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能力

時間:2023-12-02 15:55: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能力,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能力

第1篇

關鍵詞:高效;中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

本文從“教師加強課前準備,優化課堂教學設置”“學生加強課前準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師生加強課堂互動,創設良好語言環境”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英語教學模式。

一、教師加強課前準備,優化課堂教學設置

(一)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于教材的學習與研究,明確整個中學英語的知識體系、話題結構、重點難點和拓展資源。在此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補充或調整,合理安排每節課的授課內容及流程。例如,教師通過研究教材發現“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而且二者容易出現混淆,那么在講“定語從句”的時候,就可以適當滲透“名詞性從句”的內容,為“名詞性從句”的講解和二者的辨析打下伏筆,達到優化教學設置、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了解學生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過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實際狀態選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流程。例如,教師通過課堂觀察、模擬測試、課下交流等多種方式了解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分層次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班級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準備材料

充足、恰當、新穎的教學材料能夠達到簡化教學流程、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需求,重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材料的搜集與應用,利用教學材料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TheOlympicGame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在導入環節給學生播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詞匯講解環節,給學生展示了與詞匯有關的圖片,變抽象學習為直觀記憶,提高了詞匯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加強課前準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一)明確目標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課堂聽講過程中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例如,在學習WildlifeProtection這一單元之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本單元的重點單詞、短語、句型和語法,使學生在預習環節嘗試掃清障礙、把握重點;在授課環節突破難點、形成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二)形成能力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無論在課前還是課上都能夠積極思考,努力探究,勇于創新,提高預習和聽課的效率,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預習環節教授學生勾畫重點、書寫筆記、整理錯題等自主學習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將這種方法應用到課堂聽講環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師生加強課堂互動,創設良好語言環境

(一)啟發教學,引發思考

在高效中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秉承啟發式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啟發學生思路,引發學生思考。

1.連環設問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連環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例如,在講“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和“將來完成時”的區別的時候,教師在給出例句之后,向學生連環設問:以下例句分別是什么時態?他們之間在時間狀語上有什么區別?在謂語動詞結構上有什么區別?如何區分這三個時態?通過連環設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2.小組討論

中學英語教師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表達,引發學生思考,構建趣味課堂和高效課堂。例如,在講“情態動詞”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例句,并讓學生根據例句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表示“能力”“推測”“責任”“請求”和“決心”的情態動詞分別有哪些,他們在含義和用法上有哪些區別。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得到協調發展,大大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情境,師生互動

要想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和語言環境,在愉悅的教學氛圍和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情境教學

中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說英語的信心和學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TravelJournal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先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宣傳片,為學生營造“環球旅行”的教學情境,再將教室布置成“旅游景點”,讓每個學生充當導游,為大家介紹各個景點的風光和特色,培養學生的跨語言交際能力和英語語言學習能力。

2.課堂活動

中學英語教師可以將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作為載體,將英語知識滲透其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創設真實地道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構建高效英語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猜詞游戲、短劇排演、演講比賽、英語辯論、佳作展示等多種方式,將知識講解滲透到課堂活動當中,培養學生在真實語言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活躍英語教學氛圍,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本文從“教師加強課前準備,優化課堂教學設置”“學生加強課前準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師生加強課堂互動,創設良好語言環境”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英語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構建中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需要廣大教師加強研究和實踐,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中學英語教學發展。

作者:于良艷 單位:安徽省靈璧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第2篇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分析林友珠

從瘋狂英語想到的田美華

農村薄弱高中"聾啞"英語及其應對策略蔣永國

淺析初中學生的"學會考不好"現象張卉麗,米娜

影響中學生口語發展的主要因素郭彩霞

在英語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齊榮芝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曲馥玉

淺談英語寫作的小組合作劉明芳

構建初中生英語合作學習的對策研究王敏芬

高考英語寫作之四點策略任亞南

激活英語新課堂的幾點策略羅錦

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楊炳奎

優化口語教學步驟,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張華芳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探索白康玲

談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陳彥慧

初探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識記策略吳平萍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教學心得姜鳳燕

初中英語語法初探楊沁怡

初中英語有效作業的探究戴華琴

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的英語教學探究楊慧

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策略初探謝成剛

激發興趣,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初探束倩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劉晨陽

淺談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提問孟黎君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恰當地使用教材——一道題目引出的思考陳峰云

如何做好初中英語教學的合作學習邱紅霞

淺談農村英語教學中的"漢英結合單詞"教學法孫哲

談英語課堂學生學習有效評價江善鳳

行動研究在英語教學中的嘗試伍文華

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新探索——"尋尋覓覓"學英語張艷明

論英語情境教學中的秩序與規則洪春霞

以美施教以美育人——英語教學中滲透美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黃春菊

英語教學走向真實生活潘鴻權

英語課堂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倪健梅

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應對措施季子子

"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史延勝

淺探在英語教學中激發興趣的途徑張麗華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征稿啟事

信息動態

淺議如何提高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鞠建軍

英美文化習慣和高中英語教學的結合葉其壽

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處理好的幾個環節劉桂香

《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夢"幻滅的寫照曾愛瓊

探討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盧滿珍

試論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的困境與對策朱維勝

和諧的英語課堂要允許學生犯錯佴世平

試論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有益嘗試秦瑞

高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之我見孫小芹

英語課堂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劉波

新課程目標理念之我見沈建梅

構思單詞鏈輕松記單詞梁沛西

標新立異的教學"四法"——探索高三英語教學方法王嘎

高中英語課程中多媒體課件的巧用毛爭紅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黃銳

中學生英語厭學原因的分析及對策王曉娟

參與讓我們"活"起來——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幾點措施和體會代少娟

換一種方式,英語課堂從此更加有趣和有效葉素華

委婉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胡利霞

克服不良影響閱讀習慣,形成有效閱讀策略殷玲玲

活用激勵機制激發英語學習興趣顧建峰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項美霞

TheFutureofEnglishdoesnotbelongtoNativeSpeakersZhiChunZhou

新課標下,讓美走進英語課堂唐藝

激發學生潛能,碰撞智慧火花——談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及轉化朱文妮

語篇連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席艷艷

通過轉化后進生提高英語教學效果蔣嘉春

初中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初探許金泉

論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周佩蘭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策略與運用林淑貞

