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1: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證明樣本,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單位職業證明。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XXXXX.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XXXX公司
20XX年X月X日
記住要蓋個公章。
收入證明
銀行:
茲證明先生(女士)是我單位職工,工作年限年,在我單位工作年,職務為,崗位為,工作性質為(正式制;合同制;臨時制;其他),職稱為,該員工是否有違規違紀行為(有;無)。身份的證明在線觀看
其身份證號碼為:
其平均月收入為人民幣(大寫)元
填表人簽字:證明單位(蓋公章)
單位聯系電話:
單位營業執照編號:
單位辦公地址:
本單位承諾該職工的收入證明真實。
本收入證明僅限于該職工辦理貸記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對該職工使用貸記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擔任何責任。
填表日期:年月這里有單位工作證明,我還是找不到單位工作證明,到處問哪里有的話告訴我單位工作證明的網址吧,單位工作證明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單位工作證明,誰要是可以找到單位工作證明,就告訴我單位工作證明網址吧,謝謝告訴我單位工作證明,找到單位工作證明挺不容易的啊,這兒有單位工作證明啊,這里有單位工作證明,我還是找不到單位工作證明,到處問哪里有的話告訴我單位工作證明的網址吧,單位工作證明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單位工作證明,誰要是可以找到單位工作證明,單位證明《單位職業證明》。
工作證明
工作單位證明 英文sp; 同志現從事 工作,累計滿 年。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公章)蓋章
經辦人:
--------------------------------------------------------------------------------
員工工作及收入證明
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
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XXXXX.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XXXX公司
20XX年X月X日
記住要蓋個公章。
收入證明
銀行:
茲證明先生(女士)是我單位職工,工作年限年,在我單位工作年,職務為,崗位為,工作性質為(正式制;合同制;臨時制;其他),職稱為,該員工是否有違規違紀行為(有;無)。身份的證明在線觀看
其身份證號碼為:
其平均月收入為人民幣(大寫)元
填表人簽字:證明單位(蓋公章)
單位聯系電話:
單位營業執照編號:
單位辦公地址:
本單位承諾該職工的收入證明真實。
本收入證明僅限于該職工辦理貸記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對該職工使用貸記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擔任何責任。
填表日期:年月
-------------------------------------------------------------------------------
收入證明
中信信用卡中心:
茲證明書為本單位職工初婚未育證明樣本,固定月收入,年收入為本證明僅限用于申請中信信用卡,且不負責員工的信用卡法律及欠款責任。
單位蓋章:
招商銀行信用卡申請個人收入證明格式
個人收入證明
茲有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身份證號碼:XXX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年收入為人民幣XXXXX元。
教師資格證證明(樣本)
姓名_______,性別,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專業普通全日制教育學歷(中師、專科、本科)畢業。_______年_______月該同志在我局申辦教師資格證
經審核該同志的申報材料,符合_______教師資格證(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的認定條件,任教學科_______,教師資格證號碼_______,教師資格證正在辦理中。
特此證明
頒發教師資格證書教育行政部門蓋章: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備注:1、出具證明的機構必須嚴格執行教師資格認定的有關政策,凡出具虛假證明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2、該證明信息招聘機構將登陸中國教師資格網進行查詢核對。
縣中學教師工作證明
茲證明_______,男(女)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系我校在編在職教師。現擔任_______一職,該同志任職期間,工作認真負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曾榮獲年度優秀教師。特此證明。
**縣中學校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尋烏縣選調教師工作證明
______同志,女,漢族,______年______月出生,現年______歲,______年畢業于______專業,本科學歷,______年______月經人事局招聘至我校工作至今,教齡______年。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思想積極,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工作踏實,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成績優秀,年度考核名列前茅,近五年來未受過任何處分或處罰。經審查,符合城區學校選調教師條件。
(附)近三年年度考核成績:
學校負責人意見:學校(蓋章):
201x年7月1日
教育工作經歷證明書
茲證明,本單位XX同志,性別:女,于1985年8月11日出生身份證編號,XXXXXX。于2019年8月1日至今,在XX鄉中心小學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
以上經歷表明該同志已具有1年以上教育工作經歷。
特此證明。
單位聯系電話:
XX鄉中心小學
201X年3月24日
延伸閱讀:教師工作職責
一、教師應忠誠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對學生全面負責,對全體學生負責,愛生育人。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二、教師應遵循教育方針和“三個面向”的要求和所任課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包括班主任工作計劃)。填寫好《教師手冊》,完成好學校規定的工作總結。
三、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的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完成教學任務。
1.認真備課。教師要熟悉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要求,了解學生實際,明確每節課的目標及要求,設計并寫好教案。
2.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質保量地充分發揮課堂40分鐘的作用,扎扎實實地完成每課時、每單元的教學要求。
3.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要根據教學要求,精心布置作業并及時收發。批改要講求實效,搞好講評,引導學生及時訂正錯誤,扎實學好每項知識。
4.認真輔導。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熱情輔導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盡力幫助他們跟上教學要求,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發揮其特長。
5.認真搞好實驗實習。教材規定的實驗實習要求,應盡力完成。根據可能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科學觀念、動手操作等能力。
6.認真測驗、考試。做到命題確切,份量恰當,要求嚴格(包括考場紀律和評分),分析準確。
四、重視第二課堂,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培養有關的技能技巧。
五、教師應勇于改革,銳意進齲積極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開拓前進,不斷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
六、教師應認真學習,學習教育科學,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德才兼備,注意為人師表,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高尚
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知識淵博、懂得教育規律的教育工作者。
工作證明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冊資金為人民幣貳仟萬元。公司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
**先生于1995年加入我公司,后因工作業績突出,被提升為****,負責****。**先生工作認真負責,為我公司開發了廣闊的市場,使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公司給予***的年薪為人民幣4.8萬元,其個人所得稅由我公司代扣代繳。
***先生為了將來在國內有更好的發展,決定赴英國留學深造,我公司也十分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所以我們十分贊同其留學計劃并真誠歡迎***先生學成回國后能繼續在我公司從事工作。 如有進一步需要,歡迎與我公司取得聯系!
特此證明!
總經理:
***有限公司
二00一年九月十九日
Working Certificate
19/09/2001
To British Embassy
Whom It May Concern
**** Development Co. Ltd. was founded in 1995 with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RMB20, 000, 000. We mainly deal with *****.
Mr. *** has been working in our company since 1995. Due to his outstanding working behavior, Mr. *** was promoted to the *** in charge of *****. Mr. *** worked hard and had opening up wide market for our company, which made our company has a stable position in the keener competition. His yearly salary is RMB 48,000 and his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been deducted and paid by our company.
