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三物理公式

初三物理公式

時間:2023-05-30 10:19: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物理公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三物理公式

第1篇

1、數學高效學習計劃,數學是很多初三學生的頭疼科目,因為數學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和公式以及對于數學的運用,對于那些學習基礎差的初三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掌握知識點以及公式的運用,因為學習知識點的掌握可以幫助提高成績,一旦掌握熟練的公式及知識點才能對于數學的學習進行下一步的發展。

2、語文怎么復習,對于復習語文而言,最主要的就是靠大量的背誦古詩,進入初三階段的初三學生在語文的復習方法上要注意到學會運用方法,學會累積知識點,語文最重要的就是背誦,如果能夠把老師日常交代的東西都給背誦下來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語文的考核大部分都是知識點及古詩、文言文的運用,多看書被古詩語文成績其實不難提升的。

3、英語學習方法,學習英語跟語文其實是有一些相像之處的,單詞基礎差的就多背單詞讓自己將來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少走彎路,如果是語法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講就是多復習英語的語法來提升自己。多做閱讀理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4、物理和化學,對于初三階段新開的兩個科目來講就是需要自己多復習,多看書,同時要學會跟緊老師的步伐,讓自己的學習腳步能夠跟緊老師,同時要注意學習方法,因為物理和化學的學習對于將來的高中階段學習很有幫助的。要注意打好學習基礎。

5、政治和歷史注意課本,政治和歷史的在中考時開卷的,如果能夠做好課本上的復習就是會有很好的成績的,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己在復習的時候要知道哪些知識點在哪頁,以免會出現到考試的時候都找不到在哪。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初三是條檻,還是到岸?我疑惑。聽過來人說:“初三猶如四季,有陽光,有沙灘,有碩果,有冰雪。初三的生活如調味劑,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币灿腥苏f:“初三是座高山,需要抓住一條信念的繩索,努力向上攀援;初三是艘帆船,需要設定一個目標,緊握住理想的漿,起航,定能領略到它神圣的美景?!币灿腥苏f它是沙漠,是荒地......面對眾說紛紜,我愕然。

初三,雖不及高三的黑色恐怖,卻也實屬一個考驗。剛上初三,我就深深地體會到初三的四大滋味。一上初三,就得收起初一初二時的懶散與放任。原本和藹可親的老師們也板起面孔,如孔圣人般孜孜不倦地教誨我們。往日同學之間的歡聲笑語已被彼此之間的暗暗叫勁所取代,體育美術課已是一種奢侈,課間十分鐘更是被“侵略”得慘不忍睹。書包過分超載,睡眠嚴重不足,處處彌漫著哀天怨地的氣氛。初三的思緒是零碎的,有太多東西需要背誦,有太多公式需要牢記,有太多的考試需要應付,太多的知識需要檢驗,太多的難題需要攻克.....苦命初三,與君共勉。

當然,初三也有快樂的時候。在求知的殿堂里,奏響著各科獨特的樂音。英語課——英漢互譯的聲音;語文課:現代文與古文交替的聲音;歷史課:講述歷史自豪的聲音;化學課:試管與燒杯碰撞的聲音;物理課:滑輪滑動的聲音……各科獨具韻律的聲音,奏響了緊張和諧的《初三交響曲》。

初三,是我成功的一個轉折點,是我通往未來之路的一道橋梁。未來有多少磨難在等著我?我不知道。未來有多少風雨在考驗著我?我不知道。但我堅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跨越初三,迎接升學的準備!我堅信.....

第3篇

————-題記

走完了初二的長廊,我們帶著一點點成熟和不止一點點的幼稚踏入了初三的門檻。早先,便聽學姐們說:初三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擁有酸與甜,融合著苦與辣,滲透著樂與悲。初三了,我希望擁有一段美好的記憶……

初來乍到的我們,或許還并未體會到初三的風景。只是行如以往的節拍。有人說:“初三的思緒是零碎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背誦,有太多的公式需要牢記;初三的考試是頻繁的,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檢驗,有太多的難題需要攻克……”而我認為,或許這樣是快樂的:有同學們的笑聲,有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美好的記憶來源于課堂的聲音:沒一節課都能聽見不同的聲音:英語課——英漢互譯的聲音;語文課:現代文與古文交替的聲音;歷史課:講述歷史自豪的聲音;化學課:試管與燒杯碰撞的聲音;物理課:滑輪滑動的聲音……這些聲音通過介質(空氣)傳入我們的耳朵,在無形中傳授給我們不一樣的、不曾知道的知識。聆聽這聲音,來自講臺上的聲音,來字圓丁的聲音,我們便懂的了認真的聽課,把這些知識的聲音傳入腦海。

美好的記憶源與黑板:黑板上各不相同的字體,我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映入眼簾,作為重點的知識,敲進腦海。

