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的特點

網絡的特點

時間:2024-01-25 14:35: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的特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網絡的特點

第1篇

網絡新聞的特點

網絡傳播的這些主要特點帶來了網絡新聞的迅猛發展,網絡新聞以其全時性、內容廣泛性、數據庫超大信息量的支持、多元化的閱讀方式、開放性、互動性等傳播特性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強大的沖擊,使網絡新聞相對傳統媒體新聞而言,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全時化特點。新聞通常被人們視之為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及時性對于新聞報道是非常重要的。而網絡新聞則進一步擴展了時效性的概念,把傳統媒體新聞的及時性拓展為全時性。網絡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幾乎覆蓋全世界,使得新聞的全時性只有在網絡媒體上才能實現。在網絡上可以第一時間新聞,可以隨時更新、修改、刪除已經的新聞,有些網站還可以在線直播,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網絡新聞的全時化特點。近些年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無論是“9?11”事件、伊拉克戰爭,還是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網絡新聞媒體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多樣化的視角、最豐富的背景,對新聞事件的發展進程進行報道、描述和分析。

由于網絡新聞傳播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在反映突發新聞和重大新聞動態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因此在新聞事件的報道中擔任了與眾不同的重要角色,使很多讀者把網絡新聞作為及時了解突發新聞和重大新聞發展的第一選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對網絡新聞“滾動報道”的依賴性。

但是,網絡新聞的全時化往往造成新聞量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增大,帶來了新聞不易過濾的缺點,更新速度快也容易淹沒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如果處理不當,新聞事件發展進程中的重點信息會淹沒在眾多的新聞條目中。面對這種情況,網絡編輯應該憑借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新聞敏感性,快速收集各種信息,過濾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使之突出地呈現給讀者。

超鏈接特點。網絡新聞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超文本鏈接。網絡新聞可以通過文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把各種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極大地拓寬了新聞的信息范圍。讀者在瀏覽網絡新聞時,只需要打開一個新聞網頁,關于這個新聞的所有信息都會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的閱讀視野可以靈活地從一個平面跳轉到另一個平面,從一個空間進入到另一個空間。網絡新聞的傳播既實現了全球覆蓋,又能在內容上橫向容納世界各地的信息、縱向容納發展過程的信息,呈現出時間與空間的二維化特性,遠遠超出傳統媒體新聞提供的有限的、少角度的、少層次的、單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服務,網絡新聞信息的時間和空間的跳躍式會導致人們的閱讀心理發生一些變化,網絡媒體需要按照讀者的關注度、需求度,對新聞信息進行更加合理的鏈接編排,以保證網絡新聞信息的豐富性和深刻性。

數據庫化特點。網絡媒體幾乎擁有無限的信息空間,其信息總量是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現在的網絡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網絡記者、編輯不需要擔心有什么版面的限制,相反卻要費盡心思到處搜索與新聞相關的資料,來滿足讀者的需要,填充網絡這個“信息的無底洞”。

一般大型的網站都建有自己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把新聞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既便于網站自己管理數據、存儲資料,更便于讀者查詢信息、檢索資料,讀者可以通過查詢、檢索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聞資料。數據庫成為增加網絡新聞傳播影響力的基礎,強大的數據庫對于提高網絡新聞的質量,增強網絡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交互性特點。“交互性”是網絡媒體較傳統媒體呈現的最突出的特點。雖然在傳統媒體中,傳播者和受眾之間也存在交流,比如報紙、雜志設有讀者信箱、電臺開通熱線電話等,但在這些交流中,受眾在傳播中基本處于被動地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在網絡新聞報道中,受眾完全改變了單向接受的被動地位,可以參與到網絡新聞中,對新聞加以評論,參與新聞的傳播活動,變新聞的“旁觀者”為“參與者”。網絡真正實現了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傳播,給公眾提供了一個交換批評和評論的場所,讓受眾自由發表意見和觀點,直接參與新聞報道。

從網站角度看,網絡利用互動功能,每時每刻都可以吸納網民參與到新聞的交流中,為大眾提供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條件,而網民的評論和意見在重大新聞事件上有可能迅速形成輿論,進而擴大網站的影響力。網站還可以通過互動了解民意,更好地觀察判斷自己所要引導的輿論方向與現實的民意之間是否存在差異,自己的輿論導向是否需要調整。有時還可以從互動中得到的新聞線索進行采訪,從而獲得獨家新聞。

個性化特點。網絡的超大信息量使網絡新聞不僅涵蓋了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的所有內容,還包含了一般新聞報道不做的一些話題,表現出網絡新聞的生活多樣化、文化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特性,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個性需要。讀者可以享受豐富的網絡新聞,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網上任意選擇、組合信息,可以自由地選時收看、自由地選擇世界各地的新聞內容、自由地選擇接收模式,網絡新聞呈現出個性化的特征。

多媒體形式特點。網絡新聞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支撐,把文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flash等多種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新聞呈現出動靜結合、聲像皆備的網絡形態,極大地豐富了新聞的表現形式,增強了網絡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吸引力,讀者在瀏覽新聞時可以同時擁有讀報紙、聽廣播、看電視的感覺,感受到網絡新聞帶來的沖擊。

目前網絡新聞存在的問題

在網絡新聞熱鬧非凡的背后,應當看到目前的網絡新聞還存在一些問題。

網絡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比較差。網絡的開放性使得每一個網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依照自己的價值取向隨意地觀點和評論,真真假假的信息在網絡上滿天飛,讓人無法判斷它是否真實。由于讀者和網絡媒體要求網絡新聞全時段、快速,使網絡新聞存在制作周期短、發稿流程相對簡單、隨時更新量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使網絡新聞在準確方面不如傳統媒體。

而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靈魂。由于網絡新聞缺少自律,所以,在人們心目中,網絡上的新聞常常讓人感到不可靠、不真實。據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新聞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業網站的新聞則可信度更低。

網絡新聞往往缺乏深度。網絡媒體在版面擴張上具有先天優勢,為了填充網絡巨大的“胃口”,網絡記者和編輯們往往通過搜索、摘錄、選編傳統媒體的消息報道,匯集網民的評論,形成網絡新聞內容,缺乏新鮮的第一線的報道。我們經常看到,大量的網絡新聞在某一主題下簡單地匯總,沒有經過系統的梳理、歸納、提煉,給讀者以信息雜亂、重復、雷同、堆積的感覺,新聞信息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另一方面,超鏈接文本的使用在方便信息查詢的同時,卻往往使讀者迷失于新聞的細枝末節,甚至背離了新聞的主題。

網絡新聞的把握性比較弱。由于網絡的開放、信息的透明、網民的全面參與,造成網絡新聞傳播中干擾因素增多,網絡新聞的可控性比較弱。網站雖然也對一些言論進行控制,但更突出的是為網民提供網上言論的必要的空間和平臺,使其有通暢的發表言論的渠道,這樣就造成了對新聞的控制性比較差、信息管理困難的狀況,需要網站建立有效的調節機制,提高有效駕馭網絡新聞傳播的能力。

網絡新聞存在過分娛樂化、媚俗性的趨勢。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這種虛擬比較容易使人們暴露隱藏的內心世界,很多人上網是為了尋求輕松娛樂,為了迎合各種人群的心理需求,網絡新聞常常表現出不嚴肅性、娛樂性特點,甚至有低級媚俗的傾向。我們看到,在網絡新聞中,娛樂緋聞成為焦點,標題變得夸張、虛張聲勢,頁面設計得艷俗、低級,網絡新聞既炫目又刺激,可是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如果網絡媒體一味地迎合網民的需求,網民喜歡什么,網絡新聞就報道炒作什么,勢必忽略了網絡新聞的社會責任性。所以應當強化網絡媒體的自律意識和規范措施,使網絡新聞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真正發揮其應有的社會作用。

網絡新聞數量多、速度快、互動強,在報道社會熱點問題、快速傳播新聞論點和讀者互動參與等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我們要充分運用網絡媒體的特點和優勢,使網絡新聞在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引導讀者對新聞事件的關注、為讀者營造平等開放的輿論平臺的同時,又把握好一定的度,從而使網絡新聞報道達到更好的社會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邁曾:《傳播學引論》,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彭蘭:《網絡新聞學原理與應用》,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3.季桂林:《網絡新聞專題探析》,《軍事記者》,2001(3)。

