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7 23:59: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復耕復墾工作整改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開展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縣各鄉鎮工程造林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不扎實、管護措施不到位、保存面積不足、造林保存率低、小班移位、退耕還林林糧間種普遍、退耕還林補助兌現進度緩慢等問題,有的地方還存在將原有林地納入退耕還林、退耕地復耕、工程重復、非法占用和人為損毀造林地等問題。有些問題多次整改不到位。各地、各部門務必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站在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的高度,以對國家、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開展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正視問題,把問題整改作為當前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的中心工作來抓,列入議事日程。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整改,確保整改工作全面徹底,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二、整改的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按照退耕還林條例和天保工程管理辦法的要求,以強化兩大工程建設管理、高質量完成年度造林任務為目標,以確保工程建設成果,促進全縣森林資源不斷增長為目的,全面開展工程整改工作。
(二)目標任務。以規劃設計小班面積為依據,以工程造林規程為標準,對工程中出現問題的鄉(鎮)實施整改。確保“山上有林子,室內有資料”(即:退耕還林和天保公益林造林面積足夠,苗木保存率達標,成果得到有效鞏固;設計、驗收及合同等基礎資料完整規范,有專柜存放,專人管理)。
三、整改的措施辦法
(一)加強兩大工程整改的領導。一是縣級有關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把兩大工程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工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保證工程造林整改工作任務的落實;二是要切實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縣級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紀監、財政、公安、國土、林業、郵政等部門,要加強行業指導。在規劃設計、種苗供應、技術指導、政策兌現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搞好服務。加大對違紀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這次整改工作措施得力,全面徹底。
(二)加大補植補造力度,全面完成工程造林任務。針對各鄉鎮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落實,確保工程造林任務100%完成,保證造林存活率、保存率達到標準。
⑴造林面積不足,退耕還林復耕的鄉鎮,要立即向退耕還林農戶和造林業主發出整改通知,督促退耕農戶和造林業主按照作業設計在10月底前完成造林任務。退耕還林補造所需種苗費和造林費等由退耕農戶負責,天保公益林造林的種苗費和造林費用由造林承包單位負責。對拒不實施整改工作,完不成工程建設任務的,要追回已兌補助,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⑵將原有林地納入退耕還林及工程重復建設的鄉鎮,要立即按照工程要求,重新落實造林地塊,并向林業局申請重新進行規劃設計,所需種苗費在相應工程補植苗木費中解決,所涉鄉鎮務必在今年10月前組織完成造林。涉及退耕還林糧錢補助問題,鑒于原退耕還林補助已全部拔到各退耕農戶,各鄉鎮要查明并追回原已兌現到農戶的資金,待重新落實面積并造林合格后兌現到新的退耕農戶。
⑶重點工程依法占用的造林地,進行“異地置換”,所需種苗、造林、設計、檢查驗收以及退耕還林工程異地補造增加的的糧錢補助等費用由工程占用方負責。鄉鎮負責落實補造地塊,并組織實施,縣林業局負責規劃設計、并組織檢查驗收。
⑷對非法占用工程造林地的,由森林公安按照《森林法》、《退耕還林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對重大毀林案件,由公安局進行調查處理,并限定在今年10月恢復造林。不能恢復的,在10月前進行“異地置換”。恢復造林和“異地置換”所需種苗、造林、設計、檢查驗收以及退耕還林工程異地補造增加的糧錢補助等費用由工程占用方負責。
⑸國土開發已損毀的面積,由國土開發方和相關鄉鎮負責在今年10月前恢復造林,恢復造林所發生的一切費用由國土開發方負責。
⑹對保存率差的問題,各鄉鎮負責督促退耕農戶或造林業主在今年10月前補植合格。按照“誰造林、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天保公益林造林苗木費和造林費用由施工單位負責。退耕還林工程補植種苗費分兩種情況處理:2006年實施的退耕還林所需補植苗木由林業局在工程補植苗木費中解決(自購苗木部分由建設單位自行解決);2000-2005年實施的退耕還林所需苗木費由退耕農戶自行解決,各地可根據實際,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幫助農戶統一組織補植苗木。