For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Mr. *** decided to go to Britain for further study. Our company needs high-qualified manager, so we totally agree with his study plan and sincerely hope that Mr. *** can come back to our company for further work after finishing his stud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if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Hereby certified!
第一條:聘用從事技術崗、管理崗、高級管理崗工作的人員實行人事代管,簽訂《(華東)人事代管人員聘用合同鑒證書》(以下簡稱《聘用合同鑒證書》);聘用從事工勤崗、技工崗工作的人員由成人(網絡)教育學院自行管理,簽訂《成人(網絡)教育學院聘用合同書》(以下簡稱《聘用合同書》)。
第二條:聘用崗位分為:工勤崗、技工崗、技術崗、管理崗、高級管理崗。聘用相應崗位人員的最低學歷要求:工勤崗,不限;技工崗,高中、中專畢業;技術崗,專科、高職(全日制);管理崗,大學本科(全日制);高級管理崗,碩士研究生畢業。
第三條:聘用人員的提出。各科室根據本科室簽訂的年度管理目標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分別向分管院領導匯報并提出所需聘任崗位、聘用人員條件等。一般每年底或年初提出,特殊情況可不限時間,分管院領導向院長辦公會匯報,經院長辦公會研究后委派專人組成聘任小組,統一辦理有關事宜。
第四條:招聘和試用。所有聘用人員的招聘由學院聘任小組負責,在向學校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后,聘用人員的崗位、崗位資格、崗位職責和應聘要求等信息,在規定時間內,報名應聘的人員要接受面試,面試通過后要經過試用,試用期三個月。
第五條:患有慢性病、殘疾和傳染病者不能參加應聘,隱瞞者一經發現即解除聘用。
第六條:正式聘任。試用期考核通過,由聘任小組組長向院長辦公會匯報,經院長辦公會同意后,正式簽訂《聘用合同鑒證書》、《聘用合同書》,納入員工管理。合同期一般為1—3年。
行政辦公室負責聘用人員的合同管理并組織落實。
第七條:續簽合同。聘用人員在已簽合同期間有晉升職稱或因技能不適合現崗位等情況,經院長辦公會研究同意按高一級或低一級崗位聘任時,可重新續簽合同。
已簽聘用合同期滿,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續簽的,可以續簽合同。
續簽合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
管理與考核
第八條:聘用(含試用期內)的人員由所在科室管理,完成科室領導分配的任務,同時服從全院統一調配。
第九條:試用期考核。由所在科室領導和分管院領導負責組織,按應聘崗位資格和崗位職責的要求逐條進行,填寫《考核表》;另外對本人的道德品格和職業操守進行考查,并形成相應書面材料。以上材料齊備,并交相關部門備案,試用期結束。
第十條:正式聘用后的考核。按成人(網絡)教育學院職工考核辦法執行。
第十一條:對考核不合格者或其它情況將根據簽訂的聘用合同條款解除聘用。
政策與待遇
第十二條:試用期內學院須向應聘人員提供《聘用合同書》或《聘用合同鑒證書》樣本和《成人(網絡)教育學院聘用人員待遇標準》以及本管理辦法,在正式簽訂合同時,以上三個文件、文本的條款默認為簽訂者已知曉。
第十三條:凡正式簽訂《聘用合同鑒證書》的受聘者具體由黃河口人才市場分市場按照有關規定管理人事檔案,協助落戶,辦理黨、團、工會關系,協調聯系地方政府勞動部門提供人事業務服務,出具有關函件或證明等。還可享有下列待遇:
1.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和黨、團、工會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參加學院提供的培養、培訓等活動。
3.享受勞動保護、探親、休假、工會福利和獨生子女等待遇。
4.加學校組織的評審專業技術職務。
5.子女入(托)學與學校事業編制職工相同。
6.持工作證到圖書館辦理借閱圖書的證件。
第一條為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規范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以下簡稱國家監督抽查)工作,根據《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計量法》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開展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必須遵守本辦法。對出口商品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條國家監督抽查是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法組織有關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生產、銷售的產品,依據有關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并對抽查結果依法公告和處理的活動。國家監督抽查是國家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之一。
第四條國家監督抽查分為定期實施的國家監督抽查和不定期實施的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兩種。
定期實施的國家監督抽查每季度開展一次,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根據產品質量狀況不定期組織開展。
第五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和實施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并國家監督抽查通報;有關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符合《產品質量法》規定條件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接受國家質檢總局委托,負責承擔國家監督抽查樣品的抽樣工作;符合《產品質量法》規定的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負責承擔國家監督抽查樣品的檢驗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承擔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監督抽查相關工作。
第六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地方組織的產品質量抽查活動,不得以國家監督抽查的名義進行,質量抽查通報不得冠以“國家監督抽查”字樣。
第七條國家監督抽查的質量判定依據是被檢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以及企業明示的企業標準或者質量承諾。
當企業明示采用的企業標準或者質量承諾中的安全、衛生等指標低于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強制性地方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時,以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作為質量判定依據。除強制性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要求之外的指標,可以將企業明示采用的標準或者質量承諾作為質量判定依據。
沒有相應強制性標準、企業明示的企業標準和質量承諾的,以相應的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作為質量判定依據。
第八條國家監督抽查的樣品,由被抽查單位無償提供,抽取樣品的數量不得超過檢驗的合理需要。
第九條被抽查企業應當積極配合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對不便攜帶的樣品必須由被抽查企業負責寄、送至檢驗機構。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國家監督抽查和拒絕寄、送被封樣品。
第十條國家監督抽查不向企業收取檢驗費用,國家監督抽查所需費用由財政部門安排專項經費解決。財政部門專項撥付的國家監督抽查經費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管理、使用。
第十一條凡已經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自抽樣之日起六個月內,各行業、企業主管部門,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其他部門對該企業的該種產品不得重復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確定抽查計劃和抽查方案
第十二條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主要是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產品以及用戶、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制定《國家監督抽點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并根據產品發展和質量變化情況,進行修訂和調整。
第十三條國家質檢總局根據《目錄》,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訂國家監督抽查計劃,并向有關單位下達國家監督抽查任務。
第十四條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機構接受國家監督抽查任務后應當制訂抽查方案。
抽查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抽樣。說明抽樣依據的標準,抽樣數量和樣本基數,檢驗樣品和備用樣品數量。
