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房屋測繪論文

房屋測繪論文

時間:2023-01-02 21:38: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測繪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房屋測繪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技術;Web環境;房產測繪; 三維技術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房產測繪是運用測繪儀器、測繪技術、測繪手段對測定房屋、土地及其周圍的自然狀態、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狀況進行專業繪制。三維可視化技術是對房產測繪的表達工具,是通過模型的建立和三維空間的組合,顯示和描述房產狀況的一種工具。Web環境的引入是對三維可視化技術的延伸,是通過瀏覽器對房產測繪信息的擴展,這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目前,國外的Google 地球(Google Earth)軟件,可以通過互聯網瀏覽地球任意一個地方,我國國內很多城市都通過網絡了3D城市地圖,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擴大了人們的視野。但是由于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本身就是非常復雜的技術,加上Web環境下的不同干擾因素,使得房產測繪三維可視化技術在Web環境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二.現階段Web環境下房產測繪信息中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

Web環境下的房產測繪信息的三維可視化是在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RS遙感系統、VR全景技術等基礎上,以房產建筑進行三維建模,綜合區域其他資源和信息,通過Web互聯網環境,形象直觀的顯示房產相關信息的技術。

Web環境是具有交互性的,在Web環境中,用戶通過填寫FORM表單向服務器提交請求,服務器根據用戶的請求返回相關信息。在房產三維可視化技術中,房產測繪信息是具有區域性的,在Web環境下,這一區域就是用戶希望看到的,所需要了解的區域,即感興趣區域(AOI)。房產測繪信息通過WebGIS的支持,在互聯網的瀏覽器中顯示房產的相關信息,用戶通過FORM表單選擇請求了解的區域,客戶端將請求提交給信息處理服務器,服務器在收到請求后,將該區域內的房產信息進行實時建模,自動構建區域內的三維場景,在構建完成后,將區域內的三維場景的數據包返回給客戶端,客戶端實時顯示區域內的三維場景,滿足所希望了解的需求。這是基于B/S模式的常規數據流方式,是房產測繪信息的三維可視化技術在Web環境中的基本工作流程。

在計算機交互式圖形處理中,一般的實時動畫需要圖形刷新頻率為每秒25-30幀,這也要求在建模和繪制等數據處理中必須在17μs內完成,這促使在三維建模的效率和數據處理策略上都要有高要求。由于房產測繪的三維場景中包括幾何模型、紋理和屬性等數據,這導致數據量的增大,由于網絡帶寬(固定時間內,能通過的最大位數據)的制約和網絡吞吐量的原因,對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效果響應速度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Web環境一致的情況下,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的網絡響應時間受建模的效率和數據量的影響。房產測繪信息量巨大,在建模中需要表述的因素也較多,而且由于房產的差異性,導致建模工程量大。由于三維可視化技術在房產測繪信息上技術的不足,導致在處理策略上缺乏經驗,由此產生的是數據量的巨大。在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場景中的WebGIS自動構建存在較多的難題,這些因素都阻礙了三維可視化技術的功能完善和快速發展。

目前,在可視化軟件上一般采用IBM Visu-alization Data Explorer和Open In-ventor等可視化系統,在建模時,要根據數據模型需要進行合適的轉換。由于這些軟件開發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同時數據的兼容性較差,開發成果無法實現網絡,這些問題都造成房產測繪信息的三維可視化信息傳遞滯后,造成信息失效。

目前很多房地產網站開始推出通過互聯網遠程三維看房的業務。用戶通過WebGIS瀏覽,獲取小區的建設、樓盤的顯示等場景信息,對于小區綠化和公共資源等信息則需要通過文字介紹進行了解,由于提供的資料有限,用戶無法根據自身需要,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三.Web環境下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的發展。

1.模型庫的建立。

模型庫是對單個模型的資源綜合,是存儲模型的資料庫。在房產信息三維可視化中,是以房產基礎-地形信息為對象,以分散實體為單位進行構建的,這其中房屋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三維模型構建時,可針對具體房屋,預先建立房屋模型。對單個對象建立多種式樣的模型,如不同類型的屋頂、不同結構的房屋、風格迥異的建筑物等,將這些模型進行分類整合,便于在進行建模時可參考調用。模型庫建立后,三維場景是通過模塊的“搭積木”進行參數組合,完成建模。在三維模型庫中,服務器端的工作從單個模型的建立變成了模型的組合,通過預先的模型建立,可以節省建模時間,有效提升建模的效率,這符合Web環境中實時構建的需要。

在模型建立后,要對附加信息進行表述,如小區綠化資源、配套設施情況等,將三維場景和二維房產平面圖進行結合,將實體的屬性信息和實體場景進行整合。對小區樓盤的地理位置等,進行合理的表述,提高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的實用性。

2.服務器端數據處理。

通過預先的模型數據庫的建立,可以實現實時建模,同時也可減少網絡響應時間,但這對于服務器端提出了高要求。對于模型庫來說,資源需要越多越好,信息量越大越好,資源越多越能實現實時構建的準確度,信息量越大越能完善信息程度,這無疑就加重了服務器的負擔。在服務器端,要對數據存儲量要進行合理的壓縮和整合,對數據的安全性能要加強。

3.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的實時構建與實時顯示。

通過模型數據庫的建立提高了建模的速度和效率,在優化網絡結構和擴大網絡吞吐量的條件下,對軟件實時進行改善。通過WebGIS平臺的支持,對房產的三維實景可以快速、有效、及時的通過Internet Web給用戶實時顯示,這要求對房產測繪信息的管理模式和應用范圍、展示的方法和產品等方便進行改變。

模塊化的模型數據應用,可通過模型庫的單個模型的調用,利用相同的基礎數據,進行快速建模。對模型庫中的模型要建立參考復用的數據庫,這樣可便于在建模時加快建模速度。依據實時信息,對用戶需要了解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通過信息的調用、建模、,對房產測繪信息進行三維可視化實時顯示。同時要對場景進行多方案開發,便于用戶從不同的視角進行瀏覽、鳥瞰、飛行房產三維場景,以此來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模型庫的參考復用不能是簡單的復制拷貝,對操控的多級復用,要設置一個參考指針,通過指針復用三維模型,通過參考復用的參數化指針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數據冗余,最大限度的減少三維場景數據量。

四.結束語

Web環境下的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從出現到完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房產信息的Web三維可視化將真正實現實時化、情境化、真實化、實用化。

參考文獻:

[1] 程亮,張友靜,龔健雅,宋小剛,CHENG Liang,ZHANG You-jing,GONG Jian-ya,SONG Xiao-gangWeb環境下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研究[期刊論文] 《測繪科學》 ISTIC PKU2008年1期

[2] 崔洪,葉小飛 房產測繪三維場景數據網絡關鍵技術研究[期刊論文] 《科技資訊》 2012,(23)

[3] 寇付友 房產測繪三維場景數據網絡關鍵技術研究 [期刊論文] 《科技資》2012,(16)

第2篇

關鍵詞:高層住宅南方cass預售面積公攤面積

中圖分類號: P2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概述

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現代化的產物,高層視野較開闊,空氣質量較好,噪音小;自然風大,采光較好,日照時間長[1]。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都購買高層住宅樓。但高層住宅一般都是施工修建的同時就開始銷售,在售樓過程中,絕大多數待售房屋的面積都是暫測面積(預售面積),公攤面積也是暫測數據[2]。最終公攤面積為多少,還需在房屋竣工驗收后,有測繪資質的單位根據規劃部門和建設部門的審批文件,按照技術要求和國家規定進行實地測量,采集套內建筑面積和公用建筑面積等數據,最終得出測繪報告。

由于房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單價較高,所以房屋的面積直接影響著房產公司及居民住戶個人的利益,因此作為我們測繪單位,本著為雙方負責,公平的原則,對房屋面積的測算一定要正確處理[3]。

為了確保預售面積與實測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內,房屋預售面積的測量以施工圖紙為準進行測量。

2、量算方法

2.1 收集資料

收集高層住宅面積預售測量的全部資料,包括:由房地產公司負責施工的工程部提供高層住宅施工圖電子版文件(一般都是CAD文件)、施工藍圖,以及其他特殊的要求,如施工過程中已經修改和準備修改的部分(以書面的形式說明并加蓋公司名章)。

2.2 操作流程

仔細查閱施工圖(又稱為藍圖),標注需要公攤的設施。公攤的設施在《房產測量規范第1單元:房產測量規定》(GB/T17986.1―2000)中有明確的規定,需要公攤的設施主要是墻體、樓梯、電梯、地下層中的管井房、配電室以及樓頂儲水池、伸縮縫。另對施工中實際改動的地方,如陽臺改為落地窗等影響面積變化的部分,必須由開發商出具加蓋公章的相關證明,作為最終面積統計的依據。

對于有地下室的高層樓,一般分兩大類進行測量,即地下室和標準層。

2.1.1 利用南方CASS軟件對施工圖的操作

(1)利用南方CASS軟件打開由開發商提供的施工藍圖(由于大多數施工圖都是多重塊插入,所以對圖塊的分解可利用appload加載下列小程序進行分解)

將下面的代碼復制在記事本內,另存為unlk.lsp文件,打開這張不能修改的圖紙,在命令行鍵入appload選擇加載程序文件unlk.lsp,命令行鍵入unlk,選擇不能修改的圖形

