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藥物制劑技術

藥物制劑技術

時間:2023-02-11 16:56: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藥物制劑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藥物制劑技術

第1篇

近十余年來,我國制藥有關單位通過研究與開發,引進新的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研制新品種,既生產出更好、更多的藥品,同時也為制藥企業的持續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期間,作為反映制劑先進理論和工藝技術水平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藥劑學,其內容也有了較大變化。國內外新劑型、新制劑、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藥劑專業的領域不斷擴展,其分支學科如物理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臨床藥劑學、工業藥劑學與制藥工程類的內容也在更新和充實。

藥品生產GMP是適應藥品生產管理需要而產生的一套系統的、科學的管理制度,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最有效手段,已成為各國制藥企業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實施GMP。GMP以生產高質量的藥品為目的,要求藥品不僅要符合質量標準,而且應對其生產和質量的全過程進行嚴密的監控,并采取完善和優化質量保證體系等措施。以此實現在管理上與國際接軌,使更多的質優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增進國際間藥品貿易。

雖然我國醫藥行業已取得明顯的進步,但同時也應看到國內制藥技術水平還較低,尤其是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研制新品種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因此,不斷提高我國制劑水平的任務還相當繁重,特別體現在高素質藥品制劑技術人才培養上。然而長期以來,針對藥劑生產、科研技術方面的圖書有限,不能滿足藥學相關科技人員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需要。為此,讀者需要現代藥劑學科專著以達到培養創新型技術人才的目的。《新編藥物制劑技術》一書的出版正是適應這一形勢發展的需要。

全書共分八章,其特色如下。

1. 以制劑及各大劑型為主線,面向新世紀,重點介紹了常規制劑中片劑、膠囊劑、注射劑、眼用制劑、外用制劑和中藥制劑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和制備工藝,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應用與實例相結合,突出了藥物制劑與研究的實用性。有關制劑生產中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及藥品質量控制等內容,基本反映了國內先進水平。例如:制備注射用無菌粉末、大容量注射劑、眼用制劑、外用制劑等,均是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片劑包衣廣泛應用新型材料,更多的采用高效包衣(程控)設備。使用水分散體的包衣技術進展很快,水性包衣品種增多,工藝技術亦更加成熟,適用于片劑、丸劑,包括緩釋、控釋制劑包衣。對制劑加工技術如空氣凈化、滅菌、過濾等單元操作及新設備,包括藥物粉體制備技術,也進行了闡述。

2. 強調了藥品生產企業實施GMP的必要性。并介紹了加強GMP管理的措施。由于驗證是實施GMP的基礎工作之一,本書列舉實例,對驗證的規范化操作進行了說明。

3. 本書還討論了藥物創新,對一些熱點劑型如藥物的經皮給藥新劑型、眼用制劑新劑型等制備新技術,聯系生產實踐進行了適當介紹;對緩釋、控釋制劑,結合實例進行了闡述;為落實國家制定的“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本書還對中藥制劑制備、質控新技術等作了較全面的敘述。

4. 對藥品生產管理與制劑技術相關的法律、法規作了簡介。

書中配有多幅新插圖,圖文并茂,利于讀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本書選用了200余個處方實例,力求聯系實際,吸取國內外制劑工藝、研究方面的先進內容,內容充實、新穎,實踐性強,能較全面反映現代藥劑學學科知識,可供從事教學、生產、質檢、研究、監督管理的各類專業人員等參考使用。也適合于職業院校藥物制劑專業及相關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和實踐。

第2篇

關鍵詞:gmp仿真系統;藥物制劑技術;職業教育

        《藥物制劑技術》培養目標是適應藥品生產、質檢及管理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該課程具有牽涉面廣、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等特點。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觀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應變技能的培養。藥物制劑gmp 仿真系統整合了數字技術與教學素材,建立新型的綜合化教學資源,已經成為現代制藥技術類職業教育的重要手段。該軟件滿足了教師授課、學生自學和綜合考評的多項要求,開創了“統一資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因此,該仿真教學系統應用在《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推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

        職業教育要推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就要建立有利于調動教師搞好教學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機制,采用各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應加強創業精神教育,把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和就業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職業教育教學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需要。因此,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要促進“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方式轉變,使被動教育轉為主動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支粉筆”傳統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需求,特別是實訓教學的開展。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直觀、生動,使課堂教學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動態的傳播,有助于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并因此產生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大大地提高教學及實訓質量。

        二、學生一人一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藥品的生產要嚴格按照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進行。

許多醫藥職業院校開展藥物制劑gmp 實訓課程,部分院校還投巨資建造了實訓車間或基地。由于班級和學生較多,實訓車間里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嚴格按照gmp要求熟練每臺設備及崗位的操作。建設實訓基地可以從硬件上解決學生gmp 實踐的問題,但是耗資巨大,不可能滿足教學所需的全部要求,而且進行實踐需要模擬正式的藥品生產,造成巨大的浪費。藥品生產企業實施gmp 管理,鑒于企業機密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不歡迎學生參觀實踐。即使到企業實地學習,也只能浮光掠影地參觀一些廠區和設施的布局以及一些無關緊要的工藝流程,基本不可能進入潔凈區進行實地操作。此外,藥物制劑技術與設備更新較快,還會導致學生技能的滯后性。

藥物制劑gmp 仿真系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它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僅僅是圖像、文本、視頻、3d 模型的演示,而該系統將以上資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夠使這些要素按照設計要求合理地運行。學生仿真練習匯總了片劑、膠囊劑、小容量注射劑以及工藝用水系統、凈化空調系統的三維仿真操作,為實踐教學環節提供了車間場景,克服了實踐教學安排與生產之間的矛盾,為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縮短了學生理論學習與生產一線對接的時間。同時,整個系統連接網絡運行,因而具有快速升級、更新的功能,彌補了課本內容滯后的不足。

        三、豐富教師教學內容,方便教學工作

        藥物制劑gmp 仿真系統起到了一個學習包的作用,為教師授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同時為學生預習、復習和自學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仿真考核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模塊:理論知識培訓模塊、各環節動手操作練習模塊和實戰考核模塊。系統允許教師通過服務器進行考卷、案例、場景的設定,可對學生進行理論與仿真操作的測驗,達到教考分離的要求,極大地方便了教學工作。

        四、采取有效手段,加強學生管理

        藥物制劑gmp 仿真系統運行需要網絡支持,因此可能會出現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上網、聊天、看電影、玩游戲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有效手段,加強學生管理。可以利用適當的屏蔽軟件防止學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還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的興趣,布置學生利用網絡查詢與醫藥相關的知識的任務。或者采取獎勵措施,比如在規定時間內出色完成實訓考核以后允許學生自由上網,從而使學生寓學于樂,提高學生仿真實訓的興趣,提高教學及實訓質量。

第3篇

關鍵詞:GMP仿真系統;藥物制劑技術;職業教育

《藥物制劑技術》培養目標是適應藥品生產、質檢及管理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該課程具有牽涉面廣、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等特點。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觀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應變技能的培養。

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整合了數字技術與教學素材,建立新型的綜合化教學資源,已經成為現代制藥技術類職業教育的重要手段。該軟件滿足了教師授課、學生自學和綜合考評的多項要求,開創了“統一資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因此,該仿真教學系統應用在《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推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

職業教育要推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就要建立有利于調動教師搞好教學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機制,采用各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應加強創業精神教育,把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和就業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職業教育教學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需要。因此,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要促進“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方式轉變,使被動教育轉為主動教育。

以教師為中心的“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支粉筆”傳統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需求,特別是實訓教學的開展。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直觀、生動,使課堂教學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動態的傳播,有助于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并因此產生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大大地提高教學及實訓質量。

二、學生一人一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藥品的生產要嚴格按照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進行。許多醫藥職業院校開展藥物制劑GMP實訓課程,部分院校還投巨資建造了實訓車間或基地。由于班級和學生較多,實訓車間里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嚴格按照GMP要求熟練每臺設備及崗位的操作。建設實訓基地可以從硬件上解決學生GMP實踐的問題,但是耗資巨大,不可能滿足教學所需的全部要求,而且進行實踐需要模擬正式的藥品生產,造成巨大的浪費。藥品生產企業實施GMP管理,鑒于企業機密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不歡迎學生參觀實踐。即使到企業實地學習,也只能浮光掠影地參觀一些廠區和設施的布局以及一些無關緊要的工藝流程,基本不可能進入潔凈區進行實地操作。此外,藥物制劑技術與設備更新較快,還會導致學生技能的滯后性。

