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現代房屋論文

現代房屋論文

時間:2022-06-18 12:33: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現代房屋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現代房屋論文

第1篇

Abstract:By combining with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experience of the 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the paper from the layout of the longitudinal a wall and the design of seismic joints,explores some aspects in the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masonry houses.

Key words: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tructural system,seismic design,longitudinal cross wall,seismic joint

【關鍵字】多層砌體房屋結構體系 合理性抗震設計防裂縫

中圖分類號:TU97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設計中的合理性

1、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

墻體布置應滿足地震作用有合理的傳遞途徑。由于橫墻開洞少,又有縱墻作為側向支承,所以橫墻承重的多層砌體結構具有較好的傳遞地震作用的能力。而縱橫墻共同承重的房屋既能比較直接的傳遞橫向地震力,也能直接或通過縱橫墻的連接傳遞縱向地震作用。所以,從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分析,宜優先采用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盡量避免采用縱墻承重的結構體系。

2、合理布置平、立面,適當設置防震縫

多層砌體房屋的平、立面布置應規則對稱,最好為矩形,這樣可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然而對于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僅房屋平面布置規則還是不夠的,還應做到縱橫墻的布置均勻對稱。磚墻沿平面內對齊、貫通,能減少磚墻、樓板等受力構件的中間環節,使震害部位減少,使震害程度減輕;同時,由于地震作用傳力路線簡單,中間不間斷,構件受力明確,其簡化的地震作用分析能較好地符合地震作用的實際。

大量的震害表明,由于地震作用的復雜性,其對不對稱的結構的破壞較均勻對稱的結構要嚴重一些。但是,由于防震縫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建筑立面的效果且增加工程造價,應根據建筑的類型、結構體系、建筑狀態以及不同的地震烈度等區別對待。規范的原則規定為:當建筑形狀復雜而又不設防震縫時,應選取符合實際的結構計算模型,進行精細抗震分析,估計局部應力和變形集中及扭轉影響,判別易損部位并采用加強措施;當設置防震縫時,應將建筑分成規則的結構單元。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設置防震縫:(1)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3)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3、在多層砌體屋抗震設計應嚴格進行抗震計算

抗震計算是抗震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滿足抗震承載力的基礎。在多層磚房的抗震計算中,水平地震力作用計算可根據房屋的平、立面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平、立面布置規則和結構抗側力構件在平、立面布置均勻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對于立面布置不規則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對平面不規則和豎向不規則的多層磚房,宜采用考慮地震扭轉影響的分析程序。

二、多層砌體房屋抗震構造中的合理性

1、縱橫墻豎向應上、下連續,不宜采用上剛下柔的結構

房屋的縱橫墻沿上下連續貫通,可使地震作用的傳遞路線更為直接合理。如果因使用功能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將大房間布置在頂層。若大房間布置在下層,則相鄰上面橫墻承擔的地震剪力,只有通過大梁傳遞至下層兩旁的橫墻,這就要求樓板有較大的水平剛度。而從房屋縱橫墻的對稱要求來看,大房間宜布置在房屋的中部,而不宜布置在端頭。而上剛下柔的房屋也只有通過大梁傳遞至下層兩旁的橫墻,這就要求樓板有較大的水平剛度。

2、樓梯間不應設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

由于水平地震作用為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所以在多層砌體房屋轉角處縱橫兩個墻面常出現斜裂縫。不僅房屋兩端的四個外墻角容易發生破壞,而且平面上的其他凸出部位的外墻陰角同樣容易破壞。樓梯間比較空敞和頂層外墻的無支承高度為一層半,在地震中的破壞比較嚴重。尤其是樓梯間設置在房屋盡端或房屋轉角部位時,其震害更為加劇。

3、煙道、風道、垃圾道及配電箱洞口等不削弱墻體

墻體是多層砌體房屋承重和抗側力的主要構件。局部削弱的墻體,不僅在削弱處率先開裂,還將產生內力重分布。因此,規范規定煙道、風道、垃圾道和配電箱洞口不應削弱墻體;當墻體被削弱時,應對墻體采取水平配筋等加強措施,對附墻煙囪及出屋面煙囪采用豎向配筋。

三、多層砌體房屋整體合理性

1、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

房屋是縱、橫向承重構件和樓、屋蓋組成的一個具有空間剛度的結構體系,其抗震能力的強弱取決于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整體穩定性。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具有整體性好、水平剛度大的優點,是較理想的抗震構件,不但可消除預制樓板所產生的滑移、散落問題,還可以增加房屋的整體性,增大樓板的剛度,同時樓、屋蓋現澆增加了樓板對墻體的約束。因此,采現澆樓、屋蓋是一種較好的增強樓房結構空間剛度和整體穩定性的方法。

2、合理設置圈梁和構造柱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害調查表明,兩次地震砌體結構破壞嚴重的建筑破壞主要原因在于未合理的設置構造柱和圈梁,或者是構造柱上下端箍筋應加密而沒有加密。構造柱是一種約束砌體的邊緣構件,它不單獨承受垂直荷載。在墻體受水平地震作用的初期,構造柱的應力極小,剛度也不大,但當墻體開裂后,柱內應力逐步增大,直到裂縫貫通墻體,構造柱才明顯受力直到鋼筋屈服。此時的墻體已破碎,構造柱的約束作用使得墻體雖破碎而不至于倒塌,從而達到“裂而不倒”的目標。構造柱的設置較大幅度地增強了墻體的變形能力,使房屋取得了較大的延性,從而減小了突然發生倒塌的可能性。

構造柱作為一種豎向構件,一般沿墻高截面不變,配筋也少有變化。因此,在各樓層柱高處必須有圈梁作為錨固點,有了二者的拉結作用。才能形成上下和左右墻段的約束作用,從而限制墻體開裂的發展,并減小裂縫與水平面的夾角,保證墻體的整體性和變形能力,提高墻體的抗震能力。除此以外,圈梁作為一種重要的構造措施。它還加強了內外墻之間、樓板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并減輕地震時地表裂縫對房屋的影響,特別是屋蓋和基礎頂面處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豎向剛度的能力和抵御地基不均勻沉陷的能力。

總結

多層砌體房屋是我國居住、辦公、學校和醫院等建筑中最為普遍的結構形式。總結多層砌體房屋的震害經驗,房屋結構體系不合理性或存在缺陷是多層砌體房屋產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層砌體房屋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合理性,對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設計中應考慮的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設計時,應充分結構體系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民房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分析與抗震措施探討[期刊論文]-山西建筑2009,35(29)

[2] 伍世添 淺談砌體房屋抗震結構設計[期刊論文]-廣東建材2011,27(7)

[3] 康兆光 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分析與結構改造加固[期刊論文]-建筑 2010(4)

第2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性,結構設計,結構表現

 

建筑在誕生之初就被認為是技術與審美融合的產物。這就意味著一個好的建筑,它必須經得起適用性、經濟性與美觀性這三重考驗。只有正確符合結構邏輯的建筑才能具有真實的表現力和實際的實踐性,單純追求藝術表現而忽視結構原理設計出來的只能是雕塑作品或虛假的造型而已。而伴隨著高層建筑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和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其類型與功能也愈加復雜和多樣化,高層建筑的建筑構思與結構設計也越來赳成為工程師們工作的重點之所在。

1、高層建筑的結構性

現代的高層建筑變得越來越纖細,產生更大側移的可能性比以往大體積的多層高樓要大。建筑愈高,自然界所產生的重力荷載、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影響愈大。正因如此,抵消這些荷載的結構作用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高層建筑對側向荷載的動力反應,可以通過改進結構系統以及選擇有效建筑形狀的措施加以控制。論文格式,結構表現。因此,高層建筑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和結構的有效性能有關,這也就決定了建筑的經濟性。建筑的結構性能可以定義為建筑承受荷載以及抵抗側移的能力,同時也決定著建筑各種體量的組成。

2、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特點

1)水平荷載成為決定因素。一方面,因為樓房自重和樓面使用荷載在豎向構件中所引起的軸力和彎矩的數值,僅與樓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載對結構產生的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豎向構件中引起的軸力,是與樓房高度的兩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對某一定高度樓房來說,豎向荷載大體上是定值,而作為水平荷載的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其數值是隨結構動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較大幅度的變化。

2)軸向變形不容忽視。高層建筑中,豎向荷載數值很大,能夠在柱中引起較大的軸向變形,從而會對連續梁彎矩產生影響,造成連續梁中間支座處的負彎矩減小,跨中正彎矩和端支座負彎矩值增大;還會對預制構件的下料長度產生影響,要求根據軸向變形計算值,對下料長度進行調整;另外對構件剪力和側移產生影響,與考慮構件豎向變形比較,會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結果。

3)側移成為控制指標。論文格式,結構表現。與較低樓房不同,結構側移已成為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關鍵因素。隨著樓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載下結構的側移變形迅速增大,因而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側移應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內。

4)結構延性是重要設計指標。相對于較低樓房而言,高層建筑結構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更大一些。為了使結構在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后仍具有較強的變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別需要在構造上采取恰當的措施,來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延性。

3、高層建筑結構其他設計方法

1)選擇有效房屋形式以控制側移。由于水平荷載成為決定性因素,因而控制側移成為必要 手段。過去的高層建筑形式多為矩形棱柱體,而從幾何觀點看,這種形式對側移是頗為敏感的。倘若采用對側向力不太敏感的房屋形式,比如外柱傾斜式、上窄下寬式、圓形或橢圓形、三角形和新月形的房屋形式,利用它的幾何形狀所具有的力學特點,就可使結構更加有效,造價也更低。