⑺存在林糧間種現象的鄉鎮,要向間種的農戶發出整改通知,確保在收割后不再間種農作物。繼續間種的,按照《退耕還林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⑻沒有按照退耕還林作業設計施工,存在造林地塊移位的鄉鎮,要立即進行調整處理。對相對集中并保存較好的退耕還林,各鄉鎮要先核實后上報縣林業局調整設計;對較為分散并不能確定是否為退耕還林地的,各鄉鎮要向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重新規劃設計,按照相對集中,優先滿足原有退耕還林戶的原則,重新落實退耕還林面積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種苗費由退耕農戶自行負責。
(三)完善管理措施,加強工程管理
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退耕還林和天保公益林的法規和政策。從任務安排、規劃設計、施工組織、檢查驗收、政策兌現以及后期管護等全過程嚴格操作程序。在以后的工作中堅決杜絕規劃設計不科學、施工不到位、檢查驗收不準確、政策兌現不及時、工程建設重復等現象發生。
2.嚴格檢查驗收。各鄉鎮要認真做好自查驗收工作,林業部門要做好縣級檢查驗收工作,確保檢查驗收制度執行到位,確保檢查驗收結果真實可靠。對檢查驗收工作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訂整改方案,限期進行整改,并整改到位。
3.加快退耕還林政策兌現進度。對檢查驗收合格面積,各鄉鎮要及時造具兌現清冊,交財政局審核,郵政局要加快上賬進度,確保“合格一戶、兌現一戶”。堅持公開公示制度,各鄉鎮造具的兌現清冊要在村內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紀檢等監督部門負責對政策兌現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弄虛作假、克扣冒領等違規行為。
4.加強工程造林地管理。凡納入國家計劃的退耕還林地要及時頒發林權證,依法納入林地管理。嚴禁隨意占用退耕還林和天保公益林造林地。確因基本建設需要征占用的要做到“占一補一”,即在國家補助期內征占退耕還林地的要就近安排補充相同面積的退耕地,征占用單位除按有關規定進行林地補償外,還應補償國家已兌現給退耕農戶的糧款補助。對擅自毀林復墾和隨意改變林地用途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堅決防止毀林復墾。
5.加強檔案管理。各單位要配備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檔案管理人員對工程各種檔案材料集中統一管理,確保檔案的完整性、規范性和安全性。
(四)建立約束機制,增強履約意識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戶履約意識。各鄉鎮要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農戶在享受權益的同時按簽訂的退耕還林合同規定履行應盡的義務。
二是建立對退耕農戶的約束機制。將林地經營管理效果與政策補助兌現掛鉤,實現責、權、利的統一,增強農戶履約責任。凡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暫緩兌現政策補助,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各鄉鎮統一組織整改,其所需費用由被整改的退耕農戶承擔。
三是依靠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制訂鄉規民約,全面落實管護責任。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推行“聯戶共管”、“出資代管”、“集體統管”、“大戶租管”等管護形式,確保管護成效。
四是建立政府約束機制。為從根本上改變“重爭取項目,輕建設管理”的現象,強化鄉鎮政府的監管責任,從今年開始,各鄉鎮申報林業工程建設任務時,鄉(鎮)人民政府要以正式文件進行申報承諾。今后凡項目實施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要追究申報時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及其他相關責任人責任。同時在3年內停止安排新增項目任務。
(五)加大執法監察力度
一是加大對非法占用、破壞工程造林行為的打擊力度。相關部門及各鄉鎮要按照《森林法》、《退耕還林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非法占用、破壞工程造林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護工程造林成果。
二是加大紀檢監察執法力度。對退耕還林、天保公益林工程建設中所發生的違紀、違規行為,紀檢監察部門要進行嚴肅處理。對工程上訪案件要及時進行查處,做到有報必查、查必有果,鞏固工程建設成果,維護廣大退耕農戶的利益。
四、整改時間安排
1.布置安排階段:9月15日至25日。召開全縣工程造林整改工作會議,安排布置兩大工程造林整改工作。
2.整改階段:9月26日至10月31日。各鄉鎮根據本轄區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整改落實;縣監察局、縣林業局負責對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中的違紀案件、違法案件進行調查處理;國土資源局對國土開發損毀的林地進行恢復造林;縣財政局、縣郵政局負責完成退耕還林合格農戶的兌付工作。
3.自查總結階段:11月1日至20日。各鄉鎮整改結束后,對整改工作進行全面自查,自查合格后,形成工作總結并上報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4.督查階段:11月21日至12月10日。縣政府組織縣林業局等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對該項工作進行督查,確保整改到位。
5.工作總結階段:12月11日至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