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58: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企業所得稅法釋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資本弱化 企業所得稅 稅收處理
根據經濟合作組織(OECD)解釋,企業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比例應為1:1,當權益資本小于債務資本時,即為資本弱化。MM定理揭示:由于利息可在稅前抵扣,存在稅盾效應,適度舉債會增加企業的價值。稅盾效應本身是合法的,但往往被跨國公司所濫用,將要進行的股權投資轉變為債權投資,對國家的稅基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各國紛紛采取各種手段進行資本弱化管理。
借鑒國際上資本弱化管理的立法經驗,2008年起我國實行新企業所得稅法,強化了資本弱化管理。目前,我國實行資本弱化管理的稅法依據主要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所得稅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所得稅法實施條例);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以下簡稱121號文);4.《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國稅發[2009]2號(以下簡稱調整辦法)。
一、我國現行稅制中資本弱化管理的特點
我國資本弱化管理的特點主要有:
(一)主要采用安全港原則
121號文第一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后年度扣除。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條規定外,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金融企業為5:1;其他企業為2:1。
(二)引入獨立交易原則
121號文第二條規定:企業如果能夠按照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并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或者該企業的實際稅負不高于境內關聯方的,其實際支付給境內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根據對相關資本弱化管理規定的分析,筆者認為,企業接受關聯方的債權性投資的利息支出準予稅前列支的條件有3種情況:1.債資比例不超過規定比例且不超過按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2.企業能按照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并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3.受資企業的實際稅負不高于境內關聯方。
二、稅法和會計準則中關聯方利息交易處理差異
(一)關聯方和關聯方關系定義的差異
1.《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第三條關于關聯方的定義是: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構成關聯方,并列舉了10種屬于關聯方的情形。
2.稅法中關聯方定義: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零九條關于關聯方的定義是:關聯方是指與企業有下列關聯關系之一的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資金、經營、購銷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間接的控制關系,直接或者間接地同為第三者控制,在利益上具有相關聯的其他關系。而調整辦法采用列舉的辦法,明確了8種情形屬關聯方關系。
從會計與稅法對于關聯方及關聯方關系的界定來看,兩者存在一定的差異。稅法的規定更明確、更具體,便于納稅人實際操作,也便于稅務機關提高工作效率。
(二)關聯方利息支出的會計與稅收處理
1.會計處理
企業財務報表中應當披露所有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相關信息。對外提供合并財務報表的,對于已經包括在合并范圍內各企業之間的交易不予披露,但應當披露與合并范圍外各關聯方的關系及其交易。關聯方利息支出的賬務處理與非關聯方利息支出的賬務處理一致,要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關聯方利息支出要按規定披露。
2.稅收處理
如果關聯方交易利息支出,屬于資本弱化管理的調整范圍,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就需要進行特別納稅調整,并按此繳納企業所得稅。由此造成的所得稅費用差異,按照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三、資本弱化管理下企業稅收處理要點
(一)資本弱化要服從企業整體理財目標
企業通過資本弱化節稅,要注意避免兩方面的風險:一是避免稅務風險,要注意國家的稅收政策對于資本弱化的管理;二是避免財務風險。總之,資本弱化要服從企業整體理財目標,創造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注意適用對象
資本弱化管理是專門針對關聯企業間的融資行為,如果借款企業間不存在關聯關系就不適用資本弱化管理政策。企業可優先考慮從非關聯方之間獲得債權性融資。但從非關聯方之間獲得債權性融資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財務風險,否則會給企業造成巨額損失,得不償失。
(三)合理計算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
債權性投資,是指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從關聯方獲得的,需要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質的方式予以補償的融資。權益性投資,是指企業接受的不需要支付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擁有所有權的投資。
稅法目前沒有對債權性投資進行進一步具體細致的界定。由于金融工具日益繁多,一些具有特殊性質的投資如融資租賃、可轉換債券、背靠背貸款或者委托貸款是否被認定為債權性融資,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通過稅法明確。
調整辦法中關聯債資比例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關聯債資比例=年度各月平均關聯債權投資之和/年度各月平均權益投資之和
各月平均關聯債權投資=(關聯債權投資月初賬面余額+月末賬面余額)/2
各月平均權益投資=(權益投資月初賬面余額+月末賬面余額)/2