(defun c:unlk (/ en ent)(setq en (entsel "\n請選擇圖形:"))(if en(if (= (cdr (assoc 0 (setq ent (cdr (entget (setq en (car en)))))))"INSERT")(progn(setq ent (entmakex(list '(0 . "INSERT")(assoc 2 ent)(assoc 10 ent))))(command "_.explode"(entlast))(entdel ))))(princ "\nOK")(princ))

(2)利用南方CASS軟件下的“工程應用”下的“計算指定范圍面積”將圖件中涉及到的套內面積、樓梯面積、管井房面積、樓間伸縮縫面積、墻面及保溫層面積等分類統計,并對涉及邊長進行標注,總之所涉及統計面積要將本樓層全覆蓋。

由于各層的設計有所區別,所以要分層統計,特別是對一層和頂層所涉及到的規程中需要統計的面積一定要計算在內,如封閉的通道口、和門廳等。

2.1.2 利用電子表格進行最終的統計

利用電子表格將各分類面積統計,并將公攤面積按比例分攤到套內面積,合計后形成最終的預售面積。

2.1.3 編寫報告出具量算圖紙

打印各層面積標注圖以及不同的戶型圖,并編寫報告,說明計算過程中所包含和特別處理的內容,以便開發商及住戶能夠明白面積的分攤情況。并加蓋單位公章來更加權威地說明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結論

利用南方CASS軟件統計房屋預售面積,能夠較為清晰、準確地反映真實的情況。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

參考文獻

[1] 楊文杰.高層住宅立面設計地域化表達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2.

[2] 周運豐,王建玲. 房產測繪中的共用面積分攤問題探討[J]. 科技信息. 2011(29),33-35.

第3篇

【關鍵詞】房屋調查; 面積測繪 ; 面積統計; 面積匯總

1 引言

為了全面查明佛山市某片區的土地面積、房屋建筑面積,建立具有權威性、現勢性的房屋調查摸底資料,為該片區舊城區改造提供全面、詳細的評估資料,從而推動該片區產業和城市轉型升級。該區“舊城鎮改造建設中心”決定在該片區開展“三舊”改造房屋調查項目。本文是技術人員在項目實施中的經驗與體會。

2 三舊”改造建設的房屋現狀

“三舊”改造建設測繪調查就是要對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的土地的權屬、用途、使用年限和房產的權屬、用途及家庭成員、出租情況、查封抵押的調查,對建筑面積、土地使用面積及權屬界線核定等一系列的摸底調查,以利于評估及拆遷,國家和政府都在推進這項民生工程,這原本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然而“三舊”改造建設現狀卻呈現如下特征:

2.1群眾對“三舊”改造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認識,許多房屋很難聯系屋主,調查工作無法開展。

據統計,該片區約1/5的房屋聯系不上屋主,他們有出國的,有出省的,有的即使在省內也在外面購買了房屋;還有一部分人即使知道本片區要改造,但是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改造需求不是非常迫切而不愿配合,給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2房產證地址編排不規范或錯誤,影響了數據匯總時間。

對實地中的同一棟樓,在房產證中可能存在幾種命名規則。例如,“新華路2號”和“新華路一座”是同一棟樓,“中山西路二座”、“中山西路2座”、“中山西路2號” 是同一棟樓,“人民一路33號”和“中山中路33號” 是同一棟樓,等等。

2.3沒有一張完整的房屋地址圖,延誤了房產證收集的時間。

對于房屋測繪調查工作而言,房產地址圖就是工作的指示圖。由于進場時,我們手上只有國土部門提供的地形圖,它存在現勢性不強、房屋地址信息不全等問題,再加上國土部門提供的國土證信息也沒有與房屋地址一致的坐標位置信息,因而對工作的指導性不強。由于不知道測區所包含的地址信息,結果在查找房產證時,一方面是測區內的房產證沒有找出來,另一方面找出了許多測區范圍外的房產證,延誤了房產證收集的時間,影響了整個工期。

2.4不同時期房屋測繪標準不一致,給面積測繪與統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測區內的房屋最老的有民國時期建設的,最新的也有至今還未入住的;不同時期建設房屋測繪標準不一致,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有未分攤的、有部分分攤或完全分攤的,有按面積分攤或按戶數分攤的,有登記建筑面積無套內面積的,有登記建筑面積與套內面積的等等。現在要統一標準實測,對于上述各種情況必須認真分析、區別對待,給面積測繪與統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3 舊城鎮改造建設中的房屋調查、面積測繪與統計方法

要做好舊城鎮改造建設中的房屋調查、面積測繪與統計方法,項目開展前應根據調研情況組織編寫《項目技術實施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制定《項目工作實施要點》和《項目工作實施補充規定》等技術指導文件。由于房屋調查、面積測繪與統計方法等技術工作都有相應文件做指導,故各項工作均能有序進行,極大地方便了工作。

3.1房屋調查方法

入戶調查是一項非技術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調查人員有較高的表達溝通技巧,另一方面通過本次調查,還需要給業主留下較好的印象,以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

① 盡快辦理《協助調查函》、《通告》等文件和證明,設法解決入戶困難的問題。

② 盡快收集地形地籍圖、國土證、房產證等資料,以利于統籌安排。

③ 房屋入戶調查時多問一句,以免造成工作反復。

3.2房屋面積測繪方法

房屋面積測繪是根據房產證附圖核對產權人的房屋是否與現狀一致,主要是核對尺寸。如果一致,則實測面積可取房產證面積,土地面積取土地證面積,如果不同,則需要在《房屋測繪調查草圖》上繪制出房屋的各層平面圖,并認真量取尺寸。面積實測分如下幾種情況:

① 房屋加建,主要是指房屋的層數改變以及產權人在自己土地范圍內的空白地進行加建。此時,房屋的土地面積多沒有變化,當能十分明確確定房屋的加建部分時,可對照房產證附圖直接量取加建部分的面積,最終實測面積成果取產權證和加建面積的總和。當不能確定加建部分時,需要對整棟房屋進行測量。

② 房屋多占,主要指產權人在自己土地證規定的界址外進行加建。此時土地和房產面積均發生變化,需要對土地面積和房產面積全部測量。

③ 陽臺封閉。對于陽臺封閉的情況,在進行面積實測時,需要測量出封閉的面積,則該面積的一半即為產權證上多出的面積。

④ 房屋套內面積測繪方法。

a、房改房。房改房的情況一般來說當時在進行房產測量時,進行了簡單的分攤。在核對房屋尺寸無誤后,實測套內面積,取房產證面積(建筑面積)與套內面積之差值為分攤面積。

b、商品房。在核對房屋尺寸無誤后,取其房產證套內面積為套內面積。

c、獨立棟。由于此類型房屋只屬于同一產權人所有,不需分攤,則在檢測房屋平面圖尺寸無誤后,取其建筑面積為套內面積。

3.3房屋面積統計方法

① 開發功能豐富的“房屋測繪調查數據入庫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舊城鎮改造建設中心”的要求,我院對測區內的房屋建筑面積做了如公有產權、私人產權、完全產權、非完全產權、學校、大型公建設施、商業部分、無證部分、陽臺封閉及加建部分等多項面積匯總的內容,以方便對調查區域做出準確的征收成本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實施方案。根據作業要求,開發了自動統計上述面積的“房屋測繪調查數據入庫程序”。

② 內業校核統計結果,以保證數據計算的正確性。

由于數據量龐大,雖然有專用程序統計,但是作業員在房屋分類時有可能會出現錯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內業校核時,就要從多方面做封閉性檢核。因為測區房屋建筑總面積是固定的,完全產權與非完全產權總面積之和,公有產權與私人產權總面積之和,無證部分與有證部分總面積之和,商業部分與非商業部分總面積之和應該都等于房屋建筑總面積。如果不符合就要找原因,可能有房屋分類錯誤等情況,直到解決問題。

③ 外業抽檢統計結果,以保證數據測量的正確性。

4 結語

“三舊”改造建設是一項相當繁瑣的工程,由于涉及到產權轉移、產權拍賣、兩證混亂以及可能的利益的再分割等錯綜復雜的關系,注定了房屋測繪調查者在工作中將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只要我們按照文中的方法,發動多方面的力量做好入戶調查與測繪、開發“房屋測繪調查數據入庫程序”專用程序做面積統計,將復查的問題將變為簡單,從而為三舊”改造建設節省一定的經費和時間,保證對“三舊”房屋進行實地逐項核查,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切實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使“三舊”改造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參考文獻:

1、謝戈力.如何實現“三舊”改造中的共贏.中國土地.2011年02期

2、吳釗娥.“三舊”改造對廣州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研究.廣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1

第4篇

【論文摘要】:文章針對我國房產測量規范在執行中產生的問題,結合相關的測繪規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供大家參考。

1. 前言

房產測量的內容包括: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產調查、房產要素測量、房產圖繪制、房產面積測算、變更測量及成果的檢查與驗收等。驗收合格的房產測量資料具有法律效力。它提供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權屬界址、產權面積、權源及產權糾紛等資料,是進行產權登記、產權轉移和處理產權糾紛的依據。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基本實現了商品化,房產已成為廣受人們關注的數額巨大的個人財富。

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提高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準確性,減少商品房買賣雙方的糾紛,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設部專門制定了《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規則》,但在實際工作中涉及到此類問題還可能產生分歧,操作上有難度,有必要對這方面的幾個問題作更深入的探討。

