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骨科醫院治療關節炎

骨科醫院治療關節炎

時間:2023-09-27 09:35: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骨科醫院治療關節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骨科醫院治療關節炎

第1篇

薄薄軟骨 使命重大

問:張主任,您在博士后學習期間主要做關節軟骨細胞的研究工作,請您簡單解釋一下何謂關節透明軟骨?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關節軟骨是透明軟骨,它覆蓋于關節的端面。健康的關節軟骨呈白色,有光澤,質地光滑,能夠在關節活動時減少其表面的摩擦。作為人體最大的、也是最復雜的關節――膝關節透明軟骨的承重任務非常重要,它的承重能力通常可高達自身體重的七倍左右。

問:關節軟骨是如何維持自身代謝的?

答:軟骨沒有血供,靠什么維持它自身的代謝呢?關節軟骨具有彈性,它的結構類似于海綿,它是靠關節液維持營養。當我們活動受壓時,就會將軟骨內的液體擠壓出來,當壓力減少或去除時,軟骨回彈,又將富含營養物質的關節液吸入軟骨內,如此循環往復,維持軟骨的代謝及生命力。因為沒有血供,又承擔著重要的承重功能,所以軟骨是很脆弱的,一旦損壞,自身修復能力很差,會導致關節周圍一系列的代償性修復,比如骨刺增生、關節腫脹、關節液滲出,最終導致骨性關節炎。

問:什么情況下透明軟骨會受到損傷?

答:多數是因為外傷、不恰當的運動,也與從事的工作有關。年輕時不科學的運動過度使用關節,造成過度磨損,比如過度走路、長期爬山。外傷是指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受損,導致慢性關節不穩定;半月板缺損;膝關節內外翻如。型腿(俗稱羅圈腿)、x型腿;剝脫性骨軟骨炎等。因為軟骨上沒有神經和血供,有些損傷開始是沒感覺的。

問:關節軟骨損傷有哪些表現?發展后果會怎樣?

答:關節軟骨損傷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運動損傷、骨關節炎等多種原因均可導致關節軟骨損傷。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在膝關節鏡檢查的人群中,軟骨損傷的發病率在61%~75%之間,患者常感覺疼痛、僵硬,嚴重的患者常常會出現持續的膝關節腫痛和“絞鎖”――多發生在下樓時突然就疼得邁不開步了,片刻之后又有所緩解。有句話說“關節疼痛,病在軟骨”,有些逐漸進展為重度關節炎,甚至無法行走,后期只能置換人工關節。無論對經濟還是對身體,都將是很大的負擔。

星星之火 終將類原

問: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治療方法復雜嗎?

答:軟骨是損傷后不可自愈的。國內傳統的治療方法基本上是把身體非負重區的健康軟骨組織挪一部分去修補有問題的軟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次中心的建立,將引進美國健贊公司提供的全球最為領先的關節軟骨修復技術――基質誘導的自體軟骨細胞移植(MACI)技術。該技術手術時間僅為30~60分鐘,創傷小,而且康復較快。作為國內惟一一家引入該技術的醫院,我們已為15名患者修復了軟骨組織。

問:簡單說一下是怎么做的?

答:這是目前最先進的組織工程研究成果,在患者膝關節非負重區獲取黃豆大小的軟骨組織,然后送到國外的實驗室進行分離培養,使細胞增長上萬倍,再將細胞種植與膠原膜上,送回到醫院,隨后通過微創關節手術大約30~60分鐘的時間,將MACI膜片像“創可貼”一樣粘貼到關節軟骨缺損處。通過細胞數量的不斷增殖,最終生成自己的關節透明軟骨,完全填充缺損區域。這種技術不僅手術簡單,而且病人治愈后能跑能跳,恢復得非常好。

問:這項新技術源于哪里?目前應用情況怎樣?

答:這種技術自1998年在德國開展首例植入手術后,歐洲、澳洲以及部分亞洲國家陸續開展了該技術的臨床應用。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已有8000多名患者接受了這種治療。

問:軟骨治療是個難題,您怎么想到從國外引進這種技術呢?

答: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后,我的碩士和博士階段都是在白求恩醫科大學讀的,當時主要做醫用生物材料的研究,后來又在復旦大學讀博士后,主要做軟骨細胞的研究,工作之后又親自參與關節鏡手術。可以說,一直在追蹤研究這項技術,每一個細節我都親自參與過,所以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醫學院附屬醫院學習該技術時,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但是能引進這項目前在世界上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是由多種原因促成的,特別是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因為這一技術的引進需要大量的審批手續和其他多方面的支持。武警總醫院開展這項技術始于2004年,隨訪至今,效果滿意。此技術的關鍵在于自體軟骨細胞的培養,手術本身難度并不大,基本沒有額外風險。

最適合什么人

問:這種治療有年齡要求嗎?老年人可以做這樣的手術嗎?

答: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治療與患者年齡有一定的關系。因為越年輕、越健康的細胞,自身增殖的能力越強。另外,患者術后的康復訓練對于最終療效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年輕的患者會更容易堅持配合。因此,建議年齡在15歲~55歲之間。

問:關節炎患者都可以通過這個手術進行治療嗎?

答:不是的。首先應該明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化膿性關節炎是不適合的。其次,骨性關節炎,特別是發展到中期以后很嚴重的病例,都是不適合的。早期的骨性關節炎如果下肢力線正常,無關節間隙狹窄,并考慮其他因素,由醫生判斷是否適合做。

最適合接受這種治療的病例,通常是較大面積的、孤立的軟骨缺損。這種情況大多由于創傷、運動損傷或剝脫性骨軟骨炎等原因造成,效果是非常確切的。

愛護我們的關節軟骨

問:很多關節痛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有把握好運動的尺度和方式,造成關節軟骨損傷。那么究竟怎樣運動才能保護關節呢?

