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16: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語作文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寫作構思 初中英語 寫作技能 應用策略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不少學生感覺寫作是一塊比較難啃的“骨頭”,不知如何下手,容易出現邏輯混亂、思路不清、句法錯誤等問題。其中,寫前構思是重要而基礎的影響因素,不管是謀篇布局,還是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文,均需要進行寫前構思,從而拓寬寫作思路,提升習作質量。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寫作構思的作用,并采取基于構思的寫作訓練,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1. 寫作構思與初中英語寫作
正所謂“作文之道,構思為先。”也就是說在寫作活動中,構思是文章的開始與起點,是動筆前的系列思考過程,是對寫作文稿的整體梳理與設計,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審題、明確文體、謀劃內容、設計篇章結構、列寫作提綱等。這樣,才能更有方向性的選取適宜的素材,更靈活的組織語言與材料,逐步強化學生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但在實際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卻忽視了學生寫作構思能力的培養,學生甚少進行寫作構思,常常是機械式訓練,沒有形成整體謀劃的寫作習慣,看到作文題目后就急著下筆寫作,未梳理思路,不能很好的駕馭語篇,出現漢語思維、文章框架不合理、遣詞造句能力有待發展等問題。事實上,在初中英語寫作學習過程中,構思能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寫作技能之一,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不然,即使學生們具備了豐富的詞匯與語法等語言知識,但缺乏語篇構思意識與能力,則難以充分而有效的展示與表達個人思想,無法進行語言交際活動。所以,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寫作構思理論為指導,靈活運用寫作構思來優化寫作訓練,讓學生們展開整體構思,能夠根據作文類型,快速選取謀篇模式,知道怎樣有效開篇,怎樣鋪設好過渡,怎樣將中心思想與觀點貫穿全文,又該如何結尾等,從而避免思路模糊、結構混亂、語言有誤等問題,提高作文質量,提升寫作能力
2. 寫作構思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首先,寫作構思模式中的閱讀重點在于語篇構思分析。即教師展示英語寫作范文,讓學生們基于整體閱讀上,發現各段段落主題句,歸納每段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大意,抓住篇章主旨,把握各要點等。如此,可讓學生把握篇章脈絡與框架,理解段落層次,給學生提供寫作示范與指導作用,使其學會如何構建文稿的整體框架。如英語記敘文寫作教學,教師呈現記敘文范文,比如“Our New Teacher”等敘事類記敘文,學生梳理段落首句,分析這類文章的構思特點:依照人物、地點不同來組織材料的,屬于橫式結構;而人物傳記類文章,以事件情節發展順序與時間順序來謀篇、組織材料的,是縱式結構。接著,要求學生細細品讀范文,研究文章的用詞特點、邏輯銜接、語法等,看作者是怎樣圍繞文章主題而選材、用詞的,學會怎樣構思,怎樣充實文章內容,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其次,構思討論。英語教師設計寫作話題,提出寫作要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構思交流與討論,草擬寫作提綱,劃分板塊與要點,構建文章之骨架。如“Love for My Parents”,寫作要求:根據所給題目,寫篇英語短文,記敘父母做的一件事,表達自己對爸媽的愛。寫作之前,學生按照如下步驟,合作構思文章結構,形成寫作提綱:①認真審題,明確題材,運用相應的語篇結構;②思考開頭、正文以及結尾等整體結構。小組討論后,選出代表匯報展示,師生一起點評,發現不足,改進與完善寫作提綱。比如變化開頭方式,時而用分詞短語等動詞的非謂語形式,時而將狀語放于句首,不要總是主、謂、賓、狀的次序;保證各段主題句與提綱中段落結構的思路一致,以免跑題。而后學生結合作文提綱,緊扣主題句,充實各段落內容,增加過渡詞,連段成篇,形成初稿。再相互檢查,提提意見,補充與改進初稿。
另外,在初中英語寫作構思教學中,若要培養學生構思能力,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寫作構思的技巧與方法,便于遷移運用,提升寫作質量。第一、構思方法,如①五個W法,即: ,指導學生緊扣題目進行思考,形成所需素材,打開寫作思路。②魔方六邊法,如以自己喜歡的人物或關注的問題、事件、觀點、場景等為寫作題目,根據 (與標題特質有關的方面)、比較、 (想到哪些所見所聞)、分析、 的順序進行構思,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題目,創造出更豐富的寫作素材。第二、構思原則,包括邏輯、空間以及時間原則。同時了解不同文體的結構模式。如寫記敘文,要抓住六要素。其中,地點、時間與人物通常置于開頭,而事件起因與經過一般置于中間,作為主體部分,需要詳細描寫,重點突出,而事件的結果處于末尾部分;說明文,則先了解不同寫作方法,比如比較法、舉例法、分類法等,再把握不同的構思步驟。比如分類法的構思步驟:段首句點題、列舉內容、獲得結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有效方法
書面表達是近幾年初中英語中考的重要題型,是一種反映學生表達、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語言測試手段,同時也是用于測試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語言知識活用能力的一項綜合性試題,它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寫作教學。但是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寫作教學的時間安排較少,學生的詞匯量少,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不足等,這就需要我們初中英語教師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加強寫作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
一、依托教材進行作文教學
舒伯特說過,教科書中所編的課文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法規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初中生對于詞匯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尤其是在課文背誦方面,隨著各方面的積累,學生已經能夠流暢自如地用簡單的英語組織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教師在指導學生英語作文的時候,完全可以依托于教材,而且新的教材在編寫過程中也很注意課文在寫作當中的作用。例如,在課文以對話形式出現的時候,課后的練習題總是以議論或描述的方式要求學生重復課文,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另外,在平時的練習當中,還存在著與教材課文緊密連接的作文練習。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利用這類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養成改寫課文的習慣,用精煉簡潔的表達,化這類資源為己用。例如,在“English――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一文中,我提出了”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作文題目,學生積極討論,反應強烈。讓寫作訓練與教材教學緊密結合,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并通過英語作文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但是教師也要注意不要被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所限制,應當進行適當的拓展訓練,將能夠接觸到的作文都往學過的課文內容上引導,畢竟課文才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最好、最有效的武器。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
聽說讀寫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聽說讀寫互為目的,互為手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寫作也是如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寫作策略的指導,從分析范文、模仿范文開始,從寫作的“措詞、選句、組段、謀篇”等幾方面進行有效的指導,允許學生借用文章中的部分詞匯和表達形式,并且指導他們準確地運用語法知識,注意單詞的大小寫,動詞的時態、語態,主謂一致,名詞的單復數形式,形容詞的比較,句子的平衡及時態呼應等,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寫作。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說的能力有賴于聽的能力,進而有助于寫作。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從多方面尋找對策,有目的地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來加強寫作訓練,特別是重視聽、說、讀、寫四技能的互補作用,開展多種多樣的訓練。
三、加強作文范例教學
英語范文對學生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它在格式、內容、語法、重點、表達習慣等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是學生學習和參考的典型。因此,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選擇一些優秀的英語范例,如參考書、報刊中的優秀文章,以及學生的優秀作品等,讓學生分析后進行仿寫。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就會不自覺地運用和借鑒范例中的優秀語句,進而使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另外,抄寫和背誦范文也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形成英語語感。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背誦一些比較簡單且優秀的課文,學生背的多了,積累就多了,在寫作時一些精美的語句自然而然地會運用在作文中,同時可以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些“文采”。
四、重視寫作訓練的評判性
在作文的批改上,教師一定要堅持肯定為主、糾正為輔的原則,盡力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寫作興趣,盡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努力促使其寫作的外在動因轉化為自覺寫作的內在動因。因此,教師要盡量做到:
1.個別批改,個別輔導。對于學生寫作中的誤句或不妥之處教師應盡可能地指出,典型錯誤在集體糾正時嚴格避免提到寫作者的姓名或將這種典型錯誤換成一種類似的形式進行糾正。
2.控制批改的錯誤率,將批改階段側重化。在批改中,教師一定要把批改的錯誤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樣可以讓學生不至于看到太多的錯誤而喪失寫作信心。為了達到這一效果而又不影響對學生寫作中錯誤的糾正,為了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提高寫作技能,同時又避免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教師可將各階段的批改重點放在不同的側重點,既保護學生自尊,又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克服自滿,達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復雜的訓練過程。教師在寫作課上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精心設計寫作教學課程,使學生拓展視野,增強自學能力,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障礙各不相同,教師的教學策略也應有所不同,任何一種固定的教學策略都不是萬能的,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注意多種訓練方法相結合。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因此更多的問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蔡慧萍,方琰.英語寫作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09).