2. 檢定儀器和棱鏡常數問題

由于房產測量精度要求高, 目前開展的房產測量工作一般都采用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房產測量方法,在房產測量時必須使用資質部門檢定過的儀器進行測量.對于全站儀而言,主要是測定測距儀的加常數和乘常數。在房產測量碎部測圖中,由于距離較近,儀器乘常數可忽略不計,但加常數必須考慮。以拓普康全站儀為例,其儀器常數一般不含誤差,應設為零,拓普康系列棱鏡的常數也為零,當使用其他光學儀器廠家生產的棱鏡時,就必須在使用之前設置相應的常數。而且,在房產測量時,不可能直接將棱鏡的中心位置放置于房屋的角點.通常將棱鏡靠在房屋的角點上.這時采集到的坐標實際上是棱鏡中心坐標,而非房屋角點坐標。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儀器常數設為零,用鋼尺作對比直接測定出至棱鏡后背位置的棱鏡常數,在野外數據采集前,設定好全站儀內部的儀器加常數(零)和棱鏡常數(至棱鏡后背位置的參數),就可以直接測出房屋角點的坐標。

這里還應注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用該棱鏡去發展測站點的話,則需要將儀器內的棱鏡常數設定為棱鏡對中桿為中心時的棱鏡常數。

3. 房屋測量中的偏心測量問題

一般情況下,進行數據采集時,棱鏡的后背位置置于房屋角點時棱鏡是朝向儀器方向的,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情況卻不是這樣。這時,就不能把棱鏡看作一個點進行觀測,因為它具有一定的體積,這時,瞄準棱鏡中心測出的坐標將不是房屋角點的坐標,需要采用角度偏心觀測。將棱鏡后背位置放置在離儀器到房屋角點相同水平距離的合適位置,測定到棱鏡的水平距離,然后用水平微動螺旋照準目標,在儀器上進行相應的操作即可。

4. 對稱邊長度實地丈量不一致問題

在進行房屋實地勘丈時,如果實測了房屋的每一條邊,則有可能由于誤差的原因或者是房屋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前后墻、左右山墻或者在施丁圖中本應對稱相等的邊出現不相等的情況,這就使原本為規則多邊形的房屋變成了不規則的多邊形,也不符合人們的傳統意識習慣。這時就需要對勘丈數據進行處理后再進行繪圖和面積計算。對于誤差在規定范圍內的取其對稱邊的平均值作為邊長數據。對于誤差超過限差的邊長數據應檢查是不是測量不準確的原因,如果確系不相等的,則根據勘丈結果進行繪圖或面積計算

5. 共有面積分攤問題

對于一般的住宅樓,需要計算出每戶的建筑面積。這時,首先要計算出房屋的總建筑面積,然后計算房屋的套內建筑總面積,進而求出共有共用面積,然后計算分攤系數,再根據各戶的套內建筑面積按比例算出各戶應分攤的面積。

對于比較特殊的住宅樓及多功能的綜合樓,涉及到二級分攤和多級分攤,應按照"誰受益,誰分攤"的原則,逐級進行分攤。文章以二級分攤計算為例,詳細說明住宅樓的二級分攤計算 舉例如下: 轉貼于

一幢四層別墅,上、下兩層均為復式,各有兩套住宅,套型左右對稱,上下相同,該幢特殊之處在于下層兩套住宅沒有在樓梯處留門,也即未實際使用樓梯,且下層有兩個獨立的車庫。因此,需要二級分攤。具體方法為:上面兩層樓梯供上層兩套住宅使用,應由上層兩套住宅共同分攤:然后再把下面兩層樓梯面積與下面兩套住宅、車庫共同分攤,因為下面的兩層樓梯雖未被下面兩套住宅及車庫直接使用.但也因為上層有住宅而使其購房價格明顯降低,屬間接受益,應參與下層樓梯面積的分攤。

6. 結束語

房產測繪是涉及到民生的大事,稍有不當,勢必影響到房產測繪部門的聲譽,甚至產生法律上的糾紛,因此,在制定房產測量規范時應當從嚴把握,保證測量精度留有余地,測量方法正確可靠,不能在制定規范時留有漏洞。建議對現行規范不當部分或沒有明確規定的地方給予補充說明或修訂,減少測量工作產生的法律糾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房產司.CH5001-93房產測量規范[S].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

[2] 馮先果. 地籍測量[M]. 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1988.

[3]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城鎮地籍[z]. 北京: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1988.

第5篇

【關鍵詞】房產測繪;信息系統;發展研究

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房地產業務迅速增加,帶動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為了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以及維護市場有序性,促進產業穩定發展,就必須要結合信息系統來作業。GIS信息系統目前成為了房產測繪最普遍使用的信息手段,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一.房產測繪的主要內容

房產測繪就是利用測繪儀器,測繪手段和技術來測定房產相關信息,房產測繪的主要內容包括了對房屋以及建筑物進行測量工作并且繪圖,對土地和土地和載物進行測量工作,以及對房產的權屬,位置,數量等內容測定,且完成繪圖工作。其目的是房產有關資料和信息利于管理,有利于房產交易評估等各項工作開展和實施。同樣也對一個城市規劃是具有現實意義。

二.房地產測繪信息系統的意義

房產行業作為一個新型行業,其發展速度令人感到吃驚,當然得益于國家體制改革,而房地產測繪信息系統是管理房產數據和資料的系統,其發展與GIS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GIS是空間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支持下對空間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存儲,管理,運算和分析。從而廣泛的應用在房產測繪行業,對其測繪結果和戰略規劃具有實用價值。

由此可以看出GIS]系統發展為房產測繪以及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為房產測繪信息系統建立提供了豐富經驗。房產測繪信息系統具有幾個方面的意義:

1.為房產管理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方法

房產測繪信息系統的建立,使得房產有關事宜操作變得簡單,改變了傳統方法的管理模式,為房產現代化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科學方式。

2.為房產管理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政策的不斷出臺會直接導致了一些方案不能得到很好的適應,這就必須要要求房產測繪以及管理方面提高技術手段,新技術的運用會幫助其工作量減少,工作效率提升。

3.為房產有關數據利用提供了途徑

使用房產測繪信息系統方便了資料的查找,只要輕松的操作就可以顯示出自己想要搜索的信息,從而大大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4.為房產管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為房產管理提供決策,利用系統方法,控制學等來計算數據,建立模型,從而建立起方案并且從中優選方案,以供團隊分析做出明智決策。

三.房產測繪信息系統的發展

房產測繪信息系統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出現,幫助行業在管理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信息系統的硬件和軟件共同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

1.單機用戶模式

傳統的作業方式由于信息量大,工作程度頗為復雜,給房產測繪管理統計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且出現錯誤概率明顯增多。其單獨用戶模式改變了這一狀況,由事先完工的資料和案件進行計算機錄用工作,并且實現了打印各種憑證功能;它的優勢在于減輕了工作量,方便了工作人員查詢和統計,計算機打印的憑證美觀,整潔,使得房產測繪信息管理取得了階段性的創新。但是缺點頗多,計算機輔助功能少,沒有較好程度提高作業的準確性和效率,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面增加了作業量。

2.多用戶模式階段

這個階段非誠講究合作,通過互聯網聯網模式來進行工作,主要是利用了部門內部的局域網,完成協議來實現多人共同工作,流動性比較強,而且查詢和統計工作更加方便。但是缺點在于分工工作弊端突出,獨立性較強,而且沒有形成統一的辦公體制,效率難免會有所降低,最重要的是系統缺乏開放性,網絡傳輸效果欠佳,升級維護工作耗費大等。

3.廣義用戶模式階段

這一階段對信息化和數字化的要求是非常高,如今,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在城市社會中廣泛應用,因此,通過數字網絡應用方式來達到目的。使得房產測繪部門,管理部門以及政府機構與人民之間建立起良好溝通橋梁,方便在線咨詢和交流,利于房產測繪信息傳播。

另一方面,隨著GIS軟件的更新和日益成熟,微視化模式的出現,以及結合圖文,圖標等一體化辦公模式的有機結合,使得房產測繪變得快速,而且準確率比起之前大大提升。

綜合上述,信息成為了新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資源來源和表現,人們開始通過各種方式來搜尋信息,需求日益增加,房產測繪是一項關系到民生的工程項目,對人們生活影響非常大,而且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其工作模式和性質都發生了變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得行業人員工作質量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結語

房產測繪是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測繪質量和測繪效益是房地產開發最重要的資源,傳統的技術模式,因其復雜和繁瑣的程度,給工作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而面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采取了創新度強的房產測繪信息系統,通過目前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來對測繪的數據和資料科學分析,得出結論,并且提供有效方案,供人員參考,不僅僅如此,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建立起模型,從而幫助分析人員做好細節方面的診斷,大大提高了數據處理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明顯提高工作效率。

房產測繪工作一直以來是被認為關系到人們生活的項目,所以在新時展過程中會逐漸出現一些新的模式,新的技術,為其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樣實現了提高居民生活安全,促進了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和穩定社會安定。

參考文獻:

[1] 顏英任.房產測繪管理及房產測繪信息系統的發展研究[J]. 城市地理. 2015(06)

[2] 王宇.關于房產測繪管理的思考[J]. 城市地理. 2014(22)

第6篇

關鍵詞:工程測量;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評價方案

《工程測量》課程是我院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本課程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工程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會常規測量儀器的操作,了解測繪新儀器、新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同時熟悉地形圖的應用,能夠從事相關專業中的測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種測量儀器的的能力,更好地從事測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適應社會需求[1]。