答:(1)最佳的運動項目是游泳,游泳的動作又能保證關節的活動并鍛煉肌肉力量。

(2)騎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慢騎,車上不能載重。

(3)每天慢走30~40分鐘(走平路)。

(4)堅持在床上做伸曲運動,會有很大的幫助。每天早晚兩次,每次20~30分鐘。

(5)要避免關節受到反復的沖擊或旋轉的運動,盡量減少登高運動(如爬山)、下蹲運動和快走。減輕體重也很關鍵。

鏈接

軟骨移植使他重返運動場――記重拾健康和幸福的王樂

15歲的王樂的家在河南洛陽,他是個聰明的小孩,他的夢想就是長大了做球星,到國家隊去,到世界杯賽場上去。

母親看到兒子如此迷戀足球,就把他送到了洛陽市的一個足球學校里,一邊學文化課,一邊學踢球。不久,教練就發現這個小

孩特別有踢足球的天賦。他告訴王樂的媽媽說:這個孩子有前途,一定要好好培養。

在2005年3月的一次訓練中,王樂一個鏟球動作,腳下一滑,跌倒了。他迅速跳起來,沖向足球。但是右膝蓋卻鉆心地疼。盡管他還想踢完這一場,但是細心的教練立即將他換下了場。王樂的膝蓋已經又紅又腫。隊醫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經過拍片檢查,沒有發現骨折。醫生說是“膝關節扭傷”。

慢慢的,右膝消腫了。傷后三個多月了,王樂走幾步,膝蓋就會疼痛難忍。媽媽帶著他到洛陽市一家醫院做了關節鏡檢查,發現右膝關節有一大塊軟骨已經脫落,在關節腔里漂浮。關節軟骨剝脫的地方露出了軟骨下的骨頭,因此在活動時就非常疼痛。

聽到這里,母親才明白為什么兒子受傷后經常聽到關節內有響聲,打軟腿,原來是脫落的軟骨塊在里面碰撞。醫生接著說,目前全世界對于關節軟骨缺損這個病都沒有什么好方法。現在他們治療只能是取出脫落的軟骨塊,然后用鉆孔的方法刺激新軟骨生長,但是效果很不確定。即使將來缺損修復了,新生的軟骨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耐磨,也就是說,王樂再也無法踢球了!甚至,他連跑步、爬山都要盡量避免。

聽到這個“宣判”,王樂的眼淚嘩嘩流了下來。踢球是他最大的愿望啊。醫生安慰說:你們先回去吧,我上網查查,現在科技發展快,也許國外有方法治了。

幾天后,王樂的媽媽接到這位醫生的電話,告訴她在網上查到武警總醫院從國外引進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治療關節軟骨缺損。如果他們愿意,可以去北京看看。

又一縷希望展現。

第二天,母子倆帶著前面那位醫生用關節鏡從王樂關節里取出的軟骨塊來到武警總醫院骨科,找到專門治療關節軟骨缺損的專家張仲文主任。

張主任從王樂母親的手里接過那個紗布包,打開來看到一塊已經干燥的關節軟骨,足有一張郵票那么大。他詳細詢問了受傷經過以及輾轉治療的經歷,指出關節鏡檢查的診斷沒有錯,這個病就是關節軟骨缺損,是由剝脫性骨軟骨炎引起的。我們從國外引進了一種叫“基質誘導的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簡稱MAGI)的新技術,專門治療這種病。這種技術在進入中國前,已經在20多個國家、80多家醫院治療了8000多例患者,效果滿意。

因為這種技術需要進行兩次手術:一次取患者自體軟骨標本,經過體外培養后獲取大量自體軟骨細胞,然后第二次手術再移植到關節軟骨缺損處。在2005年7月14日,王樂被推進了武警總醫院的手術室先接受關節軟骨活檢術。在關節鏡下,張主任看到王樂的關節腔里又有了新的軟骨碎片,這說明王樂的關節軟骨在不斷被磨損。所以就繼續脫落。這也是王樂在洛陽取出原來脫落的軟骨塊后不久關節里面又開始咔咔響的原因。

2005年8月26日,王樂在武警總醫院骨科接受了第二次移植手術。術后帶著專用支具回到洛陽休養。三個月后,張主任接到了王樂母親打來的電話。在電話里她激動地說,兒子不喊疼了,現在也能慢慢走了。效果非常好。張主任叮囑他們要按照出院時候交待的康復計劃繼續訓練。

一轉眼王樂做完MACI手術后半年過去了。按照MACI手術的規定,2006年3月1日,他和母親再次來到武警總醫院骨科復診。這時支具早已去掉,王樂自己走到了醫生辦公室。見到張主任,王,樂母親第一句話就說:感謝武警總醫院,感謝張主任!

半年之后,王樂恢復良好。還爬上了長城。八個月后,就可以跑步了。15個月后,參加洛陽市10萬中學生參與的長跑比賽,順利進入前五十名。現在,他已經過上了快樂健康的生活。

第2篇

【摘要】 目的 對股骨單髁骨折外科治療的微創化進行觀察探索。方法 68例股骨單髁閉合性骨折為微創組,采用小切口,鈍性分離至膝關節囊,在C型臂X線透視下,將單臂外固定架的兩固定針擰入斷髁,之后把持架梁(臂)通過杠桿作用實現患髁復位,然后以加壓松質骨螺釘內固定。復位前和固定后沖洗關節腔,術后不放引流管。療效通過回顧性、非隨機性對比進行評價。將微創組與77例膝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組成的非微創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據臨床標準、X線標準評定,微創組優良率分別為100%和97.10%,非微創組優良率分別為67.53%和70.13%,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

【關鍵詞】 股骨骨折;微創外科;外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microinvasive surgery therapy(MST) for the femoral single condyle fracture(FSCF).Methods The microinvasive group consisted of 68 patients with the FSCF who received the MST from Feb.2001 to Jul.2007 in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with MST as follows: one little incision was made.Then the blunt dissociation from the incision to the joint capsule was performed.After the exposure of the joint capsule,2 fixation screw needles(FSN) of exfixation frame were fixed tightly into the broken condyle under the Xray television.Meanwhile the reposition of the broken condyle was conducted.Finally,the internal fix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compression screws.Joint cavity was lavaged both before reposition and after fixation without draining after surgery.The 67 cases of the microinvasive group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7 months to 3.5 years.And the effect of MST for the FSCF was analyzed compared with nonmicroinvasive group in which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anatomical reduction and intrafixation before 2001.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inical standard and Xray standard,the excellent rates of the microinvasive group were 100% and 97.10% respectively,while the excellent rates of the nonmicroinvasive group were 67.53%(clinical) and 70.13%(Xray)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femoral fracture;microinvasive surgery;external fixation

基層醫院治療股骨單髁骨折多采用膝關節切開內固定術及單純石膏外固定術。關節腔內、外黏連以及創傷性關節炎是其膝關節功能恢復欠佳的主要原因[1]。鑒于此,作者探索應用微創法對斷髁閉合復位和內固定治療,并通過與膝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的療效進行對比,對微創外科治療作一分析和評價。

