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10:37: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藥膳食療,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明目茶
【基本配伍】草決明15克,白6克,綠茶適量。
【操作要領】將草決明、白、綠茶放在茶壺內(最好是帶過濾網(wǎng)的茶壺),開水沖泡后15分鐘即成。
【成品特點】清香甘苦,平肝明目,降脂利水。
【宜忌注意】餐后半小時內不宜飲用,以免影響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
【藥茶點評】草決明中含有少量大黃酚,對大便閉結、肥胖者尤為適合。有報道稱其對降低膽固醇有輔助治療作用。草決明還含有維生素A等成分,對保護視力有幫助。但草決明應炒焦用,否則藥效不易發(fā)揮。
玄肝蕎麥夾餅
【基本配伍】玄參9克, 動物肝(豬、雞、鴨、鵝、乳鴿任選一種)、芝麻醬、大蔥、蕎麥粉各適量。
【操作要領】1.玄參略浸泡,與肝同蒸至酥爛,棄藥渣,將肝撈出切小粒備用;
2.芝麻醬加鹽、水調成糊狀,加入玄參肝粒,備用;大蔥切絲成段便于夾餅;
3.蕎麥粉加水調成糊,烙成薄餅裝盤,餅中放芝麻肝粒醬和大蔥絲卷食。
【成品特點】肝醬鮮香、餅軟爽口。
【基本功效】滋陰清熱、養(yǎng)肝明目。
【宜忌注意】有肝陽易上亢者,可減少大蔥量另加黃瓜絲。
【藥膳點評】此款藥膳可作為養(yǎng)肝、健脾、益目的春季主食。蕎麥可健脾養(yǎng)胃,配大蔥可振興脾胃陽氣;畜禽肝臟配玄參有滋陰養(yǎng)肝而不致肝陽上亢。肝臟還含較多維生素A和維生素D,利于兒童保護視力,促進中老年人補鈣。芝麻醬中還可加入適量甜面醬等,調出自己喜歡的口味。
歸參鱔魚羹
【基本配伍】黃鱔250克,火腿、當歸、人參、高湯、鹽、雞汁、胡椒粉、水淀粉、麻油各適量。
【操作要領】1.黃鱔宰殺后去骨切粒,火腿切絲,分別焯水;當歸、人參分別切絲,上籠蒸透;
2.將黃鱔粒、火腿絲、當歸、人參放入高湯中,加鹽、雞汁燒開,用水淀粉勾芡,關火,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即可。
【基本功效】補益氣血,適宜于氣血不足、肢體麻木、腰腳無力者。
玉麥素百合
【基本配伍】鮮百合100克,薏米仁30克,玉米50克,枸杞子15克,鮮香菇50克,玉竹12克,麥冬12克。
【操作要領】1.玉竹、麥冬煮汁備用;
2.薏仁、玉米加水,蒸至酥爛;鮮香菇切粒;枸杞子加水泡軟;
3.鮮百合油鍋中煸炒,加入薏仁、玉米、鮮香菇粒翻炒,再加入玉竹麥冬汁,勾芡、調味,最后撒上枸杞子即可。
【基本功效】養(yǎng)陰生津, 健脾益肺。
【服用方法】以上量可分1~2次吃完。
【宜忌注意】預防氣喘可加白果30克,煸炒時加蔥白一起炒。
決明荷葉瘦肉湯
【基本配伍】瘦豬肉200克,山楂30克,決明子30克,鮮荷葉半張,去核紅棗4枚,植物油、食鹽、蔥、姜、黃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操作要領】將鮮荷葉切碎,與山楂、決明子入鍋煮,留汁備用;瘦豬肉切小塊加入調料拌勻,入油鍋略炒,加藥汁及其他調料,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即可。
【基本功效】清肝泄熱,消滯和胃。可預防肥胖。
南瓜飯:南瓜1500克,大米500克。南瓜削皮挖瓤,切成塊,用油鹽炒過。大米淘凈,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時,撈出,放在南瓜塊上,再加水適量,慢火蒸熟。加適量紅糖,其味更美。有補中益氣之效,可用于病后體弱者日常進補以及癌癥術后康復時的日常膳食。
南瓜川貝膏:南瓜1個,麥芽糖500克,川貝母末60克。將南瓜切碎,與麥芽糖一起加水少許,煮至爛熟,摻入川貝母末,做成黏膏,冷卻后切成約重9克的小塊,嚼服,每次1塊,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連服數(shù)月,對慢性支氣管炎的咳嗽、咯痰等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南瓜煮牛肉:南瓜500克,牛肉250克,各切小塊。加水適量煮熟(不加油鹽)分次服食,可以用于肺癰(肺膿瘍)的輔助治療。
紅棗南瓜湯:南瓜500克,紅棗15粒,紅糖1匙。南瓜切塊,加紅棗(去核)、紅糖和水適量,煮至瓜爛熟。有清熱解毒、補脾和胃、調經(jīng)理氣、養(yǎng)血活血,益氣生津之功效。
鍋塌南瓜:南瓜150克,雞蛋3只,海米適量。南瓜切絲,加雞蛋、面粉、鹽、味精、料酒、海米拌勻,入油鍋攤成圓餅,煎至兩面金黃色,淋上麻油。具有潤肺、健脾、和胃、清熱、敗毒、利濕、通乳、止咳之功效。
蜂蜜南瓜:南瓜1個(500克左右),蜂蜜60克,冰糖30克。在瓜蒂處開一口,挖去部分瓤、子,放入蜂蜜,冰糖,蓋好,蒸熟(約1小時),每日早晚各一次,連服5~7日。可治哮喘。
南瓜海帶湯:南瓜500,豬瘦肉150克,水發(fā)海帶200克。南瓜洗凈,切塊,放入煲內,加海帶(切段),豬肉(切塊)和水等煮熟,加鹽、味精調味。具有補中益氣、益心斂肺、利小便的功效。
南瓜子益母草湯:南瓜子30克,益母革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以治療產(chǎn)后水腫。
南瓜蒂湯:南瓜蒂3~5個,水煎久煮,每次1劑,每日3次,可治療小兒嘔吐。
南瓜外敷方:南瓜肉適量,煮熟外敷,每日2次,止痛作用好,可治療肋間神經(jīng)痛。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是最為常見的疾病,尤其在冬春交替時節(jié)。由于小兒體質弱,免疫力差,加上目前不少城市空氣污染,在氣溫劇變、溫差較大時更易發(fā)生。
小兒上感常見的病原體為病毒和細菌。中醫(yī)根據(jù)病兒癥狀分成風寒、風熱兩型。
下面推薦幾款藥膳食療方。
(一) 風寒型(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畏寒發(fā)熱,體溫在38℃以上,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嗽等)
(1) 姜糖蘇葉飲
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生姜切片與紫蘇葉加水煮沸5~10分鐘(也可用開水浸泡10分鐘以上),去渣留汁約200毫升,加入紅糖即成,趁熱頻飲。
(2) 蔥白粥
連根須蔥白5根,生姜片3克,糯米60克,米醋5毫升。將前三物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后加米醋拌勻,趁熱服用。
(二) 風熱型(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較高,無畏寒或略畏寒,頭痛、鼻塞、流膿涕、吐黃稠痰,咽喉紅腫疼痛等)
(1) 羌藍飲
羌活3~4.5克,板藍根10~15克,糖10克。將前兩味加水煎至150~200毫升,加糖,分兩次服完。
(2) 葛根粥
葛根30克,梗米60克。葛根煎汁去渣,梗米淘凈后加藥汁及水適量煮成粥即成,可作為主食。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孟仲法
何首烏,讓您返老還童
據(jù)說,清朝慈嬉太后在古稀之年仍若五十左右,重要原因之一是她很追求中藥美容,其中包括常吃中藥何首烏。
宋代的《開寶本草》稱何首烏有“黑須發(fā)、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功效。
何首烏分生首烏和制首烏兩種,其性味、功效和主治均有所不同。中老年人用于體虛滋補者是制首烏;生首烏用于大便干燥便秘者。而這里談到的“返老還童”,就是制首烏的最主要功能――養(yǎng)血烏發(fā)。
須發(fā)早白者不妨用用下面驗方:
1. 制首烏20克,桑葚20克,女貞子10克。水煎代茶飲。
