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25: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冬季流感預防小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這個干燥、多風、不冷又不熱的季節,與流感的那點“緣分”,不是“相見不相見”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躲過”的問題。一個咳嗽能傳播10萬個流感病毒;一個噴嚏能帶來100萬個流感病毒,即便站在6米開外,也會在1秒鐘內“中招”。
當然,在你什么防護措施都不做的情況下,是很難躲過流感侵襲的。這個春天,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流感拒之門外!
小知識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哪里不一樣?
普通感冒又可以稱作“上呼吸道感染”,沒有明顯的季節性,通常受寒受涼后容易發病。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和咳嗽。而全身的癥狀不太明顯,通常不會身體發熱、頭疼和全身感到不適。另外,患上普通感冒后不容易傳染給他人。
流行性感冒,顧名思義,有很旺盛的傳播性,用一句流行的話說,就是“殺很大”。和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行感冒病毒和電腦病毒很像,它的版本經常“刷新”,對于免疫系統來說,不是“熟面孔”,無法快速識別和進行相關處理,所以病毒常常很快就能長驅直入人體各深部器官,造成可怕的后果。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英國2010年12月初開始的一波流感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將39個生命帶給了死神。流感的特點是全身癥狀嚴重,包括高熱、頭痛、四肢酸痛、沒有食欲、乏力、困倦,而普通感冒中比較明顯的上呼吸道癥狀則表現較輕。另外,流感在冬春季節比較多見。
怎么穿
“春捂秋凍”這句已經被歷代驗證的健康諺語你肯定聽說過。無論是預防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防寒保暖絕對是必要的。
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是初春的主要特征,天氣預報里除了會有天氣情況,還有“穿衣指數”報告。穿衣指數一共分8級:
1-2級 夏季著裝,可穿短款衣物,衣服厚度低于4毫米;
3-5級 春秋過渡著裝,可穿單衣、夾衣、風衣或毛衣,衣服厚度為4-15毫米;
6-8級 冬季著裝,可穿棉服、羽絨服,衣服厚度大于15毫米。
戴口罩,不要讓流感“飛”
進入春天,口罩就愈加流行起來,除了擋風沙,還有擋流感病毒的重要任務。面對市場上一次性的、棉質的、多層的……種類繁多的口罩,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呢?
時尚口罩的硬傷
好看的有味兒,沒味兒的不好看。
文具店、小百貨店、地攤上隨處可見的漂亮印花口罩逐漸取代老式紗布口罩,成為大街上的主流,甚至成了時尚。可是,這樣的口罩并不能阻擋流感病毒,相反,卻給健康帶來不小的隱患:
1 印染工藝 市面上賣的很多幾塊錢的印花口罩,其成本可能只有幾毛錢。本應用染料印染的口罩,一些生產廠家為了節約成本,采用容易脫落的涂料工藝生產,對健康造成損害。
2 面料和填充物 有些口罩做工十分粗糙,其里外面料用的都是滌綸,填充物用海綿泡沫,這樣不僅不能保暖防塵,甚至還會吸附灰塵。普通健康人戴了可能沒什么感覺,要是哮喘、過敏人群戴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相關鏈接:時尚口罩需要標準
其實在國內口罩是有標準的,早在2003年,“非典災難”發生之后,中國就第一次對普通脫脂紗布口罩和醫用口罩了國家標準,其中對于口罩的長度、層數、密度、微生物指標等均有嚴格明確的技術要求。然而市場上充斥的時尚印花口罩大多是棉布或是其他纖維面料制作的,并不在“普通脫脂紗布口罩”之列,也就無法以紗布口罩的國家標準規定去規范。對于普通時尚口罩的監管,目前依照的是國家紡織品的相關規范和說明。
簡單來說,現在的普通口罩,其安全技術標準和普通的襪子、內衣是一樣的。這種沒有按照阻隔病菌的標準制造出來的口罩,和圍脖有什么區別?
預防流感,至少要戴N95型口罩
在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制定的標準里,N95是感染防護的最低標準,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預防患者體液或血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染。醫院里的防治甲流的醫生都要佩戴N95型口罩。
作為普通老百姓,如何方便地選擇有效的口罩呢?
