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32: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青年節放假規定,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往年,五一"黃金周"的七天長假都能把"五·四"這個節日順帶著給"休了假",但今年規矩變了,黃金周改成了"小黃金周",五一節休假只到五月三號為止。從今年開始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必須是14-28周歲之間的人才有權利享受此待遇!
這樣的一個青年"標準",不禁讓人想到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當時都已經超過了28歲,有的已經接近40歲。由此可見,十大杰出青年的評選并不是以14至28周歲為條件的。還有其他如青年教師、青年干部等,一般都把40歲以下的都當作青年。
可是現在"青年節"放假,規定年齡為14至28周歲,這明顯和一些部門因某時某地某種特殊需要而定義的"青年"相矛盾,與社會公眾的慣常理解不吻合。
有了這樣的規定,也就意味著許多十大杰出青年、杰出青年教師,雖然有青年的稱號,卻沒有青年節休假的權利,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為什么有這么大的笑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定義青年的年齡段,是根據團章來的。
什么樣的年齡是青年,不應該只以團員年齡為標準,畢竟青年并不能和團員等同起來,應該多聽聽社會的意見。更不能對一個定義,不同部門給出不同的規定,如此只會增加各自的矛盾,讓群眾無所適從,更可笑的是,還會出現諸如"杰出青年"不是青年,沒有休假權利的現象。
難道過了28周歲,咱就不能再當青年人了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年齡有了新的認識,總覺得自己二十出頭還算少年郎,三十左右才步入青年段,四十五十剛中年,七十八十還不算老!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是種好心態,但凡一個人,只有自己覺得年輕,那才是真正的年輕。而且,隨著現如今人們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普遍在二十二三歲時才剛踏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位,而對于他們而言,所謂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由此才剛剛開始!我們很難對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說:"嗨,小子,再過四五年,你可就是中年人!"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種說法匪夷所思,只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步入中年的心理準備。
以28歲為限劈開中青年的界限,顯然,在目前中國顯得有些保守!而這樣的劃分界限,更會加重一些年輕人的心理壓力,誰都希望能夠少年有成,于是也就希望能夠可以"延長"一點年輕的時間,而你把青年的末限定在了28歲,無疑會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劇急功近利的心態:眼看就不再"年輕"了。過了28歲,其實依然可以很年輕,依然可以很純真。
可不論放假在家還是繼續工作,也不論是"適齡"青年還是大齡青年,都應當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五四"的精神,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因為我們所不應忘記的恰恰是"五四"為之熱切追求的,而非青年本身。
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周年生日,國慶節到來之時,全國各地的人們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喜迎國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國慶節是為了紀念什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國慶節是為了紀念什么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1、閱兵:國慶閱兵幾乎是從建立該節日以來就一直延續的活動,其目的性是為了彰顯出國家強大的力量,讓民族自信心受到增強,同時又能抑制國外敵對勢力的蠢蠢欲動,可以說閱兵是國慶最重要的活動。
2、招待:國慶不僅僅是自家人的節日,同時也會邀請一些國外元首、政府首腦、外交代表前來受宴,可以說是國際性節日也不過分,其主旨就是為了創造和諧社會,和平的世界,讓各國代表前來正是因為如此。
3、高速免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車已日益普及,人們通常會利用國慶7天長假來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因此,國家自2012年起,國慶期間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車免費通行。
4、看紅旗:每逢國慶,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
因此,利用國慶長假去北京游玩的人們,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
國慶節是什么節日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的日子。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國家節假日國慶節放假規定根據2013年12月11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六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1.教職工因事、因病需離崗者,必須由本人先履行請假手續,事先安排好工作再離崗。臨近上班時間請假,作為遲到處理。
2. 未辦理請假(包括事假、病假、探親假、婚假、產假、喪假等)手續,而擅自離開工作崗位;請假未獲批準而擅自離開工作崗位;請假期滿未申請續假;申請續假未獲批準,卻未按時到崗;請假理由經查實屬弄虛作假的,均按曠工處理。
3.每天考勤,月底統計出勤率,并予以公布。
4.每學期準許為子女開家長會一次(須持有子女學校開會通知書)。
5.婚假、產假、哺乳假、喪假均由相關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休假。
(一) 病假
1.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教職工,必須持指定就診醫院的病歷和醫生開的診療證明書(醫生開的病假條,急診除外),經幼兒園保健醫生核查,領導批準后,方可休息,假條必須提前送到幼兒園,便于幼兒園安排工作。
2.請病假1—3天者,憑病歷和醫療診斷證明書,由分管園長審批。
3.請病假4—7天者,憑病歷和醫療診斷證明書,由園長審批。
4.請病假天數在7天以上者,憑病歷和醫療診斷證明書,由分管主任審批。
5.病假的工資待遇,按如下方法計算:
對于事編人員:
(1)工資:30天以內者,病假一天扣20元,30天以上者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3)病假累計天數超過半個月不享受當月福利(包括全學期、全年福利中該月的福利)。
對除事編之外的其他人員:
(1)工資:30天以內者,病假一天扣20元,30天以上者享受句容市最低工資保障線(應發工資)的80%.