活動單導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薛春梅

也談初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策略花曉梅

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淺議易雪云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余霞

高考英語書面表達教學芻議李秀云

閱讀教學中的滯后與挑戰趙愛銀

名師風采

講實用重實效練實功——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李大忠

和氣活氣語氣——營造初中英語課堂氛圍方法初探汪春云

小議高中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學李世艷

以文化浸潤語言,實現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艾曉晴

輕松自主學英語費天福

我參與,我成功,我快樂趙紅云

淺談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田東

如何進行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彭麗紅

職業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及防治措施李偉萍

如何轉化初一英語差生曾異繁

談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朱永蘭

Structureon"TheChrysanthemums"陸俊紅

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劉波

新課標下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尹淑云

與時俱進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郭平

淺談英語諺語的幾種翻譯方法徐燕

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之管見張培生

提高初中英語試卷講評效率"三步法"顧海明

英語課,讓學生說Ilike徐慧先

CulturalBackgroundKnowledgeAndEnglishTeachingAtSeniorMiddleSchool程俊敏

掌握解閱讀理解題技巧決勝2010年英語高考宗越勤

四個方面促高中英語理論與實踐和諧統一施虹

多媒體支撐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初探徐曉紅

完形填空解題技巧初探季子子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林志祥

淺析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杭彥

簡析賓語補足語潘喜霞

讓學生在英語課堂活動中快樂地飛翔——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理性思考陳金玉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初探汪瑛

小組合作下的英語課堂有效討論的初探田美云

英語教學"實效"當頭——踐行"杜郎口"教學模式有感馬寶群

第3篇

【關鍵詞】英語;口語;教學;效果;提高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必備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英語口語就是其中說的技能。因此,英語口語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提高英語口語教學呢?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總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內容。

1.創造英語聽力訓練的機會

聽和說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而聽又是說的前提,尤其是英語學習,如果不把聽的能力培養好,就無法接受信息,就無法理解別人所講的話,更談不上和人順暢、正確地交流。聽力水平的高低對英語口語至關重要,這是無庸質疑的。那么怎樣過好聽力關呢?筆者以為,我們應千方百計地創造英語聽力訓練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聽力。

2. 英語口語發音

教師應利用收錄機、電腦、VCD/DVD等多媒體工具,以及自身流利、正確的英語口語夯實學生的語音基礎。首先,讓學生準確掌握四十八個音標的讀音;其次,教會學生能夠正確利用音標拼讀單詞發音;再者,教會學生音形意相結合記憶單詞;最后,要教會學生連讀、失去爆破、弱讀、變音等口語技巧,讓學生具備相對完美的英語口語發音。

3. 靈活運用基本句型

基本句型是英語口語的基本構架,教師應引導學生熟讀熟記課本或各種資料上提供的好句子,并深入理解句子實質,以便舉一翻三,靈活運用基本句型創造出各種適合各種語言環境或要求的句子。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英語也是如此,過好基本句型關,也就相當于“熟讀唐詩三百首”了。

4.引導學生過好詞匯關

熟讀熟記了許多的基本句型,沒有豐富的詞匯就沒法進行適合語境要求的口語表達。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過好詞匯關。怎樣才能過好詞匯關呢?筆者以為,教師一方面應引導學生多讀多記單詞、短語;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本照“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比較全面的掌握、運用單詞、短語,而不能孤立地記憶單詞和短語。

5.注重英語語法基礎知識教學

有人認為語法與英語口語無關,其實不然。在英語交際活動中,學生們有時需要借助于已學的語法知識才能正確判斷出聽到的句子的用詞和含義,從而更好地理解說話人的意圖;有時需要借助于已學的語法知識才能正確地遣詞造句、表情達意。因此,要提高英語口語教學,必須注重英語語法基礎知識教學。

6.培養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勇于進行英語口語表達

中國學生多受傳統影響,把面子看得過重,不敢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不敢進行英語口語表達。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怕丟臉,敢于大膽地、清楚地、大聲進行英語口語表達。要真正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調動他們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

(1)對學生具有愛心,公正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

(2)注意了解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差異,并根據他們英語學習能力、英語口語水平的不同,使英語口語練習具有層次性,讓具有較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學生表達較高難度的內容;讓英語口語水平較低的學生表達較低難度的問題。這樣,使學生能夠也敢于表達,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3)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英語口語訓練,以免影響學生情緒,打斷學生思路,同時保持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流暢性、連貫性、完整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中的錯誤,可以另尋時機提醒學生,最好是多做正確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在強化練習中將錯誤彌于無形。

(4)對學生英語口語的評價應多用諸如“Well done”、“Good job”、“You are great”等正面鼓勵性語言,使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從而產生自信,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7. 提供運用英語口語的機會