選擇口罩要看三大指標:阻塵效率、與人臉的密合度和佩戴舒適度。
首先看阻塵效率,即對微細粉塵(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塵)的阻隔效率。市場上普通的棉布口罩纖維很粗,完全無法過濾較小微粒。紗布口罩阻塵效率也比較有限,至少12層紗布才能阻隔一定直徑的粉塵顆粒。
其次要看與人臉的密合度。比如棉布口罩和紗布口罩都因為不是立體成型,與面部有空隙,給病毒留下可乘之機。
最后再看佩戴舒適度。不是立體成型的口罩不僅會與面部形成空隙,還會由于過于接近口鼻部分,導致呼吸阻力大,容易沾染穢物、滋生細菌。就拿12層紗布口罩來說,戴上這么厚的口罩肯定是舒適不到哪兒去了。
如果沒有條件獲得N95型口罩,不得不選擇12層或16層紗布口罩,就要注意平時養成良好的佩戴習慣:
每天用開水燙5-8分鐘,清洗干凈,掛在有日照、通風的地方曬晾干靜;準備至少3個口罩經常換洗;每天連續佩戴口罩不超過4小時。
怎么動
即使在戶外有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險,那也不能總是宅在屋子里不是?到大自然中去,做做戶外運動,如快步走、跳繩等,加強鍛煉,是提高防流感免疫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勤洗手 少揉眼
常見的傳染病80%以上是通過手來傳播的。就算你只是碰到有流感病毒的門把手,都很有可能在擦嘴、擤鼻、揉眼的過程中將病毒引入人體。因此,洗手是切斷病毒傳染途徑中的重要一環。
洗手前準備:除去手上的戒指和其他飾物-用溫水打濕雙手-在一只手的掌心中放少量洗手液(盡量不用塊狀肥皂,因為長期處于濕潤狀態的塊狀肥皂容易受病原體污染)
開始洗:沾點洗手液,先搓出泡沫
必要的話,再洗一下手腕,
最后用流動的清水將手上的泡沫徹底清洗干凈。
以上步驟至少要持續15秒。
洗手后:
洗干凈的手最好以下垂的姿勢自然晾干或甩干,然后用―次性紙巾擦手。如果用毛巾擦手,最好家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用擦手毛巾。
睡得好 抗病毒
保證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抗拒流感病毒的關鍵。
研究表明,
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人,
比每天保證睡8個小時的人所產生的抗體減少了一半。
得了流感之后,
更要保證每天10個小時的睡眠,
并且盡量不要帶病上班,
以免過度勞累而造成肺炎等并發癥。
怎么吃
營養均衡是任何時候都要遵循的飲食原則,流感高發季節更要注意。除此之外,許多人還會服用傳統藥劑――板藍根和小柴胡顆粒來預防流感。
板藍根最多用三天
所謂“板藍根是預防流感的最佳藥物”之說,是證券市場為了抬高某些題材股的說法,至今沒有科學證據能證實板藍根可以有效預防流感。因為存在錯誤的認識,有的老百姓還將板藍根當作家常便飯,一有鼻塞頭疼的,就服用兩包板藍根沖劑,甚至天天喝。
是藥三分毒,近年來因為濫用板藍根而發生過敏的現象可不少。板藍根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藥性為涼性,濫用板藍根可能會引起頭昏眼花、胸悶氣短、嘔吐、四肢麻木等過敏反應,嚴重者還會導致休克。專家建議,板藍根最多喝三天。
小柴胡清熱不化濕
流感的特征與傳統醫學理論中的“風、熱、濕”有關,小柴胡顆粒中含有柴胡、黃芩、黨參、大棗、甘草、姜半夏,對于熱毒等癥狀有抗菌抗毒的功效。但是,至今臨床實驗中仍未有證明表示小柴胡顆粒確實就能預防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
作為屬性寒涼的藥物,過量飲用小柴胡非但不能預防流感,反而會降低自身免疫力。
理論上來說,寒涼的食材均對預防屬“熱”的流感有一定作用,燥熱食物對于預防流感則有反作用,應盡量少吃。
營養保暖不可少 接種疫苗更有效
其實,要想徹徹底底地把流感拒之門外,吃藥不如多洗手,洗手不如打疫苗。
有人認為,只有小孩子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才需要接種流感疫苗,這種想法不妥。當流感流行起來的時候,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感染的機會。而且,流感病毒的傳播力和變異能力很強,“年年鬧流感,年年不相同”。所以,專家建議,6個月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每年都要接種新的流感疫苗,這樣才能保證疫苗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