(二)檢驗依據。檢驗依據應當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原則。
(三)檢驗項目。檢驗項目應當突出重點,主要選擇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項目及主要的性能、理化指標等。
(四)判定規則。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中有判定規則的,原則上按標準的規定進行判定。標準中沒有綜合判定的,可以由承擔國家監督抽查任務的檢驗機構提出方案,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意并征求行業主管部門意見,報國家質檢總局同意后施行;
(五)提出被抽查企業名單。確定抽查企業時,應當突出重點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中、小型企業應當各占一定的比例,同時要有一定的跟蹤抽查企業的數量。必要時,可以專門指定被抽查企業的范圍;
(六)抽查經費預算。抽查經費預算應當按照不盈利的原則制定,主要包括檢驗費、差旅費、樣品運輸費、公告費等。
國家監督抽查方案中的抽樣、檢驗依據、檢驗項目、判定規則等內容應當堅持科學、公正、公平、公開原則。
第十五條抽查方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查批準后,向承檢機構開具《國家監督抽查任務書》、《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和《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反饋單》。
第十六條檢驗機構接受國家監督抽查任務后,應當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監督抽查有關規定,并對抽樣及檢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各有關單位對國家監督抽查中確定的產品和被抽查企業的名單必須嚴格保密,禁止以任何名義和形式事先泄露和通知被抽查企業。
第三章抽樣
第十七條國家監督抽查抽樣人員應當由被抽查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派的人員、承檢單位的人員組成。到企業進行抽樣時,至少應當有2名以上(含2名)抽樣人員參加。嚴禁抽樣人員事先通知被抽查企業,嚴禁被抽查企業或者與其有直接、間接關系的企業參與接待工作。
抽樣人員抽樣前,應當出示國家質檢總局開具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和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和工作證),向企業介紹國家監督抽查的性質和抽樣方法、檢驗依據、判定規則等,再進行抽樣。
第十八條抽查的樣品應當在市場上或者企業成品倉庫內的待銷產品中抽取,并保證樣品具有代表性。抽取的樣品應當是經過企業檢驗合格近期生產的產品。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抽樣:
(一)被抽查企業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所列產品的;
(二)產品未經企業檢驗合格的;
(三)有充分證據證明擬抽查的產品為企業自產自用且非用于銷售的;
(四)產品為按有效合同約定而加工、生產的;
(五)抽樣時有充分證據證明該產品用于出口,并且出口合同對產品質量另有規定的;
(六)產品標有“試制”或者“處理”字樣的;
(七)產品抽樣基數不符合抽查方案要求的。
第十九條被抽查企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拒絕接受抽查:
(一)抽樣人員少于2人的;
(二)抽樣人員姓名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不符的;
(三)抽樣人員應當攜帶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和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和工作證)等材料不齊全的;
(四)被抽查企業和產品名稱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不一致的;
(五)抽樣人員事先通知該企業的。
第二十條抽樣人員封樣時,應當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證樣品的真實性。
第二十一條抽樣工作結束后,抽樣人員應當填寫抽樣單。抽樣單中有關企業名稱、商標、規格型號、生產日期、抽樣日期、抽樣基數、抽樣數量、執行標準、檢驗依據、是否為合格待銷產品、是否為出口產品、該批產品是否有合同、生產許可證和認證的情況等內容必須逐項填寫清楚。企業需要特別陳述的情況,在備注欄中加以說明。
第二十二條抽樣單必須有抽樣人員和被抽查企業有關人員簽字,并加蓋被抽查企業公章。對特殊情況,可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確認。
抽樣單一式四份,分別留存檢驗機構和企業,寄送當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報送國家質檢總局。
第二十三條對因轉產、停產等原因導致無樣品可抽的,企業必須出具書面證明材料;抽樣人員應當查閱有關臺賬予以確認,并在證明材料上簽字。
第二十四條被抽查企業拒絕依法進行抽樣的,抽樣人員應當耐心做工作,并闡明拒檢后果和處理措施;必要時可以由該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通知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協調。如企業仍不接受抽查,抽樣人員應當及時向該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國家質檢總局報告情況,并對該企業按照拒絕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以下簡稱拒檢)論處。
第二十五條抽樣工作完成后,抽樣人員負責及時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知書》第二聯、抽樣單及抽查方案報送被抽查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需要企業協助寄、送樣品的,企業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樣品寄、送指定的檢驗機構。無正當理由不寄、送樣品的,按拒檢論處。
第二十六條抽樣之后,在市場上抽取的樣品,檢驗機構還應當以特快專遞書面通知產品包裝或者銘牌上標稱的生產企業,并由該生產企業確認樣品的真偽。企業接到書面通知15日內無任何書面回復的,視為確認該產品為該企業所生產。
第二十七條抽樣的樣品應當在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后繼續保留三個月。到期后,樣品退還被抽查企業。因檢驗造成破壞或者損耗而無法退還的樣品可以不退還,但應當向被抽查企業說明情況。企業要求樣品不退還的,可以由雙方協商解決。
檢驗機構應當妥善保存備用樣品。
第四章檢驗
第二十八條承擔國家監督抽查檢驗工作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符合法定要求,并且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授權開展產品質量檢驗工作。國家監督抽查的檢驗工作一般委托依法設置和依法授權的國家級或者省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承擔;經國家實驗室認可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優先選用。
國家監督抽查工作禁止分包。檢驗機構在承擔國家監督抽查任務過程中,對抽查涉及的所有檢驗項目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分包。
第二十九條檢驗機構應當嚴格制定有關樣品的接收、入庫、領用、檢驗、保存及處理的程序規定,并嚴格按程序執行。
第三十條接收樣品應當有專人負責檢查、記錄樣品的外觀、狀態、封條有無破損及其他可能對檢測結果或者綜合判定產生影響的情況,并確認樣品與抽樣單的記錄是否相符,對檢測和備用樣品分別加貼相應標識后入庫。必要時,在不影響樣品檢驗結果的情況下,可以將樣品進行分裝或者重新包裝編號,以保證不會發生因其他原因導致不公正的情況。
第三十一條樣品的領用要嚴格執行相應的領用程序,有專人負責,檢驗過程中,樣品的傳遞應當有詳細的記錄。
第三十二條檢驗儀器設備應當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并在檢定周期內保證正常運行。
第三十三條檢驗機構在檢驗前應當組織所有參加檢驗的人員學習檢驗方法、檢驗條件等,并確保按規定的檢驗方法和檢驗條件進行檢驗工作。
第三十四條現場檢驗要制定現場檢驗規程,并確保對同一產品的所有現場檢驗遵守相同的操作規程。
第三十五條檢驗原始記錄必須如實填寫,保證真實、準確、清楚,不得隨意涂改,并妥善保留備查。
第三十六條檢驗過程中遇有樣品失效或者其他情況致使檢驗無法進行時,必須如實記錄即時情況,并有充分的證實材料。
第三十七條檢驗結束后,在生產企業抽樣的,應當及時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知單》寄送該生產企業,抄送該生產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在市場上抽樣的,對已確認生產企業的,除按前款規定寄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知單》之外,還應當及時寄送被抽查的經銷企業;無法確認生產企業的,應當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知單》寄送被抽查的經銷企業,抄送其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三十八條檢驗報告內容必須齊全,檢驗依據和檢驗項目必須清楚并與抽查方案相一致,檢驗數據必須準確,結論明確。