1工程測量課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內容

《工程測量》課程主要內容: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測量誤差、小地區控制測量、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及應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道路工程測量、房屋建筑建筑物變形觀測等[2]。該課程教學主體上分為兩大模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教授學生測量基本理論與方法,實踐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正確熟練操作儀器并掌握相關的測量技能,具備解決工程施工能力。

1.2學時安排

我院的《工程測量》課程共48-64學時,3-4個學分,每學年有9個~11個班級授課,年修讀學生300人以上。

1.3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工程測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圖等課程為基礎,同時又為建筑施工、砌體結構、地基與基礎等后繼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既是前面所學課程的延續,又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只有掌握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并運用其它的專業和基礎知識,才能熟練完成項目施工過程的技術指導和管理。

1.4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隨著教學深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有:(1)學生沒有吃透測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論聯系實際[3];(2)在實踐操作中有諸多不合規范的操作習慣;(3)部分學生心態浮躁不得更適當的學習方法、不能潛心研究學術問題。例如:不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學習;(4)面對棘手問題不能夠發散思維立足于新的視角合作的解決;(5)課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觀的反應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程度[4]。2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設計思路課程體系與內容的改革圍繞相關專業培養目標,以人才培養質量及人才全面發展、社會需求為導向,根據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特點和行業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探索和深化教學改革,做到課程體系改革與教學內容改革有計劃、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實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1)在理論教學上,教學內容吸取國內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進經驗;深入到社會項目上,與一線的技術員和專家共同探討;優化和完善工程測量教學大綱,適當刪減過時保守內容或者僅作簡單講述;(2)在實踐教學上,積極加強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5];通過測量技能大賽、產學研結合等多種方法,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積極增加投入購置新型教學儀器設備,努力改善教學條件以滿足教學要求;加強與生產單位以及測繪儀器銷售商的交流;(3)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課課件、實踐操作錄像等方法相結合的立體感官教學方法[6][7];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測量規范和操作程序、培養良好的專業工作習慣,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質;通過參加專業比賽,鍛煉并檢測學生的測量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測量專業知識;(4)另外,關注提高學生的“測、繪、算”技術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全站儀,了解GPS測量技術[8],學習CASS成圖技術,讓學生嘗試結合EXCEL編寫簡單的計算軟件;(5)在考試改革上,采用綜合性筆試和平時性考核項目的多維度考核辦法,不斷探索優化更加客觀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學生參與該課程學習的程度以及獲得該課程總體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成果的體現程度。

3工程測量課程目標

(1)掌握各類普通測量包括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和小區域控制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測量方法;并會正確規范熟練的使用各種常規測量儀器包括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2)會結合現行規程規范和選取合適的儀器,設計一般性的測量方案,并進行有效率的測量和內業處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項目、建筑物變形監測項目。

4工程測量課程活動設計

4.1各類普通測量以分組比賽類型教學

下面以四等水準測量為例作介紹。(1)目的:使學生正確熟練的操作水準儀;使學生深入的掌握水準測量原理、四等水準測量的規范操作工序和規范的水準內業處理,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提高實操水平;(2)活動安排:水準測量原理、四等水準觀測方法、內業處理流程、學生練習水準儀、普通水準測量實驗,計劃4課時;分組完成四等水準外業、內業,提交成果資料,計劃2課時;成績和總結,評定成績并總結問題、分析原因,計劃2課時;(3)評價方案:儀器操作與觀測方法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小組總結報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測量以案例分析來完成教學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測量為例做介紹。(1)目的:了解施工測量任務、特點及測設的基本工作;掌握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測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樣流程;(2)活動安排:課堂講解施工測量任務、特點及測設的基本工作,計劃2課時;課堂講解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測量的方法,計劃2課時;觀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樣現場教學視頻,課堂提問學生,總結分析施工放樣流程,學生完成案例分析學結,計劃4學時;(3)評價方案:課堂提問占40%;民用建筑施工測量案例分析學結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變形測量以完成項目類型教學

(1)項目目的:使學生了解建筑變形測量的意義與重要性;理解建筑物變形測量的施測內容與測量方法;熟悉建筑物變形測量項目的整個流程;(2)活動安排:收集該項目相關的資料,了解此建筑物的變形情況,配置測量儀器,制定觀測計劃,計劃2課時;布設水準點、觀測點,做垂直位移測量,計劃2課時;布設控制點和工作基點,做水平位移測量,計劃2課時;處理數據,整理項目成果,并給出項目結論及建議,計劃2課時;(3)評價方案:外業測量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項目總結報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測量課程學習評價方案

理論考試內容圍繞教學大綱進行,在學期末組織學生考試。其他考核項目在授課期間進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綜合性筆試,占總評成績比重50%,評分標準依據參考答案評分;(2)小組數據和總結報告,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水準測量占25%、角度測量占25%、距離測量占25%及小區域控制測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測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民用建筑施工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50%,工業建筑的施工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50%;(4)建筑物變形測量項目成果書面材料,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成果精度統計及質量檢驗結果占30%,變形測量過程中出現的變形異常和作業中發生的特殊情況匯總占20%,變形分析的基本結論與建議占30%,附圖附表占20%;(5)課程論文,占總評成績比重5%,評分標準是把握測繪科學前沿動態占40%,內容充實可靠占50%,論文形式要素正確占10%;(6)出勤,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曠課、遲到、早退酌情扣分。

6總結

結合工程測量課程特色和學習目標,在非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實施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分別從不同知識板塊設計教學活動,并在課程考核上注重“多維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才能更加客觀全面的反映出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以及獲得知識、能力、素質等綜合成果的量度,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為社會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技術型人才。

作者:許善文 唐小方 單位:廣東白云學院

參考文獻

[1]岑敏儀.土木工程測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顏為莉.探究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措施[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6):136-137.

[3]許善文.淺談關于土木工程專業的水準測量實踐教學方法[J].科技資訊,2016(3):118-121.

[4]陳曉剛,趙海云,林輝.MOOC背景下建筑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策略[J].測繪通報,2016(4):128-132.

[5]田桂娥,吳長悅.測繪實習基地的建立與完善[J].山西建筑,2016(10):246-248.

[6]宋巖.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69-71.

第7篇

關鍵字:土地開發;工程測繪;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P2文獻標識碼: A

一、土地開發整理的概述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中,土地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指在一定區域中,通過總體規劃以及轉向規劃和城市規劃等,以土地利用的相關規劃作為用途和目標確定的基礎,采用工程技術手段、法律技術手段以及經濟和行政技術手段改造、整治以及調查和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產出率的過程,從而有效改善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產生活條件。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并且周期長,復雜度較高。由于土地開發整理內容的特殊性,導致了其會受到社會發展以及國家經濟環境變化的直接影響。

當前我國的土地開發整理內容較為集中,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用地結構的調整;其次是對土地的平整,其主是以土地集約利用率的提高作為主要目的;再次,則是建設林網、溝渠以及道路,從而方便該區域中土地的使用;第四,則是對分散化的農村居民點進行集中歸并;第五,對廢棄用地予以恢復,從而有效提高利用率;第六,通過地界地劃定,對區域土地的權屬予以確定;最后則是以生態環境作為基礎,以保護改善環境作為前提,通過適度地開發儲備農業土地資源。

二、土地開發整理中工程測繪的特點

在土地的開發整理中,對測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項目前期決策的階段,這一階段對數據精度要求非常的高,而對數據反映的內容要求最為全面的就是工程設計的部門。因為其牽涉到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概預算的準確編制,能夠為各個方提供合理準確的投資計算,對項目方案的經濟性進行科學的分析比較,以下是以該階段為重點來分析測量的特點。

1、特征點的測量不可少。一般的地形測量中,通常是先整體然后局部式的測量。為追求較高的效率,一般是繪成網格式測量,依據不同的比例要求來布置高程的測點,由整體到局部進行展開。測量預選繪定的點,其他的點大多采用內插方式。在成圖以后,根據測點,勾繪出等高線――點和點之間的變化必須是平緩的,不能有較大的起伏。但在實際中這種情況很少,所以為了追求更高的精度,往往采取的措施是繪密網格。土地開發整理前期準備工作中的測量也采用這種方式,它主要是測量特征點,不事先畫定網格。特征點指的是高程趨勢的變化點,例如坡頂與邊坎邊,實施復墾的測量特征點非常重要。

2、坎上坎下均應量測。在地形測繪中,往往只測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測量坎下的位置和坎高。這在土地開發整理中,難給以后的設計及概(預)算提供準確的數據。筆者特別強調對各種土坎要細測,注明坎頂、坎腳線的位置和坎高。特別對緩坡坎,注明坎位置和坎高。這點尤為重要,因為直接影響土方計算的準確性。

3、細部測量注記。所謂的細部測量注記與平常所說的細部測量不同。平常的細部測量是指局部區域中詳細的測量,僅僅是為了提高測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細部測量更為詳細,包括樹木、房屋的面積及新舊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這些都關系到以后拆遷、征地補償費的計算。細部測量在舊村復墾、舊城鎮改造中顯得非常重要,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準確記錄樹木包括果樹的種類,墳的位置與面積,房屋的位置與面積、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等;準確記錄水塔、管線的長度及使用年限;特別是對拆村并點要作詳細記錄,這有利于以后設計方案的選擇。