1. 多樣化英文寫作練習
1.1英文文本內容復述、改寫
通過組織學生對學過的英文文本內容進行復述、改寫,能夠使學生實現對習得知識的回顧與鞏固,并且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英文寫作技能的提升。英文文本復述涵蓋機械性文本內容復述與活用性文本內容復述。機械性復述是指教師借助文字、圖、物等幫助學生進行有控制的復述課文的活動。后者對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時,將其中的人稱、句型、時態等進行改變,從而使學生獲益于文本創作的樂趣。
1.2組織英語接龍競賽
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接龍競賽,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進而使學生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強化英語知識記憶與運用,并在競賽過程中使學生的反應能力與英語表達能力得以同步提升。因為考試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充裕的時間來審題并進行寫作。這就要求他們有很好的應變和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可定期進行接龍比賽。具體的競賽形式可以采取詞匯接龍、對話續寫等形式,從而使學生在彼此的競爭中強化英語表達能力。
1.3英文聽說練習
學生具備一定的英文聽說能力是其寫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前提所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從對學生聽說能力練習著手,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多設立一些交際情境,采用對話方式增加教師與學生或者學生之間的口語上的交流,更好地訓練學生們的發音,說話的邏輯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雙語教學模式,即將一些英文常見詞融入于漢語表達之中,使學生深化對這些英文詞匯的領會。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英文口語能力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表述。通過此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英文寫作技能得以循序漸進地提升。
2. 詞匯、句型與文章的“三位一體”英文寫作教學模式
2.1詞匯識記
任何語言的學習,均遵循著詞匯--句型--文章的遞進學習過程。其中,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句型發揮著橋梁作用,而文章內容的領會與習得是最終的學習目的。因此在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秉承這一語言學習進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斷提高。這三個階段彼此銜接,教會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學會運用詞句,從而達到在書面表達教學中“教、學、用”三者的統一。同時,考慮到英文寫作應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布置課后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默寫、背誦等方式擴充自身的詞匯量,進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2.2造句練習
對學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從基礎性的詞匯記憶與句型運用著手,因此教師在強化學生詞匯量的同時,還應注重為學生講解正確的句型語法,并組織學生進行英文造句練習,使學生對不同句型做到活學活用,進而通過正確的句型表達思想。此外,考慮到學生的漢語母語背景,教師應注重在造句練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漢語式英文句型表達,并對學生易犯的句型錯誤進行統一課堂講解,進而使學生運用句型的能力得以提升。
2.3寫作實踐
首先,教師為學生遴選英文文章,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仿寫練習,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對英文文章構思、布局的認知。
其次,教師應為學生制定英文寫作大綱,要求學生根據大綱要求進行寫作。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目標。首先采用給出文中的關鍵詞或短語,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樣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可減少審題環節,使學生言之有物,并掌握正確的寫作思路。
最后,教師應為學生創設開放性寫作練習情境,使學生進行自由的書面表達,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
3. 結語
初中英語教師應貫徹新課改的精神,注重在寫作教學中突出實用性,使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得以切實提升。同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生活化寫作,從而使學生強化英文寫作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 宋芳芳. 提升英文寫作訓練教學有效性措施[J].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02).
1.創設情境,加強表演,體驗真實感。中學生喜歡摹仿,例如學了“裝飾圣誕樹”的有關詞組、句型后,我事先準備圣誕樹、圣誕球、禮物、星星、天使等。學生邊裝飾圣誕樹邊說出怎樣裝飾,學生的表演是急切的、熱烈的。表演之后我要求學生把剛才的說話內容記錄在作業本上。這時學生對寫作少了一絲恐懼而多了一些興趣。
2.單元小結。單元小結的目的,旨在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訓練學生書寫完整、正確的句子開始(包括書寫格式、標點符號),到訓練譴詞造句,布局謀篇,組織語言材料,行文成篇。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主要訓練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初一和初二以掌握書寫格式為主,盡量用自己的話寫出5句以上的單元重點內容。初三以單元重點內容是布局謀篇,較完整地陳述主要內容為訓練目標。
如初一(下)Unit28 In the Unit28, I study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here are many pictures in the lesson. How many pictur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7 pictures in the Unit.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I usually come by bus/bike/on foot. How long does it take by plane? It takes about 11 hours.
Sun yang’s mother is ill. She stays in bed all day. Sun yang gives his mother medicine at the right time. He is often late for class, but he is a good boy.
