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三英語學習建議

初三英語學習建議

時間:2022-03-11 06:53: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英語學習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三英語學習建議

第1篇

關鍵詞:英語學習;個性化;能力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的延伸是課外作業,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作業便顯得尤為重要。英語作業也是教師反思教學活動得失的重要手段。作為對教學效果的實踐,英語課外作業能及時地反饋和檢測教學效果,使教師與學生達到某種程度的和諧統一。

二、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必須正視學生外語學習基礎和發展要求的差異,遵循外語學習的客觀規律。英語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目標,又要尊重個體差異,使課程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以利于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都有相應的提高。這就意味著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對照課程目標有相應的作業系統的配合,作業設計必須符合新課標基本理念。在對建立作業新體系的若干建議中要求教師設計探究性作業、開放性作業、體驗性作業,并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注意要有差異。

三、基于英語作業現狀的分析

通過與初三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及對作業現狀的觀察與反思,我發現當前英語作業布置中的主要問題有:

1.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初中生面臨著升學壓力,所以,學校的應試化教育重點考查成績,為了便于老師檢查作業,一般老師留作業的方式多為書面形式。而實際上,留作業的目的除了要鞏固知識,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所以,作業形式除了書面形式的寫之外,還應有聽、說、讀等多種多樣的形式。

2.作業內容單調,缺乏典型性

現在英語作業的形式無非就是抄單詞、抄短語,再不就是抄課文、做練習冊,還有就是做卷子……這樣的作業布置內容枯燥無味,作業量也有差距,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只是應付了事,根本沒有實效性可言。

3.作業要求統一,缺乏針對性

作業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老師往往忽視學生個性化的差異和基礎不同的特點,要求所有學生每天做一樣的作業,搞定一切。這樣的作業布置沒有彈性,缺乏針對性,使優秀學生得不到鍛煉,后進生又學不懂,因而就產生了不做作業和抄襲作業的現象。久而久之,使后進生越來越差,英語尖子生也越來越少。

四、關于初三英語作業實施解決辦法

1.關注學生的差異問題

初三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已有了明顯差異性,所以,老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必要布置不同的家庭作業,因材施教。一些學生英語底子較差,對于課上的學習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對于這一類學生,英語作業應該只留一些簡單的抄寫,像抄單詞、抄短語或課文之類的,這樣既有助于鞏固課上學的知識,也不至于讓學生學不懂,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信心。還有一些學生英語底子較好,對課上學習的知識能很好地掌握、吸收。對于這樣的學生,英語作業就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抄寫作業了,而應該加深英語作業的層次,讓學生動腦思考,做一些英語卷子,聽力、口語等。

2.關注作業的有效性

對于英語作業的布置問題,最主要的是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此適時、適度、適量的作業能夠更好地鞏固學生的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訓練技能和發散思維。老師應該關注作業的有效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自身的潛能,使各類學生都能在他們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和進步。

3.分層設計作業把握的原則

英語作業要掌握一個難度適宜的原則,雖然作業的難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標準,但對于同一份作業,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完成起來就易如反掌,能力弱的學生也可能極為困難。作業的難度還取決于它所包含多少新的知識和內容以及老師給予的提示量。難度過大,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自然成功率也會大大降低。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取得較高的成功率,我們應該在設計分層作業時將不同層次的難度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英語學習;方法;科學;聽力;單詞

據研究,英語學習最好是從八、九歲開始?,F代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使我國的英語啟蒙教育從初中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然而,目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只能屬于“印象派”,真正的英語學習還是從初一開始。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過去被忽視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從初一開始,就必須有意識

的練習和提高英語學習中英語聽力能力,為中考做準備。

一、聽力的學習方法

很多同學都是在進入初三后才意識到聽力的重要性,這已讓他們損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因為聽力訓練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初三緊張的練習對一些簡單的、有規律可尋的題型還能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拉開檔次、決定你是上普通還是重點學校的那部分題,就絲毫沒有作用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聽力學習態度:從初一開始我們就要注重聽力的學習。這是目前很多初中生沒做到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來進行練習呢?每天花很多時間盲目地去聽是沒用的,我們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有策略的去聽,也就是四有原則。

所謂“有目的”就是指針對具體的題型來練習。我們平常的英語考試和中考的聽力題型幾乎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逐個地將各個題型的題目拿來練習,也就是選一段日子來專攻一個題型,并且把這段時間學習的經驗總結,把錯題也分析總結。

“有計劃”和“有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有計劃”就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攻克一個題型的周期。有計劃也是指每天循序漸進的做練習。每天保持半小時的訓練比較好,這樣比較容易堅持,而且效果好,半小時的時間也于考試的時間相適宜,可以培養考試狀態。

“有選擇”即不要什么都聽。首先要量體裁衣,接著再逐漸提高難度。比如在初一時,應選擇一些簡單的、有點娛樂性的聽力材料:如:《英語九百句》或者《迪士尼學英語》。到了初三左右,可以選擇《新概念英語》(一)。平時也可以聽些英文流行歌曲或看英語動畫片作為休閑,這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

“有策劃”自然就是學習的時候,有一定得計劃,根據自己的個人原因來制定學習的計劃,達到既不浪費時間有可以把學習成績提上去的攻下。

二、詞匯方面的學習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的五個組成部分,它們是一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整體,但是其共同的基礎卻是詞匯這個部分。?

而對于背誦單詞的意和音,我們也可以通過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來做到。我們大體可以把英語詞匯分成兩類∶本地詞和外來詞。

本地詞是指產生于英倫三島、拼寫在五個字母以內的簡單詞匯;外來詞是指在歷史的沿革中不斷傳入英語之中的非本地詞匯,它們的數量目前占英語詞匯的絕大多數,而且大都是復合詞。中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目前所掌握的詞匯量中已經含概了大部分的本地詞匯,他們所面對的是如何快速記憶外來的復合詞。復合詞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即它們絕大部分都是“前綴+詞干+后綴”的復合式結構。詞干和前綴主要表示一個單詞的意義和邏輯關系,而后綴則主要表示一個單詞的詞性。據統計,在英語詞匯的構成中,大概存在著500個左右不同的前綴、詞干和后綴,由它們組成了數以幾十萬計的英語外來詞匯。而英語常用詞中所包含的前綴、詞干和后綴的總量也不過一百來個,一百個與幾萬個、五百來個與幾十萬個,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

對于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講,如果他的英語單詞能夠做到望文生義、見形知音的話,可以說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單詞量,除此以外他還需要一個靈活的頭腦和刻苦的學習精神。靈活的頭腦可以使一個人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悟出規律,勤奮的學習精神又可以使這種規律性的東西不斷得以延續和提高。

聽、說、讀、寫、譯這五種英語的基本功,聽的關鍵不在于戴不戴耳機,而在于怎么戴、戴多長時間。有些人是鴨子聽雷,只進耳朵不進腦;有些人只有三天的新鮮勁兒,過段時間就不知耳機放在哪兒了,這些不良傾向都需要我們注意克服。聽講究的是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這樣會給說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自己的風格就是首先從摹仿中得來的。

說是與聽密切聯系的,但是它的要領卻與聽恰恰相反∶它在于你敢不敢張開你的嘴,大聲地、哪怕是錯誤百出地表達你的思想。張嘴的次數越多,英語讓你所犯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聽和說都需要注意積累,一些好的搭配、一些地道的用法都是從平時的不斷積累中來的。聽和說的另外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以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和標準的語音語調為基礎,只有勤于摹仿、不斷練習才能夠保證你學到一口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語。

讀的關鍵在于“跳躍”,在于你敢不敢跳過你目前的閱讀水平去閱讀更高一個檔次的文章。在這里,英語學習則體現出了一個人的膽識和魄力∶在跳讀的開始階段,你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和打擊。但是如果你堅持做了,而且做到底了,英語就會給你以應有的回報。當你再反回頭去讀你不久前才剛剛讀過的文章時,你就會驚喜地發現你就象一個地道的美國人在茶余飯后悠閑地讀著報紙。

第3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語音教學 現狀 建議

語音作為語言學習最基本的單元,解決好語音問題,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所在,但目前在一些地區英語語音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語音教學始終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為什么經過九年的義務教學,大部分學生還“五音不全”呢?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從而彌補初中階段語音的不足,為后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呢?我從這一現象著手,分析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強調初中階段語音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調整教學策略,即在語音教學中采用先集中、后鞏固的原則,這是解決中學語音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1]。