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長期不用就會生疏、遺忘,常用常練就能得心應手。怎樣能夠給學生提供運用英語口語的機會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身體力行,在課堂內外,特別是課堂上盡可能地用英語教學,即使不能做到“No Chinese in English class”,也應該力避漢語;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地用英語進行各項表達活動;第三,引導學生利用收錄機、電視機、VCD/DVD、因特網等,多看、多聽、多說英語,做到在用中學英語,在學中用英語。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已學的英語知識, 擴展了英語知識面,又練習了英語聽力和口語。

總之,要提高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進行探索、總結。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英語口語考試;英語教學;反撥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建立中職英語口語考試,一方面可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幫助教師把握總體教學節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可刺激學生加強對英語口語的重視和練習,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因此,利用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可大大改善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英語教學反撥作用的理解

所謂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就是指進行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后對中職英語的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行為起到的多方面的、具體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

(一)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英語教學正面積極的反撥作用表現

第一,促使教師自我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中職英語口語考試的建立,促使教師不得不加強自身口語能力的提高,以及在課堂上使用口語的頻率和準確度,從側面影響了教師自身對英語口語能力的要求。

第二,促使教師調整教學模式。中職英語口語考試的建立,促使中職英語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像實用性教育轉變,且更加注重對學生英語運能力的培養,督促自己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同時,根據口語考試的反饋情況,調整教學方案,使總體教學層次更適應學生學習需求,更符合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施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第三,促進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以英語口語考試為標準,加大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力度,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切實地做到學有所用。加之,中職英語口語考試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為了獲得更高的考試評價,學生們會努力加強自身的英語學習,英語能力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口語考試中,會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行考察,例如,口語考試中的自我介紹部分,通過3-5分鐘的簡短表述,學生的口語表達,語言組織和語法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為了有良好的考試表現,學生就會主動增加英語的學習和練習,并能從中發現自身不足,從而獲得更進一步的提高。

(二)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英語教學負面消極的反撥作用表現

第一,不合理的考試密度和考試程度會造成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反感和倦怠。過于密集的考試會使學生感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影響學習興趣,而過于疏松的考試密度則起不到督促效果。同樣的,過于困難的考試程度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為難情緒的產生,學習的熱情被不斷消耗,學習的效率也會隨之降低。而過于簡單的考試程度則不能真正有效地發揮出其對于學生的督導作用和對教學改革的促進簇擁,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對于英語口語考試的過分注重可能錯誤地引導教師設立教學目標,模糊教學目的。中職教育以幫助而學生就業、參與社會工作為基本目的,中職英語教育教學也應以社會市場對中職人才英語能力的具體要求為導向,對英語口語考試的過多關注,很可能將中職英語教學引向歧途,造成中職英語教學總體方向的偏差,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

總之,中職英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積極作用是明顯大于消極作用的。如何利用積極作用來促進教學改革,才是每位中職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

二、積極發揮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中職英語教學的教育方向和教學目標

發揮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首先要明確中職英語教學的教育方向和教學目標。中職英語教育相較于普通學校的英語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它是以服務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基本的,教師在教W過程中要配合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適當的內容擴展。其次,要明確中職英語教育的實用性原則,中職教育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根本,以為社會培養職業人才為根本目的。因此,在以英語口語考試為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的教育方向和教學目標不能偏離,教師要把握好孰輕孰重,用好英語口語考試這個利劍。

(二)注重中職英語考試的實用性和特殊性

在進行中職英語口語考試的建立時,要充分的考慮到中職教育的實用性和特殊性,根據社會發展對中職人才英語能力的需要為考察基準,引導中職英語教育發展。另外,中職英語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理念,不能被中職英語考試的建立打亂了根本教學方向,始終保持著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開展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口語和綜合運用能力的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正視英語口語考試的建立意義,以進取的心態看待口語考試,不能錯誤的引導學生為應付考試而進行學習。

同時,要注意對中職英語口語考試本身的把握。發揮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正面反駁作用,要對口語考試本身進行深刻把握,考試的形式、內容和考試難度都要根據中職學生的具體發展需求和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要以最符合中職英語教學要求的考試安排進行。例如,針對中職英語教學的社會性需要,可以根據社會需求調整考試內容,以更加貼合中職英語教育特點。除此之外,創新口語考試方式,以更具有隨意性和全面考察性的對話或者辯論方式代替傳統的問答或自述更能檢驗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中職英語口語考試對于中職英語教學確實存在著重要的反撥作用。只要我們加強對其正面積極作用的重視和發揮,明確把握中職英語口語考試的整體結構,把握中職英語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學特點,就能收獲良好的反撥作用,促進中職英語教學的全面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平,基于合作學習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學科教學(英語),蘇州大學,2011

[2]梁曉靜,中職英語分層考試推廣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1年14期

第5篇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英語已基本成為全球的通用語。我國對英語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初中英語為小學英語和高中英語起到了橋梁的作用,有著特殊的使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也顯得尤為重要。對在英語寫作中巧妙運用復述的方式進行簡要分析,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教學質量;復述;應用

一、交互使用各種教學方法

在復述英語時,要學會改變句式,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句式、時態、結構等變化,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將英語延伸,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相應的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復述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筆譯和復述相結合,而不要將它們單獨地分裂開來,否則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欠缺,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失去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復述的效果也更加突出,能夠促進學生聽、說、寫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巧妙地交互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將筆譯和復述相結合起來,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能力的提高。

