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護士護理工作匯報

護士護理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16 01:53: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護士護理工作匯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士護理工作匯報

第1篇

1.方法

院長職能部門轉化查房方式以普查加抽查等不同方式進行,在毫無準備情況下開展,以獲取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2.參加人員

業務院長、后勤院長、醫務科主任、護理部主任、院辦公室主任。

3.查房形式

3.1 參與晨會,參加交接班,包括床旁危重病人交接。

3.2 聽取科室主任、護士長或總住院醫生對科室全年工作計劃安排,科研預定,人員結構,存在部門及科室急需要求支持解決的問題,經費等意見。

3.3 聽取科室住院、周轉、病員收治情況匯報。

3.4 聽取護理工作業務方面問題包括:差錯發生服務態度及褥瘡發生情況匯報。

3.5 隨機抽樣:①病歷抽樣檢查;②病室管理檢查;③病員詢問反饋意見收集;④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考核;⑤安全防護措施檢查;⑥應急處理預案應用。

4.查房內容

①了解查房科室醫療護理工作年計劃執行情況。②檢查科室業務規劃及科研論文完成情況。③及時提案解決醫護業務及管理中的困難。④了解醫護人員工作及本人素質情況。⑤了解科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要求。⑥對被查科室進行綜合評估。

5.護理部主任參與院長查房體會

5.1 組織能力及自身業務提高。護理部主任參與院長查房,增強了自身組織能力,提高了自身業務水平,通過查房對各科室護理業務及與醫生的業務配合,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對各科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及專科護理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進一步擴充了護理部主任的業務知識提高了業務管理水平。

5.2 通過查房,及時得到反饋信息,盡快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在深入基層查房中能較早發現護理工作的不足與缺陷,對提高護理質量解決科室護理疑難問題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5.3 對基層護理骨干進一步評估。通過查房,聽取科室領導及護士長的工作匯報和實地檢查,進一步對科室護理骨干(護士長主管護師、護士師)進行組織能力,業務技術能力評估,對干部考核作為以后對護士長聘任和技術培訓晉升提高的依據之一。

5.4 有利于對全院護理工作的進一步了解。護理部主任對全院護理工作了解及掌握的程度,對護理工作的決策及改進起到決定性作用,通過查房可以更好掌握各科室真實性對各護理單元、人員狀況、護理現狀、忙閑程度管理好壞、人際協調、服務質量均可認真了解分析,做到心中有效,便于統一安排,認真調配、協調進行。

5.5 有利于各科室間護理經驗交流。隨院長查房時護理部主任能及時發現科室護理工作中好的經驗、好方法,護理部主任隨時可以把一些好方法帶到護士長會議上,進行推廣學習,也隨時把發現的問題提到護士長會上,引起全院警惕注意,防范未然,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改進提高。

5.6 有利于協調人力及物力資源。通過查房讓領導進一步了解護理系統存在的問題及需要進一步合理的調配人員及設備,做到及時、有效、節能。

5.7 有利于科室內部及全院團結和諧。查房中科室內部、科室與科室、臨床與行政后勤間諸多問題均可擺在桌面探討,得到院領導的指示與支持,進一步消除矛盾加強協作和諧。

5.8 有利于解決護士疑難。在聽取護士個人生活、工作學習及身體各方面情況的反饋中,便于護理部主任統一規劃調配,及時解決護士困難,起到支持鼓勵護士積極向上的作用,也緩解了上下級關系。

第2篇

20年前,齊鳳玲帶著青春的夢想走上了護理工作崗位,在拯救生命的職場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十年前,面對“非典”她將生死置之度外】

“非典”發生時,胸科醫院成立發熱門診,她主動請纓成為了那里的護士。盛夏時節,四層連體隔離服穿在身上密不透氣,就像一個大蒸爐,貼身的隔離衣一會就能擰出水來,緊張的工作加上大量脫水,好幾次因為體力透支她都暈倒在工作崗位上。面對非典又有誰不怕死呢?但是她卻說“我是一名護士,在聞典色變的非常時期,我又是一名戰士”,在堅守崗位的30天里,她共護理了疑似非典患者20多人,履行了南丁格爾忠貞職守的誓言。