臨床資料

1 一般資料

本組(微創組)股骨單髁閉合性骨折68例,為2001年2月~2007年7月收住入院的患者,男性55例,女性13例;年齡16~56歲,平均(27.7±10.6)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傷52例,砸傷16例。骨折類型:內髁骨折48例,外髁骨折20例。骨折移位0.25~1.60cm,平均0.38~0.74cm,關節腔內均未見游離碎骨片(均經X線片或CT確診)。傷后4小時~15天手術,平均(1.69±1.4)天。合并傷:輕、中度顱腦傷5例,單純單肋骨折3例,腰椎Ⅰ°壓縮性骨折1例,尾骨骨折2例,科雷氏骨折7例,腕骨骨折2例。

從1999~2007年間的股骨單髁閉合性骨折經膝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的患者中篩選出與微創組具有可比性(年齡、性別分布、骨折移位距離、手術時間等,經t檢驗或χ2檢驗分析P均>0.05)的77例組成非微創組。

2 治療方法

2.1 微創組 手術方法:麻醉采用硬膜外或腰麻,患者取側臥位,傷肢的斷髁一側朝上,妥善放置傷肢,其膝部須可靠支撐,手術開始時在C型臂X線機電視屏上再次(相對術前)確認斷髁位置。屈膝,在其體表投影處作2cm左右皮膚切口,鈍性分離達膝關節囊,在其上作一0.5cm小口,置入軟管,以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同時活動膝關節,直至流出的沖洗液無明顯血色,然后應用單臂外固定架所用的定位錐在C型臂X線透視下鉆孔,深度不超過斷端,換外固定架所用的固定針擰入至接近斷端處即止,后用外固定架的架梁(臂)扣緊固定針于萬向夾中,把持架梁“杠桿”(可輔以屈、伸膝關節)在C型臂X線機視野下復位,另取術區適當位置鉆孔,擰入適當長度的加壓松質骨螺釘。旋出固定針,通過關節囊的該孔以葡萄糖醛酸內酯生理鹽水溶液再次沖洗關節腔,然后在原固定針孔處深入鉆孔,擰入適當直徑和長度的松質骨加壓螺釘固定,縫合皮膚切口。

對傷后時間1周以上者,采用雙固定針杠桿法復位,則取2個1cm的皮膚切口,最終均將固定針替換為適當直徑的松質骨螺釘,其它步驟類同。

術后處理:石膏托固定或皮牽引,術后第3天起開始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和輕度的膝關節被動活動,1~2周后開始逐漸進行非負重活動膝關節,2~3周后循序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

2.2 非微創組 手術方法為常規膝關節切開直視下固定。術后處理與功能鍛煉同微創組。

療效判定方法:本組療效判定采用文獻[2]標準:(1)臨床優良標準為膝關節活動正常或基本正常,無疼痛或活動時輕微疼痛,步態正常或跛行不明顯;(2)X線優良標準為斷髁解剖學復位或接近解剖學復位,關節無縮窄或縮窄不明顯,膝關節面無增生或輕度增生。

微創組術后優良率評價:比較兩組優良率以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視差異有無顯著意義進行評價。

結 果

微創組67例獲得7個月~3.5年的隨訪,1例因遷址失訪(見表1)。表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

組別優良率 臨床標準 X線標準 微創組100%(67/67)*97.01%(65/67)**非微創組67.53%(52/77)70.13%(54/77)

微創組與非微創組比較:*P

討 論

通過對單髁骨折的外科療效分析,包括解剖復位的X線標準評定和臨床標準評定,以及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時間等,微創組優勢顯著。同時由于微創法治療費用遠較關節鏡為低,更符合價效醫學[3]要求和基層醫院的設備、條件。須指出的是,如果僅僅從解剖復位效果看,膝關節切開復位仍略優于微創復位,前者之所以在X線評定上劣于后者,主要是由于關節黏連與縮窄。

1 關于手術方法

對關節內骨折施術無疑應盡可能減少組織創傷[2]。微創化復位內固定術一方面通過杠桿機制實現了斷髁的復位,這是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保證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對膝關節囊及其外軟組織造成的創傷甚小(接近于閉合復位),有效地避免了關節內和關節外黏連、關節腔縮窄。傷肢的調整使分離組織的操作更為方便,也減少了手術損傷的機會;碳酸氫鈉沖洗干預局部組織水腫和酸中毒,高滲殺菌;術后不放置負壓引流有利于避免關節感染,而由于關節腔漿膜具有吸收纖維蛋白原的作用,因術后腔內少量出血而構成黏連的可能性很小;葡萄糖醛酸內酯(即肝泰樂)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利于關節腔漿膜修復(很早就用于風濕性等關節炎輔助治療)[4];雙釘式可靠的內固定使膝關節可及早活動鍛煉。以上措施均利于減少關節內外黏連,從而縮減術后功能恢復的時間。

2 手術操作體會

2.1 復位操作:復位及此后的加壓固定均應著重于關節面的對位,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創傷性關節炎,這樣即使X線評定中解剖復位略差,其X線總體評定和臨床評定均較理想。對傷后時間1周以上者,采用雙固定針架梁杠桿法復位更為有效,對復位較為困難者,操作可采用“以退為進”的策略,即先加大錯位(配合膝關節伸、屈)再復位。固定針方向的設計要考慮復位后深入鉆孔、擰入螺釘的方位,宜適度向上傾斜,盡可能避免穿過交叉韌帶。

2.2 適應證:須為單髁新鮮骨折。傷后時間越短復位越容易,拖延則會因關節內斷端的迅速愈合而增大重新復位的難度[2]。本組術前時間最長的1例為傷后15天,雖經雙固定針閉式復位成功,但斷端近側間隙明顯,髁間關節面有較明顯增生,此例經系統性功能鍛煉臨床標準評定達良級,但X線標準評定仍欠理想。因此,如其它方面無禁忌證,手術越早越好[2]。對新鮮骨折中傷后時間長者,閉式復位失敗(即固定針松動而斷髁未按期望移動)者,轉行切開復位術。本微創化術式還可用于脛骨單髁的不伴塌陷的單純劈裂骨折。外固定架經消毒后可反復應用,必要時可更換新針。

3 關于評價方法及其不足

微創化是現代外科學發展的方向之一,特別是關節內手術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組織創傷[2]。但本組病例樣本欠大,有待進一步應用研究,以作更符合循證原則的評價。

參考文獻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700-701.

[2]趙定麟.骨科學的新理論與新技術[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5-18.

