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茩C電一體化

??茩C電一體化

時間:2022-07-12 19:21: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茩C電一體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茩C電一體化

第1篇

Abstract: Mechatronics is a new science and new technology which appears in recent years, but it will become the tendency of current wor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steel, power, and petrochemical, and mining, metallurgy, and automobile, shipbuilding, aviation and engineering industries. The paper makes a few superficial discuss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tronics.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領域

Key words: mechatroics; technology; applied fields

中圖分類號:TM9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3-0160-01

0引言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導致了工程領域的技術革命與改造。機電一體化技術目前越來越廣泛被采用于鋼鐵、電力、石油化工、采礦冶金、汽車、造船、航空工程等行業中。本文就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談幾點粗淺認識。

1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優點

1.1 安全性高機電一體化產品一般都具有自動監視、報警、自動診斷、自動保護等功能。在工作過程中,遇到過載、過壓、過流、短路等電力故障時,能自動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和減少人身和設備事故,顯著提高設備的使用安全性。

1.2 生產能力高機電一體化產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動處理和自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檢測的靈敏度、精度以及范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可精確地保證機械的執行機構按照設計的要求完成預定的動作,使之不受機械操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從而實現最佳操作,保證最佳的工作質量和產品的合格率。同時,由于機電一體化產品實現了工作的自動化,使得生產能力大大提高。

1.3 使用性能高機電一體化產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數字顯示,操作按鈕和手柄數量顯著減少,使得操作大大簡化并且方便、簡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工作過程根據預設的程序逐步由電子控制系統指揮實現,系統可重復實現全部動作。高級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可通過被控對象的數學模型以及外界參數的變化隨機自尋最佳工作程序,實現自動最優化操作。

1.4 適用面廣機電一體化產品跳出了機電產品的單技術和單功能限制,具有復合技術和復合功能,使產品的功能水平和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機電一體化產品一般具有自動化控制、自動補償、自動校驗、自動調節、自動保護和智能化等多種功能,能應用于不同的場合和不同領域,滿足用戶需求的應變能力較強。

1.5 維護方便機電一體化產品在安裝調試時,可通過改變控制程序來實現工作方式的改變,以適應不同用戶對象的需要以及現場參數變化的需要。這些控制程序可通過多種手段輸入到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控制系統中,而不需要改變產品中的任何部件或零件。對于具有存儲功能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可以事先存入若干不同的執行程序,然后根據不同的工作對象,只需給定一個代碼信號輸入,即可按指定的預定程序進行自動工作。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自動化檢驗和自動監視功能可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自動采取措施,使工作恢復正常。

2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領域

2.1 數控機床數控機床及相應的數控技術經過40年的發展,在結構、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體表現在:總線式、模塊化、緊湊型的結構,即采用多CPU、多主總線的體系結構。開放性設計,即硬件體系結構和功能模塊具有層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標準,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益。WOP技術和智能化。系統能提供面向車間的編程技術和實現二、三維加工過程的動態仿真,并引入在線診斷、模糊控制等智能機制。大容量存儲器的應用和軟件的模塊化設計,不僅豐富了數控功能,同時也加強了CNC系統的控制功能。能實現多過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臺機床同時完成多個獨立加工任務或控制多臺和多種機床的能力,并將刀具破損檢測、物料搬運、機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統中去。

2.2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CIMS的實現不是現有各分散系統的簡單組合,而是全局動態最優綜合。它打破原有部門之間的界線,以制造為基干來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實現從經營決策、產品開發、生產準備、生產實驗到生產經營管理的有機結合。企業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的配置得到更好的優化,各種生產要素的潛力可以得到更大的發揮。

2.3 柔性制造系統(FMS)柔性制造系統是計算機化的制造系統,主要由計算機、數控機床、機器人、料盤、自動搬運小車和自動化倉庫等組成。它可以隨機地、實時地、按量地按照裝配部門的要求,生產其能力范圍內的任何工件,特別適于多品種、中小批量、設計更改頻繁的離散零件的批量生產。

2.4 工業機器人第一代機器人亦稱示教再現機器人,它們只能根據示教進行重復運動,對工作環境和作業對象的變化缺乏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二代機器人帶有各種先進的傳感元件,能獲取作業環境和操作對象的簡單信息,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斷,對動作進行反饋控制,表現出低級智能,已開始走向實用化;第三代機器人即智能機器人,具有多種感知功能,可進行復雜的邏輯思維、判斷和決策,在作業環境中獨立行動,與第五代計算機關系密切。

