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09:01: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安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施工安全措施 項目安全計劃 異同分析
1
1.1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以下簡稱安全措施)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以下簡稱施組)中的重要內容。它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依據工程施工的總體部署和目標定位,結合施工特點,環境條件等,為使整個工程施工從開始至竣工對保證施工過程安全,有序,高效進行而作出的有針對性的安排。從這個意義來看,施工安全措施主要針對施工過程。即有向相關方承諾又有對內安排部署的約束作用。
1.2 項目施工安全計劃(以下簡稱安全計劃)----也稱為施工安全目標管理計劃,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中,此項為現場安全管理分項中的“保證項目”。同時,安全計劃作為項目管理規劃體系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的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為達到合同要求和施工管理目標,依據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與企業施工項目標準化要求,結合工程特點、施工方法與資源配置對整個施工現場安全控制活動作出的系統、科學的實施計劃。它除了對相關方的宣示承諾作用外,主要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文件。
2.本文在簡要敘述它們基本意義的基礎上試對二者作粗淺的對比分析。
2.1 編制目的與作用。
相對而言,安全措施的編制目的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內容是針對施工過程制定相應的技術與管理措施,表現為對物的狀態、人的行為和施工操作的規定,對象為分部分項施工過程特別是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而屬于項目管理規范范疇的安全計劃是在確保實現管理目標的前提下,規定安全技術措施實施的措施如何得到落實,強調企業內部管理的系統關聯性及各層次管理的持續改進與績效評價。故其更注重企業內部管理標準化相關規定的貫徹,突出為達到現場安全管理目標在施工活動中的控制職責、程序、方法和步驟的描述。
2.2 制定依據與程序.
2.2.1 施工安全措施是施組的一部分,其制定依據主要分為:工程資料,工程施組及同類工程施工經驗;相關的標準規范;相應的企業標準。它的編制一般在項目負責人的主持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批。特殊工程由現場和企業技術管理層會同編制,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核批準,體現了以施工技術為主導的、以施工安排為重點的管理活動內容。
2.2.2 安全計劃的制定依據應為:工程施組;企業管理標準化文件,如企業對施工現場管理控制規定的職責程序、方法步驟及要點等,它突出了企業對施工控制活動規范化的要求。其制定程序:一般由項目負責人主持、項目管理班子成員參與制定。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現場與企業內部相關部門根據自身職責范圍程度不同的參與。施工企業此類標準化管理文件的制定與實施體現了以現場為主體,企業各層次、各部門的合力,即項目管理層負責對計劃的貫徹實施,企業管理層監督指導,體現了企業職業安全健康標準化管理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基本要求。
2.3 編寫內容。
2.3.1 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是從保障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健康和工程按期合格交付出發,對物的狀態與人的行為及環境影響諸方面采取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從物的狀態分析,措施的制定大體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保障施工正常進行的設施設備。如模板支撐架體構造設計、起重設備和其它施工設備的選擇、安裝拆除使用要求等,這些對施工質量和工期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是確保施工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如安全網、防護欄、各種限位與過載保護設施等,這些設施設備是否到位和正確有效的使用,同樣關系到工程的正常進行和作業人員安全健康。
2.3.2 從人的行為即管理活動的目的與特點分析,現場的管理活動內容之一,就是為使這些設施設備正常發揮作用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動。如對設施、設備,對作業部位、人員的檢查,對遵守相應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方面的管理控制活動等,它體現了通過質量安全控制活動保障合同目標實現的目的。
2.4 安全目標管理規劃是在施組安全措施的基礎上以實現現場安全目標、推動企業管理規范化為出發點,以推動管理標準化為手段,規范現場目標控制活動所編制的更加細化,更具操作意義的實施性文件。具體分析,就是根據企業目標管理要求、現場管理目標定位,以施工安全措施落實為著眼點和落腳點,從資源的配置,控制程序,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績效的檢查等都用’計劃’作出一套較為科學、規范的規定。反映做什么,誰來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怎樣檢查評價等。總之,它的編制是以規范的、可評價的管理行為保障目標的實現。
3
3.1 依據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目標是有層次的。項目施工管理中安全目標是組織管理行為的階段性目的,目標是管理控制活動實施的前提。在中設有”目標管理”子項,規定在項目施工中要根據企業和項目管理實施要求,首先確定包括施工安全控制的各項管理目標,形成互相支撐、有機聯系的施工管理目標體系。
3.1.1 安全管理目標是此目標體系一個重要方面。只有明確了管理控制目標,才能有計劃的動員各種資源,運用相應管理手段,遵循管理程序,使施工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這個目的在安全計劃中亦是如此,目標是計劃的與前提,有關法規,規范,制度是計劃制定的基礎,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安排部署。在此方面,二者均體現了管理理論的基本思想。
3.1.2 在工程投標過程中,二者均有對外宣傳和對相關方承諾以爭取中標的作用。項目安全計劃除遵從上述基本要求外,還要根據控制目標和施工部署,運用現代管理方法,遵循企業貫標管理規定和內部運行要求,對實施這些部署進行有針對性的、可度量考核評價的具體安排。
3.1.3 在貫標運行與績效考核方面,安全計劃的實施規范化更適用于企業管理的持續改進與績效考核。
關鍵詞:施工安全;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got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China occurred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is the loss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our country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an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two basic starting point an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security control,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saf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problems; Solutions
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引言:施工安全控制,在我國的建筑領域主要就是指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先分析后,而從建筑施工的技術以及管理層面上而采取措施,確保建筑施工工程的生產是按照我國的建筑領域相關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以及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的安全生產始終處于一種受控狀態。所以,這就要求著我國的工程建筑的施工項目安全生的相關負責人如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解決好這個問題,以及如何抓好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而達到提高施工安全和做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而拿出一些方法以及建議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存在的問題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的問題從我國的建筑領域近年來發生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發生可以了解到這其中有60%到70%的原因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民工自身原因,在這方面來說,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的從業人員其中尤其是是民工從業人員的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培訓十分必要。其次就是施工的組織過于疏松,主要指的是施工安全的技術指導不過關以及工程施工現場沒有安全體系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后那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防護措施不到位,這其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基本措施的安全防護不到位,其二是建筑工程的現場的一些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而釀成了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上這些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容易就會造成生命安全事故以及經濟的損失,所以解決這些問題不論是對工程企業是有極大關系的,而對社會來說也是具有積極的影響的。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問題的解決措施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我們主要是可以從問題入手對癥下藥。所以,解決的措施主要可以從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嚴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組織設計關以及嚴格的檢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防護設施是否到位的這幾方面進行,下面就從幾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2.1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
目前,在我國的各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一線施工的作業人員基本以民工為主,但是,由于民工的文化素質偏低、流動性大,而且安全意識淡薄和自我防護能力差。而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60%到70%,所以首先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從業人員其中尤其是是民工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十分必要。
而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手段主要還是以集中培訓以及從業資格的審查為主。集中培訓讓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懂得一些基本的施工安全的一些知識,而從業資格的審查那就要求民工自己主動的去學習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的知識,而這也是符合國家的法定法規的,同樣的這還能,使黨和國家在建筑施工領域的安全生產的方針以及政策還有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和落實。
另外,隨著近年來建筑工程方面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快速的進步,我國的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以及施工設備的機械化還有施工的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這也對我國的建筑施工的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技術要求相應的提高。所以,加強對建筑施工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以及技術的培訓是勢在必行的也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的。
2.2嚴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組織設計關
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控制來說,其重點還是要解決在工程施工過程的不安全因素和環節,也就是要把這些施工安全的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中。這就是要求嚴格的對施工組織設計把關,這也是對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有效手段。下面就從在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的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那就是檢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措施。也就是檢查施工組織設計中對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各建筑工程專業工種以及各建筑工程的施工部位的要求。其別要注意的那就是要檢查施工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設備以及新材料的施工安全的技術措施是否可行。
第二,那就是檢查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安全保證體系。這個家住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證體系的檢查主要是以是否健全完善為標準,也就是從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所有從業人員中是否制定了正確合理的生產指揮系統以及施工現場的生產、技術、機械、材料、后勤管理系統都是否確定了其應該負有的施工安全責任。不僅如此,還應該要嚴格的按照我國的建筑相關部門的制定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而抓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安全控制,讓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能夠做到依法施工從而建立起一個有效可行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監督網絡,而將施工現場的安全做到實處。
2.3嚴格的檢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防護設施
要做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那么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防護設施也應該做到位,而且相關部門也應該將其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防護的措施的檢查也是尤為重要的,下面就從以下的兩方面做一個具體的分析:
第一,那就是檢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三寶”、“四口”以及安全用電的防護設施。這主要是檢查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的三寶是否到位以及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的四口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而在安全的用電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用電有明確的保護系統以及符合國家的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
第二,那就是對施工現場的機械社會安全控制。垂直運輸設備。這主要是指對施工現場一些比如塔吊、龍門架的垂直運輸設備的安全控制。這樣的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安裝拆除以及操作性和技術性極強,而且對使用環境條件也高。所以,在使用中極其容易發生諸頃倒、以及高空墜落等等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所以,這方面的安全控制主要是以兩個詞為主,也就是專業和細心。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以及做事之時要細心。
總而言之,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的建設單位是建筑工程建設的投資主體也是建筑工程的建設項目的主要組織和負責方,同樣也是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的核心。所以,建設單位不管怎樣還是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是處于主導以及重要地位的,所以其對建筑工程質量以及安全負責的。因此,作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生產的責任單位,那就必須應該充分的認識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要把工程施工的安全生產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因為只有牢固樹立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必須要以安全為主線,而且注重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的創新,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而是建筑工程能夠安全穩定的施工而創造出其應有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鄭發兵. 淺談施工階段的安全控制[J]. 科技資訊. 2011(23)
[2] 李濤,常銘.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35)
[3] 賈廷瑩. 試論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12)