4.劉雪梅:《透視網絡新聞專題的優勢》,《中國傳媒科技》,2002(8)。

第2篇

1、網絡廣告的特點:網絡廣告的互動。消除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網絡廣告更具經濟性、網絡廣告效果的可測評性、網絡廣告的目標性、針對性強。

2、網絡廣告就是在網絡上做的廣告。通過網絡廣告投放平臺來利用網站上的廣告橫幅、文本鏈接、多媒體的方法,在互聯網刊登或廣告,通過網絡傳遞到互聯網用戶的一種高科技廣告運作方式。

3、與傳統的四大傳播媒體(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廣告及近來備受垂青的戶外廣告相比,網絡廣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實施現代營銷媒體戰略的重要一部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1、可在網絡環境下事信息采集、處理、存貯、傳遞和提供利用;

2、給用戶提供所需的網絡信息數據、產品和快捷的服務;

3、信息的,與非網絡信息相比,網絡信息的數量多,質量也較難控制;

4、網絡信息管理以保障網絡服務和網絡應用為目標,從信息資源組織、信息平臺協調、用戶及其權限管理、安全防范策略等方面進行集成化協調管理;

5、主要突出網絡服務安全性、服務管理易操作性,為用戶提供一個界面友好的基于Web的網絡信息管理平臺;

6、網絡信息的數量多,網絡信息,包括信息地址、信息鏈接、信息內容經常處于變動之中;

7、網絡信息在形式上包括了文本、超文本、圖像、聲音、軟件、數據等多種形式,在存取與利用方法上具有多樣性。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網絡直播;贏利模式;特點分析;前景介紹

一、網絡直播的觀看和從業人群分析

網絡主播有簽約和不簽約兩種,從參與直播和觀看直播的人數分布比例來看,觀看直播節目的人數中女性數量明顯少于男性,參與直播的人群中女性數量明顯多于男性數量。直播能夠與用戶直接進行視頻交流,接受普通的用戶刷禮物打賞直接盈利。其中,在全平臺觀看直播節目的用戶中,經常有觀看習慣的女性占23%,經常觀看直播節目的男性數量高達77%。從年齡分布層次來看,18~22歲觀看直播的人員比例最高,為35%。22~26歲的人數比例為21%。18歲以下及26歲以上的粉絲比例分別為26%和18%。網絡直播行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年輕化特點。從參與直播的性別比例來看,女主播的人數明顯居多,為80%以上,男主播人數比例僅為20%。網絡直播是一種依賴年輕消費群體盈利的商業模式,直播平臺需要做好客戶目標定位工作,采用定向廣告投放的方式,吸引大批高活躍度的年輕用戶參與到直播中來。

二、當前網絡直播的發展狀況與贏利模式特點分析

(一)網絡直播的發展狀況分析

網絡直播是一種典型的粉絲經濟盈利模式,它的發展依賴廣大粉絲的支持。網絡直播是一種依賴分享和粉絲關注發展的交流活動,目前的直播平_比較多,知名度較高的主要有YY語音、斗魚直播、ME直播等,新型直播平臺有映客、QQ空間LIVE直播等,初創的直播平臺發展速度比較快,網絡直播領域競爭格局尚不穩定。網絡直播是一種“萬眾參與”的親民化的在線互動形式,它對于參與直播人員的要求比較低,較低的直播門檻,較高的盈利回報,吸引了大量普通網民加入直播活動中。網絡直播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定周期的商業運作過程。以生活服務類和才藝展示為主的網絡直播公司,需要構建粉絲參與的網絡機構,并且要保持平臺的獨立性,體現出直播平臺的特色。

(二)網絡直播的贏利模式特點分析

從贏利模式來看,當前直播平臺的贏利方式還比較單一和初級,過度依靠粉絲的打賞來獲利。一些游戲直播平臺,呈現出泛娛樂化的特點,社交屬性比較弱,缺乏與用戶的定位,單純展現游戲賽事的全過程,依靠用戶的禮物和收看付費獲利。

并且,一些生活娛樂類的直播節目,充斥著“三俗”現象,部分網絡主播為了贏利表現出不文明的行為。在直播活動中,要想獲得更多的關注,需要重視宣傳和推廣,從而匯聚更多的人氣。在直播平臺形成一定的規模之后,應該依托口碑借助影響力實現線上線下的盈利。網絡直播分為生活直播、趣味娛樂和秀場直播等多個種類,目前以秀場直播為主,并且還有一定比例的新聞事件直播,網絡直播具有一定的媒體屬性。網絡直播內容的定位,關系到后續運作的難易程度,對于盈利的大小也有一定影響。

三、網絡直播的贏利模式發展變化及前景介紹

(一)信息分享多樣性與營收多元化發展趨勢

網絡直播平臺的收入模式主要有廣告收入和增值服務等,直播公司基本圍繞用戶的需求,擴展與之相關的多種類型服務模式。網絡直播的主要服務類型有生活直播記錄、各學科知識講解、機械工具使用、醫療信息資訊等多種形式,吸引廣大網民關注。

當前的網絡直播平臺旗下擁有眾多主播,在進行直播的過程中與粉絲互動,一些優秀的主播能夠獲得粉絲的支持和好感,粉絲為主播刷禮物進行打賞,然后由主播和網絡平臺進行盈利分成。有影響力的直播平臺獲得實體企業的贊助,得到較為客觀的廣告收入。還有一些直播平臺重視拓展多元化的營收來源,對用戶進行服務收費,通過完善商業模式布局的方式,獲得電子商務收入和舉辦線下粉絲見面會活動獲得收入。

(二)年輕化和競爭中整合的趨勢發展

從網絡直播的發展前景來看,網絡直播行業的競爭強度比較高,我國網絡直播平臺的清晰度和信號穩定度較低。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在網絡直播中,互聯網平臺應該積極應用新的技術,從而提高直播的質量,贏得更多粉絲的青睞。

在新型的網絡直播模式中,在直播終端和網絡數字三維虛擬演播室系統中,采用數字化輸出的方式,打造直播風格和內容更加豐富的直播模式,獲得更多的贏利。從網絡直播的發展特點來看,青年群體用戶粘性比較強,它們使用手機、PC電腦觀看直播的時間和操作熟練度交工,在平臺逗留的平均時間比較高。在網絡主播包裝過程中,采用文案宣傳、圖片推廣和視頻推介的方式,逐漸提高網絡主播的知名度。并且收集網民群眾的反饋數據信息,根據互聯網社群網民的反響情況進行評估,制定針對性較強的主播營銷方案,獲得更多的盈利。針對粉絲群體的年齡特點,網絡直播平臺在拉攏廣告商的過程中,應該主打高學歷、年輕化的標簽,吸引休閑、娛樂、電子科技等新行業廣告商加入。

四、結束語

在網絡直播平臺建設活動中,直播節目應該符合《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的相關要求,游戲賽事直播,其直播內容和轉播,都需要獲得游戲研發商/運營商的直接授權,并且采用付費和禮物吸引的方式贏利。從網絡直播產業的發展前景來看,網絡直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形成產業化和品牌化,并且要自覺抵制“三俗”,使網絡直播節目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才能獲得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銀江.基于P2P網絡媒體直播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復旦大學,2005.

[2]孫夢如,魯佑文.演唱會新型盈利模式分析與啟示――以芒果TV與樂視TV首場O2O網絡演唱會為例[J].藝海,2015(6):90-92.

[3]姜薇.從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比較分析中看網絡媒體產生與發展[D].中國人民大學,2004.