二、活用復述

無論是學習哪些科目,都需要靈活運用。而在英語教學中,更需要靈活運用復述這種方式。通常學生對于英語都是簡單的敘述,對于英語復述運用不夠靈活。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靈活復述英語,才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從而形成高效課堂。比如說,可以將說明文復述成記敘文或是其他方式等進行教學,這個就是靈活運用復述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教學模式。當然還可以進行一些句式結構、句子的時態等一些變化,不要拘泥于一種變化,在不改變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無論如何改變都是正確的,都是對復述的靈活運用。當然這樣做難度系數加大了許多,然后卻更具有挑戰性。復述這種方式是多變的,教師和學生不必拘泥于一種簡單的復述,可以自由地進行變化,從而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學方式需要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創造更多且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英語,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因此,要學會并善于運用復述這種方式,來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陳琳,王薔,程曉棠.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第6篇

關鍵詞: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師生關系 學習興趣

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目標與其它院校的英語教學目標不同,它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的。教師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在聽說讀寫中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在貫徹國家“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也應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涉外業務工作的能力。社會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要求從注重知識轉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從注重教師的教而轉向注重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輸,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學,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當前的高專英語教學中要做到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興趣和主動性,努力提高英語課堂的學習效果,優化課堂英語教學。我認為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全面熟知自己學生的英語水平,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當前獲得普遍認可的合作學習法、自主學習法、情景教學、任務型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學習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然,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法也不能完全摒棄,應成為這些新型教學法的輔助教學方式,這些新型的教學法突出了學生在課堂學生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角色轉變成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評價者,教師的地位由原來的主體地位轉變成了新型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總結學生運用新型教學法的學習效果時,教師應對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利用傳統的講授法讓學生接受,達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與學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平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在英語課堂上有所收獲,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達到這一目地的有力保障。教師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對待學生的錯誤要以教育為主,不要橫加指責;要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利用個人的高尚人格和良好的教師素質來影響學生,樹立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良好的形象。

三、熟悉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增刪教材,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整體把握教材,由淺入深的進行教學設計

因為英語教學的特殊性,知識的連貫性有較大的差異或跳躍,教師在課堂設計應注意由淺入深,妥善、恰當地安排教學內容或改進教學方法,盡可能縮小知識間的銜接差異,對已學過的知識點要適時復習應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不斷積累語言點,達到熟練掌握本門語言的目的。

四、注意英語課堂上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操練

英語需要大量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課堂上的大量語言操練是學生掌握這門語言最重要的途徑。教師應注重語言練習的方法,提高練習的效果,來實現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躍的課堂氣氛是測評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興趣是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講解時應使自己的語言生動活潑,簡練概括,能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單一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把所授內容與有關的故事、人物傳記、笑話等穿插在課堂講授中,根據不同的課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知識性與趣味性融于一體,使枯燥的講解變成靈活多變的傳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及時認真地復習,克服遺忘規律

一門外語,不常復習,不常使用,就會生疏甚至遺忘。學生應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下認真復習才能鞏固所學內容。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使用英語,為學生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小型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

七、讓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語言練習。教師讓學生課下準備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熱門話題或主題,在課堂上給出十來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英語演講,對學生演講中出現的錯誤,教師應正確引導,不必一一糾正,不要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隨著知識的積累,學生最終會把這些問題自行解決的。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的進步,無形中放大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果,優化課堂教學。

以上幾點是提高英語課堂效果,優化課堂教學的骨架,如何具體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教師應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才能選擇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與學生坦誠相對,才能在雙方的和諧協作下達到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果,優化英語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閻 捷:《改進外語教學方法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初探》,《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

第7篇

中學英語教學教學目的英語交際能力中學英語教學中,要正確認識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的辯證關系,以高素質的教師為中間媒介,促進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前提下,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同時,要克服聽說讀寫脫節的問題,加強聽說讀寫技能各個環節的訓練,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使用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新教材的過程中,許多中學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關鍵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的問題,等等 這是為什么呢?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為什么教學效果截然不同呢?凡是一位想把教學搞好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是不能不用心琢磨的,在此談幾點認識,愿和同行們共同研討商榷。

一、更新觀念,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前提

現代教育理論提出,教育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一副表情無不反映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而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制約著教師的教學設計,起著導向的作用。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下,教師要以新世紀民族素質對人才的要求為指導,要從“三個面向”的高度,重新認識英語教學,自覺以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思想和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作為教學設計的向導,在教學中要著眼遠一點、深一點,抓基礎,重實效,要盡力做到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同時還要學會做人,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要提高英語教學必須抓住這一前提。

教學過程交際化。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交際化應該做到師生交流,學生之間交流,用真實的語言材料用英語教英語和學英語,用語言做事,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使交際活動貫穿課堂始終。教師要選擇接近語言交際的練習,使課堂練習交際化,在做練習時,不僅要多給學生創造說話的機會,還要設計多種情景,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時帶表情,伴以手勢、動作,要像演戲一樣,把生活中的交際場合搬進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此外,教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教師在講課時要以姿勢助說話,充分利用手勢和動作來增加說話的力量,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學到英語的實際用常另外,要充分利用課上師生用英語交流的機會。

