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8:51: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事故案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命是珍貴的,遵守交通規則就是珍愛生命。今天,我上網查了一下交通事故案例,我有了深刻的感想。
通過閱讀網上查到的資料,我知道了交通事故絕大部分都是違反了交通規則而造成的。比如有的人是由于在馬路上跑,有的人是不看左右的車,還有的人故意違反交通規則,造成了許多慘劇的發生??匆豢床蛔袷亟煌ㄒ巹t的悲慘結局:1998年6月18日,山西太原8歲的小學生曹某與小伙伴們結伴上學,下了電車從車前繞過,高喊著“沖刺流星”向校門沖去時,一輛載著12噸石子的大貨車將曹某撞倒并碾于輪下,當場死亡。這一沉痛的案例發生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按路線通行,司機在視覺盲區造成的事故。
通過閱讀一例例的案件,使我對遵守交通規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作為小學生,我們更要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比如上學和放學的時候要戴上黃色帽子,引起司機的注意。在交通路口要聽警察叔叔的指揮,遵守交通信號:紅燈停,綠燈行。要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過馬路時要左右看一看是否有車輛通行,不要跑,要快步通過。
為了更好地遵守交通規則,記一記下面這首兒歌吧:
大馬路上車潮涌,警察指揮要服從。
紅綠黃燈是命令,標志標線要看清。
交通安全真重要,人民生活離不了。
保障安全有措施,交通法規要記牢。
關鍵詞:電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訓
在電力安全教育中,對電力企業職工的培訓是安全教育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努力提高電力安全的培訓效率是加強電力安全教育培訓的可靠保障。然而,當前多數電力企業的安全培訓效果并不理想,當然這其中也存在多種多樣的原因,下面淺析目前安全培訓的弊端,結合實際工作,談談電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訓中的作用。
一、電力安全培訓的弊端
1.思想重視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訓相對一線生產經濟效益比較緩慢,不能立竿見影,造成人們長期以來對安全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因而一些企業領導在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走過場,同時,這種消極態度也會影響到下屬職工,受訓人員常常也不能對電力安全培訓重視起來,并不能真正意識到安全培訓的重要性。
2.培訓方式簡單陳舊。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領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體教學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變更,教學形式并未出現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訓應該具有更為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僅僅依靠傳統的知識傳輸,不利于提高電力安全培訓的效果。
3.管理人員培訓缺失。當前,大多數企業把安全培訓的重心放在一線職工身上,而管理人員及領導者通常不在培訓之列,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培訓人員安排,同時也導致了部分管理人員和領導者行動上、意識上的培訓缺失。電力企業領導、管理人員是電力安全生產的決策者、指揮者和組織者,他們的安全責任更大,他們的安全意識的強弱程度將影響著整個電力生產狀況的安危,因而對管理人員進行電力安全培訓將更為重要。
二、電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訓的作用
目前,電力安全事故培訓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門對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以及經濟損失,形成事故文件下發各部門組織學習,效果無從反饋,下面我從一起安全事故,淺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訓對各級各崗位人員的作用。
案例:某供電局在修復農村低壓線路故障過程中發生倒桿,造成一名員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電桿損壞嚴重,抗彎強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滿足登桿作業的強度要求。(2)防倒、斷桿措施不足。(3)風險管控能力不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證作業的安全。
事故間接原因:線路組成構件強度配合不符合要求,當線路遇外力沖擊時擴大了受損范圍。
暴露的問題:(1)故障搶修管理方面,作業班組執行故障搶修管理制度剛性不夠;(2)項目建設管理方面,一是圖紙設計流于形式,沒能結合現場山地的實際設計,以至工程無法按圖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單位在無法按圖紙施工的情況下,未辦理設計變更,更換導線,并加大線路檔距;三是現場監理不到位,監理失職,未能督促施工單位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或辦理變更;四是項目建設管理存在嚴重的“以包代管”,沒有項目設計進行審查,在材料發生變更、竣工圖與原設計方案出入較大的情況下均未能督促相關參建單位履行設計變更手續;驗收流于形式把關不嚴;(3)執行電氣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訓在安全培訓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員安全培訓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員認為,我抓好生產,完成生產指標已經很不錯了,安全與我何關?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到位、管理到位,這樣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絕的。在管理人員中開展案例培訓,因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員安全生產不僅僅是一線職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訓的普遍適用性。安全事故案例,從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環節工作人員,因為他們的工作不到位,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上述案例教育設計人員,因為設計沒變更、現場設計不到位,造成施工無法按圖施工,驗收人員把關不嚴等均為事故發生留下隱患。
3.事故案例培訓效果明顯。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訓,極其嚴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學習人員,培訓的過程同時也是警鐘敲響的過程,這種無形的影響勢必使電力安全培訓效果更加明顯。
4.事故案例培訓意義深刻。案例培訓是完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環節,創新安全培訓模式,強化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義,宣傳效果明顯,教育意義深刻。
[案例1]不該切除的闌尾
案情:某女,21歲。因“停經38周”,下腹墜脹4小時余”入住某衛生院。因胎位異常為臀位,在持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術中加行闌尾切除術。術后第2日起,病人持續發熱,術后第11天,病情無好轉,轉某市級醫院,確診為結腸子宮陰道瘺。術后14天在全麻下行闌尾殘端修補術、腸粘連松解術、部分腸切除術、子宮瘺修補術。術后18天好轉出院。半年后因“腹痛6小時”入住某市級醫院,診斷為粘連性腸梗阻。
最終鑒定:醫方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同時行闌尾切除術,未得到家屬同意簽字,違反了醫療常規;且手術粗糙,闌尾殘端未能處理好,術后造成盆腔感染、腸粘連、結腸子宮陰道瘺而導致須二次行闌尾殘端修補術、腸粘連松解術、部分回腸切除術及子宮瘺修補術,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上述后果和醫方的醫療操作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構成三級丙等醫療事故,醫方負全部責任。
點評:醫生治療病人,首先該病人得有疾病的存在。如果病人沒有病,去給病人施行手術,切除了某一個好像沒用的器官,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種事情居然就發生了。詳細閱讀整份病歷,均沒有記載病人曾有過急性闌尾炎的表現及診斷,這個手術做得一點理由也沒有。手術審批單形同虛設,就是家屬要求切除闌尾,根據病人臨床表現,醫方也不應該同意,而且手術是由具有助產士資格的人員作為術者,違反了“執業醫師法”,醫方存在著明顯的過失行為。術后出現下腹感染,逐漸形成腹腔膿腫、結腸子宮瘺、腸粘連,是醫方施行闌尾切除術時操作不當造成的術后并發癥,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還造成結腸部分切除的后果。一次毫無道理的手術,帶來的沉痛教訓,值得深思。
[案例2]病情加重并非醫方責任
案情:某男,56歲。因“雙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穩2月余”住入某醫院神經外科。診斷:頸椎??;頸2-3、4-5、5-6椎間盤突出;胸12-腰1椎間盤突出;腰1-2椎間盤突出。在全麻下行頸前路切開、減壓、植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病理診斷:(頸3-4椎體)髓核組織變性。術后兩周出院。出院后患者訴病情未見緩解,且癥狀加重,先后到多家醫院就診。行高壓氧等治療,癥狀稍有改善但不明顯。
最終鑒定:醫方診斷正確,有手術指征,手術方法正確,術后處理符合醫療原則。患者術后癥狀加重,四肢部分功能障礙系原發疾病脊髓變性所致。與醫方手術無因果關系。本病例不屬于醫療事故。
