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小學生守則

中小學生守則

時間:2022-06-10 22:34: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學生守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被專家和家長批判可操作性不強的《中小學生守則》已經啟動修訂,空洞內容將刪除。前天,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在北京酒仙橋第一中學考察新型教學模式時透露上述消息。

日前,筆者在一家企業的糕點博物館,看到一個展臺非常低,要彎著腰才能看仔細。一問才知道,這個展臺上的展品是給小朋友看的,就特地做得很低。企業從商業角度出發,為方便小朋友參觀周全,這種精神值得《中小學生守則》修訂時學習?,F行《中小學生守則》共10條,200多字,涉及熱愛祖國、遵守法律法規、熱愛科學、珍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等多個方面,被指“內容空洞,可操作性差”。

《中小學生守則》里之所以有不少空洞內容,是因為守則是成年人制定的,從成年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沒去想小朋友想什么,想當然地把空洞的內容加進去。結果,中小學生可能背得出守則的內容,卻不知所云,要真正做到更不容易。如珍愛生命、注意安全等內容,雖然都是常識,但是沒有具體的做法。中小學生還不會玩形式主義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育部門拿出空洞的守則,讓中小學生去遵守,真是難為了孩子們。

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很多內容都是一知半解,連理解都有困難,又怎么能自覺地按照守則的規定去執行呢?比如,叫小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可是,他們連法律是什么都不清楚。讓小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他們知道什么是社會實踐嗎?讓小學生珍愛生命,請問有沒有不珍愛生命的小學生呢?把成年人世界的守則簡單地移植給中小學生,讓中小學生遵守,顯然是拔苗助長。過于早熟的守則,不但不能催熟中小學生,反而讓中小學生困惑于成年人世界的晦澀難懂,對未來感到茫然。

中小學生有自己的世界,修訂《中小學生守則》,應從成年人自說自話的狀態中解放出來,把守則還給中小學生,由他們來制定。其實,《中小學生守則》的根本問題不是內容空洞,而是不接中小學生的地氣,以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來看這個世界,來制定守則,卻沒有顧及中小學生的眼光和高度遠遠不及成年人。

修訂《中小學生守則》,如果僅僅刪除空洞內容,雖然實在了,但是,接地氣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真正讓《中小學生守則》為中小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就不要過早地把他們還接受不了的內容強行灌輸給他們。走進中小學生的世界,聽他們所思所想,把他們生活、學習中的規則加以總結提煉,是接地氣的前提。如果步子可以再跨大一點的話,用中小學生的語言來寫《中小學生守則》,就更能突出他們的特點了。

《中小學生守則》只屬于中小學階段,不要對其抱有太宏偉的目標,甚至把大多數成年人都做不到的內容寫進去?!吨行W生守則》是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的,不要摻雜進去太多功利性東西,以免畫蛇添足?!吨行W生守則》是給中小學生看的,不是給成年人看的,不必引入成年人來評價。修訂《中小學生守則》,請把中小學生主角的地位還給他們。

第2篇

關鍵詞:中小學生守則;文明言語教育

培養學生文明的言語行為,進而使之養成良好的言語習慣是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20世紀80年代最數字化的經典口號之一是“五講四美三熱愛”?!拔逯v”中的“講文明、講禮貌”,“四美”中的“語言美”,都涉及社會民眾,包括學生的言語文明。這些要求時至今日仍然沒有過時。

2015年,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不僅為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指明了方向,也為文明言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守則中談到的“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不僅涉及學生的誠信品質,也涉及學生言語文明與否;“文明綠色上網”,更是明確要求學生有文明的上網行為,其中很重要的內容是網絡言語的文明問題。其他如“明禮守法講美德”“孝親尊師善待人”等方面的行為,要想很好地實現,也都需要學生言語文明。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塑造學生文明的言語行為和言語習慣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學生不文明言語行為的表現及危害

有的學生張嘴就是臟話,出口就是穢語。有的把網絡上、社會上的污言穢語變成口頭禪,天天掛嘴邊,甚至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不文明言語行為還在日常交往之外,彌漫于網絡交際中。學生運用各種日常語言和網絡語言進行相互嘲諷、謾罵、詆毀、攻擊的情況屢見不鮮。