第5篇

網絡媒體廣告的特點

從消費者使用網絡獲取產品信息的角度來看,網絡廣告具有以下特點。

1.網絡媒體使用者是信息的主動搜尋者

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一對多的單向式傳播,消費者只能夠被動地接收信息,廣告信息是廣告主刻意傳達給消費者的,具有極大的片面性。此外,傳統媒體的版面和時間限制也不可能承載太多的信息,因此,傳播的廣告信息大多數單純簡潔。這樣的傳播狀態導致了受眾或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相比而言,網絡媒體能夠很好地彌補這些缺陷。因為網絡媒體的使用者可以依靠搜索引擎在網絡上搜尋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把信息“推”向受眾。網絡媒體的傳播方式是使用者主動把信息“拉”向自己。同時,網絡媒體具有無限鏈接的功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信息量可以說是無限豐富。這樣,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決策前,可以到網絡上主動搜索相關的產品訊息,極大地降低了消費者與廠商之間信息的不對稱程度。

但是,傳統媒體上那種不斷重復廣告信息以贏得受眾無意注意的廣告方式,在網絡上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和挑戰。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18次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網民對互聯網最反感的方面中,20.9%的網民回答彈出式廣告/窗口,僅次于選擇網絡病毒的29.2%的網民數。在瀏覽網絡時,網絡受眾習慣性地關閉彈出式廣告,同時,受眾很少或根本不點擊其他非彈出式的網絡廣告。廣告主所期望的傳播效果在網絡上很難有效地實現。

2.網絡信息來源多元化

在網絡上,消費者可以搜索到相關產品的各種信息,有廣告主有意的信息,也有其他消費者在使用該產品或服務后的評價,還可能有第三方機構關于某種產品的測評報告,也可能有大眾傳媒或網站關于某類產品的公開報道,即網絡媒體成了消費者信息來源的集大成者。因此,比較傳統媒體,網絡在幫助消費者獲取信息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特別適合處于有意式處理信息階段的消費者。

3.龐大信息量對廣告信息的干擾

網絡的一大特點是信息量大,但是,從網絡廣告的傳播效果角度講,大量的信息容易造成廣告傳播的噪音。網絡的每一個頁面上都有很多的鏈接點。比如拿搜狐的首頁與一張傳統報紙的頭版或者雜志的封面相比,前者給受眾的感覺是信息點太多了,而在一個報紙版面或者雜志頁中的廣告則更容易進入讀者的視野。同時網絡廣告的尺寸很難有所拓展,最常用的網絡廣告形式有旗幟廣告、按鈕廣告、漂移廣告、文字鏈接廣告等,它們尺寸都較小,很容易湮沒在色彩斑斕的背景網頁中。并且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網民不會長時間地閱讀同一頁面,即使在同一頁面閱讀,也會不停地上下滾動屏幕,如果在五秒鐘之內不能獲得網民的注意,頁面上的廣告區域就成為視覺盲點。

綜上所述,網絡媒體適合于進行有意式信息處理的消費者,靠重復傳播試圖捕獲消費者無意注意的廣告傳播方式在網絡媒體上效果大大減弱。從廣告主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適應網絡受眾的信息處理特點,發揮網絡的優勢,盡量彌補其弱勢呢?

網絡廣告的設計規劃

1.充分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需求

主動到網絡上搜尋產品信息的消費者一般都是打算購買該類產品的潛在顧客,對于他們的信息需求,一定要充分滿足。對此,生產商應該在以下幾方面準備。

1)購買搜索引擎的關鍵字廣告,使自己的網站能夠出現在搜索結果的前列。

因為搜索引擎是網民接觸網上特定信息的入口,并且主動搜索相關產品信息的網民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購買者,所以能否讓自己的信息進入搜索者的視野并引發點擊非常關鍵。

2)打造高知名度的企業網站。

企業網站是全方位展示企業形象、產品以及服務的重要窗口,在網站建設中,要注意與企業的理念和品牌形象相協調,使其服務于企業的營銷傳播戰略。通過網站及時產品的最新信息,并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開設論壇,企業的網絡社區可以成為消費者相互交流品牌體驗的信息平臺,消費者在交流中加深對品牌的認知和情感,企業可通過社區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改進產品性能。如果可能,可以提供虛擬體驗,促成購買行為的完成。

3)注意及時關注相關測評網站上對自己產品的評價,以及已有顧客使用后的反饋。

2.抓住網民的無意識注意

根據注意的規律,決定人們注意的意識水平的是他們對信息的動機和刺激的特點。前者包括信息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趣味性(娛樂性);后者則與刺激的強度、大小、變化、顏色、位置、形狀等相聯系。要更加有效地抓住網民的無意識注意,就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增加信息對于網民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娛樂性。

要做到信息對網民的有用性和支持性,首先要能夠大致確認上網用戶的性別、信息偏好類型、職業、愛好等,對網民的了解越深刻,那么你提供給他們的廣告信息就越有針對性,越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增加主動點擊的幾率,達到更為有效的傳播。

互聯網獨特的使用模式可以支持對網民進行深度的了解并大致分類,繼而實施分眾化的廣告傳播。用戶PC中一種叫cookie的文件(一種記錄用戶上網信息的文件)可以實現跟蹤分析,網站可以利用特征關鍵詞等技術對用戶進行分類,同時與廣告主產品的特征進行關聯、匹配和排序,實現針對網民群體的投放?;ヂ摼W的這項技術能夠了解用戶的很多信息,如通過對內容的分析,就能夠了解用戶的行為和喜好,從而在廣告信息對用戶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趣味性方面做到深度的匹配,增加用戶對廣告信息注意的幾率。

2)增加刺激的成分。

利用傳統媒體廣告的各種有效手段,在強度、大小、變化、顏色、位置、形狀等方面合理安排,以增加用戶注意的幾率。利用成熟的多媒體技術,采用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豐富表現手段,最大化地實現設計者的創意。根據不同的網絡條件和客戶的要求,制作出個性化廣告,以新奇的文字和圖片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像電視廣告一樣給用戶帶來強烈的現場感和視覺、聽覺沖擊力。圖標和按鈕的設計應當顏色鮮艷且富有動感,以更好地吸引顧客的注意;按鈕則可以加入一些啟發式的文字,如“希望就在眼前”、“輕輕一點,世界一變”等來吸引顧客。

參考文獻:

①維廉?阿倫斯,《當代廣告學》(第7版),丁俊杰譯,華夏出版社,2001年,第133-134頁。

②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第11版),梅清豪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2-223頁。

第6篇

關鍵詞:網絡語言;構詞特點;網語規范 

 

1.網絡技術的發展與網語的形成 

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因特網已經變成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本身就是時展的產物,具有諸多與時代相符的特征,例如:高效性、高傳播速度、高信息容量等等。人們通過網絡這一特殊媒介進行交流與傳統交流方式肯定有不同之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交流使用的語言,也就是網語(netspeak)。網語是網絡語言的簡稱,它指的是人們在網絡上進行交流時使用的語言,但現在網語已經不僅僅只出現在網絡上,它還入侵到了許多其它領域,例如:廣告,電視、報紙,甚至還出現在學生作文里。網語這一現象在國內外都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有人對這一現象持有積極的態度,認為它的出現充分體現了語言動態發展的特點,但也有人認為網語破壞了語言的純潔性。但要真正認識和正確看待網語,首先要了解網語的大致特點。 

2.網語的構詞特點 

2.1術語 

這里的術語是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用語。例如:磁盤、光驅、主板這類術語是有關計算機組件的;打印機、數碼相機、多媒體、刻錄機是關于計算機外圍產品的;設置、掃描是關于計算機操作的;調制解調器、電纜、光纖、寬帶、端口是關于網絡組件的;超文本、動態捕捉、動態鏈接是關于網絡軟件設計的;電郵、局域網、主頁、鏈接是關于網絡服務的;瀏覽、搜索、共享、接入、卸載是關于網絡操作的。 

2.2外語詞 

漢語網語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英語的廣泛使用。根據有關調查,絕大部分網民都至少接受過中學教育,所以在交流過程中出現的英語詞匯對他們來說并不會構成理解障礙,因此很多時髦的英語用詞廣泛活躍于網站的各個角落。對于英語詞匯的使用大致包括以下四種情況:1)英語原詞,例如:window, internet, e-mail等等。2)英語首字母縮略詞,如: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usb(universal serial bus),tcp(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otoco),等等。3)中英文共存,如:“agp接口”, “club 文化特效”, “e-mail地址”, “mp3手機”, “gsm標準”,等等。4)自由翻譯,如:防火墻(firewall),附件(attachment),點擊(click),等等。 

2.3重疊詞 

在漢語的使用中,人們會通過對詞語的重復與疊加來達到加強語氣、模仿嬰兒的口氣等效果,如:壞壞(壞蛋)、漂漂(漂亮)、光光(光棍),東東(東西),等。 

2.4詞義發生扭曲的詞 

和使用重疊詞的意圖一樣,網民們為了達到幽默新穎的效果,因此刻意扭曲原詞意義,如:神童(神經病兒童)耐看(耐著性子看)、嘔像(嘔吐的對象)、賢惠(在家閑著什么都不會),等。 