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它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僅僅是圖像、文本、視頻、3D模型的演示,而該系統將以上資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夠使這些要素按照設計要求合理地運行。學生仿真練習匯總了片劑、膠囊劑、小容量注射劑以及工藝用水系統、凈化空調系統的三維仿真操作,為實踐教學環節提供了車間場景,克服了實踐教學安排與生產之間的矛盾,為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縮短了學生理論學習與生產一線對接的時間。同時,整個系統連接網絡運行,因而具有快速升級、更新的功能,彌補了課本內容滯后的不足。

三、豐富教師教學內容,方便教學工作

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起到了一個學習包的作用,為教師授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同時為學生預習、復習和自學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仿真考核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模塊:理論知識培訓模塊、各環節動手操作練習模塊和實戰考核模塊。系統允許教師通過服務器進行考卷、案例、場景的設定,可對學生進行理論與仿真操作的測驗,達到教考分離的要求,極大地方便了教學工作。

四、采取有效手段,加強學生管理

藥物制劑GMP仿真系統運行需要網絡支持,因此可能會出現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上網、聊天、看電影、玩游戲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有效手段,加強學生管理。可以利用適當的屏蔽軟件防止學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還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的興趣,布置學生利用網絡查詢與醫藥相關的知識的任務。或者采取獎勵措施,比如在規定時間內出色完成實訓考核以后允許學生自由上網,從而使學生寓學于樂,提高學生仿真實訓的興趣,提高教學及實訓質量。

第4篇

一、引言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混合式學習的逐步流行,引起了各職業學校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混合式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活動。[1][2][3]混合式學習一般是指多種學習方式的混合,特別是指在線學習和面對面的課堂學習的有效組合。各學校教師結合課程特點,針對特定學習群體,探索將在線學習和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兩者的優勢有效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同時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的作用,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4][5]

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6]

混合式學習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學習理論的混合、學習資源的混合、學習環境的混合、學習方式的混合等方面的研究。本課題組所研究的混合式學習,是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的混合為主要研究方向的混合式學習,即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將網絡學習與課堂面授有機結合。有實時與非實時、同步與異步的教師講授,可進行討論學習、協作?W習,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組學習,還有傳統和圍繞網絡開展的自主學習。將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無縫對接,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便利。

《藥物制劑技術》作為一門以實驗實訓為主的學科,涉及一些設備的操作和工藝處方的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教學內容較為抽象,且設備操作要求較高,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傳統的灌輸無法提起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特點,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藥物制劑技術”是在藥劑學理論指導下,研究藥物制劑生產和制備技術的綜合性應用技術課程,是制藥類專業核心專業課程,藥學類專業重要專業課程之一。根據高職高專制藥類人才培養定位,課程教學在內容上突出專業性、實用性、技能性。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并融合藥物制劑工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針對五年制高職藥學類的學生而言,該門課內容設計以各類藥物制劑的制備與質量控制為線索來進行,共分7個模塊,并分化出35項工作任務,總課時為216學時,12學分,分兩個學期完成。第一學期重點講解藥物制劑基礎知識和基本單元操作,第二學期主要講解各種劑型。

該課程注重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實驗實訓教學項目較多,設備的操作、工藝的把握要求較高,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基礎要求較高,特別是結構復雜的操作設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教學難點,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在實驗實訓教學中,一個學期一種劑型只開一次課,學生分組上課,動手操作的時間和機會是有限的,需要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和反復的練習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門技能,而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主動到實訓場所進行預習、復習。

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在應用性課程的學習上,往往欠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此外,學生對職業崗位操作和管理了解不夠,學生存在個性差異,理解能力與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具有差異化的特點。

三、五年制高職學生學習特征分析和調查

利用問卷星進行“學生對混合式學習的認知調查”網絡問卷調查[7],選取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中醫藥分院4屆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了解學習者對混合學習的認知、滿意度,并調查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團隊技能來分析學習者特征。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學生喜歡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對面對面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調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網上學習平臺的支持下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非常感興趣,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主動性,并且很難將知識串聯起來,綜合運用,遺忘的速度較快。

訪談高年級學生發現,該時期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對實訓課的學習積極性較高,特別是帶料生產的實訓內容,學習態度良好,但是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較弱;喜歡探究新事物,成長在網絡時代,對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感興趣,樂于通過網絡智能終端獲取互聯網優質的教育資源。

四、教學平臺與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完善

從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入手,結合現有該課程信息化教學研究基礎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建設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同時結合《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特點,參照課程標準進行模塊化設計和課程結構梳理,分別設立了藥物制劑基本單元操作模塊、固體制劑生產模塊和液體制劑生產模塊等重要生產模塊。學生可以利用泛雅網絡學習平臺進行課程學習、做作業、測試、學習話題討論等學習活動,也可以查看應用教學資料、查看學習記錄、進入學習社區分享交流,打破時間及空間壁壘,利用網絡拓展傳統教學模式,更好地提升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以任務驅動開展學生混合式學習活動設計

以“學生活動為主體,教師行為為主導”的職教理念為指導,結合本團隊教學理念“職場化管理、開放式訓練、體驗式教學”,充分利用我校藥物制劑實訓工廠理實一體化的網絡多媒體實訓室,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及信息資源,通過建立藥物制劑泛雅學習交流平臺,整合精品課程、教學視頻、仿真模擬軟件等教學資源及內容,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在藥物制劑技術學習中遇到的設備結構復雜、操作復雜、實訓操作安全性要求高等問題。[8][9][10][11]

(一)課程開展前的學習活動

在教學開展前以小組為單位,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開展網絡教學平臺學習,充分挖掘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特色,分別在課前為各小組的同學們設置任務或者討論主題及預習內容,需要學生根據任務或者討論主題提出方案或者自己的見解,帶著問題和方案進入課堂學習,比如固體制劑中的膠囊劑,課前通過泛雅平臺討論,為學生設置情境“每逢春夏、秋冬季節變換之際,都容易感冒發燒。這時習慣到藥房去買點感冒膠囊服用。那么同學們知道膠囊有哪些種類嗎?知道膠囊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嗎?請各小組工藝員帶領大家繪制膠囊劑生產的工藝流程圖”,學生通過平臺上膠囊的微課,了解膠囊劑,帶著問題進行討論和資料收集,在下次課前就對膠囊劑展開調查,這對熟悉課堂要學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

再以藥物制劑技術中的滴丸制備為例,學生在生活中可能并沒有見到過滴丸,不像片劑和膠囊劑那樣普遍應用,所以單純的理論講解是抽象而低效的,結合網絡教學平臺上的視頻(歷屆學生的作品和美拍小視頻),動畫、教師制作的微課單元和仿真模擬操作,學生可以在課前小試牛刀,自己預習并仿真模擬生產。這樣,既對整個工藝流程先進行了熟悉,同時也對滴丸有了最直觀的感受,而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帶著任務去學習,帶著揭開面紗的好奇去探索,學習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藥物制劑混合學習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上,學生帶著任務和目標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學生實訓生產前分別觀看膠囊生產的微課集中學習,結合歷屆學生制作過程的美拍視頻,實操視頻,給學生以感官上的沖擊,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仿真模擬練習,在解決虛擬仿真制作膠囊產生的問題同時,將每個小組出現較多的困難進行匯總,集中講解。比如“全自動膠囊機設備的啟停順序”如果在生產中因為不熟悉操作流程而錯誤操作,就可能會造成設備的損壞乃至人員的傷害。結合線上學習,教師進行現場正確操作演示,學生在工藝員帶領下,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實訓生產。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式混合教學。實訓任務完成之后,各小組可以選擇教師設置的闖關模式、游戲模式、測試題模式,完成本次課的任務點,各個任務點分別可以設置障礙,如在膠囊的生產操作視頻中,插入操作測試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或者“大家來找茬”等項目。例如,“大家來找茬”讓學生找出剛才視頻中的錯誤操作,加深學生對正確操作的認識,提升學生規范操作意識,學生完成測試題后方可進行視頻繼續觀看,在游戲模式中學會了本節課知識。課堂教學設計如圖2。

