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三英語上冊

初三英語上冊

時間:2023-05-30 10:43: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英語上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三英語上冊

第1篇

2.一百年以后in 100 years

3.免費的 be free

4.通過電腦學習study on computers

5.活到80歲live to be 80 years old

6.在整個世界 in the whole world

7.更少的污染less polution

8.更少的計算機fewer computers

9.在中學be in middle school

10.在上班be at work

11.不/同意 disagree/agree with

12.上大學go to college

13.五年前five years ago

14.空閑時間 free time

15.拉小提琴 play the violin

16.太空站 space statio

17.電腦程序設計師 computer programmer

18.住在公寓里live in an apartment

19.愛上fall in lovewith

20.去滑冰go skating

21.下次next time

22.在周末on weekends/at weekend/on the weekend

23.養寵物keep a pet/pets

24.贏得比賽win the game/match

25.看起來整潔look smart

26.實現come true

27.工作面試job interview

28.穿著校服wear uniforms

29.科幻電影science fiction movies

30.數百hundreds of

31.幫忙做某事help do sth./help with sth.

32.看起來像look like

33.醒來wake up

34.再三的again and again

35.感到厭煩feel bored

第2篇

Unit 1 How do you learn best?

This week we asked students at New Star High School about the best ways to learn more English. Many said they learnt by using English. Some students had more specific suggestions. Lillian Li, for example, said the best way to learn new words was by reading English magazines. She said that memorizing the words of pop songs also helped a little. When we asked about studying grammar, she said, “I never study grammar. It’s too boring.” Wei Ming feels differently. He’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six years and really loves it. He thinks studying grammar is a great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He also thinks that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n’t a bad way because he can watch the actors say the words. Sometimes, however, he finds watching movies frustrating because the people speak too quickly. Liu Chang said that joining the English club at school wa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her English. Students get lots of practice and they also have fun. She added that having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was not helpful at all. “We get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and then end up speaking in Chinese,” she said.

你怎樣學得很棒?

這個星期我們在新星高中詢問了學生關于學習英語的方式。 通過訊問有關于學習英語的方法,許多學生說他們學會了。 有些學生有更加具體的建議。 莉蓮・李,例如,的方式學會新的單詞是通過讀英國雜志。 說那記住流行音樂歌曲的詞她也被幫助有點。 當我們詢問學習語法,她說,我未曾學習語法, 太乏味。 韋明不同有的感覺。 他學習英語六年并真正地愛學英語。 他認為學習語法是一個巨大方式以用來學會語言。 他也認為那觀看的英國電影并不是一個壞辦法,因為他可以觀看演員說詞。 有時,因為人民太迅速,講話然而,他發現觀看的電影挫敗。 劉暢說參加學校英語俱樂部是的方式以改進她的英語。 學生得到許多實踐,并且他們也獲得樂趣。 她增加了與朋友的交談可使用中文根本不是有用的。她說。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Last year my English class was difficult.First of all,it wasn’t easy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teacher when she talked.To begin with,she spoke too quickly,and I couldn’t understand every word.Later on,I realized that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don’t understand every word.I was also afraid to speak in class,because I thought my classmates might laugh at me.I couldn’t always make complete sentences either .Then I started to watch English-language TV.It helped a lot.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beacoming a good learner.Another thing that Ifound very difficult was English grammar.So I decided to take lots of grammar notes in every class.The I started to write my own original sentences using the grammar I was learning.It’s amazing how much this helped.Now I am enjoying learning English and I got an A this term.My teacher is very impressed.

我怎么學習英語的

去年我英語成績很糟,首先明白老師在說什么對我來說不容易,一開始,她說的很快,我不能明白每一個詞,之后我意識到如果你不明白每一個詞是沒關系的,我還是害怕在班上說英語,因為我想我的同學會嘲笑我,我不能總是造出一個完整的句子.然后我開始看英語-語言的節目.它幫了我許多.我想做聽力練習是學好一門語言的方法之一.另外我發現非常難的是英語語法,所以我決定在每節課上做大量語法筆記.然后我用我學的語法開始寫我自己最初的句子.這大量的幫助是令人吃驚的.現在我享受學英語,我有了這段時期.我的老師很感動.

第3篇

一、復習課教學思路:

課標對中考提出的原則: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具體地講就是應該考查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聽、說、讀、寫等四種語言技能以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的能力。

因此,在總復習階段,通過一本書的單元整合復習的方式進行分冊復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始終堅持大量訓練學生的聽和說,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教材的效率的目的。

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聽說練習,始終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歸納總結這幾個復習單元的重點知識、內容——通過學生小組活動來閱讀這幾個單元,抓出這幾個單元的重點內容,補全在活動中呈現的單元知識內容;

課堂練習——發現學生的易錯點,形成反饋的內容

二、總復習階段遇到的困難。

1.復習時間有限。由于本學期開學時間晚,又有3個單元的新課教學,因此,進入總復習第一輪教材復習的時間就在4月上旬。

2.由于時間緊,就難以有更多時間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長期這樣,學生語感缺乏。

3.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備課量特大,基礎很差的那部分學生令老師耗費大量時間卻無多大的成效。

三、教材的基本概況。

人教版英語共有五本書,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1-3, unit1-12.

七年級下冊:unit 1-12

八年級上冊,unit 1-12

八年級下冊: unit 1-10

九年級全冊:unit 1-15

其中,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冊比較簡單,主要是詞匯量的積累,簡單的口語表達,八年級下冊,九年級著重是語法,閱讀。

指導叢書中要求,在語言知識方面,學生學會使用四會單詞和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在聽力技能方面,能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話題;在閱讀技能方面,能閱讀各種體裁和題材的簡短的書面材料;在寫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語言基礎知識,以語篇為單位,清楚,連貫地進行控制性和開放性寫作;在口語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的語音,語法和詞匯等基礎知識,以口頭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因此,根據考試的內容和考試的難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復習方法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有效實施初三英語的現階段教材復習教學呢?

