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大學生語文論文

大學生語文論文

時間:2022-11-14 00:14: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生語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出生在漁船上的文學少年

1941年12月,太陽剛剛升起之時,喻旭初出生在江蘇溧陽的一條漁船上。他的父親只讀了4年小學,母親則是文盲。1959年,喻旭初考入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成了家中唯一的大學生。學生時代起,他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喜愛普希金、拜倫、海涅、泰戈爾的詩和俄羅斯、法國小說。

1963年大學畢業后,喻旭初被分配到南京十中 (今天的“金陵中學”)教初中語文。在這里,他刻苦鉆研教學,經驗不斷豐富,水平也不斷提高。

1976年,喻旭初開始擔任南京金陵中學的語文教研組長,在這一崗位上,他一干就是25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03年,他先后在校內開設公開課數十次,接待了大批來自各地的語文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心得,受到廣泛好評。南京市電教館還專門為他拍攝了8集“語文教學藝術講座”的教學錄像。

2004年,他送走了自己所帶的最后一屆高中畢業生,正式退休了。但他并沒有停止語文教學的腳步,2005年開始,他除了開設系統的“人文”選修課,還經常指導青年教師講課。2008年,金陵中學開設了國際部,他負責教授高三亞大班的中文課,系統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直到今天,他依然繼續堅持工作在教學第一線。

“少一些枯燥的灌輸”

對于教育,特別是中學語文教育,喻旭初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念。早在1989年,他就在全國語文教學界提出了語文教學的人學觀,主張人的發展是教育的主題,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主張對學生“少一些枯燥的灌輸,多一些人性的光輝”。

2008年,他批評教育界的浮躁,率先提出“教育是公益事業,是非功利的,是富有理想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公民”。他努力探索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尋求平衡點,力求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在堅持抓基礎、抓習慣、抓方法的同時,喻旭初非常重視感情熏陶。他上課很投入,帶著感情進課堂,帶著感情教課文,在討論問題中與學生作感情交流,在感情交流中深入理解課文。他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是學生的朋友。

每年教師節和新年前夕,喻旭初都會收到許多來信或賀卡。上面寫著“感謝老師既教了我語文,又教了我怎樣做人”,“您的正直和認真令我感動,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愿老師這輪初升的太陽永遠燦爛!”等飽含師生深情的話。

為教育付出辛勞是美麗的

教學之余,喻旭初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活躍在語文教學研究的舞臺上。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在擔任南京市青年教師語文研究會會長時,主持了市首屆青年教師好課評比,為培養青年教師、促進語文教學改革作出了努力。1994年當選為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后,他連續多年組織全市中學語文論文評選和市級公開課,為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理論研究的深入貢獻力量。

2002年,他代表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在全國葉圣陶研究會上作了題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葉圣陶德育思想初探》的發言,文稿榮獲全國一等獎,并被刊登在 《光明日報》上。2007年,他當選為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副會長。2009年5月,在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年會上,他又作了《教育必須去浮躁、走正道——紀念葉圣陶誕生115周年》的發言。

不久前,在校方大力支持下,民進南京市委會教育委員會和民進金陵中學支部舉辦了喻旭初老師從教45周年教育研討會。

會上,大家對喻旭初的教研成果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他深情地說:“如今,我年齡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了,盡管如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對教育的熱情不減,對母語的熱愛不減,對教育的探索不減。我總是這么想:為教育付出辛勞是美麗的,與學生在一起是年輕的,看到青少年成長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