課堂通過工藝員基礎知識展示、交流討論、仿真操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實訓活動、小組合作、各崗位互相配合等方式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過程實施主要分為5個環節:基礎知識探討仿真模擬操作角色體驗式實訓操作產品檢測總結評價。通過在不同環節中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掌握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成功制備出膠囊劑仿真樣品和合格的膠囊劑作品,從而突破該實訓項目的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學”,同時以完成實訓任務為主線,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能力,而且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運用多種評價資源,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多元評價。[12][13]不僅注重知識目標的考核,還強化能力目標與素養目標的考核。包括作品評價、過程評價及項目評價。在評價主體方面采取多維度,包括學生測評和教師點評;在線測評、口頭點評、課堂觀察及作品展示等,客觀有效地實施對學生的評價。教學評價方式設計如圖3。

1.現場評價

組內自評、組間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小組成員對照行業標準對制備的滴丸作品進行組內自評,總結在實訓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各小組之間對滴丸作品進行打分互評,評選出最佳作品。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總結評?r,針對實訓部分出現的問題進行總評。

2.學習平臺輔助評價

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登錄學習情況,會在學習平臺上記錄統計,自動生成評價分數,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分值比例,分配課前課中課后的分數權重,學生可以將實訓過程中產生的視頻或圖片作品上傳至學習平臺作品區,平臺公眾對作品公開投票,點贊得分,以贊多多得分的形式給學生打分,評選最優作品。

3.評分系統

利用評分系統軟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通過學習過程評價表和作品完成情況評價表對目標達成情況和各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系統打分,以便教師動態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

六、教學效果反饋

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了藥物制劑實訓工廠和藥物制劑技術學習交流平臺,將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便捷的操作功能、功能強大的后臺管理模式、個性化的學生互動平臺,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手段,GMP仿真模擬車間可以幫助學生課前自主完成新知的構建;利用互動交流平臺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與教師、學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上能夠與企業生產一線接軌,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通過Flash演示動畫,仿真模擬軟件,精品課程網站,Iebook電子期刊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對內容領悟更透徹,并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實訓中,指導學生的規范操作。課堂通過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結合小組協作式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和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多元化的活動,來進一步鞏固知識和拓展提高。從而使學生更加明確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利用問卷星進行“學生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混合式學習的滿意度調查”網絡問卷,選取在校兩屆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10]和隨機訪談,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專注、相關、信心、滿意四個維度的15個問題項的應答得分率F值均大于0.5,調查數據采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分析,α信度系數法分析結果,α信度系數為0.955,大于0.8,問卷信度可靠;效度分析結果KMO值為0.87,大于0.7,表明此問卷信度較高。對問卷調查內容分析結果見表1,說明學生對“藥物制劑技術”混合式教學的評價非常高,學生對該課程的關注度高,認為課程學習與自身發展相關性較高,喜歡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對于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學習充滿信心,并對課程教學任務的實施與效果感到滿意。學生訪談表明,喜歡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對面對面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調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網上學習平臺的支持下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非常感興趣。

七、?Y語

混合式學習在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中醫藥分院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開展,主要以課前學生自主進行開放式訓練,教師進行督導的方式,采用體驗式教學法開展實訓教學,同時依托基于泛雅輔助藥物制劑技術教學平臺,結合仿真模擬軟件、精品課程網站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圍繞“**劑型的制備”這一主題,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學實施和評價模式,解決藥物制劑實訓課教學方式單調、重點突破難等問題,最終建立了科學、高效的藥物制劑技術實訓課教學模式。

第5篇

論文關鍵詞:行為引導型中職學校藥物制劑技術

《藥物制劑技術》是我校為了適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培養服務于一線的實用型藥學專業人才的目的而編寫的校本教材。在整個教學中,筆者大量引入行為引導型教學。

1激發興趣

1.1以實例激起興趣,上好序言課

著重講清藥物制劑的產生、發展和應用。例如,講藥物制劑的應用時,突出藥物制劑技術在藥物生產領域的具體應用,通過“案例教學”,學生不僅克服了對復雜的藥物制劑的畏懼心理,而且產生了好奇心,同時也使他們意識到要養成嚴謹、規范、認真的態度。

1.2將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聯系,以保持興趣

簡單重復的藥品生產操作,學生往往不感興趣。筆者便在教學中進行課題分解,針對具體課題,列舉生產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現象,并說明問題原因和處理要點。

1_3以小制作、競賽激活興趣

學生好勝心強,渴望成功。利用這一特點,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扮演各個環節的生產人員。小組之間,班級之間進行生產競賽,互相打分、找錯,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通過這一活動,也促進了專業課的學習,形成了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要做和做好的積極性,更養成了gmp、sop嚴謹的生產意識。wWw.133229.cOM

2探求專業理論課教學方法

根據我校課改精神,筆者主要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中的項目化教學。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把相關章節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從而形成模塊,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經過反復實踐上升到理i生認識,并回到實踐中去。

2.1在專業課教學中的實施

①課前準備:如:多媒體課件,教學任務書,教學設備,學生組內分工的設計,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材料、生產設備等。

②下達任務:教師以簡潔的語言陳述任務,并下發任務書,包括:主題、時間、注意事項等。

③完成任務: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完成任務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學生的具體學情劃分學習小組,組內分工協作,完成“任務”,形成“產品”。

④展示學生產品: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產品,找出規律特點,并積極評價作品。

⑤評估過程:小組之間相互評估過程中的優缺點,并打分。最后教師總結,反饋,提出改進意見。

2.2采用的優點

①學生即學即用,從而增強學習興趣。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

②“任務”貫穿始終,讓學生在討論任務、分析任務、操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順利建構起知識結構。

③因材施教,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嚴謹的從業態度。

2-3應注意的問題

①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根據教學要求,筆者把藥物制劑技術的學習實訓課目標劃分為四個模塊:gmp理論學習;固體劑型單元操作;液體劑型單元操作;投料產生實習。每個模塊都有多媒體理論學習、仿真模擬練習和實訓車間實訓練習。

②分層次地給學生下達任務。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學生個人特點,分配難度適中的任務,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3專業技能的訓練

例如,在《固體制劑——片劑的制備》的教學中,筆者通過綜合應用行為引導型教學中的項目化教學、模擬教學、角色扮演,在實際教學中使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鍛煉:

3.1訓練操作能力

指導學生學會片劑生產線上的基本設備的使用。如萬能粉碎機,如何正確拆卸、組裝、檢查、運行、清洗,如何避免粉碎機運行時出現故障,并能將物料粉碎至所需要求。通過系列訓練,使學生獲得大量感性知識,認識到整個復雜的藥品生產都是由一個個不同的單元環節組合而成。

3.2養成清場意識

講授片劑生產時,要求學生要注意環節中的清場規范。例如清洗萬能粉碎機,為保證清場質量,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里,清洗時,能用水沖洗的零件,先用高壓水槍沖洗,再以飲用水清洗一純化水清洗一一次性抹布擦干一75%的乙醇擦拭晾干的順序。清場后,填寫記錄,上報qa,經檢查合格后掛《清場合格證》。每個環節的成敗與否,都會對整個生產造成重大影響。養成了清場意識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

3.3強化技能訓練

指導學生在生產訓練中,強調人人動手,掌握生產各個環節:領取物料需要憑領料單方嚴格按單領取。粉碎、篩分時都需先開機,待運行正常后方可投料生產,且投料量要適中,待物料完全排出后才可關機;拆卸清洗機器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混合物料、制備軟材時,必須達到“輕握成團,輕壓即散”的標準。制備濕顆粒時,注意篩網孔徑、材質、松緊的調節。干燥時,注意溫度的控制,以免溫度過高,影響干燥效果及藥品質量,并要及時翻料。總混時注意v型混合機的蝶閥的使用。壓片時注意開、關設備的順序,定時檢查生產過程中藥片的質量,及時調整設備。任何環節的生產質量,都會影響片劑的最終的成品質量。