第三十九條在生產企業抽樣的檢驗報告應當打印一式三份。一份由承擔國家監督抽查任務的檢驗機構留存,其余分別寄送該生產企業和該生產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在市場上抽樣的,對已確認生產企業的,檢驗報告應當打印一式四份。除按前款規定寄送檢驗報告外,還應當及時寄送被抽查的經銷企業;無法確認生產企業的,檢驗報告打印一式三份,分別寄送該生產企業和該生產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在市場上抽樣的,對已確認生產企業的,檢驗報告打印一式四份。除按前款規定寄送檢驗報告外,還應當及時寄送被抽查的經銷企業;無法確認生產企業的,檢驗報告打印一式三份,分別寄送經銷和經銷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檢驗報告必須于上報國家監督抽查結果之前以特快專遞寄出。
第五章異議的處理與匯總
第四十條被抽查企業或者經過確認了樣品的生產企業對檢驗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接到《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知單》之日起15日內,向組織實施國家監督抽查的國家質檢總局提出書面報告,并抄送檢驗機構。逾期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承認檢驗結果。
第四十一條國家質檢總局可以委托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機構處理企業提出的異議。
檢驗機構收到企業書面報告,需要復驗時,經國家質檢總局同意,應當按抽查方案采用備用樣品檢驗,并應當在10日之內作出書面答復。復驗結果抄報國家質檢總局,抄送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四十二條復驗一般由原檢驗機構進行。所需檢驗費納入國家監督抽查經費。
特殊情況下,由國家質檢總局指定檢驗機構進行復驗。復驗結果與抽查結果不一致的,復驗費用由原檢驗機構承擔。
第四十三條檢驗機構在抽查工作完成后,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將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的報告及有關附件報送國家質檢總局。
第六章監督抽查結果的處理
第四十四條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匯總抽查結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通報,并向社會國家監督抽查公告;對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和環保的不合格產品,影響國計民生并且質量問題嚴重的不合格產品,以及拒檢企業,予以公開曝光。
第四十五條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及時轉發國家監督抽查通報,并根據情況,可以通報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舉辦不合格廠長(經理)學習(培訓)班。
對于某一地區被抽查的企業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的,必要時可由國家質檢總局直接向地方政府及地方黨政主要領導通報質量問題。
第四十六條對于抽查中反映出有傾向性的質量問題,或者產品質量問題嚴重、抽樣合格率較低的產品,國家質檢總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或者組織行業協會、檢驗機構召開產品質量分析會。
第四十七條凡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的生產、銷售企業,除因停產、轉產等原因不再繼續生產的以外,必須進行整改。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督促和檢查企業整改工作。
第四十八條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必須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整改:
(一)質量問題嚴重的,必須立即停止該種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二)企業法定代表人向全體職工通報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制訂整改方案,落實整改工作責任制;
(三)查明不合格產品產生的原因,查清質量責任,對有關責任者進行處理;
(四)對在制產品、庫存產品進行全面清理,不合格產品不準繼續出廠,對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格產品,要按照《產品質量法》等有關規定監督銷毀或者作必要的技術處理;
(五)根據不合格產品產生的原因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關部門整改要求,在管理、技術、工藝設備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
(六)積極參加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不合格企業廠長(經理)學習(培訓)班和產品質量分析會;
(七)按期提交整改報告和復查申請;
(八)接受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整改復查和產品質量的復查檢驗。
第四十九條不合格產品銷售企業必須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整改:
(一)立即對在銷產品的庫存產品進行清理,對直接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者存在致命缺陷或者失去使用價值的產品,必須立即撤下柜臺,嚴禁繼續銷售,對仍有使用價值的產品,退回生產企業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或者標明處理品后方可繼續銷售;
(二)針對質量問題,查清質量責任;
(三)加強對供貨方的審查把關和驗貨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質量責任制。
第五十條企業整改工作完成后,應當向當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復查申請,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委托符合《產品質量法》規定的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按原方案進行抽樣復查。復查申請自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監督抽查通報之日起,一般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五十一條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的復查檢驗費用,由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支付。
第五十二條拒檢企業的產品,無正當理由不寄、送樣品的企業,產品按不合格論處。拒檢企業的復查工作由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委托承擔國家監督抽查檢驗工作的質檢機構進行。
第五十三條應當進行復查而到期仍不申請復查的企業,由該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進行強制復查。
第五十四條對國家監督抽查中涉及安全衛生等強制性標準規定的項目不合格的產品,責令企業停止生產、銷售,并按照《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對直接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和存在致命缺陷的產品,由國家質檢總局通知被抽查的生產企業限期收回已經出廠、銷售的該產品,并責令經銷企業將該產品全部撤下柜臺。
第五十五條對國家監督抽查中涉及一般項目不合格的產品,責令企業限期改正。
第五十六條取得生產許可證、安全認證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責令立即限期整改;整改到期復查仍不合格的,由發證機構依法撤銷其生產許可證、安全認證證書。
第五十七條企業的主導產品在國家監督抽查中連續兩次不合格的,由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建議,并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八條對于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復查后仍達不到規定要求的生產企業,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會同當地有關部門,責令企業停產整頓。
第七章工作紀律
第五十九條參與國家監督抽查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執法、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對被抽查的產品和企業名單必須嚴守秘密。
第六十條檢驗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監督抽查工作有關規定承擔抽樣及檢驗工作,應當保證檢驗工作科學、公正、準確。
第六十一條檢驗機構應當如實上報驗檢結果和檢驗結論,不得瞞報,并對檢驗工作負責。
檢驗機構在承擔國家監督抽查任務期間不得接受被抽查企業同類產品的委托檢驗。
第六十二條檢驗機構不得利用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參與有償活動。
第六十三條檢驗機構未經國家質檢總局同意,不得擅自將抽查結果及有關材料對外泄露;不得擅自向企業頒發國家監督抽查合格證書。
第六十四條檢驗機構和參與國家監督抽查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責令改正,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撤銷有關證書和證件,取消從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的資格;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關鍵詞] 創傷失血性;休克;急救;預后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6-0126-03