一、緊扣教材進行知識點梳理,溫故而知新。

依綱扣本,整合課本內容,梳理知識結構,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因為萬變不離其中,如果沒有最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從何談能力。所以課堂上主要以教材為主,以《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復習指導》為輔,引導學生按教材順序復習各單元的知識點,這一輪不是炒“冷飯”,而是“溫故而知新”。

(一)勤梳理。不能像上新課一樣,逐條慢慢復習。對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和輔導材料中一再提及、反復強調的部分,應視為重點。在英語語法方面,不是用語法分析英語語言,語法知識的語用目的和語境應視為重點。

(二)重引導。

1.引導學生學會課外整理、歸納知識 點。教師總結為輔,學生復習為主。

2.引導學生學會課上歸納、對比、穿 插、聯想的方法運用。

3.引導學生創設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尋找專項練習。項目有專練,人人有所得。

但是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對學生不夠熟練的要重點講。

(三)活方法。讓復習課“亮起來”。

方法一:小組活動,露一小手。四人小組,各有分工,強調人人必須動腦、動手、動口,復習課上得緊張活潑而不松垮。

方法二:寫常規作業,每天做一點,不急功近利。鼓勵學生做糾錯本,重點本,常看常思。備考提倡“不溫不火”。持之以恒是英語學習、中考英語復習的關鍵。

二、提升集體備課有效性

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想辦法在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智慧、教師語言等進行拓寬,在教學的反思、教學的環節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讀等方面有所擴大。

三、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和重點詞匯

早自習要求學生在教室里大聲朗讀,早讀的材料可以是課本,單詞表和課后的聽力材料,也可以是練習冊中的作文或平時閱讀時發現的寫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時注重詞匯,詞組,句型的過關,每天早自習下課前的十分鐘,對學生所復習的內容進行檢測,課后通過配套練習,鞏固所復習的內容。

四、在復習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動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上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并與其它知識做橫向、縱向比較,幫助學生鞏固運用。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及時查漏補缺,鞏固好基礎知識。加強綜合復習課、復習講評課的有效性的探討,在復習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動性,避免課堂枯燥。

五、抓好A卷,著重做好七、八年級的分冊復習

1.在復習過程中歸納整理單詞、短語、功能句型等,對學生進行分層要求,減輕學生負擔。

2.注重長篇閱讀的高頻詞匯、短語以及重要句子結構的把握。

3.對相應語法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歸納清晰、總結精當,并適當進行低難度的單項練習和綜合性較強的練習。

六、面對中考新題型,復習的方法

1.讓閱讀成為復習的一種習慣;

2.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成為每堂課的習慣;(聽說讀寫貫穿每堂課)

3.訓練學生解題技巧成為一種習慣。

七、抓好踩線生輔導

1.踩線生的定位:

根據學校本身的實際情況,學校通常合格率上下浮動5%——10%,劃定為踩線生的范圍。

2.踩線生的輔導方式與內容:

面對面、一對一、小組互幫的輔導,每次輔導內容都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總結

第4篇

關鍵詞:英語教學;導入;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面對突然加大的學習任務,負

擔比起小學重了很多,特別是英語,更是成了大多數學生的“困難學科”。據學生反映,他們的課余時間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學習英語,就是這樣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怎樣才能引領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英語呢?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設計精彩導入是保證課堂取得高效的前提

在學習新課之前,是否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新課學習的效果,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我們教師就必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精彩導語。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Go for it)中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我用一首歌曲導入,學生在獲取有聲信息的同時,輕松地進入課堂。然后大家非常興奮地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等句子,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結合自己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列出本單元應掌握的知識重點,然后針對重點進行學習,這樣他們在學習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輕松自如了,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教師可靈活選擇。例如,在學習新目標新版初二英語中的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我用的是圖畫導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在教人教版初三英語的Book 5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我帶領學生先進行discussing,討論在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么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是促進課堂取得高效的關鍵

過去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師講解強調知識點的記憶,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效率低下。要保證英語課堂取得高效,就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盡量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做到精講多練。比如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上冊中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我沒有在一開始就給學生分析講解一般過去時態,而是先與學生進行情景口語操練,talk

about somethingthe students did last week 。讓學生領會本單元的語言重點,引出主要句型。接下來我就讓學生分組合作,自主對重點句型進行練習,通過反復練習運用,讓學生能夠對重點句型熟練運用。最后與學生一起分析本單元的重要語法、重點句型并進行大量的口語練習,再利用典型的題目進行檢驗,讓學生鞏固掌握。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體驗了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快樂,并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成功喜悅,心理上獲得極大滿足。

總之,高效是現今社會所有行業所追求的,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也應響應時代的要求,不斷追求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氛圍,提供能讓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實踐的機會,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培養優秀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曉棠,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基礎外語教學與研究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08.

第5篇

一、英語游戲教學方法的原則

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游戲教學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的教法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課堂游戲要求學生,即游戲的參與者,對每一個問題,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時的反應、回答和表現,這不僅使學生訓練了自己的記憶力,培養了自己的觀察和模仿能力,還能提高他們連貫語言表達的能力。利用游戲有意無意的特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化難為易,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英語學習上的存在問題,英語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游戲,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游戲引入英語課堂教學

游戲引入是教學的一個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當的游戲引入新課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趣途徑,也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如我常采用的游戲有:

(一)詞匯類游戲

詞匯學習是個長期又枯燥的過程,學習者需要反復不斷記憶、理解才能學會運用。初一學生作為初學者還不善于總結詞匯記憶規律,他們花在記憶單詞上的時間多,但遺忘快,往往對詞匯學習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而英語教學游戲能減輕學生學習語言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識記、復習所學單詞。游戲本身的趣味性能活躍課堂氣氛,把緊張而單調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英語詞匯類游戲有單詞接力、頭腦風暴、Bingo、畫圖及“爭上游”等。

1. 單詞教學游戲的導入

可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人數大致相等。各組按順序上黑板寫單詞,每組第一個學生在所學單詞中任選一個寫在黑板上。要求第二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必須是第一個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且不能與本組已寫過的單詞重復。如此按順序寫下去,在單位時間內寫的單詞最多且拼寫正確的那一組為勝。以新目標七年級上冊前四單元為例,可寫單詞組為:English-he-eight-tele-hone-eleven-name…

2. 頭腦風暴(Brainstorm)

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幅圖片,讓學生寫出圖中物品的英文名稱。讓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在組內討論,所寫單詞最多的組獲勝。例如新目標Unit 1中1a所給的圖中,便有許多已學單詞,如map, window, door, book, orange, cup,key, pen, basketball, clock 等。這種方式既可使學生充分開動腦筋、搜索已學詞匯,還可以通過學生集體智慧由程度較好的學生提出未學詞匯從而擴充全班學生的詞匯量。

3. Bingo

Bingo 是一個傳統游戲,可讓學生將所學同類的9 個單詞任意寫在一張有9個格子的紙上,然后教師按任意順序念出這9 個單詞,如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2 所學有關人物的單詞,如father,mother, brother, sister, friend, grandfather,grandmother, uncle, aunt等。初 二、初三年級也可將單詞歸類做此游戲,如人物類、動物類、家具類、文具類等,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加深印象。

