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投資決策的步驟

投資決策的步驟

時間:2023-07-10 17:34: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投資決策的步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 投資決策; 模糊集; 隸屬度; 距離

投資是企業創造與積累財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同時,投資又是企業價值得以最大化的源泉。首先,企業投資決策活動,不僅受其自身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且與其所處的內外環境有著不可忽略的聯系,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權衡、取舍和利用,才能得出最終的決策結果;其次,對于一般的企業集團來講,他們面臨的往往是項目群,對該項目群中項目的取舍,會直接影響到集團投資目標的實現,影響到企業集團的整體投資收益水平。

根據以上兩點,可以將投資決策歸納為一種多屬性決策問題。多屬性決策是指在決策過程中考慮的決策屬性不止一個,而且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個數有限并且已知。由于各屬性對各對象的描述可能不一致,因此,根據一個屬性往往無法得出合理的決策,必須綜合考慮各個屬性才能獲得有效的決策結果。此外,對于各個屬性的取值,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出具體的數值,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即忽略了屬性的模糊性。因為經驗公式具有一定的數據依賴性,所以在描述待處理數據時,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由于事務本身的不確定性和決策者(或專家)的主觀性引起的,這就是客觀存在于萬物之中的模糊性。因此,本文借助模糊集來描述投資決策中存在的不確定性,解決企業項目投資決策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一、投資決策的問題描述

企業集團項目群的投資決策涉及到多個(或多層)指標(或屬性)。例如,影響項目投資決策的屬性可能包括內含報酬率、初始投資額、投資回收期、風險程度等等,原始的投資決策表如表1所示。其中,內含報酬率是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的貼現率,實際上反映了投資項目的真實報酬,是相對指標;初始投資額是絕對指標,是指項目初始投資時所投入的費用;投資回收期是指收回初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年為單位,是原始投資額與年現金凈流量的比值;風險程度是標準差與期望值之比,是綜合考慮了政策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和環境風險等得出的量化值,表示標準差與期望值的離散程度。

如果根據初始內含報酬率來判斷,應該選擇投資項目X,如果根據初始投資額,應該選擇投資項目Z(這需要根據企業的財務狀況來決定),如果按照投資回收期來判斷,應該選擇投資項目X,如果按照風險程度,應該選擇投資項目Y。可以看出,根據不同的屬性來判斷,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選擇投資額大于投資資金限額的項目,并不是絕對不可行,因為可以選擇逐年投入資金,而且根據財務狀況和理財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對于小于資金限額的項目,也不一定被選上。因此,需要一種綜合的多屬性決策方法,權衡利弊,最終選出最適合投資的項目。

二、基于模糊距離的多屬性決策模型

針對以上投資決策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模糊距離的投資決策方法。該方法通過對原始決策表進行模糊化,并確定基準向量作為理想投資項目,進而度量已有的每個項目與基準向量的距離,最終投資的項目是與基準向量最接近的項目。

(一)模糊化

如前所述,影響投資決策的屬性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這里將投資決策表中的每個屬性都看作一個模糊語言變量,每個語言變量可取若干語言值,每個語言值又對應一個模糊集。因此,模糊化主要包括兩個步驟,一是確定語言值的個數和等級;二是確定語言值對應的模糊集。對此,首先根據問題特點確定語言值的個數;然后根據模糊分布法確定各個語言值的隸屬度函數,即根據現有隸屬度分布,結合數據獲取精度的情況,確定隸屬度函數的表達形式。例如,對于表1的屬性“內含報酬率”,根據專家知識和企業實際,這個語言變量可以取“很高”、“高”、“中”、“低”四個級別的語言值,這四個語言值對應的四個模糊集如圖1所示。

(二)基準向量與模糊距離

為了確定最優的投資項目,需要確定投資項目的理想數據特征,即基準向量。基準向量確定的原則:將最高級別語言值的隸屬度賦值為1,其他級別語言值的隸屬度賦值為0。例如,對于表1的屬性“內含報酬率”,因為它包含4個不同級別的語言值,那么該屬性的理想數據特征是{1,0,0,0}。

最終投資的項目是與基準向量最接近的項目,因此,需要確定一個模糊距離的計算公式,來度量已有的每個項目與基準向量之間的距離。模糊距離的計算如下所示:

下面給出基于模糊距離的投資決策方法的具體步驟。

(三)步驟

第1步:將原始投資決策表進行模糊化;

第2步:確定基準向量;

第3步:計算每個項目對應的模糊集與基準向量之間的距離;

第4步:求出最小距離對應的項目,得到最終的決策結果。

針對投資決策中存在的不確定問題,本文通過對原始投資決策表進行模糊化,并引入基準向量,通過計算已有項目的模糊向量與基準向量的距離,得到投資決策的定量結果,從而使決策問題變得簡單和明朗。為了對該方法進行進一步說明和驗證,下面給出一個實例并進行分析。

三、實例分析

假設某公司有三個可供選擇的獨立項目:項目X、項目Y、項目Z,有關項目的原始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影響決策的因素包括內含報酬率、初始投資額、投資回收期、風險程度,即四個屬性。

首先,對原始決策表進行模糊化。“內含報酬率”的語言值分別為“很高”、“高”、“中”、“低”四個級別;“初始投資額”的語言值分別為“超額”、“適宜”兩個級別;“投資回收期”的語言值分別為“短”、“較短”、“中”、“長”四個級別;“風險程度”的語言值分別為“很大”、“大”、“中”、“小”四個級別。以上語言值對應的模糊集如圖2所示。

最后,求出最小距離,確定投資決策結果。顯然,項目X的模糊向量與基準向量的距離最小,所以投資項目X。

可以看出,應用本文方法所得出的結論和文獻[1]所取得的結論是一致的,這說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另外,相對于文獻[1]的方法,本文方法在確定屬性的語言值時,是根據每個屬性的具體特點進行等級劃分,而不是對所有的屬性都劃分為完全一樣的語言值。顯然,本文方法更為靈活、更貼合實際。

四、結論

投資決策必須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科學的程序,進行科學的分析、論證,使所選取的投資方案達到技術、經濟的統一與最優化。本文通過對投資決策中的模糊性進行描述,應用模糊語言變量和模糊語言值,建立了基于模糊距離的投資決策模型;然后利用該模型,結合實例數據,對本文方法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模糊距離的決策模型,可有效運用于企業項目群的投資決策。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新利.模糊綜合評價法在項目投資決策中的運用[J]. 財會月刊,2009(2).

第2篇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油田運輸設備

    固定資產投資是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一項經濟活動,也就是說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建造是固定資產的再生產活動。固定資產的再生產過程包括固定資產更新、改建、擴建、新建等活動。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越來越成為管理層關注的焦點。由于石油資源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特點,對于油品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

    1.1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

    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決策,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綜合了投資決策的基本程序、整個投資決策過程中各種不同的評價方法以及決策的不確定性分析。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提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評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決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執行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再評價。

    1.2 固定資產投資的分類

    (1)按照投資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分類。可以把固定資產的投資分為新建企業投資、簡單再生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投資。其中新建企業投資指的是為了一個新企業建立生產、經營、生活條件所進行的投資;簡單再生產投資是指為了更新生產經營中已經老化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所進行的投資。擴大再生產投資是指為了擴大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規模而進行的投資。

    (2)按照對企業前景的影響進行分類。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分成戰術性投資和戰略性投資兩大類。所謂戰術性投資是指不牽涉整個企業前景或對企業前景影響甚小的投資。所謂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的全局有著重大影響的投資。

    (3)按照投資項目之間的關系進行分類。企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可以分成兩大類:相關性投資和非相關性投資。非相關性投資是指:如果采納或放棄某一項目并不顯著地影響另一項目的投資,則可以說這兩個項目在經濟上是不相關的;相反如果采納或放棄某個投資項目,可以顯著地影響到另外一個投資項目,那么這兩個項目在經濟上則是相關的。

    1.3 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

    固定資產投資具有回收時間較長、變現能力較差、資金占用數量相對穩定、實物形態與價值形態可以分離以及投資次數相對較少等特點。

    1.4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需要考慮的因素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時除了要考慮其財務上的可行性之外,還應當考慮市場因素,比如當前的市場周期、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力資源,投資后的管理、成本等。總的來說即需要考慮投資的風險與報酬。

    2 油田運輸設備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資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特點,在石油資源的運輸過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帶來損失甚至滅絕性的危險。正是由于托運物的這些特殊性,決定了油田運輸設備的特殊性。油田運輸設備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①必須選用防爆型的運輸設備。②必須具有滿足使用環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環境中腐蝕性物質不僅會影響石油的質量甚至還會帶來嚴重的防爆隱患。③必須滿足相應的戶外等環境條件要求。④必須具有滿足較長周期的免維護或少維護的高可靠性要求。⑤為了滿足發展需要,對油田運輸設備還提出了高電壓、大容量、高效率、節能源和環保型的要求。

第3篇

內容摘要:文章簡述了實物期權理論,并構造了利用實物期權中的延遲投資期權進行投資時機選擇的步驟,以期對企業項目投資決策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實物期權 延遲投資期權 投資時機 凈現值法

傳統投資決策方法及缺陷

(一)靜態分析法

靜態分析法主要有回收期法和會計收益率法等。

回收期法,回收期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入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它代表收回投資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項目越有利。會計收益率法,會計收益率=年平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Х100%,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使用財務報告的數據,容易取得。

(二)動態分析法

動態分析法主要由凈現值(NPV)、內含報酬率(IRR)、現值指數法(PI)等構成。

凈現值法,凈現值是指特定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它是評估項目是否可行的最重要的指標。可用數學模型表示如下:NPV=V0-I0。其中,V0、I0分別代表執行該投資項目所帶來的現金流入量以及現金流出量的折現值。如果NPV>0,即折現后的現金流入大于折現后的現金流出,則該項目可以進行投資,反之,就要放棄該項目。

內含報酬率法,內含報酬率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等于未來現金流出量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項目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內含報酬率的計算,通常需要“逐步測試法”。首先估計一個折現率,來計算項目的凈現值;如果凈現值為正數,說明項目本身的報酬率超過折現率,需要提高折現率后進一步測試;如果凈現值為負數,說明項目本身的報酬率低于折現率,應降低折現率后再測試。經過多次測試,尋找出使凈現值接近于零的折現率,即為該項目的內含報酬率。

