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早產兒護理要點

早產兒護理要點

時間:2023-09-25 11:30: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早產兒護理要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早產兒護理要點

第1篇

方法:1例孕30周早產兒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孕30周早產兒健康出院。

結論:加強早產兒的護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孕30周早產兒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08-01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pretem infant,premature infant)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重不足2500g,身長在46cm以下的活產嬰兒。早產兒身體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胎齡越小各種反應越差,免疫系統比足月兒差,病死率較高,是足月胎兒的20倍,主要死亡原因是窒息,肺透明膜病、顱內出血和感染。[1]

1臨床資料

患兒,男,30周早產,氣促、青紫、20分鐘?;純合灯淠冈?0﹢4周因胎膜早破2天順產出生,體重1500g,Apgar評分1-5-10分鐘均為8-9-9分,羊水清,胎盤、臍帶無異常。于20分鐘前(即生后)出現氣促、青紫、,病程中無發熱、抽搐、嗜睡,予以吸痰處理,以“30周早產兒”急轉入NICU。

2護理要點

2.1注意保暖。早產兒中樞發育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差,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改變,故外界環境應恒定不宜波動過大。早產兒室溫度應保持在24℃—26℃、相對濕度55%-65%。體重越輕者,周圍環境溫度應越接近早產兒體溫。一般體重在1500~2000g者,暖箱溫度在30℃~32℃;體重在1000~1500g者,暖箱溫度在32℃~34℃;體重

2.2預防感染。各種感染的預防對實行保護性隔離,是護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①病室保持室內恒溫、恒濕及空氣新鮮,采用濕式清潔、紫外線消毒、開窗通風等方法每日消毒病室。②床單及使用物品及時更換。③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閉式暖箱,堅持每周徹底消毒1次,暖箱內的蒸餾水每日更換,每天用消毒液毛巾擦拭暖箱,保證患兒有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④早產兒的皮膚柔嫩,角質層很薄,受壓時間過長或受大小便等污物的刺激易破損引起感染。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每天給患兒擦洗1次,尤其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清潔,如患兒皮膚上胎脂較多,可用植物油或石蠟油輕輕擦去。堅持每2h翻身1次,并輕輕按摩受壓皮膚。⑤每日臍部護理,有炎性分泌物時,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再用75%乙醇擦凈。避免大小便污染。⑥尿布潮濕及時更換,每次換尿布時,先用溫水擦凈,再用護臀膏擦臀部,防止紅臀發生。⑦每次接觸嬰兒前,醫護人員必須嚴格消毒雙手,感染及帶菌者應調離早產兒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⑧靜脈穿刺前后,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2.3精心喂養。早產兒更需要母乳喂養,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利于早產兒的消化吸收,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媽媽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喂養孩子,要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對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媽媽要按時擠奶(至少每3h擠一次),然后將擠來的奶喂嬰兒。用奶瓶喂奶時,孔眼不宜過大,否則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嗆咳,甚至發生窒息。但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費力,引起疲勞。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產兒,可使用套有橡膠管的滴管喂奶。喂養時要有耐心,喂完奶后,可讓嬰兒側臥,這樣即便是吐奶也不容易嗆咳,能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人性肺炎或窒息。對無法實行母乳喂養的,可選擇早產兒配方奶。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并伴有胃排空延遲的患兒常采用持續胃管喂養,在使用該法時,必須保證胃管的正確位置,加強巡回觀察,并檢查胃殘余量。

2.4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通過醫護人員或父母對嬰兒施以輕柔的。在國內及國外均已被證實可以提高患兒的生長及智力發育,可減少后遺癥,縮短住院時間。[3]撫觸給孩子帶來的觸覺上的刺激會在孩子大腦形成一種反射,這時孩子的眼睛、手腳跟著活動起來,當這種腦細胞之間的聯系和活動較多時,就促進了孩子智力的發育。還有一個好處是孩子可以減少哭鬧,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撫觸要確保房間的溫度適當,一般保持在20-30℃,另外選擇合適的時間,一般選在寶寶吃飽后1—2h清醒時為佳,不要選在吃飽后、饑餓時或想睡時。

3體會

早產兒適應能力差,抵抗力差,由于新生兒在母體內,突然轉變為獨立生活,機體內外環境在短時間內發生了一系列的巨大變化,兼之各種生活機能尚未成熟,各種外界不良因素都容易影響他們的健康。因此,對早產兒的護理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做到對早產兒進行密切的觀察,精心的護理,合理喂養,嚴格的消毒隔離,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預防感染,無為患兒提供一個安全有效地環境,提高早產兒成活率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9

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討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對防治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臨床意義。方法 通過調查我院早產兒中心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病率,從護理角度對59例NEC患兒進行臨床資料的分析,尋找護理觀察與干預要點。結果 早產兒NEC的臨床分度與預后密切相關,護理因素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結論 加強早產兒的護理,實施正確喂養方案,及時發現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 嬰兒 早產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護理

The monitoring and intervening in nursing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early intervening in nursing agains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mature neonates.Methods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59 preterm infants with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ere analy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NEC in preterm infant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Nursing factors affect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n the disease.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engthening nursing,implementing the correct feeding schedules and controlling bacteria infection were necessary in preventing premature neonates from NEC.

【Key words】 infants prematurity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ursing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長期以來一直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常見的胃腸道急癥,也是構成新生兒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來,隨著我國早產兒發生率的上升,NEC更視為早產兒醫療護理中須高度重視和預防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我院早產兒中心10年間發生的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病例做一護理學總結分析,旨在指導臨床能采取切實有效的護理干預進行防治,進一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并收住NICU的1869例早產兒進行調查[1],男987例,女882例。其中發生NEC 59例,占3.16%,男32例,女27例;胎齡<32周18例,32~35周31例,>35周10例;出生體重<1500g 15例,1500~2000g 34例,>2000g 10例。出生1min Apgar評分正常(8~10分)46例,輕度窒息(4~7分)7例,重度窒息(0~3分)6例。

1.2 喂養方式 早產兒配方奶(出生體重<1500g 母乳喂養)鼻飼或口喂;出生體重<2000g 2h喂養;>2000g 3h喂養。每日增加奶量:鼻飼者20ml,口喂者30~40ml。

1.3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腹部X線平片診斷[2]。采用修正的Bell分級對患兒進行分級[3]。其中Ⅰ級36例,Ⅱ級9例,Ⅲ級14例。

1.4 治療方法 患兒發現有宿奶和腹脹立即禁食,給予全靜脈營養。胃腸減壓是治療NEC的首要方法,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并發腸穿孔則轉外科手術治療。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患兒胎齡和出生體重與疾病程度的關系 見表1。

表1 NEC嚴重程度與患兒胎齡和出生體重的關系 (x±s)

由表1可知,重度NEC患兒的胎齡和出生體重均小于輕、中度患兒,但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早產兒基本狀況 見表2。

表2 早產兒相關因素與NEC的關系

2.3 臨床特點 本病全年1~12月份均有發病,1~4季度分別為11例(18.64%)、9例(15.25%)、22例(37.29%)、17例(28.81%)。發病時間在生后1~25天,平均(8.74±599)天。所有患兒起病時均有宿奶和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者43例(72.88%),46例(77.97%)胃內抽出黃綠色液體,明確感染者28例(47.46%),大便潛血陽性者27例(45.76%),血便8例(13.56%)。

2.4 預后情況 見表3。輕度 NEC患兒多數獲痊愈。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全身狀況急劇惡化,酸中毒難以糾正,多發生腹膜炎、腸穿孔,病死率高。本組資料6例患兒有反復禁食,5例2次,1例3次。初次發病常規禁食1~2周,開始喂養后2~24天再發。其中2例并發腸穿孔。

