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婦科檢查的解決方法

婦科檢查的解決方法

時間:2023-06-08 11:19: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婦科檢查的解決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是孕產婦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常見[1]。近年來國內外報道異位妊娠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由于診療技術的進步,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率大為提高,為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輕患者行藥物保守治療提供了條件,而嚴密觀察及精心護理為保守治療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對異位妊娠患者68例應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68例,年齡18~46歲,停經34~60d,已育者40例,未育者28例,其中不規則陰道出血8例,下腹隱痛12例,兩者同時存在35例,無癥狀13例,B型超聲及婦科檢查發現附件包塊52例。本組6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1)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2)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3)包塊最大直徑≤5cm;(4)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000U/L;(5)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活功性腹腔內出血;(6)B型超聲提示孕囊內未見胎心搏動。

1.2 用藥方法 甲氨蝶呤1mg/kg單次深部肌內注射,同時配合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2次,連用3d為1個療程。4~7d監測血β-HGG值,若4~7d β-HGG下降

1.3 結果 顯效63例,,無效5例,其中用1次劑量55例,2次劑量11例,3次劑量2例。均未用甲酰四氫葉酸鈣(CF)解救。所有患者無嚴重不良反應,輕度肝功能異常8例,輕度骨髓抑制2例,胃腸道反應8例,皮疹、脫發2例,口腔潰瘍2例。停藥后予對癥處理均恢復良好。本組患者中破裂行手術3例,包快增大2例,血β-HGG處于高水平行腹腔鏡手術,術后恢復良好。

2 觀察與護理

2.1 心理護理 資料顯示>90%異位妊娠患者入院

后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對治療方案猶豫不決,缺乏治療信心,擔心藥物不良反應[2]。治療前護士應對患者的病史及身心狀況進行全面評估,以便為患者提供有效的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尊重患者并給予同情,態度和藹,安慰、鼓勵患者,耐心地解答其疑問。另外護士應詳細講解保守治療的可靠性、安全性、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解決方法,使患者了解治療過程,參與治療決策,增強治療信心,解除思想顧慮,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2 一般護理 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突然改變和增加腹壓,不可隨意按壓患者下腹部,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從而減少異位妊娠破裂的機會。在患者臥床休息期間,護士需提供相應的生活護理。直到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保持會清潔。護士應指導患者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富含鐵蛋白的物質,以促進血紅蛋白的增加,增強機體抵抗力。

2.3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征,并重視患者的主訴,特別是腹痛和陰道出血的情況。但陰道出血量與腹腔內出血量有時不成比例。護士應告訴患者有出血增多、腹痛加劇、墜脹感明顯等癥狀時要及時報告醫護人員,以得到相應處理。用藥后最初幾日內約有1/2~1-3的患者腹痛加劇,可能與藥物作用使滋養細胞壞死、溶解,并與輸卵管壁發生剝離,妊娠產物流至腹腔內刺激腹膜有關[3]。應注意觀察辨別,并做好解釋工作,以免患者過度緊張。同時護士應做好交接班,并做好隨時手術的準備工作。

2.4 監測指標 做好血β-HGG的監測,其動態變化是治療和診斷的主要參考依據,護士必須了解其正常值及臨床意義,按照醫囑正確地抽取血標本,監測血β-HGG水平,為醫師提供治療的準確信息,同時護士應警惕血β-HGG降至很低時仍有可能發生妊娠組織破裂。

2.5 注意事項 米非司酮為黃體期孕酮拮抗劑,可抑制滋養層發展。甲氨蝶呤為細胞周期特異性的抗代謝藥物,其作用機制為抑制滋養細胞的增生、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該藥物對正常組織及病變組織的殺傷無選擇性,其程度取決于該方案的用藥時間及藥物劑量。為了保證用藥的安全,應根據醫囑嚴格“三查七對”,準確測量患者體質量,正確溶解和稀釋藥物,并做到現配現用,選擇合適的針頭,采用臀部深部肌內注射。

