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21: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手術室護理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完善了護理告知程序和各班職責
1、施行各項醫院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前有告知,采用鼓勵性語言,動作輕柔,使患者感覺到親人般的溫暖。
2、根據工作量和人員情況適時調整各班職責,保證了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1、 從5月1日起向手術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針對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滿足病人一切合理的要求,為病人創造溫馨舒適的手術環境,達到滿意度95%以上。
2、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消毒隔離合格率達100%。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有關層流手術室的知識,以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保證層流手術室的正常使用。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防止院內感染,確保手術切口感染率≤%。
3、 加強急救藥品的管理,急救藥械完好率達100%。加強急救知識和搶救流程的培訓,并定期考核,以確保手術搶救工作的順利完成。
二、做好護理工作計劃,努力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 加強“三基”訓練,組織科室人員技術練兵,培訓率達到100%,合格率100%。
2、 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每月科室考核1次,合格率100%。
3、 加強繼續教育,積極參加繼教科組織的學習。
4、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進一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圍手術期健康宣教覆蓋率達到100%。
三、節約成本,合理收費
一、打造科室文化,樹立團隊精神
積極響應醫院“打造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等各種醫德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生改革、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為中心,爭創一流優質服務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三、規范整體護理,爭創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優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發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
四、提高護士素質、培養一流人才
社會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展的重要環節。努力培養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道德好、專業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院組織的“5.12”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五、工作業績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手術室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01
【摘 要】本文對小兒手術室的護理面臨的潛在問題進行研究。對患者、護士手術中的安全問題導致不良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采取防止護理問題的對策。歸納總結患者出現的不良事件,采取相應護理對策,預防面臨的潛在問題,使小兒手術室的護理潛在的安全隱患減低。 并通過對2013 年和2014 年小兒手術室護理情況的數據表格得出結論。加強對小兒手術室的護理面臨的潛在問題的重視,更加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再手術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小兒;手術室護理;潛在問題;對策
小兒作為特殊的群體,發育尚未成熟,各系統調節身體的能力都比較差,具有抗疼痛能力差,全身血容量少等特點。與成年人相比較,小兒手術的風險大,面臨的潛在問題比較多。患兒能夠順利完成手術,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的需要手術室護士有足夠的耐心,和專業的服務態度,熟悉手術室環境,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解決好問題。小兒手術室的護理面臨問題分析及對策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 年12 月-2014 年12 月,我科介入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兒513 例,其中男童292 例,女童221 例,平均年齡9 歲?;純旱牟∏橹饕窍到y手術、泌尿系手術、呼吸系手術、骨折修復手術。患兒在手術前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恐慌、緊張、精神狀態差、哭鬧、飲食差等。所有患兒均可以耐受手術,并且患兒家屬同意本次研究。所有患兒的性別、年齡等方面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小二手術中面臨的潛在問題
對513 例患兒進行分階段研究,針對2012 年12 月-2014 年12 月513 例介入患兒手術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通過患兒手術室的護理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潛在問題進行總結。護理問題分析如下。
2.1 手術室環境的影響
患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保持手術室內適宜的溫度十分的重要。如果手術室內的環境溫度過高會使患兒身體散熱,給患兒帶來不安的情緒。手術室內的環境溫度過低,身體長時間暴露,加上手術中麻醉用藥,輸液及大量使用手術器械會造成提問過低,小兒容易在低溫的環境下受涼感冒。
2.2 心理問題
小兒的感情和心理機制尚未成熟,在手術前易表現恐慌、緊張、精神狀態差、哭鬧等現象。在麻醉時長期的哭鬧會導致麻醉綜合征增加。小兒心理情緒波動大還會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進行。
2.3 術中病情變化的問題
小兒在手術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病情變化的現象,病情一旦變化,發展十分迅速,患兒的手術耐受能力就會減弱,會造成意外的發生。比如說術中患兒失血過多,休克等臨床癥狀的發生。
2.4 患兒和皮膚問題
手術過程當中,手術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患兒容易需要特殊的,如側臥位,截石位等。還需要注意患兒皮膚不能損傷,不能過度對患兒肢體牽拉和伸展。
2.5 器械設備準備的問題
小兒手術所需要的器械設備通常要求比較嚴格,要配備符合患兒臟器大小的器械設備。在器械使用前要檢查器械是否殺菌消毒,以免造成患兒因手術帶來的的不必要的感染。
3 護理對策
3.1 心理輔導
護士按時到病房與手術患兒進行親切的溝通,了解患兒情況。根據患兒當前的年齡情況,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用患兒可以理解的話題進行交流,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對患兒進行鼓勵,讓患兒感覺到放松?;純旱结t院這樣陌生的環境中,心理難免會使不良情緒加重,為了減少對患兒造成的心理傷害,需要對患兒制定有針對性的兒童心理護理模式,消除患兒恐術情緒,打消負面情緒對患兒的影響。
3.2 密切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小兒在手術過程中的體征、膚色、失血情況等,并做好記錄。需要密切監測患兒的呼吸、循環等數據情況,確保患兒呼吸通暢,可以采用吸氧等手段保障患兒的呼吸正常。如果在術中出現異常情況,巡回護士應及時報告給醫生,做好搶救工作等準備。