3.4培養嚴謹態度

模擬實訓時,學生首先要按規范換鞋、更衣。物料領取后,經驗證完畢符合要求時方可使用。每臺設備在使用之前都要先檢查環境,有無清場合格證,設備是否潔凈、干燥,是否運行正常,待所有環節檢查結束后,方可投料生產。完成每道工序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每道工序結束后都要進行清場,清場后,填寫清場記錄,各項負責人簽字,上報qa,經qa檢查合格簽字后,發放《清場合格證》,并掛牌。離開生產環境時關閉電源。

第6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riented by employment and is targeted by service. Its basic task is to develop higher technical and applied talent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combined with industry requiremen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uzhou Health Colleg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the college to make so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關鍵詞: 高職高專教育;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改革;探索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curriculum reform;exploration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8—0238—02

1 改革的背景

高職高專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出具有一技之長,同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務實、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而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是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藥物制劑、分析檢測等實驗操作技能,具備較強的藥物制品生產現場操作與組織管理技能,能夠在藥品行業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從事生產操作、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與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故傳統的采用一種教學手段、一本教材和一樣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改革迫在眉睫;而江蘇省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制藥大省,擁有近百家的制藥及相關企業,它們對藥物制劑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量比較大,同時對專業要求也比較高,希望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畢業的同學通過崗前培訓后立即就能頂崗工作。因此,針對我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如何進行課程改革,如何滿足行業要求,如何不與行業脫軌成了我院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點。

2 改革的原因

在高職高專課程改革前,大部分高職院課程的組織與課程的標準基本上是本科課程的壓縮版,即通過課堂上的理論講解,配置與理論相關的基礎實驗。結果是出現理論學習時間長,實驗項目要求過高,實訓應用型不足以及企業實踐機會少等情況,導致學生技能基礎不牢實,動手能力不突出以及所學的專業理論不能有效地用于實踐。因此,在專業教育上一直不能充分地理論、實踐與行業相結合,不能有效地培養出具有一技之長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很難實現院內學習與就業崗位的合理對接。

3 改革的措施

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特點和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要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與行業密切結合,努力踐行高職高專教育的要求,實現高職高專教育的目的。[1]

我院課程改革指導思想為“職業崗位決定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決定相關課程”。在課程改革中,以制藥企業為主并且用人單位全程參與,直接把行業需求和崗位要求滲入到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中。據此,學院圍繞行業和崗位進行專業行剖析,結合學院“ICS”模式,(即《人才培養模式》:模擬、合作、服務),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實現了學生受益、用人單位受益、學院受益。具體措施如下:

第7篇

[關鍵詞] 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藥物制劑方向;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0-0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11(b)-013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was used to 57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students of Daqing Medical College enrolling in 2012 (experiment class). while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was used to 62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students of Daqing Medical Collage enrolling in 2011 (control clas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was evaluated through skills tes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related knowledge examination and compan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skill tes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81.25±5.77) scores] and the scores of GMP related knowledge examination [(83.68±4.53)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76.41±4.19), (75.33±4.86)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and the feedback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good. Conclus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with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drug quality,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GMP and higher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practice skills.

[Key words]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directions; Practice teaching

隨著我國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藥物制劑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隨著藥品生產《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的強制推行,用人單位希望藥學畢業生掌握更多的GMP環境下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1-3]。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別強調需培養大批面向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醫藥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保障。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是按照GMP要求,整合了當前藥物制劑生產工藝、藥物制劑設備、崗位標準化操作、藥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以及車間管理等內容,采用虛擬現實技術,使受訓者置身于一個虛擬的現實環境中,真實地感受藥物制劑生產線各個環節的操作[4]。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5],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我校”)藥學專業實施“校院企共育,分方向培養三階段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突出校院企合作育人,引導學生在醫院藥學、藥物制劑兩個專業方向形成分流,以職業崗位強化專業技能,以滿足市場需求[6]。我校自2012年開始,將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引入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綜合實訓教學中,采用多種考核方式,比較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的實訓教學與傳統實訓教學的差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我校藥學專業2012級藥物制劑方向學生57名為實驗班,2011級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學生62名作對照班,兩班均為我校統一招生,入學分數相近,學生素質、能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屆學生授課教師,實施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完全一致。實驗班與對照班理論教學相同,主要是通過教師對相應章節內容的精講,使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實訓教學方面,對照班采用的是傳統實驗實訓教學,即由實訓教師通過口述、板書、多媒體等形式布置實訓內容,交代實驗目的,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實訓;實驗班除傳統實驗實訓教學外,融入了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即實訓教師在總實訓內容及學時不變的情況下,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的上機操作取代部分傳統實訓中教師反復口述、多媒體演示及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實訓內容。

1.2.1 教師引導,模塊實訓 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即是在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制劑設備、藥品生產質量管理3門課程講解完對應章節后,在藥物制劑仿真模擬實訓室中的計算機上進行,實驗班學生領取學習任務,教師做演示,系統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生產過程及崗位職責。實訓項目共分為4大板塊:固體制劑(顆粒劑、片劑與膠囊劑等)、水針藥物制劑、工藝用水系統以及空氣凈化與空調系統。

1.2.2 自主探索,反復訓練 課后定時開放藥物制劑仿真模擬實訓室,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就任務完成過程進行總結,突出遇到的問題,然后反復進行操作,并可通過崗位操作錄影強化崗位技能,直至掌握本技能要點。由于實訓教學學時有限,不能將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所有內容計劃在學時內,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未列入實訓教學的內容,如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藥品生產企業GMP檢查崗位、藥品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工作文書的讀寫、工廠實習的注意要點等,實訓教師可適當布置作業以引導學生學習,從系統的角度使學生能夠深入的認識GMP。

1.2.3 仿真測試,學結 通過服務器設置文字考題,并從仿真場景、仿真崗位選出操作類考題,共同組合成多份電腦試卷,學生隨機選題并進行測試,檢驗學生在實訓期間的學習效果。通過測試結果,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經驗,教師歸納總結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指導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實踐技能知識,理解藥物制劑生產原理和工藝。

1.3 效果評價

1.3.1 技能操作測試 將對照班與實驗班進行技能操作測試,通過校企合作所建立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7]共同編制綜合實訓題,并制訂實訓技能考核標準,學生隨機抽題分組配合完成,在傳統實訓室完成,比較兩組完成情況。

1.3.2 GMP相關知識考核 GMP相關知識考核試卷的制訂將由學校教師與校企合作的藥企管理及技術人員共同制訂,涵蓋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制劑設備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等相關課程內容,對照班與實驗班的同學在固定時間內完成GMP相關知識試卷的答題。

1.3.3 藥企問卷調研 對與我校校企合作的藥品生產企業及醫院制劑室進行問卷調研,問卷由藥物制劑方向相關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根據兩屆學生實際情況填寫,問卷具有可信度。其目的是調查在實施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前后,學生與生產一線對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差異。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問卷92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2%。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Epidata 3.1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實驗所有數據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技能操作測試與GMP相關知識考核

結果顯示,與對照班比較,兩項考核實驗班成績分值均上升,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技能操作測試結果提示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的實訓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技能操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優于傳統實訓教學。GMP相關知識考核結果提示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的實訓教學能更好地將GMP相關知識滲透到實訓教學中,促進了學生對GMP的理解,促使在校學生進入企業時能更好地適應GMP管理的要求。見表1。

3 討論

藥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而藥物制劑專業方向更是實踐性、操作性的代表,因此,其實訓教學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中具有戰略性地位,它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強化學生崗位基本技能和提升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需求的基礎[8-9]。我校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比例約為1∶1,其綜合實訓設在第四學期,主要是基于工作過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訓項目圍繞臨床常見劑型設計,通過典型工作任務的實施,達到崗位工作需求,實現實訓目的[10-14],同時,結合課間見習的實訓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是為了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實訓教學更好地面向生產一線崗位群需求而設計的以計算機為載體,將文本、圖像、聲音、視頻和三維模型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以單個實際藥物制劑的生產為背景,分流程、分崗位提供給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為實訓操作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提供有效的途徑[4]。由技能操作測試和GMP相關知識考核成績比較分析,發現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的實驗班測試的兩項成績明顯高于傳統實驗實訓教學的對照班,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說明這種實訓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班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在線親身體驗制劑生產的整個過程,包括文書的讀寫、管理單據的使用、關鍵操作的流程、設備的使用等,并以其中“角色”身份用相關學科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實訓質量。

