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17: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花木蘭觀后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昨天晚上,我看了《花木蘭》動畫片。
這是2008年由迪斯尼公司生產的動畫片。它講的是花木蘭的爸爸花狐接受了保衛國家的重任。可是花狐的腿曾經受過傷,走起路一瘸一拐,花木蘭很不放心,所以,她半夜起來把自己的頭發剪短,偷了父親的盔甲和寶劍,替父親從軍。經過十二年的刻苦訓練,終于上戰場了。敵人的兵力很強大向花木蘭的軍隊沖過來,就在這時,只見花木蘭抱著火藥跑到山頭,朝對面的山發生了火藥,制造了雪崩,使敵軍全部覆滅。花木蘭也因為這次行動受傷而暴露了身份,但她卻靠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救了天下的老百姓。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女英雄。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應該學習花木蘭的,機智,勇敢,報效祖國的精神。
山西省侯馬市3606學校四年級:魏婕鑫
審核教師:季義紅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當這一形象被拍成電影搬上了電影院的大熒幕,大家又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歡迎大家參閱。
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是個什么樣的人?她又經歷了什么故事呢?我帶著這些疑問去看了電影《花木蘭》。
一到“電影院”,當投影儀一打開,立馬就有了電影院的氛圍。這個微型電影院還包括用票換爆米花的過程呢,我感覺非常有趣!
看完這部電影,我之前的疑惑全都消除了。《花木蘭》講述花木蘭替父從軍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趣事。比如木須把單于的鳥變成“蒙古烤肉”;士兵們個個扮成宮中妃子,偷襲守門的匈奴士兵而去救皇帝。其中,花木蘭他們打敗單于,讓他和禮花一起沖上天空,“砰”的一聲爆炸成漂亮的禮花,那一幕最精彩,讓我印象深刻。還有一些鏡頭也讓我很驚訝,比如匈奴騎兵被大雪掩埋后,最后竟然能安然無恙地從雪堆里爬出來。
花木蘭很勇敢,她一個女孩子敢獨闖軍營,揮刀殺敵。為了讓年邁的父親不去打仗,她自己挺身而出,替父從軍,這說明花木蘭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而且,她非常機智,敢于面對困難,化解各種難題。花木蘭是我們女孩子學習的榜樣。
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2中國文化被別人搬上銀幕,親切,多少也有點別扭。根據中國故事改編的動畫片《花木蘭》,不僅看到了愛國愛家的閃光點,還挖掘出了屬于花木蘭自己的心路歷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實的自己,如何開發潛藏的能量。影片采用了大量寫意式的水墨畫作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并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種濃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畫中的清淡。
當花木蘭發現自己永遠不可能做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時,外人否定她,認為她不能為家人爭光;家人則鼓勵她,希望她努力改變。是快樂地做自己?還是沮喪地迎合他人?可汗大規模的征兵,不得不讓木蘭做出了代父從軍的決定。
軍營的生活并不好過。每天從早到晚的耐力訓練,讓木蘭有些跟不上他人的腳步。但她從未放棄,還是相信,生活雖不美好,但也不是太糟糕。
戰場上,靠的`不僅僅是力氣,有時候也得靠智慧。木蘭制造的雪崩,使軍隊勝利。當然,《花木蘭》中的木須,也是功臣之一。在人生的過程中,每個人總是不斷地在尋求自身的價值,這并不代表我們活在他人的眼光和掌聲之中,而是對自身的一種自我肯定。當木蘭都承認了自己其實只不過是假冒的時,她便接近了真實,因為她最終成就了最真實的自己。
終于,她為之努力,又發揮潛能的轉折點出現了,替父從軍、擊敗匈奴使她成了全民女英雄。
就像木須所說:“那是因為頭盔太臟了,我給你擦擦干凈。”也許再擦擦,我們就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發現自己的美與善良以及勇氣。在故事中能令人處處得到啟發。人,只有在發揮所長時,才能散發出強大的光芒。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有屬于它的春天。
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3這個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觀看了電影《花木蘭》,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花木蘭是北魏的一個女孩,那時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搶劫。北魏皇帝下令從每戶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軍,花木蘭家里只有父親一個男丁,為了不讓年老多病的父親上戰場,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沙場。戰場上,花木蘭隱瞞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僅勇敢,而且肯動腦筋,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好士兵,花木蘭屢建奇功。后來,在一次戰斗中受傷,人們才發現原來花木蘭是女孩子……