第3篇

RA和AS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疑難重癥。RA中醫素有“白虎歷節”和“頑痹”之稱,其痛徹骨;AS屬中醫“骨痹”范疇,晚期可致嚴重的駝背畸形。兩者雖然均病程遷延難愈,但絕非是“死不了”的“癌癥”。其中不少患者完全可能獲得病情的緩解,甚至治愈,為什么久治無效?原因是步入了誤區。

有病亂投醫 跟著廣告走

有位山東患者聽說RA沒治,去醫院也白搭,就請“神醫”用“祖傳秘方”。這藥還真靈,很快就止住了痛。豈料竟出現了滿月臉、水牛背和股骨頭壞死。原來藥里摻了大量激素。桂林有位36歲的AS患者,經醫院治療“無效”,就跟著廣告走,幾乎吃遍了廣告藥,卻落個幾乎90度的駝背畸形。

憂慮恐懼 用藥不靈

一對同患RA的孿生姐妹,其病情、病期頗為相似,同樣用藥。姐姐樂觀開朗,積極配合治療;妹妹卻聽說是“死不了的癌癥”,整日憂心忡忡,悲觀失望。兩年后姐姐康復如初,妹妹卻落個雙手致殘畸形。RA屬于與心理因素相關性疾病,其療效及預后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我國古代醫籍《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這是關于心理變化影響生理功能的精辟闡述。現代心理學證實,慢性精神壓力常會引起內分泌失調,抑制免疫系統機能,使免疫力急劇下降,影響藥物療效。因此,治療RA或AS必須先“反恐”――拒絕心理上對疾病的憂慮與恐懼!

照葫蘆畫瓢 事與愿違

有些病人看到別人用這種藥治好了,他也照吃,不僅無效,甚至出現了不良反應。這是由于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有個體差異,用藥需要個體化。病人要配合醫生選擇最適宜自己的藥物。而這種選擇只能是一個試用過程。醫生也不是能掐會算的“神仙”,無法對每個病人都做出準確的估計,只有經過試用,才能摸索出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包括首選藥物的選擇,用藥的劑量,用藥的持續時間和維持量,等。

見好就收不鞏固治療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何況RA和AS屬疑難頑癥,需要堅持長期治療。國外有人提出一旦AS出現骨質侵蝕破壞,病情緩解后要用小劑量柳氮磺胺吡啶維持至終生。RA的病程特點是緩解期和活動期會頻繁交替出現,每個周期持續數月。不少患者每當進入緩解期,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血沉也降至正常,就以為治好了,自行停藥,導致死灰復燃。為此,國內有人提出,凡RA或AS病程在兩年以上,或照片發現有骨質侵蝕、破壞者,要堅持兩年或兩年以上不間斷的治療。

延誤治療 致殘率高

第4篇

【摘要】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技術在脛骨遠端粉碎骨折治療中的效果,分析該技術的應用前景. 方法: 在200101/200610收治脛骨遠端pilon患者中,有36例被收入本組. 首先采用有限切開內固定方法恢復脛骨遠端關節面完整性,恢復小腿的對位對線,然后應用外固定架恢復骨折端的穩定性,對臨床資料進行回顧總結. 結果: 全部患者均獲得隨訪, 隨訪時間8~36 mo, 所有骨折均最終愈合,2例踝關節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而行踝關節融合術,1例踝關節自行融合;6例發生針道感染;踝關節評分優良率達84%. 結論: 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技術是治療合并軟組織損傷的脛骨遠端骨折的一種良好方法,手術創傷小,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關鍵詞】 脛骨;pilon骨折;外固定架;內固定;有限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ors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 pilon fracture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METHODS: Of the distal tibia fracture pat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01 to October 2006 in our hospital, 36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group. Limited open reduction was applied firstly to recover articular integrity of distal tibia. The normal position and alignment of the leg was recovered secondly. Then external fixator was applied to stabilize tibia fractur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followedup from 8 to 36 months. All the fractures were reunioned finally. Two cases underwent ankle fusion because of ankle traumatic arthritis and one healed by itself. Infection of the needle holes was reported in 6 cases. The final score of the ankle with the excellent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reached 84%. CONCLUSION: External fixator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has little operation trauma. It is superior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oft tissue injury and has bright prospect.

【Keywords】 tibia; pilon fracture; external fixator; internal fixation; limited

0 引言

小腿遠端在解剖上為肌腱的通過區,缺少肌組織的覆蓋,缺乏軟組織保護的脛骨遠端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發生嚴重骨折,其中涉及脛骨踝關節面的又成為pilon骨折. 脛骨遠端骨折發生骨折多同時伴有軟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由于血液循環較差,導致該部分脛骨骨折后骨不連的發生率也較其他部位為高,預后欠佳. 因此,脛骨遠端骨折如處理不當,未來可能造成較多并發癥. 我科近年來在復雜脛骨遠端骨折的治療中選擇性進行了外固定架-有限內固定技術治療不同類型脛骨遠端骨折,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本院200101/200610收治的脛骨遠端骨折患者36(男25,女11)例;年齡17~69(平均46.3)歲;開放性損傷21例(按照TscherneGotzen軟組織損傷分度,1度4例,2度13例,3度3例,4度1例),閉合性損傷15例(軟組織分級:0度2例,1度4例,2度8例,3度1例);外傷原因:高速交通肇事傷17例,高處墜落傷13例,跌倒傷6例,AO分型:A3:11例,B:7例,C:1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腓骨骨折,均為急診收住院治療.

1.2 方法

1.2.1 手術時機

1.2.1.1 閉合性骨折 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損傷2度的患者,因軟組織損傷較重,患肢置于勃朗式架上太高,必要時給予跟骨牽引,同時給予消腫藥物治療,促進軟組織條件改善和恢復,待軟組織條件改善后再給與手術治療. 軟組織損傷分度0~1度的盡早手術治療. 軟組織損傷3度患者因損傷較重并多伴有血管損傷或骨筋膜間隙綜合征,需盡早手術挽救肢體,同時給與骨折固定手術[1].

1.2.1.2 開放性骨折 所有開放骨折均需急診手術. 軟組織損傷在3~4度的,因需急診手術挽救肢體,同時給與骨折固定.

1.2.2 手術方法

1.2.2.1 麻醉方法 合并下肢以外部位骨折的給予全麻;合并下肢其他部位骨折或單純脛骨遠端骨折的給予硬膜外或聯合麻醉.