2)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設置。當今高層建筑的下面都設有地下室,這通常出于兩種考慮及需要。一種出于使用要求。比如可將大面積停車場或倉庫、機房、配電間等一系列附屬用房和人防工程等設于地下,從而節約地上建筑面積。另一種,則是出自結構的考慮和需要,因為設置地下室可減輕地基壓力,提高房屋層數,增加房屋抗傾覆力和改善房屋抗震性能和總體剛度。因此,如何減輕作用于地基上的總荷重具有很現實的意義。論文格式,結構表現。

3)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的應用。伴隨著建筑多層次、多功能的發展,轉換層結構應運而生。 轉換層屬水平結構,用它去改變下方樓層柱子的 排列,或過渡上下層剪力墻的不同布置,以此來 獲得特別的樓層柱網即創造大空間并將上部荷載 傳遞到下面相對少而大的柱或墻上,也是現代高 層結構設計的重要內容。

4)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高層建筑因其巨大的高度和復雜的功能,一旦發生火災便將造成巨大的危害。因而高層建筑防火問題若不能妥善解決,高層建筑的存在和發展都將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時,要首先考慮結構防火,比如火災的因素、火災的控制、消防通道、救護工作以及結構的防火方式等。其次,在明確結構防火目的的同時,還要對防火有效時間和防火程度及范圍進行設計。論文格式,結構表現。最后,還要保證建筑的穩定性,即建筑的承重結構必須在防火墻經火災燒毀后仍能殘存下來。論文格式,結構表現。

4、高層建筑結構表現涵義及內容

結構是影響建筑設計的重要因素,當代結構設計已經突破了傳統概念上的“結構支撐”,越來越多的重視結構形態的表現性。結構表現成為建筑創作中形態構思的重要方法,結構表現著重挖掘建筑結構中的藝術因素,尋找結構和藝術的結合,變抽象的結構概念為生動的建筑語言。結構的表現不僅因滿足功能要求呈現出來,而且通過結構工程師和建筑師的合作,還能實現設計者的個人美好愿望。

建筑結構藝術體現是建立在對工程原理特別是結構的原理和性能理解的基礎上,并包含三層含義:效能、經濟和雅致。所謂效能就是指在充分發揮結構優勢基礎上,又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從而使其盡可能有效的承受施加在它們上面的荷載。經濟也是衡量一個建筑好壞的標準之一,節約天然資源的要求要和節約社會資源的需要相平衡,要做到用最少的錢建造最多功能的建筑,也正是由于設計者們注重經濟的理念,將建筑造型與結構造型更有機的結合,才創造了許多偉大的結構藝術品。另外,雅致的結構形式更能夠打動人心,引起人們的審美情感。雅致的結構表現因素有很多,比如結構形態的節奏與韻律,張力和動感;結構形態剛與柔的對比;結構形態的簡潔與明確,機理與變化;結構形態的精妙平衡等等。

5、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建筑設計理念

從表象層面看,建筑表現為空間方面的概念和形式是表現總體環境的。論文格式,結構表現。對于某個建筑物的最初方案設計,建筑師考慮更多的是它的空間組成特點,而不是詳細地確定它的具體結構。但是,關于空間形式的整體設想,也要求建筑師必須考慮建筑形式中有關荷載與抗力之間關系的某些準則,即結構概念。這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固定在地面上;二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具有質量并能承受豎向重力荷載;三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必須能抵抗水平風力作用和地震作用。所以,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建筑師的基本任務是:一方面要與結構工程師及其他T程技術人員協調合作;另一方面要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建筑立意、場地情況、外力特征、施工條件及效率等因素,尋找出最經濟,合理,美觀的建筑方案。

6、結語

高層建筑設計中,由于水平荷載起主要控制作用,為考慮水平荷載,結構上必須提供必要手段去應付。因此,有些人認為結構在建筑形式中似乎充當了主角地位,這種看法不夠正確。如果說結構是建筑設計的唯一準則的話,那么,我們只能由矩形或圓形的高層建筑,建筑設計也只不過重復使用這種單調的建筑形式罷了。但前面的討論已經給我們啟示,現代高層建筑設計中,結構設計與結構表現必須相互配合,這也說明了建筑師與結構工程師充分合作的必要性。因此,我們可以說建筑不僅反映了建筑師對結構工程師的尊重,以結構的構成來表達建筑的完美形式;它更反映了結構工程師對建筑師的理解,以創造性的結構處理去適應建筑功能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天虹,林英舜,王鵬種.超高層建筑中結構概念設計的幾個問題[J].建筑技術,2006,37(5):371-373.

2.崔昌禹,嚴慧.結構形態創構方法-改進進化論方法及其工程應用[J].土木工程學報,2006,10,39(10),42-47

第3篇

關鍵詞:城市;房屋拆遷;政府行為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地提高。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房屋拆遷成為城市化加速發展突出的社會現象。自90年代以來,我國進入了大規模的城市擴張和舊城市改造時期,由于城市房屋拆遷的相關制度的缺失,城市房屋拆遷中暴力強拆和拆遷上訪的事件不斷地出現,在拆遷的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官員角色錯位、僭越公職等一系列深層的問題,這種行為不僅損害群眾的利益,而且影響政府的形象。城市房屋的拆遷與拆遷中政府行為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也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領域。城市房屋拆遷涉及公權對私權進行干預的本質決定了它始終是一個多方主體之利益博弈的過程(鄭瑋煒,2007)。它實質是對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爭奪(劉祖賦,2006)。房屋拆遷主體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相互之間不能就各自利益進行協商,形成許多拆遷矛盾,甚至引發強烈的沖突。對于多數拆遷戶來說,利益集團是爭利的合適方式(邱雯雯,2009)。本文以“江西宜黃強拆自焚事件為例”,結合具體的案例,用社會學的視角分析政府在城市拆遷中表現的行為,總結政府在城市房屋拆遷中存在的不足,同時嘗試性地提出一些較為具體、可行的對策與意見,以期對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有所幫助。

二、剖析江西宜黃強拆自焚事件中政府行為

(一)簡要概述江西宜黃強拆自焚事件

2010年9月,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鳳崗鎮因強拆而引發的9.10自焚事件震驚全國。在自焚事件中,3人重傷,其中1人不治身亡。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999年,“鐘家”向政府買下了宜黃縣橋頭村福泉崗一塊荒地,建起了3層小樓,小樓擁有合法手續。2002年12月,宜黃縣與浙江恒昌集團簽訂合同,前者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后者投資8億元,整體開發河東新區。大規模的征地拆遷,從宜黃河東岸,逐漸逼向鐘家所在的福泉崗。2007年,宜黃縣政府興建河東新區客運站,按照城市建設的整體設計方案,鐘家的這個地塊被劃進了新城區最核心地帶,將成為進入客運站廣場的通道。鐘家人坦言,如果補償合理他們愿意搬遷,但政府提出的補償條件與鐘家的預期相差甚遠且補償方式根本不合理,鐘家拒絕了政府的補償安置方案。9月10日,警察、城管大概40多人來到鐘家,借有人舉報鐘家有汽油為由,要進屋檢查汽油,與鐘家發生沖突而引發自焚事件。事后,包括書記縣長在內8名官員受到處分,但是宜黃強拆自焚問責處分沒有警醒當地官員去尊重人的生命和權力,就在撫州的問責決定公布以后,依然發生了搶奪自焚者尸體、限制家屬人身自由等情況。

(二)宜黃城市房屋拆遷事件中政府的行為

首先,政府的職能越位,過度干預城市房屋拆遷。宜黃縣城市房屋拆遷中,政府既充當城市的經營者,又充當城市房屋拆遷的推動者、調解者、裁決者、監督者與參與者。宜黃縣政府以土地的使用權引商投資,從而解決城市建設的資金問題,推動城市建設的進程。在鐘家房屋拆遷的過程中,它既充當拆遷的協商者,又充當拆遷的調解者與裁決者,協調多次,雙方無法就拆遷補償未達成一致,最終宜黃縣政府主管城建的副縣,率領宜黃縣房管局、拆遷辦、公安局、城管大隊等部門來到鐘家住宅點,準備強拆。

其次,政府贏利行為。在宜黃縣拆遷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直接介入城市的拆遷進程中。為了推動拆遷的工作順利進行,政府部門配合開發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動拆遷的工作,進而引發強拆事件。政府的這種行為旨在謀求自己短期的政績,以求晉升的機會。同時在拆遷的過程中可以賺取一些“灰色”的收入。

最后,政府的決策的隨意性。宜黃政府在房屋拆遷的過程中,不遵循拆遷的程序,給被拆遷人的補償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政府部門提出的補償條件并沒有成文的文件,而且補償數量由政府決定。對鐘家房屋實施拆遷的過程中,政府并沒有依照拆遷的程序進行。當地政府部門充當拆遷人直接參與鐘家協商,當與鐘家就房屋補償問題協商不成后,直接實施強拆。

(三)宜黃城市拆遷事件中政府行為錯位的原因

1、宜黃縣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的理念錯誤

宜黃縣政府以土地的使用權換取解決城市發展的資金,在城市房屋拆遷的過程中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配合開發商的拆遷。這實質是政府經營城市的一種理念,這種理念本身是錯誤的。“經營”屬于市場的行為,經營的主體應該是市場而不是政府,政府應該是市場的管理者,行使市場管理的權利,而不應該濫用行政權經營城市。宜黃縣政府經營城市的這種行為不僅違背宜黃縣的城市發展的規律,也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2、宜黃縣城市房屋強拆自焚事件是理性化趨勢下政府角色的扭曲