創傷失血性休克是指外來強烈的打擊造成機體嚴重的組織器官損傷、出血,使有效血容量急劇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和功能發生障礙的一種臨床現象 創傷失血性休克是急診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危急狀況,也是急危重癥中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對創傷失血性休克采取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故本文將圍繞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與時間窗展開討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 1月12日~2013年 1月12月 90例急診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 72例 ,女 18例,年齡17~68歲,平均(41±0.5)歲,其損傷原因包括:交通意外傷32例,高空墜落傷7例,銳器傷22例,切割傷13例,其他損傷16例。所選病例中不包含合并顱腦損傷的患者。
1.2分組
本文采用回顧性研究,將所選的90例患者依據受傷至送入我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時間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其中對照組患者38例,入院時間為4~10 h,治療組患者52例,送入我科的時間為1 h左右。
1.3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包括在對照組與治療組之間的救治結局和住院情況。其中救治結局包括轉運途中死亡人數、搶救無效死亡人數、手術后死亡人數、手術后康復人數。住院情況包括平均住院時間、住院期間發生并發癥人數、對治療的滿意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院前急救措施
每位患者在入院前,均接受了一些普通的急救治療和護理,包括供氧、傷口的包扎固定、常規止血、適當補液(包括晶體液和膠體液)、用適量升壓藥維持血壓、監測生命體征[2]。
2.1開放呼吸道及供氧
對處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立即開放呼吸道,并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防止鼻腔和口腔的異物被患者誤吸,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有呼吸道梗阻的患者應該及時給予氣管插管術。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大多具有低氧血癥,所以應該積極供氧,保證患者的血氧濃度。
2.2處理外露傷口
對于有活動性出血的傷口進行加壓包扎止血,開放性骨折傷口先進行固定,然后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止血。
2.3建立補液靜脈通道[3]
快速建立起兩條有效的靜脈通道,采用限制性補液和小容量復蘇,可以選用7.5%高滲氯化鈉與復合右旋糖酐合用、林格液、聚明膠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4]。過去認為早期、大量、快速的補液能夠迅速補充血容量,提高血壓,使重要臟器得到有效灌注。但近來研究表明,早期、大量、快速的補液會使血壓升高過快,造成未有效控制出血的休克患者加重出血,同時大量的補液會嚴重稀釋血液,動脈氧分壓降低,造成凝血功能異常和代謝性酸中毒,增加死亡率。限制性補液和小容量復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問題。常規備血,如果補液效果不良,可以輸入1~2個單位同型血。
2.4使用升壓藥維持血壓
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經過有效足量的擴容后,血流動力學仍然異常,血壓沒有恢復到理想狀態,多由心功能障礙而導致,通過檢測中心靜脈壓可協助診斷。此時可給予多巴胺和間羥胺,來提高血壓,常用微量泵靜脈推注多巴胺(6~15) μg/(kg·min)[5]。
2.5病情監測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皮膚蒼白、冷汗、神志淡漠、脈搏微弱、呼吸急促等臨床表現。運用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和記錄。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患者在休克早期會處于興奮狀態,產生煩躁焦慮的情緒,如果休克程度慢慢加重,患者的意識狀態會由興奮逐漸變為抑制[6],產生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等。通過特殊監測包括尿量、中心靜脈壓、動脈血氣分析來判斷有效血容量、酸堿平衡以及心功能的狀況
3 結果分析
3.1兩組患者救治結局的比較
經比較,兩組間患者救治結局中,轉運途中死亡人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中搶救無效死亡人數、手術后死亡人數、手術后康復人數比治療組分別高19.13%、13.87%、35.8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2 兩組住院情況的比較
經比較,治療組平均住院時間、住院期間發生并發癥人數、對治療滿意人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4討論
機體受到嚴重多發傷打擊時,組織器官往往會出現嚴重的損傷,如開放性骨折、內臟器官破裂等,這些嚴重創傷都會造成機體在短時間內丟失大量血液,有效循環血量銳減,細胞氧供不足,代謝和功能發生紊亂[7,8],同時機體的重要器官,如大腦、腎臟等,也會因為供血不足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及時有效地進行救治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要先讓患者處于休克,開放患者的呼吸道,并防止異物吸入,監測血氧濃度,低于正常值時要及時吸氧。對于外露的活動性出血,要及時加壓包扎止血,有骨折時要制動固定。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采用限制性補液和小容量復蘇[10],不僅可以迅速有效地恢復循環,也能減少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生。在轉運入院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基本情況,例如生命體征、尿量、皮膚溫度、意識狀態等,有助于及時發現患者是否發生休克,若補液量足夠,但患者血壓仍然沒有恢復正常值,可以運用適量多巴胺或間羥胺等升壓藥。
嚴重多發傷的患者多為青壯年,且大多傷情復雜,情況較重,傷情進展快,往往會發展成為創傷失血性休克,造成嚴重并發癥,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在急診搶救的時間窗內進行針對性的救治手術非常關鍵[11]。急診搶救的時間窗決定了搶救能否成功。急救的時間窗是指在一個限定時間內,患者若得到有效的治療,則可以救治成功,若超出了這個限定的時間,則患者沒有可能搶救成功[12]。臨床工作證明,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可以迅速地糾正創傷失血性休克,均超過了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關學者曾提出急救的“白金10 min”與“黃金1 h”來說明時間對于搶救能否成功的重要性[13]。“白金10 min”是指在患者受傷后的10 min之內可以得到止血、補液等救治,是一些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成功的時間窗,但是現實情況中,由于周圍群眾的急救能力不足、急救車調度等問題,患者往往不能在受傷后10 min之內得到有效的救治,所謂的“白金10 min”成為了急救的空白期,所以后續的“黃金1 h”就變得格外重要。“黃金1 h”是在連續的院前、院內急救下,患者受傷1 h內得到針對性手術治療的最佳時間窗。若在受傷后1 h內將患者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接受及時正確的手術治療,患者的預后將得到明顯的改善。
本研究說明了急救中時間窗的重要性。對照組入院時間為4~10 h,治療組入院時間為1 h左右。分析結果說明,在救治結局方面,兩組在轉運途中死亡人數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原因是患者傷情非常重,院前的急救措施不能夠阻止患者病情的惡化,后續研究可以增加樣本量,結合患者具體的傷情來比較轉運途中死亡率與急救時間窗的關系。在救治結局的其他方面,包括搶救無效死亡人數、手術后死亡人數、手術后康復人數中,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基層醫院急救能力不足,大多數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均選擇轉院,雖然轉院后得到針對性的手術治療,但有“黃金1 h”,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時間就是生命,醫療工作者既要熟練地掌握急救技術,也要意識到時間窗對于急診搶救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鄧英. 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 醫學信息, 2011, 25(2): 986-987.
[2] 宋維.創傷失血性休克54例患者的急救分析與護理體會[J]. 中外醫學研究, 2012,12(19): 114-115.
[3] 劉俊波.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診救治[J]. 現代醫藥衛生, 2010,26(11): 1604-1605.
[4] 林正奎. 創傷失血性休克96例院前救治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10(22): 5441-5442.