4. 聽詞畫圖

可讓每位學生拿一張紙出來,由老師報出所學單詞(僅限名詞),每個人畫出這個詞所代表的人或物。游戲開始前,可以讓每組派代表到黑板上來畫圖,增加趣味性和競爭性。如新目標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 2 中提到8 個名詞,即ruler, map, jacket, key, quilt, orange,pen, cup,在學生熟記這些單詞后,可采取老師報單詞、學生畫圖的練習形式,以作為單詞聽寫這種較為單調乏味的練習形式的補充。在學習了有關顏色的詞匯后,還可以報出各物體的顏色,讓學生涂色,如”The cup is red. Thejacket is green.”等

5. 爭上游

每個學習小組推薦一人參加比賽,參加者一般不超過十人。十人編號后,按號碼站在教室最后一排。老師規定單詞范圍,有主持人拼出單詞,有參賽者讀出單詞并說出中文意思。答對者前進一排,答錯者原地不動,第二次答錯則退后一排。如,主持人拼出n-o-t-e-b-o-o-k,一號參加者說出“notebook,筆記本”則算對,可以向前走一排。先抵達第一排的小組為獲勝組。

通過這些游戲,不但復習了大量的詞匯和句子,而且由于學生愛模范和好勝的心理,從而促使其動腦筋、動口。在活動時強調學生活而不亂,動靜有序,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注意盡量安排集體游戲,特別是需要集體配合和體現合作精神的游戲。這樣既可以操練語言,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語法教學游戲的導入

語法類游戲以練習重點句型為主,可開展聽譯搶答比賽、猜句子比賽、填歌詞比賽等。

比如:猜句子比賽,這種比賽可練習造句。可將學生分為兩組,兩組輪流為對方出題。首先第一組一位學生想好一個句子,如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1中的句子“I am a student.”但他只說出其中前半句或后半句,用擊掌次數表示其余單詞(x x)a student 或I am ( x x)。由第一組這位學生指定第二組某個學生完成這個句子,只要單詞數目相符,無語法錯誤就算正確。例如他可以回答(He is)a student; (You are ) a student; 或I am( a boy); I am (your friend)。兩組輪流問答,正確者加一分,錯誤者不加分,積分高的組獲勝。

(三)口語教學游戲的導入

第6篇

【關鍵詞】英語 自主學習 創新能力

依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要求教師必須以人為本,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這是培養適應21世紀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那么,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如何使學生從“學會”上升為“會學”?怎樣才能“授人以漁”呢?為此,本人就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談幾點認識與實施情況。

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俗話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學生就像有待點燃的火把,一旦點燃,其潛力無法比擬。學生是英語課堂中真正的“演員”,教師應該想方設法讓他們去聽、去模仿、去表演、去思考,在整個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會學有所獲的愉悅。例如:初三授新教材階段,我采用討論交流式的自主學習方式。學生在掌握有關被動語態的知識時,我讓同學們自發的拿著自己的物品到講臺前即興“演講”。“This is a cup. It’s made of glass. It’s used for drinking water. I think it is made in China.”流利的英語使同學們脫穎而出,能講的興趣高漲,不能講的也受到了極大的啟發,而且書本知識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培養了同學們的創新意識。

二 為學生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強調學習者先前經驗在學習中的作用,認為有意義學習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使新知識和原有知識發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識納入到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其關鍵是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主動建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學生建構知識是在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的,所建構的問題情境需要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發揮學生已有經驗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問題中,各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語言情境的創設,將有利于解決英語教學遠離學生生活、遠離語言學習中應有的真情實感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激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想象、表達、交往、創作的愿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將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訓練統一在具體生動的語言情境中,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使他們不僅掌握了語言知識,而且發展了語言能力。如在復習問路時,我讓學生把課桌之間的通道視為街道,橫排視為十字路口,學生自制地點牌,自編對話。面對這種真實的交際場合,學生發揮得非常自然,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熱情高漲,學生們很快掌握了中考要求的問路與應答的英語表達,達到了很好的復習效果。

三 培養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能聽懂、大膽開口說是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緊湊安排對話表演、小組討論、適當的朗讀背誦,促使學生自主地去聽、去說、去讀,久而久之便養成了聽、說、讀的好習慣。我要求每個學生備用英語糾錯本、英語課堂筆記本,每天養成課上積極思考、認真記筆記的習慣,課下認真復習的習慣。

另外,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初中生尤為重要,因為會閱讀者得天下,每節課前我安排學生做Duty report,要求兩人一組,課下準備英語小作文、小故事,這些文章既可自己寫也可查找并背誦下來,課上背誦并提問,其他學生要認真聽并記錄關鍵信息,一學期后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寫作能力、背誦能力均有很大提高。我還常指導優秀學生在課外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文章,閱讀中鼓勵學生善于運用詞典,及時幫助解決閱讀中的生詞問題,持之以恒,學生就養成了勤于用詞典的習慣和積累課外生詞的好習慣。同時培養了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測某個詞在句子中詞義的習慣,學生有了閱讀中處理單詞的好習慣,課外閱讀難度降低,閱讀能力迅速提高。另外,在階段檢測的方式上,我采取先讓學生自己總結易錯題、難題等,然后按照教師要求出題形式變成各種各樣的考題,自己另附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己復習歸納總結習慣,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學困生之間可交換試卷做,互批互改,相互幫助,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四 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

布魯姆建構主義理論之一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形式,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教學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團結協作、共同參與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在學生的認識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在時態復習時,我課前讓每個學生自己總結8種時態的定義、動詞結構、助動詞、時間狀語并牢記在心,課堂上我先用投影帶領學生復習動詞詞組,然后利用這些動詞依次進行三人分組口頭造句活動,第一個學生任意給出主語,第二個學生給出時間,第三個學生說出整個句子,進而用歷年中考題筆頭鞏固,先易后難,達到考綱要求。這樣的教學突出了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讓學生體會到學會學習的重要性,懂得積極參與、自主創新才有收獲的道理,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因此,應采取多種措施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技能,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互相幫助。