(2)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3)病假累計天數超過半個月不享受當月福利(包括全學期、全年福利中該月的福利)。
(二)事假
有特殊情況,需請事假時,由當事人先向分管領導請假,方能離開工作崗位。如遇急事不能趕到園內辦理請假手續,心須來電來函向分管領導請假,無故缺席者,一律按曠工處理。
1.請事假1—3天者,需報分管園長批準。
2.請事假4—7天者,由園長審批。
3.請事假天數在7天以上者,由分管主任審批。
4.教職工事假一天扣30元。
5.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6.事假累計天數超過半個月不享受當月福利(包括全學期、全年福利中該月的福利)。
請長期病假或事假的,長期病假或事假是指自休假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累計請假超過10個工作日或一學期內累計請假超過15個工作日,請長期病假的享受請假日內獎勵性績效工資的50%,請長期事假的不享受請假日內的獎勵性績效工資。
(三)婚假
1.非晚婚: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女23周歲,男25周歲以上初婚的,享受5天的假期。
3.假期均不包括公休、法定假日在內。
4.婚假享受正常工資、福利待遇,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四)產假、哺乳假
1.符合國家和幼兒園計劃生育規定生育的教職工,享受98天產假。生育時難產及生育多胞胎的,依照有關法規處理。
2.產前因身體原因(如保胎等)要求安排適當天數休息的,休息天數計算在產假內(休息天數原則上在15天以內)。
3.產后上班期間享受每天一小時的哺乳假。
4.生育后再次懷孕需要流產的第一次按正常假休息15天,第二次后果自負,代課教師自請,費用自付(遇特殊情況,如習慣性流產等,由園委會討論處理)。
5.教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6.教職工上環憑醫院證明可休息一天。
7.產假享受正常工資、福利待遇,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五)喪假
教職工直系親屬(配偶、子女、本人或配偶的父母)死亡后,給予3天喪假;近親(本人或配偶的親人)給予1天喪假。
喪假享受正常工資、福利待遇,值班費按實際天數計算。
附:
一、參照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的決定,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規定如下:
1.婦女節(3月8日),女教職工可輪休半天(一學年內休完)。
2.青年節(5月4日),28周歲以下教師可輪休半天(一學年內休完)。
3.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4.少數民族人員可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休閑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109-02
1.引言
休閑是一種新的、積極的生活方式,是國家發展水平與社會進步的標志,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是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而應運而生的休閑體育作為一種文化范疇,是一種群眾性的、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休閑方式,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面對休閑體育行業的迅猛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用人市場的調整,休閑體育行業人才的極度匱乏,使休閑體育專業走進高職院校成為可能,也成為順應時展的必然。因此,高職院校要順應變化,針對市場,準確定位,發展適合自己的休閑體育專業,從專業選擇上,從學生入學開始,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培養休閑體育人才。
2.休閑體育概述
休閑體育是隨著休閑應運而生的,而學術界對于休閑體育的界定則是在最近一個多世紀,國外高校早就紛紛開設了休閑體育的相關專業。國內對于休閑體育的研究較晚,我國著名學者于光遠在1983年提出"玩"是人生命中的要素,應"玩"得高尚,"玩"得有文化[2]。盧元鎮在80年代也曾指出 "把體育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形式度過自己的余暇, 使個人在精神和身體上得到休息、放松、享受",并提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應該擔負起對休閑教育的任務" [3]。
進入21世紀,休閑體育的研究進入迅猛的時期,很多學者在對于休閑體育的界定中都強調了自由時間、身體活動、身心愉悅、生活方式[1];雖然各位學者的觀點側重不同,但核心意思趨同。同時,筆者認為在休閑體育的定義中,也應該考慮經濟因素,人們往往是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選擇休閑方式。因此,休閑體育是在自主時間內,在自身經濟條件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以自我為中心,自主選擇一定的活動形式,以達到身心的健康與愉悅,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現代生活方式。休閑體育結合體育性與娛樂性,在人們日益關注自身健康的小康社會,較其他體育形態有著巨大的優勢和發展前景;從而也就對從事休閑體育行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導致了高職院校開始休閑體育相關專業的必然,也為休閑體育專業的開始創作了條件[4]。
3.高職院校開設休閑體育專業的必然性
3.1 經濟發展為休閑體育提供物質保障
21世紀是休閑的世紀,是休閑體育飛速發展的世紀。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 人均GDP達3000~5000美元將是消費結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的時期[5]。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我國跨過了人均3000美元的門檻,在中東部一些大城市已經遠遠的超出了這個水平,為休閑體育所需費用奠定了基礎[5]。
3.2 充足的空閑時間保障了休閑體育發展
從休閑體育的概念中,都提到了充足自主的休閑時間,那么從我國目前的休假制度中已經給予充分的保障。我國自1995年起,開始施行每周5天工作日,2008年開始實施"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共有新年、春節、清明、勞動、端午、中秋、國慶7個節日11天休假;對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及少數民族節日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同時,國家出臺了職工帶薪休假的規定,從而保障了法定假日至少達到115天。時間的充裕,促使人們追求休閑質量,創新休閑方式,促進身心健康,使休閑體育成為最佳選擇[5]。