藥企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實驗班得到了校企合作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高度肯定,均表示實驗班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相較于對照班,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在工作中,實習指導教師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反復強調崗位特點、崗位標準、崗位實際操作要點、崗位安全問題等內容,實驗班學生能更快的進入GMP狀態,縮短與生產一線對接的時間,為藥企的快速發展充實了力量。相關技術人員反應實驗班學生對工作的熱情度更高,有不明白的問題也及時提出,積極主動地探索思考,間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充分體現出了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的優點,實驗班學生在仿真實訓中采用的主要是“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方式,此方式培養了學生整體設計思維,主動探索,根據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15-16]。

總之,在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融入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的實訓教學后,使實訓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提高了實訓教學的質量[17],縮短了理論與生產實際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生執行與操作的能力,強化了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由于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應用于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的綜合實訓課程還處于不斷探索中,僅2012級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方向學生采用了此教學方式,樣本量有限,同時,如何更好地使該軟件系統為實訓教學服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撐工業化發展,指向崗位,面向人人的教育,虛擬仿真技術與職業教育原理高度契合[18],筆者相信,隨著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實訓教學的深入研究、推廣和應用,這一方式將成為現代藥品類專業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張繼輝,邵蓉. 新版GMP實施過程中亟需關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藥事,2012,26(1):88-91.

[2] 謝博生.關于推進實施GMP的思考[J].中國藥事,2008, 22(10):846-847.

[3] 李瑤.新版GMP部署實施,新舊版并行各有章法[N].醫藥經濟報,2011-2-28(001).

[4] 羅文華,邱家學,林英戰,等.GMP實訓模擬系統[J].藥學教育,2007,23(6):45-48.

[5] 劉瑋,宋海南,劉麗,等.基于項目任務驅動的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4,(4):179-180.

[6] 蘇紅,劉志寶,李春英,等.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21):237, 239.

[7] 蘇紅,劉志寶,李春英,等.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校企合作育人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252.

[8] 盧建峰.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8-599,617.

[9] .我校藥劑學實驗教學現狀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1,9(29):104-105.

[10] 王文寶,楊俊濤,邢志霞,等.基于工作過程的藥學綜合實訓技術課程的開發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5):56-57.

[11] 崔燕兵,張斌,邢志霞.藥學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 32(1):114-115.

[12] 劉剛,馮里,劉浩宇,等.五年制高職藥學專業課程綜合實訓體系開發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2):119-120,125.

[13] 杜利月.高職高專藥學專業綜合實訓的探討和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2):36-37.

[14] 李曉芳,金描真.藥學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7):163-164.

[15] 馬雪潔,王云飛.基于項目導向與任務驅動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3,(5):87-89.

[16] 何穎,張曉丹.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藥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2):162-163

[17] 余雪.高職護理專業仿真實訓教學及情境設置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7):300-301.

第8篇

關鍵詞:藥物制劑設備;課程;教學改革

藥物制劑設備是我校為高職藥物制劑技術、藥學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學生畢業后從事與藥品生產直接相關的工作,藥物制劑設備的知識就必不可少。但本校學生的專業課程大多屬于化學類課程,對工程類學科的理解顯得有些吃力,而且學生尚未進行藥物制劑的生產實踐,對于設備的結構及其操作沒有直觀認識。學生普遍反映課程較為抽象、難懂,學習起來有較大難度。受教學資源的限制,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充分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基于課程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優化,與生產緊密聯系

本門課程涉及制水設備、固體制劑、液體制劑、藥品包裝等設備的介紹,幫助學生熟悉生產各環節,與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聯系緊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劑型,講述其生產過程中所用設備;劑型內按生產工藝流程,介紹各工序可選用的主要生產設備,及其結構、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范圍。在具體介紹設備時,教師要多根據生產中的案例進行介紹及分析,通過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不同設備的適應范圍。如干燥設備中,常將廂式干燥器、真空廂式干燥器、耙式干燥器放在一起進行教學,學生在對比中掌握異同,學習效果較好。制劑設備處于不斷的發展中,教師為擴寬學生的眼界,會適當補充新出現的制劑設備,使學生所學內容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工作需求。

二、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藥物制劑設備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設備圖片,但是原理、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項等,僅靠教師講述一兩張圖片,不僅枯燥,且提供給學生的信息較為單薄,導致內容很難理解,不能加深學生記憶。教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將抽象的原理用三維立體仿真動畫具體化,能把學生感到陌生的設備、結構用實物圖片展示出來,以直觀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視覺和聽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在講到V型混合機工作原理時,用Flans演示,配樂有強烈的節奏感,學生主動要求重復演示,對該設備的記憶也更加牢固;在講解空膠囊定向裝置時,書上的簡單示意圖,學生感覺復雜,而采用多媒體播放動畫后,其均能直觀理解該過程。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多展示整個生產過程的資料,能使學生直觀了解生產過程,也對設備有一定認識,了解未來將面對的工作環境,提高學習興趣。

三、小組合作,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探究式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完成一些章節的課程內容學習之后,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選擇部分章節內容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制作課件、并演示講解。在課件制作、講解方法等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尋求創新,不拘泥于已有形式;結束后,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收集資料,并進行資源共享、互相協作、討論交流,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與成就感,同時也加深了對設備的了解與認識。

綜上所述,經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藥物制劑設備課堂更加靈活生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有明顯改變,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將繼續探索培養操作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將課堂教學改革推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潘永蘭,黃耀洲,戴小斌.《藥物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 課程的教學思考[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2):74-74.

[2]吳素香,李范珠,李智慧.藥物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實踐性教學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6):70 -74.

第9篇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普遍感到藥物制劑技術內容繁雜、信息量大,難以掌握,這就需要教學時細化單元項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教學。以上述問題為例,可把共有的基本操作設為單個項目,進行單項教學和實訓,而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片劑制備這4個項目,讓學生根據自己個人能力提高的需要選擇某一個或幾個單元項目進行學習和實訓。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習負擔,又可節約時間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2藥物制劑技術教學方法改革

    2.1改革項目———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目標,融入多種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流程教學法、比較歸納法、實物演示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既消除了傳統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的弊端,又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2存在問題———教學方法多樣但教學資源有限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需要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學資源有限成為實施中的主要問題。如任務驅動法中膠囊劑的制備,長期以來以阿司匹林膠囊制備為任務,案例教學法中膠囊劑的制備,以“毒膠囊”事件為案例,多樣性體現不足。

    2.3解決措施———多渠道收集教學資源

    針對上述問題,一方面要多渠道收集教學資源。可從藥品生產一線(如合作生產企業),藥店、醫院等藥品經營使用單位收集;從各種教材中收集,如從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用書中收集;從各類報刊中收集,如《中國醫藥報》、《中國藥業》、《中國藥學雜志》、《中國醫院藥學》、《中華實用醫藥雜志》、《中國藥事》等中收集;利用互聯網收集。另一方面將收集的教學資源根據課程目標進行針對性的選編,力圖教學資源事例典型、內容精煉、貼近生活實際。

    3藥物制劑技術教學模式改革

    3.1改革項目———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簡單的理論和實訓獨立開展的教學模式,向“教學做合一”轉變,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道路。在對藥物制劑技術內容模塊化的基礎上,對實踐環節的主要內容進行科學分解和組合,將每一模塊細分為多個項目,每一項目按“選、定、做、查、演、評”六環節教學組織形式實施:(1)選項目,做準備;(2)定方案,分步驟;(3)做項目,練技能;(4)查問題,改方案;(5)演操作,說要點;(6)評優秀,談體會。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掌握知識技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存在問題———教學模式新穎但實踐條件不夠完善

    將“教學做合一”貫穿于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改革中,誕生了六環節教學組織形式。此項改革既要求師資隊伍職業技能嫻熟,又要求學院有滿足學生校內外生產實訓的條件。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缺乏一線工作實踐經驗,且自身職業技能水平較低。加之高職院校現有的生產實訓條件只能進行常規劑型的實驗室制備,實訓設備不能滿足工作任務真實化、管理模式企業化及基地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嚴重制約了教改的實施。

第10篇

[關鍵詞] 利托那韋;專利;雅培

[中圖分類號] R978.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6-147-06

Patents portfolio of Abbott's ritonavir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domestic enterprises

HU Jingdong BIAN Zhijia YANG Qin ZHANG Huiyan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s the original researcher of ritonavir, how did Abbott construct grad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network in the world and China from several aspects , including compound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synthesis, combination therapies, polymorphism of compounds, new uses and prodrugs, was analyzed by combinational utilization of STN, WPI and CNPAT databases. Meanwhile, several important patents applied by Chinese applicants were also analyz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reakthrough of R&D for those related domestic enterprises by comparison.

