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5 17:12: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課題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三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經過語文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白孕?反思”式課題實驗語文組取得較好的成果?,F總結如下:
自修反思課題實驗使全組教師能積極自主學習、自覺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教學中的“對話者”、“組織者”、“促進者”的角色意識強化了,語文教師教學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課題實驗極大地促進了我校語文教師教學理論水平、業務素質、教研教改能力的提高,促使我校年輕語文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我校語文教學一支鮮活的隊伍。
新教材的實施與課題研究的巧妙結合,使我校語文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人才倍出??h課改專家組成員、校教務主任王功政先后為全縣語文教師上了《老王》、《荷葉-母親》等示范課,多次參加課改協作區會議及全縣優質課、說課并進行評課, 被評為縣“自修-反思課題實驗先進個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論文《教學設計-反思》獲全國“四項全能”競賽一等獎,《對誤讀〈背影〉的思考》、《本色語文課堂的細節藝術》分別雜在《語文教學與研究》XX年年第1期和2010年第3期發表,《新課程背景下說課說什么》獲全國說課論文二等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實踐探微》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老王〉教學設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研究》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一等獎,《愛,創造美好的境界》獲市論文評比三等獎。縣課改專家組成員王翠芳老師獲眾多殊榮:XX年3月,被茅坪鎮評為第一屆初中語文骨干教師; XX年5月,被秭歸縣文聯授予優秀作文指導教師;XX年2月,被九里中學評為優秀語文教研組長;XX年1月,被宜昌室教研中心評為中學語文優秀教師; XX年年2月,被茅坪中學評為優秀班主任;XX年1月,被縣教育局聘為縣語文課改專家組成員;被信息中心評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其教研教改碩果累累:XX年12月,《孤獨之旅》獲市說課三等獎;XX年3月,《綜合性學習中的主體張揚》市雙優評比一等獎;XX年9月,《農村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獲市初中校本教研論文評比一等獎;XX年12月,《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幾點做法》獲四優論文評比一等獎;XX年4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幾點體會》發表于《宜昌教研》;XX年1月,《走進屈原——綜合性學習案例》發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XX年年4月,《孤獨之旅》說課發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教研組長鄭家芹老師撰寫的《教師成長與發展報告冊》被評為優秀報告冊,XX年參加縣“走進新課程”語文優質課競賽《綠色蟈蟈》獲得二等獎, XX年10月輔導的學生作文在省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第三屆“童之趣”杯大賽征文活動中獲二等獎;XX年 年8月撰寫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獲全國說課一等獎;XX年 年11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國家級刊物《文學教育》發表;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屆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大賽課例《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被評為二等獎,并被推薦到省電教館參加決賽獲一等獎;2010年1月撰寫的《積累成語,讀寫添翼》在湖北教育第一期發表;2010年8月撰寫的《按〈課標〉要求指導學生作文,培養能力》獲市級論文二等獎;XX-2010年擔任語文教研組長三年被學校評為優秀語文教研組長。在我校語文課題組承擔的教育部中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新課程培訓專項”研究《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課題中及宜昌市教育科學規劃辦“語文交際場教學理論研究與實驗”課題實驗研究中,承擔了課題的資料整理、結題報告的撰寫、總結驗收等主要工作,都順利通過了驗收結題,被縣教科研信息中心評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陳英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俗世奇人》獲二等獎;撰寫的《教師成長與發展報告冊》被評為優秀報告冊;參加縣優質課競賽《俗世奇人》獲二等獎;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的叔叔于勒》被評為示范課;《〈桃花源記〉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三等獎;《〈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校一等獎。向春江老師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屆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大賽課例《春酒》被評為二等獎,獲省一等獎;參加全縣說課競賽《紫藤羅瀑布》獲縣優勝獎;《〈楊修之死〉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校一等獎。趙應菊老師參加全縣說課競賽《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獲縣一等獎;XX年 年8月撰寫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獲全國說課一等獎;《〈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在縣教學研究發表;論文《課堂提問也是藝術》〉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宋華蘭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吆喝》獲一等獎;說課稿《讓世界充滿愛》獲全國說課二等獎;《〈孤獨之旅〉課堂實錄》、《實踐語文個性化閱讀淺探》在縣教學研究發表。王誠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斑羚飛渡》獲三等獎;論文《念不完的無字天書》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論文《記敘文教學改進之我見》、《語文綜合性學習淺談》、《教育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分別獲縣論文評比二等、三等獎。梅云銅老師在語文中考復習備考會上的《雨說》被認定為縣級示范課;論文《一張憑證的啟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之我見》都在《新教育參考》發表;論文《一張欠條的魅力》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論文〈《雨說》教學設計〉獲縣論文評比二等獎;中考語文模擬試題獲縣評比三等獎。另我校多位語文老師寫了多篇教學案例、論文在縣教育網上發表。
