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草本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

草本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

時間:2023-08-17 18:03: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草本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草本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

第1篇

關鍵詞:草本花卉;種類;應用;展望

中圖分類號:S73 文獻標識碼:A

草本花卉是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用最廣泛的植物材料之一。近年來,草本花卉以其品種多、花色艷麗、花期集中、生產周期短、便于工廠化生產、能為節日增添氣氛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被廣泛應用到道路、公園、廣場、居住區、街頭小游園等綠地。草本花卉在園林綠化應用中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l 城市綠化中常用草本花卉的種類

草本花卉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開花植物的統稱。在城市園林中常用的草本花卉包括以下幾種:

1.1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即在春秋季播種,當年或次年開花、結籽、枯死的草花,如一串紅、雞冠花、三色堇、千日紅、羽衣甘藍、萬壽菊、金盞菊等。

1.2宿根花卉:即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系在地下宿存、休眠,來年春暖后,繼續萌發、生長、開花、結實的多年生落葉草本花卉.如、蜀葵、芍藥等。

1.3球根花卉:如唐菖蒲、晚香玉、大理花、郁金香等;水生花卉,如睡蓮、荷花、王蓮等。

1.4 其他種類:如一些地上部分枯死的常綠宿根花卉麥冬、萱草等。

2草本花卉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2.1草本花卉在城市大環境綠化中的應用

(1)在城市道路、公共綠地中栽植草本花卉,可根據不同種類草花的各種特性。結合喬、灌木的分布及綠地的用途,隨一年四季的變化栽植不同類型的草本花卉。做到合理搭配,互相襯托,起到美化城市、豐富城市色彩的作用。如春季有虞美人、三色堇、郁金香、芍藥、金盞菊、雛菊、金魚草、矮串紅等;夏季有唐莒蒲、荷花、一串紅、孔雀草、夏堇等;秋天有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等;冬季由羽衣甘藍、紅葉甜菜等。如果利用球根花卉和宿根花卉。只需要種植時進行合理搭配,每年均可萌發、生長、開花。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一些攀緣的草本花卉如蔦蘿,可以作為短期垂直綠化的好材料。

(2)在河流兩岸及護坡上有計劃地種植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自繁能力強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需進行粗放管理,在每年花開的季節,河岸兩側就能成為花的海洋,在大環境綠化上起到應有的作用。

(3)在城市廣場中心、入口處和建筑前的廣場上可用草本花卉組成各式各樣的花壇做主景。色彩絢麗,有較強的景觀效果,深受人們的喜愛。

2.2草本花卉在城市公園中的應用

(1)在公園中,可設名貴草本花卉專類園,如牡丹芍藥園、球根花卉專類園等。在專類園中。可以從葉、花、形等方面欣賞草本花卉的美。

(2)可栽植在以木本花卉為主的花壇中,與喬、灌木相互搭配。陽性花卉栽植在花壇的南向,陰性花卉植在花壇的北向;在喬木周圍栽植較高、耐蔭的花卉。灌木周圍栽植矮一些的草本花卉。在落葉喬木、花灌木下栽植常綠的草本花卉。

(3)在公園的重點地段,如公園的門前廣場、主要景點前、人群集散處,要達到四季美化的效果.可以利用草本花卉,配合其他木本花卉,利用盆花、花架,布置成各種圖案。隨季節不同而更換不同的品種。

(4)公園中經常利用花鏡作為樹林和草坪的過渡。球根花卉與宿根花卉是形成花的主角,同時在大面積草坪上分不同區域種植色彩豐富、期不同的草本花卉,形成綴花草坪,也是草本花卉在公園中的重要應用。

(5)草本花卉不僅可為花灌木作映襯,即按照一定的構方式組成美麗的圖案畫面。還可利用草本花卉盛開時的整體美來突出花壇的主題。以不同色彩的觀葉植物組成美圖案來表現的主題模紋花壇。常用的種類有大葉紅、小紫、小葉綠等,用它們組成模紋花壇來裝點節日、烘托氣氛。

3 草本花卉的用途

3.1 草本花卉中的許多種類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各種花開的季節,舉辦花展供人觀游覽,如開設水仙展、荷花節、菊展等。

3.2 城市的專有綠地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組成分,利用草本花卉管理粗放、簡便快捷、美化快、效果佳的特點進行綠化,可帶給人們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3.3 溫室內的一、二年生花卉,如瓜葉菊等,可以在冬春季開放美化居室;而草本花卉的許多種類進行反季節栽培,如、唐菖蒲等。可以使其在不同季節盛開,在美化彩化環境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草本花卉應用所存在問題

4.1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用量較大,但優良的草花種子大多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草花品種,促進種子國產化,是將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4.2近年來,雖然城市綠地中的草本花卉種類豐富了,但從利用率來看,還不夠廣泛,大部分只作了一些點綴性的種植。特別是絕大部分的新品種,只是在新建或者改造綠地中有了一定的應用,在老城區、街頭綠地等處都還未推廣。

4.3從總體上看,草本花卉的選擇引進工作是成功的,種植應用情況和所形成的景觀效果也相當精彩,滿足了諸方面的需求。但在一些細節上要多加注意。最主要的是生長環境的適應性和養護管理上的問題。

5草本花卉的應用展望

草本花卉比起一般植物更能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因此.根據目前的試用結果,推廣應用部分具備較高觀賞價值和較強適應性的草本花卉勢在必行同時,應積極應用一些尚未受到重視、但能形成較好效果的野生草本花卉。此外,目前草本花卉的來源渠道還較為缺乏,城市的綠化需求卻相對旺盛的情況,有關部門可以考慮與附近一些專業生產基地實行雙向合作.在品種的引進和生產選擇、價格、養護技術上確保信息的通暢和有效。最終達到互利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盧建國、杜毅, 綴花草坪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2009,1

【2】趙文輝;李濤,草本花卉的植物造景設計, 2009,8

第2篇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園林景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材料———球根花卉,正在被廣泛應用。通過對銀川地區球根花卉應用的實地調查,總結球根花卉在銀川綠地植物造景中的應用形式和現狀,提出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 球根花卉;園林景觀;應用形式

球根花卉是指植株地下部分的莖或根變態、膨大并貯藏大量養分的一類多年生草本植物[1]。球根花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類繁多,品種豐富,現在世界上各種球根花卉的種類已有3000 多種,又經育種,已形成了成千上萬的品種[2]。我國球根花卉共有60 個屬405種,其有花卉種類148 種[3]。大多數球根花卉花朵大,色彩鮮艷,其花色、花期、高矮組合千變萬化,園林造景鮮艷多姿,是園林布置中比較理想的一類植物材料。

本文通過對銀川綠地中應用的球根花卉進行調研統計,總結現有球根花卉應用的種類與形式,對常用種類進行統計歸類,分析目前球根花卉應用現狀以及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為城市花卉使用提供參考。

此次調查從公共綠地、交通綠地、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等綠地形式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綠地,共計50 個調查點。經實地調查,統計得出銀川地區目前應用的球根植物主要有15 種,隸屬8 個科,其中鳶尾科植物較多。最常見的有美人蕉、萱草、大麗花等。

1 球根花卉在銀川園林中的應用

1.1 應用于花境

球根花卉是園林綠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綠化材料。由于樹叢、樹群、綠籬和灌木花期較短加上植物四季單調,球根花卉與其他植被混栽于自然式的花境中,不僅豐富了植被空間層次,還賦予花境豐富的色彩變化效果。

花境多布置在居住區綠地和單位附屬綠地。據實地調查,銀川花境中所應用的球根花卉主要有美人蕉、大麗花、小麗花、火星花、鳶尾和德國鳶尾等(見表1)。

1.2 應用于地被

隨著節約園林的發展,觀花地被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球根花卉中有很多種類植株矮小,可以覆蓋地面,有些觀花效果強烈,花謝后不需修剪,而且因繁殖量較小不易造成生物侵害的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4]。如萱草、花葉玉簪、鳶尾、德國鳶尾和紫萼等(見表2)。

1.3 應用于花壇

球根花卉中的一些品種色彩鮮艷、株型挺拔,常被用在花壇中,給人以奮發向上、熱烈歡快的效果,如美人蕉、郁金香、火星花和唐菖蒲等(見表3)。

2 球根花卉在銀川園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應用種類較少

球根花卉遍布世界各地,可供栽培觀賞的有幾百種之多,而目前在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中得到廣泛應用的種類很少,在銀川市園林綠化中應用的球根花卉就更少了。

2.2 管理粗放

植物配置不科學、不合理,缺乏細致的規劃設計,景觀效果不佳。

3 球根花卉在銀川地區應用的應對策略

針對銀川地區球根花卉在園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兩點意見:開發利用銀川地區的野生球根花卉種質資源,馴化、選育觀賞性較強的野生球根花卉品種;加強新品種育種和提供全面質量栽培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采后處理配套技術、種球的冷貯及管理技術研究,實現球根花卉的規模化生產。

參考文獻

[1]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花卉教研組.花卉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2]周厚高.球根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J].現代園林,2014,11(8):8-9.

[3]楊波,費壽娥,李玉萍.球根花卉資源及其在園林中的發展前景[J].江蘇農業科學,2011,1:226-229.

