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圖書捐贈活動總結

圖書捐贈活動總結

時間:2022-07-26 00:11: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圖書捐贈活動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圖書捐贈活動總結

第1篇

道橋132班--易遠

一、活動背景:山東建筑大學是一所專注于工科的大學,因此對于人文類的教育相對比較薄弱。學校的同學們在文學閱讀上略微不足。因此通過活動來推廣文學作品,讓同學們加強。文學素養是有必要的。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提高山東建筑大學學生的總體文學素養,彰顯大學生的人文氣質。

三、活動主題:讓圖書漂流,讓愛心傳遞,讓文學穿越工科界限

四、活動時間:從11月1日到11月7日

五、活動地點:山東建筑大學映雪長廊

六、活動參與對象:山東建筑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學生

七、活動組織者:交通工程學院資助中心全體成員與山東建筑大學各班的班委們

八、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工作:1.提前與交通工程學院學生會聯系,請學生會協助資助中心。邀請各個學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向他們說明此次活動內容,請他們到時候在各個學院宣傳各班積極募捐圖書。2.打印關于圖書漂流的活動內容及活動目的的宣傳單,到時候分發給各班班長。3.準備漂流書架,大食堂一個,博文樓、逸夫樓、外文樓、土木樓各一個,圖書館內一個,共計6個。4.準備宣傳橫幅(“漂流書架,讓圖書漂流,讓愛心傳遞,讓文化傳播”、“圖書募捐登記處”)。5.聯系校報,對活動中募捐圖書較多的同學進行登文表彰,并對我們資助中心次次活動進行登文說明。

2、活動進行:11.1日與交通工程學院學生會聯系,請他們幫忙聯系各學院宣傳部部長前來開會。11.2與各學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開會,說明此次活動內容及意義,并請他們幫忙召集各自學院各班班長開會宣傳。并分發宣傳單給各學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11.3日協助部分學院將打印好的宣傳單分發給各班班長。并對各班班長進行簡單培訓,指導他們如何去鼓動同學們募捐圖書。11.4至11.7日,在映雪長廊進行為期三天的現場募捐圖書活動。在映雪長廊掛好橫幅,擺好桌子與書架,接待前來募捐圖書的同學,對他們捐贈的圖書進行登記,并將圖書分好類。并做出宣傳,圖書募捐最多的前十為同學將獲得校報的專訪與登文表彰。

第2篇

摘 要:文章通過對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現狀的調查分析,提出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存在的問題,并從成立學校閱讀推廣委員會、加強閱讀推廣網站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了促進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建議。

中圖分類號: G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1-0064-04

收稿日期:2014-12-23

作者簡介:唐 品(1968―),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王 艷(1984―),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王景文(1970―),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高玉潔(1983―),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館員。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基于大數據的河北省網絡數字資源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4030907;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和諧河北視角下閱讀療法應用模式構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HB14TQ016。

近年來,隨著網絡和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以及閱讀載體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讀者傾向于利用網絡閱讀。網絡媒體的便捷性、互動性、可共享性以及成本低廉等突出優勢,突破了傳統閱讀推廣活動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效率、水平和讀者滿意度。加強網絡閱讀指導,積極適應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模式的變化,開展網絡閱讀推廣活動正成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發展趨勢。筆者基于網絡閱讀推廣迅速發展的背景,利用網絡調查法對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網絡閱讀推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圖書館網絡閱讀推廣活動的現狀與發展水平,提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策略,以期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能夠穩定、長效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1 調查方法與內容

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上“中國大學”欄目下的華北地區192所普通本科院校和203所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網站為調查對象,對這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開展情況以及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進行調研。具體調研方法:通過訪問各高校圖書館網站的新聞公告、最新消息等反映圖書館各項工作與服務的欄目,獲取各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相關信息,并對查詢到的信息進行總結分析。調查時間為2014年1月5―15日。

主要調查內容:①讀者薦購。②好書推薦。③圖書捐贈。④自辦刊物。⑤專家講座。⑥移動圖書館。⑦微博、博客。⑧讀者協會。⑨讀書有獎知識競賽。⑩圖書排行榜等。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395所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中,建有網站且能訪問的圖書館有283所,占被調查圖書館總數的71.6%,76所高校圖書館網站由于設置內容較少,只有一些簡單介紹性的欄目,沒有任何與閱讀推廣活動相關的內容,在研究中把這76所圖書館排除在外。因此,華北五省高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圖書館共有207所,占被調查圖書館中建有網站且能訪問的圖書館的73.1%,筆者以這207所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研究分析。