美好的記憶來源于:所獲得的知識,我希望在初三,能夠努力學習,把以前做的不夠好的,盡力做好;以前做的好的,爭取做到更好。與同學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微笑著賞完初三這一路的風景。

我的初中生活,在似樹葉飄落的瞬間,完美謝幕。我為自己又畫上了一個還算完美的句號。 離開了你們,離開的曾經的所在。風在時間里呼吸,左耳進、右耳出。沒關系,最后我們都會痊愈,最后我們都會快樂。

記?。喊亚斑M當作我們的信仰,不論快走,還是慢行。轉身——向左、向右都是前方……

第4篇

8周的教育實習,使我對中學物理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教育實習不僅鍛煉了我們實習生在講臺上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能力與口才,也使我們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發現,分析存在于現階段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是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主講初二物理(力學壓強,浮力部分)和初三物理(電學歐姆定律部分),帶初二2班和初三1班的物理課,并兼任初二2班的實習班主任。實習期間,還組織了“關于在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初一年級開設物理課的情況調查”的教育研究??傮w來說,實習工作很成功,無論是教學工作,班主任實習工作還是教育調研工作,都得到了校領導,老師們的好評與支持。就任初二2班實習班主任期間,我的班級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學生們的配合以及學生家長的支持。在受到表揚,感到欣慰的同時,也發現了存在于自身的不足,今后需要繼續改正,完善自我。

首先談下我的教學經驗。站到講臺上,面對全體同學,第一心態要好。具體來說,不要緊張的話都說不出來,因為面對的是自己的學生,自己的任務是給他們講課。如果站在講臺上,自己先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首先是工作的失職,其次是學生們的不信任,后果就是惡性循環的課堂秩序亂,學生聽課效果大幅度下降。因此,站在講臺上,要有清醒的頭腦,明白自己是要干什么,有了明確的出發點,才能擺正心態,走進課程的思路;第二,講課一定要先保證自己的思路百分之百在所講授的內容上。我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發現學生不好好聽課,提醒他們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

可是如果老師的注意力就沒有全部集中在課堂上,也就是所謂的“走神”,那怎么能叫學生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所謂為人師表,不僅體現在外部行動上,更重要的是在課堂45分鐘帶領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因此,上課前的備課十分關鍵。備課時,自己要先進性對知識的梳理,自己頭腦中把知識點捋順了,才能在講出來的時候有條有序。這就要求教師對課本有著很高的熟悉度和很強的專業知識基礎。我在講課的時候,比如習題課,如果需要在黑板上作很長的公式推導,我會邊寫邊講,這樣不僅自己能按照自己備課時的思路走,也能使學生按照我的思路走。

其次說下我認為存在于我身上的問題。我感覺主要是講課速度與學生的現實接受能力稍有出入。我個人習慣,一堂課的前半部分用于知識點的傳授,后半部分直接通過習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墒怯行W生,基礎較差,跟不上這樣的速度。這就要求我在講完知識點之后做一必要的知識小結。在和學生的談話中,有些學生提到了這一點。其實在現實的教學中,這一點很重要。對于整體基礎較差的班級,這更是必不可少。很值得我們老師注意。對于知識點的鞏固,多做習題固然好,但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會形成還沒來得及回顧知識點,就投入做題中,導致前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運用紊亂,不知從何入手。本著“照顧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教學指導思想,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這個問題。

最后說下關于教學方式的創新。我舉一個例子,我在講授初二年級“阿基米德原理”一節時,用到的不是課本上的實驗式教學方法,而是我自己的數學演繹式教學方法。具體說來,就是把根據實驗推結論這樣的過程換成根據已有的結論運用數學方法推未知的結論。這個思路有點類似于大學的理論物理教學。我的想法也是來源于此。兩種方法對比,前者優勢明顯在于實驗式講授過程直觀易懂,學生易于接受。但是細想,這樣的實驗雖然對學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不一定能夠集中全班同學的注意力聽講。因為學生見了實驗,心理上的好奇會引起議論,對于課堂秩序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我的數學演繹式講授過程雖然較為抽象,但是對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有著一定的正面作用。

因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公式都是前面接后面的,稍有疏忽,就會朦朧一片。再者,實驗式教學廣泛見于現在的中學物理教學中,而我們卻容易忽視數學對物理的重要性。因為擺在眼前的現實是中考,高考這樣的升學考試仍然是書面考試,也就是解題依然要靠自己現有的物理知識通過數學公式表達出來。所以,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有意鍛煉學生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我的主要想法。當然,實驗是最直接體現物理知識的途徑,所以我對實驗的安排主要在實驗課。在講授正課的時候,用到的更多是數學方法。

這就是我大概的實習感受,還有許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數了。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注意提到的問題,完善自我的同時,我會積極創新教學思路,給教師教學以更大的發揮余地。

第5篇

轉眼間,07年的腳印已經離我們而去.08年新春的使者聲夾雜著新一年的希望,向我們闊步走來.