【突遇險情,她從死神手中搶回患者的生命】

胸科醫院的病人多為肺結核患者,傳播方式為空氣傳播,護士的隔離防護非常重要。

有一次,一名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在入廁時突發大咯血窒息,正吃午飯的她聽到呼救聲立即趕到現場,廁所里無法使用吸引器,她就把手指頭伸進患者嘴里,在清除血塊的過程中,腥臭的鮮血弄得她渾身上下到處都是,可她已經顧不得了,只有爭分奪秒才能從死神的手中搶回患者的生命。當患者轉危為安時,她才發現自己的手指被咬破了正在滲血,更令人心驚的是她竟然連口罩都沒來得及戴。危急關頭她沒有時間考慮自己能不能被傳染,只要能挽回患者生命,她覺得這么做,值得。

【面對病患,齊鳳玲就是他們的親人】

記得一位92歲的老奶奶,骶尾部爛出了一個深坑,送進醫院的時候整個人都散發著腐肉的惡臭,連她的兒女都不愿靠近。她不讓任何人碰她的傷口,她對齊鳳玲念叨著:“讓我死了算了,我不拖累人,姑娘你就別管我了”。可她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老人生不如死呢?她坐在老人床邊,拉著她的手對她說:“您就像我的奶奶一樣,相信我,只要讓我換藥我保證您能好”。老人的淚水模糊了雙眼,激動地說:“姑娘,只有你不嫌棄我,我信你”!每天半個多小時的換藥時間對于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刺鼻的惡臭嗆得她幾乎要嘔出來,強制的彎腰動作讓她感覺腰像折了一樣疼。但每次揭開紗布看到肉芽慢慢長出時,她覺得希望就在眼前。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護理,老人痊愈了,出院時她的女兒握著齊鳳玲的手說:“護士長,你是好人,我們兒女做不到的你都做到了。”

【面對家庭,她深感自己虧欠得太多】

XX年2月齊鳳玲剛剛接任護理部主任工作時,兩個孩子相繼生病住院,她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去照顧,而愛人又遠在軍營,只有媽媽一個人在忙碌。媽媽總是說:“家里不用你操心,你工作做好了,我累點不算什么。”同年的8月,媽媽被確診為晚期癌癥,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面對診斷結果,齊鳳玲心如刀絞,媽媽是知道她太忙太累呀,才對她隱瞞了病情把家里的一切承擔。她說:“媽媽,對不起!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就不斷地索取著您無私的愛和溫暖,您的付出我怎么償還?現在我唯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對得起您的奉獻。”為了支持自己的工作,齊鳳玲的愛人放棄提職機會離開了他熱愛的軍營,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定居國外的妹妹放棄了高薪工作回國照顧媽媽……對于親人,她虧欠的太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不懈的努力,我院的護理工作得到了衛生局領導的充分肯定,XX年底,作為唯一的護理代表,齊鳳玲榮幸的在市衛生局互學活動中為其它兄弟醫院做了工作匯報。

“豐碑無語、行勝于言”,回想20年傳染病護理工作的歷程,雖苦雖累但她無怨無悔,她堅信只有踏實做事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只有實際行動才是最有力的宣言!

第3篇

大家下午好我叫,今年歲,是黨員,現在為副主任護師,現已從事醫護工作多年。此刻來到這個演講臺上,內心都有一種沖動和激情,能夠站在這里表明我還年輕,表示我還有為醫院不斷奉獻的能力和自信。正是經過這個平臺,維持了我院中層管理力量的朝氣和活力,是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動力。院領導是醫院前進的燈塔明燈,而中層干部則是醫院前進道路的中流砥柱,廣大的員工更是醫院發展的每一塊基石。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強大凝聚力的優秀隊伍,正在完成著中區婦幼人的夢想,努力建設人文享受型精品婦幼保健院,為廣大的婦孺的健康保駕護航!