基金項目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

第3篇

關鍵詞:園林綠化;以花代草;體會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landscape "to spend on behalf of grass" to beautify the landscape and greening and landscaping, more can bring good feelings, make people in the garden to enjo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bring fresh, comfortable, harmonious, quiet feeling. Can say, "to spend on behalf of grass" in landscape mode can meet the needs of a garden, it is widely used in landscaping.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green "to spend on behalf of grass" experience on the one hand,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landscape; with flowers on behalf of grass

引言:

在我國大力倡導綠色環保的今天,園林綠化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們的重視。而提高園林綠化水平給人創造更舒適的生態環境是今天園林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方式在當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這是將園林美化和綠化結合在一起,即能夠提升園林的景觀又達到園林綠化的目的。園林綠化“以花代草”構建后能夠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給人以視覺享受以及沁人心脾的感受。筆者結合園林綠化、花草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園林中實行“以花代草”,從而詳細的說明園林綠化“以花代草”的體會。

一、園林綠化

園林綠化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休息、文化娛樂、親近大自然、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愿望的場所,是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城市生活的重要措施。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園林”一詞的記載,泛指各種游憩境域,與今天的“園林”幾近相似。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生產逐漸擴大,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促使廣大民群眾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為了改善我國的環境問題,發展園林綠化越來越重要。在我黨的十報告中將“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中,這大大促進園林綠化的發展。園林綠化當然少不了植物,如生長健壯、便于管理的鄉土樹種;樹冠大、枝葉茂密、落葉闊葉喬木;有季相變化的常綠樹和開花灌木等等,也少不了草坪,這是進行園林綠化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些設計人員為了美化園林,還會在園林中種植各種種類的花圃。總體來說,園林綠化是以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展開一系列綠化工作,提高生態效益。

二、花草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

在園林中種植花草主要的作用是“花草造景”,就是充分的發揮草本植物的特點,營造和諧、美麗、動人的園林景觀,供人欣賞。能夠種植在園林中的草本花卉有很多,主要分為傳統品種和引進栽培優良品種兩大類,其中傳統品種的花草多為大家所熟知的,而引進栽培的新品種特別的美觀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要想應用花草進行園林綠化,打造美麗的園林景觀,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統一性。應用花草造景一定要遵循統一性這一原則,才能夠達到美觀的效果。這里指的統一性是在彩色、線條、質地、相似程度、外部環境等方面達到統一,形成完整的、協調的一幅畫卷。

(2)協調性。在應用花草造景時利用相似的花或草,進行協調的搭配,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沖擊人們的眼球,是人們感受到歡樂、熱烈的氛圍。

(3)合理布局。在進行花草造林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布局能夠凸顯園林的藝術感,提高園林的整體的美感

(4)考慮花草的特性。一些花草具有特別的特性,如喜陰、耐干、忌熱等等。在應用花草進行園林綠化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花草所具備的一些特性,合理的應用花草,從而保證花草能夠正常的生長,又達到美化園林的目的。

三、園林綠化中如何實現“以花代草”

在人們審美觀不斷提高的今天,進行園林綠化需要迎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觀,促使人們在園林中感受自然環境的同時欣賞園林景觀。 而提出園林景觀的有效措施就是“以花代草”。筆者以野花組合為例來說明“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

所謂野花組合通常是由多種1-2年生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組成的,配方混合的野花組合中通常包含了多種春夏秋三季花卉種類,且花色豐富多彩,一般包含紅、橙、黃、籃、紫、粉、白等色彩。將色彩斑斕的野花組合合理的、協調的布局在園林中能夠達到美化園林的目的。之所以用野花組合來代替草坪,主要是野花組合中絕大多數花卉野生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生存能力強等特點,與草的特性差不多。除此之外,將各種不同色彩的野花鋪設在園林中,能夠有效的達到美化園林環境的特點。

進行野花組合種植的時候注意三部分,即種植地的選擇、播種方式、播種時間。

(1)種植地的選擇。盡管野花種植對種植地的要求較小,但是相對營養的、肥沃的土壤種植野花有利于野花生長,尤其是不同種類的野花種植在同一土地上,提高土壤土質非常必要。因此在進行種植地選擇的做法是對園林土質進行檢測,確定土壤的成分、養分、有機物等,有效的進行土壤調試,從而為土壤創造良好的環境。

(2)播種方式。野花播種方式要依據種植面積大小和地形而定。野花組合種植在園林中就種植面積大小合理的進行播種即可。

(3)播種時間。對于野花組合的種植通常在春季、夏初、晚秋時節進行。而野花組合最佳的的種植時間為春季和夏初,此種環境下能夠為野花組合提供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促使植物更好的生長。

四、園林綠化“以花代草”的體會

在園林綠化中實施“以花代草”的方式進行園林建設,是一種非常好的措施,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審美觀點又達到綠化園林的目的。筆者結合以上在園林中以野花組合代替草的綠化方式有以下幾點體會

1.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基本生活需求已經無法滿足人們,人們越來越注重“美”的需求。“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方式正是從“美”出發,改善單一色調的綠化方式,實現園林的美化和綠化,促使人們在園林中感受園林之美、自然之美。

2.給人以視覺享受

“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方式能夠將人們代入一片花海中, 給人以視覺享受, 凈化人們的心靈。 由于在園林進行“以花代草”綠化的過程中是以統一性、協調性、合理布局等原則進行種植,能夠體現整個園林的完整性,升華園林的藝術感,促使人們一步入園林就能夠領略唯美的鮮花,從而達到視覺享受的效果。

3.沁人心脾的感覺

“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方式還能夠給人以沁人心脾的感受。因為百花盛開所散發的芳香飄散在園林中,只要人們步入園林中就能夠聞到花香,使人們心曠神怡。

五、園林綠化“以花代草”的重要意義

在當下環境污染尤為嚴重的今天,進行園林綠化盡管無法對改善環境問題起到決定的作用,但是它也為改善環境做出了努力,尤其是通過“以花代草”的方式進行園林綠化,其不僅能夠達到綠化環境的目的,還能提升園林的美觀。真要說明園林綠化“以花代草”的重要意義,筆者認為通過真實的案例來說明,體現的將更為清晰和真實。

勝利油田地處東營鹽堿地,雨水不充沛,雜草生長茂密。在這樣的環境下種植草坪可以說是非常不明智的決定。首先,在油田發生改革的當下,勝利油田地區的勞動用工不足,相應的草坪管理難度較大。其次,在鹽堿地進行草坪種植,需要加強對草坪的養護,才能夠保證草坪正常生長,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處理此種情況最佳的辦法就是“以花代草”,選擇易種耐活、花期長、有繁殖能力、養護成本低的草本花卉,如百日草、半枝蓮、大麗花、美人蕉、景天科等等都可以。由于東營地區屬北方氣候,渤海灣鹽堿地區,種植花草樹木所用的土壤均為客土,所以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夠在此種土壤環境下良好的生長,而以上提到的草本花卉都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另外,這些草本花卉的種植所需勞動力和成本都比較少,非常適合當下的勝利油田地區,可以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總體來說,園林綠化“以花代草”能夠美化園林景觀、降低綠化成本、減少勞動力、改善當地環境,值得在東營和油田地區廣泛實施。

結束語:

構建一個良好休息、文化娛樂、親近大自然、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愿望的場所是非常符合當下生活于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一種生活寄托,而這個場所正是園林綠化。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行“以花代草”的園林綠化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能夠使人們在園林中體會到沁人心脾的感覺、給人以視覺享受以及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因此,加強園林綠化“以花代草”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丁曉娟.淺談園林綠化中的園路設計[J].安徽農學通報,2007(21).

[2]楊春平,汪珞,曾光明,鐘袁元,謝更新.環境規劃中植物的景觀功能及其應用[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03).

第4篇

1、園林樹木的選用

園林樹木主要指的是各種木本植物,適用區域是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區,概括的說,指的是種植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以綠化環境、改善空氣質量為目的的木本植物。我國園林樹木種類繁多,分布集中,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變異,其株型、花色和花香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區別,同時自身又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因此,我們在選用園林樹木時,應本著科學利用、合理配置的原則,達到物盡其材的目的。本文簡要介紹以下3種園林樹木的選用。

1.1孤植樹這種樹木一般外形比較突出,體形優美,壽命較長,可以單獨成為景物,因此這種樹是獨賞樹的最佳選擇。選用的時間,可以是常綠樹,也可以是落葉樹。因為此類樹木不用別的植物作為陪襯,單獨成景,配置的時候,可以采用單獨種植的方式,定植在大草坪、廣場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轉角處。

1.2庭蔭樹。庭蔭樹因為能夠形成綠蔭供游人納涼避免日光暴曬,又可稱為綠蔭樹,除此之外,還可作為裝飾用。從字面上來講,庭蔭樹是以有蔭為主,但是在選擇樹種時,要以觀賞效果為主,遮陰功能只是陪襯。因此,那些具有觀花、觀果、觀葉的喬木才是最佳的選擇對象。庭蔭樹大多植于路旁、池邊、廊或亭前后,或與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區三五成組地散植各處,形成自然景觀,也可以用規則式配植的方式應用在規整的有軸線布局的地區。這種樹木可以在庭院中經常見到,因此稱為庭蔭樹。

1.3觀花樹。觀花樹又名花木,指的是那些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觀賞價值的喬木、灌木、叢木及藤本植物。這類樹木有的可作獨賞樹兼庭蔭樹,有些可作行道樹,甚至作花籬或地被植物用,因其用途廣泛而在園林中普遍使用。它們的用途決定了它們的配置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采用獨植、對植、叢植、列植或修剪整形成棚架用樹種的方式。例如:種植在巖石旁,與建筑相配作基礎種植用。另外,觀花樹還可根據其特色配置成專類花園,也可根據花色不同配置成具有不同色調的風景區。總之,觀花樹功能繁多,我們只有用心選用,才能充分發揮其特色。

2、園林花卉的選用

花卉在園林植物的配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字面上來說,花卉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這也是花卉的用狹義概念。但從廣義上來說,花卉是指一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花卉的種類繁多,色彩各異,在園林中的應用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草本花卉的花、果、葉、莖的形態、色澤和芳香很有特色,因此,它不僅是營造生態環境的重要材料而且是造就多彩景觀的特有植物。在園林植物配置中,草本花卉以其鮮艷亮麗的色彩,創造五彩繽紛的空間氛圍,稱為園林景觀中的焦點。根據規劃布局及園林風格的不同,草本花卉的配置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最常見的是自然式和規則式。自然式的表現形式有花境、花池和花臺,花叢和花群等;規則式的表現形式有花壇、花池和花臺,花箱等。這里簡要介紹一下草本花卉在配置花境中的選用。概括來說,花境指的是以多年生花卉為主組成的帶狀地段。若要配置成花境,選擇花卉時,應選用花期長、色彩鮮艷、栽培管理粗放的草本花卉,還要考慮同一季節中各種花卉的色彩、圖的嚴整。因此,美人蕉、蜀葵、金魚草、美女櫻、月季和杜鵑等草本花卉成為首選。花境的常用形式很多,例如:在建筑物與道路之間布置花境,用植籬來配合布置單面觀賞花境等,不同的形式形成了各種極具特色的景觀。

園林植物的選用必須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因此作為園林設計人員,我們既要考慮植物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觀賞特性,又要考慮園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在不斷進行總結和創新的基礎上,做好園林設計工作。姿態、體形及數量的協調和對比,以保證整體結構伴隨著城市化建設發展。

二、園林建設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園林綠化事業方興未艾,從1988年至2003年的十五年中,中國花業的發展平均以10%的速度遞增,作為城市環境設的園林企業異軍突起。1988年全國的園林企業過500家,至2003年年底,全國園林企業增至1000家以上,園林工程建設作為一枝新秀閃發奇,百年形象工程遍地開花。然而,在這形勢一片好聲中,園林業界人士涌出一陣擔憂,中國園林走向何方?中國園林建設如何規范?園林企業競爭是否像幾年前建筑企業競爭一樣此起彼伏,不停看著身邊的例子,許多形象工程建設后續不足,草草收場。許多收尾的園林工程管理養護無人問津。究其根本原因,園林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矛盾協調困難,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權利義務嚴重失衡,造成建設規劃、設計、施工不到位,資源嚴重浪費,園林工程建設已走入一個茫茫誤區。