回首07年,并沒有太大的波瀾,但我個人認為07年我長大了,懂得了許多許多,不僅表現在年齡和身高的增長,與人處世方面,也可以說是受益匪淺,07年上半年,可以說過得相當地驀然,一個即將初三的學生,心中竟沒有自己的奮斗目標,難道,這不可笑嗎?整個暑假,有著網絡陪伴,我并不感到空虛,一次,無意中打開了一個黑客網的頁面,里面介紹黑客知識和技術的內容令我對本來就十分向往而陌生的黑客產生了興趣,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整天泡在某黑客網上,學習別人入侵的方法和錄象,還拜了一個職業黑客為師(當時那是相當的佩服此人啊^_^).不久,我就入侵了我人生第一個網站(我知道這不是光榮的事情)并且在該網站的主頁上留下了我的大名~心里那個激動喲,此后也就習以為常了,我還學會了制作免殺,掃肉雞等等...直到有一天,一個電話打到我家里,讓我心里一震,喂,請問你是XX嗎?我是六安公安局網警支隊..我恍然,有這么嚴重么?原來先前我入侵的那家網站已經報案,網警通過IP查到了我的住址和電話,通過耐心的說服教育,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進入初三以后,老爸沒收了我的電腦,初三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不僅因為金城(我所在的學校)是全縣最優秀的學校,第一次月考過去了,考到了前五名.這讓我在欣喜的同時也初嘗競爭的滋味,從此我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第二次月考,我和我兄弟們包攬前三,到了第3次,也是剛剛考過的一次,我取得了年級第4的成績,這是我沒想到的.

說說感觸吧,如果你是初一.初二的弟弟妹妹看我這篇文章,看了我的經,請你務必抓住這寶貴的時間,真的,絕不是大道理,基礎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混混沌沌歷到了初三,或者根本無心學業,那只能將自己的一生荒廢(這點思想也是班主任傳授給我的).談到網絡,玩久了也真沒的沒多大的意思,沒有學習充實.即使你和同學比玩電腦,你略勝一籌,有多大意義呢?難道你真是網絡高手嗎?我看學習好的未必電腦就棒,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精通計算機,會VB.C++,C#,Asp.Php.即使你敢挑戰比爾-蓋茨,沒有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最終也會成為新一代的毒王,李俊-熊貓燒香作者就是這個典型.

談談學習吧,好的學習方法很重要,至今,數學仍是我的老大難,盡管我平時也很努力,但考試總是成績平平,語文和政史以及物理都算是我的強項.我把我學習的方法介紹一點給大家,首先,到了初三,要適應初三的學習,以及每月一次的月考,語文的復習,關鍵是掌握課文中的重點,生字一定要過關,文學常識也要背熟,這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得到升華,博覽群書.中考語文的課外知識總是必考的,即使你沒能讀完四大名著.但每本書里的故事必須略知一二,多都書不僅能豐富知識,也可以培養語感,做閱讀理解更加容易上手.至于英語,偶的方法比較笨---死背筆記,單詞..呵呵,不推薦.政治歷史也是死背的,沒什么好說的.物理是我的強項,我覺得有必要談一談,對于物理實驗,大家要格外重視,仔細觀察每一個實驗,做好記錄,仔細探究,物理的公式,定理只要理解都好不難辦,特別是電路,要會畫圖,連接實物圖,這都是中考必考的.

展望2008,對我國來說是重大的,4年一度的奧運會在我國舉行,這是一件牽動全民族,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人民之心的大事.對我們初三學生來說,我們也將迎來人生的第一次抉擇--中考.

希望祖國繁榮昌盛,我國的運動健兒們在奧運賽場上為祖國爭得榮譽.也希望所有08年參加中考的同學們以自己的實力,取得最后的勝利!

第6篇

初三年級的書面考試科目為語文(15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含聽力20分)、文科綜合(200分)、理科綜合(200分)。文科綜合的內容為政治、歷史,理科綜合的內容為物理、化學。

初二年級書面考試科目為生物(100分)和地理(100分)。

(2)考試時間

(3)考試形式

文科綜合和地理兩科實行開卷考試,其它各科實行閉卷考試。書面考試科目的試卷和答卷按照網上閱卷的標準印制。

聽障學生的英語聽力科目可實行免考。聽力殘疾鑒定為四級及以上的聽障學生,即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純音聽力檢測結果為每側較好耳的平均聽力損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貝的聽障學生,可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前申請免試英語聽力。符合英語聽力免試條件的聽障學生要求參加英語聽力考試,可向學校申請備案,由學校向區縣(市)教育考試中心(招考辦)申請在考試中使用助聽設備。區縣(市)教育考試中心(招考辦)匯總學校申請表后報市教育考試院,市教育考試院在編排考場時根據情況就近安放播音設備。聾啞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考查和英語口語考查參照聽力科目免考方案執行。