3.多讀多背好文章和范文。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諺語、俗語,寫書面表達時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這些句子文章往往就在學生身邊。
(1)Proverbs: Do Rome as Romans do.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摘自《英語閱讀訓練》)
(2)Useful structure: 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 I would like to do s.th, It is + adj + to do s.th, I takes s.b s.tm to do s.th.(摘自《初中英語第三冊》)
(3)Good sentences: 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 Best wishes for Teachers’ day, It’s really nice of you, I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摘自《初中英語第三冊》)
(4)Good examples: Hello, everyone. I have something tell you. It is Sunday tomorrow.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Monkey Island. There we can see the animals and we will climb the hill. We will go there by bus. Let’s meet at half past seven at school gate. We will have lunch at the Monkey Island. So please bring some food with you. That’s all. Thank you.(摘自《初中英語》復習指導80頁)
二、實踐寫作
“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如果僅僅掌握寫作技巧,熟背大量的文章,不親自動手實踐還是不行。動手寫作,好處有二:第一練習書法,寫出漂亮的文字;第二可查漏補缺,便于老師、同學幫你修改訂正。
1.改寫。以課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復述和改寫課文。如初三Lesson26,要求學生根據愛迪生一生的經歷來組成一段文字說給同學聽。
Thomas Edison is a great American inventor. When he was a pupil he had so many strange questions. Most of the questions had nothing to do with his lessons. The teacher didn’t want to teach him any more. His mother taught him how to read and write. He became interested in science. At the age of 12, he started writing his newspapers. When he was 16, he learnt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telegraph. Then he opened up his own lab with his money that he made from some of his earlier inventions. During his life, he had 1.093 inventions. He never gave up! 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 no matter how hard the exercises are, we never give up!
2.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對學生來說有難度,但是恰當的指導可以降低難度。如初三英語試卷上有這樣一道作文題:
根據漢語提示寫50~70個字的短文。5月1號,李杰和他的弟弟去公園玩,出大門時遇見一位老太太,她找不到回家的公共汽車。李杰和弟弟一道幫助她,并送她上了車。
要求:(1)認真分析所給材料,審清材料含義;(2)找材料中的要點,寫出關鍵詞組;(3)找到要點后用正確的英語表達,并把它們譯成英語;(4)寫上恰當的連接詞,使文章流暢。
關鍵詞:中考英語;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點之一,也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近年的中考英語作文中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一、用語不地道,中式英語多
很多考生雖然已經學習英語多年,但寫英語作文時仍然沒有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還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受漢語的影響,不自覺地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去寫英語句子。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平時課后練習英語的時間不多,也沒有養成學習英語時經常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因此,筆者認為,老師在課堂中應該多創設情景和機會,讓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引導學生多用英語想東西,課后還可以用英語多與學生交流。
二、句子結構不完整,句式雷同多
由于許多考生缺乏必要的英語句法知識,尤其是對句子基本結構、簡單句的五種基本類型和常見的同義句句型等不熟悉,在造句時就容易出現語序混亂、句子結構不完整的錯誤。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因此,筆者認為,花點時間用淺顯易懂的句子教會學生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等主要成分和句子的基本結構等還是很有必要的。平時,可以多做一些句型變換的練習,為寫作儲備足夠的句型。告訴學生,寫作時應該遵循這樣一個原則:要靈活地用完整的簡單句將句意表達清楚,表示同一個話題時,盡量使用不同的寫法。這樣既能做到結構完整,又能使語句通順、條理清楚,同時又避免了句式呆板、重復引用,從而使文采顯得更生動,也容易取得高分。
三、文章語法錯漏多
學習語言的關鍵是學以致用,所以在書面表達中用好、用對語法知識是保證寫好英語作文的一個重要前提。中考英語作文中常見的語法錯誤主要表現在:
(一)時態、語態用錯
一般來說,特定時間、背景下的時態總是相同的。在日常訓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會判斷要寫的文章應該主要用哪種時態。如:介紹人、事、物的現狀常用一般現在時為主;寫日記、記敘文常要介紹過去的情況,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主;寫信或發郵件邀請別人去做某事時常用一般將來時。
(二)基本語法結構不熟練
中考英語作文中經常可以見到情態動詞后面加上動詞-ing形式的寫法。部分學生對情態動詞后面應該加上動詞原形的結構非常不熟悉。還有不少人寫進行時,往往只有動詞現在分詞,而漏掉了助動詞be。學完這些基本語法結構后,老師需要把相關的知識進行比較和小結,并通過大量的口頭和筆頭訓練,讓學生牢牢記住這些基本語法結構,并活學活用。
四、用詞不準,搭配不當
選用詞語就是要準確表達思想。我們選用詞語的原則是:使用有把握的會寫的詞語,但其含義、用法一定要符合題目意思。很多考生選用詞語的錯誤常表現在:拼寫錯誤、用詞不當、詞義(類)混淆、遺漏詞語等方面。其中用詞不當是最主要的問題,短語搭配不當現象也相當普遍。
五、審題不慎,粗心失分
部分考生在寫作前沒有認真讀題、審題,粗略看一下題目沒經過深思熟慮就動筆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會背離主題,得分也較低。例如:2007年本市的中考作文題目要求寫“你認為歷史上最有用的發明物是什么?請列舉最少三個理由。”考完英語后,筆者見到很多學生笑逐顏開,因為題目比他們想象的要容易,作文也比較好寫,大家都覺得言之有物,自我感覺良好。但是,筆者改卷期間發現,有相當部分學生審題不慎,寫了“水”等不是發明物的東西,有的列舉的理由不夠三條或者理由不夠充分,導致文章的檔次和分數較低。因此,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寫作前必須認真審題,充分利用提示材料等,弄清楚題目的含義和要以及文章重點內容,再把題目所要求的內容詳略得當完整地寫出來。
六、句子銜接性差,常識性錯誤多
許多考生沒有意識到文章中句與句之間、上下文之間不同的關系,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不注意過渡詞的運用,這樣寫出來的文章顯得句式單調、文采呆板。為了使句與句之間過渡順暢、上下連貫、邏輯關系嚴謹,需要使用下列一些常見的過渡詞,如:表示事情先后順序的first,second,或then,finally等;表示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的and,so,but等并列連詞。使用適當的銜接詞既使文章顯得渾然一體,行文更流暢,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更嚴謹,又增強了文章的可閱讀性。
根據以上問題,我提出下面幾點寫作方法:
一、利用教材,開展仿寫
教材是教學之本,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訓練的首選素材。這就像學生剛學英語時需要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一樣,模仿課文中的規范詞句進行寫作同樣非常重要。
二、歸納語法要點
語法是語言的框架,學好語法能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語法要點,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例如,筆者在教學反身代詞時,要求學生自己歸納帶有反身代詞的動詞詞組,并解釋其含義。這樣學生既復習了語法知識,又鍛煉了寫作能力。
三、合理使用詞典
筆者經常看見學生在寫作時使用電子詞典查詢生詞,而查閱電子詞典“漢譯英”時,頁面上會出現多個單詞。由于初中生的知識有限,他們通常不會考慮所查單詞的確切含義便隨意選擇,詞不達意現象時有發生。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自己學過的詞句去寫作,不要過度依賴詞典。即使查閱,也要搞清所查單詞的準確含義與用法。筆者建議學生使用英漢雙解詞典,因為在查閱這種詞典時,學生不僅可以看到中文意思,而且可以通過英文釋義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四、強化課外閱讀
在非自然英語環境中,學習者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豐富詞匯量,保證大量的“輸入”才會有足夠的“輸出”。上海市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學習要求規定,“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8萬詞。”所以,豐富課外閱讀是加強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接觸西方文化
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成。了解西方文化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語言,而且有利于幫助他們開拓視野,提升跨文化意識,為進一步學好英語、全面提高人文素養打下基礎。英語教師要在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英語寫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虞利敏,《關于提高學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中學生 初中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培養
