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4 08:39: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成人教育課程是實現成人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德育課程在成人教育課程體系中處于優秀的地位。因此,成人教育德育課程的構建也決定了其它文化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術課程的建設。長期以來,在成人教育教學和培訓中,我們往往是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以及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尤其是德育課程的教學。這種忽視德育課程乃至整個課程體系建設的結果就是嚴重地影響了成人教育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因此,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德育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德育課程理論,客觀分析成人教育德育教學的價值和特點,正確認識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科學構建成人教育德育課程體系,改進成人德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1.1構建德育課程價值取向的依據
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的價值取向是由成人教育基本特征和成人教育對象特點所決定的。首先,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從198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中可見一斑?!蛾P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是分為5種情況界定的。第一,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以及需要轉換崗位或重新就業的人員進行崗位培訓。第二,對已經走上崗位而未受完初等、中等教育的勞動者進行基礎教育。第三,對已經在職而達不到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和專業水平的人員進行文化和專業教育。第四,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行繼續教育。第五,對全社會的成人進行社會文化和文明生活教育。這也決定了成人教育內容的有多樣性以及教育任務的多層次性。其次,成人中等教育對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們已經進入成人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成熟。他們有足夠的經驗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美國成人學習理論教育學家諾爾斯認為:成人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取代了對教師的依賴性。他們有能力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借助自己的經驗掌握知識并結合自己的職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這說明成人教育對象具有學習方式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學習過程的體驗性和針對性,學習結果的實用性和目的性。這些都是我們研究德育課程價值取向和教學任務的理論依據。
1.2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的價值取向
根據成人教育基本特征和成人教育對象特點,我們構建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的價值取向。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種成人教育形式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F階段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法律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首先,要把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教育作為德育課程的根本。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優秀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是國家對每一個成員的嚴格要求。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成人教育對象作為國家公民必須認真學習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成人教育《德育》課程教學也是宣傳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其次,要突出德育課程的多元性,凸顯本土文化。增城成人學員很多都在小樓人家、白水寨風景區、何仙姑景區、正果“百家旅館”從事飯店、旅游業,他們除了需要服務業的專業知識,也需要了解增城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諸如何仙姑道家文化、正果佛爺寺的佛教文化、廣府文化等。根據成人學習目的在于直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當前的現實問題的特點,因此德育課程要突出地域性,突出本土文化。再次,要注重德育課程的應用性,加強法制教育。公民法制教育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成人教育是法制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德育課程的教學要使學員能夠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的婚姻家庭、法律援助、交通安全和禁毒防騙等行為。
2成人中等教育德育模塊化課程的構建
為了使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體現如上所述的價值取向,同時注意到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教學管理的復雜性。筆者在實踐中構建了德育模塊化課程體系。模塊是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單元,是以應用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的。模塊化課程結構能夠更好地適應成人教育的特點,具有靈活性。我們把德育課程分為若干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適合不同的成人學生群體,可以獨立教學。每一個模塊都包括幾個項目,每一個項目也是相對獨立的,成為基本的教學單元。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開發了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增城文化及傳承、法律與生活和安全生產四個模塊。