點評:分析本案,應該說醫方的檢查是比較全面的,診斷是準確的,由于手術指征明確,醫方所選擇的頸前路減壓、植骨及內固定的手術方案是符合常規規范要求的,這一手術方案是國內外目前治療頸椎病最常用的方法,手術過程無違規及失誤,并未對頸髓造成直接損傷。因此,認為醫方的診療行為構成醫療事故的理由不能成立。分析該病人手術后效果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頸髓長期遭受突出的頸椎間盤的壓迫,已發生不可逆性損傷,這種損傷一旦進入快速發展期,短短數月之后病人即可能出現癱瘓,對于這種損傷,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希望對頸髓解除壓迫后,病人的癥狀和體征能夠得到改善,病情的發展能夠得到延緩或停止。由于受目前的醫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術前還不能準確判斷脊髓受損的程度,因此手術效果如何在術前也是無法準確判斷的,所以就出現有的病人術后效果很滿意,而有的病人術后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比術前更差。
本案中醫患雙方術前交流不夠,特別是醫方對病人術前的疾病狀況及手術目的、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向病人解釋不夠,致使病人對手術效果期望值過高,而對手術風險的心理準備不足。
[案例3]沒有金剛鉆 別攬瓷器活
案情:某男,40歲,因“腰痛伴右下肢痛麻5年,加重9天”收住某鄉鎮醫院。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入院后次日在持續硬膜外麻醉下行腰4-5、腰5-骶1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兩周后出院。兩個月后因“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后,右側腰腿痛2月余”住入某市級醫院。予脫水及神經營養治療。三個月后行MRI檢查報告示:腰椎骨質輕度增生,腰4-5、腰5-骶1椎間盤信號減低,腰5-骶1椎間盤術后,右側椎板部分缺如,其間盤右后緣可見局限影,對硬膜囊有壓迫,脊髓及椎管內未見異常信號影。四個月后住入某市中心醫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椎管探查術,術后予抗炎治療。
最終鑒定:1、醫方在診治過程中,診斷正確,有手術適應癥,行腰5骶1髓核摘除方法正確,但同時行腰4-5椎間盤膨隆髓核摘除指征掌握不嚴。2、醫方屬一級醫療機構,行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屬超范圍行醫。3、醫方對患者手術中取出的標本未作病理檢查。4、目前患者右足功能障礙與醫方醫療行為有一定因果關系。定為三級戊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次要責任。
點評:在本案例中,醫方診斷是明確的,腰5-骶1椎間盤突出明顯,有手術指征,術中行腰5-骶1椎間盤髓核摘除無可非議,但腰4-5椎間盤僅為輕度膨隆,無手術必要,醫方亦行髓核摘除屬指征掌握不嚴。醫方為鄉鎮醫院,屬一級醫療機構,根據《江蘇省醫院手術分級管理規定(暫行)》規定,一級醫院是不應該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的,該院的行為屬超范圍行醫,存在違規行為。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是在脊髓和神經根周圍開展手術,具有一定的難度和需要一定的手術技巧,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雖然目前能夠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已相當普及,但作為鄉鎮一級醫院,其技術水平及設備條件尚不具備開展此類手術的能力。由于目前醫療體制方面的原因,鄉鎮醫院生存困難是個不爭的事實,但不能為此而忽視病人的醫療安全,盲目冒險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目前鄉鎮醫院因超范圍行醫而引發的醫療糾紛,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應引起鄉鎮醫院領導及醫務人員必要的重視。
[案例4]患者不滿意≠醫療事故
案情:某女,因“左腕部絞傷后疼痛,流血,活動受限2小時余”住入某市級醫院。初步診斷:1、左腕、左手嚴重碾挫傷;2、左腕大部分離斷傷;3、左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舟狀骨骨折;4、左正中神經、尺神經、尺動脈斷裂;5、左手中、環、小指屈肌腱斷裂,小指伸肌腱斷裂。入院后急診手術“清創、探查、修復+內固定術”。術后患肢石膏托固定,抗感染、支持治療。術后病程錄多次記載左手中、環、小指血運差,有可能壞死,向家屬交待病情。術后8天查體發現:左手中、環、小指及尺側半掌已呈干性壞死。經科室內術前討論,認為已無保留價值,故于入院后第10天在臂叢麻醉下行“左手尺側半掌及中、環、小指切除術”,術后行抗感染治療,術后第4天患者家屬要求出院。 最終鑒定:本病例左腕部碾挫傷(左腕大部分離斷,僅有1/4范圍軟組織相連),診斷明確。醫院先后二次手術,采用清創、固定、縫合等手術方法正確。術后采用抗感染、抗凝、解痙等治療,符合醫療常規。目前病人左手殘疾和功能障礙,與醫療行為無因果關系。本病例不屬于醫療事故。
點評:診療過程符合常規規范要求,雖經醫方努力,病人術后仍然出現左手掌尺側半和中、環、小指干性壞疽。病人不能接受此現實,認為此傷完全可以治愈,而且有成功的病例,造成左手部分壞死的主要原因是醫方診療不當,屬于醫療事故。本案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有些病人常常因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而認為或懷疑醫方存在醫療事故,而當鑒定結論不利于自己時,常常又認為或懷疑鑒定專家有意袒護醫院。其實治療結果是否滿意并不是衡量醫療事故的主要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中對什么情況下屬于醫療事故有明確的界定。醫療事故鑒定時,專家通過調閱原始病歷資料和醫患雙方的申訴材料、現場醫學調查,進行綜合分析后重點看兩個方面:一是看醫方在整個診療過程中有無違法違規行為。二是看有沒有因為違法違規行為而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并據此作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結論。醫患之間盡量能夠互相理解,共同構建和諧的醫療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廣大患者,同時也有利于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案例5]輸錯血 制度停在紙上
案情:某女,56歲。因“頭痛半年,視物不清三個月”入住某市醫院神經外科。診斷:右蝶骨嵴內側腦膜瘤。因“護理失誤”,病人被誤輸入B型血20~30ml(病人血型為O型),被家屬發現后立即停止,即行對癥治療,急請血液科等相關科室搶救治療。病人全身出現皮疹,10天后病人“神志轉清”,主訴“雙目失明,全身皮膚瘙癢”,多次請院內有關科室會診,3個月后出院。
最終鑒定:醫方對病人患有“右蝶骨嵴內側腦膜瘤”診斷明確,有手術適應癥,手術方法正確,符合診療常規。但在術后的治療過程中,醫方輸入錯誤血型的血液,引起病人溶血反應,屬過失行為,具有因果關系,應負完全責任。本病例屬于四級醫療事故,醫方承擔完全責任。
點評:輸血過程中進行嚴格的血型檢查是防止發生事故的一項最重要及最基本的制度。護士在工作中必須嚴格進行“三查七對”,以保證病人的安全。而更為嚴重的是,輸錯血型的血液是由家屬首先發現,再與醫方交涉,才停止繼續輸血,反映了該院一定程度上的管理混亂。衛生部規定的醫院核心制度中,對輸血的查對作了極其嚴格的規定,其中需要醫護人員核查輸血單與血袋標簽上的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號及血量是否相符;嚴格核查病人床號、姓名、住院號、血型,輸血前須經二人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輸血過程中如發生過敏,應立即停止輸血。所幸的是,該病人僅輸入異型血20~30ml,并被家屬發現后立即叫停,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案例6]讓產婦爬樓梯 醫方負主責
案情:某女,37歲,因“停經39+2周,下腹疼痛伴陰道流水5小時”,于午夜2時40分入院。入院診斷:G5P2孕39+2周,臨產,LOA;胎盤早剝。入院后,于3時10分因電梯停運,步行上下樓做B超檢查。3時40分胎心80~90次/分,考慮為臍帶脫垂,行臍帶還納術。4時50分在局麻下行剖宮產術,5時娩出一女嬰,1分鐘Apgar評分為1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不同的電氣設備事故,這些事故花樣繁多、層出不窮,如何能夠根據出現的故障現象找到并且及時的排除了將會發生的電力故事故,這將是檢修人員的一大難點。排除電力設備故障的方法很多,大部分必須結合實際情況而定制解決辦法,不是每次都有案例模式可以依照,經常都會走彎路,甚至操作錯誤沒有及時的排除了故障,造成嚴重的事故損失。
【關鍵詞】設備檢測方法;案例分析;紅外熱成像儀;常見故障
【 abstract 】 as the electric power market gradually opening up, people for power equipment understanding gradually, between each other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the customer for power supply of reliable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stability power continues to improve, so that the power equipment of the stable operation and testing maintenance also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requires the past those testing maintenance methods of constant improvement, still need to be in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s, it can mak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testing time shorten,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to make our customers more satisfied at ease.