2.5諧音詞 

正如英語當中的諧音cu代表see you(再見),ic代表i see(我明白)一樣,漢語也存在很多諧音的情況。1)拼音輸入法帶來的諧音。bbs(電子告示牌)的管理員被稱作“版主”,用拼音輸入法連續輸入拼音時就會先出現“斑竹”,因此人們圖方便就干脆選用這個詞語來表達版主之意?!按髠b”用相同的方法輸入時,先出現的詞語是“大蝦”,于是這個“大蝦”就成了人們對網絡高手的親昵稱呼。類似的還有“幽香”(郵箱)、“馨香”(信箱)、“跑?!?泡妞),等等。2)數字諧音。漢語中人們對數字的喜好往往跟數字的諧音有關。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由于人們追求高效快速的心理使數字的優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如:886是“拜拜嘍”、7456是“氣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氣”,等。3)外語詞匯的諧音。瘟到死(windows)、溫酒屋(windows95)、瘟酒吧(windows98)、笨三(pentunmiii),稻糠畝(dot com),等。4)漢語拼音的諧音。gg就是“哥哥”,jj就是“姐姐”,nn就是“奶奶”, 等等。

2.6港澳臺詞語 

據說在臺灣大學校園,人們稱呼相貌丑的女生為“恐龍”,女生也不示弱,用“青蛙”來指稱相貌丑陋的男生。“菜鳥”常常出現在港澳臺的小說里,巧合的是,北京方言把“差勁

”也叫做“菜”,例如“菜包子”、“菜貨”。英文中的“show”(展示)在港澳臺語言中被說成“秀”,有“脫口秀”、“別做秀了”、“心里的話大膽秀出來”等。 

2.7臉譜符號的使用 

與在現實世界的交流不同,參與網上聊天的各方都缺少肢體語言的交流,互相看不到面部表情也聽不到語氣使用的變化,為了彌補這一交流缺陷,網民們創造了臉譜符號(emoticon).它們由鍵盤上的字母、數字以及標點符號構成,雖然構成很簡單,但它們的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表示笑,:-(表示生氣,:-0表示驚訝,8-)表示帶著眼鏡,:-p表示吐舌頭,等。 

3.理智對待網語的存在 

網語不僅是一種語言、文化現象還是一種社會現象,人們不能對它妄加評論,一定要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首先要關注網語使用人群的特點。根據調查大部分網民都是年輕人,他們思維活躍、極具創造性而且討厭被束縛,從而將其心理需求充分體現在語言行為中。他們不愿意遵循常規的語言規則而另辟蹊徑,在對表達的新創造中獲得了莫大的滿足感。另外,網語還迎合了年輕人的文化心理和審美追求。但年輕人都正處于成長、學習的階段,他們的文化心理和審美追求還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因此由他們創造出來的一些網語也會和他們一樣具有“孩子氣”和很強的不穩定性。所以當人們在承認網語存在的合理性和具有的優點時,也必須認清它存在的缺點,一定要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客觀分析與評價它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4.結語 

網絡語言的出現與流行證明了語言的不斷發展性與強大的生命力。它們無數創造性的表達與使用在網民中賺足了人氣,向人們展示了這一新興語言的獨特魅力,不愧為網絡時代的極具代表性的產物。但是世間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語言也逃不過這條黃金定律??傊?對于網語特點、網語規范等問題,社會各界人士都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與建議,最后就以北京廣播學院語言傳播研究所所長于根元教授的看法來結束本文:“首先應該制定網絡新詞新語規范的基本原則,研究哪些詞語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個網站應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規范引導網絡語言的正常發展,對一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語言現象要制止。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提高網民的素質和水準。”(于根元網絡語言該說p194) 

 

參考文獻: 

[1]辛斌,張雪梅.(2006).英語因特網語的形式與功能 [j].外語電化教學,107:18-21. 

[2]秦秀白.(2003).網語和網話 [j].外語電化教學,94期:1—6. 

[3]周日安.(2003).簡論網絡語言[j].語言科學,4:95-100. 

第7篇

[論文關鍵詞]網絡經濟犯罪;特點;表現方式

由于網絡和通訊技術發展迅速,在網絡上的經濟活動已成為發展潮流,電子商務、電子銀行和網絡上的營銷等經濟活動為人們提供了十分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務。然而,網絡具有兩面性,在人們用它改造世界時,犯罪分子則通過網絡實現犯罪行為。在網絡上進行各種犯罪,嚴重的損害了群眾的合法利益。其中,網絡上的盜竊、詐騙和非法傳銷等犯罪活動出現驟增的發展勢頭,嚴重的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一、網絡經濟犯罪的含義

經濟犯罪指的是在經濟運行過程中,行為人利用合法的經濟方式,違背經濟法規,損害市場經濟秩序,侵犯國家、他人財產的行為,這種行為應受到《刑法》的處罰。而計算機網絡犯罪指的是行為人違背《刑法》的規定,利用網絡為工具,或者侵害計算機的軟硬件和信息網絡的違法行為。二者的復合即是網絡經濟犯罪。它與現實生活的空間不同,是虛擬空間、文化和精神空間,它是一種新的損害經濟秩序的犯罪形式。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人本身作為網絡經濟犯罪的主題和客體,從根本上講它仍是經濟犯罪。綜上,定義網絡經濟犯罪為:使用網絡為犯罪工具,或者侵害計算機的軟硬件和信息網絡,侵犯國家和他人的財產所有權,損害經濟秩序的犯罪形式。

二、網絡經濟犯罪的特點

(一)犯罪主體的專業和智能性

雖然也存在一些不懂計算機網絡的人實施網絡經濟犯罪,但是實施犯罪的大多數人擁有十分精湛的網絡操作能力和深厚的計算機網絡的專業功底,所以網絡經濟犯罪的主體比較智能。由于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安全性日益變得嚴密和專業,所以凡是成功實施網絡經濟犯罪的犯罪分子不是一些平庸之輩,總體來看,網絡經濟犯罪的主體趨向于高學歷、年輕化的人群。許多犯罪分子以前并沒有犯罪的前科記錄,犯罪主體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高專業性和智能性,且有一部分的網絡經濟罪犯進行過高校計算機方面的專業或非專業的學習。

(二)犯罪行為十分隱蔽

計算機網絡是十分開放的,它沒有國界的限制,且具有虛擬性的特征,所以實施網絡經濟犯罪具有很好的隱蔽性。進行網絡交易的注冊十分簡便,而且在網絡上的支付工具的虛擬性,資金可以在網絡上迅速轉到被指定的一個賬戶上。而客戶端的識別能力有限,加上計算機和網絡的特點,所以犯罪分子能十分隱蔽實施犯罪,以及犯罪后進行銷毀犯罪證據和隱匿起來。

首先,從網絡經濟的犯罪主體來分析,很難確定網絡經濟犯罪分子的身份,這是因為網絡經濟犯罪可以來自任意計算機終端,而且現在有部分的網站提供可以匿名的服務,加之現有的網絡技術水平和網絡管理水平很難統一用戶的網絡身份和真實的身份。

其次,計算機信息網絡的數據多數情況下是網絡經濟犯罪的損害對象,但網絡經濟犯罪對對象的物理特性不會造成有形變換,且對其物理特性不會造成損害。網絡經濟犯罪不會受時間、人員和地點等客觀條件的限制。網絡經濟罪犯常常會應用網絡技術掩蓋其真實的地址,或者通過異地的遠程控制同時向多個受害人進行攻擊,這樣在網絡經濟犯罪中受害者常常很難發覺自己利益被侵犯。

最后,與傳統的經濟犯罪相比,網絡經濟犯罪的證據收集比較困難,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后實體的證據遺留較少,而最多的是電腦中的電磁記錄,這種電磁記錄比較容易被偽造、篡改和破壞,所以收集網絡犯罪的證據和此類犯罪的偵破比較困難。有一些犯罪分子雖然作案之后留下大量的電子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數量、種類十分多, 從而讓公安機關很難固定證據。有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后,立即把電腦上的記錄和服務器上的日志記錄等等銷毀,使公安機關更無法收集和固定證據。

(三)犯罪的方式比較抽象

網絡犯罪的方式比較抽象是指網絡犯罪發生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時空中,抽象的電磁信號是其記錄的信息和數據的承載體。與傳統的經濟犯罪不同,它的時空不受限制,網絡經濟犯罪行為人在具有網絡的計算機和終端之后就能在不受限制的時間和地點實施犯罪。

(四)犯罪持續時間長

重復犯罪時網絡經濟犯罪的重要特點,要獲得大的非法利益,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動必須一直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例如,存款零頭被網絡經濟犯罪分子入侵客戶的賬號偷偷轉入另一人的賬戶中,由于一開始的轉入金額很小,所以客戶對這些轉入的零頭很少能注意到,這使得網絡經濟犯罪的重復犯罪可能性大大上升。