4 結果
2013 年和2014 年小兒手術室護理情況( 例) 見表1、2。
5 討論
通過對小兒手術室的護理面臨的潛在問題進行探討,結合2012 年12 月~2014年12 月入住我院的患兒2013 年和2014 年小兒手術室護理情況,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不斷應對小兒手術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潛在的問題,查找護理工作中疏漏的環節,對我院在小兒手術室的護理有很大的提升。在小兒手術護理過程中,加強護理工作,預防術中潛在問題的發生,能夠減少手術風險因素的發生,確?;純旱氖中g安全,有效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占芬. 小兒手術室中護理注意事項及術中配合[J]. 哈爾濱醫藥,2011(05):394.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方法
手術室是危急重癥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與實施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 具有接觸病種較多、勞動強度大、護理工作重、工作節奏快等特點[1], 其護理安全及質量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 甚至可直接影響患者生命安全[2]。為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作者對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展開分析, 并對有效防范措施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開展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工作, 共涉及于本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0320例, 其中男11480例, 女8840例, 年齡為14~76歲, 平均(38.4±2.5)歲。
1. 2 方法
1. 2. 1 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總結與分析 對10320例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 對手術室內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加以歸類整理。經總結, 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主要包括規則制度不健全、護理人員責任意識欠缺、護理記錄書寫不規范、手術不當等。在分析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基礎上, 采取針對性防范對策, 具體如下。
1. 2. 2 對各項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予以嚴格規范 對手術室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對工作流程予以明確, 堅持落實責任到個人原則, 保證制度前無特權;在全體護理人員中開展規章制度學習及考核活動, 確保所有人員均能對各規章制度準確把握;督促全體護理人員嚴格落實查對制度, 避免造成用藥、輸血錯誤。
1. 2. 3 手術前做好核對與準備工作 在手術室內貫徹嚴格的隔離消毒制度、衛生清潔制度及洗手制度, 對院內感染加以預防。在將患者接入手術室時、進入手術間時、麻醉前均對其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病區、診斷情況、術前準備工作、藥物過敏及術前用藥情況進行查對, 術前核查電凝止血器、氧氣、吸引器及急救藥品等到位情況;術前、術中及術后由巡回護士及器械護士協同對縫針、紗布、器械及紗墊等進行清點, 并在護理單上準確記錄, 當敷料及器械等核對相符后才可向手術醫師報告, 此時才可對患者體腔進行關閉。
1. 2. 4 合理配置手術室工作人員 選取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有充分熱情、高學歷護士加入手術室護理隊伍內, 并對其工作予以合理安排, 對各班次工作時間進行合理調整, 確保護理人員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使其在良好精神狀態下展開高質量護理工作;經常性組織護理人員展開交流, 逐步消除其心理壓力。
1. 2. 5 提高手術護理記錄書寫質量 組織護理人員對相關法律知識加強學習, 促使其守法自覺性及自律能力提高。督促其嚴謹、真實的展開護理記錄單書寫, 保證護理單和醫生相關記錄符合, 使之做到不涂改、不誤寫、不漏填, 保證護理記錄準確、真實、完整而客觀。
1. 3 觀察指標 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未實施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時段為實施前, 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實施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時段為實施后, 對實施前、后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率進行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當P
2 結果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后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P
3 討論
護理安全是指在為患者展開護理時, 不可發生在法定制度、法律規定之外的機體功能、心理功能上的缺陷、損害、障礙或死亡[3]。手術室護理安全是保證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操作, 維護患者健康、生命安全的必要條件, 同時也是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 在醫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現實手術室護理工作中, 通常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護理人員責任心及法律意識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或因工作忙、亂等原因, 對相關技術操作章程履行不到位, 或未嚴格執行核對制度, 未嚴格按照要求擺放藥品, 藥品標識不清等, 均可能引發護理安全事件。②手術室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業務培訓上有待加強, 同時技術操作不遵循規范及監督管理不到位等, 均對患者健康及安全有重大威脅, 可引發醫療事故與糾紛。③在護理中未指導患者選取適當, 如側臥位、俯臥位可導致組織長時間受壓, 容易發生壓瘡;患者上肢伸展過度或約束帶過緊均可引發神經損傷;在手術中應用止血帶時未對時間進行記錄, 容易引發血液循環損傷。④手術室護理人員因經常面對急救手術、危重癥患者搶救工作, 在心理與生理上均存在巨大心理壓力, 很容易引發精神倦乏、心情抑郁等, 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 對護理工作缺少應變能力, 易引發護理差錯事件。對于上述護理安全隱患, 醫院只有對手術室各規章制度予以不斷完善, 對各崗位的具體職責加以明確, 在全員中開展質量安全教育, 促使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及責任心增強, 對高危環節加強質量管理, 才可真正為手術室的護理安全提供保證。本院通過對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進行總結, 在此基礎上展開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 結果顯示,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后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率有顯著下降。
綜上所述,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保持嚴謹工作態度, 注重護理安全風險的防范管理, 嚴格排除護理安全隱患, 是促使護理差錯發生率大幅降低、保證護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同時也是促進護理事業及醫院長遠、穩定、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韓穎.手術室護理安全的隱患及預防措施.醫藥前沿, 2011, 1(21):12.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手術室;護理質量;護理滿意程度
