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7:17: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心得,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導讀;素質
[中圖分類號] G251.6 [文獻標識碼] A
導讀即閱讀指導,是在閱讀活動過程中對閱讀者施于積極有益的指點和輔導,以加強閱讀效益的教育活動。它是培養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的必要手段[1]。閱讀能提高大學生的涵養,豐富他們的心靈,健全他們的人格,提升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而導讀服務能加快這種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起到催化劑的作用[2]。在高校,大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導讀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圖書館為主導,引導大學生多讀好書,讓閱讀成為大學生的習慣,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營造書香校園,進而使大學生閱讀人生是高校圖書館的使命。
1 導讀的必要性
1.1 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創新的需要
開展導讀服務,是拓展高校圖書館服務功能的需要。傳統的“借借還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要主動出擊,變被動式服務為多樣化的主動式服務[3]。有計劃有目的開展導讀活動,能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到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作用才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1.2 提高閱讀效率的需要
隨著學習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學生生活繁忙,學習壓力增大,讀書情趣受到一定抑制,讀書時間不能得到充分保證,傳統閱讀變得越來越可望而不可即。高校圖書館開展導讀服務,能使大學生根據需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讀的書,當他們有困惑需要求助于書本時,能及時地得到幫助[4]。圖書館的書很多,如果讓學生自己選擇,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找到真正自己要的書。導讀服務能提高大學生閱讀的效率,節約時間[5]。
1.3 改變閱讀現狀的需要
現在大學生的閱讀越來越缺乏深度,除了升學、考級以及專業課的閱讀外,大學生在豐富情趣、提高修養方面的素質性閱讀比較淡漠。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生活類、時尚類以及八卦類的讀物上,網絡和電視成為大學生主要的閱讀手段,可以說,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肯花時間閱讀經典名著和古典文學的學生越來越少,閱讀已經從“深閱讀”滑進了“淺閱讀”。李敖曾說:“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可見,長期淺閱讀而不進行深閱讀,是會讓我們的思維僵化,創造力下降。導讀就是要引導大學生讀經典、讀名著,在深、淺閱讀之間找到一個平衡[6]。
1.4 提升民族競爭力的需要
導讀服務本身就是對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通過“讀好書、多讀書”的引導,使得大學生能擁有美好的追求和向往。猶太民族是世界上非常優秀的民族,猶太人愛讀書,人均年讀書量世界第一,猶太人的出色表現已為世人所熟知。以色列整個國家只有700多萬人,但是卻能成為經濟和軍事強國,不能不令人折服。讀書能改變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提升民族的素質。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群的代表,他們讀書的質量和多少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形象和國家的發展。導讀服務就是要提升大學生閱讀的質量,保證他們能讀到好書。
2 導讀對大一新生的“燈塔”作用
走進大學校園,學生們帶著憧憬而來,卻也帶著疑問而來,很多大學新生和他們的家長都認為,走進大學算是進了保險箱,大學是很放松的場所。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據統計,大部分高校每年都有學生退學或者留級,他們的家長知道后都很痛心,感覺上了大學怎么還會退學。事實上,這些學生絕大部分是因為沉溺于網絡而荒疏了學業。他們在高中時代很優秀,可是上大學之后反而迷失了自我。如果他們在上大學之初就明白如何度過大學的時光,明白讀大學的意義,也許結局完全不同。圖書館通過開展導讀服務,在服務大廳展出展板引導新生讀一些對應的書,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大一新生推薦書[7]:《沒有上鎖的保險箱:寫給大學生的家長》、《怎樣度過大學生活》、《讀大學,究竟讀什么》、《大學新生:贏在起跑線上》、《給大學新生的88條建議》、《大學生如何調試自我》、《經營大學時光》、《珍惜大學時光 踐行人生規劃》等。大一新生第一學期的專業課并不多,讀這些書花費不了他們很多時間,學習之余就能讀完這些書,每位學生讀完的收獲也許不同,但是無論怎么樣,導讀服務對他們適應大學生活能夠起到“燈塔”的作用,能夠幫助他們完成從高中到大學思想意識轉變,能有效減少學生的困惑和疑慮,為他們順利度過大學時光提供了方法,同時也能降低退學率和留級率,提高大學生的畢業率。
3 導讀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
學生們面對的最多的是就業壓力,近十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從2003年的212萬人到2012年的680萬人,但社會所能提供的相應的工作崗位卻趕不上畢業生人數的增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突出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面對這樣強大的外壓,大學生們不產生外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大部分學生在前三年都不去管就業的事情,而是把就業壓力完全的推到大四,忙亂的投簡歷,慌張的去應聘,結果是屢受打擊,心情沮喪。就業實際上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從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你的目標就是要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可以分為兩方面:“有形”的提高和“無形”的提高,“有形”的是你的專業知識技能,“無形”的是你的修養素質,也就是你的軟實力。對于專業技能,學生們在大學里主要忙的是這方面,然而很少有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提升自己。即便有的學生找的工作比較理想,但畢業幾年以后的發展卻很不理想,這就是在軟實力方面的欠缺。就業和發展靠的不是一方面的素質,而是全方面的。