三、工程測繪技術的應用

對土地的開發整理是有效利用現有土地資源的重要基礎,而通過測繪可以將土地的不同狀況以及所具有的內容予以反映,而在土地開發整理的整個過程中,由于階段不同,工作內容性質也具有差異,所以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土地開發整理,測繪工作的內容以及方式也不同。這里可以對測繪工作進行劃分,主要包括地籍測繪以及工程測繪,下面便針對這兩種測繪進行詳細的研究,闡述二者在土地開發利用中的應用狀況和其所起到的具體作用。

1、前期和后期階段是測繪工作的重點階段

土地的開發和整理中,雖然始終都會利用到地籍測繪工作,但是,由于地籍測繪的主要性能,決定了其多用于前期階段以及后期階段。地籍測繪能夠依照土地特點,針對一些規則性較差的土地界線進行取值,通過這項工作能夠對土地進行有效的規劃,對前期的工作予以詳細的地籍測量,以此得到詳細準確的信息和數據,以便土地統計和土地登記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方便圖紙的繪制。在這一基礎上,補測和補充調查工作則是通過地籍圖的使用進行的,因此就需要土地所用者或者使用者才遇到測量活動中,這也是為了避免后期不會因土地問題而造成糾紛。所以后期的土地測繪需要詳細的地籍測繪作為基礎,這也是保證使用者以及開發者的合法權益重要基礎。

2、決策設計階段

前期階段中測繪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前期主要為設計階段以及決策階段,所以對于地形地貌需要予以全面地掌握,需要掌握的內容包括舊城的改造以及人口的流動狀況,并對損失進行詳細的評估,只有在全面分析預測整體項目,才能夠為接下來的工作開展打下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對比分析項目可行性,并設計計劃工程的開展,從而對項目予以準確的預算,保證項目開展后能夠有效協調管理各個部門的工作。另外土地的開發整理并不是一項單獨的工作,在規劃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配合相關部門,將不同屬性的數據以及信息提供給工程設計部門以及環境管理部門,另外城市規劃部門也需要土地開發整理部門提供必要的數據,以此保證決策以及反應能夠科學準確。

3、施工過程中的作用

在這一階段中,測繪工作主要起到了控制作用。隨著項目成熟度的增加,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項目監督控制部門以及施工單位均需要可靠的數據供給作為基礎。而這一階段的控制以及協調隨著開發整理工作發展成熟,均能夠通過工程監理予以完成,而施工單位則需要依照專業的測繪數據所提供的測繪成果在該階段中,對審批方案予以設計,從而達到測控工程施工即可。

4、竣工驗收中的作用

土地開發整理的整個階段都會涉及到測繪數據,即便工程以及竣工仍舊需要其作為驗收基礎數據。在工程隊驗收階段,整個工程項目都需要測繪數據予以反應,工程竣工后,項目管理各部門會將工程測量結果作為管理資料予以存檔管理,同中期階段相比,在這一階段只有測量結果精度達到標準要求,才能夠使得驗收順利進行,才能夠保證工程得到預期的收益。

三、工程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基礎作用

1、工程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中提供了科學的數據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科學的決策,才能為規劃項目初期提供有力的信息數據的支持,成為土地開發規劃的基礎信息,有效的保證經濟、資源、環境及統計等基礎信息數據的獲取與共享。理想的測繪成果應該具有這些要素,從而組成一個科學有效的數據庫,面向不同決策部門提供不同的基礎信息數據。

2、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巨大的投資,故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預算、以預算控制工程決算的步驟進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套精確的、詳細的工程項目測繪成果,一定要具有現實性,能夠充分反映開發區域內的現狀,它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設計方案的優化選擇、準確的效益分析、投資的合理計算以及預算的精確計算等。

3、還要保證開發整理過程的規范工程行為

土地開發整理中的規范就是各種施工驗收規范,而這些規范所執行的先決條件是有科學可行的工程設計,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工程設計進行,要做好符合實際的設計,測繪資料就必須詳實,能反映出設計所需要的一切數據。精細的測繪工作必然會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卻不是越詳細越好,因為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測繪的費用。所以在測繪的時候要本著總費用最小的原則。因此,依據實際的工作經驗可以知道在起伏上變化少且地勢較平坦地區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一般要求 1:2000就可以符合各方的要求;而起伏變化多的區域應該達到1:1000;其次就是要加測高程趨勢變化點標高等,溝與地窯等量注面積和比高;此外,搭建統一平臺,統一成圖進行規范標準,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水平,以利于科學化的決策,保障工程項目目標的實現。

4、規范成圖標準,構件統一平臺。將測繪中所有的信息資源集中在一起,提高共享水平,令信息的傳輸和利用效率更高,使用者能夠更加快捷方便的獲取由專業部門提供的數據,決策者也可以更加愛直觀、準確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從而保證工程項目進度的推進,更好的實現項目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志宏. 土地開發整理中的工程測繪應用探析[J]. 科技致富向導,2012,(12).

[2]牛珂. 工程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應用探討[J]. 科技致富向導,2013,(7).

第8篇

【關鍵詞】AutoCAD;SCR文件;地形圖;繪制

1 SCR文件簡介

AutoCAD是一種常用繪圖軟件[1],把一系列的AutoCAD命令和參數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命令序列,相當于一個程序,調用它,就可按指定順序執行這些命令,這個命令序列稱為腳本或命令組,把腳本以文件形式存儲在磁盤上,就稱為腳本文件,其文件類型為“.SCR”。

把經常需要重復使用的命令序列編寫成SCR文件,代替交互操作,既使操作簡化,又節省時間;SCR文件可作為一個完整的繪圖程序直接執行,還可與任一種高級語言連接,實現參數化繪圖;

編寫SCR文件須注意:(1)空格即代表回車(文中以_代表空格);(2)每行結尾無論有無空格都自動加一空格;(3)SCR文件是以ASCII碼建立的,可在任意編輯器里編寫;

(4)字母大小不限。

建立了SCR文件后,在AutoCAD中用Script命令即可測試和運行此文件。

2 SCR文件的應用

2.1 竣工測量自動計算房高

在竣工測量中,規劃部門要求測出建筑物的高度以便計算房屋的日照間距和遮陽比等參數[2]。由于要求精度不是很高,本單位在實際操作時一般采用全站儀測量房檐天頂距 ,再利用測站到房角的平距 ,加上測站的高程 以及儀器高 即得出房檐的高程 ,如圖1所示。

原來的作業過程中,這些數據都是以手工記錄,手工計算,再手工輸入到CAD圖形中去。當測量房屋較多時,面對幾十上百個數據,靠手工計算和成圖,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錯。

筆者對自編的外業數據處理程序加以改進,對應房角的編碼加以代碼“HH”。例如房角編號為FF1的對應的房高編號為HH1,FF300對應的房高編號為HH300,再利用手簿獲全站儀自動記錄房檐的仰角。在進行內業數據處理時,程序會自動查找HH1對應的房角FF1的坐標,根據測站點坐標反算出測站點到房角點的平距D,再根據HH1的仰角以及測站點的高程和儀器高依據公式1計算出HH1的高程H1 。然后利用AutoCAD中的TEXT命令,將H1的數值按FF1的坐標展入。將該命令按照SCR文件的格式生成一個后綴名為SCR的文本文件。

實例為:“TEXT_S_ZJ_91982.068,93906.876_1.2_0_屋檐高程為26.19m_ _ _ _”。注釋:TEXT為CAD中文本輸入命令,S為選擇字體,ZJ為選擇的字體名稱,91982.068,93906.876為輸入的文本基準點的坐標,也就是FF1的坐標,1.2是文本高度,0是旋轉角度,屋檐高程為26.19m是輸入文字的內容。

在CAD中,用“Script”命令將以上內容的SCR文件輸入,將在坐標為91982.068(E),93906.876(N)的房角點上展入字體為ZJ,高度為1.2的文本“房檐高程26.19 m”。

2.2 圖廓處理

在成圖軟件不太完善的情況下,以往的做法是將一個標準圖幅中的內外圖廓線、圖外整飾和方格網做成圖塊,每次使用時插入到圖形中[3-5]。這樣做的缺陷在于:每幅圖的圖外整飾(圖名、圖幅號、圖廓間坐標、日期等)和接合表都不一樣,都需要手工改動,工作量繁重而且容易出錯。筆者考慮到圖外整飾的位置和圖幅左下角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結合表可以根據整個測區中圖幅的左下角坐標自動排列。于是筆者以每幅圖的“圖號,左下角北坐標,左下角東坐標,圖名”的順序將測區的所有圖形做成一個txt文本文件,用VB編了一個程序處理該文本文件[6],實現如下功能。

(1)自動生成左上角結合表。以本圖幅為中心,根據左下角坐標搜索所有圖幅,將相鄰的圖幅號(圖幅名)作為文字注記插入到圖幅結合表中。

(2)自動生成圖名、圖幅坐標和圖廓間坐標。圖名、圖幅坐標注記和圖廓間坐標注記的位置相對于圖幅左下角坐標總是固定的,可根據圖幅左下角的坐標求出圖名、圖幅坐標注記和圖廓坐標注記的插入位置的坐標,根據這些坐標插入相應格式的文字注記。

(3)自動生成日期。程序將調用電腦的系統日期自動生成時間注記。

以上所有注記對于圖幅左下角坐標來說,其相對位置都是固定的,程序將根據圖幅左下角坐標計算出這些文本的插入點的坐標并以TEXT文本的命令插入到相應的位置上[7]。

所有的TEXT注記命令將生成一個SCR文件,以Script命令展入圖幅,同時以圖塊方式插入圖框、格網、單位名稱等固定注記,即生成一個完整的圖框。

對應的txt文件每行即每幅圖的“圖號,左下角北坐標,左下角東坐標,圖名”將生成一個圖廓。這樣大大的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差錯。

經過程序處理后生成6個SCR文件,文件名分別為Y-506.scr、Y-540.scr、Y-541.scr、Y-574.scr、Y-575.scr、Y-576.scr,用Script命令將此6個SCR文件分別展入CAD圖中,即可生成完整的圖廓。

結束語

本文在詳細介紹AutoCAD中SCR文件特性的基礎上,通過實例說明了SCR文件的強大功能和在制圖中的作用。合理使用SCR文件能夠提高制圖的效率,減少制圖人員的工作量。

參考文獻

[1] 舒飛. 中文版AutoCAD 2004二次開發標準教程[M].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5.