學生的不文明言語行為,不僅在同儕中流行,而且有的學生對家中長輩、對老師、對他人出言不遜,甚至用臟話辱罵父母、用狠話攻擊老師。言語本身就是行為,學生不文明的言語,就是學生不文明的行為。

學生言語不文明,不是一件小事。從小的方面來說,言語文明與否反映了個人的思想修養和行為素質。這種修養與個人學歷之間并不成正相關。一個言語得體的人,不論學歷如何,都可能是一個高素質的人;一個言語粗鄙的人,即使學歷再高,也是丑陋的。從大的方面來說,國民的語言文明與否,直接反映了國民素質和國家形象。

個人的語言不文明,還容易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小則容易引發言語沖突;中則引發行為沖突;大則危及生命?,F實生活中,確有很多人與人之間沖突,是因用語不敬、粗俗、污穢引發的,也確有很多人因此而承受不良的后果。中國人民大學某教授就因其新招的碩士生在微信上屢發“狂言”,對學界前輩“無端嘲諷”“在微信上屢屢發表攻擊他人的言論”,而宣布與其斷絕師生關系。

二、學生不文明言語行為的成因

學生不文明語言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上粗俗語言的影響。社會生活中,有些人素質低下,嘴里不干不凈,說話“帶巴”。不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私下場合,不文明語言都會出現,給孩子產生壞的示范作用。

二是家庭教育上的不良影響。家長用語不文明,可能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孩子在家里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目中無人,也會導致用語不文明。而此時,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教,予以放縱,孩子會更加肆無忌憚。

三是影音作品中粗俗語言的影響。有些影視劇、娛樂節目為了博人眼球,搞些“笑果”,不惜使用粗俗的語言。有些流行歌曲,為了宣泄情緒、發泄不滿,使用粗口臟話。隨著音樂的傳播,這些不文明語言也成為孩子效仿的壞榜樣。

四是粗鄙的網絡語言的影響。由于網絡交流的匿名性等原因,很多人在網絡上不注意形象,言語暴力暴露無遺,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謾罵、詆毀、侮辱性語言。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自然會被這些粗鄙的語言所左右,被網絡語言的粗鄙文化所毒害。甚至有人把網絡上流行的不文明語言看作是一種時髦,變成一種理所當然。

五是同儕亞文化語言的影響。學生言語不文明,甚至成了學生間的一種風氣、一種不良的亞文化。形成亞文化之后,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帶壞力”,如果誰不說,誰就不被接納,就很難融入某個圈子。

六是學校教育力度不足。學校應該是培養學生文明用語的重要機構?,F實是學校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夠?!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口語交際”中對文明地進行語言交流提出了要求。如“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薄霸诮浑H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薄澳茏⒁鈱ο蠛蛨龊希瑢W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然而,口語交際課相比于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處于劣勢地位,上述目標很難達到。學校和班級的日常管理中,雖然會涉及對學生文明用語的要求,但難以涉及學生的亞文化圈。學生在教師面前并不說臟話粗話,但一到同學中,或者到同學的QQ群、微信群等網絡環境中時,這些語言就大量出現了。

三、學生文明言語行為的培養

學生不良言語行為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但學校教育不能因此就放棄或弱化對學生文明言語行為的培養。《學記》說:“化民成俗,其必由學”,這種觀點就是通過教育去影響和改變社會。

首先,達成文明言語教育的共識。學校、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文明言語行為的培養問題。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都要對這一問題重視,并能夠形成共識。以貫徹落實學生守則為契機,學校應該把培養學生文明言語行為和習慣的事情,提高到國民素質的高度,提高到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

其次,形成文明言語教育的合力。雖然語文課程、班主任工作、思想品德課程等都擔負著學生良好言語行為、習慣養成的重任,但培養學生良好的言語行為和習慣,決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而是整個教育的任務。各科教師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促進學生文明言語行為和習慣的養成。

最后,營造文明言語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通過班會、晨會、班級活動、班級日常行為規范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文明言語的教育。一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言語榮辱觀,以說文明話為榮,以說粗話臟話、污言穢語為恥;以禮貌待人為榮,以對人不敬為恥。二是通過語言規范教育等方式,使學生掌握整套文明用語,逐漸養成使用文明語言的習慣。三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糾正、消滅學生不良言語行為和習慣。比如,建立監督檢查機制,正確引導學生認識不文明語言的危害。

第3篇

就我所知,美國并無國家統一的中小學生行為守則。很多地方,學校對于學生的期望,寫在學區或者學校的《學生手冊》里。一個城市可能有幾個學區,也就是說,同一個城市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行為守則”。這些行為守則雷同處頗多,但是有一些也因地制宜,照顧到地方特色。

具體到“行為守則”,我拿出孩子的《學生手冊》一看,發現很簡短,半頁不到,內容包括:

對人禮貌,哪怕他人行為不禮貌(Demonstrate courtesy, even when others do not.)