[5] 馬汝華. 11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J]. 吉林醫學, 2013, 56(6): 1131.
[6] 陳文麗. 感染性休克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的急救及護理[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2,28(7):119.
[7] 王芳.創傷性疾病的救治和護理[J]. 中國民間療法, 2013,21(2): 60-61.
[8] 薄雪峰,劉慶凱,曹海勇,等. 亞低溫治療腦卒中及顱腦損傷研究進展[J].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3,32(4):428-432.
[9] 張聲,蔡文訓,羅華,等. 顱腦損傷的非手術腦保護措施進展[J]. 當代醫學,2012,18(1):26-28.
[10] 孫丹杰. 創傷失血性休克小容量復蘇進展[J]. 中國現代醫生, 2010,48(33): 10-11.
[11] 王海霞,黃清平. 基層醫院多發傷的急救護理[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12(7): 204.
[12] 何忠杰. 創傷性休克救治的時效性與時效值[J]. 創傷外科雜志, 2013,15(2): 97-99.
據上考察,新《刑事訴訟法》實施以來,在J區和P市公安機關,到案措施的適用狀況未如立法預期:一方面,傳喚、拘傳的適用不但未能有所增加,甚至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口頭傳喚的適用并未明顯減少,在部分偵查部門甚至有所上升,同時,作為行政強制措施的留置(繼續盤問)仍有較大的適用空間。其中,最突出的是口頭傳喚普遍適用問題,而按照法律規定,口頭傳喚適用的范圍相當有限。何以出現這一有悖立法預期的現象?初步分析發現,首先是因為口頭傳喚有傳喚、拘傳所不具備的方便性、靈活性。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對于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只要出示工作證件,即可采取口頭傳喚。這就比傳喚、拘傳方便了許多,因為它無需經過事先審批,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靈活使用。一定程度上,立法的確認鼓勵了警察使用的積極性。出于對口頭傳喚方便性的普遍認可,實踐中逐漸衍生出“優先適用”的行動原則。
二、口頭傳喚適用的擴張性與強制性
作為新法規定的到案措施,口頭傳喚的適用呈現兩種趨向:一是適用對象的擴張,在非現行案件偵查中對傳喚、拘傳的對象加以適用,二是執行中較多采用強制手段,強制性程度與拘傳無異。由于上述兩種趨向,并且口頭傳喚的法定期限與傳喚、拘傳一致,故其足以替代傳喚、拘傳的功能。加之口頭傳喚無需審批,適用時更加方便,偵查人員舍傳喚、拘傳而選擇口頭傳喚也就順理成章。
(一)擴張性適用
按照立法規定,口頭傳喚應針對“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此類犯罪嫌疑人實指《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規定之“現行犯”。按照偵查學理論,刑事偵查中的“現場”一般被理解為實施犯罪的現場(作案現場)和逃離犯罪現場的路線(逃跑現場)。在作案現場和逃離現場過程中被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理論上被稱為“現行犯”或“準現行犯”,〔6〕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可對其適用口頭傳喚。在此范圍外,對已立案偵查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口頭傳喚就有擴張性適用之嫌。在J區公安分局和P市公安局,口頭傳喚都存在擴張性適用的現象,但程度不一。在專門偵查部門一級,以受案最多的刑警大隊為例,2013年J區公安局刑警大隊到案嫌疑人總數41人,適用口頭傳喚9人,適用率為22%;而在P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到案總數也是41人,但全是口頭傳喚到案,適用率達100%。由于刑偵辦案采用“由案到人”模式,除了極個別現行抓獲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犯罪嫌疑人外,絕大部分犯罪嫌疑人為非現行犯。因此,上述比例大致可以反映兩個地區刑偵部門擴張性適用的狀況。在派出所一級,J區公安局口頭傳喚的擴張性適用情況并不明顯,而P市眾多農村派出所十分突出。J區位于C市中心城區,各派出所地處鬧市繁華地帶,刑事案件基本以現行案件為主。例如在我們調研的Y派出所、H派出所,案件來源基本是便衣隊捕現、群眾扭送和民警巡邏擋獲三種情形,對通過這些渠道發現的犯罪嫌疑人,大部分適用口頭傳喚,其余采用留置。在P市公安局,除了兩個城區派出所,其他均為農村(鎮)派出所,犯罪多發生在遠離派出所的鄉村和山林地帶,現行案件極少。立案之后,一旦明確了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基本都使用口頭傳喚方式。如B派出所2013年立案偵查的犯罪嫌疑人有14人,均使用口頭傳喚到案。該所所長稱,“我們所離市區有40多公里,傳喚、拘傳辦手續麻煩,我們就用口頭傳喚。如2013年發生的兩起盜竊林木案件,我們先立案,這幾名嫌疑人身份明確,家住山上、交通不便,我們乘車、翻山要花兩、三個小時才到嫌疑人家人。有的嫌疑人沒在家,有的在,一發現抓起就走,用的就是口頭傳喚。”按照法理,口頭傳喚的擴張性適用不具有合法性。但在調研中,不少受訪的偵查人員,甚至個別法制部門審核官員并不完全認同這種觀點。至少,在他們看來,口頭傳喚的普遍適用具有相當的現實合理性。這或許正是口頭傳喚超范圍使用的認識基礎。如P市公安局一名派出所所長在訪談中反問我們:“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是否還可以理解為抓獲現場?”這里隱含的觀點是,如果犯罪嫌疑人犯罪后在逃、在緝捕過程被發現行蹤,也可以理解為“現場發現”。這種觀點還得到該局多名法制科審核官員的支持,其中一名警察甚至認為,“口頭傳喚實際上只能適用于非現行的案件中突然發現犯罪嫌疑人的場合。在現行案件中,完全可以現場盤問,回到局里繼續盤問(留置)。”這種理解并非沒有依據。〔7〕按照《人民警察法》與《刑事訴訟法》,對“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既可以適用治安性質的繼續盤問(留置),又可以適用刑事性質的口頭傳喚。如此,在法理上本無法徹底劃清這兩類措施的適用界限,偵查人員完全可以根據偵查需要來對它們加以選擇適用。
(二)強制性適用