(五)犯罪日益趨向國際化

網絡經濟犯罪日益出現國際化的趨勢,這是因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互聯性、國際性和跨域性的特點使得網絡經濟犯罪不再受到區域之間和國家之間的限制。網絡經濟犯罪分子對計算機網絡中其中一臺計算機的犯罪行為會影響到整個網絡世界的任何地方。比如一個網絡經濟犯罪分子通過收買歐美國家銀行的工作人員,把用戶信用卡的資料竊取掉,通過境外同伙冒充客戶點擊在境內建立購物網站,從而實現了虛擬購物,有關銀行特約商戶墊付的境外國際卡購物款就被這樣詐騙。

(六)犯罪所需的成本比較低

與傳統犯罪不同,網絡犯罪的作案工具十分簡單,一般只需一個終端機、上網卡和電話就可以進行犯罪,比傳統犯罪的風險小,且收益大。不法分子作案時只需操作鍵盤,就能使受害人遭受巨大損害。

(七)犯罪的社會危害行比較大

隨著網絡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網絡犯罪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增大,網絡犯罪不但能使受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對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也能造成危害,這是一般傳統犯罪所不能比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國家的經濟系統、單位,如國防、金融等等,都是數字化的,當這些單位受到入侵,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三、網絡經濟犯罪的表現方式

(一)盜用客戶網上支付賬號

當前,賬戶密碼的設置或公私密鑰加密和信息認證的應用等一般是保護客戶網上支付賬戶的安全措施??蛻糍~戶的資金被盜用正事由于這些安全措施被犯罪分子瓦解掉了,資金被盜用最常見的方式是把客戶的電子貨幣形式的資金所有權轉移,犯罪分子應用電子貨幣與計算機系統、合同書、財務憑證、網絡技術信用卡等載體改動銀行存款、利息和股票、債券資金、信用卡,從而完成資金所有權的轉移。

(二)網上支付賬戶的造假和使用

網上支付賬戶的有效性和電子資金的充足性使用結算機構來確認,結算機構的判斷被一些認證機構利用向客戶發出交易是否可以進行的信息。如果結算機構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被犯罪分子應用計算機技術修改,偽造網上支付賬戶,躲過結算機構的檢查,從而騙取錢財,損害金融機構的利益。

(三)不法獲取和復制數據形式的商品

因為互聯網具有開放的特性,所以計算機軟件、數據庫和服務信息等數據商品很容易在互聯網絡上傳輸的過程中,被犯罪分子復制和截獲,使權利人的利益遭受損害。

(四)入侵電子商務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是電子商務的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基本保障,這是因為電子商務是建立在計算機信息基礎設施基礎上的在機系統,它自動化很高、分工合作十分地密切。對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入侵和破壞會混亂整個電子商務的秩序,嚴重損害了一個國家的電子商務的穩定及發展,且損害了各方的利益。對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入侵和破壞最常見的形式是對股票、存款和利息的入侵。

(五)盜取商業機密

商業機密在現代企業中作為無形資產存在,受到各企業不斷加強的保護,但同時對其他企業商業機密的盜竊行為也日益嚴重。當商業機密在網絡上傳輸時很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嚴重損害到機密所有人的利益。

(六)虛假廣告的制作

由于互聯網的方便、廉價、快捷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生產和經營者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網絡上的宣傳,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所以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同時互聯網也被一些人利用進行虛假的宣傳,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通過貶低其他同類經營者或者抬高自己迷惑消費者。除此之外,犯罪分子還利用超級鏈接技術進行不正當競爭、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或洗錢犯罪等活動。犯罪分子常常以合法的虛偽外表來實施犯罪活動。

第8篇

美國網絡電臺何以崛起

1995年4月,位于美國西雅圖的“進步網絡”在其網頁上放置了一個Real Audio System的試用版軟件,提供“隨選音效”的服務,標志著網絡電臺的誕生。根據美國收聽率調查公司Arbitron的調查,截至2005年,約有3700萬美國人至少每個月收聽一次網絡電臺,而在四年前,這個數字只有1100萬。隨著聽眾人數的增加,網絡電臺也開始在每年價值110億美元的網上廣告市場上占得更多的份額。

從內容和表現形式來看,美國網絡電臺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傳統廣播媒體開辦的網絡電臺,以美國在線網絡電臺為代表。AOL和XM Satellite Radio公司2005年4月11日宣布,共提供200個頻道的網絡廣播服務,進入競爭日益激烈的網絡電臺市場。2008年3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將其150個網絡電臺與美國在線(AOL)的200多個網絡電臺合并,并接管其網絡電臺廣告業務;同年12月,CBS又接管了雅虎的150多個網絡電臺的業務,一舉整合了擁有5000萬聽眾、占全美互聯網用戶總數四分之一的網絡電臺市場。

另一類主要是商業ICP開辦的網絡個人化音樂電臺,以潘多拉電臺為代表。網絡個人化音樂電臺聽眾多以社交網站的用戶為主,其完整的構成部分一般包括:用于播放電臺音樂的網頁客戶端或客戶端軟件;用于記錄并顯示聽眾收聽頻率和個人音樂喜好的空間主頁;用于關聯用戶收聽喜好的互動管理設計;用戶間的群組生成模式等。在這些構成要素的基礎之上,網絡個人化音樂電臺通過加載用戶評論,建立興趣小組,組織線上—線下活動,音樂排行榜等措施來擴充電臺的用戶渠道和社會影響力。在相似的服務定位下,各家電臺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對用戶收聽習慣的探查方式不同,即如何去分析用戶的音樂品味,如何去確立自己的選曲邏輯并提供給受眾。

在上述兩類網絡電臺中,網絡個人化音樂電臺是主流,這從潘多拉68%的網絡電臺市場份額可見一斑。在美國網絡個人化音樂電臺的發展過程中,又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早期(2001年前)網絡音樂電臺,以Napster,Rhapsody,eMusic為代表。這一時期網絡音樂電臺的突出特點是提供無限量正版音樂下載服務,盈利方式主要為會員費。1998年誕生的Napster在經歷了“侵權”風波后“改邪歸正”,轉向提供收費性質的正版音樂下載服務。Rhapsody Premier訂閱計劃向通過包括移動電話在內的任何設備接入到互聯網的用戶提供無限的音樂流媒體服務,每月收費10美元。

二、當紅(2001-2010年間)網絡音樂電臺,以Pandora,,MOG為代表。這些網絡音樂電臺的突出特點是強調“個性化服務”,融入社交元素,并積極探索“會員費+網絡廣告”盈利模式。2007年3月成立的是一個獨特的多平臺音樂提供商,除了考慮每個聽眾對歌曲喜愛,還特別聘請Slacker “DJ”(一個基于復雜運算法的自動化系統)來協助挑選歌曲。另外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一款便攜式媒體播放器,這個新平臺的廣告功能是非常出眾的。

三、新晉網絡音樂電臺(2010年后),以Rdio,Turntable.fm為典型代表。這些網絡音樂電臺的特色在于“音樂與社交、娛樂相結合”,成為名副其實的“社交型網絡電臺”?!吧缃恍途W絡電臺”基于電臺內容,在網絡電臺的網站上吸引、聚集相同愛好、品位的網友聽眾,這些聽眾之間通過網絡上個人主頁、QQ、微博、手機終端、PDA等形式建立了社會性的網絡,而網絡電臺可利用這樣的網絡平臺進行營銷,包括線上廣告、付費點播、開通手機無線增值業務等形式和線下的聚會、產品推介等活動獲得收益。

美國網絡電臺的發展特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網絡電臺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參與主體多元,功能更加豐富。

無論是老牌廣播公司CBS,還是互聯網站,還是各式各樣的商業ICP,都把目光投向了網絡電臺。在早期音樂上傳、檢索和下載的基礎上,網絡電臺的社交、游戲功能不斷深化,成為廣播和音樂愛好者的欣賞和交流平臺。

二、“體驗專屬服務”成為撒手锏。

“用戶即上帝”的理念在網絡電臺的發展中被奉為圭臬,個性化、互動性等元素融入其中。無論是Pandora還是,其實都是高度個性化的“私人電臺”,通過分析用戶對所播放歌曲的反饋行為(喜歡或不喜歡)以及歌曲本身,隨機推送基于用戶習慣的音樂。通過點擊“魔鍵”(MagicButton)圖標,MOG用戶安裝了一個名為MOG-O-MATIC的工具,可自動搜索用戶硬盤中的所有音樂文件,然后建立索引,并按照喜好建立個性化檔案MyMOG。

