及時整改,不斷改進手術室各項工作。
5.結果
自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同時提高了護理質量,確保了護理安全。兩年來,無護理投訴及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增強了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提高了護士的專業(yè)素質,促進了護患關系。
6.體會
6.1 患者在離開家屬的陪伴下,特別依賴護士,相信護士,希望護士能及時陪伴在自己身旁,當需要護士時能隨叫隨到,有疑問時能主動講解,做到有問必答。
6.2 服務意識得到了改善,能主動為患者提供相關的幫助,如攙扶病人,幫助家屬拿物品等。真正做到轉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處處為患者著想,緊緊圍繞病人的需求,對病人提出的要求盡力滿足。提高服務質量,制定方便措施,簡化工作流程,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yī)療服務。[2]
6.3 護士通過對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同時也加強了與手術醫(yī)師及手術患者的溝通,提高了手術醫(yī)師及手術病人對手術室的滿意度,構建了和諧的醫(yī)患關系。
6.4 醫(yī)療護理質量得到了保障,護士通過與手術醫(yī)師及患者各方面的溝通,全面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在手術的準備方面,做得更加充分。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狀況也比較了解,發(fā)現問題也能及時采取措施,有效保障了手術的順利開展,確保了護理安全。
6.5 護士能自覺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主動給予專業(yè)的健康指導,豐富了護理專業(yè)的內涵,提高了護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促進了護士自身價值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2010
[2] 王玲.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中的實踐及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38-39
【關鍵詞】 護理禮儀;手術病人;優(yōu)質護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176-01
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yè)禮儀,是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標準,從護士的個人形象、容貌、服飾、言談、舉止、姿勢、禮節(jié)等各方面展現出來,并融于其中。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開展,要求護士除了具備豐富而扎實的護理知識、過硬的護理技術,還要學習豐富的人文社會學知識,具備有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為護理服務對象提供優(yōu)良的護理服務,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溫文有禮的形象投身于工作。把護理禮儀應用到手術室平時的護理工作中,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手術患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讓患者有信賴感、安全感,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積極配合手術,已經成為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在我院2010年8月―2012年9月的手術病人中隨機抽取100例,年齡在12-65歲,男53例,女47例。其中普外科30例,骨科28例,婦科25例,腦外科17例。
2措施:
2.1注重手術室護士著裝儀表禮儀
在日常護理服務中手術室護士著裝要求干凈、整潔,氣質上端莊、大方,要以熱情、自然、親切的眼神來表達對患者的關心。行為舉止上應保持文雅、健康、有朝氣,操作時要輕柔、準確、敏捷、以消除患者的疑慮。站立時挺胸收腹,挺拔而有修養(yǎng),行走時步履輕捷無聲,配以手術間淺談的色調,使手術患者產生平靜和安全之感。
2.2接聽電話禮儀:不在手術室內大聲呼叫別人接電話。在手術間內上班時應關閉手機,或設置在震動狀態(tài)。在手術過程中不得接打與工作無關電話。接聽手術通知電話時注意了解手術名稱,患者年齡一般狀態(tài),麻醉方法,檢查結果,特殊準備。
2.3推平車轉運病人禮儀:推平車運送患者過程中保持安全、舒適、保暖,動作輕穩(wěn)。多人搬運注意協(xié)調一致,上坡時病人頭在前,下坡時頭在后,給病人安全感。注意觀察病人面色及脈搏,行進時不可碰撞墻、門框,避免震動病人。
2.4在圍手術期心理護理中的運用規(guī)范化語言,把一片愛心傳遞給患者,對病人的心理問題逐一認真、正確的解釋指導,從而獲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病人術前焦慮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室心理護語言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規(guī)范。
2.4.1術前焦慮與恐懼心理。規(guī)范化語言舉例:“您的手術我們已制定了完善的手術方案,手術將在較短的時間完成,您要相信我院手術醫(yī)生的醫(yī)術、醫(yī)德水平”。2.4.2術前擔心疼痛。應用規(guī)范化指導語后,指導病人密切配合,確保麻醉、手術順利進行。規(guī)范化語言舉例:“手術是在充分麻醉、安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的,麻醉醫(yī)生經驗豐富,您不必擔心疼痛”。
2.4.3疾病性質的擔憂。腫瘤及疑似病人緊張、恐懼心理比其他病人更嚴重,因此應避免使用恐懼和憂言對病情不應詳說,盡量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接受手術。規(guī)范化語言舉例:“首先希望您手術結果屬良性,不要過分擔心手術結果,健康的心態(tài)對疾病的康復幫助很大,要相信目前醫(yī)學在不斷發(fā)展,您會很快恢復的”。
