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為虎作倀

為虎作倀

時間:2023-05-29 17:44: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為虎作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作“倀”(chang),倀會死心塌地地為老虎奔走效勞。

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愛好游歷山水。這一天,他來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衡山風景秀麗,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間轉悠,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看來這個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馬拯正著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樹上搭著一個窩棚,上面一個獵人正朝他示意。馬拯一低頭,看見原來就在前面不遠是獵人設的一個陷阱,馬拯嚇了一跳說:“好險!”

獵人從樹上跳下來,問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天黑了還在林子里轉悠?”

馬拯把自己貪戀山水而忘了時間的事說給獵人聽了。獵人說:“這里老虎很多,十分危險,你一個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這里過一夜吧。”獵人邊說,邊走到陷阱邊,架好捕虎用的機關,然后帶馬拯登上大樹的窩棚。馬拯一個勁道謝。

半夜里,馬拯從睡夢中醒來,忽聽得樹下嘰嘰喳喳有許多人在講話,聲音越來越近。馬拯警覺起來,借著月光,看見前面走來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總共怕有幾十人。這些人走到馬拯和獵人棲身的大樹近旁時,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發現了陷阱,十分生氣地叫起來:“你們看!是誰在這里暗設了機關陷阱,想謀害我們大王!真是太可惡了!是誰竟敢如此大膽!”說著,和另外兩個人一起將獵人設在陷阱上的機關給拆卸下來,然后才前呼后擁互相招呼著走過去了。

待這伙人走后,馬拯趕緊叫醒獵人,把剛才的一幕告訴了獵人。獵人說:“那些家伙叫做倀,他們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們變作倀鬼后,反而死心塌地為老虎服務,晚間老虎出來之前,他們便替老虎開路。”馬拯聽后明白了,他對獵人說:“那他們剛才所說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來了,你趕快再去把機關架好。”

獵人敏捷地從樹上下來,把陷阱上的機關重新架好,剛登上大樹,只聽一陣狂叫,一只兇猛的老虎從山上直竄過來,一下撲到陷阱的機關上,只聽“嗖”的一聲,一支弩箭彈出,正中老虎心窩。只見老虎狂暴地跳起,大聲吼叫,叫聲直震得松林發抖,老虎掙扎了一陣,倒在地上死了。

老虎巨大的哀叫聲,驚動了已走了很遠的倀鬼們,他們紛紛跑回來,爬在胸口還流著血的死老虎身上大哭起來,邊哭還邊傷心地哀號著:“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

馬拯在樹上聽得明白,不由得大怒,他厲聲罵道:“你們這些倀鬼!自己是怎么做的鬼還一點不知道,你們原本就死在老虎嘴里,至今還執迷不悟,還為老虎痛哭!真令人氣憤!”

這些倀鬼,自己明明被壞蛋害死,可是死后還要做壞蛋的幫兇,實是可恨

第2篇

含有虎字的成語有:

臥虎藏龍、三人成虎、龍爭虎斗、狐假虎威、龍虎風云、龍潭虎穴、為虎作倀、虎視眈眈、九關虎豹、龍騰虎躍、暴虎馮河、降龍伏虎、虎頭蛇尾、如虎添翼、與虎謀皮、虎踞龍盤、騎虎難下、一虎不河、狼吞虎咽、虎背熊腰、酒虎詩龍、照貓畫虎、調虎離山、馬馬虎虎、虎落平陽、生龍活虎。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千軍萬馬,亡羊補牢,杯弓蛇影,鶴立雞群,對牛彈琴,如魚得水,鳥語花香,為虎作倀,黔驢技窮,草菅人命,坐南朝北,幽靜古樸等。

千軍萬馬: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出自《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亡羊補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出自《晉書·樂廣傳》。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除逃脫,唯墮落

------《為虎作倀》后續

五年級 譚雅儀

話說那個被老虎咬死之后還不得安寧的亡靈最近沉默寡言了,但還是為老虎出主意,可被老虎利用了上萬次后,它完全成了一個只會出主意的機器,沒有一點生機,沒有防范能力,隨便一只動物就可以害它于死地,任人宰割到郁悶。亡靈也有點煩了,常常在鏡錢暗自嘆息,默默念叨著自己令人牙酸的乳名,每到夜晚才可找回真正的自己。

