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學生自助學習經驗總結

學生自助學習經驗總結

時間:2022-09-11 20:42: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學生自助學習經驗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學生自助學習經驗總結

第1篇

【關鍵詞】高校;勤工助學;大學生;就業能力

1.勤工助學與就業能力

1.1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勤工助學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1.2大學生就業能力

大學生就業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搜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它具有動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就業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就業的數量和質量。

2 勤工助學與就業能力的相關性

2.1勤工助學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品德素質

結束了緊張而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步入大學殿堂。大學生除了對專業知識的渴求,還對社會充滿了期待。而大多數大學生對我國現階段國情的了解不是很多,這就需要他們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多參與一些勤工助學活動,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有機會融入社會。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并存并想到沖突,大學生對于價值的選擇和評價,會被不良的價值觀直接影響。正確的價值觀是大學生必備的條件,它并不是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就可以解決的,而是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去領悟和理解。通過勤工助學,大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校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得到充分地發揮,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如何認識自己,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能夠發現國家對人才、對知識的需求,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2勤工助學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智能素質

大學生在學校主要是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是學生今后步入社會的基礎,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一部分在現實社會實踐中有時無法進行實現。而勤工助學就是一種很特別的社會實踐過程,它是多方位和多層次的,它能夠教會大學生如何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使學生學會在社會中如何進行交往。它能夠將大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運用,兼顧理論和實踐,使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檢驗和運用。大學生參與勤工助學,不僅可以積累社會經驗,而且能夠提前感受到社會招聘的全過程,在對經驗進行積累的同時,還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學到社會知識和管理技能。

2.3勤工助學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身心素質

勤工助學強化了“付出就有收獲”的理念,這樣的資助方式,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講是很容易接受的。它既能消除學生因家庭生活窘迫,經濟負擔沉重產生的自卑心理,同時生活空間擴大了,接觸的事物和遇到的困難也隨之增多,一些“助管”、“助教”、“助研”等“智力型”助學崗位的開拓對大學生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們不得不提高勇于面對困難、接受困難挑戰的信心,努力使主觀所想更貼近客觀實際,個人追求更貼近社會需求。通過正確認識困難到認真對待困難,再到勇敢接受困難這一過程的鍛煉,將大大提高他們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

3.基于勤工助學提升就業能力的措施

3.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就業認識

當今社會僅僅勤奮好學是遠遠不能適應大學生就業需要的,因為社會需要的是那些既掌握了豐富知識,又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因此,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對拓展勤工助學的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策劃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勤工助學,有目的地挖掘和發揮它的素質教育功能。我們要鼓勵大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參加勤工助學活動來鍛煉自己,培養自強自立和勇于吃苦的精神。鼓勵他們從勤工助學的點滴做起,不嫌棄“苦、臟、累”等一線崗位的鍛煉機會,不等不靠,不挑不揀,勇于拼搏進取。

3.2加強校內外聯系,拓寬勤工助學渠道

目前,高校缺乏勤工助學基地,高校勤工助學管理部門要拓寬勤工助學渠道,鼓勵社會各界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積極開發校內外勤工助學資源,收集勤工助學信息,逐步讓更多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實現勤工助學基地化、實體化。特別是校外勤工助學工作,高校可以把企業帶入校園,讓大學生有機會選擇滿意的崗位,增強他們在實踐中自強、自助的能力,活躍勤工助學活動氛圍,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職業訓練的機會和場所。

3.3融職業指導于勤工助學全過程,創新大學生就業工作模式

勤工助學作為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經驗總結到戰略調整的過程。貫穿在這一過程中,職業指導更容易貼近實際,更有針對性,也更加能收到良好的實際效果。高校在學生參加勤工助學之前,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培訓。在培訓中,要以提高學生的個人技能、自身素質、溝通能力和服務社會等方面為目標,包括工作內容、時間安排和報酬等方面的規定,從而推動勤工助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工作中,還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責任感、職業道德素質、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職業教育,要讓他們懂得勤工助學崗位是積累社會經驗、提升就業能力的有效平臺。

參考文獻:

[1]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學與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教育論壇,2010,(03):9-13.

[2]樊春芳.淺談勤工助學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培養[J].安康學院學報2008,(06).

[3]段徐,祝秀香.高校勤工助學的創業教育功能探索〔J〕.教育與職業, 2005, (06): 24-25.

[4]王昕.高校勤工助學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推進功能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1,(06).

第2篇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發展以及教育需求的提升,新課程改革很好地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需要,新課程改革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雖然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程改革后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下文就將高中教師和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要地闡述了如何改善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以期能夠真正提升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目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

雖然新課程改革早已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但是大部分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并沒有依照相關的標準規定來開展教學工作,其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過于表面,并沒有對其內涵進行研究,因此造成高中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學水平較低,很多新課程數學教學內容大都流于表面,此種教學模式就和新課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第二,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將高考成績看得太重,并且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生,因此這部分高中數學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2.學生方面

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對學生帶來的影響依然很大,許多高中生十分欠缺對于數學學習規律和技巧總結的能力,通常都是通過死記硬背來解決問題。大部分高中生的數學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講授而來,很少自己主動思考數學問題。這十分不利于高中生創新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的培養。如三角函數的教學,眾所周知,三角函數的類型較多,各種類型的三角函數在進行互相轉化時十分復雜,若學生只依賴于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而不進行自助思考,那么三角函數的學習將會變得異常困難。因此,高考時對三角函數的考查著重于其求值、化簡和恒等變換等。若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不通過自主思考來記憶,那么他們面對高考中三角函數的恒等變換和化簡時,就會感覺非常困難。基于這種情況,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采取準確且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將自己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途徑

1.實施藝術性導入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摒棄以往“分秒必爭”的課堂教學形式,運用一種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好奇心的數學教學模式,逐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進行對數和指數函數教學時,教師或許可以將“拉面原理”帶入其中,把一根面條對折拉起變成兩根,將兩根對拉變成四根,以此類推,四根變成八根,八根變成十六根等,而后要求學生列出能夠表示拉面次數和最終面條數量之間聯系的公式。高中數學教師通過這種藝術性導入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藝術性數學導入教學時,教師也能夠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逐漸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能夠使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真正內涵。將藝術性導入教學有效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之中,不斷循環,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夠從本質上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然后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就在無形中得到極大提升。

2.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高中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一味地死記硬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數學教師缺乏良好的引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足,教師沒有將學習數學的技巧和精髓傳授給學生。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應該建立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之上,并且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逐步建立起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充分地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和學習主動權,強化學生舉一反三、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靈活處理數學問題。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踐行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條件,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里,教師應該充分做到尊重學生,并且身體力行地融入學生群體中,去傾聽學生內心所想,由此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使其和學生的交流沒有任何代購,達成適應于新課標的新型師生關系。

3.將高中數學教學貼近實際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數學教學應當完全脫離傳統的空想教育模式,應該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漸使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有所提升,從而達成觸類旁通的目標。因為數學教學和學習十分乏味,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卻步,有的甚至認為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完全用不到,所以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很低。其實數學這門學科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構建貼合實際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理論教學轉化為典型的實際問題。

三、結語

高中數學教師只要直面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完善傳統的教學形式,使自己的專業素養得以提升,制定適合自己教學特點的教學規劃,由此不斷優化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從而為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得以提升,高中數學教師也能夠從中實現自身價值,進而更好地為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建房.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

2.張國慶.縣城高中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思考――從黔東南州高中新課程數學觀摩課探究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凱里學院學報,2011,03: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