表3 臨床分度與預后 (例)

轉貼于

3 護理觀察與干預

3.1 早產兒喂養 研究表明,新生兒胃腸道功能的差異,使早產兒易患NEC。目前認為,腸黏膜損傷、腸道內細菌作用、腸道喂養是發生NEC的基本條件[4]。調查顯示[1],隨著本地區早產兒配方奶廣泛應用和NEC的預防意識,臨床已不存在高滲奶方喂養因素,但仍須避免快速增加奶量,以降低發生NEC的危險。因此,選擇早產兒配方奶和母乳、嚴格遵從醫囑標準計量喂哺嬰兒是護理工作的首要問題,也是預防NEC的關鍵一步。我們體會,早產兒喂養前后的護理觀察與醫生的及時溝通、靈活處理對NEC的早期發現、早期干預至關重要。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即便常規加奶喂養,也會有嬰兒發生宿奶、嘔吐、腹脹、胃液顏色及大便性狀改變等情況。護理觀察結果往往成為診斷疾病的第一手資料。

3.2 感染因素 從本組資料看出,感染仍然是發生NEC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并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表現為臨床特征典型,全身狀況差,病程進展快,易發生敗血癥、休克、腸穿孔、腹膜炎等并發癥,預后差。因此,如何監測和防止早產兒腸道內外的感染,及時有效的選用敏感抗生素,提高NEC的救治率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護理工作的消毒隔離措施仍然是不可松懈并須進一步加強的關鍵環節[5]。目前,手部衛生預防院內感染已引起醫學專家們的重視,這也是對感染影響最大、又易被忽略的細節。加強早產兒中心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的嚴格管理和監測,杜絕早產兒NEC腸道內外的外源性感染,為今后護理工作特別強調的重點。

3.3 胃腸減壓 絕對禁食、胃腸減壓是治療NEC的首要方法,胃腸減壓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患兒預后。放置胃管行間斷胃腸減壓(時間根據病情決定),壓力不宜過高,一般用5ml注射器抽凈胃內容物(殘胃液)。每班更換注射器,每天更換胃管。嚴重者采用持續胃腸減壓,要特別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每班認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數量,做好出入量的精確統計。勤觀察、勤巡視患兒腹脹情況。如胃腸減壓不理想,須及時尋找原因,切勿等待,并與醫生商討下一步治療的調整。但何時恢復喂養尚缺乏直接的組織學客觀依據。本組NEC痊愈者平均禁食、胃腸減壓時間(10.72±3.79)天(5~21天)。我們體會,需因人而異,根據臨床體征,結合腹部X線表現和實驗室指標,慎重判斷,不必局限于常規。通常是待腹脹消失,大便潛血轉陰性,出現覓食反射,全身情況明顯好轉,開始恢復喂養。先試喂生理鹽水,再試喂5%糖水,根據體重每次1~5ml不等,無異常時改喂乳汁,最好以母乳開始。增加奶量需謹慎,防止復發。

3.4 早產兒基礎護理 本組均為早產患兒,病情變化快,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死亡率高。因此,基礎護理質量在防病治病過程中十分重要。首先,制訂護理計劃,選派臨床經驗豐富且責任心強的多年資護士全面護理。作好生命體征和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對吸氧的患兒隨時調整吸入氧濃度,使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3%~95%,避免引起缺氧或氧中毒。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口腔清潔護理。讓嘔吐的患兒取側臥位,上身抬高30°~40°,以防止嘔吐物進入氣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體溫正常,監測體溫變化。每日了解體重情況。確?;純浩つw黏膜的清潔和完整性,勤換床單、衣物,每日予溫水擦拭或洗浴,做好紅臀、膿皰疹、臍炎等的防治。加強室內空氣、地面消毒,定時通風,保持周圍環境清潔。定期進行暖箱、輻射臺的清潔、消毒。

NEC患兒禁食中完全依賴全靜脈營養,每天根據補液總量合理安排補液順序、速度,同時兼顧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證抗生素達到有效濃度。使其既達到治療目的又能將全部液體均勻輸入。營養液,包括抗生素輸注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熟練穿刺技術,防止藥液外滲,控制好輸液泵速度。輸液時定時巡視進液情況,密切觀察輸液后反應,有情況及時處理。注意隨訪血氣分析、微量血糖、生化指標、腹部X線平片等。

4 小結

早產兒NEC的臨床分度與預后密切相關。加強基礎護理質量對本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提高患兒存活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莉,陳豪,徐秋玲,等.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臨床流行病學特點.新生兒科雜志,2004,19(2):58-61.

2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467-473.

3 Walsh MC,Kliegman RM.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reatment based on staging criteria.Pediatr Clin North Am,1986,33:179-182.

第3篇

【摘要】探討新生兒尿潴留的臨床特點,護理觀察要點及最佳護理方案。方法:通過我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住院患兒中27例尿潴留患兒的臨床特點,試驗室資料,護理動態進行總結分析,總結出新生兒尿潴留的特點和針對性的護理方法。結果:得出新生兒時期有使用過鎮靜劑的患兒發生尿潴留的幾率較高,早產兒的發生率比足月兒的發生率高,且早產兒發生尿潴留的時間比足月兒時間長。結論:本文通過對過去一年中住院新生兒中發生尿潴留癥狀的27例患兒的各項臨床資料及護理動態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新生兒尿儲留臨床特點及護理要點:臨床表現不明顯,不容易被發現,可以不伴腹痛等表現(患兒通常安靜)換尿片時發現無尿是唯一確診的方法,可以通過腹部按壓,腹部熱敷,會陰沖洗,少量回流灌腸或開賽露納肛來刺激膀胱收縮,引起排尿,無效者可以通過導尿來解除尿儲留,并記錄儲留量。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減輕患兒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新生兒;尿潴留;原因;護理措施

1 臨床資料

本組27例新生兒尿儲留的患兒為2008年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兒,男17例、女10例,出生1天至7天的9例,7-14天的11例,大于14天的7例,足月兒8例,早產兒18例,過期產兒1例,順產21例,剖宮產6例,產鉗助產1例。本組病例中入院診斷為:早產兒18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吸入性肺炎的共6例,新生兒重癥肺炎、病理性黃疸的1例:新生兒腹瀉病的1例。其中13例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輔與魯米那鎮靜劑的使用,9例有窒息史,2例因原發病太重,最終死亡,1例最終確診為尿道畸形轉新生兒外科,1例早產體重1100克且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家長自動放棄治療自動出院,住院期間發生尿潴留至解除尿潴留的平均時間為0.5-3天,無一例發生尿路感染?,F將對1年來臨床資料齊全的27例新生兒尿儲留患兒的觀察及護理要點作回顧性的介紹。

2 方法

我科對住院期間的新生兒進行常規磅體重和記錄24小時出入量作為常規護理工作,為疾病的變化提供診斷和治療的依據。對于6小時無尿的患兒實行出入量小結。尤其對危重患兒早產兒,腹瀉患兒的病情變化提供診斷及治療的依據,對于腹瀉患兒補液時提供補鉀的依據。

3 結果

新生兒時期患兒對排尿的恐懼尚不存在。排除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外,對于新生兒尿儲潴留都采取腹部按壓、開塞露納剛肛、會沖洗或少量溫熱生理鹽水回流灌腸等方法處理。結果效果滿意,26例患兒無一例使用導尿管進行導尿,大大減少了患兒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另隨機抽取2009以前的29例新生兒尿儲留的患兒作對照組,兩組在性別、年齡疾病或尿潴留發生的原因上基本相似,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性。對照組29例患兒發生尿儲留時使用傳統的腹部按壓或直接導尿法進行處理,對照組29人中有9人使用了導尿術,平均尿潴留發生時間為1-5.5天,觀察組排除一例泌尿道畸形外無一例無效使用導尿術。經X2檢驗,X2=5.67,P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效果比較