有一晚,它坐在鏡前,回憶著一切,懺悔的淚不知何時悄然滑落,它決定,今生今世,不再為老虎出主意,自己安靜地逝去,至少可以少死幾條生命。反正自己的生命不再純潔,沾滿了同類的血,為了求全自己,不知害了多少無罪的人,自己才是罪人呀!……它逃走了。

第二天大早,老虎不見了亡靈,十分憤怒:“你居然逃了!”他大吼一聲,沖了出去,亡靈沒有腳,飛了好久,正附在一根草上休息,殊不知一聲虎嘯傳來,嚇了他一跳,它抖了幾下,裝出一副“乖乖草”的樣子,隨風搖動。

老虎正在納悶,亡靈哪去了?裝模做樣地吼了一聲:“我看見你了,我數三下,你再不出來,我就要去捉你了!三、二……”老虎邊數邊捂住眼睛,從指縫里偷偷瞅了幾眼。過了一會兒,一個細小而驚恐的聲音響起:“我……我……我出……出來,你……你……你別捉……捉我。”老虎大喜,沖到了聲音來源處,只見一根草在顫抖,老虎厲聲喝道:“你,快點出來!”亡靈低著頭,膽怯地望了老虎一眼,突然,眼神變得無比堅定,它猛地一彈,便飄了出去,離開了草地。

狂風咆哮著把它吹向后方,暴雨無情地砸落,它蹣跚著,扶著小樹,把樹枝當拐杖,把樹葉當做雨帽。飛了不知幾天,終于走到了另一個叢林,它坐在草葉上,漫無目的地四處瞧瞧,搜索著一個可能的落腳點。它不求舒適,只求安寧,不知是不是上天故意給它一個機會,它找到了一個大洞,沒有一點污垢,它住了進去。過了幾年,這個亡靈的最后靈魂消亡了,成了一縷空氣,隨風飛揚,好似從未存在過一般。

它在消逝前微笑著說:“我這一生無憾,我現在懂了,除逃脫,唯墮落……”

第5篇

編者按:為科技名詞加注定義,是科技名詞審定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對定義的語言表述中,“做”和“作”的使用不易分清。為了促進科技名詞的科學定義,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國家語委,共同開展了“做”和“作”的相關課題研究。課題組現將相關結論在本刊予以發表,希望借此征求廣大專家學者的意見與建議,以完善這一研究工作。

一、首字是ZUO的動賓詞組,全用“做”。

做準備/做廣告/做生意/做貢獻/做事情/做手術/做檢查/做父母/做宣傳/做文章/做實驗/做朋友/做斗爭/做游戲/做動作/做試驗/做報告/做研究/做調查/做處理/做運動/做努力/做調整/做后盾/做表率/做家教/做模范/做分析/做實事/做節目/做決定/做活動/做解釋/做比較/做買賣/做設計/做衣服/做保證/做交易/做演員/做服務/做表演/做好事/做模特/做報道/做醫生/做顧問/做記者/做奴隸/做皇帝/做介紹/做項目/做保障/做抵押//做美容/做企業/做擔保/做示范/做事業/做臨時工/做市場。

二、首字是ZUO的雙音節詞,按習慣用法。

/做伴/做東/做法/做工/做功/做鬼/做活兒/做客/做媒/做夢/做派/做親/做A/做事/做壽/做戲/做秀; 作案/作罷/作保/作弊/作別/作成/作答/作對/作惡/作伐/作法/作廢/作風/作梗/作古/作怪/作家/作假/作價/作件/作踐/作客/作樂/作臉/作料/作亂/作美/作難/作孽/作弄/作嘔/作陪/作品/作色/作勢/作數/作死/作速/作祟/作態/作痛/作為,作偽/作文/作物/作怠/作興/作秀/作業/作揖/作俑/作用/作戰/作者/作準/做作。

三、末字是ZUO的雙音節詞或三音節詞語,全用“作”。

比作/變作/纏作/當作/讀作/分作/改作/化裝作/解釋作/理解作/稱作/釋作/視作。

四、成語或四字格等固定結構中,有“做”或“作”的,按習慣用法。

白日做夢/敢做敢當/假戲真做/小題大做/做賊心虛/好吃懶做/親上做親/一不做,二不休/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逢場作戲/胡作非為/回嗔作喜/認賊作父/始作俑者/述而不作/天作之合/為非作歹/為虎作倀/為人作嫁/無惡不作/五行八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以身作則/裝聾作啞/裝模作樣/裝腔作勢/自我作古/自作聰明/自作多情/自作自受。