二、把握教學目標,讀透教學大綱,深鉆教材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興趣訓練、好奇感訓練、情感訓練、毅力訓練、性格訓練、注意力訓練等諸方面的心理素質的基礎訓練。這樣做,在語言方面,能夠激勵他們大膽進行語言實踐,不礙口、不害羞、不怕犯錯誤,勇于矯正錯誤,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心理素質的鑄造方面,也有助于他們逐步形成爭強好勝,不怕困難、不怕挫折,敢于冒風險,敢于迎接挑戰,勇于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對挫折和失敗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質,思維品質語言既是思維的主要載體,也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英語語言教學與思維品質的形成有著直接和密切的關系。在英語課堂呈現階段,教師應該創設真實或模擬的情景,運用實物、模型、圖片、動作、表情、身姿、手勢等直觀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語言變成具體的、形象化的、立體的直觀影像呈現給學生,既達到了語言輸入的任務,完成了理解新語言的功能,同時也發展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在語言操練階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類似聯想、對比聯想、搭配聯想和相鄰聯想等聯想思維的方法,來掌握和記憶單詞和句子,既能事半功倍地學習語言,又能開發學生聯想思想能力。同時,在該階段,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以及歸納與演繹、分析 與綜合、比較與概括、抽象與具體等抽象思維的方法來理解掌握句型和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三、圍繞外語教學目的,抓住外語教學的特點是提高外語教學效果的出發點

外語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掌握利用這門語言的交際能力,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因此,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點,就是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即培養學生聽得懂、說得出、看得懂、寫得來的能力,教學的特點就是聽、說、讀、寫并重,并要掌握好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此外,要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遵循外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2.要處理好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努力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3.要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側重培養閱讀能力。

4.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適當配合母語。

5.要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系。

6.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7.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8.要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創造英語學習的環境。

四、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是提高外語教學效果的基礎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校教育除知識交流外,還有情感交流,教學活動是在知識和情感這兩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完成的,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情感的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要學生親其師,教師必先愛其生,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和諧愉悅課堂氣氛的基礎,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集中反映,要充分發揮師愛的作用,以達到“親其師而信其言”的效果。

五、進行適當的考試、考查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

第8篇

關鍵詞 多模態話語分析 多模態教學模式 高職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YI Dongfe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odal Discourse has become the chief communication way instead of communicating by words. Therefore Multimode Teaching Mode has greatly stood out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use multimod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multimode teaching mod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1 多模態教學模式理論依據

多模態教學模式是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盛行的大環境下語言教學和學習中的一種模式,教師通過圖像、語言、聲音、顏色等全方位對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產生一種前所未有刺激。教學過程走向多模態化,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新型教學模式。多模態教學模式不僅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視覺模態、聽覺模態、觸覺模態等感官模態的結合,也指教學過程中文本語言模態、圖像模態、聲音模態等的多模態的運用。不同的模態間可以形成互補,可以相互轉化,在吸收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有效地傳達和理解說話者的意圖,提高學習者語言實際操作和運用的能力。高職英語學習者更多是在感性中學習和習得語言,多模態教學符合高職英語學習者的語言習得規律和認知規律,因而多模態教學越來越多地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中。

2 高職英語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的運用

2.1 創建多模態教學環境

創建多模態環境指在課堂上以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用多種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在口頭講授,還要充分利用圖像、語言、文字、聲音等工具輔助教學,創設真實的環境,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習者體驗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建構信息資源的多樣性和多通道的信息傳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模態或多模態的交互使用,給予課堂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如高職實用聽說教程Unit3 Product Description,本單元主要是學習和運用所學語言如何來描述、營銷產品,在上新課前,我讓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十分鐘準備時間,拿一隨處可見的物品進行描述、展示并適當地營銷 like a salesman。同學們拿手機、鞋子、衣服、眼鏡、包包等可見物品描述。有些語言用得很得體, such as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t is an amazing thing\ If you buy it, you will have nice feelings\ Come on, buy it otherwise you will be sorry for losing this chance. 在說的同時,同學們還有豐富的body language, 尤其是有一同學介紹飲料的(一罐可口可樂)引用了廣告里的一句:“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Boys you drink usually, you will hunt for a beautiful girlfriend” 并喝下了這罐可樂,課堂氛圍特別好。在這導入課中,主要通過實物展示加以豐富的body language,除了運用文字語言外還運用了視覺、聽覺等模態,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同時刺激了同學們原有的語言圖式。英語學習的過程是比較感性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創建多模態教學環境,盡量在比較真實的環境中學習英語,使學習者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英語學習的真實性,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效果。

2.2 創建多模態英語教學課件

多模態英語教學課件應具有信息載體的多樣性,可以集圖像、文字、聲音、動畫、影像于一體,信息傳遞量大且多,可整合多種教學目標,提供靈活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學生積極建構,因而教學課件是英語教學中常采用的手段。多模態教學課件使得高職英語學習者可以靈活處理各種信息并進行意義的建構和傳遞。這對課件的制作人是一極大的挑戰,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有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不僅要了解學習者的需求,還要有相關的認知知識、心理學知識。

2.3 創建多模態教學評價體系

外語學習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在多模態的社會大環境下,如何構建多模態的評價體系,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比較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習者真實的學習情況,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多模態的環境下應創設豐富多樣的評價體系,實行層次化評價標準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以建立激勵學習機制;建立學習檔案評價個性化評價模式。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形成和完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果評價、學習過程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要與學生評價以及小組評價相結合,建構客觀、公正的多模態綜合評價體系。關于如何構建多模態的評價體系以及如何真正貫徹多模態的綜合評價體系有待筆者的進一步的研究認證。

3 多模態教學模式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評價過程與學習過程融為一體

評價過程和學習過程相互促進,不可分離。多模態教學實現多維信息的傳遞和吸收,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采用多模態形式表現,自己、教師、小組為其評分,計入平時成績和檔案袋。這樣使得學習者有成就感、激發自己不斷進步。同時在同學之間會形成競爭,能增強學生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必須要引入多模態的評價體系,把握好評價過程的及時性和公正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效果。

3.2 教學中各種模態的交互運用

每一種模態針對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局限性,因此教師在運用多模態模式進行教學時,應當關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的不同,選取一種或幾種相應的模態,把握好課堂節奏和課堂內容,充分發揮多模態教學的優勢,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3.3 掌握多模態課件技術

多模態教學模式不僅要求教師有多模態教學的理念,同時必須要具有信息獲取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網絡工具應用能力、課堂駕馭能力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這對教師給人的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

本文介紹了多模態話語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初步探討了在高職英語課堂中如何運用多模態教學模式。當然,如何運用好多模態教學模式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探討的,尤其是多模態的評價體系方面。盡管如此,多模態教學模式為外語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符合語言習得規律,已逐漸成為外語教學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 朱永生.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外語學刊,2007.5.

