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課開場白

英語課開場白

時間:2022-06-05 20:14: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課開場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語境化教學 新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得好:“一出好戲要有好的開頭,一堂好課要有好的開端”。一個設計精巧的英語新課的導入之“門”,可以引人入勝,瞬間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授課順利地牽線架橋。教師在課的一開始如何就能吸引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教學活動之中呢?一句話,就是要創設最佳英語語境化教學,在教學的開始階段設計一個優美的導語。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談談幾點感受:

一、巧用無國界語言音樂的導入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中聽力訓練是基礎,使用現代媒體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聽說環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聽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徑。目前錄音機教學已成為重要的教學工具,它便于學生模仿和矯正口語,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方便教師控制教學信息。

但是單純的英語聽音也許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所以教師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可以活用錄音機,以創造更加豐富逼真的語言交際情景?,F在的學生愛開生日Party。有一次剛好是4月10日,周五,班級一個學生過生日。許多學生的心思被這一事情攪得無心上課。從早上第一節到第三節課,學生真是度日如年。筆者剛好在前一天晚自習時下班聽到這個消息,事先準備了一盒磁帶。第四節一上課,教師在開場白中,播放優美的Happy Birthday To You!歌曲,昏昏欲睡的學生們突然間聽到這美麗的音樂旋律,一下子熱情激昂起來,很多學生不由自主地也跟唱起來。在音樂的感染下,學生們的疲倦一掃而光,筆者不失時機地問:“Canyousing?Canyouplaythe guitar?”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迅速融入了新課的學習當中。

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以它特有的旋律節奏,能渲染情景,馬上會形成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們求知欲的共鳴。

二、借用多媒體情景的導入

現行的仁愛版教材用了許多新的素材,如時裝表演,時代感很強。而農村孩子由于條件所限,很難像城里孩子一樣在第一條件獲取有關信息。因此,借用多媒體進行情景教學,給學生創設最佳英語語境化教學環境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就尤為重要。如今,風靡全球的四大著名時裝周(意大利米蘭,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吸引了許多青少年學生的目光。愛美是新生代學生的共性。每年的四大時裝周舉行時,本人總會關注相關信息,收集有用素材,下載合適的視頻。在講到八年級時,筆者設計了如下過程:

Teacher:公元前4世紀古代希臘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模特兒芙麗涅。她是當時雅典最美的女人,也是最早出現的模特兒。我們日常說的模特就是英文單詞“model”的音譯詞。

Student:Oh,I know.(恍然大悟)

Teacher:(播放有關四大時裝周的相關資料和視頻)

學生的視野很快就由課本轉移到現實,再由現實轉移到課堂上來。那一節課學生的興致盎然,師生的配合達到一個頂點。

三、活用直觀性實物導入

在英語教學中,用實物導入是最常用,也是效果極佳的導入方法。初中英語單詞多,學生不容易記憶。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本人比較性強,極容易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也便于講解。實物導入中要注意把實物演示同教學生識記詞義、理解詞義、運用想象結合起來,以達到學用統一的目的。

在導入仁愛版九年級上Topic 2 When was it inwented?時,我上課前到超市買了一個旅行洗漱用品袋,進教室時特地把袋子重重地放在講臺桌前,學生們馬上就盯著袋子并小聲地議論著。我也故弄玄虛說:“Goodmorning.What’s in the bag,do you want to know?”有幾個學生就大聲地說:“ Yes,I want to know,Miss Ye.”這時我從袋子里一邊拿實物一邊教“toothbrush, toothpaste...”然后把實物交給他們進行小組活動,練習句型“What’s this?It is a banana...Is it a banana? Yes,it is...”這節課學生們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

四、運用“范式引領”開場白的導入

所謂“范式引領”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現實生活或課本內容例子進行講解,以此作為范例激活課堂的氛圍。

農村孩子視野比較狹窄,對英語的學習比較缺乏語言環境,他們對英語的興趣遠遠比不上對語文、物理、歷史等學科的程度。因此,作為農村英語老師,我們如何運用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顯得極為重要。在這一方面,筆者就經常發揮個人的語言優勢,經常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開場白”。像前一段時間上海黃金大獎賽,“飛人”劉翔又重新出山引起一些同學的注意。筆者的許多學生就是他的“粉絲”。剛好那一次周測學生考得不太理想,好幾天許多學生十分沉悶,筆者就靈機一動,在上課時用劉翔與命運做斗爭的例子來勉勵學生,學生深受鼓舞。本人覺得,“范式引領”開場白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歡快和愉快的心境,為下一步的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

當然,在英語教學中還可能運用諸如游戲導入、圖畫導入、故事導入、動態圖畫導入等,但無論哪一種,都要符合教學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的科學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使導語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而且導語的設計要短小精悍,一般兩三分鐘就要轉入正題,否則就起不到激發學生興趣,達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第2篇

 

關健詞:英語課全教學 交際能力培養

一、師生之間建立融洽、健康的情感和人際關系,為有效實施各種教學手段典定基礎

    1、精心設計課堂的開場白,活躍課堂氣氛。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人一種美妙的境界,更能使學生思維活躍,為進行課堂交際教學奠定良好的墓礎。筆者在教學實用英語第一冊第四單元Text A時,用了如下幾句作為L Iroductory marks; Every one of us has some friends, and wealso want to star! new friendships.Asyuu know,lhe inlerper-sons! relations are one of the decisive elements of success.But how南you ltehave when you firs! meet someone in a social situation? What should you do during the first four minutes?在社交場合什么樣的言談舉止是禮貌得體的,什么樣的表現是不利于杜交的是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短短幾句激發了同學們的交際欲望,同學們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而熱烈。當然,使課堂氣氛活躍的開場白還有很多,如上新課前,播放英文歌曲,一可使學生放松,調節精神,二可提高英語辯音能力,有一舉兩得的功效。此外叫學生輪流作值日報告,講笑話、講幽峨故事,講校園趣聞等,都可活躍課堂氣撰。