誤區一:低價競標,園林建設工程的招標過程中,有邀請招標法,無底價競標法(最低價競標),有標底競標法,取二次算術平均值接近中標法等形式。每種形式各有利弊,五年前大量采用有標底競標或邀請招標法,都因招標執行過程中存在人為操作問題而告終。目前的招標方法普遍采用最低價競標法。這種方法理論上對建設工程的成本控制,杜絕招標過程中人為操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隨之帶來的后遺癥也很多。

1、價格超低,導致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降低苗木規格,甚至有些掛靠企業的施工個體,因無法承擔工程風險而中途退場,導致一些工程無法保質按時完工,使建設單位增加管理難度。

2、因為是低價競標,招標方注重投標報價,而忽視施工企業的信譽、品牌等優勢,造成一些優秀的施工企業無法在價格上與超低價抗衡而放棄投標資格。

3、低價中標的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主要關注如何控制成本,而忽略或無心用在園林景觀造景上,導致許多園林景觀工程“淡而無味”。低價競標是可行的,但必須有一個合理成本的價格限制,這樣既可以有效控制建設工程的成本,又可保證工程質量達到預期效果。

誤區二:綠化美化工程是一項綜合藝術工程,它是運用、哲學思想、園林造景要素和手段而成的,不是簡單地種植。許多建設單位的部分管理人員,都為非專業人士,并且,普遍存在一種對園林工程建設認識簡單的思想,認為園林無非是“堆堆土,種種樹”,“鋪鋪草坪,修修路”。因此對施工單位也不夠重視,對施工單位反映的施工情況處理簡單。

第5篇

關鍵詞:園林;地被植物;應用

收稿日期:2011-01-05

作者簡介:羅優波(1977―),女,浙江寧波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木、園林植物的繁殖生產應用的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1-0024-03

1 引言

隨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地被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地被植物具有數量大、品種多、繁殖容易、適應性強、成型快、建植成本低和節水保土等優點,通常在喬木、灌木和草坪組成的自然群落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配置,既可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又有益于人們的健康,仿佛回歸大自然,是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

2 地被植物的生態特征

傳統地被植物的概念是指凡能覆蓋地面的植物均稱為地被植物,除草本外,木本植物中的矮小叢木、灌木以及藤本,都可以用作園林地被植物。秦魁杰認為,地被植物一般指低矮的植物群體,它能覆蓋地面,不僅有草本植物和蕨類植物,也包括小灌木和藤本植物。因定義中“低矮”一詞是個模糊概念,所以后來有學者將地被植物的高度標準定為1m以下,并認為在自然生長條件下有些植物植株雖然高于1m,但它們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長緩慢的特點,通過人為干預可以將高度控制在1m以下;還有些植物在攀援或纏繞其它植物生長后,其莖(蔓)葉貼近附著物,對附著物起保護作用,形成美麗的景觀,園藝工作者也將其歸為地被植物一類[1]。因此,地被植物是指生長高度或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枝葉密集、成片種植,具有較強擴展能力,能較好覆蓋地面的植物,包括草本、木本、藤本及肉質植物。地被植物從廣義上來說,也包括草坪植物;狹義的地被植物是指除草坪植物以外的符合上述定義的植物,本文所指的是狹義上的地被植物。

2.1 地被植物的特點

(1)地被植物個體小、種類多。有1、2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灌木植物、藤本植物等供選擇。其中時令花卉色彩豐富,便于四季造景, 木本植物有葉色、葉形、高低、層次、季相上的變化,易于造型修飾。

(2)地被植物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可以在陰、陽、干、濕等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生長且生長速度快,可填補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短時間內就能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3)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繁殖簡單。在后期養護治理上,單一的大面積的草坪,病蟲害少,對土地的占有性強,抑制雜草滋生,養護治理粗放,不用經常修剪和精心養護,減少了人工養護的花費和精力。

(4)地被植物的觀賞性強,以其枝、葉、花、果等不同的器官作為觀賞對象,利用不同時期的相應特色可配置出千姿百態,姹紫嫣紅,季相紛呈的生態景觀。

2.2 地被植物的特征分類

2.2.1 1、2年生草本

1、2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色鮮艷,大片群植可形成大的色塊,可以渲染出濃厚的節日氣氛。

主要品種有一串紅、萬壽菊、孔雀草、金盞菊、三色堇、羽衣甘藍、鳳仙花等。

2.2.2 多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低矮,宿(球)根性,治理粗放,開花見效快,色彩萬紫千紅,形態優雅多姿。主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蔥蘭、鴨趾草、石蒜類、玉簪類、麥冬類、萱草類、鳶尾類等。

2.2.3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在我國分布廣泛,非常適宜在暖和、濕潤處生長。在溪邊、林下、石旁等陰濕的環境里,蕨類植物是最佳的選擇,常用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鳳尾蕨、鐵線蕨、波斯頓蕨等。

2.2.4 蔓藤類植物

蔓藤類植物具有常綠、蔓生性、攀援性及耐陰性強等特點,綠化土墻邊坡、覆蓋巖石及林下地面的首選植材。如常春藤、扶芳藤、油麻藤、爬山虎、葛藤、絡石、金銀花等。

2.2.5 亞灌木及矮生竹類

亞灌木及矮生竹類植株低矮、分枝多、枝葉平展,枝葉的形態特異、花色絢麗,某些還有鮮艷的果實,而且易于修剪造型。常見的有杜鵑、金葉女貞、小葉女貞、十大功勞、紫葉小檗、八角金盤、火棘、箬竹等。

3 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分析

3.1 地被植物的應用范圍

江浙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年均氣溫適中,冬季不冷,1月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氣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光照充足,熱量充沛,雨量豐富,年降水量一般在1 200mm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土壤以紅壤土和黃壤土為主,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豐富的植物資源中包含了大量有價值、有開發前景的地被植物。廣泛應用于園林、道路兩側、空曠地、墻垣、堤岸、林緣、林下、屋頂、假山、立交橋等處,使植物與環境統一,發揮地被植物的優勢功能。

園林地被植物枝葉密集,具備較強的擴展能力,能夠迅速覆蓋地表,而且適應性強,易繁殖,好管理,具有凈化空氣、防塵、增濕、降溫、防止地表土壤被沖刷等生態功能,生物品種豐富,生態效益突出。應用于園林建設中,可豐富園林綠化的底色,展示立體生態景觀,實現生態型園林。

3.2 地被植物的應用原則

3.2.1 功能性原則

不同類型的綠地因性質和功能不同,對地被植物的要求也各異,在園林入口處,應用時令花草和低矮整齊的小灌木等地被植物配置成鮮花色塊或模紋圖案,凸顯場面、氣勢;景觀大道兩旁可配置能修剪成各種線性或幾何圖案,富有變化,可以減少游客視覺疲勞的地被植物。小路旁則應根據路的寬窄與周圍環境的變化,選擇供游人欣賞的會因季節不同而變換不同的色彩的開花植物,對于中心綠地則要考慮交通安全,適宜種植矮小、整齊,不會遮擋住游人視線的地被植物。

3.2.2 藝術性原則

園林藝術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結合了自然美和園林美,地被植物的應用也包括其中,一樣要遵循園林藝術的規律,處理好地被植物與園林布局的搭配關系,根據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葉形與其他植物、建筑、周圍環境等協調搭配,從而體現風格迥異的現代生態園林特色。如某些多年生觀花觀葉地被植物,以其鮮艷的花朵、果實、奇特的葉形,點綴在疏林草地上,可明顯提高綠化效果,豐富園林景觀。

3.2.3 生態性原則

按照植物生態學特性,地被植物常分為喜陽型、喜水型、耐陰型等幾類。

(1)喜陽型是渲染各種宏大場面的主要植材,可在空曠地植成鮮花色塊或模紋圖案,常用的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宿(球)根花卉及多種花灌木。

(2)喜水型適合種植在人工湖邊、濕地、假山旁及其它水濕環境里,結合種植挺水植物,可構成遮山掩水的植物景觀,主要品種有蝴蝶花、茭白、慈姑、鳶尾、菖蒲類、蕨類等植物。

(3)耐陰型:具有園林中其它植物無法比擬的優點,適宜種植在林下、建筑物背面、天井內以及其它以散射光為主的地方。主要品種有堇菜、麥冬、吉祥草、玉簪、扶芳藤、八角金盤、桃葉珊瑚等。

3.2.4 色彩協調原則

若要形成色彩、季相變化豐富的園林景觀,就要求植物有色彩豐富的枝、葉、花、果。 人們都知道,喬木和灌木的色彩比較單一,主要是綠色、黃色、紅色,要實現色彩豐富的園林景觀,地被植物就是上佳素材,它能為園林配置出色彩多變的構圖,可大大提高其觀賞性,四季有景。

3.2.5 層次搭配原則

園林地被植物是植物群落的最低層,擔負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選擇地被植物時,要與上層林木的高矮搭配適當,錯落有致、色彩協調。如果上層喬灌木分枝高度都比較高時,下層選用的地被植物也要適當高一些。反之,上層喬灌木分枝低或是球形植株,則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較矮的種類,以使得群落層次分明,體現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4 地被植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4.1 地被植物種類問題

江浙地區園林中地被植物的應用,仍是以傳統種類為主。很難適應多樣化的園林的立地條件,更不可能形成豐富多彩的園林地面景觀;甚至會影響園林植物群落結構的多樣性、完整性和生態穩定性。我國有豐富的園林植物和野生植物的種質資源,大量的野生植物種類適于引種馴化為園林地被植物。要加強地被植物的引種馴化,注重改善栽培條件,切不可盲目引種,要根據本地區的氣候和環境條件,選擇易成活、實用性強的植物,以提高馴化成功率,從而豐富園林景觀。

4.2 地被植物配置問題

由于地被植物種類少,造成景觀單調,生態結構、比例不合理,難以表達出滿意的景觀效果。在園林建設中,必須重視地被植物的生態性原則,滿足各品種的生態習性,注重植物群落的生態結構,合理搭配,提高園林生物多樣性,發展現代城市生態園林。

4.3 病蟲害及養護管理問題

多數地被植物都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但為了短期內收到良好的景觀效果,園林建設中常加大栽植密度,一般前2年效果還可以,生長3~4年,很多地被植物因密度多大、通風不良,而爆發蚜蟲、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蟲害,既影響了景觀效果,又導致后期養護管理成本的提高。所以栽培時須預留一定的生長空間,一般地被植物的栽植密度可依據植物形態特征、生長趨勢來確定,通常每平方米栽植5~7株(叢),以延長地被植物的生長年限,減少病蟲害,節約養護管理費用。地被植物雖耐粗放治理,但也不能忽視其更新復壯。當大片大片的地被植物出現過早衰老的現象時,就該當視情況進行地表土壤刺孔,使植株根部疏松透氣,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使之復壯更新。