年前,也是通過這個平臺,我獲得了護理部主任的職位。今天,我競聘的職位依然是護理部主任。

兩年來,在院領導的指導和關心下,積極開展工作,始終堅持以先進的理念影響人,高度的的熱情感染人,精湛的業務帶動人,良好的服務感動人;繼續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滿意為目標,以和諧為主旋律,創服務品牌,展婦幼風采。現將兩年來的護理工作向各位領導和評委匯報如下:

一、強化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

1、定期或對各科室進行檢查和考核、評分,將科室的護理質量與績效掛鉤,大大的促進了各科的積極性,提高了護理質量,降低了醫療風險。

2、堅持走動式管理,每周一到科室開早會,每天在病房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整改,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效果。

3、督導護士長工作到位,定期不定期檢查護士長工作記錄、病房管理,采取看(護士站、治療室、換藥室、病房環境等)、聽(護士說、醫生說、病人說、保潔工)、問(護士、醫生、病人、保潔工)相結合,優點及時發揚,缺點及時改正。。

4、每月組織召開護理質控及護理安全會議,對各種檢查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負責管理各級護士的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落實護理人員“三基三嚴”的理論培訓和考核。每兩個月理論考試一次,每半年技術操作考試一次,每兩周組織全院性業務學習1次,每月護理查房1次,培訓率達98%,考核合格率達100%。

通過強化學習和跟進督導,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100%,基礎護理合格率98%,護理文書合格率98%,急救藥品器械合格率100%。

6、按照醫院感染管理標準,重點加強了消毒隔離的督查和醫療廢物管理,特別是對重點科室的監控管理,如手術室、產房、新生兒監護室等,做到有制度、有流程、有落實措施、有自查記錄、有督導反饋,專人負責,層層把關,查找隱患,杜絕了差錯事故的發生。組織學習醫療廢物分類及處理流程,做到標識明確,分類包裝。保證了醫療廢物無滲漏、無流失,使院感監控指標達到質量標準。

二、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

1、落實好首問、首迎負責制,把“五一聲、六一句、六主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護士長接待率達到98%,病房護士陪檢陪送率達到99%,

2、關注細節服務,做好過程和環節的監控力度,每周召開公休座談會,認真聽取患者的建議及需求,及時優化流程,讓患者滿意,體現溫馨人文的護理理念。在全院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護理服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無護理過失及投訴,無差錯事故的發生。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5%。

三、重視護理學習工作

抓好人才梯隊培養,鼓勵和支持在職人員參加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繼教參考率、合格率達100%,選派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外出學習20人次,護士進修5人次。

四、深入醫院文化,展現護士風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組織護理禮儀隊分別參加了“3.8”婦女節、“爭創巾幗文明崗,優質服務迎全運”、“祝福祖國”等大型活動的文藝匯演,展現了中區婦幼的護士風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慶祝國際護士節,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舉辦了“感動病人,從我做起”演講、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3、舉辦了護士長多媒體課件比賽,促進了信息系統的普及,提高了護士長的工作效率。

五、做好分管院長的助手。及時了解院長的工作思路,明確目標,擬訂計劃,抓好落實。

六、做好護理管理工作

1、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做到規范操作,確保護理安全。重點抓六個關鍵:抓關鍵的制度,如三查七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抓關鍵的部門,如手術室、產房、注射室、搶救室、供應室、治療室、換藥室等。(抓關鍵的人員,如護士長,護理骨干,思想波動人員,責任心不強、技術差、新上崗的護理人員等。)抓關鍵的病人,如危重病人、疑難病人、手術病人、新入院病人等。抓關鍵的環節,如危重搶救、護患溝通、臨床發藥、輸血、基礎護理和院內感染等。抓關鍵的時間,如交接班、早晚班、夜班、節假日及其他非正常上班時間,特別繁忙和發困易疲勞的時間等。