[2] 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中國外語,2009.1.

[3] 何山燕.國內多模態話語分析研究述評[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第9篇

【關鍵詞】初三英語 教學質量 有效途徑

初三學習階段之所以是整個初中學習階段最后而又最重要的學習時期,是因為學生、家長和老師們即將面臨中考的到來。中考歷來秉承著擇優劣汰的生存法則,對于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而言,很有可能面臨著被中考淘汰的命運,無法進入到理想的高中進行再學習深造。如何有效、快速地提高初三學生的英語成績貫穿初三英語老師教學過程的始終,也是初三英語老師學習教學工作的關鍵,而要提升初三英語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發展,必須尋求提高初三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 初三英語教學課堂的現實及存在問題

(一)對于大部分擔任初三英語教學課程的老師來講,在英語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很多老師在給學生教授英語知識的時候側重于對學生“填鴨式”的教學,一張嘴和一支粉筆成為他們講授英語知識的唯一工具,很多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指導學生去思考,致使學生要么是死記硬背老師劃出的重點知識,要么是大量訓練老師印發的各地學習資料,這種學習方法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非常容易引起學生在學習階段的身心疲勞。

(二)對于很多學生來講,初三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體系極其龐大且相當繁瑣,學習的內容不僅包括語法、聽力、單詞選擇和填空,也包括英文閱讀、完形填空、作文等等方面,剛開始接觸時,由于中學生特有的對事物敏感的新鮮感原因,他們也許是熱情高漲,老師上課也能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進行,特別是初三老師特有的“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試卷和習題的“狂轟濫炸”,學生們會日漸失去新鮮感,這些情況的發生都直接影響了初三英語學習教學的效果。

二. 提高初三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探討

初三英語成績的好壞最終決定了畢業班學生參加中考的升學成績的好壞,擔任初三英語教學任務的老師們應該在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的基礎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英語中考應試能力,因而,對于老師來說,可以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并最終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成績。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關愛學生的成長

初三英語教學的課堂應該是充滿了問題的課堂,教師應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權。為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也可以采取角色換位、換位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上臺去當一次小老師,讓他們站在三尺講臺體驗下當教師的感覺。老師坐在課堂中可以作為一名學生進行一定的組織與引導,如“X老師,你能把你的想法講給大家聽一下嗎?”“同學們,你們聽懂這位小老師的講解了嗎?”利用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有當教師的體驗,也可以使其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能為透徹,同時對于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積極的意義。

二、促進生生互動,引導學生成立學習合作小組

師生互動不僅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良好的互動關系,同時也需要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互動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成立學習合作小組,借助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這也是形成全體互動的一個有效策略。比如,教師在教學或者復習近義詞時,可以通過學習小組,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歸納不同單詞的相似意義,或者相似的單詞不同的意義,比如:fall fell fallen feel felt;lie lay lain lying(躺下,位于) ;lie lied lying(撒謊) ;lay laid laid laying(下蛋); speak say talk tell;spend take cost buy pay( 花費) 。

三. 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初中生由于知識體系還不夠完整,接觸到的知識范圍有限,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因而,初三英語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要引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表達英語敘述模式,比如:用stay up代替go to bed late。另外,要加強語言的發散性,讓學生知道不同形式的語言可以表達一樣的中文意思,比如:她是一個五歲的女孩。She is a five-year-old girl. She is a girl who’s five years old. She is a girl of five. She is a girl of five years. She is a girl of five years old. She is a girl at the age of five. She is a girl aged five.

四.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初三的英語學習內容相當龐雜且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單詞記不住、語法不會做、知識點不熟悉的困難,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英語老師要注意結合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surprise 時既要知道它是動詞,又要知道它是名詞。還可以順便學習下surprised 、surprising、surprisingly、in surprise、to one’s surprise 等等。 又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的語法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需要老師講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區別,如: 你昨天看過這部電影嗎?譯成:Did you see the movie yesterday?而你看過這部電影嗎?則譯成:Have you seen the movie?原因就在于前者有具體的時間,強調看過電影這個動作,而后者強調電影的內容,通過看電影才了解了電影的內容。

總之,初三的英語教學工作是一項全面的系統性工程,英語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勿增添學生的身心疲憊感,有計劃、有步驟、有準備、扎實地開展復習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并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滕家慶、張利琴.過程取向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第10篇

這是為什么呢?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為什么教學效果截然不同呢?凡是一位想把教學搞好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是不能不用心琢磨的,在此談點自己的膚淺認識,愿和同行們共同研討商榷:

一、更新觀念,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前提。

現代教育理論提出,教育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一副表情,無不反映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而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制約著教師的教學設計,起到導向的作用。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下,教師要以新世紀民族素質對人才的要求為指導,要從“三個面向”的高度,重新認識英語教學,自覺以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思想和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作為教學設計的向導,在教學中要著眼遠一點、深一點,抓基礎、重實效,要盡力做到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同時還要學會做人,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把握準教學目標、讀透教學大綱、深鉆教材,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