采礦工程具有作業環境復雜、結構多變、影響因素多等特點,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安全事故,從而對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1]。鑒于此,在采礦工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掌握采礦技術要點,采礦企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從而保障采礦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安全,這對于中國采礦行業來說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采礦工程的技術特點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安全意識普遍提高,使得工作人員在采礦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危險的認識也越來越高。因此,為了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與規范,并嚴格要求采礦企業按照規定要求來進行施工。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然有較多的采礦企業在采礦工程開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使采礦工作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采礦行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與礦產市場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采取科學合理的采礦技術。而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采礦技術類型多樣
目前,隨著中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種類型的采礦技術也競相出現在采礦行業中。而采礦技術的應用方式與適用程度會由于開采的礦產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舉例來說,作為采礦工程中最為常見的井下采礦技術,長壁開采技術會經常應用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但是卻不適宜應用在金屬礦產的開采中,這是因為金屬礦產的礦層厚度及其儲量均與煤礦存在較大差異,而針對該種情況,在對采礦技術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礦產的不同進行判斷與選擇[2]。
1.2采礦工藝技術復雜程度較高
從安全性與生產效率這兩大方面來說,井下采礦工藝與露天采礦工藝技術二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與露天采礦工藝技術相比,在采礦工程中應用井下采礦技術,開采安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實現,而且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與制約,為了確保每個環節安全進行,需要提前準備。而且從井下開采工藝技術來說,其復雜程度較高,在實際采礦工程進行過程中,對于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也十分高。
1.3采礦技術發展快
與其它行業相比,采礦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十分快,這是因為鑒于采礦行業的需求,采礦企業對于采礦技術的研究力度越來越大,而且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采礦技術的研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采礦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2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應用
2.1采場圍巖中控制技術的應用
相關技術人員在對采礦工程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不斷完善采場圍巖的控制理論,應該充分了解采場圍巖的基本情況、巖石結構及采場周圍的情況,并且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整個礦區的環境,還要合理分析存在較大難度的采礦層的構造、傾斜度及其穩定性等;在某些情況下,采場的環境較為惡劣,則需要對支護圍巖與同放頂巖層之間的作用情況、支護效果與支護技術等進行檢測與分析,從而不斷完善相關技術。此外,為了有效預測與防治沖擊地壓等問題,應該分析部分巖層的控制技術,從而提高采礦效率,保證采礦工程的整體質量。
2.2深礦井開采技術應用
從目前的采礦工程施工來看,沖擊礦壓防治與控制、瓦斯與熱害處理及井巷布置等是采礦工程的幾個關鍵技術。從深礦井的開采情況可以得知,深井圍巖結構與應力場分布研究技術、深井作業場所環境變化的觀測技術、深井沖擊礦壓的監測與防治技術等正在不斷發展與創新,這對中國采礦事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采礦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討
3.1制定與落實管理機制
在采礦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合理的管理機制的制定與落實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采礦工程各個施工階段施工的內容不同,要以此為依據,明確各個崗位的作業流程及責任人,使全體員工都能夠正確認識并重視安全管理,這不僅能夠保證采礦工程的施工質量,而且對于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上級安排的任務與施工安全管理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從而有效落實安全制度,同時,還需要提升工作人員的施工安全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需要加強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以不同崗位員工實際工作的情況為依據,進行一定獎懲,從而保證整個采礦工程的施工安全[3]。
3.2明確安全與企業效益之間的關系
a)采礦企業需要明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是需要立足在施工安全性的基礎上實現的,施工安全與企業效益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企業在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后,應該要求采礦工程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嚴格地按照規范標準進行,從而在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增加經濟效益;b)企業還應該協調安全與經濟效益二者之間的關系,盡最大可能降低由于安全管理的疏忽而出現經濟效益受到影響等問題的可能性,從而在施工安全的基礎上,實現采礦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3.3提高企業安全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于采礦企業而言,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同樣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企業管理者需要認真研究采礦工程的安全生產內容,同時,積極推廣相關安全科技成果,另外,為了從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還需要不斷優化采礦工作的環境。此外,為了使采礦工程能夠實現現代化生產的高生產率與高效益,企業需要不斷增加生產技術方面的投資,使施工安全管理與控制的能力不斷提高,進而實現企業在安全生產環境下高產高效的目標。
3.4重視與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
采礦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企業的全體員工,因此,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需要全員參與才能做好。因此,采礦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活動,并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從而使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其安全施工意識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進而為企業塑造出一支既有較高的工作水平又具備較高安全施工意識的員工隊伍,從根本上保證采礦工程的施工安全。
4結語
中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促進采礦行業的發展。然而,由于采礦工程的整體環境較為復雜,采礦技術類型較多,不同的礦產需要不同的采礦技術,因此,在采礦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采礦技術,并制定施工安全策略,從而使采礦效率與施工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與保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企業應該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施工安全意識,從根本上保證采礦工程施工安全,進而提高采礦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史貴棟.現代化采礦工藝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2):119.
[2]侯利強.煤礦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分析[J].煤礦現代化,2015(1):51-53.
【關鍵詞】現場管理;安全管理;安全防護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及建筑業的迅速發展,工程建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但是由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直接影響了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也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生存、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然而事實上,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通過不斷加強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情況下,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因此,對現場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樹立安全生產觀念,提高管理層安全生產認識
建設主管機構和建筑單位應統一“施工安全無小事”的思想,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來對待,且將安全生產作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來抓。首先,樹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產,才能為企業帶來長久的經濟效益的思想,從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實到行動中;其次,切實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安全生產與企業資質、安全資質、項目經理資質、工程招投標及企業業績和領導者的政績掛鉤;最后,加大對安全事故有關責任者的處罰力度,迫使企業領導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切實樹立起“安全第一”的觀念,做到行動上時時處處重視安全生產。
二、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
為了把安全工作做好做到位就意味著我們必須使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消失,才能確保安全;從管理學的角度出發,管理觀念要求我們必須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分級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各部門各方位各細節存在或潛在的隱患。具體操作程序:1、責任層層下放,逐級落實。主管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施工第一線負責人施工作業人員 2、發現隱患逐級上報,共商解決。員工施工第一線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主管負責人。
三、制定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為了確保工程施工安全,必須要制定安全的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首先必須要明確安全施工的檢查程序和內容。其次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落實程度及施工人員安全施工行為的檢查力度。再次在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嚴格依據工程施工圖以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等,進一步細化安全文明施工與管理措施,為安全生產提供保證。
四、加強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與技能培訓
加強作業人員安全常識教育和培訓。上崗前進行安全常識教育和培訓是項目部一項首要任務,必須嚴格落到實處。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施工現場危險因素的分布及防范措施,作業環境如高空、高溫、寒冬天氣施工對作業人員的影響,暴雨、雷電、大風等惡劣天氣對施工安全的影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如用電、防火防盜、飲食、交通等。教育培訓內容應結合現場實際進行,以架子隊或工段、作業班組為主,做到經常性、不間斷、一個不漏,教育培訓活動必須有記錄、有考核。加強作業人員專業安全知識、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安全操作技能培訓應以機械常識、性能、操作規程等安全注意事項入手,對從事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還必須經政府有關部門培訓,并取得操作許可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堅決杜絕無證的人員從事焊接、低壓運行、架子搭設、爆破、特種設備操作等技術性較強、安全風險大的項目作業。
五、加大安全投入
努力創造設備設施的本質化,公司對特種及危險性較大設備設施定期進行檢驗,對其傳動部分和各種裝置經常維護、保養和檢修。確保發生故障時系統的自我保護、緊急停車裝置等發揮作用,有效控制事故發生。在購買新設備時,同時購買其防護設置,以保證起重作業施工安全。制定安全投入費用計劃,加大安全投入。要預防杜絕事故的發生,必須持續有效的進行安全投入。
六、突出安全防護的針對性
把施工現場可能滋生事故的隱患,多發性部位經過加工整理,抽象出來,制定對策、措施進行預防。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把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點表達明確。并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施工臨時用電,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模板、腳手架、起重吊裝等工程施工方案。重要部位如基坑開挖、洞口臨邊、樓梯、通道口、等空間部位按標準化進行重點防護,并通過不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不斷完善施工安全技術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產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七、風險管理與安全技術結合
風險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一種管理模式,是通過識別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運用定性或定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其風險嚴重程度,進而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和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改善企業環境,減少企業危害,規范企業管理的目標。具體到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要識別施工各環節存在的風險,評價及控制安全風險,如何識別,如何評價,如何控制都要貫穿運用安全技術,因此不能將風險管理與安全技術相剝離,在具體管理過程中,既要吸收風險管理的先進理念,也要運用成熟的安全技術,將兩者很好的融合。
八、抓好施工現場安全綜合管理
1、安全與質量同步
質量和安全,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兩個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經營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質量第一則是從關心產品成果的角度而強調的,安全為質量服務,質量需要安全作保障。生產過程中哪一頭都不能丟掉,否則,將陷于失控狀態。
2、安全與進度相互影響
生產中違背客觀規律,盲目蠻干、亂干,在僥幸中求得的進度,缺乏真實有效的安全措施的支撐,往往容易釀成大禍,會延誤進度,影響生產。進度應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進度,我們應追求安全加速度,避免安全減速度。
3、安全與效益同在
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會不斷改善勞動條件,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與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進了效益的增長。在實施安全措施中投入必要的費用,通過精打細算、統籌安排。既要保證安全生產,又要經濟合理還要考慮力所能及。為了省錢而忽視安全生產,或追求安全資金的盲目高投入,都是不可取的。
4、安全管理與文明施工相結合
文明工地建設要進行詳細的文明工地策劃。編寫文明工地創建計劃書,圍繞文明工地創建五大內容,狠抓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文明工地創建工作,并且要引入CI形象設計戰略。項目部要科學設計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嚴格將現場劃分為辦公生活區、生產區、加工區的“文明三區”,機械、材料、構件、臨時設施、道路等嚴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圖布置,布局要合理緊湊,避免二次倒運,要實現安全高效,做到井然有序。
九、結束語
現場施工安全管理應該制定出安全可行的相關措施,健全和完善企業中的生產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施工現場各項工作能夠安全有效地生產執行,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減少發生事故的概率,從而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建設安全管理走向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之路。
參考文獻:
[1]貢偉.淺談如何加強施工安全管理[J].甘肅科技縱橫,2009(02).
