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煤礦安全管理論文

煤礦安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9 15:30: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煤礦安全管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煤礦安全管理論文

第1篇

1.1為煤礦企業制定安全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煤炭是我國能源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礦企業隨之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行業之一。由于我國的能源發展結構不平衡,開發煤礦技術、設備以及管理等較為落后,致使我國的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成為我國煤礦行業的急需解決的重要難題。礦山測量技術是一項基于精準的地質數據采集、結合豐富的地質基礎理論等綜合知識所得出的結論性數據。在煤礦的開發過程中,礦山測量所提供的數據可以對煤礦的從勘探到煤礦結束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以此來制定相關的科學預防措施。煤礦開采的是首要任務不是將煤礦開采出來,而是保證生產過程中煤礦開采工作人員的安全。煤礦的安全生產、開采和回收都離不開礦山測量技術的數據支持。

1.2礦山測量為煤礦開采工作人員生命保駕護航

大部分的煤礦往往深埋在地底下面,這樣就為煤礦開采工作人員增添了較大的難度。在煤礦的下面,常常由于地形的復雜多樣以及地勢運動的毫無規律而致使在開采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安全隱患。從而,只有對地質、地形進行全面、科學的勘探和測量,深度掌握礦山的地理形勢,為開采工作人員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通過礦山測量技術,可以構建安全、合理有效的煤礦開采輔助建筑,爆破強度的精準計算以及煤礦井道的安全有效。此外,運用礦山測量技術,還可以礦山開采的計劃地圖,遇到突況作出的及時而精準的應對措施,是煤礦開采員工的強有力安全保障。

2礦山測量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的運用

礦山測量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讓我們來進行探討。

2.1在煤礦的挖掘和和運輸軌道提供有效路徑

在煤礦的開采中,需要制定出一條安全有效的開采路徑,確保煤礦開能夠安全有序的開采出來。通過對礦山的測量,根據地質動力學原理并結合地質、地勢情況,設計開采路徑。在不斷的深入煤礦地底的過程中,開采人員前進的方向和路徑的建構需要對開采情況地質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計算,確保開采和運輸井道能夠有良好的氧氣供給。設計一條安全的開采路徑,是煤礦開采工作人員踏上生命安全保障線的第一步,少了礦山測量技術的支持,煤礦工作人員就寸步難行。

2.2利用礦山測量技術設計安全保護煤柱

在煤礦的生產開采中,隨著煤礦一點點的被開采運輸出來,整個礦山的情況再不斷的變化著。礦山中設計加入的開采運輸通道,使得整個煤礦所承受的力情況有所改變,而這些井道也會受到旁邊地質運動的影響。在煤礦山中,不同的煤礦開采區域中需要留有一個安全有效的煤柱,以有效控制煤礦在開采過程中出現的結構變化,對開采通道和煤礦周圍巖體具有穩定的支持作用。在不斷的開采過程中,煤礦所存在的結構層遭到破壞,礦山測量技術通過對煤礦所處區域的地質運動情況以及煤礦結構變化層度和趨勢,計算出煤礦開采中井道邊煤柱的有效參數。

2.3利用礦山測量預防開采事故

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常常會伴有地質水體的災害、運輸通道上層被擠壓下降以及開采通道之間的影響。利用礦山測量技術可以將煤礦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地質水體產生的破壞做出預防措施,在開采過程中地底中儲存的水會隨著開采過程不斷的流動,從而聚集在一起,嚴重的威脅著煤礦運輸通道的穩定性。而通過礦山測量技術,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出水的堆積地點與煤礦運輸通道間的位置關系,根據地質承受的水體擠壓力量,通過一個孔洞對堆積水進行合理的引流,釋放壓力,排解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煤礦的開采中,煤礦運輸通道及其周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地勢下沉帶來的通道上層所存在下降情況。一旦發生了通道上層建筑坍塌的情況,其直接結果可能就是導致采礦工作人員的傷亡。而上層建筑板是可以根據礦山測量結果所得到的,利用離層儀器在通道上層進行實時的監控。以此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上層的建筑板有異常情況,從而做出及時的處理。而在地下的煤礦通道網的建設中,構建一個立體的通道網絡需要準確的作用力分析,測量數據的可靠性直接決定了通道網絡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在地下煤礦的開采區,利用測量數據來嚴格劃分出開采的安全界線,同時還可以設計出一條有效的自救路線。