2.6 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為(1)造血功能障礙;(2)消化道反應;(3)藥物中毒性肝炎;(4)腎功能損害;(5)皮疹和脫發。護士應為患者提供正確信息,鼓勵患者克服化療的不良反應。本組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8例,采取了鼓勵患者進食,根據其口味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分散注意力,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等措施后癥狀緩解;出現口腔潰瘍2例,予補充多種維生素、局部處理、口腔護理等措施后緩解;出現輕度肝功能異常8例,予保肝藥物治療后好轉;輕度白細胞減少2例,停藥后自行恢復正常;出現脫發、皮疹2例,停藥后自行好轉。本組病例采用的是單次深部肌內注射治療方法,不良反應較小,無1例發生致死性白細胞減少癥、甲氨蝶呤性肺炎、多發性卵巢囊腫、腎功能損傷等嚴重并發癥。

2.7 出院后指導 囑患者定期復診,輸卵管妊娠的預后在于防止輸卵管的損傷和感染。應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浴,勤換衣,注意性生活衛生;加強營養,以增強疾病的抵抗能力;禁同房、盆浴1個月;近期內采取避孕措施。對未生育者半年后可行輸卵管通液術,以了解其復通情況。另外由于輸卵管妊娠患者中約10%的復發率和50%~60%的不孕率[4],護士需告誡患者下次妊娠時及時就醫,并且不宜輕易終止妊娠。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8.

[2]習永霞,陳麗萍 ,宮外孕保守治療患者心理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15):13543-1354.

第2篇

[關鍵詞] 子宮肌瘤;持續質量改進;護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b)-0129-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uterine leiomyoma care

LI Lanping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uterine leiomyoma care. Methods 86 patients from November 2008 to March 2012 in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assess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overy was 16 cases, effective was 23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69%; in control group, recovery was 12 cases, effective was 22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9.07%, total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wo groups was hi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idit Z = 36.954, P = 0.000);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disease, satisfaction, and total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but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or P < 0.01); after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basic nursing, nursing safety, ward managemen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documents and first aid supplies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can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significant effect in uterine leiomyoma care.

[Key words] Uterine leiomyom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護理質量是衡量醫院、科室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1]。質量持續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對環節控制、過程管理的新型質量管理理論,其含義是工作指標的動態持續性提高和服務內容的不斷改善,強調對原有服務水平的不斷突破和進步[2-3]。2010年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將質量持續改進應用于子宮肌瘤護理工作中,使護理質量得到極大提高,取得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子宮肌瘤患者86例,年齡35~52歲,平均40.3歲;均經臨床癥狀及婦科檢查,并經B超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排除子宮內膜及宮頸管惡性病變,宮頸刮片排除宮頸癌;其中5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貧血,血紅蛋白最低為58 g/L,排除血液病及內科疾患引起的貧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均正常。以就診順序結合隨機號碼1∶1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一般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血壓和子宮肌瘤分期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具體內容包括:

1.2.1 完善組織體系 在本科室建立以護士長、護士長助理和質控人員為主體的三級護理管理體系,明確各級人員責任,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制定護理方案并進行實施。注意發揮質控監督小組作用,在實踐中將質量管理重點放在細節管理上,如每日早晚對重癥患者查房,做好交接班記錄,及時核對體溫單、醫囑單和護理記錄單等。

1.2.2 加強護理人員管理和教育 科室通過宣傳教育,進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相關知識培訓。通過培訓和教育,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編匯《護理人員服務手冊》,內容包括護士職業道德、服務規范、服務職責、護理責任、安全管理、業務能力、考核制度等,要求每位護士能夠掌握并在工作中實踐。

1.2.3 完善工作流程,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每位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婦科詳細檢查,以掌握患者子宮肌瘤情況并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計劃。可以利用圖片、多媒體或視頻等直觀資料幫助患者認識到子宮肌瘤的危害,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

