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4 15:29: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保護地球的廣告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聯系漫畫中的文字說明來理解漫畫
例1(2007年湖北省潛江市)2007年5月31日是以“創建無煙環境”為主題的第20個“世界無煙日”。據武漢市一項調查顯示:煙民中女性比例高達3%~4%,且呈上升趨勢;35%的青少年接觸過煙草。左邊這幅漫畫從某一側面反映了這一現實問題。請根據漫畫內容完成下面的說話題。(2分)
(1)揣摩媽媽的話,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了媽媽的話后,女兒禁不住說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有些漫畫的內容,作者無法用圖畫的語言來表達,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語言。所以,若是碰到帶有文字的漫畫,就要對畫面中的文字進行解讀,明了漫畫作者想借助于這些文字向讀者傳達怎樣的信息,文字和漫畫到底有怎樣的關系。觀察這幅漫畫中的人物以及文字語言,可知漫畫反映的是青少年抽煙的現實問題,漫畫中的孩子好奇地對母親說:“媽媽,抽煙是不是讓人看起來更成熟?”表現了青少年追求新奇、好玩、刺激等不成熟的心態。媽媽說:“是的,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10歲。”一個“老”字表現出抽煙者的無奈與悲哀,揣摩媽媽的話其言外之意就是抽煙容易使人衰老,你不要學我抽煙。聽了媽媽的話后,女兒應有所領悟,禁不住說道:為了青春與健康,看來我還是不抽煙的好。或者說,如果您早些戒煙,將會多活10年,看來,我們還是不抽煙的好。
二、結合漫畫的形象來思考其寓意
例2(2007年廣東省茂名市)觀看下面一幅漫畫,按要求答題。
(1)漫畫說明了什么現象?
(2)看了這幅漫畫你有什么感受?
解析
漫畫是一種藝術手法,它是通過直觀形象來說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畫的形象是理解漫畫的另一個關鍵點。我們從這幅漫畫中的形象,看到的是一個悠閑自在地躺著夢想機遇來臨的人,因而該漫畫反映某些人被動等待機遇到來的現象。聯系社會現實,我們知道“機遇只鐘情于有準備的人”,只有為實現目標努力奮斗的人,才會發現機遇,進而把握機遇。因此說,機遇是為有準備的人提供的,決不是靠幻想能等來的。
三、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漫畫的要義
例3(2007年湖北省黃岡市)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按要求答題。
(1)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漫畫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漫畫內容設計一條有文采的廣告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漫畫是作者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真善美的歌頌,對假惡丑的鞭撻;是現實生活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畫,不妨將漫畫的直觀圖像所反映的內容同生活、社會實際聯系起來,想想自己周圍有沒有漫畫中所反映的現象,從而理解、把握漫畫的要義。這幅漫畫的題目為《別出圈》。要描述這幅漫畫首先要進行細致的觀察,把握畫中的人和物的狀態,然后在介紹畫面內容時,可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畫中一家三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守在圈外,隨心所欲,各行其事,卻把孩子圍在圈內,并且諄諄告誡他“別出圈”。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愁眉苦臉,呆望天空,無奈地寫下“坐井觀天”。根據漫畫反映的內容,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太多,孩子壓力過大的問題,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擬出有文采的廣告語:①還孩子一片藍天,放飛他們的夢想。②爸爸媽媽,我不愿做“坐井觀天”的小青蛙。
四、通過漫畫的標題解讀漫畫的主題或含義
例4(2007年浙江省臺州市)下面是一幅名為《“小祖宗”軍訓》的漫畫,請你評一評它的名字好在哪里。