5 結語

隨著城市生態園林概念的提出,生態園林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生物的多樣性,從這個角度上看,地被植物在很多地方將取代單一的草坪。地被植物的合理推廣應用有效地提高了綠化覆蓋率,完善了城市綠地的生態功能,更豐富了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同時還降低了常規養護費用。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得園林植物造景更趨自然,創造出更多內容豐富、環境優美的園林綠化景觀。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藍紫色;野生花卉;園林應用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58-02

1 引言

野生花卉是位于原生地域且處于自生狀態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該類花卉品種多樣、資源豐富,但因其原生于野外,許多品種尚未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因而合理利用與開發此類花卉便成為顯得十分必要[1]。在這些爭奇斗艷的野生花卉中,有一部分開藍紫色花的植物,尤其值得注意。此類花卉,因其更高的觀賞價值,而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當前,城市園林環境中以紅色、白色以及黃色為草本花卉的主色調,色調清幽淡雅的藍紫色花卉使用較少,盛夏時節,中國的大部分城市熱烈火辣,清涼不足,人們對環境感知上因此少了些清爽與雅靜。通過引種、馴化的方式,將野生的藍紫色花卉運用于城市園林環境中,既可以豐富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色彩多樣性,也可以為以后的新品種培育提供育種資源[2]。

2 藍紫野生花卉的觀賞特性

藍紫色花卉以其悠遠、寧靜、優雅、華麗、浪漫的特點倍受人們青睞。自然界中,藍紫色花卉數量不多,特別是在緯度較低的地域,因太陽光照射的影響,藍紫色花卉種類更為稀少,因此藍紫色花卉在多姿多彩的觀賞花卉中更顯珍貴,也最為清麗脫俗。

藍色是冷色調,給人以雅靜、幽遠、淡雅之感。特別是高明度的藍色,常讓人體會到純凈、清爽之味。而大面積的藍色花卉,搭配淡黃、白色的花卉,更有清涼、清新之韻。此外,藍色作為園林環境的背景色調,常能增加景深,讓空間更顯廣闊,給人以空曠而悠遠之境。比較著名的藍色花卉,有藍花鼠尾草、翠雀與風信子等[3]。

紫色給人以華貴、典雅、妖艷、幽靜之感。將紫色、藍色花卉搭配在一起,由于色調的差異,常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而藍紫色與白色花卉配置,則可以在整體上提高色彩的亮度與明度;炎炎暑期,以冷色調的藍色與紫色為基調,配以白色作點綴,清涼之感頓生。常見的紫色花有:薰衣草、三色堇、二月蘭等[3]。

3 藍紫野生花卉的應用前景

特別的色彩決定了藍紫色花卉在園林應用中的特殊效果。在各種醫療花園中,藍紫色花卉以其雅靜、平和的視覺之感,常給人以寧靜的心理撫慰。藍紫色花卉還有著較多的典故與寓意,為營造特定的主題公園提供的良好植物素材。此外,在嗅覺上藍紫色花卉也常比其他色彩的花卉更具芳香[4]。18世紀末Sprengel及19世紀Darwin對花色和蜜蜂行動的關系進行了觀察,得出的結論是蜜蜂最喜歡藍色,并認為溫帶植物的花色是逐步向藍調增加的方向進化的[5]。選擇藍紫色花卉中的蜜源植物,如藍花鼠尾草、琉璃苣、醉蝶花等,能在營造藍紫色調景觀的同時創造出蜂飛蝶舞的美景,使人們獲得趣意盎然的五感體驗。

4 藍紫野生花卉的應用形式

4.1 花壇、花帶、花境

花壇用草花宜選擇植株整齊、開花集中且花期長、花色艷麗(或葉色可賞)、便于移栽更換等。黃芪、烏頭、華北耬斗菜、高山紫菀等藍紫色野生花卉,是布置花壇的極佳材料。在花境的配置中,花卉既需要在整體構上圖完整、富有季相變化,也需要姿態、色彩的豐富與諧調,還需要淺跟性與深跟性合理配置。諸如藍刺頭、華北藍盆花、瓣蕊唐松草、輪葉婆婆納、翠雀等藍紫色花卉,便是極佳的花鏡材料。此外,在布置花境、花壇時,鄉土花卉合理配以藍紫色野生花卉,可讓園林景觀更富野趣。

4.2 專類園及主題公園

巖石園造園的主體材料是巖生植物。野生花卉中蘊藏著豐富的巖石園植物材料,其中可用于巖石園的藍紫色野生花卉種類有藍刺頭、華北藍盆花、桔梗、高山龍膽、輪葉沙參、華北耬斗菜、巖青蘭等。

4.3 林緣、林下及綴花草坪

在自然式園林中,有大量的樹叢、林緣地帶及草坪,栽植藍紫色花卉,讓景觀更具雅靜,更顯野趣。這類花卉要求植株低矮、豐滿整齊、花朵繁密、花莖挺立、抗倒伏性強,或者莖干低矮、伏地齊整。藍紫野生花卉中,可用于林緣、樹下及綴花草坪的花卉有桔梗、沙參、高山紫菀、三脈紫菀,黃芪、黃芩、秦艽。

4.4 固土護坡

在城市園林中,園林景觀的一些坡面,如道路兩側的坡地、水系的堤岸、高地的護坡及假山景觀等,常常以種植草坪的形式進行護坡處理,在景觀效果與色彩配置方面都顯單調[1]。而以野花成片成坪種植的形式,既可以降低管理費用以粗放式管理,也可以增強環境的景觀效果、豐富景觀色彩。護坡種植形式的野生花卉,需要根系發達、入土較深、速生、枝葉繁茂、抗風抗污染等特性,藍紫色野生花卉中諸如胡枝子、黃芪、黃芩、巖青蘭等不乏上述固土護坡的特性。

5 對策與建議

5.1 加強藍紫色高山野生花卉的引種馴化

選育藍紫色花卉品種,引種馴化高山野生花卉是一條重要途徑。對高山花卉進行引種時應選擇觀賞價值高且生態幅度廣的種類,同時盡量使引種地自然條件與原產地的自然條件相似的。部分高山野生花卉,因其生態幅度小、生長條件要求高,可先模擬其自然生長環境進行栽培,待其適應環境后再逐步開發利用。此外,研發新的成花調控、栽培技術,也是開發與利用高山野生花卉的重要途徑。

5.2 利用生物技術培育藍紫色品系花卉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進行藍色花品系培育已有了可行性[6]。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能解決花卉的藍紫色種類稀少的問題。、百合、香石竹等著名花卉的藍色品種的培育前景可觀。將資源優勢和生物技術力量結合,必將培育出更多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優質藍紫色花卉品種。

參考文獻:

[1]劉 杰,楊恒友.野生花卉資源在園林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8(3):134~135.

[2]林 萍.昆明野生草本花卉資源及觀賞應用初步研究[J].中國園林,2003(3):76~78.

[3]Richard Bird.The border planner[M].London:Octopus Publishing Group,2000:46~54.

[4]威爾遜C.一二年生花卉彩色圖說[M].周武忠,譯.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29~43.

第7篇

王興博[1]、莊瑜[1]、杜婧文[2]

[1]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山東250000

[2]光和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山東250100

摘要:觀賞草是對形態美麗、色彩豐富的草本觀賞植物的統稱。其色彩豐富,樣式多樣,管理粗放,在當前的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本文從觀賞草的概念、應用形式、應用種類等方面介紹觀賞草的應用現狀,以期為觀賞草在園林種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觀賞草;應用現狀;應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環境的綠化和美化已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植物材料的選擇方面,一些傳統的花草樹木已滿足不了群眾的需要。觀賞草在色彩、高度、幅度、形態乃至質地等方面變化豐富,且適應性強,易于管理,日益成為當前園林綠化的新寵。

1觀賞草的概念

觀賞草是對形態美麗、色彩豐富的草本觀賞植物的統稱。它的觀賞性通常表現在形態、顏色、質地等許多方面,在歐美園藝界人們稱之為Ornamental grass。觀賞草最初專指特定的科屬植物,即禾本科中一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如今,除園林景觀中具有觀賞價值的禾本科(Phragmites)植物外,莎草科(Cyperus)、燈心草科(Juncus)還有香蒲科(Typha)以及天南星科菖蒲屬(Acorus calamus)一些具觀賞特性的植物都在觀賞草之列[1]。觀賞草多數為多年生植物,一年四季都具有觀賞性,耐干旱和炎熱氣候,日常養護要求極低。

2 觀賞草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

觀賞草種類多,能在不同的生境下生長,園林中應用范圍很廣。在設計時,通過科學和藝術的組合,充分發揮其自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可以創造出生機盎然的園林景觀。

2.1觀賞草應用現狀

觀賞草在園林中可與草本花卉配置在一起,讓其保持自然生長不加修剪,這是它與草坪草的最大區別。觀賞草很長時間不為人們認識,由于鄉野園林風格再度流行,使設計師以新的目光重新審視它們。

在歐美國家,觀賞草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20多年來其受歡迎程度從未減弱,目前已在園林造景和家庭園藝中廣泛應用

形態各異的觀賞草能把美麗的花卉襯托得更加漂亮。在蕭索肅殺的秋冬,觀賞草可以給花園帶來無限的生機。冬天許多干枯的草株變色后并不凋落,金黃色的葉片顯得凝重深沉,而紅色宿葉則流露出熱烈剛強的氣質,它們的羽穗在風中搖曳,實為難得一見的風景[2]。

國內專家也做過藍羊茅、銀羊茅的引進工作,園林科研單位也也開始關注觀賞草領域。 上海昊霖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生產藍羊茅、銀羊茅、紅蒲葦、白蒲葦及苔草等觀賞草已經幾年了,除了從國外引進外,也從事一些國內野生品種的馴化工作,正在進行大力推廣。近兩年來,花葉燕麥草、細葉芒、斑葉芒、金葉苔草等觀賞草,已經在上海人民公園、閔行中心綠地、長風公園、動物園等處種植。上海植物園從2001開始進行觀賞草的引種篩選工作,邊做邊推廣,

上海的公園、綠地內已經開始實驗示范性栽

種觀賞草[3]。

2.2主要應用種類

在現已應用的觀賞草品種中,品種最多的為芒類,又稱尤拉莉亞草,是觀賞草家族中的“巨人”。植株高度從1m至2m都有,最高的可達2 .4m,蓬徑一般在1.2至1.5m之間。日本銀草是其中一個品種,葉子窄長,9至10月在豎直的莖上有淡粉色柔和的花穗,常被選作花境的背景。它的觀賞價值很高,在夏天有醒目的鑲銀邊的白色葉子,尤其是花穗在冬天宿存,第二年春天才被割掉。