三、網絡電臺走進“褲袋”(移動設備)

截至目前,很多基于電腦瀏覽器的網絡電臺都了可以在iPhone上運行的應用程序。潘多拉電臺引用蘋果官方數據稱,2011年1月份Pandora Radio應用下載次數分列ipad和iphone應用軟件中的前兩位。此外,音樂社交網站Rdio()目前已經支持RIM的黑莓和蘋果iPhone手機,近期內將支持谷歌Android手機。

四、網絡電臺與社交網絡緊密結合。

潘多拉電臺為每名注冊用戶都建立了個人主頁,用戶可以通過個人主頁尋找相同興趣的音樂好友以及音樂博客。Rdio也是一款關注社交功能的應用,用戶可以分享彼此的音樂欣賞計劃。

第9篇

摘要:信息時代不斷邁進,網民群體的規模日益擴大,網絡語言已成為網民之間交流必備工具。其中,網絡流行語不僅是網民交流的個性工具,更是網民對社會發出的個性吶喊。本文對網絡用語的特點及其規范化問題目前研究的成果進行了梳理。

關鍵詞:網絡用語 漢語 語言規范

互聯網從1989年開始進入我國,時至今日已有二十一年的歷史了。伴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民的增加,網絡用語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產生、發展、傳播起來,有些則早已走出虛擬的網絡,進入現實生活,風靡一時。本文根據前人對網絡用語的研究成果對網絡用語(狹義)的分類及特點進行總結,并對網絡用語規范化的問題進行探討。

對于網絡語言的分類問題各家各執一詞,分類所依照的角度也不盡相同。很多文章都重視到了網絡用語的修辭手法問題,主要概括出來的辭格有諧音、代語、摹聲、圖示、比喻。林綱將網絡用語分為詞匯縮略型、圖形符號型、數字諧音型、故作童真型、文符并用型、英語漢說型、舊詞新說型。其中的數字諧音型、故作童真型、圖形符號型、舊詞新說型都是從辭格的角度劃分的。

由于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和設備進行的論壇貼吧。QQ等聊天交流工具,受到新時代新現象的社會文化語境的影響,促使形成了這種開放,創新的網絡語言。由此決定了網絡語言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簡單。文字簡略,符號,數字,圖形雜糅使用。網絡用語要求簡潔便于交流和輸入。有的用字母代替通用字,有的對人的稱呼和簡單用語往往憑借讀音用拼音字母或英語縮寫字母替代通用字,也有用動物名稱指稱人或事,還有的用符號表示情態。這是網絡以視覺文字和標點符號為傳遞信息的唯一載體的必然結果。

第二,個性化。目前,網民的年齡結構多集中在20-30歲之間。他們在對語言的運用上體現出更多的是推崇個性。網絡交流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菜鳥(剛上網的新手或電腦水平較差的人)。大蝦(大俠的諧音,多指網絡高手)。網絡用語新奇,獨特,具有很強的游戲色彩,帶有戲謔的風格,這種表達方式,拉近了網絡交流者之間的距離。

第三,口語化。避免了網絡用語的專業性和傳統技術詞語解釋中晦澀難懂的缺點,使網絡科技詞匯顯得淺顯而易懂。方言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來,決定了網絡用語在方言上的多元性。如常用詞“偶”(我),“稀飯”(喜歡)等。其原因在于,如上所述,網絡語言是一種現代”民間語言”,它的空間比較自由,簡潔直觀,因此對相應的語言也有類似的要求。

第四,創新性。古詞“新”用:囧,本作”冏”,像窗口通明,后用來表達郁悶,無奈等心情。槑,古同“梅”。對原有漢語詞匯詞義的顛覆也是其表現之一。網民通過使用這些語言,顯示自己對網絡環境的熟悉和標新立異的個性。

對于網絡語言的概括也是呈現各家之言。于根元將網絡語言的總特特征概括為:外語詞語多,術語多;符號與語言交叉使用,語句的零融化,直觀化,幽默,風趣。彭育波認為網絡語言主要有四大特點:創造性,形象化,簡潔性和欠規范。除此以外,李莉還談到網絡語言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王獻福談到網絡語言的粗俗性。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語言,正處于不斷的吸收,變異,推陳出新的過程。對其的態度更是百家爭鳴。其實對于一種語言,個人認為沒有好壞之分,我們應該更加積極的去做歸納,總結工作,以期能夠更好的服務于語言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

語言規范的原則有三方面:一是要遵守邏輯規范,即我們常說的句子“通不通”;二是要遵守語法規范,即組合“對不對”;三是要遵守修辭規范,即質量“高不高”。網絡用語顯然是不符合這些規則的。著名作家馮驥才說:“網絡用語的異化傾向,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嚴謹和精致”,并“給我們的民族語言帶來了沖擊,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燒傷度”。

目前提出的有關網絡用語規范的手段主要有:1.健全法制法規,倡導語言文明;2.加強“網德”教育,提高網絡用語的品格;3.建立統一的開放的言語規則;4.宣傳網上禮儀,提高語言行為修養。

對于第一點來說單純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等待規范語言是不現實的,法律本身就具有滯后性,而且法律是為穩定的某種社會問題制定的,面對網絡語言這種隨意性很強更新速度又快的現象,閉上眼睛期待法律是幼稚可笑的。而“網德”的概念十分模糊。至少在中國,國家本身的教育體系中,并不包含對于“網德”的教育,所以實施起來可行性并不大。

第三點不太容易從字面理解。它的意思是讓網站間聯手總結歸納現有流傳較廣的網絡用語,刪除重復冗贅的內容,建立起一套基本一致的言語符號體系。該體系具有開放、能產的性質,統一的仿造模式和依據,如英文字母的大寫表示漢語拼音縮寫,小寫表示英語縮寫;數字、誤字諧音聯想的不同來源應有所區分和提示。這樣使初次交流的人通過常規邏輯推斷演繹出特殊網絡用語的含義以縮短溝通的適應期,使網絡真正成為快捷便利的信息通道。這種觀點無疑是可笑的。網絡用語本身就具有簡單化、個性化、口語化、創新性的特點,如果都統一了,網絡的特點將被抹殺得一干二凈。而這個言語規則中的所謂“能產”的性質更是讓人無法接受,這個規則把它先定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模式,還把其定義為“能產”,不得不讓人覺得可笑。

第四點所提到的宣傳方法倒是切實可行的,但是宣傳本身不具備強制性,而且宣傳的方式手段決定了宣傳所能面向的人群范圍的大小,中國三億網民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如何提高網民的整體素質以及行為修養,這個問題的解決是宣傳手段能否起到效果的前提。

自從網絡誕生以來,關于網絡語言規范問題的討論就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面對新生的網絡語言,有的人認為多數是不規范的詞語,應該限制使用;也有的人認為是語言多樣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以支持為好。新詞新語規范基本原則課題組認為“對網絡詞語的規范有不同看法,它與現實語言規范的異同尚需深入研究”,我們一直認為,對于網絡語言的規范問題應該辯證地看待。

一部分因網絡交際需要而產生的網絡語言現象,確實補充了現實語言表達的不足,為語言表達增添了新的色彩,滿足了社會語言表達多樣化的需求。這些網絡語言現象的運用使得語言表達變得生動、活潑,富于表現力,應該受到歡迎,而不應該被人為地“規范”掉。

還有部分網絡交際用語,如果用現實日常交際的標準來看,確實不夠高雅和規范.但是,還應該注意到使用場合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語體,對語言的要求也不同。我們使用的語言是多樣化的語言,語體的不同是多樣化的重要表現。語言是人們的交際工具,對語言的規范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交際。交際是分類型的,不同語體的語言規范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日常交際中看來規范的語言用在網絡上,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超過網絡的范圍,用在日常的交往中,或者作文、考卷中,則屬于混淆了語體,應該在規范之列。在語文教育面臨新形勢的情況下,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順應新情況,更新知識結構和教育觀念,引導學生區分網絡語言的不同使用場合和條件,使只適合網絡的一些用語停留在固有的使用范圍。(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沈曉靜.論網絡語言的特征及其規范[J].成都師專學報,2001(3):57-61.