1.2.4 明確護理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針對薄弱環節加強質量監督,提出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使護理質量不斷提高進步。

1.3 評價指標

根據我院婦科《護理人員服務手冊》從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和急救物品6大方面,百分制進行考核。

1.4 評價方法

1.4.1患者臨床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痊愈為陰道B超示肌瘤消失,子宮大小正常;有效為服藥6個月后陰道B超示肌瘤的三維徑線縮小為服藥前的1/3及小于1/2;無效為肌瘤未縮小或縮小程度小于上述有效標準。總有效=痊愈+有效。

1.4.2 生活質量評價 采用子宮肌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本量表由生理、心理、社會、疾病和滿意度5部分87條問題組成,每條1~5分,各條目分值相加為總分,分值越高,患者功能受損越嚴重。

1.4.3 護理質量評價 應用醫院整體護理質量評價標準進行評價,主要評價項目有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和急救物品等。分值越大,效果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Ridit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組總有效率(90.69%)明顯高于對照組(79.07%),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Ridit Z=36.954,P = 0.000)。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價

干預前兩組患者子宮肌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兩組在生理、心理、社會、疾病、滿意度和總分方面均有明顯好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好轉程度優于對照組(P < 0.05或P < 0.01)。見表3。

2.3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后,觀察組在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和急救物品6大方面均有明顯好轉,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患病率為20%~40%,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量增多、白帶增多、經期延長、腹部包塊、子宮增大及貧血等[4]。據統計,至少有20%的育齡婦女患有子宮肌瘤,因大多數子宮肌瘤沒有或少有臨床癥狀,因此,臨床報道的發病率遠低于子宮肌瘤真實的發病率[5]。

持續質量改進已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和工作質量管理中,是一種方便、有效、快捷的質量管理工具[6-7]。將持續質量改進與護理工作結合,可以對服務質量和服務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對護理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意見反饋,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一系列完整的質量管理制度進行改進[8-9]。以患者實際需求為依據,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改善護患關系為目的,從基礎服務、病房環境、技術手段等多角度全方位改善服務水平,從而使服務質量不斷提高[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子宮肌瘤護理過程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由于建立了護士長、護士長助理和質控人員為主體的三級護理管理框架,編匯《護理人員服務手冊》,明確了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范圍、操作標準和質量要求,使護理人員在工作時,能夠對職責范圍內現象進行主動觀察和思考,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并主動分析、總結,想方設法查詢本行業最新技術動態,探討最優解決方法,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護理工作更具有活力。結果顯示,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服務組,護理質量在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和急救物品6大方面均有明顯好轉(P < 0.05),從護理服務的效果也可以看出,通過不斷護理質量改進服務,患者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量表在生理、心理、社會、疾病、滿意度和總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 < 0.05),同時,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也明顯提高(P < 0.05)。

通過長達兩年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研究,我們發現,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循環,使我院婦科護理質量明顯好轉,患者和家屬滿意度明顯提高,護理質量考核也明顯提高,該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以提高醫院整體護理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01):375-377.

[2] 仉京華,王青春.實行質量控制與改進小組管理持續提高護理質量的體會[J].護理雜志,2011,28(2):68-69.

[3] 晉國蓉,張曉琳,蔡瑞錦.科室三級質控體系在護理質量管理中運作成效[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9,4(3):187-189.

[4] Terry KL,De VI,Hankinson SE,et al. 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of uterine leiomyoma [J]. Epidemiology,2007,18(6):758-763.

[5] Wilson C. Uterine fibroids:clin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J]. Adv NPs Pas, 2011,2(8):46.

[6] 湯新輝,諶永毅,劉翔宇.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8(1):74-75.

[7] 劉俊平,李愛珍,李素娟,等.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靜脈輸液流程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17-19.

[8] 徐蘊芳,萬蓉.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雜志,2011,18(2):177-178.

[9] 陸群,姚孝娟,孫海峰,等.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科管理中的實踐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