羊茅類也是常用的一類觀賞草。多年生藍羊茅葉片為銀藍色,形態美麗,株形稠密豐滿,植株高25至30cm,在花境邊緣種植效果最好。

大藍羊茅比藍羊茅更耐熱,每年6至7月,修長的淡褐色花穗非常吸引人,并且即使在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上仍生長茂盛。

白茅(Imperate cylindrical)在花園里注定會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日本血草,直立的寬葉在仲夏至秋天呈血紅色,尤適于與灰色或銀色的觀賞草配置應用。其高度在50至60cm左右,適于作為花境的前景。因不耐水澇,白茅必須栽植于地勢高和排水良好的地方。

2.3觀賞草應用的基本原則

2.3.1因地制宜的原則

根據生態學原理,在了解觀賞草生態習性的基礎上,合理選擇,使其基本適應栽培地點的生態條件,保證其成活和正常生長。缺水的地方,選擇耐干旱型觀賞草,如禾本科的垂穗草(Bouteloua curtipendula)和格蘭馬草(Bouteloua gracilis)等;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則選擇耐濕的觀賞草,如禾本科的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及其栽培品種、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香蒲科的寬葉菖蒲(Typha latifolia)等。

2.3.2美學的原則

遵循“多樣與統一”、“協調與對比”、“動勢與均衡”、“韻律與節奏”等美學原則,合理配置,充分顯示其季相的變化,創造優美的景觀[3]。

2.4觀賞草的應用方式

觀賞草可于喬木、灌木及各種花卉的配置,不僅可用于花壇、花境的配置,在庭院、公路、公園等的綠化中常用作地被植物;也可群植或片植,形成大面積的景觀。

2.4.1花壇

形式各種各樣,不管是平設花壇或高設花壇,其目的都是為了集中一種或多種花卉在一起,展示其花朵、葉片或果實的色彩美。用于花壇的觀賞草有:凌風草(Briza media)、彎葉畫眉草(Eragrostis curvula)、五節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

2.4.2花境

沿邊界或分界線(道路、建筑基礎、墻基、斜坡地的腳下)種植一條狹長的植物種植帶。花境多數只供一個方向觀賞,也有供兩面觀賞的。目前出現的以單子葉植物為主的花境[6],其應用的主要植物材料就是觀賞草。用作花境的觀賞草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狼尾草、兔尾草(Lagurus ovatus)、藍羊茅、短毛拂子茅(Calamagroostis)、芒穎大麥草(Hordeum jubatum)等。

2.4.3地被

觀賞草在公路、公園、植物園等地方的綠化中常用作地被植物,其作用不僅僅是覆蓋地面,還能使景物之間協調、統一,或者突出局部景觀。可作地被用的觀賞草有天藍沼濕草(Molinia caerulea)、花葉球穗草(Hokonechloa macra‘Albo-aurea’)等。

2.4.4水邊種植

有些觀賞草具很高的耐水濕能力,甚至可以在水中生長。將它們種植在溪邊、坡岸或大面積的水體中,能創造良好的水生植物景觀。適宜水邊種植的觀賞草有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柳枝稷、水菖蒲、花藺(Butomus umbellstus)、花葉大甜茅(Glyceria maxima)等。

綜上所述,觀賞草是一類值得推廣的植物造景材料。隨著回歸自然意識的深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觀賞草的應用價值。我國應大力發展觀賞草,同時建議科研單位也應加強觀賞草的育種工作,尤其是在選育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和不育品種這兩方面。

參考文獻

[1] 宋希強,鐘云芳,張啟祥.淺析觀賞草在園林中的運用[J].中國園林.2004, (3):32-36

第8篇

【關鍵詞】露地花卉;哈爾濱園林綠化;應用技術

哈爾濱市區各主要街道及公園中栽植的主要有紅景天、荷蘭菊、黑心菊等。如早春開花,鮮艷叢生的大花福祿考,季相變化明顯的荷蘭菊、地被菊等。成片及在綠地邊緣種植,群體效果特別好。同時,在花壇里點綴,讓綠帶三季鮮花盛開,使人感到精神舒暢,景色不斷。繡線菊,為城市彩化增添了亮麗的景觀效果。露地花卉在公園中通過喬、灌、花、草的合理配置,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園林綠化彩化景觀。具有天然群落形式和自然野趣的露地花卉植物群落,更好地滿足了廣大市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心理需求。從一般情況來說,能在自然氣候條件下完成全部生長過程,不需特殊防寒措施保護的花卉稱為露地花卉。這種花卉既能直接進行露地栽培供人們觀賞,又可作為盆栽花卉或進行溫室栽培。根據其生長周期的長短可分為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花卉兩大類。根據花卉生長習性的不同,凡是生長期生命周期短,通常在一個或兩個生長季內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如萬年紅、萬壽菊、孔雀草、紫羅蘭等稱為一、二年生花卉。個體壽命超過兩年,能多次開花結籽(果實)的花卉則稱為多年生花卉。地下部形態正常,不發生變態的花卉,如芍藥、萱草、福綠考等常稱為宿根花卉。地下部會變態和肥大的花卉,如美人蕉、大麗花和唐菖蒲等常稱為球根花卉。從實際應用結果來看,露地花卉是園林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花卉。

1.花卉的含義及分類

花卉的種類極多,范圍廣泛,花卉是園林植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林綠化中美化、香化的重要材料。花卉能夠快速形成芳草如茵、花團錦簇、五彩繽紛、荷香拂水等優美的植物景觀,給環境帶來勃勃生機,產生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藝術效果。狹義的花卉主要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或稱之為草花。花卉植物種類繁多,性狀各異。根據生態習性和在園林中的栽培應用方式,可將花卉植物分為露地花卉和溫室花卉兩大類。

1.1露地花卉

能在自然條件下完成全部生長過程,不需要特殊防寒措施。這類花卉能直接地栽觀賞,但為調節花期或提高開花質量時也常溫室盆栽。根據生命周期的長短又可分為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一、二年生花卉是指生命周期短,通常在一個或兩個生長季內完成生活史的花卉植物。

1.2溫室花卉

原產熱帶、亞熱帶及南方溫暖的地區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區栽培須在溫室內培養,或冬季在溫室內越冬。這類花卉不能直接地栽觀賞,只能盆栽,多為室內觀賞或作切花。有些種類可于溫暖季節擺放室外,冬季放回室內。

2.溫室花卉的種類和作用

溫室花卉不耐低溫,是原產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花卉。這種花卉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帶種植必須安排在溫室內栽培, 在我國溫暖的南方地區栽培, 其冬季也需用溫室進行保護才能安全過冬。主要種類有:一是宿根花卉,如萬年青、君子蘭、四季海棠等。二是球根花卉,如仙客來、馬蹄蓮、朱頂紅等。三是蕨類花卉,如鐵線蕨、腎蕨、蜈蚣草等。四是亞灌木花卉,如天竺葵、香石竹、倒掛金鐘等。五是木本花卉,如一品紅、變葉木、扶桑等。六是蘭科花卉,如惠蘭、建蘭、卡特蘭等。七是一、二年生花卉,如瓜葉菊、蒲包花、香豌豆等。八是多漿植物和仙人掌,如龍舌蘭、仙人球、仙人掌等。了解花卉的種類,我們就能按照它對環境的要求進行科學栽培,就能更好地發揮花卉的作用。一般來說,溫室花卉都是用盆栽的花卉。

3.露地花卉的種類和應用技術

3.1花壇應用方式

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廣場和街道及農村公路的中央及兩側或企事業、機關單位辦公場所,常用花壇方式來綠化、美化環境。其方法是常選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組成單獨或連續帶狀對稱圖案,并保持色彩鮮艷整齊的輪廓,供游客觀賞。因為植株的高度和形狀對表現圖案效果好差有密切的關系, 因此組裝時常選用植株低矮,花期集中,生長整齊,株叢緊湊,花色鮮艷,適合于表現平面圖案變化的花卉,如五色莧類、三色堇、白草等進行裝飾和組合,同時也可用草坪來鑲嵌進行配合布置。

3.2花叢和花群應用方式

采用花群和花叢布置,方法比較簡單,應用較靈活。株少則為叢,叢多則連成群。這是將自然風景中野生的花卉應用到園林景觀中的一種方法。花卉的選擇是常選用莖稈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型豐滿的花卉進行裝飾。花叢布置在開闊的草坪周圍,或布置在公路轉折處;或點綴于庭院之中,均有較好的觀賞效果。若采用花叢花壇裝飾,則要選擇開花時間較長,整體效果較好的花卉,如萬年紅、萬壽菊、三色堇、矮牽牛、垂吊牽牛等花朵繁茂、色彩鮮明艷麗的花卉。這樣群體和群體間容易形成絢麗色彩和優美外貌,所產生的直觀效果更好。裝飾時花壇中心要選用高大而整齊的花卉,如美人蕉、大麗花等進行裝飾。另外也可選用蘇鐵、蒲葵、塔柏等進行裝飾。花壇的周圍常選用矮小的灌木綠籬或常綠草本花卉,如紫葉小檗、沿階草等作鑲邊進行種植。

3.3花鏡、花臺和花缽應用方式

在園林建設中若采用花鏡式進行裝飾, 常常是選用多種花卉,讓其組成自然的帶狀形式。其花鏡的邊緣,根據環境的不同可選用直線,也可選用自然曲線,但各種花卉的配植則是自然斑狀混交而成的。這是利用自然風景中自然生長的花卉加以藝術提煉而應用到園林裝飾中的一種方式。若采用花臺形式進行裝飾,則要將花卉栽植在高出地面的臺座上,形狀類似花壇但比花壇小,一般設置在庭院中央或兩側角。由于面積較小,因此一個花臺內常選用一種花。因花臺高于地面,因此應選用株型較矮,花朵繁密匍匐或莖葉下垂的花卉,如玉簪、芍藥、沿階草等進行裝飾。若采用花缽進行裝飾時,應選用一串紅、萬壽菊、矮牽牛、金魚草等花卉進行裝飾。因為花缽是隨著現代城市發展、花卉種植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應用形式,是一種活動的花壇。因此在造型上既要大方美觀,又要豐富多彩,新穎別致。有圓形的、方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也有高腳杯形或其它形狀的。先將營養土裝在缽內或木箱里,再種植花卉,以其豐富的色彩美化重點部位, 形成園林景觀。所以說露地花卉是園林綠化美化中應用最多,最廣的一種花卉。它對綠化、美化大自然,滿足人們審美感,保護人們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花卉的種植和管理,讓它為人類美化環境做出更大的奉獻。

綜上所述,哈爾濱地區有著極其豐富的花卉資源,不僅花卉應用形式繁多,花卉種類也相當豐富,但由于地處寒帶地區,冬季存活的露地花卉不多。隨著園林事業的不斷發展,花卉新品種選育工作的深入開展,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更優的花卉種類或品種應用到哈爾濱市城市綠化與家庭美化中,應用形式也將不斷拓寬。花卉必將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生活添加光彩。 [科]

【參考文獻】

[1]賴展揚,林秀娟,戴慶祥.花卉種植常見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3):226-227.