2.5 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分布式控制系統采用一臺中央計算機指揮若干臺面向控制的現場測控計算機和智能控制單元。分布式控制系統可以是兩級的、三級的或更多級的。利用計算機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多。不僅可以實現生產過程控制,而且還可以實現在線最優化、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生產計劃統計管理功能,成為一種測、控、管一體化的綜合系統。DCS具有特點控制功能多樣化、操作簡便、系統可以擴展、維護方便、可靠性高等特點。DCS是監視集中控制分散,故障影響面小,而且系統具有連鎖保護功能,采用了系統故障人工手動控制操作措施,使系統可靠性高。分布式控制系統與集中型控制系統相比,其功能更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當前大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主要潮流。

3結束語

機電一體化的出現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到課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TH-3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9.102

1概述

隨著機械行業的發展,《機電一體化》課程正快速的成為大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程[1]。該課程將機械和電子兩個領域有機結合,通過學習使學生能掌握有關電子、信息、液壓和氣壓等多方面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機電一體化相關設備進行操作、調試、維護和維修等實踐動手能力?!稒C電一體化》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課程[2]-[3]。該課程過去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實踐環節偏少。但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大學教育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及增強就業競爭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悸晕覈窘逃鸩讲痪?,實踐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我國三本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4]-[5]。本文就針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課程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和探討。擬將本科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以下簡稱機制專業)和??茖I機電一體化專業(以下簡稱機電專業)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本文將分別研究這兩個專業學生在學習機電一體化這門學科的理論課與實踐課過程中的特點,以及如何針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改進。

2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學生表現情況的分析

一個有效教學的課堂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學生的到課率,所謂大學到課率是指課堂教學時實際到課學生數與應到課學生數的比值,它不僅反映學生到課情況,還能綜合反映大學生學習的狀態,特別是學風,反映大學的教學狀況和教學管理的狀況[6]。根據我校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在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到課率情況,做出圖1至圖4,圖中橫坐標表示上課周數,縱坐標表示上課學生數。圖1代表機制專業學生理論課教學每周每堂課平均上課人數;圖2代表機電專業學生理論課教學每周每堂課平均上課人數;圖3代表機制專業學生實踐課教學每周每堂課平均上課人數;圖4代表機電專業學生實踐課教學每周每堂課平均上課人數。從到課率的數據上分析,學生對于理論課的到課率不高,機制專業平均到課率為93.3%,機電專業平均到課率為88.63%,且兩個專業均很少出現到課率100%的情況,但每一次的實踐教學,兩個專業學生的到課率均為100%。根據對不同屆、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機電一體化課程中理論與實踐課上課情況調查來看,學生在理論課上表現較為一般,本科班少數學生能堅持每節課認真聽課,大多數學生能聽講,但是并沒有表現出對這門課很大的興趣,且從作業、課堂提問等反饋環節來看,學生在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均比較淺顯,大多數學生能聽懂所講內容,但不能深入理解其含義,而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從實踐課上學生的反映來看,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愿意動手操作,且會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在實踐課上,教師與學生會有更多更直接的交流,教師可以直接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指導與總結。對照事物講解知識點時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容易接受,教師還可以進行示范操作讓學生能熟知每一個零件以及每一步運動情況,因此實踐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更高,學生更愿意在實踐環節接受新知識。

3針對不同專業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

首先必須做到針對不同專業修訂不同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機電一體化技術理論教學制定區分專科與本科的教學內容,區分機電一體化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內容。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做到“基本要求,需求選擇”的靈活教學模式,循序漸進,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仿真實驗等,使實踐教學即“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基礎性驗證實驗是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是必修實驗,起著由技術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橋梁作用。綜合性實驗能夠培養大學生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鼓勵大學生進行機電設備的組裝、設計和模擬,不僅可以驗證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也有利于培養其創新意識。其次,通過研究發現??茖I的學生思維可塑性更強,對實踐的操作環節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并能在這一環節悉心聽取老師的意見并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每一環節的教學結束后,讓學生對自己完成的內容發表心得及看法,其他學生可以提出意見或建議,最后老師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實踐過程中的創新性、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總結,這樣相互促進交流學習。在這整個過程中,老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要不斷鼓勵學生提出新的想法,并指引他們通過實驗環節驗證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獲得最直接的進步,采用多激勵的方式進行教學。再次,可以將老師上課講授的課堂內容及課件進行公開,發放給每個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建議對老師提出質疑,也可以在課堂上對講課內容進行評議。對實驗室建立靈活多樣的開放運行機制,這樣避免了學生應付了事,只注重實驗結果不注重實驗過程的低效課堂,培養學生個性思維發展和創新精神和學生“獨立探索、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生由“被動式”實驗也轉變為“主動探索式”實驗。開放實驗室的運行機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機電一體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應著重考慮并分析各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及崗位需求,透析該課程的本質,實現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結合。同時也可以跟蹤調查,回訪我系畢業生的工作崗位需要與服務需要的技能,來修訂教學內容。

4提高教學質量方法

第一,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規范教學管理,滿足學院各專業對該門課程的要求,積極配合實驗課程的開設。第二,積極開展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與實踐水平。第三,優化機電一體化技術理論與實驗教學內容,探索有效理論與實驗教學方法。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的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專業化成長。第五,結合社會需求安排有實際意義的實踐教學環節,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更能滿足社會崗位的要求。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在理論教學環節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在實踐教學環節既要提高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培養出的學生更適應社會的發展,將來踏入工作崗位后快速地適應不同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建民.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海鴻,陳琳,黃炳瓊等.機電一體化方向課程設計教學改革[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24-25.