五、在用“做”“作”兩可的情況下,要做到局部一致。

用作-用做作詩-做詩作秀-做秀

第6篇

風呼呼地吹著,吹得樹枝“啪啪”地響著,“撲棱”,驚起了一群鳥兒。紅綠燈永無休止地閃動著,給人送去溫馨地提醒。街上,吆喝聲不斷,但行人卻十分稀少。街旁,路燈亮地很早,但行人卻來得很晚。

夕陽的余輝最終還是被黑暗給吞沒了。這時,爽風來了。它給人帶來了清涼,同時也帶來了那污染環境的惡魔——垃圾袋。我分明看到那垃圾袋在風中獰笑著,好象在恥笑著我們的愚笨和無知。“呼——”風肆虐起來了,它好像在為虎作倀,幫助著惡魔干著壞事。

風繼續吹著,灰塵迷了我的眼。我揉揉眼睛問爸爸:“爸爸,這兒哪來那么多的垃圾啊。”“哦”,爸爸環顧了一下四周說,“是行人隨手亂扔的吧。”“呼——”風仍然在吹著,比以前更狂了些。

“恩”我答應了一下,但又想:這幾天似乎沒看見清潔工呢。便又問爸爸:“這幾天清潔工常來打掃嗎?”“不,這幾天不知怎的,沒看見一個清潔工。”爸爸也迷惑地說。“哦,原來是這樣,這條街,正是因為行人的不自覺和沒有清潔工的打掃,才會這么臟。”我喃喃地說著。“呼——”風吹地更猛了,吹地人目眩,我們只好回家了。

對,正是行人隨手亂扔垃圾,那些個隨風飄揚的垃圾袋,直接導致了這條街的骯臟。而清潔工——我們的街道衛士,也有責任。正是他們對工作的不負責和只求草草了事的心態,使得這條街的垃圾得不到及時的處理,而到處惹人厭。

一次散步,一次遭遇,一個問題,一個答復,朋友們,多觀察你周圍發生的事吧,盡管你也許阻止不了那些不好的事,但是,你卻會受益非淺。

第7篇

一、交流平臺

下列寓言故事蘊含著什么道理?請連一連。

揠苗助長

做事之前要找準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畫蛇添足

做人要實事求是,要有真才實學。

南轅北轍

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濫竽充數

做事不可多此一舉,弄巧成拙。

二、詞句段運用

(一)構詞聯系

照樣子,寫詞語。

津津有味: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無邊無際: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得意洋洋: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句子練習

照樣子,想象人物的神態或動作,把句子補充完整。

1.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1)小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找媽媽。”

(2)王老師大步的走上講臺,______________,“我們班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了。”

2.例:“真的,一個陶罐!”其他人都高興地叫起來。

(1)“牽牛花為什么會變色呢?”小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項實驗終于成功啦!”哥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通知

假設今天是3月20號,學校定于3月22日上午八點在校舞蹈排練室排練節目,所有參加演出的同學都要來排練。請你幫少先隊大隊部寫一個通知,通知參加演出的同學準時來排練。

三、書寫提示

比一比,看誰書寫得最美觀。

四、日積月累

先將下列成語補充完整,再選詞填空。

邯鄲(

)(

)

(

)耳(

)鈴

杞人(

)(

)

(

)(

)之蛙

杯弓(

)(

)

(

)蛇(

)足

(

)(

)矛盾

(

)舟(

)劍

濫竽(

)(

)

1.這幅畫已經很完美了,你就不要(

)了。

2.我們要多學習知識,不然就會像(

)一樣,沒有什么見識。

3.小玉一會兒說自己剛剛從家里出來,一會兒說自己剛剛從圖書館出來,簡單是(

)。

五、快樂讀書吧

三(1)班正在開展“走近寓言”的讀書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練習。

1.寓言故事知識競賽。

(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季子投師》

B.《刻舟求劍》

C.《濫竽充數》

D.《紀昌學射》

(2)“比喻借別人的威風嚇唬人。”這個道理出自下列哪則寓言

故事?(

)