行為負責,嚴于律己(Behave in a responsible manner, always exercising selfdiscipline.)

按規定參與所有的課程,上下課準時(Attend all classes, regularly and on time.)

為每門課做好準備,上課時帶好相關材料和作業(Prepare for each class; take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assignments to class.)

遵守學區和學校的儀容和著裝規定(Meet district and campus standards of grooming and dress.)

遵守學校和班級所有規定(Obey all campus and classroom rules.)

尊重其他同學、老師、其他學區工作人員和義工的權利與待遇(Respect the rights and privilege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other district staff and volunteers.)

尊重他人財物(包括學區財產和設施)(Respect the property of others, including district property and facilities.)

配合、協助學校員工, 維持安全、秩序、紀律(Cooperate with and assist the school staff in maintaining safety, order, and discipline.)

遵守學生行為規定里的各項要求(Adher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我正準備把“attend all classes,regularly and on time”說成“準時上課,不許遲到早退”,但我發現,這些守則有一個共同特征,是沒有任何“你不許”做什么的負面說法。守則側重的是“你應該做什么”,而不是“你不許做什么”。其側重點不是劃框框,而是樹立價值觀,比如禮貌、負責、守時、尊重等。

總體上說,此守則非常平凡,寥寥數語,最后一條甚至多余。我發現它不過是一“憲法”性綱領,是一“基本法”,這些粗線條的東西在各地甚至在各國大同小異。我不相信有哪一個國家鼓勵小孩不守時,不尊重他人,不負責等等。這些行為規范叫“標準”(standards), 人為闡釋空間過大。那些執行細則才是《學生手冊》的核心。真正能落實的是“政策”(policies),這包括行為不端方面的政策,性騷擾問題上的政策,霸凌問題上的政策,技術使用上的政策,著裝的政策等等。如果說“行為守則”只是一骨架的話,這些細則才是血肉。規定得雖具體繁瑣,也省了不少扯皮。

與短短不到半頁的“行為規定”相比,整個手冊居然長達六十多頁,多為具體的細則。比如關于“著裝規定”這一條,手冊里有很長篇幅,規定得非常細,包括“著裝必須充分覆蓋學生身體,不要在自然站立、蹲下時,會長時間暴露內衣、、腹部、屁股。外衣必須在腰部位置覆蓋內衣(包括運動短褲、睡衣等)”。

再比如中國的新行為守則是要孩子少上網,而美國版的《學生手冊》規定包括哪些電子設備(包括電話)不可帶入學校,利用學校的電腦上網時規定更是細致,包括應該規避的危險,個人的行為責任等。也不僅僅是給學生限制,手冊中也教學生在這數字時代,如何培養“數字公民”意識,包括在網上尊重他人,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相對而言,限制上網時間過于粗線條,沒有考慮到學生上網到底在干什么。在限制學生行為時,學校合理的“配套資源”也比較到位。比如之所以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是因為學生有急事可通過學校辦公室及時和家長聯系。

另外,粗線條的行為規范,肯定有很強主觀性。美國人講究個性,清規戒律肯定在家長、學生之間存有爭議,為了解決這種“執行難”的問題,學校在執行上規定得很細致。以著裝為例,手冊規定:“關于何為整潔、干凈、不雅、合適、不合適,最終發言權是學校校長,學校校長的裁決為最終裁決?!边@把權力充分下放給了當地學校,省得扯皮,也省得和一些不講道理的家長打口水戰。對于犯規的學生,根據犯規性質和程度的不等,學??刹扇〉膽徒浞绞揭幎ǖ煤芗氈?,很多學區還設有針對經常性犯規學生的強化教育學校(Disciplinary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不讓普通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經常性地對付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生。