    2,注重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可為教學提供良好的氣氛和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教師,應充滿活力,幽默風趣,對學生和藹可親、善于接觸學生,這樣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對學生態度生硬,經常諷刺挖苦,專橫跋雇,必然會導致師生關系不協調,壓抑和阻礙課堂教學中的相互交往。Peter D . Streve.在其“語言教學的本質”一文中指出:可勝任的語言教師必須具備的要求之一是具有不致于使人感到沮喪的個性。

    俗話說:話,是開心的鑰匙;一句話暖人心。交際理論認為:“Meanings二in people, not in words iltsel強調的就是師生要建立友好合作的關系。因此,教學中用言語交際時,要慎用課堂用語。如學生經常遲到,不宜說:"5"ou are always late.’發現某生拼寫錯誤多,不宜說:"You are always careless”因為always過分絕對了,恰當的說法是:"tou have been late very often recently""You seem to be careless lately."此外,我們應利用言語交際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以利師生關系平等合作發展。例如,在課堂上。師生見面時,適當地、即興地“寒暄”幾句,對安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進人外語課堂情掩.創造良好的交際氣氛會有好處。如一般情況下都可以問一下: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It’s a fine day, isn’t it? HMV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課可以間:Ilid, have good time yesterday? What did”。do on your weekend?在其他功課后面上英語課,可以問:You had,P.E. lesson just now, didn’t you? Are you tired? /You had a test in Chinese_ Hmr was that? Was it difficult?又如某同學病了,昨天沒來,可同:" Are you better today?’’等等。學生對老師這些富含人情味的問話,一般都會做出積極的回答,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又為進一步進行課堂交際教學作好了情感的鋪墊。有利于交際氣氛的形成。

    二、開展課堂交際活動,讓學生充當教學的主體

交際活動(communicative activities)指的是用所學語言真實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活動。英語課堂的交際活動,對學生的交際能力的培養發生著積極的作用。因此,英語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為主.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學生只有在主動學習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的作用,才能有利于交際能力和交際素質的提高。

    交際活動是學生獨立運用的過程,要讓學生自己去開展,但這不等于教師可以不聞不問。教師是組織者,根據內容確定形式;教師是提示者,提供信息者,可以起咨詢作用;教師是參與者,作為一員參加活動,了解情況。在英語課堂上,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水平、教學課時等設計不同的交際活動。

    1.交流信息活動(Exchanging information)師生共處一個班級,各人的情況、經歷不同,需要互相交流情況,增進了解??梢愿鶕鱾€階段所學的語言材料,組織不同內容的交流信息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表達思想。進行交際。例如,可介紹過去的一個經歷,介紹各自的中學生活,介紹各人的一個打算等。

第3篇

摘 要:要抓住課堂,就要抓住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怎樣才能上好初一學生的第一節英語課呢?筆者認為這堂課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富有創新。通過對歷年教學的反思和摸索,筆者有了一些見解,或許對廣大英語愛好者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激發興趣;端正態度;學習方法

新學期就要開始了,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我又即將迎來新的一屆學生。我深知上好第一節英語課,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能讓學生在第一節課就信服你,喜歡上你,進而喜歡上這門英語課的話,真可謂“親其師、信其道”,那你在今后的教學中就是如魚得水,因為我還知道 “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面對初一的新生,我該怎樣上好他們的第一節英語課呢?暑假里我就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是按慣例先介紹自己,然后就對學生約法三章,而后打開書本就進入正題開始上課?在上屆初一學生的第一節英語課上我也嘗試著做了些變化,同時也收到了一些效果,嘗到了一點甜頭。因此新學期的到來,我是充滿了期盼,充滿了熱情。接下來我就忙開了,做了大量精心的準備,當我上完第一節課后,我感覺效果挺好。現就我的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點滴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都知道初一學生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強。首先,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英語老師。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英語老師是個會說外國話的老師,和其他老師還是有點區別的。因此,作為一名女英語教師,上課那天我畫點淡妝,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洋氣一些,讓學生在第一印象就喜歡上我這個老師。第二,我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自制的英文名片,上有我的中文名和我的英文名及其我的電話聯系方式,還有我的QQ號碼等。不僅如此,發放帶著英文的名片又能讓學生真切的體會英語,用英語來做事,課后還激勵學生也試著動手設計制作一張自己的名片掛在胸前,名片上要有學生的中文名,還要有英文名,通過學生自己去查閱字典選擇適合自己或自己喜歡的英文名,這也讓老師更快更好地認識了解學生。第三,既然是英語課,就應該有一個“帶有英語”的開場白。走進教室我一邊招手一邊面帶笑容的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并簡單介紹“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Feng Jiuyi. My English name is Judy. You can call me Ms Feng or Judy.”當然開場白的形式應該盡量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儒雅風范。在自我介紹中簡略的介紹自己的求學歷程,畢業院校及從教經歷(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有助于學生了解老師的過去,促進師生友誼的建立,同時也讓學生以老師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為了讓學生們聽明白,較難的表達我采用了英漢夾白,讓他們感覺亦難亦易,聽懂了他們高興,似懂非懂促使他們更想去探究。介紹完自己后與一部分學生握手認識?!癢hat’s your name ? Nice to meet you ! … ”最后拋出問題“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me? ” 為了鼓勵孩子們敢于開口說,能與老師互動,我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提問,實在不好表達用英漢夾白或漢語也行,我也想趁此發現英語科代表人選。起初大部分學生還有點膽怯,發言的人較少,于是我就對提問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略微夸張地表揚他們:"Very good!"“ Well done !" “ Good job!” “ Great !” “Excellent!”進一步打消他們對英語的畏懼感,并且讓學生在第一時間領略到英語的風采。雖然很多英語學生不能全聽懂,但是學生越是聽不懂,就越想知道是什么意思,這樣就越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一會兒功夫學生們就變得非?;钴S了,七嘴八舌的問開了。他們問到我的名字由來,年齡,婚姻,家庭,小孩等問題。與此同時對能開口的學生我都準備了一個小禮物,老師的英文簽名,或是我假期外出到每一個景點帶回的小禮物,北大的書簽,海南的貝殼,以及小到一個棒棒糖, 一張名信片。與其說我在上課,不如說我是在盡情展示英語學科的魅力,我在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在我的課堂里,感受西方文化之美,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進取之美,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一個博學的人,從而從心里喜愛和敬佩老師。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學生們的表情上看得出他們已經漸漸喜歡上英語了。