In the actual work, often appear different electric equipment accidents, these accident variety, emerge in endlessly, how can the fault occurred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find and timely ruled out will happen power story so, this will be the maintenance staff of a difficulty. Rule out the power equipment fault many methods, most must be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and customized solutions, not always have a case model can according to, often can detours, even operating error is not timel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caused serious accident loss.
【 keywords 】 equipment testing methods; Case analysis; Infrared thermal camera; Common faults
中圖分類號:V35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電力設備檢測方法的分析
1、運行中的電力設備對其外部表現可以通過“望、聞、問”等等感官來巡視檢測,判斷是否有故障。
(1)直觀法。
(2)測量電壓法。
(3)測量電阻法。
(4)對比、置換元件以及逐步開路(或者接入)法。
(5)強迫閉合法。
(6)短接法。
2、可以借助電力設備上裝置的信號燈以及儀表來觀察設備運行是否良好。
3、利用紅外熱成像儀等等其他比較先進的儀器對電力設備進行發熱狀況的檢測。
4、要對正在運行的電力設備進行數據記錄分析。
5、對正在運行的電力設備利用實驗設施進行一些預防性的試驗。
6、在計算機系統比如DCS、PLC的監控下,監控中的畫面顯示整個設備的運行狀況。其中包括電流、電壓以及溫度等等。
7、可以利用在線監測分析儀器來檢查運行中的各個電力設備的振動、諧波等等。比如電機的。
二、發電廠的電力設備常見故障分析
發電機在運行時,滑環碳刷、壓簧冒火是電廠電力設備經常見到的故障,要是不能及時的消除,就會發生碳刷、壓簧冒火造成環火,會直接危害發電機設備安全的運行,特別是一種氫冷型發電機,可能會造成運行停機,對設備產生重大危害。
1、產生環火的原因
通過對某電廠發生的環火造成的設備停止運行的原因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環火產生的因素:
(1)在設備機組的運行過程中,同一碳刷、壓簧因為受到的壓力不同,使用的時間也不同,質量不同,這就造成了碳刷跟滑環之間的接觸點上的電阻會不一樣,碳刷之間的電流分配不同,有些電流比較大,壓簧出現嚴重變形,造成火花。
(2)電力設備上的碳刷經常搖動,碳刷在碳盒里產生嚴重磨損,其邊緣就會造成剝落,集電環由于磨損不均勻,以及電力設備振動造成了碳刷的振動,積攢了過多的灰塵等等,都會造成碳刷的起火。
(3)值班的運行人員在巡檢時走馬觀花的應付差事,又或者巡檢的間隔時間比較長,碳刷溫度過熱,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往往也是造成了電力設備環火的一個原因。
2、如何有效地預防電氣設備發生環火事故
(1)首先要找出同一型號的壓簧,將發電機組滑環上面的全部更換,換掉之前還要根據機組檢修時的情況進行測試壓簧的壓力,承受的壓力應該基本一樣,大約是2×5.88±7%N,需要使用彈簧秤進行測量,及時進行調整。
(2)當班的值班運行人員應當每個小時都對電力運行設備進行檢查,特別是對發電機的滑環、壓簧以及碳刷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檢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3)發電機上使用的碳刷要按標準使用,要是發現長度不夠就要及時進行更換。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個時間里,每一個刷架上的碳刷只允許更換1/5的。
(4)所有的新碳刷需要統一電阻值的,在更換之前要先進行測試。
(5)所有經過研磨的新碳刷,其接觸面積可以達到70%以上,這樣活動起來才不會受到阻礙,能夠靈活自如,更好的配合。
(6)現在有很多的電廠已經都使用了恒力鉅的電刷裝置,其運行的狀況非常良好,可以廣泛采用。
三、變壓器出現內部相間的短路事故實例分析
2009年4月19日某變電站的1號主變出現了重瓦斯保護以及差動保護動作跳閘。
1、計算機系統畫面顯示的信息:
(1)116、334、413開關出現變位閃爍,第三側的電流表和功率表指數為零。
(2)1號主變雙套PCR-723C差動保護動作,PCR-726B保護動作,故障錄波器動作光字牌亮。
(3)10KVⅠ段母線電壓是零,所連接的電容器組的電流以及功率等指數為零。
事故分析
根據系統畫面的顯示,變壓器差動保護和重瓦斯保護同時出現動作,通常都是因為變壓器的內部出現了嚴重的故障。
事故處理
首先要記錄發生事故的時間、開關變位的情況、還有設備的名稱以及主要保護動作的信號等等信息。檢查2號主變的負荷,通常2號主變會出現負荷過重,要求投入冷卻器中,密切兼職其負荷以及溫度的變化。將以上情況匯報給調度,將2號主變退出間隙保護,把2號主變的中性點接地刀閘合上。值班人員需要邊記錄邊檢車現場。隔離開故障點,將116-2、334-2、413-2的刀閘拉開。這時可以把1號主變轉為檢修,將接地刀閘116-2BD、334-2BD、413-2BD合上。事故處理完畢后需要值班人員詳細的填寫日志,故障原因以及如何處理的經過。
四、紅外熱成像儀檢測技術的事故實例
1、2010年3月某發電廠的檢修運行值班員,在執行巡檢的過程中,使用紅外熱成像儀發現#1號110KV主變的B相套管的引線連接點溫度達到了114℃,遠遠高于規定的75℃的最高溫度,后經電氣設備檢修工人檢查后判定為接觸面發生了氧化,后經過工人的打磨,電力設備可以正常使用了。
2、2011年7月某發電廠的檢修運行值班員,在執行巡檢的過程中,使用紅外熱成像儀發現了廠里的一臺220KV的升壓站(194)號線路,其出線C相上的電流互感器的表面溫度竟然高達173℃,由紅外熱成像儀上可以看出,電流互感器的內部溫度竟然高達295℃。經過常規的介損試驗合格以后,就對電流互感器里的油樣提取進行化驗分析,其中烴類的氣體含量嚴重的超出了規定標準,并且還出現了乙炔類氣體,在更換了全新的電流互感器以后,電力設備就可以正常運行了,事后對發生故障的電流互感器解體后進行分析,是由于其中的一個小瓷套連接引線焊接處開裂。
紅外熱成像儀不會受到周圍環境中的電磁場干擾,具有圖像清晰、穩定,還可以鎖定圖像、保留記錄和做出必要的圖像分析。該設備有很高的像素,通常不會低于240×340。具有比較高的精確度和測溫范圍,精準度不會小于0.1℃,測試溫度的范圍一般是在-50℃~600℃。可以在不影響正常生產運行的情況下,對運行設備檢測進行準確的溫度變化,從而加以判斷該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紅外熱成像儀具有高效、節能、準確以及快捷等諸多優點。
五、總結
電力設備的運行中出現的安全問題、設備檢修以及后期的故障排除等都需要按照程序嚴格的執行,如何快速的找出事故原因,采取響應的積極措施,防止以后類似的事故,這就需要所有員工提高技術素質,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避免出現重大事故。
參考文獻
[1] 王鵬, 吳廣寧, 曹開江, et al. Design of DC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J].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4): 333-339.
[2] 黃成吉,姚唯建,莊賢盛,等. SF_6電氣設備故障特征氣體快速檢測方法[J]. 廣東電力. 2009(2): 38-40.
[3] 張利燕,杜黎明,張若飛,等. SF_6電氣設備內濕度含量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 河北電力技術. 2009(1): 45-47.
[4] 王紅衛. 電氣設備的故障檢測和維護概論[J]. 山西建筑. 2012(1): 137-138.
[5] 金紅華. 電氣設備的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淺析[J]. 科技與企業. 2011(14): 98.
[6] 張宇鵬,楊永明,楊承河,等. 電氣設備局部放電的超聲波檢測方法[J]. 壓電與聲光. 2010(3): 414-416.
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一
代駕出意外誰擔責?