《“小祖宗”軍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標題可以說是漫畫的“眼睛”,這個“眼睛”反映著漫畫的“心靈”――往往提示了內容或畫旨。該漫畫的標題為《“小祖宗”軍訓》。從標題我們就可知所謂的“小祖宗”是我們的一些家長對嬌生慣養的孩子“尊稱”,再通過漫畫的內容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嬌慣孩子的家長,在軍訓中生怕孩子受累,一邊給孩子打著傘,一邊還說著“我的孫子喲,這么熱還軍訓,別曬壞了!”把當今社會中溺愛孩子的現狀形象地反映出來。該漫畫的標題名字中的“軍訓”概括了漫畫的內容,“小祖宗”反映了生活中長輩溺愛孩子的普遍現象,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
五、透視夸張手法了解漫畫意圖
例5(2007年湖北省恩施市)認真觀察漫畫“我們最后扔掉的將是地球”,談談你對保護地球的認識。
對這類產品是否該做廣告,涉及到廣告業的道德和倫理問題。不少人指責香姻廣告誘導了人們吸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也有人通過調查與分析,得出結論說廣告并不能誘使人們吸煙,而只不過是把他們從一種品牌吸引到另一種品牌上來——既然人們深知吸煙的危害,廣告并不能欺騙他們,即廣告并不能影響他們是否吸煙,而只能影響他們抽哪種牌子的煙。爭論的雙方各執一詞,最終說了算的是法律。大多數國家的政府要求香煙生產者在其產品包裝上寫明“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告語;還有一些國家如我國禁止一切形式的香煙廣告,這使得香煙廣告由道德問題上升為法律問題。
還有一些產品,法律上并無明文限制,但它們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對人造成損害。能否為這樣的產品做廣告,甚至是否應該生產、經營這樣的產品呢?一般的人持這樣的觀點:如果產品的危害是直接的、巨大的,則生產者應立即將其從市場上取締,更不能做廣告。例如一種減肥藥,能使人在很短時間內減重且不反彈,但可能對人的內臟造成很大損害,這種情況下即使消費者甘愿為苗條而冒巨大風險,廠家也不能生產這樣的產品。如果產品的危害是間接的、潛在的、未得到確鑿證明的,生產者應該在提示消費者的情況下推銷其產品。故意隱瞞產品的缺陷或副作用,既不道德,也是違法的。同時,企業應努力研制更新換代產品,盡快、盡可能地消除弊端。
那么,對于這些消費者存在認知上的不和諧的產品,該如何做廣告呢?一般說來,消費者認知上的不和諧會使他們在購買產品時產生矛盾心理和不適的感覺,因此從商家推銷其產品的角度來講,就應努力回避這點,不應使其激化。請看下面兩個例子:
亨樂與環保意識
“春蘭”空調的一個電視廣告。剛開始的畫面上出現冒火的地球,向四周噴射灼熱的火焰,這時插入畫外音:“科學家預言,地球將越來越熱。”然后出現一臺空調,讓人倍覺清風怡人:“只要您擁有春蘭空調,春天將永遠陷伴著您。”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地球越來越熱”是由于臭氧層被破壞所致,而導致臭氧層破壞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使用含氟的化學試劑,空調中的制冷劑便是其中之一。消費者在認知上本來存在著享樂與環保意識的不和諧,他們一方面在喊“保護地球”,擔心生存空間的污染,一方面又享受著空調、冰箱等為他們帶來的便利。該廣告的第一句使人產生聯想,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而第二句卻誘導人們購買破壞環境的產品,就使得消費者原本存在的認知上的不和諧激化,這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在享受“春天永遠陪伴”的同時,造成“地球越來越熱”是不道德的、自私的,因而容易對產品產生抵觸情緒。
春蘭空調的另一句廣告語則好得多:“太陽給您帶來四季,春蘭為您留住春天。”將空調與四季的自然變遷相聯系,回避了上述的環保問題。再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空調器的廣告:“為什么還要苦熬另一個夏天呢?讓通用空調機使你保持涼爽吧!”上海夏普空調機有限公司的廣告“把酷暑擋在窗外”,也是以享受夏日的涼爽為主題,使人想到夏季的酷熱,而不是全球溫度的提高,這樣就不會激發起消費者認知上的不和諧。
美食與高膽固醇問題
某高熱量食品的廣告。畫面上是一家人聚會的情景,胖胖的爺爺坐在兒孫中間,一手端著一盤精美的糕點,一手開心地拿著叉子。畫外音:“美味的蛋糕由雞蛋、奶油、巧克力精制而成,味道真是好極了……它把健康帶給您的每一位家人。”
高膽固醇問題在日益團擾著現代人,畫面上胖胖的爺爺很容易使人想到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把健康帶給您的每一位家人”更提醒了人們的健康意識”,于是蛋糕的成分“雞蛋、奶油、巧克力”變得讓人望而生畏。人們喜歡享用美食,同時又擔心攝入過多的卡路里和膽固醇,這就是他們認知上的不和諧。如果你想讓人們接受你的誘人的食品,不妨可采用以下策略,給消費者一些享用美食的理由:
1.適量觀念——任何食物只要適量攝入,就不會影響體內的代謝乎街。這種觀念很容易被人接受。你可以這么說:“某某食品雖然十分可口,但你千萬不要貪食。每天享用這么一塊,健康又快樂!”