理性化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現代社會中,個體的行動越來越具有目的性。在宜黃縣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資城市的開發與建設,土地成為政府招商引資的一種手段,也成為城市化推進的資金的重要來源渠道。開發商用大量的資金來交換政府土地的使用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擁有各自不同的資源和利益。政府以土地的使用權獲得資金來推進城市化的進程,進而獲得各種利益與晉升的機會。開發商是理性化的經濟人,他們運用手中的資金換取土地開發的機會,其目的在于追求城市開發過程中的利益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地方政府欠考慮被拆遷人的利益,因而在城市房屋拆遷的過程中,必然會引發矛盾和沖突。宜黃強拆自焚事件也是地方政府官員追求政績和利益的結果。

3、拆遷制度的失范與監督機制的不完善

社會失范理論是由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最早提出的,他認為,由于分工的增長而引起社會結構劇烈改組,同時道德規范的發展又沒有及時跟上,致使社會調節發生故障,無法維持人們之間的聯系,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們的欲望和行為的狀態。宜黃縣城市房屋拆遷的過程中,由于沒有一套成文而合理的補償制度,政府提出的補償條件并沒有文件可依,補償的標準是政府擬定的。在拆遷的過程中,也沒有相關的制度約束政府的拆遷中的行為。究其原因,目前我國處于社會的轉型時期,隨著我國社會急劇轉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先前制定的城市房屋拆遷標準和與其相關的補償制度更不上市場的變化。加上現行的城市房屋拆遷制度與相關的法律之間有許多沖突之處,因此在城市房屋拆遷的過程中,現行的城市拆遷制度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政府和拆遷人的行為。

宜黃城市拆遷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社會監督機制,加上與城市房屋拆遷相關的制度的失范,宜黃縣政府官員利用制度缺失的空隙權力尋租。在宜黃縣城市建設中,當地政府利用政府權威把城市土地的使用權轉讓給開發商,從而解決城市建設中的資金問題;在與被拆遷人的協調中,政府利用公權和老百姓對《城市拆遷管理條例》的不知情,私自提出房屋拆遷不成文的補償條件;在拆遷中,當地政府既充當拆遷工作的組織部門,又充當拆遷工作的實踐操作者;在自焚事件后,宜黃縣政府組織鐘家上訪、政府“搶尸”、鐘家五兄妹“被軟禁”等一系列的事情。

三、規范政府在城市房屋拆遷中越職行為的對策

為了確保城市房屋拆遷在政府的監督與指導下順利地進行,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層次規范政府在城市拆遷中的行為:

(一)政府自身的層面

政府應該明確城市拆遷的目的,堅持正確的拆遷指導原則。首先明確拆遷目的、規范拆遷行為。城市房屋拆遷大多屬于商業性拆遷,它屬于市場行為,政府應該把它讓渡與市場,支持城市房屋拆遷走市場化的道路,堅決杜絕以公益性拆遷的名義進行商業性拆遷,堅持政府在城市拆遷過程中去商業化原則。政府作為城市建設的管理者,在城市房屋拆遷的過程中制定并維護城市規劃的政策,對違反城市房屋拆遷制度的行為給予懲罰,協調拆遷人和被拆遷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監督拆遷人合法、合理地拆遷,保障城市房屋拆遷的順利進行;其次堅持正確的城市房屋拆遷指導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政府應該站在被拆遷人的立場上,考慮被拆遷戶的利益,從而減少拆遷中的沖突。

(二)制度層面

一項合理城市房屋拆遷制度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制度。在城市拆遷制度制定的過程中,政府應該了解群眾的真正的需求,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反映民間的所求和滿足民間的需求,通過溝通來協調和平衡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的城市拆遷制度。政府在制定城市房屋拆遷之時,借鑒國外有關拆遷成功的經驗,國外土地征收的過程中,政府對土地征收的程序、公共利益、補償制度有嚴格的規定,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因此政府在制定房屋拆遷制度時,結合當地的實踐情況,同時吸收和借鑒國外的經驗,使得城市房屋拆遷制度更加公平、合理與可行。

(三)社會層面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眾傳媒在社會輿論導向和監督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同時也成為政府和民間溝通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在城市拆遷制度實施過程中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利用大眾傳媒宣傳城市拆遷制度,使得民間對城市拆遷制度有系統的了解,了解自己在城市拆遷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對新的城市拆遷制度的宣傳來增加政策實施的透明度,使得地方政府和開發商能夠自覺地執行新的拆遷政策,同時發揮道德調節的作用,有效地規范政府行為。

參考文獻:

[1]李懷 城市拆遷的利益沖突:一個社會學解析[J] 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3期.

[2]徐志遠 論房屋拆遷中政府的角色[J] 蘇州大學碩士論文 2007.10.

第4篇

關鍵詞:建筑企業;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施工誤區;控制;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 in the guarantee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f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this premise below,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most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ir own management, this paper, the author to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construction erroneous zone and its control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terprise; Buildings;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rroneous zone; Control; The measure; analysis

房屋建筑企業生命就是效益和質量,在整個市場經濟浪潮里面,要求房屋建筑企業必須要從過去單純的對生產速度和規模追求轉變成為提升企業自身經濟效益以及保持企業自身可持續性發展作為根本的出發點,然而,提升房屋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加重要的就是要加強房屋建筑企業的施工管理,將房屋建筑企業的防雷接地施工誤區出現概率大大降低,建筑企業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的管理工作必須要運用一種科學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個健全的目標施工工作,還要建立起一系列的包括建筑企業防雷接地施工控制、考核以及分析在內的制度,用以進行實際施工的評價,根據不同管理的項目和內容,運用不用種類的方式方法,來進行房屋建筑企業目標施工管理的工作。下面,筆者就對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誤區及其控制進行討論。

一、提升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設備使用效率

在建筑企業進行防雷接地的施工過程里面,大量需要機械設備來對生產進行輔助,在這些設備里面,有一部分設備必須要從外部的市場里面進行租用,在企業租用設備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房屋建筑企業機械設備技術的性能,考慮其是否能夠為房屋建筑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對承租的價格進行合理的分析,并且和出租人員簽訂一個合同,對于企業需要長期使用機械,我們必須要多找幾家機械出租的單位,俗話說,貨比三家,我們要承租那些對房屋建筑企業最為有利價格的機械,對于自有的機械更加要充分的使用,合理的進行任務的安排,配備一名合格操作的人員,健全和建立設備的保養、維護以及使用的規章和制度,對操作人員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教育,使其能夠對機械設備進行愛護,這樣也就能夠將機械設備使用的壽命進行提高,最終將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的誤區很好的避免,對其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

二、加強建筑物防雷接地現場管理和材料收發

建筑施工企業材料很多都是進行露天堆放的,在建筑企業的材料倉庫地址選擇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注意所選擇的地址必須要有利于施工材料的存放和進出,房屋建筑企業施工材料在進場的時候必須要對其進行認真的檢驗和計量,要求我們必須要做好相對應的檢驗和驗收的標識,對材料使用的制度進行嚴格的實施,建筑企業的材料管理人員應該要對建筑企業材料使用的情況進行一定的監督,真正做到場清、料凈以及工完,在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的過程中要求企業的施工人員必須要及時的對材料消耗情況進行掌握,要根據這一個月某一個項目的材料消耗和實際價格計算出這一個月的消耗,將其計入到工程的施工里面,在發現問題以后,要求施工人員必須要及時的進行反饋,最終保證生產的目標能夠實現。

三、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必須要遵循目標管理原則

在我們進行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的過程中,也就是房屋建筑企業提出施工的項目管理原則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使得目標分解的十分得當,決策也十分科學,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一定的方法,我們要對先進管理的制度進行利用,采用一個網絡規劃時間優化的方法,還要加強建筑企業防雷基地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科學、合理的進行建筑企業防雷接地施工進度的計劃,這樣能夠很好的將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質量進行很好的保證,這樣能夠對建筑企業防雷接地工程的質量以及安全施工進行確保,最終將建筑企業的工程施工大大降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好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誤區的控制工作。

結語:總而言之,在建筑企業中,我們想要實現自身的目標,就要求建筑企業必須要遵循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管理相關的要求,運用一種科學、全面的管理方式方法,做好一系列建筑企業業務技術的工作,建筑企業的發展和生存,最為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在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好的工程施工的項目,并且要通過對這些項目進行管理、實施以及組織,帶來一定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中,筆者就對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誤區及其控制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張東福,游火龍,黃發明,余春華,幸衛斌,王珊珊. 建筑物防雷施工常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1).

[2] 李益民,劉嘯峰. 變電站電纜溝基建施工新工藝[A]. 第十六屆(2008年)華東六省一市電機(電力)工程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8.

[3] 李霞,魏建蘇,朱貴剛,肖穩安,王瀟宇. 蘇州地區雷電分布規律及對農村安全的影響[A]. 糧食安全與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2008年全國農業氣象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8.

[4] 張曉東. Experimental and Mechanism Research on Biomass Gasification and Catalytic Tar Cracking[D]. 浙江大學, 2003.

[5] 汪永華,姜小飛. 智能建筑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設計[A]. 華東六省一市電機(電力)工程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 2006.