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2、同伴互助活動開展不多,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對話反思法”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3、專家引領不夠。
4、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的力度不大。
5、極個別教師在用新課程理念實施教學行為時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痕跡,研究課題時走過場。
為提高我??蒲兴?,調動教師全員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研促教研,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堅持自學,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課題研究案例、教學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論文征集工作課題研究培訓活動,拓寬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中。
“科研興?!币恢笔俏覀冝k學指導思想,為使課題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實到實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著重要求教師們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1)我校組織教師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課題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4)每位課題組成員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反思等。
(5)、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為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積極進行課題研究構筑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教案;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后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從XX年起開始制訂有關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并逐年修訂、補充、完善。確保了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在參加學校“十一五”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每位課題成員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學校及時總結并將過成材料歸檔。
緊張、忙碌、充實的一學期結束了?;仡欉@一學期的實驗工作,我們課題組在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明德項目組對實驗的總體要求,狠抓攀登英語課堂教學研討,努力提高實驗老師的業務水平,切實提高攀登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在學生的知識把握、興趣保持和攀登英語的環境創設等方面努力實踐,取得了顯著的實驗成果,感受很深?,F具體總結如下:
一、 認真組織家長會,重視攀登英語家庭環境的創設
在我校,學生家長外出務工較多,試驗班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如何讓這些在“隔代”監護下的學生有個好的家庭英語學習環境,是我們課題組面臨的問題之一。針對這一現象,課題組全體成員協商后一致認為:召開實驗班學生家長會,切實夯實攀登英語家庭環境建設。
三月三日,學校教導處向實驗班學生家長發出了召開“攀登英語家長培訓會”的邀請函。三月六日下午2:00,“一年級學生家長攀登英語家教培訓會”準時舉行。一年級學生家長、本校教師及縣教育局攀登英語項目負責人姚大田主任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首先組織家長觀看“攀登英語項目簡介”光碟(家庭版),讓家長對攀登英語項目有了初步了解,接著觀摩了檀小芬老師的攀登英語課堂教學,使家長們現場感受攀登英語的課堂教學氛圍及其魅力;隨后中心學校李序文主任就攀登英語的目的、教學特點及家庭英語環境的創設等內容對家長進行了培訓;縣局姚主任就攀登英語項目實驗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中心學校張國平校長就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實施情況做了階段性工作總結。會后,課題組還對參加培訓活動的家長進行了問卷調研,家長對攀登英語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在家庭英語環境的創設方面取得了共識。
二、 重視課堂教學研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驗前期,實驗教師對攀登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了解與掌握主要來自對光碟的學習,親身參與的觀摩、學習、培訓極少,僅有去年省級培訓一次。開始的幾周,課堂教學組織混亂、低效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是擺在我們課題組面前的緊迫課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課題組召開專題會議,在教導處的安排下,決定與校本教研相結合,開展攀登英語課堂教學研討。實驗教師的攀登英語研修課,納入學校校本教研考核內容之中,在制度上對實驗教師的工作給與規定與認可。會后,課題組成員加強互動觀摩學習的研討力度。本期,試驗教師每人已開教研課2節。每節教研課后,課題組長、英語指導老師與各位實驗教師一起就學習內容的環節設計、評價應用等獻言獻策。至今學生的口語表達、學習興趣,主課教師的課堂組織及調控能力等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效果顯著。3月18日,北師大明德項目組專家來我校指導工作,現場觀摩了徐珍霞老師的攀登英語課堂教學,課后對我校實驗老師的業務能力、水平及攀登英語的課堂教學組織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三、 精心設計、布置教室文化,重視攀登英語的評價、激勵作用
為激發、提高學生學習攀登英語的學習興趣,實驗教師精心設計、布置教室文化。為便于操作,101班將學生的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將文化墻設計為花瓶式,每個小組為一花瓶,小組成員的每一點進步就是一朵鮮花;102班則是彩蝶,學生的進步就是為彩蝶添彩;103班是成長樹,學生的進步就是樹葉、花朵與果實。形式多樣的、創新式的文化布置,極大地發揮了攀登英語的評價、激勵作用,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四、 積極參加校園文化展示,拓寬攀登英語的展示舞臺
為鞏固攀登英語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題組非常重視學生的成果展示。結合“六一”全校文藝匯演,課題組決定,實驗班學生用所學的英語歌曲、童謠大聯唱參與活動。三位實驗老師精心編排、認真準備。在“六一”活動中,實驗班學生的出色表演,給全校師生一意外的震撼——太了不起了!太意外了!
一路攀登一路歌。正如在四月份向北師大專家組匯報材料里所說的一樣,這一學期,我們英語課題組在攀登的旅途中雖然走了回頭路,但我們堅持下來了,我們在摸索中成長,在探究中前行。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重視,有全體實驗教師的不懈努力,有北師大項目組專家老師的鼎力支持,我們華陽中心學校的這朵攀登之花將會飄香怒放!