2. 制首烏50克,童子烏雞1只,調料少許。將雞洗凈切塊,加水適量,燉煮1小時,食肉喝湯。
3. 制首烏100克,女貞子50克,墨旱蓮50克,桑葚500克,蜂蜜適量。將前三味煎煮1小時后取汁,放入桑葚煮至稀爛,加入蜂蜜,再煎煮成膏狀裝入瓶中,每日早中晚服用1湯勺。
4. 制首烏100克,熟地黃50克,生地30克,當歸30克,白酒1000毫升。將諸藥洗凈后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后,每日早中晚服用20毫升。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西苑醫(yī)院 張國璽
紅棗黃芪飲 養(yǎng)心效果好
讀者汪九令介紹:我55歲開始,每到天冷時心率慢到44次/分鐘,并且怕冷、胃口差、面色無華,晚上不到8點我就坐不住了,再好的電視節(jié)目也無精力看下去。后經(jīng)朋友介紹,我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每日煎服紅棗、紅參、黃芪、黨參。服藥后,我的心率上升到52次/分,頭不昏、胃口好、面色紅、手腳轉暖,精力也充沛多了。
中醫(yī)認為,冠心病是由于正氣虧虛導致氣滯血瘀,脈絡痹阻所致。患者除用相應的藥物治療外,合理的飲食輔助治療也很重要。
食療原則:
宜多食富含植物蛋白質、復合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及高纖維素的食物,宜吃海帶、海蜇、淡菜、紫菜、海藻等海產(chǎn)品,忌吃蛋黃、動物內臟、高鹽腌制品等。
參芪牛肉湯
人參6克,黃芪10克,肉桂3克,生姜片5克,牛肉250克。將牛肉洗凈,切塊;黃芪、肉桂煎煮取汁50毫升;牛肉放鍋中加水,放入人參、生姜片、料酒煮沸,小火煮至熟爛,加入藥汁煮5分鐘,加適量調味品調味,分次食用。有助于扶正固本、強心活血。用于心腎氣虛或陽虛,不能溫潤五臟、溫煦心陽而致時發(fā)不重的心絞痛,并伴體乏無力,畏冷胸悶和氣短自汗者。
玉楂蒸魚
玉竹10克,山楂15克,魚1條(約500克)。玉竹、山楂加適量溫水浸泡,魚去鱗洗凈;魚身淋料酒,放上蔥、姜、玉竹、山楂,隔水蒸熟,加適量調味品調味即可。有助于扶正固本,通經(jīng)祛瘀。適用于心絞痛頻發(fā),必律不齊,舌紫或有瘀斑及高血脂者。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長期飲食不合理,常見于生活無規(guī)律、酗酒、缺乏運動人群及肝病患者。過多食用高糖甜食或高脂食物,會促使肝臟氧化脂肪酸功能減弱及合成和釋放蛋白的功能降低,導致肝內脂肪代謝受阻或紊亂,就可能形成脂肪肝,大多數(shù)還伴有血脂高、皮下脂肪增厚。防治脂肪肝,合理飲食很重要。
食療原則:
脂肪肝患者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綠色蔬菜、水果及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玉米、燕麥、山楂、鴿肉、海參、菌類(香菇、蘑菇、金針菇、草菇、木耳)、茶葉、荷葉、蛤蜊、芹菜、西紅柿、黃瓜等。忌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高熱量和過咸食物。
荷葉決明茶
荷葉5克,炒決明子15克,綠茶3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分次飲用,也可煎汁做成粥。經(jīng)常飲用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降脂。
食療原則
習慣性便秘可見兒童或中年人,中醫(yī)認為可有“腸胃實熱或實熱傷陰”或“大病過后身體虛弱”,急者可用清熱瀉下法,而后再養(yǎng)陰潤腸。老年性便秘多因“下元虧損、血虛有熱、津枯腸燥”, 宜用溫腎潤腸法。
常用中藥材可有:黃芪、人參、當歸、生首烏、番瀉葉、玄參、柏子仁、肉蓯蓉等。食物可用核桃、芝麻、松仁、白蜜、生梨、蓮藕、山芋等果蔬。
首烏麻桃粉
核桃粉50 克,芝麻粉50 克,生首烏粉12 克,葛粉50 克,分別制備待用; 根據(jù)需要將混合后的粉加涼水調勻,再加熱煮熟,最后根據(jù)需要調味即可。有助于滋陰補腎、開胃潤腸。
決明潤腸茶
綠茶葉3 克,草決明6 克。草決明炒制后煮約5 分鐘,將汁濾出沖泡茶葉。可潤腸通便、清熱明目。
(本欄目由上海藥膳協(xié)會供稿)
便秘
嘔吐主要指胃腸道病因素(急慢性胃炎、食物中毒等) 外的嘔吐,如中醫(yī)認為由中樞神經(jīng)性因素引起的美尼爾氏癥、暈車等,以及風邪入脾胃的胃腸型感冒和懷孕嘔吐等。
食療原則
胃腸型感冒以溫中、養(yǎng)胃、止嘔為主, 可用生姜、藿香等。頭暈引起的嘔吐則以平肝熄風為主,可用天麻、等。
天菊炒魚片
黑魚片100 克,天麻切片9 克,3 克,生姜10 克。天麻切片加水漲發(fā)后, 與、生姜煎出汁約100 毫升備用;黑魚片上漿后滑油,加入適量天麻汁, 勾芡即可。有助于平肝清熱、止嘔養(yǎng)胃。
藿香生姜粥
粳米50 克,藿香9 克,鮮生姜片15 克。粳米洗凈,加生姜片煮至稠,加入煎好的藿香汁即可。可溫中驅寒、和胃止嘔。
嘔吐
內臟下垂多指脾臟、胃、肝臟、腎臟多臟器的下垂,中醫(yī)稱內臟下垂屬“中氣不足” 所致“脾氣下陷”。
食療原則
宜以補中生陽、補脾益氣為主,常用中藥材可有: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升麻等。食物可用雞肉、鴿肉、鵪鶉、泥鰍、粟米、鯽魚、大棗、糯米等。
金櫻山藥粥
粳米50 克,鮮山藥30 克,金櫻子15 克,食鹽少許。山藥、金櫻子洗凈加水,煮成100 毫升汁備用;粳米洗凈, 加水煮至將稠時;加入山藥金櫻汁,煮10 分鐘即可。可補氣健脾、提升陽氣。
張慧教授今年58歲,他早在32歲時就被破格評為“高級實驗師”,他不僅是烹飪理論的行家,也是實踐操作的高手。他多次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烹飪比賽,迭獲佳績。1993年,在全國第三屆烹飪大賽中,他設計的烹飪作品“大吉大利”宴席以及用白蘿卜雕刻的果蔬雕作品“祥云飛鶴”,以色香味俱佳的造型,震驚了評委,兩項作品同時獲得了最高獎項――金獎。以后,他不斷獲得各種榮譽,多次代表國家到海外交流,曾經(jīng)在加拿大訪問交流一年。他不僅成為“中國藥膳大師”、“中國烹飪大師”,還成為國家級烹飪評委。
說起藥膳食療,張慧教授滔滔不絕。據(jù)了解,藥膳是發(fā)源于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的一種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的醫(yī)學知識與烹調經(jīng)驗相結合的產(chǎn)物,有兩千年以上的文字記載的歷史,成書于西漢之前的《山海經(jīng)》一書中就有關于養(yǎng)生食物的記載。藥膳是在中醫(yī)學、烹飪學和營養(yǎng)學理論指導之下,按照合理的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xiàn)代科學方法制作而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藥膳“寓醫(yī)于食”,將既是藥物又可做食物的食材加工成為美味,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又可防病祛病、強身健體。
正本清源
如今,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藥膳食療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不少人熱衷于滋補,卻不得要領,藥膳學了不少,嘗試了不少,卻效果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弄出毛病來。怎樣科學合理地利用藥膳達到保健的目的呢?