興趣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最主要的動力,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通過與新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升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傳授的過程要求教師要有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有一些深刻的印象。語言學習能力是人類的種族天賦之一,英語是語言的一種,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會輕松很多,經過多次的實踐運用自然會更加熟練的掌握這門語言。由于人類大腦的特性,長時間不使用的知識會逐漸被忘記,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針對性的對英語學習進行鞏固和理解,通過有效的輔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改變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面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和不感興趣的學科的表現會有明顯的差異,在面對自己所喜愛、感興趣的學科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腦、手、口高度協調,學習效果極為顯著。但是不感興趣的學科則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犯困等。因此,為了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教師要做到第一步就是改變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科技相結合,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
二、I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關系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話劇的形式將書上的課文演繹出來,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英語學習互動中來,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鼓勵學生進行英語日常對話訓練,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課后老師和同學可以像朋友一樣交談,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會激發出學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表露出更加強烈的尋求知識的欲望,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的求知欲,表揚學生自主學習所學的知識。老師的言行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才可以發揮他們的潛能。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不能一直采用枯燥無趣的教學方法,這樣只會減少初中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旺盛的階段,大多對有圖片、聲音的一些東西感興趣,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個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來代替枯燥無趣的傳統填鴨式教學,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Unit2.Traveling有關旅游的內容時,教師可在課前選擇一些景點的視頻資料精心制作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可以在播放完成后向學生提問,學生要用英語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這種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四、快樂學習,靈活運用英語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也應該要摸索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初中學生正是處在活潑好動的階段,教師可以通過運動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可以用字母接龍的方法,例如最后的字母是G的“nothing”的意思是“沒有”,下個單詞“gold”(金子)的第一個字母也要是G,而且兩個單次連在一起就是“沒有金子”的意思,這樣一個一個連接起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例如,《My day》一課中介紹了Millie的校園生活內容,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把這個故事制作成教學視頻,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增加課文直觀性,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且課后還可以反復觀看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還有在寫作課中,教師把所布置的作文題目制作成小話劇,例如,當布置的寫作題目是“我最喜愛的小動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這些動物,展現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改變傳統教師古板講解,使作文要求更加一目了然,對學生寫作思路的形成、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教學目的也發生改變,從培養學生具備英語基礎聽說讀寫能力轉化為培養學生具有專業英語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吸收學習到的知識。教師的目的是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興趣,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傳教為宗旨,激發和培養學生潛能,以教材為基礎,以靈活運用為目標,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接受新知識。
關鍵詞:書面表達; 訓練; 教學
“書面表達”是中考的固定題型之一,是全面考核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必要形式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歷來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問題,書面表達也是學生得分較低的一個題型。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通過寫作訓練,使學生更準確地掌握詞匯、語法等知識,掌握英語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和傳遞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書面表達的成績。下面就來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一、把好書寫關。
英語書寫本應在七年級學習中基本完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我校現在生源不一,水平參差不齊。平時教學中不難發現,不少學生連26個字母的大小寫的書寫都不夠重視。眾所周知,書面表達的內容盡管最重要,但書寫的好壞會給評卷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事關學生的成績,必須讓學生的作文看起來舒服,干凈,整齊,所以在平常教學中從以下基本的書寫技能抓起。
1.英語作文題目的書寫
英語作文題目的書寫位置一定要在試卷作文紙上的上方中間位置書寫,同時還應在話題和正文之間留出一定的距離,即比正文行距稍寬一些。其次要注意題目的大小寫,第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中間的單詞除冠詞、連詞、介詞外,其他的詞都應該大寫第一個字母。另外寫題目不用括號和引號,題目除了問號和感嘆號之外,不加其他標點符號。
2.文章本體的書寫
文章第一段的第一行應與題目隔一行或兩行。每段的開頭一般應該縮格;即向右縮進約四個字母的間隔;單詞與單詞之間須留一個字母的間隔,句與句之間須留兩個字母的間隔。假若每行的最后一個單詞寫不下,最好不要輕易拆字移行,可將該單詞移到后一行去書寫。
3.標點符號的書寫
英語的標點符號與漢語的標點符號在形式上與使用上大同小異。學生容易疏忽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幾處,英語句號是實心點,而不是小圓圈;英語的省略號一般使用“…”是3點,不是像漢語那樣用6點“……”。英語中沒有頓號“、”,要表示句中較短的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漢語習慣用頓號,而英語只能用逗號;英語中沒有書名號《》,書名一般用引號“”。
另外在作文中專有名詞開頭第一個字母需大寫,但不少學生對其正確用法漠不關心。為了糾正不良書寫習慣,從新生一入學就對字母教學嚴加規范,推行規范化的斜體行書的書寫,定期舉行英語書法比賽及優秀書法展示會。平時課堂上教師的板書也應堅持整齊規范,并持之以恒,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二、整合語言素材,積累語言材料
1.掌握豐富的單詞,是書面表達的基礎。
詞匯是書面表達的物質準備,要想寫好作文必須擁有一定的詞匯量,在用詞上必須具體明確,適當得體,簡潔精練。因此,除了平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清晰地記憶詞形、準確理解詞義、熟練掌握詞的用法之外,要有意識地與學生一起歸納一些同類話題的短語、固定搭配、習慣用語等詞匯。這些詞匯具有特定語義和結構并以固定或半固定的形式存在,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生成能力,提高寫作的準確性。如表示健康話題的詞匯有:keep healthy,stay fit,be happy,go to see a doctor,take some medicine,have a good rest,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be good for your health,get enough sleep,get up early and go to bed early,eat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drink more water,don’t eat junk food,take exercise,do some running,go for a walk,play basketball等。如果學生能記住這些有關健康類話題的詞匯,作文中就不會出現像see doctor,eat some medicine,badly way to your healthy,pay attention to your body,do some exercises等錯誤詞匯。
2.掌握正確的時態和語態, 才能寫好句子。
句子是書面表達的基本語言單位,句子要符合語法規則和英語表達習慣。要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就必須先學好、練好寫句子。由于受漢語思維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常會寫出中文式的句子:You can’t always stay at home watch TV.You should often go to outside walk.1 wish you can get well quickly.因此要突破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上的瓶頸,必須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時態和語態的用法。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構成時態和語態的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現在分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形式就顯的非常重要。學生只要掌握了時態和語態的基本定義、基本形式和標志,再輔之以大量的相關練習,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造句的能力也就基本上具備了。
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句子的一致性、句子各種成分必須在人稱、數、格等方面保持一致,互相照應。特別強調第三人稱do動詞一般現在時動詞加s,如:She often helps her classmates.