[2]劉哲,王軼.花卉在沈陽園林上的應用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81-85.

第9篇

關鍵詞:萼距花;生物學特性;園林應用

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 Walp)又名紫花滿天星,為千屈菜科萼距花屬小灌木,直立或斜生,株高30~70cm,自花或異花授粉,一年或多年生。萼距花葉對生,葉色濃綠,四季常青,且具有光澤;花精巧,邊孕蕾邊開花,花期長,耐修剪,容易成形,有較強的觀賞價值和園林綠化功能。現在我國廣東、廣西、云南、福建、北京等省區已引種栽培[1],并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

1 生物學特性

1.1 形態特征

常綠小灌木,高30~70cm,直立,粗糙,被粗毛及短小硬毛,分枝細,密被短柔毛。葉薄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矩圓形,頂部的線狀披針形,長2~4cm,寬5~15mm,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下延至葉柄,幼時兩面被貼伏短粗毛,后漸脫落而粗糙,側脈約4對,在上面凹下,在下面明顯凸起,葉柄極短,長約1mm。花單生于葉柄之間或近腋生,組成少花的總狀花序;花梗纖細;花萼基部上方具短距,帶紅色,背部特別明顯,密被粘質的柔毛或絨毛;花6瓣,其中上方2枚特大而顯著,矩圓形,深紫色,波狀,具爪,其余4枚極小,錐形,有時消失;雄蕊11枚,有時12枚,其中5~6枚較長,突出萼筒之外,花絲被絨毛;子房矩圓形[2]。花小而多,單生于細嫩枝近頂部葉柄間,盛花時布滿花壇,狀似繁星,故又名滿天星。花萼高腳碟狀,萼管長約 5mm,淺綠色,基部的距不明顯,花瓣 6 片,紫紅色、淡紫色、白色,花冠直徑 5~7mm。蒴果,種子細小。花果期幾乎全年,盛花期 5~8 月。

1.2 生態習性

原產于墨西哥,屬熱帶起源,耐熱喜高溫,不耐寒。喜光,也能耐半陰,在全日照、半日照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2 繁殖及養護

2.1 繁殖

2.1.1 播種繁殖。萼距花果實為蒴果,因其開花時間不定,果熟期不集中,加之種子極其細小,不易收集。這一特性限制了其有性繁殖,因而萼距花的遺傳育種工作很難開展。

2.1.2 扦插繁殖。在夏秋扦插為好,也可全年進行。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本枝條作插穗。插穗長度10cm左右,帶2~3個節,扦插基質對生根率沒有顯著影響,扦插后12~18天生根,扦插成活率高,是萼距花主要的繁殖方式。

2.1.3 其他繁殖方法。除了播種和扦插繁殖,還可利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對其進行大量繁殖。

2.2 養護

2.2.1 基質。盆栽基質要求肥沃疏松、排水好,可用壤土、沙按比例混合。地栽時注意改良土壤的透水性,栽植前加入沙,并用有機肥作底肥改良;設置排水溝,以免積水造成植株死亡。

2.2.2 定植。盆栽用直徑15cm左右的普通塑料盆,每盆栽1株。花壇、綠籬種植株行距為15cm×20cm。

2.2.3 水肥管理。管理粗放,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恢復后3~5天澆水1次,10天施用1次稀薄液肥。成型后注意水肥管理,夏季不耐干旱,8月需水量最大[3],注意遮陰灌水,葉片枯死后,適時補水又會重新發芽。

2.2.4 養護。分枝力強,適當修剪增加分枝。枝條過密時,可適當疏剪。

3 園林應用方式及園林應用價值

該品種抗性和適應性強,生長健壯,少有病蟲害,管理簡便粗放,是優秀的開花小灌木。花色純正高雅。花期全年不斷,是少有的開花期很長的露地花卉。植株低矮,分枝多,覆蓋能力強,單株覆蓋面積可達30cm以上,且開花時猶如繁星點點,有極佳的美化效果。適合在長江以南地區露地栽培應用[4],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省區已引種栽培,中南地區栽培冬季應防寒處理,北京也有栽培。園林應用方式如下:

3.1 花壇中的綠籬

花壇一般是應用各種不同色彩的草本花卉相配植,以花卉的群體平面效果來體現精美的圖案紋樣或盛花時艷麗色彩的一種園林設計形式。花壇花卉多采用草本植物,形成的景觀具有臨時性,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花卉進行更替,如果選用萼距花種植在花壇中,不僅植株低矮、長勢整齊、花期集中、株型緊湊、花色艷麗,枝葉繁茂,而且只要管理得當,可以達到一次種植多年觀賞的效果,還可降低成本,是組建花籬的優良材料。

3.2 片植作地被

片植主要是欣賞植物營造出來的群體美和氣勢。萼距花植株低矮,適合規模化片植作地被,點點小花就像散落在綠色地毯上珍珠似的,可愛俏皮。

3.3 營造花境

花境是花卉應用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根據林緣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規律,加以藝術提煉而應用于園林中,表現不同花卉的群體美以及不同種花卉相互搭配所展示的對比和協調。萼距花顏色艷美、花姿雅致、花期長、耐半陰,適合三五成群的躲在花叢間,或列植在林下的疏林地帶,是花境營造的優良材料。

3.4 作為盆栽花卉

盆栽萼距花,每盆1株,可應用于家居美化、園林綠化、會場布置、室外公共空間營造以及商場、酒店、辦公樓等場所的裝飾,能裝飾各種空間,渲染多彩的環境氛圍。

3.5 美化水面功能

有研究顯示[5,6]萼距花可以在污染嚴重的水面上漂浮栽培,起到美化水面的效果,其凈化水體的作用還要進一步研究。

3.5 其他功能

萼距花植株生長迅速,可以阻擋雜草的滋生,具有生態恢復的功能[7]。另外,其種子富含多種脂肪酸,可制作肥皂[8],花期長,作為蜜源植物[9,10]產出的蜂蜜受歡迎,在工業上還可提取色素[11]。

4 結語

從生物學特性來看,萼距花分枝多,花期長,花小而嬌美,花色艷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栽培技術方面,主要是注意光照、土壤水分的不良影響;由于種子細小,不易收集,在遺傳育種上的研究還很少,如能進一步選育抗寒性更強的品種應用到北方的園林中,將豐富北方的花卉種類。

萼距花適合在庭園石塊旁作矮綠籬,也可在花叢、花壇邊緣種植,在空間開闊的地方還可群植、叢植或列植。綠色叢中,繁星點綴,十分怡人。栽培在喬木下或與常綠灌木及其他花卉配置,都能形成優美的景觀。亦可作地被栽植,阻擋雜草的蔓延和滋生,作盆栽觀賞效果也非常好,在園林綠化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收稿:2013-08-08)

參考文獻:

[1]管志斌.清新怡人萼距花[J].園林,2002,08:45-75.

[2]中國科學院. 1999. 中國植物志:第52卷(第2冊)[M]. 北京: 科學出版社,85

[3]鄒麗偉,王瑞輝.長沙市4種園林植物蒸騰耗水特性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1,03:24-27.

[4]鄧眾平,唐新霖.優良的園林植物——萼距花[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8,07:24.

[5]劉士哲,林東教,何嘉文,唐淑軍,何臻鑄.豬場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復系統的組成及凈化效果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01:46-49.

[6]蔣麗娟,佟金權,易心鈺.浮床栽種木本植物對人工濕地污水的凈化效果[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2,12:17-20+30.

[7]盧昌義,胡宏友,張明強,鐘躍庭,鄭逢中.人工清除結合生態替代根除外來入侵植物貓爪藤[J].植物保護,2005,03:53-56.

[8].一種有希望的含油種子植物[J].中國野生植物,1987,03:49.

[9]羅衛庭,盧煥仙.花卉蜜源植物——香膏萼距花[J].蜜蜂雜志,2006,12:40.

第10篇

關鍵詞地被植物;園林應用;套種模式

AbstractRelevant concepts and effects of interplanting of ground cover plant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patterns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mote the landscape effect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gardens.

Key words ground cover plants;application in gardens;interplanting pattern

在國內,地被植物運用已經得到普及,極大地豐富了園林景觀。在實際運用中,一些優良的地被植物種類,特別是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在某些季節(冬季或夏季)景觀效果不佳,如休眠、枯萎等,導致難以得到普及推廣[1]。由于傳統的地被植物種植方法通常是單一品種種植,即一片區域只種植1種地被植物,往往比較單調,而且有不少地被品種到休眠期地上部分全部枯死,會出現黃土大面積裸露現象。而采用地被套種模式可以相互彌補不同植物之間的缺陷,大大提高覆地率,以達到最佳景觀效果,最大程度延長觀賞期,而且還能使地被景觀更為生動、富有變化,從而提升園林地被植物的生態與景觀效果。筆者在多年實踐工作中,試圖通過不同種類地被植物套種的方式,達到植物景觀效果互補、延長地被植物觀賞期、豐富景觀效果的目的。

1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套種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自然生長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 m以下、成片種植后枝葉密集、能較好的覆蓋地面并具較強擴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以前國內多認為在50 cm以下,而國外普遍認為在1.2 m以下。由于在不同生長環境和栽培管理條件下植物的高度不同,因此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地被植物如萌蘗性強的灌木、草本和藤蔓類植物之外,其他如低矮的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可通過密植達到作為地被植物的作用。地被植物套種,指不同種類地被植物在同一單位種植地上共同生長,均能正常表現各自品種特征,完成生長周期。在應用中,多為2種草本植物套種,也有草本與藤本、木本套種。

2地被植物套種的作用

地被植物套種的作用,一是提升園林地被植物的生態與景觀功能,提高覆地率;二是相互彌補不同植物之間的缺陷,以此達到最佳景觀效果;三是使地被景觀更為生動,富有變化,最大延長觀賞期。

傳統的地被植物種植方法通常是單一品種種植,即一片區域只種植一種地被,往往比較單調,而且有不少地被品種到休眠期地上部分全部枯死,會出現黃土大面積裸露現象,存在明顯的缺陷。另外,也有不科學、不合理的隨意混種,導致不同植物之間相互侵擾,顯得雜亂無章。

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綠化美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是城市的園林化、美化、生態化已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的目標,人們渴望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渴望舉目皆綠處處鮮花的城市環境,地被植物具有喬灌木所達不到的優勢,它能覆蓋喬灌木等不能生長的地方,而地被植物的合理套種能使地被覆蓋效果更加完美。