免試聽力學生英語聽力成績按照其英語非聽力部分得分比例計算,計算公式為:免試聽力學生英語聽力成績=英語聽力部分總分×﹙非聽力部分得分÷非聽力部分總分﹚,*終以等級方式呈現。

(4)成績呈現方式

初三年級考試科目成績以A、B、C、D、E五個等級形式呈現。初二年級生物、地理考試科目成績以分數(百分制)形式呈現。城區初三提前考試科目由初二生物考試成績(折合成50分)、初二地理考試成績(折合成50分)和初中體育*終成績(60分)組成,折合后的提前考試科目總成績(160分)*終以等級方式呈現。

免試聽力學生英語聽力成績按照其英語非聽力部分得分比例計算,計算公式為:免試聽力學生英語聽力成績=英語聽力部分總分×﹙非聽力部分得分÷非聽力部分總分﹚,*終以等級方式呈現。

第7篇

一、制定學習計劃,認真查漏補缺,狠抓薄弱學科。

通過制定學習計劃,努力將復習狀態調整到最佳,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寒假學習!

例如:每天學習時間最少保持在7、8小時(上課時間包括在內);學習時間最好固定在:上午8:30到11:30,下午14:30到17:30;晚上19:30到21:30。

既不要睡懶覺,也不要開夜車;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但主要是以保證每科的學習時間為主。

例如:你定的數學學習時間是兩個小時,但兩小時過后任務還沒有完成,建議你這時趕快根據計劃更換到其他的復習科目。千萬不要出現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局面。

晚上學習的最后一個小時建議把安排設置為機動性的,目的是把白天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沒有完成的任務再查補一下。

每天至少進行三科的復習,文理分開,擅長或喜歡的科目和厭惡的科目交叉進行。不要前趕或后補作業。記住,完成作業不是目的,根據作業查缺補漏,或翻書再復習一下薄弱環節才是根本。

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鉆“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打電話請教一下老師或同學。

寒假中,要認真、客觀地對期末考試進行分析??纯茨男╊}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識沒掌握好,是學習態度不端正,還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不好?要進行全方位的剖析。同學們在分析“過去”、總結經驗教訓后,要為自己制定一套寒假學習計劃,并堅持實施。

因為寒假時間有限,要堅持“把時間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學習中要多補習“瘸腿科目”,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強分析??纯茨目茮]考好,冷靜分析丟分原因,判斷該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則要抓緊寒假時間,多補弱科基礎知識,避免中考時“瘸腿科目”拖后腿。

二、有計劃地梳理學科要點,形成知識體系與綱要結構。

成績落后生要靜下心來,加強概念、單詞和公式的記憶,將初二、初三教材上的概念、規律、公式等知識梳理一遍。首先可初步整理出各章節中的重點、難點、考點,找到基本概念之間的聯系,使每塊知識形成體系。其次要將易混淆的概念、規律加強對比、區分,配以適當的練習進行鞏固。再次,把重點、難點以及課本中的知識點融匯在一起,理出線索,留在中考后期復習用。

語文:科目中文言文有欠缺的同學,可以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通讀一遍,掌握相關詞語的用法,并在練習中鞏固。

數學:在寒假消化老師課堂上講的基本知識。要多看公式及相關題型,多做證明題,培養解題思路。

英語:聽英語廣播、看閱讀、記單詞、朗誦課文,復習必須掌握的語法。每天堅持背單詞半個小時,把不能背誦的單詞整理成小卡片,便于隨時復習。

物理:掌握電學、力學重要的原理和公式。力學中,分析題比較多,要多做練習,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知識點,要好好復習,并掌握解題方法。

化學:抓緊時間,多看課本,夯實基礎。

三、收集和整理做過的錯題,選擇中考真題及時訓練。

寒假期間,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復習,盡量多做歷年中考真題。在做完一套真題試卷后,要及時核對答案,看看是哪些題目丟分,弄清丟分原因。通過做真題可了解中考命題范圍、題目難易程度以及題型。

同時,還要把做錯的題記錄在錯題集里,或用紅筆作上記號,便于下一次復習使用。比如,英語若是客觀題丟分,要認真研究該題失分的原因,數學或其它科目也可以用此方法進行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匯總在一起,記在專門的小冊子上,開學后請教老師。通過有選擇性地做中考真題,可以體會和熟悉中考題型,同時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使訓練更有效。

四、有序安排寒假作業,有選擇的讓孩子進行學科輔導。

寒假里,寒假作業的完成往往會呈現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放假前兩天拼命把所有的作業都寫完,以后的時間光顧著玩,到了開學把知識忘得一干二凈;另一種是先盡情玩,直到快開學的前幾天才慌忙寫作業,保量不保質。因此,寒假要有計劃性地安排每天應完成的書面作業,每天作業量不要變化太大。