2.4.4關心愈后情況?;颊咴谑中g前對手術效果、術后疼痛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疑慮,醫(yī)護人員應當傳達有利的信息,規(guī)范化語言舉例:“人的個體差異性很大,愈后情況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緒、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都能有利于術后早日恢復”; “手術后專門會有主管您床位的護士、醫(yī)生根據術后情況指導您盡快康不必過分考慮?!?/p>
2.5進行各項操作前,耐心向病人解釋,取得配合。
2.5.1靜脈穿刺前耐心向病人解釋靜脈留置的目的、穿刺的感受、留置針的優(yōu)點,取得病人的合作,消除病人的恐懼感。
2.5.2麻醉時,護士陪伴患者身邊給予耐心解釋,并協(xié)助擺好??梢哉f“好,現在我們要開始麻醉,,把身體側過來,雙手抱住膝蓋,低頭,身體放松,請您不要緊張,盡量配合。請您不要隨意亂動,有不舒服請您說話,我們會及時幫助您的。
2.5.3安置前,將所有維持的撐架,海綿墊均用布單包好,防止壓迫神經血管,保證病人臥位舒適。如需使用約束帶要向患者做好相應解釋?!艾F在我要把您的手臂固定在身體兩側,請您放松些,這樣可以防止術中您不自主的移動手臂,避免污染手術野,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請您配合?!?/p>
2.5.4麻醉及手術過程中注意遮蓋病人,盡量減少身體的暴露,維護病人的尊嚴。醫(yī)護人員不要大聲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實行保護性醫(yī)療,巡回護士密切觀察病情,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變化,適時詢問病人的感受,并給予安慰鼓勵,
2.5.5手術結束,用溫鹽水紗布擦拭患者皮膚消毒液或血跡,妥善包扎傷口,并微笑告知患者:“手術結束了,您配合得非常好,謝謝您的配合?!?/p>
結果 通過護士規(guī)范禮儀服務在手術護理服務的運用后,本組手術病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改善:(1)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的發(fā)生率明顯下降 (2)病人術畢寒戰(zhàn)癥狀減輕;(3)術后隨訪病人滿意度為98%。
討論 通過在手術室開展禮儀服務使手術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改善,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規(guī)范的禮儀給人以良好的感覺,恰如其分的語言,適時表情都可加深病患的信任感及滿意度。護士禮儀服務,使病人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了信心,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為手術順利完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提高了手術室護士業(yè)務素質,也進一步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因而在手術室護理服務中開展禮儀服務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個人素質,有助于更好地對服務對象表達尊重,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有助于塑造手術室整體形象,對手術室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起到強有力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醫(yī)院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宇.護理禮儀.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7.
[2] 鄭曄.護患關系的緊張因素及防范.護理研究雜志.2005.1.
[3] 楊潔.護士禮儀在手術室應用體會.江西醫(yī)藥2005年第40卷.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手術;心理;滿意度;并發(fā)癥
手術是外科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法,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創(chuàng)傷;患者術前由于缺乏疾病、手術方式等方面的知識,可能有焦慮表現,導致術前出現應激反應等情況,不利于手術進展,且術中麻醉及手術刺激等因素均會影響患者身心舒適度,因此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十分重要[1-2]。優(yōu)質護理意指做好基礎護理前提下積極滿足患者身心需求,提供人性化護理措施,緩解患者術前存在的身心不適癥狀,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緒[3]。本研究分析優(yōu)質護理對手術患者心理及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5年6—12月收治的57例接受外科手術患者納入對照組;男31例,女26例;年齡24~70歲,平均(45.2±10.2)歲;剖宮產13例、骨科手術14例、子宮肌瘤手術10例、泌尿系統(tǒng)手術20例。將2016年1—7月收治的57例手術患者納入觀察組;男30例,女27例;年齡23~69歲,平均(44.0±9.2)歲;剖宮產14例、骨科手術14例、子宮肌瘤手術11例、泌尿系統(tǒng)手術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納入標準[4]:患者同意接受手術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符合手術適應證要求;排除術前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包括為入院患者提供相關檢查,確診病情后醫(yī)師確定手術治療方案,與患者進行術前會談,護士及時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告知手術過程及優(yōu)勢,提供術前用藥護理,觀察心理狀態(tài),協(xié)助其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做好病情觀察及體征監(jiān)護,術后做好并發(fā)癥預防,提供術后飲食護理及康復指導。