第5篇

社區調解制度生長于我國傳統的“和合文化”背景下,對于我國轉型期發展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區具有重大意義,它是社會主義調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又具有獨特的功能與特點,如何做好社區調解工作,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中,促進社區鄰里和睦,維護社區安定團結的局面,是當前社區建設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認識到社區調解的弊端所在,才能更好的進行社區調解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墊定基礎。

二、方案擬定與分析法

本論文準備結合課堂所學理論和實習過程中的實例,從以下幾方面分析論題:

社區概述

(一) 社區調解概述

(二) 社區調解與社會關系的概述

1、社區調解的工作總體介紹

2、社區調解的弊端

(一)硬件上

1、場地

2、資金

(二)軟件上

1、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2、缺乏系統的工作流程

3、缺乏有效的管理規范

4、調解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

三、如何進行改進

(一)加快組織體系建設。一是加快調解中心建設,優化整合調解資源。

(二)創新社區調解工作管理機制。

(三)提高調解工作人員素質。

(四)切實發揮“合力作用”。

四、實施計劃

XX年.12.01——XX年.12.10 論文選題

XX年. 12.11——XX年.12.20 開題報告

XX年.12.21——2010.01.20 撰寫初稿

2010.01.21——2010.04.25 論文修改

2010.04.26——2010.05.10 論文定稿

2010.05.11——2010.05.25 論文答辯

五、參考文獻

1、 張璇. 現代調解制度的價值考察[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 XX,(05) .

2、唐茂林. 論人民調解的轉型[d]湘潭大學 , XX

3、黃翹云. 和諧社區長效機制的探討[j]. 武漢學刊 , XX,(01)

4、張芝霞. 我對社區調解工作的幾點體會[j]. 社區 , XX年,(05)

5、姜振華. 社區參與:對社區居民與居委會互動關系的透視[j].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 XX年,(03)

6、郝增福. 社區調解引入“民主聽證”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司法 , XX,(04)

7、羅淳. 社區問題探討[j]. 理論與改革 , 1999,(02)

8、陳新江. 推進社區依法治理之我見[j]. 中國司法 , XX,(07)

9、姜良棟. 建立治安調解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 公安研究 , XX,(07)

10、江舟. 治安調解處理的背后[j]. 檢察風云 , XX,(19) .

第6篇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工業建筑設計;傳統教學模式

《房屋建筑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鄉規劃等多個專業開設,涉及學生面廣量大,并且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建筑工程類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介紹了民用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的基本步驟,房屋建筑的構造原理與構造方法等基本知識。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本課程對于所有與建筑工程相關的專業均是一門基礎課程。如何讓本課程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至關重要。

一、目前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該課程涵蓋了民用建筑設計和工業建筑設計兩大部分內容,涉及公共建筑設計、民用建筑設計、單層廠房設計、多層廠房設計,但教學計劃安排的課時量較少(64學時左右),對于廠房設計這部分內容只是一帶而過的講授,學生也是一知半解。

2.該課程的內容大多數為國家的規范、標準的解釋,內容枯燥無味,在課堂中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較困難。由于該課程是學生較早學習的專業課程,對大部分建筑、建筑構件等概念無具體的認識,再加上大部分上課都是課堂理論教學,學習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蓋樓的現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發展,大部分學生認為手工設計、作圖已經過時,對平時的手工大作業敷衍了事,造成對基本設計原理和制圖標準掌握較差,看不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以至于越學越對本課程不感興趣。

4.教材中的作業、插圖較陳舊,無法跟實際工程相銜接。

二、解決方法

1.《房屋建筑學》課程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緊密的課程,應用性較強。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強調課堂教學,配合掛圖、錄像,但受可實際參觀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學生在課外教學中對實際工程掌握和處理能力,受到極大的制約。加強多媒體立體課程的建設,在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將發生較大的變革,在教學中課堂理論教學與知識的擴充及實踐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課件密集的知識量,使理論與實踐做到有機的結合。同時多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根據施工圖動手制作相關模型,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制作樓梯間、基礎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僅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的教授學生雖然易懂,但真正讓學生動手設計時,學生會出現無從動手的尷尬局面。而立體化多媒體課程在教學設計時,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自主學習、強調“協作學習”等。因此,這種教學設計強調學生課后以自主學習為主,對于像《房屋建筑學》這類課后需不斷自學的課程,多層次的知識信息的組合將使學生學習更加合理、學習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時代的教育技術,可以使《房屋建筑學》課程建設充分利用和優化教育資源,在學科建設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實施教學改革,滿足教學內容更新經常化、教學活動實施手段多樣化、學生學習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學標準。

4.在作大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允許學生用計算機繪制較簡單的圖,但數量不超過3張,其他作業還是采用手工作圖,其中有一張圖紙要上墨線。可以避免學生應付做作業。

5.在開學初安排8個學時的實地參觀學習,讓學生認識建筑,為理論知識學習打好基礎。

6.大力推廣使用國內優秀教材。以知識點為單元組織教學,不斷更新和深化教學內容,始終保持與國內外先進建筑技術水平的同步增長。

7.以網絡為基礎,課件上網,優秀作業展示,逐步實現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適應現代教學要求。

8.在授課過程中,國內建筑和國外建筑設計方法、風格同步講授,同時多講國內優秀建筑的設計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我國建筑業正面臨著新一輪革新,對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而且表現為質的提高和飛躍,因此,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是本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傅文慶.現場教學法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8.31

[2]劉志麟,劉豐賢.淺談《房屋建筑學》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4

[3]崔千祥,趙武.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山東農業教育,2005.4

第7篇

關鍵詞: 多層房屋; 結構設計;問題分析

Abstract: We want to have some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s and pitfalls in multi-storey housing desig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sign, to design the works with higher level,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economical than the other buildings at this stage. The workers should strictly enforce existing norms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s of the design quality    Key words: multi-storey housing; structural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31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3-0020-02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商業化,工業化和城市化,房屋建筑逐漸由單層,多層向高層發展,房屋的結構也由簡單的混凝磚變的復雜,框架、剪刀墻、框―剪、框―筒、簡體等現在已經變成現在建筑設計中的主要結構形式。雖然說這樣的建筑形式已經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結構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關于設計規范的強制性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的設計規范是強制性的,對于設計人員來說,規范就相當于法律,只要不違反規范,哪怕是設計出現了問題,也有可能不用承擔任何的責任。而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設計規范都是指導性的,設計出了問題自己負責,休想將責任推向規范。所以我國規范的編制工作者有著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會遇到一些復雜的問題。我國的規范并沒有明文規定設計工作者不準采用高于規范設定的安全度水平;但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下,缺乏經驗的設計工作者還是不善于應用具體的施工環境和條件,必要時加以靈活運用;而與此相反,某些故意鉆規范空子的人則會沿著規范最低的邊緣路線行事,以達到其不良目的并推卸責任!

二.獨立基礎設計荷載取值問題

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獨立結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第4.2.1條指出:當地基主要受力范圍內不存在軟弱粘性土層時,不超過8層且高度在25c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載相當的多層框架廠房,可不必進行地基和基礎的抗震載力測驗,但這些房屋在設計時應考慮風荷載的影響。因此,在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房屋的整體計算分析中,必須輸入風荷載,不能因為在地震區高層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風荷載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輸入。

另一種情況就是,在獨立設計基礎時,作用在基礎頂面上的外荷載,只取軸力設計值和彎柜設計值,無剪力設計值,或者甚至只取軸力設計值。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基礎設計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響基礎本身和上部結構的安全。

三.結構規范設計浪費問題

作為結構設計工程師,恰到好處的選用材料是應盡的責任。就是以較少的材料完成建筑物各種功能的要求。如果將構件截面任意加大,材料用量任意增多,這個工作,建筑師也能做。當前的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中,有一個不容忽視,就是設計中的浪費現象。我們有不少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的用鋼量已經超過了國外發達國家的同等規格的用鋼量。其不合理處可見一斑。關于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的討論是正常的,但會不會引起誤導,使一些設計人員誤以為按我國的規范設計會造成不安全,以至盲目加大構件截面,增加用鋼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種可能性是不能不防的。

節約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美德,應該是結構設計人員的重要守則。這里提出探討的知識計劃經濟時期提出的片面的節約,但即使是那種節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是合理和必要的。問題是如果將它搬到今天的社會經濟狀況和體制下,有時就不再適宜。

四.結構計算中幾個重要參數的合理選取問題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第3.6.4.4條指出,所有的計算機計算結果,應經分析判斷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設計。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的計算結果主要是結構的自振周期、樓層地震剪力系數、樓層彈性層間位移和彈塑性變形驗算時樓層的彈塑性層間位移、樓層的側向剛度比、振型參與質量系數、墻和柱的軸壓比以及墻,柱,梁和板之間的配筋、底層墻和柱底部截面的內部設計值、框架―抗震墻結構抗震墻承受的地震傾覆力與總地震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

為了分析判斷計算機結果是否合理,結構設計計算時,除了有合理的結構方案,正確的結構計算筒外,正確填寫抗震設防等級和場地類別,合理選取電算程序總信息中的各項參數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樓板設計的荷載計算問題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構件,是它將樓面、屋面的荷載傳到其周圍的墻或梁上,所以樓板的設計問題必將連帶梁,墻,柱等構件安全。若對整個設計考慮不周,很容易出現設計質量問題,有的還可能存在嚴重的質量隱患。設計板中有以下一個常見的問題:

1.為了計算方便或者是對板的受力狀態認識不足,只簡單的將雙向板作為單向板來計算,使得計算假定與實際受力狀態不符,導致一個方向配筋過大,而另外一個方向僅按構造配筋,造成配筋嚴重不足,致使板出現裂縫。

2.線荷載時彎矩計算問題。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樓板上設置一些非承重隔墻,在樓板設計中常常將該部分的線荷載換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載后,進行板得配筋計算。但有些設計人員錯誤地將隔墻的總荷載除以板的總面積作為轉換結果。另外,板上隔墻頂部常采用立磚斜砌頂緊上部分的樓、屋面板,這樣會給上面的一個板增加了一個支撐點,使其變為連續板,支撐點上部出現了負彎矩,而在板得設計中又沒考慮板得影響,導致頂板出現裂縫。