原告:于某
被告一、物流公司
被告二、史某
被告三、李某
被告四、保險公司A
被告五、保險公司B
【案情介紹】
20xx年4月1日,于某駕車C去外地送貨,由于于某感覺較困,把車交給同車的史某駕駛,史某無駕駛證,在途中與D車發生交通事故,經過交警對事故的認定,史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史某同李某為合伙,但沒有書面協議,以史某名義辦理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史某有物流公司的任何經理書,有合作協議雙方對運費的分成比例,對運費雙方四六分。
C車在保險公司A辦理有交強險,D車在保險公司B處辦理有交強險。
于某因交通事故損失達十五萬元,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答辯】
1、物流公司:我公司不是侵權人,本案是交通事故糾紛,不是勞動糾紛,我公司不承擔責任。
2、史某:我現在還有三萬元的醫療費,我已經墊會過五萬元,我不應再承擔責任。另外我同物流公司是掛靠關系,物流公司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李某:我同史某沒有合伙協議,我不應當承擔責任。
4、保險公司A:我公司不是侵權人,交強險屬于第三責任險,我公司只能對被保險車輛以外的財產及人身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5、保險公司B:我公司保險車輛沒有責任,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分析】
該案目前還沒有判決,但通過法律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原告起訴五被告,以交通事故特殊侵權是比較好的方法,這樣受害人的所有損失,自己不用承擔,如果以雇傭關系,由于自己有過錯,自己還要擔一部分責任。但是如果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其全部損失肯定被告要承擔,具體承擔多少或者哪幾位被告承擔,這是另一回事。
保險公司A不承擔責任。
保險公司B應當在交強險范圍內以無責任而承擔120xx元的賠償責任。
李某不承擔責任,沒有相關的證據證明他具有合伙關系。
史某與物流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對于某的所有損失進行賠償。理由是物流公司同史某有合作關系,物流公司應當在受益的范圍內同史某承擔責任。但是其責任的主體是以史某承擔責任為前提。
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主要還是應當由史某來承擔。
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二
免費乘車出事故,駕駛員該負責任嗎?
此間《銀川晚報》以“免費乘車出事故 這個責任 駕車人該不該負?”為題,就一起免費乘車因事故致殘的賠償責任認定做了報道。免費乘車致殘人無過錯,駕駛員存在主要過錯,第三方責任人存在次要責任。由此,一起拖了一年半之久的賠償問題因此得以解決。
事情起因于在20xx年12月19日。當日晚9時許,國營某泉營農場職工白鳳山在搭乘本場職工王某元駕駛的微型面包車自青銅峽樹新林場回某泉營家的途中,在 110國道163公里+250米處與一輛剛剛因發生事故被交警從路基下用吊車吊至路面的145型東風貨車相撞。在此次事故中,乘車人白鳳山右腿脛骨平臺骨折,右臏腱斷裂,右眼眶骨折,右眼瞼皮膚裂傷。
車禍發生后,白鳳山找到王某元,要求其支付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王某元付了4000元后,對白鳳山的繼續支付要求予以拒絕。
王某元也是一肚子苦水。據王某元講,事故發生當天,他到樹新林場拉親戚回某泉營,恰巧碰上白鳳山,白提出將他捎帶上回家??紤]到都是本場職工,便沒有拒絕,且沒打算收費。沒想到,發生車禍后自己卻要承擔一筆數額不少的賠償,王某元覺得有些冤。
但白鳳山對于“白拉”的說法予以否定。白鳳山說,雖然同是本場職工,當時在乘車前雙方誰也未提及“車費”的事,但他原本打算回到家下車時會酌情支付給王某元一定費用,不會讓他“白拉”的。
矛盾就此產生,對是否“白拉”,誰負主要責任及賠償等問題,雙方各持己見。20xx每年5月20日,銀川市西夏區交警部門對這一交通事故的責任做了如下認定: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48條之規定:車輛發生故障后不能行駛,須立即報告附近的交通警察,或自行將車移開;故障車須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并須在車身后設置警示標志或開危險信號燈,夜間還須開示尾燈或設置明顯標志(即三角警示牌)。交警隊據此將20xx年12月19日交通事故的第三方追加為責任人。警方認為:第三方責任人馬某杰所駕駛的“東風”145型貨車被交警從路基下用吊車吊到路面停放在馬路一側后,第三方責任人馬某杰并未聽從交通警察令其盡快將車移離現場,避免發生意外的忠告,對該車未設置任何警示標志,也未開示危險信號燈,在本起事故中應承擔次要責任;微型面包車駕駛員王某元駕車過程中對前方觀察不周,事故發生時未采取任何制動措施,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條之規定,在本起事故中應負主要責任;乘車人白鳳山無責任。
銀川市西夏區交警部門對此案的解釋是,作為駕駛員,王某元有責任保證所有乘車人的安全,不論是否收取運費;當然也有權利拒絕搭乘,因此在本起事故中認定王某元負事故主要責任并無不妥。
而作為故障車輛的駕駛員馬某杰,因沒能及時將故障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對其來說也是一個教訓。許多司機在這方面的安全意識較差,往往是車輛發生故障后,司機僅搬幾塊石頭或幾棵稻草、麥柴將事故現場“圈”起來,就算是警示標志,這種做法等于設置了路障,極易造成新的事故發生。
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三
乘客摔出車外喪命 出租汽車公司賠償32萬余元
一位男青年乘坐出租車時從車上摔下后不治身亡,出租車司機不停車救人反倒疾馳而去。乘客的父母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將出租車公司告上法庭,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最近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上海江橋出租汽車有限公司賠償32萬余元。
20xx年9月20日下午5時左右,原告王先生夫婦22歲的兒子小王在上海浦東新區坐上了江橋公司屬下的一輛出租車。15分鐘后,小王與駕駛員許某發生糾紛,許某下車與乘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小王互有推搡拉扯動作。此后許某開動車輛,車行約200米時小王從車中摔出,許某沒有停車,而是繼續駕駛車輛開到公安機關陳述情況。路人發現有人從車中摔出后立即報警。警察將小王送到醫院時,發現他已經死亡。經法醫鑒定,身亡原因是摔跌導致腦顱損傷。事情發生后,江橋公司向原告支付了人民幣2.4萬元。
小王是王先生夫婦的獨子。王先生在法庭上陳述說,愛子出門時還談笑風生,喪子之痛讓他們夫妻倆悲痛欲絕。司機許某在事發當時有手機有車輛,卻漠然視之,見死不救,實在令人憤慨。江橋公司的工作人員未將他們的兒子安全送達目的地,且在事發后未停車搶救,江橋公司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被告江橋出租汽車公司則辯稱,他們對原告之子并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原告兒子的死亡與他們沒有直接因果關系,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后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原告之子小王乘坐被告公司的出租車,雙方形成了客運服務合同關系。在合同履行時發生糾紛,導致乘客死亡,原告選擇侵權之訴,自然應當準許。從事高速運輸工具等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能證明損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對原告提供的各類賠償依據,法院經過仔細質證與核對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三條的規定,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各類費用共計人民幣32萬余元。
7月23日18時患者左足不能活動,感覺消失,疼痛劇烈,左下肢有濃烈腥臭味,且有氣泡產生,予傷口拆線引流,見傷口內肌肉組織壞死,予雙氨水及生理鹽水沖洗傷口,醫院建議患者轉上級醫院治療。沈玉得在城陽醫院治療共花醫療費3847.94元。
2005年7月24日,沈玉得因左膝部外傷,于術后約40小時,因傷口大量滲血惡臭約16小時轉住江蘇省人民醫院。經江蘇省人民醫院檢查:沈玉得左側大腿近端下方見約5cm×5cm皮膚缺損,局部皮膚發黑,挫傷嚴重,左大腿腫脹明顯,膝關節外側及小腿側皮膚裂開長約25cm,肌肉發黑惡臭,小腿及足腫脹明顯,小腿后方挫傷嚴重,足部皮膚蒼白。血常規WBC38.6×109/LRBC4.51×1012/LN92%。入院診斷為中毒性休克;左下肢壞疽。急診在全麻下進行左大腿中上段截肢術。
堂上爭辯——
原告被告各執一詞
沈玉得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因車禍被撞傷腿到醫院治療,到頭來卻把腿治沒了。年紀輕輕就失去了一條腿,將來的生活可怎么過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沈玉得如萬箭穿心,一度痛不欲生。他認為這都是醫院不負責任治療不當造成的。他一怒之下,將城陽醫院告上法庭。
沈玉得訴稱,我因被撞傷左腿,而到被告處治療。由于被告的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治療措施不當,致使我左腿嚴重感染而被高位截肢,故要求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66321.78元,交通費24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08元,護理費17040元,誤工費35355.866元,被撫養人生活費28536元,殘疾賠償金63312元,精神撫慰金3000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224895元,營養費10000元,鑒定費7500元,訴訟費2000元,合計488368.64元的40%即195347.456元。