觀察組接受優(yōu)質護理。(1)大部分患者術前均會有不同程度心理焦慮表現;對手術認知能力較差,可能導致術前身心狀態(tài)不穩(wěn)定,因此護士應早期為入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及舒適病房環(huán)境,術前應評估患者相關生理指標,采用焦慮抑郁情緒評定表了解患者心理焦慮狀態(tài),積極與患者交流,分析患者焦慮原因,安撫患者情緒[5]。(2)為患者提供術前指導。術前手術室護士應訪視患者,主動關心患者,評價病情及各項檢查結果,講述手術前注意事項及準備工作,告知手術基本流程及手術用時,解釋麻醉方式,積極解答患者相關疑問。手術日前往病房交接,反復核對患者信息后護送其進入手術室,保持交流,告知術中配合要點,說明主治醫(yī)師情況。(3)為手術患者提供術中優(yōu)質護理。護士應采用溫和態(tài)度與患者保持溝通,分散其緊張感,指導患者擺放手術,協(xié)助醫(yī)師完成麻醉,全程陪伴患者,保持適宜室內溫度、濕度,做好皮膚遮蓋工作,尊重患者隱私。準確把握手術時間,對于長時間維持一種患者應適當提供按摩,堅持無菌操作原則。護士應積極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手術記錄。術后應安全護送患者返回病房,常規(guī)提供心電監(jiān)護,及時告知家屬術后護理要點,及時告知清醒患者手術結果,觀察手術部位敷料情況,提供生活護理,進行飲食指導;對于主訴疼痛患者遵醫(yī)囑提供鎮(zhèn)痛護理。優(yōu)質護理意指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注重身心護理,積極滿足患者需求,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術前焦慮心理。
1.3觀察評價
1.3.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滿意度評價指標包括十分滿意:患者主訴對護理滿意,心理焦慮得到改善,術前狀態(tài)良好;一般:主訴護理操作技能有待提高;不滿意:主訴對護理不滿意,基本需求未得到滿足。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3.2兩組心理焦慮比較
采用HADS為入院患者進行評估,指標包括情緒、治療配合度及溝通等,每項指標為100分,得分較高說明患者情緒狀態(tài)較好;情緒狀態(tài)分類:無焦慮(90~100分)、輕度(80~89分)、中度(60~79分)、重度(<60分)[6]。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滿意度
觀察組十分滿意45例,一般8例,不滿意4例,滿意度為93.0%;對照組十分滿意30例,一般12例,不滿意15例,滿意度為73.7%。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焦慮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HADS評分為(60.26±1.00)分,對照組HADS評分為(60.21±1.01)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HADS評分為(92.03±1.00)分,對照組HADS評分為(81.20±1.01)分;觀察組HAD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在手術室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
在手術室建立標準護理管理制度,規(guī)范護士職責范圍。護士長應定期監(jiān)督、巡查工作執(zhí)行情況,向手術室護士定期進行優(yōu)質、安全護理理念宣傳,優(yōu)化科室護理環(huán)境,提高醫(yī)護人員護理責任心,不斷發(fā)現科室存在的工作問題,積極進行流程改進,保證科室工作質量,同時提高患者滿意度。
3.2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提高手術室護士自身工作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焦慮
為更好地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護士長應定期組織科室成員參加培訓,包括學習專科操作技能、各種手術中護理配合要點等,要求科室成員定期學習??浦R,不斷提升自身實力;護士長應在科室普及人性化護理概念,使護士注重術前訪視、術中觀察及術后隨訪等,主動關愛患者,提供人文關懷,緩解患者因手術出現的心理焦慮,促進醫(yī)患交流;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圍手術期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狀態(tài)[7]。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包括術前指導、健康宣教、心理安撫,了解患者焦慮情緒原因,幫助患者分析手術利弊,囑患者保持平和心態(tài),做好體征監(jiān)測,術中及術后及時觀察體征變化,提供并發(fā)癥預防,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優(yōu)質護理后,大部分手術患者均主訴對護理滿意,且心理焦慮改善較好。
[參考文獻]
[1]沈亞紅,陳愛國,吳敏珠,等.優(yōu)質護理在基層醫(yī)院普外科患者術前準備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5):68-69.
[2]石燕,程云芳.優(yōu)質護理在門診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435-437.
[3]郭舒婕,宋葆云,劉玉璽,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31-33.
[4]王玲玲.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6,41(1):115-117.
[5]余麗,邱全友.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急診手術患者手術耐受性及疼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514-516.
[6]丘秋香.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4):226-227.