3結束語

第2篇

(一)制度和管理

1.人員思想懈怠,各類制度的執行力度和深度大打折扣由于人員的思想懈怠,對制度的執行逐漸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特別是各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思想懈怠,由于其所在位置專業技術性強,使得安全人員或者一般的安全檢查很難發現相關制度執行的漏洞。2.制度的響應周期長,安全管理難以實現快速及時完成一般制度的執行,都會是從上級單位或者領導命令基層執行者具體執行執行的結果上報專門的人員分析整理決策者實現決策。然而這個過程最短的一般都需要兩天或者更長的時間,在這個制度執行的周期內,安全隱患會不斷發酵,甚至直接釀成安全事故。3.制度結果相互孤立,難以被高度有機綜合應用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煤礦各系統各專業,而各個專業領域的制度執行也都會由其系統內具體人員完成,得到的結果也僅能被獨立執行完成,即使匯總到安全部、技術部或者是調度室,由于分析人員個人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缺失,也導致很難發現這些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深層次的事故隱患不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

(二)設備管理

現代化煤礦生產,特別的依賴于各類機電設備,許多事故的產生也是由于對于機電設備的管理和操作使用不當引起。1.機電設備的檔案管理煤礦生產過程中每一臺大小機電設備從購入到報廢各個使用階段都應當有詳細的檔案臺賬跟蹤管理,通過長期的對于機電設備使用各個階段的具體跟蹤記錄,在設備達到設計使用壽命時或者設備達到維修極限時,及時更新淘汰更換。但煤礦實際情況是,各類設備只有簡單的檔案臺賬記錄,即使有相關的維護維修也很少會有人及時的查閱跟蹤,一般的設備只有到了使用極限,自動損壞時,才是更換,但是每次損壞都給設備本身,以及該設備所在的系統,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2.機電設備的運行管理現行煤礦井下機電設備日常運行管理主要依賴每天專門的檢修班進行的,外表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損壞或者導致設備某些及全部功能停用這些指標進行簡單的維修,特別是大型采掘設備的內在磨損情況一般難以發現,而且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內部的油壓油溫,各個主要受力部件受力情況,各種鏈條齒輪異常情況,都難以發現,這都給事故的發生,埋下巨大隱患。而我國現在大型的現代化煤礦使用的設備,大多都是進口或者國產的最先進設備,這些設備上有很多已經留設了設備內部運行各種參數的監測傳感器和數據導出端口,但是由于煤礦管理系統的落后這些功能一般都很難用上。3.機電設備系統的匹配性安全系數評估井下的機電設備事故,許多并不是某臺設備出現問題,而是由于整個機電系統內,某一臺活幾臺設備與整個系統匹配性差造成的,特別是當進行系統進行高強度滿負荷的采掘活動時,由于系統匹配性差,產生的機電安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而現在的安全管理手段,很難進行這類的安全管理和監控,更難以實現安全預警。

(三)生產環境管理

生產環境主要是指煤礦井下采掘活動發生場所風流、瓦斯、煤塵、溫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頂幫巖石應力變化、頂幫巖體賦水情況等指標。現在礦井雖然都安裝了相關的監測監控系統,但是這些監測系統大多依賴固定次數的人員周期性觀測和記錄,沒有實現將整個生產環境各類監控數據整合到一個實時監測和預警的平臺上。這對于相關災害的預警和防治都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四)人員行為管理

人員在煤礦安全管理過程中,主要涉及的就是安全規范操作的管理考核和培訓問題,現在礦井組織的安全管理考核和培訓大多是粗放型的,考核和培訓結合程度不高,并且很少有礦井建立了動態的煤礦所有生產人員的個人培訓檔案。而不加區分的安全培訓,使得安全培訓的效果差強人意,如何建立針對員工個人的動態跟蹤考核和培訓方案,是煤礦安全培訓的一大難題。(五)煤礦生產系統性安全管理煤礦日常安全管理,面臨的都是瑣碎和凌亂的具體事務,但是這些具體事務在長期的發生過程中,又會產生一些具有規律性和系統的相互影響,而這些系統性的宏觀規律與微觀的安全事件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針對煤礦系統性安全的評估手段和評估工具卻十分匱乏,即使有一些方法和理論的提出,也都因為其能夠兼容的基礎性數據有限,得出的結果并不能讓人滿意。所以煤礦安全管理的系統性統計評估手段和工具是制約煤礦安全管理提升的一大難題。由上述各方面原因可見,制約現代煤礦安全管理的主要問題就是無法滿足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的實時性和系統性兩個問題。而數字化礦山技術的出現,給我們解決這兩個問題構建了一個理想的平臺。