在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后,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進行適當的補習。應注意到,過多的假期補課會使學生厭學,并容易重復訓練。好的課外輔導班和家教,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但是不要過分依賴家教或輔導班。

第8篇

研究課程綱要并聯系小學科學、高中物理等課程內容后就不難發現,中考物理“物質的密度”基本目標構成一個四維空間:一維是對物質密度概念的完整理解;二維是對密度問題的定性分析;三維是對密度問題的定量計算;四維是對密度意義與作用的初步認識。廣義地說,維度是事物“有聯系”抽象概念的數量?!拔镔|的密度”中考復習教學方式有很多,這些教學方式都應該溯源到實驗、分析與計算三個方面。本文權且把這三種復習方式叫做中考物理復習教學“三原色”,皆因諸多教學方式無一例外地由“三原色”或“二原色”或“單色”來體現。

一、實驗是點燃學生積極投身中考物理復習活動的興趣之火―紅色

物質密度概念的核心有三點:①溫度變化不大且物質狀態穩定時,固體、液體的密度與物體質量、體積的取值無關;②固體、液體密度隨溫度變化引發熱脹冷縮或熱縮冷脹現象而變化,固體、液體密度隨狀態變化而變化;③大氣的密度隨溫度、氣壓變化而變化,密閉氣體的密度隨質量、體積變化而變化。物質的密度又可以由分子動理論輔助理解為“組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的質量密集程度”,所以,筆者設計四個小實驗并組織實驗觀察、問題研究與知識梳理等學習活動,發現達成第一、第二、第四維復習目標的教學效率很高。

實驗1:假想三只透明塑料袋分裝的黃豆、綠豆、芝麻是三種不同固體或液體的分子,觀察用塑料尺對它們進行分割、改變聚堆形狀等加工過程,從中獲得哪些啟發或感悟?實驗2:先用拇指指甲壓劃再用力分斷一塊硬板紙片(建議用衣服襯紙裁剪出2cm×4cm的紙條,份數以兩人一組分組實驗為準),思考:紙條的密度變了嗎?為什么?實驗3:用開孔并插有倒L形玻璃細管的橡皮塞將一只空燒瓶口塞住,在玻璃細管水平出口段用一段色水封住,手捧一會空燒瓶瓶膽,思辨一下,色水段外移現象說明什么?實驗4:觀察給一只已經吹成半大的氣球繼續吹氣的過程,思辨一下,氣球內氣體密度在怎樣變化?你對剛才的思維模型有怎樣的修正?

梳理1:就固態、液態而言,梳理一下你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概念的理解。梳理2:就氣體而言,怎樣正確認識“大氣密度與溫度、氣壓的關系”?怎樣認識“密閉氣體的密度與體積、質量的關系”?把你對氣體密度概念的認識梳理好并貼在筆記本上。感悟:就學習密度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分享一下你現在的認識。

二、分析是充盈學生有效解析初中物理問題的能力之水―藍色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除了知識的傳授,還有思維方式的訓練。遇到問題愛分析、善分析并養成分析習慣,利于提升他們中考復習的效率。筆者設計了四個典型的活動并組織學生對所示現象進行針對性分析,收獲頗豐。

活動1:觀察教師慢慢將一張餐紙揉成團的過程,分析:什么物理量發生了變化?什么物理量沒有發生變化?

活動2:觀察教師將一張餐紙和把它揉成的紙團分別在空氣中的下落過程,分析:餐巾紙的密度和空氣的密度比,誰更大一些?什么因素影響餐巾紙在空氣中下落時的運動軌跡?

活動3:觀察圓形鉛筆在量杯內水中靜止時的狀態,分析有什么方法可讓它直立水中?

活動4:觀察市場出售螃蟹時的圖片,分析:假如你去選購螃蟹,希望它是被怎樣的繩子捆扎著的?

三、計算是保障學生自信完成中考物理復習活動的生命之洲―綠色

計算是物理學形成與發展的基本支架。目前《計算物理》課程的開發工作已行進到對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進行觀測與研究階段。密度概念的中考復習也離不開對計算能力的鞏固與培養。筆者設計了四個活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

活動1: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閱讀密度計算示例及他們事先完成的“你還會計算嗎”作業情況,開展“互幫互糾一定行”活動?;顒訒r間約三分鐘,期間,教師巡視,回答學生個別提出的問題,活動最后強調審題和尋找解題思路的重要性?;顒?:指導學生在理解質量、體積、密度計算公式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單位間直接換算的訓練?;顒?:目測教室空間的長、寬、高有多大?估算:教室里空氣的質量有多少?活動4:思辨人體的平均密度有多大?估算:你的身體體積有多少?