after school.在陳述句中學生往往會忽視動詞加s,而變否定句,疑問句又未能借助does,動詞無變原形。類似的時態錯誤(特別是謂語構成)會經常出現,應重視強調和引導。
三、抓筆頭復述培養能力
復述(Retelling)是外語教學中的一種綜合訓練,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外語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鞏固課文,檢查教學效果,發展口語能力的重要方法。我從九年級起加強了復述訓練,尤其是書面復述,把它作為“書面表達”訓練的一部分,作為培養英語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
復述是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語言重述,但絕不是原文的重復。這里所指的不同方式包括運用詞匯和語法的手段,如句型的替換,同義詞和反義詞的互用,句子結構的變換,將長句改為短句,把復合句改為簡單句,或將幾個意義上相近的簡單句改為復合句;語態時態的變換,將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把直接引語改為間接引語。這種變更和替換,無疑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于復習和鞏固所掌握的語言材料,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其運用外語的能力。
四、多提供范文
“書面表達”的形式通常是日記、便條、書信、通知、看圖作文、應用文、說明文。教師平時應積極收集各種文體的范文,挑選同一文體的優秀范文多篇,復印成冊。這樣,在學生進行作文寫作訓練時,可以給與必要的提示。學生在緊張的思維和寫作后,及時看到規范的文章,在教師的點評下,比較一下自己的作文,都會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同時記憶深刻。總之,多提供范文,有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作文思路,多提供范文,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批改與講評
學生書面表達習作的講評非常重要,學生互評、自評尤其是教師的點評能讓學生掌握方法、了解標準、懂得如何鑒別習作的優劣。改是學生對自己寫作內容的修正過程。修改一般在自評、互評、師評之后進行,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正潤色,使之更加完美精致。初三階段寫作課中的評與改應根據學生實際,常常是多種并舉。學生寫好短文后根據教師的具體要求,先進行自評,做必要的補充、刪減;接著小組互評,同伴幫助找出詞匯、語法、句型、連接詞、書寫等運用不當的地方,同時也找出精彩的句、段或篇供大家賞析;然后教師點評,對學生常見的錯誤、關鍵問題進行適當的梳理和歸納;最后學生修改和定稿。
通過兩年的英語寫作訓練,我發現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較大的提高。我想這得益于平時的“書面表達”訓練。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學生多訓練,那自然會水到渠成,就會靈活運用英語去表達新事物,新觀點以及新思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中考英語書面表達訓練.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 王菲.中考英語作文指導及預測.教育教學論壇,2010
關鍵詞 書面表達 情景創設 英語思維 英語日記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1-0019-02
書面表達是近幾年初中英語中考的重要題型,是一種反映學生表達、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和語言交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語言測試手段,同時也是用于測試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語言知識活用能力的一項綜合性試題。它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書面表達相對滯后,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甚微,因此,我結合新教材的內容,在教學中探索了學生的寫作訓練。
一、用常用詞句進行拓展訓練,過好造句關
句子是文章的基礎。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應做到三結合。第一是造句與句型相結合。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現的句型,以圖片、實物、情景、簡筆教師的語言等為輔助,開展造句聯系。第二是造句與語法相結合。語法教學與造句相聯系,使學生通過造句來領會各種語法現象,把深奧且難于理解的語法規則變為易懂理解的語法現象。另外,也可用情景、問答、想象等進行重點句型的替換訓練。第三是造句與詞匯教學相結合。寓詞于句子中,做到詞不離句,以提高學生的造句能力,如用“go”造各種各樣不同情景時態的句子,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了解時態的變化。總的來說,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將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詞、句作為材料讓學生訓練,使學生樂于接受,輕松完成,享受成功。例如:以“study”為中心組成句子。I study in No.3 Middle school.I study very hard.My sist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But s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 . 又如,以“My teacher”為題寫一些句子。My teacher’s name is Miss Liu. She looks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這些簡單的寫作訓練會引起初學英語者的極大興趣,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單元話題,開展多項有實效性的英語寫作能力訓練
1.讓學生情景對話。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尋找語言材料與生活的結合點,創設逼真的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通過親自運用語言的經歷來掌握該語言的交際功能和運用場合。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中的許多話題“購物、野餐、打電話、生日聚會、旅游”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增強了學生的語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寫作打下了基礎。
2.讓學生口頭復述課文。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口頭復述課文,有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圍繞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既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和口頭表達的交際能力,也為筆頭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讓學生創新聯想。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把課文中的人物描寫聯系到其他的人物描寫;把課文中的人稱改為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人來敘述。這些聯系可促進學生開闊視野,關注周圍發生的事,為寫作積累素材。針對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順著課文情節寫下文,給學生最大的想象空間。在給學生出作文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特別注意題目的可寫作性,盡量讓學生寫自己周圍熟悉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給學生布置的命題作文主要是記敘文體。例如:“My Classroom、How can I Learn English”等。
三、強化學生用英語思維表達的能力
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中,最具代表性的錯誤就是中文式的英語。這除了學生口語基礎不過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由于母語習慣定勢對外語學習有很大的負遷移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來進行交流與溝通;經常性的給學生作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有意識的記住一些固定用法,經常性的做些漢譯英的練習,注重一句多譯,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大有幫助。
四、英文日記
要養成記英語日記勤練筆的習慣。經常用英語記日記等于天天在練筆,這無疑是提高英語寫作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在記日記時,不要總是用簡單句,要有意識的用一些好的詞組、句型和復合句等,使文句更優美生動。對一些所給情景寫的文章,寫好后要對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練習,不僅能促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幫助鍛煉他們的恒心和學習毅力,同時對提高英語作文也是很有幫助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多練習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永青.從語篇思維模式看英文寫作教學[J].現代外語1995,(02).