張慧教授認為,“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問題是天大的事兒!藥膳養(yǎng)生應繼承和秉持“不治已病治未病”和“藥食同源”的理念,引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科學養(yǎng)生、自然養(yǎng)生。藥膳的主旨不應該是治病,而是養(yǎng)生健身。但目前藥膳市場比較混亂,應該“正本清源”。社會上一些人打著中醫(yī)養(yǎng)生的旗號,路走極端、欺蒙大眾,一批批假冒的“養(yǎng)生大師”通過講座、出書等吸引了不少群眾,刮起了一股被誤導的“養(yǎng)生食療風”,甚至宣揚“綠豆治百病”、“茄子理論”等等,這些被誤導的說法已經(jīng)被批判,但還應該得到進一步徹底澄清。藥膳食療是以“治未病”、增進健康為目的的,而不是可以代替醫(yī)生和藥物治病的措施。
除此之外,社會上還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及藥膳食療配方,這些說法多數(shù)是有一定依據(jù)的,但也存在著不少謬論以及悖論,誤導著大眾消費者。許多城市都有人擺地攤賣著《食物相生相克圖》,這張圖既無正規(guī)出版單位也無作者及印制單位,是典型的“三無產(chǎn)品”,卻賣得很火。它其中有很多謬論,如雞蛋豆腐犯忌,飯店里的“鍋塌豆腐”就是雞蛋包著豆腐,吃的不是很好嘛,誰吃出問題來了?再比如,說什么菠菜不能和豆制品搭配云云,都是瞎說一氣,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這樣的東西不能買、也不能相信。在這里要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無依據(jù)的傳說尋,找藥膳方劑最好到正規(guī)的書店,購買各家科技出版社正規(guī)出版的書籍。在民間得來的藥膳食療方子,最好到各家中醫(yī)院請教中醫(yī)師給予指導。
科學進補
中醫(yī)學歷來認為“藥補不如食補”,并強調“是藥三分毒”。在《飲膳正要》、《傷寒雜病論》、《千金方?食治篇》等典籍中,收藏了大量的食療方,并以中藥“四氣五味”、“性味歸經(jīng)”理論指導人們正確地進行食療。藥膳不是一般的營養(yǎng)食品,更不是簡單的中藥和食物相加,需要有科學的組方和合理的搭配。用于藥膳的中藥除其本身的治療功能外,還應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因此,入選藥膳的中藥必須具備以下特點:首先是無毒性的原料中藥或經(jīng)制備、烹飪的中藥,如黨參、人參、枸杞子、制附片等;然后,原料中藥要有較好的氣味,比較適口,如甘松、砂仁、草果、桂皮、小茴香等等。
按照國家衛(wèi)生部門的規(guī)定,在常用的近5000種中草藥材中,能夠藥食兩用的只有78種,只是中藥中極小的一部分。按中藥功能分類看,主要是具有補虛、溫里、化濕、消食等功效的藥材。至于藥性猛烈、有毒的中藥,絕對不能混入藥膳譜。而現(xiàn)在,在餐桌上被用來進補的中藥至少有一百多種。餐飲從業(yè)人員對中藥知之不多,很難掌握藥理和劑量,常常信手拈來,隨意入菜。這樣的“進補藥膳”會給食客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有的食用后不僅沒有益處,對身體反而可能造成損害。
人到中年的楊女士,患有頑固性、過敏性鼻炎,經(jīng)常犯病,痛苦不堪。聽人說中藥蒼耳子燉家雞有助于治療慢性鼻炎和鼻竇炎,她便到藥店抓了150克新鮮蒼耳子回家煲雞湯,服用一天后就感到全身無力,伴隨頭暈、惡心、腹痛、頻繁嘔吐及呼吸困難。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yī)院急診科,經(jīng)洗胃、導瀉、生理鹽水高位灌腸、注射高濃度葡萄糖、用維生素C及保肝藥,佐以甘草綠豆湯解毒,才使她脫離了危險。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帶總苞的果實,里面含有生物堿、蒼耳子甙等,每天服用總量超過6克就會中毒,極易出現(xiàn)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肝腎功能異常,嚴重者甚至因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像楊女士這樣因誤食藥膳而入院搶救者屢見不鮮。
張慧教授指出,烹制藥膳應該講科學,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藥膳。首先要因證用膳,因為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因此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藥膳的保健作用。其次要因時而異,中醫(yī)認為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采用性質寒涼的藥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質溫熱的藥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藥膳。另外,因人用膳也很重要。人的體質和年齡不同,用藥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更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這些都是在藥膳中應注意的。最后,還要因地而異,不同的地區(qū)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的差異性,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也有所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
除此之外,還應該強調并非人人都需要用藥膳進補。兒童、青少年、40歲以下的年輕健壯者,一般不需要進補,或僅以食物調補即可。身體虛衰的中老年人,適當藥補和食補有一定益處。明代名醫(yī)張景岳說過:“人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藥膳進補,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切不可輕聽輕信、濫食亂補。現(xiàn)在許多酒店推出的“進補藥膳”大都并非出自藥膳師之手,且沒有多少針對性。顧客不論年齡大小,身體狀況如何,通通食用同一藥膳;既不知道藥材性狀,也不知道藥膳是否對路,令人擔憂。
[關鍵詞] 藥性組合;貪婪算法;藥膳配方;個性化
[收稿日期] 2013-11-27
[基金項目]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8BAI51B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373985,81173568);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項目(NECT-11-0605);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項目(2011-CXTD-11)
[通信作者] 王耘,教授,博士生導師,Tel: (010)84738620,E-mail:;喬延江,教授,博士生導師,Tel:(010)84738620,E-mail:
藥膳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以食物和藥物為原料,經(jīng)過烹飪制成的一類特殊膳食?它和中藥?針灸?按摩等療法一樣,都是中醫(yī)學的組成部分?它“寓醫(yī)于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發(fā)揮著“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的重要作用[1]?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和環(huán)境相結合模式的轉變,藥膳食療“治未病"的重要性逐漸顯現(xiàn)出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對藥膳開展了研究[2],進行了對古醫(yī)籍中藥膳方的收集整理[3-5],探討了風濕病如何辨證施膳[6]?糖尿病藥膳的物質基礎[7]?藥膳食療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等[8-9]?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文獻研究?臨床應用研究?或是基于中醫(yī)藥理論層面的探討,缺乏系統(tǒng)的藥膳設計方法,難以出現(xiàn)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性進展?