優質護理服務是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的,在優質護理服務中,對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形式進行探討是重點內容。在醫院眾多的科室中,手術室是重點的對象,因為手術室獨特的地位和特點,在進行手術室護理服務中即和其他的護理內容相同,又存在了某些區別。本文就我院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的形式和效果進行如下的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為了響應2012年衛生部們頒發的《2012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我院于今年不斷的深入展開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目前已經對全院所有的床位和病房進行了優質護理服務。
1.2方法 對手術室進行科學的管理,加強模式創新,重視臨床管理,建立和健全手術室優質護理體制,完善手術室的護理服務,對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總結,同時對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和臨床醫生以及工作室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價。
1.3實施效果評價
1.3.1手術室護理質量的評價 按照手術室護理評價標準,定期的隊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考評,實施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前后做好評價表的統計工作,取平均分為最終成績。
1.3.2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評價 護理工作管理部門制定評價表,主要包括禮儀外表,專業技能,病情觀察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每一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分值分配。
1.3.3滿意度評價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主要圍繞護理工作人員的儀表,態度和水平等進行。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2.0軟件包處理,實施前后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所得到的各項臨床指標都有顯著的提高,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較高。
3 討論
3.1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形式
3.1.1做好手術室護理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工作規范和標準,完善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比如做好手術室護理崗位職責,完善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流程和護理任務,建立和健全護理工作人員的考察標準,完善手術室護理服務標準,做好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規范,從而實現做好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管理工作,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行為做好規范,提高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3.1.2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護理工作人員要以“患者為核心”為基本工作理念,積極的參加醫院組織的護理培訓,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專業能力,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手術室護理服務提高更好的服務。同時醫院的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開展護理培訓工作,同時定期的進行護理工作的調查工作,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行為進行定期的監督,及時的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培訓。
3.1.3建立和健全護理工作人員的分層管理制度 醫院手術室護理工作管理部門應該對平時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行為進行記錄,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進行客觀的評價,然后依據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專業水平進行分級,這樣在今后不同難度的手術護理工作中可以進行分層使用,然后在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中建立護理??菩〗M,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業務的指導,教學和統一的管理。
3.1.4完善業務考核制度 創新護理人員的績效考察制度,同時將薪酬制度同績效考察制度聯系起來,通過對護理工作人員平時的護理質量,工作時間,和工作難度進行評價,然后在護理人員的薪酬,職稱晉升和年終獎勵等方面的確定上和績效聯系到一起。護理工作管理的相關部門要做好護士工作情況的統計情況,將本月的工資同統計表格直接聯系到一起,通過這種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2完善手術室護理服務
3.2.1做好術前訪視工作 在手術進行之前,護理醫生應該對患者進行術前指導,將手術中應該注意的事項詳細的告知患者,同時應該對患者進行做我介紹,為了避免患者手術期間過度緊張,將手術時常出現的一些患者覺得不正常的現象解釋明白,在手術之前,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患者經常會出現焦慮的心理,所以護理醫生要多和患者溝通交流,降低患者術前的焦慮度。
3.2.2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 手術進行之前,術前病房護理工作人員要和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進行患者的交接工作,在整個交接過程中,要求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文明語言,按照標準患者交接規范完成交接工作。
3.2.3手術過程中做好護理工作 在術前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醫生不應該使用口罩,這樣在手術護理過程中患者看到熟悉的護理醫生會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重要的一點是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消除患者對病情的懷疑態度,樂觀的心態有利于手術的回復和病情的好轉。
3.2.4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 護理工作人員要站在家屬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對于家屬的焦慮和緊張的心情給予理解,對家屬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的回答,護理醫生可以在家屬休息的地方放置一些雜志,并在容易發現的地方放置電子屏幕,將患者的信息及時的在大屏幕上公布,這樣家屬能在第一時間內了解患者的情況。
4 結語
在手術室的護理服務中,使用優質服務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同時能有效的提高護理醫生,主治醫生的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上海市召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推進會[J].上海護理,2011,02.