四川省紅十字腫瘤醫(yī)院前身是原華西醫(yī)科大學多位老專家發(fā)起組建的成都友誼醫(yī)院,2008年變更為非營利醫(yī)療機構,2009年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更名為四川省紅十字腫瘤醫(yī)院,同年通過四川省二級甲等綜合醫(yī)院評審。
經過多年的努力,護理工作形成了先進和務實的管理理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遵循“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強化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對不同疾病和不同需求病人實施個體化護理,為廣大患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2010年4月衛(wèi)生部印發(fā)的“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猶如春風吹進了醫(yī)院。醫(yī)院領導立即以此為契機,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全院動員會,認真部署,明確指出各部門要齊心協(xié)力支持護理工作,形成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切實解決臨床護理問題。醫(y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改進服務流程;加強護理質量控制,加大護理質量監(jiān)管力度;重視護理骨干培養(yǎng),優(yōu)化護理隊伍;強化“三基三嚴”訓練,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目前,醫(yī)院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經驗,優(yōu)質護理服務開展率100%,使全院護理服務質量穩(wěn)中有升,涌現出一批護理“服務之星”,為我院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1重視隊伍建設,強化分層管理
1.1廣招護理人才,加強隊伍建設。 隨著醫(yī)院的發(fā)展,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護理部采用各種方式招聘人才,并根據我院的現狀制定出護理人力的配制原則和標準,科學、合理的配置和調配護理人員。護理部還建立了儲備護士20名,這些護士平時分散在各科室,遇到病人數增加或突發(fā)事件則服從護理部調配。
1.2實施分層管理,完善崗位職責。 各科護士長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修訂工作流程,完善各級護士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根據患者病情輕重、技術操作難易程度,安排不同學歷、年資、能力的護士負責,體現能級對應,分層使用;同時制定出適合本科的績效分配方案,將護士薪酬分配向工作量大、風險較高、技術性強的崗位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yōu)勞優(yōu)酬。各科護士長建立了“護士溝通園地”,讓護士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傾述自己的心聲,這種人性化的管理和主人翁的意識穩(wěn)定了醫(yī)院護理隊伍。
2堅持腳踏實地、深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
2.1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工作方案。 醫(yī)院深入調研,根據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工作方案,并有明確的進度安排。首先確定了“示范病房”,再以點帶面全面開展。手術室、門急診也積極行動,探索性的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供應室提出“面向臨床,提供優(yōu)質服務”,采取多種形式下收下送,減輕臨床負擔。
2.2從健康教育入手,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 各科護士長制定了具有??铺厣摹督】到逃謨浴罚瑥幕颊呷朐旱匠鲈骸娘嬍车剿?、從環(huán)境到安全等實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護士們在臨床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部有關活動的要求、規(guī)范,開展床旁優(yōu)質基礎護理,積極探索“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我的病人、我的護士”的護理行為,讓護士深入病房,深化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履行為患者提供醫(yī)學照顧、協(xié)助治療、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及心理支持等護士職責。責任護士熟悉自己負責患者的病情、診療、護理措施等,使護理工作更加深入細致。醫(yī)院還加大宣傳力度,在院院報上開辟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边M行特別報道。各科護士長通過不斷學習,修改工作流程,改變排班模式,取消功能制的排班,將原有的5次交接班縮減成3次,增加了中午及晚上等時間段的人員,減少了因交接班時人員不足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2.3從細節(jié)抓起,完善基礎護理。 重視患者的晨晚間護理,加強了一級以上的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責任護士認真履行職責,對所負責的病人做到“八知道”,對危重患者做到“三短六潔”;加強了皮膚、口腔、會的護理,嚴格床旁交接班,減少了危重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護士長還堅持帶領組長或責任護士到麻醉復蘇室、監(jiān)護室看望本科病員,指導護理工作,加強護患溝通,減少了護理投訴及糾紛的發(fā)生;護理部派專人對晨晚間護理、病區(qū)管理、健康教育等進行督導和檢查,建立了“護士長檢查記錄本”,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指出改進;并在每周護士長會議上進行分析,好的科室提出表楊,不足之處及時指出以警示其他科室。在全體護士不懈努力下,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率,受到病人及家屬的好評,使?jié)M意率達95.6%。家屬王老師在“住院患者出院測評表”上這樣寫道:父親雖然去逝了,但我感到很安心。非常感謝監(jiān)護病房的醫(yī)生和護士,他們的付出讓我父親平靜的渡過最后的十多天。