[3]林仁寶.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

[4]李曉紅.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27(1):33-34.

[5]曾宇丹,杜柳青,張明德等.本科院校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1,(36).

第3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調研;專業改革

一、調研目的

圍繞安徽省、亳州市等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發展要求,結合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教育教學改革實際,探索并完善以“辦學特色與社會需求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實踐教育與行業協同相結合、素質教育與核心價值觀相融合、個性化培養與質量標準相融合”等為主導的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具有審美修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就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專業崗位需求、學生就業去向、職業技能要求、職業素質要求、相應的職業資格、專業發展建議等問題,組織教研室骨干教師深入行業企業、兄弟院校和畢業生中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連續兩年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取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并對調研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提出專業改革和建設的思路。

二、調研內容及數據分析

(一)行業企業

1、信義光伏產業(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信義光伏產業(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是信義玻璃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金15420萬港元,位于安徽省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集團旗下最主要的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基地。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玻璃的研發、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產品主要服務于華東輻射華北、華中地區。公司擁有3條共計1500T/D的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玻璃生產基地之一。公司光伏玻璃產品包括:超白壓延玻璃、AR光伏玻璃、TCO玻璃、背板玻璃、超白浮法玻璃。

產品全,市場份額所占比例較高,產品質量優是該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集團現有15000人,蕪湖工業園現逾4000人,其中高職學歷員工占公司員工總人數的30%,主要從事技術、研發、生產以及管理工作,該公司的人才主要來源于各大本??圃盒R约皟炔颗囵B,目前該企業最緊缺人才為機電類及電氣類專業畢業生,企業具體崗位對技能的要求除了良好的專業知識外,優秀的溝通能力與學習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對于我院機電類專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剛入職可從事基礎的電工、設備維護等工作,2~3年后可向工程師、技術員發展,也可向基層管理人員發展。企業較注重的是實際動手能力,但這方面的能力需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剛入職職場,須沉住氣,愿意從基礎工作崗位干起,信義玻璃內部98%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均從車間一線培養和提拔。該公司人才需求情況分布如圖1所示。

2、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

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是由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全資子公司,于2010年1月正式落戶蕪湖產業化基地,項目占地2000畝、總投資120億元人民幣,芯片年產能600萬片,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LED外延片、芯片的生產和研發基地。

工作環境,薪資福利,行業發展前景好是該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公司現有3200人,其中高職學歷員工占公司員工總人數的30%,主要從事基層管理、技術工藝、設備管理等工作,該公司的人才主要來源于校園招聘和網絡招聘,目前該企業最緊缺人才為技術員,企業具體崗位要求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強,團隊合作意識,動手和創新能力,2015年該公司人才需求學歷結構分布如圖2所示。對于我院機電類專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剛入職可從事設備維護、設備管理、機臺操作以及工藝技術等工作,1~2年后可提升至工藝技術人員、設備管理以及基層管理人員,2015年該公司人才需求崗位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企業較注重的是應屆畢業生需加強就業觀念指導、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和團隊合作意識。

3、蕪湖海螺擠出裝備有限公司

蕪湖海螺擠出裝備有限公司是蕪湖海螺集團第二板塊海螺型材下屬公司,國有企業。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塑料型材、管材、發泡等擠出模具的設計和加工制造。該公司研發隊伍技術過硬,擁有奧地利TOP型材模具先進設計理念,并引進了先進的設計加工軟件,設備主要從德國、瑞士、美國和日本等國進口,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發展趨勢好,并努力開拓國外市場。現有企業員工100人,本科以上17人,大專以上65人,占比60%,主要從事設計、產品研發、技術操作等工作,該公司的人才主要來源于各大本??圃盒R约熬哂邢嚓P工作經歷的社會招聘人員,目前該企業最緊缺人才為數控技術、模具設計及機電類專業畢業生,企業具體崗位要求畢業生具有鉗工、數控銑床、車床和加工中心等專業實訓經歷。企業較注重的是實際動手能力,高職畢業生需要加強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

(二)兩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院高職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向行業企業輸送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我們制作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就業問卷調查表,問卷信息作為我院高等職業教育宏觀管理和改革的有關參考,受調查對象是我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在企業頂崗實習滿一年的兩屆畢業生,調查時間為每年四月份的最后一個周末,共收到2015屆畢業生問卷97份,涉及45家企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數控加工、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維護、銷售、管理、制圖等,詳細數據見表1。