3.3 休閑意識增強推動了休閑體育的發展
充足的法定假日使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度過;充裕的經濟條件使人們開始愿意為自身的健康去消費;健康養生的思潮使人們開始尋找一個可以使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休閑體育必定是其中之一。休閑意識的不斷增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消費習慣,改變著傳統的消費結構,用于休閑體育的消費逐年增加,推動了休閑體育行業的飛速發展。
3.4人才匱乏使休閑體育必然走進高職院校
經濟上允許、時間上充裕、思想上愿意、空間上可以,這必然推動休閑體育的繁榮發展,使休閑體育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但是,目前我國休閑體育行業的人才卻極度匱乏,服務管理人才更是緊缺,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要求。例如,在高爾夫運動中,球童應該是熟知球道攻略、客人技術、能夠提供合理建議的專業人員;在為外籍會員服務中,也必須能夠進行很好的溝通。這種在休閑體育中,特別是高端休閑項目中,服務人員素質偏低、文化知識較少、服務技能較差與消費者期望較高的矛盾日趨嚴重,對于優質的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人員的渴求,必然推動休閑體育專業走進高職院校。
4.高職院校開設休閑體育專業的可行性
4.1 成熟的體系,先進的經驗
在國外,休閑體育行業早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休閑體育專業在部分發達國家也有了幾十年的歷史,特別是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無論是在院校細分、專業設置、學歷層次、專副修的形式都已近相對成熟,其中,博士層次的高校就有幾十所[6,7];例如:英國休閑專業大體分為:服務性學科、統籌類學科、專業技術學科[8]。這些已經成熟的辦學體系,先進的辦學經驗,都是我國在發展自身休閑體育時可以借鑒的。
4.2 合理的規劃,寶貴的時機
在國家層面上,"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已經是我國未來五年發展的重點,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成為主要的工作內容。各省也紛紛制定了自身的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在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下,在推動經濟轉型,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同時,為休閑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例如,在河北省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以建設文化強省為載體,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成為河北省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以實現"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目標。各高職院校應該結合政府規劃,抓住這寶貴的時機,大力發展休閑體育。
4.3良好的平臺,靈活的形式
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教育的最大區別就是職業技能的學習。為了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學習,高職院校已經積累形成了良好的校內理論學習的平臺,針對性的社會實踐平臺,對口率高的就業平臺。這使得學生可以在學校學習到先進的理論知識,在實習崗位得到真正的鍛煉,到真正需要的崗位去工作,從而完成人才的培養。同時,為了更好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高職院校通過"企中校","訂單班"等靈活高效的聯合培養模式,培養休閑體育人才,具有了較強的競爭性[9]。
4.4系統的分析,準確的定位
高職院校在發展休閑體育專業之前,要對休閑產業,休閑體育行業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系統的分析,結合自身的優勢,準確定位,針對行業中的某一點或一個方面,集中優勢發展,確保開設專業生命力。目前,在休閑體育行業的推動下,休閑體育專業在我國剛剛興起,國內僅僅個別的體育類與師范類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8]。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了解整個休閑體育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尋找適合自己而有可以長期發展的切入點,在核心專業方向上獨具特色,培養市場急需的休閑體育人才[10]。
參考文獻:
1.韓素萍,張曉寧.休閑體育概念研究之綜述[J].山東體育科技,2005,27(4): 33 - 36.
2.常朝陽.五年來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狀況的綜述[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6,18(1):112-117.
3.盧元鎮.論消遣和娛樂[J].體育科學,1983,3(1): 8-14.
4.羅綱.高職院校開設休閑體育與健身專業方向的構想[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 2007,1: 22-25.
5.李相如.休閑視野下我國休閑體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 (2):180-185.
6.彭.中外142 所大學"休閑體育"相關院系與專業設置[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8):56-59.
7.胡雁.中外高校體育休閑旅游專業的比較分析與啟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3):88-92.
8.曹士云.中外高校休閑體育專業現狀與特點的比較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175(1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