[2]吳建華,胡 萍.初中英語任務型寫作教學建議[J].中小學英語教育,2006,(12).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探討
寫作對于大多學生來說都是很困難的,尤其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的材料積累的少,所以寫起來就費勁了。當前初中寫作教學現狀卻不樂觀,它一直困擾著廣大教師,需要不斷的探索、研究。
為了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筆者進行了以初中階段各單元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激發興趣,適時鼓勵,培養自信
興趣與自信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兩者的產生和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付出努力后所獲得的成功感。教師既可以結合課本所學內容,或用看圖寫作的形式(如學了There be 結構,給學生畫一幅畫,讓學生描述畫中的內容)。或用日記的形式(如學了一般現在時,讓學生記錄一天的活動)。又能脫離書本,超越書本,體現生活性、趣味性、擴展性。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收集好詞好句,諺語習語,精美語段,幽默小故事等常用寫作句型。學生每完成一件作品,教師都盡量地發現其可取之處,給予恰當的表揚并提出中肯的意見,期待下一次完成得更好。每一次肯定、欣賞的評價,都是幫助學生挖掘其內動力最好的催化劑。多年實踐下來,學生的語言得以積累,聽、說、讀、寫能力均得以提升,寫作不再是難題,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高漲。
二、降低要求,培養興趣
對于學生基礎差,寫作水平低下,應該對學生降低要求,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切不可對學生過高要求,讓學生對寫作產生畏懼心理。
如果不管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每次作文都對學生給出硬性要求,如字數必須達到60字,否則重寫,于是,那些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為了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只好不斷重復相同或類似的語句,結果就像懶婆娘的裹腳布,有的學生干脆抄襲,敷衍了事,還有的甚至懶得動筆。結果,不少學生都產生一種懼怕作文的心理,每當作文時,不是唉聲嘆氣,就是怨聲四起。
面對這一現狀不得不思考:怎樣才能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使學生喜愛作文呢?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給予分類要求,讓學生每次作文都感覺到自己能夠達到要求,樂意去寫。學了八年級下unit1后,對應的作文題目是My future life,顯然模板就是Section B 3a, 完成后有的同學把八年級上的New Year’s Resolutions中的句子滲透進去了,這時讓這位同學在班上讀一讀,讓其他同學感覺到是這樣簡單的就糅合進去了,同時也知道了如何將知識進行關聯起來。受表揚的學生感覺到自己越寫越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嘗到寫作的甜頭,其他同學也知道怎樣去完成它,教師還應不斷鼓勵學生,充分表揚學生作文的其他閃光點,這樣,學生寫作的興趣自然在潛移默化中增長。學生的興趣一旦得以激發,學生樂于寫,寫作水平也自然會逐漸提高。
三、熟悉體裁,掌握格式,認真審題
確定主干 英語寫作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體裁的文章格式:記述文、說明文、日記、書信、通知、便條和其它。每一種體裁都有其表達要求,學生應認真審題,確定主干,開展寫作。所謂文章的“主干”,無非是兩點:文章的主要時態;文章內容的側重點,即要圍繞主題。教師應作具體指導,以便學生掌握。例如記敘文(Narration)、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文體。寫作中應遵循以下幾點。①交待要素,即人、時、地、事。②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敘述完整、具體。③要重點突出,目的明確。記敘文所記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日記(Diary)這是把自己當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見聞或感受記錄下來的書面形式。文體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稱寫。通知和便條(Notice, Note)一般至少有口頭通知、書面通知兩種形式,至少包括三項內容: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便條一般有留言條,請假條。特點是:格式簡單,開門見山,三言兩語。 在了解和掌握了幾種主要寫作體裁之后,學生在對待寫作時,就不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了。
四、鼓勵學生改編素材,提高表達運用能力
學生在廣泛占有感性材料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有效地整合運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揮好自身的想象思維,通過運用改編素材的方式來完成相關語言信息的搜集整理。在教學中,可針對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改編的形式來進行學習表達,尤其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文章情節、結尾等方面進行改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達運用能力。
這些方法的運用,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升華課程文本學習內容,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整體綜合運用能力,突出語言文本的引導示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建議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改寫和縮寫,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建議學生能夠通過筆記注解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解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拓展延伸能力;通過縮寫、擴寫等方式來有效整合文本表達資源,以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五、批改講評,修改潤色,激勵點評,促進提高
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是寫作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不可或缺、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班級人數多,批改量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及時批改,作文中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但在批改過程中,如果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后,往往就變成了老師自己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參與,互相評改。學生相互傳閱和批改作文不僅增加了寫作時的真實感,更重要的是,能訓練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敏感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興趣小組活動
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難度差別太大,致使初中原來的學習方法不再適合高中英語。所以,許多原來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到高中后成績一落千丈,對英語喪失了興趣,產生恐懼、厭煩心理。這時,教師就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在不放松學生課堂學習的同時開展英語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新找回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提高英語綜合水平。那么,我們該如何開展高中英語興趣小組活動呢?
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制訂活動計劃是確保英語興趣小組活動順利進行的第一步。開展活動之前,教師要制訂詳細的計劃,確保活動可以在完美實現的同時讓學生也對這次活動充滿興趣,積極參與。制訂活動計劃時,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首先要確定小組活動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中消除對英語的恐懼、厭煩心理,盡快適應高中英語的難度,提高英語綜合水平。要合理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根據指導老師的工作時間和學生的課余時間合理安排興趣小組活動時間,如,在每周周六下午三點到六點半進行不同的興趣小組活動,讓有興趣的學生提前報名參加。要明確活動對象:高一、高二報名參加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填寫報名表,自愿報名參加一項或多項感興趣的小組活動。要做好活動分組:由于參加活動人數較多,我們可以把每個活動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把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學生意愿相結合,進行分組,讓每組整體水平趨于一致。要做好教具準備:獲得學校支持,讓學校提供活動經費,購買所需教具及活動獎品。如,布置場景的裝飾和筆、筆記本等活動獎品。
二、要精心選擇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是整個活動的靈魂,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所在。設計趣味性、意義深遠的興趣小組活動,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設計活動內容。例如,可以組織開展英語趣味猜詞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這個活動是讓主持人用英語描述一件物品或是一個神態,如,“Which room has no door,no windows”,讓學生根據所聽到的語句猜出被描述的東西:“A mushroom”,讓學生在游戲中加強聽力訓練。為了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可以組織英語角活動,在活動現場營造輕松、活潑的范圍的氛圍,師生自由就座,彼此之間用英語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原先準備的話題:“Introduce your best friends”“What do you want to be ”等,以此調動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朋友之間的交談中提高口語水平。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組織一場閱讀比賽,給參賽學生同樣的文章。如,“Work experi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ducation”,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之后主持人會問幾個問題,讓學生根據閱讀的文章進行回答,以此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綜合水平。