2.辛苦工作的獎勵。“你辛苦了一天,應該獎賞自己一塊美味的……蛋糕!”“忙完了一大堆工作,可以松一口氣了,還應該享用一塊美味的……蛋糕。”
3.特殊日子。“今天過節,該享用美味的……蛋糕了!“今天你休息: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享用一塊……蛋糕!”
4.享受人生快樂。“人生只有一次,何不瀟灑來過?“對自己好些,吃自己想吃的東西。“我喜歡的,我要!”
2006年3月23日,歐萊雅并購了The Body Shop(TBS)。這個1976年創立,發端于家族作坊的英國品牌與歐萊雅堪稱兩個極端。以胡蘿卜、茶樹油、海帶素等天然植物為原料TBS長期打的是自然、綠色牌,很少做廣告或聘請大牌產品代言人,店鋪內多是相貌平平的本地女孩。它堅守"反對動物測試","社群公平交易","喚醒自覺意識","捍衛人權"和"保護地球"等四大價值信條,熱衷于各類公益活動。歐萊雅則奉行全球路線,號稱有"法國式別致,紐約的態度,意大利式優雅",以高科技產品制勝,通過大批量的生產和銷售標準化的產品覆蓋全球市場,引領全球文化。
TBS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女士曾經帶頭批判過歐萊雅。上世紀90年代,她在個人主頁上將歐萊雅的廣告語修改為"我不值得擁有",抨擊其雇用"性感尤物"作為專柜銷售員,制造美麗假象。歐萊雅旗下十幾個品牌因采用動物測試2002年被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點名,羅迪克曾因此重申TBS原則,并表態絕不購買通過動物測試的原料。
此項并購案曾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反對者表示遺憾,認為TBS出賣了價值觀和原則,自身建立的良好聲譽將會因此喪失,甚至指責出售歐萊雅,說明TBS過去的環保努力只是"漂綠"行為。對此,歐萊雅表示,"將尊重TBS的價值觀,保持其獨立運作、管理連續性;并邀請羅迪克擔任集團顧問,分享她在社區商業方面的獨特經驗"。羅迪克則幽默地說,"當歐萊雅對我說,我們喜歡你,我們喜歡你的道德規范,我們想成為你的一部分,我們想讓你來教育教育我們,我欣然同意。"
實際上,合并給兩家企業都帶來了快速成長的機會,一方面歐萊雅增加了一個具有強烈個性和價值的子品牌,拓寬了業務組合;另一方面,歐萊雅強大的研發力量、豐富的市場經驗將增強TBS的產品開發和生產,為其規模化發展提供支撐。更主要的是,TBS的價值觀、良好形象將有助于歐萊雅擺脫過去的一些不良形象。
但是,一個年營業收入僅4億多歐元(20 05年)的被收購企業如何改變一個擁有年營業收入145億歐元(2005年)的母公司的企業文化、運營方式和社會形象呢?子公司往往很難按照原有方式來運作,并堅持過去的價值觀。
過去的三年,并購至少已經在財務上取得了成功。消費者越來越偏愛純天然的綠色化妝品,Oddo證券預測,TBS的銷售額將以3倍于歐萊雅集團的速度增長,極大地帶動了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并購初的三個月歐萊雅的股價有所下降,但隨后一直在上升,若非遭遇金融危機,這個勢頭將會持續。
綠色先行者
TBS稱得上是化妝品行業中綠色革命的先知先覺者。目前化妝品行業所倡導綠色理念,差不多都是由它來最初實踐的。利用天然原料來生產化妝品的理念,是TBS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爵士最早提出的,她還與"綠色和平"積極合作,參與社會和環保活動。1990年她發起成立了慈善組織Children On The Edge,專門幫助東歐和亞洲的殘疾兒童。在被歐萊雅并購之前,TBS在五個方面樹立了其鮮明的環保形象。
反對動物測試。TBS的化妝品及原材料均不采用動物測試,并對供貨商設下"嚴格限期":任何原材料若涉及在1990年12月31日后使用動物測試,均會拒絕購買。
支持社群貿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TBS就建立了第一個社群貿易計劃(Community Tradeproduct,CTP)。該貿易計劃以合理價格,購買最優質的天然原材料和手工藝品。簡而言之,就是公平貿易。TBS與世界各地的貧困國家合作,透過公平貿易,給予供貨商應得的合理工資、商業建議和尊重,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促進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截止到2006年7月,TBS已在24個國家與31個供貨商合作,成為15,000人收入的穩定來源。