[2]"優質護理服務專題"征文通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
[3]黃秋鵬.淺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體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3.
[4]全國所有三級醫院都要推行優質護理服務[J].中國護理管理,2011,03.
[5]啟事[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1,05.
[6]邵國瓊,熊嘵蓮.抓內涵、強素質、樹形象、展風采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單位[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1,05.
自從2013年1月開始,筆者在手術室開始施行零缺陷的護理管理模式,把之前采用的常規護理模式作為對照?!傲闳毕荨钡淖o理模式簡單來講,是總結日常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護理缺陷,做出相應的護理對策,并予以落實。
1.1成立“零缺陷”理論管理組織。(1)人員組成:全部護士6人,其中護士長和副主任護師分別任該組織的組長和副組長。(2)小組職責:設計護理缺陷報告單,收集護理缺陷,定期組織護理缺陷分析討論會,提出改進措施并付諸實施和信息反饋。
1.2護理缺陷報告單的設計。(1)報告單的內容:①眉欄:發現/發生護理缺陷時間,患者姓名、性別、診斷、護理級別,當班護士姓名、職稱。②與護理缺陷相關的內容:事件類型,發現/發生地點,發現/發生簡要經過。③事件原因分析。④改進措施。(2)填寫要求按報告單設置的內容認真、完整填寫,要求當天記錄,24h內報給組長。
1.3“零缺陷”理論的應用。形成合理的護理系統,充分發揮出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井井有條[3]。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護理制度,手術室應建立更鞋、更衣制度;紗布清點制度;接送患者、標本保留、用藥查對制度等等。制度越健全,護理管理越有序。按照各級護理技術人員工作職責要求每個人。制定嚴格合理的護理輪班程序,直接與目標管理及學分掛鉤。加強對心臟手術護理??乒歉申犖榈呐嘤?使心臟手術專科護士素質不斷提高。注重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升華實踐,開展護理科研,從根本上提高護士素質和學科水平是與世界護理接軌的一項根本性的工作。
1.4觀察指標總結兩組的患者滿意度、醫師滿意度、缺陷發生率、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與護理質量評分,應用百分制評分模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
1.5統計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處理軟件,對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及護理質量評分采取(x±s)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滿意度、醫師滿意度與缺陷發生率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α=0.05作為檢驗標準。
2結果
2.1兩組手術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護理質量對比觀察組患者與手術醫師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缺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
3討論
心臟手術是當今外科領域發展極其迅速的學科,由于心臟手術的特殊性,手術室護理尤為重要?!傲闳毕荨崩碚撌紫仁窃诿绹钠髽I管理中得到認可并且逐漸完善起來。所謂的零缺陷并非絕對不存在缺點,而是以零缺點作為努力的方向。馬華麗探討了零缺陷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發現,手術室的零缺陷護理管理可使醫療質量趨向或達到無缺陷的狀態,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零缺陷”理論護理管理的目的是要做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零缺陷”理論其核心內容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即強調從一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點為目標的質量管理活動。它營造了預防性質量文化,通過推行“零缺陷”理論管理,科室更進一步健全了規章制度,細化、完善了每一項服務和操作的規范及流程,崗位職責更加明確,并以十四項護理核心制度為標準,規范了績效考核,使護理人員都提高了風險防范意識,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她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責任心,因此,護理工作質量不斷提高。手術室工作“零缺陷”意義重大,殷亞亞總結了神經外科手術內植入物的零缺陷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層層把關,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確保了手術室護理工作無事故。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干預;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
骨科手術具有時間長、暴露面積大的特點[1],術后感染是困擾臨床醫生的主要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手術效果[2]本文為觀察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骨科無菌手術的應用分析及對切口感染的影響,總結其臨床護理體會。特選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骨科無菌手術的患者106例,發生切口感染21例,分別對其感染相關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其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法及結果進行分析?,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骨科無菌手術的患者106例,發生切口感染21例,其中男性11例(占52.38%),女性10例(占47.62%);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60歲,平均年齡(37.21±6.10)歲。
1.2方法對骨科無菌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相關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其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法及結果進行分析。
1.2.1手術前評估手術前對患者做好徹底的體檢,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狀況[3]。
1.2.2手術前準備在手術前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進行徹底的手術室滅菌,保持手術室的溫度、濕度,手術前對手術所需器械進行再次確認,并檢查手術用品的有效期情況。手術前和醫生探討手術具體步驟,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預先防范,盡量縮短手術時間[4]。
1.2.3手術室空氣質量控制加強對手術室空氣質量的控制,在手術人員進入手術室前要進行消毒,避免手術參觀,降低手術室的人員流動,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的風險。
1.3統計學方法將觀察數據錄入到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包括接臺手術、手術類型、手術地點、手術部位及手術時間,21例患者經對癥處理及手術室護理干預后,皆治愈出院,無1例感染加重,詳見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