通過課題組一年來的扎實工作,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題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資源等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促進個性化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獲取信息,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探求知識 ,拓展知識,掌握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法,培養主動探索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形成等方面明顯好轉,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進教育理論武裝的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師資隊伍,一批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為全校以及全市教師隊伍中的骨干。通過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實驗操作、總結評估等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成員的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不斷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課題組成員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科研能力不斷增強。一年來,課題組全體成員多次面向全校開設電教實驗公開課、多媒體觀摩課。部分骨干教師初步掌握了多媒體網絡的操作技術并達到一定水平。例獲蘇州市教學設計一等獎。丁鳳秀老師獲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
2.初步構建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敖處?、學生、教育資料”是構成教育過程的三個簡單要素。教學理念不同,三者的組合方式和教學效果也不同。在實踐中,課題組成員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初步構建了一條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整合操作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是:首先,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學生自主活動的時空,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創造了條件;其次,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使用,必須服從于教學目標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展示知識發生過程的作用;再次,現代信息技術使用的最終落腳點,要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衡量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依據。
3.初步驗證了實驗假設,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實驗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科學地、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具有教學理念新、教學手段新、方法靈活、信息量豐富、密度容量大等特點和優點,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問卷調查表明,“你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態度”一欄,原來有85%的學生認為“可學可不學”,現在有95%的學生認為“很感興趣,很有必要學”;“藝術課上你最希望教師使用哪種電教手段”一欄,有92%的學生希望使用多媒體網絡。在隨堂觀摩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看到,當使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時,學生注意力明顯集中,思維異?;钴S,有時圍繞某一問題情境展開激烈的討論、辯論甚至爭論,學生自主學習的氣氛濃郁,雙邊活動形式多樣,學生的辨別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多種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4.帶動了其他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師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的熱潮。以語文、藝術教師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組率先運用信息技術整合開展教改實驗,在短時期內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開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認識和思考
通過回顧和自評,我們也發現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改進:
1.教師實驗意識還須進一步加強。有些教師把實驗課與公開課、觀摩課等同起來,認為只有對外公開課才是實驗課。因此,一些教師一學期只開1-2節實驗課,遠遠跟不上課題研究的需要。其實,更多的實驗課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這樣既能增加實驗課的數量,又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一些無關變量,提高實驗的質量。
2.網絡資源建設還有待完善。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們也遇到不少困難,如網上現成課件不多,要整合資源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開發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網站的技術水平與人力跟不上,使得教學環境難以實現虛擬化,師生交流仍受時空的限制。因此,希望各專家和同行本著資源共享、協作發展的原則,努力開發和充實我省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將優秀經驗和實用價值高的課件上傳到資源庫,為我省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3.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還須進一步普及、推廣。信息技術在公開課、觀摩課、實驗課中使用已日趨廣泛和多樣,這是課題研究的必然。但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點帶面,以實驗促實踐,以科研促發展。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同樣要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摘 要:通過課題4年的實施,完成高比轉速多工況自吸噴灌機組開發,設計新型射流自吸結構,采用最新的多工況水力設計方法,突破了高比轉速泵較難實現自吸功能的難題。采用噴頭內部流道CFD數值模擬與外流場水滴運動力學計算的新方法,創新設計了特殊流道、異型噴嘴、散水齒等關鍵結構,首次研發成功新型低壓均勻噴灑噴頭,突破了現有噴頭低壓噴灑均勻性較差的行業難題,降低了噴灌系統能耗,進行了小批量生產和示范。開發出高均勻性射線噴頭,發明了旋轉射線噴頭的角度調節裝置,并開展了再生水灌溉性能考核,初步制定了再生水噴灌運行管理規程。成功研制出低壓阻尼噴頭,建立了關鍵部件的設計理論,繼續擴大示范推廣應用面積。研制出一種多功能輕小型灌溉機組和流量可調式噴頭,并對產品進行了室內和大田試驗。開發出文丘里施肥器、柱塞式注肥泵、注射噴嘴和精準施肥控制系統,完成了樣機的加工和小批量生產,進行了性能考核試驗和田間測試試驗,并進行了水肥一體化示范應用。開發快速連接管件,構建出一種固定移動兩用軟管噴灌系統。針對現有泵不能滿足噴滴灌兩用機組各種組合模式的運行工況要求,成功研制出噴滴灌兩用自吸泵,實現了噴灌、滴灌兩種工況的系統需求。首次開發出噴滴灌兩用灌溉機組,解決了作物輪作、間作所需的噴滴灌要求,滿足了不同經濟條件與灌溉條件地區的選擇。一種多功能輕小型灌溉機組成型。首次建立了太陽能離心泵關死點功率預測技術,解決了太陽能離心泵關死點功率的控制問題,發明了離心泵多工況水力優化與設計技術以及匹配性更好地控制器算法,解決了太陽能灌溉系統在沒有蓄電池的條件下高效運行的問題,成功開發出1 kW可移動式太陽能智能灌溉系統。開展了兩年的大型噴灌機水肥運移特征與夏玉米水肥高效利用模式試驗,并通過與作物模型的聯合應用,明確了大型噴灌機噴灌水肥運移特征,確定了適用于集約化農田的低能耗精確噴灌水肥管理模式;完成了圓形噴灌機變量精準灌溉系統建設和變量施肥裝置測試平臺搭建,基于土壤可利用水量分布圖進行了管理分區變量灌溉田間試驗,明確了分區變量灌溉管理對作物生長、產量、深層滲漏量和作物耗水量的影響規律,提出了基于土壤可利用水量的分區變量灌溉水分管理模式。