3加強管理,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3.1強化護理法規(guī)意識,規(guī)范護理文件書寫。 醫(yī)院嚴格按照四川省衛(wèi)生廳護理文件書寫規(guī)范要求,制定了《醫(yī)院護理文件書寫實施細則》,采取集中講座、分病區(qū)學習等形式進行培訓,使護理人員更加明確了護理文件書寫方法,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質量,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由原來的87.2%上升至95.7%;護理部每月對各科護理文件的書寫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3.2加強目標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醫(yī)院護理部對各科護士長實施護士長目標管理考核,不定期派護理部助理及資歷深、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深入科室,督導檢查;每月組織護士長護理質量交叉大檢查,促進護士長之間的學習交流,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4加強督導檢查,強化安全意識
4.1加強細節(jié)管理,預防不良事件。 在完善了《護理應急預案》、修訂了《護理安全管理手冊》的同時,還加強了壓瘡、墜床、跌倒等高危病人管理;建立了高危病人評估表和警示牌,將原入院的一次評估改為每周一次的動態(tài)評估,并加強了對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和宣教;加強了化療藥物外滲、管路意外脫落、中心靜脈置管等護理管理,制作了藥物過敏標簽、管路標簽等;規(guī)范了品、高危藥品、搶救藥品、搶救器材的管理,做到了標示明顯、專人管理、定點放置、定量、定數,班班交接;搶救設備做到了及時維修、保養(yǎng)、保證處于備用狀態(tài)。護理部建立了非懲罰性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取消了對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當事人的處罰,加強了對護理不良事件的歸因分析,對每起護理不良事件組織討論,分析發(fā)生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提出詳盡的改進措施。
建立并完善了總值班護士長查房制度,對節(jié)假日、夜間、中午等重點時段護理人員在崗及崗位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重點檢查新入、轉入、手術前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發(fā)生醫(y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的護理工作落實;及時發(fā)現并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使護理工作達到了24小時不間斷的管理。
4.2加強重點護理單元管理,保證護理安全。 醫(yī)院修訂了手術室、消毒供應室、門急診、血液透析科、內鏡室、重癥監(jiān)護病房、麻醉復蘇室等科室管理細則;制定了門急診-監(jiān)護室一體化管理辦法,使門急診護士在監(jiān)護室能學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危重病人的基礎護理及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監(jiān)護室護士通過培訓,充分掌握了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識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提高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能力。建立了供應室、手術室互幫互學的方法,讓供應室每一位護士到手術室跟臺,了解每一個器械的名稱、用途及手術包的質量。手術室探索性的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深入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減輕患者的恐懼和不安;術后訪視由護士長親自完成,詳細了解患者術中感受和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各級護士認真執(zhí)行三方核查制度,多次杜絕不安全的隱患,保證了手術患者的安全; 麻醉復蘇室和內外科監(jiān)護病房是醫(yī)院的示范科室,她們腳踏實地,不斷改進,用自己的愛心和辛勤的勞動,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肯定,解決了家屬的后顧之憂;同時也減輕了病區(qū)醫(yī)生、護士的壓力。
5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5.1制定計劃,規(guī)范培訓。 護理部制定了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在職護士培訓。各科護士長結合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及本專科的特點,通過業(yè)務查房、講課、考試等方式,學習本專業(yè)的專科理論與技能,每月組織操作、理論考核,為培養(yǎng)??谱o士打下扎實的基礎。醫(yī)院還充分利用監(jiān)護室、麻醉復蘇室的教學資源安排臨床護士輪轉進修學習來提高基礎護理水平及搶救技能,回科后受到科室醫(yī)護人員的肯定。護理部每月組織護理業(yè)務講座及護理業(yè)務查房;對疑難病例、新開展的手術組織病例討論,對臨床護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組織護理會診;每年組織護理基礎理論考核2次,基本技能考核2次,護理人員“三基”培訓率達100%。尤其是加大了對新護士及低年資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明確了規(guī)范化培訓內容及要求,較大的提高了新護士在進入臨床前的業(yè)務能力。