[2]蔡衍齡.淺談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08(20).
關鍵字:淺論,建筑企業,施工安全
一建筑施工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產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還比較淡薄;二是對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還不夠得力,有的責任沒有真正落實,措施沒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業經營規模擴大和建筑施工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嚴,管理粗放;四是一線操作人員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較差。
二預防為主,在條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內容
1、招標文件及其相應的合同條款中,應當對施工安全生產措施提出明確和具體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包括各類基坑支護結構、各類臨時支撐體系、大型施工機械(塔式起重機等的安裝、使用和拆除)、各類腳手架和作業平臺、臨時用電系統和電動機具、設備、“四口五臨邊”防護、現場消防安全、高空作業、(防高空墜落和墜物打擊)、現場周邊環境安全,等等。招標文件中應要求投標人在報價時針對施工安全措施進行單獨報價。
2、投標文件中除施工現場的
總體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技術方案和組織措施都必須分別配以相對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必要的計算書,明確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責任人和崗位職責,制定緊急情況的處理預案,特殊專業工程還應制訂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等等;投標人的投標價格中應就安全措施進行單獨列項報價,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投標人必須在“措施項目”中就安全措施單獨列項進行報價。
3、評標辦法中,對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內容,把對安全保證措施的評審作為技術標評審的重要內容,并設立安全保證措施評審的合格標準,投標人的安全保證措施不能達到招標文件規定的合格標準的,應作為廢標條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評審
甲,采用綜合定量評標的,除響應性評審中應當體現對招標文件中對安全措施要求的響應外,應當對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證體系獨立設立評分標準,安全措施的評分不得少于總評標分值的5%;評審的標準應包括安全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針對性、科學性、合理性、與國家有關規定的符合等等;
乙,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的,安全措施作為符合性評審的重要方面進行評審,安全措施不完整、缺乏針對性、不合理或不能滿足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的,不得進入后續的評審,也失去成為中標候選人的資格;與安全措施有關的費用構成投標人個別成本的一部分,評標委員會在評判是否低于個別成本時必須納入評審范圍,對其報價與措施結合的針對性、完整性和合理性進行評判。
丙,有關安全措施的評分或評審細則應當分類細化,屬于技術標的評審內容的,在技術標評審的標準中設立標準并分別細化(如總體安全措施,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安全保證措施等等),屬于符合性或響應性評審內容的,在符合性或響應性評審的標準中設立標準并分別細化。
戊,施工和監理合同的合同條款中應當納入明確安全責任、安全目標、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證體系、崗位人員要求$獎罰規定以及其它與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和要求有關的條款。監理合同條款中應當確立監理工程師在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方面的權威,確保監理工程師能夠充分發揮安全監督作用,杜絕安全事故和安全隱患。
三加強日常管理
1、監管的方式手段要改變。一是要主動出擊,建立稽查、巡查隊伍,無論是在建工程項目還是拆除項目,無論辦了手續的項目還是沒有辦手續的項目,無論是普通區域的工程還是開發區、高教園區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盤納入監管范圍;二是要抓住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監管要針對出了問題的企業,出了問題的地區,讓有安全問題的企業、工程項目不得安寧;三是要改變單一的運動式檢查,從重點監督檢查企業施工實體安全,轉變為重點監督檢查企業安全責任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以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落實和執行情況。
2、建立建筑施工企業和從業
人員安全信用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大力獎勵和表彰安全生產工作突出的企業和個人,嚴肅查處重大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公布企業安全生產不良信息記錄。
關鍵詞: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問題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ll areas of influence further, architectur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modification work is faster and more on the scale. At the same time, in different way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worked hard in mutual influence and restraining each other, a big part of safety problems, they may breed great mischief, to the country and bring great loss or disaster.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relation is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 TU7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施工安全問題
安全是建筑業的永恒主題。施工安全是各施工企業的生命線。在建筑領域各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既要保證施工建筑的質量安全,更要保證施工隊伍的勞動安全;另外,還要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和有關法律、規章的要求,努力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正是“責任重于泰山”的真正內涵。近些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的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這不僅給我國帶來財產損失,更是在社會上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點因素造成的:
⑴有些建筑業領導對安全施工的政策和法規認識不清,他們沒有擺正安全與施工、安全與進度,以及安全與效益的關系,當進度、效益、質量和安全發生矛盾和沖突時,往往是安全先讓步。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沒有把安全當做大事抓。
⑵施工隊伍的綜合素質不夠高。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施工隊伍日益壯大,大批農民工涌入這個建筑施工隊伍,而他們的安全基礎知識較薄弱,對安全操作技術也知之甚少,不夠系統與全面,因而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造成不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⑶有些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員對安全標準和規范不熟悉,安全素質差,對安全操作規程也掌握得十分膚淺.對安全隱患問題往往視而不見。
⑷施工人員對機械設備操作不夠規范,維修保養跟不上使用的力度,對于防護裝置重使用,輕維護,或者失靈不修復就使用,因此造成機械設備老化,埋藏了安全問題的因子。
⑸建筑施工現場沒有足夠的消防設備,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比如火災,往往手足無措,不能及時解決。綜上所述。施工安全是一個必須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建筑領域工作者重視的問題。只有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施工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安全事故問題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的生命財產才不會受到損失。國民經濟才能得到可持續增長。
二、施工管理問題
⑴施工的組織機構管理。組織機構是工程施工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在施工過程中對組織機構進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發揮施工管理功能,因為合理構建完備的組織機構能夠提升施工隊伍的整體管理水平。在科學、有效的組織機構的帶領下,每個工作流程、工序和環節都能夠有條理地進行,并能在協調統一中高效率地完成,以此達到工程施工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合理、有效的管理組織機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效率的組織體系的構建是工程施工項目能夠高效完成的基本前提。
⑵施工的質量管理。質量是一切工作的試金石,施工的質量管理也是如此。它是施工管理的控制重點。因為所有工程的試金石是最終交付使用的試金石,如果建筑的使用價值能夠完整體現,那么就是建筑本身的質量過關。。因此在施工管理中,質量管理是重點之一,它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在施工過程中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只有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質量保證體系,才能全面系統地將質量工作落到實處,所以,施工企業要結合具體情況建立自己的質量保證系統。合理制定質量方針,編寫質量手冊,使之能具有系統性、指令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管理人、材、機。人是所有質量的創造者,質量管理必須要以人為根本,把人作為管理的動力,這樣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感;同時,材料是構建建筑體的主體,在施工質量管理中,對材料的質量管理也是舉足輕重的;另外,實現施工機械化的標志之一就是施工機械的應用.它是現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此選好、用好機械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⑶施工的成本管理。所謂施工成本,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貨幣和價值形式,以及所產生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它的內容范圍很廣,有施工項目所消耗的主材和構配件,施工機械的租賃費或臺班費.周轉材料的攤銷費,還有支付給所有員工的工資,以及施工企業為管理工程所消耗的所有費用支出。對成本進行管理是控制施工資金用度的基本手段。