關鍵詞:精確噴灌裝備 低能耗多功能噴灌機組 高效太陽能抽水灌溉系統 適用于集約化農田的低能耗精確噴灌技術
Precision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of the Year 2014 Project Technical Report
Yuan Shouqi1 Li Jiusheng2 Li Hong1 Qian Yichao3
(1.Jiangsu University; 2.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3.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cience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ump which was high specific speed with multi conditions was completed. The new type self-priming irrigation pump parameters were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ew spraying nozzle with low pressure for special flow, unshaped nozzle, rotating apron plate was complete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new typed sprinkler of high uniformity in low pressure was developed. The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management rules of water sprinkler operation regeneration were initially formulated. The low damping nozzle was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design theory of key components was established. The multifunctional light and small irrigation unit as well as a flow adjustable nozzle was developed.The indoor and field test of the products was carried out. The Venturi injector, plunger type injection fertilizer pump, injection nozzle, and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control system were developed.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were demonstrate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dual-purpose self-priming pump was developed. Two conditions of sprinkling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were achieved by this system. Then, the problem of crop rotation, spray irrigation as need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diffe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selection of irrigation area was solved. The solar water pump test system and a water demand forecast model were established. The hydraulic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lgorithms for solar centrifugal pump was proposed. The 1kW mobile solar intelligent irrig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rrigation machine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2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fertilizer,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roperties for the large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was initially clear. The low energy precision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mode which was suitable for intensive agricultural was determined.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able rate irrigation facilities for large-scale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was completed. Based on the field experiments of variable irrigation management zones, the affections on crop growth, yield, deep percolation and crop water consump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variable amount of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mod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Precision irrigation equipmen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ultifunctional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High efficiency solar pumping irrigation system; Low energy precision irrigation technology is suitable for intensive farming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87238&flag=1
——湖北拾十五”重點課題初中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
階段性總結會匯報材料
--縣---中學課題組
我?!俺踔袆撔陆逃虒W研究與實驗"課題,是2006年底申報,2006年1月正式啟動的,至今已走過了兩年半的研究歷程。在市教科院和縣教研室的指導下,回顧這兩年多的研究,應該說,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績。現在向各位作匯報,匯報的題目是《“鏈接”創新教育,“刷新”學校形象》。主要從創新教育的“著眼點”、創新教育的“著力點”、創新教育的“落腳點”,談談怎樣“鏈接”;在教育創新的觀念上、實踐創新的過程中、研究創新的效益里,說說如何“刷新”。
一、把創新教育的“著眼點”放在教育創新的觀念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育肩負著民族創新的特殊使命,因而,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主體,而能否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首先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道路上來”。而教師的這種精神、意識與能力又完全取決于學校管理層的教育理念是否創新。