接下來我就趁勢誘導,我告訴他們心動不如行動 ,要想學好英語,特別是初中英語,光有興趣還不夠,還必須具有什么呢?這時他們很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告訴他們說,不用急,現在咱們來放松一下,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答案就在游戲中。學生們一聽說做游戲,他們可來勁了,睜大雙眼等待我發話。我故作深沉的告訴他們,如果我們假定英語的26個字母分別對應從1到26的數字,即A代表1、B代表2,…依此類推Z代表26,哪一個單詞的字母數字相加等于100?聽完他們就拿出筆開始找單詞,做加法了,過了一兒我又告訴他們我收集了一些影響一個人成功因素的單詞,并把它們寫在黑板上, “happy”幸福,“love”愛,“money”金錢, ,“hard work”努力工作,“ knowledge”知識 “attitude”態度。沒過多久,同學們就找出了得數為100 的那個單詞。這時有同學恍然大悟了,大聲叫道“是態度”。我看目的達到了,于是我告訴同學們要學好英語除了興趣,什么最重要?學生們齊聲回答:“態度” ?!皩?。這就告訴我們作任何事情端正的態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Attitude is everything .( 態度決定一切。)”

那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學習態度才能把英語學好呢?我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各推選一人發言,同學們也說到了很多,最后我就結合英語里的一些諺語小結如下:

(1)勤學好問。學英語要做到“勤”字當頭,勤用心、勤記、勤練、勤問、勤歸納比較。勤學好問,特別是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問同學、問老師等來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勤工出巧匠(Work makes the good workman)。

(2)積極大膽,不怕犯錯。對于我們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初學時出錯或讀不準是自然現象。因此,我們要打消畏懼心理,積極大膽地去練習,不怕出錯、不怕讀不準,甚至不怕別人笑話。不要害怕,只要一試(Don’t be shy, just try.)。

(3)持之以恒。要想學好英語,單靠一時的激情和沖動、只圖一時新鮮是不行的(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它是一項長期工程。只有堅持,才會學有所成(You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till you try)。否則,只能半途而廢。

總之,學好英語不是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要學好它的確是一件苦差事,我們應該做好吃苦的準備,苦中求樂,苦練多用,勤練習多運用方可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第4篇

令人難忘的一節課

自從我跨進小學的大門以來,上了許多精彩的課。有妙趣橫生的數學課,有奧妙無窮的自然課,還有其樂無窮的英語課,但星期五上的那節語文課卻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星期五早上,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走進教室,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你們一定很奇怪,他們怎么會那么高興呢!是這樣,在語文課上,我們將要舉辦“‘精神’代代傳”主題朗頌會。

“叮鈴鈴”朗誦會開始了,簡短的開場白結束后,迎來了我和同學們的第一個節目“飛奪瀘定橋”表演,我拿著玩具槍來到了講臺上。表演開始了,我和小明、小剛面色凝重、嚴肅地站在“橋”的上邊,那邊的敵人大聲地嚷著:“哈哈!看你們飛過來吧!”沖鋒號響起來了,我們三個趴在地上,匍匐前進,主持人大聲地喊:“瞧,戰士拿著沖鋒槍,冒著敵人密集的子彈,攀著鐵鏈向前沖去。”我們立刻大吼一聲,跳起來,左閃右跳、奮不顧身地向對岸沖去。敵人好像早有準備,在我們剛要到達的時候,燃起了熊熊烈“火”,阻擋了我們的前進。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主持人鼓勵道:“戰士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啊!”,聽了這話,我們像是箭一般穿過熊熊大火,與敵人搏斗起來,敵人好像被嚇壞了似的,狼狽地逃跑了。我們高興地大叫:“我們勝利了!”許久,我才想起自己是在演戲,不是在作戰。我被剛才那場景感染了,想起那種奮不顧身、英勇善戰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敬意油然而生。

后來,還有激昂地朗誦,動聽地歌唱……,無論是哪一個節目,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種不畏艱險的革命精神。

多么難忘的一節課,多么令人敬佩的精神啊!