現值指數法,所謂現值指數,就是未來現金流入現值與現金流出現值的比率,亦稱凈現值率、獲利指數。用公式表示:PI=V0/I0。在動態分析法中,凈現值被認為是最為理想、最經典的投資分析方法,但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NPV法采用靜止的觀點看待投資項目,認為一旦確定投資項目后,投資計劃、市場因素、項目價值就不再改變,顯然這是不現實的,忽略了企業在對市場做出反應時能實現的經營靈活性。其次,NPV方法假設項目投資決策是剛性決策,即對企業來說,該項目不能進行推遲投資,必須現在就決定是否進行投資,然而這種情況是不現實的。采用NPV法進行投資決策,就會發現很多NPV為負的投資,竟然都有人追捧。這顯然與使用NPV法則的結論不相符合。

此外,計算凈現值時要求預測將來具體的現金流量,這也存在理論上的缺陷。由于市場是不確定的,決策分析中只使用單一數據預測,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質疑。

由于傳統的投資分析方法存在上述缺陷,即在企業投資活動中,管理者只能被動地拒絕或接受某投資項目,而不是主動的利用資產和機會,這顯然與現實不符。如何把握機會,如何正確地估量機會的價值,通過大量的實踐和研究發現,實物期權理論為決策者準確估量機會的價值提供了一種比較簡便方法。

實物期權理論概述

實物期權的概念最初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Stewart•Myers在1977年提出來的,他指出一個投資方案所創造的利潤,來自于目前資產的使用,再加上一個對未來投資機會的選擇。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取得一個權利,在未來以一定價格取得或出售一項資產,該權利具有一般期權的特點,同時又因為其標的物為實物資產,故將此性質的期權稱為實物期權。他指出,期權分析對公司成長機會的合理估價是重要的,許多公司的實物資產可以看成是一種看漲期權。這種期權的價值依附在增長的商業業務上。在實物期權理論產生后,就可以對項目具有靈活性價值進行定量的估算,從而更科學、全面地評估投資項目的價值。

期權雖然最先在金融領域出現,但它更廣泛地被應用于投資評價,特別是1997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佛大學的羅伯特•默頓和斯坦福大學的邁倫•斯科爾斯成功地解決了期權定價問題后,使得經濟領域中最棘手的不確定性問題,能夠用期權理念加以詮釋并進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更加推動了期權理論在企業資源分配和投資決策領域中的應用。

實物期權是相對金融期權來說的,金融期權是處理金融市場上交易金融資產的一類衍生金融工具,而實物期權是處理一些具有不確定性投資結果的非金融資產的一種投資決策工具。投資金融資產時,投資者只能被動地等待而無法影響它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因此可以稱之為“被動性投資資產”;投資實物資產則情況不同,投資人可以通過管理行動影響它所產生的現金流,因此可以稱為“主動性投資資產”。實物期權是金融期權思想在金融市場以外的實物資產投資和項目管理領域的最新運用,賦予投資者對投資項目的一種未來決策權。具體而言,企業可以根據項目當前的實際狀況選擇投資的時間、方式以及是否投資,可以根據未來環境的變化改變投資規模,甚至終止投資。實物期權有助于進行如下決策:應該付出多大的成本才能獲得優質的經濟機會;應何時進行這種可行的決策。

(一)擴張期權

擴張期權(Expanded option),實質上是指企業擁有在條件有利時追加投資的機會。公司的擴張期權包括很多種具體類型:采礦公司投資于采礦權以獲得開發或者不開發的選擇權;房地產公司投資于土地,建立土地儲備,以后可以根據市場狀況決定新項目的規模;醫藥公司控制藥品專利,以后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藥;制藥業小規模推出新產品,搶先占領市場份額,以后視市場的反應再決定擴充規模。

(二)放棄期權

放棄期權(Abandonment option),放棄期權就是指選擇放棄現在某種期權的選擇。企業能夠在某一領域及時擴張是非常重要的,同樣,能夠從某一領域及時退出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只要繼續經營價值大于資產的清算價值,它就會繼續下去。反之,如果清算價值大于繼續經營價值,就應當終止。這里的清算價值,不僅指殘值的變現收入,也包括有關資產的重組和價值的重新發掘。在評估項目時,就應該事先考慮中間放棄的可能性和它的價值。這樣可以獲得項目更全面的信息,減少決策錯誤。放棄期權是一種看跌期權,其標的資產價值是項目的繼續經營價值,而執行價格是項目的清算價值。

(三)延遲投資期權

延遲投資期權(Option to delay investment),也稱為等待期權,投資者擁有推遲投資的權利,即不必立即投資某項目,通過等待,公司能夠獲取關于市場、價格、成本和其他一些方面的新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決定何時動工。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立即投資可能獲得收益,但是由于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投資無法收回,同時還失去暫時不投資的這種可能性所具有的價值。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分析比較立即投入所獲得的收益和延緩投資所具有的價值,比如說當企業確定一個新產品的投資決策時,管理人員擁有現在推出這種產品或推遲到將來再推出該產品的期權。如果現在推出這種新產品可以獲得更多收益,則應該立即進行投資,如果延遲投資所具有的價值大于立即投入所獲得的收益,則企業應該等待投資時機。因此,在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應該采用延遲投資期權理論來選擇投資時機。

實物期權在投資時機選擇中的應用步驟

(一)計算項目凈現值

所謂凈現值,就是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現值之間的差額,也可以用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現值扣除初始投資后的余額表示。如果凈現值大于零,則說明該項目投資報酬率大于預定的折現率,具有投資價值;反之,則應該放棄。用公式表示如下:凈現值=Σ每年現金凈流量/(1+折現率)-初始投資額。

(二)計算項目期權價值

計算項目期權價值分以下步驟進行:

確定項目期末價值。項目期末價值分為上行項目價值和下行項目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項目價值=永續現金流量/折現率

確定期末期權價值。期末期權價值等于項目期末價值扣除執行價格后的余額,如果項目期末價值小于執行價格,則該項目應當放棄,期權價值為零。用公式表示為:

期末期權價值=項目價值-執行價格

計算上行概率。上行概率即項目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概率,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上行概率*上行報酬率+(1-上行概率)*下行報酬率=無風險利率

報酬率=(本年現金流量+項目期末價值)/初始投資-1

計算期權價值。期權價值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期權到期日價值=上行概率*上行期權期末價值+(1-上行概率)*下行期權期末價值

期權價值現值=期權到期日價值/(1+折現率)

(三)做出投資時機選擇

比較計算得出的凈現值和期權價值,如果凈現值大于期權價值,則應該立即投資該項目;如果期權價值大于凈現值,則說明應該延遲投資。

實例研究

ABC公司擬投資一個新產品,需要投資10000萬元,每年可獲得現金凈流量1050萬元,該項目的資本成本為10%,無風險報酬率是5%。如果新產品受顧客歡迎,預計現金流量為1312.5萬元,如果不受歡迎,則現金流量為840萬元。公司想確定立即投資比較好,還是一年以后再投資。

計算凈現值。凈現值=1050/10%-10000=500萬元

計算期權價值。根據上文中的公式,計算過程如下:

上行時項目期末價值=1312.5/10%=13125萬元

下行時項目期末價值=840/10%=8400萬元

上行期權期末價值=上行項目期末價值-初始投資=13125-10000=3125萬元

下行項目期末價值為8400萬元,小于初始投資,所以下行期權期末價值為零。

上行報酬率=(1312.5+13125)/10000-1=44.38%

下行報酬率=(840+8400)/10000-1= -7.6%

無風險報酬率=5%=上行概率* 44.38%+(1-上行概率)*(-7.6%)

得出:上行概率=24.24%

則期權到期日價值=24.24%*3125+(1-24.24%)*0=757.5萬元

期權價值現值=757.5/(1+5%)=721.4萬元

以上計算結果,用二叉樹表示如表1所示。 如果立即投資該產品,其凈現值為500萬元,如果一年以后再投資,該項目期權價值為721.4萬元,大于立即投資時的收益,因此應當等到一年后再投資該產品。

結論

實物期權理論在保留傳統投資決策分析合理內涵基礎上,充分運用實物期權理論考慮投資的不確定性和靈活性,并用其定價方法對傳統投資決策方法進行改進,為準確評估項目價值提供了新的思路,豐富了投資決策理論,提高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但是,應用實物期權理論來確定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時,還要注意到其局限性,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和定性分析方法結合使用,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反映企業的基本素質與彈性價值。另外,實物期權的種類繁多,至今未形成適用的通用模型。這就需要在運用中選擇適合評價對象的實物期權模型,針對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情況,來決定采用合適的具體的方法,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該理論方法在我國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霞.基于推遲期權的項目投資決策模型[J].會計之友,2009(7)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3.陳亞玲.企業投資項目決策及方法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11)

第4篇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油田運輸設備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5-0110-02

固定資產投資是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一項經濟活動,也就是說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建造是固定資產的再生產活動。固定資產的再生產過程包括固定資產更新、改建、擴建、新建等活動。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越來越成為管理層關注的焦點。由于石油資源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特點,對于油品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

1.1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

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決策,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綜合了投資決策的基本程序、整個投資決策過程中各種不同的評價方法以及決策的不確定性分析。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提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評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決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執行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再評價。

1.2 固定資產投資的分類

(1)按照投資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分類。可以把固定資產的投資分為新建企業投資、簡單再生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投資。其中新建企業投資指的是為了一個新企業建立生產、經營、生活條件所進行的投資;簡單再生產投資是指為了更新生產經營中已經老化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所進行的投資。擴大再生產投資是指為了擴大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規模而進行的投資。

(2)按照對企業前景的影響進行分類。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分成戰術性投資和戰略性投資兩大類。所謂戰術性投資是指不牽涉整個企業前景或對企業前景影響甚小的投資。所謂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的全局有著重大影響的投資。

(3)按照投資項目之間的關系進行分類。企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可以分成兩大類:相關性投資和非相關性投資。非相關性投資是指:如果采納或放棄某一項目并不顯著地影響另一項目的投資,則可以說這兩個項目在經濟上是不相關的;相反如果采納或放棄某個投資項目,可以顯著地影響到另外一個投資項目,那么這兩個項目在經濟上則是相關的。