自2006年底接題以來,我校就形成了“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靠教育科研上臺階”的共識,明確提出了“把課題研究作為提升辦學水平的階梯、把課題研究作為培養教師隊伍的機制、把課題研究作為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手段、把課題研究中的創新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目標”的研究口號。把創新教育的“著眼點”放在教育創新的觀念上。
一是理念,學校辦學理念的的創新;二是觀念,教師教學觀念的創新;三是信念,學生求學信念的創新。
1、學校辦學理念的創新:力爭提升一檔品味
在思維上創新
學校能否與時俱進,辦學理念很關鍵。學校如何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我們覺得過去的辦學理念缺少特色,于是將辦學理念創新為與教育方針緊密吻合的十六個字。即:修德為先、啟智為要、強體為本、成才為上。德、智、體渾然一體,構成辦學主體行為。"德",要修;"智",要啟;"體",要強,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有鑒于此,我們于2006年底就把當時有著32年辦學歷史的長沖中學的辦學理念作了大膽創新,集中為八個字:修德、啟智、強體、成才。
在運行中創新。再好的辦學理念不付諸實踐不行,如何在實踐中應用辦學理念?我們主要采用了"三合一"的辦法來強化師生的理念。
一是"天天看"——將八個大字的辦學理念鑄成兩米見方的大紅烤漆字,高聳在教學樓頂上,醒目、耀眼,師生無時不在關注它、談論它、踐行它。
二是"時時唱"——我們把辦學理念寫進了《民族興旺我擔當》的校歌。通過對兩小節歌詞的反復吟唱,強化師生的理念行為。如:畢升故里大道旁,青紗環繞碧羅帳--長沖中學我的向往,長沖中學我的希望--清晨的陽光,傍晚的燈光--莘莘學子書聲瑯--修德、啟智、強體、成才--民族的興旺,我擔當!國家的富強,我擔當!并把她作為初一新生進校必學歌曲,五四或十一、元旦歌詠的必唱歌曲,藝術人才選拔必測歌曲??梢哉f,在----中學近2000師生中,第一會唱的是國歌,第二會唱的就是校歌了。
三是"周周講"——我們規定國旗下講話內容,無論哪個領導講話,必須緊緊圍繞辦學理念的八個字來拓展,結合校本實際去生發,并收集整理編印成冊,使辦學理念的觀念意識不僅物化為資料、更內化為行為。
此外,我們還在"校園之聲"廣播臺開辟了"化理念為行動"的專欄,在《山茶花》文學社刊內設置辦學理念實踐專頁。
總之,近兩年,我校的辦學理念不僅有形可見,有聲可聽,而且有更多的人在用心內化,努力踐行。
一、所做的工作
1、實施《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機整合三維目標進行有效教學》的小專題研究。
2、以小專題為平臺,進行集體備課、課堂研修,最后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問題,形成調查報告,最終確立區級課題三年內研究的子課題。
3、通過網絡學習、討論研修、理論培訓,增強理論知識。
4、對課題研究進行明確分工。
二|、具體實施及取得的初步經驗。
(一)學習教研計劃和區級課題方案,使教師和領導能得以重視,并進行明確分工。
1、領導機構:
組長:曹x
副組長:蘇x 馬x
成員:馮x 朱x
負責:
(1)安排人員分工,聯絡指導教師。
(2)深入課堂聽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協調各項研究工作。
2、研究機構:
組長:蘇x 馬x
副組長: 馮x 朱x
負責:
(1) 設計總體計劃、研究方案。
(2)收集整理研究資料、研究數據,對研究情況進行分析、指導、
參與研究教師: 王x 楊x 馬x 陳x 李x 田x 馬x 馬x
負責:參與教學實踐,寫出活動方案,活動反思,個案分析,研究論文、階段性總結
3、人員分工:
蘇x:(教務主任) 主要負責課題研究工作的組織與管理、長期方案的把握以及理論指導、方案的審定、修改,文字資料的上傳。
馬x(課題負責人):負責課題階段性研究內容、結題報告的撰寫、負責課題研究活動的組織開展、檢查研究教師活動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情況。
馮x:視頻資料上傳、撰寫教研簡訊、關注教研動態。、
朱x:負責課題研究活動記錄、(學生篇)三維目標調查問卷及書寫調查報告,收集與整理課題組階段性小結
田x:負責課題研究(教師篇)三維目標調查問卷及書寫調查報告,收集與整理課題組階段性小結
馬x、楊x、李x:負責三個年級專題教研活動方案制定、活動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及各年級專題的階段性總結報告。
王x、馬x、陳x:承擔研究課及收集整理各年級成功落實三維目標的個案集。、課例。
馬x:文字資料的打印和裝訂。
(二)調查問卷 找出原因
調查我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落實的現狀,以問卷、訪談、聽課、研討會等形式對老師進行三維目標落實的情況調查,通過問卷、訪談、聽課、座談會、測試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對現行教材進行研究,分析老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對落實三維目標諸方面影響的成因。在教育教學中只有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才是有生命的,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反思當前的課堂教學,存在著大量三維目標離散的現象,具體表現在:
1、三個維度的目標顧此失彼:過多追求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過早開展形式多樣的非語文活動,忽視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三個維度的目標南轅北轍:過程與方法目標和知識與能力目標不吻合;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不相符;知識與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不一致。
3、三個維度的目標油水分離: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和過程的展開、方法的學習分離;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分離;過程的展開、方法的學習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分離。
這次閱讀測試不僅考查學生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達成情況,更是考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兩個目標是否到位。我校高年級18個班學生參與測試。現把試卷內容摘錄如下:
閱讀材料一(教材上的): 美麗的小興安嶺(片斷)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1, 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XXX中心幼兒園從1958年建園以來,雖然地處中江最偏僻的南邊,但幾代倉幼人嘔心瀝血,歷經60年的追求和探索,一直靜心行走在科研興園和探究快樂教育的道路上……已經成為了一所在中江南片具有引領示范的中江縣一級幼兒園。
多年來,XXX中心幼兒園借力教育科研,探索內涵發展,秉承“一切為了孩子,關心熱愛每一位孩子”辦園宗旨,用研究的態度做業務、練隊伍,通過多項市級課題,構建了一支專業、有事業心、責任心、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的研究型教師隊伍,竭力為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快樂的教育環境。
說到我們幼兒園的科研課題,比較感慨和感動。2012年我們申請立項了第一個科研課題《農村留守幼兒親社會行為培養策略研究》,還是個市級課題。當時條件可沒有現在這么好,老師面對“科研”這么高端的詞語是畏懼和退縮的。面臨這種情況,中心校趙校長和幼兒園園長親自指導課題的研究與開展,從細小處入手,一步一步帶動老師們克服困難,樹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自信心。同時因為有德陽市教育局、德陽市教科所、中江縣教育局領導,中江縣教科所潘所長、葉老師等領導和專家的耐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幫助,還有XXX中心校四個“靜”的工作理念的指引,最后這個課題在2015年完美結題。先后分別榮獲了“中江縣第三屆教育成果二等獎”、“德陽市第四屆教學成果三等獎”、“德陽市階段性成果一等獎”,這對我們一所中江縣最南邊偏遠的農村園是莫大的鼓勵!