(4)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組織安全生產的全部活動,通過有效控制生產因素,消除或減少不安全行為或狀態,從而保證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由此可見。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安全進行管理是整個管理的重點。
三、施工管理及施工安全的關系分析
從上文可以得知,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組織機構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其中。安全生產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點和核心。因為施工管理的各個管理子系統都是圍繞安全進行的,只有
有了安全,質量和效益才能得到保證。施工過程才能順利運作,組織機構管理和成本管理才有了施展的平臺。
(1)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影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而這些因素主要是由于施工管理出了問題。人是施工生產活動的主體,也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操作者和管理者。工程建設施工全過程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人員的素質,即人的技術水平、文化水平、決策水平、組織能力、控制能力、作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對施工安全生產產生影響。而人是施工管理的主體.人操縱著安全問題和管理問題,所以要使施工過程順利運行,必須使人做好
施工管理,抓好施工安全,保障施工現場的根本安全。
(2)雖然說建筑施工的管理是針對人員的安全而言的。在施工過程中不出現人員的傷亡,便能達到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但是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也是施工管理要予以保證的。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致命隱患就是建筑物本身的危險性,如果在施工中出現建筑局部損壞或坍塌,也是能夠傷害到施工安全.進而影響到施工管理的,這同時也是施工管理中質量控制要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從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管理的現狀看,相當多的現場模板支撐不規范,如支撐間距大、縱橫拉結少甚至無拉結、首層支撐無通板、墊磚或碎木、有的高凈空(4米以上)的支撐體系只有一道拉結等。一些施工方案對組模程序、尺寸、加固方法、校驗等交代明確,而對支撐系統的技術要求不充分,重“模”輕“支”的問題比較突出。
究其原因,一是有的企業缺乏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施工的技術管理經驗,部分技術人員與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對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凈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認識,僅憑經驗干事。對超標準層(門廳、前廳)的支撐與施工作業的特點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不甚掌握;對普通模板與大模板施工特點、技術與安全要求的差異心中無數。二是管理缺位,一方面施工技術人員只重視組摸而疏于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和計算,另一方面相當多的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缺乏深基坑支護、大規模支撐、高(異)型架體搭設等較深層次安全控制管理知識或對這些知識不求甚解。三是模板工程在整個部頒標準(JGJ59-99)中與施工技術關聯甚密,所涉及的技術規范相對零散,部分安全管理人員運用起來不太順手,致使該項管理工作在部分企業處于相對較弱狀況。
因此,模板施工的技術要求和安全控制狀況成為整個施工技術與安全控制的重點和難點。需針對模板施工特點,更好地掌握模板支撐施工的技術與安全控制方法。
1 模板支撐技術要求
1.1 首層板模支撐。一般情況下,首層地面為回填土,不論是否堅實,作業前都要清整夯實,按支撐軸線鋪5公分厚通長墊板,其長度至少能承受兩個以上支撐點,然后按設計間距(一般不大于1米)搭設支撐桿、掃地桿,且沿高度方向每2米內應設雙向水平拉結,拉桿端部應與堅固物連接,無堅固物時,應設剪力撐,然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組模、校正、加固。
1.2 標準層板模支撐。一般的結構設計情況下,標準層的支撐除通長墊板不做硬性要求外(板的強度達到要求)與首層是相同的。滿堂紅立桿縱橫水平拉結一般在距地面1.8米、雙向設置。其支架立贛四邊及中間每隔4跨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力撐,若現澆多層結構支撐,上下層立桿要垂直且在同一垂線上,即下層結構必須具有承受上層結構荷載的能力。
1.3 非標準層模板支撐。由于非標準層模板及支撐的特性,其方案編寫與搭設及施工作業過程均為質量安全監控重點。非標準層(4米及以上)作業凈空高,其支撐系統要經過計算方可施工,以確保其施工質量與作業安全。
2 模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1 模板及其支撐體系搭設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全面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書面交底簽字手續;施工單位應按照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放樣布點,監理單位應檢查立桿地基、鋼管、扣件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
2.2 支撐體系的選材及安裝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要求進行,支設立桿的地基應平整堅實。立桿落在地基土時,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底座宜采用規格不小于150mm×150mm ×8mm鋼板和鋼管套管焊接組成。底座下應設置長度不少于2跨、寬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或槽鋼。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模板工程是結構施工中量大且周轉頻繁的重要分項工程。近年來, 因模板“坍塌”造成事故的比例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分析事故原因,企業安全意識淡漠,施工現場安全體系不健全,監控培訓不到位,施工人員素質差,特殊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工程違法轉包分包,安全監理失職等諸多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但模板支撐體系存在的技術方面的問題,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從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管理的現狀看,相當多的現場模板支撐不規范,如支撐間距大、縱橫拉結少甚至無拉結、首層支撐無通板、墊磚或碎木、有的高凈空(4米以上)的支撐體系只有一道拉結等。一些施工方案對組模程序、尺寸、加固方法、校驗等交代明確,而對支撐系統的技術要求不充分,重“模”輕“支”的問題比較突出。
究其原因,一是有的企業缺乏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施工的技術管理經驗,部分技術人員與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對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凈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認識,僅憑經驗干事。對超標準層(門廳、前廳)的支撐與施工作業的特點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不甚掌握;對普通模板與大模板施工特點、技術與安全要求的差異心中無數。二是管理缺位,一方面施工技術人員只重視組摸而疏于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和計算,另一方面相當多的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缺乏深基坑支護、大規模支撐、高(異)型架體搭設等較深層次安全控制管理知識或對這些知識不求甚解。三是模板工程在整個部頒標準(JGJ59-99)中與施工技術關聯甚密,所涉及的技術規范相對零散,部分安全管理人員運用起來不太順手,致使該項管理工作在部分企業處于相對較弱狀況。
因此,模板施工的技術要求和安全控制狀況成為整個施工技術與安全控制的重點和難點。需針對模板施工特點,更好地掌握模板支撐施工的技術與安全控制方法。
3 模板支撐技術要求
3.1 首層板模支撐。一般情況下,首層地面為回填土,不論是否堅實,作業前都要清整夯實,按支撐軸線鋪5公分厚通長墊板,其長度至少能承受兩個以上支撐點,然后按設計間距(一般不大于1米)搭設支撐桿、掃地桿,且沿高度方向每2米內應設雙向水平拉結,拉桿端部應與堅固物連接,無堅固物時,應設剪力撐,然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組模、校正、加固。
3.2 標準層板模支撐。一般的結構設計情況下,標準層的支撐除通長墊板不做硬性要求外(板的強度達到要求)與首層是相同的。滿堂紅立桿縱橫水平拉結一般在距地面1.8米、雙向設置。其支架立贛四邊及中間每隔4跨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力撐,若現澆多層結構支撐,上下層立桿要垂直且在同一垂線上,即下層結構必須具有承受上層結構荷載的能力。
3.3 非標準層模板支撐。由于非標準層模板及支撐的特性,其方案編寫與搭設及施工作業過程均為質量安全監控重點。非標準層(4米及以上)作業凈空高,其支撐系統要經過計算方可施工,以確保其施工質量與作業安全。
4 模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承包單位(以下簡稱乙方):
工程名稱:
工程地點:
為了切實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雙方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簽訂本協議書。甲方和乙方均嚴格遵守本協議書規定的權力、責任和義務,確保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
一、甲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法規和管理規定,對乙方施工現場和區域進行全面的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檢查并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進行安全檢查與指導。
2、及時糾正乙方施工人員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行為,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查處。對乙方施工區域內的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應開具隱患通知單。
3、要求乙方提供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4、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5、對乙方的安全生產培訓、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和危險預知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并監督落實情況。
6、對乙方提出的安全生產要求積極提供幫助。
7、向乙方提供電源時,應與乙方辦理交接驗收手續。
8、按照有關臨時用電標準對乙方的臨時用電設備設施進行監督和檢查。發現乙方在臨時用電中存在隱患必須責成乙方以整改。并監督整改落實情況。
9、對乙方特種作業人員的名單、操作證復印件及培訓記錄進行存檔備案。