2、落實好連續過程,使服務質量得到持續改進。護理部將以“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管理目標,定期檢查評估,做到“寫我說的,做我寫的,記錄做的,改進不足”,降低護理服務風險。

3、在“三基三嚴”的基礎上分層次培訓和學習,在高、中、低年資的護士中按照不同學歷、不同職稱分別培訓不同的內容,切實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學有所用,用有所長,以提高臨床護理的整體水平。

七、加強護理隊伍的培養

經常各項開展活動,如演講比賽、禮儀表演、護理記錄范文展示等。定期組織思想素質、業務技能培訓。積極鼓勵護理人員注重科研工作,撰寫論文等。引導護理人員的價值觀取向,強化道德修養,維護護理隊伍的穩定性。

八、創新理念,拓展延伸服務

護理模式將從單純的疾病護理延伸到心理疏導、生活護理、健康指導,直至康復出院和患者家中,提升護理品位,拉近護患距離,促進醫患和諧。

第4篇

【關鍵詞】頸椎病:護理干預;療效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241-02

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多因急性外傷或長期伏案慢性勞損引起,臨床表現為頸、肩胛、肩臂、上背及胸前區疼痛,患者手臂麻木、頭暈、頭痛、耳鳴、惡心、嘔吐、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正確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現將對該類患者的護理工作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頸椎病患者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齡22-65歲,平均41.7歲。所有患者均經X線攝片、MRI掃描或CT掃描,確診為頸椎病。

2 護理干預

2.1 疼痛護理:頸部疼痛為頸椎病的主要癥狀,雖然沒有生命威脅,但其導致的頸部肌肉僵硬,疼痛不適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甚至會喪失工作能力。所以頸部疼痛癥狀必須予以重視[1]。首先要讓患者了解引起疼痛的病因、機理、治療方案及預期效果,使患者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并教給患者一些放松的方法以減輕疼痛壓力。其次風寒潮濕刺激會導致疼痛程度加劇,因此要注意患者的頸部保暖。最后可以輔助患者用一些鎮靜劑以幫助入睡,防止聲光刺激同時并保持室內安靜。防止患者因睡眠不足而使疼痛癥狀加重。如患者疼痛較重時可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以緩解疼痛。

2.2 頸椎牽引的護理:頸椎牽引是緩解頸椎疼痛的主要手段,目前臨床應用廣泛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頸椎病,且簡單易行。牽引治療對局部型和神經根型效果均較好,可是對于老年椎動脈型患者及和脊髓型病程長者患者效果在臨床上沒有確切的療效,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癥狀,因此護理工作在牽引時十分重要,特別是考慮牽引的方式。目前主要有持續牽引與間歇牽引兩種。牽引的姿勢有攜帶式、坐式和臥式。牽引角度大多采用垂直位或前屈位,不做后伸位牽引,以頸部從軀干縱軸前屈10-30度為宜.牽引帶支架要夠寬,不壓迫顳淺動脈以避免引起頭暈。牽引力調整至頜面、耳、顳部以及頸部無疼痛不適為宜,其重量以患者體重的1/10 作為參考,以后逐漸增加,牽引時間每次10-30分鐘,每日一次。注意保持牽引效能,經常檢查牽引力是否正常且不受影響。牽引治療時需要患者的配合,同時也要結合患者的個例,患者對自覺癥狀的評述有利于牽引的順利進行。