第5篇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8-0135-01英語課前三分鐘演講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如何對這種形式進行改良,從而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卻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七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英語功底尚淺,我只要求他們將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者能帶給人啟示的材料講給大家聽。為了給老師和同學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演講者通常會在課外做充分的準備。但是當學生初次站到講臺上時,內心非常緊張,表情很不自然,語言吞吞吐吐,聲音也是低如蚊蟲。這時,我會不失時機地在點評時滲透一些演講技巧,如演講時的儀態、表情、動作、語速等等,并給學生增加一些必要的開場白及結束語。學生似乎體會到了作為"演講者"的快樂,他們越來越愿意參與到這種活動中來,體會到了成就感,同時也肯定了自己的英語學習。

進入八年級,學生對于課前演講已經非常熟悉甚至有些麻木了。于是我改變了策略,提出演講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短劇、詩歌、諺語、歌曲、配音、小品、雙簧、猜謎等等,只要是跟英語相關的能展現出個人特色的活動都可以嘗試,每次演講結束我都找同學來點評優缺點,并讓全班同學擔當評委,由他們決定給參與演出的同學加多少量化分。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又變得濃厚了,參與的熱情也空前高漲,課前三分鐘竟呈現出"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天更比一天強"的態勢。

課前演講使全班每個學生都有上臺鍛煉口才的機會,不但提高了他們敢于表現自我的勇氣和信心,而且有效地訓練了其口頭表達和演說的能力。有一部分不愿意說話的人也在"不得不說"的氛圍內變的愿意說了,而絕大部分學生也漸漸地能聽懂很多常規性的英語課堂用語。

堅持學生全程獨立操作,使其有足夠的空間和自,鍛煉他們多方面能力,比如篩選劇本、組織排練、制作道具、準備服裝、選取背景音樂、布置黑板等等,這樣一來,當演講獲得同學好評時,參與演出的學生就很容易有種成就感,從而大大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成功的課前演講能使師生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這無疑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良性熱身,教師完全可以趁熱打鐵,抓住學生這種興奮的狀態進行教學內容的滲透,學生聽課狀態好了,教師講起課來自然是輕松加愉快,也更容易跟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得整節課的效率都得到提升。

任何一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課前演講也不例外,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下去,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并加以改良,給這種傳統的形式賦予新的內涵,終有一天會看到令人欣喜的結果。

第6篇

關鍵詞:作業設計;中職英語;教學成績

英語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通過作業的批改情況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改善自己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很多學生卻對英語作業存在一種可做、可不做、做了也沒多大用處的想法。究其原因,恐怕與很多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更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忽視了課后作業反饋功能有很大的關系。

一、英語課堂學習效益低下,作業不會做

英語課,尤其是英語的閱讀課,學生不愿意與教師配合,不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這在很多的學校不同的班級都是一個普遍現

象。筆者根據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學生討厭學習英語,上課參與度不高的原因可以從下面幾點進行分析。

1.學習缺乏內驅力,對英語課堂不感興趣

每天都是那樣的開場白和那樣的教學程序,早已讓學生淡化了求知的欲望。再加上大部分教師、家長忽視了高中學生已經是一個長大了的孩子,內心里渴求得到別人認可的心理需求,只知道嚴格要求,卻吝于表揚,導致學生聽到的是批評、指責,長期如此,學生只會更加厭學,何談興趣可言。

2.沒有掌握解題思路,面對題目無從下手

英語課程不像數學題那樣可以清晰地歸類,同一類型的題目只是數字有變化,解題思路相同,只要反復出現,就能掌握解題方法。閱讀雖然也從字、詞、句、段、篇等方面設題,看似可以歸類,但由于字、詞、句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同,致使學生看到題目眼花繚亂,理解不透,不知從何入手。如此情況下,學生怎么可能動起來,主動發表見解呢?

二、當前英語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發現英語作業的布置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不斷改進。首先,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大。很多教師是在下課鈴響了,還在亂翻資料,隨意點出幾題,當天的作業就新鮮出爐了;其次,是作業形式的單一性。翻開英語課外作業本,看了第一、二課的作業,你就能猜出后面各課作業的基本類型:抄抄單詞,默默句子等,再配上《同步導學練》或其他一本練習,使用起來簡單方便,連答案都是現成的,不必費心勞神,很少能將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三、英語課外作業的優化

以學生發展為本精心設計作業,改進作業的批改和評價,實現高質輕負,是英語教師追求的目標。幾年來,我在優化英語課外作業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強作業布置的針對性

英語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通過大量記憶單詞和背誦原文就能解決的。必須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基本能力的培養與具體的文章掛鉤,隨文分散進行訓練,在長期的積累與訓練中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因此,英語作業的布置就要因文而異,針對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練習,最終達成總目標。

2.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性

除了基礎的默寫單詞、背誦語法,還可以增加一些形式活潑的作業,既能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又能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閱讀是英語之根,是學習之母,是教育之本。除了布置學生閱讀英語名著,讓學生收看英語頻道以開闊視野和增長知識外,還可以進行課外

練筆,給學生廣闊的空間,要求學生隨時隨地注意觀察,引發他們的種種聯想,讓他們心有所感,情有所寄,寫出真實感受,對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大有益處。

總之,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思維的情感活動中獲得

第7篇

每個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會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但能真正刻在心里成為永恒的又能有幾次呢?第一堂課的緊張與激動、第一次過教師節的感動與幸福、第一次考試時的擔心與焦急……我的這些“第一次”都僅僅屬于在貴州望謨支教的歲月,也可能成為生命當中的“唯一一次”。這些第一次中的一幕幕不時在我的腦海里閃現,讓我難以忘懷。

我第一次以教師身份站在講臺上時,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但當我看到講臺下六十雙明亮、天真無邪的眼睛閃爍著對老師的崇敬信任和希望時,緊張感隨之消失,從容自信地開始了我的開場白:

“我來自江西,是江西師范大學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們的英語老師。希望我們能一起學習,共同進步,雖然我說話口音與你們不同,而且初來乍到,你們也許有些聽不懂我所說的話,但我相信我們之間的心意是相通的,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我們支教是為了使祖國的西部明天更美好,你們讀書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家鄉更繁榮……”

“在今后的一年里,我們將朝夕相處,在課堂上我是你們的老師,我將盡我的最大努力以及對支教工作的無限熱愛,為大家傳授知識;在課后,我希望能成為你們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我不敢說在短短的三百天里,我能使大家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但我能肯定的是,我一定能從你們身上能從引導你們學習的過程中學到許多。在這里,請允許我感謝大家!讓我們共同翻開新的一頁吧!”