第10篇

關鍵詞:網絡語言 語義特點 詞匯

一、諧音類

所謂“諧音詞”就是不用原有的詞語,而是將它們的讀音略加改變而使用另一個詞形所產生出來的詞語,這種“新詞”一旦得到千萬網民的認可,就可能借助網絡傳播的巨大法力,具有了極強的生命力。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比諧音的原詞更為形象生動、更俏皮親切、更有生活氣息。

(一)同音漢字替代類

美眉:妹妹,也指漂亮的姑娘。這個詞在網絡上使用頻率極高,并且已經蔓延到了日常生活用語中,甚至傳統媒介,如報刊、雜志等等也開始用它,它比原詞“妹妹”更有傳神效果;格格:哥哥。與“美眉”相對,這個叫法也俏皮生動;斑竹:即“版主”,BBS管理員。

(二)方言諧音類

“醬紫(這樣子)””,北京話中力很差)”掂(辦妥)“暈菜(暈了,昏了頭)”“速哦(是哦)以及廣東話中的“搞笑(逗笑)“菜(能“搞”等都被吸收進網絡語言中成為新詞語。例如:就是灌水啦,有些人就是喜歡扮竄。(很囂張的樣子,廣東話),我不夠你強啦,呵呵。(厲害,廣東話)

(三)數字諧音類

在網絡上,網民們喜歡用與中文讀音諧音的阿拉伯數字符串成的符號來表示詞語甚至句子,這類符號詞因其簡潔方便而深受網民喜愛,在網絡中使用頻率極高。抽象的數字經過想象力的排列組合,產生的效果出乎人們的意料,這種數字化語言往往意蘊無窮而表意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情趣。1314表示一生一世;8147意思是不要生氣;9494代表就是就是,表示同意對方說的話。

二、符號類

將標點、數字和字母等符號組合在一起,模擬人的表情,象征一個意達一種感情與語氣,是網絡傳播所獨創使用的。

(一)標點符號組形

:一)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張笑臉,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結束處,玩笑的意思或表示微笑;:一(最簡單的不高興。

(二)標點數字組形

8一)表示睜大眼睛,可能是驚訝,也可能是生氣;:一9表示舔著嘴唇,不好意思或者別的原因的笑。

(三)標點字母組形

:一P表示吐舌頭,很調皮,很可愛的樣子;:一S舌頭開始打轉,表示語無倫次。

三、詞義變化類

(一)舊詞新意

在網絡中,一些我們原有的詞語通過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改變了原有的意義,或轉移,或引申,或詞義范圍的擴大,使原本單調的詞義變得形象生動,豐富多彩。防火墻:原是消防專用語,指防火隔離帶。作為網絡詞語的“防火墻”指對病毒、黑客進行防范的安全措施?,F在,“防火墻”已經開始用于非網絡的場合,意義泛化,指對某種事物、某種現象、某種行為進行防范的措施;踢:原是“用腳觸擊”的動作,在網絡BBS、聊天室中意義有所轉移。形容在聊天室的某一房間,由于粗俗表現而被“房間管理員”請出房間的動作。有時也指被擠掉線或者擠出聊天室;口水:網上經常稱能說能發表議論的人“口水多”,或者稱質量不高的文字。

(二)舊詞別解

別解是一種故意將原有詞語的意義進行錯誤解釋,這一點在網絡語言中也早有表現,網民們以此種形式將一些常見的詞語別解,使其成為別具新意的網絡詞語。情圣:不是傳統意義的情場高手,而是情場上剩下來的;白骨精:也不是《西游記》里面的妖怪,而是指白領、骨干、精英;MBA:不再指工商管理碩士,而是MarrybutAme:ican,只嫁美國人;UFO:不再指天外飛物“飛碟,而是ugly,foolish,old,又丑又蠢又笨?!∷?、外來詞

由于網絡是從西方“舶來”的新鮮事物,在漢語語境下的網絡交際中自然會出現與網絡有關的一些新事物、新現象的名稱“缺位現象”。為了彌補這種不足,網絡詞語中就借用了大量外來詞語并加以漢化改造,使之具有新意。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音譯詞。音譯詞指用漢語的同音詞(或近音詞)直接從外語對譯過來的詞。伊妹兒:E一ma11(e1ectronicmail),電子郵件。用戶或者用戶組織間通過計算機網絡收發信息的服務。顯然,“伊妹兒”比“電子郵件”更親切一些;分特:faint,暈倒的意思。(二)意譯詞。 意譯詞是指根據英文單詞的意思直接翻譯而來的新詞。這類詞的特點是直白而又形象,借這種方式產生的詞語數量不少,并且相對于其他幾種詞語而言,顯得比較正規。帶寬:band wudth,網絡的容量、通常以每秒多少比特來衡量;線上:0n11ne,一種既受計算機控制,也和它通信的狀態,也叫聯機。(三)半音半意詞。這類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把一個英語合成詞中的一個詞根音譯,另一個詞根意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網際網絡”一詞。internet是由構詞成分inter(表示相互的意思)和net(網絡)合并而組成的詞.“因特”是inter的音譯,“網”是net的意譯,它實際的意思是“網絡的網絡”,由世界上成千上萬個計算機網絡和千萬臺商用、教育、政府和個人計算機組成,彼此都相互連接在一起,全意譯為“國際互聯網”。另外一類半音半意外來詞則是既考慮讀音翻譯得接近,又考慮使用的漢字跟這個詞的意思也盡量地接近。如:黑客:hacker,指沉迷于計算機,精通計算機或者網絡的各個部分如何運作的計算機用戶或編程高手,可能會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別人的網絡,有的只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有的則盜取別人的信息,搞一些破壞活動。英語中的原詞并無貶義;駭客:cracker,由“黑客”一詞延伸而來,相對黑客而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貶義詞,直譯為“破壞者”。指具備一定網絡編程知識,行為具有破壞性的計算機玩家;博客:本來的意思是web log,網絡日志,后來變成一個詞,blog,漢語翻譯的時候采取了跟“黑客”、“駭客”相同的翻譯方法。

五、縮略類詞語

(一)英文縮略語

(1)英語單詞或短語首字母或關鍵字母縮寫

CU:See You的縮寫帶音譯,再見;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BB: baby寶貝或者bye一bye再見;IOW: in other words換句話說。

(2)英語單詞諧音縮略

U: you,你;Y: why,為什么;Q: cute,可愛,漂亮;CU: see you,再見。

(二)漢語拼音縮略語

Gg:哥哥;JJ:姐姐;TMD:他媽的;TNND:他奶奶的。

(三)英、漢、數字混合縮略語

(1)英文字母、數字混合型

4U:for u,給你,為你;FZF: face to face,面對面;3KU:thank you,謝謝;B4:before,以前。

第11篇

內在情感的直接性

審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維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過程。而情感,是網絡音樂的重要內容。從音樂創作上看,它是創作者內心深處思想和情感的獨白;從欣賞者來看,只有那些富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意義的情感音樂,才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就網絡音樂的重要表達形式網絡歌曲來說,情愛是網絡音樂重要的主題,柔情似水、纏綿悱惻是大多數網絡情愛歌曲的主格調。

例如龐龍的《兩個蝴蝶》,估計受“梁祝化蝶”故事的影響,作者刻意抒發兩只蝴蝶一起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感。情感表現深沉但不深刻,有悲劇味卻無悲劇感,給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煽情。這是此類歌曲的共同特色,體現更多的是一種現實的情愛。

所以說,情感既是網絡音樂的構成要素,又是網絡音樂的內驅力,它貫穿于網絡音樂思維和創作活動的全過程,并滲透于藝術形象中。也可以說,網絡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其音響與內在情感的直接性具有不可割裂的聯系。

審美創造的再現性

音樂的審美實踐活動由音樂創作、音樂再現和音樂欣賞三個環節構成。由作曲家創作出的樂譜作品本身的音樂美,對于一般的審美主體來說很難直接把握,必須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藝術再現)的中介作用,才能使樂譜作品真正成為音樂作品。

網絡音樂作為一種有別于傳統音樂的音樂形式,具有它自己獨特的審美創造的再現性。與傳統音樂相比較,網絡音樂不再以一種方式來表現音樂,有時甚至不需要表演者,而利用如FLASH音樂、電腦MTV音樂、MIDI音樂、電子賀卡、網絡游戲音樂、網絡廣告音樂、網站背景音樂、網絡MP3音樂、視頻音樂、彩鈴音樂等來表現。另外,音樂本身的表現也日趨多元化,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現代音樂、舞蹈音樂、器樂曲、聲樂曲、通俗音樂等。