討論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接臺手術,急診手術,在非層流室進行手術,腰髖部及以下部位手術,手術時間大于3小時的骨科手術患者更容易出現感染。接臺手術的間隙時間對各種手術器械進行準備,并且對患者進行接送,這會導致微粒、纖維、粉塵等顯著增加,進而會對手術室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且有報道[5]隨接臺次數的增加,骨科手術導致傷口感染的幾率也顯著提高,所以對于骨科長時間手術患者手術的安排要更加合理,進行手術室清潔、消毒要更加徹底,做好手術前的滅菌工作;而急診手術患者由于準備手術的時間比較短暫,很容易出現手術準備不充分的情況,并且臨床醫生不能準確的掌握患者的情況,容易導致切口感染的發生,所以對于急診患者的骨科手術,護理人員要抓住關鍵問題,積極進行手術準備,及時掌握可能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原發性疾病,并采取措施;空氣質量和發生切口感染也有直接聯系,層流手術室的室內細菌濃度明顯較低,可顯著降低手術感染的發生,所以在骨科手術中要嚴格監控手術室的空氣質量,降低室內的人員走動,降低各種可能導致切口感染的因素發生;臨床實踐發現,下肢手術由于血液循環的影響,切口預合速度顯著降低,所以會導致感染幾率的增加,所以在進行骨科下肢手術時,更要做好切口感染發生的預防;而手術時間越長,切口接觸細菌的幾率就越大,發生感染的幾率也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在手術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盡量縮短手術時間。綜上所述,對骨科無菌手術患者積極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有助于防止切口感染,提高手術成功率,加快術后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漢卿,謝婉萍.88例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手術護理要點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3):1966-1968.
[2]張霞.芻議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性護理措施[J].中外醫療,2012,26:143-144.
[3]路躍玲,呂志芹.骨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預防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4(8):37-37.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80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7-0334-01
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手術和搶救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醫療事故最容易發生的高風險科室,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高低對手術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意義。手術室中的護理工作貫穿整個手術過程,因此護理工作的質量也就直接決定了手術進行的成功與否,當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護理風險,其同樣也貫穿在整個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手術室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與手術科室、血庫、麻醉復蘇室等多個部門和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而且手術室中相關人員也有多樣性、復雜性等特點,手術和麻醉過程的不可預知性等,這些因素使得手術室變成了一個高護理風險的科室。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要求護理人員具備過硬的技術水平、有機敏的應變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嚴格規范的操作方法。本文筆者淺談一下手術室中常見的一些護理不良事件,進一步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并對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議,現將報道如下。
1 手術室常見的風險因素
1.1 人員因素:在手術室護理人員中不乏有責任心不強,專業技能不熟練,應變能力差者,這些都可能導致工作失誤,且失誤率較高。
另一方面,有些護理人員對于專業理論的學習和操作技術主動學習性差,致使在手術護理工作過程中無法獨立的完成。如在于術中選擇患者合適的或者使用氣壓止血帶時,可能對患者造成壓傷、擠壓傷等。
1.2 管理因素: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或者各項規章制度無法貫徹實施,沒有得到落實。如在接送患者的過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參觀新展開手術的人數較多,造成室內糟雜,室內菌落升高,影響手術操作者的正常發揮和增加病人發生感染的機會。
1.3 執行的無菌技術操作標準不高:在手術室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術室內發生感染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如在無菌包打開后不執行無菌操作而直接敞開抖落器械,容易給患者造成感染。
1.4 器械物品清點核對:手術操作過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與患者的身體接觸,因此在手術前、中、后一定要認真清點手術器械物品,防止其遺留在患者的體腔或深部組織中,而且還要檢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消除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
2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不良事件及其發生原因
2.1 輸液液體外滲:在給予患者靜脈輸液時常常出現液體外滲的情況,其主要與藥物、疾病、機械性損傷、年齡等因素有關。藥物濃度高,輸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細,皮下脂肪層保護弱等原因都會引起液體外滲。
2.2 手術器械物品清點不清:護理人員在手術前中后清點器械物品不認真,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2.3 電刀灼傷:在使用電刀過程中,由于患者體瘦,身體和電刀接觸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員技術不熟練,工作不認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傷。
3 防范措施
3.1 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可以定期給護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每個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安排一定的時間給所有的護理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培養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提高其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通過多方面的技術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保證于術室中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3.2 加強管理制度:完善手術室中的各項規章制度,而且還要貫徹落實。通過規章制度的規范作用,加強護理人員的認真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術前術中術后認真檢查清點器械物品,確保患者的安全。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工作;方法經驗