第4篇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計劃為指導思想,以“486”德育活動為抓手,繼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從“小事”做起、據“實際”而行、務“有效”之為,抓緊、抓實行為養成教育,紀律法制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通過落實《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切實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進一步提升我校少先隊的品位和特色。

二、工作重點:

(一)注重行為習慣,開展養成教育,促進隊員快樂成長。

1.提高少先隊員思想素質。認真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切實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以愛國主義為龍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從大事著眼、小處著手,從做人與做事的角度,從新世紀對人才要求的高度,抓緊、抓實行為養成教育,紀律法制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通過落實《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努力把基本的做人與做事的道理轉化為少年兒童的內在品質,培養學生愛自然、愛集體、愛他人、愛自己的情感,從小做個好公民。

2.加強少先隊工作,努力發揮少先隊組織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細化常規管理要求,認真實施《如皋市中小學“486德育活動”工作方案》;加強行為規范檢查考評工作,通過常態化管理,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第5篇

為了確保學生學習期間的人身安全,明確責任界限,健全畫室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一體化網絡,根據教育文件精神,結合畫室實際,特簽訂本安全責任書:

1、畫室教師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安全責任制;畫室負責人對畫室安全負總責,畫室各教師落實安全負責;畫室與各學員簽訂安全責任書。

2、畫室經常進行安全法紀教育,檢查安全工作。家庭教育是畫室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生法定第一監護人的家長有責任教育子女遵紀守法,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小學生守則》來規范子女言行,做到家庭、畫室教育合一。

3、嚴禁在畫室內追逐打鬧,不做危險性游戲,不跨越欄桿,不爬圍墻,上下樓梯不擁擠,集體活動時一切行動聽指揮。如有違反,造成傷害的由肇事學生全權負責。

4、學生之間違紀造成傷害的由肇事方負責,并承擔一切費用。

5、履行職責,進行正常批評教育,出現意外后果的,由學生方負責。

6、學生不準駕駛機動車上學,否則,如發生意外事故,一切責任由學生家長自負。

7、學生在上學或放學途中,家長應督促他們準時到畫室或回家,不準在途中玩耍。否則,如發生意外,責任在學生方。

8、學生不準亂吃零食,如因亂吃亂喝造成意外后果的,由學生自己負責。

9、嚴禁學生擅自到溝塘、水庫、江河游泳、洗澡,否則造成意外事故一切由學生方負責。

10、 畫室開展畫室內外集體活動,因違法和工作失誤,造成意外傷害的,畫室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因學生不聽指揮,違背有關規定,造成意外傷害的,學生應承擔責任。

11、 學生在畫室外造成社會危害,由學生方負責經濟賠償,觸犯法律的由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12、 學生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只準乘坐有證件的客運車輛等,否則發生事故的,由學生自己負責。

13、 嚴禁學生玩火、玩電、玩鞭炮、玩銳刃鈍器物等,一旦出現后果,由學生自己負責。

14、 學生在畫室外,因不可抗拒力或意外遭受侵害,畫室不負責任。學生在畫室內外遭受到不法侵害,由司法部門追究加害人責任。

15、 學生應嚴格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畫室安全制度。因違反上述規定或有關規定造成的后果,由學生自己負責。

16、 學生在畫室活動中發生安全事故或受到意外傷害,畫室有責任配合家長向保險公司申請索賠。(指已參保學生)

17、凡學生在畫室外發生的一切事故,責任概由學生家長負責。

18、本責任書一式兩份,畫室和畫室學生監護人雙方各持一份;自雙方簽字至學生退學終止。

學生姓名:

學生家長簽字或蓋章:

第6篇

今天,伴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艷的五星紅旗再次在我們眼前冉冉升起?;厥讋倓傔^去的兩個月,它記錄著每一個學子和老師的辛勤,更蘊含著我們的智慧。作為榮智學校新一屆的初中生,我們為學校的方方面面感到驕傲,無論是環境優雅的教室還是功能齊備的多功能展示廳,無論是生物實驗室、微機室等專用教室,還是圖書館等供我們學習的場所都顯得那樣舒適溫馨,而我們的老師,個個精神抖擻,正是他們的精心呵護與諄諄教誨,才有我們學生的健康成長。他們以純潔的心靈塑造我們的靈魂,以健康的人格魅力帶動我們的品格養成,從而營造我校和-諧健康,洋溢著人文色彩的校園氛圍。

