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8:03: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語文必背基礎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高三語文早讀課;學生;背誦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064-01
教學多年,我和其他語文教師一樣,早讀課就是到教室轉轉、看看,并沒有多少事可做,僅僅維持課堂秩序。但每次發(fā)現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讀得非常認真,漸漸地大部分同學就是默讀,少部分就昏昏欲睡,還有些“精力充沛”的同學偷偷在下面做起其他作業(yè)……長此以往,不但占據了我們語文早讀課的時間,還會“霸占“我們語文的地位,特別是對于高三這個關鍵時刻。為了更有效的開展早讀課,我就自己幾屆高三早讀課的切身經歷,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目前我校高三語文早讀課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行為習慣差,大部分同學對早讀課就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適當的時候張張嘴巴而已,基本上沒有任何收獲。
通過與大部分同學的交流,我總結出語文早讀課存在以上不堪入目的問題主要有:早讀內容單一枯燥;朗讀方式以自由誦讀為主,學生的閱讀習慣沒有得到尊重;早讀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讀為主,而沒有聽、說、寫等方式的參與;早讀課后的跟進檢查沒有到位,導致學生沒有成就感,同時,背過的內容容易遺忘,沒有做好及時的鞏固學習。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及早讀課無論從朗讀內容、朗讀方式還是學習方式等方面表現出的單一性是導致早讀課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在離高考只有有限的一個月時間里,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早讀時間,才能夠消除生理上的疲勞感和心理上的枯燥感,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早讀的效率呢?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早讀要朗讀,已是我們語文老師的共識,怎么抓早讀,怎么讓讀書成為我們語文課的靈魂,怎么才能讓學生開口、放聲、自覺讀書,以至有效讀書?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淺陋的看法。
1、要明確早讀的任務與內容
早讀課最主要的任務當然是朗讀與背誦,那么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務,要讓多數學生有信心完成任務。讓學生明確讀的內容,使學生“有米下鍋”。讀的內容可分課內與課外兩大塊。
課內內容包括:指高考要求的背誦篇目和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片段,課內篇章都是通過專家反復斟酌,認為值得高中生學習的文章,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1)要求背誦的內容,不僅要求能背誦,還應要求每個字能寫。在現在的每次月考中,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寫,但容易寫錯字,這也是困擾大部分同學的事。
⑵名家名篇,即使沒要求背誦,也應熟讀。比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等雖不是要求必背篇目,但也要求學生熟讀,最好能背誦,學習其中的優(yōu)美語段。
課外內容包括:通常是指摘錄在札記薄上的所有內容。高中學習階段以來,我一直要求學生學會寫摘記。先從成語名言古詩詞入手,每天一個成語,一句名言,一首古詩,堅持不懈,既是我們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好辦法,也可以充實我們的早讀內容。這種方法我個人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認為效果是很不錯的。
2、管理到位,及時檢測
據我觀察,學生從開始的積極讀書到后半節(jié)課的默讀、不讀,甚至做其他作業(y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管理不到位,沒意識到這個變化的過程而及時挽救。所以我現在常利用早讀時間抽查,或利用一個周或一個月以筆試的形式檢測一次,讓大部分的同學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時也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脈絡。
3、要創(chuàng)造競爭向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