1.2.2.2 手術方法 患者多采用仰臥位. ①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和完整:根據累計脛骨遠端關節面主要骨塊的位置,選擇踝關節前側入路或后外側入路. 切口長度以能顯示觀察關節面的恢復程度即可. 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于脛骨前緣切開骨膜,骨膜下分離、暴露出脛骨遠端關節,直視下將主要骨塊復位,臨時克氏針或導針將主要骨塊固定,經C臂X光機透視無誤后改用松質骨拉力螺釘或空心螺釘固定(在某些骨折線簡單的患者也可使用可吸收螺釘). ②恢復下肢對位和對線:取腓骨外側切口,顯露腓骨骨折端,在牽引恢復下肢力線情況下,將腓骨復位,安裝1/3環狀鋼板內固定. ③安裝外固定架穩定骨折:于骨折近端垂直脛骨前內側面縱向安裝間距合適的兩枚半針,于骨折遠端、脛骨遠側關節面的近端(A型骨折)平行膝關節平面安裝兩枚交叉直徑3.0 mm克氏針,并安裝全環或半環,或于跟骨安裝橫行直徑3.0 mm克氏針,平行此針從第1~5跖骨中、遠1/3處橫行穿過一克氏針,兩者間安裝具有螺紋加壓功能的連接桿牢固固定(pilon骨折);安裝單臂外固定架時,可于跟骨和跗骨各安裝一枚半針平行于脛骨近端的半針,骨折遠、近端半針間安裝的單臂連接桿均具有縱向加壓功能.

1.2.2.3 術后處理 對于沒有外固定限制踝關節活動的患者,術后3 d開始主動加強踝關節的活動. 外固定架限制踝關節活動的術后45 d松限制螺釘,進行踝關節主動活動. 術后3 mo開始部分負重下地活動,逐漸增加負重. 注意針道護理.

2 結果

2.1 閉合骨折軟組織損傷程度分級和術前處理時間 本組15例閉合骨折患者中13例有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 為避免軟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的手術失敗,8例軟組織損傷2度的患者均給予抬高患肢、脫水藥物治療,患肢跟骨牽引. 8例患者軟組織恢復期為4~17 d,平均為7 d.

2.2 隨訪 本組36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8~36(平均17)mo. A3型11例患者骨折均采用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全部獲得骨折愈合. Pilon骨折中16例安裝了組合式外固定架外固定,3例患者發生骨折延遲愈合,給與骨折端縱向加壓,完全負重鍛煉后骨折愈合. 9例pilon骨折患者給與單臂外固定架固定,2例發生骨折延遲愈合,同樣給與縱向加壓、完全負重鍛煉后骨折愈合. 2例pilon骨折患者因踝關節出現創傷性關節炎行融合術治療;1例嚴重C3.3型骨折患者合并有距骨關節軟骨剝脫,在外固定架固定期間踝關節自行融合. 本組患者有6例因護理不善出現針道感染,針道周圍軟組織紅腫、膿性分泌物自針道排出,4例患者伴有發熱. 上述患者均給與靜脈滴注抗生素、加強針道護理和理療等措施痊愈.

2.3 踝關節主觀評分 本組36名患者中有25例為pilon骨折. 根據美國骨科協會足踝外科分會(AOFAS)提出的踝關節主觀評分標準對25例患者進行了評分[2],其中優13例(52%),良8例(32%),差4例(16%).

2.4 典型病例 男,46歲,主因車禍致右脛骨遠端骨折(43-B1.2,圖1),軟組織損傷2度,入院后給予抬高患肢、支具外固定和脫水等治療,軟組織條件改善后給予右小腿前外側輔助切口有限切開,將脛骨遠端解剖復位、可吸收螺釘(兩枚)垂直骨折線固定、組合式外固定架外固定等治療(圖2),術后隨訪1 a,骨折愈合(圖3),患肢功能恢復良好,右踝關節AOFAS評分92分.

圖1 骨折術前(略)

圖2 術后X光片(略)

圖3 術后骨折愈合良好(略)

3 討論

脛骨遠端缺少肌肉組織,脛骨干骺端周圍主要為肌腱組織和皮膚所覆蓋,在外力作用下軟組織的緩沖空間非常有限而容易造成骨折和軟組織的損傷. 低能量損傷所致骨折類型簡單,軟組織挫傷輕;高能量損傷常引起關節內復雜骨折、干骺端壓縮、粉碎和骨缺損. 在外翻剪力作用下還常合并腓骨的骨折[3]. 脛骨遠端骨折伴發的軟組織損傷的程度直接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 在軟組織損傷的情況下,使用鋼板進行內固定時可能存在以下問題:①軟組織腫脹控制不好的情況下,一旦進行開放復位、鋼板內固定術,由于鋼板的占位、軟組織張力高,可能導致傷口無法縫合,勉強張力縫合又可能導致皮緣的壞死;②脛骨遠端骨質軟組織覆蓋本身較差,外傷使骨折端血運破壞,開放復位、鋼板內固定軟組織剝離范圍廣泛,進一步破壞了殘留的一點血運,加重了局部血運惡化,容易導致骨折延遲愈合或骨不連的發生;③當發生骨折延遲愈合時,為增加骨折端應力刺激而進行完全負重鍛煉時鋼板能產生應力遮擋作用. 盡管脛骨遠端骨折開放復位能獲得更滿意的對位、對線和關節功能恢復,鋼板內固定使骨折端更加穩定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上述缺點限制了該技術在伴有軟組織損傷的復雜脛骨遠端骨折中的應用[4]. 對于涉及關節面的pilon骨折,手術的核心內容是最大限度恢復脛骨遠端關節面的完整性以挽救踝關節的功能. 外固定架復合有限內固定技術在盡量不破壞現有血運的同時,采用有限切開的方法整復影響關節面平整的骨折移位,并給與牢固固定,最大限度地恢復了脛骨遠端關節面的完整性. 同時手術時間短,骨折端的固定不是絕對固定,而是彈性固定,比較符合生物學固定的理念. 當出現骨折延遲愈合時,可以通過外固定架連接桿的縱向加壓功能和完全負重鍛煉來增加骨折端的應力刺激,促進骨折的愈合. 因此外固定結合有限內固定技術對于伴有一定程度軟組織損傷的脛骨遠端骨折具有一定的優勢.

關于是否進行腓骨的內固定和固定順序問題,國內外多數報道認為應第一步進行腓骨的固定以恢復下肢的力線和長度,然后進行外固定的安裝[5]. 我們認為,對于未影響關節面的A型脛骨遠端骨折,手術的主要目標是恢復下肢良好的對位和對線;當脛骨骨折無明顯旋轉移位或有旋轉移位但腓骨簡單骨折,腓骨可接近解剖復位而基本糾正脛骨遠端的旋轉移位時,可首先進行腓骨骨折的開放復位內固定,這有助于恢復下肢的長度和力線;否則仍應首先恢復脛骨遠端的旋轉移位再考慮是否進行腓骨的開放復位內固定術. 而對于涉及關節面的pilon骨折,手術的核心內容是最大限度恢復脛骨遠端關節面的完整性以挽救踝關節的功能,因此應首先進行有限開放和內固定以恢復關節面的完整性,然后再考慮是否進行腓骨的內固定問題.