近幾年,利用參加安徽省職業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機會,學院、系部領導以及機電教研室成員還多次實地考察學習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

三、制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議

1、機電一體化專業行業的職業崗位(群)及工作任務分析

機電一體化專業從事的職業崗位(群)有機械設計制造、電工電子、計算機網絡、機電一體化控制等方面,機電產品性能及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運行、檢測與使用維修方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可承擔電子、機械、信息、及其交叉領域中的相關技術工作。穩定而熟練的操作工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基本保障,而要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具有高質量,設備維護人員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練的操作技能或更寬的知識面或有復合技能的人更會受到企業的歡迎[2]。

2、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議

調研結果表明企業要求學生的知識面寬,專業技能要好,工作態度端正,人際交往要友善并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所以企業不僅看重知識技能,更看重工作態度、學習態度、團隊精神、溝通能力。所以對于該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議,課程知識不要太深、但應具有一定的寬度。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定位應該是具有相關社會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3、對課程設置的建議

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按照職業教育的要求和本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規律,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安排,都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應用為主要目標,打破按照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設課的慣例。在整個教學課程體系中,以專業技能為主要項目,每個項目徹底改變原有的教學課程體系。以項目為中心,設置多個技能模塊。專業課種類與課時合理配置。對本專業而言,因學生主要從事機電設備安裝、維護、維修,故在技能訓練的項目應有一定的寬度,而在必備技能上要達到應有的職業資格等級工要求。

4、對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根據調研,為實現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人才的目標,應打破以學科體系的課程模式,重構課程體系。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解構和重組,制定全新的課程標準,選擇適宜學生發展、適合企業要求的教學內容,并兼顧技能證書的需求。課程內容的實施宜采用項目教學法.應特別加強實踐性環節教學,如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應用等環節的教學應采用項目教學法,并有課程大作業及畢業設計作為綜合性能力訓練的課程,社會能力的培養應在所有的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滲透,要求專業教師在自己承擔的專業課教學別注意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的引導,在課程考核中應有對相關社會能力的考核指標。

5、對專業師資配置及任職要求的建議

本專業教師應具有一定的企業經歷及教師資格證書,具有本專業高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相應技術職稱,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態與相關行業保持緊密聯系,具備本專業領域堅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正確分析、設計、實施及評價教學,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和專業研究能力,具有處理相關公共關系的能力。

6、對專業實驗實訓資源配置的建議

為了達到知識、理論、實踐教學在時間上、場所上、教師上均實現一體化,高標準建設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最大程度地建設生產性的實訓環境,對本專業特別加強現代電氣控制、液壓與氣動、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加工中心、電力電子與電力拖動、機械拆裝實訓室等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并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張明杰.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職教論壇,2014(15):64-68.

[2]楊合意.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和培養要求的調查與分析[J].職業,2010(11):13-14.

[3]楊永春.交通職業類院校如何辦好機電類專業[J].黑龍江教育,2015(4):11-14.

第4篇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是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集高職教育、成人教育等一體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學院設有管理系、醫學系、信息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等四個系,開設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等34個專業。具體專業如下:

交通運輸:報關與國際貨運

土建:工程造價,建筑經濟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制造: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電子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應用電子技術,數字媒體技術

財經: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醫藥營銷,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物流管理

醫藥衛生:護理,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

旅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文化教育:文秘

藝術設計傳媒:電腦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旅游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廣告與會展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關鍵詞】就業率; 崗位群;調研;機電一體化

Research of clusters of posts of graduated students majoring in Mechatronics

Zhang Yonghong1, Wang Jixin2

(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76)

【Abstract】In order to know the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clusters of posts of graduated students majoring in Mechatronics,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lusters of posts, job tasks and requirement pertain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Mechatronics from employers, we did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students’ employment whereabouts in recent five years, interviewed employees from 14 companies or enterprises in Beijing on the topics like the time of joining the workforc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major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post after graduation, current professional posts and titles, etc. Employment rate and employment index of stability were compared, the situations of distribution of clusters of posts within 5 years after students’ graduation and the rate of students’ hopping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within 3 and 5 years after students’ graduation were made clear.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cleared our mind, provided the pre-requisites for better locating the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properly formulating the education program and designing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offered a statistical reference for colleges which have this major of Mechatronics.