藥性是方劑配伍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每種食物都具備獨特的藥性,本文嘗試從藥性組合的層面分析經(jīng)典方劑,并以此為線索探索基于經(jīng)典方劑藥性組合模式的藥膳配方設計方法,以期實現(xiàn)高水平的藥膳產(chǎn)業(yè)開發(fā)及臨床應用?
1 方法
本文通過分析藥典所載中藥及常見食物的藥性組合模式,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以經(jīng)典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為模板,利用貪婪算法借助Matlab2011a平臺,利用自編語句將食物進行優(yōu)化組合,從而得到與經(jīng)典方劑藥性特征相同的藥膳配方,實現(xiàn)了一種基于藥性組合模式的藥膳配方方法?
1.1 藥性組合模式的獲取 藥性組合是指藥性中性?味?歸經(jīng)的特定組合,例如性寒?味酸?歸脾經(jīng)即一個藥性組合?將四氣?五味?歸經(jīng)統(tǒng)一考慮的藥性組合有助于從整體上對藥性之間的配伍關系進行研究[10-12]?藥性組合模式是指在方劑中反復出現(xiàn)的具有相同或相近功效的多個藥性組合間的配伍特征?這些藥性組合模式能夠從藥性層面反映出不同方劑在治則治法上的配伍特征,為方劑配伍理論的完善提供思路和方法?
本文將《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中記載的中藥數(shù)據(jù)整理成藥性組合的形式,例如甘草在藥典中的藥性記錄是平?甘,歸肺?胃?脾?心經(jīng),用藥性組合的形式來表述,甘草可記為包含平甘肺,平甘胃,平甘脾,平甘心4個藥性組合?數(shù)據(jù)的整理形式見表1,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僅選取部分數(shù)據(jù)進行展示?
1.2 食物藥性來源及數(shù)據(jù)準備 食物所對應的藥性組合整理自《食物養(yǎng)生金典》[13],具體形式和中藥-藥性組合的整理方法一致?為進行后續(xù)處理將數(shù)據(jù)整理成二值列表的形式,如某種中藥含有此藥性組合記為1,如不含此藥性組合則記為0?整理好的部分待運算數(shù)據(jù)見表2?
1.3 定性設計方法 本文以貪婪算法作為工具,將藥-藥性組合進行歸納總結,以經(jīng)典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為模版運用貪婪算法進行重新組方,實現(xiàn)一種新的藥膳配方設計方法?貪婪算法是一種不追求最優(yōu)解,只希望得到較為滿意解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選擇來得到某個問題的最優(yōu)解,對于算法的每個決策點都給出一個當時的最優(yōu)選擇,每步都取當時的最優(yōu)解,最后得到全局最優(yōu)解的一個近似解[14-16]?
已知一組藥性組合和一組食物,它們之間為互不相交的子集A 和B,食物1 對應的藥性組合有2 個,分別為溫酸脾和溫酸胃;食物2 所對應的藥性組合有2 個,分別為寒苦脾和寒苦膀;食物3 所對應的藥性組合為3個,分別為寒苦胃?寒苦膀?寒苦肝,見圖1?本文的目標為:在集合A中找出最少的食物組合可以覆蓋集合B 中所有的藥性組合?
根據(jù)貪婪算法每步都尋求最優(yōu)解的原則,第一步必定選取食物3,因食物3包含3個藥性組合寒苦胃?寒苦膀?寒苦肝,再將食物3所包含的3個藥性組合移走后,還剩下2 個藥性組合,分別為溫酸脾和溫酸胃,由于食物1 包含了其中的2個,食物2包含了0個,因此選取食物1為目標食物,最后根據(jù)貪婪算法算出的結果為食物1和食物3包含了全部的藥性組合?
1.4 以經(jīng)典方劑白虎人參湯為例進行藥膳配方設計 現(xiàn)以經(jīng)典方劑白虎人參湯的藥性組合模式為例,對基于貪婪算法的藥膳配方的設計進行闡釋?白虎人參湯出自于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具有清熱?益氣?生津止渴,和表散熱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胃熱熾盛?氣陰虧虛型糖尿病?方中包含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和人參5 味中藥?其藥性組合模式見表3?
統(tǒng)計得到此方劑提供的藥性組合模式為平甘心?平甘脾?平甘胃?平甘肺?平苦肺?平苦脾?平苦心?寒苦肺?寒苦胃?寒苦腎?寒甘肺?寒甘胃?寒甘腎?寒辛肺?寒辛胃?
以此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作為模版,結合食物藥性組合數(shù)據(jù),利用貪婪算法在MatlabR2011a自編語句進行重新組方,得到了以白虎人參湯藥性組合模式為模板組成的食物方案共計18 則,見表4?
2 結果與討論
經(jīng)過上述配方方法得到藥膳配方的整個過程可重復,可操作,但新藥膳配方的合理性仍需進一步分析,下面分別從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角度對藥膳的功效進行了探討;并對新配方的適應性及食材用量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2.1 藥膳配方的合理性論證 糖尿病在中醫(yī)上屬于消渴的范疇,《素問?奇病論篇》曰:“此肥美之所發(fā)也;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實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靈樞?五變》指出:“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千金要方》曰“消之為病……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此皆由房室不節(jié)所致也?"《靈樞?五變》曰:“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寬皮充膚,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以上的論述是中醫(yī)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的認識?有的人由于平素嗜食肥甘,飯后少動導致飲食停滯,食滯而生熱,灼傷陰津?陰虛及氣?氣損及陽,最終至陰陽兩虛[17];還有的人五臟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yǎng)而衰弱;房房勞過度易導致五臟虛弱,容易出現(xiàn)消渴病;七情失調則血脈不行,瘀久發(fā)熱,因而為消癉?《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消渴一證,古有上?中?下之分,謂其證皆起于中焦而極于上下?"《本經(jīng)》中也記載有“消渴"?“消癉"?“消中"?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糖尿病越來越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它嚴重的威脅了人類的健康,中醫(yī)藥在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18]?近20 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糖尿病的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凸顯優(yōu)勢,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保護β細胞的功能?調節(jié)集體循環(huán)與改善全身癥狀方面具有綜合效應[19]?
