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49: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治療的新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單片復方降壓制劑;前景
我國是一個高血壓大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3億,而當前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達標率仍處于低水平。我國政府還將每年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高血壓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高血壓患者除注意平時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外,通常需終身用藥,在面對單一藥物治療達標率低,患者依從性差等缺點[1]。近年來,國內外在研發復方降壓制劑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單片復方制劑已列入我國和歐美各國高血壓治療指南。2012年我國擬定了《單片復方制劑降壓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仔細分析過去我國高血壓控制情況無明顯改善的原因,既有疾病本身的變化,也有疾病管理方面的問題。盡管高血壓管理水平與治療率均有提高,但有利條件并未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壓的控制情況。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壓,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降壓藥物進行足量、合理聯合治療,尤其是使用單片復方制劑,大部分患者血壓能得到有效控制。
1 單片復方降壓制劑已成為當前和今后高血壓治療的第一選擇
在高血壓的治療中需根據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和其它危險因素情況綜合考慮治療方法,I級患者首先考慮使用單一藥物治療,療效不佳時考慮聯合用藥或者復方制劑,大部分II級以上高血壓患者需聯合用藥或復方制劑,而III級高血壓患者基本均需聯合用藥或復方制劑[2]。復方制劑的出現是高血壓治療學的需求,而不是制劑學的需求;是治療學的發展,而不是制劑學的發展;是高血壓治療理念的發展,而不是顛覆。特別是單片復方制劑可實現以下目標:降壓作用更強,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服用方便,可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的持續性[3]。
目前已被FDA批準上市的唯一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與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單片復方制劑,即纈沙坦/氨氯地平單片復方制劑,此復方制劑降壓作用協同、不良反應抵消[4]。纈沙坦是循證醫學最豐富的ARB類降壓藥,多個大型臨床試驗如VALUE研究[5]、Jikei Heart研究、Val-HeFT研究、VALIANT研究和MARVAL研究均顯示纈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壓外,尚可通過抑制局部組織的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延緩心臟及腎間質重構、降低蛋白尿的排泄,發揮心臟、腎臟保護作用。
2 單片復方制劑降壓治療的效果與安全性
現在我國臨床應用的新型單片復方制劑大多已在歐美國家普遍的驗證和使用過,并在我國進行了大樣本的降壓療效的臨床觀察以及數據統計說明。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新型的單片復方制劑比單藥治療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壓,提高了控制血壓的達標率。單片復方制劑降壓治療是把兩種降壓藥物放在一片藥物中使用,使聯合降壓治療方便、可靠、有保證,理論上還應相互抵消組分藥物各自的不良反應。如果方案設計得當,單片復方制劑比自由聯合治療還可以有更好的價值-效應關系,醫療費用降低。單片藥物比使用兩種藥物的價格更低。另外,可以早達到治療目標、隨訪觀察減少、保護靶器官、更多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從而節省醫療開支。
3 單片復方制劑的不足之處
單片復方制劑的不足是其使用起來的靈活性較差,相對依從性 也較差,不便調整劑量。除此之外,如果單片復方制劑的信息不能很好的讓醫生和患者了解。在推廣使用復方降壓藥物時,應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讓醫生和患者既知道復方制劑的組成藥物,也知道這些組分藥物的劑量。特別是在農村及社區基層推廣使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4 治療建議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聯合降壓治療的建議從藥物的角度上是合理的,但也要注意個體化、特殊體質等方面的因素。作為臨床醫生應積極地建議和使用單片復方制劑。作為初次診斷的2級以上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可初始治療時就口服單片復方制劑。目前正在接受其它降壓藥物治療還未使用單片復方制劑者,可根據患者血壓水替換或加用復方制劑的降壓藥物。血壓水平在140~159/90~99mmHg的1級高血壓患者來說,可一開始直接用單片復方制劑;而血壓水平在160/100mmHg以上的2級及2級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可選擇在單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適合的復方降壓藥物。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告(JNC7)指出:當患者血壓超過目標血壓20/10mmHg時開始聯合藥物治療。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復方降壓藥物的種類,這時既要考慮到患者的血壓升高的類型,也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合并癥等情況。已經接受降壓治療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過的各種不良反應是選擇復方降壓藥物的重要依據。在使用單片復方制劑后血壓仍不能控制時,可以選擇增加復方制劑的劑量。
復方制劑的組成已經有了新的概念,不單純是幾種降壓藥物的合理搭配,而是考慮到整個高血壓的綜合控制治療,在歐洲,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單片固定小劑量的復方制劑已經成為引領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方向,目前英國研制出了新的復方制劑,包括2種降壓藥,美國也研制出了用于防治高血壓病的單片復方制劑;盡管這些復方制劑的效果需進一步要得到循證醫學的驗證,對于全面控制多重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這一理念己得到心血管醫學界的廣泛共識;控制的復方制劑以其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抵御并發癥和依從性好等優點,成為治療高血壓病的一個新趨勢和新方法,我們相信高血壓用藥的復方制劑將會在今后的高血壓防治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今后的新藥開發和研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陳魯原.單片復方制劑對中國高血壓患者管理的重要意義[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6):508-512.