被告城陽醫院卻拒不承認自己治療有錯,他們辯稱,我院對原告病情診斷明確,治療方法正確,處理及時,不存在原告所訴情況,原告左大腿上段截肢是因嚴重的原始損傷及特殊細菌感染造成的,與我院醫療行為無關,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庭上,原告、被告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
庭審焦點——
醫院治療是否得當
醫院的治療過程是否得當?這無疑成了雙方爭議的焦點。由于雙方爭議太大,沈玉得主動申請省、市醫學會鑒定。
先經宿遷市醫學會鑒定不屬醫療事故,爾后,沈玉得又申請江蘇省醫學會鑒定,經法院委托江蘇省醫學會鑒定,分析意見為:1.醫方在沈玉得的診療過程中,診斷明確,治療方法基本正確。2.患者目前的左大腿上段截肢與嚴重的原始損傷及特殊細菌感染有關,與醫方的診療行為無因果關系。3.醫方在診療過程中,對臨床表現所體現的嚴重細菌感染認識不足,術后觀察、處理不仔細,不及時。結論為不屬醫療事故。沈玉得傷經法醫鑒定為五級傷殘,需安裝假肢。
法院判定——
醫院分攤25%經濟損失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質量事故分析;綜合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指依據教學目標及內容的要求,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通過多種形式的探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較好的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的教學目標。
一、開展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基于我院以技能為本的職業教育目標,遵循中職教育“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和技能。案例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使課堂由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而后學生就自己和他人的想法發表見解。通過交流,一是可以取長補短、促進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了一種激勵的效果。一兩次技不如人還有情可原,長期落后者,會有奮發向上、超越他人的內動力,從而積極進取、刻苦學習。
2.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
知識不等于能力,知識應轉化為能力。質量事故分析課程本身是重實踐的,學生不能一味的通過學習書本的知識而忽視能力的培養,而能力在案例教學中可以得到培養和鍛煉。另外,案例教學是群體活動,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正確看待別人及正確評價自己,樹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識,提高自己與人合作共事的綜合能力。
3.注重雙向交流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聽沒聽、聽懂多少,要到期末考試的時候才知道,且學到的不是活學活用的知識。案例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將更多地將時間留給學生,引導討論并且讓學生就他們的觀點暢所欲言,這無形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面對質量事故分析案例,何種原因造成的、應采取什么措施避免事故的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并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一步可視為能力上的升華。同時學生的答案隨時由教師給以引導,這也促進教師加以深思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理解補充新的教學內容,雙向教學的教學形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1.案例引入
針對不同的情景要求,案例引入可采用三種方式:
首先是導入案例應用,這種方式是指在講解新的內容和理論時,先給出一個引導案例,通過案例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總結得出本節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點。如在講述地基與基礎工程常見質量事故前,我為學生選擇的案例為俗稱“樓脆脆”的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一幢13層樓整體倒塌事件,該事件學生都有所耳聞,但不了解具體原因,所以較感興趣,我通過大量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事故現場的情況,著重提到“樁的斷裂形式”“河道邊大量堆積物”等關鍵性詞語,引導學生將事故發生的原因聯想到地基與基礎,從而為該章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其次可采用注解型案例應用,這種方式是在知識點學習后,通過案例加以注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在講述外墻保溫后,我為學生選擇的案例是上海靜安區公寓火災的案例,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對火災出現的原因進行猜想和分析,順便給學生普及了消防逃生的知識。
最后一種形式是綜合案例的應用,當需要對一系列相互關系的內容進行全面講解時,就可以采用綜合分析型案例,綜合型案例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如鞍山某地上為31層、箱型基礎的大廈,在基坑開挖過程中,發生錨桿端部脫落、橫梁掉下、樁間土脫落、地面出現裂縫、地下水管滲漏等現象,最后導致基坑水位至基坑最高點,基坑塌方、支護樁折斷等后果,此案例這就要求學生與教師從設計、施工多個角度對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和抗傾覆性、混凝土強度、施工工藝等進行多方面分析。
2.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1)課前準備。對教師而言,首先要選擇內容與教學知識點相匹配的案例。案例教學是圍繞理論教學展開的,這要求在講課之前,查閱相關資料,做好充分準備,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及解決方案。對學生而言,應根據老師預留的案例,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判別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勘察、設計還是施工出現了問題,應如何解決,同時還要對發言的方式及內容進行準備。
(2)自由討論。討論就是讓學生自由發揮,這種自由發揮即“放羊式”討論。學生的討論可以自由展開,但絕對不能“天馬行空”、“離題萬里”。通常情況下,自由討論能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集中群體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樣化、觀點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在此環節,教師要維持好課堂紀律,要保證課堂活而不亂。教師還要掌控好案討論的過程,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3)案例討論的總結歸納。在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時,教師應注意認真傾聽,做好問題的摘錄,在組織學生討論和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地進行階段性的小結或是點評也是很有效的教學方法,及時肯定學生的想法或防止學生偏離主題。在此環節,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將實踐與原理有機結合,抓住關鍵性的問題,對所學過的階段性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幫助學生思考問題,并將學生在討論中不夠深入的問題或遺漏的部分指出來,從而達到案例教學的初衷。
(4)撰寫質量事故分析報告。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當然這其中包括書面表達能力。學生在個人分析問題以及與他人討論的過程中,會逐漸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那么,如何將學生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落實到文字上,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可讓他們試著從事故概述、原因分析、處理措施等幾個方面撰寫事故分析報告。
3.激勵學生參與
結合班級百分量化考核守則,教師可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質量事故分析報告質量將每個學生的表現量化后計入平時考核成績,以此激勵學生踴躍參與。
三、案例教學法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1.案例要根據教學目的有針對性的收集,案例的內容必須適應具體教學環節的需要
