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7:58: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建設工程部門規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Abstract: Since China's entry of WTO,foreign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equipment technique and the water efficient irrigation technology are flooding into our country,we could choose the practical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our regional management,so as to improve ou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ave the water source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source.
關鍵詞:水污染;水法;節水;防治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water law;water efficienc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TV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8-0154-01
1中國水環境和節水灌溉標準化概況
1.1 水環境水環境保護是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水利系統經過努力,現已建成了以251個水環境監測中心為核心,2861個各類水質監測站點為基礎,覆蓋全國江河湖庫的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已有51家水環境監測中心的實驗室通過了國家級計量認證,占水利系統質檢中心的61.4%,它包括了部、省、區域和流域的水環境監測中心。
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以來,頒布了一系列的相關水環境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等,這些均為水環境標準的貫徹落實與執行提供了執法依據。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已正式。
水環境標準體系是對水環境標準工作全面規劃、統籌協調相互關系,明確其作用、功能、適用范圍而逐步形成的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我國水環境標準體系,可概括為“六類三級”,即水環境質量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水環境衛生標準與水環境基礎標準、水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和水環境標準樣品標準六類,與國家級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三級。
國家水環境質量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水環境衛生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其它的水環境標準為推薦性標準。
1.2 節水灌溉國家、地方和各部委的節水灌溉方面的法規、條例、規章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通知、灌區管理暫行辦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高標準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農業節水灌溉條例等。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中,涉及節水灌溉領域的有3本標準共17個條文,即節水灌溉技術規范、泵站施工規范、泵站設計規范。在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必須強制執行這些條文。
《強制性條文》的,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推動了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利工程建設活動的過程和環節的技術控制,有利于整頓和規范水利工程建設市場秩序,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
2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化的影響
2.1 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化的影響首先,有利于促進思想觀念轉變,提高我國國民的水環境保護與節水灌溉意識。其次,有利于提高我國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技術水平以及水污染防治產業和灌排企業的結構調整。
2.2 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化的挑戰目前,我國水環境標準雖有一定的數量,但在質量(技術指標值)和某些標準的數量上如水環境基礎標準、水生物監測標準等方面還落后于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如ISO水質取樣標準共20項,我國僅有4項。
還有相當一部分節水灌溉標準比較陳舊,有些標準10多年都沒有修訂過,未能在標準中及時采用先進技術和工藝。根據統計,53項現有節水灌溉標準中標齡10-15年的有23項,15年以上的有4項。節水灌溉標準中,產品標準占的比例較高,而采標率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節水灌溉器材設備規格品種不全、附屬部件和管件不配套、材質不配套、管道連接施工工藝不配套、設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不高等,這些均與標準的制、修訂跟不上有密切的關系。
在水污染防治與節水灌溉產品標準化、推進灌溉設備國產化、成套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與WTO的通行規則也有相當的差距。
3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化應采取的對策與建議
在提高我國水環境保護與節水灌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采取保護人體健康、動植物健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措施,同時也對這些措施的使用進行限制,以確保不被濫用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作為我國環境政策,一方面,要反對有些國家設置過高的環境標準并以此為理由限制我國產品向其出口,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我國自己的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在符合國情國力的前提下,使我國水環境與節水灌溉標準盡可能與國際標準靠近,這些標準包括產品的環境標準、企業質量、環境管理標準等,使我國不會因達不到對方的環境標準等而受技術壁壘所阻。
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灌排與水環境保護產業,推廣實施ISO 9000、14000國際標準。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和因素,積極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節水灌溉與水環境保護產業,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優化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以防止美歐國家利用它們的先進標準構筑技術壁壘,搞垮我國節水灌溉與水環境產品制造業。
加快技術開發和應用,順應世界潮流,擴大灌排與環保產業經營規模,增加發展后勁,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新路子。國家應制定和實施與ISO9000、14000國際標準配套的國內法律法規,以及適合國情的質量、環境標志法律法規,在全國范圍強制推廣實施與建立清潔生產和綠色產品及綠色標志認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