[2]杜海洲.國際抗高血壓復方制劑研發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0, 19(18):1676-1679.
[3]Ggerbion PP,Shoheiber O.Adherence patterns amo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fixed-dose combination versus separate antinhypertensive agents[J]. 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7,64(12):1279-1283.
一、尋峰
人一天中的血壓不是一成不變的,各人還有自己的規律,這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生物鐘”吧!其中,血壓波動性較大的高血壓患者,其血壓在24小時內的周期性節律大多呈“雙峰狀”,即每晝夜有兩次峰值和一個谷值,且有相對的穩定性。
我使用自購的血壓計監測自己的血壓,找到了每晝夜超出正常高值的兩次血壓高峰時間段分別在0~2點和16~18點。找到這一特點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提醒我要在此“病理高峰”時段內百倍提高警惕,倘若忽視自我保護,再因過度激動、緊張、用力、用腦、疲勞、壓力等引起“行為高峰”,兩種高峰疊加形成“共震”,會大大增加腦溢血的危險,甚至致殘致死;其次是可以更合理地服藥;三是便于觀察藥物治療的效果和調整用藥。
二、選藥
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醫生會選擇不同的降壓藥物,以達到降壓的目的。我在醫生的指導下,本著“個體化”用藥原則,經過實踐選定了硝苯地平(心痛定)等三四種降壓藥備用。我只服用最適合自己且不良反應小的藥物,從不人云亦云去尋找什么“好藥”,或依照別人經驗用藥。藥物基本選定之后,再查閱藥物著作或請教醫生、藥師,甚至寫信請教生產廠家,弄清所用的藥物口服后到達血藥濃度峰值(藥效高峰)所需時間,以算好服藥的提前量時間。
三、服藥
我以自己為實驗對象,在服用中、西兩種不同藥物的對比試驗中發現,服藥提前時間量不是某個固定常數,需視藥而異。如西藥硝苯地平,只需提前1.5小時左右,而中成藥脈君安,則需提前5小時左右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我從藥物著作中受到啟發,這是由于所服的藥物不同,它們各自在人體內到達血藥濃度峰值(藥效高峰)的時間不同所決定的。那么,如何具體確定服藥時間呢?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因為血壓高峰出現的具體時間,已在“尋峰”時明確,它便是服藥時間的基點。而藥效到達高峰(血藥濃度峰值)所需時間,“選藥”時也已明確,就把這個時間作為服藥的提前時間,讓藥效高峰盡可能貼近血壓高峰甚至疊合。5年來,我采用這種方法服藥,其效果比過去每天早、中、晚3次服藥更好,我的波動性高血壓便較穩定地控制在138/80毫米汞柱上下。
四、療養
在穩定控制血壓的同時,我還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采取了一些非藥物的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如養成科學良好的生活方式,改進膳食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按運動處方堅持每天步行50分鐘左右等。經過近3年的努力,我終于扔掉了拐杖,除左腳稍有麻木外,已基本恢復到病前的狀態,而且在頸椎、膝關節、視力、排便等方面,較腦溢血前還有明顯改善,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熟知和關心我的親朋好友及老同事們也都感到驚訝!回想起來真后悔,在腦溢血前我沒有多學點保健知識,結果兜了個大圈子,才從慘痛的教訓中體會到:對高血壓的防治,醫生固然很重要,但自身的必要知識和毅力也很重要,有時這甚至是決定因素。
為了方便記憶,我把防治高血壓的過程編成了順口溜:
高血壓不可怕,勤監測抓住它,選準藥巧計劃,提前服控制它;
治與養三和七,學知識受益大,綜合治靠毅力,有付出定回報。
點評:
何先生介紹了他治療高血壓的經驗,許多地方值得稱道。
1. 高血壓是終身疾病,因此,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是控制疾病的關鍵。有些患者不重視健康,得了高血壓也不積極治療,把醫生的建議當耳旁風,服降壓藥更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何先生不僅治療的依從性好,更可貴的是他配合治療的主動性強,即主動尋找血壓波動規律,觀察藥物療效,為醫生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寶貴信息。因此,他重獲無價之寶――健康。
[關鍵詞] 高血壓病;原因;癥狀;預防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12(c)-0074-04
[Abstract] Hypertension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 well as the one of the diseases with higher incidence rate and greater harm to peopl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even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Modern medicine think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hypertension is related with the three aspects: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byactive sympathetic nerve, 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thrombosis resulted from impaired platelet fun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hypertension is belonged to vertigo and headache fields,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excess and deficiency).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may be carried by improving the cognition of hypertension, eating habits, the rest of emotional and physical exercise in daily life for modern peopl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Etiology; Symptom; Prevention