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導讀方式,推薦學生們讀一些有益于“無形”實力的書,如《你的形象價值百萬》、《金正昆講禮儀》、《大學生素質讀本》、《大學生修養》、《大學生必讀名著導讀》、《中國不高興》、《偉大是熬出來的》、《大學生必知的重要歷史人物》、《大學生必知的重要歷史事件》、《大學時期要做的50件事》、《大學生必知基本社會生活常識》、《大學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案例教程》、《大學生素養與職業生涯設計》、《新世紀大學生就業指導》等等。另外,高校圖書館可以將現有的關于擇業和就業方面的圖書、報刊等文獻集中起來,進行開發利用,專題性收集相關信息,通過導讀方式,給學生清晰地指明目標,減少了閱讀的盲目性。另外還可以利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請一些就業指導專家來講課,讓學生們聽聽專家的建議和指導,也可以請本校前些年的優秀畢業生回來做就業指導報告,這些畢業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都比較好,請他們作報告對在校的大學生來說更實用,更具體,更直接,更能收到好的效果。因為他們在同一所學校學習過或正在學習著,教育背景比較相似,這些畢業生的學習經歷,找工作的經歷和工作的感受,聽者容易產生共鳴,容易接受并很快轉化成自己內在的動力和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4 多元化的導讀方式分析
導讀服務的開展需要全館上下所有的老師參與其中,也需要讀者的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互動,才能將導讀服務開展得有聲有色,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當今網絡化和數字化的進程對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影響巨大而深刻,主要體現在導讀方式、導讀內容、導讀主體等的變化上。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為導讀工作提供了更為先進的導讀方式,導讀服務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態勢,模式已變得多樣化。
4.1 大廳及書庫的展板式導讀
在圖書館服務大廳展出包括新生需讀、就業需讀、借閱排行榜、名師薦書、電子閱讀推薦、圖書館讀者薦書指南等圖文并茂的主題展板,在各個書庫,可以展出本庫老師推薦書、讀者推薦書等主題展板。
4.2 學術報告廳的視聽導讀
在周末,利用圖書館的學術報告廳,為學生準備視聽盛宴。每周末利用電子屏幕信息,請一些專家來講課或者放一些名家講座,讓學生感受大家風范的同時也能從專家的演講內容中吸收“營養”,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使學生素質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4.3 開展讀書節活動
每年舉辦一次讀書節活動,提高大學生讀書的熱情,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閱讀的方向性。在讀書節期間可以舉辦各種活動,比如中原工學院已連續四年開展讀書節,讀書節活動有:中工詩會,讀書征文比賽,經典名著推薦等活動。這些導讀活動的展開,能讓大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讀到高品位的書,在提高學生軟實力方面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4.4 利用網絡開展導讀
現在很多高校都引進了超星和書生之家等數據庫,這些數據庫根據讀者的閱讀情況自動生成閱讀量的排行榜,起到一定的導讀功能。同時,圖書館可以設立網上導讀專家系統,專家定期地在網上推介高品位圖書,指導讀者深入閱讀。網絡導讀利用現代技術為讀者提供更為便利的資源,并使閱讀變得更有聲色。
5 中原工學院開展的有效導讀活動實踐及效果
榜樣作為來自他人的示范,為大學生選擇人生發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參照坐標。高校圖書館可以多組織一些名人演講,培養學生濃厚的文化興趣,具體的可感形象可以使大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找到激勵的力量。也可以在專業領域請國際、國內有影響的知名專家、教授和學者作報告,使學生在感知大家風范的同時提高自己。在這方面中原工學院圖書館做得非常好,每周都會放一些專家的講座專題片,可以是劉心武的《紅樓夢》講解,可以是于丹的《論語》解讀,還有有關人文的,科學的,社會的,心得體會等講座,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并且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認可,這些講座在提高大學生軟實力方面都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倡導“原著閱讀”與“經典閱讀”。經典閱讀不但能獲得精神享受,更會滋養心靈,使讀者的心靈變得寬廣和堅強,使我們的內心變得溫暖平和。為倡導經典閱讀,本校圖書館連續4年開展讀書節活動,每一屆讀書節都有它的主題。讀書節活動和圖書館的新書推薦、好書薦讀結合起來,讓圖書館的新書導讀工作變得生動活潑,也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同時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更多的人享受讀書的樂趣。讀書節活動為喜愛讀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平臺。讀書節活動期間征集學生的讀后感,并且將學生的讀書感刊印成冊,發送給學生閱讀。這種作法既宣傳了圖書館,也鼓勵更多的學生到圖書館來看書。讀書節活動的舉行,必將進一步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深入溝通的橋梁,對提高在校學生的文化素質起到推動作用。
6 結束語
在網絡化和信息化時代,閱讀是知識社會的基石,導讀是提升大學生素質的催化劑。導讀可以提升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創建學習型校園,提升校園文化,是大學圖書館的責任。導讀工作是圖書館有特色的深層次服務,能喚起大學生對閱讀的激情和樂趣,使閱讀融于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導讀可以在閱讀中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升華百年人生。
參考文獻
[1]王余光,徐雁主編.中國讀書大辭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341.
[2]李海燕.圖書館導讀工作:“輕閱讀”、“淺閱讀”、“泛閱讀”及其應對新思維[J].圖書館雜志,2010,(6):89-92.
[3]王桂平.“全民閱讀”的拓展與公共圖書館的導讀使命[J].圖書館雜志,2010,(1):94-96.
[4]劉偉勤,宋柳明.廣泛開展讀者活動,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8):21-23.
[5]袁睿,桂凜.基于讀者閱讀心理的高校圖書館工作[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0,(4):70-73.
[6]郭驤,章回波.立體閱讀―圖書館服務的新形式[J].圖書館雜志,201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