3.有效高度取值偏大。雙向板在兩個方向均產生彎矩,由此向雙向板跨中正彎矩鋼筋是縱橫疊放,彎矩方向的跨中鋼筋應放在下面,長跨方向的跨中鋼筋置于短跨鋼筋的上面,計算時應用兩個方向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長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為短向鋼筋的直徑)。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兩個方向取同一有效高度進行配筋計算,會導致長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偏低,使結構構件存在質量隱患。

六.懸挑梁以及連續梁問題

1.懸挑梁的梁高選用太小

很多時候,設計者往往只注重了梁強度和傾覆力的驗算,而忽略了對梁高度的驗算。梁高選用過小,會引起梁截面的受壓區應力過高,在正常使用狀態下,梁截面受壓區產生非線性徐變。梁撓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大。撓梁的變形引起樓板出現裂縫,裂縫寬度隨著撓梁的加大而加寬,從而影響了房屋的正常使用。據調查,這種挑梁的變形發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區常常出現較寬的豎向裂縫。受支座附近剪彎作用的影響,豎向裂縫向下延伸發展為斜裂縫,此時的梁就已經接近破損。當為托墻挑梁時,梁過大的撓度引起梁上墻體在梁支座附近出現裂縫。懸挑梁的截面過小對結構的抗震也很不利,懸挑結構對豎向地震作用最為敏感。梁高小時,截面的相對受壓區高度較大,梁的延性減小,在豎向地震作用下易發生脆性破壞,失去承受力。

2.連續梁按單梁進行設計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陽臺邊梁的設計中。由于邊梁上的荷載一般較小,沒有引起設計師的重視。因受力分析方便,設計師把實際應為連續梁的梁按單跨簡支梁進行設計,致使梁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區出現豎向裂縫,進而引起梁上部欄板出現豎向裂縫。如果該邊梁長度較長時,問題將會變的更加嚴重。因為該梁一般會被直接暴露在室外,受環境溫度影響比較大;當環境溫度變化時,梁的伸縮受到梁端柱或者挑梁的影響,在梁內產生收縮應力,該收縮應力作用于原已產生的梁上裂縫處,引起梁的支座附近沿整個梁截面四周裂縫貫通,梁承載力下降,直接影響了使用安全。

七 結束語

房屋結構設計是個系統,全面的工作,作為結構設計人員,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靈活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層房屋的設計已經形成一個趨勢。設計人員們應該加深對當前房屋設計規范的了解,以及對當前多層房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有一定的認識和研究,以不斷提高自我的設計水平,使設計的作品比現階段的其他建筑具有更高的水準,更合理和更經濟的結構形式。我們設計工作者應嚴格執行現行規范,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設計質量的隱患!

參考文獻:

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2.建筑結構設計問題探討 李向東 延安大學基建處 716000

第8篇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范文

1.課題名稱: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建設部最新出臺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 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 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的作用效應 常見的作用效應有:

1.內力。

軸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壓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彎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內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構成的力偶矩。

2.應力。如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某點位變(線位移)或某線段方向的改變(角位移)。

4.撓度。構件軸線或中面上某點在彎短作用平面內垂直于軸線或中面的線位移。

第9篇

[關鍵詞]房 屋 區別 偏誤

[中圖分類號]H13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1-0042-02

引言

李紹林先生曾在1989年《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上發表《“房子”和“屋子”的區別》一文,文中對“房子”和“屋子”的區別做了簡單闡述。王永剛先生在2012年《文學教育》第6期上發表《也談“房子”和“屋子”的區別》對“房子”和“屋子”的區別做了進一步的探討。張博先生的論文《本義、詞源義考釋對于同義詞教學的意義》中也提及了“房”與“屋”的區別。

本文旨在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對“房”和“屋”的區別進行再次探討。

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常常使用“對譯”的方法解釋詞意。“房”和“屋”有時就“對譯”為“house”和“room”。外研社出版的新版《現代漢英詞典》解釋“房”為:(1)house:一所磚房 a brick house;(2)room; bedroom:三間房three rooms 兩房一廳two bedrooms and a living room;(3)a house-like structure:蓮房 lotus pod;解釋“屋”為:(1)house: 一座小屋 a small house;(2)room:屋里坐。Come in and sit down please.房屋對譯,沒有詳細進行區分,學生很難理解,容易造出錯誤的句子。比如:

例1:現在大城市的很多高層建筑,樓頂都有房頂花園。

例2:我租了房子,和一個英國人同房。

那么我們該如何向留學生解釋“房”和“屋”的區別,以及諸如“同房”“圓房”“開房”“屋頂花園”“狗屋”“房東”“房產”“房地產”“林間小屋”“收房”“”“三房兩廳”等詞語呢?

一、從詞源本義角度看“房”和 “屋”的區別

“凡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義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這些字都有同一來源。”(王力,1982)“房”和“屋”分別有著不同的同源字,分屬不同的族類。

“房”與“旁”(傍)同源,其詞源義為“兩旁”,與方(相并的兩船)、旁、肪(脂在腰曰肪)、膀(bang,肩膀)等為同族字。說文:“房,室在旁也。”釋名釋宮室:“房,旁也,室之雨旁也。”書顧命:“在東房。”傅:“東房,東廂夾室。”六書故:“房,室旁夾室也。”段玉裁曰:“凡堂之內,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宮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兩頭有夾室,后室之兩旁有東西房,顧命‘在東房’是也。”詩王風君子陽陽:“右招我由房”朱注:“房,東房也。”

“屋”和“幄”同源。“屋”的本義是幄,后來“屋”指房屋,另造“幄”字。這是典型的同源字。詩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傅:“屋,小帳也。”說文:“屋,居也。”徐灝曰:“古宮室無屋名。古之所謂屋,非今之所謂屋也。”漢書南粵王佗傅:“去帝制黃屋左纛。”陸賈傅:“去黃屋稱制。”師古曰:“黃屋,謂車上之蓋也。”鐲斷下:“黃屋者,蓋以黃為裹也。”

“房”和“屋”在先秦時期已都有房子、房屋義,形成同義關系,可它們的本義并不相同。“屋”的本義是屋的頂部覆蓋,引申指房舍;而“房”本指正室兩旁主要用于睡覺的房屋。

由于表房屋義的“屋”和“房”各有來源,所以,它們在造句構詞上常常表現出不同的組合傾向。具體而言,涉及房頂時多用“屋”,如“屋頂花園”“屋漏偏逢連綿雨”等。與住宿睡覺相關時多用“房”,如“同房”多側重指在同一房間住宿或夫妻生活,而同室者、室友則稱“同屋”;另外,與住宿睡覺無關的“書房”“灶房”可稱為“書屋”“灶屋”,而與住宿睡覺相關的“臥房”“客房”中的“房”卻不能用“屋”替代。

二、從詞語搭配角度看“房”和“屋”的區別

(一)量詞搭配的不同

漢語中量詞非常豐富,是表達數量概念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英語在傳統的語法體系中沒有量詞這種獨立的詞類。所以說英語國家的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對漢語量詞的掌握就成了他們的一個難點。

根據表1我們發現:(1)“套”“座”“片”只與“房”搭配,不與“屋”搭配。(2)“所”和“個”不與“房”和“屋”搭配,必須在“房”和“屋”后面加上詞綴如“*子”“*里”等。(3)“套房”和“排屋”都是由量詞加上名物詞而省略數詞構成的新詞,形成凝固結構,不能互換位置。(4)有“一間房”和“房間”的說法,有“一間屋”但是沒有“屋間”的說法。

(1)姚明《我的世界我的夢》:我與公牛隊前總經理杰里·克勞斯共進晚餐,他住在同一酒店的頂層套房。他在芝加哥有房子,我不知道他為什么要住酒店。

(2)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國腳們將住在基地的4棟別墅里,全部是套房,每個房間有近30平方米,只擺兩張床。

(二)動詞搭配的不同

與動詞性詞語搭配做賓語時。“房”前多用實體性動詞(賓語或動作受事為某種實體),而“屋”前多用空間性動詞(賓語或動作受事為某種空間)。看下面的例子:

(1)《中國北漂藝人生存實錄》:福緣門村位于圓明園以南,去那兒租房的大多是周圍院校的學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木工。

上例中的“租”動詞性詞語,如果在后面接賓語構成動賓結構的話,賓語須為某種或具體或抽象的實體。而“租房”就是“有墻、頂、門、窗,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這個可視可見的建筑實體。

(2)最初進入屋子搜查的6名警察因受到太大刺激而不得不去醫院接受心理治療。

(3)早上一覺醒來,水不知什么時候漫進了屋子,鞋子像小船似地漂在水上。

在上面二例中,“屋”這個表示“房間”的這個空間名詞前所用的動間性詞語分別:“進入、漫進、裝滿”。這些動詞性詞語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進、入、滿”這些空間性標志詞,這些標志詞加強了這些動詞性詞語對賓語空間性的要求,而“屋子”剛好符合這種要求。

(三)組合構詞不同

語言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屬性。語言為社會服務,社會離不開語言;語言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城市的發展和規劃必然離不開關系民生國計的住宅問題。“房”作為一種私人財產,在市場經濟時代,也進入了貿易流通之中。房子可以買,可以賣,可以租,可以抵押。“房”以其比“屋”具有更強的構詞能力,組合許多新時代詞匯,進入人們日程生活用語中,比如“商品房”“保障房”“個人住房”“房建工程”“房產稅”“房價”“換房”“天價房”“小產權房”“房奴”“房車”等。