口頭傳喚在性質上屬于任意偵查措施,類似日本法中的“任意同行”。〔8〕它能夠替代傳喚,甚至拘傳的適用,很大程度上還因為它在實踐中被發展為一種強制性到案措施。實踐中,口頭傳喚的強制性手段包括使用械具、約束帶、強制力等方式約束犯罪嫌疑人人身,將其強行帶至公安機關。J區H派出所的所長及其他四名偵查人員估計,采用了強制性手段的至少占口頭傳喚人數的80%以上。P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長承認,在所有口頭傳喚的案件中,警察都會攜帶手銬、約束帶等工具,有時候不用,但大部分時候會用上。P市B派出所長更是稱,口頭傳喚的案子,“一般是抓起就走。”而在P市T派出所,所長和教導員估計,在他們所在的派出所,大約有一半的案件在口頭傳喚時會使用約束帶,但很少使用手銬,還有相當一部分由警察拉住嫌疑人的手帶到派出所,但又不是很用力的情形。在較為精細的日本法判例中,這種行為仍被認為具有實質性的強制力。〔9〕現行案件口頭傳喚中,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強制性手段的必要性得到所有受訪警察的認可。大體上,可以將其必要性歸納為三種情形:一是阻止逃跑。P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長稱,在口頭傳喚中是否使用手銬、約束帶是根據實際需要。對于何為“實際需要”,該隊長與T派出所長解釋為犯罪嫌疑人是否配合,如嫌疑人態度不好、不愿接受口頭傳喚或有逃跑可能,即有采取強制手段之需要。二是保障公共安全,即保護周圍群眾、警察及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J區H派出所長稱,“如果歹徒身上有刀,可能自殘自傷,也可能傷害群眾、傷害受害人、傷及警察。如果傷到警察了,就算警察自己倒霉,但是如果傷到群眾了,群眾就有話說了,他們會問,你們知道他有武器還為啥不采取手段呢?”如何判斷有保障公共安全的需要,S派出所長提出,應根據案件種類和犯罪嫌疑人特點加以判斷,如搶奪、扒竊、故意傷害等案,犯罪嫌疑人通常隨身攜帶兇器,就很有必要采取強制手段。而P市T派出所教導員則根據案情是否重大加以判斷,如遇暴力犯罪等重大惡性案件,口頭傳喚時一定要用強制手段。三是防止證據滅失。對此,J區H派出所長解釋,在扒竊、搶奪案中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時,其身上很可能還藏有偷、搶來的財物,以及作案工具,如未立即使用手銬、約束帶等控制其人身,嫌疑人就有機會將這些物品拋棄或轉移。口頭傳喚中適用強制性手段的正當性與合理性甚至得到最高偵查機關的認可與鼓勵。公安部2012年7月制定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修訂稿)》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四款規定:“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的犯罪嫌疑人,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當場拘傳。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后,應當及時補辦拘傳手續。”此處將“當場拘傳”作為口頭傳喚不能時的補救性手段,其實質就是認可在口頭傳喚適用時,可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態度決定是否適用強制手段。由于該規定與《刑事訴訟法》發生矛盾,〔10〕故在定稿中被刪除。但顯而易見,在口頭傳喚的強制性適用方面,最高偵查機關與J區、P市公安偵查人員群體有著高度一致的理念與態度,表現出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向。由于我國公安機關采取高度一體化的指揮管理體制,基層偵查實踐中之所以能夠長期、公開、普遍地采取強制性口頭傳喚而未被禁止,在相當程度上應與這種主流的官方態度有關。
三、羈留期間的任意性
根據立法規定,留置的最長期限為48小時,傳喚(包括口頭傳喚)、拘傳最長期限為24小時。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起案件中警察都需要耗盡上述期限。期間的利用,應根據必要性原則加以決定,如短時間內能夠查明案情即無必要長時間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故立法進一步規定了到案期限分段制度。留置期限分為三段,分別為12小時、24小時和48小時;傳喚、拘傳期限分為兩段,即12小時和24小時。同時,還規定了期限延長的具體條件和適用程序。其中,留置期限延長至24小時和48小時的條件分別為“12小時以內確實難以證實或排除其違法犯罪嫌疑的”和“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且在24小時以內仍不能證實或者排除其違法犯罪嫌疑的”,最初12小時的留置由派出所負責人審批決定,而延長至24小時和48小時分別由縣級公安局值班負責人和主管負責人審批。〔11〕傳喚、拘傳期限延長至24小時的條件是“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12〕而審批權在辦案部門負責人一級。〔13〕由于留置期限的相關規定在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后未有任何變化,故本文規范分析重點是傳喚、拘傳的期限,同時也是口頭傳喚期限。根據立法,這三類到案措施期限的延長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案情特別重大、復雜,二是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拘留。前一情形下案件查證壓力較大,后一情形則需要進行拘留、逮捕審批,兩種情形都要耗費較多時間,故延長期限不無道理。據此規定,如果案情并非重大、復雜,或者不需要采取拘留、逮捕,即不能延長傳喚、拘傳期限。實踐的情形如何?如上文所述,由于調研地區很少采用傳喚、拘傳,而留置期間變化不大,〔14〕下文考察、分析的重點將置于口頭傳喚。在調研地區,偵查人員口頭傳喚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并不會立即展開訊問,而是首先將嫌疑帶至辦案區內的信息采集室進行安全檢查、拍照、測量身高、提取指紋、NDA樣本,然后再帶至訊問室進行訊問。在訊問開始時,偵查人員會在筆錄中注明采取了口頭傳喚,以及口頭傳喚到案的時間與結束的時間。如樣本1所示,犯罪嫌疑人田X因吸毒被口頭傳喚到案后,偵查人員即在第一份訊問筆錄中填寫了口頭傳喚犯罪嫌疑人到案的時間、離開公安機關的時間。上述流程在J區公安分局和P市公安局完全一致,原因是兩地公安機關都采用了公安部制作的、全國統一的訊問筆錄格式,而這一格式要求源于相關規定。〔15〕各派出所之間,口頭傳喚適用期間的差異較大。總體上,地處都會中心區域的J區公安局,傳喚期間較短,而地處三圈層(相對不發達地區)的P市公安局,情況剛好相反。如表1所示,J區兩個派出所(Y派出所和H派出所)的口頭傳喚期間基本控制在12小時內,延長至12小時的情形很少。對此,這兩個派出所的受訪警察強調兩個影響因素。一個因素是相關案件種類容易查證。相關案件類型主要是兩搶(搶劫、搶奪)、兩盜(扒竊、盜竊)和案件,對此,H所分管刑偵的一名副所長陳述,“這些案子我們都做熟練了,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一個值班組值班,中午、下午人到他手里,第二天一早在交班之前一般都能夠把人送到看守所羈押。”另一個因素是口頭傳喚延期的決定權實際在值班局領導一級。12小時不夠用時,偵查人員需要通過所領導向值班局領導電話請示。雖然通常都能得到批準,但畢竟不夠方便。在這種情形下,他們寧愿用留置替代,后者最長可達48小時。在P市,兩個派出所的偵查人員都反映,絕大多案件都會延長至24小時,而不考慮案情是否重大。