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4 21:41: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優秀學生主要事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每個家長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把孩子培養成為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長的迫切要求和希望。作為家長,我平時不停的學習與摸索,努力讓我的兒子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成人、成才。
一、以身作則,讓孩子有一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里獲得的。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工作中我嚴于律己,堅持正直做事,在單位和每一位同事和睦相處,并樂于幫助別人。從小我的兒子就目睹了我對幼兒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知道了他的媽媽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媽媽,認準的一件事情就努力去做。我從內心體會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十分重要,努力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正直、友善、勤奮上進的良好作風。
二、溫馨和睦,創造良好家庭氛圍。
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努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和家人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時時處處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愛意。家里有什么大的事,提出來和孩子一起商量。夫妻之間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對孩子的要求上做到統一,明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而不是批評出來”的道理,平時對于兒子的點滴進步都給予肯定和鼓勵。當然,對于違反原則的錯誤,則決不妥協,及時講明原因,使其認清錯誤,下不為例。
三、時時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作為家長,應該把對孩子的溝通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如果有條件,可以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在溝通中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變化,并能根據孩子的思想行為做一個正確的判定,然后及時、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
四、積極配合學校教學。
學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場所,我十分重視與學校配合,認真參加每一次家長會,與班主任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耐心與孩子交流、探討,表揚孩子的成績,督促其改進不足。
我的教育理念是: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分享孩子的成功與挫折,給予孩子理性的指導。今后,我愿意用微笑和激勵去照亮孩子,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
誠信守禮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一趙浩然,男,12歲,是鞍山市臺安縣實驗小學五年一班學生,是班級的班長,也是學校大隊部的大隊干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老師的悉心教導,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在家里,他是一個尊敬長輩,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好學、心系集體、愛戴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個人見人愛、樂于助人、誠信守禮、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一、信守承諾,待人誠懇。
他信守承諾,待人誠懇,從不撒謊,是同學當中誠實守信的楷模。老師良好的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使他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和許多做人的道理。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他都能做到一諾千金。有一次,他答應和同學一起去科技館參觀,地點約在學校門口,時間是周六早上八點。誰知那天下大雨,同學沒來,他竟然在學校門口等了兩個小時。后來門衛大爺給班主任打了電話,知道那位同學因為天下大雨不來了,這件事讓那位同學慚愧不已,從此那位同學再也沒有失約過。他信守承諾的行為感動了全班同學,五年一班同學以他為榜樣,爭做誠信守禮的好少年。
二、知恩守禮,行動感染。
他文明守禮,待人誠懇?!皩Σ黄稹?、“沒關系”、“謝謝”是他的口頭禪,看到師長,他總會微笑打招呼,禮讓長輩先行。每天做完作業,他常常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爸爸倒杯水,給媽媽捶捶背,給爺爺奶奶揉揉肩。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也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更是老師的好助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他誠實守信,樂于助人,還用自己的行為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在他5歲時,正趕上2008年汶川地震,他看到爸爸媽媽為災區捐款,也拿出了自己的100元壓歲錢來到幼兒園捐給了災區,從小就懂得感恩?,F在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入學的五年間,幫助過很多同學,包括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有一次,同學金航在操場上不小心摔傷了腿,他上前扶起,一直把金航背到了醫務室,累得滿頭大汗。還有一次,一名同學因病缺席了幾天的課,他利用課間幫助老師把同學所缺的課都補上了,所以說他是老師的好助手,他的行為也感染了同學們。
三、誠實守信,同學夸贊。
他講誠信,懂禮儀。早在讀二年級的時候,在放學的路上,他拾到了一個錢夾子,里面裝著錢和手機。他用這個手機找到了正在緊急尋找錢包的失主,后來失主找到了學校,寫了表揚信,感謝學校培養出如此優秀,如此拾金不昧的好學生,學校也召開了全校學生向他學習的大會,學習他這種誠實守信,拾金不昧的優良品質。
在本學期評選優秀團員的班級選票中名列第一。他是一位播種誠實種子,散發禮儀芳香的好少年。由于表現優秀,他連年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文明禮儀之星”,等榮譽稱號。所以他無愧于“誠信守禮”美德少年的榮譽稱號。他就像一棵沐浴在陽光下的小樹,平凡而普通,卻散發著米人的美德之光,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前行,進步。
誠信守禮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一、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一)xx同學說出來的話,總是能做到。她家住在學校,班主任老師就把本班教室門的鑰匙交給她管理,要她早晨開教室門,放學后鎖教室門。她答應了。每天上學,總是早早趕到教室將門打開,放學后,堅持鎖好門回家,兩年如一日,其中有一個雙休日,她住在縣城新家,星期一很早她就催爸爸用摩托車送她到學校去開門??墒遣磺?,車壞了。她急哭了,這怎么辦呀?我遲到了,同學們怎么能進教室。她硬是找爸要錢打的趕到學校及時開了教室門,沒有失去對班主任的承諾。這件事雖小,但她能堅持兩年時間而不失一次信,就說明xx同學是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好少年。
