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56: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房地產網絡營銷趨勢,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訊:2009年第3季度中國房地產行業品牌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到3.9億元,環比小幅增長3.4%,同比增長8.8%。從廣告主的數量情況來看,2009年第3季度廣告主數量達到了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值3183個,環比增長5.6%,同比增長26.7%。從房地產品牌平均投放金額來看,2009年第3季度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下跌趨勢,經濟危機對房地產廣告主的營銷投放影響依然深遠,在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嘗試網絡營銷手段的同時,廣告主對網絡營銷態度仍然保持謹慎。
在2009年第3季度房地產行業網絡營銷市場中,新浪樂居、搜狐和搜房網依然占據了前三甲的位置。第3季度房地產網絡營銷市場前三者市場份額總合為63.4%,與第2季度64.9%的市場份額相比,下降了1.5%。造成房地產網絡營銷市場集中度降低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搜房網自身份額的下跌,二是騰訊、網易等門戶網站在房地產廣告銷售的發力,三是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情況出現冰火兩重天狀況,部分地方性網站如深圳房地產信息網、青島信息網、浙江在線等依靠自身在當地的知名度獲得了部分房地產企業的青睞。
2009年第3季度,中國房地產網絡營銷市場主要呈現出如下特征:第一、房地產行業網絡廣告投放小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一線城市房地產銷售逐月走低,帶動一線城市房地產營銷投入環比下降;廣告主數量持續攀高,廣告主ARPU有所回落。第二、二三線城市廣告投放增長幅度高于一線城市。第三、網絡媒體活動營銷形式趨于多樣化。第四、房地產網絡營銷逐步往線下擴展。
針對下一季度我國房地產行業網絡營銷市場,易觀國際認為,將體現出如下特點:第一,進入第4季度后,10月和11月是傳統房地產旺季,由于上半年銷售資金回籠良好和信貸資金超額投放,房地產開發商的預算較年初更為寬松,第4季度的房地產網絡營銷市場有望保持繼續增長趨勢。第二,從宏觀經濟形式來看,GDP同比增長7.7%,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形勢積極向好,投入網絡營銷的房地產開發商逐漸增多,預計第4季度可保持持續增長。但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房地產廣告主ARPU值短期內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關鍵詞:網絡營銷 房地產營銷 應用
0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利用Internet網絡資源進行的網絡營銷。其優勢在于,網絡中介市場開放自由、信息傳播廣泛迅速、供需雙方可以選擇多種方式交流,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網絡營銷在高速發展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的應用卻很缺乏,大多房地產公司仍然執著于過去簡單的市場買賣概念與傳統的營銷模式。
1 我國房地產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
1.1 外部問題
1.1.1 互聯網絡客觀環境的限制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我國上網用戶突破1億,為1.03億人,在這些人當中有20%左右是學生,有15%左右是計算機工作人員,大多數消費者、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商對互聯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還未理解領會。
1.1.2 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的影響 人們原有的消費習慣一時不會改變。在信息交流中,雙方的信任程度直接影響交流的效果。互聯網為交流雙方提供的是一種虛擬的不見面的交流空間,其開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對網上信息產生不信任感。
1.1.3 互聯網的安全措施還有待完善 互聯網開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對網上信息產生不信任感。這成為影響網上直銷發展的重要障礙,網絡營銷活動需要更安全嚴密的技術保障。
1.2 內部問題
1.2.1 企業自身的Internet營銷技術還不能滿足網絡營銷的要求 雖然有些機構可以協助企業建立網址,設計網頁,幫助策劃企業上網等事宜,但這些機構幫助企業進行網上營銷的出發點不同,可能沒有設身處地的從企業角度對企業營銷活動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企業的整體經營戰略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因此,不能取得較好效果。
1.2.2 開展網上營銷的目的不明確,缺少計劃性 有些房地產企業或項目上網存在一定盲目性。實際上,房地產項目在開展網上營銷活動時,應明確企業建立網站的目標,做出完整計劃,包括目的、市場調研、Internet服務情況等。
1.2.3 房地產企業缺乏有效評估網絡營銷銷活動的手段 瀏覽人數不能簡單作為可靠的評估指標,應有效的參考指標包括查詢成交人數、網頁登記人數等。
1.2.4 企業對上網營銷的費用估計不足 由于網絡營銷是建立在日新月異的Internet技術之上的,Internet技術發展會使企業在 Internet上的投資逐步增加,而一個經常需要更新和維護的網站費用可能更高。只有不斷更新,才能取得良好的營銷效果。
1.2.5 房地產網絡營銷的理論還未形成完全成熟的科學體系,還有待于不斷完善和發展。
但是網絡新技術在房地產中的應用絕不會因為這些原因而停滯不前。恰恰相反,思想前衛的消費者和營銷者將會積極利用網絡技術來獲取自己的優勢。房地產將成為網絡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2 房地產網絡營銷策略
2.1 設計制作網頁、維護WEB站點 在設計網頁的過程中,確定網頁的內容時需要考慮的項目比較龐雜,并且要為訪問者提供網頁的導航路徑,同時網頁要注意用戶界面的友好,使訪問者能快捷準確地尋找到其感興趣的信息。房地產營銷者可以選擇專業服務公司幫助策劃和設計網站。
2.2 制定房地產網絡營銷計劃 營銷者要進行房地產的網絡營銷活動,首先必須進行網絡營銷戰略策劃,確定營銷對象,以及網絡的訪問者可以在這里得到哪些有價值的房地產和營銷者信息,根據本企業的自身特點和房地產行業的特點,選擇采用多種網絡營銷方式,擬訂房地產計劃。
2.3 企業應建立監控機制和相應工具,來評估網絡營銷計劃的進展和成果。企業必須注意用戶對網頁的反應,在必要時做出修改;不斷調整網上營銷策略是網絡營銷成功的關鍵。
2.4 不斷更新網頁,并進行費用預測與估計 市場在發展,網頁內容更應適時進行維護與更新,并將最新的信息展現出來。與此同時改變企業的營銷費用策略。
網站布局房地產網絡
2008年2月22日,網易與網勢公司,聯合在廣州宣布雙方在房產家居網絡廣告領域進行戰略合作,網勢公司負責全面運作網易房產、網易家居兩個頻道的內容建設與廣告經營。據稱,在中國房地產傳媒領域,門戶網站與專業的房地產流通服務商的全面合作尚屬首例。
無獨有偶,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與中國領先的房地產流通服務商易居中國2月25日在北京正式宣布將分拆新浪房產及家居頻道,與易居中國強強攜手成立由新浪控股的合資公司,共同打造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絡媒體及信息服務平臺,全面開創房地產網絡媒體新格局。
根據雙方協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負責經營新浪房產和家居頻道,而易居中國將通過其所擁有的克爾瑞信息系統,為合資公司運營提供專業房產信息數據以及相關的網絡產品,并將與合資公司一起開發新的收入模式。
2月28日,百度正式《房地產行業報告》,高調表明將加大與傳統行業品牌廣告客戶合作的力度,爭奪房地產廣告蛋糕。
據稱,百度的房地產戰略則有所不同。由于在國內擁有強大的搜索平臺,因此百度意圖借助這一優勢在房地產品牌廣告方面獲得市場份額。
百度有關負責人表示,到百度搜索的用戶都帶有明確的目的,這使百度能在龐大的用戶群中,精確地找到對房地產感興趣的潛在購房者。據悉,目前已有品牌地產商與百度達成了網絡推廣計劃。
網站緣何聯姻房地產
艾瑞咨詢的報告指出,目前房地產廣告主要投向三種主要的網絡媒體:一種是垂直網站,主要是以房地產資訊為主的網站,如搜房網、北京寫字樓信息網等。這些網站由于直接可以達到對房地產商品有需求的受眾,所以成為房地產企業的首選投放對象;第二種是以新浪、搜狐等為代表的綜合門戶網站,由于它們聚集的網絡人氣巨大,所以獲得的房地產廣告份額也相當可觀;此外,以分眾傳媒、華視傳媒為代表的戶外移動媒體也是房地產廣告投放對象。這些媒體能夠恰到好處地利用人們注意力的空閑時間,所以也獲得房地產商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內房地產集團的網絡廣告投放費用呈明顯增加趨勢,與網絡廣告的持續增長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報紙的廣告收入正受到嚴峻考驗,多家主流報紙廣告收入下降。房地產企業投放廣告棄“紙”投“網”,意味著房地產將拉動網絡廣告市場的景氣度。
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各大門戶網站也不斷加大對此的重視力度。但房產家居頻道對于專業性的要求較高,門戶網站自行投入成本較高;而通過與專業地產公司的合作,門戶網站只需要通過流量來獲得頻道的合作費用就行,房產公司也可以依托門戶的龐大流量增加其影響力,因此合作對于雙方而言都有益處。
有關專家表示,兩大門戶網站在房產頻道方面的舉動,說明大家對房地產網絡服務市場具有良好預期。一方面,在互聯網對傳統行業滲透能力不斷加強的情況下,網站的專業化、細分化成為未來趨勢。另一方面,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行業廣告存在著夸張乃至虛假宣傳等諸多問題,尤其體現在網絡廣告上。在房地產行業正處于調整期的大背景下,中國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鏈需要更加專業全面、客觀公正和及時便捷的信息渠道。因此,具備網絡資源的門戶網站與專業性房地產公司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未來政府將更加大力度對房地產廣告進行整治,這在長期看來是對網絡廣告行業的有利舉措,但短期仍將使房地產廣告網絡投放受到影響。
網絡地產亟待提檔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網民的日益增加,將傳統經濟的實體網絡與新經濟的虛擬網絡良好結合,已成為21世紀地產營銷最核心的競爭手段。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業已步入了網絡時代。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教授表示,網絡營銷的對象是大量信息,包括房地產企業產品的價格、位置、銷售情況及有關房地產的知識與新聞,如房屋百科、焦點新聞等。網絡雖然不能代替現場看房,但能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信息,對優化房地產市場的信息環境意義也很大,所以網絡營銷的目標至少在目前應定為提供信息,而不是網上買賣,實際交易還是應在傳統渠道。
喻國明教授認為,房地產企業網站的知曉和品牌的建立只有通過傳統營銷方式才能得以實現。網站作為消費者與企業最終產品之間的中介者,首先必須把自己推銷出去,引導消費者進入網站,這樣才能使他們接觸最終產品信息,而網站怎樣才能引起消費者的點擊欲望呢?傳統媒體的廣告促銷是有力的幫手。在宣傳網站的同時,還必須把網站同企業的品牌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吸引真正有需求的目標消費者,以免虛耗宣傳資源。可以說,如果沒有傳統營銷的幫助,網絡營銷只能坐冷板凳了。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對策