英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與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今天,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尤為突出。然而長期以來,在全國上下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如何提高升學率,考試成了檢測教學效果的唯一手段。教學的目標就是如何應付考試,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圍繞著怎樣應付各種考試而進行教學,其結果是學生除了會考試以外,并不能真正發揮一門語言的作用。

隨著現代教育理論的提出,指明了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使教育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對中學英語的教育,除了要使學生通過正常考試以外,其最終目標是要使學生能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為此,在進行中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把英語作為一門基礎課,深入領會教學大綱的要求,并以此為依據,深鉆教材,掌握教材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三、圍繞外語教學的目的,抓住外語教學的特點,是提高外語教學效果的出發點。

外語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掌握利用這門語言的交際能力,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因此,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即培養學生聽得懂、說得出、看得懂、寫得來的能力,教學的特點就是聽、說、讀、寫并重,并要掌握好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此外,要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遵循外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中學英語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遵循英語教學的規律才能有效地講解基礎知識,進行基本訓練和培養綜合能力。同時要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培養良好的品德,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及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

2.要處理好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努力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詞匯和語言形式是進行語言交際的基礎,在教學中要加強語言、詞匯和語法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詞匯和語法教學要盡量同有目的的語言運用相聯系,注重培養語言技能,提高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3.要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側重培養閱讀能力。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手段;說是口頭信息的表達;寫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聽、讀是語言的輸入,說和寫是語言的輸出,只有足夠的輸入,才有一定的輸出。因此,中學英語的教學要注重進行這四個方面的綜合訓練和能力的提高。

4.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適當配合母語。學習一門新語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教會學生在學習中盡量忘卻母語,教師應盡可能用英語組織教學,對大多數詞語要盡量用英語解釋英語,少數的抽象詞語可適當利用母語加以說明,但在教學中不宜過多進行兩種語言的對比。

5.要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系。熟悉相關文化知識有助于幫助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教師在教學中可指導和鼓勵學生多讀一些相關的文章,以此擴大學生的視野,幫助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6.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雖然是學生,但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面向全體充分鼓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教師如何抓好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的關鍵,同時開展一些有利于教學提高的相關課外活動。

8、要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創造英語學習的環境。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記憶,很大程度上是靠直觀感覺,因此在教學中如能充分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直觀的教具,為語言學習創造環境,教學效果就會更好。

四、進行適當的考試、考查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

雖然現代教育理論提倡教育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并不等于完全否定考試、考查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考試、考查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成績和獲取教學反饋信息,以便及時改進教學的有效手段。在語言教學中,既要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更要考查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考試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包括筆試、口試及聽力測試。

第11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有效策略

詞匯學習一直是構成英語三大要素中最為重要的方面,詞匯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英語學習的成效。然而英語詞匯學習也是學生感到最困難的學習任務。《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是初中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礎性知識,適當擴大詞匯量是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必要基礎。然而擴大英語詞匯量,并不意味著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關鍵是教師如何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采用何種詞匯學習策略來幫助學生記憶詞匯、接受和使用詞匯,鞏固英語基本技能,才能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現階段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不足

現實英語學習中,學生遇到最多的問題是單詞記不牢,或是記憶保持的時間很短;有些記住的單詞,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運用。一方面是由于教師自身缺乏系統的策略和方法的指導,認為依靠誦背抄寫、反復擴大詞匯量,是詞匯學習的最好方法,然而師生對詞匯學習的投入和產出并不成正比。這種簡單的死記硬背,不講求運用學習策略的教學方式,是無法達到整體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另一方面,不少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語法結構的教學遠遠超過詞匯的教學,把重點過多地放在課文的精講上,而忽視了增加閱讀量;過分強調口語表達的流利性,而忽略了口語表達的準確性以及書面交流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能科學地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詞匯。造成了學生單詞拼寫錯誤、亂用詞性和短語搭配錯誤比比皆是,不僅偏離了英語教學的初衷,也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的實際成效。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潛心研究教學方法、教學藝術和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以新的視角開拓英語詞匯教學活動,既能妙趣橫生,更能切合實用目的。

二、新課程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目標

《初中英語心課程標準》對詞匯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英語詞匯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規定,初中畢業生要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并強調用“學會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語言的運用,要讓學生在掌握豐富詞匯的同時,培養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有效策略

1.運用組塊記憶,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 Miller and Selfridge認為,記憶是對信息的加工過程,即把單個信息組成更大的單位,這個過程的結果便是chunk (組塊)。學生語言交際也不只是通過傳統的詞匯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可以借助語法規則自由組合的單詞和不能用語法規則解釋的固定短語而實現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詞塊作為整體單位進行學習,不僅可以節省組織語言的時間,而且保證了學生語言輸出的準確度,使表達更加的流暢。

如在進行有關“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on the street”話題的聽力訓練時,教師可先向學生介紹英語日常問路及指路的相關詞塊: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Where is the nearest bank?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bank? 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 Go straight…等到學生熟悉這些常用的詞塊后,再進入下一步的聽力理解,自然就能將記憶中的預制詞塊與聽力材料中出現的有關內容對應起來,提高了理解的效果。