1.3 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

固定資產投資具有回收時間較長、變現能力較差、資金占用數量相對穩定、實物形態與價值形態可以分離以及投資次數相對較少等特點。

1.4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需要考慮的因素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時除了要考慮其財務上的可行性之外,還應當考慮市場因素,比如當前的市場周期、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力資源,投資后的管理、成本等。總的來說即需要考慮投資的風險與報酬。

2 油田運輸設備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資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特點,在石油資源的運輸過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帶來損失甚至滅絕性的危險。正是由于托運物的這些特殊性,決定了油田運輸設備的特殊性。油田運輸設備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①必須選用防爆型的運輸設備。②必須具有滿足使用環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環境中腐蝕性物質不僅會影響石油的質量甚至還會帶來嚴重的防爆隱患。③必須滿足相應的戶外等環境條件要求。④必須具有滿足較長周期的免維護或少維護的高可靠性要求。⑤為了滿足發展需要,對油田運輸設備還提出了高電壓、大容量、高效率、節能源和環保型的要求。

3 油田運輸設備投資決策與管理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油田運輸也開始從設備老化、包袱重、經營困難等的落后形態向現代物流發展。物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汽車運輸投入受資金限制較小;個體、集體、合資、外資等運輸公司為油田運輸提供了較為優越的條件。而這又進一步加大了油田運輸業的競爭。與其他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一樣,油田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也需要考慮該項投資的可行性、風險與報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為了能夠保證運輸質量,在油田運輸設備的管理中需要定期進行維修檢測。下面舉個例子加以說明:

假設考慮投入一輛新款運油車,噸位12.9噸、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萬元、折舊年限(油田)6年、年折舊額(按無殘值)4.76萬元,五年內分別可帶來現金流入為20萬元、20萬元、18萬元、15萬元、10萬元、8萬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別進行討論:

(1)不考慮每年維修報檢情況下(單位:萬元)

(2)考慮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維修報檢費用(單位:萬元)

在這個簡單的假設前提下,考慮維修報檢費用與不考慮維修報檢費用兩種情況下的凈現值相差很大。事實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當考慮到維修報檢費用。另外,在實務中我們還應當考慮折現率的影響。

油田運輸設備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從油田物流的角度來考慮,主要以運油車輛為例,對于油田物流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1)開展全員規范化維修活動。在工作中,司機作為車輛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設備管理員,發揮其工作的主動性,是提高車輛技術狀況的最好途徑。開展全員規范化生產維修活動就是要達到以設備為手段、創造技術服務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體員工中開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活動;工段崗位的工人每天對工作場地進行整理、清潔;司機對所駕駛的車輛在執行出車前、行車中的檢查中也要及時進行整理、清潔工作。

(2)對運輸設備認真進行回場檢查、月度檢查、季度檢查工作。對于油田運輸設備實行公司全員規范化生產維修的預防手段:通過駕駛員、公司專職人員對車輛的日常維修、點檢等預防手段對車輛的性能狀態進行檢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預防和防止設備發生技術故障。對于檢查出的大問題及時反饋到公司全員規范化維修小組,全員規范化維修小組再根據車輛具體問題來制定車輛修復方案和設備管理措施以督促實施部門(保養工段和外協修理單位)及時修復解決。

(3)規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質量。通過對車輛的強制進檢,并采取外部督導隊檢查,極大地提高了車輛技術狀況。

(4)完善車輛手續辦理。①新車入戶手續。在決定了對一項運輸設備的投資以后,為了使車輛及早地投入使用,應當積極辦理新車入戶等手續。②辦理市政部門運輸管理處的資質檢查和辦理企業資質申請。③辦理車輛報廢手續。隨著新車的增加,原有車輛必然會到報廢年限,對于通過檢測顯示車輛技術狀況差的車輛應當予以停用、報廢。④及時、合理的部署車輛審驗工作。⑤辦理車輛保險。對于車輛保險的辦理,應當結合歷次投保的經驗和車輛索賠的結果,提前對車輛保險進行預算管理,并多次與保險公司協商,結合車輛的運行、性質、車狀等特點在投保統一的前提下再購買特殊險,以降低風險。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與管理歷來是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隨著企業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又加之油田運輸設備的特殊性,對于油田運輸設備的投資決策與管理也相應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需要我們針對特殊問題進行特殊處理。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環境投資決策;方法;模糊綜合評價;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5-0015-05

企業環境投資決策不當,運行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既影響了企業的環保建設,也同時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本文以企業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試圖設計一個以財務、環境、社會、人力資源、生產制造及競爭能力作為投資決策評價指標體系, 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 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計算投資方案綜合價值的環境投資決策方法。

一、研究的總體思路

環境投資是實現企業中長期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將對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由于它側重于企業的社會效益、環境保護等效果,故與一般單純依據經濟盈利產出的普通投資決策存在較大的區別,須在確保環境標準達標的前提下兼顧投資的經濟效益。具體來講,環境投資目標較之普通投資有所不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總體目標戰略化。環境投資具有投資額大、投資期限長、投資剛性大的特點,屬于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投資問題。企業環境投資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想解決好這一戰略投資問題,實現預期目標,必須增強環境投資決策方法的可操作性,將戰略投資目標層層細化為可計量的指標。

2. 具體目標多元化。環境投資決策分析不僅以財務指標為基準,還應考慮社會、環境等多目標。環境投資所產生的明顯的、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其貨幣計量難度很大,且具有模糊性。貨幣不再是惟一的計量模式,這就需要考慮多元化計量問題。而環境、社會及財務等效益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因此在總體評價前必須將量綱統一,綜合計量各方面的效益,這樣就不會人為擴大或縮小某一目標的重要性。

環境投資的長期戰略性投資目標可通過層次分析法細化為具體的評價內容,再進一步細化為操作性較強的具體指標,提高目標的可控性;環境投資決策目標多元化的特點決定了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而將不同標準的量綱統一并綜合評價結果,可以通過模糊綜合評價原理實現。因此,通過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原理相結合的模糊層次分析法便可以計量環境投資目標的實現情況,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

二、具體內容分析

(一)明確企業環境投資目標

自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CED)于1987年11月向聯合國第42屆大會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后, 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刷新了人類傳統的世界觀、 道德觀、人生觀和倫理觀, 考慮了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多種要素, 并且主要集中于與人有緊密聯系的因素方面。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用于衡量發展的指標發生了變化, 從而衡量環境投資項目效果的方法也隨之改變: 環境投資項目評價中,不僅考慮其經濟的可行性, 而且要將項目置于整個社會過程, 即社會的可行性也應該保證。評價的范圍,除去物質的、可以量化的變量之外,還有非物質的、精神的、難于量化的變量,如競爭問題、人的參與問題、企業的發展問題、項目持續性問題等。基于此,許多生態學家和社會學家嘗試把生態學和社會學的理論方法應用到投資項目評價中,把項目的實施與企業發展過程結合起來,深入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 使得項目中難以量化的變量得到更好的描述,從而使評價者能詳細了解項目狀況,進一步保證項目目標得以實現。

因此,本文將長期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環境投資的戰略目標,由于這一目標屬于宏觀總體目標,故具體到不同的環境投資項目時,將該長期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這樣就可以把環境投資這一多目標決策問題體現到各個角度各個層次, 并設置衡量各個目標實現情況的具體評價指標,通過對財務、環境、社會、人力資源、生產制造及競爭能力6個角度的定量及定性指標的評價, 確定該環境投資項目各具體目標的實現情況。

(二)建立環境投資評價指標體系

由于環境投資決策屬于多目標決策問題,因此不能僅僅把財務指標作為項目擇優的惟一衡量標準,還應該把社會效益、環境、競爭能力等無形非財務評價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分析企業的長期發展。在設計指標時,既要考慮信息的成本,指標數量不宜過多,以免造成過多的信息量導致得不償失;也不宜太少,要提供足以使使用者全面了解環境投資狀況并據以決策的信息。同時,指標必須具有可比性,計算基礎必須前后一致。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存在不同環境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常規制造業設立了財務狀況、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人力資源、生產制造、競爭能力6個方面的評價指標,不同行業的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增添相關重要評價指標。此外,為增加數據的可比性,各定量指標均采用相對數比率的形式, 這樣就不會因投資方案規模不同而影響評價結果,造成人為擴大某一目標價值的情況。

分析環境投資決策問題,首先要將問題條理化、層次化,構造出一個層次分析的結構模型。在這個結構模型下,長期戰略目標被分解為具體元素。這些具體元素又按其屬性分成若干組,形成不同層次。同一層次的元素作為準則對下一層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時又受上一層次元素的支配。這些元素大體上分為三層:一是最高層,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一般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因此也稱目標層;二是中間層,這一層次包括了為實現目標所涉及的具體環節,可以由若干個層次組成,包括所需考慮的準則、子準則,因此也稱為準則層;三是最低層,該層次表示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決策方案等,因此也稱為措施層或方案層。這種自上而下的支配關系所形成的層次結構稱為遞階層次結構。本文構建的指標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1. 評價財務狀況的指標

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進行環境投資財務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擴大企業的成本范圍、正確進行成本分配、延長項目評價的時間范圍、采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項目評價指標,同時,還應選擇對各個目標不會任意放大或縮小的相對數比率形式,故選用獲利指數及內涵報酬率作為財務狀況的評價指標。獲利指數的優點是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反映環境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總產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進行資本限量的投資決策時,為達到投資凈現值最大化,就需要借助各方案的獲利指數大小合理安排環境投資順序。內涵報酬率指標的優點是既可以從動態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水平,又不受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可比性較強,比較客觀。

2. 評價環境效益的指標

企業的環境投資項目需要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和經濟可行性報告,且項目主體必須在環境影響報告經環保局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這就必須對投資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評價,由達標基數、維持系數(亦稱持久系數)和強度因子共同決定各備選方案的環境效益。

(1)達標基數――項目建設運行達標基數。達標為1,不達標為0。

(2)維持系數――達標運行維持年限。每年取0.1。一般情況下水、氣、噪聲治理設施的使用壽命均可維持在10年左右,因此該項的行業標準值為1。

(3)強度因子――治理項目高于環境標準的百分率。此項指標能夠衡量環境投資項目對于國家環保政策的應變能力。由于近年來國家環保標準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當時可行的項目有可能正是幾年后被淘汰的項目,因此增加強度因子指標可以反映投資項目對宏觀政策的適應能力。

依上述設計, 若環境投資項目不達標則環境效益的總評價值會為零。環境效益數值越高,環境效益越好,反之亦然。其量化公式為: 環境效益=權重×達標基數+權重×維持系數+權重×強度因子