從表2中我們可以發現現代表“房屋”概念的時候,人們選擇了“房”,這符合詞語的經濟適用原則。同時說明“房”比“屋”在現代語詞中具有更強的構詞能力。

三、從形象色彩角度來看“房”和“屋”的區別

詞語的色彩意義包括感彩、態度色彩、風格色彩、語體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等。劉叔新先生在中國語文發表的《詞語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中指出,在詞語語義中依附于理性意義的,表示該詞語所代表的對象的某種形象感,這就是形象色彩。“屋”容易讓人聯想到“清幽”“小巧”“溫馨”,比如“林間小屋”“浪漫滿屋”“風情木屋”。同時屋又容易和巷和井和自然和農耕聯系在一起。查北大語料庫發現“屋”多和“小”“老”“舊”“木”“簡陋”等詞語搭配,“屋”有陳舊的,古老的,殘破的,甚至是廢棄的意象。

由“屋”構成的詞有著豐富的文化意蘊。“老屋”,在師陀的鄉土小說中,象征了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傳統文化空間。對“老屋”的這一具有獨特內涵意象的描繪,也寄寓了師陀對人的生存苦難、敗落命運的思考,凸顯了其對鄉土生命的關懷、對鄉土沉滯落后的生存狀態的文化反思和對精神家園的追尋。在的戲劇《原野》里,“老屋”象征著封建文明,是情愛的牢籠、自由的羈絆。魯迅以“鐵屋”構成傳統文化與中國社會的隱喻,也構成現代知識分子暗淡而清醒的內在精神的象征。而在歷代禪宗山居詩中,“屋”是僧人修道并憩息的處所,每一間“屋”獨自構成一個飽含佛性、圓滿自足的世界。“屋”或發展為與世隔絕、圓滿自足的心靈世界的象征,或成為能包容大千世界的心性的象征。“屋”與“云”經常對舉,“屋”在內而“云”在外,“屋”在此而“云”在彼,“屋”是自者“云”是他者,“屋”是主體“云”是環境,如“千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云半間。昨夜云隨風雨去,回頭方羨老僧閑。”

“房”更多地容易讓人聯想到“住宅”“家”比如客家人稱作屋家,廣東人稱作屋企,福建人稱作厝。有“房”才算有了立身之所,而買房也等于買了一個家。某種意義上說“房”比“屋”更具有現代性。沈從文《邊城》中的“碾房”代表了財富,象征著外來文化。唯實唯利的價值觀念悄然地進入了邊城,不可抗拒地改變著湘西人們的生活方式。“碾房”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工具,代表了“現代”的一種巨大勢能,將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上摧毀傳統生活方式,湘西古老的傳統世界行將崩潰。

四、結語

王力先生說同義詞的辨析不在迥異而在微別,誠然如此。一般人們認為“房”和“屋”的區別就是“房”比“屋”大。其實也不盡然。比如這個例子:村東頭并排著兩戶人家,一家是村里最大的房子,3層青瓦白墻的小洋樓,主人年近五十,從80年代初就開始跑運輸,據說銀行里存款不少于100萬元,是村里的首富;另一戶是村里最小的屋子,兩間不足50平方米的紅磚青瓦房,里面住著一位六十多歲腿腳不靈便的老人。例中就明確表示“最小的屋子”由“兩間紅磚青瓦房”組成。不過這應該屬于特例。但即便少,也不是沒有。我們不能想當然,要重證據。由于水平有限,缺漏難免,比如“房”和“屋”與“室”和“宅”之間的比較就有待探索。

【參考文獻】

[1]李紹林.“房子”和“屋子”的區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03).

[2]王永剛.也談“房子”和“屋子”的區別[J].文學教育(上),2012(06).

[3]熊文華.漢英應用對比概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4]邢福義,汪國勝.現代漢語[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M].商務印書館,2005年.

[6]張博.本義、詞源義考釋對于同義詞教學的意義[C].漢語口語與書面教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黃金貴.論同義詞之“同”[J].浙江大學學報,2000(04).

[8]劉叔新.詞語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J].北京:中國語文,1980(02).

[9]王力.同源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出版社,1982.

第10篇

想象是創造力的翅膀!作為一保小學語文教師,在年復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從不自覺到自覺的摸索中認識到: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相象力。

小學生對問題的敏感性,懷有想知道一切的渴望和好問態度達到了,但極強的現實感限制了他們想象力的發展。倘若教師善于營造一種刺激性的氣氛,一種有利于發現自我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能得到發揮。高年級學生,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原來在神話時和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創造興趣,我設計了語文活動課——《暢想21世紀》。

這節活動課大致分4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醞釀階段,主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確立的小課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想象小論文《暢想21世紀》;第二階段為小組交流評比階段,每個小組推薦1-2篇小論文進一步的修改,準備演說稿;第三階段為演說階段,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暢談未來美景;第四階段為活動延伸階段,分期分批在黑板和班級小報上刊登優秀小論文,并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想象進行評價。

二、活動名稱

1、活動名稱:暢想21世紀

2、活動形式:演說會

3、適用處級:高年級

4、活動目的: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③鍛煉學生運用、表達語言文字的能力。

5、活動準備:①學生閱讀課外書,進行想象小論文。②小組為單位準備演說內容。③制作錄音《科學,改變著世界》和相關圖片。④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⑤黑板上寫上“暢想21世紀”,教室四周張掛科幻圖片、名人像,創設創新氛圍。

6、活動過程:

①提問激趣

從中國到美國,同學們有哪些辦法?

②錄音、圖片激趣

科學家憑借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有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請聽錄音《科學,改變著世界》,并隨錄音出示相關圖片。

③錄像激趣

50年后,100年后,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跡?人類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交通、通訊是什么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是什么樣的?請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④學生演說。

⑤小結。

三、活動實錄

師:(講臺上放一個地球儀)從中國到美國,同學們有哪些辦法?

生:可以坐飛機去。生:可以乘輪船去。生:可以坐汽車去。

師:可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隔著這么大個太平洋,怎樣坐汽車呢?

生:(撓撓首)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長的橋梁。

師:嗯,是個辦法,還有其他辦法嗎?(沉默一會兒)

生: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們可以坐地鐵會。

生:美國在地球的另一側,可以穿過地球打一條隧道,這樣近多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科學家就是憑借這種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的科學突飛猛進,請聽錄音《科學,改變著世界》。

(學生聽著錄音,看著圖片,神情專注)。

師:50年后,100年后,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跡?人類將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交通、通訊是什么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會怎樣呢?請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學生看錄像,不時發出贊嘆聲)。

師:未來多美好!我們是未來的主人,讓我們電報談更加燦爛的21世紀。首先請第一組的同學演說。

生: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今天,我要暢想未來的房屋。(演說內容略)

生:我有補充,我想未來的房屋會自動調溫,夏天室內有一種柔綠的冷光身進來。這種光有香味,能殺菌、降溫、冬天,滿屋淡紅,好像有暖烘烘的春意撲面而來。

生:未來的房屋,用防火材料建筑,這樣就不用擔心火災了。

生:未來的房屋,家家都有機器人保姆,會燒飯,會洗衣,還會陪我們玩。

師:嗯,多奇特的想象!老師真想馬上享受到這促美好的生活,同學們想不想?

眾生齊:想。

師:下面請第二組同學演說。

生:我暢想21世紀的汽車(略)

(演說完畢,學生熱烈鼓掌)。

生:我覺得那汽車真可以,不過還有一個缺點。

師:(驚訝)哦?

生:21世紀的汽車應該無污染,無噪音,否則,我們要生活在烏煙瘴氣中了。

生:我認為汽車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船型、子彈頭型、小動物型的,那么,街道就更美了。

師:嗯!說不定你們的想法變成明天世界一種新型汽車的萌芽設計思相想,祝你們成功。有請第三組同學演說。

生:老師,我想談談21世紀的農民(略)

師:你的演說真讓我感動,老師的父母也是農民,他們辛辛苦苦種糧,卻常常因為旱澇災害而歉收,能為中國廣大農民免去“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老師謝謝你。下面請第四組同學演說。

生:我暢想未來的學校。(略)

師:嗯,批改作業有“小型機器人”協助,以后老師可就輕松了(作玩笑狀)。

生:未來的學校應有電腦書,那么,我們就不用背書包了,上什么課,拿出電腦書,一摁就行!生:我想學校還有吸塵裝置,那么,大伙兒就不用掃地了。

生:隨著計算機的聯網應用,我們的學校可能會在家里么大家想學就學,想玩就玩,該多有趣。(眾生笑)

師(小結):今天的活動課取得了完滿的成功,同學們對未來的想象非常活躍,老師都感覺有點兒跟不上形勢了。科的發明,人類的創造往往正是一個幼稚的提問,一次天真的探尋,一個看似荒誕的夢想開始的。希望同學們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奧妙,讓心中那顆科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四、活動總結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活動課與其他學科課程緊密聯系,相互滲透,互為轉化,共同擔負起培養新一代的重任。

這節活動課,我組織學生通過演說活動,把學生的閱讀、表達、創新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興致盎然,主體意識、行為能力、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綜合發展,遵循了活動課的現實性、創新性、開放性和趣味性等特點。以下作一點簡單的心得體會。

1、現實性

促進人的社會化是教育的基本職能,“活動教學”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有效方法。我們要使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教育就得考慮如何適應“社會需求”。21世紀是“物質”加“智慧”的時代,未來需要出主意的能手和技能。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新精神是當今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的要求,是構建活動課的目的,《暢想21世紀》這一活動課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為主要目的,體現現實性的特點。

2、創新意識的培養孕育于美育中

《暢想21世紀》這一活動課,通過對科學技術和對未來科學世界的幻想,把學生的愿望、能力引向美的創造中、學生受到美熏陶和教育,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情操上的感染,萌發“我也要成為有用之人”的想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開放性