五 培養發散式思維

發散式思維是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條件,在創新思維活動中,它起主導作用。我在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之后,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依據閱讀材料,沿著不同的方向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回答問題時多用激勵性語言來鼓勵他們,如:“沒關系大膽講”、“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分析得真棒”,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與信任。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與偏頗時,不急于給予否定的評價,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把機會留給學生自己。如:我在培養學生創造性復述時,要求他們不是對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重復,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和想象,進一步充實內容,發展情節,更具體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形象。學生們經常練習創造性復述,有利于發展創新能力和提高讀寫水平。(1)讓學生改變體裁。例如外研版初三年級上冊Module7 unit1 Tony和他爸爸的對話,我要求學生將其以故事的形式復述出來。(2)補充情節。例如,在教Module 10 unit 1 I’ve got a friend whose brother is training for the Olympics時,要求學生將Betty和head teacher見面時的情景想象出來,并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發揮。(3)刻畫人物——主要是具體講述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如復述初三上冊Module 7 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時,可以對Sally的外表和神態著重進行刻畫;再如 Module 6 Unit 2 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我要求學生著重對Alice追趕白兔的動作進行復述。(4)讓學生為某篇文章續寫結尾等。對于他們的不同見解我從來不予以否定,這樣對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即創造精神、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如:計算機網絡教學、錄音機、錄像機、投影儀、幻燈片、語音實驗室等多媒體設備,以多維的、多樣的、多角度的、高密度的展示方法,通過語言圖象和聲音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左右腦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了真實感,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學習緊張感和焦慮感,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與實驗,我在教學中摸索了這套較適合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為學生今后學習英語奠定了基礎。與其他教師密切配合,今年中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校英語平均分位于全區第十二位、及格率第十二位、優秀率第十位,超過同類學校。

七 教學建議與思考

課堂上實施分組合作學習,首先,要避免整節課自主學習,設計某個教學環節、實施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分組的科學性、合理性,要好中差生兼顧,這樣才能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避免死氣沉沉或鬧哄哄。其次,教師備課要精心,課前預設問題要考慮到深度和廣度,要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三,在使用多媒體時要恰到好處,避免由人灌到機灌。當然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時也有一些困惑,例如哪些知識適于學生自主學習,哪些不適合?還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待進一步學習、實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第7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課堂 信息反饋

一、互動課堂的特點

互動課堂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多元化的學習指導、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良好的評價機制。多元化學習指導是指學生得到知識的傳授及能力的提升不僅在于教師的傳授,也可以從同學中獲取一定的信息。以合作探究則是指不僅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索、共同協商而獲取的知識,同時也從中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而良好的評價機制則是指在教師在接受學生的反饋之后,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讓學生增強信心,并懂得努力的方向。當然,評價不僅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評價。

二、初中英語教學特點

1.趣味性。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多為以日常生活、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主要內容。因為其接近生活,同時也有鮮明的動畫意趣,因而很多學生對課本內容都有著很大的興趣。眾所周知,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在注意力的廣度以及深度方面逐漸形成穩定狀態,但是因為其青春的萌動而又有著鮮明的個性心理。要讓學生能夠長期保持對英語的興趣,就必須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2.基礎性。初中英語的學習是為了掌握基本的日常交流,也是為了能夠到更高學府的學習打下基礎。而這個基礎,既可以是指興趣培養的基礎,也是英語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的基礎。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英語基礎能力培養。

三、基于初中英語教學特點的互動課堂的營造

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主陣地,其環境影響著學生的心情以及意向。為了能夠讓學生保持對英語的興趣,能夠更好地依據學生的輸入效果來調整課堂讓課堂產生更大的學習效果,教師就需要采用互動的形式,教師必須要注重課堂的氣氛,也就是注重互動課堂環境的營造。

1.基于趣味性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的需要。互動的基礎是學生對話題的饒有興趣。因此,要營造互動課堂,興趣是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1)生動化的課文整合。初中英語課文是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點的主要資源。傳統上的照本宣科的單向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在互聯網環境下長大而能夠自動獲取信息的孩子的需要。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課文教學的設計上需要進行優化整合,才能夠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7 Shopping Part B 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學生一看文章就知道內容,而且有些Can I help you 之類的語用句子已經很熟悉。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就可以將how much,how about 等比較新穎的詞塊抽取出來讓學生進行任務式的造句、對話操練,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2)學習過程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借助語言或者肢體動作來進行交流、協商的過程。語言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因此,在課堂設計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課堂的感染力,例如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有感而發,產生與教師或者同學進行話語交流和商討的欲望,從而達到交互的目的。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中Part B這一環節,把各種食物一一以英文進行展示后,將書本圖片以動物形象視頻化,通過動感的畫面來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激情,因而就能夠有效地打開他們的話匣子,有效地為學習的交互創設了環境。

2.基于基礎性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的需要。初中英語是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及加強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礎。基礎性教學就必須要從信息傳遞的簡潔化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空間以及從注重學習效果的反饋性以讓老師本身更好地調整教學設計這兩面來進行。

(1)語言信息傳遞的簡潔化。在英語課堂中,同一個專題的內容,尤其是相近短語的信息內容過多,效果就比較差。因為內容太多,學生在難以辨別,而難以辨別就會給學生制造麻煩,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倦怠感,于是注意力就容易發生轉移,因此,課堂內容的呈現需要簡潔化。例如在初三總復習的時候,就不能夠以大量的相近的詞匯及短語同時呈現,而只是需要將各類詞進行典型的總結并且給出鮮明的譯解。

(2)學習效果的反饋性。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在更高的學校的英語學習打基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必須要扎實基礎知識。為了能夠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反饋環節的設計以便于后期進行知識的補救。反饋環節的設計主要體現在通過小測試或者口頭回答問題來進行。

四、小結

語言是來自生活,語言又應用于生活。因此,英語的學習對于將來社會的各種交際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初中階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課文學習語言化、生活化,并且通過小組合作、正確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的語言技能,就可以使得語言教學收到更大的效果,促進英語課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斌.師生互動―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第8篇

【關鍵詞】初中課堂導入;問題;有效導入方法

初中課堂導入是指初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教學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能極大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而得體驗,讓學生最終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所以說,教師在教授新課時,必須想方設法采取積極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好的導入能較好的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得知識。

一、存在的普遍問題

但是,在新時期,教師在教學導入上還是存在問題的。雖然教材是新的,但是不少的教師的觀念是陳舊的,用傳統的方式灌輸知識的教師還大有人在,由于考試的壓力,很多教師更認為虛無的漂亮的導入是浪費時間,所以有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零導入的。因此,課堂導入缺乏設計、練習方式單調、學生學習缺乏氛圍等等問題就自然而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有的教師知道導入的重要性,但是操作上卻是無的放矢的導入,使得導入變成了虛設。有的教師嗦導入,導入時間過長, 喧賓奪主,東拉西扯,涉及面廣,把學生的思想引到與教學主題無關的方向,反而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