5.2提高人員素質,優(yōu)化護理隊伍。 在院領導大力支持下,護理部積極選派護理骨干及管理人員參加各種??评碚撝R及技術培訓班;派護理骨干到華西醫(yī)院進修臨床護理和??谱o士培訓;積極參加成都市衛(wèi)生局舉辦的“5.12護理技能大練兵”競賽和“成都市第三屆醫(yī)療急救知識技能大賽”,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學習、培訓,更新了護理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專業(yè)理論及技能,加強了與外界交流,開闊了眼界,培養(yǎng)了護理服務中人文精神,帶動了醫(yī)院院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崗位管理;質量;價值
臨床醫(yī)學科學在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而且越來越向著科學化的模式方向轉變,尤其體現在手術學科方面,以專業(yè)化程度的提升最為顯著;與此同時,這也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持續(xù)性跟進與提升所致,比如,對崗位管理的應用實踐就是有效的提升這一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1]。本次研究以某院實行1年的崗位管理前后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崗位管理對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價值。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某三甲醫(yī)院,住院部20個手術間、后增設10個手術間,于2014年4月正式運營,科室共編護理人員80名、護師25名、主管護師3名;年齡從22歲到40歲,平均年齡為(29.8±7.4)歲。
1.2方法
1.2.1崗位管理設置
首先,在崗位管理方面,科學設置崗位,如明確護理層級架構,具體以層級、崗位、職責進行設置;其次,護士能級分類從N4-N0,在每個能級設置巡回護士、器械護士;第三,依照排班層次結構,可進行管理層、實施層、后備層劃分,注意后備層需隨時聽候急診手術安排,白班在崗、夜班在科室進行一級戰(zhàn)備(如急診接聽電話通知半小時加科室)[2]。第四,在護理排班模式方面,先通過人力資源進行潛力挖掘,實施個性化排班,以2班制為準,設置小組責任制度,包括管理層、實施層、后備層;第五,績效分配,根據意大利經濟學家帕雷托的“二八原理”,將80%的工作任務作為20%的關鍵,進行主體價值把握,從而將考核放在關鍵結果、過程之上;護理人員配置、激勵機制、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的合理設置提升了崗位改革的地位,為其增加了實施的保障。原則以按崗定酬、薪隨崗走,以崗位責、權、利結合進行分配,有月、年考核,主要以滿意度為準,包括患者、醫(yī)生、基礎護理完成量、工作質量與數量、出勤、崗位強度、紀律等[3]。
1.2.2崗位管理的實踐
首先,按照管理內容與制度的設置,進行討論會,確定排班人員,試行1月,在回饋效果方面進行評估,然后正式進入實施流程;其次,績效考核方案、獎金分配實施包括,制定績效考核項目,以明確、可衡量、可接受、實際性、明確期限為基本原則;要求記錄實際情況、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1.3判斷標準
根據相關內容制定問卷調查表,按照相關科室的人數進行足額發(fā)放,收回率以100%為準計,可排除年齡、性別、學歷層次、病程等各個方面的差異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操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行崗位管理后,醫(yī)生、護士、患者滿意度與實施前相比,顯著提升,包括在物品準備、接待患者、擺放、無菌操作、在位率與主動配合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崗位管理后比實施前在崗位認知、績效分配、排班模式方面滿意度提高,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崗位管理后,手術患者滿意度與實施前相比,滿意度明顯提升,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醫(yī)學科學在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而且越來越向著科學化的模式方向轉變,尤其體現在手術學科方面,以專業(yè)化程度的提升最為顯著;與此同時,這也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持續(xù)性跟進與提升所致,比如,對崗位管理的應用實踐就是有效的提升這一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實施崗位管理制度增加了醫(yī)護之間的互動關聯(lián)性,也有效使護士職業(yè)認同感、滿意度得到極大的認同,包括12小時工作制度,護士上2天休息2天的輪班也有助于其體力恢復與時間安排,最為主要的是通過這種兩班、值班、多班的方式,使患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得到了服務,也能夠使患者在任何時候都有醫(yī)可尋,因而這種改革實際上是增進了持續(xù),提高效率的同時、責任明確、崗位差錯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護理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運轉,提高了整體的醫(yī)護人員的水平。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崗位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增加醫(y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減少護理失誤,可有效提升醫(yī)護工作者的積極性。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推廣應用與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凌希蓮,王紅霞,劉云,等.普通外科手術患者醫(y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28(29):23-25.