A.《為虎作倀》

B.《亡羊補牢》

C.《狐假虎威》

D.《騎虎難下》

(3)下列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一項是(

)

A.《狼來了》

B.《知了和螞蟻》

C.《牛和蛙》

D.《農夫和蛇》

(4)下列寓言故事集與國家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伊索寓言》——埃及

B.《克雷洛夫寓言》——俄國

C.《拉封凡寓言》——法國

D.《萊辛寓言》——德國

2.分享寓言。

你一定讀過不少寓言故事吧,請你和大家分享一則你印象最深的寓言并說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讀過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這則寓言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這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

一、略

二、(一)1.源源不斷 井井有條 翩翩起舞

彬彬有禮 無法無天 無影無蹤 無憂無慮

無依無靠 生機勃勃 喜氣洋洋 小心翼翼

千里迢迢

(二)1.(1)擦著眼淚 傷心地說

(2)自豪地宣布

2.(1)疑惑不解地問 (2)興奮地跳起來

(三)

通 知

3月23日上午八點,請所有參加演出的同學準時到校舞蹈排練室排練節目。

少先隊大隊部

3月20日

三、略。

四、學 步 掩 盜 憂 天 井 底 蛇 影

畫 添 自 相 刻 求 充 數

1.畫蛇添足 2.井底之蛙 3.自相矛盾

第8篇

我想起一個笑話,李白有句詩“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據說有一位教授寫了十萬字的論文解釋李白的頭發為什么這么長,還有一位學者用尺子量,怎么也考證不出李白的頭發有三千丈。我多年揣摩這個笑話,有一天忽然頓悟,原來李白并非寫頭發。而是寫他的愁有多長,非三千丈不能表達。光說長還不行,還應當找到一個比喻來依托,一照鏡子,發現了自己的白發,因為方便,就用白發比喻他的愁有多長,所以就寫出了這樣的詩句。這就是用漢語言的人的花招。

“嘴是兩張皮”,這話是對官僚的。說話不算數,不負責,不兌現,不認賬,無是非。但有些媒體最大的特點也是“兩張皮”。近期國家調整一批干部到異地上任,媒體就說好,說這是防止腐敗的一個重大舉措。可山東和陜西的省官在原籍任職,媒體又說好,說這是“不避諱”。媒體比拿尺子量頭發的教授有才。

漢語言的表現力是很強烈的,效果非常到位,因為我們的語言特色注重形象和夸張,這兩種方式加到一起,用起來效果非常有力。但漏洞也在這里。有一詞叫“學貫中西”,這一詞就非常猛。我們的祖先做學問非常謙虛,就是圣人孔子,一生學而不厭,也不敢說出這樣的大話。后生可畏,現代的某些人出國鍍金回來,就叫“學貫中西”了。一個中國人,哪怕他是大學者,連自己國家的漢字都認不全,怎么敢稱學貫中西?還有一詞叫“著作等身”,這些著作等身的人是誰?屈原那樣的大家,著作不能等身,《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也不能等身,孔子所傳不過《論語》二三萬言,照樣不能等身,曹雪芹一生寫了一本書,連“等腳”都不夠。著作等身的人在哪?

有一詞極為轟轟烈烈,叫什么“力排眾議”。我想除了皇帝,其他人大概沒有這樣的氣魄。既然一個人能說了算,還要眾議干什么,眾議還有鳥用?為什么要有眾議,這就是發揚民主,要有民主。個人意志與民主發生了矛盾,就原形畢露,這就是所謂的“力排眾議”,可笑反而成了魄力的說辭。原來我們漢語言那么優秀的表現力卻正好用來和稀泥。秩序打亂,成全個人意志,反而成了好事,管它合法不合法。有一成語叫“為虎作倀”,是說一個人被老虎吃掉了,這個人的鬼魂再給老虎領路去吃人。我們的很多詞語,正做了這個角色。

善于的地方,都少不了歌功頌德的牌匾。過去的七品小縣官號稱“父母官”,最臟。他們辦案時頭頂上都有一塊牌匾叫“明鏡高懸”或“光明正大”。我看日本動漫,官的頭頂上也有這樣一塊牌匾,不知是不是日本遣唐使帶回去的,看來這樣的美詞日本人過去也喜歡。實際上,與事實的出入,這樣的匾砸了都不過分。自己歌功頌德也罷了,喉舌之聲不絕,更可氣。我們漢語中的漂亮詞藻非常多,現實的東西缺乏,就用這些詞藻彌補。曹操行軍,士兵們快要渴死了,這個老滑頭就指著前方說:“前面有梅林!”士兵們勇氣倍增,都想沖上前吃梅子解渴。我們漢語言的許多詞匯,也有曹操那樣的詭計。漢語言生動形象表現力強,是無辜的,花招是人的花招。