二、有效導入方法

1.歌曲導入法。英語歌曲和英語教學的結合,能有效的美化課堂,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陶冶情操,活化導入,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比如在教學初三的rainy days make me sad的時候,開始的時候可以放一首關于rainy days的歌曲,開課的時候,讓學生聽然后詢問學生對這首歌的感受,自然的就習得了本節課中make這個詞的用法,能有效的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2.圖片視頻導入法。這是教師經常可以使用的一種方式,它能使教學具體、形象和生動,透過視覺、聽覺的沖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七年級 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為例,我們可以這樣來設計導入:以挑選一些奧運明星的圖片,像姚明、菲爾浦斯、李小鵬、郭晶晶等等,然后討論他們的特長,通過問What can he/she do?回答He can play basketball. /She can swim. I can’t play basketball.問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句子,借助對比較熟悉的明星的形象和特長呈現出主要的學習內容,以輕松快樂的形式來學習語言點,活躍了英語課堂的氣氛,使得學生更樂于學習。

3.生活化的談話導入。這種導入是最為簡單和自然的課堂導入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需要,結合生活中的人、事物,來貼切的引入本節課的正題。比如在上Go for It八年級上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開始T: In three days, we will have a Chinese festival. Do you know what it is?Ss: It’s Mid-autumn Day.T: Yes. What do you hope to do?Ss: We hope to have a holiday.T: Yes. We will have a three-day vocation.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從學生的回答中還可以帶出新的句型: relax at home, spend time with friends等等。

4.活動導入法。我們使用活動導入,可以讓學生一邊做活動一邊學習,在活動中快樂的學習英語。活動的種類可以包括猜謎語、小啞劇、唱歌比賽、講故事等。活動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新穎性和教育性,從而促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思考問題,更有效地進行英語的學習。可以說,這種方法就是做中學的快樂的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例如,初中英語Unit 8 What should I get my mom 教師可以讓學生和自己做好課前準備,準備一些可以送給媽媽的禮物,如book, dictionary, scarf, CD, camera, sweater, soccer ball, calendar, necklace, flowers等,上課時教師通過運用這些實物讓學生一邊做擊鼓傳花,在學生和教師一邊教學一邊玩中,使得學生不知不覺的學會了這些單詞,而且充滿了快樂。

5.設疑和懸念導入法。這種方法,更適合于英語課堂閱讀的導入。我們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想、預測或滲透本課學習的主題。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得閱讀的效果更好。

三、小結

第9篇

【關鍵詞】音標教學 多元有趣 集中教學 分散鞏固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在農村初中七、八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英語平均分都很低,我發現這些學生似乎小學根本沒學過英語。到了初中他們記單詞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不能聯系單詞的音和形,科學地記憶,每個單元的新單詞學生自己不會根據音標去拼讀預習,需要教師再三地領讀,可以說英語學習是相當的被動。到了初三,面對升學的挑戰,一部分農村初中生其他學科都還可以,就是英語學科拉了后腿,120分的試卷最多考個50-60分,有的甚至30-40分,他們也不是不想把英語學好,就是對英語缺乏應有的信心,不知道如何來學這門學科,再加上初三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這些學生就是想補救英語,也很難擠出時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語音教學又是單詞的學習基礎,因而音標學習便是英語學習基礎之基礎。我覺得在七年級一開始就應該進行行之有效的英語音標教學,幫助農村初中生很快適應新目標英語,因為忽視音標教學會為英語學習埋下諸多隱患:1 學生的單詞容易讀錯;2 學生不能獨立認讀單詞,乃至到了高中仍然依賴老師教讀單詞; 3 記憶單詞往往浪費過多時間,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深感頭痛,忘的比記的快。 這樣,學生不少時間耗在機械、枯燥的單詞記憶上,而老師的時間也太多浪費在督促和檢查學生的單詞記憶上。這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二、原因分析

(一)教材分析。我仔細收集了小學英語課本有關語音方面的內容 ,發現英語音標分散五、六年級的教課本的各個單元中:

1.四年級下冊主要是五個元音字母 a e i o u在開音節和閉音節中的不同發音,但是沒有出現其他音標

五年級上冊是一些字母組合的發音

ea ;ee // ow ;ou // ow ; oa // or / / all /l/

ir ;ur /3:/ er ;or // th // th / / wh /h / wh /w/

以及一些輔音連綴的讀音bl /bl/; br /br/;cl /kl/; cr /kr/; fl /fl/;

fr /fr/; pl /pl/ ; pr /pr/

3.五年級下冊是一些字母組合和個別字母的發音 ai ;ay // air ;ear // ear;eer // oo; ou // a ;ar // tr /tr/ ch // sh //

以及輔音連綴的讀音gr// gl// sp/sp/ sk/sk//sm/ sl /sl/ tw /tw/

4.六年級上冊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h/ // // // // 輔音和元音的成音節的拼讀練習。

總之小學五年級開始到六年級英語教科書上除了// ///////,其他44個音標全部涉及到,但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不同發音;如何對音標詞劃分音節和在詞尾構成音節/-pl/////////////////等語音知識沒有提到,這對學生拼讀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會造成一定的難度。

5.按照這樣的編排,大部分音標問題已在小學階段解決了。故七年級英語教材沒有在各單元編入音標教學的內容,只是在課本后面附了張音標表,也就是既沒有安排集中學習,也沒有分散學習,七年級上冊教學時間比較緊,有三個預備單元、23個正式單元,加上兩個復習單元,每周必須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整個學期除去放假和期中、期末考試,根本沒有時間來系統地進行音標教學,就是教音標,也是一帶而過, 音標就這樣被忽視,被認為可有可無。

(二)教師、學生現狀分析。雖然近年來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已經全面展開,但事實上農村小學英語課幾乎是一種擺設,和初中的英語教學還是不能很好地銜接,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師資不足。一些村小缺少正規專業的英語教師,為了應付教學工作,讓語文或數學教師來臨時充當英語教師,盡管這些教師的責任心很強,但只是對付一下考試,對于英語音標教學這一內容,可能教師自身對英語音標的掌握也沒有太大的信心,再加上英語音標只是零碎地出現在每個單元PartC中,許多教師也認為自己是暫時兼任英語教師,同時忙于自身的學科教學,根本無暇顧及英語語言學習最重要的一項內容―音標教學。

2.農村小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近年來,農村小學規定從三年級就開設英語,但是由于小學升初中英語考試不作要求,所以原本課程表上的英語課可以隨便改上語文或數學,在農村小學,英語任然被當做副課來處理,這些學生一旦到初中,自然跟不上新目標英語的節奏。

3.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我校所處城鄉結合部的小鎮,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其中不乏有些是留守兒童,還有一小部分是外來務工子女,除了課堂,他們幾乎沒有受英語熏陶或得到有效督促幾機會、氛圍。