1.英語語音教學的重要性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三要素之一。在語言三要素中,詞匯和語法都是通過語音這個物質外殼表現出來的。語音不論在口語交際,還是在書面語交際活動中都發揮著無足輕重的作用。學好語音不僅是為英語學習打好基礎,而且是言語交際活動的需要。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忽視音形之間的聯系,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死記單詞。這樣的機械學習,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英語語音是英語的本質,學習英語無不先從學其發音開始。因此,學好英語語音是整個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從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就打好基礎,嚴格要求,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掃清障礙。

2.語音教學的現狀分析

2.1英語語音教學的發展歷程。

英語語音教學始于19世紀未,在歐洲及北美洲,語言學家對英語語音體系進行過大量、深入的研究,雖然語音教學并沒有像閱讀、寫作和詞匯教學那樣受到語言教學界的足夠重視,但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英語語音教學同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現代語言語音教學的發展歷程經歷以下幾個階段[2][3]:

2.1.1 19世紀末“改革運動”(The Reform Movement)英語語音教學的創始階段。

2.1.2 20世紀初“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直覺―模仿―重復模式組織語音教學。

2.1.3 20世紀40、50年代“聽說教學法”(Audio Lingual and Oral Approach)――英語語音對比操練模式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為基礎而崛起的“聽說教學法”。

2.1.4 20世紀70年代“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多樣化語音教學方式。

2.2我國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分析。

在我國,英語教材中把語音教學安排在整個初中階段,其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良好的語音、語調,為學生進入高年級的學習在聽、說、讀、寫方面打了良好的學習基礎。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并沒有達到教學要求的目的。在一般情況下,對于語音教學,在初一開始階段,英語老師會照著課本后面的音標表,簡單機械地教讀音標,至于連讀、爆破、節奏、語調、發音規則等就不管那么多了,以至于有些初三畢業了的學生還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拼讀單詞、朗讀課文。究其原因何在?我通過調查發現如下現狀[4]:

2.2.1教學要求不注重語音知識。由于中考和高考的英語試題中語音知識僅占卷面成績的很小比例,因此許多中學將英語教學的重點(尤其在初三和高三)主要放在閱讀、語法、詞匯寫作上。就語音部分而言,教學只要求學生認識48個音素,至于語音、語調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到了大學,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有專門的語音課,其他非專業的學生就沒有機會再學習語音了,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學了十幾年英語,卻不能說出口,即使說出來的,也聽起來不大自然。

2.2.2目前使用的中學英語教材中,語音教學內容的安排分散且學程長,不利于將語音知識作為一個系統來學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過于零散,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運用,也不利于學生拼讀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使其自信心受到挫傷,教學效果差。

據調查,目前中學英語教材將語音教學安排在初中階段的3個學期進行,完成單音教學、讀音規則和重音、連讀、失爆等語流音變的教學,48個音素和音標的教學有41個分布在第一冊(上),5個在第一冊(下),2個在第二冊(上)。這種教學內容的安排,雖然符合學生的初中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但是單音部分的教學過于分散,而且需要3個學期才學完。而且在初二第二學期,學生要將更多的任務放在語法、閱讀的學習上,至于如何正確地拼讀和有效地記憶單詞,無暇顧及,這無疑是造成學生學習英語因難的主要原因。

2.2.3在我國,一些中學英語教師對語音的認識及重視不夠,只是孤立地教字母音標,忽視了音素這一重要要素。

在這種教學現狀下,語音教學的弊端也層出不窮,如:濁輔音和輕輔音的發音不分,長元音和短元音分不開;在讀單詞或句子時不考慮音標、音位,只是憑自己的記憶去讀單詞,這樣讀出的單詞或句子難免給人生硬、不夠味的感覺。

2.2.4我國中學生在英語語音學習上存在的“英音漢化”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二:一是無意識地用漢語的一些音素來發英語的音;二是用漢語的語調來讀英語句子,重讀、節奏、語調都不自然。

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生所生存的環境和多年漢語學習的思維定勢引起的,許多學生習慣于用中文的思維方式去英語,同樣在講英語的過程中,漢語中的發音習慣也對英語發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習慣把一句話中的每個詞都讀成重音,沒有鮮明的節奏,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個單詞的簡單相連。這種發音方式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不僅影響到真實情境中的交流,而且影響到英語口語和聽力的提高。

3.關于英語語音教學的若干思考及建議[5]

3.1必須突出語音教學的重要性。

語音學習是英語學習的起點。有效的語音教學,對我國整個英語教學事業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夠解決困擾我國外語教學界“費時、低效”的問題。語音教學在中學被弱化,與中考和高考英語不重視考語音內容有關。因此,應適當地加大語音中考中語音測試的分值。同時,把語音教學質量作為對英語教師教學考核的重要方面。

3.2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創造性地駕馭教材,對語音教學要實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學原則。

為了語音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改變學生從一開始學英語就按部就班地跟教材走的現狀,實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學原則是切實可行的。這里所說的集中,即首先將1個學期中總課時的一半課時,每周計劃有兩個課時來學習語音、語調、語素,兩個課時完成教材的內容。并在初二、初三階段進行鞏固練習。我提出此想法的理由有三:

3.2.1根據教學要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在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在小學生升入初中一年級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三年英語,并且對基本的英語交際用語、簡單的句型及基本語音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當他們進入中學后,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為了照顧初一英語學習既是小學英語的終點,又是初中英語的起點,會在編排上與小學的內容有一定的銜接。筆者調查發現,初一課本上冊有近一半的內容已在小學階段出現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為在初一階段集中進行語音教學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3.2.2進入初一的學生,此階段離中考還遠,沒有中考的壓力,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語音的學習。

3.2.3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材大綱按部就班地從事英語教學活動,勢必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多數學生會對已學過的內容失去新鮮感,對于相對輕松的學習內容、相對寬松的學習時間,認為自己大多內容都會,這樣容易使學生失去進取的動力,從一開始就形成散慢的學習方式,不利于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而在初一加入語音教學內容,一方面,語音教學的各種教學方法,如繞口令、唱兒歌等會激發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興趣又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樂于學習,從進入初中一開始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3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學習的影響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些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勢在必行。一名高素質的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從自身真正地認識的語音教學對學生今年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英語語音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教學的完美效果。

3.4教師應通過漢語語音和英語語音的比較分析,排除漢語語音對英語語音教學的干擾。

對比分析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教師在備課時對漢語語音和英語語音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既要分析漢語中哪些語音現象是學習英語語音的有利因素,起正遷移的作用,如某些發音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音素,漢語中以聲調區別詞義和英語中以重音區別詞義的內在聯系等;更要找出漢語中哪些語音現象對英語語音學習將起干擾(負遷移)的作用,這主要表現為兩種語言中小同大異或大同小異、容易混淆的語音現象。

另一方面是在課堂教學中,應對某些容易混淆的語音現象適當利用漢英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音的某些特點,使負遷移轉化為正遷移。例如學生很容易將英語輔音/h/誤發為漢語拼音方案的h。教師就應指出兩者都是摩擦音,但發音部位不同:英語/h/是氣流在聲門處摩擦而發出,摩擦感不明顯;而漢語h則是氣流在舌根軟腭處摩擦而發出,摩擦感比較明顯。這就不難掌握它們之間的差別。

除漢、英對比外,英語語音內部的對比也很重要,應當經常練習。例如講授前元音/i:/,/i/,/e/,/ae/時,教師依次發出這幾個音,讓學生看清口形,然后讓學生自己發音,比較其發音特點和規律。練習時還要注意進行/i:/和/i/,/e/和/ae/的對比。在單個音發準后,把它們放在句子里練,以便比較得更清楚。

4.結語

英語語音教學是入門階段英語教學的關鍵,初中英語教師要認識到語音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剛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并且將英語語音訓練貫徹始終。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創造性地駕馭教材,對語音教學實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學原則。這對于目前英語語音教學“費時、低效”這一現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時,也對將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周考成.英語語音學引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4.

[3]應云天.外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胡玉偉.現行中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7):14-15.