高血翰∈且恢質賬躚購/或舒張壓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也是現在發病率最高、對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1]。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高血壓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發病亦有年輕化的趨勢[2]。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2年已報道全球約有10億例高血壓患者,2012年WHO在日內瓦舉行新聞會,報道稱高血壓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約有2億例高血壓患者[3];李鎰沖等[2]通過長期調查證明,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情況存在性別、年齡和地區三個方面的差異。還有報道稱,近年來我國現役軍人的高血壓患病率也在逐步升高[4]。由此可見,高血壓病已經給人們健康和我國發展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所以,更應該加強高血壓病的健康宣教,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的了解,教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高血壓病,使高血壓病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1 發病原因及機制
高血壓病病因復雜,其根本發病機制并不明確,閆金玉等[5]認為中青年群體中高血壓患病率的快速增長主要與現代生活方式下的神經緊張、內分泌失調而導致的血管過度收縮有關。由此可見,我們應該結合時代背景來分析高血壓病發生的原因及其機制,以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法。中醫、西醫對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及機制分析可謂百家爭鳴,本文主要從西醫和中醫兩個方面,對現有理論進行簡單總結。
1.1 西醫病因病機
結合近年研究報道的成果,西醫認為高血壓病的發生主要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具體發病機制并不明確,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三個學說[6]:①交感神經活躍,過度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②血管內皮功能障礙;③血小板功能受損,血栓形成。
多數研究認為,腎交感神經主要通過影響腎素的分泌,從而影響血壓[7];Voskui等[8]通過實驗證明,去除腎臟交感神經能明顯降低血壓;魏榕等[9]結合近年對腎交感神經與高血壓關系相關方向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表明腎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與高血壓的發生息息相關;Das等[10]也報道了RAAS參與原發性高血壓病的發生;根據這些研究,蔡曉娜等[11]認為RAAS是高血壓病治療的重要靶點。
血管內皮細胞有選擇性、通透性,能夠分泌多種血管活性物質,現代研究早已證實,內皮細胞功能障礙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關系密切[12]。有研究指出,內皮細胞功能障礙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是一個惡性循環,互為因果,加重高血壓病的發展[13]。Taddei等[14]認為,內皮細胞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從而引起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另外,Higashi等[15]報道,內皮細胞衰老也參與了內皮功能障礙,從而加重高血壓的發展;黃守清等[16]認為,血管內皮細胞中有些特異性的微RNA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而調控血壓,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血小板有黏附、聚集等生理功能,血小板活性增,容易形成血栓。高血壓病的發生與血栓形成也是相互影響的。劉時武等[17]指出血小板活性的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張菀桐等[18]表明,冠心病高血壓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相對亢進;Surgit等[19]通過研究血小板平均體積,證明了高血壓患者血小板活性明顯強于正常人。
1.2 中醫病因病機
沒有中醫傳統文獻明確記載“高血壓”的病名,關于其病因病機也是眾說紛紜。但是,根據其發病特點,多數中醫認為高血壓病病名屬眩暈、頭痛的范疇,基本病機可分為虛實兩個方面,與心、肝、脾、腎四臟關系密切。其病理因素較多,風、火、痰、瘀、虛均可引起其病發作,臨床有肝陽上亢型、風陽上擾型、痰濁中阻型、痰濕壅盛型、血脈瘀阻型以及肝腎陰虛型,其中以肝陽上亢和肝腎陰虛證多見。
中醫古籍對于高血壓相關方面的描述頗多,《黃帝內經?素問》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大怒則形氣絕,血菀于上,使人簿厥”等;《黃帝內經?靈樞》指出“上虛則眩”、“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朱丹溪在“無痰不作眩”的理論,對后世醫者影響深遠;張景岳在“上虛則眩”的基礎上,提出“無虛不作眩”等,此都與現代論述的高血壓病相關。
現代中醫對于高血壓的病理機制研究也很多,但沒有統一的說法。蘇鎮清等[20]認為高血壓的發病以肝為主,同時強調不能局限于肝。另有報道指出,高血壓病的病機關鍵是氣機升降失常,其重點在于調理脾胃[21]。王玉民等[22]認為,脈絡痹阻是引起高血壓的關鍵。眾醫家觀點不一,臨床都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基礎理論,在前人的經驗上,結合現有時代特點,尋求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
2 日常預防