2010年秋我再次擔任七年級英語的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所任教的A班,針對全班48位學生的小學英語學習狀況,我專門作了一個調查:結果是這樣的:,有26名學生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英語的,小學畢業才學完四年級下冊;9名學生三年級開始,小學畢業只學到四年級上冊;4名學生四年級開始學三年級的教材,可以說這些學生小學英語基本上沒什么語音基礎。同時也了解到只有兩位學生,利用暑假請家教學過點音標。

七年級教材的第一、二、三單元是繼續學習字母,加上這時的單詞少且簡單,靠強行記憶還是能應付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詞越來越多,句型也越來越復雜,學生既得記讀音,又得記拼寫,還得記句型,感到困難很大,負擔也很重,往往是顧此失彼,招架不住。會使得以前在八年級才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提早到七年級下甚至七年級上,如果不進行有效的音標教學,像我們這些小學英語沒有基礎的學生在開學幾周后就難以跟上老師的步伐,他們又會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用漢字給單詞注音,“如果七年級不打好語音基礎,給以后的英語學習就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其后果是:學生單詞念不準,缺乏自學能力,學習興趣銳減,最后導致放棄不學。 所以26個字母教完之后,我馬上進行英語音標的集中教學。

三、多元化音標教學的理論依據

建構理論認為,學習者并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知識結構的主動創造者。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建立起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音標教學環境更符合建構理論。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并有助于意義建構的形成。在沒有音標教材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進行多元化音標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的被動接受過程轉化為以自己為中心的主動學習過程。音標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音標來學習英語的能力,最后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拼讀是一個“熟能生巧” 的過程,只有反復多拼,才能達到熟練。多元化音標教學可以激活學生拼讀單詞的熱情,讓學生對音標有認知、體驗,整個拼讀過程循序漸進,將學生有序地引入一個音標訓練的環境。

四、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 從學生已有的字母發音知識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6個字母是人人都熟悉的,一邊讀字母一邊寫音標,元音用紅色,輔音用黑色,重音用藍色標注,蔣26個字母的音標呈現在黑板上,Aa 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讓學生了解英語音標就相當于漢語中的拼音,學好音標對于學習英語是十分重要的。

1.26個字母已經包含了9個元音/: / / // // / 和16個輔音/p/ /b/ /t/ /d/ /k/ /f/ /v/ /s/ /z/ // / /m/ /n/ /l/ /w/ /j/,48個音標,26個字母里就占了25個,其實我們在學習字母的時候,就練習了很多音標的發音,消除學生對音標的陌生感,學生對音標有了一種親切感,從而對音標的進一步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

2.有些字母直接就是某個音標的讀音。如:Aa; Ee:; Ii ; Oo 可以根據字母來操練這些音標的發音,學生可能會感覺輕松一些。。

3.字母Bb 有兩個因素/b/ 和/:構成,蜜蜂bee :也一樣,和字母Bb 發相同的音。類似的還有Tt---茶tea Cc:/---看見see;海sea Uu---你you; Rr---是 are, 這些單詞其實就是某些字母的讀音。

4.學生對26個字母所含的音標較熟練后,再呈現其他22個音標,全班48位學生每人制作自己的一張音標卡 (元音用紅色,輔音用黑色),最后貼在墻上,匯聚成一個音標大家庭。通過音標卡片的制作使學生對48個音標有個總體上的感性認識,同時更好地區分元音和輔音。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48個因素本身無興趣性可言,傳統方法教授語音是在領讀之后,給學生講解發音方法,講解舌位、顎位、齒位等,教師費勁口舌,學生卻如墜入云里霧中,搞不清到底該如何做,使本就枯燥的知識更加乏味。為了提高學生學習音標的興趣,在學生沒有音標教材的情況下,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幻燈片,輔音用黑色,元音用紅色,重音用藍色,注重各種顏色的搭配,以增加視覺上的效果。

針對音標教學課件上的不同內容 ,我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

1.小組展現。合成拼音:

直呼拼音:

,把合成拼音的各個輔音分別按順序同元音直接拼起來:這一部分我采用的是小組展現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看看那組讀得響亮、讀得到位。

2.擊鼓傳花。跳躍拼音: 按教師指令,不按順序用直接拼法把直呼拼音中的輔音和元音拼讀起來:

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 :如: s t m dp p z t l d d n 通過多媒體的閃現,訓練學生迅速識記音節的能力,可通過擊鼓穿花接力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位同學接得快,哪個小組傳得快。

3. 即興搶答。根據音標拼讀下列單詞:seize z 抓住 week 星期 seem m 顯得 weep p 哭泣 wheel l輪子 heat t 熱 east st 東方

誰先會讀,而且讀到位,就給該小組加一顆星,看看那個小組最終獲得的星星數最多,給予一定的獎勵. 這樣學生既學會了根據音標拼讀單詞,又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學習音標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

4.雙管齊下。一邊教音標一邊教學生如何科學地記憶單詞:一個元音學好之后,應讓學生仔細觀察這組單詞之后回答: 如 mark 分數 star 星 dark 黑暗hard 硬的part 部分, past 過去的fast st 快的 , 這些單詞有什么共同點? 這些單詞里什么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這個相同的元音?哪幾個單詞可以放在一起記憶?因為它們只有細微的差別。對于比較簡單而且小學學過的,如:star 星fast st 快的,讓學生課后嘗試根據讀音科學地記憶,然后落實到聽寫,每天聽寫5個音標,和與之相對應且發音比較規律的5個單詞。

每個元音的學習,我都是按照這種步驟進行的:合成拼音直呼拼音跳躍拼音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根據音標拼讀單詞觀察、分析字母、字母組合和音標之間的聯系。沒有空談語音知識,而是確保有充足的時間來練習發音,完成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而學生的語音技能得到培養。在沒有老師的領讀的情況下,學生自己能夠根據音標來拼讀新單詞,別提他們有多高興,明顯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這門學科的自信心。

5.分散難點。學生基本上會拼讀單音節詞,但是雙音節和多音節音標詞,學生讀起來就沒那么就簡單。在單元音學好之后,我開始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及輔音連綴的教學,對于輔音連綴 /st-/ 學生學起來不是很困難,可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學生明顯感到吃力,我采取由易到難不同的訓練形式:

①如何劃分音節:試將音標詞仿照例詞分音節,并根據重輕讀音節的記號oO或Oo給每個音標詞標上重音符號“”

例:/h /h (Oo) nd/nd/(oO)

② 如何分音節讀雙音節單詞:初練時可分成兩個音節拼,然后再合成,如://可分成//和//,然后再合成//,注意非重讀音節的正確發音。

③ 根據錄音將雙音節單詞打上重音符號,然后再朗讀這些單詞,注意非重讀音節的發音:// /3 / /f/ // // //// ///3/ // /t/

④根據音標讀出雙音節單詞(注意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不同發音):asleep//睡police//警察succeed //成功 accept//接受 correct //正確的 forget//忘記 observe/3/觀察