第9篇

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備課,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每次教研活動,本組老師共同探討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然后總結。教學重點章節時,大家一起商討課堂教學的引入、實驗的開展、如何運用課件、應解決的難點等。上課時,注重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基本的探究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必要時,在重點章節的教學中可以添加一至兩節復習課。

2.全面落實教學目標。

首先,三維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深入,否則易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和開展物理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有時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知識沒有重點地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后,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認為自己講解得清晰到位,不注意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立即就能接受的。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將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3.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教學。

現今物理試卷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大部分試題是對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知識面寬,覆蓋面大,特別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學科的重點概念和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特別強調基本知識和根本概念的教學。注重基本知識、根本概念,并不只是單純牢記定義和公式,而是要了解消化這些物理定義和公式,搞清這些定義和公式的運用條件和使用范圍。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規律,難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應重點講清楚。

4.充分利用有限的實驗器材,注重實驗教學。

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能讓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認識,為上升為理性認識打好基礎。在教學中,對于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我們都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演示。對于學生探究性實驗,不但要讓學生知道實驗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驟,還要讓他們自己動手得到正確的結論,這樣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

5.注重學生解題規范性教育。

物理公式的書寫、計算題的解題,都有一定的格式。一些學生由于受數學學習的影響,在解答計算題時只寫數字,沒有單位,更沒有必要的文字說明,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連物理公式都沒有寫,直接寫數值和答案。教學時,我們要強調物理解題的規范性,強調物理計算題不僅是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即物理計算公式的得出、物理量的換算等,在解題時不能只有數字,沒有單位,更不能沒有公式。

6.精講精練,上好每一節課。

在初三復習備考中,注重知識的延伸,如課本中講串聯和并聯電路總電阻值與各電阻值之間關系時,沒有給出定性的關系,而是通過實驗總結出在串聯電路中,總電阻值比任何一個串聯電阻值都大;在并聯電路中,總電阻值比任何一個并聯電阻值都小,而課本后面練習題就要用到串聯電路中總電阻值等于各串聯電阻值之和這一定性結論,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識的延伸。對于資料,老師資料多,學生資料少(人手一本);對于習題,老師做得多,學生做得少。對于資料的利用,我們物理組的老師進行了分工篩選。首先初選出各種題型后剪輯,由老師自己完成,在老師完成的題目中再次篩選,精選出有代表性的題給學生做,這樣避免了無謂的重復,節省了時間,同時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對老師的解題要求是不僅有解題的過程,還要有諸如此類問題的解題方法的歸納,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十分重視學生的糾錯,每次試卷講解后,要對試卷訂正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學生的糾正情況,并且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認真做一遍,加強學生對所考題型的記憶,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在糾錯過程中得到升華。

7.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

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在于運用,我在課堂上注重進行應用練習。如在講授“重力勢能”和“動能”概念運用時,提出問題:甲球質量大于乙球質量,甲球靜止在水平面上,而乙球在水平面上滾動,則這兩個球的動能哪個大?重力勢能又是哪個大?提出這樣的問題,能幫助和引導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在解決問題時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第10篇

一、弄清差生的特征表現

初中物理學習中的差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物理概念。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不能說明概念的體系及概念的聯系。

(2)物理公式。只能照搬,說不清公式由來,說不清各物理量的意義、單位及公式所反映的物理規律。

(3)探討問題。課堂上回答問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探討問題時只求結論,而不進行積極的思考,遇到困難,持消極態度。

(4)閱讀教材。看書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回答教材敘述的問題,也說不清懂了哪些,更提不出問題;同時閱讀速度慢,且注意力不集中,無自覺性。

(5)物理實驗。掌握不住最低限度的操作技能。做實驗時,往往無從下手,不能遷移知識處理新問題。

(6)物理作業。解題時不遵循一定的步驟、法則,亂用亂套公式,不檢查解題過程與分析結果,也不能說明解答問題的依據,做作業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常出現抄作業現象,

二、差生的成因剖析

1、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學生分化

目前,多數學校在辦學指導思想上都把升學當成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分數、升學成了評價學校、教師、學生好壞的唯一或主要標準。因而不顧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不顧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把教學目標放在培養少數優等生身上,一切教學活動圍繞著這部分升學有望的學生轉,形成了嚴重的“陪讀教育”,導致學生兩極分化。

2、教師教學上的“超綱”要求,導致學生分化

不少教師為了照顧少數優等生或為了應付競賽,隨意增加課堂教學的難度和深度,進行“超綱”教學。例如,有的教師把現行教材上已刪去的凸透鏡成像光路圖及公式,并聯或混聯電路的計算等又重新搬回課堂,要求學生掌握。這樣雖能使優等生拓寬知識面,加深對某些內容的理解,但對大部分學生說,形成的僅僅是些模糊感念,似懂非懂,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產生心理障礙,影響了正常學習而分化。