【Keywords】employment rate, clusters of posts, investigation, Mechatronics

為了及時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掌握企業(用人單位)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崗位群、工作任務和需求情況,把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辦學方向,找準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的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內容,真正體現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方針,我們特對北京地區部分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方案設計

本次調查選擇北京市14家公司或研究所(包括民辦、公辦兩種性質)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1份。被調查的單位包括:北京三鼎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北京觸點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北研興電力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不萊迪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北京格雷維爾電子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光電技術研究所、北京和利時自動化驅動技術有限公司、樂金化學顯示器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路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調查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6篇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0-0169-01

我國已進入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攻堅階段,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批的專業技能人才作為人力資源大軍,這些人才即這支生力軍隊伍需要通過發展現代職業技術教育來支撐,通過現代職業技術教育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一、設定專業技能崗位培訓群,施以定向培訓

現在社會各界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培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堅持把對技術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認為職業教育應側重于對專業技能的指導;另一種觀點認為職業教育應側重于操作。顯而易見,兩種觀點的綜合更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性,就是專業技能方面的應用性。也就是說,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包括一線的指導人員,也包括一線的組織管理人員和生產操作人員,且后者的成分更不可忽視。

從專業技能的各類崗位看,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多重途徑,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因為提高勞動者對職業技能的操作熟練程度和崗位責任意識,而勞動者的崗位技能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可設置四個專業技能崗位群:1.數控機床操縱崗位群。安排畢業實習設計圍繞數控機床的編程和操作開展。通過這個崗位的培訓,使學生獲得全國通用的終極數控機床崗位操作證書,為畢業時在這個領域就業打下基礎。2.制圖崗位群。通過這個崗位的培訓,使得學生對計算機制圖軟件知識熟練掌握。3.機床操作崗位群。通過這個崗位的培訓,使得學生熟練掌握機床操作的技能,達到能上崗操作的水平,獲得全國通用的機床崗位操作證書。4.電工崗位操作權。通過這個崗位的培訓,使學生熟練掌握電工操作技能,獲得全國通用的電工中級和高級崗位證書。在培訓中,要利用好實習時間,圍繞雙證教學制定培養方案。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備,學生可在白天培訓,也可以在早晚和周六周日培訓。還可以在學校的安排下,到企業的具體崗位上去見習,體會具體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經驗。

二、以學會技術、完成任務為中心,施以項目培訓

??茖W生的培養教育應以學會技術、完成任務為中心,使得他們的專業知識學習得更扎實,使得結合實踐需要的項目學習具體的落實在完成能力的培養上,使得學生實實在在體會到具體項目的實際操作情況,既具有對所學習項目的理性認知,又具有所學習項目的感性認知,而不是只會書本知識的書呆子。

以學會技術、完成任務為中心,施以項目培訓的做法可以和技工技能比賽的形式相結合。如全國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的主要形式是用PLC編程實現任務控制,那么,對于機電一體化項目的教學,要在進行《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基礎上,突出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讓學生上機訓練,鍛煉學生在具體項目中的實際操作能力。可要求學生用學過的指令練習競賽活動中的項目,如熟悉各種電氣控制線路圖等。在掌握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到機電氣一體化實訓臺上逐個項目做練習,對每一個單元的自動控制功能都能夠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對應起來。項目學習的最大特點是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定項、具體、可感,都是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內容,讓學生學習和鍛煉的技能是感興趣的教學課題,學以致用的效果鮮明,認識到所學的東西非常有用,能解決現實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起來,學習熱情高漲起來,學習的主動思維被激發起來。教師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生學習PLC知識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通過近幾年全國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的試題來看對學生進行項目培訓的方式方法,可從中受到啟示。近幾年全國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試題中,模擬企業自動化控制要求較高的流水線生產設備設定的控制要求的內容居多,那么,可以將這些控制要求拆分為幾個子項目來訓練學生。讓學生從每個小的子項目做起,從基礎項目開始鍛煉,最后達到對整個聲場流程的充分認識和操作能力的具備。

第7篇

【關鍵詞】PLC;教學;機電一體化;CDIO

CDIO教學模式是由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現和Operate-運作這四個工業產品從構思研發、運行乃至最終報廢的生命周期為教學設計基礎的全新的高等工科教育教學模式。PLC控制技術的應用要求學生能根據被控對象進行相對應的軟硬件設計,并維護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這和CDIO教育模式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我們借鑒CDIO國際工程教育模式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PLC控制技術》課程改革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探索。

一、《PLC控制系統》課程在機電一體化專業中的地位

《PLC控制系統》課程是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它的前導課程為電工、電子應用技術等、后續課程可與氣動技術、觸摸屏技術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PLC的基本原理,能夠閱讀PLC的程序,分析PLC控制系統,能夠根據生產實際的需要,設計相應的PLC控制系統,編寫控制程序,進行系統調試及排查故障。

二、CDIO模式在《PLC控制系統》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而PLC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根據被控對象的工藝過程、工作特點、功能特性進行分析,與工藝指定的相關技術人員通力合作來進行設備的開發,使之滿足生產工業要求。其實這也是對產品生命周期設計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可以將這種國際工程教育界認可的教育模式引入《PLC控制系統》的教學改革當中。