[Key words] Ritonavir; Patent; Abbott

利托那韋(Ritonavir)是由雅培公司開發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免疫缺陷病毒-2 (HIV-2)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其口服溶液制劑于1996年首次被美國FDA批準上市[1-2]。目前,在美國已經被批準上市的利托那韋制劑包括利托那韋溶液、利托那韋軟膠囊、利托那韋片、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溶液、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片和利托那韋/阿扎那韋復方片,除利托那韋/阿扎那韋復方片由Matrix Labs LTD開發外,其余均為雅培公司產品[3]。在中國已經被批準上市的利托那韋制劑包括利托那韋軟膠囊、利托那韋片、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片、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溶液、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軟膠囊和利托那韋溶液,除利托那韋溶液由美吉斯制藥(廈門)有限公司開發外,其余亦均為雅培公司產品[4]。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發將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列為3歲以下兒童一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藥物,將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列為對成人和青少年進行二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首選增強型蛋白酶抑制劑之一[5]。在2009年,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制劑(Kaletra?)的全球銷量達到13.66億美元,位列當年抗感染藥銷量之首[6]。

利托那韋的上市為雅培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而雅培公司為保護其利益,從化合物研發之初便開始構建專利網。時至今日,雅培公司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利托那韋的專利布局。本研究希望通過對全球范圍和國內有關利托那韋的專利的分析,窺探雅培公司作為原研企業對利托那韋的全方位保護是如何進行的,同時也希望為國內制藥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規避專利侵權風險給出一點啟示。

1 雅培公司利托那韋的全球專利布局

1.1 檢索數據庫與統計方法

通過在STN(國際聯機檢索系統)數據庫中對涉及利托那韋的全球專利申請進行檢索,將獲得的數據導入WPI(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利用OPD(最早優先權日)、IPC(國際分類號)和CPY(公司代碼)等字段分別對全球的專利申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 專利申請量趨勢

圖1 雅培公司涉及利托那韋專利申請量趨勢

從WPI數據庫中提取以雅培公司(包括其海外子公司)為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共48項。可以發現,雅培公司自發現利托那韋的藥理活性后,幾乎每年都有一定量的申請,體現出雅培公司對該藥物的重視程度。

1.3 技術領域分布

圖2 雅培公司涉及利托那韋專利申請的技術領域分布(部分申請涉及兩個以上的技術領域)

圖2顯示了雅培公司在保護利托那韋這一藥物時的專利技術演進過程。從申請的絕對數量來看,雅培公司對利托那韋的保護重點主要集中化合物、藥物制劑和聯合用藥或組合物三個方面,這也是大部分小分子化合物藥物的主要發展路徑。但是,除了上述三個方面以外,某些申請量較少的領域也值得關注,因為這些領域同樣有可能制約著仿制藥物的發展或存在可能的仿制藥物突破口。

以下將按照時間順序和技術領域對雅培公司涉及利托那韋的重點專利技術逐一進行分析:

(1)化合物 WO9414436A1(申請日1993-12-16,未進入中國)。

該項專利申請請求保護具有如下結構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化合物具有抑制逆轉錄蛋白酶的活性,并在說明書中給出了化合物(2S,3S,5S)-5-(N-(N-((N-甲基-N-((2-異丙基-4-噻唑基)甲基)氨基)羰基)纈氨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基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羥基己烷(即利托那韋)的制備方法和結構確認。

其他涉及化合物的專利申請有:WO9721685A1、WO2004041818A1、US2004167123A1、WO2005058841A2、WO2005061450A2、US2005148623A1、WO2005061487A1、US2005159469A1和WO2008027932A2。

(2) 藥物制劑

將根據上述專利技術對雅培公司在中國涉及利托那韋的專利保護狀況進行分析。

(1)化合物專利

盡管雅培公司于1996年在中國申請了一項涉及利托那韋類似物的化合物專利,但是在其最終授權文本中,權利要求請求保護的范圍中并不包括利托那韋。換言之,利托那韋化合物本身在中國并無專利保護。

(2)藥物制劑專利

雅培公司在中國申請了一系列有關利托那韋藥物制劑的專利,涵蓋了溶液制劑、膠囊(包括軟膠囊)制劑和固體分散體。授權的藥物制劑專利中,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普遍較大,有效的延長了利托那韋的專利保護期。

(3)化合物晶型專利

在前文中已提到雅培公司在1998年發現了利托那韋存在溶解性較差的利托那韋Ⅱ型結晶,與之相關的專利技術也進入了中國尋求專利保護,但目前僅有利托那韋Ⅱ型結晶本身獲得了專利保護。由于利托那韋Ⅱ型結晶本身的利用價值目前低于非晶形和Ⅰ型結晶(除制備成固體分散體外),所以雅培對這一系列申請中涉及非晶形和Ⅰ型結晶的專利技術十分在意,有兩件申請已經在駁回后進入了復審階段。一旦這兩件申請被授權,則涉及非晶形和Ⅰ型結晶的大量制劑或制劑的制備方法均被保護。

(4)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制劑

利托那韋/洛匹那韋的復方制劑是雅培公司目前的重要盈利藥品,在中國必然會采取嚴密的保護措施。目前,利托那韋/洛匹那韋的復方溶液制劑、膠囊制劑和固體分散體均已被授權保護。

由此可見,盡管利托那韋化合物本身在中國并沒有獲得保護,但是雅培公司在一系列在制藥過程中必然涉及的過程中設立了嚴密的專利保護體系,尤其是其在化合物晶型和復方制劑方面的專利保護鉗制了國內醫藥企業的仿制進程。

3 國內申請人專利分析

盡管國內申請人的申請量較少(共26件),且對利托那韋專利技術進行深入挖掘的申請并不多,但有幾項專利申請值得關注,有可能成為打破或繞開壟斷的關鍵點。

(1)CN1554647A(申請人:廈門大學,申請日:2003-12-24,授權公告日2006-03-29)。

該項專利中以芐氨醇與纈氨酸N-羧酸內酸酐縮合得到纈氨酰氨芐氨醇,纈氨酰氨芐氨醇與二叔丁基二碳酸酯反應得到叔丁氧酰纈氨酰氨芐氨醇,叔丁氧酰纈氨酰氨芐氨醇在甲酸銨和Pd-C中氫解去芐基,得到叔丁氧酰纈氨酰氨基醇,再與5-羥甲基噻唑活化酯反應,接著水解去叔丁氧甲酰基得到噻唑-5-甲氧甲酰纈氨酰氨基醇,在三光氣(BTC)作用下與異丙基噻唑甲胺反應,得到最終產物利托那韋,該合成路線省去了纈氨酸的酯化保護羧基和水解去保護步驟,反應專一性強。反應中省去了兩次使用氯甲酸酯,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原子利用率。

(2)CN101967130A(申請人:廈門市亨瑞生化有限公司,申請日:2010-07-02,授權公告日:2012-12-26)。

該項專利中以(2S,3S,5S)-2-氨基-3-羥基-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1,6-二苯基己烷與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經親核取代反應制得,該反應減少了反應步驟和中間產物分離所帶來的時間消耗,提高了收率而不影響產物的純度和質量。