教師是根、幼兒是果,科研是手段。我園牢牢抓住師資隊伍這個“本”,以科研奠基,積極進取、客觀務實,致力尋求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園在2015年10月申報了第二個市級課題《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緊緊圍繞契合中江縣教育局黨委“三化一規”總體工作的部署要求和XXX中心?!八膫€J”的工作理念,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力求實效;以“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幼兒園語言教學研究的突破口,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積極的開展課題研究。教科研相融合,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開創了我園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一、 以教科研相融合的形式確保課題研究和“三化一規”的有效落實和推進。
在市級課題《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應用研究》的大背景下,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改變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幼兒二者之間的關系,把幼兒的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融為一體,把復雜的東西變為簡單,把抽象的事物化為具體,把時間和空間放大或縮小,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幼兒的審美素養在課題研究的進程中獲得發展。
在語言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去收集豐富美麗的圖片和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擴大語言交流空間,有效發展幼兒審美素養。生活是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所以我們應注意讓孩子多接觸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有意識地去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帶他們出去玩,觀察大自然的千姿百態,體驗春夏秋冬景色變化。但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實施,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孩子們更多地接觸到了五彩繽紛的大干世界。多媒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意選擇所需的畫面,彌補孩子們視野較窄、直觀表象儲備少的缺陷。比如在語言活動《美麗的祖國》中,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語句談論自己所知道的有關祖國美麗河山的經驗??晌覀兊暮⒆右延薪涷炆跎?,無從談起。老師就事先從網上收集了許多祖國山河美的圖片,其中究有離孩子們最近的倉山古鎮、太安桃花、元興芍藥花、四川盆地......和其它離我們較遠的名勝風景等圖片,讓幼兒觀看,讓他們領略我們祖國的美好河山,既豐富了孩子的語言經驗,有話可說。 相對增強了幼兒對美的感受,提升了幼兒的審美素養,激發了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在后來的孩子們參與的校園環境創建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孩子們要表達的美的東西已經更有內涵了。
(二)幼兒活動的禮儀規范素養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提升。
語言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突破語言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還可以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禮儀規范。
在研究實施過程中,我們及時抓住禮儀行為規范道德形成教育的契機,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大班詞匯學習“井井有條”時,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詞匯,光靠教師講、幼兒聽的形式是難以讓幼兒理解的。于是老師們就制作了有序去玩我們自制的大玩具《城堡探秘》的課件給幼兒放映 ,讓幼兒知道。井井有條的玩耍就是:先排隊---送蘋果寶寶回家獲取進城堡的資格---踩橋墩子小心過河進入城堡---選擇喜歡的項目探究玩耍---收拾整理玩耍物品---從城堡兩邊側門離開城堡。還給幼兒放映排隊的課件視頻, 看下樓出操、喝水、取餐、游戲的過程,就餐時要說“大家請”、“老師請添飯菜”、“謝謝老師”等。每一個小朋友都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則排隊做事,專心,安安靜靜,不打鬧,這樣就叫做井井有條。幼兒通過課件清楚的看到這一過程,從而輕松理解了詞匯。更重要的是,文明禮儀規則之花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美麗綻放,孩子們知道了要遵守紀律和活動規則做事,文明待人,文明交往能力也有效提升。
(三)師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意識在應用信息技術的整合性教育內容得到提高。
只有通過經驗的積累,才會使兒童產生深刻的變化,激發各種意識和潛能。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幫助兒童把從各方面、各領域和先后獲得的各種經驗加以整合和貫通,以增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如活動《生病的水娃娃》中,通過講述故事讓幼兒提高了環保的意識后,老師出示了健康的水娃娃和被污染生病的水娃娃圖片,播放了幾幅被污染的水、浪費水的畫面,再結合我們倉山的老大難的飲水問題大家想出一些改進的辦法,最后又回到真正的“青山綠水”畫面,很容易就激發了孩子們綠化環境、保護水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幼兒將原有的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得以發揮,通過想象并運用繪畫的手段對污染的畫面進行改造。最后還衍生出我的植物我照顧、美麗種植園、自制玩教具“污水凈化器”等一系列環境綠化美化活動, 從而使幼兒在語言表達、科學知識、繪畫、動手動腦等多方面的綜合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四)本土特色的“靜文化”課程在課題研究中初步體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激活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由于給孩子們拓展了想象的空間,由語言活動《家》延伸出極具本土特色的校本美術活動《美麗的家鄉》,區域游戲《倉山大樂》和《快樂龍燈隊》,社會《夸夸我的家鄉-大倉山》。這幾個活動是教師和孩子們共同確立的,大家通過討論確定要需要做的知識、物資準備。孩子們請家長幫助上網或在社區找資料、并把搜集的資料進行記錄和整理,帶到幼兒園。全園師生齊動手,制作了一組具有本土特色的玩教具:倉幼版的倉山大樂和太婆龍燈,獲得了中江縣的一等獎。最后師生腦洞大開,覺得應該把收集到的本土文化展示出來,介紹給身邊的人,共同感受這份美好和作為倉山人的自豪。再結合倉山中心校的四個“J靜”的工作理念,于是便有了我們的樓梯文化環創《靜寶寶游倉山》。孩子們都很積極地提供自己游倉山的照片,參與度非常高。這個地方非常熱鬧,他們在這里大膽交流,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就說。整個過程充分挖掘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促進幼兒形成自己的課程,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社會反響,提高了我園的社會知名度。
二.“制造風雨”,規范管理,有效落實,碩果累累。
沙灘上建不起樓閣,高樓大廈須有堅實的基礎。我園多次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的各項教育科研活動,如課題交流研討會、教學觀摩活動、信息技術教學示范課等,增強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我園立足“三化一規”的核心詞匯“綠化,凈化,美化和規范化”和“四個J”,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靜心課改,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每期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展示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上好一堂展示課。做到“讀書、實踐、反思、寫作”相結合,堅持“反思性教學、教學案例、教學隨筆”等科研途徑,形成論文創作、課件制作、評比等系列機制,建立了課題研究考核制度,使科研工作規范有效地實施,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績。
1.《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已進入中期評估,預計2019年10月結題。2.我園教師自制優秀課件和案例30余件。3.我園教師撰寫了30余篇教研科研論文在國家、市縣等報刊雜志和各類競賽中發表獲獎。4.我園教師參加市縣各類教學教研、教師技能大賽等獲得多項榮譽。5.我園劉琴園長被評為教研科研先進個人,中江縣優秀教師,優秀園長等,有四名教師獲“中江縣骨干教師”稱號。6.我園的四組自制玩教具全部獲中江縣“一等獎”,兩組獲德陽市“三等獎”,一組獲“優秀獎”。
三.我們在課題研究還存在的一些難度較大問題,請各位領導專家多多指導。
1.軟件開發技術薄弱,信息技術設備缺乏。目前老師的信息技術使用技能只停留在基本操作階段,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挖掘。 在教育教學上的一些相關軟件的開發上比較欠缺,還沒有充分挖掘信息技術應用的最大值。