2.3 患者健康教育護理頸椎病的發病率雖然較高,但是患者對于此病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康復理療知識一知半解,尤其是此病需要養護結合,因此患者健康教育的工作是十分重要。介于多數患者對于頸椎病的不清楚藥物和理療的作用。這就需要護士在進行護理工作時,同時進行頸椎病相關知識教育。針對于頸椎治療方法、發病原因、類型、病程的長短以及臨床常用藥物的療效等,對患者進行告知,考慮患者沒有醫學知識,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患者。有文獻報道,對患者進行集體講解,并發放書面材料同時以編寫短文、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宣傳。臨床療效顯著,P<0.05[2]。①患者應避免頸部揮鞭性和運動性損傷,以保持頸椎的穩定性;②睡眠時要采取正確臥姿,避免俯臥位等不良姿勢,以免損傷頸部;其次在睡眠時應避開電風扇、空調直吹頸部;免得風寒刺激及臥于潮濕床鋪和地面引起疾病嚴重。③枕頭的高度一般以8~15 cm為宜,不能用高枕也不能用低枕、保持頸椎的舒適態度。④ 要堅持做頸部保健操,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

2.4 心理護理椎病由于病因復雜,臨床分型多。且頸椎病的發病與治療均為緩慢的過程,且愈后易復發。疾病的反反復復,易造成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問題[3]。因此臨床護理時不能僅僅注重消除頸椎病患者的軀體癥狀,同時也要注重頸椎病伴發的心理問題。對于因頸椎病久治不愈及反復發作的患者,要主動對患者進行解釋和安慰工作,消除患者治療時過度緊張急躁情緒。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主動熱情地關心患者,同時要求患者家屬進行配合。從生活及治療環境雙方面緩解患者焦慮,消除或減少因恐慌抑郁等不良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最后癥狀緩解。應讓患者了解病變并未完全消除,要堅持鍛煉,保持正確坐姿,避免復發,鞏固療效。

3結果

本組89例患者,痊愈患者84例,好轉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到98.9%。

4 討論

對于頸椎病患者的臨床康復,進行疼痛護理及牽引護理,有助于患者的正確治療及康復,同時對患者進行康復教育,使患者能夠配合治療,同時注意日常生活中頸部的保養及生活方式對頸部的影響,以減少疾病的復發。頸椎病的發生發展反復發病,會引起患者心理上的異常和改變。對患者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加重軀體癥狀,而軀體上的疼痛等不適癥狀又使心理因素負作用加重,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了非良性循環[4]。因此在臨床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以鼓勵患者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戰勝疾病,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這樣才有助于頸椎病患者軀體癥狀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梁朝革,賈連順.頸部疼痛的相關因素[J].頸腰痛雜志,2008,29(2):162

[2] 王素玉。上官紅.護理干預對頸椎病療效的影響[J].實用醫藥雜志,2010,21(8):714-715

[3] 白福玉.綜合治療伴抑郁癥的交感型頸椎病30例臨床報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9(16):47

第5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神經外科護理;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滿意度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616-02

醫學模式在近年來得到了持續的改進,且以往功能制的護理模式已逐步被整體護理模式所取代。整體護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健康教育,要想使健康教育取得相對良好的成果,就需要切實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健康教育路徑也就應運而生。所謂健康教育路徑,指的是依據相關的健康教育計劃與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疾病種類,制定健康教育表格或者路線圖并進行實施,使患者在其疾病發生、發展以及轉歸過程中的相關需求得到一定的滿足[1]。健康教育如果得到有效的開展,勢必對患者掌握健康知識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健康教育質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2]。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間收治的患者共有140例,其中有67例女性患者和73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0歲至70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78±11.47)歲。就患者的文化程度而言,其中有10例是小學以下、有42例是初中與高中,有88例是中專與大專以上。我院按照患者的住院時間將其隨機平均分成了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并無明顯的差異,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常規健康教育

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健康教育,即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入院的時候,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在患者術前術后需要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指導內容包括心理撫慰、飲食指導、注意事項等。

1.2.2健康教育路徑

觀察組采用的是特色健康教育路徑,即由護士長與科室內部的高年資護理骨干以及全體的護士進行共同討論,制訂出神經外科的專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冊,且需要依據病種來分階段地設定健康教育路徑,其相關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神經外科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