二、數字化礦山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數字化礦山技術是以地質、測量、采礦、機電、通風、運輸、安全、信息、系統和決策等為基礎,以遠程監測和控制、地理信息系統和遠程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在統一的時空框架中,對礦山地上下整體、采礦過程及其引起的相關現象進行全面監控和統一的描述,并采用精細仿真建模,數字智能表達分析,可視化的決策,保障礦山的安全高效集成聯合自動智能化的采礦技術。數字化礦山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的應用中主要進行過程:第一步,利用現代化測繪技術建立統一的地上下時空參考框架,并將礦山各個階段進行的化學物理和鉆探等各類地質勘探數據和已知的發生采掘活動后對地層環境變化影響的規律參數,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完成仿真的礦床建模和環境地層建模和巷道實體建模,對于煤礦安全管理而言,最為重要的是環境地層建模,因為它將是輔助完成采動影響分析和礦山各類安全評價的數字化基礎環境;第二步,建立覆蓋井上下所有機電設備和生產環境的監測監控體系,并將這些監測傳感控制系統整合集成到統一的GIS管理平臺上;第三步,將概率危險性評價法、模糊安全評價法、神經網絡評價法等應用性好專業性強的方法,結合礦井實際情況建立針對各項單獨安全指標和系統安全指標的控制評價和預警評價系統,并將其編制能自動化程序,插入到統一的數字化監測平臺上,對各項監測數據進行實時的集成化處理和自動化預警。第四步,針對生產實際情況建立各類專項的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各類緊急事故的應急處理仿真模擬,機電設備系統性匹配評估等。第五步,將各類安全實時和集成處理的結果,以友好直觀的三維影像和統計圖表等數據表達方式,輸出呈現給安全管理決策人員。第六步,建立安全應急指揮管理系統,在發生緊急事故的情況下,借助于數字化平臺的強大功能,快速準確的確定應急方案控制調配各種應急物資,將數字化系統的安全調度指揮功能開發出來。

三、實現數字化主要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雖然數字化礦山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方面有著極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在實現這項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仍然有許多的問題要克服。

(一)人觀念問題

人的觀念問題是實現我國煤礦數字化的最大障礙,現在煤礦的主要決策者和骨干技術人員大多是二十世紀90年代畢業的人,其中許多人已經習慣采用熟悉和固有的工藝和技術進行生產,而數字化礦山的概念在近些年才興起的,雖然新技術新工藝對于生產的有著莫大好處,但是由于人們本能的畏難和排斥新事物的情緒,使得對于數字化礦山技術的應用推廣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煤礦數字化行業內的先行者和研究者們做出更多的宣傳,逐步改變人們的觀念,同時需要國家相關的管理不能進行一定的政策指向引導。

(二)專業人員的培養問題

由于數字化礦山技術是一項多學科高度交叉綜合產生的技術,所以這就需要更多的不僅具有煤礦相關的專業背景,而且需要掌握高等的數學分析和計算機編程等有多種專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主要需要國家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前做出計劃對口培養大學畢業生,煤礦企業對于學習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進行多方面深入培訓等多種方式結合,培養出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三)各類設備和數據統一標準的問題

(1)現在礦山各系統產生的數據是多格式多標準的數據,其兼容性極差,很難在同一的平臺上進行分析處理。(2)現在煤礦使用的各類設備在設計制造的過程中沒有全部專門考慮到數字化應用的問題,導致許多設備并入數字化監測控制系統難。這兩個問題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共同制定一套統一的標準格式,能讓這種數據在統一平臺上相互兼容。并且礦山的各類設備在生產和制造過程中實現強制性的統一數字化兼容標準。

(四)數字化礦山技術的實現過程

數字化礦山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各家煤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系統性考慮,逐步推廣引進,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不僅打亂了原有礦井的安全管理平衡,造成新的安全隱患,數字化系統的建設也不能與礦井的實際情況完美結合,造成數字化礦井技術不能發揮其優勢所在。國家和行業應有整體的指導思想,但是當引導而不強迫,讓各家煤礦有一個合理完善的推廣更新計劃,不能搞一刀切。同時各家煤礦也要在有足夠的思想認識和準備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礦井的數字化管理和生產。

四、總結

第3篇

1當前煤礦礦井管理風險的種類

1.1水災事故風險水災是煤礦運作時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在水文地質狀況相對繁瑣的地帶,其透水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煤礦安全生產秩序,對煤礦科學開發、職工安全、收益等方面的保障,均存在非常不利的影響。

1.2瓦斯事故風險煤礦缺乏足夠的安全設備、相關管理工作不當、有關技術不合理會導致瓦斯事故發生,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損失。這一方面導致本來的項目無法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將會對施工人員造成很大的傷害。

1.3火災、爆炸事故風險因煤礦生產對象具有易燃性的特點,要是施工時操作不當,非常容易引發火災事故。同時,一些施工現場有可能發生煤塵爆炸,就安全管理而言,這屬于潛在的危險源。