3、教學進度過快,導致學生分化

在鄉村中學,學校或教師大都把教學進度訂的相當快,脫離了實際,過早地結束課程,搞“深化”教學。這樣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進度,逐漸掉隊分化成差生。如初中二冊物理,有的學校第一學期要求結束第十一章“電和磁(一)”,有的教師甚至第一學期就把所有內容上完了,進度過快,這也是初三學生分化明顯與初二的一個重要原因。

4、經??荚?,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導致學生分化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考試經常不及格,加之要受到教師、家長的批評,心理壓力很大,逐漸造成喪失了學習興趣和進取心,甚至有些學生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我在與部分差生的談心中了解到物理成績常常不及格,是他們不愿意學物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在屢次考試失敗后而得不到成功的滿足和歡樂時,就會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失去進取心,造成學生分化。

三、明確目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求知欲

1、明確目的,激發學習動機和求知欲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動力,是發展思維能力的首要條件,也是差生進行主動學的關鍵。首先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因為,學習目的是學習的內驅力,在學習中起著啟動定向、強化遷移的作用,通過教育使其正確地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將社會的需要自覺轉化為個人學習的需要,逐漸形成遠景性的間接的學習動機。

2、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初中物理是新設學科,具有啟蒙性質,從學生剛學物理時,就應注重培養其能力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徹底改變“死記硬背”的壞習慣。引導他們課前根據學習目標預習教材,完成作業前復習,在掌握教材基本概念、原理的前提下,做練習或解題。學習概念、規律、公式要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上熟記。

平時教學中,在讀、做、算、繪等基本的技能方面,積極開展一些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各種競賽活動,以訓練其速度和培養其能力,并堅持正面教育和多鼓勵的原則。

3、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為了喚起差生課堂學習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我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對學生實行分組教學的方法,目的在于增強差生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學有目標,趕有方向,逐步提高,同時也控制了學生分化。在教學中,把“智力差、基礎差、態度差”三差中有二差或三差的學生編為甲組,把“智力好、態度好、基礎好”的學生編為丙組,其余學生編為乙組。對于這三個層次的學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他們的不同特點,在教學中作不同要求。課堂教學中立足于乙組,提高丙組,扶持甲組。采取統一授課分組練習,個別輔導的方法進行。教學進度和教法以乙組學生水平為基點。對甲組學生實行“四多”、“一優”即:多鼓勵、多提問、多檢查、多輔導,優先面批作業。

課堂練習和布置作業時,提出不同要求。讓甲組學生完成基礎題,給乙組學生增加中等難度題,再給丙組學生增加一部分難度較大、靈活性強的題。同時鼓勵甲組學生完成乙組的題目,乙組的學生完成丙組的題目。學生練習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甲組,給以輔導,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4、采用單元教學達標方法

在物理教學中,每上完一個單元,隨之進行測驗,著重基礎,通過反饋,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使學生有足夠的掌握學習的時間,然后再進行一次平行性測驗,來確定學生的達標程度。達標的學生科進行鞏固性和拓展性學習,拓展知識面;未達標的,則給予個別輔導,進行矯正學習。

采用“反饋―矯正―達標”這樣的方式,始終使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樣既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又能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因此大多數學生都能獲得較好成績,從而控制了學生的分化。

5、抓好總結性達標測驗

第11篇

【摘要】 在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體會學習物理的方法,體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發展過程,體會前人的思維成果,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鍛煉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方法;實驗方法;學習方法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through to the knowledge study, instructs the student to realize study physics the method, realized the physical conception and the rule developing process, realized predecessor's thought achievement, inherits the predecessor thought achievement during the study, exercises and enhances oneself solves the question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 physics; Teaching metho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Study method

這幾年來,我一直擔任初三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如何教會學生學好物理,如何進行初中物理的總復習,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F將我的一點經驗介紹如下:

1 注重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每一個概念和規律、公式,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反映物理現象,物理過程本質屬性的一種抽象,是在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特征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搞好實驗教學,是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我是從以下幾方向來做的:

1.1、確保所做的實驗現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課本要求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在課前我都要反復地做幾遍,認真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排除干擾。例如:在“摩擦起電”一節的實驗中空氣的濕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例如碰到陰天、雨天,早上的前兩節或是下午的后面兩節課(此時的空氣濕度較大),實驗的現象很不明顯甚至很可能失敗。課前就要考慮好上課時,空氣的濕度是否會影響實驗現象。在實驗前最好把毛皮、綢布、玻璃棒、橡膠棒、驗電器等實驗器材進行晾曬。如果天氣不佳,就要考慮用強光照射或者用電爐烘烤。實驗過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觸毛皮和綢布,尤其是在做毛皮與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帶了電荷這個實驗中可以把它們綁在木棒上進行摩擦。排除了這些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實驗的現象非常明顯,給學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鮮明。容易使學生信服,對于我們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備的效果。