2.2 閱讀推廣情況

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讓讀者了解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激發大學生讀者的閱讀興趣。207所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圖書館共開展閱讀推廣活動47種,其活動形式主要包括好書推薦、讀者薦購、圖書捐贈、自辦刊物、專家講座和有獎征文等。按照同一活動項目開展的圖書館數量多少排序(見表1),下面對統計表中居于前八位的閱讀推廣項目進行分析。

2.2.1 圖書推薦。在統計過程中,把好書推薦、新書推薦和推薦書目都歸為圖書推薦。圖書推薦是高校圖書館傳統服務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是定期向讀者推薦好書、新書,能讓讀者快速了解圖書館有哪些好書或新到圖書的信息,起到吸引讀者、引導讀者閱讀傾向的目的。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126家圖書館開展了圖書推薦活動,如清華大學的專題書架――“繆斯的歌聲里”“大學第一課”“沒有一場旅行,可以說走就走”等,北京大學的新書導讀、教授推薦、學子推薦以及天津大學的專題書架等。

2.2.2 讀者薦購。讀者薦購是指讓讀者參與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向圖書館推薦所需要的圖書,從而彌補圖書館采訪人員知識結構單一與文獻內容復雜之間的矛盾,減少選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增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交流互動,增強讀者的主人翁意識,更好地體現圖書館以“讀者為本,一切為了讀者”的服務理念[1]。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99家圖書館提供了讀者薦購服務,如天津體育學院圖書館的“你選書、我提供”讀者自選書刊推介活動,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的“你選書,我買單”以及太原理工大學的“他展、你選、我購”讀者薦購活動等。

2.2.3 圖書捐贈。圖書捐贈是圖書館獲得珍貴書刊、豐富館藏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圖書捐贈,高校圖書館可以搜集到已絕版資料、未公開發行的資料和有價值的私人收藏,從而有利于發展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同時,高校圖書館要與捐贈者以及讀者進行交流,以增進其對圖書館的感情[2]。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74家圖書館開展了圖書捐贈活動,如清華大學的圖書館捐贈園地、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平臺、天津大學的捐贈與文庫等。

2.2.4 自辦刊物。很多高校圖書館為了更好發揮文獻信息橋梁作用,創辦了圖書館自己的內部刊物,一般是根據學校的學科設置和各類讀者需求,及時揭示報道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63家編輯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共編輯出版85種。其中,36家圖書館自辦刊物中有39種與閱讀有關,占總自辦刊物的45.9%。21家圖書館自辦刊物33種,與閱讀無關,占38.8%。還有13家圖書館編輯出版的13種期刊,或沒有電子版,或打不開,占15.2%。在39種與閱讀有關的刊物中,河北聯合大學的《閱讀療法工作通訊》、天津師范大學的《讀者益友》、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的《書香期刊》和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的《讀者》都是專門刊登好書推介、書評、讀后感等與閱讀有關的文章,在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2.5 專家講座。高校圖書館邀請著名專家、學者開辦講座,旨在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這些專家學者的講座把名人效應與閱讀有機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從專家的報告中汲取營養,獲取治學求知的良方。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48家圖書館開展了專家講座,其中,北京高校開展此項目的圖書館最多,共有26家,如北大讀書講座――陳平原的“讀書是一件好玩的事”、周國平的“閱讀與精神生活”;北京師范大學的專家講座:蘇童的“文學與青春,創傷與成長”、王余光的“通識教育和經典閱讀”等。

2.2.6 移動圖書館。移動圖書館原指汽車圖書館利用汽車等交通工具給一些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讀者提供圖書館服務,目前移動圖書館主要是指依托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通過使用各種移動設備(如手機、掌上電腦、E-Book、筆記本電腦等)來方便靈活地進行圖書信息的查詢、瀏覽與獲取的一種新興的圖書館服務,是數字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延伸與補充[3]。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44家圖書館提供了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如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天津大學圖書館等先后為本校讀者推出了移動圖書館服務。

2.2.7 微博。微博是目前使用人群最多的社會化媒體之一,它具有使用便捷、信息傳播快、用戶參與度高,內容草根性強的特點,是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有利平臺[4]。高校圖書館開通了微博,擴大了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面,傳播了更多的圖書館活動信息,豐富了閱讀推廣活動,加深了與讀者的互動。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44家開通了微博,其中,北京高校圖書館開通微博的最多,共有38家,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博客――圖書館視界、南開大學圖書館的微博以及清華大學的微博等。

