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30 05:25: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社區讀書角活動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利用 課程 資源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005(2013)02-0094-02
通過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筆者認為可以把教材理解為:它是一種課程資源,是開發和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的契機和緣由。“生活處處皆教材”,學生的視角之處皆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之處。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僅是浩如煙海的語文體系中的一瓢水,語文教材只是滄海一粟。如何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教育觀,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大語文教育,在信息社會中、在生活中學知識、長學問,提高語文能力,增強綜合素質呢?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是從下面幾方面著手的:
1 開發和利用校內課程資源
1.1教室是校內課程資源的中心,更具便捷性和實用性
我們把教室建成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最豐富的課程資源中心,除學校統一布置外,還精心設計了“資料袋袋褲”、“生物角”、“佳作欣賞園”、“名人名言榜”等特色角,讓學生目光所能到達之處,都是一道熔美感與知識于一爐,集欣賞與實踐于一體的獨特風景線,學生時時刻刻在這美麗的課程中成長著。
“資料袋袋褲”中的知識來源于學生,受益于學生。組織學生動腦筋,想辦法,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圖片介紹,韻語編輯,向學生介紹百科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小小的資料庫中蘊藏著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更方便的是隨著課程的進度,或學生興趣的轉移,或新鮮事物的產生,可隨時更換內容,使學生接觸的知識面相對拓寬。在定期的更換中,也提升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篩選能力,對特色角的布局能力。當積累成了習慣,知識積淀到一定程度,就將產生質的飛躍,就能轉變為一種觸類旁通的語文學習能力。
特色角還有很多,它們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隨時都能和學生交流,就像給學生插上了飛出低谷的翅膀,讓孩子們帶著希望在海闊地天空飛翔。
黑板報是班級精神的導航船,也是學生施展才華的園地,因此也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重點。它的設計與安排完全放手給學生,讓他們盡可能地發揮有別于教師的想象力,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或知識,加以適當的藝術處理,也成了極佳的課程資源。
1.2圖書閱覽室是校內課程資源開發的巨大寶庫
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古今中外有許多作家、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也與他們的讀書分不開。我校圖書館藏有上萬冊圖書,內容涉及天文地理、醫療衛生、環境科學、安全文明等,為方便學生閱覽,特設有閱覽室,閱覽室四壁擺滿了書架,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琳瑯滿目的書籍,整潔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為了使這一校內課程資源得以充分開發,我每周安排兩次時間帶領學生到閱覽室讀書,通過閱讀,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雖然時間有限但它卻是個絕好的引發讀書熱潮的契機,加上適當點撥,學生對各類圖書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標志著這一課程資源的成功開發利用。
1.3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校內課程資源的一個重要分支
我潛心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合理地安排活動時間,如拔河比賽、班級歌手大賽、節日(活動)詩歌大比拼等。均在課內學習的基礎上,開發了更廣闊的求知空間,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增強了集體主義榮譽感,培養了他們大膽展示自己的能力。我將一些時間短、收效快的活動定為短期活動。如“節日(活動)詩歌大比拼”,以某個節日(植樹節、母親節、國慶節等)或班級內某段時間內流行的小游戲為契機,展開詩歌創作。因為語文學習本身就應該來源于生活實踐,兒童的成長離不開游戲,這些游戲是他們了解最多、感觸最深、最喜歡做的事情,當然就是他們最樂于接受的課程資源了。起初,孩子們語言雖能做到簡練,但內容缺憾,通過長期的堅持,孩子們的小詩不僅言簡意賅,還聲情并茂。讓我又一次感到,只要教師留心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只要教師用心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我們的學生無疑將受益無窮,取得優秀的實際教育效果。
2 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