1.2、利用課件把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是物理過程展現給學生看。例如: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和恢復形變的時間非常短,學生不易觀察,課件就能夠讓學生較好地觀察這一過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運動,導體容易導電與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等都可以通過課件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1.3、努力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見度。例如:在演示實驗時,升高實驗臺,實物投影儀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實驗現象進行放大都是提高實驗現象可見度的好辦法。

2 注重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導入學習新知識

多采用對比教學,歸類教學,使學生即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又能夠復習舊知識,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事物間更加細微的差異的能力。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熱機效率時,我先讓學生去思考這個概念的意義,接著讓他們與機械效率進行比較,與班級考試中學生考試成績的及格率和優秀率進行比較。與功率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比較講解清楚功率、機械效率、熱機效率的概念,物理含義。這樣就會使學生對幾個率有了較清楚的認識。就不會認為功率與機械效率之間有直接關系了,也不會認真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了。所以在新課的教學中,采用以舊導新,新舊對比,即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夠節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和培養。

3 教會學生學習和總結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

幫助他們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初中物體教材中并沒有專門的章節介紹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但又可以說整本教科書都在講述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教材在講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時,就是按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步驟在進行。即一般是先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研究、觀察、分析、概括總結等步驟進行的。在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體會學習物理的方法,體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發展過程,體會前人的思維成果,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鍛煉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4 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復習中,要時刻注意“信息反饋”。正如控制論創始人維納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復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信息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信息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并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復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后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5 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

初中物理雖然需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但同時也要重視記憶,不要死記硬背絕對不是不要記,不要背,而是更加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的規律,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下的要求:每節課要認真聽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課后留出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記憶。上午的課,中午的課要重溫一遍,下午的課傍晚要重溫一遍,作業前要重溫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對本周的知識進行一次回顧,再以后是一個月,三個月。這樣學到的知識基本上在大腦里扎下了根,想忘記都很難。記憶時要注意找規律、找特點,要準確記住各種定義,定律的文字表達和各種物理量的單位,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物理計算公式與數學計算公式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公式的每一項都有物理意義和單位,在記憶物理表達式時,一定要記住各項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第12篇

一、聯系生活中的物理情境,有效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提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我們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新內容教學中,準備如下問題設計。問題一:“剛從超市買來的水果罐頭,可是瓶蓋怎么也擰不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問題二:“媽媽從菜場買回來一些黃鱔,可是捉的時候發現很滑,怎么才能把黃鱔抓起來呢?”看似熟悉的生活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大膽地科學猜想和動手實驗,因為求知欲是學生的天性,一旦學生的這種欲望被老師激發出來,將迫不及待地主動走入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巧設“問題鏈”,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建構物理模型

復習課是物理學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也是我認為較難上的一種課型,特別是初三年級的中考復習課,他并不像新授課那樣有趣,而更多的是擔負著知識整理、查漏補缺的重任。因此復習課上下來,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教學內容容量大,教師疲憊,學生乏味,教學成果不顯著。譬如我們在《浮力》復習過程中,如果整節課以簡明的問題鏈串接各環節,可能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問題1:“設計小實驗”中:“哪位學生可以將放置在燒杯底部的乒乓球以手不觸碰到燒杯為原則拿到乒乓球?”大部分學生會想到利用水施加的浮力幫助實現。因此,可以迅速地完成浮力的定義、浮力的方向、施力物體的復習。

問題2:“動手做一做”中:“組織學生利用提供的實驗器材,思考如何測量浸沒在水中的小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引導學生動手實驗,快速復習求浮力的兩種簡單的方法――“稱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法”,并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積極追問。如學生在表述“稱重法”的原理時提出公式F浮=G-F,追問:“你是怎樣得到這組公式的?”學生自然會想到結合運動狀態的受力分析在稱重法中的重要意義;又如學生在表述“稱重法”實驗過程中的注意點時提出不但要讓小石塊靜止浸沒在水中,還不能碰觸到燒杯的底部。再次追問:“為何要靜止,為何不能碰觸到燒杯底部?”學生思考回答完畢后,可再組織學生對觸底的小石塊進行受力分析,強化學生在解決浮力類問題時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意識,為后面物體浮沉條件的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際上狀態分析法就是稱重法的特殊表現,拉力為0的應用。

問題三:“同學們在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測量浮力的實驗過程中的注意點有哪些?”借此強調溢水杯的使用方法、浸沒條件的應用等。并自然過渡到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達式,并追問“還有哪些其他的表達式”,及時依據公式的特點歸納出運用的適用條件。

問題四:“浮力大小的計算方法在不同類型的題目中如何選擇?”先開展小組討論,接著通過不同類型的例題強化訓練,讓學生學會選擇出合適的求浮力的方法。如可提供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其底面始終與水面平行),使其逐漸浸入水中某一深度處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數據圖像,不設計具體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像收集信息求出盡可能多的物理量和結論,進一步幫助建構物理模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歸納總結,程序性的提問,幫助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