同學們,求學階段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是手中剛剛拿到的新書一樣,散發著油墨的清香,蘊藏著很多待開發的秘密,需要我們去探索,“言行規范,健康發展,學有所長”是學校對我們的要求。因此,正如今天一樣,當我們邁進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們要說,新的一天我們要從遵守紀律做起。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紀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沒有紀律的約束,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大家知道,魯迅先生書桌上的“早”字,是嚴格自律的表現,是自覺守紀的典范,正因為這樣,魯迅先生才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曹操“割發代首”,帶頭守紀,古往今來傳為佳話。

在開學后的這段時間里,我們清楚地看到我校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紀律,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但同時我們也感受到在校園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比如做操時,有人急沖沖地下樓,奔向整齊的隊列,有的人緩慢地集合,懶散地做著動作。課間休息時,有的同學在樓道里互相追逐,大聲喧嘩,在樓梯上跑跳擁擠,涮完拖把任水龍頭的水肆意流淌,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等等。是什么原因使我們的同學有如此的表現呢?

原因之一是一部分同學的思想意識不到位,文明守紀的習慣未能養成。原因之二是我行我素,缺乏一種集體的團隊精神。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紀律的內涵,紀律的重要性。那什么是紀律呢?紀律是一個團體為了維護集體的利益并保障學習的正常進行而制定的,要求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條文規范。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就是我們必須遵守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還有我們學校的校規校紀,它通過我們一段時間的堅持與實施,內化成為我們自覺的習慣,長期的行為。有良好的紀律是每個學校,每個人,每件事獲得成功的保障。好的紀律會給我們帶來益處,不良的紀律會給我們造成嚴重的后果及影響。我們只有統一了認識,才能在前進的步伐中步調一致,維護好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我們從現在起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然而哪些是我們小學生要養成的好習慣呢?那么如何才將校規校紀內化成為我們自覺的習慣呢?首先是思想意識要到位。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有著各種不同的習慣,當我們做某件事情時,首先要想一想,你的做法是否對集體、對他人有利,損害集體和他人利益的事我們堅決不能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課堂上,專心聽講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升旗儀式上,你全神貫注、目送國旗冉冉升起,是對祖國最深的敬意。只要我們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的校規校紀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生,我們的學校就一定能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遵守紀律是一種尊重,遵守紀律是一種美德,遵守紀律更是一種責任。同學們,當我們獲得成就和榮譽的時候,當我們取得成功和勝利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正是因為有了紀律這位嚴肅的朋友從早到晚伴隨在我們身旁。正是因為它的魔力,我們的秩序才更加井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自由,我們攀登的腳步才更加堅實。

愿同學們養成文明守紀的習慣,與紀律同行,去實現我們的理想。與紀律同行,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燦爛輝煌。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而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遵守紀律,明天就能成就我們的大未來!

第7篇

學校德育工作蘊含在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工都應該積極參與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樹立以德育為首,全員德育的思想意識。學校的德育因素隱含以教育教學、日常管理、課外活動等各項活動的全部過程中。所以,每一位教職工都應該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在自己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樹立全程德育的思想意識。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自身的工作,還要贏得家長和社會的大力支持,所以學校在開展好自身工作的同時,還要積極做好與家長、社會的協調工作,真正形成學校、家長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祖國和四化建設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二、學校的教學工作必須做到教書育人

1. 發揮相關學科的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小學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學的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很好地利用教材向學生傳輸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明確自己的行為目標。所以,品德課教學要做到學文、明理、導行、擴展、延伸;要用學生學到的做人道理指導他們的行為,擴展到生活之中,延伸到社會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2. 要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語文課要找好德育滲透點,利用文本的思想內涵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歷史教學要通過我國輝煌的歷史成就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中華民族的屈辱史,激發學生奮發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的奮斗意識。自然學科要通過名人、科學家的成功經歷,激發學生的追求探索意識。地理教學要通過了解祖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激發學生的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三、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做到環境育人

1. 綠化、美化學校的自然環境。讓學生生活在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如詩如畫般的校園里,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愛校如家的集體主義情感,增強校園對學生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讓師生在清新優雅的環境中愉快地工作和學習。