二、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1、遵守國家有關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法規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國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及機械設備使用有關技術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對施工區域內自行管轄的臨時用電負全面管理責任。
2、服從甲方安全生產管理。
3、乙方必須為施工作業人員參加人身意外保險。
4、乙方造成生產安全事故,導致人員傷亡時,由乙方承擔事故責任和經濟責任。
5、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無證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三、協議內容:
(一) 登高上架要求
1. 施工采用的腳手架、安全網必須由專業人員搭設,由項目經理(工地負責人)組織技術部、安全部門的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應按類別逐項查驗,并應有驗收記錄。
2. 高空作業時,嚴禁立體交叉作業。水平作業時,各工位間必須有一定的距離,作業人員必須配備相應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護工作服等,并應正確使用,施工作業現場周邊設置相關安全標志牌,并設專人巡查。
3.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凡在2m以上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
4. 工程施工前,除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外,必須各施工班組長向施工人員進行班組交底及履行簽字手續。
5. 特殊工程施工項目如;電氣、易燃、易爆容器、管道等,必須持有效證件及上崗證的專業人員操作。
6. 拆除施工現場,必須設有臨時急救人員及藥品或設立臨時救助站。
7. 嚴禁在工作前和工作中飲酒,不許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應穿防滑鞋。
8. 進入施工現場須服從領導和安檢人員的指揮,遵守勞動紀律、嚴守崗位、不串崗,作業時思想要集中。
9. 嚴禁隨意拆除或損壞防護欄桿、拉桿、安全網、跳板、腳手板、支撐等防護設施。
10. 面磚搬運、安裝時應注意安全,防止因面磚翻倒而受傷。
11. 各種材料加工時注意操作安全及施工用電,不得隨便亂接亂拉電線。
12. 施工現場各周邊洞口,必須有符合安全規范要求的安全防護,若因施工作業場地要求而拆除的,操作完成后,立即恢復。
13. 腳手架上禁止有探頭板、飛跳板,腳手架上應滿鋪腳手板,腳手架上禁止堆放砂漿、磚塊、面磚等物料。
14. 不準從正在起吊、運吊中的物件下通過,以防突然事件,不準從高處往下跑、跳;不準在沒有防護的外墻和外懸挑板等建筑物上行走;不準站在小推車等不穩定的物件上操作;不得攀登起重臂、繩索、腳手架、井字架和隨同運料的吊盤和吊籃及吊裝物上下;井架吊籃禁止乘人。
15. 作業中不得往下投擲物件、碎磚、灰渣等,清理物料時應設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應隨時放在工具袋中。
16. 年齡未滿18周歲者,患有心臟病、貧血、高血壓、低血壓、癲癇病及其他不適于高空作業的病癥者嚴禁從事外墻施工作業。
17. 遇到雷雨、大風等天氣外墻施工應暫停作業。
18. 手持電動工具使用前應進行檢查,空載試驗運轉正常合格后方可使用,轉移工作點應切斷電源,潮濕場所嚴禁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
19. 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調整機器或更換刀具時應先切斷電源并由機械員進行。
(二)用電要求
1. 配電箱的箱柜門處應有名稱,用途,分路、標記及內部系統接線圖,以防失誤操作。
2. 配電裝置均應配鎖,并有專人負責開啟和關閉上鎖。
3. 電工和用電人員用電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使用絕緣工具。
4. 施工現場下班停止工作時,必須將班后不用的配電裝置分閘斷電,并上鎖,班中停止工作1小時以上時,相關動力開關箱應斷電上鎖,暫時不用的配電裝置也應斷電上鎖。
5. 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電氣配置和接線,嚴禁隨意改動、并不得隨意掛接其他用電設備。
6. 配電裝置的漏電保護器,應每次使用時用試驗按鈕試跳一次,只有試跳正常才可繼續使用。
7. 用電設備的保護接地線應并聯接地,并嚴禁串聯接地或接零。
8. 使用中的電氣設備應保持完好的工作狀態,嚴禁帶故障運行。
9. 現場臨時用電及照明必須由項目經理同意,由專業電工按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操作。
10. 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必須用插頭與插線板連接,禁止將線頭直接插入插線板。
(三)電焊機使用要求
1. 操作人員應具有上崗證書,嚴禁無證操作。
2. 所有交、直流電的金屬外殼,都必須采取保護接地或接零。焊接的金屬和結構本身接地。
3. 電焊機二次焊把線,地線需接長使用時,應保證搭接面積,接點處用絕緣膠帶包裹好,地線良好不能有破皮裂口存在。
4 遇有雨、雪、霧或六級以上強風,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室外焊接,雨雪后應先清除施工地點的積水、積雪后方可施焊。
5. 焊接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好所有防護用具。
6. 各種用電設備,照明設備在露天使用時必須設有防水、防雨設施,各種設備的防護罩必須齊全。
7 無鉻牌的電氣設備不得隨意接通電源,各種電氣設備應鉻牌齊全。
(四)動火要求
1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向施工班組人員進行消防及動火知識教育。
2 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及隨意動火,如需動火必須向項目經理提出申請,經項目經理同意簽字后方可使用。
3 施工中所需使用的易燃物品,如,汽油、汽瓶等,必須設專門的臨時存放庫房并設置滅火器,沙袋等,由專人管理。
4 施工現場認真執行三清,五好管理制度,尤其對木制品的刨花、鋸末、料頭,作到每天工完場清,各類材料都要碼放成垛,整齊堆放。
5 電焊、氣焊作業前要明確作業任務,認真了解作業環境,確定出動火危險區域,并立出明顯標志,危險區內的一切易燃品都必須移走,對不能移走的可燃物,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6 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者不能進行操作。
7 屬一、二、三級防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8. 五級風以上禁止動用電氣焊。
(五)室外吊籃施工要求
1. 施工前必須檢查吊籃的焊接點、桿件、鋼絲繩、葫蘆,是否存在損壞和生銹,如存在則必須進行除銹補焊、更換等,方可使用。
2. 上架的施工人員,必須穿工作服、防滑鞋,并正確佩帶安全帶,并與鋼絲繩穩固連接。
3. 吊籃內的施工人員,只能保持三人,攜帶的油漆、涂料等不得多于2桶,并用結實的繩索或掛鉤固定在吊籃上。
4. 進入施工現場的操作人員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的熟練工人進行施工,嚴禁由小工或未經培訓的人員上吊籃操作。
5. 上吊藍進行上下移動操作時,必須有兩人協同操作。
6. 吊籃底部必須采用建筑用的竹膠板,且用結實的繩索捆扎牢固。
7. 吊籃四周必須設有護身欄及擋腳板,并用安全網將籃身圍護嚴密。
8. 籃內放置的鋼抹子、灰刀等零星工具必須用袋子裝好并固定于籃身上。
(六)人身安全防護措施
1 安裝隊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要選擇合格產品,有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前必須系好下額帶,以防發生高處墜落,帽飛人落的現象。
2 高空施工操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要選用合格產品,有廠家永久字樣的商標,合格證。進入現場必須先檢查安全帶是否完好。安全帶必須掛在牢固結實的地方。
3 施工人員應配制工具袋,工具箱,以防工具的掉落。工具用后放入工具袋,工具箱內。施工中待用物料放置時距洞口及樓板沿水平距離為1m以上。收工后,做到工完場清。
(七)安全管理
1 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負責,設置專職安全員檢查工程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各項規定。
2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施工技術措施時,都必須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
3 做好各分部分項安全交底工作,施工班組每天開班前會,對工人進行針對性安全教育,新工人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不得上崗。
4 保證和完善各項安全宣傳措施,醒目位置設立安全生產宣傳牌,場內安全生產宣傳牌警告。
(八)文明施工要求
1.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酗酒,滋事打架及進行各種賭博等違法違章行為,輕者清除現場,重者送執法機關依法處理。
2.寢室休息時間,除夜間加班外,必須保證晚上十點后休息,以保證第二天的工作精神狀況。
3.嚴禁帶病上崗操作,一經發現必須由各施工班組長負責安排換崗或休息,以保證所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4.施工現場嚴禁隨地大小便。
5.嚴禁現場人員出現偷盜工具及材料現象,一經發現,必須清除現場,并視情節對班組負責人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
6.施工現場嚴禁容留一切不明身份的非工作人員,更不準帶小孩進入
施工現場。
7.進入施工現場不得違反所有規章制度,如有違反,視情節輕重對班組負責人及違反人進行一定的處罰。
(九)施工現場環境要求
1.施工現場分別設置一座10平米的磚砌封閉式建筑垃圾站和一座5平米的磚砌封閉式生活垃圾站,定期清理外運施工垃圾。
2.施工現場細顆散體材料裝卸運輸時,必須采取遮蓋等有效措施,材料入庫存放,出入廠汽車要保證不將渣土遺撒在廠區。
3.施工現場設置封閉式的油庫、油漆庫,必須做防水處理,容量必須做到不慎不漏,室外不得亂置油料、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物品。
4.施工現場各種機械使用時必須采取有效地降噪措施,降低噪聲頻率,對強噪聲機械采取封閉措施。
5.在容易產生粉塵的場所,施工人員必須佩帶防護口罩,并采取有效地除塵、降塵措施,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十)工程質量的要求
工程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施工驗收規范(含國家或行業安全技術標準)、以及甲方工程項目安全技術要求和需要,必須達到專業質量檢驗評定的優良以上等級。因乙方盲目蠻干、只求速度不按操作規程施工,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設計安全技術要求、質量不合格,甲方可要求乙方停工或返工,返工費用由乙方承擔,由此造成之材料浪費及經濟損失全部由乙方負責賠償,工期不予順延。
本協議與雙方簽定的施工合同時效相同,本協議書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保存一份,簽定施工合同的同時簽定本協議。施工合同到期后,本協議同時終止。
甲方單位(章) 乙方單位(章)
主題詞:幕墻施工 安全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stone min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constantly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tures, the related standards and management also had improved step by step. Combined with a large public exterior stone and glass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work practice, then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hould control the content, the analysis, the method, so as to better beforehand control and checks.