高血壓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所以不易察覺,現代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的高血壓稱為隱匿性高血壓,很容易漏診。臨床多數患者是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還有患者是在精神激動時感覺頭暈、頭脹,呈漸進性加重,而后伴有心悸、失眠等癥狀;另外,還有患者是勞累后有頭暈、頭痛等癥狀,不適才就醫查診。高血壓病進一步發展,后期逐漸累及心、腦、腎等器官,主要并發癥有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23]。
《黃帝內經》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高血壓病的健康知識普及,可運用《黃帝內經》“治未病”理論,從日常生活中加強對高血壓病的預防。
2.1 注意飲食合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2.1.1 減少飲酒 大量飲酒可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增加,血壓快速升高,容易誘發心腦血管事件。厲玉婷等[24]調查證明,飲酒量、飲酒年限以及飲酒種類均可影響高血壓病的發生。據資料記載,每天平均飲酒30~40 g與不飲酒者相比,高血壓易患率高達50%,而每天平均飲酒60~70 g的高血壓患病率更是高出100%[25]。另外,趙紅梅等[26]通過臨床調查表示,飲酒可增加高血壓患者疾病死亡的風險。綜上所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飲酒,切勿酗酒。
2.1.2 低鹽低脂飲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飲食文化也是底蘊深厚,鹽是重要的調味品,少了鹽則淡而無味。Alam等[27]研究表明,長期高鹽飲食可使收縮壓升高5.58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升高3.5 mmHg。血脂是影響高血壓病發展及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講究色、香、味俱全的飲食時代,過高的血脂大多來源于飲食。故應減少含脂肪高的食物,特別是對于易患病的中老年人,應多食用有益于降壓的食物,如魚類、芹菜、冬瓜、西紅柿、茄子等,少食油膩食物和動物內臟。
另外有文獻報道,補充鎂離子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重要作用[28],食用含鎂豐富的食物飲品,可以降低血壓[29],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飲用含有較多鎂離子的硬水,如泉水、天然礦泉水以及深井水等。
2.2 調節自身情志,養成良好作息
2.2.1 學會調暢情志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化社會,人們的壓力加大,經常處于應激狀態,容易引起不良情緒的產生,而長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使高血壓病患病率增加[30]。中醫認為,情志致病與肝失疏泄相關,中醫古籍中對于“因郁致病”、“因怒致病”等情志致病均有記載,因此,學會調節自身情志非常重要。心情抑郁時,可向朋友傾訴,釋放壓力;心里煩悶時,可通過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還可以時常憧憬未來,讓自身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這些都不失為調暢情志的好方法。
2.2.2 注意勞逸結合 長期不間斷的工作,使身體負荷超重,很容易引起高血壓病的發生。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勞逸結合。一般建議在連續工作1 h后適當放松,可通過眺望遠方、按揉身體穴位、散步等方式舒緩神經,放松肌肉。另外,勞逸結合還表現為生活作息規律,正常成年人睡眠時間以7~8 h為宜;而對于容易患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身體各臟器的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大也在逐漸衰退,更應注重休息,可適當活動,而運動時間不宜過久,避免過度勞累。
2.3 加強身體鍛煉,控制體重
由于工作緊張,業余活動越來越少,很多人放棄了體育鍛煉,缺乏運動而導致的身體肥胖[31]和血脂紊亂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適度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不僅能有效降低血壓,還能輔助高血壓病患者的藥物治療[32]。適當運動既能舒筋活血,維持血壓穩定,又能減少肥胖的發生,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練瑜伽等活動,注意控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以不疲憊為度,這樣能更好地促進血液流通,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
2.4 其他方面的預防
不管是不是高血壓患者都要定期量血壓,特別是高血壓病患病率較高的人群,自身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學會及時控制血壓,減少高血壓病后期的危害。
3 展望
高血壓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一直困擾著人們的生活,如今,不僅只有其發病機制不明確,其治療效果也欠佳,臨床多以藥物控制為主,治愈率低,經濟成本高,所以,需要再次強調從日常生活中預防高血壓病的重要性。總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長期以來都是控制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根本方針。另外,國家相關部門也應加大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正確、全面的認識,讓人們在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我保健和預防能力,這些措施不僅能夠降低高血壓病發病率,而且能延年益壽,使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上升。
[⒖嘉南]
[1] 吳兆蘇,霍勇,王文,等.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19(12):1123-1149.