在案例中必須把事故發生的背景、事故反映的問題等提示清楚,切忌背景模糊、敘述不清。否則會導致學生對教學案例不感興趣、課堂參與度不高、討論時出現冷場的情況,致使案例教學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案例的收集過程是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且收集的案例要有針對性、典型性、生動性、真實性、啟發性。
2.盡管案例教學能夠有針對性、更有效地啟動學生的主動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但是案例教學法還不能完全取代課堂講授的傳統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因此對理論知識的講述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講述,學生的認識則過于片面和零散,知識的總結與概述使學生有了更系統的認識,課堂教授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前提也是最終的歸屬。
四、結語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的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縮短了教與學的距離,有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具有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基于案例教學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需發揮好主導作用,盡可能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吳興國.質量事故分析[M].環境科學出版社
[2]陶婕,盧珊珊.案例教學在建筑工程經濟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2.7
[關鍵詞] 深基坑 ,支護工程, 案例教學
[abstract] at present city high-rise building increased, i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spects appeared many accidents, already delayed the time limit and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appear extremely urgent. The author takes the real facts of project of for teaching tools, set up on a brid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case, to form the correct way of thinking. I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can 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background, enhanc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aining, so as to make the class teaching develop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the builder.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roject, cas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TV55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它起源于1920年代,這種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國內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學到的都是死知識。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拿到案例后,先要進行消化,然后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這無形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捕捉這些理論知識后,他還要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步應視為能力上的升華。
講授深基坑支護工程時,考慮到授課班級較多,實際工程施工時間與上課時間二者大多不一致,這樣現場觀摩教學很難組織,因此在講授深基坑支護工程時,運用了案例教學法,具體過程如下:
一 、出示案例: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展現。
1、工程概況
該大廈是一棟綜合大樓,地上25層,地下2層,框剪結構,總高度為84m,建筑面積5萬㎡,樁箱復合基礎。
地質情況大致為:第一層為填土,埋深在-3m 以上;第二層為淤泥,埋深在-9.5~ -25.6m第四層為砂質粘性土,c=10kPa,Φ=28.8°。地下水位為-1.15m。
2、深基坑設計與施工
基坑實際挖深11m,工程樁采用450mm×450mm斷面的兩節預制混凝土樁,樁長32m;支護樁采用錘擊式預制混凝土樁,斷面為350mm×450mm,樁長14.5m,樁頂設壓梁,其上2m為磚擋墻。壓梁與呈方格布置的水平支撐梁構成第一道支護體系,挖到-7.13m時,再澆筑第二道壓梁與水平支撐。支撐柱斷面為300mm×300mm,長24m?;娱_挖不久,水平支撐梁端部出現裂縫,當西向4格基坑土方開挖接近完成后時,的8根支撐柱有5根大變形,甚至破壞。隨著土方向東開挖,各區段的水平支撐梁端的裂縫擴大,支撐柱變形,開挖過程中發生多次滑坡。結果表明:相鄰西側二層房屋下沉4.7~53.3mm,西南側一片筏基礎的三層辦公樓下沉17.5~51.5mm,南側一樁基住宅下沉11.1~23.6mm。
二、討論案例:包括事故分析和基坑支護事故原因分析
1. 該地區的淤泥多呈流塑狀態,滲透系數小,壓縮性大,靈敏度高。淤泥受打樁振動后其強度大大降低,而且基坑一邊開挖,一邊繼續打工程樁擾動地基土,使其強度不能很快恢復,造成支護結構所受土壓力增大。 基坑西南側均臨近建筑物,基坑北側坑邊又堆放了6m寬2m高的土方,遲遲不能運走走。這樣一來,基坑周圍存在很大的地面荷載,淤泥在地面荷載作用下,產生流動,造成基坑支護體系所承受的壓力超出設計計算值,承載能力顯得不足。
2. 支撐柱的配筋少,剛度明顯不足。 水平支撐的中間接點斷面及配筋不足。
3. 工程樁采用錘擊預制樁,導致地基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急劇上升,且無法很快消散,在地基中產生了強烈的擠土作用。基坑開挖沒有做好止水設施,一部分地表水流進基坑,淤泥通過樁間孔進入基坑,加劇了基坑土體的滑移。
4. 挖掘機停在水平支撐點處工作,抓斗直接碰撞支撐柱。
三、點評案例:
1. 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支護設計方案必須由設計資質單位設計,并通過當地專家組的安全評審簽字方可施工。施工中嚴格按設計要求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必須保證各工序的施工質量。 2. 深基坑周邊2m內不準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2m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且不超過設計荷載值,嚴禁重型車輛在基坑周邊行駛。深基坑開挖施工時,項目部實行24小時值班,時刻注意開挖過程中基坑的位移變形與漏水漏砂情況。深基坑開挖應連續施工,盡量減少無支護暴露時間,盡可能避開雨季開挖,開挖必須遵循“自上而下,先撐后挖,分層對稱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3. 土方開挖過程中挖斗嚴禁碰撞立柱樁、降水井和支撐體系,機械開挖到基坑底標高前留有0.2~0.3m厚土層,由人工挖掘修整,保證土體的原狀結構。鉆孔樁、深攪樁和高壓旋噴樁施工在淺部遇障礙物需要用人工清理,當孔深大于1.5m時,必須采用鋼護筒、鋼筋籠等安全保護措施。 4. 深基坑開挖過程中遇到輕微漏水漏砂時,必須及時用水泥、棉絮、海帶、草包裝粘土等進行堵漏,插濾網導流管,防止漏失增大。 深基坑開挖時,現場應配備2~3臺高壓旋噴或壓密注漿設備,當發現漏水或漏砂嚴重時,必須停止開挖,迅速采用壓密注漿方法在漏水或漏砂處進行快速注水泥和水玻璃止水堵漏,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確保基坑安全。雨季開挖,現場應配備足夠抽排水設備。以便及時排除因下雨流入基坑內的積水。
5.讓學生記住注意事項,在以后實際工作中有效避免此類情況發生。舉一反三,創造性地解決工程中一些新問題。
[結束語]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學生研究實際問題,注重學生智力開發及能力培養的現代開放式教學方法,它有著傳統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課后通過問卷調查,筆者任教的班級,學生反映較好,主要表現在有針對性培養學生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2
2.趙志縉 應惠清·《建筑施工》[M]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3
3. 王曙光·《深基坑支護處理經驗錄》[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
4.柳孝榮 徐瑞坤·事故安全分析《建筑安全》[J]2006.10
5. 馮華艷·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決策探索(下半月)》[J] 2011年10期
關鍵詞:特拉磚;噴淋試驗;地域性;防水體系
1 工程概況