組數例數有效例數使用導尿術例數使用導尿術所占百分比 有效率(%)

觀察組 26 26 00100

對照組 29 20 9 31 100

4 發生原因

新生兒時期患兒對排尿的恐懼尚不存在,引起新生兒尿潴留的原因只能是因某種原因導致新生兒的膀胱收縮功能受到抑制,或先天性的泌尿系統畸形。對于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只能通過外科治療。通過以上病例資料分析,發生尿潴留有48%使用過鎮靜劑;有66%患兒為早產兒,一例為嚴重腹瀉,新生兒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新生兒時期使用鎮靜劑和早產有關,(對于此結論尚無確切的數據支持)。

5 護理措施

5.1 一般護理:做好基礎護理,為早產兒做好保暖工作,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有鎮靜劑使用使的患兒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和磅體重,如果有出入量不平衡患兒每小時尿量少于1-2毫升,或者患兒出現腹脹現象,體重增加異常。立即通知醫生,查找原因,檢查患兒腹部有無包塊,檢查時沿患兒恥骨聯合上沿由輕至重逐漸往里往下探查。如果探查到有包塊,判斷為尿渚留。需要立即采取排尿措施,解除患兒的痛苦。

5.2 特異性護理措施:恢復患兒的膀胱功能一直是臨床康復的首要任務[1],對于新生兒患者,患兒的抵抗力低下,如果對發生尿潴留的患兒實行反復導尿,容易導致患兒尿路感染,加重患兒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采用新生兒尿潴留的特異性護理方法,可以訓練患兒的膀胱功能恢復,減少尿路感染的機率,同時也能有效解除患兒的尿潴留。

對新生兒誘導排尿,不是減輕患兒的心理負擔,而是通過對患兒膀胱的刺激,使患兒的膀胱收縮,負壓增高從而排出尿液,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腹部熱敷,無效或效果不明顯時采用腹部按壓,使尿液排出?;虿捎脮帥_洗,開塞露納肛或溫熱生理鹽水回流灌腸等方法刺激排尿,這幾種方法可以同時或交替使用。采用開塞露納肛或回流灌腸是刺激排便,是利用甘油的高滲作用刺激腸壁引起腸蠕動及正常人直腸對壓力刺激相當敏感,當壓力達到一定閾值時,即引起便意。開塞露刺激排大便,誘導排尿時利用人體大小便都是人體反射過程、其反射都有神經參與/反射初級中樞都在脊髓的腰骶段,因此排大便一定伴有排尿。[2]

6 討論

表1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

參考文獻

[1] 張亞楠.留置導尿術與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2010,6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體會。方法: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兒黃疸患兒69例,在對原發病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藍光照射治療。并對其間的護理要點進行探討。結果:本組新生兒黃疸經藍光照射治療69例,其中,黃疸消退時間最短為10h,最長5d。結論:做好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有利于患兒的康復。

[關鍵詞]藍光;新生兒黃疸;護理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病,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核黃疸后遺癥[1]。采用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好,無不良后遺癥,是當今常用的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我院兒科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兒黃疸患兒69例,在對原發病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藍光照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69例中,男35例,女34例;其中,足月兒48例,早產兒21例。發生黃疸時間最短5h,最長21d。治療時間為3~7d,均治愈出院。

1.2治療方法

1.2.1常規治療保暖,抗感染,供給營養,糾正低氧、缺鈣、失水、酸中毒,使用酶誘導劑(魯米那5~8mg/kg靜推,1次/d),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等。

1.2.2藍光照射治療采用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或黃疸繼續加重者,經皮測黃疸儀測定膽紅素≥12mg/dl,血清總膽紅素達171.0~239.4μmol/L(10~14mg/dl)[2],未成熟兒光療指征放寬,達171μmol/L(10mg/dl)者;出生后確定為ABO溶血癥者,一旦出現黃疸,即可采取藍光治療。

2護理

2.1光療前的器械準備

藍光箱(寧波戴維),藍光燈管6支,從上邊單面照射,燈管與新生兒體表距離40~50cm。使用前檢查燈管是否全亮,不亮或超時的要及時更換。用95%酒精擦拭燈管,去除灰塵,以免影響光線的穿透力。用0.2%的消佳凈溶液擦有機玻璃床及四周玻璃,然后再用清水擦洗兩次,將光療箱溫度預熱到30~32℃(早產兒根據胎齡而定),相對濕度55%~65%。有機玻璃床上墊海綿墊,其上鋪一層質地柔軟吸水性好的尿布,使患兒舒適。

2.2光療前的患兒準備

首先同患兒家屬進行交流,介紹藍光照射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黃疸的危害性,消除家長顧慮。給患兒洗澡、稱體重,進行臍部護理,剪指甲,用紙尿褲遮擋會陰,充分暴露患兒的照射體表面積,并用黑布制作的眼罩遮擋眼部,妥善固定。

2.3光療期間的護理

2.3.1一般護理將患兒裸放入藍光床中間,頭偏向一側,防止溢乳嗆咳吸入窒息。每2小時翻身1次,每4小時做1次記錄,有變化隨時記錄,12h后間斷1~2h再照射。觀察患兒反應,有無四肢顫抖、驚厥、異??摁[、嘔吐并觀察大、小便顏色,有無腹脹、皮膚彈性、有無皮疹,黃疸有無減輕、是否出現青銅色(當血清結合膽紅素>68μmol/L(4mg/dl)并且血谷丙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增高時,光療可使皮膚呈青銅色,即青銅癥[3]),早產兒要注意觀察其有無呼吸暫停及硬腫癥等。如有上述反應及時通知醫生,并作記錄。及時清除嘔吐物及大、小便等污染物。每天溫水浴1次,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

2.3.2喂養最好采用母乳喂養,沒有母乳或暫不能用母乳喂養的患兒,可以使用配方奶(早產兒用早產配方奶)。足月兒每3小時喂奶1次,早產兒每2小時喂奶1次,對厭食、吮吸無力、嘔吐的新生兒要做到耐心、細致喂養,必要時留置胃管喂養。

2.3.3補充水和鈣劑[3]光療會增加新生兒不顯性失水,加之新生兒哭鬧、出汗、嘔吐、腹瀉等使水分丟失更加嚴重。對光療患兒均要采用靜脈補液,防止水、電解質的紊亂,補液量根據進食量、有無嘔吐、腹瀉及失水情況而定,適當補充鈣劑,避免發生低鈣驚厥。

2.3.4體溫觀察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要隨時觀察患兒的體溫和箱溫的變化,以保持適宜的溫度。成熟兒的箱溫一般維持在30~32℃,早產兒的箱溫以32~34℃為宜。對于體溫在38℃以上者給予物理降溫或暫停光療。

2.3.5疾病觀察因為核黃疸臨床表現不典型,需反復評估患兒的呼吸、吸吮反應、囟門的緊張度、肌張力等,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4光療后的護理

①根據經皮測黃疸儀測膽紅素<8mg/dl和肉眼觀察皮膚黃疸減輕或完全消退的可出藍光箱。解除眼罩,檢查眼睛有無感染,洗澡并檢查皮膚有無破損,穿衣。早產兒或硬腫癥的患兒需入保暖箱。②觀察光療后皮膚黃疸有無反跳現象。本組病例69例中,有30例患兒光療后3~8h又出現皮膚輕度黃疸(多見于早產兒),1例是新生兒肺炎使黃疸再出現。如出現反跳現象可再進行藍光照射,直至黃疸消退。③光療結束后做好藍光箱的消毒工作,記錄燈管工作累計時間。