2.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也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學校要努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畫廊、板報、學習園地、名人畫像、宣傳標語、校園廣播、校訓、班訓、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等載體,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通過學生動手布置畫廊、班級園地、撰寫廣播稿,積極參加主題班會、各種課外活動,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達到思想升華的目的。

四、實現科學管理做到管理育人

1. 建立健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加強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規范學校師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高尚品質的外在表現,一個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就不可能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所以,學校在日常管理中就應該用各項規章制度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比如:學生一日規范制度、學生到校晨讀制度,學生兩操制度、學生勞動實踐制度、三好學生評比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班級流動紅旗評比制度以及學校的校規、校紀,都是映射學生行為的一面鏡子,學校領導只有嚴格地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效地發揮各種制度的約束力,才能夠達到規范行為,提高思想素質的目的。

2. 認真貫徹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養成教育。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它規定了學生在日常行為中,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必須做的,所以中小學生必須熟記“雙則”,對照“雙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通過值周檢查,班級評比,強化規范學生的行為,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第8篇

我是淡水第二小學的學生,我作為第二小學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就應該義不容辭地擔起一份責任,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為這個大家庭的榮譽添上一筆。

當我們從電視屏幕上看到我國選手過關奪得世界冠軍,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當我們從廣播中聽到我國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奔向宇宙的時候,哪能不熱血沸騰,又怎能不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們盼望祖國日益富強,而更為祖國的飛速發展引以為自豪。

為學校添光彩,要落實在行動上,應該從自身做起。同學們,你們希望為學校添光彩,就應該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堅持佩戴紅領巾、???,時刻不忘記自己是第二小學的一名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保持校園整潔美觀。做到語言文明,不講粗話、臟話。講究社會公德,尊敬師長,同學之間有愛相處,做到團結和睦。

為學校添光彩,就要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條件,抓住機遇。榮譽不會從天而降,要靠我們去爭取,去創造條件,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榮譽。

來吧,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我們的青春熱血,為我們的學校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我相信只要有我們同心同德,艱苦拼搏,向著同一個目標邁進,就一定無愧于學校的培養,無愧于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讓我們為學校添光彩吧!

3小五年級:1069386406

第9篇

1、班主任在學校校長,學生處領導下,負責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執行《德育教學大綱》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和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根據學校學生德育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優良心理品質教育,認真開好主題班隊會(每學期一次),上好班會課及各種教育活動,填好《班會記錄本》,期末交政教處存檔。每月班主任必須將班務工作筆記本、家訪記錄本、主題班會記錄和周安全記錄等資料交政教處存檔。

3、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開展校風檢查評比活動,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文明行為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良的學風、班風。有計劃地培養班干部;對后進后生要愛字當頭,一視同仁,積極引導,熱情幫助。

4、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組織學生開展好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認真填寫班主任工作手冊。

5、認真填寫家長聯系手冊,領導班級家長委員會,主持召開班級家長會(每學期兩次),有計劃地進行家訪(或家長校訪),每學期人數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并做好訪問記錄,期終交政教處檢查評比。

6、協調各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協調各科作業負擔,協調各科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協調學校與家長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為教育教學服務。

第10篇

各區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將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誰發證、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管理渠道不清楚的,按照屬地管理由地方政府負責”的原則,鎖定責任,強化督查,嚴格標準,實施問責,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幼兒)乘車安全。

各區要結合實際,以“不發生無行駛證、無號牌等證(照)車輛接送中小學生(幼兒)引發交通事故,不發生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因超載、超速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引發交通事故,不發生因中小學生(幼兒)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引發交通事故,不發生中小學校(幼兒園)組織外出教育活動乘坐車輛出現交通事故”為工作目標,采取有效措施,堅決杜絕中小學生(幼兒)各類乘車交通事故的發生;要經常深入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檢查指導,定期研究安全管理工作,真正把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抓細、抓實、抓好,確保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強交通安全知識宣傳,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使之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自覺維護中小學生(幼兒)乘車安全。對影響安全乘車的不規范行為,要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形成全社會關注、重視、支持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督查,把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的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一)不間斷地開展中小學校(幼兒園)安全乘車管理督查工作。對照《省校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省人民政府第337號令),根據工作職能分工,各有關部門要開展暗訪和督查,對督查發現的問題,逐條督促整改;對多次反復出現的問題,要開展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到位。