對此,受訪人員的解釋是12小時的時限不能滿足刑拘審批的需要。T派出所的兩名所領導指出,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后,法制部門在審核刑拘時掌握的證據標準比以前更高,涉及犯罪過程的事實、情節都需要證據證明。如該所所長稱:“我們現在報刑拘不再像以往,有受害人的材料、有嫌疑人交代的材料就行了,還需要其他的旁證、現場的指認。”該所教導員補充:“現場指認起碼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另外,還有贓物銷贓的渠道也需要查明。”這對口頭傳喚期間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由于需要調查的證據數量增加,傳喚期間查證壓力加大,取證時間延長;另一方面,法制部門審批刑拘時也會耗費更多時間,因為需要審查的證據數量較多。與J區公安局不同,P市公安局偵查人員需要延長口頭傳喚期間時,向部門負責人(如派出所所長)口頭報告即可,無須向局領導提出申請,這也使傳喚期間的利用更加方便。將實踐情況與立法規定比較,可以發現,實踐中口頭傳喚是否延長并不真正取決于是否具備“案特別重大、復雜”這一法定條件,而主要取決于由刑拘證明標準所產生的查證壓力:查證壓力較小的,口頭傳喚期間一般可控制在12小時之內;查證壓力較大的,多延長至24小時。
四、基于實踐的理論思考
本文通過對兩個地區的考察發現,新《刑事訴訟法》實施以來,口頭傳喚得到更加普遍的運用,這與其被擴張性適用和強制性適用直接相關,而到案后的羈留期間被偵查機關加以任意控制,雖能滿足偵查需要,卻極易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無論口頭傳喚的擴張性適用、強制性適用,還是羈留期限的任意性控制,都存在程序違法或不當問題。進一步分析,則可追溯偵查到案立法的若干缺陷,下文試從理論角度作一評價。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后,傳喚、拘傳的適用不增反減,與口頭傳喚的適用形成鮮明對比。這首先可歸因于口頭傳喚合法化,以及它自身具有的方便性和靈活性。但如果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口頭傳喚的適用率不至于達到如此普遍的程度,因為在立法上,它被限定為任意性到案措施,且適用對象僅為現行犯。在兩個地區的實證調查顯示,口頭傳喚之所以從立法上的“特殊性”措施發展為實踐中的“常規性”措施,根本上,還是因為它突破了法律規定的界限,被偵查人員加以擴張性適用與強制性適用。通過這種方式,它廣泛地適用于偵查人員首次面對犯罪嫌疑人時各種復雜、多變的情形,確保偵查人員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直至其順利到達公安機關。如何合理地評價這一問題?從嚴格的規則主義出發,口頭傳喚的擴張性適用與強制性適用于法無據,偵查機關本應當嚴格規范警察的行為,對違法適用到案措施的行為進行行政管控和紀律處分;檢察機關應當通過行使偵查監督職能,對此行為加以糾正;審判機關應認定附屬于這種行為的臨時性羈押具有非法拘禁性質,在此期間進行的審訊具有一定強迫性,程度嚴重的,可以認定屬于“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范圍,排除由此獲得的口供。但是,這種主張過于理想化,沒有正視現行立法的內在缺陷。2012年修改《刑事訴訟法》時,立法機關雖然承認舊法規定的偵查到案措施體系無法應對現行犯到案之需,由此增加了口頭傳喚的規定,但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偵查實踐的復雜性,仍堅持以傳喚、拘傳等令狀措施為主體的偵查到案措施體系,很難有效地滿足偵查實踐的需要。具體而言,問題之一是,非現行案件偵查中時常出現緊急情況,有證到案措施難以適用。在“由案到人”的偵查中,經過排查確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時,如果發現嫌疑人有逃跑或毀滅、轉移證據的跡象,需要立即采取到案措施,但如果按部步就地履行審批程序,獲得令狀之后再行傳喚或拘傳,采取行動的時機或已喪失。另一問題是口頭傳喚時,當出現嫌疑人拒不配合、可能身藏兇器、毀滅、轉移證據等情形,如不立即采取強制性手段,很可能無法使犯罪嫌疑人順利歸案。上述兩方面的問題在偵查中極易出現,唯有無證到案才能滿足偵查需要,立法機關卻未予考慮。這意味著,口頭傳喚必然被偵查人員“變通適用”。從法理上分析,僅就到案措施的決定而言,采用令狀程序還是口頭程序于人權保障價值較小,而對偵查目的實現之意義甚大。具體來說,到案措施的適用包括兩個前后相繼的階段:一是到案環節,即偵查人員通過一定手段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偵查機關;二是臨時性羈留環節,偵查人員將犯罪嫌疑人控制在辦案場所,在一定時間內限制其人身自由,在此期間進行訊問和調查。比較而言,到案措施的運用能夠確保針對犯罪嫌疑人的事實調查(訊問、辨認、人身搜查等)和人身保全(拘留、逮捕)能夠順利進行,對偵查的進程和結果影響極其重大,而這一環節持續時間短暫,通常不足一小時,即使采取強制性手段,對犯罪嫌疑人人身利益的影響程度也較小。真正需要嚴格控制的是臨時性羈留環節,在此期間,犯罪嫌疑人被剝奪人身自由短則數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最長可達四十八小時(留置),對其生活、工作或學習影響重大。故按偵查比例原則考量,對強制性或任意性到案手段的適用,應賦予偵查人員較大的自由裁量,而在嫌疑人到案后,應強化對臨時性羈留及其期間的審查與控制。從比較法角度,主要法治國家的立法基本符合這一法理。一方面,無證到案措施,特別是強制性的無證逮捕是到案措施體系中的主要種類。例如,在英國和美國,到案措施有傳票傳喚(任意到案措施)和逮捕(強制到案措施)兩種類型,而逮捕又分有證逮捕和無證逮捕。根據立法規定,無證逮捕適用的情形極其寬泛,以致于在實踐中成為常規的到案手段。在英國,按照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的授權,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及的是可捕罪,警察可以實施無證逮捕(第二十四條),即使此時通過傳票進行訴訟也是可行的。〔17〕對于一般的非可捕罪,只要警察有合理懷疑犯罪嫌疑人已經或正在實施犯罪,且拒絕身份調查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即可實施無證逮捕(第二十五條)。一項研究顯示,20世紀80年代末,英國采用傳票傳喚的案件只占案件總量的2%,其他均是無證逮捕。〔18〕在美國,法定的到案措施只有逮捕。在公共場所,警察對任何犯罪嫌疑人均可實施無證逮捕,只有住宅逮捕才需要事先獲得逮捕令。〔19〕又如在法國,無論是在現行案件還是非現行案件中,司法警察官都可以“召見”有可能對犯罪事實提供情況的任何人,并且聽取他們的陳述,其中包括參與了犯罪的人(《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七十八條);如果認為有必要,還可以將其拘留24小時(《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七十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