摘 要:本年度,課題以關鍵污染物聚合物和殘留抗生素效價的消除為切入點開展低能耗短流程廢水處理工藝與成套裝備研究,在聚合物采油廢水體系表征方法與處理技術以及抗生素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等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達到預期目標。針對聚合物采油廢水體系成分復雜、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問題,課題組開展了系統的表征方法學研究,在借鑒膠體科學、界面化學等學科的方法學手段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針對聚合物采油廢水體系的表征方法。利用上述采油廢水體系表征方法,對聚合物驅油、二元(聚合物、表面活性劑)驅油以及塞克迪(SAGD)等過程產生的采油廢水的乳化特性進行了系統分析,初步探討了二元驅油田采出廢水乳化形成機制,同時進行了破乳劑的研發,篩選得到破乳效果良好的破乳劑及其適用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新疆某油田的二元驅油田采出廢水處理工藝。針對油田獨立井場洗井外排廢液污染問題,課題組圍繞生物調整、氧化及分離等過程節開展模擬研究,確定了關鍵工藝參數,目前正在進行撬裝式短流程處理裝備的設計。 針對抗生素中間產物的生物效應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問題,課題組利用微生物濁度法建立了廢水中抗生素的殘留效價表征方法,能夠對廢水中的不同抗生素及其具有抗菌活性基團的代謝產物的綜合生物活性效能進行評估。針對抗生素生產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抗生素殘留及抗藥基因生成等問題,課題組系統開展了抗生素及抗藥基因的控制技術研究。對于生物抑制性強的四環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用臭氧等處理技術系統開展了選擇性破壞抗生素活性的生產廢水預處理技術研究;對于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抗藥基因,系統開展了中溫和高溫厭氧消化技術對于剩余污泥中殘留抗生素及抗藥基因去除效果比較研究。 上述研究解決了某油田聚合物采油廢水外排達標處理問題,并提出了針對二元驅采油廢水處理工藝方案,形成分別針對油田聯合站和單獨井場的含聚采油廢水短流程處理及資源化集成技術與系列裝備。同時,提出抗生素選擇性去除預處理技術和抗生素生產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初步建立以達標排放、抗生素殘留效價和抗藥基因排放控制為目標的抗生素生產廢水低能耗處理集成技術與高效反應器。
關鍵詞:短流程;廢水處理工藝;成套裝備
Abstract:In this project,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low-energy-consumption and short-cu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equipment to remove the polymer from oilfield wastewater and the residual potency of antibiotics from antibiotic production wastewater,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colloid science, the interfacial chemistry and other research area, a set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studying polymer produced water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aracterizing the complex emulsion system of the polymer produced wastewater. Then the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the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by polymer flooding, 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and the SAGD proces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mulsion stability mechanisms of the polymer/surfactant produced water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Moreover, the effective demulsifiers were developed the applied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ults, a new process for treating the polymer/surfactant produced water from Xinjiang Oilfield was develop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biological, the oxid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simulated to solve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flushing efflux waste from the independent wellsite in the oilfield.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our developed short-cut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 skid-mounted equipment have been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Key words:Short-cut;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Integrated Equipment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64185&flag=1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東風小學特點的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徑。
2)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點上,總結合作學習、合作活動、合作生活的案例,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師的觀念,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憂秀教師,促進學校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主體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依據,以學生為本,在“xx”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深化主體教育研究,探索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途徑、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展,為未來人才打好素質基礎。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學科教學中,深化“三學一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方法、模式。
2、在集體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魎悸罰�芯啃緯裳��哦泳�?、韩I髂芰Φ耐揪?、方法?
3、在實踐活動中,精選、開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活動,形成東風小學必要的活動系例。
四、研究對象:東風小學全體學生
五、研究方法、原則、策略
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觀察法和調查法。
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實踐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合作性原則。
策略;全員參與,主題研究,案例教育,滾動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佟岳
組員:全體干部,劉長榮、段景明
2、加強??蒲惺医ㄔO
使教科室成為教育教學的參謀部,教育理論的宣傳站,科研骨干的培訓站,課題的研究中心,指導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擴展工作。
3、培訓隊伍
1)、學習主體教育理論及有關2 1世紀教育四個支柱的論述,特別是關于合作方面的論述,轉變觀念。
2)、自我總結“xx”期間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生活的實例,加以完善,申報自己的研究課題。
4、成立三個子課題組(與主要研究內容相對應),分別課題領導小組成員為組長
合作生活研究組: 王桂芝
合作活動研究組: 德育:范玉霞
藝術:郝文敏
體育:張振義
科技:張春旺
學科:劉學德
學校聘請有關專家做為顧問,以校研究實踐為主,上下結合。
使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努力實現方案式的工作計劃,研究式的工作過程,小結式的工作檢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實效。在整體活動上每學期要進行有主題的研究活動l0次以上。
5、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交流研討。堅持每學期一小結,每學年一總結。全體教師都要圍繞自己的課題進行總結,分學習、生活、活動三個組進行研討,總結推廣典型案例,進
行個案研究。
6、組織教師個人教育思想專題研討活動。
7、完善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報制度。
(包括案例、論文、小結等)營造一種科研的氛圍。