某花園小區,總建筑面積43200m2,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該工程的設計與監理單位均來自杭州,由當地一家施工企業承建。按原設計方案,外墻做法為:小塊面磚飾面;防水膩子;8厚1:2水泥砂漿粘貼層;12厚1:3水泥砂漿分層抹平;240厚頁巖空心磚;20厚混合砂漿。小區共有10幢建筑物,其中2幢已完成面磚飾面工程,其余8幢已完成砌體工程。工程外墻采用240厚頁巖空心磚自保溫砌體墻,主墻材選用浙江省一家大型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燒結頁巖空心砌塊(特拉磚)?,F場特拉磚的砌筑砂漿采用了M5.0的混合砂漿。
2 相關方案
由于檢查中發現部分砌體灰縫不飽滿,尤其是部分豎向縫出現通縫現象,因此對外墻體的防滲漏產生疑問,該問題引起房產商的重視,隨后對已完成面磚鋪貼的外墻面進行噴淋試驗,發現按上述方案施工的面磚飾面外墻存在局部滲漏現象,滲漏水印跡已在內墻面出現。根據現場觀察、分析認為,除了砌體灰縫不飽滿外,滲漏產生的過程與瓷磚填縫劑防水性能不足,勾縫處有干縮裂縫,特別是墻面裝飾線條有豎向裂縫現象且裝飾線條與相鄰面磚間的搭接不連續等因素有一定的相關性,導致雨水滲透水泥砂漿找平層,再通過頁巖空心磚間砌筑砂漿未填滿的縫隙,滲入內墻面。另一方面,砌筑砂漿本身的抗滲性能也相對較差。經研究,房產商決定交由浙江大學建筑材料研究室處理這一問題。經過現場查勘后,浙江大學建筑材料研究室出具了相關方案。
一、 僅完成砌體工程的面磚飾面墻體防水方案:
a) 施工工序:
1. 清理頁巖空心磚墻面,檢查灰縫情況。對通縫、不飽滿的灰縫用防水抗裂砂漿進行修補,填充應密實、無孔隙,接茬平整。
2. 混凝土梁柱與砌體交接縫處,鋪釘鐵絲網,用聚合物防水砂漿進行加強防水處理。然后,按原相關設計要求粉刷1:3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完的找平砂漿應注意養護,防止開裂。
3. 找平層施工完畢,檢查墻面開裂情況,如發現裂縫、空鼓,應及時修補后再施工防水抗裂砂漿。
4. 在修補完成的基面上,進行防水抗裂砂漿層施工。先涂抹3mm厚底層防水抗裂砂漿,然后壓入耐堿玻璃纖維網布,待底層抗裂砂漿初凝后,涂抹2mm厚面層抗裂砂漿,抗裂砂漿層厚度應控制在5mm,嚴禁網布露出防水抗裂砂漿面層??沽焉皾{涂抹完成后應注意養護,固化后如發現裂縫,應及時修補。
5. 粘貼條形面磚。鋪貼飾面磚時,在基層和飾面磚背面滿刮面磚膠粘劑,在基層上刮膠粘劑時使用齒狀刮板,刮出波浪狀,以便于鋪貼飾面磚時調整平整度。
6. 待面磚膠粘劑固化完成后,在面磚間的勾縫劑進行填縫處理。操作時首先應徹底清除縫中殘渣,填縫應密實,與相鄰面磚搭接應連續,縫溝應凹進面磚面。
7. 用柔性較高的防水抗裂砂漿對裝飾線條進行填縫,填縫時抗裂砂漿與相鄰瓷磚的搭接應連續、密實。對固化后的裝飾線條進行檢察,如發現裂縫等現象及時修補。
8. 整個施工期間應注意養護,以防開裂,同時應避免雨淋。
b) 選用材料:
1. 防水抗裂砂漿
選用德國進口原材料生產,性能指標滿足JG158《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要求外,還應滿足表一要求:
表一防水抗裂砂漿性能指標
2. 面磚膠粘劑
選用德國進口原材料生產,性能指標滿足JC/T547《陶瓷墻地磚膠粘劑》要求,具體指標見表二:
表二陶瓷墻地磚膠粘劑性能指標
3. 填縫劑
選用德國進口原材料生產,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性能指標滿足JC/T1004《陶瓷墻地磚填縫劑》要求,具體指標見表三:
表三陶瓷墻地磚填縫劑性能指標
4. 耐堿玻璃纖維網布
在防水抗裂砂漿中內置耐堿玻璃纖維網布,以提高抗裂性能。耐堿網布的性能指標滿足JC/T841《耐堿玻璃纖維網布》要求,具體指標見表四:
表四耐堿玻璃纖維網布性能指標
二、 對已完成面磚飾面的外墻墻體防水方案:
a) 施工工序:
1. 清理墻面,徹底清除墻面裂縫、瓷磚間拼縫處的浮灰雜物。
2. 對較寬且通長裂縫進行修補。剔除裂縫周邊松動砂漿,并將剔除的砂漿清除干凈,用清水潤濕后,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防水砂漿重新修補,修補處應密實。
3. 對墻面上的裝飾線條進行重新填縫處理。應仔細檢查裝飾線條上的裂縫,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配合水泥等填料修補裂縫,然后再用稠度相對較大的厚質丙烯酸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對整個裝飾線條進行填縫處理,涂料的平均厚度應達到0.3mm;處理時注意與相鄰瓷磚的搭接處應密實、連續。
4. 外墻面磚間拼縫處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配合水泥等填料重新進行填縫。在填縫前,應仔細檢查原填縫劑情況,如發現原拼縫處填縫劑松動或有較大裂縫,應將原填縫劑剔除,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防水砂漿重新修補。其余拼縫處,在原填縫劑基層上用排筆重新填縫兩遍,填縫應無孔隙,與瓷磚接縫處應密實、連續,填縫劑平均厚度控制在0.3mm左右;待填縫劑基本形成強度后,用干凈的布擦除殘留在面磚上的填縫劑。應避免在雨天進行修補施工且養護期間應禁止雨淋。
5. 在修補后面磚飾面外墻干燥的條件下,用高效有機硅防水劑噴涂整個外墻面兩遍。噴涂順序應有規律地進行,沿水平方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視風向而定)運行噴涂工具,噴涂過程中應嚴禁漏噴。應避免在雨天進行噴涂施工且噴涂48小時墻面應禁止雨淋。
b) 選用材料:
1. 丙烯酸類聚合物防水涂料
采用世界著名的德國巴斯夫公司生產的丙烯酸聚合物乳液。該乳液是一種性能優異、專用于水泥、混凝土防水的高分子防水材料,有較好延展性能及粘結性能,及一定的滲透性能。與水泥等填料配合使用,可處理外墻的裂縫、瓷磚間的拼縫,從而使墻體獲得較好的抗裂性能和防水性能。
2. 高性能有機硅防水劑
德國進口高效有機硅防水劑,該防水劑專用于建筑物墻體防水,滲透性強、耐久性好。采用此防水劑對修補后的面磚飾面墻體進行整體防水處理,能進一步封閉墻面的毛細孔通道和細小裂縫,并在墻面形成一道較為完整的憎水層,使經處理過的墻面具有很好的憎水性能,可進一步防范雨水滲入墻體。
高效有機硅防水劑性能指標滿足JC/T902《建筑表面用有機硅防水劑》要求,具體指標見表五:
表五有機硅防水劑性能指標
該方案經原設計單位同意簽認后,經選擇,由杭州一家專業防水施工單位進行施工。整個工程施工完畢后,抽取了30%的外墻面進行噴淋試驗,基本沒有發現滲漏水現象。
筆者認為,本案拉磚的生產單位是國內一家大型的燒結頁巖空心砌塊生產廠家,擁有生產優質頁巖空心砌塊的能力,具備內容較為完善的企業標準和建筑標準設計圖集,但以特拉磚的形狀特點,如高孔洞率(≥50%),肋寬≤10mm,砌筑時孔間肋拼縫為豎向,按傳統的普通混合砂漿進行砌筑,各道肋上很難掛漿,導致豎向通縫。在提供優質新墻材的同時,沒有根據新墻材的特點生產、提供專用砌筑砂漿(膠),無疑會成為新墻材推廣應用過程中的一個瓶頸。
單 位
咨詢點
宣傳展板
展板內容
市衛計委
1
2
職業病事故案例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
3
建筑施工、城鎮供熱、供水等安全管理相關知識
市工商局
1
1
內容自定
市交通運輸局
1
2
道路及危貨運輸、渡船案例介紹及相關知識
市氣象局
1
1
防雷、防靜電等安全知識
市公安局
1
3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及民爆物品事故案例及安全管理規定
市質監局
1
2
電梯、游樂設施安全事故案例及有關安全知識
市消防支隊
1
2
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等事故案例和消防安全常識
市安全監管局
1
2
安全事故案例及有關安全常識
市農機局
1
1
農機事故案例及安全相關知識
市國土局
1
2
礦山安全相關知識
市環保局
1
2
放射源、廢棄化學品事故案例及安全管理知識
市食藥監局
1
1
食品、藥品安全案例及常識
市供電公司
1
2
用電事故案例及安全用電知識
市文廣新局
1
網吧事故案例介紹及相關安全知識
市林業局
1
森林防火安全知識
市工信委
1
安全事故案例及有關安全常識
市商務局
2
商場安全及非法加油站事故案例
市旅游局
2
景區安全事故案例及旅游安全知識
中裕燃氣公司
1
2
燃氣事故案例及居民用氣安全知識
蒙牛乳業公司
1
液氨事故案例及安全使用常識
中石化焦作分公司
1
加油站安全管理知識
解放區
1
3
內容自定
山陽區
1
3
內容自定
示范區
1
3
【關鍵詞】鐵路高職 生產企業 教學 案例庫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22-02
一、建設鐵路實際教學案例庫的背景條件及必要性
目前,鐵路交通發展迅速。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超過10萬公里,急需一批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能解決操作難題,具備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需要形成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資源庫。
二、 鐵路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建設的思路、目標
(一)案例庫建設思路
(1)分類注重案例選取的典型性和相關性[1]。在案例庫的建設中,始終圍繞鐵路交通專業擬講授的核心課程和基本理論編制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且所有案例均來自于已發生的我國鐵路交通運營企業生產現場實際案例。(2)通過運輸生產案例庫的開拓,強調對鐵路現有案例教學方法的創新,在總結當前運營案例教學法優劣的基礎上,實現案例教學的實用性創新。(3)案例評價的市場化[2]。對于案例庫,最重要的檢驗標準是市場是否需要。通過案例的啟發性[3]教育,不斷得到高職教學檢驗和鐵路企業市場檢驗,從而使案例的質量和數量不斷提高。(4)案例入庫實現動態化。
(二)案例庫建設的目標
建設鐵路生產案例庫的總體目標:可建立5個子案例庫,分為:行車調度指揮、接發列車、調車安全、客運安全、貨運安全等5個案例庫子系統。
三、案例庫建設的標準及維護
(一)建立案例庫規范和標準
建立案例編寫規范:遵循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基本結構可概括為兩部分,即鐵路企業案例正文+使用說明。