[2] 潘正風. 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M].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4.

[3]江濤, 朱運海, 曹銀璇, 張運. 1:50000地形圖遙感快速更新方法的研究[J].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 2004 (03).

[4]劉鐵, 劉娟, 周宇峰, 劉穎奇, 房寶龍. CASS7.0在地形圖繪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08(05).

[5]胡洪良, 熊嵐. 城市基礎地形圖更新工作探討――以紹興縣基礎地形圖更新為例[A].中國測繪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暨2007年信息化測繪論壇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7.

第9篇

Abstract: For the densely populated cities, the land is limited and expensive, and high-rise buildings can save space and beautify urban landscape. So the high-rise large buildings rise rapidly. However, the safety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sures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deformation observ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we need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s and surface.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accuracy of large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inpractieel instances.

關鍵詞: 大型建筑物;沉降觀測;數據處理

Key words: large building;settlement observation;data processing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6-0065-02

1 概述

由于我國當前頒布實施的施工規范在項目施工沉降觀測方面尚無明確規定,致使多數施工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無法準確把握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但是,建筑物沉降觀測將取得何種觀測效果,往往取決于工程人員對觀測精度的把握。觀測精度的確定必須合乎工程實際,過高或過低都可能使最終觀測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甚至造成無謂的浪費。一般來講,首次觀測高層構筑物時,最好采用銦合金尺、高級水準儀等精密的儀器設備,在±0.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準測量辦法,也可以使用S2、S3水準儀來測量。

2 廊坊某小區高層建筑物沉降監測

廊坊某小區一高層建筑,地面高度66m,完成樁基施工后,有些灌注樁樁體砼已呈現疏松狀態,樁基強度不達標。基于此,技術人員采取了以下補救措施:

首先,將建筑物沉降量作為測量重點。基礎工程完工后進行首次觀測,在施工過程中,每完成一層構筑物施工就測量其沉降量。一旦房屋沉降情況超出限定范圍,應盡快上報至管理部門;

其次,沉降測量工作基點設置在其他幢先期施工的樁基承臺上,并以城市水準點為測量基準點。技術人員采用對稱排列的方式,在建筑物周邊布設了12個地面測量點來實時觀測建筑物沉降情況;同時,采用DS1水準級與銦瓦水準尺以及二等水準來測量沉降量。

2.1 確定觀測等級 實施沉降觀測的構筑物地面標高66m,將允許傾斜度a設置為0.15%,兩次沉降點最短距離為8m。通過(1)式可以計算出允許頂部偏移量:

=a?h=±0.15%×66m=99.0mm(1)

參照《建筑變形測量規程》,取允許頂部偏移量的1、20作為允許誤差范圍,則:

f=±99.0m/20=±4.95m(2)

取3倍的中誤差為容許誤差,則觀測中誤差為:

m=±4.95m×1/3=±1.65m(3)

2.1.1 相對沉降觀測中誤差

這項誤差又稱沉降觀測中誤差,可通過差異沉降最大允許值來求得。先由差異沉降最大允許值:

δ最大=2×L/1000=2×8m/1000=±16mm(4)

取δ最大/10為差異沉降觀測容許誤差時,則

fh=δ最大/10=±1.6mm(5)

我們可以根據兩點間的高差來計算出差異沉降量,因此先將容許誤差設置為兩倍的中誤差,則差異沉降觀測中誤差的計算公式如(6)式:

m沉=fh/2=±0.8mm(6)

2.1.2 沉降觀測等級 施工過程中,取±0.8mm作為觀測點測站高差中誤差,《工程測量規范》中的(±0.10mm與

±0.30mm)一等與二等相鄰點高程中誤差。在實際測量中,均以二等觀測精度為依據來觀測構筑物沉降量。

2.2 觀測成果 在實際工作中,工程人員均均以《規范》中規定的二級建筑物變形測量精度為依據來編寫操作規程,用以指導施工建設。需要注意的是,觀測結果的線路閉合差不能超過限定范圍。

水準線路每測站中誤差為:

m站=±■?燮±0.25mm(7)

(7)式中,f、n、N分別代表線路閉合差、線路中測站數和監測次數。

觀測結果相較于一級變形測量的精度(±0.15mm)來講,稍低;相較于二等水準沉降的精度(±0.30mm)來講,稍高;相較于預計的(±0.8mm)的觀測精度,實際觀測結果顯示的觀測精度更高,這說明實際測量結果符合精度要求,也滿足平差計算的基本條件。

在平差計算階段,由基準點開始進行水準聯測,以間接平差原理為依據,按照結點法逐一進行,計算出工作基點的近似高程;復測后,采用秩虧自由網進行平差法對工作基點的穩定性進行測評。

沉降觀測過程,由首次到末次,累計觀測次數為20次,測得的最大沉降量與最小沉降量分別為-12.7mm和

-5.3mm。

2.3 數據分析

2.3.1 累積沉降量分析 根據表1分析得知,該建筑物累計沉降量最大值為-12.7mm(C12),C12點的平均下沉速度為0.047mm/d;累計沉降量最小值為-5.3mm(C2點),C2點平均下沉速度為-0.020mm/d,累計沉降量的平均值為-9.00mm,平均下沉速度是-0.034mm/d,這些情況均屬正常。

2.3.2 不均勻沉降分析

《地基基礎實用手冊》對多層、高層建筑由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傾斜度提出限差如下:

建筑物總高度為H,當H≤24m時,限差為4‰;

當24

當60

當H>100m時,限差為1.5‰。

該大樓高66米,因不均勻沉降應引起的傾斜度不得超過2‰。由表2分析得知,由不均勻沉降造成的最大傾斜度為0.42‰,未超出誤差限定范圍。

3 結論

城市大型建筑物及其附近地表沉降觀測采用國家一、二等精密水準測量,但觀測方法和數據處理等又與國家一、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本論文通過對城市大型建筑物及其附近地表沉降觀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設計一套合理的觀測方案尤其重要。根據設計要求確定觀測精度要求,一般按國家二等水準即可滿足要求。

②沉降觀測數據處理與一般普通的水準測量數據處理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即沉降觀測的數據處理不用進行閉合差的分配,只需要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高程值。并進行統計分析繪出沉降曲線圖進行預測。

參考文獻:

[1]JGJ/T8-97.建筑變形測量規程.

[2]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

[3]武漢大學測繪科技大學《測量學》編寫組.測量學[M].測繪出版社,1989.

第10篇

關鍵詞:變電站測量控制網主控制軸線測量控制樁

1 測量控制網建立步驟

1.1確定變電站測量控制網的形式

變電站測量控制網是指由變電站內主要構建筑物(各種電壓等級的戶外構架、主要建筑物)的主要測量控制軸線所組成的測量控制網。

確定變電站測量控制網的形式就是確定變電站內主要構建筑物(各種電壓等級的戶外構架、主要建筑物)的主要測量控制軸線布置位置、各主要測量控制軸線的相關關系。

測量控制網建立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測量網的使用是否方便,所以在進行正式測量以前,須認真分析圖紙,根據變電站內戶外配電裝置、建筑物的相互位置關系確定合適的測量控制網。

一般而言,建立測量控制網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控制網上各點應通視,這樣既方便測量也可保證測量精度。為此各測量控制軸線可設置于公路兩側,一般距離公路邊緣1.5m左右,但要注意避開公路邊緣的給排水管道。

2)為加快測量控制網建立進度,在每個戶外配電裝置區、建筑物只需建立一條測量控制軸線,其余軸線待實際施工時加密。

3)房屋建筑周圍若沒有可以借用的控制軸線時,可單獨設置測量控制軸線。

4)戶外構架、房屋的主要測量控制軸線應與戶外構架的長向、房屋的縱向相平行,位于基礎開挖邊線外不得少于2m。

5)測量控制網中各主要測量控制軸線的交點即為測量控制樁所在位置。

基于以上幾點,測量控制網的形狀一般為“T”字形、“十” 字形、“口”字形、“日” 字形等。

1.2確定測量控制網的主控制軸線

測量控制網的主控制軸線是測量網建立的關鍵軸線,是測量網建立的第一條軸線,其精度對測量網的精度起到決定作用。

測量控制網的主控制軸線一般位于測量控制網的中間位置,測量工作環境一定要好,便于通視、控制樁的長期保護。實際施工時,常選擇主變構架控制軸線作為測量控制網的主控制軸線。

1.3通過已知測量控制點測設主控制軸線上測量控制樁

1.3.1 直接運用極坐標法測設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

若設計圖紙或相關資料中直接提供了施工坐標與測量坐標的換算公式,可以直接運用極坐標法測設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