在這些以白虎人參湯藥性組合模式為模板組成的食物方案中,百合?蘆薈?苦瓜?獼猴桃?蓮子在臨床上均有報導可以治療糖尿病[20-25]?血糖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直接轉化而來,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忌食含糖量大的食物,可多食雞?魚?蛋?奶?花生等含糖量少的食物;百合和苦瓜為天然降糖的食物,百合在我國藥食兩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百合歸心?肺經(jīng),具有寧心安神?潤肺止咳和清熱解毒等功效,現(xiàn)代的醫(yī)學研究證明:百合所含百合多糖和百合秋水仙堿等對多種疾病均有防治的作用,可降血糖?改善睡眠?抗腫瘤等作用,是理想的食療佳品[26]?苦瓜在我國也有悠久的食療歷史,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暑?解毒等功效,苦瓜營養(yǎng)豐富,含有苦瓜皂苷等多種降糖物質,降糖的作用是比較緩慢而持久的,具有類似于胰島素的功效,因此一直是備受關注[27]?蘆薈也是我國傳統(tǒng)的食療產(chǎn)品,有實驗證明,蘆薈中所含的蘆薈多糖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對損傷的胰島組織結構具有修復作用,對肝糖原的合成有促進作用[28]?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合理的控制飲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和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使胰島的功能得到適當?shù)幕謴?因此,本文組出的食療方案可以輔助藥物治療,對于初期的2 型糖尿病及血糖較高還未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2.2 藥膳配方適應性及食物用量調整 藥膳配方的設計除考慮符合藥性配伍規(guī)律之外還需要結合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知識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此外需要考慮季節(jié)?時令等因素,例如鴨肉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肉類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含量較多的,鉀?鐵?銅?鋅等礦物質的含量也非常豐富?尤其適宜夏秋季節(jié)食用,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可消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因此藥膳配方的設計應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此外藥膳配方配伍規(guī)律符合中藥方劑的配伍規(guī)律,但不完全等同于中藥方劑,其在用藥味數(shù)上小于中藥方劑[29],各種食材的用量也與中藥方劑不同?確定一種藥膳的用量,首先需要確定總量,以每人每天食用量為標準,分2次食用,供2 d食用的以此類推?在總量的范圍內,按質量構成比例決定各種原料的用量?每種原料的一日用量,食物部分參照食物的營養(yǎng)素含量和膳食營養(yǎng)標準個人的食量確定;中藥材部分需參照中藥學或國家藥典規(guī)定?
以食療方案“百合?蘆薈?綠茶?西紅柿?鴨肉?花生?雞腿菇"為例,其中包含蔬菜類:百合?蘆薈?西紅柿?雞腿菇;肉類:鴨肉,利用這些食材可以搭配出多種菜肴,例如蘆薈炒百合?蘆薈百合鴨丁?西紅柿燒雞腿菇等等,配合莜麥面?蕎麥面主食,可以輕松組合出每日的營養(yǎng)套餐?多套方案可以交替應用,提供了飲食的多樣化選擇空間?此外,綠茶中含有兒茶素,抗氧化作用較強,能減緩腸內糖類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上升,還可以防止血壓和血管的氧化,有效預防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可以作為日常飲品?
3 結論
本文中藥膳配方的設計以經(jīng)典方劑藥性組合模式為模板,基于中醫(yī)傳統(tǒng)藥性理論進行組方,同時結合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知識進行佐證,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可重復?可操作性?本研究為藥膳配方設計提供了具有中醫(yī)特色的通用方法,針對顧客身體狀況,在中醫(yī)辨證基礎上提供個性化的藥膳方案?為其量身設計出最佳飲食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從而提供更有效?更具針對性的藥膳新配方?考慮到藥膳本身作為食物需具備的色?香?味?形等特點,目前仍有待進一步考慮藥膳作為食物本身的營養(yǎng)性特征?口味特征和烹飪工藝特征,從而使藥膳配方的設計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志學,黃建銀.藥膳食療-寓醫(yī)于食世界中聯(lián)藥膳食療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世界藥膳養(yǎng)生學術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7):4.
[2] Xu Y. Perspectives on the 21st century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bridging Chinese medicated diet and functional foods[J]. Int J Food Sci Techn, 2001,36(3):229.
[3] 郭紅娟,路新國,陳敏.《金匱要略》之食療初探[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140.
[4] 鄧沂.《黃帝內經(jīng)》飲食養(yǎng)生與食療藥膳探析[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3(5):69.
[5] 徐平.《傷寒雜病論》中的食療思想及應用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
[6] 陳進春,邱明山,張怡燕.中藥藥膳在風濕病中的應用[C].昆明: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屆全國中醫(yī)風濕病學術研討會,2008:234.
[7] 邵幼巖,蔡碧雙,林紀昀,等.ICP-MS測定13種糖尿病藥膳常用中藥中的微量元素[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9):2011.
[8] 陳濤.藥膳療法減輕癌癥患者化療后惡心?嘔吐的護理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2(1):116.
[9] 鄭孔濟,鄭云,鄭乙星.癌癥手術后的民間藥膳療法[C].福州:2011年中華名中醫(yī)論壇暨發(fā)揮中西醫(yī)優(yōu)勢防治腫瘤高峰論壇,2011:81.
[10] 肖斌,王耘,郭維嘉,等.中藥藥性組合及其與功效的關系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0(6):902.
[11] 顧浩,王耘,肖斌,等.中藥功效-藥性組合關聯(lián)關系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7):1568.
[12] 王耘,張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藥性組合的中藥性效規(guī)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2(4):1798.
[13] 養(yǎng)生堂膳食營養(yǎng)課題組.食物養(yǎng)生金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14] 聶小東.基于貪婪算法的排課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廣州: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
[15] 于秀霞. 求解背包問題的新型算法[J]. 長春大學學報,2002(2):3.
[16] 陳文,彭莉.貪心算法在基因芯片中的應用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19):85.
[17] 陳俊,萬琳,董曉云,等.白虎人參湯對改善2 型糖尿病IR 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2):138.
[18] 翁建平.對糖尿病流行病學?循證醫(yī)學及基礎研究的探索[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0(2):166.
[19] 林蘭.中西醫(yī)結合糖尿病學[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
[20] 徐國琴,林文,翁錫全,等. 運動及蘆薈干預對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響[C]. 北京: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2004:2.
[21] 徐衛(wèi)東,林君如,朱姍穎,等. 復方苦瓜飲對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 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2):8.
[22] 張娜,平其能,徐文方.西紅柿凝集素修飾脂質體對小鼠口服吸收胰島素的促進作用[J]. 藥學學報,2004(5):380.
[23] 馮濤. 百合的醫(yī)藥功效與藥膳食療[C]. 蘇州: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八屆國際營養(yǎng)藥膳高層論壇,2009:6.
[24] 馮偉.糖尿病茶療法[N].中國老年報,2006-01-18(003).
[25] 陳茂盛,方水林,徐業(yè),等.清心蓮子飲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對Ⅲ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1(2):33.
[26] 李玉萍,皮小芳,劉成梅,等.百合多糖降糖作用機理的體外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8):1964.
[27] 苦瓜降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3):65.
[28] 朱阿賓.蘆薈提取物的降糖及防治糖尿病腎病的作用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29):4077.
[29] 項平,施洪飛,唐善永.藥膳配伍規(guī)律研究[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2(3):23.
Formula method of medicated diet based on medicinal property combination patterns
MA Li, YAN Su-rong, LI Xiao-he, TAO Ou, WANG Yun, QIAO Yan-ji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o propose a formula method of medicated diet based on medicinal property combination patterns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context of lack of innovation in medicated diets. By analyzing the property combination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monly used foods recorded in the pharmacopoeia, medicated diet formulae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greedy algorithm, with the property combination patterns of classical formulae based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n this paper, the Baihu Rensheng decoction, which is a classical formula for treating lung and stomach heat-derived diabetes, was taken for example in the formula design. As a result, totally 18 medicated diet formulae were developed and proved to be rational in the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nutriology. This method expands the way of thinking for personalized diet therapie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ted diets.