截止到2014年,我國微信用戶、微博用戶以及QQ用戶已分別超過5.7億、4.3億、6.8億人,這為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提供了大量的潛在客戶。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我國房地產企業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這一背景下實施網絡營銷成為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萬達集團、萬科集團、綠地集團等知名房地產企業紛紛利用電子商務的形式開展網絡營銷。在房地產市場整體較為疲軟的前提下,實施網絡營銷能夠為房地產企業帶來更大的銷售量,使其保持優勢的競爭地位。但是,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且這些問題具有不斷深化的趨勢,對于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具有重大的阻礙作用,不僅不利于提升房地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反而會損害其長期形成的市場聲譽,因此必須要對現階段電子商務背景下我國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以制定出完善的網絡營銷對策。
1.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網絡營銷的成本居高不下
網絡營銷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很多房地產企業在實施網絡營銷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之一。據統計,西安萬科集團從2012年至2014年的網絡營銷成本平均每年上漲21.8%,占其總銷售收入的19.96%,加上其線下營銷成本,如廣宣投入和銷售人員工資等費用的逐年增加,使得西安萬科的利潤率不斷下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電子商務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初衷,面對居高不下的網絡營銷成本,使得很多小型的房地產企業對網絡營銷望而卻步,不利于我國房地產企業的健康長期發展。
1.2 網站信息不完善,消費者信任程度低
電子商務環境下,對企業的網站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房地產企業在網絡營銷的過程中,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很不完善,在一項關于消費者對房地產企業網站信息信任程度的調查中,消費者的信任程度如下表所示:
表1 消費者對房地產企業網站信息的信任程度
[地產公司\&萬達地產\&保利地產\&綠地集團\&華潤集團\&恒大地產\&萬科地產\&信任度\&0.61\&0.58\&0.42\&0.46\&0.52\&0.67\&]
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對網站信息存在嚴重的不信任,這在很大程度上引發消費者的不滿,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不信任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行為,逐漸對其產生抵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的順利開展。
1.3 網絡營銷評估管理能力較差(是否能用表格數據表示)
很多房地產企業對自身的網絡營銷行為沒有進行完善的管理,基本都是任其自由發展。萬達集團作為我國地產界的領導企業,其在對自身網絡營銷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實時追蹤、檢測及評估,使得萬達集團的網絡營銷一度出現混亂。同樣的,很多企業沒有對網絡營銷進行系統化管理,使其忽視了很多消費者對網絡營銷的意見和建議,相關的評估工作顯得十分片面,對企業的網絡營銷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因此,網絡營銷評估及管理能力較差是現階段我國房地產企業在實施網絡營銷過程中面臨的又一問題之一。
1.4 網絡營銷融資能力較差,營銷效果不理想
與傳統營銷不同,網絡營銷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成本,以此來保障網絡營銷的順利進行。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網絡營銷的成本不能向消費者收取,只能依賴于企業自身,因此在融資上存在較大的困難。華潤地產在2010年至2013年網絡營銷融資的規模僅占自身投資的10%左右,該比例有不斷下降的趨勢。同時,由于受到融資的限制,使得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的效果并不理想。據統計,西安萬科集團在2014年的銷售收入中,僅有15%的客戶來自于網絡營銷,大量的成本與過低的收益使得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受到很大的質疑。
1.5 網絡營銷缺乏戰略性眼光
傳統的營銷重視從4P理論出發制定營銷戰略,但是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不能直接與消費者接觸,因此其傳統的營銷手段并不能繼續發揮作用。很多房地產企業在開展網絡營銷的過程中缺乏戰略性眼光,急于追求眼前的利益,沒有將其視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來制定和實施,因此很多房地產企業并不能真正領會到電子商務模式下網絡營銷的真正作用。缺乏戰略性眼光是我國大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通病,這一點在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將長期制約其網絡營銷的發展。
2.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的對策分析
2.1整合網絡營銷資源,降低網絡營銷成本
房地產企業在實施網絡營銷的過程中要對現有的網絡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包括網站服務信息、網站覆蓋范圍、管理資源等,最大程度上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此來降低房地產企業的網絡營銷成本。對我國現有的房地產企業而言,其必須要充分借助于電子商務不斷發展所提供的契機,通過在人財物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來優化網絡營銷資源,以此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提高其利潤率,使其在激烈的房地產市場中脫穎而出,保證我國房地產企業的健康長期發展。
2.2 提高網站信息服務,增強消費者的信任程度
房地產企業要不斷對網站服務信息進行優化和處理,不僅要包含房地產企業的基本信息,對建筑項目的信息也要盡可能地展示,包括項目的位置、綠化情況、價格及優惠情況、周圍商業環境、升值空間等,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多且屬實的信息,使得消費者所獲得的信息與真實情況一致,這樣就能夠增強消費者對房地產企業的信任程度,長期以來便于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的開展,為其取得新的利潤增長點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2.3 加強對網絡營銷的評估及管理能力
房地產企業應該對其網絡營銷狀況進行檢查,包括營銷的投入力度、收益狀況、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競爭對手的狀況以及網站資源信息等;在對企業網絡營銷進行評估的過程中要成立專門的評估小組,本著公正嚴謹的態度,拒絕弄虛作假,以此作為對網絡營銷進行管理的依據;同時,公司營銷部門要專門成立網絡營銷工作小組,有針對性地對網絡營銷進行管理,及時發展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對其進行修正和完善,以此增強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的實用價值。
2.4 強化融資能力,提高網絡營銷的效果
房地產企業在進行網絡營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成本,這會縮減其利潤,因此必須要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比如在進行網站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引入關聯產業內的企業進行投資,房地產行業牽扯到鋼鐵、水泥、建材、裝修等各行業,因此可以在房地產網絡營銷的網站上對其進行一定的宣傳,以此獲得更多的資金用于互聯網營銷。同時,房地產企業要本著提高銷售量的目的進行網絡營銷,從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逐漸增強自身的網絡營銷能力,充分迎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趨勢,實現自身的長期健康發展。
2.5 加強對網絡營銷的重視,強調人才戰略
房地產企業在電子商務背景下要更加提高對網絡營銷的重視程度,企業管理層要定期召開網絡營銷業務工作會議,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在網絡營銷中將4P轉變為4C,以消費者為核心開展相關的營銷工作。同時,房地產企業應該要重視人才戰略,將人才作為實施網絡營銷的必要前提,一方面要從企業內部對員工進行培育,使其發展成為優秀的網絡營銷人才,另一方面要從高校和研究機構中引進先進的人才,以此支撐企業網絡營銷的發展。
總結
傳統的營銷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適合我國房地產企業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網絡營銷的需求。因此,鑒于其在網絡營銷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要從房地產企業內部著手,通過資源整合、提高服務質量、開展營銷評估與管理、提高營銷效果、實施人才戰略等方式來強化現階段我國房地產企業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背景下的網絡營銷戰略。為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契機,并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參考文獻:
[1]程明書,彭曉愈.未來房地產網絡營銷在線交易模式[J].中國房地產,2013(20)
[2]牛奔.房地產網絡營銷中的方法與措施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2(13)
【關鍵詞】房地產營銷 互聯網+
一、前言
在諸多因素的推動和刺激下,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為此,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將“去庫存化”做為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十三五”的發展戰略工作重點之一。2016年政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并制定和推動“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旨在互聯網形態演進的背景下,通過知識創新催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態。在這樣的機遇和挑戰下,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營銷競爭不能僅僅局限于線下單一粗放的營銷模式,應該要緊牢牢掌握互聯網技術和新型社交媒介傳播方式,對傳統房地產經營模式進行顛覆性創新,打造從“以商品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用戶體驗服務,從而實現存量市場的更新換代。因此,在“去庫存”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房地產行業高調地開啟了“互聯網+房地產”的新時期。本文從房地產營銷的角度,通過分析和研究互聯網和房地產營銷相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兩者融合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最后討論房地產企業如何利用“去庫存”和“互聯網+”的契機,積極探索“互聯網+房地產”新型營銷模式和策略,以適應中國發展的新常態。