Keywords: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U215.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幕墻施工由于受到所處的現場環境、施工部位、施工階段和作業特點的限制,潛在安全隱患相對較多,由此引起的火災、高空墜落及其它安全事故也常有發生,輕則造成財產損失,重則引發人生傷亡的不良后果。特別是隨著高層建筑幕墻的增多,吊藍已經作為幕墻施工主要的提升和作業工具,在幕墻施工中越來越普遍的使用。某醫院新建病房綜合樓,建筑面積69300、建筑總高度89.000m、地下一層、地上二十一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根據外裝設計要求,外墻飾面主要為干掛石材幕墻,部分采用玻璃幕墻,總面積約28000,施工前期利用已有腳手架,后期全部采用吊藍作業。監理在抓好質量控制的同時,根據現場情況有針對性做好安全預防和監督,重視對安全工作和安全設施的控制,除在施工準備階段注意做好安全方案的審查外,在整個幕墻施工過程中了解掌握幕墻專項施工控制的內容,并重點做好主要安全設備吊藍的安裝、使用管理和控制。施工過程安全順利,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較大的安全隱患。
1幕墻專項施工監理主要安全控制內容
1.1督促幕墻施工單位落實相關安全責任制度,按要求配備規定的現場專職安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并按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對安全施工方案組織了專家論證。
1.2控制好土建與幕墻施工單位腳手架交接條件,明確管理、維護責任,交接前要督促原搭設單位進行整改,按幕墻設計施工要求進行必要加固、調整和設施完善。督促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整改,加強施工過程安全巡查和定期檢查,特別要防止幕墻施工過程中不合理的拆、改連墻件、安全網、檔腰桿、腳手板等安全設施。
1.3嚴格控制腳手架的使用荷載,禁止在腳手架上堆放施工材料,禁止將上料平臺、物料提升機及幕墻施工用提升設備與腳手架連接或安設在腳手架上。
1.4腳手架拆除應在幕墻施工結束或停止作業后再自上而下分步、分層拆除,并嚴格按照各桿件的先后順序進行,高層幕墻施工的腳手架分階段搭設和拆除時,拆除過程中不得進行幕墻施工作業,拆除材料不得在架體上存放。
1.5督促各項防火措施的落實,焊接作業時要配備接火斗和必要的消防設施、器具,保溫層的施工應在鋼骨架焊接完成后進行,防止電焊火花引發火災。
1.6嚴格遵守高空作業操作規程,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和杜絕立體交叉施工作業,防止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等事故的發生。
1.7鋼骨架及石材的安裝要隨時校正、就位和固定,上層石材安裝要在下層石材干掛膠有足夠的強度時再進行。
1.8臨時用電要嚴格按相關規范要求,各級配電箱和配電線路的設置要考慮現場實際情況,相應的保護措施要到位,應禁止切割機等手持電動工具在作業點使用。
1.9幕墻清洗應由專業資質單位和人員操作。
2吊藍的安裝、使用監督管理
2.1吊籃的進場檢查和驗收控制
2.1.1吊籃進場時應檢查使用說明書、出廠合格證、生產廠的備案證、制造或生產許可證、型式檢驗報告等;
2.1.2組成吊藍的所有主、付設備是否為同一生產商生產,不同生產商制造時是否與說明書要求的技術指標和性能相匹配;
2.1.3組成吊藍所有的主、付配件、設備及材料的型號、規格、尺寸及相關技術參數,是否與出廠使用說明書相一致,是否滿足相關規定及實際使用需要。并重點對手控按扭、配重塊、電纜及配電箱、安全繩、自鎖器、承重鋼架梁及作業平臺等主要部件逐一進行核對。
2.2吊籃的組裝與拆卸控制
2.2.1吊籃的組裝與拆卸要有專項施工方案,安裝的位置應符合現場實際情況,能確保做到方便操作、使用和日常檢查維護;
2.2.2吊籃安裝結束后,必須經使用當地具有相關檢測資質的單位檢測檢驗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2.2.3考慮到施工使用時受外界影響因素多,吊籃懸掛機構必須全部采用標準代號的全套部件。吊籃懸掛機構的穩定性即抗傾覆力矩必須滿足:n=(W*L1)/(G*L2)≥2的基本標準要求,以確保實際施工時最不利情況下的安全使用。
以常用的ZLD630型吊藍為例,具體安裝要求簡圖及計算如下:
1.7M 4.3M
QA 吊架支點QB配重支點
L0LT+A
L1 L2 GT+A
G0
G1G2
G0 ―― 1110 kg(總負載,其中:吊籃自重480 kg、限載630 kg)
G1 ――78 kg (構架自重)L0 ―― 1.35M (負載點到QA 點距離)
G2――252 kg(構架自重)L1――0.85M
GT+A―― 900 kg(總配重) L2――2.15M
LT+A―― 4.3M(配重點到QA 點距離)
對 QA 點:M1= G0 * L0 + G1 * L1=1110×1.35+78×0.85=1564.8 kg.m
M2= G2 * L2 + GT+A * LT+A=900×4.3+252×2.15=4411.78kg.m
抗傾覆安全系數 K= M2/ M1=4411.8/1564.8=2.822(滿足要求)
2.2.4吊籃的動力電源全部應由支承架處(屋頂層處)引出,吊籃電纜線的布置及走向等要按現場臨時用電要求和相關制度執行。
2.2.5安裝要求:①安裝前必須對吊籃各部件進行檢查核對,確認有無損傷。②嚴格按照電動吊籃《使用說明書》工藝流程進行安裝。③每臺吊籃懸掛機構的兩個吊點到懸吊平臺支點的長度相同。④保證前座略高于后座,各連接件必須緊固。
2.2.6吊籃的安裝與拆卸操作人員應取得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
2.2.7支架安裝要嚴格遵守下列程序:安裝部位屋面清理保護組裝吊桿將吊桿穿入前后支架的方鋼管內將上支架及加強鋼絲繩安裝到位再將承重鋼絲繩伸出墻面投放到地面最后將支架定位并安放配重塊到后支架上。配重塊必須均勻碼放,以保證負載平衡。
2.2.8籃體安裝要先組裝籃底、籃片,再安裝籃端頭、提升機和安全鎖,最后安裝上限位極限開關。
2.2.9安裝完成后要進行試車,試車前必須先垂下獨立的安全繩,在安全繩上安裝自鎖器,試車人員將安全帶掛在安全繩自鎖器上。同時要對上述各項工作二次確認之后,方可將電纜接入二次電控箱,再接入總電源。試車時先做點動試驗,再將鋼絲繩安裝到提升機和安全鎖內,上下運動吊籃3―5次,每次的升高高度約為3米。最后再檢查各連接點的安裝堅固情況,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2.3吊籃的使用與移動控制
2.3.1吊籃內應在醒目位置掛設安全和操作規程便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遵守操作規程,嚴禁超載使用,嚴禁集中堆載、偏載。
2.3.2吊籃維修和操作人員應取得相關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吊籃上的施工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安全帶,并將安全帶上自鎖器連接在安全繩上,做到人機分離。
2.3.3吊籃僅作高處作業施工用,不得作運載貨物和乘人的垂直運輸設備之用。
2.3.4吊籃無特殊情況不應在夜間及風力較大等不良和惡劣天氣情況下使用,必須夜間施工時,照明電源要另外放置,不得將照明電源接在吊籃的電氣控制箱內,并視現場情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2.3.5在吊籃上進行電焊作業時,應做好絕緣保護,嚴禁用鋼絲繩作接地線,同時應對鋼絲繩、電纜進行適當的防護。
2.3.6安裝移位及正常使用時要嚴密注意墻面情況。每臺吊籃應建立使用、檢驗、維修、保養檔案。
2.3.7吊籃作業結束或不用時,要落至地面或落在具有足夠強度及穩定可靠的支承面上,并應將吊籃與建筑物固定,切斷電源、鎖好電氣控制箱。每天作業開始前,應由專業人員按吊籃日常檢查規定進行檢查,并作出評價和處理。
2.3.8吊籃移位時要將鋼絲繩從提升機和安全鎖內抽出,并抽回屋面;再將支架、鋼絲繩和配重用施工電梯或塔吊運到目的樓面,并相應移動吊籃籃體。
2.3.9電動吊籃在使用過程中,嚴禁空中上下人員及物料,以防墜人、墜物,上下人員及物料時必須在吊籃降至地面后進行。
2.3.10六級(含六級)以上大風不得使用吊籃,雨、雪天嚴禁使用吊籃。
2.3.11吊籃在使用過程一旦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專業檢修人員;待檢修合格后才可以繼續使用。
關鍵詞:交通工程;施工;創新;安全監管
1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國在民生工程投入上不斷增多。其中交通網建設是極具代表性。交通路網作為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需要強有力的監管。交通工程施工作為路網建設的首要階段其施工進度與質量至關重要。而交通工程與常規建筑工程區別迥異,涉及到道路、橋梁、隧道、地基等多專業技術。當前某些分包單位為趕工期、省成本在某些施工路段采用晝夜趕工,甚至豆腐渣工程手段進行違規操作,嚴重影響交通工程質量。而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交通建設點多、線長、環境變化大也給工程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加之施工項目與監管部門相距甚遠,監管部門麻痹大意屬于管理也是工程質量問題的關鍵。本文就以上問題在交通工程安全監管方面展開討論為同行提供建設性意見。
2安全監管在交通工程中的意義
工程安全監管在工程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意義。在施工階段可以有效保障工區施工人員安全,施工設備完備性,施工流程標準。間接保障了施工質量;在施工完畢后可以全方位對施工物料使用情況、資金流向進行清算,嚴防偷工減料,在檢查驗證工程進度后運用經濟手段保障了施工質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道路交通工程開工量和完工量都顯著增加。但是相關監管部門有限,而道路交通工程往往是點多、面廣、跨區域施工。監管部門往往因為路途遙遠、人手不足或者跨區分段職責不清等問題疏于監管。這就導致了工程完成后使用壽命不高,維護成本偏大,甚至出現安全隱患。所以加強交通工程安全監督管理,確保交通工程的質量,全方位提高交通工程使用效率顯得愈發重要。
3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監管的現狀分析
3.1交通工程安全監管歷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完善。從2002年至今我國關于交通工程監管規范依據時代要求與質量標準的提升也經歷了多次修訂。例如:2002年的《安全生產法》要求有關部門按照此標準進行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2004年實施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提出必須按照相關規范實施監督管理,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2005年交通部在全國交通建設安全生產座談會上,提出交通工程安全監管必須滿通生產新局面,實現當前交通工程建設的需求。2007年交通部《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要求交通工程生產監督必須實行統一監管、分級負責,實現對全國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可見法律法規隨時展的科學性。
3.2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監管主要問題
雖然社會在進步,無論是監督手段還是監測方式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交通工程安全監管方面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的,例如:(1)政企不分,職責不明。交通工程施工線長,面廣。跨區域施工較為頻繁。這就造成了區域行政部門的職責不清,出現多頭監管或者干脆不管的局面。而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監理單位往往又將工程發包給下屬企業,造成了政企不分監管不力的情況。所以很多時候是管得部門越多情況越亂,越亂就越不管。最終導致了質量安全等工程監管問題。(2)管理隊伍與市場需求不協調,監管力量不足。當前經濟建設與國際發展突飛猛進,一些更加嚴格的監督管理辦法及規定不斷細化,推陳出新。需要監管的對象與相關事務多而復雜,而相關部門又沒有及時引進相關人才,在加上人員老齡化,用工勞務化等種種外外部因素影響都造成了監管力量不足局面。而此種狀態與資金投入還不成正比,短期內無法根本性改善。(3)監督管理標準與制度存在缺陷。我國在安全監督管理標準與政策方面雖然經過了幾次改革與提升,但是仍有部分盲區。對于違法違規現象處罰力度也不一,有的地域為了政績甚至疏于監管,搞為獻禮性面子工程開綠燈、敢進度,造成嚴重后果后還進行鉆空子式的互相推諉。
4創新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監管的措施
4.1梳理各部門職責,加大安全監管投入
在每年招聘相應工職人員的同時積極開展勞務化用工同工同酬制。用經濟手段暫時性進行制約,有效加強監管力量。同時制定協調指揮機制,摒棄分利潤大家開心,劃職責互相推諉的怪圈。在現有法律法規基礎上因地制宜的進行職責梳理。實現各部門安監工作的協調統一。
4.2加強施工企業安全監管,完善評估體系