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現在都為人們所稱頌。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訴了世人: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跡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古有巾幗英雄穆桂英、梁紅玉、馮婉貞、秋瑾等,今有愛崗敬業、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任長霞、為人生注入真愛的樸今淑。在國難當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跡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幗英雄秋瑾詩中所說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在和平年代,她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一曲曲巾幗英雄的贊歌。我常欽佩花木蘭,欽佩她遇到困難時毫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應該向花木蘭學習,克服困難,不氣餒、不放棄。長大以后也要向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
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4都說女人是感性的動物,一部災難大片《2012》也可以看成是一部愛情片,從中引申出女人應該選擇怎樣的男人的話題。今天看了《花木蘭》,也想從女人感性的角度來談談此片的觀感。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里,有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說法,看了《花木蘭》后我也有了花木蘭“一見文泰誤終身”的感覺。
起初,花木蘭代父從軍,應該說是出于孝道,不想年邁老父命喪沙場,因此隱瞞女兒之身投入軍營。其孝心、勇氣可嘉,但也只是為小家的利害所趨使。影片的著重點也沒有過多講述花木蘭怎樣在沙場布兵用陣,運籌帷幄運用軍事才能成長為一個將軍,而是著墨于從人性掙扎的角度來闡述一個女人在全是男人的血腥戰場上一步步的心理磨礪,變成一個能直面戰爭殘酷、學會不感情用事不再像女人感性的花木蘭的成長經歷。但是,在影片一開始身為女兒身的花木蘭即使身在軍營也豈能不兒女情長,于是她遇到了文泰,一個她一生都會記得的人。
當片中的花木蘭第一次面對敵軍首領舉起手中劍的時候,她的手是顫抖的,女人始終心慈手軟,她還下不去這個手。可是在文泰的鼓勵下,她終于舉劍揮了下去。“擒賊先擒王”,她因此大破敵軍的士氣而立下戰功和文泰一起升為了將領。從此,她和文泰一起并肩作戰、屢立戰功、功績顯著。但這時候的木蘭還是一個感性女人,只所以能日復一日奔波在沙場上,我想是因為身邊有文泰的陪伴,就像她自己對文泰所說的:“因為每一天早上起來,會想到他,會看到他。”才讓她有力量留在這里去面對。而木蘭的父親說過,在戰場上是不應該有感情的.,文泰也是這么想的。也許男人真的要理性的多吧?文泰覺得木蘭是個將才,而只有幫木蘭斬斷感情的牽絆,木蘭才能成長的更加強大。也許,他也是覺得在殘酷的戰爭前面,冷酷無情才是最好的保護吧!所以,在一次戰爭負傷后,他假報死訊,來幫木蘭斬斷感情的牽絆,促使其在戰場上變的更強大!而他這一躲就是數年,而木蘭也真如他所期望的那樣放下女兒心態征戰沙場,在戰爭中變得冷酷而不感情用事,成了殺人不再眨眼的將軍。誠然,戰爭是殘酷的,在戰場上心軟也許真的會害死人。可我不明白文泰怎么可以一躲就是數年,把一個女人推到殘酷戰爭的前面,讓她去忍受失去心愛人的痛苦,獨自去面對血淋淋的殘酷,哪怕她成為了一個將軍!
而當這個謊言被揭穿的時候,木蘭是沒有半點埋怨的。我不知道大多數的女性會不會和我有同感,我覺得如果換做是我,我不可能沒有半點埋怨的,因為我覺得這數年的蒙蔽是對心靈的傷害,不管是有什么理由!難道文泰該決定木蘭要成為一個將領嗎?這是木蘭要的人生嗎?而文泰可以在背后一躲就是數年,這也是我所困惑的。而當文泰終于亮出他王子的身份時,也才讓我覺得有了一定合理的解釋。正因為文泰是王子,所以他考慮的可能首先就是國家的安危吧?木蘭是難得的將才,他才要把她磨礪成一個建功立業的將領,而不僅僅是一個他愛的女人!這也許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別吧?男人始終要比女人理性!他把木蘭推到了國家大義的前面。當身臨絕境他終于亮出身份站出去做人質,換回了敵軍的撤退,不能說他對木蘭沒有感情,可在鞏固國家大業的面前,兒女情長始終是退居二線的。
但是,木蘭在戰爭中磨礪的再冷酷,骨子還是感性的小女人。因此,她冒險也要只身闖入軍營救出文泰。我想,她哪怕為此獻出生命也是無怨無悔的!最終,她終于在敵國公主的幫助下殺死了敵軍的首領,救出文泰。但結局對她來說并不是美好的,她再一次“犧牲”在了國家利益前面。文泰做為王子要和敵國公主聯姻,這樣才能消除戰爭,睦鄰友好!而木蘭辭官回鄉、陪伴老父度余生!