演說者奇特新穎的想象,使學生的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體現了活動時間的開放;學生活動不受教學計劃和學校圍墻的限制,既可多課本中獲得昔時信息,又可從瞬息萬變的時代獲取即時信息,信息,體現了活動內容的開放和思維的開放,可謂一箭雙雕。

五、活動點評

科學源于奇思妙想,《暢想21世紀》是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科學知識的現實生活基礎上,借助想象,把現在和未來、科學和幻想、時間和空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新事物,并用語言的形式表達。整堂課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為目的,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通過活動,學生消化吸收所學知識,轉化形成相應能力,深化發展思維認識。

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效實例。上課伊始,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牢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開動了學生思維的機器。接著,五次科技革命浪潮,把學生帶進了日新月民和科學世界中,科幻錄像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走進神奇美妙的太空世界。所有這些,像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注意,像鑰匙,悄悄開啟學生的心扉,像序幕,預示后面的和結局。演說活動中,學生的暢想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如珠妙語,語出學生之口,熱愛之情,情發學生之心。學生在繪聲繪色的演說中,在迷人的科幻情景中,增長了知識,發展了思維能力。

整堂活動課注意運用多種媒體調動學生感官,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層次清楚,環環相扣。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發現知識是一個樂園,從而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科學,并且概括表達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內化和延伸,可謂一舉兩得。

只要我們老師正確把握學生的心理與活動課的特點,做一個“有心人”,給學生以“德的氛圍、智的啟迪、美的熏陶”,那么活動課功能一定能得到發揮。

附學生演說稿兩篇

未來的汽車

潘若

到了21世紀,將會有一種新型汽車出現在地球上。這種全自動車與眾不同,技術格外先進。這就是我發明的空陸兩用新型汽車。

這種豪華汽車是用21世紀的新型O——ADEC型發動機、高強度的鋼板、防彈玻璃、塑料和輕金屬制成的。它的彈性極強,用鐵錘在上面敲打,也不會留下一點兒痕跡。只要你往豪華小汽車里一坐,就會有一種奇特感覺。車內是用21世紀的塑料裝飾的。這種塑料非常出版社軟,躺在上面格外舒服,車上裝有隔音玻璃、空調、電視、錄音機等、這些都是遙控有,如果你想看電視,隨手按一下電鈕,玻璃上就會立即出現圖象,就像看戲一樣逼真。

全自動車無人駕駛,它的司機是一臺超級電腦,這臺電腦控制著車內的一切系統。晚上人們休息的時候,它可以自動調節。它的速度快得驚人,每秒可以達到5公里之多,即使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它都是那么平穩。

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在天空飛行,只要按一下全自動起飛電追趕,它就會自動飛,自由翱翔。它安全性強,速度快得讓人難以置信。它可以在1小時內環繞地球飛行一圈。真叫人驚訝!

將來,我一定要用自己發明的汽車載著我的老師和同學去世界各地旅游。

未來的學校

陳鈁

21世紀,科學飛速發展,我們的學校也煥然一新,如仙境一般。

“小朋友好!”當你來到校門口,兩位小機器人會向你親切地問候。走進學校,見到的是幾座高大的教學樓。它是用一種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這種材料比鋼材還堅硬,而重量卻像塑料那樣輕。這種房子,在房屋工廠制造成形后,運到施工現場組裝起來的,它可以很方便地拆卸、更換,所以它永遠都是新的。教學樓四周種滿了婀娜多姿的柳樹,挺拔的白楊,翠綠的松柏,還有好多花叢,各種花草爭妍斗艷,萬紫千紅。邊上還有一個人工湖,湖里各種各樣的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好一派美麗的景色。

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學校怎么沒有操場呢?原來,為了節省占地,操場都設在地下了。同學們在里面上體育課。顯示屏與電腦相接,老師在電腦里輸入程序,黑板上便會顯示出來。同學們也一人一臺電腦,碰到什么疑問,可以在電腦里向老師詢問,也可以在電腦里和同學們互相交流,一切都是現代化的。

老師批改作業也有一套設備,像小型機器人。老師有疏忽,“小型機器人”馬上會提示。有時老師很忙,“小型機器人”就來幫助老師做些事情,老師再也不那么累了。

第11篇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TU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新時期的建筑行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滲已經日漸成為了施工單位和用戶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何做好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滲漏工作,將對施工的單位的發展壯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重大影響。

二.導致房屋建筑工程滲漏的原因

1.房屋建筑施工設計存在問題

很多建筑單位在設計施工方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防水問題,加上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以往的設計規范已不再適應新時代建筑發展的要求,設計人員缺乏具有前瞻性的規范來指導。還有些設計人員綜合素質和職業素質不高,受懶惰性的指使,導致設計方案比較粗糙,比如窗臺的坡度、滴水槽、門窗、鷹嘴、穿墻管、墻體與幕墻之間的接縫等這些關鍵性的防水部位沒有進行細致的設計,施工人員依照粗略的施工圖只能進行粗略的施工。還有些設計師為了建筑物的美觀,依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設計,沒有考慮到防水問題。另外,在設計時往往忽略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比如溫度的變化、不均勻沉降等都會引起變形。

2.施工材料的質量不達標

一方面施工材料生產商及銷售廠家盲目追求眼前最大利潤,在生產防水材料時偷工減料,導致原材料達不到質量標準,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也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一線生產員工的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都較低,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不能運用到生產中,也不能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漏洞,導致材料質量差。還有些生產商為了降低材料的價格,使材料用的量達不到標準,涂膜不夠厚,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防水原材料的質量。

3.施工過程存在各種問題

由于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存在差異,施工質量會參差不齊,這是最容易導致建筑工程滲漏問題的因素。建筑項目的防水施工基本都是由施工單位自己進行施工,不是由專業的防水施工單位來施工,這些防水施工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很多情況下,防水施工都是由普通施工人員來操作,施工現場都沒有懂防水的技術人員來指導。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工藝技術的說明,讓施工隊隨意施工,比如如果拉結筋間距的長度、數量不符合要求的話,就很容易開裂導致滲漏。還有一些建筑工程為了趕工期進行連續施工,會導致墻體變形,墻面的平整度不好,就很容易產生滲水現象。另外,由于招投標市場不規范,很多投標單位為了中標,最大限度的壓低標價,建設單位為了降低成本,愿意采取低價中標,施工過程就會存在各種偷工減料、使用劣質材料等現象,嚴重影響了防水質量。

三.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要點

1.外墻防滲漏要點

(一)要做好對墻體的檢查

在外墻墻體的砌筑時,首先要做好的是將各種水利砂漿用合適的方法和設備進行攪拌并保持均勻,在往墻上涂抹時候,不僅僅要讓砂漿水泥在墻體上分布均衡,而且要進行反復涂抹,如此,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外墻墻面砌筑的嚴實;同時,要注意細節的水泥砂漿的涂抹,比如,在墻體邊緣與頂柱交界面涂抹水泥砂漿時候,要先用科學方法對這個角落的殘留廢渣清理干凈,然后對角落處反復涂抹,一次性保證質量,減少返工。如果涂抹不當,經過幾年的雨水沖刷,就會造成外墻滲漏,施工人員一定要檢查漏洞,如果發現滲水隱患就要及時提出,并盡快進行修補,沒有隱患的標準是連光線都射不進來。

(二)提高對外墻抹灰施工的控制。第一,在抹灰之前,要對建筑的基層澆水、濕潤,并做好相關的清潔工作;第二,在外墻抹灰的時候,施工要分層化,若能在砂漿中加入適當含量聚丙烯的話,有效地提高抹灰層的防裂縫能力,進而能夠強化其防滲漏的作用。當外墻抹灰的施工進行甩搓的工序時,需要強化對摸實與壓平的施工質量控制,在定漿后再使用尺板密封。在進行墻體下層的抹灰施工時,同樣要首先做好濕潤,這樣才能確保抹灰的質量符合房屋建筑施工對強度的要求;第三,在對混凝土的梁柱和砌體的交接處進行抹灰的時候,特別要做好防裂的工作。

(三)強化對墻體砌筑質量的控制。由于房屋框架的梁柱與氣體間有夾縫,因此需用砂漿鑲嵌、密實。在砌塊的墻體砌至離樓板或樓梁底部的200到220毫米高時即停止,待下面的砌體狀況穩定之后再使用立磚或者側磚斜砌、擠緊。磚需與房屋的梁、柱、板頂緊,斜砌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在60度以上較為合適,空隙處則使用砂漿填實。需注意問題的是:應防止用干磚砌墻,這是由于干磚會吸掉砂漿的水分,從而造成砂漿不能均勻攤鋪,特別是磚縫內的砂漿,其水分被吸走后會導致抗剪壓的降低,埋下安全的隱患。

2.屋面防滲漏措施

(一)保證屋面板施工質量

正確留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的保護層,混凝土振搗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鋼筋變形。澆筑混凝土必須連續,嚴禁出現冷縫,還要振搗密實,保證無蜂窩、無縫隙、無滲透。混凝土表面經滾筒滾壓兩遍,提漿收水后再進行壓光,然后鋪蓋麻袋保護,在常溫環境下,每天12小時灑水保濕,保持7天,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需保持14天

(二)做好找平層

作為卷材屋面防水的基層,首先要保證結構的完整度和強度。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對屋面進行清理,并澆水浸潤。在水泥砂漿找平層上必須留置分隔縫,裂縫的間距不得大于6m,如果是預制結構的房屋,裂縫應分別留置在屋面板支撐邊的拼縫處,以及屋面的轉角處。為了讓分隔縫順直和寬度一致,應預先放置2cm寬的分隔條。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和屋面的轉角處,在施工中均加工成半徑為100—150mm的圓弧形或鈍角,施工時應根據設計要求測定標高、定點、找坡、沖筋、以控制找平層的標高和坡高。在加上水泥砂漿收水后應及時用鐵抹子壓光、壓實,嚴禁用掃帚掃毛,常溫下保證24小時的灑水養護。