(3)CN102898398A和CN102898399A(申請人:上海迪賽諾藥業有限公司,申請日2011-07-27)。

上述兩項專利申請分別請求保護利托那韋Ⅰ型結晶和Ⅱ型結晶的制備方法,相對于雅培公司的制備方法,這兩項專利申請的方法簡單而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工藝穩定且成本低,有利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若這兩項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則在制備方法上有效避開了原研企業的專利壁壘。

4 總結與啟示

本文利用STN、WPI和CNPAT數據庫對雅培公司有關利托那韋的專利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利托那韋的專利技術狀況和一些重要的專利申請,有利于了解跨國醫藥巨頭是如何利用專利層層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可以從中探尋如何避開專利壁壘的途徑。

作為原研企業的雅培在對利托那韋的保護上不遺余力,不僅從化合物、化合物合成方法和藥物制劑中常規思路進行了保護,同時還對其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現的晶型和聯合用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積極的謀求對上述發現的專利保護,這種專利保護無疑大大延長了利托那韋相關技術的專利保護期。在雅培公司的專利壁壘構建完成后,無論是其他國外大型醫藥企業還是國內醫藥企業,都難以實現突破,這也是國內申請人積極性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但是,再嚴密的專利保護體系也有可能出現漏洞,依然可以在原研企業的專利保護范圍外尋求規避侵權和進一步的創新。根據上文對利托那韋專利狀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1)利托那韋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并未在中國進行保護,從國內涉及其合成方法的專利技術來看,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較少的工藝步驟和更優的合成中間體等均是可以進行優化的途徑。同時,在采用新的方法合成利托那韋時,可能會涉及的異構體雜質亦是需要關注的對象。

(2)利托那韋Ⅱ型結晶的出現導致藥物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受到威脅,盡管雅培公司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申請了一系列的專利,但僅有Ⅱ型結晶本身已被授權。國內企業可以適當關注上述專利申請的審查狀態,并從控制Ⅱ型結晶的角度進行技術創新。同時,盡管Ⅱ型結晶溶解性較差,但目前不能排除其可以用于制藥的可能性,國內企業也同樣可以從改善Ⅱ型結晶生物利用度的角度進行突破。此外,更為簡單的晶體制備方法也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3)由于雅培公司在利托那韋藥物制劑的方向進行了充分的保護,授權的專利中往往涉及較大的保護范圍,這為仿制藥的生產造成了巨大的難度。但藥物制劑領域的可變性強于化合物本身,國內企業可以加大對藥物制劑的研發,尤其注意目前的熱門劑型和復方劑型。

(4)藥物聯用屬于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但往往能夠大幅度改善藥物治療效果的研究方向之一,這類申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居多。國內企業可以積極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探尋與利托那韋聯合給藥的新方式。

在中國,涉及利托那韋最早的專利保護將在2017年過期,但雅培公司后續的專利保護依然為仿制藥企業設置了重重關卡。如何突破專利壁壘將是未來10年內的一項難題,希望本文能夠給國內企業帶來一點啟示。

[參考文獻]

[1] Clercq ED.Antivirals:past,present and future[J].Biochem Pharmacol,2013,6:727-744.

[2] 陶佩珍.抗艾滋病病毒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2,11:842-846.

[3] 數據來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http://fda.gov.

[4] 數據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http://.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HIV infection[EB/OL].Geneva,Switzerland:WHO Press,2013.

[6] 陳本川,陳歷勝.2009年世界最暢銷的200種處方藥(續三)[J].醫藥導報,2011,30(4):I-I.

[7] Bauer J,Spanton S,Henry R,et al.Ritonavir:an extraordinary example of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J].Pharm Res,2001,6:859-866.

第11篇

[關鍵詞]藥劑制劑;臨床治療

現階段醫藥知識云集,藥劑學分工也越來越細。臨床醫師和護士在本科教育時也許會缺乏藥學知識的專業性的系統培養,如臨床藥理學、藥劑學、藥物治療學和藥物經濟學等藥劑學知識大多是通過繼續教育或自學獲得,相對來說藥劑學知識不是很全面,對臨床藥物的應用缺乏準確得當;雖然專科醫師對本專科的藥學知識非常熟悉,但跨專科的藥學知識有時會顯的不足。臨床上還有不少全科和其他科室,應用的藥物都非常廣泛,不可能像專科醫師那樣對一些藥物的應用自如。而藥師具有系統全面的藥學基礎知識,經過專業的教育和實踐,因此,藥師下到臨床,參與到臨床醫師的治療中去,應當充分應用自己掌握的藥學知識,為臨床用藥提供藥學服務。這樣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對患者的治療康復療程能起到很大作用。

藥劑學參與臨床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藥物制劑規格方面

在臨床用藥時,由于患者本身存在個體差異性,再加上疾病多樣性以及給藥途徑不同,因此,臨床用藥相對來說較復雜,要求同種藥物有不同的規格。由于藥師接觸藥物最多最全面,也對藥物的各種特征包括規格等較熟悉。因此在臨床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藥師的參與能有效降低由于規格問題導致的用藥不當。更有助于病人的臨床治療。

2藥物制劑用法方面

比如:霧化吸入器正確使用是保證吸入法治療有效成功的關鍵,吸入方法的正確與否和療效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一些哮喘發作的病人用霧化吸入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顯著,埋怨藥物沒效果,殊不知是由于吸入方法錯誤,霧化吸入器的不當使用所致。所以只有掌握正確的吸入方法,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藥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痛苦【2】。這樣的話,就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藥師指導給患者正確的用藥方法,藥師不僅要以自身的藥學知識彌補醫生、護士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該對患者進行用用藥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3】。

3藥物制劑結構方面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藥物品種越來越多,新的藥物制劑、新的藥物劑型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控釋制劑、乳劑、脂質體、經皮吸收制劑等。但是這些制劑在給臨床用藥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不合理用藥,比如用藥的方法、途徑、時間等。控(緩)制劑的工藝和釋藥原理有特殊性,口服控釋制劑若服用方法不當,比如在咀嚼或碾碎后服用,會破壞用于控制藥物釋放的保護膜、骨架或滲透泵結構,造成藥物快速釋放,降低藥物的療效。這樣一方面達不到緩釋、長效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控緩釋制劑的劑量通常是普通制劑的2-3倍以上,因此藥物突然釋放會造成血藥濃度驟然升高,這樣有可能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患者中毒【4】。因此控釋制劑片劑一般要求整片吞服,切勿咀嚼或碾碎;一般也不能將藥物分成兩半,假如片劑面有劃痕,則可按照說明書從劃痕處掰開后服用。小丸膠囊劑可打開膠囊直接服用小丸,但也不能碾碎,以免破壞小丸的緩釋結構。這些專業的藥劑學知識對臨床病人的治療都很重要,因此,藥劑學應用于臨床治療對病人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局部用藥的全身不良反應方面

比如:皮膚局部用激素,全身吸收少,一般不會糖皮質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但是若皮膚廣泛病變,或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導致藥物濃度的累積,也可以引起糖皮質激素的全身不良反應。如誘發或加重潰瘍病、骨質疏松、免疫抑制等。對于藥物的局部使用,不僅要關注局部不良反應,也應該注意全身吸收引起的不良反應[1]。特別是眼、口腔、鼻腔等局部用藥引起的全身不良反應。

藥劑學與醫學同屬生命科學,密不可分。藥劑學在現代醫學的形成與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直接作用。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根據藥物的使用目的和藥物的性質不同,可制備適宜的不同劑型,不同劑型采用不同的途徑給藥,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可能會大相徑庭[2]。藥劑學對于解決臨床藥物生產和使用問題,對于正確評價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對于臨床醫生合理的使用藥物非常必要。總之,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新藥篩選方法的改進、制藥設備和工藝的高效化,出現了許多新藥物、新制劑。它既方便臨床治療,也給人們以啟示“化學結構唯一地決定著藥效”的片面看法已經過時了。認識到劑型,生物因素一級藥物的臨床應用方法對藥效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藥劑學這一學科,充分利用這一學科的特點,使之更大地促進醫學的發展,更好地促進醫藥的結合。