[2] 李鎰沖,王麗敏,姜勇,等.2010年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情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5):409-413.
[3] 中華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華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7(8):701-743.
[4] 尚峰,王湞,黃河浪,等.現役軍人高血壓流行現況和影響因素[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2):170-172.
[5] 閆金玉,姚華鋒.青中年人高血壓病的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145.
[6] Bátkai S,Thum T. MicroRNAs in hypertension: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J]. Curr Hypertens Rep,2012, 14(1):79-87.
[7] DiBona GF,Esler M.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renal denervation [J].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0,298(2):245-253.
[8] Voskuil M,Verloop WL,Blankestijn PJ,et al. Percutaneous renal denerv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istant essential hypertension;the first Dutch experience [J]. Neth Heart J,2011,19(7-8):319-323.
[9] 魏榕,陶四明,韓明華.腎交感神經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2015,28(51):571.
[10] Das M,Pal S,Ghosh A.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insertion/deletion)and hypertension inAsian Indians:a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 Calcutta,India [J]. Hum Biol,2008,80(3):303-312.
[11] 蔡曉娜,屈百鳴.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為靶點的高血壓治療新方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63-66.
[12] Vasudevan H,Nagareddy PR,McNeill JH. Gonadectomy prevent s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fructose-fed male rats,a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6,291(6):H3058-H3064.
[13] 張娟娟,周黎明.高血壓與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研究進展[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1,33(1):31-34.
[14] Taddei S,Virdis A,Ghiadoni L,et al. Endothelia dysfunction in hypertension [J]. 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1, 38(Suppl 2):S11-S14.
[15] Higashi Y,Kihara Y,Noma K.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aging [J]. Hypertens Res,2012,35(11):1039-1047.
[16] 黃守清,許藝惠,尹蓮花.血管內皮細胞miRNAs與高血壓病血瘀證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6, 22(11):2085-2087.
[17] 劉時武,王喜玉,馬建林,等.H型高血壓患者血小板活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2):118-120.
[18] 張菀桐,胡元會,朱寶琛,等.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與血栓形成動力學相關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129-131.
[19] Surgit O,Pusuroglu H,Erturk M,et al. Assessment of mean platelet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normotensives [J]. Eur J Med,2015,47(2):79-84.
[20] 蘇鎮清,鄭峰.高血壓中醫病理機制及肝火相關理論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3):1528-1529.
[21] 金華,金釗,張蕾蕾,等.高血壓從脾胃論治機理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3):290-292.
[22] 王玉民,范軍銘.高血壓病中醫病機探討[J].中醫研究,2014,27(4):6-8.
[23] 朱紅燕,朱春麗,賈巍,等.桐廬地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抗高血壓藥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 29(11):1042.
[24] 厲玉婷,赫英英,劉國紅,等.生命歷程中飲酒暴露與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5,31(12):1576-1579.
[25] 吳利群.高血壓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2013,6(22):138-139.
[26] 趙紅梅,崔廣偉.飲酒對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心血和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 13(5):6-9.
[27] Alam S,Johnson AG.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among healthy normotensive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ve elderly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igh salt(NaCl)diets of blood pressure [J]. J Human Hypertens,1999,13(6):367-374.
[28] Feng P,Niu X,Hu J,et al. Relationship of serum magnesium concentration to risk of short-term outcom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J]. Blood Press,2013,22(5):297-301.
[29] Pogosova GV,Ausheva AK,Karpova AV. Magnesiu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new data and perspectives [J]. Kardiologiia,2014,54(2):86-89.
[30] 王璐.原l性高血壓患者認知性情緒調節、生活質量與焦慮抑郁情緒的關系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5.
[31] 林莊,盧國良,孫沛.78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因素及并發癥回顧性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16):303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