(二)開展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道路交通安全違法查處和違法違規運營行為集中整治。將超員、超速、無牌無證、未取得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等違法行為作為整治工作的重點,采取以路面查處、學校周邊查處、守點守線查處等相結合的方式強化管理,突出加大對偏遠地區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的管理力度,杜絕違法違規行為發生。

(三)加強對廣大師生及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組織廣大師生及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駕駛員開展以交通法律、法規、交通安全知識、安全操作規范、安全管理規定、管理員工作職責等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培訓。每年春、秋季開學前,要以校(園)為單位,集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重點講解文明過馬路、文明行車、文明乘車等交通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每個中小學生(幼兒)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意識。

(四)堅持校車“戶籍化”管理。對符合校車條件、但未申報辦證的接送中小學生(幼兒)車輛,要督促其盡快按照《省校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省人民政府第337號令)等規定進行申報、登記、辦證;對不符合校車條件但仍在接送中小學生(幼兒)的車輛,要予以嚴厲打擊。堅持實行簽訂安全責任書、校車安全管理員跟車、校車日志、乘車安全管理、中小學生(幼兒)定點定時上下車等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核定的時間、線路運行。

三、突出重點,著力消除中小學生(幼兒)乘車存在的安全隱患

(一)著力解決農村中小學生(幼兒)接送車輛問題。全面取締無證車、超載車和農用車接送中小學生(幼兒),重點查處無證駕駛、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村中小學生(幼兒)人身安全。要通過增加車輛、增開營運線路、有條件的區開通中小學生(幼兒)接送專車等辦法,解決好農村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乘車問題。同時,針對農村經濟困難家庭的中小學生(幼兒),可在成本許可范圍內適當降低乘車票價。鼓勵達到校車安全條件的營運車輛,在約定時段從事農村中小學生(幼兒)接送,從源頭上規范全市農村中小學生(幼兒)的接送車輛。

(二)著力解決城區中小學生(幼兒)乘車安全問題。針對中小學生(幼兒)這一特殊群體,要進一步研究對策,調整和優化公交線路,方便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乘坐公交車。要加強運營中小學生(幼兒)公交車輛資質審核,確保行車安全。

(三)著力防范春游、秋游和各類集體活動乘車中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中小學校(幼兒園)組織學生(幼兒)出游,必須事先加強安全教育,并制訂活動方案和應急預案,必須有學校(幼兒園)領導帶隊和足夠的教師負責管理,必須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承載中小學生(幼兒)出游的道路運輸車輛,必須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和與出行線路相符的包車客運標志牌,嚴禁乘坐無證(照)人員駕駛的車輛出游,嚴禁車輛在出游途中超載、超速行駛。學校(幼兒園)在組織中小學生(幼兒)外出活動時,應當事先與具有三級以上經營資質的道路旅客運輸企業簽訂包車運輸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有關措施,確保交通安全。

(四)著力解決校車安全管理問題。要對全市所有校車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并不定期對校車使用情況進行暗訪,嚴厲查處超載、使用故障車、聘用無證(照)人員駕駛校車等問題。中小學校(幼兒園)用校車接送中小學生(幼兒)時,必須有教師或者保育員在車中監護,駕駛室副座不準乘坐中小學生(幼兒),嚴格杜絕超載現象。

四、明確職責,形成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的工作合力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區人民政府對轄區內中小學生(幼兒)乘車安全負總責,要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全面協調轄區內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的有關規章制度。

教育部門要嚴格執行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規,負責對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進行指導,督促中小學校(幼兒園)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檔案,嚴格落實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校(園)長負責制。加強對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乘車工作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中小學校(幼兒園)對中小學生(幼兒)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和事故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與公安交管部門建立例會制度,加強相互間溝通聯系,及時研究和解決中小學生(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實際出發,開設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交通安全地方課程。指導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加強中小學生(幼兒)的安全教育,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對中小學生(幼兒)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強家長的安全乘車責任意識。會同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共同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中小學生(幼兒)乘車方案。督促各中小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中小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