權益投資為企業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所有者權益金額。如果所有者權益小于實收資本(股本)與資本公積之和,則權益投資為實收資本(股本)與資本公積之和;如果實收資本(股本)與資本公積之和小于實收資本(股本)金額,則權益投資為實收資本(股本)金額。
(四)合理界定關聯方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包括直接或間接關聯債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利息、擔保費、抵押費和其他具有利息性質的費用。實際支付利息是指企業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計入相關成本、費用的利息。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利息支出應按以下公式計算: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實際支付的全部關聯方利息×(1-標準比例/關聯債資比例)。兼營不同業務的利息支出按規定分開計算。
(五)注意利率問題
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基準利率和浮動利率,不能僅考慮基準利率,而忽略了浮動利率,導致少扣除利息支出。
(六)注意特別納稅調整的追溯年限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或者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安排的,稅務機關有權在該業務發生的納稅年度起10年內,進行納稅調整。
例:大華公司2008年初發生如下借款支出:
1.向建設銀行貸款1 000萬(一年期),合同約定年利率為8%,支付年利息80萬元。該筆貸款由大華公司的境內關聯企業東源公司提供負有連帶責任的貸款擔保,大華公司支付關聯企業東源公司擔保費80萬元。假設同類同期貸款市場上獨立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應收取的擔保費為65萬元。
2.大華公司的境內母公司中華公司通過工商銀行向大華公司提供委托貸款,貸款金額3 000萬(一年期),合同約定年利率為8.5%,支付年利息255萬。可以提供稅法規定的相關資料以證明其符合獨立交易原則。
3.大華公司向境內關聯企業西源公司借款5 000萬元,支付利息600萬元(一年期)。假設金融企業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考慮浮動利率后為10%。不能提供稅法規定的相關資料以證明其符合獨立交易原則。
4.大華公司向境外E國的關聯方北源公司外幣借款1 000萬(已折合人民幣),按15%支付一年期利息150萬元。假設金融企業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考慮浮動利率后為10%。北源公司所在地E國和我國有稅收協定,協定中對于利息征收預提所得稅的稅率為7%,股息為10%。大華公司在支付利息時已支付北源扣繳公司預提所得稅10.5萬元。
大華公司2008年度各月平均權益性投資之和經計算為2 000萬,2008年度各月平均關聯債權性投資之和為1億。
大華公司2008年企業所得稅稅率25%,實際稅負為20%,東源公司的實際稅負為23%,中華公司的實際稅負為15%,西源公司的實際稅負為18%。大華公司、中華公司、東源公司、西源公司、北源公司均為非金融企業。
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的通知》,對于“實際稅負”的計算方法是:實際稅負比率=實際繳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第一步:根據關聯方債資比初步計算不可扣除利息支出。
關聯方債資比例=10 000/2 000=5
稅法規定標準債資比例=2
年度實際支付的關聯方債權性投資的實際利息支出=(80+80)+255+600+150=1 165(萬元)
不可扣除的利息支出=1 165×(1-2/5)=699(萬元)
第二步:對關聯方債權性投資的實際利息支出進行分析。
1.向建設銀行的貸款,是由其關聯企業東源公司提供負有連帶責任貸款擔保,屬于關聯方債權性投資。由于東源公司實際稅負為23%,比大華公司實際稅負20%,高出3%,同時東源公司屬境內公司。根據121號文第二條規定,超過安全港比例規定的利息160/1 165×699=96萬元也可以扣除,實際上該項業務的實際利息160萬元均可以稅前扣除。
2.向工商銀行的貸款,由于是其母公司中華公司通過無關聯第三方提供的,屬于稅法規定關聯方債權性投資。盡管中華公司實際稅負為15%,低于大華公司,但由于該支付的利息符合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的規定,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根據121號文第二條規定,超過安全港比例規定的利息255/1 165×699=153萬元允許扣除。實際上該項業務的實際利息255萬元均可以稅前扣除。
3.向境內關聯企業西源公司貸款,西源公司實際稅負為18%,低于大華公司,超過安全港比例部分利息支出600/1 165×699=360萬元不允許稅前扣除。
4.由于北源公司位于境外,向其貸款支付的利息,超過標準比例的150/1 165×699=90萬元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稅法規定關聯方在支付利息時,能夠享受稅收協定優惠待遇的利息部分只能是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利息部分。對于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利息部分,不能享受稅收協定中利息條款的待遇即不視為利息。如果根據協定,利息按優惠的7%稅率征收預提所得稅,股息按10%征收的,則對于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利息部分,我國將補正3%的預提所得稅。因此,應補扣預提所得稅稅款2.7萬元[90×(10%-7%)]。
大華公司2008年度企業借款利息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金額=360+90=450萬元,形成永久性差異。
調增所得稅:450×25%=11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 125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 125 000
補扣預提所得稅稅款2.7萬元
借:其他應付款――北源公司 27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7 000
主要參考文獻:
[1]解讀財稅[2008]121號:關聯方債權性投資利息的所得稅處理.(2008-11-03)EB/OL),.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7-12-6) [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