三、要做好活動過程的指導
做好活動指導工作是順利開展英語興趣小組活動的中心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活動指導,才能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自主自發地去參與活動,學習知識,才能達到開展活動的最終目標。所以,在活動指導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和輔助學生參與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開展英語角活動,可以布置符合學生心理的場景,讓學生樂于接受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讓口語較好的英語教師擔任活動主持人,要用英語進行交流。活動中,主持人可以引起一個話題:“Wha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of internet? ”用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練習英語口語:“Do you like computer?”“Do you think computer is all positive?”“How should we deal with internet?”通過引導性的問題,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加強口語訓練。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也可以讓學生確定話題,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話題:“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hat following fashion for young people”,調動學生開口講英文的欲望。在活動中,要注重發揮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提高英語水平。
四、要做好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總結與反思是確保順利開展活動的關鍵一步,是教師總結前面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的經驗和教訓的有效有段,是后續活動或其他小組活動完美進行的重要參考。所以,做好每一次的興趣小組活動總結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組織完興趣猜詞活動之后,教師要總結這次活動的優點:符合學生口味,可以迅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現場情緒熱烈,活動效果不錯,預計可以達到活動目標;也要反思不足之處:學生情緒激昂,紀律方面組織不到位;參賽學生太多,超出預想,沒有做好兩手準備等。而當發現參加作文比賽的學生沒有趣味猜詞活動的人數多時,要仔細分析原因:學生不喜歡作文比賽活動還是不喜歡此次作文題目“a key to the happy life”。然后與同學進行談話,了解原因,分析學生心理,為組織下次活動積累經驗。所以,教師要做好活動總結并反思不足之處,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為組織下一次興趣小組活動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關鍵詞】詞塊 詞塊教學法 農村初中 英語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110-02
當前,由于詞匯與寫作教學面臨的挑戰以及詞匯與寫作教學的復雜性與困難性,造成農村初中詞匯與寫作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
從20世紀末至今,中國的一些語言學者、教授等緊跟國際潮流,把Michael Lewis、Nattinger & DeCarrico等著名學者的詞塊理論引入中國。他們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詞塊與寫作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研究,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為了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筆者把詞塊知識引入農村初中八年級英語課堂,從詞塊的定義和分類著手,把詞塊運用于英語寫作教學中,探討詞塊教學對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尤其是英語寫作教學。
一 詞塊的定義及分類
1.詞塊的定義
國內外眾多學者經過多年研究,詞塊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可。然而對于詞塊的定義并不統一。Nattinger & DeCarrico認為:詞塊是介于詞匯與句子之間的一種模式化短語。Lewis給詞塊下的定義是多以較高的頻率出現的單詞組合模式。王立非、張大鳳則主張詞塊是由多個單詞組成,這種結構具有詞匯和語法兩個特征,同時具有相應特定的活動功能。衛乃興從語料庫研究出發,根據詞塊使用的概率和頻數把詞塊定義為在語料庫中頻繁出現、長短不一的連續詞語片段。馬廣惠認為對詞塊的界定要從形式、意義和功能上進行,他是這樣下定義的:詞塊是由多詞組成的,它可以獨立用于構成句子或者交際話語,實現一定語法、語篇或語用功能最小的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詞塊就是介于單詞和句子之間的語言單位,在自然話語中被廣泛使用,同時能被整體儲存和提取,是結構相對固定的多詞詞組;這類組合無須語法的生成和分析,能直接使用或稍作調整進行使用。
2.詞塊的分類
由于國內外的學者們各自對詞塊有不同的見解,因此詞塊的分類有很多。根據本文研究的實際需要,本文將采用Nattinger & DeCarrico對詞塊的分類方法。他們把語言教學和多詞現象結合起來,從結構和功能的角度把詞塊分成:(1)聚合詞(polywords),如at last;(2)慣用表達方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如Good night. How do you do? 等;(3)短語架構詞塊(phrasal constraints),如:a ____ ago,____ later等;(4)句子框架(sentence builders),如not only ... , but also ...等。
二 詞塊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詞塊教學法的理論依據有:(1)心理語言學基礎;(2)語料庫語言學基礎;(3)語言習得理論基礎;(4)Krashen第五假說——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三 基于詞塊理論的英語寫作教學具體實施步驟
本研究實驗時間為一個學期(2012年9月~2013年1月),教材為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著的八年級(上)英語教科書。在整個實驗過程,筆者的課時是這樣安排的,用四個課時上完Section A/B/C/D的內容。緊接著安排一個課時詞塊匯總運用課。筆者設計了如下具體實施步驟:
1.詞塊專題講座
2012年9月12日筆者利用輔導課對學生進行了詞塊基礎知識專題講座,對他們進行了詞塊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醒他們要不斷培養和增強自己的詞塊意識。培訓內容包括:詞匯(詞塊)學習的重要性、學生詞匯學習現狀分析、中考(詞匯和寫作題)現狀分析、詞塊的定義及類型和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分析。重點是詞塊的類型和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分析。本環節的實施讓學生熟悉了詞塊的定義、分類和作用等,對于減輕他們的焦慮感,降低他們初次接觸詞塊的情感障礙制約有重大意義。
2.詞塊輸入訓練:小組辨別、收集和記憶課文中的詞塊
該環節依據心理語言學基礎,在Section A/B/C/D四個課時的教學過程中完成。在教學中,初始階段由教師對課文中出現的詞塊進行分類,并歸納整理,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整理。
第一步,課前預習:詞塊的辨認。筆者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要根據詞塊講座中Nattinger & DeCarrico對詞塊的分類,辨別課文中的詞塊。接著小組討論,對找出的詞塊進行分類整理,按聚合詞、慣用表達方式、短語架構詞塊、句子框架等類型組織排列,并由組長綜合小組成員的整理情況,確定不同的詞塊類型。
第二步,課堂活動:詞塊的呈現、操練。課堂上老師對各組長匯報的詞塊進行指正、歸納和點評。在日常Section A/B/C/D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在各環節引導學生接觸認識詞塊,操練詞塊。如:根據單元的詞匯教學重點,制作設計PPT圖片,每個圖片就是本課要求掌握的某個聚合詞、慣用表達方式、短語架構詞塊、句子框架等,要求學生看圖,說出與圖片內容相關的詞塊,并用它們造句。詞塊的呈現、操練的目的是增強記憶。本步驟有利于擴大學生短時記憶中的信息處理量,形成詞塊記憶策略。
第三步,大量輸入可理解的詞塊,改變學生詞匯記憶方式和教師詞匯聽寫方式。根據Miller G. A.著名的短時記憶的組塊理論,筆者要求學生們改變以往只掌握單詞的音、形、意的背單詞的方法。要求他們背單詞時,盡量按照講座中的詞塊的分類記憶單詞,如:背shower時,盡量背take a shower;背think時,要背think of/about/over,如果能背What do you think of sb./sth.? 則最好。在單詞記憶的落實方面,改變以往的注重單個單詞的拼寫和意思(即形、意)的聽寫方式,聽寫時盡量加大輸入量,以詞塊為主,不斷培養他們的詞塊意識。如:筆者在聽寫laugh時,要求學生寫出laugh at;聽寫famous時,要求學生寫出be famous for等。該步驟的實施確保了對學習者有大量可理解的語言輸入,記憶組塊效應得到最大化應用。
3.基于詞塊的寫作輸出訓練
該環節主要是在詞塊匯總運用課完成。依據語言習得理論基礎,筆者要求學生把整個話題(Topic)收集下來的詞塊進行整體記憶、存儲和提取,并盡量運用到寫作中。筆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結合課文話題和話題中的詞塊,巧妙設計作文題。訓練學生恰當使用聚合詞、慣用表達方式、句子框架、短語架構詞塊。
第一步,詞塊提取。在詞塊匯總運用課中,筆者設計了詞塊聽寫和根據PPT圖片內容說出詞塊等環節,目的是使學生對所積累的課文詞塊有個復習過程,同時也是對后面的寫作詞塊進行儲備。
第二步,連詞成句。筆者利用第一步所提取的詞塊,結合PPT圖片內容要求學生遣詞造句。這為后面的寫作訓練做了進一步的鋪墊。
第三步,組句成段。利用短語架構詞塊和句子框架結構,如:after that,and then,not only ...,but also ...等結合第二步內容,寫出作文段落。
第四步,作文初稿寫作和修改。結合第一、二、三步,學生寫出作文初稿。小組成員相互合作,互相檢驗詞塊運用正確與否,找出問題并改正。教師抽改,在習作中畫出詞塊。運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對優秀作文中出現的好詞塊和新詞塊,要求全體學生摘錄。這樣,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詞塊知識。以下是仁愛版英語教材八上第三單元話題三詞塊匯總運用課的學生優秀習作實例:
Last Sunday I had a busy day. I got up at 6:45 a.m. After that,I had breakfast. When Li Lei knocked at my door,I was doing some cleaning in my bedroom. He wanted me to play football with him. We played football from 9:30 to 11:00. And then,we went back to have lunch.