[2]別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7(7):596-597.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干預;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為胃腸道手術常見并發(fā)癥, 術后伴有疼痛、體溫升高等癥狀, 若術后2~4 d疼痛癥狀無緩解, 同時出現切口紅腫、發(fā)熱等表現, 表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影響器官功能, 直接影響預后, 嚴重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防止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134例胃腸道手術患者進行分組, 討論手術室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經胃腸道手術治療的134例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67例。其中實驗組男37例, 女30例, 年齡42~64歲, 平均年齡(52.16±3.94)歲;按照疾病類型劃分, 闌尾炎患者25例, 急性腹膜炎患者17例, 胃癌患者9例, 直腸癌患者6例, 腹外疝患者10例。對照組男40例, 女27例, 年齡41~65歲, 平均年齡(54.27±3.58)歲。按照疾病類型劃分, 闌尾炎患者23例, 急性腹膜炎患者15例, 胃癌患者10例, 直腸癌患者7例, 腹外疝患者12例。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應用手術室手術干預, 主要包括[2]:①術前護理:術前護理人員至病房向患者講解病歷, 同醫(yī)護人員溝通了解患者基本情況, 向患者講解手術室環(huán)境、注意事項、手術方案等, 術前禁食, 更換衣物, 給予患者心理干預, 緩解患者不良情緒;②加強手術室管理:手術間嚴格消毒, 連臺手術需嚴格消毒, 特殊感染患者需應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③切口護理:術區(qū)進行消毒, 皮膚消毒面積超過切口22 cm, 切口區(qū)域應用皮膚保護膜, 切開腹腔應用保護器保護切口, 防止感染, 胃腸道切口需經保護墊保護, 縫合腹膜應用碘伏沖洗, 并經生理鹽水沖洗。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切口愈合判定標準[3]:甲級:切口無不良反應;乙級:愈合欠佳, 血腫、皮膚壞死, 但無化膿;丙級:切口化膿和引流, 其中丙級愈合表示切口感染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傷口愈合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較對照組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腸道手術切口多為Ⅱ、Ⅲ類, 術后具有較高切口感染率。文獻報道[4], 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為臨床常見并發(fā)癥, 其感染率約為25%, 為醫(yī)院感染常見原因。胃腸道菌群較多, 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率高于其他手術。切口感染延長愈合時間, 同時可導致全身反應, 包括疼痛、器官功能衰竭等。影響切口感染因素較多, 包括空氣、手術室醫(yī)護人員、環(huán)境、患者自身因素、手術器械等。因此, 加強手術室管理, 嚴格執(zhí)行消毒操作對降低胃腸道術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義。手術室護理干預術前訪視, 給予心理干預, 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 避免因不良情緒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 術前清潔皮膚, 降低皮膚及胃腸道內細菌, 手術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加強手術室物品消毒, 術后及時沖洗, 并采用敷料將切口覆蓋, 同時及時更換敷料, 促進傷口愈合[5]。通過采取針對性手術室護理干預, 可有效清除細菌源, 切斷細菌切口途徑, 降低感染發(fā)生率。
本研究顯示, 實驗組患者切口愈合率同對照組比較明顯提高, 切口感染率顯著下降, 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住院費用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手術室護理干預用于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可促進切口愈合, 促進患者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施康康.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預防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效果分析.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4, 34(3):328-330.
[2] 楊繼蘭, 王鳳云.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預防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效果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5, 36(15):3381-3382.
[3] 潘麗瑩, 劉翠花, 楊滿芳, 等.手術室優(yōu)化護理對預防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醫(yī)療裝備, 2015, 22(7):199-201.
450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60-01
手術室是患者接受手術的重要場所,其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生命安危。手術室的工作需要不同層次的護士完成,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較高。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和核心,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管理使整個護理工作程序化、整體化、規(guī)范化,有效規(guī)避護理風險,提高護理綜合質量一直都是護理管理者研究的熱點。質量控制是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利于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減少護理缺陷的發(fā)生。我院手術室自2013年以來對護理工作采用質量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手術室護士共10名,其中女性8名,男性2名,年齡20-43歲,平均32.4±7.6歲。在職稱方面:主管護師1人,護師3人,護士6人;未婚2名,已婚8名。在學歷分布上:中專2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1例。工作時間2-12年,平均6.5±2.8年。質量控制前后我手術室護理人員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動。
1.2質量監(jiān)控的實施方法
1.2.1計劃科室成員成立由護士長、組長和責任護士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檢查和完善制度、流程及管理等內容,完善手術室護理工作制度、指引,建立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組織學習培訓(手術室護理配合、護理技能操作、消毒隔離、術前訪視等),制定了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工作標準,將手術室護理工作層層分解,做到責任到人。
1.2.2制定手術護理流程術前對儀器、設備、器械進行徹底檢查,確保儀器、設備、器械的正常運行和使用術前1d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介紹手術內容及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幫助患者緩解術前焦慮情緒,提高手術治療的信心手術日在手術室門口迎接交接患者進行手術(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內容進行手術配合)手術結束時,配合醫(yī)生為患者包扎傷口,用溫生理鹽水擦拭干凈患者身上的消毒液、血跡,妥善固定引流管送患者到病房詳細交班補充手術間物品、清潔滅菌。
