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9 08:54: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策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多數院校仍使用傳統模式教學,獨立學院重教學輕科研現象嚴重
眾所周知,高等院校的五大職能是: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目前多數獨立學院還未意識到科研對學院綜合實力的深遠影響。我國獨立學院的組成性質決定了多數獨立學院在運營過程中不得不考慮辦學成本而減少科研投入。在教學模式上,雖然目前部分獨立學院在探索慕課、微課等方式,但這些新興教學方式并未深入到教學工作中。青年教師作為獨立學院教師的主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承擔大部分主要課程的教學,教學任務日益繁重,無暇從事科研工作。即使科研管理部門組織相關學習,也經常有教師因有課不能到場。在時間和精力不足的情況下,青年教師們只能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可以用來評職稱的科研工作,一旦滿足評職稱要求,便不再愿意承擔科研任務。
1.2外出交流機會少,青年教師科研團隊建設困難
獨立學院出于節約辦學成本考慮,派青年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比公立院校少的多,教師們很少能夠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課題培訓、學術交流活動。另外,因科研資助較少,教師的課題研究、調研和走訪也比較受限。雖然部分獨立學院實施了老帶新機制,但是由于沒有激勵機制,老教師們的積極性也有限。而青年教師的不穩定性,也是難以形成良好科研團隊的原因。部分青年教師把獨立學院當做跳板,工作一至兩年以后,就以跳槽、考博等各種方式離開,這些都限制了青年教師隊伍科研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科研團隊的建設。
1.3缺乏有效的科研能力提升方法
獨立學院的青年教師們多數為研究生學歷,本身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但這種學生時代積累的研究能力在工作以后如不繼續加強和提升,很快就會被煩瑣的教學工作淹沒。青年教師想提升科研能力卻無有效方法。有些獨立學院的科研管理部門會定期提供課題講座、學術交流機會,但很難普及每位教師。由于時間原因、經費原因、專業不同、研究方向的差異,很難通過一刀切的方式,給每位教師提升的機會[1]。
1.4低水平同質化研究導致成果轉化率低
目前,獨立學院的青年教師們多數職稱不高,高水平的課題,例如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教師們很難申報成功。青年教師們的研究成果多為普刊發表的論文和地廳級、校級課題,這些研究存在水平較低、研究內容同質化的情況。在成果轉化層面,青年教師的研究成果往往很難轉化,多數在研究結束后就束之高閣。
1.5傳統模式下,科研管理效率不高,科研管理人員
無暇探索更多的創新工作據課題組了解,目前我國獨立學院中單獨設立科研管理部門的不到50%。多數獨立學院的科研管理和教學為一個部門,例如教務處下設科研科、科研崗等。而設專門科研管理部門的獨立學院,科研管理模式也較為傳統,多數為人工管理、人工登記、人工通知等。這樣的管理效率不高,占用的人工成本較大,科研管理人員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無暇探索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意義的管理模式,也無暇思考如何整合資源,無從提升和培養青年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
2結合“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路徑分析
2.1加強青年教師中互聯網技術的普及
據調查,在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群體中,存在部分教師尤其是文科教師互聯網、計算機技術應用水平低的現象。多數教師的互聯網技術應用能力停留在初級水平,這無疑限制了教師們對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普及[4]。我國推行的“互聯網+”行動,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與傳統模式的結合為驅動,使諸多傳統行業涌現出創新模式,例如:“互聯網+購物”形成了京東、網易考拉、拼多多等新興購物平臺,“互聯網+英語”形成了51talk,達達英語等新興口語交流平臺。青年教師要提升自身能力,也要關注和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自身科研結合起來,尋找新的契合點;利用互聯網平臺,整合科研團隊資源;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時代關鍵詞、學科發展趨勢、研究熱點、優化選題;利用物聯網技術,獲得第一手數據、科學分析數據反映的問題等。
2.2“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應用,革新教學方法,解放教師時間
在信息技術滲入教育領域的新時代,慕課、微課等新興教學模式已經悄然進入教育領域,網絡課程資源也愈加豐富,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變革。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保守教學已經不可取。盡快的熟練使用互聯網技術,革新教學方法、共享教學資源、解放教師時間,是值得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也是青年教師必須去嘗試和探索的領域。
2.3科研管理部門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新形勢的學術交流
利用互聯網資源,獨立學院可以尋求解決教師學術交流機會少的難題。在線參與學術探討、學術會議、課題討論等方式,節約學術交流成本;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在線資源獲取,也解決了某些人數較少學科學術交流難題[5]。
2.4利用互聯網技術共享課題和論文資源
利用互聯網技術資源共享問題。共享性是互聯網的根本屬性,信息資源不會因為共享而消耗,反而會因共享而獲得傳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科研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將課題管理、科研團隊組建、學術交流、科研檔案管理等方面整合在信息系統中,可以節約科研管理部門的人工成本,共享資源和信息[2]。
2.5利用互聯網平臺整合學校、名師、企業、社會資源,提高成果轉化率
在“互聯網+”時代下,跨界成為時代關鍵詞,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成為熱點,不僅研究數量增加,也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獨立學院傳統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這種需求和趨勢,以往的管理將各學科、各學院分類管理,同時也將各學科人才分割開來,有些人數比較多的獨立學院各專業教師互不認識,更不用說協同創新、共同申報課題了。利用“互聯網+”模式,將資源、信息、知識、人才整合起來,互通有無,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選題的片面性和資源的浪費[3]。利用“互聯網+”平臺,將社會資源、市場需求、教師科研、學校優勢整合起來,使教師科研方向有市場需求作為支撐,選題有方向性,使社會和學校的優勢資源能夠運用在課題研究中,使科研成果轉化成為可能,提高成果的可用性和成果轉化率。讓教師們學以致用、讓社會和企業需求有處可尋、使青年教師在實踐中成長、使獨立學院健康發展、使高等院校真正實現服務社會職能。
【參考文獻】
【1】馬化騰.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EB/OL]].
【2】肖宏.”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作用及發展前景[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10):1046
【3】林珊湉.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的機遇與挑戰[J].福建商業專科高等學校學報,2016(4):68.
【4】韋朝毅.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師教育論壇,2013(7):61.
【5】周瑩.轉型背景下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6(10):263.
作者:左丹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