孩子們顯然對于我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老師還是很好奇。趁勢,我在黑板上寫下我的大名,并借用《18歲的天空》中那位“麻辣”老師的話接著說:“我的名字叫李潔,希望你們在以后回憶起你們初一英語老師的時候,不要把我的名字記錯了?!?/p>

接著,我用英了個開場白,盡管講臺下的孩子聽不懂,但他們還是認真地聽著。我又給他們講述了學習英語的意義,孩子們似懂非懂地報以熱烈的掌聲,用那并不標準的普通話表達著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渴望。

第一堂課我教授他們的是日后上英語課對老師的稱呼以及一句臨時想到的廣告詞“I Believe I Can Do”。希望他們通過這句話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信心,為此我還編了手勢和旋律讓他們邊做邊唱邊念。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熱情高漲,一遍一遍地努力地學,就在這歌聲和笑聲中迎來了第一堂課的下課鈴聲。當看到孩子們下了課后還在不停地重復著我上課教的手勢、聽到他們大喊剛學會的“Miss Li”時,我被初為人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濃濃地包圍著……

雖然在以后幾個月的教書匠生涯里體會到了“上好一堂課容易,上好每節課不容易”的艱辛,但第一堂課留給我的卻是最深刻的印象。因為當我第一次站上講臺,面對無數雙求知的眼睛時,我才突然認清了自己,發現自己擁有和缺少的是什么。

期中考試是除了單元測驗之外的第一次全校性考試,它不僅是對學生們學習的檢驗,更是對我這個老師這一段教學的考驗和檢查。教學成果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分數來決定的,盡管有些不情愿,可那畢竟是硬通貨,外部的人就認定這標準。所以盡管平時課文讀了又讀,知識點講了又講,可到了這個時候,心里總是覺得不踏實,尤其是考試前兩三節課,生怕自己什么地方沒講清楚或他們沒聽明白。于是我邊給孩子們打氣,邊不厭其煩地把他們有可能會犯的錯誤、容易錯的句型、經?;煜膯卧~、可能會考到的題型總結歸納一遍遍地講,都快成口頭禪了。一見到學生們就說句子開頭要大寫、句子結束別忘記加標點、年級班級的首字母要大寫、該變復數的地方一定要變復數、以元音音素開頭的單詞前要用an……就更不用說其他知識點了,什么可數名詞和第三人稱單數啦,什么疑問形式及答語形式啦,什么人稱代詞變成物主代詞啦,什么連詞成句和對劃線部分提問啦,什么Introduce yourself in English啦,一個點一個點地講。

在歸納總結完之后,我又強調了一些解題技巧,比如:不要求他們掌握的單詞的寫法,但是考試的時候會讓他們填單詞,那么就可以在卷子中其他的地方找,肯定會有,找到以后照抄過來就可以了。那幾節課我恨不得把肚子的墨水全部倒給他們,直到自認為他們只要這幾節課復習課認真聽了就至少能考80分為止,至少經過這么一輪接一輪地連續“轟炸”,“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他們怎么也該記住了一些,就算記不住也能看著眼熟吧。唉,真是比自己上考場都累!看了考卷之后,心中竊喜——試卷不太難,比平時的單元測驗要簡單,我們班的學生應該考得不錯。

收了試卷回到宿舍,顧不上午休和晚飯,帶著些許期待和擔憂的心情,一口氣改完了所有的試卷后就已到深夜了,我還是堅持把兩個班的成績登記到備課本上。雖然上眼皮和下眼皮無數次地深情相擁,但無奈意識仍然清醒得要命,滿腦子都是考卷、學生、成績。想不通為什么這么簡單的題目在三班居然有近一半人不及格;想不通為什么反復講的知識點放到試卷上、放到題目中學生們還是照錯不誤。

等第二天得知其他班的成績后,才知道我的學生們這次考得還不錯??墒俏規У膬蓚€班,一個班的及格人數是另一個班的一倍,最高分96,最低只有29。自己帶的兩個班成績懸殊如此之大,我這個做老師的也難辭其咎。在前半學期里,我理應給這一百二十名學生以公平的愛,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差生”,可是,由于經驗的欠缺和工作的繁忙,我沒有做到。

在這第一次考試后,我要求用他們的眼光來看我的教學的不足和以“假如我是英語老師”為內容,給我提意見。兩天后,我的辦公桌上堆滿了隨感和日記,一種很真切的感動情不自禁從心底升起,一頁頁寫滿同學們心聲的文字猶如一幅幅鮮活的靈魂展現在我面前,我油然而生敬畏之情。接下來的日子里,我醉心于為學生備好每一節課,沉浸于了解每一個孩子,盡量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學生……

的確,“愛學生”三個字,讀過去不用一秒鐘,做起來卻很難。學生好的時候,聽話的時候要愛他;學生不聽話的時候,氣得要命的時候也要愛他。人人都愛的乖孩子你要愛他,大家都不喜歡的孩子你更要愛他。須知道,當學生看起來最不可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這需要怎樣的一種寬容和博愛?這是我的第一次考試帶給我的思考。

第8篇

關鍵詞:英語學習;課堂導入;教學方式;課后活動

一、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劉江波,2011)指出:“學習好一門外語,特別是英語,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基礎,是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碑斀裆鐣且粋€多元的社會,同時也是個信息社會,隨著和國際接軌的方面越來越多,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交往也變得越來越密切,外貿交易甚至占據國民經濟很大的比例,而全世界現在通用的語言中,英語占據最重要的部分。社會不斷發展,事物不斷更新,社會對人才需求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寬廣,除了知識技術上的需求,英語在很多場合也彰顯出其重要性。初中英語教學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學習、研究和創造,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精選、綜合、分析有用的知識和信息,使他們具有在綜合、分析、學習、研究過程中積極思維的能力。初中英語是聽、說、讀、寫等綜合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提升階段,同時初中階段也是青少年智力和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英語學習是擔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的。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導入