2.2.8 讀者協會。高校讀者協會一般是由圖書館發起成立的,由圖書館安排專任指導老師進行社團指導,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起到聯系圖書館與廣大讀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可以說,讀者協會為高校圖書館補充了更多的人力資源,協會開展的活動,也為圖書館提供了更多推廣閱讀的平臺[5]。207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中有40家圖書館組織成立了讀者協會,如由天津大學圖書館、教務處、學工部、研究生院、團委、宣傳部聯合發起于1998年創辦知學讀書會,河北聯合大學的閱讀療法協會等。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地域差別較大、不均衡

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發展不均衡,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五省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開展率分別為59.5%、62%、58%、44%、27%。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項目差別較大(見表1),偏遠地區和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形式單調,總體水平并不高。本科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比高職高專圖書館開展率高,有些項目如圖書漂流、名著影視欣賞、移動圖書館、微博、讀書知識競賽和自辦刊物等閱讀推廣活動,高職高專圖書館開展得較少。

3.2 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常態化

華北地區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時間一般集中在某一兩個月份,開展時間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很多項目比如讀書征文、攝影大賽、優秀讀者評選、讀書知識競賽和書山尋寶等都是在活動期間開展,一年舉辦一至兩次,活動結束后就停止了。大多數圖書館因為人力所限,不能持久開展多種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缺乏持久性、缺乏常態化。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建設校園閱讀文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高校圖書館應開展一些持久的閱讀推廣活動,通過持續的閱讀推廣活動影響讀者,使讀者把閱讀作為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

3.3 圖書館網站閱讀推廣內容分散,缺乏系統性

調查發現,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多散見于圖書館主頁的最新消息、館內新聞等各種欄目中,沒有將所有活動內容整合在一個專門欄目或單獨建設閱讀推廣網站,也很難找到與讀者交流互動、閱讀推廣活動后續報道、活動總結等方面的內容。有些活動項目并未設置在一級欄目中,讀者必須按照欄目結構逐層進入才能找到,這樣無疑給讀者獲得與閱讀推廣相關的信息和服務設置了重重障礙,也浪費了讀者的時間和精力。一些閱讀推廣活動搞得好的圖書館開通了閱讀推廣專門網站,如北京師范大學的閱讀推廣網站――“品味經典,沐浴書香”、北京郵電大學的悅讀書院、河北聯合大學的閱讀咨詢服務平臺、石家莊學院的“讀書專題網站”、北京交通大學的“書香杯專欄”等。

4 高校圖書館網絡閱讀推廣活動的建議

4.1 成立閱讀推廣委員會

成立閱讀推廣委員會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高校圖書館應多方協調成立以圖書館為主要部門的學校閱讀推廣委員會,并在圖書館內設秘書處,專門負責推廣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統籌規劃與指導全校閱讀推廣工作[6]。作為主要實施者,高校圖書館專門設置閱讀推廣崗位,由專人負責組織全校閱讀推廣工作,研究大學生讀者群體的心理特點,并對其閱讀狀況、閱讀需求以及閱讀特點進行深入剖析,制訂適合其閱讀興趣的推廣方案,同時各學院成立閱讀推廣工作組,對本院系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工作[7]。

4.2 建立閱讀推廣的長效運行機制

大學生的閱讀現狀令人擔憂,存在嚴重的缺失,因此,閱讀推廣將是高校圖書館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圖書館應將閱讀推廣服務工作作為重要的常規服務環節,樹立閱讀在校園教育和終身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建立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設立閱讀推廣專門業務部門,進一步加強“書香校園”建設,立足校園,打造品牌活動,比如專家講座、好書推薦、書展等活動,均可持久開展。

4.3 加強閱讀推廣網站建設

圖書館應在主頁上建立專門的閱讀推廣網站,對其組織分類或結構設置進行科學化、易用化的研究,對閱讀推廣相關內容進行整合,開辟讀者推薦專欄和互動交流區;借助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注重移動圖書館和微博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發揮的作用。為了保證內容動態更新,需要圖書館責成專門人員長期對閱讀推廣網站進行更新與維護,來保障讀者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得有關閱讀推廣活動的信息和服務。

4.4 加強閱讀推廣團隊建設

閱讀推廣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大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參與讀書活動的積極性,對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充分發揮等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閱讀推廣活動是需要高校圖書館長期不懈地來實施,需要學校閱讀推廣委員會、圖書館和讀書協會三方面的協作來完成。當然,圖書館是開展閱讀推廣的主體,更需要圖書館的各部門,如采編部、流通部、技術服務部等部門的人員支持,這樣才能使閱讀推廣活動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黃雪婷.高校圖書館讀者薦購服務探究[J].圖書館研究,2013(1):59-62.

[2] 何蘭滿等.近十年國內外高校圖書館贈書管理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2(3):122-125,147.