八、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19、2棗2019、12 學習理論,總結:“xx”經驗教訓,撰寫文獻綜述和課題論證報告。制定課題方案,成立課題組及子課題組。
一、 研究課題的確立(包括研究對象范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途徑及研究目標等)
1、 研究對象范圍要集中(小);
2、 研究內容要充實具體;
3、 研究方法要科學規范;
4、 研究目標要恰當明確。
二、 研究領域及類型:基礎教育和應用研究。
三、 研究人員近期研究成果:(略)
四、 立論依據(理論價值、現實意義和國內外目前研究現狀分析)
1、 理論價值:引用理論要準確,要具有時代特征和一定的權威性;闡述中要把理論與本課題的研究核心聯系起來。
2、 現實意義:注重調查研究數據的分析;注重自己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注重時代和本地區或本單位發展的需求。
3、 國內外目前研究現狀分析:注重情報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找出其不足之處;注重本課題在當前研究現狀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
4、 主要參考文獻:熟記一些必要的與本課題相關的專業書名,了解一些當前最新的相關理論研究書籍。
五、 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本課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和特色創新之處。
1、 研究目標:明確具體簡潔、突出重點和特點;
2、 研究內容:全面詳細、規范周密。
常見的研究內容包括:情報資料的研究,調查研究、實踐經驗總結研究等。
3、 研究方法:合乎規范的專業術語,多種研究方法并用。
常見的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個案研究法、比較法、經驗總結法、實踐反思法、測量法、行動研究法、表列法與圖示法、內容分析法等。
4、 研究過程:寫清研究的起止時間,中間不能間斷;寫清每一階段的研究內容及研究成果。
5、 特色創新之處:突出重點,突出本課題與同類其它課題研究的不同之處。
六、 完成研究的條件分析
突出研究人員在此課題研究中的優勢,如研究者的學歷、學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經驗、對本課題研究的適宜性、時間精力以及研究的便利性和經濟物質等其它優勢條件。
七、 成果形式(分階段寫明確)
1、 準備階段:情報資料匯編、現狀調查報告和經驗總結匯編;
2、 實施階段;研究的資料和內容匯編、研究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數學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同時,也是檢測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
當前,社會上、教育部門談論最多的就是"減負"一詞。尤其是在小學,"減負"所指的是小學生沒有作業、不布置作業?做為我們教師來說,沒有相應的作業鞏固,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智慧水平得不到相應發展,課堂教學得不到及時反饋與評價。但是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在實施有效備課中,只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但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許多教師往往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著迷于習題集,作業形式單一、陳舊,仍停留在以"練"為主的機械操作式的作業中,作業內容枯燥乏味,缺少個性化。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制約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適當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的體現。故我們決定將提出"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研究"的實踐研究。
2.課題研究的目標
2.1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師布置作業的量、難易度、形式等進行研究,使作業起到真正的效果,既鞏固知識,又對教學進行延續與補充。
2.2為了關注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設計作業時應面向全體,在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在容量上,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在形式上,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
3.課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本課題重點在1所1600余名學生的小學中進行。本次實驗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同時還采用觀察法、調查問卷法、實驗法等。組內研究人員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標,通過邊實驗、邊研究、邊反思、邊總結經驗,獲得研究數據,得出結論,找出存在的問題,再修訂計劃,再研究,再反思,最終得出有效的措施。
4.課題研究的過程
4.1準備形成階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
4.1.1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優化課題研究的內容。
4.1.2確立啟動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1)成立課題研究組:為了使課題研究順利開展,本課題主要以本組成員為主研,個別數學教師參與。
(2)通過看、聽、訪等形式開展課題研究前期調研,搜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為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依據。
4.1.3理論學習。通過自學、集中學習的形式,查閱相關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素養,為課題研究做好知識儲備。
4.2研究實施階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4.2.1實施問卷調查,在一-六年級學生中各抽60名學生對作業布置的相關內容進行問卷調查。
4.2.2針對調查問卷與組員進行研討,尋找問題的關鍵,研究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在課堂中實驗。
4.2.3采取邊實驗、邊研究,不斷改進方法,總結經驗,認真撰寫研究心得。
4.2.4在三、四、五年級中全面實施數學作業有效設計活動,變枯燥的作業為多彩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創新意識。
4.3研究總結階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4.3.1課題組成員對一年來的研究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將積累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匯總、整理。
4.3.2總結課題研究中的經驗與不足,認真反思。
4.3.3收集研究成果,為課題的結題做準備。
4.3.4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認真做好實驗結題驗收與成果鑒定工作。
5.課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近一年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圍繞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積極開展一系列的課題研究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
5.1研究總結出了有效的實施方法。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親自"實踐--研究--反思--再實踐--再研究"總結出了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實施方法,即優化作業量、作業題型、作業類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變得"想做"、"會做"、"愛做"、"樂做"。
5.2改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加強了教師的研究意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也就要求我們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要"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們研究目的明確,積極性高,研究意識、研究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不斷實踐、反思、研究,總結經驗,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組內成員將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感想及時整理并發表于相關雜志、報刊上。
5.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得到了創新,學生也從過去單一、枯燥的"題海"中解脫出來,變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性作業,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的作業,變封閉性的作業為開放性的作業,變回家完成的作業為校內完成的作業,將學生所獲得的數學知識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同時,學習熱情也得到了轉變,已經由以往看到數學題就不想做、不愿做,轉變成為"想做"、 "愛做"、"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