參考文獻:

第12篇

關鍵詞:藥劑學;制藥企業;教學改革;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5-0024-03

藥劑學是制藥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其主要研究藥物劑型和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1]。具體內容涉及醫學、生物、化學、數學、物理及材料學等多種基礎學科,具有涵蓋內容多、知識面廣、專業性與實踐性強等特點。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制藥工程專業藥劑學教學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模式;教師始終是整個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往往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一方面,由于藥劑學課程知識點較多,課程內容抽象枯燥,部分教學內容存在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現象,因此,很多學生反映課堂教學完成后有些知識點遺忘率較高。另一方面,由于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各種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出現,因此,現有的教學內容往往不能體現新技術的發展,而用人單位則反映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不能滿足制藥企業相應崗位技能要求等缺點。

與此同時,現代制藥企業或科研院校也要求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依賴傳統課本和基礎知識的講解已不能滿足現有需求[2]。在新形勢下,怎樣培養出具有實踐與創新精神的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將成為藥學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因此,藥劑學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亟待改革,本文就本教研室在更新教學內容及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經驗和體會,談談在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怎樣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好本課程的教學工作。

一、更新傳統教學內容,把握企業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現實需要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藥劑學教學內容僅僅由制劑學與調劑學構成,理論體系單一,且知識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滿足醫藥全球化背景下的醫藥產業對藥學人才綜合能力的基本要求[3]。因此,本教研究室認為《藥劑學》理論教學內容的設計理念應以典型藥物制劑為載體,緊跟制劑新技術發展,依據藥物制劑制備的基本工藝流程,選取相應教學內容和恰當的教學方法,重在培養學生典型藥物劑型的制備與分析能力。與此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制藥企業藥物制品生產的基本流程,學會以“病人為中心”,針對不同病癥進行相應的藥物制劑設計。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讓同學及時了解制劑新技術、新方法以及藥物新劑型的實際應用情況,在藥物制劑生產過程中要注意藥物處方設計、制備工藝的優化調整及制劑的質量控制等,以上內容基本涵蓋了制藥企業藥品生產及新產品研發的主要過程。因此,以此設計教學情境,可體現課程內容的應用性。

1.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指導選取教學內容。以傳統的劑型與制劑為基礎,平行輻射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原輔料選擇、新劑型、新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努力實現各部分教學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著重要求教學內容能夠與實際生產方面的需求相結合,同時涵蓋質量控制和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對新劑型和相應工藝的設計能力,同時論證這些教學內容的合理性與完整性。與此同時,適當增加藥物制劑新技術、新劑型等目前藥劑學研究前沿領域方面的知識,如新技術包括微球、微囊技術、脂質體技術及固體分散技術等;新劑型包括經皮吸收制劑、靶向制劑(微乳、磁性微球及基因靶向等)、生物技術制劑(長效注射微球等)、緩控釋制劑(滲透泵、膜控釋、骨架型)、中藥制劑現代化等。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基礎與前沿并重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開闊視野。

2.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內容模塊設計。本教研室與行業專家一起對本省多家制藥企業(如江西南昌濟生制藥廠、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等)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結合藥劑學教學內容進行項目設計,注重與崗位要求的對接,體現實踐性。項目設計完成后,讓每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到項目組的科學研究與實施活動中去,并以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來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重點、難點的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具體項目之中,通過鼓勵學生學習、思考與自主創新,最終按照企業要求完成實踐,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最后通過思考與教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通過項目的組織與實施,努力實現真實情境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機會將所學內容和生產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與實踐性。

二、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比例

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實驗教學是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更新實驗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完善整個藥劑學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環節[4,5]。通過聯系學科前沿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去除陳舊實驗內容,新增包衣實驗、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包合物的制備等反應學科前沿的實驗內容與項目,與此同時適當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比例,以培養學生全面、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綜合素質。

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具體開展方式如圖1所示。在開始實驗之前首先布置相關實驗任務(如吲哚美辛-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獨立查閱文獻資料,自行設計劑型、工藝路線及質量檢測等實驗環節,然后以每4人為一小組,每一小組選擇一名學生為負責人,由負責人組織本組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出現問題時負責人及時與任課教師聯系,學生以團隊協作方式完成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任務。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僅僅是實驗任務的提出者、指導者,學生是實驗完成的主體。通過實驗教學的開展,學生才真正明白了“藥劑”的含義,同時從用人單位得到的反饋信息也表明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改進傳統教學方法,積極推廣PBL及KM等新教學方法

一方面由于藥劑學所涉及的知識點多、內容枯燥,另一方面傳統的藥劑學教學模式往往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授課以章節為主,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知識遺忘高。因此,本教研室為改變這種不利現象,決定采用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及知識可視化的(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 & Mind Mapping,KM)的教學方法[6,7],具體實施措施如圖2所示。

例如,當遇到一些重點、難點的章節時,我們可采用PBL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疑、質疑、解疑”這一過程,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能把一些重點、難點的內容在討論中無形消化。如在講授“滅菌制劑與無菌制劑”這一章節時,可以以“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為原型設計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10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主要從分析這一事件產生的具體原因、怎樣解決以及如何避免類似現象發生等方面展開,然后讓每一小組選出一名發言人對此問題進行總結,教師和其他組的同學對此進行評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注射液的輔料、澄明度等方面保障滅菌制劑與無菌制劑安全性的重要意義,這樣就能讓一些重點、難點的教學內容在討論及爭論中被消化。而遇到一些內容抽象、理論知識較難理解時,我們可采用KM教學方法。首先,系統而有重點的去組織教學內容,在教學大綱范圍之內,將整個藥劑學課程不同章節中的相似內容進行“聚類”與“重組”,如片劑、分散劑等固體制劑中有關輔料的章節,我們進行集中講解與學習,從而搭建“塔式分層遞階”的教學內容,使現有平面化的教學內容立體化。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KM教學方法,有計劃地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宏觀層面與微觀層面。以K圖為主體貫穿,融入M圖的教學機制,對于宏觀層面而言,主要是構建本課程的整體知識邏輯構圖(K),其主要用于描述各分散知識分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而對于微觀層面而言,主要是通過思維導圖(M)融入到具體劑型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質與特點、制備工藝及質量控制以及臨床應用等。通過增加PBL及KM等新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及知識內容。

四、體會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高品質、安全制劑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我國醫藥產業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培養具有高素質及創新能力的人才,以提高藥物制劑的研發能力,而我國“十一五”期間已把發展創新藥物制劑的技術平臺列為國家創新藥物研究重大專項[8],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扎實的藥劑學基礎知識以及掌握藥物制劑的新劑型、新技術、新理論的專業人才是加快發展我國制劑水平的重要環節。該改革項目實施以來,一直圍繞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的改革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注重企業的實際需求,把握企業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現實需要,同時強化實踐環節,適當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盡量體現真實環境下的教學。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推廣PBL及KM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使學生藥劑學知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通過期末考試的成績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發現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因此在今后的藥劑學教學實踐中,我們會進一步按照企業的實際需求更新教學內容及改進教學方法,為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藥學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詠梅,鄧超,陳荊曉,陳敬華.基于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的藥劑學課程的改革探討[J].廣州化工,2012,40(6):140-141.

[2]陳荊曉,鄧超,程詠梅,陳敬華.PBL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J].廣州化工,2013,(2):134-135.

[3]邱利焱,趙慶賀,朱卡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123-125.

[4]崔福德,侯雪蓮,楊麗,丁平田,王東凱,唐星,程剛,潘衛三.基于能力提高的藥劑學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J].藥學教育,2008,24(3):20-22.

[5]李昆太,程新.制藥工程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究[J].大學教育,2013,(1):116-117.

[6]關延彬,賈永艷,田效志.PBL與PLTL教學法相結合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探索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43.

[7]許青青,徐廬峰.基于知識可視化的KM教學法在化工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以藥劑學課堂教學改革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7):118-121.

[8]張娜.醫藥業全球化新形勢下藥劑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食品與藥品,2011,13(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