第4篇

關鍵詞:中學英語;“差生”轉化;教學方法

我在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教過各種各樣的班,有初一、初二、初三,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而這些學生中最讓我頭疼的是那些英語基礎差,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的“差生”。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對付”不了他們,英語課就上不好。為此我絞盡腦汁、殫精竭慮,嘗試過很多辦法。有人說,新老師上第一節課就要給學生“下馬威”,板著臉,做“黑包公”,先把“刺頭”拿下,以后的工作就好辦了。我按照他們說的做了,發現自己的“大棒”政策非但沒有讓“刺頭”們喜歡上英語,反而和他們關系越來越緊張;用相反的方法仍然無濟于事,怎么辦?放棄他們,影響班級成績,又覺得對不起家長、學生,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我暗下決心:必須想辦法解決。著名教育專家,全國優秀班主任張萬祥老師說過,要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靈,愛是解決問題的靈藥。在他的指引下,我嘗試了多種方法,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點燈法

“哀莫大于心死”。百分之九十九的英語“差生”不是因為智力差而掉隊的,而是因為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從而自暴自棄,把自己封閉起來,才會無事生非,反正學不好,倒不如在課堂上鬧出些動靜來,引起大家(老師、同學)的注意。針對這一問題,每接一個新班的英語課,上課之前我總會先調查和摸清班內英語“差生”的情況,了解原因,對癥下藥。課后找他們談心,談人生理想與抱負,如何正確地面對困難與挫折,激勵他們,點亮他們心中的燈。實踐證明,貌似“頑石”其實是很渴望得到重視與尊重的,幾次談話后,他們都成為和我無話不談的朋友。

二、指路法

如果不及時加薪、加油,點燃的希望之火很快就會熄滅?;A太差,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會學習,是所有“差生”都面臨的問題。剛接過的一個初二的班里有一名這樣的學生,前任老師曾經被他氣得罷課好幾次。接班后我重點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說:“老師,以前沒有哪個老師對我這樣好過,就憑你這樣,我保證,英語課我一定遵守紀律;不過學英語,我自認沒有天分,上課就像聽天書一樣,學也是白搭,您別管我了。”聽了他的話,我認真地和他說:“咱們以三節課為限,我保證你按著我說的,一定學得會;學不會,我以后不管你了?!蔽曳治隽怂氖滓蛟谟诓粫x,為此我親自拿來磁帶、錄音機,讓他先把第一節課要學的單詞聽一下,前兩遍認真聽,后兩邊跟讀,然后自讀。按我說的做完了之后,他高興地說自己會讀了。我要求他把小對話聽一下,結果他很快學會了。我又要求他從慢讀到快讀,也順利完成了,最后我說你能不能背,他說可以。按照約定,第一節課開始了,他自始至終都表現得很亢奮、很自信,洪亮的朗讀聲引來同學們羨慕的目光。課下,我又找到他,對他說,這節課的內容其實都是他在課下自己學會的。我又指點了他記單詞、做題的方法與技巧,慢慢地他的英語學習水平提高了。

三、尋找“亮點”法

自信是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以前班里有個不學英語的學生,上課時一個單詞不讀,書上更是一個字不記,經常在課堂上聽到他的呼嚕聲。經過考慮,我覺得當面找他可能會“碰釘子”,于是就從學生那兒了解到他有聊天的愛好,打聽到他的QQ號,晚上就主動和他聊起來,逐漸話題多起來,后來可以說是無話不說,談到學習時,他說最討厭以前的英語老師,這位老師讓他丟掉了自信,不喜歡英語……我就給他提了些建議,鼓勵他端正態度,不要因為和以前英語老師的誤會影響自己的英語學習,更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看所有的英語老師。聽完我的建議,他謝了我,還給我發了一個笑臉,并說:“如果我是他的英語老師該多好?!被氐秸n堂上,我明顯看到他的坐姿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也記筆記了。檢查單詞背誦情況時提問了他兩個簡單的問題,他都答得很正確,教室里不禁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我當堂表揚了他,看到他臉上靦腆的笑,我心里也暗喜。之后每堂課我留給他幾次回答的機會,他每次都答得很好。一次課下他問我:“老師,您有QQ號么?假期里我想能不能通過QQ向您請教英語學習上的問題?!蔽夜χf:“我們以前不早就談過很多次了么?不過以后你要和我用英語交談才行。”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來,說:“OK!”

四、故事激勵法

學生們最愿聽故事。比如在教“Never give up!”時,我講到了美國總統林肯,他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但總能一次次微笑著站起來,那是因為他有一種“永不言棄”的信念。認真聽完林肯的故事,每個人都自覺地記下了“Never give up.”。好的故事不但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受到思想的教育,更會帶給他們學習的樂趣。如經典的“拿破侖的三個問題”,我幾乎給每級學生都講,每次他們都會開心地大笑,“both”的用法也深深地進入了學生的腦海,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課堂內外適時地補充一些諺語、俗語、廣告語,也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習興趣。如:No pains,no gains.(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不到長城非好漢。)

五、鼓勵開口法

口語不好是學生英語成績不好的共因。不敢、不愿、不會說英語使得他們在英語課堂上抬不起頭來,總怕說錯了被別人譏笑。如果能讓一個英語成績差的學生敢于在英語課堂上大膽開口,無疑就會極大地提高他的自信心,就相當于找到了一把打開英語學習之門的鑰匙。對此,我往往從最簡單的句子的教讀入手,由易到難,由短到長,如I’m a boy.I’m a boy from Shandong.I’m a twelve boy from Shandong Province.I’m a twelve boy from Shandong Province who loves sports.這樣的訓練方法簡單有效,不至于讓學生一開始就望而卻步。

六、巧設疑問,懸念導學法

第5篇

[關鍵詞]學習策略;相關分析;課堂訓練

[作者簡介]朱曉東(1964―),男,江西樟樹人,英語教育碩士,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鄧偉(1975―),女,江西高安人,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江西贛州341000)

本文為2004年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中學英語新課程教學創新的探索與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JWYZX2004069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的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助于他們把握學習方向、運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1]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為發展目的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獨立學習留有空間和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通過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經驗、增強自信、提高能力。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農村中學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相對滯后。為此,在農村中學開展有關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筆者對本市一所學校的初中生進行了調查,并對他們的期中英語成績進行了相關分析,希望從中能獲得一些啟示,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使學生盡量能勤學有成,苦練有功,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從而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習策略的定義和分類

國外學者對“語言學習策略”有以下幾種定義:1.語言學習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趨勢和總體特點,用于描述可視行為的具體形式(Stern,1983);2.學習語言時的做法和想法,旨在影響學習者的編碼過程(Wenstein&Mayer,1986); 3.學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易于回憶語言的形式及內容(Chamot,1987);4.學習者用以輔助其信息吸收、儲存及使用之步驟與操作(Rubin,1987);5.學習者為促進其對第二語言的了解、理解和使用,所采用的通常是有意識的和特定的動作、行為、步驟或技巧(Oxford,1994)。《課標》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學生為了更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用的各種行動和步驟”。[1](23)

國內外研究者們對學習策略進行了不同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學習策略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使用者來分,可以分為成功學習者和不太成功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根據運用的領域,可以分為語法學習策略、詞匯學習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聽的策略、說的策略等等;[2]筆者認為O’Malley和Chamot(1990),Cohen(1998)和Oxford(1990)等人的分類較為科學。O’Malley和Chamot根據信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將學習策略確認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認知策略用于學習語言的活動之中,主要內容為重復、利用資源、利用肢體語言、翻譯、歸類、記筆記、演繹、重新組織、利用語境、利用關鍵詞、遷移、推論和精加工等;元認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監控認知策略的使用,包括先行組織者、集中注意、選擇性注意、自我管理和監控及自我評價等;社會/情感策略為學習者提供更多接觸語言的機會,包括合作學習、澄清疑問等。[4]Cohen (1998)從運用策略的目的出發,把學習策略分為學習語言的策略和運用語言的策略。[5]Ox-ford (1990)根據與所學語言材料的關系將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6]文秋芳將學習策略分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

《標準》中把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既考慮到了策略的使用目的,又考慮到策略使用的心理和認知過程。這種分類方法是學習策略研究中采用較多的一種分類方法。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這些策略的主要作用是優化人的認知過程,即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過程。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在其他文獻里,這類策略也稱為元認知策略。也就是對認知過程本身的再認識。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比如,主動與他人開始交談、想辦法克服交流中遇到困難并使交流繼續進行等。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善于獲得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習資源是外語學習中很重要的環節之一。對我國的農村英語學習者而言。學習資源還并不是十分豐富。因此,資源策略顯得尤其重要。在外語學習策略中,還有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即情感策略?!稑藴省分袑iT設立“情感態度”部分,把情感策略的主要內容合并到情感態度發展目標之中。