一節英語課就好似一部小型舞臺劇,而課堂的導入就是那扣人心弦的開場白。一部舞臺劇能不能吸引到觀眾,開場的前幾分鐘是相當重要的,同樣一堂英語課能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也是相當重要的。在教學中,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學生在40分鐘內接受并喜歡這堂課,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在課堂的導入上就要狠下工夫。課堂導入即教師在新課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同時我們的課堂都是預設式課堂,是由教師事先通過教學設計等形式確定主題的,因此課堂導入實質上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即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去。在課堂導入上,我們可以設計很多形式,例如,1.從復習入手,一個接一個進行知識和情景交際等方面的復習。2.由師生熟悉的校園環境或者生活環境入手,師生對話,談日常的小事,或者身邊出現的事物,發生的故事。3.利用多媒體展示有趣的圖片、故事等;多媒體展示時,可以邀請學生進行展示和講解。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話題談論,每組給予時間討論和結果展示。5.表演導入,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于有事前準備的,事先讓學生(可以是班級后進生)準備充分,課堂給予幾分鐘進行表演。6.講故事,定下一個時間,每個時間段里(約5分鐘),將時間完全給予學生去發揮,讓他們用英語去講故事,吸引全班同學,同時給予他們自信心。

三、教學方式多樣性

不斷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感受不一樣的風景。英語教學方法有很多,如:任務教學法、情景交際法、功能意念法、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方式。但正如一種美味反復食用的話也會令人倒胃口,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如果不斷重復地使用,也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凡是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的教學方法,我們都應當不斷嘗試,一堂課我們可以采取一種教學方式,也可以采取幾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在教學中盡可能地設計豐富多彩、趣味性濃厚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于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掌握,思維方式是否得以拓展以及情感體驗是否充分。不斷改變和改進教學方式是對每一位英語教師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豐富多彩的課堂及課后活動

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內容上已有較多的重復,例如,字母、音標、情景對話,甚至是單詞和短語都有很大的相似度。因此對于心理上正處于活潑狀態的青少年學生來說,內容上的重復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隱藏著的厭煩情緒,再加上初中英語學習還加深了語法項目的學習,語法學習本來就很枯燥,學生又不容易掌握,難度系數較高,學習積極性容易被挫傷,如果課堂再無一些另外的變化,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越來越低。在英語課堂上較常用到的比如說小組合作、大組競爭、創設情境表演、提問回答等都是很好的課堂活動,在合作學習中,可以關注到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反饋信息,而情境表演和提問回答環境也是展示學生個人風采、提升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在課后,可以進行一些實地調查報告、拼寫單詞、英語朗誦、英語文化短劇表演、英語角、英文海報制作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由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來決定的,它還包括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這也響應了新課標的要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水平,更應該注重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江波.以情誘學 以趣激學:激發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1.

[2]關秀英.談英語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河南教育,2006.

[3]張芳.淺析大學英語課堂與學生思維培養的關系與實施[J].科技資訊,2011.

第9篇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上課也是一樣,第一課上得成功與否,既關系到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那么如何能上好開學第一課呢?

一、學科趣聞 激發興趣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生動地將學習比喻成吃飯,吃飯要有食欲才能吃好,學習要有興趣才能接受。作為新學期的第一堂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形成一種積極開放的心理狀態,是每個老師肩上的責任。

以英語這一學科為例,第一節課可以設計任務型活動,穿插故事,把學生帶入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去。故事的選擇有很多,如歐美國家見聞,影片的介紹,……通過故事的穿插,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對言語文字的好奇,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將詞匯融入目標語中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開口說大膽說,從而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學習英語的天地。

其他科目亦是如此,也可以向學生展示學科趣聞。如數學,陳景潤的癡迷故事,斯芬克斯之謎等等;化學則可以利用化學儀器演示化學變化的奧妙,等等。

二、華麗亮相 學期簡介

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氣氛應該是民主的、輕松的、積極向上而又充滿希望的;教學內容方面一般不宜安排新知識的教授。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課可以實施以下教學活動:

首先要有一個漂亮出彩的亮相。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服飾打扮上要整潔得體、典雅美觀,在舉止風度上努力做到謙恭有禮、端莊大方;二是要有一個開場白,簡要介紹自己的姓名和經歷,幫助學生了解老師的過去,促進師生友誼的建立。

其次介紹學科特點和學習方法。比如英語課可以通過實例列舉讓學生理解英語學習的獨特性,并根據自己的心得來現身說法,把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竅門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學、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師的工作,達到以實用來吸引人,以真摯來感染人。

再次介紹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學期目標、課程的教學計劃和自己的講課特點,以便同學們更好地接受和適應老師。同時要讓學生明白今后應該怎樣做,如何學好這一科目,以及平時要求等等。讓學生在今后能按教師的要求學習,遵守紀律。

三、注重策略 建立自信

要上好第一節課,就必須要重視第一節課。新學期伊始,教師首先要從自我做起,提前進入工作狀態。

在開學前幾天,要認真總結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矯正方案,揚長避短;同時認真準備新學期的課程,要吃透教材,整體把握,做出教學計劃。

其次,教師應該了解和分析學生在學期開始時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學生在開學之初的心理狀況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希望快些開學,盡快開始嶄新的學習生活,他們往往充滿企盼,對學校生活適應比較好,而且多是學業成績比較優秀的;也有的學生因為基礎薄、底子差而害怕開學,甚至逃避學習生活;更多的學生可能處于這兩者之間。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學生,他們對第一天的學校生活都會有某種新鮮感,內心會充滿某種希望和不安,部分學生還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焦慮。