1.2.3質量持續(xù)改進由護理質量監(jiān)控小組對護理工作的實施進行質量監(jiān)控。定期進行護理質量考核,對考核中表現突出的護士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考核中發(fā)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落實整改措施,建立一個個性化、全方位、主動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方案,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
1.3觀察指標①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文書、消毒隔離、護士行為規(guī)范、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安全管理、手術室護理配合、護理技能操作、環(huán)境管理共9項指標,每項指標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護理工作質量越好。②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該問卷包括患者對護理過程、護士的服務及治療環(huán)境的評價,滿分100分。實施前后各調查20例患者。
1.4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χ±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質量控制實施后手術室護士的護理文書、消毒隔離、護理技能操作、手術配合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高于實施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 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方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5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773-02
1 在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概念
一方面整體護理圍術期護理的概念逐漸形成,在病區(qū)開展也日漸成熟,一切護理的理念都是本著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并且把護理程序系統(tǒng)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中去的指導思想,整體護理的目標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尊重患者個方面的要求和權利,從而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康復。
2 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的作用
2.1 增強了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以病人為中心,實施全方位的護理,使手術室護士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明顯增強,每位護士都能想方設法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病人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2.2 調動了業(yè)務學習的積極性,手術室整體護理的開展,使護士感到自己的知識面不能滿足越來越發(fā)展的手術需要和對病人的宣教水平。從而激發(fā)了學習熱情。
2.3 確保患者在護理上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通過對病人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身心護理,使病人對護士產生信賴感,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手術室的護士應以和藹的態(tài)度,嫻熟的技能,耐心周到的服務,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達到預期的手術治療效果。
3 手術整體護理的應用方案
3.1 術前護理
3.1.1 在手術前必須進行查房,探視病人,要隨時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例如:患者的情緒、身體狀況、排泄情況、呼吸、循環(huán)、體溫、皮膚、水電解質平衡、和患者對手術了解的相關情況、手術切口、各項檢查結果,最好術前各項記錄。
3.1.2 對患者說明手術時的注意事項、必要性、安全性問題等,要耐心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的情緒疏導,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行手術,以輔助患者,對手術后恢復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另外,要向患者說清可能會出現的不適情況,為術后減少感染的幾率降到最低,做好宣導工作。
3.2 手術中護理
3.2.1 將患者接入手術室,護理人員要用轉移、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給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要知道這對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盡量讓患者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減少患者心理對手術室陌生環(huán)境的無助感,另外,在手術中要照顧患者避免的情況,注意維護患者的尊嚴,在手術室不允許說和手術無關的話,在討論患者的病情時,要盡量避免說會引起患者不良情緒的語言,要避免說話的放式,防治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以免影響到病情的康復狀況。
3.2.2 一方面在手術室要擺正患者的手術位置,以免影響醫(yī)生手術,另一方面要配合好麻醉師給藥,陽患者平臥于手術臺上,這樣有助于建立靜脈通絡,硬膜外麻醉的配合如硬膜外麻醉時,護士可一手扶患者頭部,一手扶患者腿部,增加身體接觸和肢體語言,使患者產生依賴感;并與患者交談,分散注意力,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靜脈輸液通暢,備好搶救藥品及物品,當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時,護理人員要給予周到的護理,注意調節(jié)室內的溫差,以免患者不適應,產生其它病變,還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變化,心電臨護,備好搶救藥品、氧氣、不允許弄錯或丟失標本,防治發(fā)生診斷錯誤,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后果,最后,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隨時記錄好手術用物病情,要認真核對物品,嚴格的執(zhí)行各項查對制度,全麻在蘇醒過程中常出現躁動或清醒延遲的現象,巡回護士不要先急于去做術后的清理工作,要留在患者身邊,給予關懷照顧,注意觀察病情、尿液、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的時候,整理手術間做好相應的消毒處理,在與麻醉師將患者送回病房,在像病房之中的護士說清手術中的情況和注意的事項等,在病人的家屬傳達手術結果、和手術中安全的情況等。
3.3 手術后的護理
3.3.1 在手術后要對患者進行隨訪,看看患者是否有其他的并發(fā)癥,了解患者在手術后的生命體征:如壓傷、手術切口的愈合情況、神經損傷、等要征求手術一生的看法與意見,以便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繼續(xù)改進,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
3.3.2 在手術后填好隨訪記錄表并要做好分析總結,隨后要征求患者的的意見,對手術時的護理是否滿意,并且要為患者講解一些康復的療法和注意飲食情況,如果是腹部手術的患者,要隨時為患者翻身,爭取提前康復,早日下床。
4 結束語
由此可以看出,在手術中實施整體護理,一方面確保了在手術護理中的完整性、填補了護理術中的空白,另一方面提高了現代的手術中的護理服務的深度、廣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而使患者真正的有了舒適的環(huán)境,家的感覺,因此,開展手術室整體護理,可使手術室護士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還能促進醫(yī)院的和諧氣氛。
參考文獻
[1] 嚴和.醫(yī)學心理學理論[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3:122-124.
[2] 心天.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
[3] 何志晶,吳其常.手術前焦慮與心理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