二、農村中學生目前的英語學習策略狀況調查及其原因分析

1.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本市某中學初三年級的100名學生。該學校是鄉鎮初級中學,在農村中學里屬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調查方法

考慮到盡量確保調查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以便全面了解農村中學生的學習策略的使用與學習成效的關系,筆者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屬于定量研究,具有客觀、準確的特點。本次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3份。問卷在參考《課標》[1](40)的基礎上,結合筆者教學實踐,問卷采用5分等級制計分,共設計了25個項目,每個項目后面有1-5五個數字按照使用情況從低到高排列。這25個項目分別歸屬于認知策略 (1-13項),調控策略(14-20項 ),交際策略(21-23項)和資源策略(24-25項)。每個項目后面的1―5分別表示:l為從來不使用,2為基本不使用,3為有時使用,4為常使用,5為總是使用。通過合計后再平均,得出各種學習策略的總體平均值。平均得分4.5~5表示總是使用此類策略,3.5~4.4表示經常使用,2.5~3.4表示使用情況一般,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1.0~1.4表示幾乎從不使用。

3.調查結果及評價。

(1)總體情況。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學生使用各個項目的情況,筆者對表中的25項策略進行了平均分計算。計算結果如下:

從各項策略的平均分來看,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了解和使用情況多在2.5―3.4之間,表示有時使用這些策略。四類策略在學優生群中屬于經常和總是使用學習策略的為10項,占 40%,在學困生群中屬于經常和總是使用的項目僅為2項,占8%。其中“必要時我借助漢語知識理解英語”和“我對英語和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態度”得分最高,說明農村中學學生面臨激烈競爭,焦慮程度高,因而調控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頻率偏低。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憑著長期養成的習慣,主動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不強,不善于調整英語學習中憂慮、焦急等情緒,導致失去學好英語的信心,這些問題在學困生當中尤其突出。

(2)各項策略分析及評價。

在這次調查中,筆者根據英語學習策略的分類分別調查了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等幾個項目,下面將逐項分析。

②認知策略。在學困生中,屬于經常使用的項目是第10項,占7%,平均得分為3.52分。不難看出學優生在采用學習策略上的主動性要比學困生高,特別是在課堂聽課的效率上。由于學困生采取的策略比較簡單,學習過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師的步伐,不積極思考,常常處于被動狀態,注意力不集中。調查顯示:學優生中平均得分最低的為第5項“學習中我利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幫助理解“平均得分為2.88分,屬于使用情況一般。在學困生中平均得分最低的有兩項。這兩項為:第1項“我總是根據需要進行預習2.24分”和第5項“學習中我利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幫助理解2.31分”。兩項均屬于使用情況一般。這一現象與平時觀察到的情況基本吻合。在學優生中,由于他們的思維方式趨于抽象思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比較少地運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來教學,所以學生對于非語言信息的敏感度不夠。在學困生中,糾正錯誤的意識和利用已學知識觸類旁通的能力較差。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策略,導致所學知識不能形成網絡,遺忘率很高,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信心。

②調控策略。筆者認為調控策略應該屬于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是有效使用其他智力活動要素的基礎,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有意識的調控。調查顯示,優等生與學困生相比,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目的,但所有學生計劃性都不強,都很少使用計劃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學困生經常處于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對于學習方法的探索他們也很積極。但調查顯示學優生和學困生最低平均得分均為第17項“我經常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習體會”,這反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依然存在一道墻,學生遇到問題時往往很少跟老師交流和溝通。同時也說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方法過于簡單,師生間缺乏信任。學困生平時比較自卑,遇到問題時根本不與教師溝通,學生與學生之間依然缺乏合作的精神。

③交際策略。調查顯示:在交際策略的使用方面,優等生和學困生相差無幾,普遍偏低。由于目前農村中學平時教學中考試的目的性太強,缺少進行英語交流的環境,導致學生很少使用這種策略。因此,除了課堂以外,這三項策略使用的機會不是很多。

④資源策略。應該說目前在我國,以英文出版的報紙雜志種類是很多的,英語的視聽資源也極為豐富。如果學生能有效利用,無疑對英語學習有極大的好處。調查顯示:在這一策略的利用上,農村中學兩個群體的學生都不是很好。兩組學生中的最高平均得分第25項“我經常使用工具書查找信息”學優生中僅僅屬于經常使用一類。而學會查找信息是中學生必須的一門技巧,學生沒有養成自己查找信息的技能,自主學習其實就成為一句空話。在第24項“我注意通過音像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也僅僅屬于有時使用而已。這一現象不能不引起教師的重視,有那么多的可利用資源又不利用就是一種浪費。

4.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形成的原因

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為主。有些教師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對第一層次的學習――陳述性知識的輸入上,忽視對學生第二層次的學習――程序性知識的傳授,至于第三層次的學習――學習策略的培養,則完全是空白,目前尚處于教師的研究、探索階段,故我國目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的形成。

另一方面,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如年齡、智力、語言潛能、學習風格、學習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差異也是造成學習策略、學習效果差異的根源?!俺踔袝r期,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發展迅速,認知方式也逐步豐富、擴展。在他們熟悉的知識領域,學習者不僅能自發形成策略,而且能有意識地培養策略,并在學習中根據學習任務的要求和目標調整學習策略。但是,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初高中學習者還不能完全自主地、系統地發展和使用語言學習策略”?!傲硗猓唤浗處熤笇?、自發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一旦無效的學習策略形成習慣或不自主的行為,學習者就很難改變。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學習策略訓練是十分必要的”。[3]

三、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除學習者個別差異因素外,社會環境和任務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策略運用有很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農村中學生需要一個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包括更豐富的可理解語言輸入,特別是口頭輸入;包括更多的練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筆者認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掌握策略知識,學會靈活恰當地運用策略,不僅可以促進英語學習,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自主性、獨立性、自我導向性和自我效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促進語言學習。基于上述分析討論,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學生的策略意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學習策略的使用與指導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培養,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方式,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策略,更好地完成各種語言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為未來發展和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教給學生使用策略的條件性知識。首先要將所學策略的名稱、含義、作用告訴學生,使學生形成對所學策略的命題表征,獲得關于這一策略的陳述性知識。然后通過范例講解指導學生學習使用這一策略,并提供相近情境和不同情境讓學生進行練習,使以命題表征的陳述性知識轉化為以產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識。最后要創設變式情境使學生在變化的情境練習中學會使用策略的條件,使策略獲得遷移,能夠靈活運用,從而轉化為條件性知識。

3.優化學生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務的自信程度。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其認知策略和調控策略呈顯著正相關。當學生意識到使用某種學習策略能夠改進學習時,就會產生一種效能感,這種效能感會激勵他繼續運用策略去改進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將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的培養相結合,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恰當的自我效能。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也不盡相同。每個學生應根據學習內容、周圍環境、特別是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不同階段側重某些策略的使用。調整策略的依據是把應達到的學習目標與別人的評價相結合。因此,為了使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學習策略,我們在教學中還應對具有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施以不同的訓練,以彌補他們學習方式上的不足,促進學生掌握更為全面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 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8-21.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38-39.

[4]O’Malley, J.Met al.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19-120.

