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幼兒繪畫論文

幼兒繪畫論文

時間:2022-11-20 02:19: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兒繪畫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幼兒繪畫論文

第1篇

【摘要】黃格勝的成長環境獨特、生活獨特、體驗獨特、學養獨特,必然有獨特的題款藝術風格,他的每一張山水畫作品題款藝術就如同他生命里一個小點,這些小點連成一條直線,無限延伸。

【關鍵詞】黃格勝;題款;山水畫

中國畫十分講究形式美,在視覺上要給人以美的感受,人們才有興趣去欣賞和研究他的作品。在題款的形式美的研究方面,清代的方熏在《山靜居畫記》中曾說:“一圖必有一款處,題是其處則稱,題非其處則不稱,畫故有題而妙,亦有由題而敗者。”這就說作品的題款,不管是名款還是藏款,題款的位置要恰當,作品形式美就會充分體現,反之,就會破壞畫面。題款在畫面上占據著不同的位置,并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款字如何安排是根據作者的構圖和實際效果來確定的,并無一套固定的框框。對于功力深厚、修養有素的中國畫家來說,完全可以憑其藝術感受在畫面安排好題款的位置與寫法。從原則上來分析,題款也并無定法,它始終為畫家們提供著馳騁才思的廣闊空間。

1950年9月30日黃格勝出生于廣西鹿寨縣。原名黃革勝,因為他出生于革命勝利之前,所以其父親為他取名為革勝,意為革命勝利,新的生命來到新的社會。直到1981年他在廣西藝術學院讀黃獨峰教授的研究生時,由于個人學養及藝術境界的不斷提高,遂改名為格勝,這樣既沒有改音,又有了傳統國畫文化韻味,使人想到了“人格”“風格”“格調”等含有文化意味的字眼。所以他在1981年以前繪畫作品的題款中都是用黃革勝,之后的繪畫作品的題款才是用黃格勝這個名字。

在意識形態和構成上,黃格勝從來都不拘泥于一種表現手法,而是根據畫面和所要表現的對象去靈活運用。因而黃格勝的作品題款就更需要一種智慧,他的每一張作品就如同他生命里一個小點,這些小點連成一條直線,無限延伸。黃格勝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學者型畫家,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廣闊的文化視野和知識儲備、專精的藝術表現力;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倔強的性格、幽默的語言表達。他的每一批作品在保持他基本畫風的大前提下而又有新的探索,而不是在重復自己已有的那些技法和構圖,有了新的畫面,對題款的形式安排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構圖上則開合有度,疏密有致,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

一、黃格勝的山水畫作品的題款款式

(一)單款:在一幅山水畫作品中,如果只是單屬作者自己的名號就稱之為單款。黃格勝的山水畫作品中的署名一般為“格勝”二字。

(二)長款:在黃格勝的長卷山水里面,繪畫的題款基本采用長款的形式,題款的形式有方形,也有三角形,始終跟畫面保持整體的協調,不讓題款的形式與畫面脫離關系,如代表作品《社水秋色》《古鎮流芳》《煙雨漓江》《夢繞魂牽青山寨》。

(三)藏款:對于畫面已經很完滿的,則可以只題窮款。在黃格勝的許多山水小品里面,因為構圖的需要,在這些作品上面只寫上“格勝”二字,采用藏款的形式,如灌陽系列作品《古樹虹橋聆聽泉》《白石碧水兩相映》《水涌蓮花白如玉》等。

二、黃格勝山水畫題款藝術的特征

在當今的山水畫壇,不“裝神弄鬼”的黃格勝反而標格突出,這是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好處。黃格勝的成長環境獨特、生活獨特、體驗獨特、學養獨特,必然有獨特的題款藝術風格,黃格勝沒有去追求表面文化的表現,他不會在他的畫面上題一些自己都弄不清的句子,不會題句子不通順的假文人畫詩句,他畫的題材是看得見、摸得著、嗅得到的。所以他畫面的題款也就具有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語言幽默詼諧,常用鄉土民謠俚語,或自編打油詩,或直接用大白話、土話、俗語。

(二)題款年月記采用公元紀年。

(三)題款款式以單款為主,長卷多用長款題寫,山水小品及冊頁以藏款為主。

(四)題款常用隸書題畫名,行書題畫款。

藝術作品要想讓人民理解,要有好作品面世,那畫家本人必須融入到里面去。黃格勝的山水畫藝術立足廣西,對鄉土對家鄉百姓有深切情感的創作,也就是一種民族本土性的創作方式,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藝術家在各種因素中失去了方向,很多畫家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給丟失了,以至于作品洋不洋,土不土。“當代國際哲學意義中最強調的就是‘直觀感受’,就是藝術家對待生命、對待生活、對待自然、對待一切生態的一種直觀感受的描寫”。