在Pilon骨折治療過程中,為保護踝關節的功能[6],外固定架固定時應最大限度避免長期固定踝關節. 踝關節固定時間過長將導致踝關節的僵硬和功能障礙. 對于A型骨折,骨折遠端的交叉克氏針距離脛骨踝關節面和骨折端的距離均不應該少于1 cm,否則會影響骨折固定的效果或影響踝關節的功能. 對于骨折塊較完整的pilon骨折仍可使用不跨關節的外固定以盡早進行踝關節的功能鍛煉. 干骺端粉碎移位較重的pilon骨折,通過踝關節近端的交叉針不能有效固定骨折,因此必須進行跨關節的外固定,但應爭取安裝使用以踝關節冠狀旋轉軸為軸心的具有旋轉軸的外固定架,經過短期跨關節固定,使脛骨遠端骨折纖維愈合后可以松開固定的旋轉軸,使踝關節盡早恢復主動功能鍛煉.

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技術的主要缺點是針道護理不當可能導致的軟組織感染. 本組就有6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感染. 因此,患者出院前應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針道護理的方法,每日用酒精棉球將針道口的分泌物清理干凈3~4次;避免用不潔紗布纏繞固定針根部的現象;患者可戴架進行淋浴,淋浴結束后電吹風將針道周圍吹干,并用酒精棉球擦拭保持清潔. 一旦具有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參考文獻】

[1]俞光榮,汪 文. Pilon骨折治療方法的選擇和療效分析[J]. 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49-155.

[2]Kitaoka HB,Alexander IJ,Adelaar RS,et al.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hindfoot, midfoot, hallux, and lesser toes[J]. Foot Ankle Int, 1994, 15:349-353.

[3]Topliss CJ, Jackson M, Atkins RM. Anatomy of pilon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tibia[J]. 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692-697.

[4]Koulouvaris P, Stafylas K, Mitsionis G,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various therapy concepts in severe pilon fractures[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07, 27:313-320.

第5篇

我是70歲的老人,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多年。我想請教專家:(1)早上注射胰島素,晚餐前服降糖藥行嗎?(2)高血壓服長效三精司樂平、依那普利、壽比山各1片,到下午2~6時收縮壓160~170毫米汞柱,舒張壓80~85毫米汞柱,我想下午再服1片硝苯地平是否可以?

安徽 謝澤長

謝澤長讀者:

對于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首要的問題就是控制好糖尿病病情,使之不受各種并發癥的損害,不因糖尿病的并發癥造成殘廢或者死亡。

至于您的具體問題,我考慮如下:

(1)糖尿病的治療目的是控制好血糖、血壓和血脂,而不拘泥于使用什么藥物。如顧慮藥價高昂,可使用國產胰島素,或如您所說,胰島素加上口服降糖藥。

(2)根據美國高血壓聯盟的規定,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治療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為準。如不達標,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聯用多種降壓藥。所以您完全可在下午加用硝苯地平。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向紅丁

血壓控制不好,且出現早搏怎么辦

我今年42歲,去年9月發現患高血壓。服卡托普利后感到全身無力,后改服雅施達,每天1片,康可每天1片,心律平每隔8小時2片。1個月下來,血壓還不穩定,舒張壓在90~100毫米汞柱之間波動,且脈搏緩慢,一般在每分鐘50~55次之間。請問我該怎樣治才好?

浙江 張震巖

張震巖讀者:

從您的來信看,您的血壓控制沒有滿意達標,可繼續使用雅施達,每日4~8毫克(1~2片),同時聯合使用12.5~25毫克(半片~1片)的氫氯噻嗪。另一可考慮的方案是用雅施達和鈣通阻斷劑合用。后者可酌情選以下藥物之一:活絡喜5毫克,每日1次;波依定5~10毫克,每日1次;拜新同30毫克,每日1次;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2次;緩釋硝苯地平10毫克,每日2次。注意雅施達一般不與康可聯合用于治療高血壓,二者合用,降壓作用不一定協同或相加。

房性早搏如無明顯癥狀,無危險,不必用藥。如有明確的相關癥狀,可用普羅帕酮150毫克(3片),每日3次,或莫雷西嗪150毫克(3片),每日3次。當然,對于早搏,最重要的是解除精神負擔。

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中心教授 胡大一

末梢神經炎怎么治好

我現年70歲,去年5月吃了一個月鮮牛奶,大便出現不正常,初起每天1~3次,后增至3~6次。我買了黃連素吃,每次3粒,每日3次。服藥十來天,未止住。后把牛奶停了,就不拉稀了,卻出現四肢麻木的現象,手指腳趾一碰到物體,就疼痛難忍。醫院診斷我是黃連素中毒引起的“末梢神經炎”,還說有全身癱瘓的可能。請問,我的病能治好嗎?

新疆 馬德禮

馬德禮讀者:

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的病因很多,有感染性的、營養代謝性的、中毒性的、變態反應性的、膠原性的、癌癥性的及遺傳性的等等。因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在治療時應區別對待。

因此,建議您去醫院作下列檢查:(1)頸、腰段脊柱X線攝片或CT或磁共振掃描,以鑒別頸、腰椎的骨質增生性病變。(2)血液的生化檢測,特別是空腹血糖、尿素氮、肝功能、T3、T4、尿酸,以排除糖尿病、肝、腎病變,甲狀腺機能低下、痛風、膠原性病變、淀粉樣變性等。

至于末梢神經炎的治療,應強調 :(1)找準病因、脫離毒物的影響;(2)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B1 10~30毫克,每日3次;維生素B6 10~20毫克,每日2次;維生素B12 25~50微克,每日1次(也可用彌可保500微克,1粒,每日1次);維生素E 100毫克,每日1次;煙酸 100毫克,每日1次。(3)尼可林(250毫克/支)2支加于5%葡萄糖液5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5~10天為一療程。(4)輔酶A(50~100單位/支),三磷酸腺苷(20毫克/支)加于5%葡萄糖液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天為一療程。(5)對于感染性、變態反應性、膠原性者應適當給予激素治療。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教授 史玉泉

患腦動脈硬化服什么藥好

我父親67歲了,2003年9月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現在除服降壓藥外,還服維腦絡通片、脈通、醒腦再造膠囊、腦絡通膠囊等。請問,腦動脈硬化用什么藥好?