十二年啊!十二年戎馬生涯、征戰不息,帶給木蘭的是只見風吹日曬的憔悴容顏。女人有多少個十二年的青春榮華呢?特別是在古代,就算她十幾歲投入軍營,十二年過去也會是三十左右的年齡的,她能再有時間和機會去忘記文泰碰到一個一生會記得的人嗎?真是“一見文泰誤終生啊”!
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是因為楊過已有了生死相許的小龍女,不能單方面要求什么。而我覺得文泰對木蘭是殘忍的,在所謂的國家大業面前,讓木蘭獨自去承擔戰爭的殘酷和后果。從這點上看,木蘭是可悲的!也許在特定的大時代環境下,人的命運是無法掌控的吧?特別是在古代,女子即使如木蘭般的女性也是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是現實生活中,難道就沒有一見“文泰”誤終身的了嗎?不管是她遇到他,還是他遇到她,我想是有的,但愿能少點這種看似命定的悲哀吧!
當然,也正因為有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才讓花木蘭這個名字流芳千古。電影也是沒有完全按照《木蘭辭》的故事來演繹,而是發揮再創作,以上也僅是對《花木蘭》這部電影的一點觀后感,可能更多的是從女性的角度比較感性的來看這部電影了。
假期觀看花木蘭心得感想范文5今天,我們班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講的和書中不太一樣,也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花木蘭和這首詩。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時剛開始,木蘭父親對木蘭說:“你看,今年的花開的多好啊,可看那,還有一堆沒有開。不過,我相信,等它開花后,一定是萬花叢中最美麗的一朵”這是父親在鼓勵木蘭詩說的一句話。
在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是那條小龍,十分可愛,本來是一個被降了級的神仙,卻還要裝十分厲害的人物,十分可愛。
這部電影,讓我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了故事情節,對木蘭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更加形象具體。其中兩個小動物的加入,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而不呆板,還增添了許多樂趣。
故事的主角名叫王燕,是生活在寧夏半壁河山的西海固地的十三歲女孩。西海固地由于干旱 風沙 霜凍冰雹和水土流失五害俱全故被稱為全國“貧困之冠”。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飯,當地女孩的上學率也是極低。王燕就生活在這一地區。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上學路上觀后感,請您閱讀。
上學路上觀后感1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學校五年級組和六年級組一起到菊城電影院去看電影——《上學路上》。這一部電影使身受感動,受益非淺。
這一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個貧窮的山區里,有一個女孩,她叫王燕。她還沒有上五年級。暑假到了,老師說下學期要交二十四塊八毛的學雜費,但她的家里貧窮,沒有那么多錢。王燕為了能夠繼續上學,她偷偷地把家里的十個雞蛋全都賣了,但不幸被別人踩碎了。她沒有哭,她勇敢地向別人論理,應有了兩塊五毛的權利。這時,她想起老師的筆快用完了,于是,王燕就用了一塊七毛的錢買了這一支筆送給了老師。老師被王燕的行動所感動了,就用了五塊錢買下了這支筆……
這一部電影,我感到王燕的家庭那么貧窮,她卻沒有忘記老師對她的教育之恩,使我感到慚愧。因為我們生活在富裕的社會中,我們也沒有好好感謝老師。雖然二十四塊八毛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對王燕來說卻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這一個數也決定了王燕的前途。在日常生活中,我和王燕就大有分別,我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而王燕呢?卻在一個貧窮的山區里努力地為自己掙錢。可自己呢?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在生活中不注意節儉,過著大小姐的生活,有的沒有用完的本子就扔了;覺得不好用的筆又扔了;覺得不好吃的食物也扔了;不好穿的衣服也扔了。有些不滿足就發脾氣,什么也讓家人遷就……
這一部電影后,王燕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我知道了以后、現在都要節儉用錢,不要亂花錢,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要學習王燕這種優良的品質,要珍惜眼前。
上學路上觀后感2影片《上學路上》講述了一個西部女孩王燕因缺錢,面臨輟學,而她為了上學,歷盡千辛萬苦,憑自己的勞動掙足了學費,又說服了父母,終于重返學堂的故事。看了影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當中。
重男輕女,這是中國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思想,就像片中王燕的媽媽有錢給弟弟們買書包,卻不給她上學,還要王燕嫁人,收禮金給弟弟們上學,很明顯,在王燕媽媽的頭腦里,女孩養大是別人的,只有男孩才是傳宗接代的人。多么嚴重的重男輕女啊!這是在農村,城市呢?表面上男女是平等了,可諸多侵犯婦女權益的仍是屢見不鮮。成年女性是這樣,女孩就更是如此了。
我時常看到媒體上有這樣的報道:在社會上不僅有殘疾女嬰被拋棄,還有一些健健康康的女嬰被父母拋棄,任他們自生自滅,甚至于把有病的女嬰扔給別人,等嬰兒的病好之后,再將嬰兒領回來養,簡直令人發指。我想問問這些父母:“憑良心說,這些女孩是不是你們的孩子?把她們扔了,這等于是在謀殺她們,是犯法的。更何況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中都是有規定的,這樣做真的是太殘忍了。你們這些父母去想想吧!”重男輕女的思想是錯誤的。
古今中外有多少杰出的女性,干成比男人更出色的事業。外國的有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英國的首相撒切爾夫人,女王伊麗莎白;中國有花木蘭替父從軍、楊門忠烈女將、一代女皇武則天,今有人民的好女兒任長霞、為國爭光的女子排球隊……誰說女子不如男!我曾經看過一個統計報告:“全世界再這樣重男輕女下去,以后,人類將會因無法繁殖而滅亡!”