第10篇

被譽為“權力思想家”的法國哲學家福柯說過:“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通過話語獲得的,任何脫離話語的事物都不存在,人與世界的關系是一種話語關系?!庇⒄Z課堂教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話語權的建立,教師作為指引者就要多給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使學生的話語權真正回歸。這里結合執教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第七冊Module3 Unit8 Janet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 (Dialogue)的教學案例,談談筆者在這方面的教法特色。

一、激活生活經驗,讓學生生成話語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主營地就在課堂——這個英語語言輸入的主要環境。因此,用好課前幾分鐘的Warm up,激活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生成話語進行交際就顯得十分必要。在每節英語課最初幾分鐘,教師可根據學生知識儲備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課堂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自由會話、故事表演、做游戲等,促使學生進行語言表達鍛煉。(見下圖)在U8 Dialogue 的教學中,我以一句“Hello ,everyone. The sun is shining today. It’s a nice day. Please guess where I would like to go.”作開場白,引起學生的猜測You want to ...,老師趁機邀請同學:Would you like ...?以此激活學生使用邀請用語的經驗,調動全班同學參與。課上,他們毫不在乎自己語法會出現什么樣的錯誤,完全把課堂當成自己的主營地,把課堂中學過的邀請用語發揮得淋漓盡致,Warm up真正發揮出作用,學生的話語權就此建立起來。

二、改變提問方式,讓學生自由表達

英語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積極的條件,提供足夠的活動機會讓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多質疑、多討論,不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加強對語言知識的運用。因此在U8的課文教學中,我根據課文對話內容,把對話以陳述的形式進行改變出現。用多媒體展示It’s Janet’s birthday next Saturday. She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 一邊敘述,一邊創設提問機會,鼓勵學生提出想知道的信息: Who will Janet invite? Will Janet invite her teacher? Who will make all the food?老師一一為學生釋疑。這個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在這基礎上,我通過呈現對話讓學生閱讀后,小組之間互相討論,自由表達,提出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的問題,把由老師提問的形式變成由學生提問,各小組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如:When is Janet’s birthday? Is Janet’s house big or small? Where will Janet have the party? Who will make all the food? Will Sally bring the food? Who will Ben bring?其他組同學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這個過程使學生的話語權得到有效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話語權不斷得以行使之下凸顯出來。

三、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真誠互動

情景產生需要,需要生成話語,話語交流驅動語言知識的運用,也就是說,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情景,語言知識的運用是鑲嵌在情景中的話語交流。因此創設情景是實現學生話語權的有效途徑。U8課文教學的重點是進一步對邀請用語的理解和運用。我把邀請用語融入學生的生活,根據邀請用語創設情景。我利用教學媒體和自己的表情為學生創下這樣的情景:Janet的生日快要到了,She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Janet想邀請你去參加party,你將如何應答Janet?這個情景是學生熟悉的,他們在模擬真實情景中進行角色分配,小組操練,編演對話,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相溝通交流中體驗句型的運用,感受情景用語的真正含義。創設情景,彌補了環境缺失的不足,學生的話語權在情景交流中得到充分體現。

四、深化交流話題,讓學生強化運用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不能作為語言學習的唯一目標,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展開語言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善于多角度、多方位地挖掘語言內容之外包含的信息,為學生提供趣味性、開放性的知識拓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發揮想象力和獨創力,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見上圖)這樣由發散思維帶來的體驗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話語權。在U8 Dialogue教學的鞏固和拓展環節,我給學生提供有效的信息點(How does Ben invite Billy, the alien, to Janet’s party?),就這個信息點設置了情景:Janet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 Ben, Janet’s brother wants to invite his friend to come to the party.就Ben邀請Billy這個場景進行話語的開展。受表達欲的驅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的扮演Ben, 有的扮演Billy,用不同的句式進行邀請,用語的頻繁使用,話語的不斷表述,使學生對邀請用語的運用有了更深的體驗。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根據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嘗試給課文續編結尾。通過What will happen in Janet’s party? Do they have enough food? Do they have a good time?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對Janet’s party的開展進行想象,打破固定思維的模式,充分發揮了話語的獨創性。這讓學優生的話語運用更上一個臺階,也讓學困生可以初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州市黃埔區橫沙小學)

第11篇

關鍵詞:教學情境; 課堂設計 ;創建; 調控

作為一個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師范英語學生,多少個白天夜晚甚至魂里夢里,我都在設想我的英語課堂:怎樣將教學內容、學習條件、師生關系和課程設計等因素有機結合?怎樣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英語課上興趣盎然?在我眼前總是浮現那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一、多姿多彩的導入活動

課堂教學導入有時也叫做熱身活動。Warming-up exercise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

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的導入有多種:如事例導入、問題導入、妙語導入、審題導入、自薦導入等。對中學生學習外語而言,單調乏味的開場白往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豐富多采、求新獵奇的活動菜單才能使學生胃口大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敢于標新立異,創造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導入形式,從聽聽說說,讀讀寫寫,玩玩唱唱中引入課文,讓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教學情境的展開做好鋪墊。

記得高一的一節對話課,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說話掌握采訪用語。一上課,老師先請大家說出自己最喜愛的流行歌手,然后讓學生上講臺盡力模仿——唱歌、動作、說話、都行,類似湖南衛視(歡樂總動員)節目的模仿秀,其余學生當評委,評出最佳模仿秀。我們個個躍躍欲試,想盡其所能地展示自己。那次我模仿的是S.H.E ,演唱了《super star》片段,由于與Seline 形似又神似,被評為最佳模仿秀。