二、“互聯網+房地產”時期到來的必然性
(一)互聯網的深度普及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16年8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了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成為全球互聯網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深度普及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大眾的生活方式。網民生活方式加速從線下到網上遷移,平臺化、智能化、場景化成為了發展新趨勢。如何將互聯網和房地產營銷模式有機地結合,創新創造低成本、高質量,符合大眾消費心理的新模式,這必然是傳統房地產營銷模式新升級,打開一個新市場的重要突破點。
(二)主消費群體年輕化
居民收入水平的顯著提高推動著居民旺盛的住房需求。80、90后逐漸成為剛性購房需求的主力軍,與60、70后相比,他們具有更強的接收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特點,同時對房地產的智能化、便利化、一體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標客戶群體的轉移將驅使房地產營銷宣傳不再拘泥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
(三)“去庫存化”的戰略目標
在2004年前后商品房逐漸成為房地產供應的主體之后,房地產被確立為支柱產業,屆時強有力地帶動了上下游產業尤其是建筑業和重工業的聯動發展,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然而政府和開發商對房地產的熱捧卻導致了房價的不斷上漲,從而進入到“高價格-高庫存”的惡性循環當中。因此各級政府和房地產行業必須共同努力,加快“去庫存化”進程,轉變房地產營銷模式和手段,結合“互聯網+”平臺進行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等方式生產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從源頭上去庫存、調結構,從而保證房地產行業在整個經濟系統中健康發展。
(四)房地產營銷與互聯網的契合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發現一片“藍海”
2016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網絡約租車滲透率24.3%,該數據表明,約租車服務通過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助力提升叫車效率,將服務覆蓋到傳統出租車模式無法涉及的區域,讓服務更加切近用戶需求。房地產與互聯網的契合將如約租車服務一樣,一方面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既顯著降低信息不對稱性,又降低了房地產運營邊際成本和交易成本,精確了解到用戶的需求,有利于制定出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挖掘房地產的長尾市場,發現一片廣闊的“藍海”。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白日化的階段,單純依靠標準化的設計和服務已經難以取悅受眾。由于受到朝向、戶型、面積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房地產并非完全是標準化的產品,這正契合長尾市場的需求特性。因此通過房地產與互聯網的契合,搭建房地產商與用戶之間溝通的平臺,降低信息的不對稱型,有利于滿足眾多長尾需求,從而形成龐大的市場規模。
三、“互聯網+房地產”營銷策略實施障K分析
在“去庫存化”、“互聯網+”、“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目標指導下,各大房地產企業開始深刻意識到房地產傳統營銷模式的局限性,并積極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探索營銷模式轉型和升級的新路子,如與天貓、京東等購物網站合作,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辟購房專區等,紛紛進行“互聯網+房地產”模式的創新性嘗試。然而房地產網絡營銷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踐行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
(一)消費者對網絡信息缺乏認可度
虛擬化運作是網絡營銷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制約房企進入互聯網營銷市場、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實現購房消費行為的主要障礙。一方面,房產屬于消費者最重要的不動資產,而購房將會消耗家庭大量的財富,因此消費者在完成購房行為的過程中一般會比較理智和謹慎。盡管房地產企業在不斷地完善官網、APP、客戶端以及房產信息網的制作和宣傳,及時更新房地產商品的狀態和相關參數,然而在虛擬交互技術未能達到給消費者提供仿真模擬體驗服務的基礎上,只是通過單調的網頁瀏覽、手機短信等方式而沒有到實體店切身體驗到房地產商品品質的情況下,是難以讓消費者對房地產網絡銷售業務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并做出購房行為。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信息的泛濫,網絡信息監管體系的不完善,消費者無法在亂象叢生的信息中準確了解和掌握房地產商品的真實情況,從而降低對網絡信息的的認可度,這無疑為房地產網絡銷售增加了重重障礙。
(二)房地產企業對網絡營銷的認識不清晰
與房地產傳統營銷環境相比,互聯網營銷具有傳播速度快、形象生動、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提出企業的運營要架構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手段之上,構建供給與需求之間低成本的信息傳遞渠道,通過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手段對市場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分類和處理,最大程度上減少在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促使信息對稱,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精準性。然而我國房地產網絡營銷正處于初級階段,部分房企未能深刻把握“互聯網+房地產”概念的實質性意義,只是簡單地“依葫蘆畫瓢”來進行市場預測,對網絡市場的調研缺乏針對性,導致最后制定的網絡營銷策略脫離市場的真實需求,削弱決策的有效性。
(三)房地產企業目標市場定位模糊
縱觀現有的房地產網絡營銷市場可以發現部分房地產企業在缺乏深入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將目標市場定位過于模糊或雷同,對目標受眾特點缺乏精準的把握,最后制定出偏離市場主題需求的網絡營銷計劃,不僅影響了樓盤的推廣,而且降低了消費者的購房需求,進一步加劇了樓盤庫存量,阻礙了企業“去庫存”戰略目標的實現。
(四)房地產網絡營銷的市場推廣方式過于單調
第一,網絡營銷服務模式單一,缺乏技術變革動力。目前大部分房地產企業對于網絡營銷的認識和宣傳停留在表面狀態,只是簡單利用網絡平臺、短信、電話等進行房產信息的宣傳,缺少與消費者互動的環節,不能真正通過網絡開展品牌營銷、體驗式營銷和客戶關系維護等活動。第二,用服務代替銷售的理念尚未得到踐行。目前部分房地產企業對目標市場定位模糊,不能準確地把握目標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缺乏將商品進行藝術化改造的能力,在產品設計和推廣服務中沒有真正地從“以商品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因此難以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五)網絡支付系統的局限性影響房地產企業的市場推廣效力
目前我國網絡支付手段局限于日常的小額支付,對超大額商品消費的支持力度尚存在較大的欠缺。現場結算方式依然是消費者購房結算的主要支付方式。缺乏網絡金融支付平臺的有效支撐,不僅阻礙了線上銷售流程的完整性,而且不能充分享受到網絡營銷帶來節約成本的優越性。
四、“互聯網+”背景下的房地產營銷策略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中國住房報告(2015~2016)》中指出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把我國目前商品房的庫存消化掉。但有更多的學者認為這個估計未免過于樂觀。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嚴重的庫存問題不僅讓大量的資金被占用,而且對新項目開發形成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因此,房地產企業要借助“互聯網+”歷史契機迅速“去庫存化”,將挑戰變為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四點:首先,積極更新網絡營銷的運作理念。房地產企業要將主消費群體的需求融入到房地產設計、建造、宣傳、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當中去,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貼近消費者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服務。其次,積極探索O2O模式,努力打造房地產企業網絡營銷品牌。房地產企業要將線上營銷變成實體店的宣傳前臺和交易平臺,實體店成為線上品牌的的實力支撐,兩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再次,搭建雙向互動的網絡平臺。房地產企業要善于利用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辦事效率高、互動性強等特點,在與目標客戶和潛在客戶的互動交流中,及時汲取大量客戶需求的關鍵信息,在對數據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礎上對客戶進行可以分類和定位,充分掌握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逐漸從“以商品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服務理念的轉變,不斷地優化售前、售中、售后服務。最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網絡技術進行優化市場細分,做到準確定位,精準營銷。
(一)更新網絡營銷的運作理念
第一,強調智能化理念。房地a企業要進行網絡營銷必須要緊扣時代的步伐,大膽借助網絡技術進行智能型樓宇的設計和銷售。傳統房地產營銷模式主要依靠區位優勢作為核心賣點,如今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的新一代購房者更看重生活的智能化、便利化。如格力集團推出的格力手機可以直接代替家庭中所有格力電器的遙控器,只要手機在手即可隨時隨地打開空調、音響、電視等電器,充分享受新科技帶來的便捷舒適。因此,智能化理念要貫穿到線上和線下,一是在樓宇的設計中要注重健康、時尚、便利的人居環境,二是在網絡宣傳中大膽使用網絡新技術提升用戶體驗,從這兩方面優化硬件系統和軟件服務,贏得市場青睞。第二,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環境污染的持續惡化,這讓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愈發強烈,對住宅的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房地產企業在樓盤設計理念、建筑材料的使用、營銷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居住區內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著力打造符合消費者生態環保需求的居住區域。