對有些人而言,排便是一種煎熬。有便秘者三四天才排一次便,受盡折磨,最后只好用瀉藥解決,還要承受腹痛腹瀉之苦,越吃越便秘,越吃劑量越大。但當?shù)搅舜蟀褳a藥也解決不了問題之時,就只能手術。因便秘而短壽10~20年的人不在少數(shù)!
便秘的危害
1.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脹、口苦、口臭、噯氣、排氣多;
2.可引發(fā)痔瘡、肛裂、直腸炎等;嚴重時因糞便壓迫,可造成結腸室或潰瘍,甚至腸穿孔;
3.可誘發(fā)結腸、直腸癌癥、乳腺癌及婦科癌癥;
4.排便時用力屏氣,會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塞而猝死;
5.影響男女性生活,減退,缺乏,還易使婦女發(fā)生痛經(jīng)、陰道痙攣及尿潴留、尿路炎癥感染等癥狀;
6.因有毒物質吸收,可影響中樞神經(jīng)、干擾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7.因有毒物質吸收,皮膚會變得粗糙,面部雀斑、黑斑增多;
8.因有毒物質吸收,引起免疫功能及自律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
瀉藥通便,后果嚴重
常用瀉藥有五大危害:
1.損傷腸壁神經(jīng)細胞,加重便秘,引起黑腸病,誘發(fā)腸道腫瘤;
2.造成腸內菌群紊亂、胃腸功能失調,大腸平滑肌萎縮、蠕動減退;
3.引起水分與電解質流失,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骨骼軟化;
4.影響營養(yǎng)吸收,導致營養(yǎng)不良,引起身體瘦弱,貧血等癥;
5.長期使用會造成對瀉藥的依賴性。
御用秘方,告別便秘
史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休息于一古剎,因舟車勞頓,大便不暢。老方丈聞之,囑小和尚制成一碗香噴噴的藥膳粥。皇帝食之,隔日如廁大呼暢快。天津天膳生物專家(藥膳現(xiàn)代化企業(yè))挖掘、整理并開發(fā)出這一傳統(tǒng)食療秘方,最終命名為“御品膳食通”。目前,這一食療通便奇方由國家批準在北京美諾保健食品廠生產(chǎn),制成膠囊,比傳統(tǒng)藥膳更方便、有效、安全。
“御品膳食通”所含原料嚴格參選《國家藥食同源目錄》,以黑豆、馬齒莧、芹菜葉、金銀花、山楂、海藻、與綠茶8味純食療成分科學研制,絕不添加其他成分。
“御品膳食通”好處多多
“御品膳食通”杜絕瀉藥,有效改善老便秘,排便舒適,排毒強身。
1.濃縮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形成“腸道纖維刷”,能強力吸附水分、毒素、油脂,膨化、松軟、大便,清刷腸壁,清除腸道內的宿便和毒便;
2.富含多糖、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等多種營養(yǎng)和食療成分,可促進消化、調理代謝紊亂、恢復酸堿平衡、清熱祛毒、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幫助患者養(yǎng)成每日規(guī)律性排便的良好生活習慣;
近年來關于膳食蛋白質對糖尿病腎病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有研究表明,限制患者膳食蛋白質攝入可以有效地延緩腎功能衰竭的進展,減輕尿毒癥的癥狀,對糖尿病腎病有良好的預后。
國外學者Hansen等觀察了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接受低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0.6克)4周后,其腎小球濾過率及尿白蛋白排出下降;改為正常蛋白質飲食后,上述指標重又增加,這表明低蛋白質飲食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腎血流動力學及尿蛋白的滲漏,這是單純控制血糖所達不到的效果。
限制膳食蛋白質攝入可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有效地避免高蛋白飲食對腎臟造成的負擔。此外,低蛋白質攝入常伴隨著磷的攝入減少,可改善高磷血癥,減少腎小管和間質的鈣磷沉積,減輕腎臟損害程度。
根據(jù)病情限制蛋白質攝入量
糖尿病腎病早期,腎臟病變尚處于可逆階段,此時若限制患者蛋白質攝入量,可明顯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速度。因此限制蛋白質攝入應及早進行。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根據(jù)病情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的程度。在腎病的早期,患者可能雖有一定程度的蛋白尿,但腎功能受損程度較輕,尚無氮質血癥存在,此時蛋白質可按每天每千克體重0.8~1克供給,或蛋白質產(chǎn)熱量占總熱量的10%即可,且應保證50%以上來源于蛋、奶、雞、魚、肉類及豆類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
當腎功能進一步受損出現(xiàn)不同程度氮質血癥時,應給予更低蛋白飲食,可視病情給予每天每千克體重0.6~0.8克或更低,且應2/3或全部為優(yōu)質蛋白質。
一旦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應更嚴格地控制飲食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0.6克),這對延緩腎功能惡化有益。
注意蛋白質來源及種類
優(yōu)質蛋白質是指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構成(種類)或比例(含量)與人體組織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相似,易被人體所利用。符合這一原則的食物蛋白質有動物性食物如蛋、乳、肉、魚等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豆類蛋白質。
除了控制蛋白質總量和保證足量的優(yōu)質蛋白質比例外,蛋白質來源及種類的不同也可能對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產(chǎn)生不同影響。一般認為,優(yōu)質動物蛋白質有利于糾正患者體內必需氨基酸不足的狀況,且不易誘發(fā)腎小球高濾過。也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以“白肉”(雞、兔、魚等)為唯一動物蛋白質來源、蛋白質總量不嚴格限制的膳食和低蛋白質膳食一樣,可以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而且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顯著低于“紅肉”(豬、牛、羊肉)者。這可能與白肉中的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與腎血流動力學有關的氨基酸含量較少或與含亞麻酸較多有關。因此,動物性食物中,“白肉”比“紅肉”更好。
一直以來,臨床醫(yī)師建議腎功能受損患者不要選食豆類食物,這是鑒于豆類食物蛋白質含量極為豐富,但又缺乏豆類蛋白質對預防和延緩腎損害有益的理論依據(jù)。但現(xiàn)在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蛋白有保護殘存腎功能作用,大豆低蛋白飲食對改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相關指標較肉類低蛋白飲食更明顯,也證明豆類食物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控制飲食蛋白質總量的前提下,適量選用大豆或豆制品是有益的。既可達到飲食治療的目的,又可增加飲食花色品種。新近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異黃酮有抑制腸內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減少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消化吸收,有利餐后血糖水平的控制。大豆皂素則有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對防治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有益。