有人說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德。我覺得法好比一只虎,德好比一只貓,虎多虎威,貓多伎倆。貓最易沾葷腥,一不小心就偷嘴,我們一直看不住這只貓。

[原載2007年7月10日《羊城晚報?花地》]

第9篇

想讓一個人淪陷,就給他一個很高的位置。

淪陷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征象:瘋狂。在瘋狂中顛覆,又在顛覆中瘋狂。人瘋狂了,心易生不可一世感。相應的,人格就會居高臨下,人品就會飛揚跋扈,人性就會為虎作倀。

人居高位,最大的特點是不能觸碰。屁股決定了腦袋,腦袋劫持了理智,理智獻媚于虛榮,虛榮放大了尊嚴。位置給予人的尊嚴感,比過去強大了,也比過去脆弱了。這種尊嚴的核心,就是權威感。尊嚴不容侵犯,就是自我的權威感不可撼動。

此時,在意一切的風吹草動。喜歡一切的敬奉,又懷疑著一切的敬奉;希望他人目光追隨,又提防著這種追隨。概括起來:既八面威風,又四面楚歌。

好端端的一個人,一旦到了某個位置上就不是人了。不僅別人找不到他,他也再難以找回原來的自己。

這樣的人,除了位置走到了高處,人生的全部,都在淪陷。

—— 二 ——

沒有誰,可以獨自走完人生所有的路。

這樣說的意思是,一方面,我們不去否定人的強大和堅韌;另一方面,還要敬畏命運的神秘和玄幻。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身邊須有一二知己。知己,不會幫你走路,但能陪你走路。你愿意把路上所有的遭遇說給對方,一來你信任,二來你覺得值得,三者,你相信對方會懂。

塵世間,有個能懂你的人,是多么重要。

知己的意義就在這里:這是你人生的一個出口,未必是最重要的出口,卻一定是最后的出口。在這個出口處,你得到的,不是勝利,而是釋放。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了。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痛苦,就是有的人,連這樣一個出口也沒有了。

你痛苦著,對方未必能為你分擔痛苦,但懂和注視,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分擔。因為,人生有些痛苦,不是背負得太沉重,而是走得太孤單,不是走不到盡頭,而是看不到人影。

你必須知道,這是人世間一條無形的拐杖,強大而有力量。雖然人生的泥淖,最終需要你自己走出來,但拐杖的意義是,它是你走出來的一個理由。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還有人需要你不倒下,需要你走出來。

—— 三 ——

每個人都在夾縫里掙扎,每個人都想從夾縫里突圍。

掙扎不開是苦,突圍難成是痛。一個是擺不脫當下,一個是看不到未來。于是,夾縫人的生存,是白加黑,是苦連痛,是迷惘遙看絕望。

想想吧,把自己的一輩子,交給一個討厭的單位,一群卑鄙的小人,一個骯臟的世界,你還要委屈自己,跟所有的這一切周旋,裝作很強大地迎來送往。這件事,是多么可怕。為此,你累到了無力,忍到了無奈,倦到了無望。然而,比無力無奈無望更可怕的是:無助。痛苦也就罷了,還要痛到一點辦法也沒有。

夾縫人啊,夾縫人。

第10篇

我的一位小同鄉,當過3年秘書,后來被提拔在一個處級單位做主任。為官數載,人緣口碑極佳,尤以“老成穩重”著稱。他年紀不大、資歷不深、本事不多、學歷不高,怎么就這么成熟呢?一日,他夫人不見外地告訴我,她丈夫得益于一位古人的訓誡:“于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

原來如此。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受到的教育是:一個正直人必須襟懷坦白,對是非美丑要愛憎分明。到了現在,處世為人的箴言怎么就啞默悄聲地變了詞兒走了板兒?而且實踐者竟大獲成功?