3結果

藍光治療的目的是使血液中間接膽紅素氧化分解為無毒的水溶性衍生物,從汗、糞便及尿中排出,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國內外把藍光治療作為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清游離間接膽紅素的方法之一,被臨床廣泛應用。治療中,精心的護理和細致的觀察能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本組新生兒黃疸經藍光照射治療69例,其中,黃疸消退時間最短為10h,最長5d。治療中出現煩躁30例,嘔吐20例(嘔吐物為所進奶汁),發熱10例,皮疹5例,無一例發生青銅癥。光療后3~8h又出現皮膚輕度黃疸30例,停照后繼續一般治療,1~2d后逐漸消退。

4討論

在光療中要注意補充水及鈣劑,防止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低鈣抽搐。注意喂養,側臥位或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引起窒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注意眼睛的護理,防止眼罩脫落。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注意溫箱溫度,防止過高或過低,因箱溫過高會引起新生兒體溫發熱導致水分過多丟失而產生脫水,過低則使新生兒消耗過多熱量,易受涼而感染或發生硬腫癥。防止患兒煩躁哭鬧,過度哭鬧會引起嘔吐、悶熱綜合征、過度換氣、皮膚擦傷等。及時更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并充分暴露使身體廣泛照射,禁忌在皮膚上涂油類或粉類,否則將降低光療效果,同時油類也會增加光熱的吸收,使皮膚產生灼紅[4]。治療中出現皮膚皮疹,停止光療后會自行消退[4]。治療和護理操作應盡量在箱內完成,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參考文獻]

[1]王玉玲.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10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3):58.

[2]陳百合.最新兒科護理學[M].7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89-93.

第5篇

關鍵詞 腋靜脈 留置針 新生兒 應用

靜脈輸液是新生兒病房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也是新生兒接受藥物治療與輸入營養液的重要途徑。新生兒病房大多為早產兒,皮膚嫩、薄,血管細,脆性大加上多需24小時持續不間斷給藥,容易造成液體滲漏現象,給留置針保留時間造成了一定難度。為解決這一難題,2006年開展腋靜脈留置針穿刺術,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時間長,大大提高了護理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F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兒100例,年齡為出生10分鐘~20天,體重1500~4200g,其中早產兒60例,新生兒窒息15例,其他疾病25例。入選條件:需長期輸液,或需輸入高滲性液體,穿刺困難,腋靜脈完好的患兒。

穿刺材料:選用24G靜脈留置針(Y型)、3M透明敷貼、5ml注射器、一次性頭皮針。

腋靜脈定位:本組中65例腋靜脈能隱約可見,行直接穿刺。其余病例可采取以下兩種方法:①觸摸腋動脈搏動點,在搏動點最明顯內側0.3cm腋窩下方進針。②腋動脈搏動觸摸不清時,可在腋窩中點內0.2~0.4cm下1.0~1.2cm交界處進針[1]。

操作方法:準備液體,連接留置針,排氣。將患兒置于開放輻射臺上,平臥位,頭偏向對側,肩部墊高,將一側手臂輕輕背伸拉直抬高,使腋窩充分暴露,穿刺者左手拇指與其余四指輕握患兒該側三角肌下緣,使腋窩的皮膚繃緊,血管充分暴露。消毒穿刺部位(范圍8cm×8cm以上),穿刺前將留置針針芯旋轉360°,防止套管針與針芯粘連,針頭斜面向上,右手持針在穿刺點0.5~1.0cm處與皮膚呈15°~30°角緩慢進針,見回血后降低角度再進針2mm,左手將外套送入血管內,同時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針芯,送管要及時,動作要穩、準、快,防止外套彎曲,損害血管。用生理鹽水試通暢后,再次消毒進針處皮膚,根據患兒穿刺部位的大小,撕取3M不同長短的膠布,便于固定,并注明日期時間,患兒手臂可恢復自然位置。

封管方法:封管是留置針成功的關鍵,方法適當,可延長留置時間。輸液完畢后將裝有5ml封管液的注射器針頭插入套管針內均勻注入1~2ml配置好的肝素溶液,再將剩余的肝素溶液邊推邊退,推液速度要大于拔針速度[2]。保證肝素帽和留置針內充滿肝素溶液,防止回血現象,達到正壓封管的目的。靜脈推注不可用力過猛,防止血管內壓力驟增,沖破血管,造成液體滲出。

封管液的配置:用1支肝素加入0.9%氯化鈉溶液250ml中配制成50u/ml的肝素鹽水,每次抽取5ml配制好的肝素鹽水溶液進行封管。

護 理

穿刺前應檢查留置針的包裝是否完好及效期。在操作前應清洗雙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用潔爾碘消毒穿刺部位2次,范圍同穿刺前。腋靜脈位置隱蔽,在輸液過程中應及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滲液、針頭有無打折;腋窩組織松軟,少量液體滲漏不易發現,應定時觸摸對側腋窩及背部皮膚質感進行對比,一旦發現滲漏立即重新穿刺[3]。加強患兒腋窩處皮膚的護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每天進行更換3M敷貼。腋靜脈靠近大血管,粗大,當液體滴入不暢時,切勿用力擠壓輸液管,否側小凝血塊進入血液循環發生栓塞。

討 論

大多數新生兒腋靜脈走行清楚,皮下脂肪少,僅有淺筋膜和皮膚覆蓋,易于分辨。腋靜脈為大靜脈,距上腔靜脈較近,血流量大,流速快,輸入藥物隨血液快速進入循環,可迅速減低液體滲透壓,從而保持了血管的完整性,減輕藥物對血管壁的側壓,加之血管腔粗大,留置針套管進入血管能漂浮在管腔中。腋靜脈在腋窩內,位置隱蔽,可免受外界觸碰,套管不易脫落,安全性高。X線觀察即便在腋下套管針也不會打折。尤其在搶救危重新生兒需靜脈快速輸注糾正酸堿平衡等搶救藥物時,腋靜脈留置針能保證靜脈通暢,及時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4]。

參考文獻

1 蔡文麗.腋靜脈留置針在早產兒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全科護理,2011,9(1):237-238.

2 江倩.如何延長留置針的使用時.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19):141.

第6篇

【關鍵詞】 新生兒; 呼吸衰竭; 無創呼吸機; 護理

doi:10.14033/ki.cfmr.2017.7.03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7-006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80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 the single blind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ventil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index, oxygenation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ewborn; Respiratory failur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o創呼吸機是臨床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但在治療過程中還需實施護理干預措施,以保證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通過對2014年1月-2016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新生兒分別實施不同模式的護理干預措施,并對比其護理效果,以歸納總結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臨床護理要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4年1月-2016年10月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證實為呼吸衰竭,具有無創通氣的治療指征。此次研究征得患兒家屬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許可。采取單盲隨機分組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胎齡30~35周,平均32.5周;包括新生兒肺炎15例,早產兒呼吸暫停14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7例,肺透明膜病4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3例,胎齡29~35周,平均32.0周,包括新生兒肺炎16例,早產兒呼吸暫停13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8例,肺透明膜病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在治療過程中注意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及時對呼吸機參數做出調整,并簡單為患兒家屬講解無創通氣治療的注意事項。