三、基于CIDO教學模式的PLC控制系統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模式改革。培養目標與計劃的制定:首先針對PLC技術在機電行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根據CDIO的教育模式指定詳盡的培養目標,并請行業專家進行論證以便得到進一步更細致可操作的培養計劃。因為機電行業的變化情況較快,這在教學改革中是一個循序漸進,而且不斷變化的過程,建立這一個可持續更新的改革制度尤為重要。

項目載體的選擇:在CDIO的教學模式中,用項目來作為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的載體,按照項目實施的完整過程來安排相應的教學環節,達到培養出的學生擁有既定目標的知識與技能要求。基于此目的,我們選擇的5個教學項目。分別是①PLC控制傳送帶裝置設計與制作;②旋轉機械手運動控制設計與制作;③物料輸送的運動控制;④PLC控制的音樂噴泉裝置;⑤上位機、PLC與各控制模塊通信柔性生產線設計。每個項目都是一個獨立的PLC控制系統,其項目難度由淺入深,能讓學生進行一套完整的CDIO從構思到運行的項目開發。

教材設計:CDIO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希望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監控來評價教與學的質量。因此在教材設計上,我們利用各種自評與教師評價的表格來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這需要在教材的改革上花大力氣設計詳盡的評測表格。

2.教學條件改革。在基于CDIO教學模式的《PLC控制系統》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升為核心來開展,因此對教學條件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首先,從硬件上來說就必須擁有更多的與工業現場相似的實驗實作設備來對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包括臺套數的匹配,實驗設備的更新程度等。其次,為了保證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在《PLC控制系統》這門課程中能得到統一的高質量的教學,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與一線生產的實際經驗,以及在統一備課與整合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得到能力與素質的提升。

3.教學評價改革。在CDIO教學模式中教與學是相互關聯的,不單單是簡單強調教師的教學過程也不是簡單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我們在《PLC控制系統》這門課程中設計了以下幾方面的評價機制:教學環節(課程、實踐/實驗、項目設計)分級評估,期末考試成績,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評分,后續課程教師對學生評價,畢業前訪談,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職業資格證書獲取情況,競賽獲獎情況,畢業生就業率、起薪、就業領域、就業歡迎程度,校友、雇主調查等。幾種評價機制相互配合,作為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或教學過程完成之后及時評價改善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

四、結語

通過對《PLC控制系統》課程的CDIO模式教學改革,我們看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教學環境中獲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與學院領導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善教學方式與教學條件,畢業生通過CDIO教學模式的教學,掌握了對產品從構思設計運行操作的生命周期,能更快的適應從學校到企業的轉變過程,獲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易銘.CDIO 模式下“PLC 應用技術”課程改革,職教通訊,2012(15):27-30.

第8篇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是湖南省一所高等專科大學。

??茖I:

醫學:臨床醫學;

制造大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

財經大類: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

農林牧漁大類:水產養殖技術園林技術;

土建大類:建筑工程技術;

電子信息大類:計算機網絡技術;

醫藥衛生大類:藥學護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

1、電子信息工程技術:287分。

2、酒店管理:301分。

3、生物技術及應用:305分。

4、金融保險:310分。

5、電氣自動化技術:312分。

6、建筑工程技術:317分。

7、機械設計與制造:317分。

8、建筑裝飾工程技術:321。

9、出版與發行:321分。

10、工程造價:326分。

11、應用日語:330分。

12、會計電算化:331分。

13、旅游管理:331分。

14、材料工程技術:332分。

15、電子商務:333分。

16、計算機應用技術:334分。

17、機電一體化技術:335分。

18、商務英語:353分。

19、會計:373分。

第10篇

關鍵詞 技能競賽;常規教學;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4-0017-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n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CHEN Wei, FAN Ju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mands for talents is higher and hig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ability, especially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competition, whether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by conven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conventional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從2008年以來,我國每年舉辦一次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而各省市每年也都要舉行各類職業技能大賽,這既是對職業教育質量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檢驗,也是推動職業院校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工學結合的重要手段[1]。無論哪一級的技能競賽,都是檢驗參賽選手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而常規教學將如何適應技能競賽的要求,做到有效的銜接?也就是說,如何實現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的融合?這是擺在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人才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各類職業技能的競賽,以此來檢驗通過常規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達到了競賽的要求,是否達到了人才培養的要求。多年來,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在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如何融合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1 轉變教師觀念

2006年,由于國家教育部停止在各級廣播電視大學招收普通專科生,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當時的江蘇廣播電視大學(2013年12月更名為江蘇開放大學)的決策者向江蘇省政府打報告,要求成立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轉向招收高職專科生,獲得了批準,并在國家教育部進行了備案。從此,學校在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方面從普通??平逃D型為高職專科教育。

原廣播電視大學普通專科的教育,較為重視理論方面的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沒有強調技能型;教學計劃的制訂注重知識目標,忽視能力目標;課程教學主體是教師。而高職??平逃鞔_了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工藝、技術、服務等領域的技術應用型、技術技能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教學計劃的制訂注重能力、知識和素質,在素質目標的基礎上突出能力目標;課程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學主導是教師。