一事當前,是喜是怒,是好是惡,是從是違,本是正直人正派人不容回避的態度。不要說領導干部,即使是有良心的平民百姓,也不會在感彩中失去對是非的喜怒、好惡、從違的態度及情緒。人類若真的失掉了這些情緒,那么這個社會還有什么真善美或假惡丑可言?古今中外,一時認不清是非的人是有的,甚至雖認清了卻迫于利害關系守口如瓶的人也有,更可恨的是,也有人顛倒是非,但是他們掛在嘴上的仍不失為義正詞嚴。

在是非面前無喜怒之情,無好惡之態,無從違之舉者,十有八九是“鄉愿”之待。孔子有云:“鄉愿,德之賊也。”凡事不搖頭也不點頭,不擁護也不反對,不表揚也不批評,甚至專揀合對方口味的往嘴里喂,這種人還什么原則、正義?難怪孔圣人對“鄉愿”咬牙切齒,深惡痛絕。

這種人并非一點原則都沒有,他們唯一的原則是護己利己,只要對己無害,其他一切都任它去好了。該怒不怒,該惡不惡,該違不違,無異于保護邪惡,為虎作倀。這種人往往由于態度曖昧,不從不違,回旋的余地很大,結果也往往是左右逢源,個人總是立于不倒之地。至于事業受了多少損失,原則蒙受多少晦暗,那又和他有何相干呢?

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這本是天理人心。天若是沒有了季節,人類可如何過日子?人若是沒有了情緒,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一個對任何是非都沒有個態度的人,一個任憑外界發生了什么事情,內心都無動于衷的人,那有何益?

一則新聞說,某地蓋了幾座龍王廟,鄉民年年上香求拜,卻連續3年遭受水災,最后一場洪水竟沖垮了龍王廟。鄉民們見此并不惋惜,反說:“龍王不治水,要它何用?早沖垮了早省心。”

(選自《不讀才子書》,出版:春風文藝出版社,責任編輯:王一冰,定價:35.00元)

第11篇

時代在發展。

人類社會從遠古走到現在,速度越來越快,就像某科幻小說里說的那樣,確實是個能“技術爆炸”的種族。經歷了幾十萬年的積淀,許多東西厚積薄發地,同時也是應運而生地出現,它們并不是由哪個人創造,也不是由哪位上帝投放而來。

某一天,某個人覺得他發現了一種新鮮的東西,他便把這東西分享給他的同伴。同伴又傳給同伴,傳播到一定范圍,就成為了一種新的流派、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當然在這過程中,這東西早已不復原來的樣貌,也正是經過千千萬萬人的“添油加醋”,它才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然而,一切經過“眾口相傳”的東西,便都是好的嗎?

今天我想說的其實是網絡語言,一種迥異于傳統的任何語言的、卻又帶著獨特滋味的來自民間的語言。

在網絡初創時,網絡語言就是它的伴侶,因為網絡的自由,許多人在生活中不敢說的話,在上面都可以隨意發表,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在這樣的自由環境里,許多當時認識到了網絡魅力的有智慧的人找到了發揮才華的平臺。但當時的網絡語言還未與生活語言有過大的差異。直到網絡發展了很多年后,網絡語言才變得成熟而有魅力,日常生活里每一個人都會的文字竟還有這樣的組合方式,帶著一種捉摸不透的巧勁,卻又言簡意賅地讓幾個字能表達幾十個字的信息。不可謂不神奇。

但現在,網絡語言似乎走入了一條邪路,因為網絡語言的隨時能夠更新換代的特點,原來那些精巧的話語被棄置,取而代之的是粗鄙之語,辱罵父母親人的惡毒話語竟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許多人都在網上以貶低別人的方式發表自己的觀點,仿佛全世界都欠得他幾萬銀兩一般。這可能也是由于網絡發展的太快,致使網民中品質不好的人數量大大增加。這些人日常中如何尖酸刻薄,網絡上就如何攻訐譏諷,這實在不是什么好現象。更有甚者氣急敗壞、拉幫結伙,像是本就渾濁的一灘污水上面又添一層油膩一樣惡心不堪。

“眾說”,“眾說”。若讓十年前的網絡民眾來說,自是討人心喜,有益身心的。若讓現在的一群烏合之眾來說,那便是恁地惹人厭煩。更可怕的是許多未成年人也在上網、迷戀上網。他們尚未形成的、或者已經初步形成但還沒有堅固的世界觀,竟被這污水一灘活生生地帶歪了去,有些未成年人輕易相信了網上一些人的膚淺見解,喪失思考能力地為虎作倀起來,何不讓人痛心?