支持女性自尊。TBS不做虛假承諾、不推銷炫目的美容概念。他們不使用太瘦或太年輕的模特兒來推廣產品。關注女性和兒童權益問題,2003年發起"停止家庭暴力"的全球運動,并在2005年推廣到40多個國家。
維護人權。TBS認為不論何時何地均有責任確保貿易以尊重人權和公平公正的方式進行。作為道德貿易聯盟(ETI)的創會成員,TBS聯合多個非盈利團體、員工工會和零售商共同制訂了ETI標準。
保護地球。TBS致力成為注重環保的零售商。推廣使用再生資源和天然原材料,并購買由FSC認證的木類產品。積極減少浪費和不必要的產品包裝,使用再生能源,通過植樹來抵消碳排放,并確立了到2010年實現運作碳平衡的目標。
釋放基因活力
在綠色轉型上有什么進展呢?TBS的上述原則和價值觀受到了集團的嚴肅對待嗎?歐萊雅的2006年、2007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為我們提供了初步答案。
首席執行官安鞏說:"我們相信對價值觀的認同,并在我們所有活動中所體現的高道德標準會確保歐萊雅被看成一個負責任且受尊敬的公司。"2007年5月,歐萊雅集團特別設立"首席道德官"的職位,修正并推進集團在2000年訂立的"商業道德規范"。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歐萊雅充分披露了其在文化、運營、創新、社會活動等各個方面的表現,并圍繞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了闡述。
2006年,歐萊雅提出了三重價值觀,這也視為安鞏上任后的三大使命。第一重,歐萊雅要實現經濟上的成功,但這不是全部;第二重,歐萊雅要成為所有員工都能夠發揮其個性和專長的公司。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加注重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第三重,歐萊雅要成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方面成為可信賴的模范。
歐萊雅的報告詳細披露了2006-2007年在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減排、廢物處理、循環利用等方面的具體指標。歐萊雅正在努力提高生態效率,進一步降低生產運營對環境的影響,并減少資源消耗。
歐萊雅目前在工廠和倉庫的能耗構成僅4%依賴石油、47%依賴電力、49%依賴天然氣。歐萊雅還在比利時、印度、德國、西班牙等地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產能、太陽能供熱、發電等等。廢棄物處理方面,2007年固體廢物循環再利用指數上升到94.9%,其中37%重復利用,35%循環再生,23%能源回收,2%銷毀,3%垃圾填埋。由于采取清潔技術措施來降低水耗,并重復利用大量廢水,歐萊雅2007年的水耗極大幅度地降低。
歐萊雅是行業創新先鋒,2005到2007年的全球研發投入,分別是4.96億歐元、5.3億歐元和5.6億歐元,約占總營業收入的4%-5%。在法國、美國、日本和中國設立了四個實驗室,雇傭了約3000名科研人員,倡導"綠色化學"的研發思維。歷經7年時間,歐萊雅在2007年推出革新成果--名為"Pro-Xylane?"的新抗衰老分子。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可再生的原材料木糖,(一種從山毛櫸木中提取的天然糖分)研制用于皮膚護理的全新活性分子。其化學合成過程只有兩個步驟,因此非常潔凈。該分子的合成過程秉承了綠色化學理論的原則,加之革命性的抗衰老功效獲得全球專利。目前該專利已廣泛運用到旗下諸多品牌,如蘭蔻、赫連娜、植村秀、羽西等等。
2006年初通過并購SkinEthic公司,這是一家生產和銷售人體表皮和上皮組織(包括表皮、真皮、角膜等等)的企業,產品可用于生物體外測試。此舉使歐萊雅居于皮膚安全性評估技術的前沿,加快了取消動物測試的進程。2007年歐萊雅研究小組宣布發明了一種人造皮膚技術,這種名為"Episkin"的科技有望全面取代動物實驗。