觀察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具體如下:(1)精細化準備工作。對無創呼吸機的相關附件進行檢查,確認無創呼吸機無故障后,取無菌蒸餾水加入至刻度線即可,開啟呼吸機進行功能測試。(2)精細化心理護理。與患兒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耐心為患兒家屬講解無創通氣治療的重要性、優越性及相關注意事項,并為患兒家屬示范面罩取戴方法,患兒家屬在患兒治療過程中應積極安撫患兒。(3)精細化呼吸道護理。在患兒無創通氣治療過程中,應定時對患兒痰液及呼吸道內分泌物進行清理,幫助患兒翻身、吸痰,必要時可采取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4)精細化營養護理。由于新生兒出現呼吸障礙后,其機體代謝加快,加上新生兒本就需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因此,護理人員可對新生兒進行加強胃腸道營養,必要時可采取腸外營養輸注。(5)精細化皮損預防護理。由于面罩應用過程中,患兒容易因面罩壓迫導致皮膚損傷,故面罩的選擇應十分慎重,應根據患兒的面部大小選擇合適的面罩,面罩松緊度以一指為宜,由于新生兒皮膚容易受損,尤其需注意避免系帶過緊。(6)精細化胃腸道并發癥預防護理。在患兒治療過程中,定時對患兒進行調整,還可對患兒腹部進行輕柔按摩,以促進胃腸蠕動。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主要護理指標包括患兒的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治療24 h后呼吸指數[RI,P(A-a)DO2/PaO2 ]、治療24 h后氧合指數(OI,PaO2/FiO2)、并發癥發生率及患兒家屬滿意度。其中,患兒家屬滿意度采用護理調查問卷進行評估,總分為0~100分,0~59分表示不滿意,60~79分表示一般滿意,80~100分表示十分滿意,將達到60分者均歸為滿意[2]。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勺楹粑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呼吸指數、氧合指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出現氣漏5例,皮損2例,脹氣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觀察組出現氣漏1例,皮損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00%。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呼吸衰竭主要是因各種因素導致的嚴重呼吸功能障礙,在新生兒疾病中較為常見,新生兒容易因胎糞吸入、肺炎、早產等原因而致呼吸衰竭,如患兒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很可能會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3-4]。無創呼吸機是新生兒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著諸多護理風險因素,有可能會影響到無創通氣治療效果,故在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無創通氣治療過程中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其必要性,有利于保證治療效果,解除新生兒的呼吸衰竭狀態[5-7]。

如何提高護理質量是新生兒呼吸衰竭無創通氣治療中的重點問題,近年來,臨床護理工作中涌現出較多的新型護理模式,如精細化護理,該護理模式的核心為“精細化”,即對各個環節的細節進行干預,通過對護理服務過程中各環節進行加強護理,可有效規避治療過程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實現護理服務的全面性、系統性、精細化。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其治療后的呼吸指數、氧合指數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新生兒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過程中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改善其呼吸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改善預后,還可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董志鳳,姚其娟,孫俏麗,等.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48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8):48-49.

[2]廖秀春.56例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療效觀察及護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0):12.

[3]崔岢豐.1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應用無創正壓通氣的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5(2):266-267.

[4]熊月娥,賀芬萍,周鈍敏,等.SiPAP呼吸支持在早產兒機械通氣應用中的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4,22(6):74-75.

[5]周廣玲,高翔羽,張艷艷,等.NCPAP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25-27.

[6]李媛.探討新生兒呼吸衰竭重癥監護的護理干預方法[EB/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26):372-373.

第7篇

【關鍵詞】新生兒肺透明膜?。蛔o理;醫院感染控制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1-0069-02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在兒科較為常見,好發于早產兒,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在生后6h內發病,可伴有呼吸困難癥狀,病情呈漸進性加重,若未及時有效干預,可因窒息而死亡,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并行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關鍵,本文就相關內容綜述如下[1]。

1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病發生機制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指因孕母患有糖尿病、剖宮產或感染等原因導致于肺表面分布的活性物質生成不足,娩出胎兒時出現缺氧、窒息情況下進一步降低了表面活性物質功能,進而造成患兒肺順應性下降,肺泡廣泛萎縮,出現嚴重的通氣障礙,肺內動靜脈分流,誘發酸中毒及嚴重低氧血癥,肺損傷加重,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及生成進一步減少。胎齡越小,越有較高的發病率[2]?;純褐饕憩F為進行性呼吸困難,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極易引起呼吸循環衰竭,最終死亡。積極實施醫院感染控制、行綜合護理干預,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2 基礎護理干預

需對患兒的意識狀態、液體輸入量、pao2變化、氣道有無阻塞、末梢循環狀況、皮膚色澤等情況行密切觀察。若呼吸機高壓持續報警,pao2呈下降表現,患兒情緒煩躁,則可能存在痰液堵塞、管道漏氣、通氣不足情況,需對原因積極查找,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3]。對患兒的末梢循環狀況、呼吸、面色加強觀察,記錄呼吸頻率、心率、氧飽和度。若氣管導管內出現痰液,需行輕柔吸痰操作,負壓設置在50-80mmhg,時間<10-15s,避免損傷氣管?;純悍挝莩潭容^重者,需在吸痰操作后加壓吸氧,使pao2迅速提高。加強體溫監測,注意保暖,記錄血氣分析變化。若有酸中毒先兆,需及時報告醫生處理。確保水分、藥物、營養物質、電解質的有效供給[4]。因患兒機體各器官尚未完善發育,需控制輸液速度,適當補充營養,防止發生應激性潰瘍。

3 氣管插管前后護理

3.1氣管插管護理:應用經口插管方法,需對插管妥善固定,避免脫管事件發生,對外管長度每小時行1次測量,對管道有無受壓扭轉、接頭有無漏氣松脫進行檢查。調整蒸餾水在濕化器內的深度,控制在標準線刻度處,加溫濕化,控制吸入氣體溫度在32-35度,對呼吸道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并使分泌物得以稀釋,方便排出。吸痰操作后需正確固定導管,對肺部行聽診操作,觀察是否為對稱呼吸音,記錄痰量、痰液性狀、吸痰時間,必要時取痰標本送至實驗室培養,以及時掌握病情[5]。

3.2拔管后護理:取地塞米松1mg/kg在拔管前30min靜注,對生命體征行密切觀察,若患兒血氧飽和度>90%,有良好自主呼吸,即可行拔管處理。將鼻咽、口、氣管內的分泌物在拔管前充分吸出。拔管后采用頭罩行吸氧操作,常規霧化吸入(氨溴索+地塞米松+生理鹽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喉頭水腫。拔管后需行超過24h的禁食,以防嘔吐癥狀誘發窒息,給予營養液遵醫囑用藥[6]。

4ps藥物應用方法及護理進展

肺表面活性物質(ps)于肺胞氣液界面分布,由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可起到降低表面張力的效果,而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以肺表面活性物質產生或釋放為根本原因,造成肺廣泛性萎縮等導致呼吸困難。故針對病因采用外源性ps補充代替治療,可起到良好效果。ps由專用溶解劑溶解后于輻射臺上放置溫化,合理選擇給藥,以氣管插管內注射為常用給藥途徑,對患者生命體征加強監護,將呼吸道分泌物吸除,檢查氣管插管位置的準確性,用無菌注射器取出外源性ps,經氣管導管送入氣管內,注入后用復蘇囊加壓行1min的輔助通氣,確保藥物均勻分布在肺內。用藥后做好吸氧,呼吸機參數依據病情調整,氧療、保證營養供給予,重視早期干預等護理,以提高患兒生存質量[7]。

4.1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治療及護理進展: 臨床治療通常包括支持治療,機械通氣治療,抗炎治療、表面活性物質應用、液體和血流動力學管理、抗凝治療、抗氧化物應用、加速炎癥消散等。隨著科研的進一步深入,治療方法將會進一步完善。多方研究表明,對患兒行早期干預可明顯提高精神運動和智力發展水平,促進社會適應能力、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在提高人口素質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

5 醫院感染控制

工作人員專用衣物每日均需更換,外科室工作人員需洗手、戴口罩,更換專用隔離衣帽后進入。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員需暫調離新生兒病區。嚴格無菌操作,做好衛生清潔,聽診器等用具需專用,每日更換床單,及時清洗奶瓶并消毒[9-10]。復蘇囊和呼吸機管道均專人專用,定期更換。用消毒液每日擦暖箱,避免殘留分泌物、奶液、血液等異物,恒溫箱每周更換1次,并徹底消毒,對醫護人員帶菌情況、空氣質量、消毒滅菌質量行定期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控制,以避免醫院感染事件發生,確保患兒生存質量。

6 小結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預后效果不佳,有較高病死率,與低體重兒和早產均有一定相關性。多由妊娠合并癥、出生時窒息、難產和剖宮產所致。故需加強圍產期保健,行完善的產前健康宣教,嚴格掌握終止妊娠指征,以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雖預后差,但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及合適治療方法,可避免醫院感染發生,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江橋,邱燕玲,林偉玲,等.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調查及控制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373-1375.