目前,作為地被植物能保持四季常綠、四時皆景的品種并不多,大多數植物只能確保三季景觀,到了冬季或夏季就會進入休眠狀態,地面出現空禿現象,對公園的整體景觀影響較大。而地被植物的合理套種不失為一種補救地面空禿的良方。這種套種模式可以相互彌補不同植物之間的缺陷,大大提高覆地率,以達到最佳景觀效果,最大程度延長觀賞期,而且還能使地被景觀更為生動,富有變化提升園林地被植物的生態與景觀效果。

3地被植物套種的模式

地被植物套種應遵循的原則:一是根系均不發達,2種地被植物之間不產生競爭關系,和諧共處。2種地被植物或互補,或形態相近,或錯層互不干擾,景觀協調;二是2種套種的地被植物必須生長習性相似。地被植物套種有以下模式。

3.1夏季休眠與冬季休眠地被植物套種

此為典型的地被植物互補類型套種,即利用不同種類地被植物的生長期差異,互相彌補彼此休眠期的不良景觀表現,從而達到最佳景觀效果。如石蒜與大花萱草、玉簪、紫萼等套種;二月蘭與紫茉莉、赤脛散或大花秋葵等套種等。現以二月蘭與紫茉莉套種為例,闡述夏季休眠與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的套種。二月蘭為十字花科諸葛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冬季綠葉蔥蔥,花藍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自播能力強,一次播種可多年觀賞[2]。紫茉莉,紫茉莉科紫茉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花多為紅色,也有白色、粉色、黃色,芳香,花期7—10月,果期8—11月,自播能力強,一次播種可多年觀賞。二者均為適應性強的植物,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園土均能生長,也可適應中性或弱堿性土壤。在肥沃、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健壯,在陰濕環境中也表現出良好的性狀。由于自播生長能力強,即使在荒坡及較干燥地方也有較好的景觀綠化效果。園林中充分利用二者生長習性相似,生長期和花期交錯的特點,可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此外,二者均為生長管理粗放的植物種類,能夠很好營造鄉野趣味的植物景觀。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二月蘭,苗床播種或者露天撒播。苗床播種量為1~2 g/m2,露天撒播播種量為15 kg/hm2。若采用苗床播種,一般在11月上中旬,幼苗3~4片葉是移栽定植,株行距15 cm×25 cm。11月中下旬,紫茉莉生長速度減緩,開花減少,人工清除地上植株,以利二月蘭幼苗生長。二月蘭在整個越冬生長中保持綠色,很好地覆蓋地表,達到景觀綠化的效果。翌年春季,二月蘭開始抽薹開花,花期長達2個月,藍紫色的花朵為早春風景增色不少。5月二月蘭花謝后,視綠地內紫茉莉發芽情況,適當補播,以提高紫茉莉覆蓋度。6月二月蘭結實枯死后,紫茉莉進入旺盛生長階段,一般在7月可開花,花期貫穿夏秋兩季,長達4個多月。直至11月重新進入二月蘭育苗階段。

二月蘭和紫茉莉套種的地被種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二者生長期和花期的交錯性,是夏季休眠地被植物和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結合運用的良好范例,達到了彌補不同植物觀賞缺陷的目的,提升了生態效益和園林觀賞價值,是一種值得推廣運用的地被植物套種模式。

在二月蘭和紫茉莉地被套種模式中,為保證地被植物覆蓋率,有以下幾個方面環節需要注意。一是采用大田播種方式種植時,因二月蘭(紫茉莉)的發芽期,處于紫茉莉(二月蘭)的結實階段,需要人工適當去除部分紫茉莉(二月蘭)枝條,以保證二月蘭(紫茉莉)的發芽和幼苗生長。二是完全依賴二月蘭、紫茉莉的自播繁殖,容易造成局部地表裸露的狀況,需要結合人工播種或補苗,以提高地被植物覆蓋率,增強景觀效果。三是紫茉莉為直根性花卉,不耐移植。補苗一般采用點播或移栽營養缽育苗方式提供的幼苗。

3.2夏季休眠與半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該模式也為地被植物互補類型,如石蒜與蓍草、大花火炬花、百子蓮等套種。以石蒜與火炬花套種為例,闡述夏季休眠與半常綠地被植物的套種模式。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葉片細長帶狀,鱗莖球形,花期9—10月,具有花期不見葉的生長特性。火炬花,百合科火把蓮屬,原產于南非,為常綠草本,在上海地區通常表現為半常綠,穗狀花序橘紅色,花期6—7月。進行套種時,生長季節石蒜和火炬花均能正常生長開花,花期比單一地被種植延長1倍時間。越冬時期,火炬花宿存的葉片和石蒜冬綠葉片覆蓋地表,黃土不裸露,冬季景觀價值大為提升。

3.3夏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該模式為形態相似的地被套種,即套種的2種地被植物株型、葉片等相似,以常綠地被植物為主,夏季休眠地被植物為輔,達到園林表現統一,花期延長或觀賞價值提高的效果。如虎耳草與大吳風草套種、石蒜與細葉麥冬套種等。現以石蒜與細葉麥冬套種為例,闡述夏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的套種。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多年生草本,葉片細長帶狀,鱗莖球形,花期9—10月,具有花期不見葉的生長特性。細葉麥冬,百合科麥冬屬,多年生草本,葉片細長帶狀,花期5—9月,終年常綠。二者均為喜陰植物,極其適合作為林下地被植物應用。

進行套種時,以細葉麥冬為主要地被植物,形成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而石蒜以8~10球/m2的種植密度點植于細葉麥冬地被中。二者葉形相似,形成統一的地被景觀。每年石蒜花期,石蒜花朵鮮艷的紅色,奇特的花型,比單一細葉麥冬地被更具有觀賞價值。石蒜和細葉麥冬套種,可避免單一石蒜地被種植時,開花前和開花后一段時間內地表裸露的狀況,能夠使石蒜在園林中的應用得到大范圍推廣。其他石蒜屬植物如鹿蔥、忽地笑等,均可與麥冬屬、山麥冬屬植物如麥冬、闊葉麥冬、金邊山麥冬等進行套種,套種方式和景觀效果類似于石蒜和細葉麥冬套種。

在石蒜和細葉麥冬地被套種中,為保證景觀效果,需要注意:一是必須以細葉麥冬為主要地被,以形成統一的地被基調。二是石蒜鱗莖種植后,通常葉片枯萎,進入休眠狀態,并非死亡,無需補種,開花后會長出新的葉片。三是細葉麥冬和石蒜無性繁殖能力強,種植多年后易形成密集地被,造成植株老化,生長不良,需要進行人工分株,或重新種植。

3.4冬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一種是錯層地被套種,如密枝天門冬與中華景天或紅葉景天套種;紫嬌花、鳶尾或蔓紫薇與矮麥冬套種。該套種模式要求下層地被植物為常綠種類,耐陰性強。這樣在上層地被植物進入冬季休眠狀態,地上部分枯萎后,下層地被植物覆蓋地表,從而達到持續園林觀賞的效果。現以紫嬌花和矮麥冬套種為例,闡述該套種模式。紫嬌花,為石蒜科紫嬌花屬,球根花卉,株高30~50 cm,喜陽、不耐陰,頂生聚傘花序,花紫粉色,花期5—7月。原產地為常綠多年生草本,上海地區通常表現為多年生宿根草本。矮麥冬,百合科麥冬屬,常綠草本,株高5~8 cm,喜陰。上海市閔行體育公園中紫嬌花大多作為花境植物種植,在冬季效果不佳,這也是一般花境類景觀面臨的普遍問題。在探索和實踐長效型花境的過程中,園方將紫嬌花與多種地被植物套種,發現紫嬌花與矮麥冬套種模式實現最優組合,二者均能生長良好,正常表現品種特征。

另一種是近似地被套種,如玉簪或紫萼與大吳風草套種,大花萱草與吉祥草套種。套種的2種地被植物株型相似,一種為宿根草本,另一種為常綠類型。進行套種后,在生長期內植株相似,而花期不同,富有變化,豐富了園林景觀。現以玉簪或紫萼與大吳風草套種為例,闡述本套種模式。玉簪為百合科玉簪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30~50 cm,花白色,芳香,花期6—8月。紫萼,百合科玉簪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紫色,花期6—7月[3]。玉簪與紫萼在生長習性、植株外觀形態上區別較小,僅表現為花色的差異,在本例套種中,可隨意使用玉簪或紫萼1種或2種。大吳風草,菊科大吳風草屬,多年生草本,株高30~70 cm,花黃色,花期8—10月。玉簪、紫萼、大吳風草均為喜陰植物,生長習性相似,用作林下地被植物套種后,除葉色深淺變化外,株高基本一致,均能生長良好。將冬季休眠地被植物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后,能夠達到豐富變化、提高觀賞價值的效果。尤其為冬季休眠地

被植物的園林用途,提供了新的應用方式,有助于此類地被植物的推廣應用。

4結語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綠化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植物配置的技術理論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種植模式單調、趨同,由此產生的景觀雷同與病蟲害蔓延日趨引起強烈關注。筆者就植物景觀、綠地功能、養護管理3個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地被植物套種模式的研究初探,對于進一步研究綠化植物配置技術理論提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新的思路[4-5]。在現代園林綠化設計中常常提出“喬、灌、草復層混交”的種植模式,希望通過增加生物量來獲得更多的生態效益,其結果就是大量綠地擁擠不堪,無法體現園林美感與層次,更談不上滿足植物本身的生態習性。在閔行體育公園綠化植物套種模式的研究中,提出了2種植物套種觀念,指出通過2種植物的互補、錯位,解決景觀、功能、生態習性中的問題,對于真正實現綠地的生態功能,進行合理的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5參考文獻

[1] 夏宜平.園林地被植物[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2] 李秀蓮,王海濱.二月蘭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9(5):77,79.

[3] 李錢魚.玉簪屬植物的園林應用[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08(2):8-10.