(二)積極探索O2O模式,制定網絡營銷品牌策略
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將線上線下商務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協調一致、相互呼應的統一體。互聯網品牌形象是房地產企業在線上最重要的宣傳名片,故房地產企業要注重打造互聯網商品牌,以確保線下品牌無形資產價值順利轉移到線上,提升消費者線上購房的信任感和認可度。第一,及時搶注與實體店商標一致的網頁,不僅有利于無形資產無縫轉移,而且能夠防止他人搶先注冊相關商標而惡意抹黑實體品牌。與此同時,深入展開與搜索引擎平臺的合作,通過購買房地產企業業務相關的關鍵詞點擊率來提高目標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關注度,以此提高線上品牌的知名度和營銷能力。第二,在網絡營銷中要勇于進行技術創新,加大科技投入比重,將互聯網新型科學技術運用到營銷宣傳的平臺上來,通過多層次、多元化媒體技術如三維展示、電子地圖、語音解說等向購房者展示項目翔實而重要的信息,讓用戶進一步感受到即使不去體驗店也可以切切實實地掌握房地產商品完整和準確的信息,從而提高消費者對網絡宣傳的信任感和認同度,逐步樹立良好的網絡品牌形象。第三,在互聯網上對房地產項目的各個環節進行宣傳和塑造。一是在淘寶、京東等熱門網站上投放互聯網廣告,甚至設立項目銷售專區,并制定完善的獎勵機制對線上了解或購買房地產產品的客戶進行獎勵,擴大項目品牌的宣傳和強化客戶購房意愿;二是篩選與房地產項目理念或者目標客戶群體特征較為一致的電影、電視劇等視頻,通過購買其在影院、愛奇藝視頻等視頻客戶端播放前的時段進行廣告的投放,以增加網絡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三)搭建雙向互動的網絡營銷平臺
第一,構建在線交互渠道來引導目標客戶的購買意愿。房地產企業通過構建潛在客戶與設計部門之間在線新交互渠道,鼓勵目標群體通過這種互動方式主動提出自主性設計思路,為設計師在進行房屋設計方案提供具有商業價值的參考,從而確保房地產項目的設計與市場訴求更加貼近。第二,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性。房地產企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流通性和互動性等特點,通過微信、微博、APP、客戶端等新型媒介來建設營銷服務的相關平臺,構建完整暢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饋機制。一是和業主或潛在客戶展開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和解決消費的投訴和解決,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質量;二是在互動交流平臺中不斷優化在線銷售的互動氛圍,甚至為消費者增加協商價格平臺,并提供在線房源價格比較等服務,在積極互動的過程中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以便了解客戶需求變動趨勢,準備把握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特點,提供迎合消費者需求房源,強化消費者對房地產企業及項目形象的認同度。第三,注重售后服務平臺的搭建,業主可通過售后平臺申請維修服務、網上組織和通知等功能,這不僅提高業主的滿意度,而且能讓房地產企業及時了解業主動態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為構建和諧社區,塑造品牌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利用大數據優化市場細分策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深化,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房地產企業可通APP、公眾號、微博、門戶網站等自身網絡平臺建立大數據庫,也可通過與百度的搜索引擎、騰訊視頻等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建立大數據庫。在借助自有大數據庫和第三方網絡平臺數據庫進行數據開發和挖掘的基礎之上,房地產企業通^科學地分析和整合數據來提取用戶的需求信息,以此對市場進行更加準確的細分,明確營銷方向,有利于開展精準的推廣活動,實現房地產精準高效的營銷。
五、結語
在“互聯網+”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以及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要緊握“去庫存”的政策導向,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技術促進企業提高服務品質、降低運營交易成本,積極探索和創新房地產互聯網新型營銷模式和策略,促使企業經營迅速完成從傳統單一的模式到“以人為本”新模式的升級,并以此保障房地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爽.互聯網房地產營銷模式探究[J].房地產市場,2016,(7):51-53.
[2]馬英軍.電子商務時代的房地產網絡營銷現狀及前景分析[J].中國商論,2015(12).
關鍵詞:電子商務 房地產中介 網絡營銷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 012)02(a)-0183-01
1 房地產中介行業實施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1.1 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眾所周知,房地產中介機構屬于服務性行業,承載了為政府、發展商以及消費者三方的房地產顧問咨詢服務,更是一種知識密集型和高度信息化的行業。從服務的終端(消費者)層面,需要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動態以及持續性的客戶關系維護;而從服務的前端(政府以及開發商)層面,需要體現更多的行業專業知識的應用技能,也就是說需要有一種能夠指導和引領客戶的能力。這就要求房地產中介行業比房地產開發企業具有更強的知識、技術、信息的掌握能力。同時,房地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將促進企業的全國性發展戰略布局和區域性發展。
1.2 政策環境下,行業整合重組趨勢對信息化要求的程度加劇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因素的影響,房地產三級以及二級市場受到明顯的政策打壓,傳統的房地產銷售模式面臨挑戰,而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作為一種新生的營銷傳播手段成為了房地產銷售方式的新寵:“手機短信”、“電子路牌”、“數字樓宇以及車載系統”、“房地產網絡廣告”、“網絡團購”等營銷途徑鋪天蓋地,一方面降低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推廣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地擴大了受眾群體的傳播范圍,成為了傳統媒體營銷方式的有效補充。
2 我國房地產中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前景
我國房地產中介企業發展迅速,由原來的幾十家發展到幾百家到上千家。但真正具有能力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企業為數甚少,有些企業網站只能簡單的公布房源信息額和企業的廣告,完全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使信息不能透明化,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的房地產中介行業中,還沒有出現取得行業完全認同的電子商務系統。結合房地產中介行業的現狀、特點和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以及電子商務的優勢,目前房地產電子商務發展在我國是初期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和傳統的營銷方式相結合是目前主要的營銷方式。以電子商務系統為依托,電子商務技術為核心,兼顧傳統的電話熱線服務、營業網點窗口服務和上門服務等方式,將逐漸構建具有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特色的電子商務系統。
電子商務應用主要是方便顧客,提高效率,增強信息透明度,加大銷售成功率,其未來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管理跨域化
我國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們的生活水平,城鄉差別等的差異性以及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區域性,使房地產電子商務表現出較強的區域特征,目前區域性房地產經濟為特點的網站今后將成為房地產電子商務的基礎平臺,使整個企業管理的跨域化進程大大加快。
2.2 信息透明化
隨著房地產電子商務的發展,要使房地產營銷方式多樣化,要立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營銷理念,改變以往售樓處,媒體廣告,和置業人員促銷的傳統營銷方式發展電子商務,增強信息透明度,使消費者在透明的網絡信息得到滿意的信息資源。
3 房地產中介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方式
對于房地產一級市場而言,房地產中介企業體現的主要是房地產專業技術的應用水平,信息化應用的核心應體現在知識管理平臺的建立和應用上。包括服務體系、服務內容(report)、服務流程、知識技術分享、客戶關系管理等。二級市場則在此基礎上需要增強消費者需求數據庫系統的建立,包括數字樣板房、網絡社區服務等先進的營銷方式。三級市場則更加注重的是房源系統以及買家、客的需求信息,需要強大的數據庫平臺支持在線交易系統的建立和同時GIS(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將更多地運用到房地產銷售過程中。
參考文獻
[1]陳一.試論房地產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J].福建電腦,2006(7):62~62,99
目前,在我國的建設工程項目中運用Internet對建筑設備的監控是基于因特網的BAS系統的數據庫框架中進行的。
現代智能建筑設備中的網絡數據的目標、特性和應對的安全措施
智能建筑區域數據庫中的數據必須具有以下特殊性:首先是獨立性,包括物理數據獨立性,即改變內部模式時無需改變概念或外部模式,數據庫物理存儲的變動還會影響訪向數據的應用程序;邏輯數據獨立性,即修改概念模式時無需修改外部模式;其次是共享性,數據庫中的數據應可被幾個用戶和應用程序共享;最后是持續性,即數據在整個設定有效期內穩定保持。
數據庫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數據、聯系、約束和模式。數據庫管理系統則是為數據庫訪問服務的軟件,它應為支持應用程序和操作庫中的數據提供下列服務:事務處理、并發控制、恢復、語言接口、容錯性、數據目錄、存儲管理。
智能建筑中的數據庫系統(含子數據庫系統)與某些商業系統相比,雖然規模不大,但功能復雜、性質迥異,因而主數據庫與各子系統數據庫的集成有著很高的技術難度,可以說是現有各種數據庫技術的集成。理想的智能建筑數據庫系統應具有以下特性:開放性面向對象,關系型,實時性、多媒體性、互操作性、分布性、異構性等。所以一個理想的智能建筑(集成)數據庫體系應該是開放的,面向對象的、關系型的、實時的,分布式的或操作的多媒體異約數據庫體系。這一體系的安全保障:
首先是安全性,即數據庫在數據不得被非法更改或外泄。同時,智能建筑數據庫中的數據也具有其他一般特性,如一致性等。其次是安全保障,智能建筑中各子系統數據庫必須能免受非授權的泄露導致更改和破壞,每個用戶(也包括各子系統)和應用程序都應只擁有特定的數據訪問權,以防非法訪問與操作。這一功能在FAS、SAS及某些OSA系統中是必不可少的。