第6篇

關鍵詞:英語;補差;學習習慣;教育方法

初中生學習英語,由于種種原因,其后進生數量隨著年級的遞增:“初一興趣大,初二便分化,初三見了就害怕”。英語學習出現這種局面,該怎么辦?如何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長期以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英語教育工作者。

英語后進生是指因某些原因而造成英語學習有障礙、達不到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就英語后進生產生的原因及補差方法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英語后進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除了個別因素與教師和教材有關外,其主要原因都來自于學生主體,現就學生及學法方面的原因進行探究。

1.學力基礎產生的原因

學力主要指必備的學習基礎知識和綜合學習能力,包括理解、記憶、思維、遷移等能力。一些學生學力基礎不扎實,其具體表現為見識少、知識面窄、思維不活躍、接受能力較差,特別是拼音能力差,從而影響英語學習。

2.學習習慣產生的原因

課堂教學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然而,在后進生

中,絕大部分學生只有半堂課的時間能集中注意力。甚至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鐘,能整堂課自始至終都投入的則寥寥無幾。其次,課后沒有及時復習,不能把當天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理解、消化、吸收。

3.性格傾向產生的原因

學生內向、孤僻、不愿交往、不愿張口,這對學好英語十分不利。而開口少、內向的性格使他們回避與別人交往,碰到問題常常不向老師或同學請教,這樣學習上碰到的問題,一天天的堆疊,直到成為后進生。

當然,學習條件和家庭環境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

興趣,凡此種種,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從信心衰減、興趣動搖最終發展為反感、放棄,后進生也就隨之產生。綜上所述,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困難,既有內因,又有外因,歸因錯綜復雜,只有摸清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卓有成效。

二、補差的方法及建議

1.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改進課堂教學

學好英語決不是一些人的專利。教師要充分信任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強調人人參與,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讓人人有收獲,不斷增強他們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情感是打開學生心靈窗戶的鑰匙,只有在和諧的氛圍中充滿情感地交流,學生才會有活躍的思維、高漲的熱情。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消除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2.從實際出發,有效地進行補償教學

由于基礎不同,學習能力各異,學生之間存在著學習上的差異,因此,個別輔導、補償教學是必要措施。補償教學必須以學生愿學為前提,可以通過結對子、成立學習小組等形式,創設學習氛圍,組織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

3.積極及時地做好后進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首先,要給他們理解和信任,不歧視。給他們以極大的信心和理解,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其次,要使后進生享有更多的愛和尊重。老師應淡化分數。對于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教師一定要真誠地與他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出自內心的鼓勵和希望,從而激發心靈之光,強化求知內驅力。

4.激發和培養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S多后進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沒有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7篇

一、英語歌曲輔助教學的重要性

1. 英語歌曲教學符合《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學生生動活潑的特點,把學習英語與歌曲聯系起來,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用環境,使學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英語歌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催化劑。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更重要的是還應重視學生學習動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課堂中適時插入歌曲的教學法,既可使緊張的學習得到舒緩,也可重新把學生的注意力凝聚起來,避免枯燥、乏味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我根據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 74. 3%的同學喜歡英語歌, 65. 7%的學生因為喜歡英語歌而更對英語感到有趣, 65. 7%的學生認為學英語愉快。這很明顯地證明英語歌曲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3.英語歌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記憶能力

洛扎諾夫提出的暗示教學理論認為,當我們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樂歌曲時,在我們身上就會同時展開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動,這時候,精神狀態在形成,自由聯想在奔馳,觀念、情緒在起伏,創造力在活躍,此時學到的知識記憶特別牢固,特別持久。有試驗結果表明,有音樂伴隨的教學和沒有音樂的教學相比,后者比前者記憶有效率高2. 17~2. 50倍,由此可見音樂對于語言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英語歌曲內容豐富,節奏明快,加上優美的旋律,它可以讓學生在吟唱之中產生無意識記憶。

二、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運用英語歌曲的方法

1.導入新課可以使用英語歌曲

在課前唱英語歌能迅速使學生從上節課的注意中轉移到本節課來,還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課內容。把確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掌握的單詞、句子配入學生熟悉的曲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鮮,在輕輕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識。

2.在課堂中運用英語歌曲調節課堂氣氛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在課堂中唱英語歌或用錄音機播放英語歌。唱英語歌能將學生課上的動作變成音樂聲中有規律的動作。學生們隨著歌曲的旋律,耳中聽、口中唱、腦中想,各種感官協調并用,既能放松肢體,又舒緩腦力,從而精神振奮、興味盎然,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這樣能消除學生的厭倦、疲憊心理,提高學習效率;在完成一個知識點進入下一個知識點時唱英文歌,可以為轉入下一節的學習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利用英文歌曲,我們可以在課堂中教學單詞、句型、語法和課文。如唱“I can say my ABC”這首啟蒙的字母歌,可以讓學生熟練記住26個字母,教唱“Twelve months”和“The days of the week”可以記憶月份和星期這19個單詞,學習人體部位后,可以學習“A doll of clay”和“ If you are happy”,教學現在進行時,可以唱“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還有很多歌曲,“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is Mickey Mouse?”等都跟課本知識聯系很緊密,往往就是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同時幾乎每首英語歌的歌詞都包含著單詞、句型、習慣用語和西方文化,教學歌曲,其實就是在進行英語教學。

3.在復習歸納課文知識時運用英語歌曲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也表明,機械程度高的學習材料習得后的遺忘呈先快后慢的規律,習得后兩天內的遺忘多達70% ,以后的遺忘速度明顯減慢。據此,應在大量遺忘之前及時安排復習,如果我們利用歌曲來復習學過的知識,既可分散進行,也不會給學生造成負擔。我們可以運用熟悉的英語歌的調子把我們學的知識唱出來,可以加深記憶,在不知不覺中復習和記憶所學習的語言。通過聽英語歌,唱英語歌學習英語,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英語歌曲因為瑯瑯上口,學生非常有興趣,所以他們會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唱起,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復習和鞏固,可以幫助他們記住學過的單詞和句型,而且也將課內的教學延伸到課外。如在教數字One, two, three?ten時,教師可以利用一首英語數字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在教數字之前,先教這首歌,一放歌曲,那輕松而又愉快的節奏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同時,可以設計一些手勢來表示不同的數字并與他們一起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one, two, three?ten等數字。在這基礎上,他們再學數字one—ten就容易多了。這樣,通過讓學生唱英語歌曲來學習英語,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4.利用英語歌曲幫助學生提高口語和聽力

英語和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不僅語言結構、語言表達等存在很大的差異,語音、語調的差異性也很大。教學生歌曲是訓練學生語音、語調的一個好方法,歌曲清楚地表現了英語節奏性的特征、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當學生在唱他們喜歡的歌時,他們不僅喜歡模仿他們喜歡的明星的,更要模仿他們的發音。一旦他們學會了歌曲,那些歌詞、句型、語音、語調、連讀、節奏會永遠留在他們腦海里。當然在聽歌的同時,特別是聽原版的英語歌,學生也能提高自己的聽力。

三、運用英語歌曲教學的建議及注意事項

第8篇

1.提高自己在英語、數學(物理)的學習能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具體措施:

1.組織好學習小組,以三個人一組為好,進行合作性學習。(學習水平相當的同學組成小組比較合適)

2.按教材知識前后的順序,整理上半學期的英語、數學(物理)練習卷和考試卷。(或者可以根據老師的推薦去買一兩本合適提高學科能力的輔導材料)

3.把練習卷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能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卷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打開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

5.無論在訂正試卷習題,還是在做輔導材料時,遇到困難,三人小組一起分析,或者到圖書館去找參考書,可以去找老師,也可以進行挑戰性競賽,看誰先解決問題。

6.把錯題訂正完成以后,就把錯題訂正的全過程背出來,進行接替方法的積累。

7.到辦學質量比較好的社會業余學校去讀英語口語訓練班,提高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和英語學習素質。

8.對于新初三的學生,可以在暑期中參加一些競賽輔導班,為新學年的各類競賽打好基礎。(也可以超前讀一些新初三的課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學習內容)9.每周打兩次球,游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

10.每天晚上,聽音樂,上網瀏覽,看書讀報,和同學聊天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11.每周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時間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天下午3點以后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

3.晚上兩個小時是發展興趣的時間。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督促自律:

1.設計好每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

2.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督促,執行暑期生活、學習計劃有始有終。

適合初中生的暑假學習計劃

合理安排暑期學習

暑假到了,如何合理地安排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假日之中得到一個成績的跨越?這一定是家長和學生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署假既是繼續學習新知識的調整期,也是補缺補差的“挽救期”和鞏固提高的“非常時期”。

因此,在適度放松的同時,希望同學們必須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暑假作業;認真查找平時學習中遺留的薄弱環節和知識點,之后進行“集中轟炸”,重點突破,爭取為下學期的學習創造更高的起點。因此,針對初中生我們做了如下的建議:

規劃時間,制定學習計劃

放假后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時間安排表,以每一天為單位;接下來,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想做的事,合理分配復習和預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假期學習計劃。

第9篇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研究策略

前言:

反思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堅持不斷的循環的過程,作為進行反思性學習直接受益者的中學生在這樣的前提下要學會自己自主地去學習英語,包括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知道自己英語方面的不足,加強練習,并能夠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和自我調整,進而使得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清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這樣的反思性能力不僅是在英語學習方面,對于自己性格品質的養成以及未來的工作方面都有很好的督促作用,讓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下如何進行中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中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能力的現狀和成因

(一)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的情況十分不佳

目前學生們對于反思性教學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并沒有具體的實施行為也沒有反思的具體實施過程。雖然現在老師們都會要求學生們備上錯題集,要求學生們把錯題都寫到錯題集上,但是大多數學生都是隨大流的寫著錯題集,甚至連錯誤的原因都不分析,比如說是狀語錯誤,主謂語錯誤,或者是其他的錯誤統統都不按照錯誤類型劃分,完全是為了應付老師。只有少數而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整理錯題集,記住所犯過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這些人已經符合了進行反思性學習的前提條件。然而還是有一些學生反思性學習的狀況十分的不理想,具體表現在:(1)許多學生并不重視學習的策略,只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下課之后也只是將書本一合,就不再復習了,對于學習的反思認識不夠,缺乏對于反思性學習的認識,甚至根本不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反思。(2)反思性內容不清楚,對于自己所要反思什么無從下手,也不知道從那方面開始進行反思。(3)沒有具體確定的反思性方法,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走,不知道最適合自己的反思性的方法,缺乏反思技能。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地提高學生的反思意識,優化英語反思性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反思方法和技能是老師們對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的最重要的任務。

(二)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情況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情況不理想有很多種原因,但是也是同出一宗的,萬變不離其中,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情況不理想的原因,以便學生們可以以此為戒,勤勉之。(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很差,對于關于學習的事情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面,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更別提進行反思性學習了。具有自覺性,端正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態度是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重要因素。(2)還有一類學生是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缺點,也知道自己在英語學習上面的短板是什么,也具備反思的意識,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就是沒有行動,這就是在學習行為上的懶惰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即使意識到了自己在英語學習上犯的錯誤,但是也只是當時在腦子里記一下,而不會整理在一起,不愿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再往后的英語學習中這種錯誤會重復的出現,導致自己白白丟失不該丟掉的得分。除此之外在學習行為上也表現的不積極,不會運用成熟的思想方法去解決遇到的英語問題,被動的接受著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以及課后任務,在遇到學習方面的困難時不知道迎難而上,開口詢問周邊同學或者老師,而是知難而退,將問題扔在一旁,不再理會,自認為考試不會考到。再比如不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記單詞短語一直都是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生更需要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鍛煉,不然這樣的性子將會帶到未來的事業工作方面,會導致一事無成。(3)教師方面的責任。雖然我國現在正在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不要太過注重考試結果,但是高考依然是通往美好未來的一座獨木橋,所以現在老師為了學生的未來更加光明,通常更加的重視學生的分數,而忽視了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耗時短暫的事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所以老師的精力也大多的放在考察學生的只是記憶程度以及應試考試的培養方面,一味地給學生們灌輸更多的知識點和竅門,但是卻不給與學生更加專業的指導和學習,很少要求學生進行反思。還有一點就是老師們可能也不知道如何督促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不能給與學生良好的建議,進而使得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抱著一種無聊煩躁的心態,這樣也會使得學生的反思性學習難以進行下去。

二、反思性學習能力研究的背景以及目的

目前國內有關反思性學習內容的研究正在逐漸的增多但仍然只是處在起步階段,思想理論以及教學實踐都很不完善和成熟,而且關于反思性學習的教學實踐也很少,現在大多都是關注教師們如何進行反思行為,改進教學內容,使得學生更加的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學生本身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反思性學習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可以使學生本身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可以使得學生具備反思自己的能力,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改正以及完善,提高學習效率,這也是學生學習最高的一種境界,而不是一枚的只知道學習而不知道反思自身的學習機器,這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目前我國的反思性學習能力的研究有很大的不足,比如說理論過多,實踐較少,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再比如說總是把反思性學習的重點放在老師的身上而不是學生的身上,諸如此類。

三、英語反思性學習的基本模型以及主要環節

由于在我國反思性學習能力的研究大多還只停留在理論方面,沒有真正成功的反思性的實踐,所以也只能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而其中最全面,最便于實施的反思性學習的模型則是由元認知理論的代表人物弗拉維爾提出來的。元認知理論其實就是反思性學習的一種表達方式,通過認知主體本身在進行認知的全過程之中,將自己作為認知的對象,不斷的對自身進行自我監控,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中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性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學生應該根據現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來制定學習計劃,包括英語方面的學習目標以及為了實現此目標而進行的努力、方法和策略,并預估最終的成果,給自己構思一個宏偉的藍圖。比如說這一階段的計劃主要是積累詞匯量,并且能夠更加熟練的應用,那么學生們也應該根據這個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一天記住若干個單詞,并用該單詞造句,熟練的了解掌握并應用。這是英語反思性學習的第一步,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標才有了學習的動力。第二:實際控制。制定好了學習計劃之后,在反思性學習之中最難的一部分也就開始了,在實際的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要克服自身的各種毛病,比如說懶惰,拖延癥,明日復明日的壞習慣等等,還需要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完善,發現不足并及時改正,調整相應的學習策略。一個人二十一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學習也是如此,把反思性學習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堅持下去。第三:檢查結果。這是反思性學習成果的驗收階段,在這一階段之中學生則需要對這些日子所指定的計劃以及所踐行的內容做一個完整的總結,檢查自己的學習內容是否達到了預期,進行知識和方法的重構,在最后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優化提升等等。接下來若是沒有什么問題則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接著重新制定新的學習計劃,開始新的學習過程,如此反復循環下去。第四:一旦在檢查結果中發現了自己出現了很大的失誤,則需要找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立即確定對策,進行補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學習策略,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調整自身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態度。等到感覺一切順利的時候則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了。在這個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中一共包括三個主要內容,那就是反思心向,反思習慣以及反思策略,其中反思心向是反思性學習能夠成功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這需要將反思付諸于具體的學習工程中,提前認知到學習的重要性,具有較強的提問欲望,善于自我評價,自我懷疑,對問題能夠更加深入的進行探討。而反思習慣則是在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包括自我計劃,自我監控,自我評估,自我改進,這樣的反思習慣是提高反思性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反思策略則是在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過程中根據自己在其中所存在的問題,知識上存在的缺陷,來進行的針對性策略,比如說寫錯題集,寫反思性日志等方法進行自我反思,擁有自我解決問題,調整學習方法的技能。這三個方面是反思性學習能夠成功進行的重要條件,只有將這三個條件要運用到以上四個步驟之中,只有這樣反思性學習才能夠成功地完成。

四、反思性學習的應對策略

現在的中學生英語的學習教材為牛津英語,具有很強的語言實踐性,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恩不僅可以在里面學習到很多的單詞、短語以及知識點,還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里面的對話,所以老師們也應該根據教材的特點,更詳細、簡單明了地為學生們進行講述,幫助學生們進行反思性英語的學習。首先老師應該仔細觀察班上的每個同學,找出他們在英語上的強項和弱項,找出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優點和缺點。比如說有的學生很聰明,但是卻很懶,懶得反思,懶得整理錯題集。再比如有的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不積極或者是對于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等等。將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都記下來,然后對癥下藥。老師們可以先提高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起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引導他們找出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優點以及弱點,畢竟反思性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老師們也只能在一旁加以督促。然后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們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為每個學生按照英語成績,個人能力進行目標制定,督促他們進行英語學習,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們自主的進行英語學習,自主的去尋找自己在這方面的缺點,制定出與自己風格相符的學習計劃,并在老師的監督之下開始實施,循序漸進,漸漸地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找老師請教,不再得過且過。而老師們在監督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指導性的意見,讓學生們少走彎路,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們的反思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性。

結束語:

反思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的一種自主性學習的方法,對于自己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評價、反思以及改正,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才是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重要目的,而在此過程中老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督促和自己的意見,激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雖然現在反思性學習還正處在研究調查方面,主要的步驟還在研究當中,但是我相信未來反思性學習一定會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賀曉蓉,趙明華,賀小華.高校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

[2]劉艷玲.論英語教學中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2(7).