[3] 劉紅麗.國內移動圖書館研究現狀與趨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92-98,112.

[4] 高靈溪.基于社會化媒體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5] 楊 哲.讀者協會參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3(19):12,7.

[6] 彭年冬.廣西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現狀網上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界,2013(3):15-18.

第3篇

根據院里的政策,我們及時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讀書節活動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們在班里開展了“首屆讀書節”活動。3月6日舉本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布置“星星樂園”,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宣傳營造文化氛圍,為深入落實讀書節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落實責任,確保讀書節活動的順利開展。

為確保“首屆讀書節”活動有效、規范、深入、有序地開展,我們班級協同開展活動的工作網絡,根據活動方案,層層落實責任、分解任務。各班結合本班特色班集體建設,也相應地制定了任務明確、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動計劃,形成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的讀書活動,確保了讀書節活動的順利實施。

三、創新活動,為每位學生的成長導航。

在首屆讀書節活動中,著眼于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形成人人好讀書,人人讀好書的終身學習的目標,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讀書學習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捐贈圖書。3月6日全班24個同學將一摞摞自己最喜愛的書捐獻給了班級,讓更多的同學們能分享這些書籍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知識。大家舉行了好書交換活動,同學們形成了好書先讀為快的愉悅讀書氛圍,暢游書海,各班洋溢著濃濃的讀書氣氛。

(二)召開主題班會,不斷把讀書活動推向深入。按照活動方案我們召開了主題班會、讀書經驗交流會、讀書節活動總結會等系列主題班會。交流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氣氛活躍。他們談到了這半個月來閱讀的收獲,并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有序讀書。。

通過此次交流會,同學們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

四、活動效果與改進之處

1、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么他會從書本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尋找生活的榜樣,凈化自己的心靈。通過讀書節活動,使每個學生“讀好書,凈化心靈,啟迪人生”。通過讀書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不待人教,自能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達禮”。

2、班級、班主任對“讀書節”各項活動的落實力度差異較大。要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及學生對活動的認識。

3、班級創新性活動還需進一步探討如何設計、開展。

第4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以創建“書香校園”為導向,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

二、深入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教務處讀書節活動的具體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們迅速在全校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校園內張貼標語,隨后各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制作格言精心布置教室的讀書角,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節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以身作則,帶頭讀書

要想要學生愛讀書,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先愛讀書。因此,我校老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加強學習,至少每人讀完一本教育專著,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為我們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四、建立保障機制

1、固定閱讀時段,校專門為學生準備了至少一節閱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并且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成長,這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匯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范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學校圖書、閱覽室全天向學生、教師開放;班級建立圖書角,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

4、學校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讀書之星”、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辦班級讀書會,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主陣地,由語文教師主導,讀書節期間每班上1節閱讀匯報課或交流課。內容有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文故事演說、名言名句賞析等。交流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氣氛活躍。他們談到了開展活動以來閱讀的收獲,并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有序讀書;并介紹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樣帶動父母閱讀的實際行動。通過此些交流會,同學們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開展征文比賽,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征文比賽:如《慶祝建國60周年》,《讀書伴我成長》,《我與家長共讀一本書》等。全校同學熱情高漲,參與面廣,文章質量高,有很多同學獲得不同級別的獎項,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喜愛寫作的小明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舉辦語文古詩詞、名著知識競賽活動。由各班安排舉辦高年級名著知識競賽,中低年級舉辦古詩詞背誦競賽。其中各年級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6,三等獎9名,并設班級優勝獎。

五、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布置些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

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圖書也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

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借閱的圖書,每隔一周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 周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于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3、布置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辟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如閱讀考級、讀書郎競賽等;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各班根據“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周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辦好校報《閭河圃》,每月一期,發表教師和學生的文章,鼓勵師生閱讀,體現閱讀成果。

六、抓好讀書活動

“讀書”兩字,關鍵在于“讀”,書的價值也在“讀”中體現,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主要做了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1)上好閱讀課

充分用好早讀和閱讀課,在校本課程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注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采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系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

(2)做好讀書筆記

中、高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抓好經典誦讀。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于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么估價也不過分的。

(4)出好讀書小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編輯,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出兩期讀手抄報,學校定期評比展示。

(5)開展讀書活動

我校于5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書的故事”征文比賽、“讀書之星”評選、演講比賽等等。

(6) 引入競爭機制

根據學校的讀書活動進展情況,學校開展了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等活動。我校還將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考核方案,期終組織評比并頒獎,也激發了全體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七、讀書活動效果

通過開展開展讀書活動,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促進了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校風、學風進一步轉變,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