(二)xx同學讀六年級的時候,是這個班的班長,平時愛學習,守紀律,工作也很認真,是班主任老師的好助手。有一次,她班有個同學突發急性血吸蟲病,要住院治療。出院后,回家休養這段時間會耽誤學習,加上這個同學家離學校較遠,有五里多路,家長接送很不方便,家長和老師都很著急。這時候,xx同學主動站出來說:“老師、阿姨不要著急,我和學習委員宋敏每天放學后到他家給他補課?!笨墒撬蚊舨粫T自行車,xx就堅持每天騎單車載她去給這個同學補課,風雨無阻,堅持了整整一個月。這個同學病好了,學習也沒有耽誤。同學的母親很是感動,說:“迨靚這孩子真守信用,真的能堅持天天來給我家孩子補課,真是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二、誠實不欺,對人負責
xx同學平時與人交往,總是講誠守信。她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有時來不及給她做早飯,就給錢讓她到外面早餐店買早點吃。有一次,她到學校前面的米粉館吃早餐,由于吃粉的人太多,服務員阿姨忙不過來,忙中出錯,她給那阿姨10元錢,阿姨卻找給她98元,原來阿姨把10元當成了100元。迨靚急忙說:“阿姨,您多找錢了,這些錢得賣多少碗粉才能掙回來啊!”看著誠實儉樸的孩子,服務員阿姨非常感動。
三、誠信守則,實事求是
關鍵詞:學校德育;有效性;心理健康;育人網絡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23-025-1
一、緊貼生活實際,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強化全員育人。
所謂全員育人,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我校教師實行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實行教師參與學校德育管理崗位責任制,二是進一步加強完善德育導師制。如此,就確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提高了學校育人的水平。
2.強化載體建設。
德育不能空對空,需要“抓手”,這個最有效的抓手就是德育課程。我校是這樣做的:一是開發校本德育教材《樂余高中優秀學生案例選編》,將歷屆優秀畢業生的學習、生活典型事跡匯編成書,供全體學生學習,以典型事例激發在校學生成長的內驅力;二是不斷開展勵志系列教育活動,例如:學名人勵志,悟成長之路,讀一本勵志書,話一份感悟,學生自己勵志“座右銘”評選,學習典型、勵志成才等主題活動。
3.強化主題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孩子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校緊緊圍繞“和諧·感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開展主題教育為抓手,加強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宣傳教育、感恩教育,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獲得道德體驗,養成良好習慣,提高思想素質。另外,我們還充分利用各種重大節慶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紀念日,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學生愛國情感。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等場所參觀學習,開展體驗勞動、公益活動、社區服務、志愿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服務家鄉、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引導學生撰寫參加活動的體會或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二、突出以人為本,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知識閱歷、個性心理以及遭遇到的人生問題等不盡相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理應多樣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的做法是:嚴格按要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積極強化學科教學的心育滲透。出臺《樂余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方案》,通過“尋找微笑”攝影展、心理漫畫比賽、心理電影展、校園心理劇創作等活動,努力營造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良好氛圍。
2.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基礎教育實際發展的需要,更是完善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我們的做法是: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努力創建蘇州市合格心理咨詢室,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持證上崗制度,保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待遇;通過開展團體輔導、進行個別咨詢、舉辦“心理節”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導航。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財力、人力、物力等的支持,更需要我們全體教育教師的積極探索,樹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管理,為形成學生良好健康心理保駕護航。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交流。
佳信思維學派認為,充分的交流可以創造價值。為此,我們充分發揮未成年人健康指導中心的指導、服務和輻射作用,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和志愿者進行培訓、交流,加強學校之間、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專題研討,不斷提升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互動,我們發現:學校的許多教師育人水平提升了,師生關系也和諧了。
三、完善育人網絡,增強德育工作的合力
1.著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和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師,毫不夸張地講,家庭教育將決定孩子的一生。為此,我們充分利用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張家港分校資源,組建“林老師”講師團,不斷壯大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義務為家長和學校提供家庭教育咨詢與服務,進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科學化水平。
2.著力提升社區育人功能。
充分利用社區學校這個陣地,發揮社區學校的育人功能,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社區學校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訴求。具體做法是:著力加強社區校外輔導站建設,利用其教育資源,組織社區未成年人開展“七彩夏日”、“繽紛冬日”等假日社會實踐活動,確保中小學生在節假日期間離校不離教。實踐證明:社區有學校無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3.著力優化校外德育隊伍。
德育需要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益。我們主要的做法是:不斷完善學校法制副校長隊伍建設,強化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切實加強與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隊伍的聯系,積極組建由學校德育基地人員、社區單位代表、先進模范人物等組成的校外“大德育”隊伍,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事實證明:校外德育隊伍也是一種德育資源,而且是最優的資源。
[參考文獻]
[1](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