In the afternoon,I washed my clothes from 2:30 to 3:00. An hour later,I went to visit my best friend,Jim. We not only read funny books,but also played the piano together. After that,I went back to have dinner. At 9:30,I went to bed.
在該習作中出現了三類詞塊,分別是聚合詞:last Sunday,get up,knock at等;短語框架結構:an hour later,after that,and then;句子框架:not only ...,but also ...。
用投影儀展示這些詞塊,結合習作上下文語境,讓學生收集并領會這些詞塊在習作中意義表達的正確性、地道性和生動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以促進學生詞塊知識的擴展。
4.課后詞塊的繼續鞏固與內化
課后引導學生把小組整理的詞塊按照功能分類整理在筆記本上,有利于學生詞塊意識的培養,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記憶大量詞塊和各類詞塊的功能,同時也為后面教學中的詞塊輸出,即在口頭作文和筆頭作文中的運用奠定基礎。
以上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按照詞詞塊句子篇章的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詞塊量得到了擴展,運用詞塊進行寫作的能力也得到了促進。
四 結論
通過一學期的實驗,結合學生問卷調查和期末作文成績分析,筆者認為把詞塊理論引入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對于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在寫作中學會識別、靈活運用四類詞塊。在詞匯的習得過程中,通過詞塊的掌握可以促進學生語篇層面組織能力的提高。在英語寫作課中,詞塊教學的運用,增加了學生的詞塊儲量,有利于他們快速提取,較好地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寫作成績。
實驗還發現,詞塊意識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寫作時的焦慮狀況和畏難心理。隨著學生在寫作中對詞塊的熟練運用,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寫作的信心和興趣不斷提高。詞塊教學的有效途徑的探究對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只要求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形、義的死記硬背的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Hakuta, K. Prefabricated Patt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1974
[2]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1
[3]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M].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4]Miller, G.A. The magical number of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6:81
[5]Nattinger &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6]馬廣惠.詞塊的界定、分類與識別[J].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1):1~4
[7]施曉燕.詞匯組塊理論及其對英語詞匯習得的意義[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247
[8]王立非、張大鳳.國外二語預制語塊習得研究的方法進展與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5):17~21
一、注重循序漸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緊扣一環地進行訓練。教師應注重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進行組詞造句、組句成段練習時,要求學生寫出最簡單的短句,為以后英語作文打下扎實的基礎。如寫“我的家庭”時,指導學生寫一些簡單句。例: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my father,my mother and I.My father is a worker.My mother is a shop assistant.I am a student.My parents are busy all day.I often help them with the housework.They love me and I love them,too.這種練習可以安排在七年級上。七年級下可以安排學生用一般過去時進行寫作。例:I had a busy weekend.On Saturday morning,I did my homework.On Saturday afternoon,I visited my aunt.My aunt cooked dinner for me.On Sunday morning,I played tennis with my friends.On Sunday night,I saw an interesting talk show.I was too tired but happy.通過不同話題、不同時態的基礎寫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初二及初三年級的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注重寫作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
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我常把寫作教學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孤立起來,把日常的英語教學同寫作教學割裂開來,導致寫作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不能全面提高。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真切地感受到應該把寫作教學和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聽說讀寫,引導學生不斷積累短語、語法及句型,增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為學生的寫作輸出做好語言方面的必要準備。尤其是在每個單元的Section B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并積極開發教材中的寫作資源,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完成寫作練習,充分提高寫作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寫作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既引導學生掌握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又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傳達相關的語言信息,真正把學生寫作水平的策略指導落實到每一個單元,把寫作策略指導貫穿在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通過寫作策略的指導,學生真正克服英語寫作的畏難情緒,從而增強英語寫作信心。引導學生把語言積累同英語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把語言輸入同語言輸出有機結合起來。
三、注重英語作文的限時訓練
寫作訓練時引導學生根據作文題目的要求完成限時作文,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握寫作信息、理解寫作信息、恰當地表達寫作信息,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這既是寫作教學的重點,又是寫作教學的難點。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白中考書面表達不是簡單的漢譯英,不可任意發揮,要求學生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恰當的連接詞表達先后順序和邏輯關系。限時寫作訓練的目的在于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在規定時間里準確表達相關語言信息的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牢牢記住以下幾點:“先讀提示,弄清要點與格式;時態語態要當心,前后呼應要一致;句子結構和搭配,語言習慣莫違背;文章寫好細檢查,點滴小錯別忽視。”學生明確并掌握寫作要領后,要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在訓練的初級階段,每次的寫作時間可適當放寬一點。隨著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寫作時間要相應縮短,引導學生逐步做到在20分鐘內完成寫作任務,為保質保量地完成中考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注重教師的范文引導
在每單元進行英語寫作訓練時,教師既要根據各種文體的具體寫作要求,如日記、便條、書信、通知的格式、內容等,給予必要的寫作策略指導,又要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具有一定質量的范文。教師的范文既要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等方面給學生樣板,還要考慮到英語語言表達的多樣性及豐富性。學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和教師的范文作比較,初步衡量出自己作文的準確度,找出與范文存在的差距,積極引導學生及時發現自身習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范文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習作改錯做好充分的鋪墊。
五、注重引導學生自改互改
對照范文,引導學生先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初步修改。考慮到教師的范文不可能把各種表達方式都包括進去,況且學生作文中的錯誤也不盡相同,因此,還可安排學生互改作文。互改以小組或同桌的兩人為宜。批改者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待互相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后再更正。若有爭議的,可當場請教老師。學生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后,再做最后的修改。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修改,一方面可以學習其他同學的優美句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改錯水平。最后,要求學生再對自己的作文通讀幾遍,琢磨是否符合寫作要求,盡量做到要點全面,表達無誤。如發現錯誤,可作最后修改,謄寫工整,交老師查閱。
六、注重學生習作的及時講評
注重習作講評課,及時反饋學生的寫作信息,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習作講評課我通常注意以下幾點:
1.如在時間緊的情況下,可抽查部分學生的作文評閱,重點抽查中下水平學生的作文,采用當面批改的形式,從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批閱過程中,認真記錄習作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為講評課做好材料的準備。
3.將一些寫得較好的、錯誤較少的習作張貼出來,或講評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全班學生看,對優秀作文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