時 間 健康教育內容

患者入院當天 介紹病區制度、設施、環境;介紹疾病相關檢查與注意事項;發放健康教育路徑表

患者手術前日 麻醉方式、手術時間與方式;術前常規準備;心理輔導

患者手術當天 觀察傷口情況;檢測生命體征;防跌倒壓瘡;飲食指導

患者術后1至3日 飲食指導;生活護理與基礎護理;肢體功能鍛煉

患者術后4至14日 飲食指導;肢體功能鍛煉;傷口護理

患者出院當天 出院帶藥的使用方式、劑量與時間;出院飲食指導;出院功能鍛煉;復查的具體時間

患者出院后第1個月 電話隨訪,延續性家庭護理

在患者入院當日,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簡要介紹我院的相關制度、病區環境以及基本設施等,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對周圍的環境作一定的了解。然后,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患者所患疾病的注意事項、相關檢查、手術方式與療效,并講述一些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可能出現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的緩解,從而使患者樹立信心并積極配合相關的治療工作;在患者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飲食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并簡要介紹患者需要進行的手術的麻醉方式、時間以及方式,使其能夠做好心理準備;在術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調整飲食,并指導患者進行相關的肢體功能鍛煉。另外,為了緩解患者因手術創傷而存在的疼痛感,護理人員可以與患者進行交談,或者讓患者觀看一些有趣的節目,使其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分散,從而減輕自身的疼痛感;在患者出院當天,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飲食調整、功能鍛煉以及出院帶藥的使用方式、劑量、時間等,并囑咐患者定期回我院進行復查;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個月,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叮囑患者一些注意事項,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恢復情況,并提醒患者按時回院復查。

我科為使健康教育活動得到有效的落實,要求護理人員成立相關的護理小組,定期進行工作匯報與總結。在面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時,針對一些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患者,需要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健康教育的內容與作用,并進行相關的指導與護理;在面對一些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患者,可以多講述一些專業性的知識點。此外,護理人員必須確保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并對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的程度作相關的考察,例如應用案例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對相關數據的分析與統計主要是采用SPSS13.0軟件,并應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的數據,以p值小于0.05作為具備統計學意義。3 討論

健康教育的意義在于運用相對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使患者能夠對自身的病情與疾病的相關知識作一定的了解與掌握,從而對一些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作相應的改正與警惕,并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飲食調整與功能鍛煉,使自身的防護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3]。開展健康教育路徑,除了可以使健康教育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一定的提高,還可以對護理人員充分了解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并通過相關的工作積累經驗使自身的護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4]。根據我院的相關案例可以發現,應用護理健康路徑的護理成效要遠勝于常規護理,這主要是因為護理健康教育路徑是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且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給予了相關指導以及充分的關愛,從而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工作,并使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得到較好提升。因此,健康教育路徑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生梅,郝琴,張延紅等.健康教育路徑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9):144-145.

[2] 周敏,馬青華.特色健康教育路徑在神經外科病房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3):144-146.

第6篇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右半結腸癌;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265―02