廣西崇左 梁霈

粱霈讀者: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脂質代謝失常以及血小板聚集釋放多種活性物質等有關。大量研究發現,多種因素合并作用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產生一些物質導致炎癥反應。這種炎性反應過程與肝硬化、類風濕關節炎、腎小球硬化、肺纖維化、慢性胰腺炎等本質上并無不同。如不加以干預,就會使動脈壁增厚擴張,發生“重構”,最終由脂質、纖維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重者出現血栓及血管栓塞,這時已屬于“晚期復雜病變”。

為此,現在除強調防治血脂異常之外,也非常注重控制血管的前期炎癥反應過程。因此,你父親可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如卡托普利、賴諾普利等),及調脂劑(“他汀”類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等藥物。這兩類藥物除了降壓或調節血脂外,還有“抗炎”等方面的作用。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即使應用在血壓或血脂正常的冠心病、腦動脈硬化患者,長期服用也能降低心肌梗死、中風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而且用得越早越好。

上海中醫藥大學普陀臨床醫學院普陀區中心醫院

大內科主任、教授 尚孝堂

甲亢怎樣才不會復發

楊教授,您好!我兒子患甲亢6年,經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在2003年第7期《家庭醫藥》雜志上看到,您對這種病很有研究,所以,請您指點一下,甲亢怎樣治才不會復發?

黑龍江 蔣敏

蔣敏讀者:

甲亢病因有多種,臨床最常見的是彌慢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即GRAVER病)。多數病人隨著病情好轉,腫大的甲狀腺可以逐漸縮小,但是原先腫大明顯的患者或相當一部分人甲狀腺仍然腫大,這與甲亢病因及原先甲狀腺腫大程度有關。

經抗甲狀腺藥物規則治療后, 50%的甲亢患者可獲得長期緩解。一般來說,癥狀輕者,甲狀腺轉小者治愈率較高;延長治療時間可提高治愈率。

為了減少甲亢復發,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有規則的生活工作,避免精神刺激,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藥物;(2)要有足夠療程,規則服藥應在2年以上或更長;(3)停藥前所用抗甲狀腺藥物劑量越小(能控制病情),復發機率小;(4)甲狀腺大者或有結節者復發率高;(5)停藥前應查促甲狀腺等受體抗體或甲狀腺刺激免疫球蛋白,如為陰性者復發較少。

總之,何時停藥,因人而異,是否復發有個體差異,希望你和兒子一起與內分泌專科醫師密切合作,共同治愈甲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教授、主任醫師 楊明功

結核性胸膜炎怎么治才好

我因咳嗽、胸痛,到醫院檢查,診斷為結核性胸膜炎。醫生開給下列藥物:利福平,每天3粒,1次空腹服;復方益肝寧,每天3次,每次2粒,飯后服;異煙肼每天3粒,飯后1次服;鹽酸乙胺丁醇,每天3粒,飯后1次服。醋酸潑尼松,每天1次,每次4粒,飯后服。我服用后,胸水已消失,但結核病還沒好。請問,這個治療方案合理嗎?

浙江 世達

世達讀者:

醫生給您開的藥,有3種抗結核藥(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還有保肝藥益肝寧,和促進胸水吸收的潑尼松,這是合適的。之所以結核病還沒好,那是因為必須堅持服藥6個月以上才有效。對您今后的治療,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規律的服抗結核藥6個月,一天也不能停。只有堅持服藥,才能治好病。千萬別因為見癥狀好了就停藥,那樣容易造成結核病復發,更嚴重的是,若引起細菌耐藥,就不好治了。

二、每月檢查1次肝功能,以防藥物出現副作用。每月查1次痰,檢查有無結核菌。3個月拍1次胸片,看胸水吸收和肺部情況。

三、當您服藥6個月,檢查一切好轉時,還是不能大意;今后注意生活要有規律,不能熬夜;半年檢查1次肺部;注意營養。

四、遇有不適情況,及時找醫生檢查治療。

北京胸部腫瘤結核病院主任醫師 李拯民

頭重腳輕,走路不穩是怎么回事

2002年12月,我出現頭重腳輕、走路不穩的癥狀,做腦血管多普勒檢查,診斷為腦動脈硬化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服通心絡膠囊、銀杏葉片已1年多,外貼百舒寧磁藥貼5個多月,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如今我已走投無路,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治?

江蘇常州 周甫濂

周甫濂讀者:

您患的主要疾病是頸椎病,這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您的病程已超過一年半,可以排除腫瘤或惡性疾病。頸椎病因骨質增生致壓迫不同部位的神經,癥狀可以不一樣,多數是手臂麻木疼痛(神經根型),也可以是下肢無力,頭重腳輕(脊髓型),請注意下肢腱反射有無增強?踝陣攣是否陽性?一定要請神經內科、骨科醫生詳查。這種病常常是好好壞壞,程度輕重不一。用藥(活血化淤,止痛藥口服或外敷)、按摩、牽引、理療有的有效,有的無效,有的沒治也能緩解。不存在抗藥性或成癮等問題。但對癥藥物(如通心絡等)若服用時間已一年有余,還沒見效,就該停用,轉而服些副作用極小的藥如地巴唑,維生素B1、B12等。

至于是否需牽引、可否按摩、該不該手術治療,要請專科醫生根據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來決定,千萬不能蠻干。

從信上看您現在因疾病折磨已患上焦慮癥,焦慮會加重病情,這對治療不利。建議服些抗焦慮的藥物,如賽樂特20毫克,每天1次,2周后劑量可以減半。

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 柯若儀

懷孕不能服暈車藥怎么辦

我的朋友懷孕了,因工作需要,她需經常乘車遠行,但又暈車得厲害,請問有沒有既可防暈車,又不影響胎兒發育的藥?

廣西 石瀟

石瀟讀者:

你的朋友患有前庭性眩暈癥,最近又懷孕了,這種情況下最好在孕早期不要乘車外出,因為孕早期會出現早孕反應,如惡心、嘔吐,會使眩暈更加難于控制。但是必須乘車外出的話,還是有些藥物可以服用的。如:

(1)地芬尼多,每4小時服1片(25毫克),嘔吐嚴重者每4小時可口服2片(50毫克),青光眼、消化道或泌尿道梗阻、竇性心動過速患者慎用。如果出現精神錯亂應停止使用。

(2)鹽酸氟桂利嗪,或桂利嗪,可偶爾使用,每次10毫克(2粒),但有些患者服用后無效。該藥在動物實驗時未發現對胚胎發育有任何危害,但在人類妊娠期間使用本藥的安全性未見研究報道。

(3)苯海拉明,在妊娠4個月內禁止使用,可于妊娠6個月后應用。乘車前半小時服用,每次1~2片,必要時4小時重復應用。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劉建華

腰痛頭痛眼也痛是什么病

我在小學6年級時患過腎炎,經醫院治療已經完全好了。可是,現在上了初中的我,腰痛,頭痛,眼也痛,視力減退,喉嚨也不舒服。自從得了這種病后,全身癢癢的,服抗過敏藥無濟于事。請問,我得的是什么病?