因特網的數據庫訪問技術和遠程監控的框架及房地產信息網絡的安全措施
首先,因特網的數據庫技術相結合的Web數據庫的應用,實現了信息從靜態向動態的轉變,而其中遠程數據服務是核心。
目前比較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型是采用三層模式結構:表示(Browser),提供可視界面,用戶通過可視界面觀察信息和數據,并向中間層發出服務請求;中間層(Web Server)實現正式的進程和邏輯規則,響應用戶服務請求,是用戶服務和數據服務的邏輯橋梁;數據庫服務層(DB Server),實現所有的典型數據處理活動,包括數據的獲取、修改、更新及相關服務。
Browser端一般沒有應用程序,借助于Java applet、Actives、javascript、vabscvipt等技術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客戶端處理邏輯,顯示用戶界面和Web Server端的運行結果。中間層負責接受遠程或本地的數據查詢請求,然后運用服務器腳本,借助于中間部件把數據請求通過數據庫驅動程序發送到DB Server上以獲取相關數據再把結果數據轉化成HTML及各種腳本傳回客戶的Browser、DB Server端負責管理數據庫,處理數據更新及完成查詢要求,運行存儲過程,可以是集成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在三層結構中,數據計算與數據處理集中在中間層,即功能層。由于中間層的服務器的性能容易提升,所以在Internet下的三層結構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其次,遠程監控的框架。
基于因特網的樓宇設備運程監控結構,這個結構是基于NT的平臺上。對于市場上的BA系統,如江森和霍尼維爾等,他們系統內置有專用的數據庫,并提供有接口可以轉化為標準的數據庫,通過前面提供的方法,用戶可以從遠程通過調用數據庫來了解整個BA系統的情況。如果他想獲得BA系統的實時狀況和實時控制BA系統可以直接通過相應的CGI程序監控BA系統。
通過這樣的結構,授權的用戶可以在遠程獲得建筑設備每一個部件的相關數據,除了數據監測和報警功能之外,還有比如數據記錄趨向預測、基本維護等功能。現代的BAS系統包括數以千計的外部點,所以傳輸的數據必須經過優化僅僅是關鍵數據才應該在BAS和遠程使用者間傳輸。而在房地產建筑設備中,
HVAC系統和照明系統最耗能的,在開率控制系統的功能時,用戶的滿意程度是主要的參考因素,所以目前建筑設備的控制和足夠通風量;照明系統,為房客和公用區提供足夠照明;報警系統有,對煙、火警的探測和處理;傳送系統有升降機,傳送帶,運輸帶和自動門,電力供應系統等。
在大多數BAS系統中,主要是四類信號:模擬輸入、模擬輸出、數字輸出、數字輸入。對于一個具體的BAS系統而言,它的輸入輸出包括煙感探頭狀態,空氣混合室、中過濾器狀態,識別空調房間情況的傳感器等;二進制輸出包括回風機、送風機、VAV控制盒、照明、報警等;模擬量的輸入包括回風和室外新風的溫濕度;送風壓力,VAV控制盒的空氣流動速度,送回溫度、房間溫度、回風溫度等;模擬量輸出包括送風、回風的風速,冷水的流動速度等。所以可將需要遠程傳輸的信號可以分為五類進行傳輸狀態類、感受器類、報警器類、趨勢類和控制類。
在現代化的房地產建筑中智能建筑建設與網絡營銷的原則為:業務為導向,市場為支力,網絡為基礎,技術為支撐,效益為根本,服務為保障
智能建筑設備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一個個不速之客——黑客、信息網絡及網絡炸彈和因之而來利用網絡犯罪分子,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為那些離智能的犯罪分子帶來了一個靠近自己便捷的通道。毫無疑問在HTML語言規劃制定和Vbscript及javascript文件操作功能被現代建筑設備中廣泛應用的同時,房地產信息網絡安全不由自主地成為我們首當其沖的問題。
如前邊所述,在利用數據庫和因特網技術監控的同時,房地產信息網絡的安全問題的措施也應運而生。
而網絡“營銷”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采取傳統的市場營銷手段;二是在網上提供價格有吸引力的商品。應該說至少到目前為止,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實質上是房地產整體營銷策略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傳統營銷的對象是房地產網站本身和房地產企業品牌,而網絡營銷的對象是有關企業的大量信息,這兩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整合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功效。
傳統搞品牌。房地產企業網站的知曉和品牌的建立只有通過傳統營銷方式才能得以實現。網站作為消費者與企業最終產品之間的中介者,首先必須把自己推銷出去,引導消費者進入網站,這樣才能使他們接觸最終產品信息,而網站怎樣才能引起消費者的點擊欲望呢?傳統媒體的廣告促銷是有力的幫手。就連以網上直銷聞名的戴爾公司,也在電視的黃金時段大打廣告。在宣傳網站的同時,還必須把網站同企業的品牌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吸引真正有需求的目標消費者,以免虛耗宣傳資源。因此企業就必須得在消費者購買決策前樹立品牌形象。只有這樣,消費者才會垂青于載有該品牌信息的網絡。對于房地產這種高價值產品,品牌效應在消費者購買決策者中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房地產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借助傳統媒介建立品牌形象,是房地產企業利用傳統營銷手法引導消費者登陸企業網站的一個較好方式。如果沒有傳統營銷的幫助,網絡營銷只能坐著冷板凳,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根據艾瑞網民監測數據產品iUserTracker數據,2014年Q2季度房產網站用戶覆蓋整體呈現高位調整的態勢。4月份用戶覆蓋人數達1.81億人,較之3月,環比略降2.1%,同比上升20%。5、6月份的覆蓋人數延續了高位下行調整的狀態。6月份網站覆蓋人數下降至1.70億人,但同比增長11.2%,仍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艾瑞分析認為:樓市行情進入下行階段,市場觀望情緒的進一步蔓延,這些都客觀反映在Q2季度用戶對房產網站的瀏覽行為上,整個Q2的網站月度覆蓋人數也同時呈現高位下行調整的態勢。目前受前期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業消化前期調控政策尚需時日,下行態勢或將繼續。但綜合來看,也不必過分悲觀,對比歷史同期數據,房產網站的月覆蓋人數仍處于高位,可見消費者對房地產依然高度關注。同時,房地產市場在承壓下行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已經悄然開始微調限購政策,加之隨房產行業傳統“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到來,市場有望恢復人氣,2014年Q3季度房產網站用戶規模仍有望恢復增長。
房產網站廣告銷售渠道包括直客投放、直營和外包加盟站等三種方式,除搜房網主要采用直客投放外,樂居互聯網及電商集團、搜狐焦點等房產網站采用多種方式組合營銷。綜合艾瑞iAdTracker監測的品牌圖形廣告投放數據、各家網絡媒體廣告經營方式及企業訪談數據的判斷,2014年第二季度各大房產媒體的新房廣告價值(廣告價值包括網站直客收入和為商和外包加盟站創造的廣告收入,以及電商收入)約為20.6億元。樂居互聯網及電商集團2014Q2季度新房廣告價值共計約8.8億元,環比Q1季度增長32.6%,增長水平領先于行業均值。
另外,隨著房產網站從媒體屬性向電商平臺的轉型,代表性企業的電商服務正進入收獲期。
根據財報,樂居Q2季度電子商務服務營收約合人民幣4.3億元,環比增長37.4%,同比暴增159%。
首推全國微信購房季,引領房產移動營銷“微時代”
本期房地產網絡營銷主要關注移動端營銷的持續創新,這其中以新浪樂居推出的“微信購房季”活動最具代表性。繼3月份正式推出微博售樓處后,樂居又于6月28日推出首屆“微信購房季”活動。樂居在移動端的創新營銷不斷發力,樹立起房產電商行業移動營銷的新典范。
據了解,自新浪樂居微信購房季啟動以來,一個月時間內,活動參與人數破億,紅包瀏覽量達1197萬次,紅包參與次數391萬次,特價房抽取量達到2652套,總價值超過11.2億。這是房地產互聯網行業在微信平臺上的首次全國性影響力大活動,同時也給持續低迷的房產市場帶來了可觀的人氣。微信購房季不但為購房者提供了全新的微信購房方式,也為合作的開發商提供了基于微信的全面移動營銷解決方案,實現了多方共贏。
據了解,樂居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以來,截止6月底已有超過16000個樓盤開通了樂居微信售樓處,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此次微信購房活動依托微信售樓處,以微信紅包為主線,通過微信紅包的抽取與分享,極大程度擴大樓盤微信售樓處的關注度和傳播面,讓有意向的購房者通過微信售樓處,更方便、更快捷、更互動地了解樓盤,獲得服務,進而促進交易的達成。除生動展現樓盤信息外,微信售樓處還提供了實時推送樓盤信息和優惠政策,一鍵式購房咨詢,手機預約看房班車、獲取獨家房產電商優惠等多種服務功能。網友通過微信售樓處,還可以直接和入駐微信售樓處的售樓員實時聯系互動,預約看房。而對于開發商,通過微信購房季的活動,可以擴大其微信售樓處的影響力,進一步縮短樓盤項目與購房者之間的交互距離,從而實現精準營銷。
1.在報業媒體上市公司方面:博瑞傳播營業收入為92251萬元,同比增長14.0%;凈利潤26291萬元,同比增長37.2%。新華傳媒營業收入為227750萬元,同比下降21.6%;凈利潤23299萬元,同比下降3.7%。北青傳媒營業收入為82946萬元,同比下降23.3%;凈利潤15062萬元,同比增長273.7%。
2.在廣電媒體上市公司方面:電廣傳媒營業收入為417498萬元,同比增長24.6%;凈利潤2942萬元,同比增長37.9%。中視傳媒營業收入23315萬元,同比增長36.4%;凈利潤11450萬元,同比增長111.1%。東方明珠營業收入192621萬元,同比增長5.5%;凈利潤45498萬元,同比增長2.0%。
3.在出版媒體上市公司方面:出版傳媒營業收入為129193萬元,同比增長9.7%;凈利潤12933萬元,同比增長11.9%。時代出版營業收入為175235萬元,同比增長18.0%;凈利潤22519萬元,同比增長2.9%。
4.在廣電網絡媒體上市公司方面:歌華有線營業收入為151600萬元,同比增長11.5%;凈利潤33008萬元,同比增長0.38%。廣電網絡營業收入為94992萬元,同比增長13.9%;凈利潤7811萬元,同比增長81.3%。
5.在新媒體上市公司方面:新浪營業收入32820萬美元,同比下降11.2%;凈利潤6980萬美元,同比下降21.4%。搜狐營業收入為51520萬美元,同比增長20.1%;凈利潤17640萬美元,同比增長11.2%。網易營業收入為56000萬美元,同比增長28.4%;凈利潤27100萬美元,同比增長15.8%。騰訊營業收入為182190萬美元,同比增長74.0%;凈利潤75510萬美元,同比增長達83.3%。百度營業收入為65160萬美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21760萬美元,同比增長41.7%。
6.大網站2009年度網絡廣告的經營情況:除騰訊、搜狐外,其他兩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了衰退,以網絡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新浪廣告收入為20220萬美元(未包括房地產網絡廣告業務),按可比口徑,同比下降9%;網易網絡廣告收入為5620萬美元,同比下降5.5%;相對而言,搜狐廣告收入為17710萬美元,同比上升0.7%;騰訊表現最為搶眼,廣告收入為14090萬美元,同比增速高達16.5%。
考慮到新浪廣告收入數據的特殊性,依據可比性原則,對2009年新浪廣告收入數據進行調整,即按照比2008年同比下降9%推算,得出4大門戶網站2009年度廣告收入合計為60944萬美元,去年同期為61480萬美元,同比下降0.9%,若考慮到Google、百度、淘寶等廣告量的增長,整體而言,網絡媒體的廣告收入仍處于增速狀態,不過增速明顯放緩,但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優勢明顯。
7.在網絡游戲上市公司方面:巨人網絡營業收入為19100萬美元,同比下降18.1%;凈利潤12590萬美元,同比下降22.7%。盛大網絡營業收入為76750萬美元,同比增長47.0%;凈利潤23320萬美元,同比增長27.6%。