雖是有心改變這一現狀,卻也是有心無力。只能寄希望于人們以后少評價,多思考。

第12篇

仗勢欺人,漢語成語,拼音是zhànɡ shì qīrén,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成語謎語是謎語的一個分支,猜成語是一種很有趣的益智游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的謎底,供大家參考。

一、成語謎語衙門里的酷吏,宅門里的狗 …… 打一成語

二、成語解釋仗:憑借,依靠。依仗某種權勢欺壓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他學師友,君子務本;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三、成語造句1.這些奴才,從來都是仗勢欺人,欺軟怕硬。

2.我喜歡看那些諷刺仗勢欺人,忘恩負義、欺貧愛富、為富不仁的壞蛋的戲,我敬仰戲中那些懲治這類壞蛋的英雄豪杰。

3.他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那些仗勢欺人的狗腿子。

4.他仗勢欺人,同志們都非常反感。

5.她沒有榮耀的祖先,并認為有榮耀祖先的人都是些仗勢欺人的人。

6.生時可以仗勢欺人,無法無天,但誰能保你死后的遭遇?

7.他們仗勢欺人,引起群眾強烈的不滿。

8.同時,如果接到了一位對你的孩子仗勢欺人的行為感到憤怒的家長的電話,你應該傾聽,不要把自己保護起來。

9.故事講述了潘金海從小仗勢欺人,胡作非為,雖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駕,最后被判死刑,臨刑前咬掉生母耳朵。

10.實際是表現牧童的機智勇敢,借此諷刺豪強惡少仗勢欺人,為虎作倀。

11.她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因為老師仗勢欺人又沒教學能力。

12.比如某領導在當地仗勢欺人,橫行霸道,事情曝光后在群眾中影響極大,也震怒到了上面的領導,當即將他槍斃。

13.洛陽豫久軟軸科技有限公司自以為是,仗勢欺人!

14.提格和他的嘍羅們到處仗勢欺人他們比北佬還壞。

15.但是,絕不允許依仗人多勢眾,仗勢欺人,違反單打獨斗的騎士規則與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

16.別仗勢欺人,你這一套對我行不通。

17.不要仗勢欺人,也不要因搶奪而驕傲。

若財寶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18.許多人發展了官僚主義的作風,仗勢欺人,用強迫命令的方法去完成工作任務。

19.這些平日仗勢欺人的兵士嚇得東奔西竄,想拼命逃脫群眾的圍攻。

20.一個仗勢欺人的朋友就不再是朋友了。

21.鄰里之間既有和睦相處、彼此照應的關系,也有仗勢欺人的現象,而品德高尚的人對社會基層的穩定起了積極的作用。

22.某些干部子女仗勢欺人,在學校欺負同班同學.

23.你看看你,不是只會乘人不備,仗勢欺人的膿包是什么?不是只會乘人之危的孬種是什么?

24.他聽說汾陽知縣的衙內仗勢欺人,專門禍害良家少女,竟趕去抱打不平。

25.他最討厭的事情就是以強欺弱、仗勢欺人,他雖然明知自己是孤身奮戰,卻毫不示弱。

26.看吧,看吧,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姑姑,這狐媚子就是仗勢欺人,目無王法,姑姑一定要將她就地正法,以禁效尤!

27.他這人一生最恨仗勢欺人者,韓滔的所作所為,差點將他氣炸了肺,忍不住就要揍人。

28.放棄這把雙刃劍,就會出現一些極端情況,一是個別拆遷人仗勢欺人,非法拆遷,自己搞強制拆遷。

29.在這件事中寶釵始終保持著不被私情私欲控制的平常心,他沒有贊同母親仗勢欺人的想法,而是將事態化小,她用平常心將此事作為一件平常事去處理,這也是她讀懂了書中的道理而有的智慧。

30.文明辦案是指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以法服人,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權壓人,仗勢欺人。

31.如果孫志剛的死能夠導致中國收容制度的廢除,如果孫志剛的死能夠喚醒一部分執法者的良知,改變他們恃權枉法仗勢欺人的作風,如果孫志剛的死能夠帶動其他類似案件的順利解決,孫志剛死得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