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三語文新課標

高三語文新課標

時間:2023-08-21 17:23: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語文新課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三語文新課標

第1篇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高考作文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255-02

2012年是河北省進入新課程高考的第一年,語文復習面廣,任務艱巨,作文在語文試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值高達60分,接近語文試卷分數的一半,而寫作又是學生的軟肋,也是拉開語文成績的關鍵。正所謂“得作文者得天下”,因此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我們奮戰在一線的高三語文教師應當準確領會新課改精神,做好作文復習的“導”向工作。

一、領會新課標精神實質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寫作的要求如下。

1.學會多角度的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的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新課標高考作文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及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指導學生把這種生活感悟變成鮮活的作文素材。

2.寫作時要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以負責任的態度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熱忱,培養科學和理性的精神。根據新課標要求,真實誠摯和健康向上是寫作的主調。然而個別學生的“真情實感”有時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一定要健康、積極,能教育人、鼓舞人、啟迪人。嚴禁高考作文中出現批判社會主義、不滿高考制度、大談愛情至上等思想內容的作文。負責任的態度就是要求考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一定的思想道德素養,具有辨別是非、識別美丑的能力。

3.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提倡自主擬題,多寫自由作文。新課標主張學生寫有個人創意的文章,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文訓練時,應注意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盡量給學生張揚個性的空間,以發揮其個人特長寫出富有創意的文章。

4.注意各種文體的訓練。寫論述類文章,如評論、隨感、雜文等;寫實用類文章,如提要、自薦書、考察報告、讀書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會議紀要、訪談記錄等;嘗試進行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寫作。新課標從三個維度將寫作文體劃分為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復習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掌握各類文體。新課標特別強調作文中的自評自改,并對寫作速度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試說2012年高考作文備考方略

通觀課標卷語文高考試題,特別是寧夏卷和海南卷,高考作文命題充分體現了鼓勵學生“學會多角度的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表達真情實感”的新課標精神,因此,復習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正視社會熱點。從近兩年的新課標高考作文來看,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關注社會生活,關注世道人心。作文題目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也能有效激發考生的寫作熱情。如:2009年寧夏、海南卷作文通過幾個高中生對一個街頭乞討者的看法展開的討論,傳達出了“誠信與行善”的社會熱點;2010年的作文也涉及了我們必須正視的社會熱點問題。所以我們教師在訓練學生寫作時不妨就選取那些針對社會,尤其是社會熱點問題的材料讓學生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師再加以點撥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思辨能力,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體察人情世態,關注社會熱點。

2.引導學生強化文體,凸顯文體特征。作文最忌文體“四不像”。《評分細則》規定:“嚴格文體意識。議論類文章,議論的文字必須超過2/3;記敘類文章,記敘的文字必須超過2/3。否則,視為文體不明。”一般而言,一半記敘一半議論(或者首尾議論占一半,中間舉例詳細敘述)的文章達不到40分。所以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把握文體規范,凸顯文體特征。如論述類文章,議論就是基本的表達方式,寫作時必須有明確的論點、充分的論據和有力的論證。建議多找幾篇近兩年的不同文體的寧夏、海南省高考滿分作文作范文,讓學生選定一種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重點強化訓練,這樣便于應考時揚長避短、盡情發揮。

3.引導學生積累素材。通觀課標卷語文高考試題,特別是寧夏卷和海南卷,我們會發現“回歸語文能力本位,回歸語文教材,導向讀書,豐富人文積淀”是課標卷的一大亮點,作文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所以貫穿整個復習過程,應堅持不懈做好的一項工作就是強化素材的積累。我們要引導學生定時多讀精美文章,加厚文化文學積淀,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缺少豐厚的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出文質兼美、大氣磅礴的文章的。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注意積累以下幾個方面的素材:(1)體現現實生活、社會熱點的;(2)描寫美好親情和友情的;(3)體現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的;(4)熱愛自然、珍惜資源的。我們可以從如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行積累。(1)從課文中引作文“活水”。“命題貼近教材”、“課本無非是例子”、“回歸教材就是回歸能力本位”,這是新課標高考的趨勢和理念。閱卷老師也特別鐘愛能夠學以致用的考生,如果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將課本所學的材料和知識運用到作文之中,一定會得到青睞。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把課文中那些至理名言、經典史實、典型形象,變成作文的鮮活素材: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論述“借”的材料)《滕王閣序》中的典故比比皆是,例如:酌貪泉而覺爽――清廉正直,品行純潔。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立志報國,理想歸屬。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謙遜為人、學習他人。他日趨庭,叨陪鯉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知遇知己,心心相印。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把這些鮮活的課本素材用到考場作文中,那么考生的作文必能熠熠生輝。(2)引導學生定期博覽經典美文。(3)引導學生積累社會熱點素材。如“斯人已逝,精神長存”的喬布斯帶給我們的啟示,女童“小悅悅”的慘劇帶給我們的思考等。

參考文獻:

[1]2012年全國統一考試新課程高考語文科考試大綱[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