(二)案例庫網站建設與維護
功能設計方面:鐵路生產教學案例庫網站功能設計應遵循實用、便捷的原則,注重功能的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方便用戶對案例進行查詢和檢索;給用戶提供一個案例教學與研究的共享平臺;有效地實現案例方面的溝通與合作。
維護和更新方面:設置專人負責案例庫建設管理工作,相應制訂案例庫更新計劃,及時補充案例庫。
四、案例庫設置的主要內容
為確保達到高職鐵路交通運營專業實際教學案例庫的標準和目標,籌建鐵路交通運營核心課程專業生產案例庫,可主要設置含5個子案例庫:
(一)接發列車子案例庫
接發列車作業,是鐵路運輸生產中最重要的工作環節之一。該子案例庫以現行《技規》和《接發列車作業》標準為依據,以非正常情況下的接發列車為重點,結合分類安全事故案例,編輯接發列車子案例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接發列車子案例庫要點:電話中斷時的接發列車案例;無空閑線路時的接發列車案例;設備故障時的接發列車案例;特種列車的接發列車案例;超長列車的接發列車案例;惡劣天氣下的接發列車案例;危險貨物的接發列車案例;施工條件下的行車組織案例;事故救援列車開行案例;行車事故處理案例。
(二)調車作業子案例庫
調車作業是在鐵路運輸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該子案例庫以列車在車站的到達、出發、通過以及在區間內運行、列車解體、編組、摘掛、轉場等安全隱患較大作業為開發的重點。
調車作業子案例庫要點:平面調車作業案例 駝峰調車作業案例; 推進調車作業案例;調車擠岔事故案例;調車沖突事故案例;調車脫線事故案例;調車人員安全上、下車案例;調車作業動、靜觀速;動、靜觀距案例; 調車作業人身安全防護案例;調車事故處理案例。
(三)行車調度指揮子案例庫
行車調度指揮是鐵路日常運輸生產的中樞組織。該子案例庫以列車運行嚴格實行單一指揮原則、統一指揮、實現列車安全正點運行為開發的重點。
行車調度指揮子案例庫要點:調度集中系統安全應用案例;調度指揮信息管理系統安全使用案例;列車運行圖編制案例;調度命令運用案例;紅色許可證使用案例;施工調度安全組織案例;防臺、防洪行車應急預案;電氣化鐵路安全調度指揮案例;高速鐵路事故處理案例;行車事故應急預案。
(四)客運安全組織子案例庫
客運安全組織是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該子案例庫以提高乘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非正常情況下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為重點,突出旅客列車安全行車組織、旅客運輸事故處理及高速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案例。
客運安全組織子案例庫重點為:客運站安全管理案例;客運站人身安全防護案例;旅客上、下車安全案例;旅客行李安檢案例;客票預售和站車服務系統安全案例;高速列車事故應急預案;乘務員崗位安全案例。
(五)貨運安全組織子案例庫
貨運工作就是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鐵路月度貨物運輸計劃及國家臨時指定的重點運輸任務。該子案例庫以堅持計劃運輸、合理運輸、直達運輸和均衡運輸為重點,突出貨運安全案例,確保貨運安全為目標。
貨運安全工作組織案例庫要點:貨運交接安全程序案例;貨物裝載安全案例;危險貨物運輸案例;貨運調度安全指揮案例;貨運編組事故案例;貨票分離事故案例。
總體要求:以上案例庫所有約50個典型案例都來源于現場生產及各級行車人員密切配合、聯勞協作的實踐。案例要緊扣鐵路交通運營各專業核心課程和關鍵點,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
五、建設案例庫實施的步驟
具體的步驟程序如下:(圖表1)
圖表1 高職鐵路運營專業實際教學案例庫實施總體方案
六、成果及展望
(一)成果
直接成果:1)建立5個高職鐵路運營專業生產企業實際教學子案例庫,收集50個典型案例并最終形成完整的核心課程總案例信息化數據庫;2)發表與鐵路運營實際教學案例庫建設相關的論文5篇;3)建立共享信息的軌道交通運營案例庫教學門戶網站1個。
間接成果:1)面向全國鐵路高職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學生、企業在崗職工、社會學習者的應用;2)為全國鐵路交通運輸教師教學服務;3)面向鐵路企業單位培訓與資源建設單位的應用。
(二)展望
鐵路高職院校教學案例庫建設與使用能夠促進專業教師建立“統攬全局”、“點面結合”的教學理念,樹立知識融合與知識集成、案例研討與實踐檢驗、系統科學與行為科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觀,同時,對培養適應當前國家鐵路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應用型及技術型人才具有積極的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東佐.建設法規概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4),35
[2]王宏麗.對建設法規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2),62
[3]趙劍鋒.案例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的探討與實施[J].大連鐵道學報,2009(6),29
“1224”安全宣教法的主要做法為:“1”,即開展一次面向全廠職工征集有效、有用、操作性較強的安全工作法;第一個“2”,即兩場參觀:組織生產部門職工參觀觀看安全宣教片、參觀水泥行業安全事故案例展;第二個“2”,即兩種發放:向全廠職工發放一套安全宣教撲克、一套安全宣傳手冊;“4”,即四個開展:開展一場安全杯籃球賽、開展一場安全知識競賽、開展一場職工家屬親情體驗日活動、開展一場職工應急演練比賽活動。
一、一次征集提高全員安全綜合素質
在開展征集一次安全工作法活動中,以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全員安全素質為目的,內容包含加強安全事故防范、救援、處理等發面的事例。各部門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適用于本部門的安全工作法,燒成部以排查治理隱患為抓手,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著力點,以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為目標,充分發揮群監網員、女工協管在安全中的作用,創新開展“五有四堅持”工作法,確保企業安全生產長足發展。機電部緊密結合生產、作業等現場操作實際,大膽推行“五三三安全工作法”即“五心、三個堅持、三個到位”,逐步提高了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充分調動了作業人員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創新創效的工作態度。
二、兩場參觀加強職工安全意識
為進一步抓好安全基礎工作,抓好安全宣傳教育,抓好重大事故防范,確保安全不出問題,共筑安全,共享平安,增強職工自身的安全意識,引導職工產生思想共鳴,激發內心動力,達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水泥廠工會組織了兩場參觀,即組織生產部門職工參觀觀看安全宣教片《黑色瞬間》、參觀水泥行業安全事故案例展。通過集中組織觀看安全宣教片《黑色瞬間》,認真剖析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查找漏洞,讓每一名職工能從事故案例中真正得到啟示。影片生動映射安全的重要性,大家深刻認識到一定要堅持“生命至高無上,安全永遠第一”的理念不動搖,切實銘記安全囑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遵守安全規章,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我的安全我負責”、“不安全不生產”。從今年年初開始,水泥廠工會搜集整理了14個最近兩年發生的水泥行業事故案例,利用事故案例分析會、事故案例圖片展等形式,讓職工深刻反思,從事故中得到教訓、吸取教訓,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嚴防事故的發生。
三、兩種發放增強職工安全理念
兩種發放,即向全廠職工發放一套安全宣教撲克、一套安全宣傳手冊。為廣大職工發放安全宣教撲克、安全宣教手冊,在全廠掀起全員學習安全知識的熱潮。宣傳撲克寓教于樂效果好,以實現“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為目的。整套撲克為兩副套裝式包裝,一副撲克內容命名為《安全生產54計》,包含了四不傷害原則、事故四不放過原則、違章和違紀的區別、事故發生前的心理狀態等密切聯系生產實際的安全知識,另一副撲克內容命名為《職工文化生活》,包含了我廠文藝繁榮工作的戰果、安全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企業文化內容等。套裝撲克使職工在娛樂的同時即能有效掌握安全知識、企業文化知識,而且發放給到廠的客戶又是一份精美的禮品,大大提升了“詠寧”品牌形象。
四、四個開展多形式營造安全氛圍
四個開展,即開展一場安全杯籃球賽、開展一場安全知識競賽、開展一場職工家屬親情體驗日活動、開展一場職工應急演練比賽活動。舉辦的“安全杯”職工籃球賽,營造廣大職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以此來提高廣大干部職工身體素質和精神風貌,展示各參賽單位安全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安全知識競賽和水泥行業事故案例展,形成了重安全保安全的高壓態勢。在職工家屬“親情體驗日”活動中邀請生產一線的職工家屬代表親身感受職工工作場景、體驗職工生活環境,拉近企業和家屬的距離,更加牢固的筑起第二道安全防線,共同維護安全生產和家庭幸福的。并針對我廠安全生產實際和各部門所存在的安全隱患,組織開展,消防、防洪等應急演練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