接著,老師讓同學們以記者的身份采訪我。同學們交際熱情高漲,大有要把我難倒之勢,無形中我們都使用了大量的采訪用語。后來老師將其中一些地道的采訪用語寫在黑板上,然后告訴我們: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ay of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 . listen to the dialogue .(要想了解更多的采訪用語請聽以下錄音對話)。

還有一次,是關于卓別林的一課,老師先播放一段輕松的小夜曲,隨著委婉的輕音樂,拉開了當天熱身活動的序幕。“Today , we‘ll have a game first . Boys and girls, if you are brave enough , please come up and walk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 Each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walk in a special way , just try to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from others. We’ll see who will do best and get first in the game .”(今天我們先做一個游戲,勇敢的女士們、先生們,請走上前來,用你認為最獨特的步態展示你與眾不同的魅力。我們將拭目以待,看誰能摘取此次比賽的桂冠)。

緊接著老師把音樂換成有刺激性的能夠引起強烈情緒沖動的勁歌。受音樂的感染,我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跳起了迪斯科,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擁上講臺,盡可能別出心裁地走出與眾不同的步態。其中有個女生模仿女模特,其神似與形象簡直令人拍手叫絕,為此她獲得了競賽桂冠。接著,老師帶我們走近卓別林:There was a funny popular man who used to walk and act in a vary special way and brought a lot of fun and happiness to 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people. Do you know who he is ? If you want to know him, read text, please .(有一位滑稽的表演大師,他以獨特的走路方式及表演形式,為成千上萬的人們所喜愛。他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要想認識他,請閱讀課文)。從而把學生的心理活動盡快地引向教學主題。成功的熱身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參與熱情,喚起我們對學習知識、掌握主題內容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交際活動中。

導入活動是課堂教學情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為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做好了準備。 

二、畫龍點睛的課中活動

在英語課上,老師通過游戲、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際、分組競賽等教學活動把教材內容中那些抽象的結論具體化、直觀化,創造出更生動形象的語言活動環境。這樣組織教學和活化教材讓我們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12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情景

一、教學情景的創建

1.采用多姿多彩的導入形式,為創造良好課堂教學情景做準備。課堂教學導入有時也被叫做熱身活動。Warming-up exercise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的導入有多種:如事例導入、問題導入、妙語導入、審題導入、自薦導入等。對中學生學習外語而言,單調乏味的開場白往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第5單元第二課(卓別林),該課主要介紹卓別林生平。按照陳舊的教學模式其步驟往往是:(1)學生快速閱讀;(2)做閱讀理解題;(3)教師講解文中語言點。如此陳舊的教學方法,學生聽來索然無味,教師苦不堪言,尤其嚴重的是此種教學方法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結合卓別林表演藝術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導入方式:播放一段輕松的小夜曲,隨著委婉的輕音樂,拉開了當天熱身活動的序幕?!癟oday , we’ll have a game first. Mr.Mrs ,if you are brave enough,please come up and walk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Each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walk in a special way,just try to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from others. We’ll see who will do best and get first in the game .”(今天我們先做一個游戲,勇敢的女士們、先生們,請走上前來,用你認為最獨特的步態展示你與眾不同的魅力。我們將拭目以待,看誰能摘取此次比賽的桂冠)。緊接著馬上把音樂換成有刺激性的能夠引起強烈情緒沖動的勁歌。受音樂的感染,我情不自禁的模仿了一下迪斯科的舞步,學生們一下群情激奮,爭先恐后地擁上講臺,盡可能別出心裁地走出與眾不同的步態。其中有個女生所模仿的女模特,其神似與形象簡直令人拍手叫絕,為此她獲得了競賽桂冠。高度激活的師生情緒就為順利完成課文學習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馬上從話題引人課文主題:There was a funny popular man who used to walk and act in a vary special way and brought a lot of fun and happiness to 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people. Do you know who he is ?If you want to know him, read text, please .(有一位滑稽的表演大師,他以獨特的走路方式及表演形式,為成千上萬的人們所喜愛。他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要想認識他,請閱讀課文)。從而把學生的心理活動盡快地引向教學主題。

2.以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為中心,營建課堂教學情景。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較好地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便于自己去認識發掘教材的內在聯系和揭示和學知識本身的魅力。當然,課堂教學活動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活動,選用適當的活動形式。

二、教學情景的調控

1.補充相關詞語,深化課堂教學情景。在高一第11單元“Country Music”(鄉村音樂)一課中,我采用了以下手法補充相關詞語:首先告訴學生:“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in the tape . Now listen and tell me . What kind of music each of them belong to? ”(當今存在許多不同的音樂形式。請聽這盤磁帶中的音樂片斷,然后說出它們分別屬于哪種?)待樂曲播放完畢,黑板上已寫下了一大串與課文主題相關的音樂形式的英文名稱,如 鄉村音樂、輕音樂、爵士樂、古典樂、搖滾樂、流行音樂等。學生用英語說不出的由老師補充。這些補充使學生在樂曲中輕松愉快地掌握了主要的音樂類型及英語名稱,為下一步教學的話題——“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and tell us the reason ? ”(你喜歡哪種音樂形式,并告訴原因)中有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的教學掃清了道路。

2.以思考題為線索 呼應課堂教學情景。每單元課題完成后,教師應巧設思考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思考題進一步提煉和歸納本課的重點,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思考題的設立一方面是對課堂教學情景的呼應,另一方面也是課堂教學情景的進一步深化。

三、結束語

課堂教學情景的設置應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一般來說,它是由課文導入、教學活動安排思考題布置等環節構成的。它們在教學情景設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課堂教學情景的設置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受種種條件的制約,或者說在教學內容、學習條件等條件無法改變之前,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課程設計來引發、形成和創造課堂教學情景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