8.在渠道類媒體上市公司方面:分眾傳媒營業收入為50500萬美元,同比下降21.4% ,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虧損2.09萬美元。華視傳媒營業收入為12070萬美元,同比增長15.9%,凈利潤2660萬美元,同比下降43.2%。
9.在印刷類媒體上市公司方面:粵傳媒營業收入為31547萬元,同比下降32.0%,凈虧損9336萬元。
10.在移動媒體上市公司方面:空中網營業收入為1313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凈利潤1258萬美元。
11.在文化傳播類上市公司方面:華聞傳媒營業收入為253073萬元,同比下降10.1%;凈利潤16419萬元,同比下降1.3%。賽迪傳媒營業收入為17831萬元,同比下降9.7%,凈虧損13466萬元。中信國安營業收入為196825萬元,同比增長3.3%;凈利潤61175萬元,同比增長71.9%。
12.在與廣告業密切相關行業上市公司方面:(通訊類)中國電信營業收入為2082億元,同比增長12.9%;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33.9%。中國移動營業收入為4521億元,同比增長9.65%;凈利潤1152億元,同比增長2.13%。中國聯通營業收入為1584億元,同比下降15.1%;凈利潤31億元,同比下降84.5%。(地產類)萬科營業收入為489億元,同比增長19.2%;凈利潤53億元,同比增長32.1%。金地集團營業收入為121億元,同比增長23.9%;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111.2%。(銀行類)中國銀行營業收入為2322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27.2%。工商銀行營業收入為3095億元,同比下降0.1%;凈利潤1286億元,同比增長16.1%。建設銀行營業收入為2672億元,同比下降0.1%,凈利潤1068億元,同比增長15.3%。招商銀行營業收入為514億元,同比下降7.0%;凈利潤182億元,同比下降12.9%。(終端零售類)蘇寧電器營業收入為583億元,同比增長16.8%;凈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33.2%。國美營業收入為427億元,同比下降7.0%;凈利潤14.09億元,同比增長34.5%。
13.在最新上市公司方面:現代傳播營業收入為33320萬元,同比下降4.2%;凈利潤3120萬元,同比下降30.7%。省廣股份營業收入為205024.03萬元,同比增長12.98%;凈利潤5329.65萬元,同比增長15.66%。
14.在國外相關集團方面:Google2009年營業收入為136.51億美元,同比增長8.51%;凈利潤65.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18%。《紐約時報》2009年營業收入為24.40億美元,同比下降16.99%;凈利潤0.20億元,同比下降0.58%。新聞集團2009年營業收入為304.23億美元,同比下降7.80%;凈虧損33.78億美元,同比下降175.66%。(其他傳媒集團后續補充)
一、報業媒體
博瑞傳播(600880.SH)
注:銷售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且此中凈利潤在不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每股收益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下同)
2007年-2009年,博瑞傳播的營業收入保持了較快的增長,2009年同比增長14.0%;凈利潤方面,博瑞傳播同樣保持快速增長,2009年與同期相比上升了37.2%;銷售凈利率持續增長, 2009年達到28.50%。主要原因有:(1)收購夢工廠,并在下半年并表;(2)管理費用的減少;(3)廣告業務逆勢增長等。
從廣告業務來看,持續增長,不過2009年同比增速有所放緩,從2008年同比增長57.8%下降到2009年的19.0%;毛利方面2009年同比增長15.1%。其中,2009年戶外廣告業務收入約6600萬元,同比增長23%。
新媒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6月,博瑞斥資4.47億元成功收購夢工廠100%股權,2009年夢工廠實現凈利潤7758.77萬元,同比增長32.96%。
新華傳媒(600825.SH)
新華傳媒2009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有所下降,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6%,凈利潤同比下降3.7%,銷售凈利率有所提升,2009年達到10.23%。主要是由于受金融危機及平面媒體下滑趨勢的影響。
從業務構成來看,2009年廣告報刊收入下降幅度最大,達到35.0%,直接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借助世博會契機,以上海新華書店和新華書城為品牌感召力,圖書出版業務收入同比微漲0.14%;此外公司打造B2C電子商務平臺“一城網”突破了傳統格局,取得一定成效。
北青傳媒(01000.HK)
北青傳媒2009年實現營收82945.9萬元,同比下降23.28%;公司所有人應占溢利15062萬元,同比上升高達273.66%;銷售凈利率水平大幅度提升至18.16%。
從廣告收入來看,2009年實現46903萬元,同比下降12.6%,廣告收入占比有所上升,2009年達到56.5%。
二、廣電網絡媒體
電廣傳媒(000917.SZ)
電廣傳媒近三年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09年同比增速達到24.6%;凈利潤方面,2008年同比下降幅度很大,高達81.2%,2009年有所增長,同比增速達到37.9%;銷售凈利率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達到0.70%。
從業務構成來看,廣告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09年同比增速達到37.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高達74.1%;網絡業務2009年實現收入86747.51萬元,同比略有增長,其中增值業務收入已超過6000萬元;影視節目制作發行收入2009年為3733.01萬元;創投業務2009年實現歷史性突破,在創業板開出之后,公司已有4家被投資的公司成功上市,以及在目前時點又有兩家被司已經過會,其已正式成為主業之一;旅游業務2009年實現凈利潤601.09萬元,房地產2009年營收1140.99萬元,同比下降44.29%。
中視傳媒(600088.SH)
中視傳媒近三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0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4%,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111.1%,主要是影視業收入大幅度增加,廣告業和旅游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同時,各項業務的毛利率均有增長;此外,存量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同比有所提升,使得財務費用收益增加。
從廣告業務來看,中視傳媒2009年實現營收約6億元,同比增長11.01%,不過相對于2008年增速,下降幅度較大(2008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達到35.9%)。同樣,2009年廣告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下降了10.1個百分點。
東方明珠(600832.SH)
2009年東方明珠實現營業收入19.26億元,同比增長5.54%;凈利潤4.55億元,同比增長1.98%;銷售凈利率水平有所下降,變為23.62%。
從媒體廣告業務來看,2009年實現2.64億元,同比下降4.37%,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也由上年的15.1%下降至13.7%。
三、出版媒體
出版傳媒(601999.SH)
出版傳媒近三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09年營業收入129192.98萬元,同比增長9.7%,增速有所放緩;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32.71萬元,同比增長11.93%。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同比有所提升,達到10.01%,不過仍低于2007年水平;期末公司資產總額為224305萬元,較年初增長15.33%,資產負債率34.58%。
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2009年出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5.77%;票據印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79%;圖書發行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3%。
時代出版(600551.SH)
時代出版近三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09年營業收入17.52億元,同比增長17.98%;凈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2.88%;銷售凈利率下降至12.85%。
新媒體拓展方面:針對教育市場,推動數字出版業務與數字化教學方式相結合,研究、開發數字教育產品;大力拓展“校訊通”用戶;與杭州手機閱讀基地合作開展手機閱讀、與“中文在線”合作開展 “全媒體出版”。全面啟動數字出版,借助國外成功的商業運作模式,逐步推進以素質教育為主、以義務教育為基礎的在線數字教育出版平臺建設,實現公司在全國數字教育產業中的競爭優勢。
四、廣電網絡媒體
歌華有線(600037.SH)
歌華有線近三年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趨勢,凈利潤先下降后上升。2009年實現營業收入151600萬元,同比增長11.4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33008萬元,同比增長0.38%;銷售凈利率水平不斷下降,從2007年的30.96%下降到2009年的21.77%。
報告期末,公司有線電視注冊用戶41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0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40余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0余萬戶。
廣電網絡(600831.SH)
廣電網絡近三年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09年同比增速13.9%,不過增速有所放緩(2008年同比增速高達52.95%);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不斷上升,2009年同比增速高達81.3%,增速遠遠超過收入增長,主要原因在于非經常事件的影響,如營業外支出恢復正常、獲得免稅優惠等。銷售凈利率2009年達到8.22%,上升了3.06個百分點。
五、門戶網站
新浪(SINA:NASDAQ)
1.2007-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
從收入結構來看,新浪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網絡廣告和移動增值業務,2009年廣告收入的占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2008年所占的70%下降到2009年的62%。
2.2007-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2009年10月,隨著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新浪已將其房地產廣告業務注入由新浪控股的子公司新浪樂居,并將自己在新浪樂居中的權益換取了CRIC約33%的股權,從2009年10月1日開始,新浪不再將新浪樂居的財務業績合并計入財務報表。目前新浪還未能報告自己在CRIC的權益。