6.強化鞏固:雙元音 ////的教學,除了像單元音一樣,由合成拼音直呼拼音跳躍拼音二次合成拼讀音標詞根據音標讀單詞觀察、分析字母和音標之間的聯系, 我還特地增加了讀雙音節和多音節單詞的內容,每教一個雙元音,我都讓學生拼讀含有該雙元音的雙音節和多音節單詞,因為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加以強化和鞏固,經過8個雙元音的8次對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復習訓練。

(三)趣味活動。在每節課的前5分鐘,穿插一些游戲活動,通過多樣的形式,促進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音標教學的效果。

What’s missing? 出現一組音標,如: /t ; 和 這三組音標,

區分起來比較困難,為了幫助學生熟記,教師手舉這四張音標卡片,快速閃動,隨意抽取一張,讓學生說出不見的音標。

2.聽音游戲。通過Listen and number(聽并標號碼)練習,比一比誰是最后的贏家。如:7個短元音;;; ; ; ;和8個雙元音;/;/;;;; ;,輔音也可以分清輔音和濁輔音,每次選擇其中一組進行此類游戲,

3.找朋友。 將學生分成兩組,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單詞卡片(如bag),在另一組必定有一人持有一張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單詞的卡片(如cat)。游戲開始,教師說一個音素,如[],手持含有此音素的單詞(即bag和cat)的兩位學生應迅速站起來,并讀出這兩個單詞,最先站起來的人得2分,后站出來的得1分,沒站出來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組獲勝。

4.利用chant, 滲透音標。Chant 充滿童趣,富有動感,韻律優美,瑯瑯上口,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英語語感的重要途徑,是幫助學生掌握語音的好形式。如/ up, up, get up; /u:/ shool,school,go to school; / home, home, go home; /e/ bed, bed, go to bed.在說的過程中我配上了動作以及節奏感強的音樂,學生倍感興趣。這樣不僅滲透了音標,鞏固了單詞,還加強了短語的操練

五、效果

從26個字母入手,運用多媒體進行多元化音標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一張張彩色的幻燈片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教學內容的形象、直觀,強化了學生的記憶效果,學生對于英語單詞和音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多元化模式使得音標教學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上課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幾乎沒有不舉手的,通過四個星期的音標集中教學,

確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1.每個單元的新單詞不再需要老師的領讀,90%的學生能夠課前根據音標拼讀單詞完成預習任務,翻開學生課本,根本看不到中文相似的批注;

2.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大大提高,93%的學生單詞聽寫能順利過關;

3.學生閱讀遇到新單詞,不再是用期盼的眼神望著老師 ,而是自己低著頭試著去查字典,然后根據音標拼讀。

4.通過問卷調查,班里48位學生其中就有46名學生對英語學科有一定的興趣并且有學好英語的信心。

調查項目 結果 所占比例

背單詞的方法 死記硬背 2%

根據發音 90%

其他方法 8%

48個音標掌握情況 全部掌握 70%

掌握了25個以上 25%

掌握了20個以下 5%

英文字母的發音 完全掌握 70%

只掌握了輔音 15%

只掌握了元音 15%

通過音標學習,背單詞效果 感覺一般 10%

感覺容易多了 90%

是否會根據音標拼讀單詞 是 95%

否 5%

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功”。雖然音標集中教學占去了一部分的教學時間,一開始進度比較慢,但是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了一定根據音標拼讀單詞和記憶單詞的能力,教學進度加快些,學生是沒問題的。因為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的記憶和積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看著學生讀單詞,記憶單詞不再那么累人,感覺自己在音標教學方面所花的力氣沒有白費。

六、反思

音標雖然只有48個,但他們的組合卻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單詞。單詞誰都會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相同。我提倡學生通過音標、音節和重音位置背單詞。音標的集中教學不僅僅教會學生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音標,還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音節,如何劃分音節以及重音符號的位置。這些掌握了,讀單詞和背單詞就不會那么難。農村小學雖然近幾年也開始重視英語這門學科,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初中英語的發展還是相當滯后的,單詞的拼讀和記憶是他們最薄弱的環節,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標的集中教學,能夠在視覺上對音標和單詞加深印象,學生的記憶會持久些,同時結合其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增加一定趣味性。

參考文獻:

1 《多媒體資源在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沈烈強 管衛華

2 《在小學開展英語音標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李陸林

第10篇

在幾年的化學教學中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化學上冊教材中前兩章的學習,所有學生都可以學的很好,而到了物質構成的奧秘和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時,學生自然就出現了兩極分化。仔細分析這兩章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一、這兩章知識中有兩個難點,化學用語的突破和化學理論知識的元素觀、微粒觀的建立。

二、初三學生在現在這個階段應該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還未完全形成,對于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學生普遍感覺難理解,對元素、化合價、化學式的概念意義書寫及有關計算,有的學生認為簡直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樣一來導致一部分學生有畏難情緒,甚至可能因此而徹底放棄化學學習。

那么如何使兩極不再分化,突破學生的學習上的難關呢?我們教師就要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上狠下功夫。

一、分散難點,強化化學用語的應用

初中階段所學化學用語主要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 這三類化學用語又密切相關,一環扣一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這些又是眾多化學用語的基礎,所以初中階段化學用語的學習尤為重要。我們教師為了分散難點,可以把元素符號放到第一章先突破記憶,每節課突破記憶5個元素符號,5節課下來元素符號基本解決。常見化學式則放在第二章記憶學習,這兩章每學習一種物質、一個文字表達式就在其下面注出對應的化學式,并指出其中含有哪些元素,從而分散記憶化學式,為后兩章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強化化學用語的教學,突破化學用語的四關:元素符號關、化合價關、化學式的書寫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關

在化學式教學中,書寫是基礎。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分三步進行:先確定組成元素或原子團的種類,接著標出化合價確定元素的順序,最后交叉化簡寫出化學式。不少學生化學式寫錯的原因是沒考慮化合價就寫,或者沒記住化合價。因此,就必須要求學生一定要熟記化合價,特別是原子團的化合價和書寫方法。不妨與英語學習進行比較,化學上的: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它們之間的關系相當于英語中:字母-單詞-句子,它們是環環相扣的,前面的內容學不好,后面的知識是很難學好的。化合價則相當于英語上的音標,在沒學音標之前,同學們記英語單詞只能靠死記硬背,學好音標后,別人讀一遍你就可能正確寫出來。學好化合價也一樣,別人讀出物質的名稱,自己馬上可以寫出化學式。