廣東 曹發妹

曹發妹讀者: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一下子難以確定診斷,目前你的癥狀有頭痛、腰痛、眼痛伴視力下降、咽喉不適感及皮膚癢等,不能用一種疾病來解釋。要確診一個病人的病癥,必須病人親自到醫生處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化驗及一些輔助檢查的必要程序。

我想你最好能到當地醫院,至少是縣級醫院,先到內科找一個職稱最高的醫生就診,排除腎臟病復發,是否為慢性腎炎;腰痛、頭痛的原因很多,都應進一步檢查;咽喉部是否有慢性炎癥或是扁桃體炎;還得到眼科看眼痛及視力下降的原因,皮膚科專科看皮膚癢是何問題;還需做一些必要的化驗及輔助檢查,最后將這些結果匯總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大致確定疾病性質。

目前看來你的病情不算嚴重,而且像你這種情況的病人不少,他們通過正規醫院的專家診治都能將病情控制或治愈。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泌尿內科主任醫師 徐璧云

(聯系電話:病房0771-2186192;13097710230)

小兒不規則深吸氣是怎么回事

我6歲的兒子自今年3月起出現不規則深吸氣,有時1~3分鐘1次。發作時鼻孔擴張,雙肩上抬,入睡后如常人,玩耍、進食都正常,無聲嘶、咳嗽。到醫院檢查心肺、血常規、胸片、心電圖、血沉、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都正常。用抗菌素無效。請問,我兒子得的是什么病?如何治療?

湖南 王燦

王燦讀者:

據您來信所述,您6歲的兒子出現不規則的深呼吸,伴有雙肩上抬,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尤其應注意是否有抽動癥。當然,在考慮心理方面的問題之前,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病變。因此,建議您到附近醫院找小兒神經專科醫生診治,以便確診及恰當的治療。

抽動癥多在兒童和青少年時開始發病,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非節律性的一個或多個部位的肌肉抽動或發聲抽動。沒有特別的化驗檢查,腦電圖、磁共振(MRI)檢查多無異常發現。其診斷要點如下:(1)大多數在2~15歲之間起病;(2)有不自主的、復發的、快速的、無目的的抽動,累及多組肌肉;(3)多種抽動和一種或多種發聲抽動同時出現于某些時候,但不一定同時存在;(4)能受意志克制數分鐘至數小時;(5)癥狀的強度在數周或數月內有變化;(6)抽動一日多次發作,日日如此,病程超過一年以上,且在同一年之中癥狀緩解不超過2個月;(7)排除舞蹈病、肝豆狀核變性、癲癇肌陣攣發作、藥源性不自主運動及其他椎體外系病變;(8)可以根據兒童是否有穢語、猥褒行為、模仿語言、模仿動作、重復語言等作為輔助診斷標準;(9)多有兒兒童多動和行為問題、非特異性腦電圖異常、陽性軟體征、精神癥狀等伴發癥狀。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教授 李文益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聯系電話:020-81332213

白內障手術為何出現并發癥

我的老同學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后第一天,出現角膜水腫,內皮褶皺,視力不清,而她的眼底正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福建 邱秀美

邱秀美讀者:

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取決于以下因素:(1)手術指征選擇;(2)既往是否有過其他眼病及眼底病;(3)手術禁忌及相對禁忌癥;(4)術前必要的(角膜內皮數等)眼功能檢查;(5)術后早晚期并發癥的有否及治療。

您信中提到的術后第一天出現“角膜水腫,角膜內皮褶皺”,使患者角膜透明度降低,視物不清,眼科稱作線狀角膜炎,是白內障術后早期并發癥之一。這種并發癥發生率為18~20%,是由于晶體核過硬、過大,超聲粉碎困難,加之前房淺,碎塊損傷角膜內皮層;另外與超乳時間長,放出的熱量刺激有關;還有的角膜內皮數少或正常但功能差也有關。輕者一周自行消失,重者可經點用激素類眼藥水和眉弓皮下注射氟美松,每日1次,1~2周便可治愈,也不影響視力。

如果視力恢復還不好,可能是早期的其他合并癥,需要進一步詳細檢查。

中國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眼科教授 王振平

腹部不適、呼吸不順是什么病

我35歲,得病1年,癥狀有:胃脹,厭食,胸悶,噯氣,腹部不適,呼吸不順;胃鏡見淺表胃炎,肝膽胰脾腎的CT和心肺照片無異常。然而經中西醫藥治療無效。請問這是什么病如何治療?

周煥武

周煥武讀者:

你的腹、肺部患病癥狀已經1年,經胃鏡、CT和心肺等有關部位拍照檢查,都沒發現異常,且經中西醫藥治療無效,可見你患的應該不是胃腸或心肺方面的病,而很可能是因為情緒不穩、心理障礙所引起的神經癥。即由于精神受到不良刺激,導致你的胃腸和肺的神經功能有些異常了。

這種病根據精神狀態不同,常見的有憂郁癥和焦慮癥。事實上,多數病人兼有憂郁和焦慮癥狀,所以治療用藥基本相似,或者大同小異。治療本病的藥有很多,現提出幾種常用的供參考:(1)阿米替林:12.5毫克,口服,一天2~3次;這藥有致睡眠的作用,尤其應用的最初幾天,比較明顯,以后會逐漸減輕,以至消失;晚間睡前服,可有良好睡眠,且能避免白天的困乏感;白天困乏感嚴重的人,可以免服;有青光眼、排尿困難的人,不要用本藥;本藥價廉,療效比較好,有實用價值;(2)百優解,賽樂特:這是兩種藥,選用一種即可,都是每天20毫克,口服;這藥價較貴,須用數周或更長時間,才能有效。

你的病如果治療起來不很順利,除內科醫生外,還應根據情況,請心理、精神科醫生協助治療。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 黃象謙

門診地址:天津鞍山道154號,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下午;電話:022-23349638

牛皮癬能治好嗎

我32歲了,自1985年患牛皮癬以來,用過許多藥,也收到一定效果,但一直不能根治。請問,我這種病能治好嗎?

新疆 郭新麗

郭新麗讀者: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表皮細胞過度增生、角化不全,真皮中毛細血管增生和擴張。它的病因還不甚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感染因素、人體的生化代謝及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但它的發生、加重、緩解和復發與人的情緒、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有特別密切的關系。因此,現在有人將它歸于心身疾病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