三、黃格勝山水畫藝術題款的當代性

著名學者黃宗賢這樣評價黃格勝:“黃格勝先生走的是真實的道路,與之相反的就是一條異化的道路,異化的道路忽視了對生活、對本土的感情,把自己真實的感情給異化掉,相比之下,黃格勝的藝術文化內涵就是十分深刻,并且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黃格勝山水畫的題款藝術也是他真性情的一個體現,他始終認為繪畫創作就是要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把自己的豪氣、理想、性情在畫面中暴露出來,讓世人去評價。石濤說:“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畫家更多的還是要關注生活,做到筆墨隨時代的發展而進步。題款藝術又何嘗不是,當代很多山水畫家,繪畫題款總喜歡用些道、禪之類的字眼,或者是引用些唐詩宋詞,觀其畫面,題款與之沒有絲毫聯系,與其這樣還不如真實點。

縱觀歷史,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關鍵是如何讓這種審美與民族性和諧契合,黃格勝題款藝術的當代性意義,最大的突破還是在題款的語言上,有一畫家曾在河南鄭州看黃格勝的“錦繡中華行·太行篇”的系列太行作品題款的畫題“太行真幽”“太行真大”“太行真美”“太行真壯”“太行真雄”……驚嘆畫題還可以這樣,其實在黃格勝心目中,太行的真實面目就是壯、雄、大,所以他的系列作品在畫面上表現的內容也正符合創作藝術理念——畫面要有大氣象,他對太行的真實感表現出來。反之,換些諸如“太行仙境圖”“太行高秋”之類的畫題,反而與他畫面的形式不相協調,同時也落入俗套。黃格勝畫了一批苗寨作品:《蘇醒》《疊彩》《滄桑》《聳峙》《仙境》《蔥蘢》《靜穆》《清靜》《巍峨》《聽濤》《野逸》等。這些作品均以兩個字作為畫題,這些作品都是黃格勝精心構思,把對桂西北苗寨的體會用獨特的繪畫手法表現出來。

繪畫的題款最終也能體現一個畫家文化修養的高低,因為就繪畫的步驟來說,題款是作品完成的最后一個環節,首先,不能讓題款破壞畫面已有的形式美感,同時還要讓題款來為畫面增色;其次,好的繪畫作品必須有好的畫題與之呼應;再者,題款的書法十分重要,這也需要書法和繪畫風格相適合。黃格勝繪畫水平和繪畫狀態已經處于一個新的高度,但是他從來不滿足現狀,仍然勤奮寫生,勤奮創作。他甚至開始把他的一些在繪畫技法上的心得體會題款在畫面中。在苗寨題材的一幅作品題款中:“蘆笙銅鼓偶相聞,水墨畫以干后似未干為好,二零零九年元寶山寫生。”這些體會無疑是黃格勝多年來對繪畫的認識與總結,對于現代的水墨畫創作也有一定的啟示。

陳傳席先生說過:“聰明,一切成功的人都是聰明的人。……吳冠中在北京幾十年,卻未被北方風格同化,仍然保持江南的秀潤味。殊為難得,聰明人很難被同化。”黃格勝考入廣西藝術學院后,努力地使自己傳統的繪畫技巧、藝術語言有所提高,并沒有刻意地去追求風格,曾說:“沒有風格也是一種風格。”黃格勝在繪畫上不僅天賦極高,而且特別勤奮,黃格勝兒時的經歷以及中年的苦學,使他明白想要在繪畫上有所成就,得勤奮還需堅持,因為機遇不單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更留給有實力的人,黃格勝一路走來,以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立足于廣西本土,開創雅俗共賞、具有濃郁人文情懷繪畫語言風格而自成一家。如果說黃格勝的山水畫藝術是黃格勝多年努力烹調出未的美味大餐,那么黃格勝的題款藝術就是這道大餐里面的佐料,對這道大餐的味道進行一個調和,更彰顯出這道大餐的文化韻味。

參考文獻:

[1]李方玉,朱緒常.中國畫的題款藝術[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

[2]顧平,藝術的理論研究與學術表達一藝術學專業學術論文寫作[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3]黃格勝,畫旅文存[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

[4]左劍虹.漓江畫派畫家個案:黃格勝藝術之路[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