2在煤礦安全管理中做好風險預控管理的策略

2.1提高風險預控管理意識要使煤礦企業所有職工都具有安全風險預控管理意識,逐漸構建并完善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這樣就能夠提高預控管理質量。第一,對于煤礦管理者,應當不斷提高風險預控管理意識,學習風險防范相關知識,從思想層面為制定有效的風險預控管理制度提供保障。第二,面向所有施工人員,做好安全風險控制宣傳與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培訓體系。大部分施工人員為農民工,他們的認識水平相對有限,風險控制意識比較薄弱,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很難形成良好的風險預控管理意識。第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引入風險預控管理,通過多種形式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使全員的安全預控管理意識逐漸提升,為構建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做好鋪墊。

2.2進一步完善風險預控管理制度首先,組建風險預控管理制度制定小組,具體由風險預控管理專家、負責施工的人員、煤礦領導幾部分構成,尤其是需要充分考慮企業實際狀況、工程性質。在此基礎上,制定系統全面有效的風險預控管理方案,從而在制度層面為體系的構建打下基礎。其次,推行崗位責任制,通過這種方式加強風險預控管理,確保把職權細分到每一個員工,要是發現其中存在問題,則應當盡快要求有關負責人加以改進,確保該項工作具有權威性。再次,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使管理工作和績效、待遇福利掛鉤,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投身于企業風險預控管理工作之中。最后,注重安全隱患檢查機制的形成,確保在搜集風險信息時,不存在任何疏漏之處,充分確保該體系的科學性、有效性。

2.3努力培育風險預控管理人才煤礦企業風險預控管理工作具有相對較強的專業性,同時工作繁重,責任非常重大,因此要求相關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樣就應當把握好下列幾點:第一,制定科學的風險預控管理人才選聘機制,確保錄用的人才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同時滿足煤炭企業的工程需求;其次,高度重視新人的崗前培訓工作,通過多個實踐案例,向他們介紹實踐中常見的風險,使他們逐漸養成風險識別能力,確保他們可以盡快勝任該項工作;再次,把風險預控管理歸進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之中,對那些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為他們提供升遷、加薪等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最后,注重培訓體系建設,由于在不同情況下,風險預控管理的重點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結合各種情況的案例,使員工不斷發現自己在該項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發現有效的方法去改正自己的不足,最終能夠不同提升員工的預控管理能力。

3結語

在煤礦安全管理中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夠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還能夠使煤炭企業提高效益。為做好風險預控管理工作,煤礦企業應重點把握以下策略:提高風險預控管理意識;進一步完善風險預控管理制度;努力培育風險預控管理人才。

作者:程敬壘單位:國投河南新能開發有限公司

第4篇

1、“六法寶”管理法

“六法寶”管理法包括設備完好保障法、臺階單價激勵法、崗位能手塑造法、團隊親和凝聚法、細化管理落實法、優質高效安全法。

2、“六法寶”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1)設備完好保障法。將區隊所有的生產設備按照班組劃塊掛牌管理,做到“誰的設備,誰維護;誰的責任,誰承擔。”每臺設備都有責任人,并配備專職班組長,專門抓設備的日常維護,設備出現故障后能快速及時處理,降低了事故率。

(2)臺階單價激勵法。根據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規定每班的基本進度和單價,在此基礎上,每多掘一排,單價上浮20%,每少掘一排,單價下浮20%,激勵機制極大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

(3)崗位能手塑造法。開展班組之間的賽安全、賽質量、賽管理、賽技能的勞動競賽活動,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由跟班隊長和班組長根據職工工作實際表現進行考核,月底進行匯總評比,評出當月“最佳綜掘機司機、最佳支護工、最佳設備維護工”,進行獎勵,營造“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提高職工的技能水平。

(4)團隊親和凝聚法。在職工隊伍的管理上,克服以往的以罰代管的局面,實行人性化、親情化管理,對工作中受批、受處罰、思想情緒不穩定的職工,由跟班隊長負責談心交流、溝通開導,幫助他們放下包袱,踏實工作。

(5)細化管理落實法。為進一步細化生產現場的管理,該隊制定了ABC三工動態考核標準,由跟班隊長和班組長根據職工的實際現場工作表現進行量化考核,ABC三工分別對應不同的工資待遇,并將每日的考核結果公開,促進了現場安全生產工作的提高。

(6)優質高效安全法。開展班組的工程質量評優競賽活動,每天每班由工程質量驗收員驗收,下班驗收上班工程質量;其次每7天由技術員及技術副隊長組織對各個工作面工程質量進行驗收,根據制定的工程質量標準進行考核,結果與當月的工程質量工資掛鉤,以工程質量保安全,以安全促進度,做到優質高效安全。

二、“六法寶”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