為此,保持可比性原則,2009年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新浪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凈利潤同比下降26%,廣告收入同比下降9%。
搜狐(SOHU:NASDAQ)
1.2007-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
從收入結構來看,搜狐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網絡廣告、網絡游戲及移動增值業務,網絡游戲的比重逐年增大,從2007年的不到22%提高到2009年的52%,成為搜狐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廣告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63%,下降到2009年的34%,下降趨勢明顯。2009年無線業務收入為6080萬美元,同比增長29%,在總收入中占比11.8%。
2.2007-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2009年,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搜狐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均有所上升,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20.1%,凈利潤同比增長11.2%;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為34.2%,有所下降。
從廣告收入來看,2009年略有提高,同比增長0.7%。
網易(NTES:NASDAQ)
1.2007-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
從收入結構來看,網易的收入主要包括網絡游戲、網絡廣告以及無線增值業務,網絡游戲業務的比重2009年已達到88%,是網易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廣告收入比例2009年下降較大,減少了4個百分點,占比變為10%;無線增值業務所占的比重很小,在2%左右。
2.2007-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2009年,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網易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均有所上升,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28.41%,凈利潤同比增長15.8%;銷售凈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09年變成48.4%。
從廣告收入來看,2009年有所下降,同比減少5.5%。
騰訊(0700.HK)
1.2007-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
從收入結構來看,騰訊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增值、移動電信增值與網絡廣告業務三大塊。近三年來,互聯網增值收入占比不斷提高,2009年達到77%,是騰訊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移動電信增值業務收入比例有所下降,2009年為15%;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占比也呈持續下降趨勢,2009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變為8%。
2.2007-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2009年,騰訊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均有大幅度上升,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74.0%,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83.3%;銷售凈利率水平有所提高,2009年變成41.4%。
從廣告收入來看,2009年同樣有所增加,同比增長16.5%,在四大門戶網站中最為顯眼。
四大門戶網站廣告收入情況
考慮到新浪廣告收入數據的特殊性,依據可比性原則,對2009年新浪廣告收入數據進行調整,即按照比2008年同比下降9%推算,得出四大門戶網站2009年度廣告收入合計為60944萬美元,去年同期為61480萬美元,同比下降0.9%,若考慮到Google、百度、淘寶等廣告量的增長,整體而言,網絡媒體的廣告收入仍處于增速狀態,不過增速明顯放緩,但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優勢明顯。
六、搜索類媒體
百度(BIDU:NASDAQ)
2007-2009年,百度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長,2009年與同期相比,營業收入增長了39.0%,凈利潤增長了41.7%,表現出較強的發展能力。2009年百度網絡營銷營收的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和每客戶營收的增加。
2009年百度在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超過31.7萬家,比2008年增長了11.6%,來自每家網絡營銷客戶的平均營收約2051美元,同比增長25.0%。
七、網絡游戲類媒體
巨人網絡(GA:NYSE)
巨人網絡收入來源于網絡游戲業務。從營業收入來看, 2009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減少18.1%;凈利潤更是連續下降,2008年同比下降高達22.7%;2009年毛利率與銷售利潤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舊保持著較高的水平,明顯高于目前已公布的其他國內網絡運營商,2009年毛利率為84.3%,銷售凈利率為65.92%。
盛大網絡(SNDA:NASDAQ)
從營業收入來看,近三年盛大網絡都有較大程度的增長,2009年同比增長了47.0%;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在凈利潤方面,盛大2008年有所放緩,盈利能力沒有下降,主要是金融危機下投資的減值損失,同比下降了10%,2009年則同比增速高達27.6%;毛利率2009年略有上升,達到71.7%;銷售凈利率有所下降,2009年變為30.38%。
八、渠道媒體
分眾傳媒(FMCN:NASDAQ)
1.2008-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④
非持續運營業務總凈營收指來自商業樓宇聯播網、框架廣告網絡以及賣場終端聯播網的總凈營收,2009年為3.381億美元,同比下降24.97%;持續運營業務總凈營收指來自于電影院廣告、戶外LED網絡以及互聯網廣告服務的總凈營收,2009年為1.669億美元,同比下降12.94%。從收入占比來看,非持續運營業務占2/3強,不過比重有所下降。
2.2008-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從總凈營收來看,2009年分眾傳媒實現50500萬美元,同比下降21.4%;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2009年凈虧損為2.088億美元,虧損減少幅度較大;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009年實現凈利潤8940萬美元,同比增長319.9%。
華視傳媒(VISN:NASDAQ)
從營業收入來看,近三年華視傳媒持續增長,不過2009年增幅明顯放緩,同比增長15.9%;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在經歷2008年的大幅度提升后,2009年下滑較大,同比減少43.2%;毛利率2009年下降較大,變為49.4%;銷售凈利率2009年則下降為22.04%。
九、印刷類媒體
粵傳媒(002181.SZ)
粵傳媒2009年營業收入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同比減少32.0%;凈利潤更是出現前所未有的虧損,為-9936萬元,主要原因是控股子公司公明景業所有資產均已被貸款銀行及其他債權人查封,公司作為最大債權人已提請公明景業破產,公明景業不再納入本期合并報表范圍,預計被迫清算計提了1.23億元的特別壞賬準備;此外,受市場需求低迷影響,公司印刷業務、廣告業務等收入和利潤同比均有所下降。
十、移動媒體
空中網(KONG:NASDAQ)
1.2007-2009年營業收入結構情況
從收入結構來看,空中網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移動增值服務、游戲業務與廣告業務:移動增值服務比例下降幅度較大2009年變為75%,不過仍是空中網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移動游戲業務近兩年有了較大的發展,2009年占到總收入的21%左右;無線互聯網營收2009年占比達到4%。
2.2007-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2009年,騰訊的營業收入和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凈利潤水平均有大幅度上升,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35.8%,凈利潤扭虧為盈,實現1258萬美元;毛利率上升了4個百分點,為8%;銷售凈利率達到3.8%。
從移動廣告業務收入來看,2009年增幅較大,同比增長182.4%。
十一、文化傳播類媒體
華聞傳媒(000793.SZ)
華聞傳媒近三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2008年增長較大,2009年則有所下降。其中2009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1%,主要是由于公司根據市場行情,大幅減少大宗商品貿易的規模;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26%。主要原因是所得稅費用的增加。從利潤總額來看,2009年同比增長3.57%,主要是由于傳媒及燃氣業務的營業利潤增長等。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同比上升至6.49%。
媒體業務:華聞傳媒 2009 年下半年傳媒業務實現收入11.52 億元,同比增長9.5%,增長的動力包括:(1)廣告業務下半年實現收入1.34 億元,同比增長7.8%,廣告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證券時報》下半年的復蘇以及《新文化報》繼續強勁增長,而《華商報》和《華商晨報》則仍舊沒有走出衰退的通道。(2)發行和配送業務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長50%。
賽迪傳媒(000504.SZ)
賽迪傳媒2009年繼續處于虧損狀態,不過虧損相對有所減少。具體來看,2009年營收同比下降9.7%;凈虧損為13466萬元,虧損同比減少20.8%。報告顯示,經營業績較大下滑主要源自:(1)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帶來巨大沖擊,產業增速明顯放緩。受此影響,IT廣告市場繼續萎縮,加之新媒體對平面媒體廣告市場份額的壓縮,公司IT 平面媒體廣告收入繼續下降;(2)公司非IT 類媒體和網絡媒體仍處于成長期,客戶認知正在逐步提高;(3)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無形資產、商譽等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準備。
中信國安(000839.SZ)
中信國安2007年-200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水平持續增長,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68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有所放緩;凈利潤水平則大幅度提高,2009年同比增速高達71.9%;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大幅度上升至31.08%。