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一定要清楚高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戰能力。為了使教師真正轉變觀念,從2008開始,學校利用暑假期間邀請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教師來學校講學;每年派遣高職教師參加高職教育的國培、省培。此外,為了吸收國外高職教育的先進理念,定期組織教師赴國外考察、學習、進修。一部分教師去德國考察、學習,感受德國“雙元制”的教學理念;一部分教師去加拿大考察、學習,體驗加拿大基于能力教育(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教學理念;還有部分教師去美國進修專業課程,從具體的課程入手,全方位地學習高職教育教學理念、方法。

通過這些舉措,全院教師已從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觀念轉到了高職教育的觀念上,使學校在不長的時間內達到了高職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并通過了教育部的評估。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促進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有機融合的有力保障。在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不久,高職教育教務處就制訂并試行了《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試行)》(蘇城院〔2009〕164號)文件[2],在制度上,從學生、教師和院系(部)三個方面進行了規定和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積極參與、院系部門積極配合。

1)參賽學生的規定和要求。對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取得名次的予以獎金獎勵,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生技能大賽進行重獎。國家級、省級學生技能大賽是指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與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行業協會聯合舉辦,或委托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行業協會承辦的技能大賽,其中設置的獎項為國家級、省級獎。

2)指導教師的規定和要求。對于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的,只要參賽學生取得名次,指導教師也予以獎金獎勵。指導教師按照指導學生項目中最高項目的獎金標準予以獎勵。此外,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技能競賽,按20課時計算指導課時;指導學生參加省級技能競賽,按15課時計算指導課時。

3)學生和指導教師所在系的規定和要求。只要學生在技能競賽中獲獎,所在系就獲得組織獎,按照參賽學生獲獎項目/人次/等級獎金的比例計發。

學校制訂的獎勵激勵機制,使得學生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認真鉆研理論,積極動手提高操作技能,從中選拔出學生進行短期的集訓,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使得教師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認真負責,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操作技能,使選拔出參加技能競賽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技能,并在短期的集訓中重點指導;使得系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支持。

同時,學校為了從根本上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觀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實訓課程相結合,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 強化實踐技能教學

原有的課程體系絕大多數以理論教學體系設計為主,把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學放在次要地位,而且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也落后于當前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而技能大賽的內容恰好涉及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反映了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行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引領著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因此,課程體系的改革應與技能大賽相融合,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

據統計,從2007級開始招收第一屆高職學生到2014年,在人才培養方案中[3-10],實踐性教學比例不斷增加,見圖1。

2007―2010級執行的是原來的人才培養方案,雖然實踐性教學比例逐年增加,但實踐教學比例徘徊在50%左右,前兩年還沒有超過50%。從2011級開始,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求重點核心課程必須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形成教學工作和現場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直接獲得現場或近似現場工作的實際能力;要求在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強化能力培養。在2011―2014級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比例提高到接近60%,增加幅度大。

從新的課程體系中可以看出,已將技能競賽的要求和規范逐步融入常規的教學中。

4 人人參加技能競賽

以往,為了出成績,選擇專業優秀教師和最好的設備資源為參加技能競賽的少數學生輔導和服務,而大部分不能參加競賽的學生就無法進一步獲得技能的提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將常規教學的內容與技能競賽的項目有機地融合,可使更多的學生在技能競賽中受益。

在常規教學中,將往屆競賽中比較典型的競賽題作為教學內容,可使全班學生都能參與到技能競賽中。這樣,以滿足技能競賽為要求的常規教學,既滿足人人享受參賽的愿望和過程,也成為選拔參加技能競賽學生的平臺。有了這個平臺,保證了選拔參賽選手的廣泛性、質量和水平。

此外,將學校的實訓中心、校辦企業和校外合作企業作為開放式的實訓基地,讓每一位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競賽的操作和體驗,使實訓基地成為人人參與的技能展示與交流的大舞臺。

5 培養與配備“雙師型”教師

針對技能競賽的要求,在常規教學中,教師最為關鍵。根據技能競賽的要求,教師既要精通理論教學,更應注重操作技能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是具有過硬專業素質的“雙師型”教師。要達到技能競賽要求的“雙師型”師資,就應從培養和配備兩方面著手,長遠以培養為主,近期則以配備為主。

為了適應常規教學與技能競賽的融合,每年教師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從2011年開始,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學生每年都參加國家級、省級有關的技能競賽。要在技能競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除了在常規教學中選拔優秀的學生參賽外,具有“雙師型”的優秀指導教師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從長遠考慮,學院應制訂實施教師“雙師型”達標計劃,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掌握行業動態,及時了解企業實際需求。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教師,通過各種途徑,都達到了“雙師型”教師的要求,獲得了學院的認可。有四位教師具有到國外學習高職教育教學的經歷,有三位教師參加高職教育教學國培的課程培訓,有兩位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的經歷。許多教師通過考核,拿到了企業相應的崗位資格證。