3. 評價社會效益的指標

社會效益是環境投資項目對社會形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環境投資項目,對于企業拓展知名度,增添人氣信用,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社會效益量化卻不容易, 將環境投資與其直接聯系起來,進而建立一個有機的相互關系則更難。在此,權且將對環境質量有直接重要影響的水、氣、噪聲三要素的治理達標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再增加社會福利及其資源利用兩項定性評價指標。定性評價指標的計量采用專家評分的方法,定量指標則是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確定得分。將環境投資的這種無形效益納入評價指標體系之中,正是體現了環境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后效性原則。

4. 評價人力資源的指標

(1)技術人員的關聯度。該指標可用于評價在企業目前現有的技術人員中,有多少技術人員的技術知識可以轉移到環境投資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中。

(2)技術人員的補充率。該指標用于衡量企業以目前的技術人員實力在欲從事的環境投資項目中存在的缺口與不足。這是一個旨在反映企業技術人員方面劣勢的指標,該指標越大需要補充的技術人員越多,就表示越缺乏環境投資項目技術方面的人才。

(3)管理人員對項目的認可度。管理人員認可度的強與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基本素質和與環境投資項目有聯系的相關經驗,該指標可以評價投資項目在企業施行的人文環境。

5. 評價生產制造能力的指標

(1)生產設備的范圍經濟效應。該指標的值越大,說明環境投資與企業目前所從事的產業之間的生產設施關聯性越強。它反映了企業在環境投資中所節約的生產性固定成本情況,更反映了環境投資項目的實用性。

(2)產品的可回收率。該指標可以反映環境投資項目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情況,一套與主流技術相配合的具有良好回收功能的投資不僅帶來成本的節約,而且也降低了環境的負荷。

(3)產品的開發周期。對于企業來說,研發是其新鮮的“血液”,是不斷開拓市場的源泉,開發周期越短產品創新能力越強,越能夠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實力,從而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滿足消費者需求,擴展企業的生存空間。

6. 評價競爭能力的指標

(1)提高產品質量的能力。良好的環境投資項目可以增加產品的“綠色含量”,獲得ISO14000體系認證,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的需求,從而提升市場占有率,增強產品的競爭能力。因此,有必要對環境投資項目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加以考慮,這主要通過專家評分的方法實現。

(2)高于同業產能達標值的百分率。對于不同的環境投資項目來說,產能達標值是不同的。此指標能夠衡量企業投資在同業的產能排名情況,是屬于國家落后還是先進產能項目,對于評價環境投資對企業競爭實力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

(三)選擇評價指標的計量方法

本文選擇模糊層次分析法作為評價指標的計量方法。該方法是將模糊數學與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寫為AHP)相結合而產生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原理來對企業的環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其中模糊數學理論是解決多目標決策較常用的方法, 用來計算方案的綜合價值得分;而層次分析法是目前廣為應用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它允許將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個遞進層次,并通過兩兩對比確定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即權重, 最后對權重進行一致性檢驗。該方法有以下優點:

一是在對環境投資決策方案進行取舍時,利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可以把諸多包括非財務性信息在內的定性評價指標優化為一種定量指標,從而有利于解決環境投資的多目標決策問題。

二是采用層次分析法可以將抽象的戰略環境投資目標細化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影響因素。影響環境投資決策的因素按照與企業的關系可分為: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環境因素。 通常把對投資決策具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技術、社會等因素稱為直接環境因素,而把對投資決策具有間接影響作用的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產業和市場等因素稱為間接環境因素。至于內部環境因素則主要是指企業資源的各個部分,如人力、技術等方面。因此,每一環境因素所涵蓋的內容都相當廣泛,若僅根據這些抽象的因素來分析對環境投資決策的影響是根本無法進行的,而層次分析法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確定權重系數的方法,它的誕生則為目標的重要性賦值提供了數學語言和定量方法,給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種輔助工具。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各個利益群體目標偏好不統一的問題,本文在比較各目標的重要性時采用德爾菲法,并注意保持對環境、經濟、政治等方面專家的分散,以確保結論的客觀、全面。同時,對于所確定的權重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再一次驗證對于影響投資決策各因素重要性賦值的準確度。

三是搜集信息及時準確,計算步驟簡便易行。模糊層次分析法不僅能夠滿足信息的時效性,且計算步驟簡便,易于被企業掌握運用。

三、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具體步驟

環境投資一般具有投資額大、 投資期限長、 投資剛性大、投資風險大等特點,投資決策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企業有必要嚴格遵照與投資決策方法相對應的程序步驟來具體實施, 以確保環境投資決策的準確、及時。

(一)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的分配

權重確定與分配是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中的關鍵步驟,對于能否客觀、真實地反映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起著重要作用。可由專家小組根據經驗對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的認識來確定權重,也可以借助專門的方法來確定,本文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層次分析法(AHP)。

1. 重要程度劃分

層次分析法(AHP)主要應用于不確定情況下及具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根據各個測評指標的相對重要性來確定權重,通過對測評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同時運用薩迪給出的1~9標度法,將復雜無序的定性問題進行量化處理。表1為層次分析法對重要程度的劃分情況,反映了兩個測評指標相對重要程度的得分。例如一個測評指標bi相對另一個測評指標bj明顯重要,則測評指標bi相對測評指標bj的比較得分為5,反過來測評指標bj相對測評指標bi的比較得分為1/5。

2. 構造判斷矩陣

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按照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采用專家打分取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判斷矩陣。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以后,上下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即被確定。假定以上一層元素A為準則,所支配的下一層次的元素為B1,B2,…,Bn,按其對于準則A的相對重要性賦予B1,B2,…,Bn相應的權重。當B1,B2,…,Bn對于A的重要性可以直接度量時(如利潤多少,消耗材料量等),相應的權重可以直接確定。但對于大多數社會經濟問題,特別是比較復雜的問題,元素的權重不易直接獲得,這時可采用AHP兩兩比較的方法導出權重。決策者針對準則A, 比較兩個元素Bi和Bj,并按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賦值。對于準則A,n個被比較元素構成了一個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b=b11 … b1nbn1 … bnn

其中bij就是元素Bi和Bj相對于A的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判斷矩陣具有以下特征:判斷矩陣是方陣;判斷矩陣主對角線上元素為1;若判斷矩陣元素為bij,則有bij>0,bji=1/bij,i,j=1,2…n。判斷矩陣的構造,在實務中采用專家打分取平均值的方法來得到。由于判斷矩陣的估計關系到決策的質量,所以一方面,專家隊伍的人員結構應該科學合理,一般由若干位行業內或企業界的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以及學術界相關人士組成。另一方面,專家人數的設定也很重要,因為專家人數太少,不足以排除個人主見因素的干擾;太多則容易意見分散,影響判斷矩陣的一致性,一般在10~50人較好。 本文專家組成員由企業有經驗的技術專家及大學科研人員共20人構成。

3. 計算權重系數

根據n個元素B1,B2,…,Bn對于準則A的判斷矩陣B,求出其對于準則A的相對權重系數W1,W2,…,Wn,本文采用方根法來求權重系數。

(1)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乘積

4. 一致性檢驗

在特殊情況下,判斷矩陣B的元素具有傳遞性,即滿足等式:bij*bjk=bik。當此公式對于B中所有元素均成立時,判斷矩陣B稱為一致性矩陣。一般并不要求判斷矩陣滿足這種傳遞性和一致性,這是由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與人的認識的多樣性所決定的。但判斷矩陣既然是計算排序權向量的根據,那么要求判斷矩陣滿足大體上的一致性是必要的。混亂的經不起推敲的判斷矩陣有可能導致決策的失誤。當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過大時,其可靠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其步驟如下:

(1)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

其中,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ai為判斷矩陣特征向量的第i個元素,(B?琢)i為判斷矩陣B與特征向量?琢乘積的第i個元素。

(2)計算一致性指標CI(Consistency Index)

當CR

(二)采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計算環境投資方案的綜合價值

環境投資決策的許多因素及其總體評估都是相對而言的,其本身沒有精確定義的判別準則,具有模糊性。而模糊數學正是研究這種模糊現象的較為恰當的定量處理方法,尤其是因為環境投資的多標準性,直接、真實地反映處于不同層次的諸多因素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難度較大,因此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可以使評價更為全面、深入、細致,也更符合客觀實際。

1.建立因素集

根據環境投資項目的特點,確定影響特定項目投資決策的因素,構成因素集:

X=(X1 X2 X3 X4 X5 X6)

其中,Xi(i=1,2,…6)表示對該投資項目評價有影響的第i個因素,Xi=(Xi1 Xi2 … Xik),k為二級指標因素的個數。

2.建立評語集

可根據實際細分程度及計算量大小設定。將定性指標分為1~5個檔次,由此建立評語集V=(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定量指標按照值區間也分為五個檔次,將行業平均值或國家要求的標準值設為一般,其他四個級別以此類推,根據各指標值所屬區間段確定所屬級別。由專家小組成員對于各指標按照評語級別標準進行評價,建立每個檔次與隸屬度之間的對應關系。

3.確定評價矩陣

首先對因素集中的單因素集Xi(i=1,2,…6)作單因素評判,確定該因素對選擇等級Vi(i=1,2,…5)的隸屬度rij,即得出Xi的單因素評判集為:RXi=(ri1,ri2,…ri5)。RXi是評語集V上的模糊子集,這樣n個因素的評價集構造出一個總的評價矩陣RX為:

其中,rij為Xi對選擇等級Vi(i=1,…5)的隸屬度。

4.模糊綜合評價

單因素模糊評價僅反映了一個因素對評價對象的影響,只有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綜合考慮所有因素的影響,才能得出正確的評價結果。假定按照前面層次分析法確定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為:?琢=(a1 a2 … an),模糊綜合評價可以表示為:

其中,ej(j=1,2,…5)稱為模糊綜合評價指標。對評語集V中等級進行賦值得到矩陣D=[90 80 70 60 50]T,并將E歸一化處理得E,那么各環境投資方案的綜合得分為T=ED。根據各個投資方案得分進行排序,選取得分最高者為首選方案,若是單一方案可行性研究則需要高于70分方可行。

四、結束語

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進行環境投資決策比較適合我國現階段企業的實際情況。首先,明確了企業環境投資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并將其細化為可操作性目標,且可操作性具體目標受制于戰略目標。這樣可避免各具體目標的無政府狀態,便于企業對各具體目標的統籌安排,有利于在選擇方案時進行綜合比較和決策。其次,對原有指標體系進行了改進:將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分為6個方面,對以往的評價指標進行了徹底的更新,從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出發,建立了適合評價制造企業的環境投資項目指標體系。再者,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原理相結合, 解決了環境投資決策多標準、多層次目標的計量問題。有關定性指標均采用德爾菲法取得,迅速而準確,可以避免信息失真、貽誤投資時機,又不必建立財務、環境等分析系統的兼容程序,計算較為簡便。

參考文獻:

[1]尹希果. 環保投資運行效率的評價與實證研究[J]. 當代財經,2005(7):89-92.