限蛋白膳食舉例
一位標準體重60千克的成年患者,如果限制飲食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0.8克,那么全天總蛋白質=60千克×0.8克/千克體重=48克。在安排食譜時應盡量選用優(yōu)質蛋白減少植物蛋白質的攝入,故可用含植物蛋白質較低的淀粉類食物如麥淀粉、藕粉、粉絲、粉條等代替部分谷類主食。該患者每日食譜如下:
大米 200克,麥淀粉50克,蔬菜500克,蛋類50克,鮮奶250克,雞肉75克。
經(jīng)計算,上述食譜中含蛋白質49克,其中優(yōu)質蛋白質28克,占57%。符合糖尿病腎病限蛋白飲食要求。
限蛋白質糖尿病食譜一般需要專業(yè)營養(yǎng)師設計,但對糖尿病飲食營養(yǎng)知識較熟悉的朋友也可通過查詢下列附表來自行編排。
慢性腎病的飲食原則是忌食高鹽、高蛋白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一切溫陽滋補品以及高熱量食物;忌含氮物質的攝入;尿酸指標高的腎病患者忌食含有高嘌呤食物;忌食草酸鈣高的蔬菜和高磷、高鉀食物;忌食魚、蚌、蝦、蟹等海鮮發(fā)物;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宜飲清淡苦丁茶、夏枯草茶、白茅根茶等。下面推薦幾種慢性腎病適宜的藥膳。
慢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慢性腎炎,是原發(fā)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屬于中醫(yī)學“水腫”“陰水”“慢腎風”等的病證范疇。除對證治療外,可以用健脾腎、補肺肝、利水濕、治血瘀的藥膳作為輔助治療。
冬瓜雞湯冬瓜500克,雞湯650克,冬菇2只,瘦豬肉20克。將冬瓜去皮洗凈切塊后,入鍋加雞湯,大火煮10分鐘后加入豬肉、冬菇,再煮5分鐘后,加入少許食鹽、味精、香油等調味即可。
栗子粳米茯苓粥生栗子、粳米各50克,茯苓20克。將生栗子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淘凈的粳米,加清水同茯苓一起熬煮成粥,加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山藥茯苓豬肉粥山藥30克,茯苓20克,豬肉末和大米適量。先將大米常法煮粥,大火燒開一段時間后,加入山藥、茯苓、豬肉末,熬煮至熟即可。
參芪冬瓜皮雞肉湯黨參、黃芪、冬瓜皮各20克,雞肉260克,大棗5枚,生姜3片。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大棗洗凈,然后與黨參、黃芪、冬瓜皮、生姜一起加清水適量燉煮至熟后,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冬瓜黃芪茶冬瓜800克,陳皮30克,黃芪15克,姜少許。先將冬瓜去皮、籽洗凈,切塊備用,鍋中加水600毫升,水燒開后加入冬瓜及姜片,燜煮40分鐘后熄火,然后蓋上鍋蓋燜放20分鐘即可。
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因多種腎臟病理所致的大量蛋白尿,并常伴有相應的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等病癥的一組臨床表現(xiàn),俗稱“三高一低”(高尿蛋白、高水腫、高脂血和低蛋白血癥),屬中醫(yī)“水腫”“尿濁”等范疇。采用藥膳輔助食療有助于緩解病情。
黃芪粥黃芪30克,先煎2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山藥、薏米、赤小豆各20克,再煮30分鐘,然后加入糯米30克,金橘餅2枚,同煮成粥,分2次服食,每日1劑。
黨參玉米須飲黨參、玉米須、冬瓜皮各30克,煎湯飲用。
黃芪鯉魚湯鯉魚一條,去鱗凈膛,加入黃芪、薏米各20克,少許姜、蒜,上屜蒸熟,不放鹽,每日食魚1條。
玉米須飲玉米須60克,生黃芪20克,水煎服。
冬瓜鯉魚湯鯉魚250克,去鱗凈膛,洗凈;將砂仁、補骨脂各9克用紗布袋包好塞入魚肚內,入砂鍋加水煮湯。在魚湯將熟時,放入500克洗凈切塊的冬瓜,瓜熟時加少許鹽調味食之。方中鯉魚可利水消腫;冬瓜協(xié)助鯉魚加強利水作用;補骨脂有補腎壯陽作用;砂仁辛溫可化濕行氣,溫中止瀉。相互配伍,起到溫補脾腎,通陽利水的功效,對水腫較甚者尤為有宜。
上尿路感染(輸尿管炎和腎盂腎炎)
輸尿管炎和腎盂腎炎是尿毒癥的常見病因之一,中醫(yī)屬于“淋證”“腰痛”“虛勞”等范疇。除積極進行抗菌治療外,配合藥膳食療可以更快見效。
西瓜飲冰鎮(zhèn)西瓜360克,榨汁飲用,每日兩三次。
馬齒莧飲馬齒莧300克,洗凈切碎,再以紅糖水煎半小r,取汁500毫升,溫服,日一兩次。
石韋銀花湯石韋、銀花各60克,水煎,服法同上。
銀花小薊飲銀花60克,小薊30克,煎、服法同上。
二薊湯大、小薊各50克,煎、服法同上。
銀花玉米須銀花60克,玉米須3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分兩次服,一日1劑。
西瓜茅根飲冰凍西瓜500克,鮮茅根60克,榨汁飲用,一日2次。
IgA腎病
IgA腎病為我國最常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1/3。最常見的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肉眼血尿和無癥狀性血尿,或有蛋白尿,大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泌尿道感染,患者可伴有全身輕微癥狀,如低熱、全身不適、肌肉酸痛、腰部疼痛等,屬中醫(yī)學“虛勞”“尿血”等病證的范疇。配合藥膳有助于減輕癥狀,緩解病情。
太子參歸粥太子參10克,當歸6克,粳米80克,共煮粥食之。
參芪三七粥太子參、生黃芪各10克,三七片6克,粳米80克,洗凈共煮粥服食。
茅根藕節(jié)汁鮮茅根60克,鮮藕節(jié)50克,榨汁每日飲用。
糖尿病腎病
是糖尿病的重要并發(fā)癥,初期多歸屬于中醫(yī)學“消渴”病的范疇,后期則可根據(jù)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分別歸屬于中醫(yī)“水腫”“虛勞”“消癉”等范疇,近年來提出的“消渴腎病”的概念,可作參考。糖尿病腎病預防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有效地控制血糖、有效地控制血壓、有效地控制血脂和有效地保護腎臟”。除藥物治療外,可參考如下藥膳食療方。
黃芪山藥湯黃芪、山藥各30克,冬瓜皮20克,水煎溫服。
苦瓜汁用適量苦瓜榨汁,取50毫升,一日分2~3次服用。
炒苦瓜取苦瓜適量,洗凈去籽,切片,用清油炒后,加少許鹽調味,一日1次,一次服食50克。
太子參芎湯太子參、川芎各30克,黃芪10克,水煎溫服。
千年藥膳溯淵源
早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他們發(fā)現(xiàn)某些動物、植物不但可以作為食物充饑,而且具有藥用價值。那時的人類社會還處于原始階段,人們并沒有能力將食物與藥物分開,這種把食物與藥物合二為一的現(xiàn)象,正是藥膳的源頭和雛形。
具體說到“藥膳”二字,曾任中醫(yī)食療藥膳研究中心主任的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劉繼林告訴我們,中國自文字自出現(xiàn)以后,甲骨文與金文中就已經(jīng)有了藥字與膳字。但將藥字與膳字聯(lián)起來使用,形成“藥膳”這個詞,則最早見于《后漢書?列女傳》,其中“母親調藥膳思情篤密”一句,很好的告訴了我們藥膳二字的含義。令人奇怪的是,自此之后直到80年代以前,遍尋史書卻再也找不到有關藥膳的任何資料,反而是食療二字漸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據(jù)劉繼林教授介紹,無論是周代《周禮?天官》中所記載的食醫(yī),還是東漢著名大醫(y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有關當歸生姜羊肉湯、百合雞汁湯等類似食療的方劑,提到的文字都只是和食療相關。而藥膳的再一次出現(xiàn),則是由現(xiàn)代藥膳學創(chuàng)始人彭銘泉教授提出。在古代“食療”、“食治”、“食補”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藥膳,被定義為在中醫(yī)學和烹飪學理論指導下,將藥物與食物相搭配,經(jīng)過烹飪加工制作出來的能防病、治病,且色、香、味、形兼具的美味保健食品。