(三)保溫層的施工要求

如果保溫層的含水量過大,將會造成防水層起鼓、開裂,并漸漸失去防水作用。為此保溫層內應按軸線方向正確設置兼做排氣方向的分倉縫。分倉縫寬度為50mm,同時形成通氣網絡,與屋面的透氣管連通。透氣管設置在分倉縫的每一十字交叉處,透氣管的出口距離屋面的高差應大于250mm。現代施工中常見的保溫材料很多,但最好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者聚氨酯泡沫及水泥瀝青珍珠巖板等低吸水率材料,這樣可以加強屋面的防水性能。

3.門窗滲漏的防治

(一)門窗產品的質量檢查

門窗安裝前應進行氣密性的見證樣、檢測。門窗加丁前,應對其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和雨水滲透性能進行定醴檢測,榆測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必須對門窗型式進行修改,重新檢測合格后才能正式加工。

(二)門窗安裝連接的處理

連結件應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寬度不小于25mm的鍍鋅冷軋鋼板,兩端伸出窗框與墻體固定;鋁合金門窗的連結件應與門窗框配套使用。組合塑料門窗的拼樘料應采用與其內腔緊密吻合的增強型鋼作為內襯,型鋼兩端應比拼樘料長出10—15mm。

預埋件的安排:門窗洞口四周應按照門窗框同定連結位置設置預埋件,不得將門窗外框直接埋入墻體,嚴禁在磚墻上用射釘或鋼釘固定,也不得在多孔磚上用膨脹螺栓固定。砌體卜的預埋件應使用小型號砼砌塊。

固定點位置安排:固定連結位置應距邊框及巾橫框、中豎框與邊框交接處的兩側不大予150mm,其它固定點距離不大于500mm,每個連結件不得少于兩面個固定點。

四.結束語

總之,建筑工程中的滲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使用壽命和整體價值,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要保證施工質量,這才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文岐貴 建筑工程防滲漏技術與措施淺析 [期刊論文] 《廣西城鎮建設》 -2010年8期

第12篇

【關鍵詞】房屋建筑;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

1.房屋建筑滲漏的主要原因

1.1施工設計只重美觀,忽視整體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設計初期,設計單位只考慮和注重房屋建筑的美觀性能和結構穩定性能,忽略了房屋建筑的防滲漏環節。一方面是沒有對房屋建筑進行因地制宜,忽略了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天氣情況,對這些可能產生的影響沒有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另一方面是設計房屋建筑的設計人員技術不扎實,對保溫屋面沒有設計合理的排氣口,保溫層的水分蒸發掉后破壞了防水層,導致房屋建筑水層失去了防水的功能;最后,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和材料單一,沒有達到個性化和靈活施工的要求。

1.2施工材料的質量不達標

一方面施工材料生產商及銷售廠家盲目追求眼前最大利潤,在生產防水材料時偷工減料,導致原材料達不到質量標準,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也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一線生產員工的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都較低,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不能運用到生產中,也不能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漏洞,導致材料質量差。還有些生產商為了降低材料的價格,使材料用的量達不到標準,涂膜不夠厚,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防水原材料的質量。

1.3施工不嚴謹造成房屋滲漏

在進行房屋建筑施工之時,并未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施工,使得施工過程過于寬松,最終導致結構層出現裂縫。例如,砂漿水灰比的控制不佳,以及養護粗糙,致使水泥砂漿失水速度加快,在凝結硬化之時體積收縮過大,造成裂縫產生;在對房屋建筑進行防滲處理之時,卷材問的收頭、搭接并未能滿足規范要求,致使裂縫產生;施工單位在對細部進行處理之時并不到位,致使砂漿飽滿度欠缺,在抹灰時由于砂漿不嚴,于是基底裂縫便相應產生。

2.房屋建筑施工中關鍵位置防滲漏技術

2.1屋面防滲漏技術

(1)保證屋面板施工質量

正確留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的保護層,混凝土振搗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鋼筋變形。澆筑混凝土必須連續,嚴禁出現冷縫,還要振搗密實,保證無蜂窩、無縫隙、無滲透。混凝土表面經滾筒滾壓兩遍,提漿收水后再進行壓光,然后鋪蓋麻袋保護,在常溫環境下,每天12小時灑水保濕,保持7天,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需保持14天。

(2)做好找平層

作為卷材屋面防水的基層,首先要保證結構的完整度和強度。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對屋面進行清理,并澆水浸潤。在水泥砂漿找平層上必須留置分隔縫,裂縫的間距不得大于6m,如果是預制結構的房屋,裂縫應分別留置在屋面板支撐邊的拼縫處,以及屋面的轉角處。為了讓分隔縫順直和寬度一致,應預先放置2cm寬的分隔條。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和屋面的轉角處,在施工中均加工成半徑為100150mm的圓弧形或鈍角,施工時應根據設計要求測定標高、定點、找坡、沖筋、以控制找平層的標高和坡高。在加上水泥砂漿收水后應及時用鐵抹子壓光、壓實,嚴禁用掃帚掃毛,常溫下保證24小時的灑水養護。

(3)保溫層的施工要求

如果保溫層的含水量過大,將會造成防水層起鼓、開裂,并漸漸失去防水作用。為此保溫層內應按軸線方向正確設置兼做排氣方向的分倉縫。分倉縫寬度為50mm,同時形成通氣網絡,與屋面的透氣管連通。透氣管設置在分倉縫的每一十字交叉處,透氣管的出口距離屋面的高差應大于250mm。現代施工中常見的保溫材料很多,但最好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者聚氨酯泡沫及水泥瀝青珍珠巖板等低吸水率材料,這樣可以加強屋面的防水性能。

2.2防滲漏技術在廚房、衛生間的應用

廚房和衛生間通常是比較陰冷潮濕的,因此必須十分重視防水材料的選擇,要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防水的產品和材料,對于管材、配件等設施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質量標準規范來選擇。在廚房以及衛生間之間的分隔墻底部是最容易出現滲漏問題的地方,所以在進行澆注之時必須重視該處施工質量和效果,嚴格遵守科學工序施工,并安排專人監督。

在施工中,對管道的施工嚴重影響廚衛的正常使用,在對管道的強度進行測試的時候,壓強就必須必工作壓力要大。廚衛與其他房間的高差在20mm以上,地面的坡度通常為1%,而地漏口要比廚衛地面低10mm,從墻根上翻300mm的地方都應該設置為防水層,防水層內部必須使用防水材料。當防水層的施工結束之后,必須要重復進行防水實驗,確保防水性能,一旦出現滲漏的情況就要找準根源,直至無滲漏發生。

2.3地下室防滲漏技術

地下室引起的滲漏常見現象:墻縫的變形導致的滲漏、混凝土滲漏過來出現滲漏、墻體相銜接間的縫隙出現的滲漏等。處理方法:針對墻縫可能變形的問題,我們要使用質量合格的止水帶,并在其貼合前確保墻體平整無縫隙,貼合后保證密封性,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時要保證止水帶不收縮變形;在外界腐蝕性較強的狀況下,不同牌號的水泥要有針對性地合理使用,一般規定混凝土的主體厚度和抗滲漏等級分別至少要保證在250mm和P8,并要保證器械足夠的攪拌時間;進行地面和墻面硬化施工時,一定要確保混凝土表面具備較高的干燥度,并用同材質的水泥砂漿鋪墊其上;進行地板澆筑時,要在離開地面300mm以上的位置給墻體預留連接縫;在澆筑結束后一定要維持養護至少14天

2.4外門窗防滲漏技術

外門窗引起滲漏的原因:大部分出現在門窗安裝方面,主要為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設置不合理。處理方法:要保證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距離維持在2-3cm之間,并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將嵌砂漿或其他柔性材料充分填充。進行防水嵌縫膏的涂抹操作之前,門窗框四周縫隙表面要保證凹槽的深度在5-8mm之間,確保防水膏涂抹后能有一定的高度

2.5建筑外墻的防滲漏施工技術

(1)在抹灰和砌墻的時候,我們選擇的砂石,其含泥量不可大于5%,并且要對砂石的粒度大小進行規定,所有投料的誤差保持在2%,在建筑外墻上面要涂上防水劑和抗裂劑,增強墻體的抗滲漏力。

(2)要充分檢測多孔磚、空心磚和加氣混泥土的規格和標準,尤其在投入使用的時候,要對其質量和尺寸做一詳細檢測,在施工場所要遵守樣品送檢制度,一切材料都需要檢測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則將退出施工現場。

(3)抹灰和砌墻的砂漿中的水泥選擇

抹灰和砌墻的砂漿中的水泥選擇應當滿足防水、防漏,不可使用火山灰、礦渣水泥以及粉煤灰水泥等,在水泥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符合標準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此一來,降低了滲漏出現的概率。

(4)抓好墻體的砌筑施工質量填充墻的縫隙

要做好標準的控制盒規范。需要用砂漿將梁柱和砌體間的縫隙填充起來。墻體的砌筑高度標準為與樓板間的距離為200―220mm,剩下一部分的墻體最少需要等待7天的時間,等到下面墻體穩定之后再用立磚斜砌或者側磚進行砌筑。梁、柱、板與磚之間要緊密,磚斜砌與水平面的角度最好保持在60°以上,之間的縫隙用砂漿予以填充。

3.結束語

總之,建筑工程中的滲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使用壽命和整體價值,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要保證施工質量,這才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