[2]胥樹凡. 當前發展環保產業需要重新認識的幾個問題[J]. 中國環保產業,2000(4):23.

[3]季紹武,徐長城. 政府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1):38.

[4]胡谷喬. 謅議環境管理會計[J]. 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4):13.

[5]Ari Rabl. Discounting of long-term costs: What would future generation prefer us to do[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6(17):137-145.

[6]朱靖,顏霜. 我國工業企業應加快實施環境管理會計[J]. 商場現代化,2006(7):325-326.

[7]李化,吳耀宏. 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法在交通投資項目社會評價中的運用[J]. 工業技術經濟,2007(10):94-96.

[8]郭復初,鄭亞光. 經濟可持續發展財務論[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9]郭曉梅. 環境管理會計研究:將環境因素納入管理決策中[M].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10]向躍霖. 基于企業效益的環保投資對策研究[J]. 環境與開發,1999(1):21-23.

[11]張松濱,宋靜. 環境項目投資優化選擇的密切值法[J]. 貴州環保科技,2003(1):22.

[12]李云龍. 工業項目經濟評價三種狀態綜合分析方法的運用[J].中國工程咨詢,2001(6):20.

[13]Bennnet M and James Peter,the Green Bottom lin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Trends[M].Greenleaf Publishing 1998.

[14]李勐. 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相關問題研究[DB/OL]. 中國知網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12-26.省略 / grid 2008 / detail . aspx ? filename = 2006134180 . nh & dbname =CMFD 2007.

第6篇

【關鍵詞】金融危機 并購投資決策 特征 體系構建

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演變來的世界性金融危機,是60年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口需求縮小、國際收支能力下降和經濟增長放緩。在這一形勢下對企業的并購投資決策的特征和體系構建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企業投資并購決策概述

投資是指企業將一定的資產或者生產活動投入到一項事業當中,以期在其中獲得價值回報的經濟活動。在市場化的經濟發展中,投資活動是企業獲得成長的重要方式之一。并購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式,是指一個公司吞并或者合并另一家公司成為一個新的公司,以擴大新公司的業務范圍和市場占有率。收購、并購和合并在實際操作中統一成為并購,是一項經濟產權的交易活動。企業并購投資決策是指企業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進行的市場調查、分析、確定投資或者并購對象,對一個投資或并購對象的可行性和未來的收益情況進行判斷和調查的過程。決策的過程主要包括發現問題、選擇目標、收集信息、制定技術、擬定方案和做出最終判斷等。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企業的經營環境變的更為復雜,投資并購的風險加大,產生了很多新的影響因素,企業管理者在投資并購決策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增多,在當前形勢下對企業投資并購決策的特征和體系構建問題進行探究,是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并購投資的特征研究

復雜性。復雜性增大是金融危機對企業經營環境帶來的首要影響,在復雜的、不確定的環境下,企業的投資并購預測就較難,投資并購的條件不明確,對未來的收益情況也受到過多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預測。這就導致企業在在進行投資并購難以進行決策,控制力下降。

企業投資并購決策的敏感性。從宏觀的經濟發展來說,經濟是呈周期性發展的。在宏觀經濟較為穩定的時期,企業大多會采取擴張的發展方式,投資并購決策活動增多;在宏觀經濟低迷時期,企業也會采取收縮的發展方式,對投資并購采取謹慎的態度。經濟發展在大趨勢中也會發生短時間的上升或者下降的現象,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但也存在著逆勢操作的現象,如在經濟環境穩定時期,雖然有利于企業的投資并購,但成本較高,如果在經濟低迷時期進行投資并購,所需的成本則較低,待市場好轉后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因此,過于波動的經濟環境使得企業的對投資并購的敏感性增強,對經濟發展形勢的研究是投資并購決策的關鍵。

投資并購決策的動態性。投資并購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需要在科學的決策機制指導下進行,包括有設計、收集信息、選擇和審查四個步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導致這四個程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甚至重新返回前一階段。投資并購決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對市場信息進行持續的吸收,甚至一段時間的觀察,最終做出決策。金融危機形勢下的決策,需要在正確的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對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進行動態觀察,保證投資并購決策正確。

三、金融危機下企業投資并購體系的構建

決策體系是指決策主體和決策規范等的綜合,是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的推動者。金融危機環境下企業的投資決策系統構建包括有決策組織、決策目標、決策內容、決策信息、決策程序、決策執行和決策評價。金融危機下,投資并購決策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金融危機的經濟環境進行分析。

決策組織。決策組織是企業投資決策的核心和基礎,包括企業各個部門和階層的代表,較為準確的反映出企業對投資并購的意志。不同的投資并購決策會對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產生不同的影響,企業內部可以對投資并購產生影響的主要有兩個主題就是管理者和股東。企業的管理者在并購中追求公司管理水平提高的有利條件,而股東則追求公司價值的提高。投資決策組織是避免投資并購動機的有效措施,決策主體的增多,可以有效的避免決策過程的專制、主觀性,平衡企業內部的利益和降低投資并購的風險。理想的企業投資并購決策組織包括董事會決策組織、管理者組織和外部專家組織。外部專家組織對投資并購進行監督,并負責對金融危機形勢進行客觀獨立的判斷。

決策的目標、內容、執行和評價。決策的目標、內容、執行和評價是投資并購決策的主要部分。決策的目標是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是決策活動的前提條件;決策內容包括目標選擇、時間、資金問題等。這一階段需要對投資項目和被收購企業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對并購和投資新建進行比較。決策的執行是指對目標、時間、成本等進行執行。評價是指決策完成一段時間后所進行的評價,作為企業決策的經驗參考。

決策制度和方法。決策的方法,當前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統計和運籌學基礎上建立的統計決策,適合用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的投資并購決策,其特點是通過模型將實際的復雜問題進行簡化,以簡化后的問題進行最優答案的決策。另一個就是現代決策理論,是建立在組織理論、社會性和心理學的基礎上的,以決策組織的行為機制為重點,追求決策的滿意解答。并購投資決策,需要企業管理者根據實際的情況需要,結合使用統計決策和現代策略兩個理論,設計出符合企業發展利益的決策方法。

四、總結

金融危機對企業的經營環境產生的深遠的影響,企業在進行投資并購決策時需要對經濟環境作出更多的觀察,企業對金融危機形勢下的投資并購決策特征的體系構建進行研究,掌握其復雜性、動態性、敏感性等特征,完善決策體系,實現金融危機下的企業增長。

參考文獻:

第7篇

    在項目工程造價中,施工階段的造價往往占到了總造價的70%左右,由此可見施工階段是整個項目建設最關鍵的部分,因而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的控制和管理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項目工程的實施缺乏有效的監管,在施工過程中監管者無法對項目工程進行全方面的勘察和管理;其次是工程造價施工階段控制的不易性,施工階段作為整個項目工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部分,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超支現象的發生,因而施工階段造價是控制的重點;最后一個問題是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問題,盡管有人監管但這種現象仍舊屢禁不止,材料的質量關系到工程的質量,所以對材料的質量把好關也是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建筑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對建筑工程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關鍵在于嚴格執行設計規范,對整個建設過程的實施進行動態的控制,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前提下由淺入深,做好各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

    (一)投資決策階段的控制措施

    投資決策階段是進行工程造價的前提,它與之后幾個階段的造價控制和管理有著緊密的關系,因而投資決策階段是工程造價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所以在進行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之前應先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其次投資決策階段是一個比較長遠的過程,因而決策的深度就決定了投資估算的精確度,對項目投資決策的加強需通過數據的估算,這個過程需用到各方面的數據資料,只有保證數據計算的可靠性,才能有效的降低投資風險。當一個項目的投資決策出現問題時,不論施工企業在后期如何補救,也無法彌補前期工作所造成的損失,由此可見投資決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決定了后續工作的完成價值。

    (二)設計階段的控制措施

    當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被確認以后,接下來是對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設計的階段,對設計階段的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不僅能有效的保證資金的合理運用,還能控制工程項目的總投資,從而突出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學性。投資目標作為工程設計階段的導向,應將它時刻貫穿在整個工作當中,另外投資目標也是優化設計水平的標準,它可以使工程造價的控制和管理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而達到提升管理效率的效果。根據投資估算的要求設計建筑工程的實施步驟,能有效的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另外投資估算的結果也能成為檢驗設計方案是否科學、經濟的有效依據。當設計概算通過審核,它將成為控制工程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所以在固定資產的投資上應進行嚴格的控制,根據批準的設計概算和總概算對施工圖紙進行設計,前提是預算的結果不能超出設計概算。

    (三)施工階段的控制措施

    施工階段作為整個建筑工程造價的關鍵部分,它在總造價中的資金占到了全額的70%以上,從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對工程造價進行優化管理的首要切入點,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關鍵也在于此。所以在該階段我們除了要保證施工設計方案的合理性之外,還要特別注意設計圖紙的變更,確保更改后的圖紙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是在變更費用上應嚴格控制,避免因變更造成費用超出預算;最后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和費用變更制度,對于材料采購和租借等問題在合同中明確標出,盡量減少模糊定義導致的歧義現象發生,產生不必要的麻煩造成了工期拖延。

    (四)竣工結算階段的控制措施

    竣工結算階段是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最后階段,是對項目施工結果檢驗的過程,它不僅能檢驗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還能檢驗前幾個階段的實施過程是否合理,最主要的是能審查投資金額使用的合理性,因而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審核。根據審核內容的不同竣工結算階段又可分為工程量的審核、項目單價的審核、費率的審核和分項內容的審核。