也因此,雖然藥膳這一理念在時間的長河中看上去有些年輕,卻有著上千年藥學著作的理論作為支撐,藥膳與養(yǎng)生仍然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辨證施膳,因地制宜
所謂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說到養(yǎng)生,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這都是繞不開的話題。藥膳同樣如此。無論是東部沿海還是西南盆地,無論是喜辣還是喜甜,無論是氣候分明還是四季溫暖如春,代表著各地區(qū)的藥膳在展現(xiàn)著當?shù)夭煌幕e淀的同時,卻從未改變他們養(yǎng)生的初衷。
煲湯最有特色的廣東,氣候炎熱潮濕,因此廣東人所煲的湯都以清補為主,銀耳、羅漢果、甘草、黃芪等,都成為了清熱、生津、潤肺的主力軍,雙雪煲雞是其中的代表。銀耳是廣東湯品的常備之物。銀耳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有著“菌中之冠”的美稱,更有典故記載銀耳曾治好了慈禧太后久治不愈的痢疾之癥。故事不見得真實,但其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等功效卻是實實在在的。
在氣候同樣潮濕的四川,大家的印象中的“藥膳”,更多還停留在民間口口相傳的一些民間小偏方上。藥膳師蔣勇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他回憶說,自己小時候每當咳嗽不見好轉時,媽媽便會將琵琶葉洗凈,配以蜂蜜進行熬制,在加入麥芽糖一起熬水來喝,常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說到高大上的藥材,就不得不提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東北地區(qū)的氣候和國內其它地區(qū)相比,無疑寒冷了許多,但也許正是如此的環(huán)境,才讓這兒的人們擁有了人參、鹿茸等具有極高溫補價值的藥材,為當?shù)氐娜嗣褡萄a出了一層暖意。其中的人參,別名又叫黃參、棒槌、血參等,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更被東方醫(yī)學界譽為“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
中華藥膳,其實是中醫(yī)思想“能食不醫(yī)”、“能養(yǎng)不醫(yī)”的體現(xiàn),除了調養(yǎng)疾病,主要的目的是補充營養(yǎng),而這些營養(yǎng)都需要靠酵素的作用,才能轉化為人體吸收的直接營養(yǎng)素。健和生物集團所引進的臺灣五色蔬果酵素粉,與傳統(tǒng)藥膳不用,它從近30種的蔬果中提取了植物中最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酵素,隱約帶來了一股食療養(yǎng)生的新方式,那就是經(jīng)過高科技的技術手段,能更簡單直接的服用。
過去,許多人一提到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便認為高血脂就是膽固醇或者甘油三酯的問題,高血壓就是腎上腺素的問題,糖尿病就是胰島素分泌的問題……但如果深究其原因,則極可能是因為人體內酵素減少及酵素缺乏導致。酵素的出現(xiàn),讓人們能更方便快捷的針對自己身體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選取適合自己體質的蔬果酵素,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技術上的進步。
以上諸多例子,當然不能概括我國藥膳食療的文化與功效,但不管各個地區(qū)有著怎樣的差異,對癥施膳、辯證施膳都是人們共同的初衷。
小食材大養(yǎng)生
在古代,藥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收載了許多治病與養(yǎng)生皆宜,或者說是藥膳同源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藥、蓮米等。而這些只要有心便能作為食材儲備的食物,當隨手從你的冰箱或廚房拿出,幻化成一道道具有食療功效的藥膳時,無疑是一件養(yǎng)身又養(yǎng)心的美事。
家中常備的紅棗,是女人的最愛。中醫(yī)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而且日常服用也十分方便。除了洗凈生食以外,還可在煮粥時放入幾顆,不僅能讓粥充滿紅棗的香甜,還能達到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又或者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喝,對治療胃寒、胃痛很有幫助,再放入桂圓,則升級成為補血、補氣的養(yǎng)生茶了。
生姜,這一看似普通的調味品,《論語》中竟有提及,“不撤姜食,不多食”,提醒人們要多吃姜。生姜是調養(yǎng)脾胃、養(yǎng)生防病的必備之品,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每天清晨吃兩片用醋泡了一周的生姜,以此更好的養(yǎng)護心腦血管外,還可將子姜切成細絲,加醋、鹽適量拌食,達到開胃和中,止嘔的作用。
本書介紹的經(jīng)筋美顏術,是按摩人體頭面部經(jīng)筋的一種古法美容手法。它基于《黃帝內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理論,經(jīng)過作者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美容手法體系。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指導讀者以自己的雙手梳理經(jīng)筋,消除抬頭紋、魚尾紋、川字紋等一系列面部肌膚問題。如果你長期堅持,就能“5分鐘輕松推出美人臉”,永葆青春和美麗!
《孩子生病吃什么》
郵購價:33元 郵購代號:192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呼吸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性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五官疾病、過敏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等七大類兒童常見疾病的癥狀、食療方案、家常藥膳及一些常見偏方驗方。為廣大家長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針對患病兒童和愈后兒童的保健食譜,是廣大讀者日常生活和保健的指導性圖書。
《圖解藥膳養(yǎng)生最健康》 郵購價:47元 郵購代號:212
劉令儀編著的《完全圖解藥膳養(yǎng)生最健康(白金修訂版)》依據(jù)《黃帝內經(jīng)》和《本草綱目》中的養(yǎng)生秘方,主要介紹了各類藥膳方劑,并將藥膳同病癥相結合,從治療疾病、保健益壽、滋補強身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詳盡的詮釋和延伸。本書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系統(tǒng)詳盡地把各類膳食呈現(xiàn)在每位讀者面前,所有藥膳,取材廣泛,易于普及,是一本美食與養(yǎng)生相得益彰的實用寶典。
《圖解兒童經(jīng)絡按摩刮痧》 郵購價:47元 郵購代號:213
本書針對兒童的常見病癥,根據(jù)中醫(yī)穴位、經(jīng)絡原理,提出了具體的按摩、刮痧療法,讓父母在家輕松為孩子防病、治病,從而使孩子免受針劑之苦。《完全圖解兒童經(jīng)絡按摩刮痧(白金修訂版)》既對病癥進行了簡潔闡述,也對具體穴位進行了詳細圖解,還提出了對癥的食療方案。讓家長有據(jù)可依,有圖可看,有飲食療法可參。
《圖解對癥按摩推拿最有效》 郵購價:47元 郵購代號:214
按摩和推拿是常用的中醫(yī)治療手法,它以其簡單便捷、經(jīng)濟有效、親近自然等特點,逐步成為家庭養(yǎng)生保健、治病祛疾的首選療法。本書以按摩推拿傳統(tǒng)療法為中心,詳細介紹了各種日常病癥的病因病理、自我診病、家庭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將各種疾病分門別類,并詳細介紹了各類疾病的按摩治療手法,方便讀者自診自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