隨著社會的進步,護理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不能墨守成規,需要不斷創新。每年醫院實習護士人數較多,手術室帶教工作跟病房帶教工作不一樣,在技術性、工作強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且時間不固定。而實習生護士初期會對工作有陌生感與恐懼感,會影響到手術室帶教工作。筆者通過對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工作方法進行總結和分析,探討帶教工作問題及相應對策措施?,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100例手術室護理實習生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這些實習生全部完成全日制的理論學習,其中護理大專生14名,護理中專生86名,對兩組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學歷、年齡、身高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手術室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比兩組分別采用不同的帶教方法,即對照組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采用常規的實習管理,觀察組在常規實習管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帶教管理。對照組采用常規實習管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帶教管理,首先分析帶教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制定相應措施。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建立新的帶教管理模式:對實習生進行全面的指導,加強對實習生工作的監督及管理[1]。廢除舊的帶教管理模式,一個帶教老師帶教多個學生,實行責任制帶教[2-3]。②帶教老師選擇:帶教老師具有雙重身份,肩負著護理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使命[4]。帶教老師的有效教學行為是能夠提高手術室護理實習生的實習質量,提高教學質量。選擇綜合素質好、熱愛帶教工作、業務精、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熱愛護理事業、有扎實理論知識、豐富臨床經驗、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專業技術規范熟練、掌握手術室的新技術、新業務、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優秀醫護人員擔任帶教老師。③對帶教老師加強專項培訓: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強化帶教老師的醫德,提高帶教老師帶教工作的責任感。能夠使帶教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養成很好地工作習慣和規范的操作技能。④注重臨床實踐:在對手術室實習生帶教工作中,不僅要求理論知識的掌握,也要求臨床實踐的掌握。帶教老師盡量選擇步驟簡單的手術進行,實習內容包括協助醫生鋪無菌單、器械清點和傳遞等,還有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其中重點內容是物品清點及無菌操作。在帶教工作中,帶教老師應鼓勵實習生多進行實踐,遇到錯誤的操作及時更正。根據不同學生的掌握情況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小手術操作。⑤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溝通能力進行培養: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是建立在良好的溝通基礎上,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提高患者護理效果,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帶教老師應教會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具有相互溝通的能力,讓他們懂得護理人員需要時時在工作中獲取不同的信息,需要具有搜集、提取、存貯信息的能力,提高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帶教老師需要教會實習生最基本的護患溝通方法,并以實例教實習生與患者溝通技巧與注意事項。⑥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根據各校護生的教學大綱要求、實習目標及醫院制定的總帶教計劃。定期在手術室護理實習生中開展評選優秀帶教老師活動,不僅增強了帶教老師的積極性,也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1.3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軟件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手術室實習生帶教工作效果,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討論
實習是護理專業生進入臨床實踐的一個最后階段,且對未來進入臨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實習期要保證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實習質量,所以要對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期階段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對實習期的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負責。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不僅要教會實習生各種護理規范操作,還要教會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在臨床實踐中,教會實習生注重與患者的溝通,提高實習生的工作態度,提高實習生護理服務理念。提高實習生實習期間實習質量[5]。本研究中,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數據表明,筆者通過加強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管理,提高手術室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使手術室實習生在工作掌握操作技能、工作態度、與患者的溝通能力、服務理念等方面都顯著地提高了。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努力探索,應充分認識只有對實習生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及護理知識全方位的進行培訓,才能提高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護理綜合能力,才能確保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實習期間實習質量,才能為臨床培養具備臨床分析問題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熟練規范的臨床操作能力、懂得與患者溝通能力、有很高責任心、很高的護理服務的優秀護理人才[6]。手術室護理實習生的實習至關重要,護理臨床實踐不僅使實習生理論知識聯系臨床實踐提供了機會,還為實習生提供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養成了實習生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了實習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水平,使實習生初步了解臨床護理工作的內容[7]。為實習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及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勝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參考文獻
[1]周旋.護理實習生臨床工作能力培養管理路徑[J].吉林醫學,2010,10(26):5263.