[2] 廖穎芳,林冰純,熊小云,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醫護對策和護理技巧[j].中國小我急救醫學,2007,14(4):322-323.

[3] 黃少燕,陳海鈿,陳佳佳,等.新生兒肺透膜病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1,32(2):37-378.

[4] 卓志強,王瑞泉.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8,5(30):55-56.

[5] 陳靜,楊瀅.珂立蘇聯合序貫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6b):62-64.

[6] 王春香.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8):1106.

[7] 王秀芳.重癥新生兒呼吸窘迫征的觀察及護理要點[j].華夏醫學,2003,16(5):626.

[8] 聶振明,孟昭全.實用危重病監護與急救[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5:1033.

第8篇

出生體重是反映新生兒成熟程度和宮內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

正常足月的新生寶寶, 出生體重應在2500~4000 克之間,平均出生體重約3300 克,平均出生身長約50 厘米,平均出生頭圍約34厘米左右。在出生后的第1 個月內,寶寶每周體重約增長230~270 克,身長每周約增長0.9~1 厘米,頭圍每周增長約0.5 厘米。滿月時,

寶寶的體格生長指標的參照值范圍如下:

男寶寶 女寶寶

體重(kg) 3.58~5.6 3.38~5.27

身長(cm) 51.0~58.8 50.0~57.5

頭圍(cm) 34.6~39.3 33.9~38.5

心智發育

新生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看、能聽,有味覺、嗅覺和觸覺,并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運動

機能 俯臥時能將下巴抬起片刻,頭會轉向一側;會慢慢轉動頭部,伸胳膊、蹬腿,身體有些伸展運動,能蠕動身體。

視覺 新生寶寶不但能看,而且還能記住所看到的東西。覺醒時,寶寶會慢慢睜開雙眼環視周圍,對不遠處色彩鮮艷的物體會注視片刻,對人臉感興趣。

觸覺 有東西碰到他的手心時,他會抓住。

聽覺 聽到母親的心跳聲會安靜下來。近旁約10~15 厘米處的響聲會引起寶寶的警覺,有時頭會轉向聲源。剛出生的寶寶耳鼓內充滿液狀物質,會妨礙聲音的傳導。等耳內的液體逐漸被吸收后,寶寶的聽覺會逐漸增強。

嗅覺 能區別母乳的香味,對刺激性氣味表示厭惡。

味覺 味覺發育成熟較早,對酸、咸、苦、甜都能引起反應,

偏愛甜味。

吃喝拉撒睡

呼吸40~45次/ 分鐘

以腹式呼吸為主,看不出吸氣時胸部抬高,只見肚子隨呼吸上下起伏。

心率140次/ 分鐘

在120~160 次/ 分之間, 一般在140 次/ 分左右。

體溫36.5~37℃

低于35.5℃或高于37.5℃均為異常。

睡眠

正常新生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可達16~20小時。

吃奶

母乳可按需喂養或每天哺乳7~8次

配方奶粉喂養一般每天得喂6~7次

小便 10~20次

喂養充足時,寶寶每天小便應不少于6 次,一般每天10 ~ 20 次。

大便

出生后10 ~ 12 小時內,寶寶開始排出黑綠色胎便,3 ~ 4 天后變為黃色糊狀大便。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應呈金黃色,每天4~5次。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大便應呈淺黃色,每天1~2次。寶寶出生24 個小時后仍沒有胎便,要做進一步檢查。

這個月的護理要點

1.注意保暖

新生寶寶還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尤其是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所以環境溫度要穩定。足月新生寶寶的室溫以23℃~ 25℃為宜,濕度應在55% 左右。

2.保持皮膚清潔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皮膚皺褶處和包尿布的地方容易受汗液、尿液的浸漬而發生感染,所以要經常清洗并保持干燥。大小便后還要清洗臀部及外陰。

3.護理好臍部

臍帶脫落前,上、下身要分開清洗。臍帶脫落以后仍留有傷口,洗完澡后可用酒精棉擦拭,然后敷上清潔的紗布。墊尿布時不要覆蓋到臍部。如果臍部有滲出,要去醫院檢查。

健康觀察

1.生理性黃疸

通常在寶寶出生2 ~ 3 天出現。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7 ~ 10 天就可自行消退。但如果黃疸出現過早(生后24 小時內)、程度過重、時間過長(足月兒超過2 周,早產兒超過3 周),或黃疸退而復現等,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就醫診治。

2.假月經

第9篇

4月28日,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護理員楊守偉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她說,當看到走到臺前,向勞模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她禁不住淚流滿面。

除了慈憐,還要有決心和勇氣

16年前,28歲的楊守偉調到濰坊兒童福利院工作,第一次接觸孤殘兒童,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怎會有如此狠心的母親,舍得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

母親的天性讓楊守偉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讓這些孩子享受到母愛的關懷與溫暖。但現實情況比想象的要復雜很多。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有殘疾,病形各異,輕重不同,照顧好這些孩子,對于楊守偉來說,不僅需要有母愛的慈憐和耐心,還要有決心和勇氣。

2008年的一天,早產兒小美(化名)被人送到了福利院。這個小家伙剛到院里時,體重只有1800克,器官發育不全,還有先天性心臟病,營養嚴重不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身體不好,喂養困難,就無法做心臟手術。怎么辦?”楊守偉著急得很。她想到了“少食多餐”的辦法。剛開始,一點一點地喂,逐漸增加喂奶的次數,每隔兩小時喂一次奶,比照顧自己的親生孩子還細心。這個辦法很奏效,小美的喂養問題解決了。

由于早產,小美體溫調節能力很弱,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保溫。當時福利院的條件不好,醫用恒溫箱缺乏。楊守偉堅持24小時用熱水袋保持體溫,每隔兩小時喂一次奶,“豁出去十幾天”,終于救了小美一條命。

為不同的患兒,設計特色裝備

護理工作的辛苦,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品嘗得出來。福利院偶爾還會接到患重病且容易傳染的孩子,比如乙肝、梅毒,甚至艾滋病。因為怕傳染,有的護理員選擇了辭職離開。楊守偉也擔心過,但想到孩子們的處境,毅然承擔起了“媽媽”的責任和義務。

福利院無條件接收每名孩子,但難題也往往接踵而至。2008年的一天中午,剛剛下班的楊守偉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接到同事打來的電話,告訴她福利院來了一位魚鱗病患兒小玉(化名),樣子非??膳?,要她趕緊回去看看。

放下電話,楊守偉急忙返回福利院。見到小玉時,有些心理準備的楊守偉也被嚇了一跳:躺在紙箱里的小女孩,整個頭部、臉上被一層黑黑的東西糊住,眼睛里布滿了血絲……稍稍鎮定后,楊守偉依然微笑上前緊緊地抱起這個孩子,給她洗澡、消毒,換上干凈的衣服。