公安交管部門負責加強對中小學生(幼兒)接送車輛的安全檢查和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加大執法查處力度,嚴禁車輛超速、超載等行為。繼續堅持“一校一警”制度,安排警力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人員較為集中、交通相對擁擠的路段、路口維持交通秩序。按照有關規定,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城市道路設置交通安全標志和標線。積極配合中小學校(幼兒園),采取多種形式,共同做好中小學生(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重點做好中小學生(幼兒)接送車輛運力調配工作,合理安排線路,增開車輛或者增加班次,解決中小學生(幼兒)接送問題。嚴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嚴把道路運輸準入關,嚴厲查處非法從事接送中小學生(幼兒)的車輛。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將校車安全和校車服務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引導校車工作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第11篇

一、營造氛圍,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

1、抓好紀律教育

一個班級能否正常的發展,紀律的好壞起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一開始我就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和校規制訂出適合本班實際的班級公約,使學生有規可循。為良好班風的形成奠下基礎。

2、開展班級活動,引導健康發展

作為六年級的班主任,我不僅注重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指導他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而且從多方面著手,力求使他們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確立自信。在所舉行的一對一互幫互助互學、成功心理培養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逐漸擁有了良好的心態、積極向上的心理,養成了讀書讀報的好習慣。

3、鼓勵競爭,共同進步

沒有競爭機制,集體便沒有活力,個人便沒有危機感,更沒有創造的火花閃耀。要打破這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創造出一種充滿活力的競爭局面,就必須鼓勵競爭,用競爭激發學生高昂的斗志,發掘學生巨大的潛能。我讓班里的學生結為競爭伙伴,這個競爭伙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不斷更替,當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后,又要重新選擇一個有實力的競爭伙伴,所以他們在超越他人的基礎上,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態勢。和時間賽跑,和成績賽跑的班訓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競爭意識,及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上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二、以德育為主,重視養成教育。

常規管理是德育的重點,只有常規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好地開展各項養成教育工作,而習慣的養成也利于常規的建立。

1、勤于用自己的雙手給學生做出示范。

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學生受班主任的影響也最大。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聽其言,還會觀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動做出榜樣,使學生 耳濡目染。開學初,學生隨手扔紙片、將水果皮在廁所亂扔的不良習慣很普遍,我只是躬身一一撿起,送到教室后面的衛生角。從此,教室地面開始逐漸清潔起來。學生工作面廣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須抓住每一個用手說話的機會。比如隨手排一排桌椅;放學隨手關上一扇窗;學生生病了遞一杯熱水……諸如此類的細節和動作,都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進而產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獨到效果。

第12篇

本學期我校少先隊工作將以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思想為指導,以《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小學德育大綱》、《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著眼點,以“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工程”為載體,以講傳統、講誠信、講文明、講守則為活動切入點,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的原則,牢牢把握住學校課堂這個主陣地,采用生動活潑,寓教于的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五愛"教育、誠信教育、法制教育、養成教育、博愛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做到為素質教育服務,為創建德育示范學校服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抓好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在品格修養、知識能力、教育教學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強、戰斗力旺盛的隊伍。提高中隊輔導員的整體素質,提高班隊集體建設的水平。各班中隊輔導員要求責任心強,有一定少先隊工作經驗,并扎扎實實的開展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2、 發揮大隊部的作用,協助輔導員做好少先隊各項常規工作。

3、切實加強隊員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為重點,結合實際創設富有地方特色的體驗項目,使隊員們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小培養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品行,明白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健康的基本修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將“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體驗活動貫徹到每一處,引導廣大少先隊員逐步養成良好道德風范。具體抓好:

(1)環境衛生。各中隊要組織學生認真做好每一天的清潔衛生工作。要著力清除衛生死角,要教育、并督促學生有條理的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室內外一定要保持全天的干凈、整潔。

(2)文明禮貌。各個班級都要教育學生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要講文明,懂禮貌,行為規范、有教養。要加強對著裝、個人衛生、紅領巾、校徽佩戴情況的檢查力度。

(3)課間紀律。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課間活動的各項規定,“有禮、守紀、保潔”要成為每一個學生的自覺行動。

(4)深化“養成教育系列”活動。形式多樣地開展“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勞動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自我保護的良好習慣、誠信守法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系列訓練活動。

4、關注弱勢群體。要特別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留守孩等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認真做好“兩免一補”工作,建立學困生檔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