告訴學生: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貫穿教材的始終,內容非常重要。讓學生認識到學好它們的必要性。同時告訴學生,只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努力學習,學好它們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讓學生樹立學好化學用語的信心。只有信心還不夠,還要有科學的方法,熟記元素符號和化合價,根據化合價寫正確每一個化學式,按固定程序書寫化學方程式。

三、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模型

第11篇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30-02

新課程改革是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它將實現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對于發展中的學生,考慮其發展的過程性,就應當留給他們充足的發展空間、發展余地、發展可能。考慮其學生的本質特征,就應當充分尊重他們的具有可變性、可塑性、可改造性的成長過程。而建立新的課程評價制度正是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正是順應學生發展的客觀需求。

我們針對初中英語學科進行評價的探索與實踐,在現有考評的基礎之上,對學生、教師、課程實施進行全方位、多元化、激勵性評價,積極倡導發展性評價,切實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素質。我們把初中英語學科評價的功能和評價的方式定位為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在承認其甄別選拔作用的同時也進一步削弱其原有的主導地位,使得我們對初中生英語素質的評價更加全面化、人性化、科學化。

一、遵循評價原則,給初中生提供持續不斷的英語學習動力

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可分解為初一、初二、初三不同的年級段,在不同的年級段里,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要注重整體性。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英語素質的考查,要從“英語知識與運用能力、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全面地進行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也要關注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成功運用英語的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幫助初中生建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自強的心態。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結果既存在著必然性,也存在著偶然性。傳統英語教育活動中,學生主要是以測驗為本位的學習,以英語學習情況來預測學生未來能否成功。這種狹隘的教育觀直接導致了悲觀的學生觀,即只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是成功的,而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是要失敗的。實踐證明,采用描述性評價話語來反映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程度、交際運用的主動性、交流方式的創新性等,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我們目前的初中英語教育現狀。

英語教育的任務是教會學生一門語言,其結果是靜態的,而教學語言的過程卻是動態的。只有對初中英語教育進行動態的過程評價,才能真正有效地調控學生學習英語的行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英語素質。要十分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加強形成性評價,把平時的測驗、作業哪怕僅僅只是一次口語操練都作為評價的機會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轉變與發展。要把評價自始至終貫穿于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以發展的眼光來客觀地評價學生英語智能的發展。同時,初中英語教育評價不是單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或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而應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雙向選擇、互相溝通和彼此協商。這樣評價才能真正成為教師、學生、教育部門管理者、家長或社會其他人士共同積極參與的互動性活動。

二、完善評價方式,為初中生營造更加人文的英語學習環境

如何使目標評價達到最優化的效果呢?我們在這方面也進行了嘗試,如對話課上引導學生從感知對話到熟悉對話,從練習對話到嘗試對話,從表演對話到自由對話,這一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自己目標評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弱化了對目標的整體性評價,而強化了對目標的過程性評價。這是目前初中英語教育中最傳統、最常用的評價方式。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今天,我們對這一評價方式進行了全新的詮釋,擯棄以往那種以“Right or Wrong”衡量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的做法,代之以激情、激趣。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實施學習效果的比較,讓基本功扎實的與扎實的比,讓基礎薄弱的與薄弱的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競爭欲。引導學生評價自身的優勢,或口語流利、或語音純正、或交際大方、或詞匯量大;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劣勢并發現自己進步的跡象或趨勢。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即時評價的主人。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以往在一堂課結束后,也有一定的評價方式,或找學生座談,或寫篇教后記,僅僅流于形式或是粗線條的評課,并未真正切中肯綮。而寄語評價主要是圍繞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的互動式評價。我們根據初中英語學科的特點設計了專門的評價表。試以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 Reading》一課為例: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表

學生通過這張表評價了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評價了他人在課堂上的表現,了解了教師對自己課堂表現的評價,真正體現了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同時學生有了選擇教師教學內容、評判教師教學得失的權利。而教師在以寄語式評價表為載體的交流過程中,很好地營造出平等、民主的評價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里更容易接受各方面的評價,更容易積極主動地揚長避短、健康發展。

第12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對策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英語素養,通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現狀,讓學生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不是學習啞巴英語。自新課改推進實施后,在教學理念及方式上有了很大轉變,初中英語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主動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全面提升學生初中英語水平。

1.影響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原因

(1)教育理念方面。新課改以后,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英語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英語讀寫能力,能夠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讓自身思維得到發展。另外,教師還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培養,但是目前還有很多教師只重視傳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忽視了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這樣無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價值觀念、情感態度和思維能力。

(2)教學方法方面。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讓初中英語教學在觀念與方式上有了極大改變,大量的視頻、音頻、圖片以及多媒體課件等被引入課堂,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方式[1]。然而很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基本以演示為主,讓學生成為了看客,沒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更不用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導致教學效率極低。

(3)教學評價方面。新課改明確提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教學評價中的重點,要求教師的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然而在目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教師在教育中過于關注考試內容,沒有去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另外,很多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將應付考試作為教學主要目標,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培養。

2.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為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就必須貫徹落實新教育理念的要求,運用開發動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好教學反思工作,采取適當的教學對策,妥善解決在實際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1)課前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重視運用有效激發興趣的對策,從宏觀角度出發,全面掌握教材、學生的特點,要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總體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合理制訂每個階段的具體教學任務。教師要清楚各階段教學中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

比如,在英語時態教學中,初一學生需要掌握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和現在進行時等用法;而初三學生要在此基礎上,學習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和將來完成時,并逐步加深學習內容的難度。

另外,教師還要將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起來,這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對策之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生活經驗,指導學生加強對英語語言的體驗與運用,可以利用制造懸念、創造情境、實踐活動等形式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課堂教學階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是主體部分,教師要主動掌控教學過程,運用較為靈活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2]。首先,教學要為學生創造良好英語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利用英語交流,或者加強學生英語閱讀,讓學生的語感得到培養,提高其英語思維能力。其次,教師要對教學過程加以創新,精心制訂教學方案,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并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對課堂教學做出合理調整,讓教學方法最優化。比如,在初二年級上冊Unit5中,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情態動詞can、have to和重點句型“Can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的用法,并在教學進行時讓學生利用情態動詞造句,或者進行對話練習,讓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3)教學評價階段。教學評價需要對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工具性特點加以考慮,以學生為主體,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教師要將學生具體的學習表現添加到評價內容中,將學生課堂學習表現、合作學習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內容作為評價的重點,并重點關注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重視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培養,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對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思考。

3.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積極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對英語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不斷落實英語新課標要求,加強學習提高文化知識,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衛林紅.芻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商,2014(35).