由于很多專業教材對此均有介紹,故筆者只是介紹基本思路:

1)計算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的施工坐標。

2)通過已知的施工坐標與測量坐標的換算公式,將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的施工坐標換算成測量坐標。

3)如圖所示,P1、P2是測量控制點,A、B為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通過坐標反算計算出放樣元素、、、,然后通過經緯儀和鋼尺或者全站儀以極坐標方法測設A、B的初步位置。

4)依據誤差處理方法,進行精確定位A、B。

1.3.2 綜合運用極坐標法、直角坐標法測設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

若設計圖紙或相關資料中沒有提供施工坐標與測量坐標的換算公式,但只提供了部分或全部圍墻角點的測量坐標,而主軸線一般與圍墻平行或垂直,可綜合運用極坐標法、直角坐標法測設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即通過測量控制點運用極坐標法測設已知測量坐標的圍墻角點,然后利用測設出的圍墻角點運用直角坐標法測設主軸線上測量控制樁。情況如圖所示,詳細步驟如下:

1)在已知測量控制點P1、P2、P3中選擇測站點P2,再確定測設的圍墻角點I、II。測站點應高于場地標高、前后視距離大致相當。圍墻角點I、II的連線應與主控制軸線垂直。

2)計算極坐標法測繪參數。

方法一、 運用方向角及距離公式計算測繪參數。

方法二、運用余弦定理及距離公式計算測繪參數。對于測量專業知識不很熟悉的人員可以采用該方法。

A計算由測站點P2、圍墻角點I、已知測量控制點P1組成的三角形及由測站點P2、圍墻角點I、圍墻角點II組成的三角形的三邊距離。如P1、I兩點間距離為。

B運用余弦定理計算水平角、。如。

3)運用直角坐標法測設主控制軸線。

1.4依據主控制軸線上測量控制樁應用直角坐標法,確定各建筑物及構筑物的軸線,建立測量控制網

2 變電站測量控制網的應用

2.1A變電站新建工程工程概況

A變電站工程概況如圖所示。

2.2A變電站測量控制網的建立

2.2.1確定測量控制網的形式、主控制軸線及測量控制樁

由于該變電站站區形狀規則,220kV及主變外戶外配電裝置、戶內配電綜合樓、電容器場地為東西向,110kV戶外配電裝置為南北向并位于站區兩側,同時,220kV戶外配電裝置與主變戶外配電裝置、戶內配電綜合樓與電容器場地之間距離較近,可以使用同一控制軸線,故該測量控制網設置為“口”字形。通過查閱站區給排水圖發現站區公路外側2米處無相應管道、視線良好,故將控制線設置于此。該站區最長控制軸線為220kV戶外配電裝置,故確定該軸線為主控制軸線。其余控制軸線與主控制軸線的交點A、B為主控制軸線測量控制樁。

2.2.2通過已知控制點測設主控制軸線上測量控制樁

2.2.2.1通過計算發現,、大致相等,且P2高于站區標高、相互之間通視,故確定測站點為P2,圍墻角點為I、II。

2.2.2.2計算極坐標法測設參數

三角形P2 P1 I中,

同法、

=46°46′46″

同法三角形P1 I II中,、=105°10′23″

2.2.2.3計算直角坐標法測設參數

根據圖上尺寸,可得

2.2.3依據測設參數測設測量控制網

2.2.3.1將經緯儀架設于P2點,后視P1,逆時針轉角46°46′46″,量距226.3294m,得到圍墻角點I。

2.2.3.2將經緯儀架設于I點,后視P2,順時針轉角105°10′23″,量距61.250m,得到E點。

2.2.3.3將經緯儀架設于E點,后視I,順時針轉角90°,依次量距11m、96m,得到A、B點。

2.2.3.3將經緯儀架設于A點,后視B,順時針轉角90°,量距52.25m,得到D點。同法,得到C點。

由此得到A、B、C、D組成的測量控制網。

3小結

3.1建立測量控制網的原則

由整體到局部,先確定整個建設場地的主軸線,然后依據各個局部進行延伸,建立測量網。

3.2測量精度要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一個變電站內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據連接情況采用不同的控制精度,這樣即可以加快測量進度又能滿足使用需要。總而言之,房屋建筑軸線精度高于戶外構支架、硬母線連接的構支架基礎軸線精度高于軟母線連接的構支架基礎、戶外構支架軸線精度高于電纜溝、給排水管道等附屬設施。

3.3注重細節,避免誤差積累

測量是精細工作,一定要注重細節控制,避免由于誤差的積累,而造成錯誤。例如,進行轉角時,前視方向長度一定要大于后視方向;長度測量時在一個方向線上,全站應盡可能的延一個方向開始。

3.4擴建變電站測量控制網的建立

可以依靠原有測量控制網進行,若原有測量控制網不存在,則應依據臨近間隔的設備基礎和與新增間隔有關聯設備基礎軸線,確定擴建間隔的測量控制網。

3.5加強測量控制樁的保護、經常進行檢查

測量控制樁是測量的成果,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保護。當測量控制樁被破壞或者被迫移動時,要立即恢復。同時,應經常檢查控制樁的精度是否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建筑施工手冊 縮印版(第二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

第11篇

關鍵詞: 廣西,地理國情,影像解譯,程序判讀

中圖分類號:TN830文獻標識碼: A

按照《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國發〔2013〕9號)要求,廣西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陸域范圍和鎮級離岸島,即海岸線向大陸一側的國土范圍和潿洲島,面積約23.67 萬平方公里,涉及1: 1 萬圖幅8495幅,涉及1: 5 萬圖幅592 幅。廣西陸海分界的海岸線由區普查辦統一下發。

在此普查范圍內,地理國情普查的內容和指標分別按城市地區和一般地區兩種要求進行采集。其中城市地區是指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規劃部門確定的中心城區,即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貴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賀州市、河池市、來賓市和崇左市14 個城市規劃部門確定的中心城區范圍:一般地區是指除城市地區外的調查區域。采集對象為全區范圍內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地等。人文地理要素包括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地理單元等。

本文針對廣西國情普情項目影像自動解譯做全面分析,在現階段具有一定的與時性與俱進性。

1 影像自動解譯必要性

(1) 信息自動提取難度大,難以滿足技術規定要求

① eCognition 的規則集分類,對不同影像時相、數據源、區域的高分辨率數據分類,很難普適,而且技術門檻很高,因而不適合工程化項目實施[1]。

② GLC_Info提供的GLC分類技術,通過訓練樣本,進行自動規則集構建,具有技術門檻低、便于操作員作業,適合工程的特點,采集樣不需要作業員有一定的影像解譯經驗,但是需要耗費大量作業時間。

(2)信息提取后期編輯工作量大,難以保證項目進度

① 0.2米分辨率航攝影像1幅1:5萬滿幅,人工采集地表覆蓋1人平均需30天完成(加班情況下)。

② 地表覆蓋分類軟件并不能夠達到分類標準的要求,人工參與工作量大,一幅1:1萬圖幅需要15天以上。

2 影像解譯分類方法

影像解譯分類方法目前較流行利用GLC樹、SVM等分類方法或參考DLG輔助分類,完成影像的自動分類與二次逐級分類。

(1) GLC樹分類

 GLC樹分類通過樣本點自動創建規則集,減少了人工建立規則集的工作量;避免了傳統規則集對于不同數據源、不同時相、不同地貌普適性差的問題; 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幅提升分類速度[2]。

(2) SVM分類

SVM方法是通過一個非線性映射p,把樣本空間映射到一個高維乃至無窮維的特征空間中(Hilbert空間),使得在原來的樣本空間中非線性可分的問題轉化為在特征空間中的線性可分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升維和線性化、升維,就是把樣本向高維空間做映射,一般情況下這會增加計算的復雜性,甚至會引起“維數災難”,因而人們很少問津.但是作為分類、回歸等問題來說,很可能在低維樣本空間無法線性處理的樣本集,在高維特征空間中卻可以通過一個線性超平面實現線性劃分(或回歸).一般的升維都會帶來計算的復雜化,SVM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這個難題:應用核函數的展開定理,就不需要知道非線性映射的顯式表達式;由于是在高維特征空間中建立線性學習機,所以與線性模型相比,不但幾乎不增加計算的復雜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維數災難”。

SVM方法收斂性、訓練速度、分類精度等方面性能較高;傳統分類中最好。

(3) DLG輔助分類

 影像圖解譯后,按照全國標準分類的要領可歸納為三大類地形要素,即:點狀要素、線狀要素和文字注記。點狀要素,即形狀與相對關系不變的各種符號,如:獨立地物符號、植被符號等,點狀要素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定位點,一個坐標值。點狀要素又可以細分為有方向點要素、無方向點要素、依比例點要素和不依比例點要素等幾種。線狀要素,以線的形式組成的要素稱為線狀要素,如圍墻、地類界等,其特點是組成要素的基本元素為折線,在CAD中稱為多段線,多段線每個折點(端點)均有一組坐標(X、Y、Z),最少時也有兩個端點,兩組坐標。線狀要素細分有三種形態:簡單線型、復雜線型和組合線型。文字注記,文字注記類似于點狀要素,有些系統也有把文字歸為點狀要素的。文字注記也分為有方向、無方向及變形等形式。組合要素,以上各個要素之間相互組合形成的符號,如破壞房屋(線與字組合)、花池(線與符號塊組合)等[3]。