[3]陳桂君.實施反思性教學,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4).

[4]賈愛玉.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9).

[5]趙利粉.簡論反思性學習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26).

[6]谷慧娟.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元認知訓練》學術期刊《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7]劉非.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閱讀策略元認知意識研究[J].校園英語(上旬)》2015年8期.

第10篇

二、復習上學期內容,攻克薄弱環節 應該把寒假分為復習和預習兩個階段,前段時間主要是復習,在此基礎上留一個星期的時間對下學期內容進行預習。

今年的寒假假期較短,目標不宜太大、復習范圍不宜太廣。如果想真正有收獲,就不能貪多!適宜重點攻克薄弱學科、或某學科中的重點內容。(超清數學應多用點時間來鞏固提高。英語可將平時的上課內容拿來復習,記憶一些固定的用法和常用搭配。把上學期的課文從開始再復習下,有些需要記憶的東西一定要記住。比如每單元的單詞及其拼寫和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式及語法知識。)

三、預習下學期課程: 將下學期的課程提前預習一下,掌握各重要科目(語文、數學、英語)下學期的重難點。預習的過程中碰到的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做記錄,等到開學的時候可詢問老師。(數學要提前預習前4章,英語要預習前五單元)

四、時間安排表(可根據自身情況作合理調整)

8:00起床之后 刷牙漱口洗臉吃早飯

早上8:30 合理安排30分鐘大聲朗讀背誦英語課文,聽一些英語聽力。聽讀是培養英語語感的方法。聽讀的材料可以是上學期的英語教材,也可把下學期教材。

9:00 做寒假作業 先做數學。因為早上頭腦是最清醒的,數學邏輯思維比較強,所以先做數學的作業;

10:00 開始休息15分鐘,學了一個小時也該舒展舒展筋骨了,因此利用這15分鐘的時間充分休息,也活動活動。

10: 20—11:20 做英語寒假作業,給自己每天定一個目標。比如每天做多少頁,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做完。寒假作業做完后可以閱讀一些英語讀物,寫寫單詞。

下午可以自己安排1個半小時開始學習語文 學習語文的時間可以比較自由,依靠自己的勞逸程度,充分分配自己的時間。實在累了,可以閱讀一些課外書籍,這樣也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為寫作積累材料。

晚上可安排一個小時 練習寫字和學習寫作文,包括語文和英語。時間上可以是今天學習語文,明天就學習英語。堅持每天認真寫一頁,英語字帖或者語文都行。然后呢可以買本英語方面的作文輔導書,學習寫一些小文章??砂褧r間安排在晚上7:00-8:00

剩下的晚上時間可以自由分配,可以自己看些電影,電視。外國電影必須有英語字幕,慢速的。建議看看bbc的魅力中國,挺適合英語學習的。

第11篇

【關鍵詞】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氣候和環境保護等各方面都實現了廣泛而密切的互動與交流。英語也成為我國繼母語之后的第二大常用工作語言。但是,在一些農村中學,由于受到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英語基本能力都相對比較薄弱,尤其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相對欠缺,已成為制約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效果與質量提高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農村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研究,從多方面努力,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升農村生源的整體質量。

一、加強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訓練的重要性

口語對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充分認識到口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和學生才會重視英語口語的訓練。

第一,口語是英語學習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奥?、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新課程中明確要求中學生需要掌握在具體語境下開展有效英語交流的能力,這對英語口語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因此,我們需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重新審視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并將英語口語的重要意義,實踐于農村中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

第二,良好口語有助于提升英語學習綜合效果??谡Z和書面語是語言的兩種不同形式。教育學家葉圣陶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眹Z的學習這樣,英語的學習亦是如此。“說”對聽、讀、寫的技能影響很大。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課堂中英語口語表達好的學生,他們的英語綜合表現能力相對較好。我們通常所說的“語感”,在英語學習中很重要,口語好就是一種語感的重要表現,有了好的口語感覺,英語學習起來自然就輕松了。

第三,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習慣將影響今后的英語口語表達。中學是英語系統學習英標、發音的階段。中學生的英語發音、口語表達的積極性關系到英語進一步學習的效果。如果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口音標準,敢于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這無疑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動力。相反,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進行較好的英語口語訓練,到高中,甚至到大學,他同樣是不愿意用英語表達,即便是最簡單的日常用語。因此,可以這么說中學英語的口語訓練關系到學生將來英語的表達和交流能力。

二、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探究

英語口語訓練對中學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當前偏遠地區中學英語口語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自開設英語課程后,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在質量與水平上就一直沒多大提高,很多學生學了很多年英語,卻依然是“啞巴英語”。

第一,從教師方面看,教師對口語訓練的不重視。盡管素質教育提出好多年了,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老師考核的主要依據是還是教學成績。教師的精力主要花在努力提高英語考試成績的工作中,被動或主動地忽視了英語口語訓練。據調查,87%的學生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但是認為老師上課注重講解英語知識,進行口語練習的時間不足。另外,80%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定期進行英語聽說訓練,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口語交際小活動,鍛煉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此外,由于英語教師也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環境中走出來,對英語口語總也存著那么一些不自信。傳統的外語教學總是把掌握目標語言的形式作為重點。大部分英語老師也習慣地把關注點都放在語言點、語法等的教學上,所以一堂課下來往往都是用漢語教英語。學生對英語的聽說能力被嚴重地制約了。因為高考不用考口語(盡管大學有些專業需要參加英語口試,但這種口試太簡單)。所以,許多教師都沒有重視學生的口語教學,而過多地強調語法教學和句型的講解與練習。有些學生筆試成績相當不錯,可一到英語口頭表達,就表達不清楚。

第二,從學生角度看,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心理,平時也很少用英語進行交流練習。農村中學生相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一般都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很多學生特別怕開口、怕說錯,認為自己的詞匯量小,語音語調欠標準,因為緊張而導致在英語表達時更加吞吐結巴,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口頭表達的愿望。在課堂上,還發現一些對英語不是感興趣的學生,從初一到初三他們英語口語表達的積極性是在下降的。這說明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作為交流的工具的理念與信心在逐漸喪失。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是擺在當前英語口語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第三,從環境方面看,缺乏一定的英語語言環境。由于英語口語能力的練習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聽”的基礎上,但是農村經濟和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再加上教師的口語水平較低、電教化設備較差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啟蒙教育不足,受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的影響,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極少,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短時間的口語練習,且在課后也難以進行有效的鞏固練習。短短的時間里接觸以及學習英語,且老師經常在課堂上使用的是機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操練,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說訓練在課后根本得不到復習鞏固。

三、農村中學英語口語訓練對策

(一)課堂教學中的口語訓練

第一,利用好朗讀、復述和背誦等傳統教學方法。在偏遠農村地區尤其缺乏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因此,仍然需要利用好朗讀、復述和背誦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加語言信息的輸入,來彌補語言環境的不足。朗讀是口語表達的準備,通過朗讀學生容易領會語音、語調、停頓和節奏的變化。在英語課堂中正確地引導學生復述,對課程內容進行再吸收、再整理和再創造,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組織能力。背誦被認為是笨辦法,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語多讀多背,潛移默化,一些句子就能脫口而出,課堂上學生敢開口說的也是他們背誦的熟練的句子。因此,充分利用好朗誦、復述和背誦等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對中學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創設課堂口語交際情景??谡Z交際是在特定環境里產生的語言活動。在英語教學課堂上,要根據每單元重點,結合學生實際,設計英語口語練習專題和自由談話(Free Talk)訓練環節,以加強學生說的能力。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并多讓學生開口講英語。比如老師教學一段文章后,可以引導學生找關鍵詞,關鍵句,然后請他們上臺把短文復述出來。另外,課堂教學中交際情景的創造是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關鍵之一。良好的英語課堂交際情境,不僅能讓學生口語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也能增進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學習資源和課堂等媒介,創設英語口語交際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交際活動中,比如,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老師都應該用三到五分鐘時間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可以從欣賞的角度談論某個同學,天氣,心情,環境,旅游等,并把它當作一種常態,讓學生養成習慣,這樣既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唱英文歌曲來創造歡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口語練習的興趣。這樣,學生聽的多,自然就會講,也知道該在怎樣的語言環境應用。再如,問路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用課桌當建筑物或目標地點,以過道當道路,讓學生分組模擬問路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學生英語口語鍛煉的興趣。