歐萊雅以"多元化"為核心價值觀推進社會公平。2006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明確提出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要負責任的、可持續的增長,并提出"多元化戰略",不僅在研發過程中考慮世界不同人種的皮膚差異,而且在品牌營銷中關注不同人群對"美"的不同定義,將不同文化、性別、種族、的差異員工融合在歐萊雅旗幟下,不歧視任何員工。
歸納歐萊雅在2006年和2007年的表現,總體來說,在TBS所倡導的各項觀念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其商業實踐之中。2006、2007年歐萊雅可持續發展報告別加入TBS相關內容,"歐萊雅非常重視TBS可持續發展和道義的形象,歐萊雅希望兩者的緊密合作將會共享最佳實踐結果。"報告還著重強調了創始人羅迪克的經營理念,對其表示悼念(已于2007年9月10日去世)。正如TBS現任總裁Adrian Bellamy所言,"羅迪克通過她主導的各種社會和環境活動,改變了商業世界,她的靈魂和激情將繼續引導TBS。"
作為綠色變革的努力實踐者,歐萊雅2005年即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生產環節中持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并購TBS之后,歐萊雅陸續并購了SkinEthic、Sanoflore,因此并購TBS只是激發了歐萊雅體內原本存在的綠色基因。并購TBS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它"現代消費主義"的形象;并購SkinEthic,解決了在動物身上實驗的問題;并購Sanoflore的實驗室進一步推動了對有機物質化妝品的研發。
但是,并購TBS確實給歐萊雅增加了內部綠色轉型的動力,在價值觀上強化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將該理念滲透到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全球化妝品行業綠色浪潮正在興起,更多的化妝品牌走向綠色,2007年原生態的化妝品僅占市場銷售額的2%,但據預測,在未來5到7年,該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提升到5%-7%。這也意味著歐萊雅通過并購加速綠色轉型,將在未來獲得巨大的市場收益,進一步確立可持續競爭優勢。
中國綠色公民
自1996年底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憑借先進的營銷方式、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準確把握,歐萊雅在華業務突飛猛進,連續六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07年營業收入達到54.45億人民幣,中國已躋身歐萊雅全球十大市場之列。2003年底和2004年初分別收購了本土品牌小護士和羽西,加上旗下18個國際知名大品牌(占集團銷售的94%)中的14個目前在華上市,歐萊雅目前在中國共有16個品牌。
歐萊雅在中國的研發中心于2005年9月在上海開業,這是繼巴黎、紐約和東京之后歐萊雅的又一個創新中心,專門從事中國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并與東京研發中心一起為亞洲的消費者提供最好、最適合的產品。
歐萊雅在華企業嚴格執行環保標準和可持續發展策略。在中國運營的三家工廠分別位于蘇州、浦東和宜昌,均已通過并嚴格貫徹全球一體化的ISO質量管理體系。1999年投產的歐萊雅蘇州尚美工廠在2006年7月開始實現了100%廢料的循環利用,即所有廢料都被再利用、回收或轉化為新能源,并連續6年達到歐萊雅在環保上所設定的"零填埋"目標。位于上海浦東的美科工廠在建設中,嚴格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生產廢水、生活廢水和噪聲等的處理設施與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投入使用,并通過了上海市浦東新區環保局的"三同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