第11篇

關鍵詞:地被植物 優勢 園林應用 生態配置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生態條件和環境質量日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地被植物因其本身的生物特性和功能優勢,在園林中的應用亦日趨廣泛。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及生物特征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 

園林地被植物指覆蓋在地表面的、用來園林綠化的低矮植物,地被植物具有高度不超過110cm、生育期內可以露地栽培、覆蓋能力強、觀賞價值高和養護管理容易等特點。 

(二)地被植物本身的特征功能 

1.地被植物個體小、種類繁多、品種豐富,常綠或綠色期較長,觀賞期和利用時間長。 

2.具有獨特的株型、葉型、葉色和季節性變化,地被植物的枝、葉、花、果富有變化,色彩萬紫千紅,季相紛繁多樣,可營造多種生態景觀,而且花期越長,觀賞價值越高。 

3.地被植物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抗逆性,生長速度快,可以在陰、陽、干、濕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環境造型。彌補了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時間內可以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4.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層次上的變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飾成模紋圖案。 

5.繁殖簡單,一次種下,多年受益。 

6.養護管理上,地被植物較單一大面積的草坪,病蟲害少,不易滋生雜草,養護管理粗放,不需要經常修剪和精心護理,減少了人工養護的費用和時間。 

7.具有發達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對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種變態地下器官,如球莖、地下根莖等,以利于貯藏養分,保存營養繁殖體,從而具有更強的自然更新能力。 

8.有些地被植物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可用作藥用、食用或為香料原料、提取芳香油等,地被植物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可有效地結合利用。 

二、地被植物的應用優勢 

無論多年生草本,還是灌木或藤本,都能在栽種后很快地將地面蓋滿,形成一層茂密的枝葉,將土層穩定,同時有不同深淺的綠色和美麗的花色供欣賞,而且管理起來并不費工。應用地被植物可以解決許多實質性的難題,并能使景物之間統一、協調,甚至有局部景觀因而被突出的作用,如果用豐富的想象力去觀察地被植物,它的作用還不僅僅是覆蓋地表。 

1.建筑上的功能 

界定空間,如:某些不許踐踏的地方,用地被植物可阻止入內;連接空間,組合空間,如:在大草坪內可配植孤立樹、樹叢、甚至高低錯落、季相豐富的樹群,也可配植大片宿根、球根花卉,組成綴花草地。 

2.氣候上的功能 

減少地面輻射熱的反散;減少地面層熱氣的傳送。 

3.工程上的功能 

防止土壤沖刷,減少風蝕與水蝕;在斜坡地上可以達到水土保持效果,并有助于形成豐富的景觀立體效果;減少地面反光所產生的刺眼現象;減少地面的聲波傳送,降低噪音污染;減少塵土飛揚,凈化空氣;引導交通路徑。 

4.經濟上的功能 

在園林景觀改造時,尤其是大的布置格局不能改變時,置換地被植物,成本低廉,工序相對簡單,成效快。 

三、溫州園林地被植物的種類及配置 

溫州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地被植物范圍相當廣泛,其中包括蔓性植物、叢生植物、草甸(mat)植物、纏繞藤本植物等等。它們之中既有落葉的、常綠的,也有陣葉的和闊葉的,從幾寸高到不足1米的均有。地被植物的種類如此繁多,在園林應用中應依其機能、環境因素、欲展示的效果綜合考慮慎加選擇。 

(一)溫州園林應用的地被植物有以下幾類 

1.傳統常用地被植物 

麥冬、闊葉麥冬、細葉麥冬、沿階草、闊葉沿階草、吉祥草、常春藤、絡石、薜荔、鳶尾、紅花酢漿草、石蒜、蔥蘭、德國鳶尾、蝴蝶花、虎耳草、美女櫻、萱草、紫萼、金銀花、紅綠莧草。

2.引種的新優地被植物 

澤瀉(澤瀉科)、打破碗花(毛茛科)、花葉蘆竹(禾本科)、香車葉草(茜草科)、鈴蘭(百合科)、金雀花(豆科)、地被石竹(石竹科)、大花羊藿(小檗科)、連線草(唇形科)、珍珠菜(報春花科)、過路黃(報春花科)、鋪地錦(野牡丹科)、福祿考(花荵科)、地黃(蓼科)、慈菇(澤瀉科)、彩葉番薯(旋花科) 、蕨類植物(有腎蕨、波士頓蕨、鳳尾蕨、貫眾、水龍骨、石巖姜等)。

3.具開發潛力的鄉土觀賞地被植物 

貫眾Cytomium fortunei 多年生常綠草本 

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多年生落葉草本 

驢蹄草Caltha palustris多年生常綠草本 

箭葉洋藿Epimedium sagittatum多年生常綠草本 

八寶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多年生落葉草本 

紫花八寶H.mingjinianum多年生落葉草本 

蛇莓Duchesnea indica多年生落葉草本 

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多年生落葉草本 

天胡葵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多年生常綠草本 

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多年生常綠草本 

筋骨草Ajuga ciliata多年生落葉草本 

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多年生常綠草本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多年生落葉草本 

野薄荷Mentha haplocaly多年生半常綠草本 

絞股藍Cynostemma pentaphyllum多年生落葉草本 

掌葉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多年生落葉草本 

(二)溫州園林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態配置 

第12篇

關鍵詞園路;綠化;植物配置;造景

中圖分類號 S731.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238-01

園路的面積在園林綠地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而園路兩旁的植物配置對于全園景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園林中的道路除了具有組織交通和集散的功能,還起到導游的作用。園路的植物配置除了滿足生態功能的要求,還要滿足游人游賞的需要,游人漫步其上,遠近各景構成一幅幅連續動態的畫面。

1主路旁的植物配置

園區的主干道綠化代表了綠地的形象和風格,植物配置應該引人入勝,形成與其定位一致的氣勢和氛圍。要求視線明朗,并向兩側逐漸推進,按照植物體量的大小逐漸往兩側延展,將不同的色彩和質感合理搭配。植物可配置高大、葉密的喬木,兩旁配置耐陰的花卉植物,植物配置上要有利于交通。

筆直平坦的主路兩旁一般易做規則式列植,往往以1個樹種為主,并搭配其他花灌木,豐富路旁色彩,形成節奏明快的韻律[1]。自然式園路植物配置應以自然式風格為主,配置形式要富于變化,植物景觀上可以配置孤植樹、樹叢、花卉、灌叢等,配以水面、山坡、建筑與小品,結合地形變化,形成豐富的路側景觀,做到步移景異。如路旁有微地形起伏,可配復層混交的人工群落;路邊若有景可賞,可在地形處理和植物配置時留出透視線。在自然式配置時,植物要豐富多彩,但是在樹種的選擇上不可雜亂。在較短的路段范圍內,樹種以不超過3種為好。選用1個樹種時,要特別注意園路功能要求,并與周圍環境相結合,形成有特色的景觀。在較長的自然式的園路旁,如只用1個樹種,往往顯得單調。為了形成豐富多彩的路景,可選用多種樹木進行配置,但要有1個主要樹種。

靠近入口處的主干道要體現景觀和氣勢,往往采用規則式配置。可以通過量的營造來體現,或通過構圖手法來突出。可用大片色彩明快的地被或花卉,體現入口的熱烈和氣勢。

園區的主路是隨著景觀區域類型的變化而改變的,通常要先確定景觀區域類型,比如樹林草地區、開敞草坪區、密林區等。樹林草地區植物層次可逐漸遞進,形成層次景觀;開敞草坪區可在路緣用花用花卉作點綴,防止近景乏味單調;密林區可在道路轉彎處內側采用枝葉茂密、觀賞效果好的植物作障景,做到峰回路轉[2]。

2次路和游步道的植物配置

次路是園中各區內的主要道路,一般寬2~3 m。游步道則是供游人漫步在寧靜的休息區中,一般寬僅1.0~1.5 m。次路和游步道由于步行速度較慢,植物景觀尤其注重造景細節,體現植物多樣及質感和色彩的搭配。對植物的造型注重精雕細琢。兩旁的種植可更靈活多樣。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種植喬、灌木,就可達到既遮蔭又賞花的效果。次路旁某些地段可以突出某種植物形成特殊植物景觀,如丁香路、櫻花路等[3]。在具體應用過程上,應根據不同類型的道路要求做出不同的設計:一是山路設計。山路兩旁植物配置應有層次感并富于變換,時而寧靜幽深,曲折掩映,時而草木稀疏,豁然開朗,保持喬木、灌木、花草,時高時低,錯落配置。無論何種形式,都要以使游人產生“山林”意境,增加自然之趣。山路植物配置還應盡量結合原有植被,根據自然地形,因地制宜,進行合理搭配。可以增加常綠喬木的比例,以增加景深感。山路轉彎處可用植物遮擋前方,形成“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意境。二是竹徑設計。竹徑是園林小徑中備受歡迎的造景手法,竹徑可以創造幽靜深邃的園林意境。小路兩旁種竹,要有一定的厚度、高度和深度,才能形成竹林幽深的感覺。竹林小徑也可以作為背景,以各種彩葉樹木和花卉為前景,形成層次豐富,色彩爛漫的竹徑。如以竹林為背景,前植紅楓、桃、紅花檵木和各色地被、草花等,春暖花開時,花紅竹綠,清新艷麗,春意盎然。三是花徑設計。花徑是園林中極富情趣的園林空間。可選擇色彩鮮艷的觀花、觀葉或觀果的灌木、草本或藤本植物。開花灌木應選開花豐滿、花形美麗、花色鮮艷或有香味、花期較長植物,如紫薇、臘梅、連翹、棣棠等;除此之外,還可以補充彩色觀葉或觀果的樹種,以彌補花色不足,如南天竹、紅楓、火棘等。草本花卉可選擇花色和葉色都鮮艷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或多年生宿根花卉,如鳶尾、萱草、玉簪等。藤本植物最好選開花效果好的草本或木本植物,如常春藤、藤本月季、三角梅等。配置在一起的各種植物不僅彼此間色彩、姿態、體量、數量等應協調,而且一年四季季相變化要豐富,并看不到明顯的空禿。也可采用長條形花帶作花徑,景觀效果也保持十分亮麗。同時,花徑設計時應注意背景樹的配置,要講究構圖完整,高低錯落。

3園路局部景觀植物配置手法

3.1路緣的植物配置

路緣是園路范圍的標志,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感覺。若路緣植物稀疏、低矮,則感覺園路空間開闊;如果路緣植物高于視平線且密植,則會產生狹窄冗長的感覺,形成閉鎖風景的效果。一般情況下,路緣植物時開時

(下轉第241頁)

(上接第238頁)

合,時高時低,可以豐富游人視線[4]。

3.2路口的植物配置

路口及道路轉彎處的植物配置,要有障景、引景、點景的景觀功能,起到導游和標志作用,一般安排孤植樹、觀賞樹叢、花叢、置石及其他園林小品等,植物配置在色彩、數量和體量上要做到鮮明、醒目。

3.3路面植物配置

路面綠化可采用石中嵌草和草中嵌石的形式,一般用于游步道。路面綠化不僅是區別不同道路的標志,而且可以增加綠化面積,降低路面溫度,增加天然情趣。

總之,園路作為園林綠地的血脈和與游人接觸最多的園林空間,其綠化對于游人視覺的沖擊和整個園林景觀的優劣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園林空間植物配置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園路的級別、性質以及園路所在園林景區的特點進行合理造景,創造一個景觀優美、步移景異的園路景觀空間。

4參考文獻

[1]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 劉榮鳳.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與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