第8篇

關鍵詞:經濟分析;投資決策;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房地產開發是一項涉及面較廣的經濟活動。為了讓房地產開發項目達到良好的經濟效果,項目負責人應該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產項目投資前,經過一定的分析,為項目投資者提供諸多方面的決策參考,如經濟風險、運作方式等。同時,它也是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根據,應該值得加以重視并研究。

一、經濟分析的內涵剖析

第一,經濟分析的概念界定。經濟分析就是按照國家財稅方面的相關制度與法規,分析某一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投資、收益等方面信息,從而為項目承擔人的投資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經濟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員能夠對項目相關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斷。由于社會的變化與發展,項目也會因各種社會因素而發生變化,因此,經濟分析面對多變環境時應該能夠應付自如。

第二,經濟分析的基本步驟。分析人員對房地產項目進行經濟分析時,必須以提供有效決策為目標,對項目相關的財務進行評價。其基本的步驟描述首先,收集足夠的基礎數據。經濟分析主要是針對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對數據與相關信息進行比較與估算。因此,數據收集是至關重要的。其次,編制相關財務方面的報表,同時針對財務評價指標,計算和評價相關數據信息,對房地產項目所涉及到的財務情況作出評價。再次,以基本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一些不確定性方面的經濟分析,包括該房地產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以及抗風險的能力。最后,根據財務評價方面的結果,做出該房地產項目投資是否可行的決策。

二、房地產項目的投資估算

第一,投資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產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投資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員要對房地產項目的土地開發費進行估算。土地開發費主要包括:出讓金額、土地轉讓費用以及各種附加費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裝補償費用;管理人員工資等開銷費用等。其次,分析人員要對附屬公共配置設施費進行估算。公共配置設施費主要是指房地產項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營業的一些公共設施而產生的一些費用。另外,還有房地產項目當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設費、建筑勘測設計費以及城市建設費用等。

總之,房地產成本估算是否正確,是否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房地產項目投資的回收以及利潤的大小。

第二,項目銷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產公司開發的項目,最終肯定要面向社會、面向客戶。項目銷售收入是房地產項目保證收益的前提。銷售收入方面的預測要在充分調查與統計的基礎上完成,可以根據房地產公司以往的銷售業績,利用相關方法,對房地產項目所在地未來銷售狀況有個合理的預測與估算。房地產項目銷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確與銷售價格有關,在實際定價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某種定位法來確定,也可以使用多種定位法的組合。如常用的定價法有:成本導向定價法、客戶導向定價法以及競爭導向定價法。

通常情況下,房地產公司分析人員可以根據競爭導向定價法實現銷售價格的確定。因為房地產項目的投資成功,一方面可以獲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產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房地產公司可以根據社會因素以及企業自身因素,決定本項目銷售價格是稍高于還是稍等于同類競爭者。確定某房地產的比準價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價價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產企業進行比較的實例個數,mi表示第n個比較實例的可比價格。一般在房地產銷售定價的過程中,根據公式①確定最后銷售價格外,還要進行諸多方面的判斷,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最終銷售價格的合理性。如要考慮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營銷狀況、要考慮外界宏觀環境對價格的動態影響、房地產市場中的需求狀況等。

第三,項目銷售稅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產開發項目銷售稅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東西比較多,主要有:項目營業稅、建設過程中的維護稅、土地增值稅以及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所得稅等。其中土地增值稅是指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地上附有物,而獲取增值收入的個人或者單位所交納的稅。但在通常情況下,因為增值稅只能在房地產開發項目投入完成,并且銷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計算,所以可以在實際銷售之際按銷售額的1%實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統一進行計算后補繳。而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所得稅是指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得利潤的征收稅。一般是以25%的利率進行征收,但對于一些利潤較少、規模不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實施一定的優惠額度,而對于一些特定行業的新辦房地產開發公司,甚至可以考慮免所得稅。

第四,項目不確定性方面的評價。房地產開發項目不確定性方面的評價主要涉及到盈虧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論研究預測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因素的發生對項目評價指標影響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而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使項目評價人員將注意力集中于這些關鍵因素,必要時可以對某些最敏感的關鍵因素重新預測和估算,并在此基礎上重新進行經濟評價,以減少投資風險。

三、總結

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決策的經濟分析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為了讓決策者提出的決策結果更為合理,更為有效,財務數據方面的估算和預測是至關重要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評估預測時,應該盡可能地因不同人、不同方法而造成的估算預測結果的不一致性,或者差異過大。因此,在經濟分析時,應該明確不確定的因素,估計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從而加強房地產開發投資項目決策的可靠。

參考文獻:

1、郭丹,李菲.成本管理過程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3).

2、胡晶,趙彩霞,文安福.淺析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商業經濟,2008(10).

第9篇

【關鍵詞】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

一、房地產的投資概念和基本類型

房地產投資決策就是圍繞事先確定的經營目標,在掌握了大量的相關信息后,通過科學的分析手段,并進行定理分析,對房地產項目的投資方案進行選擇的過程。通常房地產投資決策由決策、決策目標、決策對象、決策環境四個要素。

房地產項目投資按照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有不同的類型:按投資分析方法來說,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按照決策目標來分析,分為多目標決策和單目標決策;按照制度決策的方式來說分為多層決策與單層決策。

房地產的項目投資期權分為以下幾種方式:一種是延遲投資期權也叫等待期權,是指開發商可以根據市場的情況決定何時動工,擁有延遲投資的權利,這種能夠降低項目失敗的風險。一種是擴張期權,開發商會根據價格的波動,產品的供應情況在市場中投入少量的資金進行試探,這種選擇被稱為擴張期權。還有一種方式為分階段投資期權,由于一次性投資的規模越大,風險就會越大,所以房地產企業將項目分為若干個相關聯的部分,每一個階段的投資都根據市場的需求而變化,這種期權方式又稱為分期滾動方式。最后一種是收縮期權,當房地產的銷售出現較大波動時,為減少損失,投資者可以酌情進行收縮開發或者中止開發[1]。

二、房地產項目投資分析的內容

1、經濟分析的概念

經濟分析是指企業依據國家相關的財政和稅收方面的制度與法規來分析某一個項目的可行性,并研究項目的投資收益、投入產出比等方面的數據,從而為項目的負責人進行投資做出相應的決策參考作用。一定要注意的是,企業進行經濟分析的前提必須是項目數據分析人員能夠對影響項目的所有因素都要做出合理的推斷與判斷。在當前的社會中,由于社會因素的變化較快,所以經濟分析人員也要具備能夠隨機應變的基本素質。

房地產項目在經濟經濟分析時,必須要提供有效的決策,再對項目的財務進行評估。通常,基本的步驟如下:首先要收集足夠的數據,因為經濟分析主要就是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并且數據還能為信息的比對和估算提供依據,然后,要編制相應的準確的財務報表,同時要對相關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和評估,對房地產項目所涉及到的財務情況作出評價。再次,要以基本的財務數據作為基礎來進行一些不確定性方面的經濟分析,包括房地產項目的風險分析和抗風險的能力分析。最后,根據財務的評估記過,作出該房地產項目的投資是否可以進行的最終決策。

2、房地產項目的投資分析

首先要房地產項目的成本進行分析。成本估算是房地產項目的投資可行性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環,它影響到房地產的經濟效益和健康發展等方面,因此,房地產項目的投資分析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成本分析。分析人員要根據房地產項目的各個費用環節,如土地的征用、土地出讓、轉讓費及各種附加費,補償費等,還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日常的開銷等費用的估算,然后還要對房地產項目的配套公共設施費用進行估算,配套公共設施的費用一般是指那些并不直接用于營業的一些公共設施的費用。當然,成本分析還包括了市政建設費、建筑勘察設計費和城市建設費用等。總之,房地產成本的估算是否正確合理會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還有一方面的重要成本估算是銷售收入的估算。房地產項目的銷售收入是保證房地產項目獲取收益的前提。所以,對銷售收入的估算也應該加強重視。首先要充分調查與統計,根據房地產項目的銷售和業績,并利用科學的統計法,對房地產項目的未來有個合理的預測與估算。房地產的銷售收入與銷售價格關系密切,因此在實際的項目定價過程中,通常采用定位法來進行確定,一般的定價法有成本導向法和客戶導向法以及競爭導向法。多數的房地產項目分析人員采用競爭導向法來確定銷售價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以及社會因素來決定銷售價格是比同類競爭者高或者低。此外,對于銷售收入的稅金以及附加費用的估算也非常必要,因為房地產行業中設計的稅種以及費用類別較多,特別是土地增值稅的判斷和使用對企業的銷售收入也是有影響的,并且要考慮免稅稅種是否存在。通過這些收入和費用的估算,能夠使決策者對企業的投入產出比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分析。有利于制定最終的項目投資決策。

最后,還要考慮項目的某些不確定方面因素的影響并進行評價。房地產項目的不確定性主要涉及敏感性和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能夠找出影響項目效益的關鍵因素,所以項目的相關評估人員要主要對這個因素進行考慮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的經濟評價,以此來減少投資的風險[2]。

三、房地產決策分析應注意的問題

1、要組建專業的分析團隊

科學、系統的進行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分析是現代房地產企業必須要實行的。組建專業的分析團隊,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開發風險,提高開發效率。項目投資的決策設計范圍很廣泛,必須有專業的人員共同參與才能保證投資決策的可行性。

2、建立起規范的市場調研機制

市場調研是獲取有效信息的關鍵途徑,房地產企業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建立完善市場調研機制。即要規范市場調研流程,明確崗位職責,提高人員素質,拓寬信息渠道,建立起日常的市場的監控體系。

3、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房地產項目的投資通常金額巨大,所面臨的資金風險也很大,所以提高風險分析能力,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是至關重要的。要更加科學的方法來評價經驗風險,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3]。

四、結論

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是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只有加強對投資環節的評估,對不確定因素的充分考慮,才能加強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郭宏彬.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分析[J].中華建設,2012,(06):67-68

第10篇

一、商業銀行加強資本性投入管理的必要性

(一)昔日“不計成本,不算產出”的資本性投入對銀行業造成的危害。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的初期,各家銀行對營業辦公用房和設備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投入,客觀而言,這對于各家銀行搶占市場份額,樹立自身形象,提高服務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家銀行普遍缺乏資本性投入管理的自我約束,在進行投入時往往不計成本,很少考慮產出,投資決策帶有很大盲目性,造成了很大浪費。現在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大量資產閑置,另一方面固定資產保有量相對國際通行比例過高的現象即是這一時期留下的后遺癥。同時,由于各家銀行均無相應財力支撐如此龐大的資本投入規模,結果造成一部分信貸資金進入了非信貸領域,從而加劇了體系的風險。