2.創設英語語境,掌握詞匯的含義和用法

建構主義認為,學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要使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有根本的改變,就必須重視詞匯教學的呈現方式手段――在語境中學習,巧妙運用語言語境、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理論輔助教師在呈現和鞏固階段的詞匯教學,將直接式詞匯教學和間接式詞匯教學相結合,使詞語與情境彼此交融,通過情景對話或句子內涵形成對詞匯的掌握,使學生的詞匯學習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3.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集視聽體驗和交互功能于一體,模擬現實生活中的環境或文化背景,使得作為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詞匯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立體呈現詞匯的音、形、義,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強化學生對語言符號的認知,幫助學生構建詞匯意義圖式,從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效果。

如在學習glasses,volleyball,grandparent,restaurant等詞匯教學前,搜集這些詞匯相關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呈現。學生一邊可以看到glasses,volleyball,grandparent,restauran等詞匯的圖片,一邊聽到清晰的發音,一邊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引領學生從不同角度接觸新詞,在不同層次上初步習得詞匯,與拼寫相結合,加深記憶,從而不斷提升對詞匯的認知程度和水平。

4.采取多種途徑,提高英語詞匯運用能力

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語言實踐活動中,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才會有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聽說讀寫技能、語法教學、任務型活動設計、創設情景和課后作業等多種活動,幫助學生運用詞匯,在語境中通過詞匯再現和詞匯運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如在口語技能的操練中,設計任務,運用社交策略、記憶策略和認知策略,給學生提供演練詞匯的舞臺,在操練中自然地運用所學的新詞匯,并將新知識和舊知識結合在一起。剛開始進行操練時,主題和任務可以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學生掌握起來也比較快,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想要表達的動機,建立自信,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同時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在日積月累中獲得鍛煉和提高。

總之,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把握詞匯學習的規律,采取多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詞匯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掌握豐富詞匯的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12篇

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興趣培養由于很多小學英語老師還是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是很難引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來改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小學英語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老師無法很好地引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無法很好掌控課堂秩序。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著英語老師提高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一、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老師不能很好地控制課堂秩序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小學生很難集中精神來上課,甚至有些頑皮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上大鬧,嚴重地影響課堂秩序,影響老師的上課進度。然而針對這些情況,有些老師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只能任由學生在課堂上喧鬧,這樣不僅會導致老師無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是會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影響英語的教學。如果部分英語老師的忍耐性比較差,那么老師就會對搗亂課堂的學生進行懲罰,這樣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恐懼,無形之中就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學生就更難學好英語,老師也就無法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了。

2.部分老師的課堂教學缺乏目標性

老師要按照學校規定的教學目標來制訂教學計劃,但是部分英語老師只是重視學校規定的最后的教學目標,忽略了每一節課堂上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需要一步步地實現的。因此,老師應將根據學校規定的教學目標分解成一個個較小的教學目標,努力在課堂上實現這些較小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要求實現的教學目標。

3.部分老師的課堂教學缺乏實際意義

有些英語老師在上課時只是按照教案的內容來上課,忽略了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即使學生對于上一節課的內容不理解,老師還是繼續下一個內容的教學,這樣是很難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的,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有效性的方法

1.加強小學英語老師的課堂控制能力,提高英語老師的教學水平

部分英語老師之所以控制不了課堂秩序,主要是這些英語老師對小學生的認識不足。針對這個問題,老師應加強對心理學的學習,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認識,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的教學實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老師對學生的心理認識?首先,老師應要定期進行心理課的培訓,加強心理學的知識應用能力,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英語老師就可以根據對學生的心理認識,針對不同學生做出的擾亂課堂氣氛的行為做出不同的對策,從而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秩序。其次,老師在平常的上課的時候要密切注意學生行為舉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學生做出這樣行為的時候的心理活動,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對學生的心理活動的判斷,來對學生的行為做出更好的回應。最后,英語老師應加強與其他科目老師的交流,加強對學生的理解和認識,這樣老師就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情況,更好地開展英語的教學實踐。

2.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不適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因此,英語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愛動的特征以及貪玩的心理特征,制訂有效的教學計劃。比如,小學英語老師可以設定游戲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又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單詞讀寫的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26位同學分別拿著26個字母,然后學生就根據老師所讀的單詞來進行組合,比如,當老師讀“cat”的時候,拿著字母“C”“A”和“T”的同學就要走到講臺上組成“cat”這個單詞,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游戲中加強對單詞的記憶,也就提高了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3.英語應制定課堂教學目標

如果英語老師制定了課堂教學目標,那么老師就可以有目標地進行課堂教學,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學進度,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比如,學校的教學目標是要讓老師在2周內將26個字母教完,那么老師就可以制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比如,一周有四節英語課,老師可以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學生讀寫5個字母,那么教完26個字母只需要5節課,剩下的3節課老師可以用來鞏固學生的知識,加強學生對26個字母的認識和記憶。因此,老師應該要制定課堂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的教學,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4.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實踐

如果老師的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是很難進行英語學習內容的接軌,很難提高英語水平。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比如,在進行26個字母的教學的時候,學生對于“L”“M”“N”“O”“P”這五個字母的讀寫不是很熟悉,老師在教下一個課程內容之前就應該加強學生對這個五個字母的讀寫,確保學生對這五個字母的讀寫都熟悉了才進行下一個課程內容的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將所學的英語內容更好地銜接起來,才能更好地讀寫26個字母,提高對英語的認識,英語教學實踐的效率才能夠得到真正地提高。

三、結語

小學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但是小學生的心理也是很好把握的。因此,小學英語應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認識,改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祝香.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設計與運用\[J\].小學時代,2009,(7).

\[2\]范芳東.淺談英語課堂游戲的運用\[J\].成功,2009,(8).

\[3\]王晉娟.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