由于互聯網的特點使遠距離的交流、傳播、共享、創作變為了可能,網絡音樂具有遠程性也使音樂擺脫了時間、地點的束縛,無論在創作還是傳播時幾乎都面對著大眾,更多地體現了大眾的自主性、主動性與參與性。而且由于網絡音樂的開放性和交互性,音樂愛好者可以利用網絡自由表達個人的意見和喜好,網絡為每個用戶同時作為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提供了條件。例如《老鼠愛大米》這首歌曲走紅得益于一部同名FLASH,而在其紅遍整個網絡時眾多的聽眾還沒有見到演唱者,并且網絡上最流行的版本都有好幾個,一般來說,這些對于傳統音樂是不可想象的,但這些都不能阻止這首歌在作為手機鈴聲、電話彩鈴、流行歌曲等,響遍生活的各個角落。

感知過程的聽覺性

和音樂一樣,網絡音樂也是聽覺的藝術。人對現實的感受,主要或大部分是通過視覺來完成的,而聽覺往往是輔的。對于視覺藝術(繪畫、雕塑、戲劇),造型是它們的特長。對于音樂,造型因素(如標題音樂)進入音樂,只能通過人的形象思維(如聯想、想象)達到間接的實現,這使得音樂反映現實往往是較為間接,甚至曲折、隱蔽的,但這并不會削弱音樂藝術的直觀性。音樂是用聽覺感官直接接收感性信息,喚起審美主體的聯想和幻想,使審美主體得到賞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響信號刺激的次數越多,想象越豐富,對音樂意象的認識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

比如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將本是民間一首十分普及的搞怪順口溜“老鼠愛大米”寫入流行歌曲,整首歌曲旋律優美,歌詞簡單,讓人容易接受并且朗朗上口,“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不管有多少風雨,我都會依然陪著你”,用調侃的方式表達愛情,用幽默的語言、樂觀的生活態度表現出現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挑戰,體現新時期年青一代對愛的感覺和認知。這類歌曲沒有了過去同類歌曲所呈現出來的對愛情刻骨銘心的傾訴,有的只是對情愛的一種情緒上的吟唱。

網絡音樂藝術也是參與藝術,其藝術境界需要審美主體通過聽覺的感知,融入主觀情感和思想活動,才能真正領略。同時,網絡音樂藝術也是寬泛的藝術,它不受視覺的限定,全憑聽覺的感知去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體空間中盡情地翱翔。

結語

音樂藝術的生命在于不斷創新而與時代合拍,垃圾網絡音樂改變的只不過是它的傳播媒體,而音樂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制作,也并沒有改變音樂的本質,音樂還是供人娛樂欣賞的音樂,依然是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門藝術。

參考文獻:

1.胡泳:《另類空間》,中國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

2.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王岳川:《后現代語境中的中國文藝問題反思》,《人大復印報刊資料》,2001(7)。

4.程金海:《從意味到存在――現象學美學審美價值觀的發展軌跡》,《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5.薛復興:《文化轉型與當代審美》,《美學》,2001(7)。

第12篇

關鍵詞:網絡媒體 傳統媒體發展

一、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有著本質區別

(l)在現代社會,有重要社會意義和引起共同興趣的新近發生的事實的信息以及對于這些事實的不同看法,往往都是通過職業新聞傳播機構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新聞記錄影片等為載體,向社會公眾公開。而人際間、團體間大量的諸如個人見聞、奇聞軼事、小道消息甚至個人私事的細枝末節等等新聞的傳播和意見的交流,是很難直接通過現有的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而必須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或者借助個人信函、電話等其他媒介來完成。新興的網絡媒體則提供了這種可能。這表現在個人、團體能夠以發帖子、建立個人網頁、建網站等形式直接參與到點對面的大眾傳播中,并且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網絡論壇、網上聊天室等,進行人際間、群體間直接甚至是實時的信息交流和評論。

(2)網絡媒體實現了新聞的雙向傳播,打破了從媒體到觀眾的單向傳播模式的壟斷。這一特性通常也被稱為網絡媒體的交勻性。它具體體現在新聞的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日益增長的交互性關系。首先,作為個體的觀眾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接受者。傳統的直線性傳播模式明確地區分和劃定了的角色,認為傳播過程是從傳方開始到受方終止的活動,是傳方向受方施加的傳播行為。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讀者既可以是觀眾,也可以成為新聞內容的者,向媒體新聞。因此原有的觀眾與媒體之間絕對的受傳關系被改變,傳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轉化,兩者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趨于平等。

二、網絡媒體的其他特性

前面談到的網絡媒體的二種特性,是使網絡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本質屬性,是傳播技術的發展給新聞媒體帶來的質的飛躍。除此之外,網絡媒體還具備以下一些特性:

1、容量大

傳統媒體的版面容量是固定的,對開的中文報紙一般只能容下1萬字左右的內容。而且傳統媒體的版數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哪怕只加印一個版,都會涉及到包括印刷、排版、發行在內的諸多環節,哪家報社的當家人都要小心翼翼地算上一筆成本賬。正因如此,對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來說,用“惜字如金”來形容版面的珍貴和擁擠恐懼一點也不過分。而依托國際互聯網的網絡媒體就完全不一樣了。根據摩爾定理,計算機主機(CPU)的運營速度每18個月翻一倍,而價錢只有原來的一半。網絡存儲的土要介質—硬盤的發展也符合這個定律,不斷擴大的容量卻只需要更低的價格就可以獲得。

2、速度快

時效性強一直是新聞媒體追求的目標,傳播技術的進步也是以時效性的提高作為個衡量標準的。網絡傳輸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送達世界各地。傳輸手段的更新使傳統媒體在網絡媒體面前感到非常力不從心。

3、超地域

國際互聯網的最大成再長贊是將五大洲的計算機“聯合,起來構成了覆蓋全球的統一的信息網絡任何信息一但進入互聯網,兒乎就可以同時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網民在白己的電腦屏幕上看到、在隨機音箱中聽到國際互聯網的這一特點為網絡媒體擴大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創造了極好的條件。而傳統媒體由于受到種種局限(包括運營成本、意識形態)而不能輕易跨越地域的限制,至少到日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報紙能象網絡媒體一樣覆蓋全球。

4、超鏈接

網絡媒體還有個依托上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特點—超鏈接。網絡媒體的新聞者可以根據白己的需要和條件任意分層組織自己的信息,而網民可以根據白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其中每一條信息。如萬維網頁(www)最常見、最常使用的形式是,當鼠標移動到一些文字(通常為詞、短句或網址)及圖象上時,光標就變成手形,這樣的區域被稱為“熱區”,用鼠標在“熱區”上點一下,就會調出相關信息和資料,其中可能又有若干“熱區”,以此類推,網民就可以瀏覽無窮盡的信息。

三、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

1、分流觀眾

一個人除去必要的社會勞動時間和生活時間,用于接收新聞傳播的時問總是有限的。而新媒體的出現將吸引人的注意力,那么人們用于原有的媒體的時間必然要減少。何況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又有著顯著的優勢至于全球和全國范圍內網絡媒體分流傳統媒體觀眾的情況,由于統計起來相當困難,很少有人做過詳細的量化分析。但足我們可以從互聯網發達國家(比如美國)的發展情況,看出全球其他地方的這種發展趨勢。

2、分割廣告市場

網絡媒體先天具備的種種優勢,使得它一經出現就不僅要嚴重沖擊傳統媒體的觀眾市場,還要沖擊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世界上最早的網絡廣告誕生于1994年10月14日,美國著名的WRIED雜志網絡版主頁上,出現了AT&T等14個客戶的旗幟廣告。網絡廣告的主要形式一是成為網站的贊助商,二是在網站上用橫幅廣告(Banner),一般是一個流動圖像把觀眾直接帶往廠商的網站。和傳統媒體廣告相比,網絡媒體廣告具有兩個顯著的優勢:一是電子商務的應用,三是可直接檢查觀眾對廣告的反應。

3、傳統媒體的新聞壟斷地位被打破

由于新聞媒體能夠接觸到最大多數的觀眾,是信息流向觀眾的渠道,因而很長時間以來,包括報紙在內的傳統新聞媒體在新聞信息的傳遞方面具有很強的壟斷地位:媒體傳遞什么觀眾看(聽)什么,媒體不傳遞的觀眾就很難從大眾傳播渠道獲知。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的這種壟斷地位被打破。擁有新聞信息的主體,可以不再借助專業的新聞機構來信息,人們也不一定非得通過新聞機構的報道來獲取新聞。即使傳統媒體上網之后,這依然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