魚鱗病是無法根治的頑癥,護理難度很大。楊守偉堅持定期給小玉洗澡,盡可能多的給她擁抱和鼓勵;小玉不能曬太陽,楊守偉就給她買來眼罩戴上;每天按時給她涂藥,從未間斷。4個月后,小玉有了很大的變化,多處皮膚能看見正常膚色,一直都不說話的她竟開口叫起了“媽媽”?!奥牭胶拔摇畫寢尅哪且豢?,心里有些小激動?!睏钍貍フf,畢竟汗水和真情沒有白費。

如何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長期困擾楊守偉的一個難題。福利院接收的200多名孤殘兒童病情多種多樣,單一的護理模式根本滿足不了孩子的需要。

高中畢業、毫無護理專業基礎的楊守偉就買來學習資料,準備啃下一塊塊“硬骨頭”。經過努力,楊守偉先后取得了孤殘兒童護理員、高級育嬰師、營養師、康復保健師、蒙特梭利中級教師等多項資格證書。

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堅持不懈的學習,她為腦癱患兒設計制作了易穿易脫的“腦癱衣”,為唇裂患兒設計了不易嗆咳、不影響牙齒生長的“吸管式奶瓶”,總結出早產兒喂養要點,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唇腭裂手術后的生活護理要點等,得到了同事的廣泛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福利院提出“科學養育”理念,采取情感交流、心理呵護、音樂治療、康復訓練等方法綜合干預腦癱兒童,使腦癱兒童在生活護理同時得到康復鍛煉,獲得了2012年度全國心理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為了孤殘兒童,女兒怪她“偏心”

這些年來,楊守偉的時間幾乎全被院里的孩子占滿了,而給予家人的時間卻少之又少。特別是對女兒,楊守偉一直心存愧疚。

2004年,楊守偉和同事帶著3歲的患兒小明,到青州市一家醫院做唇裂修補手術,術后劇烈的疼痛讓小明不停地掙扎哭鬧。盡管在醫院做了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為保證手術效果,楊守偉和同事還是堅持輪班看護小明,幾乎連續抱了他三天三夜。

誰知那時,楊守偉3歲的女兒心雨正發高燒,不吃飯、不睡覺,哭著喊著要找媽媽。家人只好給楊守偉去了電話。

接到電話時,楊守偉懷里正抱著剛剛穩定下來的小明。她輕聲對女兒說:“這里也有一個孩子,也需要媽媽陪,等他好了之后,媽媽就回家陪著你?!迸畠旱目蘼曉絹碓酱螅瑮钍貍ズ菪膾鞌嗔穗娫挕R驗檫@件事,女兒有好長時間都不愿和她親近。

從小到大,女兒一直在抱怨她,小時候抱怨沒有時間陪自己,長大后抱怨她不愛惜身體,沒白沒黑地撲在工作上。

多年的操勞讓楊守偉的身體每況愈下。2013年2月,膽結石帶來的疼痛已經影響到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在家人和同事的極力勸說下,她才勉強答應做手術??僧敆钍貍ヂ犝f醫院準備免費為福利院的兩性畸形患兒小洋(化名)做手術的消息,在病床上的她躺不住了:這個孩子有些調皮,加上手術帶來的傷痛,術后護理肯定很辛苦。就在手術前幾個小時,楊守偉悄悄拔下點滴來到了小洋的病房,硬是強忍疼痛陪著小洋順利出院。

“女兒嘴上老抱怨我,卻非常懂事,現在,年年都會拿壓歲錢買些風箏、水果當禮物送給福利院的小朋友,放假了就和同學來做義工?!睏钍貍フf。

楊守偉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感染了身邊的人。現在,在她的帶動下,福利院兒童部的37名護理員,都自發地向她學習。楊守偉用實際行動帶動了護理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2013年她們所在的養護科被評為山東省“工人先鋒號”,2014年被評為濰坊市“巾幗文明示范崗”。

第10篇

早產――沉重的打擊

2007年11月19日,王春梅剛剛出生的女兒躺在兗礦總院的早產兒恒溫箱里,這個懷孕七個月就提前落地的孩子揪著家人的心。

春梅見女兒第一眼,既幸福又擔憂:3斤2兩,蘋果大的小臉,皮膚紫紅,薄紙一樣裹著骨頭,哭起來聲音很小,像只可憐的小貓,生來就伴著肺炎、甲低,這可叫她怎么活啊?

婆婆低頭無語,心情復雜:老伴三年前查出食管癌,如今已經到了晚期,本希望這個小生命的降臨能驅散籠罩在家里的愁云慘霧,可她太弱了,連奶都喂不進去,往后還不知咋樣!

滿月后女兒經常吐奶,一天三四次,體重不增反降,滿月時比出生還輕三兩:大約出生五十多天時,細心的春梅又發現孩子眼睛總往上看,愛伸懶腰,一天怎么也要十幾次,伴隨有呼吸沉,鼻子不透氣?!笆遣皇侨毖醢?”她帶著深深的憂慮和滿腹的猜測,把女兒抱到山東省立醫院,而專家的一紙宣判,讓全家人震驚了;黃疸后遺癥和缺血,缺氧性腦病!

她流淚了,所有的憧憬瞬間破滅!

求醫――命運的挑戰

不甘心!春梅抱著不到四個月的女兒輾轉于北京各大醫院,而最終所有的診斷還是驚人的指向同一個結果――腦癱!

歌德說: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把他的活力解放。面對這樣的考驗,她決定挺起脊梁,接受挑戰!

從2008年3月王春梅開始了艱難的求醫問藥。在北京,她為了省錢,住最便宜的小旅店:她花140多元給女兒買早產兒專用奶粉,自己卻連肉也舍不得吃:孩子吮吸無力,她就用奶瓶和吸管給孩子喂奶:為了拿到專家掛號,她和老公凌晨三點起床排隊:在北京醫院的腦病康復課堂,她是最虛心的學生,不停地記,不停地練,試圖把每一個手法和護理要點深深刻在心里。

在系統的康復治療中,她為錢和時間發愁。

針灸,身體按摩加上千百個項目的肌肉訓練,一年花費近10萬元,這對于年收入只有6萬元的家庭來說實在太沉重了,可是她沒有退縮,“再苦再難也要給孩子治病!”兩年半的時間,她堅持給女兒做康復,風雨無阻,一天不落。

生孩子前,她是超市組的業務骨干,業務量占到全組業務量的50%,是物資部年度優秀保管員?,F在她雇了保姆,取消了個人一切消遣,把全部精力投在孩子和工作上,做到了工作陪護兩不誤。

堅持――美麗的夢想

“中國恢復最好的一位腦癱孩子出國留學了”,北京博愛醫院一名大夫的話給了春梅莫大的信心和鼓舞。她給女兒起名叫“燦燦”,希望在命運面前女兒能堅強的展露笑容,生活充滿陽光。

由于大腦腦白質發育不良,腦癱的孩子會存在一定的視聽障礙,加上運動神經受損,孩子的頭部控制能力差,坐不穩,不能站立和行走,甚至連翻身也要依靠大量的針炙按摩和康復訓練才可以達到。

王春梅,這個柔弱的母親,為了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付出了超出常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艱辛和汗水,她的愛在一個母親的“狠心”,細心和耐心中升華。

“再難,再痛也要堅持!”在孩子的康復訓練上,一向隨和的春梅從不退讓。封閉保守的婆婆不懂針灸,看著才一歲多的孫女頭上插著16根長長的銀針,臉陰得要滴下“雨”來,春梅顧不上解釋。

名為“反射性的俯爬”訓練最受罪。孩子的肩背讓老師用大腿抵住,一條腿被按住,另一條腿用力蹬,孩子每次都疼得齜牙咧嘴,渾身是汗,嗓子都哭啞,姥姥,奶奶看著直抹淚,春梅卻格外的堅持,回家后,還要學著老師的樣子繼續練習,得了感冒也不放松。