快速康復外科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期處理的優化措施,以減少手術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創傷應激,以達到病人快速康復的目的,其核心環節是減少病人的創傷與應激損害,它不僅僅要求手術的微創,而且更重視圍手術期的其他處理對手術病人康復的影響[1-2]。護理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和督促作用。現就我科對右半結腸癌患者開展的快速康復的護理干預工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我科行擇期手術的右半結腸癌患者46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齡23歲至78歲,平均年齡56歲。選擇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科行擇期手術的右半結腸癌患者43例作為為快速康復組,快速康復43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22歲至79歲,平均年齡57歲。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腫瘤分期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方法護理,快速康復組按照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健康宣教和指導督促。具體方法如下:1.術前宣教:術前對患者及其一名家屬進行為期45分鐘的健康宣教,制訂并詳細告知整個圍手術期快速康復步驟和實施方法,讓其有一定的心理預期,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積極配合。告知患者日記記錄內容和方法,讓患者主動參與觀察自身的病情變化和恢復情況。2.術前腸道準備:快速康復組不常規行術前腸道準備,術前普食,禁食6小時,禁飲2小時,術前2小時口服12.5%碳水化合物400ml。對照組術前三天開始進食流質和口服腸道抗菌藥進行腸道準備,術前一天口服瀉藥,術前晚和術晨清潔灌腸,禁食12小時,禁飲8小時。3.引流管管理:快速康復組術前不常規留置胃管,術中視情況放置胃管術后麻醉清醒后立即拔除,術后第一天拔除尿管。對照組術晨常規放置胃管,至術后排氣后拔除胃管。術后3-5天拔除尿管。4.超前和術后鎮痛:快速康復組術中經硬膜外放置鎮痛泵48小時。對照組術后無法忍耐時給予止痛針。5.術后早期進食:快速康復組術后4小時開始飲水,無惡心嘔吐進食流質,術后第2天普食。對照組排氣后拔除胃管后開始飲水。6.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快速康復組,術后4小時指導患者離床坐2小時,術后第一天開始在護士協助下床活動4次,每次10到15分鐘,總離床時間大于8小時。對照組,患者術后第4天開始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1.2.2 評價方法

記錄兩組病人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

1.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的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檢測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術后恢復情況(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見表2)

3 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需要醫生、護士以及麻醉師等的緊密配合才能高效的完成。而護理工作在快速康復的實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1術前管理

3.1.1 術前健康宣教 術前對患者及其一位家屬進行為期45分鐘的健康宣教,發放快速康復手冊,讓患者了解圍手術期要發生的事情,提高患者在快速康復活動中的依從性。術前心理護理以及耐心細致的講解可以減少病人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減少應激的發生、促進術后的早期康復。

3.1.2 術前飲食管理 傳統方式下,麻醉科醫生為避免氣管插管時所引起誤吸,要求擇期手術的病人術前夜里就開始禁食,最近的研究沒有證據支持這一做法。在快速康復外科中,術前不再需要長時間禁食,而鼓勵術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液體。許多國家的麻醉學會已推薦:麻醉前2小時允許進食流質,麻醉前6小時允許進食固體飲食,可以減少病人在術前的口渴、饑餓及煩躁,并且能顯著降低術后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率,使病人處于一個合適的“合成代謝”狀態,使術后營養支持的效果更好,術后高血糖的發生率降低。

3.1.3 術前腸道管理 在快速康復外科中,術前準備中已不再常規進行腸道準備(無梗阻病人)。經過研究認為機械性灌腸準備不僅是一個應激刺激,而且還可能導致脫水及水電解質失衡,特別在老年病人表現比較明顯。有薈萃分析結果表明,腸道準備對結腸手術病人并無益處,甚至還增加術后發生腸吻合口瘺的危險。

3.2術后管理

3.2.1輸液控制:快速康復外科強調的另一個措施是嚴格控制術中輸液量及電解質的輸入量,研究表明,過多的鹽溶液輸入將延遲胃腸功能的恢復、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延長住院時間。術前不做常規腸道準備、不長時間的禁食、允許進食碳水化合物等措施,為術中減少靜脈輸液量提供了基礎。

3.2.2早期鍛煉: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促進肌肉的合成代謝,避免長期臥床引起的肌肉群丟失,并且有利于減少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早期下床活動的前提條件是加強術后止痛,不使用或盡量少使用腹腔引流管、導尿管等。我科為患者提供了協助虛弱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的快算康復車,減少了患者和家屬的擔心,提高了患者下床活動的依從性。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通過多模式控制圍手術期的病理生理變化,很好的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和預后,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縮短的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圍手術期護理是快速康復理念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一環,護理落實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快速康復過程。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學習和掌握快速康復的理念,讓更多的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