通過參考DLG輔助分類,依據地表覆蓋分類的技術要求,按照指定字段進行匹配,可以確保地表覆蓋分類的精度和效率。

3 自動解譯技術流程

本文影像自動解譯技術流程圖1如下:

圖1廣西地理國情普查影像自動解譯技術流程圖

4 程序代碼

(1) GLC樹分類模塊

GLC樹分類模塊典型代碼如下所示:

CString strpath;

strfilename="XZQ.WP";

GetDlgItem(IDC_EDADD)->GetWindowText(strpath);

m_filelist.ResetContent();

if(strpath.Left(1)=="")

{ AfxMessageBox("你沒有選擇文件!");

return; }

FindFile(strpath);

int i;

char tmp[256];

for(i = 0; i < m_filelist.GetCount(); i++)

{ m_filelist.GetText(i,tmp);

addxzqstru(tmp); }

strfilename="XZQJX.WL";

(2) SVM分類模塊

SVM分類模塊典型代碼如下所示:

CFIELD_HEAD fld[2];

strcpy(fld[1].fieldname,"要素代碼");

fld[1].fieldtype=STR_TYPE;

fld[1].msk_leng=10;

fld[1].edit_enable=1;

strcpy(fld[2].fieldname,"地類界線類型");

fld[2].fieldtype=STR_TYPE;

fld[2].msk_leng=2;

fld[2].edit_enable=1;

UpdateData(TRUE);

AREA_HINST aHinst = _InitWorkArea(NULL);

short DLJXAi = _OpenFileArea(aHinst,(LPTSTR)(LPCTSTR)strPath00);

_StartClockCursor();

_GoingClockCursor();

_InsertStruFld(DLJXAi,LIN,3,fld,2);

_SetPackFlag(DLJXAi,1);

_SetChangeFlag(DLJXAi,0);

_SaveFile(DLJXAi);

_CloseArea(DLJXAi);

_FreeLinSelLst(DLJXAi);

_FreeWorkArea(aHinst);

(3) DLG輔助分類模塊

DLG輔助分類模塊典型代碼如下所示:

int i;

char tmp[200];

CATT_STRU *stru = NULL;

char expStr[100];

UpdateData(TRUE);

AREA_HINST aHinst = _InitWorkArea(NULL);

m_filelist.GetText(0,tmp);

short QTZJAi = _OpenFileArea(aHinst,tmp);

_GetAttStru(QTZJAi,PNT,&stru);

expStr[0]=0;

if(!_InputExpresion(m_hWnd,stru,expStr,100,"輸入檢索條件",NULL))return ;

_SetChangeFlag(QTZJAi,0);

_CloseArea(QTZJAi);

_FreePntSelLst(QTZJAi);

_FreeWorkArea(aHinst);

5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廣西地理國情普查影像自動解譯的具體技術流程,論述了影像分類的方法以及程序實現的具體過程,在現階段肯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宗堅.攝影測量與遙感當前發展中面臨的圖像圖形學問題:中國測繪科學研.測繪科學研究院院慶40周年論文集.北京:1999.

第12篇

關鍵詞: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房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3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前言

近30年來,各種類型的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在美國、日本、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很快,其跨度和規模越來越大,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結構形式越來越豐富。許多宏偉而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為當地的象征性或標志性的人文景觀。我國大跨度空間結構原來的基礎比較薄弱,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近來年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特別是2008年奧運場館建設為我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給中國建筑結構技術提供了一個展現機會,涌現了大量的結構新穎、技術先進的建筑,同時也給施工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二 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特點

從目前來看,我國采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的基礎還比較薄弱,但發展速度迅猛,采用這種技術的建筑也越來越多,充分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總的來說.大跨度鋼結構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結構形式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

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發展的初期,其結構相對還比較簡單,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到目前為止,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己經變得越來越復雜,新的組合和形式不斷地涌現,這也使得大跨度空間鋼結構處于不斷地發展之中,為其內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鳥巢體育館采用的是較復雜的扭曲空間析架結構,這就是有力的證明之一。

2節點形式復雜多樣

節點形式變得更加復雜也是現代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另外一個特點。節點的形式不僅包括鑄鋼節點,還包括球鉸節點和鍛鋼節點等各種其它形式的節點。

3鋼材等級高、鋼板厚度厚、結構跨度大

現代大型建筑的特點是規模和跨度越來越大,從以前的幾十米跨度已經上升到如今的上百米甚至幾百米的跨度,發展速度顯而易見。除此之外,采用鋼材的等級也在隨之不斷增加,而且鋼板的厚度變得更厚,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某些建筑采用的鋼板的厚度超過了120mm,而且使用鋼板的厚度還在不斷增加中。

4構件加工難度大,加工精度要求高

對精度要求較高的工程一般來說是國家級或者城市標志性建筑等重大工程,這類工程不僅對構件要求的精度較高,它對于焊接的技術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這也使得大跨度空間結構的施工要對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5現代預應力技術的大量應用

預應力可以提高構件本身的剛度,使其變得更加持久耐用,如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是我國奧運會的羽毛球館,它所采用的是比較大的弦支彎頂結構,這一結構使用了預應力技術。

6現場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技術難度向

現代建筑工程采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構件數量不斷增加,對于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它另一方面也使得焊接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施工難度也更大,必須采用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也能保證施工質量。

7構件數量和截面類型多,深化設計難度大

現代房屋構件的數量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幾百個上千到如今的幾萬個,而且并非所有構件的橫截面積都一致,它們在尺寸和長度上不盡相同,這也給房屋的施工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構件的放樣等等。

三 大跨度空間結構房屋施工時應注意的技術問題

大型空間鋼結構建造過程中施工技術是至關重要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科學的施工過程分析才能保證結構的安全、經濟。目前一些大型空間鋼結構的施工,已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施工方法,向對學科、綜合化、高科技領域邁進,給傳統施工技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和挑戰。因此需要廣大的科研、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研究、開發、創造出行的更加科學的施工技術,來滿足不斷發展的需求。在研究、開發、創造科學的施工技術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安裝施工仿真技術

仿真可以將施工過程進行模擬,然后了解施工過程中的要點,如構件的受力情況等,尤其是施工中的安全問題,這也是近些年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施工的關鍵問題,在仿真中需要考慮好施工各個環節中的安全因素,確保施工過程順利進行。在安裝施工中采用仿真技術主要對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仿真:第一個是大型構件的吊裝過程進行仿真;第二個是是施工各個環節具體工況的仿真;第三個是構件的預變形的仿真;第四個是對構件的拼裝過程的仿真;第五個是對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的部件的拆卸仿真。在仿真后,仔細分析仿真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以及施工過程不太確定的環節,最終保證施工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2 施工監測分系統

要對施工過程中影響目標實現的一些因素進行監測,這里使用的是施工監測分系統。使用該系統可以將施工過程中的相關參數如結構設計及狀態參數,誤差參數等進行監測,以觀察工程是否在合合理的范圍以內。因此,施工監測是工程施工控制的基礎,是確保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安全并符合設計要求的重要手段。施工監測主要通過儀器儀表在現場測量材料容重、彈性模量,構件幾何尺寸,環境溫度,以及每一施工階段的位移、變形和應力等。施工監測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變形監測和應力監測。變形監測一般采用全站儀、測距儀、水準儀、光電圖像式撓度儀等對鋼結構各個關鍵節點的監測。與此同時,對于溫度的監測要在構件或者結構的溫度趨于穩定后進行,否則可能使結果產生太大的誤差。應力監測主要采用的是電阻傳感器、鋼弦式傳感器等。電阻傳感器只能用于短暫的荷載增量下的應力測試,并且使用不便、耐久性差。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現場情況復雜并且持續時間長的監測,電陰傳感器則不再適用,鋼弦式傳感器則比較適宜。

3 CAD設計與CAM制造技術問題

CAD設計與CAM制造技術可以有效地輔助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施工,它結合計算機相關技術進行三維實體建模,模擬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從而使得整個施工過程更加具有可控性。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誤差,從而嚴格控制好房屋施工的質量,因此CAD設計和CAM制造技術對于大跨度空間鋼結構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4 安裝方法的合理選用

對于構件的安裝可以選用很多的方法,這些方法可能有些適用,也有可能只有某個方法比較適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對施工對象進行合理的評估,然后選取適當的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常用的施工方法有:高空滑移法、高空散裝法、整體提升法、分條或分塊安裝法、整體頂升法、整體吊裝法等,對于相對比較復雜的施工來說可以采用兩種或者幾種方法相結合進行施工,在必須的時候也可以進行一些創新,如采用滑架法施工技術、高空曲線滑移技術、網殼結構折疊展開式整體提升技術以及其它相關技術,從而使整個施工過程更加順利。

四 結束語

隨著大跨度空間結構的飛速發展,其施工難度將越來越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施工技術作為一門學科,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研究、開發和創新,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不斷地探索,并及時地總結相關經驗,這樣地能使得在其它使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工程中施工時有經驗可循,對于房屋施工中的關鍵問題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措施,這樣才能保證房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本文對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一些研究,希望可以為以后的工程項目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董石麟,羅堯治,趙陽.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工程實踐與科學發展[C]//第十一空間鋼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2005.

[2]黃向陽、馬建明、倪堯、褚國棟、劉占林.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精密工程測量技術方案研究[J].《測繪通報》2009年第8期,23-26.

[3]吳軼、楊春、周云.國家體育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技術[J].《金屬世界》2008年第6期,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