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11:54: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政治思想
本來在政治思想方面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能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嚴格遵守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愛崗敬業,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積極接受領導和年級組長分配的各項任務。對幼兒有愛心,對家長主動熱情,與同事友好相處,時時處處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
二、業務學習
積極參加園內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和教研活動,珍惜外出學習機會,認真學習老師專家的組織教學活動和講座,并作記錄,寫聽課評析,吸取經驗并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來。
我還認真閱讀《早期教育》等幼教專業書籍,游覽幼教網站,領略其中的精華,吸取別人的經驗。
本人在本學期報名參加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專遠程教育學習,利用雙休日和晚上休息的時間在網上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三、教育保育
開學初,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園教育工作計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認真制定了本班的班務計劃,設計好每月的主題活動,精心安排好每周活動,組織好每日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滲透整合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發展幼兒的綜合素質。
在組織好教學活動的同時,保證的幼兒的游戲活動和戶外活動時間,每月根據制定好的游戲計劃開展各類游戲活動。在班級中開展了圖書角、手工角、醫院、棋苑等區域游戲,并不段的更新豐富游戲材料。
為了配合主題教育活動和節日活動的開展,我積極創設環境條件,布置裝飾室內外的空間和墻面。每月撰寫說課稿和教育隨筆,以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在保育工作中,每天安要求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并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的進餐習慣、午睡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在班級中開展了值日生工作,以提高幼兒的集體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堅持每天讓幼兒記錄天氣,學習根據天氣的變化添減衣物。
四、家長工作
認真填寫《家園聯系冊》,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情況。利用一切機會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家、在園的表現情況,與家長共同討論教育孩子的方法,認真聽取家長提出的各種要求和意見。利用各種機會將家長請到幼兒園來與幼兒共同活動:“三八”婦女節請家長來園與幼兒共同放風箏;“端午節”請家長來遠與幼兒共同包粽子;“六一”兒童節請家長觀看幼兒的體操表演;開展“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時,請家長來園開家長會,聽取小學教師有關入小學事宜的講解。這樣通過各種與家長的聯誼活動既增進了家長與幼兒、老師的感情,又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歡迎。
五、不足與努力方向
一學期下來收獲自然不小。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特別是在教學創新方面有待提高和加強,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加強教態,活動設計以及與幼兒的溝通等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另外在班級常規管理上也需要進一步加強,要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增進幼兒安全知識,努力做到幼兒在園的人身安全,使家長滿意。
案例:“理所當然”——錯估了學生的真實基礎
一位老師在執教《認識鐘表》一課,當她耐心地給學生講解時針、分針時,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對老師說:“老師,時針分針我們幼兒園大班就認識了!”這位老師非常不悅,冷冷的對學生說:“坐下,坐下,我們今天學的跟你幼兒園學得不一樣。”
反思:幾乎每一位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當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情況說出來的時候,我們是抑制、是回避,還是該主動應對?事實上,這位學生是在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學生對鐘面是具有豐富經驗的,這可能是其父母教的,可能是學生平時經常注意的,教師忽略了這點,仍按部就班地照著教材的編寫意圖,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生哪有濃厚的興趣?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別把學生都看成是一張白紙,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學生也是教學的重要資源。
真正的有效反思,要“思之有的、思之有物、思之有據”,在現實的教學反思活動中,要提升反思的有效性,教師需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把握“反思內涵”,增強教學反思的預見性
教學反思要以發展教師為直接目的,要求教師自覺地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過程、學具準備與應用進行理性化的審視與分析,因此,教學反思應具有批判性(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創造性(創造性的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自覺性(用自主、自覺地態度去反思)、發展性(通過反思使教師得到發展)。明白“教學反思”的內涵才能進行有效教學反思。
二、把握“反思重點”,增強教學反思的針對性
教學反思時,不能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包括對教材編者意圖、教材所體現的課程價值及教育功能理解是否透徹、到位?教學目標界定是否準確、具體?教學重難點確定是否恰當?對教材的調整、挖掘是否科學合理等;教師教的反思包括教學策略是否科學、教學理念是否體現教材本質、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教學流程、預設是否優化、教學目標是否得以體現等;學生學的反思包括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學內容聯系得是否緊密,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自我評價是否到位等為主要反思對象。當然每次反思可以抓住教學活動中某一亮點進行深入剖析,這樣日積月累同樣能促進自身的進步與專業發展。
三、把握“反思策略”,增強教學反思的實效性
1.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反思理論、觀念
教學反思不等于閉門造車,也不等于自我檢討,反思應該是在先進教育理論和觀念的引導下進行深層次思維的過程,否則,我們的反思只能是簡單的課堂回顧和淺層次的檢討,不能觸及靈魂,不能從根本上革新自己的思想觀念,那我們的專業水平自然就無法上檔次。
2.勇于通過反思促進合作
教育教學中的反思,一般可分為教師與學生合作引起的反思和教師與教師合作形成的反思兩個層面。在實踐中,我們要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合作,并通過反思促進合作。教師要用自己的語言把教學過程中生成的體驗,體會進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見解,并及時把自己的反思案例交與同行進行分析和批判,使反思由個體行為變為個體與群體結合的反思行為。
3.形成良好習慣拓展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