相關施工企業的班子建設和人員構成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問題。在施工企業安全監管上不能以資金是否雄厚、安全設施是否先進、施工資質是否齊全等面子數據進行衡量。充分利用政府監管部門僅有的人力資源對一些信譽不好、問題處理不及時的“失性”企業進行專項監管,集中排查。有效提高了效率,確保了安全監管工作全面有效的進行。
4.3采用信息化技術,加強動態監管
任何監督管理工作都需要深入現場,取證考察。但是相關監管部門人力資源有限,在加之交通工程線長、面廣,往往隨施工進度不斷向前推進。且情況復雜,存在包括環境障礙在內的各種影響。所以有必要采用先進信息化技術進行智能化監管。比如可以利用無人機測量技術進行復雜路段的前期監控、中期回訪、后期復查。將安全施工遏制在萌芽階段。還可運用視頻實時監控技術,進行無人化實時堅守,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5結語
安全監管是保證交通工程安全施工,降低施工風險的重要措施,但是當前的監管過程中還存在安全監管職責不健全、安全監管投人偏低等問題,導致監管力度不足,監管范圍有限。針對當前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交通工程施工現狀,需要完善行政監管、企業安全監管,構建動態化的監管體系,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作者:龐志強 單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機關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關鍵詞:鐵路施工;施工安全;改進措施;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措施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21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2-01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50
我國國民經濟在市場環境下得到了飛躍性發展,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國家交通運輸事業的支持,鐵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擔當著重要的交通運輸職能,因此其安全性也關乎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列車技術不斷升級,新的鐵路項目加快了建設步伐,實現了鐵路運輸的大提速,在鐵路運輸速度提升的同時,施工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安全問題則對鐵路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鐵路施工安全生產標準的滿足,需要針對鐵路施工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因此對其展開深入研究成為必然。
1 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特點
1.1 管理任務繁重
隨著我國鐵路項目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新的鐵路施工任務較傳統鐵路項目更加復雜,技術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對施工過程的科學性、安全性都有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就要求鐵路施工管理工作明確不同項目、不同施工階段、不同施工工藝等相應的標準與要求。新時期的鐵路施工要考慮的施工安全影響因素更加復雜,所涉及的技術因素也更多,因此其項目施工的安全管理任務較以往有了明顯加重的趨勢,這是影響目前鐵路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1.2 安檢、質檢要求嚴格
隨著鐵路施工技術不斷提高,各項安全質量的標準要求也日益復雜,為了保證鐵路施工項目達到安全標準,各安全施工管理部門都對鐵路項目施工制定了嚴格的質量管理監督考核標準,因此其安檢、質檢等項目繁多,而且次數頻繁,每月高達10~20次的檢查頻率更要求鐵路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將安全施工作為首要任務。因此為了滿足這些安檢、質檢的安全標準,達到鐵路項目施工的安全標準,就必然要對其施工安全加強管理。
2 鐵路施工安全中的常見問題
2.1 安全施工方案全面性缺失
鐵路施工方案是項目施工的重要依據,當前鐵路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案制定過程中存在全面性缺失的問題,使得許多施工問題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參考,因此施工中的各項安全標準無法安全落實,一些違章施工的行為時有發生,直接導致了鐵路施工安全事故或安全隱患的出現。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應當有全面、有效的技術指導,而當前的鐵路項目施工方案的設計普遍根據項目施工的一般標準來制定,因此對于具體的項目施工而言,存在著標準方面的偏差,這就造成了一些施工方案與實際的施工標準要求不統一,使得方案與實際的項目施工出現不統一現象,施工方案全面性無法實現,直接影響著施工安全。
2.2 項目施工規劃多變
鐵路項目施工規劃是項目施工工作的最根本依據,各項施工任務與施工工作的安排,都是由施工規劃決定的。在實際的鐵路施工過程中,由于項目的實際情況往往會與施工規劃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同步現象,因此在制定施工規劃時就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些變化因素,制定出能夠適應整個項目順利推進的規劃。但當前的鐵路項目施工在面對施工規劃與實際施工條件或環境要求不符的情況下時,往往會選擇變更施工規劃的方式來繼續推進項目進度,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施工的方案發生變化時,整個工程建設人員無法全面了解項目規劃的變更情況,對施工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2.3 施工應急預案實用性不足
一切項目施工過程中都會面對各種不同的突發狀況,施工應急預案是項目管理規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體來說在實施鐵路項目的安全管理時,一些突況往往會對項目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害,而如果能夠實施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則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這種安全損害。目前鐵路施工的應急預案系統雖然比較接近項目施工的實際情況,但應急預案僅僅是針對問題出現后的應對方法和操作流程進行說明,雖然是針對已經出現過的應急情況做出的實踐性總結,但實施的應急問題極為多變和復雜,相似的問題出現原因可能會存在很大差別,如果再以應急預案中的操作說明來應對,必然無法獲得成效,甚至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安全隱患或事故。
2.4 鐵路施工安全監管不足
在具體的鐵路施工中,監管問題與施工安全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目前鐵路項目施工最易出現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一些與施工安全相關的技術要求或標準無法達到,這些都極大地增加了項目的安全隱患。例如,安全監管人員與施工人員缺少交流,安全問題出現時監管人員與技術人員沒有針對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溝通,監管工作無法有效落實,使得安全隱患的控制及管理力度較小,安全問題突出。
3 鐵路施工安全問題的形成原因
3.1 施工各部門協調性較差
鐵路項目在施工上有著普通項目無法比擬的規模,施工任務繁重,各施工環節和施工流程繁雜,因此是一個需要各部門有機協調才能實現安全施工的項目類別。目前,隨著鐵路部門施工規劃的不斷落實,各部門的施工工作管理無法協調統一,對項目的順利、安全推進造成了不利影響。例如負責施工設備、機械等管理的部門,與負責施工材料采購的部門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協調,根據施工規劃推進工作,而某一時間階段施工所需材料數量、質量、參數等和施工設備、機械的工作特點之間存在著關聯,如果不能全面考慮各部門的具體情況,就會使施工中各部門任務的協調性出現問題,造成對項目安全性的影響。協調性不足使得各種鐵路施工安全問題頻繁出現,施工方案對項目的全面性控制不足,施工安全監管效果較差等。
3.2 工作作風不端正
鐵路部門施工及安全管理部門工作作風方面的問題,直接造成項目施工出現安全風險。當前的鐵路項目施工在技術標準和施工要求上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升對施工的精細化工作要求更加嚴格,而缺少端正的工作作風,會使項目的施工和這些嚴格的施工標準存在空隙,這些空隙就為安全隱患的發生提供了可乘之機。例如在一些鐵路交通樞紐項目的建設中,一項細微的施工任務就會涉及多種公共設施安全標準,而同時也會由多個施工部門共同擔當完成,這就使得施工中的風險發生幾率增加,每一個參與施工的部門在工作上的誤差都可能轉移為影響整個項目施工安全的風險因素。
3.3 部門管理制約機制缺乏
有效的部門管理制約機制是保障各項管理工作有效實施的基本條件,更是保障項目施工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然而各種施工安全問題的出現無疑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鐵路施工部門的管理制約機制缺乏,才使得施工安全問題對施工的影響不斷出現,使得安全隱患的控制效果不足。
4 鐵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 實施全面施工安全管理
針對當前鐵路施工安全中施工方案全面缺失的問題,只有制定出全方位考慮施工項目各種安全要求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避免各種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以實現當前背景下對鐵路項目施工的多元化安全要求,達到各項安檢、質檢標準。
實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首先應當從施工方案的完善入手。具體來說,根據施工任務、施工現場情況,施工項目設計標準、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施工規劃,運用風險評估手段對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提前預期,并針對各風險因素的產生制定出完善的風險故障分析方案,每一種不同風險控制方案都應當有對應的風險產生原因分析,這樣才能使施工方案具有實效性。
另外,提高鐵路施工安全檢測設計的技術水平。運用信息化的設備來對項目施工安全進行安檢和質檢,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任何細微的安全風險因素都能夠被覺察到,從而實施相應的分析與應對方案。
4.2 全面提高施工安全意識
針對項目施工規劃多變和施工安全監管不足的問題,可以明確鐵路施工部門人員對項目安全的意識不足,工作作風不端正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從根本上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對具體的施工規劃有深刻認識,不輕易變更原有的施工規劃,同時在出現安全風險時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進行規避。另外通過提高施工安全意識,還能夠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監管水平,較高的安全施工意識能夠促使安全監管人員增強對項目安全的責任感,從而達到項目施工安全的目標。
4.3 提高施工規劃的科學化設計水平
施工規劃對于項目的推進而言至關重要,一個足夠科學和合理的施工規劃應當在面對各種施工安全問題時都有相應的應對方案,而不應是一旦出現問題就改變施工規劃。科學的施工規劃首先需要考慮鐵路項目的安全標準和施工要求;其次應當保障施工規劃的精細化設計,即每一項施工細節需求與要求都要考慮完善;最后還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施工流程安排,加強施工環節出現風險時的預警機制,保障各項施工任務能夠順利推進。
4.4 建立安全目標責任制度
要使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建立相應的目標責任制度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對于鐵路項目的施工而言,各種安全問題的產生原因,歸根結底是沒有完善、有效的制約管理機制,而安全目標責任制能夠將施工安全以明確的標準表現出來,進而滿足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一般來說,在鐵路項目的施工中,安全責任目標應當劃分出考核標準和控制標準,考核標準主要涉及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發生情況,而控制標準則主要涉及項目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考核。