從近期考慮,可聘請行業專家、技術能手作為學院的兼職教師。在常規教學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常年聘請兩名企業骨干技術人員作為常規教學的兼職教師,還聘請實習企業的技術骨干作為實訓、頂崗實習的指導教師。企業來的兼職教師,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超的操作技能,使學生正真學到了實戰的本領,也為參加技能競賽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6 按行業或企業標準建設實訓基地

為了能將常規教學與技能競賽更好地融合,必須按行業或企業標準來建設實訓基地。由于技能競賽的競賽題目均來源于解決行業或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以項目或任務為主,因此,在建設實訓基地中,場地的設計與設備的購置必須與競賽場地和設備對接,即對接行業或企業的標準。這樣有利于學校改善實訓條件,同時做到與企業生產對接,既滿足技能競賽和常規教學的需要,又為企業培養所需實用型人才。

按行業或企業標準,已經建立起氣動實訓室、機電控制及PLC實訓室、數控技術實訓室、工業控制及MPS實訓室、CAD/CAM實訓室以及數控加工車間[11],為常規教學與技能競賽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7 建立趣味設計社團

由于在第七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五位學生獲得了八個獎項,在學院中引起較大的反響。為了在今后的技能競賽中更上一層樓,成立與技能競賽相符的“趣味設計”社團,在新生報到時就進行宣傳,從大一的新生中就開始招募學員。在常規教學中,建立與技能競賽相符的趣味設計社團是常規教學與技能競賽相融合的一種新的嘗試,是對常規教學的必要補充,聘請企業骨干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所有報名參加“趣味設計”社團的學生都可以參與企業真正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過程。參加“趣味設計”社團的學生都認為,在“趣味設計”社團中才正真體會到了什么是產品設計,什么是項目,什么是細心,什么是樂趣。

8 成績斐然

為了檢驗“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相融合”對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所具有的作用與效果,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通過參加技能競賽,并從技能競賽中所取得的成績來看,為了掌握和提高實際操作本領和操作技能,在競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必須在常規教學中貫徹技能競賽的要求。

不僅如此,為了更加熟練掌握和有效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參加專業組織的選拔競賽,選出的學生再參加全院的技能競賽,再選出學生參加省級技能競賽、國家級技能競賽。這樣,層層選拔,層層遞進,層層競賽,使所有學生都獲得了參加競賽的機會,使所有的學生在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從首次參加“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一人獲獎,到第二次“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三人獲獎,再到第三次“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五人獲獎,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成績斐然,這都歸于在教學中積極探索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相融合。

參考文獻

[1]張顯國,司首婧.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與實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5):

196-197.

[2]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試行)[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9.

[3]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7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7.

[4]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8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8.

[5]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9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9.

[6]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0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0.

[7]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1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1.

[8]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2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2.

[9]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3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3.

[10]高職教務處.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4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Z].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4.

[11]陳為.校企合作共建“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基地的研究與應用[R].南京: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13.

第11篇

【導語】

高職(??疲┡握骷驹赣媱?(理工類)院校代號院校名稱科類征集志愿計劃數9104亳州學院理工10專業代號專業名稱計劃數備注24食品生物技術6各專業備注詳見《報考指導》25藥品生物技術4院校代號院校名稱科類征集志愿計劃數9208安徽外國語學院理工166專業代號專業名稱計劃數備注30國際貿易實務3各專業備注詳見《報考指導》31市場營銷433國際金融434財務管理2935會計4339應用德語740應用西班牙語642國際商務(中外合作)444應用韓語1145商務日語2046應用韓語(中外合作)947商務日語(中外合作)549計算機信息管理21院校代號院校名稱科類征集志愿計劃數9209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理工350專業代號專業名稱計劃數備注33應用電子技術2各專業備注詳見《報考指導》34工業機器人技術1335數控技術1936機電一體化技術1037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038汽車營銷與服務3839新能源汽車技術2040建筑設計2041建筑工程技術2142會計4243審計1244金融管理245電子商務2546市場營銷4147物流管理2748商務英語1849動漫制作技術550數字媒體應用技術5

溫馨提示:鑒于2018年高職(專科)征集志愿缺額計劃(理工類)內容較多,請*附件進行閱讀。

第12篇

南昌工程學院專科專業如下:

1、水利工程院系的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

2、土木工程院系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工程造價專業;

3、生態環境院系:園林技術專業、城鎮規劃專業;

4、機械與動力工程院系: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專業;

5、電氣與電子工程院系: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供用電技術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通信技術專業;

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院系: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軟件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7、管理工程院系:市場營銷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物流管理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