[2]吳菊紅.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工作的體會[J].吉林醫學,2010,31(17):2764.
[3]張雪,張秋,徐海麗,等.一對一全程帶教在手術室實習生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6):148.
[4]任國興.對實習護士臨床帶教的經驗體會[J].亞太傳統醫藥,2010,6(3):159.
[5]葉琳,張海鳳.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幾項對策[J].護理雜志,2004,21(2):76.
[6]肖瑩,孫曉紅,王超虹.護理專業實習生在手術室的帶教與管理[J].吉林醫學,2009,30(8):759.
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證手術室醫療安全的關鍵。隨著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整體護理不斷深入開展,如何為手術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是護理管理者必須履行的職責。我院在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運用五級質控組織管理制,收到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建立健全手術室五級質控組織管理體系
根據手術室工作質量標準和手術室工作職責建立手術室五級質控管理組織即:護理部領導下的院護理工作質量控制小組;手術室護士長;兼職質控員;各小組長和各崗位護理人員。
2各級質控組織的任務
2.1院護理質控小組:根據手術室工作質量標準、手術室工作職責和護理部制定的《手術室護理工作考核細則》,護理部對手術室實施不定期的抽查,每月大檢查及每季度質控小組檢查,其內容包括工作人員管理、護理技術操作、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各種記錄、急救物品、消毒滅菌、清潔衛生等。檢查結果實行及時通報和每季度發文通報。
2.2護士長:護士長做到每日“五查”及“隨時查”,同時針對科內薄弱環節和工作中心進行“重點查”,內容包括手術器械、物品準備、洗手、巡回護士的手術配合、護理病歷書寫、消毒隔離、手術間物品定位和定量、清潔衛生及各班職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指導護士做好各項工作。檢查結果在次日早會上講評,對工作完成好的同志在會上給予表揚、鼓勵;對存在的問題要與當月獎金掛鉤。
2.3兼職質控員:兼職質控員負責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及消毒隔離制度,負責每月對各類無菌物品、工作人員及術者的手、空氣及使用中的消毒液進行細菌培養。全面進行監測,結果存檔備查。
2.4小組長:各小組長根據分工對本組工作督促實施與改進,協助護士長做好內部護理質量的檢查、督導、考核等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討論,制定改進措施,保障手術室日常工作質量。
2.5各崗位護士:各崗位護理人員是日常工作的執行者,是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重點,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完成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各負其責,職責分明,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3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根據各級質控組織檢查結果,每月召開1~2次護理質量分析會,集思廣益,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與質量標準相比較,找出存在的或潛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制定相應措施并予以實施,保證手術室內部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4體會
4.1加強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健全組織管理體系,我們采取的手術室五級質控組織管理體系,并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和反饋機制,使我院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
手術室是為病人施行手術治療及搶救病人的重要場所,其護理安全是整個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工作的特殊性,故不管在任何環節上出現疏忽和錯誤都會給病人帶來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加強對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士的責任心,才能防止工作中疏忽和錯誤的發生,才能有效地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現將我院發生的一例因剖宮產術前查對不嚴謹而誘發的差錯和教訓,報告如下。
1 案例報告
我院座落在四川省瀘州市的一個小城,是二級甲等縣級醫院。2008年5月10日9:00,婦產科收住了一位35歲高齡初產婦,經檢查:產婦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需急診剖宮產術。當婦產科同志手術室后,護士和巡回護士立即接病人到手術室,并在椎管麻醉下進行手術,術前器械護士常規大聲清點敷料和器械,這是巡回護士正在給病員輸液,所以只是用耳朵聽見器械護士清點完畢,并常規記錄清點數目。大約半小時左右,手術快結束前關閉腹腔時,器械護士再次清點敷料數和器械,發現敷料差一張,立即報告手術醫生,主刀進行腹腔探查,并查找其它可疑丟失敷料的地方,經腹腔探查后主刀確認無敷料遺留,其它地方也未發現可疑的敷料后進行關腹。當關到一半時,器械護士再次要求主刀醫生第二次探查腹腔,結果仍未發現敷料。術畢,手術護士立即報告護士長,護士長立即上報護理部、院辦,經研究馬上送病人到CT室進行腹腔、盆腔反復掃描,結果顯示未發現敷料遺留。
2 原因及教訓
2.1 護理部在差錯發生當天緊急召集手術室全體醫護人員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總結,找出發生差錯的原因。
2.1.1 手術室工作制度執行不力,導致工作中防范意識差。