說來辛酸,有的動作重復一兩個月,一年兩年也不見明顯效果,可她還是堅持做下去,“我相信奇跡必會出現!”2009年的春節,丈夫李國強逢人就講?“今年春節最開心,我女兒會翻身了”,那時燦燦1歲多。

“2008年,1月20日,1:00至1:20分,母乳:1點30分,打嗝后帶兩聲咳嗽;1:50分,大便……”這是春梅的育兒日記,除了記載女兒的飲食和身體狀況,還有很多實用的按摩手法,就診計劃,做過的檢查,治療和用過的藥物,從孩子出生第30天一直到現在,一天不差,包括燦燦的第一次逗笑,第一次抬手,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媽媽,春梅都――記錄存案。

“想讓燦燦上正常的小學,希望孩子能自理,最大程度融入社會”,為此,在燦燦基本動作和語言表達上,春梅付出很大心血。

為了讓孩子坐穩,她想盡了辦法:給孩子量體定制小靠背,用支架撐住孩子的脊梁,天天上百遍的重復和提醒:燦燦乖,坐直了,別駝背。

第11篇

優秀兒科護士實習自我鑒定

送走了20xx,迎來了20xx!這時我們開始了為期兩周兒科的實習!這里的護理對象跟婦科一樣,都是特殊的人群。因為面對的是小兒,所以無論從穿刺、注射到各種用藥,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區別!在護患關系上也有變化,當今小孩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每一個治療都要跟家長們溝通好!讓他們放心,他們才能安心!

這里特殊的有三點:

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群;

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

第三,特殊的護患關系。首先,小兒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如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還有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

再之,因了小兒這特殊的體質,所以從穿刺、注射和用藥等方面都有著其注意事項。在本科的老師精心指導下,我能夠初步掌握了兒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病機以及對癥護理,也了解了小兒與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術要點,如肌注時應如何定位,注射時應捏起皮膚等。最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里學到了不一樣的護患關系??偸强梢詮膭e人口中聽到形容詞“小兒科”,語意中總有藐視兒科的意味。但是在這里工作不只面對著小皇帝們,還要跟把他們當心肝寶貝的爸爸媽媽們打交道,所以做好溝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時我也知道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的疏導及承受等能力。

在接下來的實習要再接再勵,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過一個好年!同時,祝愿兒科的全體工作人員新年快樂,萬事順利!

兒科護士實習自我鑒定

熟悉疾病的病因及臨床特點,了解其診療常規,常見急癥的處理方法。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兒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早退。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能完成生命體征的測量,新生兒的各項生活護理,以及新生兒培養箱,藍光箱,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護士兒科實習自我鑒定范文

回顧在兒科實習的這二星期,使我獲得了不少見識,例如在二組中,為兒科中的孩子作霧化,以及一組的測肛溫,使我學會了如何地去測肛表。在兒科的實習是受益匪淺的,從理論中,我學習到了新生兒黃疸的辨別,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表現,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患兒輕、中、重度缺水的劃分等。

在兒科的實習中,同樣跟著老師上了中夜班,以至于在中夜班中應注意到的事項,在新生兒中,了解并掌握了早產兒在暖箱中的注意點,新生兒黃疸照藍光時需要注意的幾方面,以及藍光療法的目的,新生兒各個年齡階段的劃分,實際操作中,學會了如何給新生兒喂奶、換尿布等等。

第12篇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肺炎的特點、臨床癥狀及護理要點。方法:對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有效的治療措施,密切的觀察與恰當的護理,46例患兒均病愈出院。結論:新生兒肺炎發病急,死亡率高,治療后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病情變化以及恰當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治療效果、減少新生兒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觀察;護理

引言: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由于新生兒各方面發育均不健全,因此,一旦感染該病,極易出現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環衰竭等,危險性極大,也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兒肺炎按其感染方式不同分為二種,一種是感染性肺炎,另一種是吸入性肺炎。由于是新生兒發病,在治療過程中,對護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兒各種體征的變化均要通過護理人員的密切觀察才能掌握,因此,恰當的護理和細致觀察對提高治療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2]。通過對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護理觀察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就新生兒肺炎的觀察及護理要點進行探討,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男31例,女15例;最小1天,最大25天;其中早產兒13例;本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41例,吸入性肺炎5例。

1.2 病情觀察方法:我院對新生兒肺炎的患兒要求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首先進行生命體征及狀態的觀察,由于新生兒各方面發育都不成熟,因此不僅要根據體溫、脈搏、呼吸心率等進行癥狀判斷,還需對新生兒意識狀態,哭聲微弱、眼睛等進行觀察,有時體溫未升高,但患兒表現意識狀態差、呼吸心率減慢、哭聲微弱或不哭以及刺激時無反應等,均顯示病情嚴重;其次對患兒呼吸頻率的觀察,重點是呼吸頻率、呼吸深淺、雙肺有無呼吸音改變等,另觀察患兒面部、唇、指、趾有無青紫,若出現呼吸異常如張口呼吸、點頭樣呼吸、吸氣、呼吸暫停等,即表示病情嚴重,應立即搶救。第三,觀察新生兒哺乳情況和呼吸道分泌物性狀,多數患兒因肺炎會拒奶、嗆奶、吐奶,一旦觀察到患兒呈噴射狀吐奶顯示疑似顱內壓增高,應即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對呼吸道分泌物的觀察主要檢查是否有嘔吐物、羊水、血液、或胎糞的吸入以及分泌物的顏色、量、黏稠度等;第四,注意觀察患兒情況,注意并發癥的發生,新生兒肺炎常見并發癥是呼吸衰竭、敗血癥、心力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衰竭[3]。

1.3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

1.3.1 一般護理:室內最好保持適宜的溫度22~24℃,濕度控制在65%以下,保持病室安靜,定時開窗通風換氣;根據患兒病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進行體溫檢測,對于體溫不升的患兒,應放置暖箱內,高熱患兒,可先采取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保持患兒體溫在36.5~37.5℃;對感染性肺炎患兒分感染種類分室,傳染性較強的盡可能隔離;本組46例患兒均每日定時用生理鹽水棉簽擦拭口腔2次以上,患兒便后用溫水洗凈,臍帶未脫落的患兒要注意觀察臍部有無滲出情況等,以預防口腔、臍部及皮膚炎癥;對患兒的檢查、治療等盡可能集中進行,以防止因患兒哭鬧掙扎而加重心臟負擔;呼吸困難及缺氧的患兒在給氧時注意濃度和流量[4]。

1.3.2 保證呼吸通暢:由于新生兒發育不健全,呼吸中樞尚未發育成熟,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等可導致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呼吸暫停,從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出現痰液應及時吸出,以保持患兒保證呼吸通暢。

1.3.3 合理喂養,預防和控制感染:在對患兒進行喂養時應采取多次少量的喂養方式,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和水分,對不能進食的患兒可鼻飼喂養,每次鼻飼后沖洗鼻飼管,保持管內清潔;對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護理中要特別注意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及交叉感染極易造成患兒死亡,因此,在護理時必須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加強消毒和隔離措施。

1.3.4 用藥方面的護理:保持輸液速度穩定,做好心電監護及觀察用藥后患兒的反映;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情況,注意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癥狀。

2 結果

通過仔細觀察及精心護理,本組46例患兒均治愈出院,無一例感染及并發癥發生,治愈率100%。

3 結束語

新生兒肺炎發病急,死亡率高,由于新生兒身體各方面發育均不健全,因此,所有癥狀均需通過護理觀察才能發現并及時處理,密切的觀察和有效恰當的護理是提高新生兒肺炎救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李培英.新生兒肺炎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06,8(13):87.

[2] 薛春香. 新生兒肺炎炎32例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33):1013-1014

[3]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