這多么可怕啊!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只匯成一句話:請為女性創造一個男女平等的世界。《上學路上》這部影片多發人深省,它歌頌了西部女孩們自強不息、刻苦讀書的品質,同時更表達出了希望人們把重男輕女這個陳舊思想清除出華夏大地,,保護身邊女性的強烈愿望。我要大聲地呼吁: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請保護尊重女性吧!
上學路上觀后感3星期五下午,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全校同學看了電影——《上學路上》。這部電影催人淚下,發人深省。
影片主要講有一個小女孩叫“王燕”,她家境貧窮,為了掙學雜費的錢,她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又是賣雞蛋,又是賣筆,后來去摘枸杞子賣掙錢。開學那天終于掙夠了24。8元學費的事。
影片中有許多場面令人感動不已。
“想讀書,自己掙錢。”母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看到因沒有錢讀書而不得已嫁了人的同學,小王燕下定決心:自己掙錢。而對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來說,靠自己掙錢,又談何容易!為了掙錢,女孩偷了家里的雞蛋拿出來賣,而險些遭到媽媽的打罵;為了掙錢,她情愿低聲下氣地求那兩個高傲的弟弟……在掙滿學雜費歸來的時候,女孩依舊在黃土地上飛奔,還是那個小小的身影,還是那雙腳落地時有力的“啪、啪……”聲。那聲音震撼了我的心弦,這就是執著的魅力。
為了掙到錢,她把家里的雞蛋拿了出來,數了一數,一共有九個雞蛋,于是她蹲在雞窩旁等著母雞下蛋。蹲在母雞身旁的她目光中充滿著焦急與期盼。是啊!一個雞蛋對我來說只是一份點心,可對王燕來說卻是求學路上的一縷星光。她捧著這個雞蛋,像捧著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一樣小心。捧著這個雞蛋,她的臉上綻出了微笑。她笑得多么甜,她笑得多么美,像一朵盛開的花兒。
“摘一斤枸杞可以掙到兩角錢,摘一百二十四公斤枸杞我就能掙夠二十四塊八角錢,有了這二十四塊八角錢,我就可以交學雜費了,我就可以上學了!!”這是王燕跟在賣羊人身后懇求他賣羊時的情景——聽到這段話,我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這個小女孩的年齡雖然和我差不多,可她的所作所為卻讓我望塵莫及。她那強烈的要上學的愿望感動了我,她不怨天憂人,自強自立的精神折服了我。她要掙夠二十四塊八角錢的學雜費,就要摘一百二十四公斤的枸杞。一百二十四公斤黃豆大小的枸杞,她要摘多少粒,摘多少天?她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想家的時候,誰為她擦去眼角的淚花?可是,堅強的她卻從來沒有埋怨過爸爸媽媽,也沒有抱怨過家里的貧窮。
故事的結尾,讓人感動更令人回味。當王燕攤開手,那一團被她捏得皺巴巴的錢呈現在老師和母親面前,那是用她的汗水凝聚起來的一元一分一角,顯得比那耀眼的百元大鈔更有價值,這些錢同時又證明了她的能力和意志力,這是我們所不能及的,因為畢竟像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意志力的體現就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
看完影片,我不禁在想:同在一片藍天下的孩子,我們的上學路是這么平坦,這么幸福,而王燕的上學之路是這么坎坷,這么漫長。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們應該向渴望求學的孩子們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也能在校園里快樂地學習。
上學路上觀后感4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曾這樣說過:“每個人都要讀書,這樣你才會變得有學識。”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每個人都能上學了,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貧窮的山村里,有人還讀不上書。今天,我就看了一部關于山村貧困人家讀不上書的這樣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上學路上》。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山村里有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小姑娘,她叫王燕。在第二學期,他們要交學雜費24.8元,而他家很窮,她媽媽又重男輕女,只讓她的兩個弟弟去上學,除非24.8元王燕自己賺到。熱愛學習的王燕開始通過賣雞蛋、賣筆、賣羊羔,賺足10元錢。然后乘車到“水固”摘枸杞,要摘滿一百多斤才能賺夠學雜費,然而她成功賺到了,她可以上學了。