(二)“利潤最大化”經營目標要求銀行不斷提高投資決策水平。近年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同業競爭日趨激烈,國有商業銀行普遍開始實行統一法人體制下的財務授權體制,自我約束意識有所增強,“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也逐漸得以確立并深入人心。這從客觀上迫使銀行對資本性投入進行總量控制,對大型資本性投入也開始進行可行性,但總體而言投入產出還顯得較為粗糙,投資決策在相當大程度上還依賴直覺和經驗辦事,浪費依然不少。

由于低水平投資決策造成的無效、低效投入占用較多,在總量控制的條件下,無疑會導致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勢必會對銀行業的正常發展帶來雙重負面。

二、管理會計在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

隨著商業銀行辦公用房建設期的結束以及同業競爭的加劇,營業網點和科技設備的投人已逐漸成為資本性投入的主要內容。以下分別就其投資決策展開論述。

(一)營業網點投資決策分析。對營業網點的投入主要包括增設、搬遷以及裝修等內容,涉及的主要的現金流量包括:

1、現金流出:網點購置價款、網點裝修支出、設備價款支出、每年存款利息支出、扣除固定資產折舊和遞延資產攤銷后的營業費用支出(因折舊和攤銷不會引起現金流出企業,因此應予扣除);

2、現金流入:貸款利息收入,存款資金收益、中間業務收益;

3、現金凈流量:即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差額。

營業網點投資決策的實質在于對事先擬定的一個或若干個投資方案進行評價和最優化選擇。方案的優劣主要又是通過一系列指標體現出來的,這類指標按是否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分為兩類:一是貼現指標,主要包括凈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等;二是非貼現指標,主要包括回收期、會計收益率等。

(1)凈現值法,是指特定方案未來現金流人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用以確定某個投資方案是否可行,也可以對幾個投資方案孰優孰劣進行比較。凈現值的公式為:凈現值為:

其中:

n為投資涉及的年限;

Ik為第k年的現金流人量;

Ok為第k年的現金流出量;

i為預定的貼現率

由決策人自行設定,可以是資金成本價格或投資者要求的最低投資回報率。

(2)回收期法,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人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設回收期為n,則有下面的公式:

(3)會計收益率法在計算時使用普通會計的收益和成本觀念。

會計收益率

以下舉例說明如何運用上述三項指標進行營業網點投資決策。設某銀行擬新設一營業網點,設定內部資金利率為4%,存款實際付息率第一年為2%,第二年開始為2.5%,貼現率等于內部資金利率,假定10年后房屋能以原購價變現,房屋按30年折舊,裝修支出按5年攤銷,貸款利息收人在上級管理行核算,無中間業務收入,暫不考慮風險因素。經預測有以下兩個方案可供選擇,有關數據分別如下表所示:新購網點后相應要發生較大一筆裝修費支出,造成遷址機會成本較大,按網點經營10年考慮,各項指標分別為:

(1)凈現值(A)=40×8.1109-250+200×0.6756=185(萬元)

凈現值(B)=(-20×0.9615+50×0.9246+75×0.8890+112×0.8548+150X8.1109一150×3.6299)一700+600×0.6756=567(萬元)

(2)回收期(A)=7一(7×40一250)/40=6.3(年)

回收期(B)=8-(-20+50+75+112+4X150一700)/150=7.2年)

A方案:單位:萬元

年度主要業務指標現金流出現金流入現金凈流量備注

0購房支出 200 250 0 -250

裝修支出(包括設備) 50

1存款 6000 200 240 40

利息支出 120

營業費用 80

存款資金收益 240

2存款 8000 280 320 40

利息支出 200

營業費用 80

存款資金收益 320

3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4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5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B方案:

單位:萬元年度主要業務指標現金流出現金流入現金凈流量備注

0購房支出 600 700 0—700

裝修支出(包括設備) 100

1存款 5000 220 200 -20

利息支出 100

營業費用 120

存款費用 120

2存款 10000 350 500 50

利息支出 250

營業費用 100

存款資金收益 400

3存款 12000 405 480 75

設從第3年到第5年存款較上年增長20%,營業費用較上年增長5%.以后年度均保持第5年水平

利息支出 300

營業費用 105

存款資金收益 480

4存款 14800 480 592 112

利息支出 370

營業費用 110

存款資金收益 592

5存款 17760 560 710 150

利息支出 444

營業費用 116

存款資金收益 710

(3)收益率(A)=(40×10一200/3一50)/10/250=11.3%

會計收益率(B)=(一20+50+75+112+150×6一600/3一100)/10/700=11.7%

由上述結果可以看出,(1)按凈現值法計算,l0年后A、B兩方案的凈現值均為正數,說明報酬率均超過了4%,由于B帶來的現金流量超過A方案,因此B方案比A方案更優。(2)從回收期計算結果來看,A方案回收期比B更短,顯示A方案較優。(3)從會計收益率計算結果來看,B方案收益率比A方案更高,顯示B方案較優。

凈現值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在上較為成熟,適用范圍較廠,是一種較為的。回收期法以最短時間收回投資為目標,計算簡便,容易理解,但末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也沒有考慮回收期以后的收益,易誤導決策者采用一些急功近利的項目。會計收益率法簡單易行,適用范圍較廣,缺點是末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在實務上可以以凈現值法為主,而以回收期法和會計收益率法為輔進行投資決策。

(二)設備投資決策。科技設備投人主要包括用于銀行內部管理和業務保障的后臺系統和直接參與業務經營的前臺系統兩方面,科技設備投入引起的現金流出比較容易計量,但由于其投人產生收益的間接性,特別是后臺系統產生的未來現金流入量難以計量,這就需要根據前后臺系統的特點分別進行具體的決策分析。

由于前臺系統與業務經營直接相關,投入后最直接的即是相關業務量的變化,因此可以對投人前后相關業務量的變化進行預測和分析,并進行從“量”到“值”的價值轉化,從而實現對現金流人量的測算,投資決策的關鍵和難點即在于此。鑒于其對現金流量的方法與營業網點投資模式基本類似,在此只以ATM(自動取款機)的投入分析為例對如何進行“量”到“值”的轉化作進一步的探討。

ATM對銀行的利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提供本行持卡人交易便利、轉賬取款手續費、它行取款手續費收入以及樹立銀行形象等。從的謹慎性原則出發,對ATM樹立銀行形象帶來的間接效益不進行量化,在此只考慮取款便利、轉賬取款手續費和它行取款手續費可能帶來的銀行現金流入量。持卡人交易便利可以視同于它行取款手續費收入,在各銀行ATM未聯網交易,沒有它行取款手續費參照標準的情況下,就需要對此進行具體。根據銀行對ATM的取款、查詢和轉賬等情況及相關存款情況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簡化可以只考慮取款量(設為Y)與存款的依存關系,并測算每筆取款所對應的存款量(設為Q),并進一步根據存款收益情況,尋找取款量與收益(設為5)的直接函數關系。

用公式分別表示為:

Q=F(Y);S=F(Q)簡化后為:

S=F(Y)

對后臺系統的投資決策完全進行定量分析是不現實的,可行的途徑是從兩個方面分別著手:一是對項目產出無形效益進行定性分析;二是對不同方案下投入及其引起的未來運行、維護等現金流出進行定量分析比較。

三、發揮管理會計在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作用要解決的幾個相關問題

1、加快建立預測制度,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性。銀行相關職能部門必須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各項數據信息的收集工作,對銀行內外的各種動向、事態予以密切關注,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時再結合投資項目進行專項的補充調查,這樣才能做出及時、準確的預測。

2、完善基礎數據信息系統,為管理會計提供基礎條件。運用管理會計進行投資決策必須建立在一個較為豐富的管理會計數據信息基礎之上。這一數據信息包括價值計量與非價值計量的信息,銀行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甚至很多非數據信息。從、可行的角度出發,當前應以現有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和銀行其它綜合信息系統為基礎,對各類資本性投資事項建立輔助核算臺賬,要對數據進行不同層次、多角度的處理,以生成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為提高管理會計應用的準確性、有效性和科學性提供數據基礎。

第11篇

一、實物期權的概念及其思想

期權(options)是指一種選擇權,它賦予其持有者權利而不是義務,持有者支付一定的成本(期權費)就能獲得這一權利,使投資者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期)按預定的條件(如價格等)實施某種行為(如買賣特定的資產)。期權也稱或有決策,即可以在看到事物將如何發展之后再制定決策的機會。如果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做出一種決策;反之,則做出另一種決策。也就是說,期權的損益是非線性的,它將隨著人們的決策變化而變化。

實物期權(real options)是指在不確定條件下,以期權的概念來定義的實物資產投資的現實選擇權,它反映企業進行長期資本投資決策時擁有的、能根據在決策時尚不確定的因素改變投資行為的一種權利。實物期權具有期權的特征,即投資不可逆性,時間上的延遲和選擇性以及投資后的各種變動彈性,反映了實際生活中投資決策的特點。與金融期權相對,實物期權具有以下基本特點:(1)非獨占性。金融期權具有所有權的獨占性,而實物期權除了專利權等之外,都不具有獨占性。實物期權可能被多個競爭者共同擁有,因而可以共享,這就使其價值的不確定性不僅受一般參數的影響,而且與其競爭對手可能選擇的策略相關(2)非交易性。期權的交易性有兩層含義,標的資產的交易性和期權本身的交易性。對于金融期權來說無論是其標的資產還是期權本身都存在著一個比較有效的交易市場。實物期權則不然,不僅其標的資產——投資項目幾乎不存在交易市場,實物期權本身也不大可能進行市場交易。(3)先占性。由于可共享性或競爭性的存在,首先執行實物期權往往可以獲得先發制人的效應,既取得了戰略的主動性,又實現了實物期權的價值最大化。(4)復合性。在大多數場合下,企業所擁有的各種實物期權之間存在著先后關聯性, 這種相關性不僅表現在同一個項目內部各子項目之間的前后相關(即項目內部的復合性),而且表現在多個投資項目之間的相互關聯(即項目之間的復合性)。

二、實物期權的類型

與項目的投資決策相對應,實物期權的主要類型有:

(1)擴張期權。是指企業通過預先投資作為先決條件或一系列相互關聯項目的聯結,獲得未來擴張的機會,而擁有在未來一段時間進行某項經濟活動的權利。這一類期權一般隱含在某些擁有戰略性意義的投資項目中,例如電腦產品開發、醫藥研制、生物工程等,其價值并不限于它自己產生的現金流入,有時更在于可增加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這種投資機會本身具有的價值就是擴張期權的價值。

(2)規模變更期權。包括擴張、收縮和暫時中止期權,主要指在項目已經開始運作后,如果市場情況比期望的要好,決策者可以進一步擴大投資或加速對資源的利用;如果市場情況比期望的要糟,決策者也可以通過縮減生產規模的辦法來減少損失,甚至在極端條件下暫時停止生產或對資源的利用。這種能夠變更規模的投資項目與規模固定的投資項目相比具有擴大收益,減少虧損的潛力,規模變更期權就體現在這種潛力的價值。

(3)延遲期權。延遲期權是指決策者可以選擇對本身企業最有利的時機執行某一投資方案的權利。當未來市場環境變得難以預測或者項目的現金流波動性很大的時候,等待是有價值的,延遲期權的價值就蘊含在這種等待的價值之中。對于具有延遲期權的投資項目,不必急于做出決策,因為較早地進行一項投資,意味著放棄了等待的權利,延遲期權的價值也就消失了。

(4)轉換期權。轉換期權是指項目投資者對項目投入要素或產出品進行轉換的能力,該期權的獲得既取決于生產技術和過程的選擇,也依賴于許多非技術的因素。當未來市場需求或產品價格改變時,企業可利用相同的生產要素,選擇生產對企業最有利的產品,也可以投入不同的要素來維持生產特定的產品,即決策者可根據未來市場需求變化,來決定最有利的投入與產出,也就是決策者擁有轉換期權。

(5)放棄期權。放棄期權是指當市場環境變得不夠理想時停止進一步投資的權利。若市場情況持續惡化或企業生產出現其他原因導致當前投資計劃出現巨額虧損,則決策者可以根據未來投資計劃的現金流量大小與放棄目前投資計劃的價值來考慮是否要結束此投資計劃。在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R&D)、自然資源的勘探(E&D)等具有較長建設期的資本密集型投資或風險投資中放棄期權尤為重要。

(6)清算期權。是指在市場環境變差時將與該項目相關的資產在市場出售,提前結束項目的權利。清算期權相當于美式看跌期權,項目本身的現值為市場價值,項目資產的出售價為執行價,當項目所能夠創造的價值低于出售的價格時,選擇執行清算期權是有利的。顯然,通用的設備資產比專用的設備資產有更大的變現價值,對于風險較大的資本密集型投資項目,在決策時應考慮清算期權的價值。

以上討論的基本期權相對獨立,它們可以組合形成多種不同的期權,即所謂的復合期權。例如平臺期權是企業在前期投資基礎上為企業開展后續業務創造的一個基礎平臺,它給予企業在前期投資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始新的業務的機會。交互式期權,是由多個實物期權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其價值并不是單個期權的累積。實物期權的分類也將隨著實物期權的發展而發展。

三、投資決策中運用實物期權的基本原則

1、識別并定義實物期權

實物期權的識別并非易事,有些實物期權并非管理者有意所為,而是內外部的客觀因素所造就,需要決策者仔細加以識別。實物期權總是伴隨環境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環境不確定性越高,持續的時間越長,靈活性期權的價值就越大。這就要求決策者運用實物期權的思想對企業多階段決策的基本結構中所蘊含的實物期權進行分析,認真識別,合理籌劃,并主動地開發其中所蘊含的實物期權。

2、分析不確定性的來源和性質

實物期權相對金融期權來說,總是具有多個不確定性來源,既包括非市場風險,也包括市場風險。一般來說,企業對來自外部的不確定因素難以有所作為,而對來自內部的不確定因素則能有所控制。如果企業對產生不確定性的因素能夠有所作為,則更適合以路徑依賴而不是實物期權的方式解決問題。所以,需要辨別不確定性的來源,并明確其性質。

3、確認實物期權的種類

投資項目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因素,對投資的成敗有著不同的影響。它們可能只影響成本或收益,也可能同時影響成本和收益。辨認風險因素的影響機制,有助于識別其中的關鍵影響因素,并有利于確認需要構造何種靈活性期權以控制投資風險。實物期權的構造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為原則,并與決策結構的籌劃相結合。

4、關注環境及組織的動態

實物期權理論為控制投資風險提供了系統的思維方法。關注環境及組織的變化情況,是成功地運用實物期權方法的必要內容,主要應服務于兩個目的(1)監視實物期權的執行條件,選擇適當的執行時機。(2)注意組織成員的行為變化,避免因不負責任而導致投資的放棄。期權的創立可能削弱對項目實施人員的激勵,并為不負責任地選擇棄置期權開辟了通道,避免這種行為的不良后果對投資的成功至關重要。

四、實物期權在投資決策分析中的作用

實物期權的核心思想與企業的投資決策密切相關,實物期權能夠幫助管理者計劃和管理戰略投資。應用期權思想可以改變人們的觀念,為企業制定靈活的發展戰略。面對不確定性的經營環境,可以幫助企業避免不利條件下帶來的損失,把握有利條件下帶來的收益,并能夠控制自己的投資風險。

1、項目評估與決策

在環境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以凈現值法(NPV法)為核心的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應用范圍在不斷縮小,局限于那些不確定性非常小的“現金奶牛(Cash Cow)”業務(這種業務沒有進一步的投資,每年穩定地提供相同的或逐漸下降的現金流),忽略了企業管理的柔性價值。而實物期權法著眼于描述實際投資中的真實情況,從動態的視角來考慮問題,它給出的適合期權價值的凈現值判別標準(傳統的NPV+期權價值)與實際情形更為吻合。

2、企業投資戰略規劃

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其所面臨的投資機會是一系列實物期權的組合,它們分別出現在項目從規劃、設計、建設到營運的整個壽命期內部不同階段。根據企業環境或組織的變化,利用期權思想與方法對這些期權進行識別和利用,把對未來情形的預想和投資戰略聯系起來,并將投資戰略和戰略的實施步驟聯系起來,可使企業的投資戰略有效而科學。

3、最優投資規模的確定

利用期權定價方法還可以確定企業的最優投資規模。傳統的投資決策方法在確定企業最優投資規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視了企業未來調整投資規模的可能性和成本。期權定價理論可以分析評價企業的投資擴展期權與縮減期權等期權,進而研究確定企業的現期最佳規模。在這方面,學者們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應用動態規劃方法給出了企業最優投資規模求解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第12篇

關鍵詞:經濟分析;投資決策;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一、經濟分析的內涵剖析

第一,經濟分析的概念界定。經濟分析就是按照國家財稅方面的相關制度與法規,分析某一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投資、收益等方面信息,從而為項目承擔人的投資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經濟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員能夠對項目相關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斷。由于社會的變化與發展,項目也會因各種社會因素而發生變化,因此,經濟分析面對多變環境時應該能夠應付自如。

第二,經濟分析的基本步驟。分析人員對房地產項目進行經濟分析時,必須以提供有效決策為目標,對項目相關的財務進行評價。其基本的步驟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夠的基礎數據。經濟分析主要是針對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對數據與相關信息進行比較與估算。因此,數據收集是至關重要的。其次,編制相關財務方面的報表,同時針對財務評價指標,計算和評價相關數據信息,對房地產項目所涉及到的財務情況作出評價。再次,以基本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一些不確定性方面的經濟分析,包括該房地產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以及抗風險的能力。最后,根據財務評價方面的結果,做出該房地產項目投資是否可行的決策。

二、房地產項目的投資估算

第一,投資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產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投資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員要對房地產項目的土地開發費進行估算。土地開發費主要包括:出讓金額、土地轉讓費用以及各種附加費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裝補償費用;管理人員工資等開銷費用等。其次,分析人員要對附屬公共配置設施費進行估算。公共配置設施費主要是指房地產項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營業的一些公共設施而產生的一些費用。另外,還有房地產項目當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設費、建筑勘測設計費以及城市建設費用等。

總之,房地產成本估算是否正確,是否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房地產項目投資的回收以及利潤的大小。

第二,項目銷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產公司開發的項目,最終肯定要面向社會、面向客戶。項目銷售收入是房地產項目保證收益的前提。銷售收入方面的預測要在充分調查與統計的基礎上完成,可以根據房地產公司以往的銷售業績,利用相關方法,對房地產項目所在地未來銷售狀況有個合理的預測與估算。房地產項目銷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確與銷售價格有關,在實際定價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某種定位法來確定,也可以使用多種定位法的組合。如常用的定價法有:成本導向定價法、客戶導向定價法以及競爭導向定價法。

通常情況下,房地產公司分析人員可以根據競爭導向定價法實現銷售價格的確定。因為房地產項目的投資成功,一方面可以獲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產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房地產公司可以根據社會因素以及企業自身因素,決定本項目銷售價格是稍高于還是稍等于同類競爭者。確定某房地產的比準價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價價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產企業進行比較的實例個數,Mi表示第n個比較實例的可比價格。一般在房地產銷售定價的過程中,根據公式①確定最后銷售價格外,還要進行諸多方面的判斷,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最終銷售價格的合理性。如要考慮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營銷狀況、要考慮外界宏觀環境對價格的動態影響、房地產市場中的需求狀況等。

第三,項目銷售稅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產開發項目銷售稅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東西比較多,主要有:項目營業稅、建設過程中的維護稅、土地增值稅以及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所得稅等。其中土地增值稅是指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地上附有物,而獲取增值收入的個人或者單位所交納的稅。但在通常情況下,因為增值稅只能在房地產開發項目投入完成,并且銷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計算,所以可以在實際銷售之際按銷售額的1%實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統一進行計算后補繳。而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所得稅是指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得利潤的征收稅。一般是以25%的利率進行征收,但對于一些利潤較少、規模不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實施一定的優惠額度,而對于一些特定行業的新辦房地產開發公司,甚至可以考慮免所得稅。

第四,項目不確定性方面的評價。房地產開發項目不確定性方面的評價主要涉及到盈虧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論研究預測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因素的發生對項目評價指標影響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而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使項目評價人員將注意力集中于這些關鍵因素,必要時可以對某些最敏感的關鍵因素重新預測和估算,并在此基礎上重新進行經濟評價,以減少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