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模塊重點闡述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的含義和意義,建設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體系的途徑以及公民應該具有的基本的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這一模塊包括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體系、文明城市建設和文明禮儀修養三個項目。增城文化及傳承模塊主要介紹增城的經濟發展狀況、地方文化特點、歷史文化名人。增城的“仙姑掛綠”“桂味荔枝”和“阿娘鞋”有著美麗的傳說。何仙姑的傳說更是名傳全國,婦孺皆知,形成了增城文化歷史文明和神話傳說水乳相溶的長篇巨制。荔城鳳凰山下的小祠堂則是南宋右丞相崔與之的隱居之地。增城有著蘇軾、湛若水眾多歷史名人的足跡,可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這一模塊可以包括荔枝文化、客家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廣府文化六個項目。法律與生活模塊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主要包括《婚姻法》、《信訪條例》、《法律援助條例》和《食品安全》四個項目。安全生產模塊主要為了培養學員的職業安全意識,安全生產行為習慣。模塊內容是安全生產系列法規。學習這些法律法規對幫助學員在生產過程中避免發生違法行為,掌握各項安全生產的知識和技能,預防和減少職工傷害事故的發生,對保障個人身體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防治法》和《作業安全》五個項目。當然,成人中等教育德育課程不止這四個模塊。我們還可以根據成人教育規律和學員的需要繼續開發。
3成人中等教育德育項目教學研究
3.1德育課程項目教學法
成人中等教育德育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和成人的認知規律決定了德育課程適合項目教學法。項目是構成模塊的一個單元,一般指一件事情或者一項任務。如,《安全生產》模塊中的《作業安全》項目。項目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項目教學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如:在完成《作業安全》這一項目中,學員通過開展觸電急救、沖剪壓事故分析、建筑施工登高架設等活動,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各項安全生產的知識和技能。項目教學法最突出的特點是以項目為載體。教師是項目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項目活動的主體,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的傳統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和團結合作,提高了教學質量。在《作業安全》這一項目中,學員在教師的引領下,自覺模擬觸電急救,積極參與討論沖剪壓事故等活動,感受了各種作業安全狀況,體驗了作業安全的重要性,訓練了作業安全的技能,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
3.2德育課程項目教學案例
目前,項目教學對于中職教師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項目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是:確定項目任務—制訂實施計劃—組織項目實施—開展項目評價。下面以《增城文化及傳承》模塊中《荔枝文化》項目為例,研究項目教學的教學過程。3.2.1確定項目任務
第一環節是確立項目,創設情景,明確項目任務。首先,項目確定為《荔枝文化》。通過本項目的學習,使學員了解百果之王荔枝的栽培與品嘗,知曉增城荔枝的詩篇和故事傳說,清楚增城“荔枝會”、祭神活動等人文風俗,增強學員作為增城人的自豪感。其次是創設情境,播放《仙姑掛綠》視頻,使學員感受荔枝極品掛綠的仙氣,體會掛綠荔枝的優美動人故事,激發學員研究荔枝文化的興趣。第三要明確項目任務,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是設計和制訂一個項目的工作任務流程。這個任務流程必須要明確,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独笾ξ幕讽椖咳蝿沼兴膫€,一是欣賞荔枝文學作品,二是交流荔枝故事傳說,三是研究荔枝人文風俗,四是參與荔枝節活動。
3.2.2制訂實施計劃
第二環節是劃分小組,收集資料,確定具體方案。小組合作是項目教學的主要方式,可以由學生自由分組,確保每組有一位小組長負責小組學習。各小組要根據學習要求收集資料,作為學習素材。最后全班討論確定具體方案。一般做法是由小組長講解學習計劃,然后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學習計劃。在《荔枝文化》項目中,我們把全班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如上前三個任務,第四個任務全班參加。
3.2.3組織項目實施
各小組按照所分配的任務按計劃實施。第一小組的任務是欣賞荔枝文學作品。關于荔枝的文學作品很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大量的作品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然后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每個學員的興趣和需求不同,他們選擇的作品各不相同。有選擇方信儒的《南海百詠》“一果上市,百果讓路”,有選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有的選司馬相如、杜甫、白居易、陳恭尹的詩,還有的選了散文《荔枝蜜》。在小組討論中,各抒己見,產生了強烈的思維碰撞。最后,大家還是看中陳恭尹、屈大均的詩。因為他們歌頌掛綠的詩驚動了皇帝,掛綠列為貢品。以此作為小組的學習成果,準備全班交流。第二組的任務是交流荔枝故事傳說。首先,小組討論要根據自己知道的故事、傳說到網上搜集,也可以到農村采風,然后在小組交流,選擇最好的作為學習成果。有的學員在網上找到了桂味的傳說:增城基岡村姑娘陳貴美,因為母治病得到了仙人贈予的荔枝核,把荔枝種下,獲得“桂味”,靠荔枝賺錢,治好了母親的眼病。有的在雜志上找到了何仙姑的“掛綠”傳說,有的從民間找到了阿娘婆荔枝傳說,個個美麗動人,都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該組確定主打為桂味傳說。第三組的任務是研究荔枝人文風俗。同其他小組一樣,小組成員收集到了許多歷史民俗:有老人臨終,荔枝是必須處理的遺產;摘荔枝時一定與人分享,成為荔枝會;荔枝會期間,還要舉行祭神活動。現在又形成了新的民俗,即一年一度的荔枝節。荔枝節不僅是品嘗荔枝做荔枝交易,而且還舉行各種交易會,也舉行文娛活動。第三組把荔枝節作為研究成果。最后,各小組以PPT、視頻等形式介紹小組的研究成果,各小組傾聽、質疑、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2.4開展項目評價
項目的評價主要是對成果和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對成果的評價包括成果價值、表達形式和技術水平,對學習過程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參與度和表達能力。評價包括其他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和自己小組評價,其他小組評價占30%,教師評價占30%,自己小組評價占40%。三者之和為總成績。顯然,以模塊化的方式選擇和整合成人中等教育德育教學內容,以項目教學的方法來組織德育教學,比較適合現代成人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作者:馬耀宗 單位:廣州市增城區社區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