2.1.2 手術室護士業務素質、工作責任感不夠強,導致工作中的疏忽。
2.1.3 手術室護士在術中執行器械敷料清點制度不嚴格造成敷料清點不清,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給病員造成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
2.2 教訓
2.2.1 手術室護士由于工作繁忙,未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查對制度。
2.2.2 給護理人員精神上造成內疚、緊張與恐懼感。
2.2.3 為了杜絕類似差錯的發生,反復學習手術室工作制度,護士長帶頭學習和監督檢查各規章制度的執行,不斷提高護士素質和責任感,提高服務質量和防范意識,規范護理行為,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
3 對 策
3.1 分析護理過失的原因,對出現護理過失進行有效的處理,及時組織護士進行分析和討論,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隱患、薄弱環節,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新的有效意見和實施辦法,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過失再次發生。
3.2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及護理監控制度,確保規章制度的落實。制度是工作的規范,處理工作的準則,評價工作質量的依據,是消除差錯事故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職責、規則,使管理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程序化。
3.3 嚴格執行器械、敷料清點查對制度,每臺手術堅持三次清點查對,即:手術前查對、關閉體腔前查對、關閉體腔后查對。
3.4 敷料管理要規范,手術臺上的紗布、器械,器械護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存放有序,不能亂丟,臺下無關人員不能亂拿,亂放,最好統一使用顯影紗布。
3.5 認真填術護理記錄單,不得涂改。
【關鍵詞】
整體護理;手術室
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對手術室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理不僅僅是配合手術為主的單純技術操作,更是在手術室的工作內容和程序中充分體現臨床科室普遍實施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的整體護理。系統化整體護理是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各個環節系統化的工作模式。手術室實施整體化護理是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改變以往功能制護理的被動工作方法,以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及術后隨訪來適應和滿足患者要求,確保整體護理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系統性。
1 術前護理
1.1 術前訪視 接到手術通知后,責任護士必須到病房訪視,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及心理動態,告訴患者不要緊張,我是負責手術的巡回護士,同時介紹手術指征,手術名稱,麻醉方式,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同時介紹術前注意禁食,水,不要佩戴飾物,假牙等,讓患者了解手術的相關情況,從而消除患者的疑慮,增強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1.2 術前評估 患者的一般護理,心理,發育情況?;颊呤孪葘κ中g的了解程度,接受手術的態度,對醫療的配合程度等。
1.3 確定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 訪視護士根據收集的資料和手術種類預測術中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并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
2 術中護理
術日晨由巡回護士按手術通知單,核對患者病歷,接患者
作者單位:4540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
至手術間,使患者消除恐懼感,鼓勵患者配合好麻醉及手術順利進行,同時調節好室溫,注意保暖。根據病情需要,建立靜脈通路,需要全麻時,協助麻醉師做好呼吸道的管理,給予患者正確,認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輸液輸血情況。各種操作做到穩準輕快,尤其非全麻手術、清醒患者應關心體貼,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使患者有安全感,并能積極配合手術。術中器械護士應集中精神,嚴肅認真,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臺面干凈整潔,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認真清點紗布器械等術中用物,并做好書面記錄。手術完畢巡回護士與麻醉師手術醫生同時護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于病房護士的交接。
3 術后隨訪
術后2~3 d責任護士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心理情況,無菌切口感染情況,了解患者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做好各種記錄。
4 體會
手術室實行整體護理,使全體護士受益匪淺,手術室護士素質顯著提高,對患者而言,整體護理減輕了患者對手術的緊張恐懼心理,解決了患者對手術的疑慮,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狀態對待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同時密切了護患關系,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使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