第三,設置課堂值日生演講。演講是口語訓練的有效方法,演講過程中學生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達到英語口語鍛煉的要求。比如英語課堂上可以設置課前3分鐘的值日生演講,每位同學都有機會輪到,演講內容可以從課堂缺席報告到課堂內容復述,再到自己碰到的新鮮事演講等。值日生演講,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能力,同時課堂上教師通過積極的反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流的綜合能力。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演唱比賽等。

(二)課堂外的口語訓練

第一,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大量的課外實踐。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的口語訓練外,同樣需要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外的英語交流活動,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在真實的環境中得到鍛煉。1.舉辦英語小活動。借助英語國家的傳統節日如圣誕節、萬圣節等,開展一些英語課外活動。課堂中介紹這些傳統節日的基本情況,在課外活動中要求學生用英語交流參加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英語文化的環境中輕松自然地進行英語交流。還有,如舉行英語座右銘選擇活動,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座右銘,并在課堂上用英語表達為什么選擇這句話,對自己有何幫助。

第二,開設英語角。“英語角”是常用英語口語訓練平臺之一。英語角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學中很常見,但在偏遠學校組織的不多,這進一步減少了農村地區學生英語口語的實踐機會。因此,可以利用晨讀或課外的時間,以班級為單位輪流組織,每周組織一次英語角。話題可以學生自發形成,也可以圍繞某個話題展開。英語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口說話”的平臺,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第三,優秀英語動畫短片欣賞。動畫片是中學生喜歡看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擇一些優秀的動畫片,作為課外英語口語練習的素材。比如布置觀賞某個動畫片為家庭作業。利用值日生演講時間,或英語角的時間,讓學生用英語談談觀后感,讓他們聊聊,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對自己的成長有何啟發等。通過課堂外的英語學習資料,擴展英語口語訓練的機會。

(三)積極的反饋與評價

教學反饋與評價對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針對學生英語口語的畏難情緒,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鼓勵,再鼓勵!在英語課堂中需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變化。比如,不愿開口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口語交際情境中,就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增強其信心。教師的愛心能讓學生緩解畏懼感,能讓他們更主動地開流。不僅要對學生課堂的英語口語練習進行積極的反饋,同時也應該加強對課外的口語實踐活動評價與反饋。比如學生舉辦英語活動,英語老師的參與會給他們莫大的鼓勵。同時,老師的一句表揚能讓學生欣喜萬分。讓他們認識到舉辦英語實踐活動的價值和樂趣??傊?,英語教師在學生口語訓練的過程中,不要吝嗇積極的反饋與評價。

另外,安排一些口語小測試,可以增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目前的英語學習考察往往重視單詞、語法、詞組、句式等方面的內容,缺少口語的測試。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引入口語測試,測試方法可以是師生對話,也可以是學生小組討論,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在測試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與交流能力也同時得到鍛煉。

四、小結

總之,提升農村英語口語教學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對于政府部門來說,需要增加農村地區英語教育的投入,為鄉村學校提供良好的教學硬件設施,特別是要提高多媒體教學設施建設。對于學校來說,要為農村中學教師提供更多教學交流和專業培訓機會,以提升他們的英語教學水平,尤其是口水教學水平;同時,要加強校園英語文化環境建設,組織舉辦多種英語小活動、開設英語角和優秀英語動畫短片欣賞等課外口語訓練途徑,并配合教師的教學,對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評價體系進行合理的改革,以促進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實現創新發展。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適應時代要求;要加強對口語訓練的重視,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創設課堂口語交際情景、設置課堂值日生演講等強化課堂口語訓練。

參考文獻:

第12篇

關鍵詞:初三英語;信息技術;復習

在傳統的初三英語復習階段,教師都是遵循教師歸納、總結、講解,學生被動記筆記和接受這一過程。課堂教學形式上,遵循學生背誦、檢查、聽寫、做習題的步驟,造成每堂課的內容都安排很多,教學時間很緊,學生在課后面臨著大量的作業練習。這樣的復習教學,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嚴重影響復習教學效率。因而,初三復習作為與中考銜接的重要教學部分,提高復習教學效率十分有必要。在初三復習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像并茂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從根本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本文結合所在學校初三英語復習情況,就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

一、創設語言學習環境,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語法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語法復習是一個難點也是重點。面對初中三年復雜的語法知識,教師如果在復習中不采用有效的復習手段,就會讓學生感到十分厭煩和枯燥難懂。這樣會降低學生對語法的學習興趣,影響復習效果。在復習語法知識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停留在記憶和做題的基礎之上,應該通過互動和交流來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在以往的語法復習中,受到教學資源和教學時間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交流和情境教學方面有很大的不足。這就造成了語法復習缺乏必要的語境,學生的語法學習不能與英語實際運用相聯系,給學生加大了記憶和理解的難度。而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克服這一弊端。

很多語法知識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體現的,如果只是單純記憶,很難真正理解。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情境。例如,在復習八年級上冊Module12 Unit 3這一節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發生事故時現場急救的視頻短片。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話,迅速掌握重點語法內容:記住M12中medical等14個單詞、What’s wrong with等10個短語,并歸納must、can、could表示推測的用法以及祈使句的肯定式和否定式的用法,能夠聽懂并描述突發事故和急救的話題。

二、開展精彩教學活動,在游戲中進行詞匯學習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詞匯復習是一項最為基礎的復習。詞匯掌握情況,對于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初中三年學習的詞匯量較大,復習不僅需要很多教學時間,復習效果也不明顯。教師在詞匯復習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教學方法,把詞匯知識有效地呈現給學生,同時讓詞匯復習變得生動有趣。

在詞匯復習教學中,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巧妙插入一些flash 動畫、視頻和圖片等,為學生創造詞匯環境,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詞匯復習中去,提高詞匯復習的效率。例如,在復習Food相關知識時,重點回顧各種各樣的食物名稱。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食物圖片,讓學生回憶這些食物的英語表述,如potato、bread、apple、milk等。接著再讓學生根據圖片,復習相應的短語:a glass of milk、two bowls of rice、three pieces of bread、a piece of bread等等。這樣,把多媒體與詞匯復習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減少復習時間。

此外,在復習詞匯時,利用信息技術還能進行聽說練習。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英語聽說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以往的聽說練習中,都是采用錄音機和口語練習,在復習時磁帶很難把相關的知識都總結到一起,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在詞匯的聽說復習中,借助信息技術,則可以把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教師可以把容易混淆和經常出錯的詞匯的發音,編入課件,讓學生反復聽讀,幫助學生區別。同時,教師還可以去網上下載相關的英語廣播和文章,讓學生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語發音,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三、調動多種感官,生動直觀地練習英語寫作

初三英語寫作復習,也是英語復習的重要內容之一。英語學習主要目的是交流和運用,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寫作復習,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在寫作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讓學生可以順利地用英語表達出自己想的內容,做到“學有所用”。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都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完成后教師去批改。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學生也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教師把學生的作文直接在多媒體上展示,現場進行點評和講解。這樣,全體學生都能看見,發現作文中存在哪些錯誤,自己在以后的寫作中也引起重視。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實現教學內容的共享。教師還能利用多媒體,插入各種圖片,圖文并茂地開展寫作教學,讓寫作教學不再枯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Healthy life》這篇文章: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to every one. First, doing sports every day can help us keep healthy, make us happy and make our body strong. If we don’t take any exercise, we will become fat, feel tired and get sick easily. There are many sports we can do, such as running, swimming and ball games. Second, we must eat healthily. We should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Eating more healthy food is good for our body. Let’s keep away from junk food. Let’s do sports and eat healthy food every day. 教師運用多媒體,一方面可以把重點句子標注出來,指出容易出錯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插入與作文內容相關的課件,如各種蔬菜的圖片、兒童運動的小短片等。

總之,在初三英語復習中,信息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可以極大地提高復習效率,改善教學。但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要堅持從提高學生興趣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要合理地運用,與傳統復習手段相結合,不能喧賓奪主,舍棄傳統教學。只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一定能為初三英語復習插上翅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怡.淺論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31).

[2]于曉紅.多媒體――英語聽說教學的翅膀[J].新課程學習,2013

(7).

[3]隋文玲.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存在的優勢與不足[J].新課程學

習,2014(2).

[4]馮秀容.談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英語教學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