24.8元就能讓一位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學到知識。
他們是那樣的勤儉節約。然而,對于我們來說,24.8元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數目,我們的書包、鞋、衣裳等等。遠遠要超過這個24.8元。而對于他們來說24.8元能夠讓一個孩子讀到書,學到知識。我們的學費僅僅是24.8元,我們一學期要好幾百學費,24.8元在學校吃飯都不夠。這里面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一個是好幾百,一個卻是24.8元。這正因為我們的經濟條件遠遠超過了他們,這也是因為現在科學發達,人們對這里的建設,讓我們這里變得更美好,交通更加方便。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有錢讀書,就要讀好書,好讀書。而他們那里非常貧困,都是平房,還會引發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等災害。我們這里一開始并不這么富裕,正是因為有了學問,有了知識才有“資本”去建設。而王燕熱愛讀書,因為她要建設自己的家鄉,她要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好。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學習機會,那么我們就要更加珍惜學習機會。要讓自己成為棟梁之才,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然而,王燕是那樣的勤勞,自己辛苦賺學費,這是個多么勤勞、獨立的孩子,她自己賺錢,自己供自己上學讀書。而我們呢?我們什么都不會做,個個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也不幫大人做家務,更別說像王燕出去賺錢了,我們一天到晚就想玩耍。我們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像王燕那樣勤奮、懂事。我沉思著,有多少孩子像王燕那樣讀不起書,上不起學。而我們現在的生活多美好呀!
這部電影,我感悟很多:我們要勤奮學習,追求進步,因為你一天不進步,那就會倒退兩天。同時也要辛勤勞動,為爸媽分擔家務,而且還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向王燕學習,我們不能辜負了爸媽對我們的期望,也不能辜負了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上學路上觀后感5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電影 《上學路上》,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看完它真是受益匪淺。
《上學路上》講了主人公王燕為了上學克服困難的故事。由于王燕家不富裕。家里還有兩個弟弟也要上學,她媽媽就不準備讓王燕上學,說是家里條件差,供不起就讓王燕退學回家嫁人。可是,王燕不愿意嫁人要上學。她媽媽卻讓王燕自己掙錢去交24.8元錢的學雜費,如果王燕掙不到學雜費就不讓她上學了。王燕為了能夠上學,把家里雞下的10個雞蛋拿到集市上去賣,回來還被媽媽責打。想要到水庫去摘枸杞掙學雜費,卻由于沒有路費去不成,就把自己的筆賣給老師,用所得的5元錢買了一只小羊羔,本想把羊羔養大一個拳頭以后再賣掉。養了一段時間后,由于兩個弟弟的調皮把當初量羊羔的棍子折了一小段。王燕不知情,量了后以為可以賣了,就把小羊羔抱到收購場去賣,卻因小羊沒有養夠時間,只賣了85元錢。還給了羊主80元后,自己只剩下5元錢和以前的錢加在一起離車費還剩1.2元錢。于是,王燕又給別人做中介。幾次三番的掙夠了剩下的錢。用自己千辛萬苦掙的錢買了去水庫的車票。一段時間過去了,學校已經開學了,可還沒見到王燕,媽媽焦急地等待著,老師焦急地等待著,王燕終于回來了。把自己摘枸杞掙的錢交給了老師。
王燕為了能夠上學,不怕挫折、坎坷,不向困難低頭。而是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戰勝困難。但我們有些人,只要一遇到困難,就不戰而退,向困難低頭。我想:我們與王燕比起來,我們是多么幸福。從小到大,我們都吃得飽穿得暖。在家里有爸爸媽媽疼愛我們,在學校,有老師同學關心我們,不用為了交學費而發愁,但平時有些人總是以條件差,困難多作為不能取得成功的理由。但是,和王燕相比,我們生活的條件是多么美好,生活的是多么幸福。這些困難又顯得多么微不足道呀!一個人只要懷有遠大的目標,并且為這個目標不懈的努力奮斗。就不會向困難和挫折低頭,而是戰勝困難,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