十二、通訊企業
中國電信(00728.HK;CHA:NYSE)
2009年,中國電信的營業收入2082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移動業務收入356.2億元,呈逐季快速增長趨勢,有線寬帶接入和固網增值及綜合信息服務業務增長良好,收入分別為470.61億元和279.8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7.1%和9.3%。不過凈利潤水平下降幅度較大,2009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3.9%,銷售凈利率水平下降至6.37%。
在用戶方面,公司截至2009年12月底固定電話用戶數為1.89億戶,減少1979萬戶,下降9.5%;移動用戶數達到5609萬戶,凈增2818萬戶,增長101.0%;有線寬帶用戶數達到5346萬戶,凈增919萬戶,增長20.8%。
中國移動(00941.HK;CHL:NYSE)
繼2008年后,中國移動的營收及凈利潤增幅再創新低。2009年中國移動總營業額45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凈利潤為11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客戶總數5.22億戶,增長14.2%;股東應占利潤達到11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每股基本盈利達到5.74元人民幣。
2009年底,移動客戶總數5.22億戶,同比增長14.2%。
中國聯通(600050.SH)
上表中數據為年報所示,為方便凈利潤數據的可比性,剔除全年持續經營業務數據中幾項不可比因素后,2009年調整后凈利潤按可比口徑同比下降35.1%,主要是受固網語言業務下滑以及3G業務處于運營初期等因素影響。
截至2009年底,公司GSM用戶數達到14484.5萬戶,同比增長8.6%;3G用戶綜述達到274.2萬戶,ARPU值為141.7元;本地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0282.2萬戶,同比下降6.2%;固網寬帶用戶總數達到3855.0萬戶,同比增長28.2%。
十三、房地產企業
萬科(000002.SZ)
2009年萬科實現營收488.8億元,同比增長19.2%;凈利潤53.3億元,同比增長32.1%。報告期內,公司銷售額首次突破600億元,實現銷售面積663.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34.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1%和32.5%。實現結算面積605.2萬平方米,結算收入48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1%和19.3%。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同比略有提升,達到10.90%,不過仍低于2007年2.74個百分點。
貨幣現金和存貨2009年繼續增加,分別同比增長15.0%和4.9%。
金地集團(600383.SH)
2009年金地實現營收120.98億元,同比增長23.9%;凈利潤17.7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1.2%。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同比略有提升,達到10.90%,不過仍低于2007年2.74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116.3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35%;結算收入116.63 億元,同比增長23.64%;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高達14.68%,上升幅度很大。
貨幣現金和存貨2009年繼續快速增加,分別同比增長116.6%和42.6%。
十四、銀行企業
中國銀行(601988.SH)
2009年,中國銀行實現營收2321.98億元,同比增長1.71%,主要是由于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快速增長導致的非利息收入穩步增長,其同比增長12.19%,在營收中占比達到31.58%;2009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到808.1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7.20%;銷售凈利率2009年有較大幅度提升,變為34.81%。
工商銀行(601398.SH)
2009年,工商銀行實現營收3094.54億元,同比減少0.1%;2009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到1286億元,同比增長16.1%,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減少,此外,個人貸款強勁,從季度看,4季度息差環比明顯回升;手續費用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提高;費用控制較好等。銷售凈利率2009年有較大幅度提升,變為41.56%。
建設銀行(601939.SH)
2009年,建設銀行實現營收2671.84億元,同比減少0.12%,其中利息凈收入2118.85億元,同比減少5.8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80.59億元,同比增長25%;其他經營收入72.40億元,同比增長74.84%。
2009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到1068.369億元,同比增長15.32%,主要得益于服務與產品創新;加強風險管理,資產質量持續改善,資產減值準備比上年減少253.69億元,降幅49.91%;適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生息資產平均余額增長26.8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2008年底人行大幅降息的不利影響。銷售凈利率2009年也有較大幅度提升,變為39.99%。
招商銀行(600036.SH)
2009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收514.46億元,同比下降6.98%,主要是受凈利息收入下降的影響,2009年凈利息收入為403.64億元,同比下降13.91%,在營收中占比變為78.46%,比上年下降6.31個百分點。
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82.35億元,同比降幅達到12.94%;銷售凈利率2009年下降至35.44%。
十五、終端零售企業
蘇寧電器(002024.SZ)
2009年,蘇寧電器實現營收580.00億元,同比增長16.8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8.90億元,同比增長33.17%;銷售凈利率2009年上升至4.9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額55.55億元,繼續保持健康穩健的發展態勢。
國美電器(0493.HK)
2009年,國美電器實現營收426.68億元,同比減少7.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4.09億元,同比增長34.45%;綜合毛利率由16.94%上升至17.32%;銷售凈利率2009年上升至3.30%;每股基本盈余由2008年的0.082元上升到2009年的0.103元,同比增長25.61%。
通過融資,截至2009年底,國美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60.29億元。
十六、最新上市公司
現代傳播(00072.HK)――2009年9月9日上市
2009年,現代傳播實現營收3.33億元,同比減少4.2%;實現凈利潤0.31億元,同比下降30.7%;銷售凈利率水平2009年下降至9.36%。
集團在內地經營兩份周報及五份月刊,2009年實現廣告收入3.18億元,同比減少3.1%;發行收入方面,2009年實現1360萬元,同比增長3.9%。
省廣股份(002400.SZ)――2010年5月6日上市
作為中國本土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省廣股份于2010年5月6日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交易,發行價為39.8元,當天最高沖至49元,收市報43.95元,較發行價上漲10.43%,成交量111088手,全天振幅為13.79%,波動較平穩。
從近三年業績來看,省廣股份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較好的增長,2009年實現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12.9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0.53億元,同比增長15.66%;銷售凈利率2009年上升至2.60%。
十七、國外大型傳媒集團
1.Google(NASDAQ)
從最近三年來看,Google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保持了增長趨勢。營收方面,2009年實現236.51億美元,同比增速8.51%,明顯放緩(2007年、2008年同比增速分別為56.47%和31.35%);凈利潤方面,2009年實現65.2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4.26%(2007年、2008年同比增速分別為36.63%和0.55%);銷售凈利率方面2009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達到27.57%。
從廣告收入來看,2009年實現228.89億元,同比增長8.33%,有所放緩(2007年、2008年同比增速分別為56.42%和28.73%);從廣告收入在營收中占比來看,2009年為96.8%,略有下降。
2《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近三年營業收入持續下降,2009年降幅更大,同比下降高達16.99%(2007年、2008年同比下降分別為2.86%和7.7%);凈利潤方面2009年實現扭虧,略有盈利,為0.20億美元。
紐約時報各業務收入比較
從廣告收入來看,近三年均不斷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斷加大,2009年實現廣告收入13.36億美元,同比下降高達24.55%(2007年、2008年同比下降分別為13.09%和5.39%);從廣告收入占比來看,也呈現不斷下降趨勢,2009年變為54.77%,與此同時,發行收入占比有所增長,且發行收入量不斷提高,2009年實現發行收入9.36億元,同比增長2.89%。
3.新聞集團(NWS:NASDAQ)
(注:財年指從上年7月1日至該年6月30日)
新聞集團近三財年營業收入先上升后下降趨勢,2009財年實現營收304.32億美元,同比下降7.80%(2008財年同比增長15.15%);凈利潤方面2009財年更是大幅下降,虧損了33.78億美元(2008財年同比增長57.24%)。
新聞集團各業務收入比較 單位:億美元 %
從上表可以看出,2009財年對公司總收入貢獻排名靠前的主要是電影娛樂(占19.5%)、報紙(占19.3%)、有線電視(占18.4%)等。從2009財年各業務變動來看,可以看出除有線電視、衛星直播電視、雜志插頁外,其他業務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注釋:
①據2009年年報顯示,廣告報刊收入同比下降數據為32.56%。
②由于新華傳媒發生的重大收購變動,財務統計口徑發生變化,這里以2008年其年報數據做基準進行推算。
③此中2007年、2008年數據仍按照以前報表,待正式調整后再做更正。
④由于查閱其各年報表,統計口徑發生變化,此中以2009年報上數據為準。
⑤此數據在2009年報中指的是總無線互聯網營收。
⑥此表中是依據2009年報中數據所得,其中經營收入指不含一次性初裝費收入的攤銷額,對以前年度經營收入進行了追溯調整,凈利潤為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