5 結語
施工安全是企業生產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施工過程的核心任務,只有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鐵路的施工才更能發揮其公共設施的功能,發揮其在國家經濟發展建設中的基本職能。針對當前鐵路項目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只有從根本上改進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使項目的安全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谷訓廣.鐵路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及措施[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2] 丁陣,解光敏,張家瑋.鐵路施工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2013,(1).
關鍵詞: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及措施
通過以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為主和其它先進技術與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結合并應用,對傳統的安全施工技術和安全施工方式進行非常可觀的改造和提升,不僅大大提升了建筑的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施工安全隱患,既保證房屋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施工人員的安全也提供一定的保障。
1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當今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建筑行業不僅要跟隨世界主流形式,更要在房屋施工安全管理中加以創新和研究,既要保證房屋具備一定的抵抗災害的功效,還要保證在具體房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不受到任何的侵害,并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有效施工,從而滿足國家和社會的基本需求。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內建筑施工企業和單位所處的發展環境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在當今競爭激勵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國內建筑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施工管理創新模式,改變傳統管理觀念,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從而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縮短建筑施工工期,以此做為有力的技術管理基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而推動國內建筑行業持續、穩定發展,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創新符合現代建筑企業發展的要求。
2房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難點
2.1缺乏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足夠的認知
現階段,國內房屋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管理意識薄弱已成為國內建筑施工行業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施工單位管理高層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缺乏足夠的認知度和安全施工管理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夠。國內當前施工單位多為“重發展,輕管理”的狀態,忽視安全施工的必要性,無論是在經濟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技術方面的投入都相對不足。比如,在房屋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領導如果不對施工安全管理加以重視,那么項目的下層以及基層也都會上行下效的對施工安全置若罔聞,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無法提高房屋施工質量,而且為房屋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引起人身事故的發生。
2.2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環境較為混亂、復雜
隨著國內安全施工管理無法得到施工單位的重視,致使國內施工單位現存的安全施工管理規范以及國家相關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法律、法規逐漸失去響應的作用,久而久之,使其流于形式,更成為某些建筑施工單位敷衍上級管理部門審查的手段,再加上現存的安全施工管理存在諸多漏洞和不足以及國內眾多房屋施工項目缺少相應的審批手續,致使當代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無法對施工單位提供有效管理和約束,而房屋建筑其本身又缺乏施工的合法性,進一步為安全施工管理增添管理難度,使得建筑施工環境混亂、復雜。
3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對企業管理高層的思想宣傳
首先,要加強對企業管理高層對施工安全管理的認知度,讓企業管理高層明白和了解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從而給予高度重視,在國內部分建筑企業中,就是因為企業高管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創新的理解處于初始階段,沒有意識到創新和改革并結合現有信息技術和資源的傳統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優勢,更不愿意花費大量企業資金對信息技術設備進行購買和日常維護,導致信息技術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致使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迅捷的接受外部信息,常常處于落后狀態,無法迎合世界建筑行業發展的主流形,作為建筑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意識。對于建筑企業來說,企業能否穩定、持續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領導階層是否具有較強的遠瞻能力和未雨綢繆的意識,因此,加強管理階層的思想意識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管理員工的工作中,要大膽嘗試新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并樹立典型,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3.2加強對建筑組織機構的管理和創新
目前階段,在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項目經理為主導地位以代替的形式對建筑施工進行整體的監督、管理,在開發商投資項目的相關手續批準后,開始逐一將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施工以承包的形式外包給項目經理,然后該項工程的施工程序都由項目經理負責和有效掌控。項目經理的主要職責就是代替開發商對施工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和指導,直到達成合同中所提到的最后一個建筑施工環節并履行完畢后,再去更換其他項目的人選。然而這種以代掌控的形式為發展趨勢的國內建筑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漏洞,很容易出現“一言堂”,并且無法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庇護,甚至無法滿足其合法性的基本需求。因此,必須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的創新管理,以提高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保證建筑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為基本原則,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進行有效監督。
3.3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
在房屋施工的過程中,其施工、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具備綜合素質和熟練專業技能的人才擔任,因此,國內各大建筑企業應把著重點放在招收一些高素質、高文化的人才上,想方設法的留住人才,并建立有效、完整的獎勵機制。加強思想宣傳工作的投入力度,使管理人才在工作的過程中,具備集體利益為重的高素質,成為一名不僅懂施工流程,而且對施工安全管理同樣要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并將具體的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努力擴大信息技術在施工管理方面上的應用范圍,以此作為有力的技術基礎,擴大建筑企業的規模,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危險源預防措施
4.1機械傷害預防措施
(1)所有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機械管理員、安全員、施工員及設備操作人員對設備進行進場檢查驗收,經驗收防護裝置不全或有其他故障的應退回維修或更換。(2)機械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必須由項目部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機械設備使用前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教育工作,操作人員必須遵守操作規程,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操作。(4)使用中必須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保養檢查,帶電設備停止使用后,電工必須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特種設備必須由特種操作負責人對該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或隱患及時處理解決,確保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4.2高空墜落預防措施
(1)對所從事高空作業和臨邊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2)凡參加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醫生體檢合格,方可進行高處作業。對患有精神病、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視力和聽力嚴重障礙的人員,一律不準從事高處作業。(3)參加高處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要求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帶,衣著符合高處作業要求,穿軟底鞋,不穿帶釘易滑鞋,并要認真做到“十不準”。(4)施工人員要堅持每天下班前對基坑邊和冠梁、支撐梁面清掃制度,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5)吊裝施工危險區域,禁止行人通過和在起吊物件下逗留。杜絕違章指揮。(6)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立體交叉作業要有相應的安全防護隔離措施,無措施嚴禁同時進行施工。
5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